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硃砂

指数 硃砂

朱砂又称辰砂、丹砂、赤丹、汞沙,是硫化汞的天然矿石,大红色,有金刚光泽至金属光泽,属三方晶系。.

111 关系: 印泥古墳古罗马化妆习俗台灣端午節墓紙大稻埕天王补心丹外丹术奏疏奥尔梅克雕像姹女定志丸守宫砂宗教致幻劑安宫牛黄丸安丙寶石之國尤利烏斯·埃佛拉巴寡妇清中國中国历史中国地质博物馆中国化学史中国画中国服饰史中药列表布袋和尚 (無綫電視劇)万山区三方晶系下級勳位爵士帛画书丹乾親康乾盛世二氧化硫云南白药仙劍奇俠傳四何家村唐代窖藏後宮甄嬛傳 (電視劇)國際民航組織機場代碼 (C)刺青凤凰县凃姓先秦服飾光泽 (矿物)的星號矿物列表玳瑁灯心草属...硫化汞硫族化物禄东赞秦始皇秦朝端午節 (華人)端午节紫雪散紅丸案红崖天书猴棗散眼影 (中東)炼金术炼金术物质列表瓦倫西亞牂柯郡瀏海蟾酥韓醫歷史非洲之角马拉加高尾山古墳高麗 (918年-1392年)高麗青瓷賢者之石趕屍辉锑矿舞獅阿南市薛灵芸鄧文原金鷹 (猴子)苏吉丹鋯石雄黄雙溪區老山汉墓折射率柳江李眾勝堂李颀條痕梅彪棍騙殭屍永樂大鐘沈光祚涂姓渥丹港元朝鮮白瓷朱紅色明朝王府春药昌化鸡血石曉霞妝晶体惯态2013年5月中國 扩展索引 (61 更多) »

印泥

印泥是使用印章时粘在印章底部的颜料,一般为红色。使用时先拿起印章,将印章底部摁入印泥盒,粘上一定量印泥,然后拿起印章用力压在纸上。印泥的颜色一般可以在纸上保存很久。 傳統印泥是以研細的硃砂(硫化汞)調入精制的菜籽油中,再混入艾絨製成,印泥以儲於瓷缸為宜,陶器、金屬容器皆不宜儲放印泥。儲放日久應定期攪動以免成分分離。 現代市售印泥多以化學顏料調製,亦可將印油注入棉布、膠棉等堆疊而成的台面而不調入艾絨使用,市面亦有印油單獨出售。前述檯面入油性印油者仍習稱印泥,檯面注入水性顏料者多稱為印台。 Category:印章.

新!!: 硃砂和印泥 · 查看更多 »

古墳

古墳指的是日本在公元3世紀初期到公元7世紀初期建成的巨石墓或墳丘墓。日本歷史上的一個時代名叫古墳時代,就是以該時代的代表性建築古墳而命名的。古墳是日本獨特的建築。現存的古墳時代不少古墳從空中鳥瞰都是鎖孔型的墳丘建築,這種古墳建築被稱為前方後圓墳。.

新!!: 硃砂和古墳 · 查看更多 »

古罗马化妆习俗

化妆品起初在古罗马用于各种仪式上, The History Channel.

新!!: 硃砂和古罗马化妆习俗 · 查看更多 »

台灣端午節

台灣端午節傳統稱呼為五日節或五月節,為農曆五月初五的傳統節慶。台灣人稱為午日節、五日節、午月節、五月節、五月初五。台灣端午節正午時首重祭祀、與午日辟除驅邪等。古代台灣人已有祭祀水仙尊王之慣例;即楚國三閭大夫屈原、伍子胥等聖賢。日治時期臺灣民眾曾經因日本移民過新曆端午節,當時臺北城每屆新曆端午節,即會裝飾日本式的端午節句,而形成日本新曆端午與臺灣舊曆端午兩種風俗。 古代漢人渡海來台時,由於無法適應臺灣土地的瘴癘之氣、多變氣候的風土病,紛紛染疫病或死亡。因此端午藉午日「純陽之氣」祛除瘟疫、避邪驅鬼的習俗格外受到重視,發展出有當地特色的科儀。端午節民間除了會祭祀神佛、祖先與地基主外,更會於河邊、水面有隆重的「祭江」儀式,主要祭祀所有溺於水中的亡魂,並祈求水源豐沛、河流安穩。.

新!!: 硃砂和台灣端午節 · 查看更多 »

墓紙

墓紙,是華人在清明等節慶掃墓時壓在墳墓上的紙錢。今日較流行的墓紙有兩種款式。一乃紅、綠、黃、白、靛等色的,稱為「五色紙」,是泉州人士所慣用。另為純黃色的「黃嘏紙」,為漳州人、客家人、潮汕人及其他民系所慣用。在沒有墓紙時,可以用「金白錢」替代。四川也叫「墳飄紙」。許多基督宗教人士並不排斥墓紙,認為這是墳墓的裝飾品,並非紙錢,無傷大雅。.

新!!: 硃砂和墓紙 · 查看更多 »

大稻埕

大稻埕(Tōa-tiū-tiâⁿ,Twatutia或Dadaocheng),雅稱稻江、稻津,是臺北市大同區西南部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因具有大片曬稻穀的空地(稻埕)而得名。咸豐元年(1851年)泉州府同安縣人林藍田為躲避海盜洗劫,自雞籠(今基隆)遷至大稻埕經商並開設店鋪,開始此地的商業活動。三年(1853年)三邑人與同安人為艋舺碼頭的泊船權利,發生頂下郊拚分類械鬥事件,下郊的同安人無力抵抗,於是帶著自身信仰的霞海城隍敗逃至大稻埕,大稻埕旁淡水河的碼頭交易逐漸興起。十年(1860年)淡水開港後,大稻埕成為臺北最繁華的物資集散中心,以茶葉與布料的貿易為主。大稻埕的茶葉貿易在洋行的帶領下,不僅市場擴大,更造就驚人的財富與繁榮。進入日治時期後日商抵制洋行勢力,轉而以日本與東南亞為主要市場。戰後大稻埕因淡水河淤淺逐漸失去河港功能,且臺產茶葉不敵錫蘭紅茶的競爭而逐漸沒落。後在臺北市區逐漸向東發展中人口大量外移,成為臺北市外圍的老舊市區。.

新!!: 硃砂和大稻埕 · 查看更多 »

天王补心丹

天王补心丹是中医药学传统方剂。同名方约有9首。 《校注妇人良方》卷六:人参(去芦)、玄参、丹参、茯苓、远志、桔梗各五钱,生地黄四两,当归酒浸、五味、天门冬、麦门冬去心、柏子仁、酸枣仁炒各一两。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用朱砂为衣。每服二三十丸,临卧竹叶煎汤送下。 《摄生秘剖》:酸枣仁、柏子仁炒、当归身酒洗、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各二两、生地黄酒洗,四两、人参去芦、丹参微炒、 玄参微炒、白茯苓去皮、五味子烘、远志去心,炒、桔梗各五钱。上药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朱砂用三五钱为衣,空心白滚汤下三钱(9g),或圆眼汤俱佳。忌胡荽、大蒜、萝卜、鱼腥、烧酒。 本方为滋补心阴的主要方剂。.

新!!: 硃砂和天王补心丹 · 查看更多 »

外丹术

外丹术或炼丹术是中国的道教的一种修炼方法,也是化学的雏形。同时它也对中国传统医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外丹术包括了黄白术,也就是炼金术。最早是通过炼制铅、汞等药物来制作长生不老的丹药。开始称作金丹,后来为了与内丹相区别,而称为外丹。相信外丹术的人认为,丹砂可以反复变化,黄金可以永久,因此用他们制成的丹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 炼制外丹,是通过各种秘法,烧炼成丹药,用来服食,或直接服食某些芝草,以点化自身阴质,使之化为阳气。 另外,道家外丹也可指“虚空中清灵之气”,近代陈撄宁先生云:“外界资助,当然不可少,却是在虚空中寻求。”“修仙者,贵在收积虚空中清灵之气于身中,然后将吾人之神与此气配合而修养之,为时既久,则神气打成一片,而大丹始成。” 李道纯云:“外阴阳往来,则外药也。内坎离辐辏,乃内药也。” 《天仙正理》认为内药、外药皆原本先天祖气,所谓外药,是指“祖气从生身时,虽隐藏于丹田,却有向外发生之时,即取此发生于外者,复返还于内,是以虽从内生,却从外来,故谓之外药。”所谓内药,是指采外药炼成还丹大药,“全不著于外,只动于发生之地,因其不离于内,故谓内药。”。“外药为生而后采,内药为采而后生,实止此一气而已。” 外丹也可指道家法术如符箓、雷法等。.

新!!: 硃砂和外丹术 · 查看更多 »

奏疏

奏疏、章表,是東亞古代官吏書寫給君主的文书,皇帝用硃砂紅筆親手批諭後發還原奏人。章表分用以謝恩為「章」,用以陳述事實為「表」。奏疏的内容有多個種類,包括言事、对策、请安等。 明朝分題、奏、表、講章、書狀、文冊、揭帖、制對、露布與譯。 揭帖經「緘封」則稱為密揭,因不經內閣《實錄》並不記載這些密揭內容。密疏早在漢代就有,密揭則在明初與內閣制度一起形成 。密揭格式上類揭帖,形式上又像密疏,在明萬曆朝得到很大的應用。 明朝初年,形成密摺制度。清朝康熙帝新增奏摺,也称「摺子」,即密奏文書,可以由原奏人直達皇帝,無需經過層層官僚關卡。.

新!!: 硃砂和奏疏 · 查看更多 »

奥尔梅克雕像

奥尔梅克雕像是中部美洲居民製造的原型雕像 ,這些雕像不完全是由出土的,但它們具有奥尔梅克文明的標誌或圖騰。具有奧爾梅克圖騰普遍出現在公元前1000年到500年。雖然奧爾梅克核心地帶的區域並不是很明顯,但幾乎遍及整個中美洲呈現一致的風格。 這些雕像通常出現在古代建築、廢墟和墓穴,雖然被標註(Las Bocas)或(Xochipala)風格有些是被追討回來的搜括物,因此不可考。 絕大部分的雕像設計簡單,通常是裸體或少量的衣服,由當地的陶瓦製成,大多數回收來的僅是片段:頭、手、軀幹或腿。從(El Manatí)水中回收的半身像,它被認為是從木頭上雕刻而成。奧爾梅克人在當時已經會使用翡翠、蛇紋石、、玄武岩和其他礦物以及石頭,來製作製術品和這些雕像。 至今考古學家結合人類學家、動物學家與相關專業人士無法解釋為何要雕刻這些雕像。有人認為可能和當時的活人祭與陪葬有關。也有人認為是對神的獻祭。.

新!!: 硃砂和奥尔梅克雕像 · 查看更多 »

姹女

姹女,是道教外丹派的術語,意思是指硃砂,化学术语为「硫化汞」。一般都與「嬰兒」合用。「嬰兒」指的其實是「铅」。當時的道教利用這些特殊的術語,把化學變化寫成一些玄之又玄的文章,例如:「姹女嬰兒」,其實就說明了水銀和硃砂兩者的關係。不明當中奧妙的人,往往認為這是房中術的要訣,把「姹女」曲解成為童女初潮的月經血、甚至是她們身體的血,從而造成人命的傷亡。.

