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目犍連

指数 目犍連

犍連(梵語:;巴利語:Moggallāna)也稱「大目犍連」、又譯作沒特伽羅、目犍蓮。簡稱為「目連」、「目蓮」。中國道教及民間傳說的創作故事 - 「目連救母」中的「目連」正是指此人。普遍認為說一切有部所傳《阿毘達磨法蘊足論》是其作品。.

目录

  1. 83 关系: 做七十大弟子十八层地狱十殿閻羅印度文学增一阿含經大天五事大乘非佛說論諍大眾部大雄寶殿妙法寺妙法莲华经宝箧经富裕正洁寺小乘佛教上座部佛教帝須中元節與盂蘭盆節 (華人)中部 (佛經)弘仁寺 (北京西安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佛经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佛陀 (漫畫)佛教地獄地藏菩萨北港朝天宮判官 (神祇)刪闍夜·毗羅胝子出家眾六足论破地獄破僧禪那第二次结集罗睺罗牽亡歌目犍連目連尊者目連救母盂蘭節盂蘭盆會韩擒虎聖哥傳聂塘卓玛拉康西游记说一切有部超渡转法轮经... 扩展索引 (33 更多) »

做七

做七,又称作七、烧七、斋七、理七、頭七,是東亞的喪殯習俗,指人死后每隔七天舉行法事一次,七天为一期,最多为七期,七七四十九天才结束。 佛教稱之為七七齋、七七忌、累七齋、七七日、齋七日,道教稱之為七七追薦。 “七七”为最后一个“七”,称“断七”、尾七、滿七或圓七。.

查看 目犍連和做七

十大弟子

十大弟子是佛陀在世時十個主要弟子。.

查看 目犍連和十大弟子

十八层地狱

十八層地狱是華人從古印度婆羅門教與佛教吸收過來的地獄,繼而演變為道教與中國民間信仰。 佛經《十八泥犁經》便載有十八地獄的描述,但非一層層的十八層,而是地底八火獄和天際