新!!: 硃砂和姹女 · 查看更多 »

定志丸

定志丸屬於中醫方劑的明目劑,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由4味中藥組成,是用以治療近視和健忘的常用方劑,《醫方集解》將本方歸於手少陰藥。 本方的組成包括遠志、石菖蒲、人參、茯苓 。蜜丸,硃砂為衣。 本方最早出現於《備急千金要方·卷十四》的開心散,是治療好忘十六首方之一 張子和將本方減去菖蒲,加茯神,柏子仁,酸棗仁。酒糊為丸,薑湯送下。具有安魂定驚的功效,亦名定志丸。.

新!!: 硃砂和定志丸 · 查看更多 »

守宫砂

守宫砂是中国古代用来检验女子是否有性行为的一种标志。关于守宫砂的最早记载出现在晋朝张华所著的《博物志》中,其中记述守宫砂是汉朝东方朔向汉武帝传授一种检验女子是否是处女的方法。传说守宫砂的制作方法主要分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把守宫(就是壁虎的古称)装在容器内,每日餵其朱砂,当守宫吃朱砂吃到七斤左右时就会变得全身通红,然后把守宫放到石臼里面,用大杵捣至万下,得到的朱泥就是守宫砂。第二种说法是,守宫四爪之间有一块天生的朱砂,将其取出就是守宫砂。将守宫砂点到女子的手臂或肚脐处,水洗不掉,如果没有性行为将终身不会褪色,如果有则颜色褪去消失。 用守宫砂来檢查女子是否是处女没有科学根据,唐時醫學家蘇敬也表示存疑:「蝘蜓又名蠍虎,以其常在屋壁,故名守宮,亦名壁宮。飼朱點婦人,謬說也。」一般武侠小说中卻经常出现,《神雕俠侶》的小龍女被尹志平迷姦後,守宮砂即行消失,《倚天屠龍記》的紀曉芙也因為被楊逍誘姦,被其師父滅絕師太察覺守宮砂消失,遭到殺身之禍。 晉人張華《博物誌》第四卷說明了「守宮」一詞的來歷:如果將壁虎養在容器裡頭,每天只餵牠吃朱砂,牠就會全身通紅,一直到吃足了七斤朱砂以後,便將壁虎磨碎,用來點在女人四肢上。那個紅點終年不滅(意指常年不滅),除非有過房事。明人郎瑛《七修類稿》也引用《博物誌》的說法,但有些不同:餵的不只是朱砂,還要加上草脂,等到壁虎全身通紅之後就搗成膏狀,而且還明確地說,是點在宮人臂上,就會終身不滅,一旦跟男人發生關係,紅點就會消失。這種用守宮(壁虎的別稱就叫守宮)磨成的膏,就叫守宮京,或叫臂砂。.

新!!: 硃砂和守宫砂 · 查看更多 »

宗教致幻劑

宗教致幻劑(英語:entheogen)是指在宗教、巫覡宗敎或者精神領域使用的精神藥品。 “entheogen”一詞是1979年在學界提出的,以避免原來的用詞在比較宗教學及人類學對宗教致幻劑的非中立評述問題。 服用宗教致幻劑可能會使服用者感覺與神同在,可以與神交流或者處於神與人之間,另一方面因為使用了一些稀有的化學物質,宗教致幻劑可能會對人類的神經系統產生進一步的影響。同時因為不同文化中使用宗教致幻劑的用途相類似,故而其發生作用的化學機制可能也是有一定相關的。 宗教致幻劑在各種儀式中被使用了上千年,傳統的宗教致幻劑包括:烏羽玉、迷幻蘑菇、未硫化的菸草、大麻、死藤水、藥用鼠尾草、三色牽牛和毒蠅傘等。隨著有機化學的出現,人類製造出了許多具有同樣功效的合成物。這些植物中的活性物質也被提取出來,例如麥司卡林、裸蓋菇素、二甲基色胺、二萜内酯、伊博格堿、麥堿和蝇蕈醇。 廣義上,宗教致幻劑可以指一切被用於宗教或者精神領域的致幻劑。這個詞與毒品形成對照,一些國家因為禁毒而使得宗教致幻劑的發展受到限制,而在另外一些國家則並不禁止傳統的宗教致幻劑使用。.

新!!: 硃砂和宗教致幻劑 · 查看更多 »

安宫牛黄丸

安宮牛黃丸屬於中醫方劑的開竅劑,出自吳鞠通的《溫病條辨》,由12味中藥組成,主要功用為清熱開竅、豁痰解毒,是用以治療溫熱病熱陷心包,中風昏迷,小兒驚厥的方劑,症狀為神昏譫語、煩躁不安等。也是由北京同仁堂出品的一种中成药。.

新!!: 硃砂和安宫牛黄丸 · 查看更多 »

安丙

安丙,字子文,廣安人,南宋进士。开禧北伐期间,诛杀叛逆吴曦;平定蜀地红巾之乱;晚年联夏攻金。.

新!!: 硃砂和安丙 · 查看更多 »

寶石之國

《寶石之國》(宝石の国)是日本漫畫家市川春子的漫畫作品,講談社出版,於講談社雜誌《》2012年12月號开始連載。 2017年5月19日宣佈推出電視動畫,同年10月起在MBS電視台、東京都會電視台等電視台播出。.

新!!: 硃砂和寶石之國 · 查看更多 »

尤利烏斯·埃佛拉

朱利奧·切薩雷·安德烈·埃佛拉男爵(Barone Giulio Cesare Andrea Evola,),筆名尤利烏斯·埃佛拉(Julius Evola),是義大利哲學家、隱微論(esotericism)者、文學家、畫家,傳統主義學派重要成員。雖然他擁有多樣的才華,但主要以思想著作聞名。 在思想上,埃佛拉具有強烈的貴族氣質、男子氣概和英雄主義,反對20世紀的種種主流價值。他相信人類正活在伽梨玉迦(Kali Yuga),即印度教歷史觀念中的黑暗時代:物質欲望氾濫,精神麻木而扭曲。Franco Ferraresi形容「埃佛拉可說是最激進和一貫地反對自由、平等、民主和20世紀的大眾社會之思想家之一。」他的哲學以唯心主義和神秘主義為核心,其著作的主題涉及Hermeticism、性的形而上學、Tantra、佛教、道教、登山、聖杯、文明的本質與歷史、東西方各種哲學傳統等。他的三本最重要著作是《反叛現代世界》(1934)、《廢墟中的人》(1953)和《騎虎》(1961)。 雖然埃佛拉從未加入法西斯黨,但在墨索里尼執政時他曾積極試圖影響政治。二次大戰結束後的許多右翼(以及一些左翼)團體都熱中他的著作。.

新!!: 硃砂和尤利烏斯·埃佛拉 · 查看更多 »

巴寡妇清

清,是中国秦朝巴蜀地区的寡婦,商人,又稱寡妇清、巴清、蜀清。其先世发掘丹砂,数代得利。清是寡妇,能守先人之业,用钱财自我防衛,保住家族產業,不讓盜賊侵犯。秦始皇帝因她是贞妇以客相待。为她修筑「女怀清台」。据说四川省长寿县的贞女山就是女怀清台遗址。.

新!!: 硃砂和巴寡妇清 · 查看更多 »

中國

中國是位於東亞的國家或地理區域,此名稱最早见于西周,用來指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與四夷相對,之後逐漸用來指稱從夏朝起延續傳承至今的各政權。其疆域隨著歷史演變而有所增減,但大多不脫以中原王朝根基所在的汉地九州為中心。民族構成上以漢族為主體,文化上透過歷代王朝政權與周邊各民族政權的交流與征戰,而融入不少周邊民族的文化。現今國際上廣泛承認代表中國的政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公元前27世纪左右出现方国,以共主為首的制度;前20世纪开始,古代中国进入世袭的封建皇朝阶段;公元前2世紀,秦滅六國,完成中國第一次大一統。此後幾千年來,中國的政治制度以半傳統的夏代為基礎的世襲君主制以朝代更換政權運作。此後经多次擴大,破裂,重組,朝代更迭,經過數次统一与分裂交替进行。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清朝被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取代。1945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逐漸控制中國的大部分領土,最終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了中华民国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相隔台灣海峽对峙的局面;惟做為國際關係核心場域的聯合國系統內,中華民國政府仍持擁有中國代表權,直到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後,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完全取代。 中國經濟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周期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相對應。中國經濟史可分为几个階段:第一階段為遠古至西晉末年,其中以三國孫吳時轉變較大;第二階段為東晉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亂劃分為前後;第三階段為南宋建立至鴉片戰爭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工业革命後,西方國家的工業成品,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相較於當時中国純手工業經濟出産的商品,佔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由于明清兩代以來,中國對外政策趨於保守,並對外實行海禁,使得西方工業化的影响步伐在中国国門前站住了腳,中国在19世紀末以前,一直沒有很好地進行工業化,經濟遂落後於西方。1978年改革開放施行後,中国经济發展迅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日漸顯著。 中国文化歷經上千年的歷史演變,是各區域、各民族古代文化長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結果。其中汉文化对日本、朝鮮半島和东南亚有深远影响,形成漢字文化圈。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有国乐、相声、戏曲、书法、国画、文學、陶瓷藝術、雕刻等,传统娱乐活动有象棋、围棋、麻将、中国武术等。茶、酒、菜和筷子等为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春节(舊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为传统节日。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儒学国家,以夏历为历法,以五伦为道德准则。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私塾培养人才,汉朝时采用察举推选政府官员,隋朝起实行科举在平民中选拔人才。此外,中国歷朝歷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古代中國在科學領域上有豐厚的成就。.

新!!: 硃砂和中國 · 查看更多 »

中国历史

中國歷史如果從中國第一次成体系甲骨文或陶文的文字出现的商朝中期算起約有3,300年(前1300年算起);從考古学上第一个王朝二里头文化算起約有3,700年;从西周文献中傳說中的夏朝算起约有4,100年(前2070年算起);從孔子所說的、有著三皇五帝的傳說時代算起約有4,700年(前2698年算起);從盤古、上帝、女媧等不確定的神話時代算起約有「五千年」(這也是傳統民間認知上的長度);從標誌著文明萌芽的新石器時代磁山文化算起約有10,000年;從人類開始脫離原始生活的舊石器時代藍田猿人文化算起約有80萬年的歷史。 中国史前時代的傳說有伏羲做八卦,黃帝時代倉頡造文字;而近代考古發現3,350多年前(前1350年)商朝的甲骨文、約3,000年前至4,000年前的陶文、約4,000年前至5,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質的龜骨契刻符號。 從政治和社會形態區分中國歷史,據考古資料顯示,約在早於距今6,000年前的裴李崗文化晚期或者仰韶文化早期時代,中原地區從母系氏族社會過渡到氏族。同時,原始社會平等被打破。而據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夏朝已經開始君王世襲,周朝建立完備的禮制,至東周逐漸解構,秦朝統一各國政治和許多民間分歧的文字和丈量制度,並建立中央集權的專制君權統治。自漢朝起則以文官主治國家直至清朝。清末以降,民主政治、科學、馬克思主義等各種政治思潮流傳,先是革命黨推翻--於1912年成立中華民國。1949年10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中國大陸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而中國國民黨主政的中華民國政府因國共內戰失敗而退守臺灣,維持兩岸分治格局至今。 從經濟形態觀察,中國古代人口主要由自由人構成,私有制、商業活動發達。周朝時商業主要由封建領主階層控制的官商貿易和庶人的自由貿易構成。秦漢以後實行中央集權,人口由士、農、工、商等構成,其中以從事農業的自由民為主體,是一個君權官僚制下的以土地爲主要生產資本的較為自由的商業經濟社會,一些重要的行業譬如油鹽米等由官僚和商人垄断。除了農業,手工業以及商業貿易也有很大的發展。早在漢朝絲綢之路的開通,促進東亞與中亞至歐洲的陸上交通時,國際貿易早已起步;隋唐時大運河的開通促進南北貿易;唐朝的盛世及外交的開放、交通的建設,更使各國文化、物資得以交流;唐朝時出現類似匯兌証券的飛錢,宋代時出現紙幣;元代時更因為全面開通商旅的關卡使得與中亞的商業交流十分繁榮;明朝中葉實行海禁,清代則受到西方國家海上發展的影響,海上國際貿易發展迅猛。中華民國成功實施民主制度,實行自由經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先為公有制的計劃經濟社會,改革開放後逐步向私有制的市場經濟社會轉型,該形態被稱為在宏觀調控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同時1980年代以來工業化發展迅猛,數億人口在短短20多年內從農民轉為城市工商業就業者(目前僅僅被稱為“農民工”的產業工人就達到約2億)。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中国經濟成為全球經濟中越來越重要的組成部分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新!!: 硃砂和中国历史 · 查看更多 »

中国地质博物馆

中国地质博物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四羊肉胡同15号,创建于1916年,是一座国家级地学博物馆,为亚洲第一大地学博物馆,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新!!: 硃砂和中国地质博物馆 · 查看更多 »

中国化学史

17世纪以前,化学还未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是利用化学手段来发展生产生活的历史早已开始。在北京人的时代,火的使用已经十分普遍。中国人在古代发展出了一系列烧制陶瓷、冶金和酿造的工艺。鸦片战争之后,近代化学传入,1866年设立的算学馆就有教授化学课程。徐寿和英国传教士傅兰雅翻译了大批西方人写的化学书籍。中華民國成立後,化学得以有较大发展,出现了李方训、戴安邦、徐光宪等一大批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减法是对近代化工的重大贡献。民國十七年(1928年)七月,中央研究院成立化學所,並於民國46年遷台復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6年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新!!: 硃砂和中国化学史 · 查看更多 »

中国画

中国传统绘画,又称國畫,古时称为丹青,泛指中华文化的传统绘画艺术,是琴棋书画四艺之一。狭义的国画指青绿设色画水墨画,而广义的国画则是中国传统风格的壁画、锦画、刺绣、重彩、水墨画、石刻乃至年畫和陶瓷上的绘画等的艺术,也包括近代的中国油画和水彩畫等。 国画历史悠久,在东周墓葬中出土过最早的帛画作《龍鳳仕女圖》,傳世最早最完整的作品是顾恺之《女史箴图》的唐朝摹本。在五代十国以后中国文人艺术家得到了很高的社会地位。宋代以前繪圖在絹帛上,材料昂貴,因此國畫題材多以王宮貴族肖像或生活記錄等,直至宋元兩代後,紙材改良,推廣與士大夫文人畫興起等,讓國畫題材技法多元。明代繪畫推廣到大眾,成為市民生活的一部份,風俗畫因此產生。清末,繪畫材料多元,朝多方面發展。 「书画」則是書法和繪畫的总稱,尤專指東洋世界傳統的書法和繪畫。由於東洋世界作畫傳統以墨為主,並輔以書法題字,在畫作上題詩,為書畫同源之始,因此兩者經常並稱。中国古画「远取其势,进取其质」很多中国古画的写实在于画家不仅仅是画出了形状,而且记录了建筑的结构,音乐乐器,舞蹈。很多学者根据这些了解到了以前的乐谱,舞步,甚至以前的小吃都可从画里摸索出来。.

新!!: 硃砂和中国画 · 查看更多 »

中国服饰史

中國服飾在中华文化佔有重要地位。古史言「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自古華夏衣冠為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華夏衣冠在几千年的时间中通过历代中原王朝对周礼服制坚持代代相传、世世相袭,在儒教礼典中也不断适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朝代特色的常服。不同朝代的常服则不尽相同,各朝代往往对各个等级允许的颜色、式样有细致规定,朝代特征较明显。.

新!!: 硃砂和中国服饰史 · 查看更多 »

中药列表

没有描述。

新!!: 硃砂和中药列表 · 查看更多 »

布袋和尚 (無綫電視劇)

《布袋和尚》(Road To Eternity) 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拍攝製作的古裝電視劇。於1999年播映。由林家棟及陳妙瑛領銜主演,屬於古裝特技與辦案電視劇,共有20集。 除了故事之外,每集後面皆有每日一禪劇場講佛理與人生道理。 主題曲《笑喇笑喇笑一笑》由黃霑主唱。監製為楊錦泉。.

新!!: 硃砂和布袋和尚 (無綫電視劇) · 查看更多 »

万山区

万山区是中国贵州省铜仁市下属的一个市辖区。面积338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6万。邮政编码554200,区政府驻谢桥街道。为全国最大的汞和朱砂产地,曾被称为中国的“汞都”。万山区原为万山特区,2011年,万山特区和原县级铜仁市的茶店镇、鱼塘乡、大坪乡合并为新的万山区。.

新!!: 硃砂和万山区 · 查看更多 »

三方晶系

三方晶系是結晶學中七種晶體的其中一種。.

新!!: 硃砂和三方晶系 · 查看更多 »

下級勳位爵士

下級勳位爵士(Knight Bachelor),中文通稱「爵士勳銜」。為是英國榮譽制度中的一種勳位。此勳位雖然由君主授勳為騎士,但它並不屬於騎士勳章之一種。下級勳位爵士是英國最古老的一種騎士,最早於英格蘭國王亨利三世(1207年-1272年)在位時就已經出現,但它卻是各種騎士勳位之中最低等的。下級勳位爵士只授與男性,女性一般會獲授DBE勳銜,以作同等待遇。.

新!!: 硃砂和下級勳位爵士 · 查看更多 »

帛画

帛画是東亞傳統繪畫中绘制于丝绸上面的一類。帛画的色彩用的是朱砂、石青、石绿等矿物颜料,丰富而鲜艳,如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也有用用墨兼用白粉绘制的,如人物龙凤帛画。 category:帛画.

新!!: 硃砂和帛画 · 查看更多 »

书丹

书丹又称用丹,即用毛笔蘸朱砂在碑石或者其他器物上直接书写,通常是刻碑前将文字上石的一道工序,之后即可直接用刀镌刻。用朱砂书写是因为在光滑的石板上直接墨书会有墨汁流淌和笔画收缩的缺点,而用朱砂书写则能准确再现书写的痕迹,并且朱砂的红色与石料的颜色容易区分,便于下刀。书丹技术出现很早,出土的殷商甲骨就有朱书或墨书未刻的情况,可见至迟在商代书丹的技术就已经出现。《后汉书·蔡邕传》明确提到了蔡邕书丹刻碑的经过:“熹平四年,奏求正定六经文字,灵帝许之,邕乃自书丹于碑,使工镌刻”。.

新!!: 硃砂和书丹 · 查看更多 »

乾親

乾親,又稱為契親、客親(台灣)、仮親(日本),或俗稱乾字輩,是一種人際關係,結乾親、拜乾親又稱上契、,「誼」是指情誼,「契」是指契約,是指兩個或以上沒有血緣關係的人結為一種擬親屬的關係,彼此之間以親情維繫,可以是長輩和幼輩,也可以是同輩。通常友上加親,亦友亦親,關係比一般的遠親和一般的朋友更密切,同輩的結乾親又稱結拜、結義、換帖。 日本也有認乾親的習俗,而且要通過一定的儀式,但日語中的「義父母」或「義兄弟姊妹」不但指結乾親的親屬,還包括所有非血親的關係,如繼父、岳父、妻舅等繼親和姻親。其他國家和地區也有結乾親的習俗,但儀式和性質也各有不同。 在中國古代,結乾親屬於較為嚴肅的關係。現在儀式往往已經簡化,有些只是口頭承諾,彼此承認,可是沒有進行任何宗教或祭祀儀式,也沒有書面的契約成立。.

新!!: 硃砂和乾親 · 查看更多 »

康乾盛世

康雍乾盛世指的是清朝从康熙中期到乾隆中期经济繁荣的局面,亦可指從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到嘉慶四年(1799年)這一段時期。 清人入关后,康雍乾三代帝王励精图治,事必躬亲,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起了重要的作用。为了巩固封建政权,提高经济实力,自康熙开始采取了奖励垦荒、更名田、兴修水利、禁止圈地、捐免田赋及改革赋役等措施,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此期間,清朝的国力达到鼎盛,局勢較為穩定,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國家財富有所積累,國防力量也相對強大,整個社會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都處於上升狀態,時間跨度至少有一百三十四年,是清朝统治的最高峰,其繁華富裕的程度也在中國歷史上亦有相當地位,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之一。故史學界一般将康、雍、--时期称为康雍乾盛世或康乾盛世。 康雍乾盛世在中国历史上是颇具争议的一个时期,学界对該盛世是否真的存在尚存争议。有說法認為虽被称为盛世,但是纵观此时期几乎是民变迭起,而且规模也愈来愈大,特别是后期爆发的苗民起义与白莲教大起义给予了清朝统治以有力的打击,使清朝从此陷入风雨飘摇,認為在一定程度了否定了盛世的说法。然而歷史學家歐陽泰(Tonio Andrade)指出,從約1300年到1750年,中國和歐洲發生的戰爭數目大致相當,1750年後至1839年可被稱為「清朝大和平時期」,儘管該段時期民變不斷,且當中有些民變規模甚大,但是也比1200年後的中國歷代朝代的戰事少。亦有說法認為「盛世有阴影,衰世也有希望」,盛世不是「美哉善哉,萬事大吉。」在康雍乾時期,自三藩之亂平定之後,中原地區就沒有戰爭,國內也沒有長期和大型的戰爭,社會上就沒有大規模的破壞,因此社會安定,經濟得以快速發展。 美國漢學家、歷史學家魏斐德、羅威廉(William T. Rowe)和歐立德等稱这段時期為「High Qing(盛清)」(1683-1839),認為是清朝興盛與繁華的時期,是帝制中國最後的高峰期 ,亦有西方學者认为康乾时期不是黄金时代而是专制黑暗时代。 康雍乾整體上保持了穩定和繁榮的局面,國家財政收入增長極其迅速,中國這塊土地仍保持著富裕和有序。在該段時期结束後的六七十年的時間裡,清王朝连续遭到了外国侵略与国内动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的两次沉重打击,从此一蹶不振,逐步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贫困,落後和长期危机的境地。然而乾嘉之際的盛衰之變是清朝統治的盛衰之變,清朝的社會經濟在不少地區仍在持續發展,清朝政權仍具有較強的活力,並且獲得不少地區和不少民眾的支持,讓清政權在內憂外患險惡環境中仍支撐了一百餘年。在康乾「盛世」後的嘉道「中衰」時期,中國社會的早期近代化進程亦未因統治危機的出現而陷於停滯。.

新!!: 硃砂和康乾盛世 · 查看更多 »

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sulphur dioxide, sulfur dioxide)化学式是SO2。是最常见的硫氧化物。无色气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火山爆发时会喷出该气体,在许多工业过程中也会产生二氧化硫。由于煤和石油通常都含有硫化合物,因此燃烧时会生成二氧化硫。當二氧化硫溶於水中,會形成亞硫酸(酸雨的主要成分)。若把SO2进一步氧化,通常在催化剂如二氧化氮的存在下,便会生成硫酸。这就是对使用这些燃料作为能源的环境效果的担心的原因之一。.

新!!: 硃砂和二氧化硫 · 查看更多 »

云南白药

云南白药是一种專治跌打损伤及创伤出血的科學中藥,其生產及商標持有者為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新!!: 硃砂和云南白药 · 查看更多 »

仙劍奇俠傳四

《仙剑奇侠传四》是仙剑奇侠传系列的第五部作品,由臺灣大宇資訊公司於上海成立的子公司上海软星制作的角色扮演遊戲,于2007年8月1日在亞洲地区推出,本作的主题为“寻仙”。.

新!!: 硃砂和仙劍奇俠傳四 · 查看更多 »

何家村唐代窖藏

何家村唐代窖藏,1970年10月在陕西西安何家村出土的窖藏文物。1970年10月5日,在西安南郊何家村的一个基建工地上,施工的工人挖出了一个高65厘米,腹径60厘米的陶瓮,里面装有大量金银器;10月11日,在第一个陶瓮出土地点的北侧不远处,考古人员又发现了一个大小类似的陶瓮,瓮上面盖有一层银渣,其内装有金银器和玉器;考古人员在陶瓮的旁边还发现了一件高30厘米,腹径25厘米的银罐,银罐内装有一件精美的镶金兽首玛瑙杯。这次发现共出土文物1000多件,包括各种金银器、银铤、银板、银饼、中外钱币、宝玉珍饰和贵重药材。 2010年起以《大唐遗宝——何家村窖藏出土文物展》为主题的展览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常年展出。.

新!!: 硃砂和何家村唐代窖藏 · 查看更多 »

後宮甄嬛傳 (電視劇)

《後宮甄嬛傳》,是根據流瀲紫同名小說《后宫甄嬛传》改編而成的一部後宮爭鬥題材電視劇,講述了主角甄嬛從不諳世事的善良女子,成長為善於謀權的深宮婦人故事。電視劇由郑晓龙导演,為延续其现实主义风格,他將小說原先的架空歷史,改編成清朝雍正的後宮之中,並將原作情感的部分简单处理。 北京电视艺术中心購進電視版權,於2010年9月18日在北京開機拍攝。孙俪、蔡少芬、蒋欣分別飾演甄嬛、皇后和華妃一角。此外,沈眉莊與安陵容分別由斓曦與陶昕然扮演。皇帝、温实初與果郡王則分別由陈建斌、张晓龙與李东学飾演。2011年1月30日,全劇在圓明園殺青。 2011年11月起,《後宮甄嬛傳》陸續在中國大陆各地方台播出。臺灣於2012年3月20日起在華視首播。3月26日起在安徽衛視、东方卫视同步首播。香港於9月起在有線電視首播。電視劇網路版權則由乐视网独家購得。該劇播出後引起了社會巨大反響,衍生出了甄嬛書、甄嬛體等流行文化。但該劇因讀音問題、植入廣告問題、重播問題和價值觀問題均引發了爭議。.

新!!: 硃砂和後宮甄嬛傳 (電視劇) · 查看更多 »

國際民航組織機場代碼 (C)

以下的格式為:.

新!!: 硃砂和國際民航組織機場代碼 (C) · 查看更多 »

刺青

刺青,又稱文身或紋身,指用有墨的針刺入皮膚底層而在皮膚上書畫出圖案或詞彙。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紋身」的解釋為:“在人體上繪成或刺成帶顏色的花紋或圖形”。.

新!!: 硃砂和刺青 · 查看更多 »

凤凰县

凤凰县位于湖南西部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武陵山脉南部,云贵高原东侧。2001年被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该县在苗语湘西方言中称作“吉寨”,湘西方言苗文:Jib Zhes/tɕi35 tʂai42/。.

新!!: 硃砂和凤凰县 · 查看更多 »

凃姓

凃姓是漢姓之一,在臺灣百家姓排名第九十九位。凃姓最早可追溯到宋朝。後來他房祖先因對朝廷有功而受明朝皇帝御賜封姓:原本“凃姓”字形“二點冰”,多一點是以硃砂紅點,變化成字形“三點水”的“--”,示明為有功之後。 此姓氏在臺灣和大陸地區都有人使用,在台灣約共有一萬七千多人姓“凃”。2012年5月,臺灣多位凃姓民眾向立法委員陳情,要求編入教育部國語辭典。而在大陸地區,一些凃姓族人也因為身分證輸入問題被迫使用--登記。.

新!!: 硃砂和凃姓 · 查看更多 »

先秦服飾

先秦服飾是指先秦時代華夏衣冠,根據古代文獻記載,有「黃帝作冕旒」、「胡曹作冕」、「胡曹作衣」、「伯余作衣裳」等記載。傳說黃帝制定服飾制度,“始于黄帝,备于尧舜”,定型于周朝,形成完备的服制,並影響到宗周尊儒汉朝服制。王逸《机赋说》认为,上古人们拿兽皮当衣服,伏羲、炎帝以来,已经出现了真正的衣裳,到黄帝时期,则出现了衮冕等较为完备的服饰制度。 古老的天子六服、王后六服、儒服、剑服位于汉服体系的中心。玄衣纁裳的思想渊源,来自「尊天法地」的「天道」思想。传世的礼经载称先秦的礼服有「玄端」,用於朝服、冠礼及婚礼的新郎服等。根据《仪礼》及《礼记》的记载,玄端是造型正直端方,以表「端正」的玄色上衣。作为表徵或劝勉世人,必当端庄正直的「常礼服」。西周册命金文中,只有大夫以上的贵族才有资格受赐玄衮。 《周禮》規定的服飾制度展现了當時华夏文明的等级文化、亲属文化、政治文化、重嫡轻庶、重长轻幼以及儒家的仁义思想。在周代宗法文化背景下,服饰具有昭名分、辨等威、别 贵贱的作用。周礼对周代及后世的服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五禮(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各有不同的礼服。孔子在姬姓鲁国衣逢掖之衣,来自周公的燕居之服,长居宋国则冠章甫之冠。“章甫之冠”指的是一种殷冠,周朝叫委貌冠或缁布冠,治理朝政所冠。莊子则提到了儒服以及武士之服剑服。因此儒服和剑服成为汉朝文官和武官的法服,也是士大夫和武士的基本服制。.

新!!: 硃砂和先秦服飾 · 查看更多 »

光泽 (矿物)

光泽(Lustre, 或luster)是矿物在光照射下表面呈现的一种外观属性,与矿物表面反射光的强弱和方向有关。对于常见的光泽类型,有不少惯用术语描述,例如“金属光泽”,“玻璃光泽”,“树脂光泽”等。矿物的光泽界限模糊,即使不同地区出产的同种矿物光泽可能也不尽相同,不同来源的文献形容同一矿物时可能有不同描述。 有些矿物呈现不寻常的光学现象,例如(表面呈现星形亮斑)与(呈现一条明亮光带,并且随样品旋转而移动)。下文列出一些形容矿物的光泽术语和光学现象。.

新!!: 硃砂和光泽 (矿物) · 查看更多 »

的星號

星號(根據外文記載爲Tek Sing)是一條中國清代廈門港的三桅遠洋貨輪。該貨輪因搭載1600人及價值連城的中國瓷器沉沒而聞名。其殘骸大部在1999年在南海被發現並被盜撈。沉船中的瓷器于2000年在德國斯圖加特的火車站拍賣。 這艘木制的帆船長約55米,寬10米,有5個船艙,3個桅杆及可調角度的帆,最高的桅杆高35米。船頭爲典型的四棱形,畫有眼睛;船尾有炮倉,裝備大炮。貨船載量約爲1000噸。甲板上搭建有附加的艙房和帳篷。比較特殊的是,在水線之上有環船的1米寬的邊緣,以便船員交通于船首和船尾之間。 1822年(清道光2年)1月14日,的星號滿載出廈門港,駛向爪哇島的巴達維亞(今雅加達)。航線經臺灣海峽、越南和馬來亞海岸至馬六甲海峽東口。船上約有1800人,其中1600人是前去爪哇落戶的移民,主要是甘蔗園工作的勞工及其家人。大量的向外移民表明,當時清朝經濟、社會和政治局面相當緊張(參見鴉片戰爭)。搭乘者中只有少數擁有船艙,大多數人擠在狹小的空間中,環境非常惡劣。除了載人以外,船艙内還載有貴重的貨物,包括19世紀,甚至17和18世紀的大量瓷器,據說大部將在荷蘭當時領有的雅加達港賣掉。剩餘的空間,包括瓷器内和瓷器之間還填滿了各種茶葉(同時也是爲了保護瓷器)。此外還有生絲、漆器、竹制家具、墨、紙、朱砂、玳瑁甲和珍珠貝、香料、檀木、乳香、安息香和沒藥、器械。.

新!!: 硃砂和的星號 · 查看更多 »

矿物列表

這是一個礦物的中英文名稱對照列表,按新丹纳礦物分類(Dana classification)排序。這個列表並不完全。礦石變種和准矿物列在每個字母的後面。 目前国际矿物学协会(IMA)認證通過有效的礦物名約有2,500種,另外還有約1,600種“祖父級”礦物(1959年IMA成立前所命名的礦物,未遵照命名法則命名,並被各界廣泛使用,這些礦物將會一直有效直到被IMA質疑有效性,剔除名單為止),總計目前有效的礦物種類約有4100種;另外世界各地平均每年都會發現30 - 40種新礦物,因此礦物的種類仍然每年不停地在增加中。.

新!!: 硃砂和矿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玳瑁

玳瑁(學名:Eretmochelys imbricata)是属於海龟科的一种海龜,是玳瑁属下唯一一种,又名--瑁、蝳蝐、--玳、文甲、鷹嘴海龜、十三鲮龟、十三鳞、十三棱龟、明玳瑁、千年龟,简称玳,分为太平洋玳瑁(Eretmochelys imbricata bissa)和大西洋玳瑁(Eretmochelys imbricata imbricata)两个亚种。此物种分布非常广泛,其中太平洋玳瑁分布於印度洋-太平洋海域,大西洋玳瑁分布於大西洋中。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美洲和亞洲的海域。 玳瑁的外形与其他海龟大致相似,都有扁平的躯体、保护性的背甲、以及适於划水的桨状鳍足,而玳瑁最明显的特点是其鷹喙般的嘴,以及躯体後部锯齿般的缘盾。虽然玳瑁分布在广大的海域中,其最主要的生活区是浅水礁湖和珊瑚礁区,珊瑚礁中的许多洞穴和深谷给它提供休息的地方,珊瑚礁中还生活着玳瑁最主要的食物——海绵。这些海绵中的部分物种对於其他生物来说是剧毒且致命的,所以玳瑁肉中往往會含有致人死亡的高毒性物质;且由於海绵中通常含有大量二氧化硅(玻璃的主要原料之一),因此玳瑁是屈指可数的能够消化玻璃的动物之一,也是唯一能消化玻璃的海龟。玳瑁的食物还包括栉水母、水母、海葵、虾蟹和贝类等无脊椎动物以及鱼类和海藻。 玳瑁的甲壳上有美丽而又色彩斑斓的花纹,是一种名贵的宝石,可作为首饰、雕塑等饰品的原材料,高贵典雅,有祥瑞幸福、健康长寿的象征,享有“海金”之称。玳瑁工艺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工艺水平在唐代已达顶峰,日本的玳瑁工艺也受到了中国很大的影响。正是由於人类对玳瑁的过度需求,导致玳瑁在世界范围内的数量持续减少,已有灭绝的危险,目前两个玳瑁亚种的保护现状均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为極危状态。一些国家,如中国和日本,常会猎取玳瑁、挖其巢穴以食用它的肉和蛋,因为玳瑁的肉蛋很美味,甲壳可入中药,因此玳瑁的保护有很大困难。目前玳瑁受到《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保护,很多国家已禁止猎捕玳瑁,玳瑁产品也被禁止进出口。.

新!!: 硃砂和玳瑁 · 查看更多 »

灯心草属

灯心草属(学名:Juncus)是燈心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於淡水溼地邊,主要产于江苏、四川、云南、贵州。 灯心草属植物的莖心空如棉條,可吸水或油,故用作油燈的燈心。 灯心草属植物對溼地貢獻良多,其枝葉為食草動物的粮食,飛鳥愛食其種子,淡水魚產卵借其作庇護。.

新!!: 硃砂和灯心草属 · 查看更多 »

硫是一种化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它的化学符号是S,原子序数是16。硫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无味无臭的非金属,纯的硫是黄色的晶体,又稱做硫黄、硫磺。硫有许多不同的化合价,常見的有-2, 0, +4, +6等。在自然界中常以硫化物或硫酸盐的形式出现,尤其在火山地区纯的硫也在自然界出现。硫单质难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二硫化碳。对所有的生物来说,硫都是一种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元素,它是多种氨基酸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大多数蛋白质的组成部分。它主要被用在肥料中,也廣泛地被用在火药、潤滑劑、殺蟲劑和抗真菌剂中。.

新!!: 硃砂和硫 · 查看更多 »

硫化汞

硫化汞是硫和汞的化合物,化學式為HgS。不溶於水。 但可溶于王水,反应方程式如下: \mathrm+\mathrm+\mathrm\to\mathrm\left+\mathrm+\mathrm+\mathrm HgS是雙象(dimorphic)晶體,如下:.

新!!: 硃砂和硫化汞 · 查看更多 »

硫族化物

硫族化物或硫属化物(chalcogenide)是指至少含有一個硫族元素(氧族元素中除了氧以外的元素)離子及一個电负性較小元素的化合物。一般硫族元素是指硫、硒、碲、釙及𫟷等元素,而电负性較小元素一般是指砷、鍺、磷、銻、銻、鉛、硼、铝、鎵、鎵、銦、鈦、鈉等元素。 及電視中都有用到具有光电导性的。 雪梨大學開發了用硫族化物作為光偵測器的光學處理晶片,可能可以提昇光纖網路和電腦之間的傳輸速度。 許多以離子鍵鍵結的硫族化物(例如硫化鐵或硫化镉)存在含硫的礦石中,也常作為顏料使用,例如硃砂(硫化汞)、鎘黃(硫化鎘)、鎘紅(硒化鎘)及可用作白色顏料的硫化鋅。 硫族化物常溫下為氣體或固體,若是固體,一般會以離子鍵或共價鍵的方式鍵結。硫族化物一般會形成晶體,但也可以形成无定形体的玻璃狀結構。.

新!!: 硃砂和硫族化物 · 查看更多 »

禄东赞

噶尔·东赞域松(,),吐蕃帝国早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出身噶尔氏家族,曾担任过大贡论之职。他是松赞干布时期最重要的大臣之一。根据史籍记载,禄东赞为人“明毅严重”,当政期间在政治、经济制度方面多有建树。 噶尔·东赞域松在汉文史籍中以禄东赞、论东赞、大论东赞的名字出现,皆自藏语“”(Lon Tongtsen,意为“贵族东赞”)翻译而来。其中,又以禄东赞一名为汉族人民所熟知。.

新!!: 硃砂和禄东赞 · 查看更多 »

秦始皇

始皇()嬴政,趙氏,時稱秦王政和始皇帝,生於趙國首都邯鄲(今河北邯鄲市),是秦莊襄王之子【史記索隱】莊襄王者,孝文王之中子,昭襄王之孫也,名子楚。按:戰國策本名子異,後爲華陽夫人嗣,夫人楚人,因改名子楚也。,商朝重臣惡來的第35世孫。出土《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第三卷中稱其為趙正。唐代司馬貞在《史記索隱》引述《世本》稱其為趙政。曹植《文帝诔》最早称始皇帝为嬴政,後世通稱嬴政,亦被某些文學作品稱為「祖龍」。他是中國戰國末期秦國君主,十三歲即位,先後鏟除嫪毐與呂不韋,並重用李斯、尉繚,三十九歲時滅亡六國建立秦朝,自稱「始皇帝」,五十歲出巡時駕崩,在位三十七年。 秦始皇帝是中國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統一天下後,秦始皇繼承了商鞅變法的郡縣制度和中央集權,統一度量衡,「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及典章法制,奠定了中國兩千餘年之專制政治格局,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但另一方面,秦始皇在位期間亦進行多項大型工程,包括修築長城、阿房宮、驪山陵等,施政急躁,令人民徭役過重,是秦朝在他死後3年速亡之一原因。.

新!!: 硃砂和秦始皇 · 查看更多 »

秦朝

朝(前221年-前207年),是中國歷史上首个大一統中央集权的帝國。秦朝皇室為嬴姓,所以史書又称嬴秦。秦朝源自周朝諸侯國秦國。前770年,秦地君長在東周周平王東遷時有功,受封於关中平原,建立秦國。战国時期,秦國根据礼记总结地“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輪”的社会现状,推行车辆统一道路,书籍统一文字,行为统一伦理,并在政治、軍事、經濟、交通方面,实施商鞅变法,成為天下第一強國。前230年至前221年,到秦王嬴政陸續攻滅其他六個主要諸侯國,一統中原,史称秦朝。 秦王政建立秦朝後自稱「始皇帝」(即秦始皇),從此中國有了皇帝的稱號,並且發起一系列的改革以鞏固帝國。而後南征百越、北伐匈奴,使得領土約等同中國本土。疆域為東起遼東,西至臨洮,北抵長城,南達象郡(今越南北部)。雖然秦朝外表十分強盛,但由於秦始皇集權、過度發展、嚴重勞役百姓,所以秦朝之統治不免帶有苛急、暴虐之特點,讓天下百姓飽受苛政之苦而想要叛變。秦二世繼位後,秦廷被掌權的趙高掌控而混亂不堪。此時秦末民變爆發,六國有力的軍人各自復國,雖然秦將章邯努力平亂,但秦將王離於鉅鹿之戰被楚將項羽擊敗,秦軍主力投降。前207年十月,新任秦王子嬰於咸陽向民變領袖劉邦投降,後項羽率軍抵達關中,殺死秦王子嬰,焚燒咸陽宮,秦朝於秦始皇死後3年滅亡。而後至西漢統一全國之期間稱秦漢之際,又稱西楚時期。西楚霸王項羽重建封國制體系,分封十八諸侯。由於項羽分封不公,劉邦、田榮等諸侯繼而起兵反抗,演變成楚漢戰爭。前202年劉邦擊滅項羽,受諸侯擁戴為漢帝,建國漢,開啟漢朝。 秦朝為了鞏固遼闊但各地文化不一的帝國,在政治、軍事、經濟、交通方面,都推行政策與改革。政治制度建立有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與郡縣制為基礎的中央集權制,取代过去不同诸侯豪门的爵位制度。法律基本延續秦國法律,增加了皇帝握有生殺大權,丞相僅僅是輔佐。防务方面,興建長城以鞏固北方,毀六國長城與城墩等防禦工事,沒收天下百姓武器,鑄成十二金人,先後五次東巡以安定關東各地區 。交通方面,興建馳道與靈渠等交通要道以便軍隊前往各地平亂,也有利各地區運輸物資。經濟方面,秦朝延續商鞅變法的政策,推行重農輕商,鼓勵農民增產糧食,甚至有機會獲爵位。工商業方面統一貨幣(秦半兩)與度量衡,實行鹽鐵專賣,但不完全禁止商業,也鼓勵如經營畜牧業的烏氏倮與丹砂的巴地寡婦清等商人。 文化思想的部分,秦朝的政治思想以法家為尊,推行融合「法、術、勢」的君主專制,另有發揚陰陽家的五德始終說以神化皇帝。宗教以傳統崇拜上帝、祖先、山神、河神等眾神以及巫術、占卜與占星等,而神仙方術之術受秦始皇所迷信。為了箝制人民叛亂思想、统一中央集权思想、報復欺騙秦始皇的方士們,先後發生焚書坑儒事件,這是先秦文化與諸子百家思想的一大浩劫。 秦朝的建立使中國由一個抽象的地理名稱轉為具體的大一統帝國,為融合中原文化、秦文化、荊楚文化與齊魯文化等等文化打下基礎,使得「秦」成為中國文化的象徵之一。其遺留下來的驪山秦始皇陵與秦始皇兵馬俑也受後世史學家注目,其中兵馬俑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新!!: 硃砂和秦朝 · 查看更多 »

端午節 (華人)

華人的端午節,是華人的四大传统節日之一,与东亚其他地区的端午節节庆同样源于中国古代的端午节传统。端午節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慶祝,最初是夏季驅離瘟神和祭龍的節日,後來加入紀念多位中國歷史人物的內容,最廣為人知的是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1939年,抗日戰爭烽火正燃之際,重慶文藝界抗敵協會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於是議定每年端午節屈原逝世之日為詩人節。有些說法則與吳國大夫伍子胥有關,而非屈原。端午节在各地有各种传统别称,包括“端陽節”、“重五”、“龙舟节”、“龙船节”、“双五节”、“肉粽节”(闽南地区使用)、“粽子節”等。此外,由于上述历史上发展出来的特殊文化内容,华人的端午节文化和东亚其它地区的节庆文化出现区别,因此到了现代,为了区分其他地区的端午节,华人的端午节有時被稱為“中華端午節”,即華人所過的端午節,或稱“中國端午節”。.

新!!: 硃砂和端午節 (華人) · 查看更多 »

端午节

端午节是东亚文化圈的传统节日,定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別稱端阳节、端日节、午日节、粽子節、天中節、五月节、五日節、艾节、端五、重午、重五、午日、夏节、菖蒲節,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送離五瘟神,驅除瘟疫的節日。後來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於這一日投江自盡,后在中国演化为端午节,以纪念屈原,有人稱其為詩人節(有些地方是紀念吳國忠臣伍子胥的忌日),是華人四大節日之一,與新年、中秋等节日同屬东亚文化圈的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台灣、琉球、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的重要傳統節日。.

新!!: 硃砂和端午节 · 查看更多 »

紫雪散

紫雪散是一种中药成药,与之类似的还有紫雪丹。最早见于唐朝孙思邈的《千金翼方》。 现代成分有石膏、、滑石、磁石、玄参、木香、沉香、升麻、甘草、丁香、芒硝、硝石、水牛角、羚羊角、麝香和朱砂等。 功能清热解毒,止痉开窍。用于治疗高热、抽搐、腮肿、尿赤等症状。 Category:中成药.

新!!: 硃砂和紫雪散 · 查看更多 »

紅丸案

紅丸案是直接關係到中國明朝光宗皇帝朱常洛死亡的一起宮廷疑案,被稱為明末三案之一。.

新!!: 硃砂和紅丸案 · 查看更多 »

红崖天书

红崖天书,又被称为红崖碑、红崖古迹、红岩天书,是位于中国大陆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晒甲山崖石壁上的神秘符号,被称为“南中第一奇迹”,李业成, ,《当代贵州》1997年第3期。 和仓颉书、夏禹书、夜郎天书、巴蜀符号、东巴文、岣嵝碑文字和仙居蝌蚪文并称为中国八种神秘文字。 天书并非篆刻,而是书写在一块长达百米,高达三十米的巨大浅红色石屏上,符号呈铁灰色,有数十个,大者如斗,小者如升,其形状若篆似隶。对其含义后人虽多有解读,但仍未取得一致的意见。对红崖天书的研究共有过三次高潮,分别为明朝嘉靖年间、清朝光绪年间和1990年代。,《北京青年报》2001年7月11日。.

新!!: 硃砂和红崖天书 · 查看更多 »

猴棗散

棗散(Hou Tsao powder),是以猴科動物內臟的結石及其他中藥製成的配方,被中医視為兒科聖藥。這條配方中的結石一般都是獼猴的膽石、腸石、胃石等。猴棗的中藥應用記載最早見於清代。而猴棗散的製作材料還包括羚羊角、青礞石、麝香、硼砂、沉香、天竺黃、川貝等八種藥材。亦有配方为猴枣、川贝、猪芽皂、牛黄、细辛、石菖蒲、草豆蔻、麝香、全蝎、珍珠、琥珀、甘草。中医认为其功效主要為豁痰定惊、清热解毒和開竅(開通心竅)。猴棗散在1997年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列入全國中醫急診科必備藥。現時不少藥廠及中藥舖會根據《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所載的猴棗散配方來製作小兒中成藥。中医认为其对儿童支气管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病症有效。 猴棗散與猴棗末在價格和功效上都有差異。後者的價格較高,而且藥效明顯。但由於一般猴棗散是用猴棗末配以不同有寒熱之分的藥材製成,所以服用不當會令病情惡化。另外,猴棗散並不能用作保健藥來強健身體。中医认为因其藥性苦寒,如經常服用,會損害人體元氣,導致肺脾虛損,用法不当会造成婴幼儿腹泻。亦會抑制小孩長高的情況以及影響身體發育。部分猴枣散为增加定驚安神的作用,会加入朱砂等矿物,过量可能导致肝肾毒性。 2011年,香港卫生署因汞含量超标、药粉重量超标召回万应猴枣散等多款儿童用中成药。2013年,中国科普作者方舟子曾质疑猴枣散中全蝎有强毒性,细辛含有毒物质马兜铃酸,会对肾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且与肝癌有关,呼吁禁止使用此种药物。江苏省中医院医生则称中医已经了解马兜铃酸的毒性,认为中草药肾毒性主要是用药不当导致,并表示医院“没有发现”因猴枣散导致肾脏受损的病例。《羊城晚报》采访的药剂师称某些配方的珠珀猴枣散未包括细辛,则不含马兜铃酸。2015年,《扬子晚报》采访的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药师则认为应当考虑猴枣散的副作用,服多会损害健康,不适合刚开始咳嗽的患儿,即使效果好也应及时停药。 2011年,澳大利亚莫道克大學野生动物鉴证中心和古DNA研究所检测了澳大利亚边检拦截的多种入境中药制剂,其中在珠珀猴枣散中检测出易危物种亚洲黑熊的DNA,但其包装上未写明相关的配料。亚洲黑熊收录于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禁止在国际间交易。该研究因此认为珠珀猴枣散等部分中药的合法性和安全性问题值得关注。.

新!!: 硃砂和猴棗散 · 查看更多 »

眼影 (中東)

影是一种塗在眼瞼上的化妝品,在不同地區、不同時代有不同材料製造的眼影。.

新!!: 硃砂和眼影 (中東) · 查看更多 »

炼金术

鍊金術是中世纪的一种化学哲学的思想和始祖,是当代化学的雏形。其目标是通過化學方法将一些基本金属转变为黃金,制造万灵药及制备长生不老药。现在的科学表明这种方法是行不通的。但是直到19世纪之前,鍊金術尚未被科学证据所否定。包括艾萨克·牛顿在内的一些著名科学家都曾进行过鍊金術尝试。現代化学的出现才使人们对鍊金術的可能性产生了怀疑。鍊金術在一个复杂网络之下跨越至少2500年,曾存在于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波斯、印度、中国、日本、朝鮮、古希腊和罗马,以及穆斯林文明,然后在欧洲存在直至19世纪。.

新!!: 硃砂和炼金术 · 查看更多 »

炼金术物质列表

金术物质是古代西方炼金术士在进行炼金活动时用到的物质。后来,许多文献中记载的物质都被按现代科学一一与已知的单质、化合物或混合物对应起来。下面以列表的形式展现出已被鉴别的物质,各种物质按其英文(或拉丁文)名称首字母顺序排列。.

新!!: 硃砂和炼金术物质列表 · 查看更多 »

瓦倫西亞

倫西亞(València,;Valencia,;又译--)是西班牙第三大城市,位於東部沿岸地區,是港口和工業城市,市區人口約81萬人,外加週邊市鎮共158萬人口。它是瓦倫西亞自治區和瓦倫西亞省的首府。現任市長為 Joan Ribó i Canut 。2008年3月在该市路易斯普格体育馆举办了第12届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瓦倫西亞在每年3月舉行法亞火節。瓦倫西亞與巴塞隆拿、馬德里和薩拉戈薩等都市有鐵路及高速巴士相連。.

新!!: 硃砂和瓦倫西亞 · 查看更多 »

牂柯郡

柯郡(牂,音臧,拼音:zāng,注音:ㄗㄤ),中國古郡名。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開西南夷而置。治故且蘭縣(今貴州省貴陽市附近,一說在福泉市一帶)。屬益州刺史部。南齊改為南牂柯郡,梁廢。隋大業中復置牂柯郡。唐置牂州,高宗永徽中再廢。.

新!!: 硃砂和牂柯郡 · 查看更多 »

瀏海

瀏海,在一些官话方言中会带儿化音,叫做刘海儿,是一種髮型,指覆蓋額頭的頭髮形狀,通常在眉毛處或眉毛上方筆直地削減,但也可能是皺摺或皺褶,加上髮膠、慕斯或蠟,然後掃到一邊,或者剪長一點,落在眼睛上。 這個術語得名的緣由,為道教全真派全真五祖之一的劉海蟾喜歡將頭髮梳至額前,長度齊眉。 在中国,据说该髮式在唐朝武则天时期就流行了。根据传说,一起宫廷政变被破获,上官婉儿被牵连进去,被武则天下令施以黥刑(在脸上刺字)。但是后来可能武则天不捨,又在行刑时改變主意,以朱砂在她额头刺了一朵梅花。由于这还是有犯罪含义,因此上官婉儿从额顶梳下一些头发遮住印记,有些女子看见后觉得这样很漂亮,纷纷效仿,流传开来。.

新!!: 硃砂和瀏海 · 查看更多 »

蟾酥

蟾酥,亦稱蟾毒素,是中药材攻毒杀虫止痒药的一种,该药材出自于《药性论》一书,有解毒止痛的功效。蟾酥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 Cantor)或黑眶蟾蜍(Duttaphrynus melanostictus Schneider)的耳后腺和皮肤腺体的干燥分泌物,蟾酥的药性辛、温,有小毒;入心经。 蟾酥主要产于吉林、山东、辽宁、江苏等地,主要采收于夏秋两季。一般采收将捕获的蟾蜍洗净,挤取耳后腺及皮肤腺的白色浆液,然后瓷器承装,在采收的过程忌用铁器,以免将白色浆液变黑。 蟾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进出境物品表》中的国家明确禁止出境的物品。.

新!!: 硃砂和蟾酥 · 查看更多 »

韓醫歷史

韩医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三国时期,朝鲜半岛在融合古朝鲜固有和从中国传入的医学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自主的医学——“乡药”。高丽中后期,韩医学自主性得到增强,使用乡药成为风气。朝鲜王朝时期是韩医学发展的成熟期。三大朝鲜古典医学著作《乡药集成方》、《医方类聚》和《东医宝鉴》的出现标志着韩医学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民族医学体系。近代,由于受到西医的冲击,传统韩医走向衰落。但在崇尚回归自然的现代,传统韩医学又重新获得复兴。.

新!!: 硃砂和韓醫歷史 · 查看更多 »

非洲之角

非洲之角(Geeska Afrika;የአፍሪካ ቀንድ;القرن الأفريقي),有时按照其地理位置,又称东北非洲,作为一个半岛,则又称索马里半岛。非洲之角位于非洲东北部,是东非的一个半岛,在亚丁湾南岸,向东伸入阿拉伯海数百公里。它是非洲大陆最东的地区,非洲大陆最东端的哈丰角也位于这个地区。 作为一个更大的地区概念,非洲之角包括了吉布提、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和索马里等国家Robert Stock, Africa South of the Sahara, Second Edition: A Geographical Interpretation, (The Guilford Press: 2004), p. 26Michael Hodd, East Africa Handbook, 7th Edition, (Passport Books: 2002), p. 21: "To the north are the countries of the Horn of Africa comprising Ethiopia, Eritrea, Djibouti and Somalia."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inc, Jacob E. Safra, The New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2002), p.61: "The northern mountainous area, known as the Horn of Africa, comprises Djibouti, Ethiopia, Eritrea, and Somalia."Sandra Fullerton Joireman, Institutional Change in the Horn of Africa, (Universal-Publishers: 1997), p.1: "The Horn of Africa encompasses the countries of Ethiopia, Eritrea, Djibouti and Somalia.

新!!: 硃砂和非洲之角 · 查看更多 »

马拉加

拉加(Málaga)是位于西班牙南部安达卢西亚、地中海太阳海岸的一个城市,也是西班牙的第二大港口。据2015年估算,它拥有人口572,947人。而整个马拉加都市圈人口约为1,074,074,是西班牙五大都市圈之一。马拉加被群山和两条注入地中海的河流所环抱,其主要收入来源于农业和旅游观光业。與伊比利亞的其他城市一樣,融入了伊斯蘭和基督的文化。 画家巴勃罗·毕加索、19世纪政治家安东尼奥·卡诺瓦斯·德尔卡斯蒂略和演员安东尼奥·班德拉斯均出生在马拉加。.

新!!: 硃砂和马拉加 · 查看更多 »

高尾山古墳

尾山古墳()是位於日本靜岡縣沼津市東熊堂的一座,估計建於古墳時代初期的230年左右,即邪馬台國時期,為當時東日本最大規模的古墳,舊稱辻畑古墳。.

新!!: 硃砂和高尾山古墳 · 查看更多 »

高麗 (918年-1392年)

丽(918年-1392年),又称高麗王朝、王氏高丽,是朝鲜半岛古代王朝之一。918年泰封国弓裔王的部将王建推翻弓裔建立高丽国,定都于自己的家乡开京(即今开城)。高丽历史在朝鲜半岛维持了近500年,直到1392年朝鲜王朝的建立。 佛教是高丽国的国教。历经16年时间雕刻成的高丽大藏经是世界瑰宝之一。高丽国青瓷制作手艺精湛,闻名世界。部分观点认为,高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金属活字印刷术的国家,但史學界大多數則認為中國在更早的時期已經發明了銅活字印刷術,並用於印製紙鈔。 高丽国都的开城在三国时代属于高句丽,所以王建以高丽为国号(“高丽”的名稱源于“高句丽”,高丽就是高句丽王朝后期通用的简称)。高丽被今天的朝鲜政府认为是朝鲜族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国家。 但有些学者并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历史上第一个统一朝鲜的国家是新罗,如韩国学者李基白就表示:“毕竟是统一的新罗的领土和人民,在那里形成的社会文化构成了后来朝鲜历史的主流”。韩国前总统金大中也曾在文中提及统一的新罗为韩国历史的源头。.

新!!: 硃砂和高麗 (918年-1392年) · 查看更多 »

高麗青瓷

麗青瓷是指朝鮮半島在高麗時代發展出的青瓷製作技術及其成品,目前估計此技術最遲在十世紀後半已開始發展。當時世界上只有中國與其能製造青瓷,因此高麗青瓷能在世界陶瓷史上佔一席之地。高麗青瓷的發展與高麗跟中國的貿易交流有密切關係,早期的造型、釉色等受中國許多窯場影響,但後來逐漸往更加豐富的裝飾技法發展,並在十二世紀到十三世紀到達極具特色的成熟巔峰期,製造了極具代表性的象嵌青瓷。最後,高麗青瓷在十四世紀走向衰微,之後轉向其變種──粉青沙器的發展。.

新!!: 硃砂和高麗青瓷 · 查看更多 »

賢者之石

賢者之石(Philosopher's stone)是一种存在于传说或神话中的物質,其形态可能为石头(固体)、粉末或液体。它被认為能拿來將一般的非貴重金屬變成黃金,或製造能讓人長生不老的萬能藥,又或者醫治百病。其他的称号还有哲学家之石、天上的石头、红药液、第五元素等等。由于炼金术师们对这种物质的不懈追求,它也被赋予了大奇迹、伟大的创造等称号。有时候,这些称号也同时用来称呼那些贤者之石的制造者,以此来形象地表现他们居于炼金术的顶点。 法國煉金術士尼古拉·弗拉梅爾對賢者之石的研究使他聞名於世。.

新!!: 硃砂和賢者之石 · 查看更多 »

趕屍

趕屍也稱移靈,俗稱吆死人,是中國湘西和印尼南苏拉威西省托拉雅地區的一種運送在他鄉死去的本地人遺體回鄉的技法,是殭屍傳說的來源之一。在中國認為該技法和苗族巫術有聯繫,屬於茅山術祝由科。有時也用祝由科指代趕屍。隨著交通的便利,這種運屍方法已經越來越少見。.

新!!: 硃砂和趕屍 · 查看更多 »

辉锑矿

辉锑矿为组成锑矿石的重要有用矿物,晶体呈柱状、针状。颜色和条痕均为铅灰色。金属光泽。相对密度4.6,硬度2-2.5.

新!!: 硃砂和辉锑矿 · 查看更多 »

舞獅

舞獅是一種東亞民間傳統表演藝術,於中國大陸、日本、朝鮮半島、台灣、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琉球都能找到。然而,各地獅子的樣貌,皆是對獅子形態宛然不同的藝術詮譯。在台灣稱「弄獅」、在日本稱「獅子舞」。 一般認為,中國獅子的引入發生於中國歷史上的時期(公元1世纪)。天竺、獅子國的外使朝貢,使宮庭的藝術部門有了發揮機會。隨之,模仿真獅的藝術應機而生;可見漢史書《漢書禮樂誌》、唐史書《通典》、《舊唐書‧音樂誌》、《樂府雜錄.龜茲部》都有文字描述。白居易《西涼伎》詩中有提及獅子舞是西涼舞種之一支。 時至明、清,這項表演藝術經常與武術及武館相聯。表演者裝扮成獅子的樣子,在鑼鼓音樂下,作出仿獅子的各種形態動作。中國民俗傳統,認為舞獅可以驅邪辟鬼。故此每逢喜慶節日,例如新張慶典、迎春賽會等,都喜歡打鑼打鼓,舞獅助慶。 日本本島土的獅子舞,據說引入自中國。實際年份尚待考核。朝鮮半島,亦有舞獅,但與中日獅子在技法上又有差異。 舞獅亦跟隨著華人移居海外而聞名世界。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相當盛行舞獅,受到大力推廣。但中国大陆的民间舞狮实际已经日渐减少。英國、美國、澳洲、加拿大的中國城或華人街,每年舞龍、舞獅都是必備的節目。 二十世紀中以前,舞獅經常被連繫上地下組織。社會一般家庭對舞獅等抱持負面態度。但二十世紀中後期,通過諸如香港邵氏電影「南北獅王」、少林小子、黃飛鴻等電影,以及舞獅的國際化而逐漸扭轉其形勢。如今已成不少香港、臺灣學校的傳統文化課程。.

新!!: 硃砂和舞獅 · 查看更多 »

阿南市

阿南市()是位于德島縣東南部的市,為四国最東端的市町村級行政區劃,也是德島縣南部地區的行政中心。 過去曾是全日本竹筍產量最多的地方。知名發光二極體製造商日亞化學工業的本社設於此,而其半數工廠也在此地。.

新!!: 硃砂和阿南市 · 查看更多 »

薛灵芸

薛灵芸,後由魏文帝改名薛夜來。三國時代的人物,出身常山郡,為魏文帝曹丕的宮人。“红泪”典故中的主角及傳說為斜紅妝飾的創始人。又因其善女紅而被後是奉為針神。.

新!!: 硃砂和薛灵芸 · 查看更多 »

鄧文原

鄧文原,字善之,一字匪石,綿州(今四川省綿陽縣)人,著有《編類運使復齊郭公敏行錄》、《巴西集》十卷、《素履斋稿》等作品。工書與趙孟頫齊名。《巴西集》《元史·鄧文原傳》《新元史·鄧文原傳》.

新!!: 硃砂和鄧文原 · 查看更多 »

金鷹 (猴子)

金鷹 (1997年 - 2015年11月26日) 是一隻雌性猴子的名字,生活於香港九龍城,以表演猴戲、及當主人自製的「陳標記疳積散」代言人為生計。金鷹在2015年11月26日因嚴重脫水,身體多處骨折,而且有嚴重腦障礙等問題,獸醫判斷其病情無法復原,於同日下午進行安樂死。.

新!!: 硃砂和金鷹 (猴子) · 查看更多 »

苏吉丹

苏吉丹,古国名,在今加里曼丹岛西海岸苏加丹那港。盛产米稻、波罗蜜、甘蔗、芭蕉、胡椒、丁香、朱砂等。居民以甘蔗造酒。据宋赵汝适《诸蕃志》记载,为阇婆属国,境内有俊山,名保老岸,又称巴哪大山,是东西方过境船只的路标。 Category:已不存在的亞洲國家 category:印尼歷史 Category:中外交通史地名.

新!!: 硃砂和苏吉丹 · 查看更多 »

鋯石

鋯石(Zircon),是一種天然礦物,化學成份為矽酸鋯(Zirconium Silicate, ZrSiO4)。可含微量的铁、锰、钙、铀、钍等成分。由于铀、钍等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可使锆石的结晶程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锆石是一种硅酸盐矿物,它是提炼金属锆的主要矿石。锆石广泛存在于酸性火成岩,也产于变质岩和其他沉积物中。锆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所以在河流的砂砾中也可以见到宝石级的锆石。锆石有很多种,不同的锆石会有不同的颜色,如红、黄、橙、褐、绿或无色透明等等。经过切割后的宝石级锆石很像是钻石。锆石过去还被叫作锆英石或风信子石。锆石可以耐3000℃以上的高温。一般首饰类耐高温度750℃-1250℃。.

新!!: 硃砂和鋯石 · 查看更多 »

雄黄

As4S4又称作石黄、黄金石、鸡冠石,是一种含硫和砷的矿石,质软,性脆,通常为粒状,紧密状块,或者粉末,条痕呈浅桔红色。主要成分是四硫化四砷(90%以上)。雄黄主要产于低温热液矿床中,常与雌黄(As2S3)、辉锑矿、辰砂共生;产于温泉沉积物和硫质火山喷气孔内沉积物的雄黄,则常与雌黄共生。不溶于水和盐酸,可溶于硝酸,溶液呈黄色。置于阳光下曝晒,会变为黄色的雌黄和砷华,所以保存应避光以免受风化。雄黄要被煅烧才会被氧化为剧毒成分三氧化二砷,即砒霜。.

新!!: 硃砂和雄黄 · 查看更多 »

雙溪區

雙溪區為中華民國新北市下轄的一個市轄區,位於新北市東部,境內多山,是台灣極少數汞礦的產地。牡丹溪及平林溪在區境內交會,因此得名雙溪。.

新!!: 硃砂和雙溪區 · 查看更多 »

老山汉墓

老山汉墓位于中国北京市石景山区老山南麓,是一座西汉古墓。.

新!!: 硃砂和老山汉墓 · 查看更多 »

折射率

某种介质的折射率  等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跟光在介质中的相速度  之比: (nv.

新!!: 硃砂和折射率 · 查看更多 »

柳江

柳江,位于中国贵州省东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是西江第二大支流,发源于贵州省独山县,于广西象州县注入西江红水河段。干流全长751千米,流域面积58270平方千米。.

新!!: 硃砂和柳江 · 查看更多 »

李眾勝堂

李眾勝堂,全稱李眾勝堂(集團)有限公司,雅各臣科研藥業有限公司旗下,由李兆基在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於佛山始創,以生產保濟丸闻名於世,屬老字號中成藥。李眾勝堂保濟丸現時只在北角東建工廠大廈生產,藥房普遍有售,其主要出口市場包括東南亞、韓國、日本、台灣等地,現時在内地销售的名稱是「普济丸」。.

新!!: 硃砂和李眾勝堂 · 查看更多 »

李颀

李颀(),唐代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后长居颖阳(今河南登封),唐代诗人。 李頎出身於唐朝士族趙郡李氏,常服餌丹砂,“甚有好顏色”,因结识富豪轻薄子弟,倾财破产。后立志刻苦读书,隐居颍阳苦读十年,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賈季鄰榜进士及第,曾为新乡县尉,始終未得迁调,天寶十載前即辞官歸隱。餘事不詳。 李頎性格超脱,厌薄世俗,以寫詩稱著,與詩人王維、王昌齡、高適等來往密切。他的詩秀麗雄渾,內容與體裁頗為廣泛。又以五言、七言歌行和七言律诗见长,清代王士祯评:“盛唐七言诗,老杜外,王维、李颀、岑参耳。”。他尤以边塞诗著稱,格调雄浑奔放,慷慨激昂。李頎的代表作有《古从军行》、《古意》、《塞下曲》、《听董大弹胡笳兼寄语房给事》。著有《李颀集》。《全唐诗》录其诗3卷,共127首。.

新!!: 硃砂和李颀 · 查看更多 »

條痕

条痕(streak)是指矿物划过粗糙表面而留下的,或磨成的细小粉末之颜色。 一种矿石表面的颜色常有很大的变化空间,而其不同样品的条痕色却变化很少,因此条痕对矿物的辨别和分类十分重要,特别是不透明或有色矿物。如果当矿石划过条痕板时无明显条痕可见,那么其条痕将会被称为白色或无色。对于硅酸盐矿物来说条痕却并不很重要,因为这类矿物中多数条痕为白色,并且硬度高而难以被打成粉末。 矿物外观颜色因含有杂质或被扰乱的宏观晶体结构而变化。某些杂质吸收某特定波长光波的能力极强,就算含量很少也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该矿石总体反射的光波长度,因此有颜色上的变化。但当矿物标本在条痕板上拉过而产生条痕时,样本被细分成极小的晶体,此时少量杂质对光的吸收影响不大。 用来产生条痕的板被称为条痕板(streak plate),一般是表面粗糙的无釉瓷砖。在没有专业条痕板的情况下,也可以用普通瓷器没有上釉的部分代替,如瓷碗、瓷花瓶底部或上釉瓷砖的背面。 因为条痕是矿物留下的小颗粒,所以只有硬度比条痕板(摩氏硬度约为7)低的矿物才能在上面划出条痕。如果矿石硬度比条痕板高,那么一小部分矿石样本将会被榔头之类的工具砸碎来辨别其条痕色。通常硬度高的矿物之条痕为白色。 部分矿物的条痕与其本色相近,如朱砂和蓝铜矿;其他矿物则有与本色明显不同的条痕色,如萤石(外观颜色可能是紫、蓝、黄或绿色,但只有白色条痕)。赤铁矿外观呈黑色却有红色条痕,因此得名;而方铅矿,一种与赤铁矿外观相近的矿石,因其灰色的条痕而和赤铁矿区分开来。.

新!!: 硃砂和條痕 · 查看更多 »

梅彪

梅彪,西蜀江源(今四川松潘)人,唐代煉丹家。 少年時好丹術,窮究經方,唐憲宗元和元年撰成《石藥爾雅》,此書仿《爾雅》體例,收集唐代以前道家煉丹家的金石藥物、丹藥、丹法及丹書。 由於炼丹书籍多用隐称,梅彪下工夫解釋古煉丹術術語和藥石異名,“所集诸药隐名,以粟、黍、蕎、麦、豆为五牙”,釋藥名168种,有玄黄花、铅黄花、锡精、铅精、水银、水银霜、丹砂、雄黄、雌黄、赤雌、石硫黄等,序末题署“时唐元和丙戌梅序”。是中國第一部專論丹藥的著作。.

新!!: 硃砂和梅彪 · 查看更多 »

棍騙

棍騙一詞源於粵語,早於清末由廣東佛山吳趼人於上海梁啟超主辦、專門攻擊當時清政府的貪官污吏的《新小說》雜誌上的小說《九命奇冤》(於1906年發表) 可以看到,此詞一直亦流行於粵語地區。 由於中華民國初期至國民政府遷往台灣前,中國政治環境混亂,當時廣州的三合會、上海青幫等與公安或租界警察有所聯繫,協助分地區管理低下階層。公安與租界警察是不能夠接受嚴重罪行的,所以幫會亦訂立戒條,不許成員謀財害命、姦淫婦女、拐帶孩子、破壞家庭或爭田奪產等行為。有人力的大社團多數經營淫業與賭業,而與公安及三合會都有關係的江湖文幫即組織成江相派,實行軟性詐騙──棍騙。.

新!!: 硃砂和棍騙 · 查看更多 »

殭屍

--,亦称跳屍,是源於中國明清民間傳說的一種復活死屍,全身僵硬,指甲发黑尖锐,有锐利犬齿,惧阳光,日間躲於棺材、山洞等潮湿阴暗的地方,入夜后出没,以吸食活人或家畜血液保持行动力,有意识的往人口集中地前进,对活物攻击性强且力大无穷,跳跃前进時雙手向前伸…… 據南袁北紀《子不語》及《閱微草堂筆記》所記載,殭屍還有三個別名:移屍、走影、走屍。與中國殭屍相似存在的外國鬼怪,有吸血鬼、喪屍等。 在香港電影中,最初的殭屍都是身穿清朝官员服饰,因从月亮吸收陰氣,死不瞑目,殭屍因積攢怨氣、人為破壞或墓地風水屬性屍變而形成。以爪為武器,被抓傷者會感染屍毒死亡,繼而變成另一隻殭屍;於月圓之夜,陰氣增強的時候,力量亦會隨之而增強。中國殭屍電影的始祖是林正英,由他出演的殭屍電影超過25部。.

新!!: 硃砂和殭屍 · 查看更多 »

永樂大鐘

永樂大鐘,又稱華嚴鐘,於明朝永樂年間(約1420年-1424年)鑄製,所以叫“永乐大钟”。鐘面上、下、內、外合共刻有近23萬字,是中國現存最大型的青銅鐘,有國寶、「鐘王」之美譽,亦為世界最大的佛鐘以及世界上鑄有最多文字的大鐘,人民網,2005-09-21,現藏北京市西北郊北三環路的大鐘寺。.

新!!: 硃砂和永樂大鐘 · 查看更多 »

汞是化学元素,俗稱水銀,臺灣亦可寫作銾,化学符号Hg,原子序数80,是種密度大、銀白色、室温下為液態的過渡金属,為d区元素。常用來製作溫度計。在相同條件下,除了汞之外是液體的元素只有溴。銫、鎵和銣會在比室溫稍高的溫度下熔化。汞的凝固點是,沸點是,汞是所有金屬元素中液態溫度範圍最小的。 汞在全世界的矿产中都有产出,主要来自朱砂(硫化汞)。摄入或吸入的朱砂粉尘都是剧毒的。汞中毒还能由接触可溶解于水的汞(例如氯化汞和甲基汞)引起,或是,吸入汞蒸气或者食用被汞污染的海产品或吸食入汞化合物引起中毒。 汞可用于溫度計、氣壓計、壓力計、血壓計、浮閥、水銀開關和其他裝置,但是汞的毒性導致汞溫度計和血壓計在醫療上正被逐步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酒精填充,鎵、銦、錫的填充,-zh-cn:数码;zh-tw:數位;zh-hk:數碼;-的或者基於電熱調節器的溫度計和血壓計。汞仍被用于科學研究和補牙的汞合金材料。汞也被用于發光。荧光燈中的電流通过汞蒸氣產生波長很短的紫外線,紫外線使荧光體发出荧光,從而產生可見光。.

新!!: 硃砂和汞 · 查看更多 »

沈光祚

沈光祚,字延甫,明朝浙江仁和人,明神宗萬曆二十三年進士,曾任河南開封府推官、順天府府尹,追贈工部侍郎。明末東江總兵毛文龍之舅父。.

新!!: 硃砂和沈光祚 · 查看更多 »

涂姓

涂姓( 汉语拼音:tú 注音:ㄊㄨˊ广东话:tou4 潮州話:tou5(thôu) 西南官話:tou2)是中文姓氏之一,在明朝《百家姓续编》中排第464位。根据中国公安部身份证数据库,2008年涂姓人口约85万,列全部汉族姓氏的第153位。.

新!!: 硃砂和涂姓 · 查看更多 »

渥丹

渥丹(学名:Lilium concolor),又名渥丹百合、山丹丹、赛渥丹、晨星百合、姬百合(日本),是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於中国大陆的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云南、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以及日本、朝鲜、西伯利亚中部和东部等地,多生於山坡草丛、路旁、灌木林下等湿润且阳光充足的环境,生长在海拔300米至2,200米的地区。 渥丹的种加词concolor意为“纯色的”,这反映出渥丹具有纯色的花朵,不过少数渥丹也有深色的斑点。“渥丹”一词的本义是“润泽光艳的朱砂”,而渥丹花美丽光艳,红润可人,正如丹砂一般。.

新!!: 硃砂和渥丹 · 查看更多 »

港元

港元(單位:元),原稱「港圓」(單位:圓),亦稱為「港幣」或「港紙」,粵省俗稱咸龍,是香港的法定流通貨幣。貨幣及基金代碼之表示法為HKD(Hong Kong Dollar),標誌為HK$。.

新!!: 硃砂和港元 · 查看更多 »

漆,又名大漆、木漆、土漆、国漆、山漆等,是一种从漆树皮层采集的乳白色黏稠性汁液,是一种天然涂料,主要由漆酚、漆酶、树胶质和水分等组成。具有黏接、加固、调合颜料、涂饰、硬化成膜、防护保护等功能。.

新!!: 硃砂和漆 · 查看更多 »

朝鮮白瓷

朝鮮白瓷(Joseon white porcelain or Joseon baekja),是朝鲜王朝(1392-1910)時代主要生產、流行的瓷器種類。除了素紋以外,可見陽刻、陰刻、透雕等技法。另外,朝鮮白瓷以釉下彩為主,可分為青花、鐵砂、辰砂(酸化銅)等類別。朝鮮時代可謂之白瓷的時代。.

新!!: 硃砂和朝鮮白瓷 · 查看更多 »

朱可以是指:.

新!!: 硃砂和朱 · 查看更多 »

朱紅色

朱紅色(vermilion,又拼写作vermillion),又名中國紅,是一種红色系顏色,是红色系顏色之一,介乎紅色和橙色之間。是一種不透明的硃砂而制成的顏色,從上古已使用,作搽粉的胭脂。但顏料成份是硫化汞,而汞的化合物都是有汞毒性的。 朱紅色最能引起人們聯想到的是硃砂,而最純正的硃砂出自中國,因此又名「中國紅」。 因為最純正的硃砂是非常罕見的,自然而言,朱紅色這顏色極端珍貴。在中世紀,朱紅色顏料有如金箔一樣珍貴。在2007年,一支35毫升真正的中國朱紅色油漆,亦可能花費170美元。 繪畫上,朱紅色由鎘做顏料制成,因為鎘比水銀更穩定,特別用於水彩上。水彩的主流商業來源是Blockx。不同於汞硫化物,鎘硫化物加工後所成的暖色系顏色範圍非常大,包括加上硒或鋅而獲得顏色。範圍從檸檬黃到深紅色,有時稱為「鎘紫色」。.

新!!: 硃砂和朱紅色 · 查看更多 »

明朝王府

明朝王府为明朝亲王、郡王理政及居住的府邸。依據《大明会典》,明代王府分为亲王府、郡王府两等。亲王府制度拟于宫室,有王城、四门、前三殿、后三宫、山川社稷坛、宗庙等建筑;郡王府为四合院式建筑。 明朝共实封亲王六十三位,在陕西、山西、北平、山东、河南、湖广、江西、四川、广东九布政使司、云南,及北平、陕西行都指挥使司,万全、辽东都指挥使司等地建造亲王府四十六处。浙江虽有亲王分封,但并未营建王邸,旋改封别处。另在广西有亲王府规格的靖江王府一座。 明朝两京十四布政使司中,福建、贵州、交趾,以及南京未设王府。北平布政使司后升为京师,燕王府拆除后翻建为今日的故宫。 明朝灭亡后,各地明朝所建的亲王府、郡王府多被焚毁或拆除。现仅存桂林靖江王府城门、殿陛,大同代王府九龙壁,襄阳襄王府绿琉璃影壁,钟祥兴王府凤翔宫,开封周王府龙亭,南阳唐王府王府山、新乡潞王府望京楼、安阳赵王府高阁寺、青州衡王府石坊、兰州肃王府大门遗址、成都蜀王府石柱、西安秦王府城墙等遗迹。.

新!!: 硃砂和明朝王府 · 查看更多 »

春药

春藥(aphrodisiac),又稱媚藥,指可以增強性欲的藥。在人類歷史上,曾經有許多食物、飲料與行為被視為可令性行為更容易實現或更愉悅。然而,從歷史和科學的角度來看,有些往往是基於使用者本身「相信」其成效而已(安慰劑效應);而另外有些春藥的聲譽則來自的原理。 以當今科學的角度來看,春藥含有一定量的性激素(如丙酸睪酮、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甲基睪丸素、苯丙酸諾龍等),可用于治療性冷淡,长期服用会对其心血管系統起一定的副作用。.

新!!: 硃砂和春药 · 查看更多 »

昌化鸡血石

昌化鸡血石是一种印章石材,是昌化石的一个品种,产地是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昌名县)玉岩山。除了作为印章石料,昌化鸡血石也可以作为赏玩的石材。昌化鸡血石是辰砂在长期的地理作用下,逐渐渗入高岭石、叶腊石或者地开石形成的石材。 20世纪70年代初,中日建交前后,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前外相大平正芳来中国访问,周恩来总理将昌化鸡血石对章,作为国礼馈赠两位贵宾。显示出鸡血石作为礼品的弥足珍贵。.

新!!: 硃砂和昌化鸡血石 · 查看更多 »

曉霞妝

曉霞妝,是中國古代女子位於眉尾至兩鬢間的一種面妝。.

新!!: 硃砂和曉霞妝 · 查看更多 »

晶体惯态

晶体惯态,又称晶体习性,结晶习性,简称晶习,指矿物晶体趋向于某一种特定外形的特性。这种外形可以指单晶,也可以指晶簇的形态。晶体惯态主要取决于晶体本性,但有时也与生长条件有关。.

新!!: 硃砂和晶体惯态 · 查看更多 »

2013年5月中國

没有描述。

新!!: 硃砂和2013年5月中國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丹砂汞沙朱砂硫化汞(II)赤丹辰砂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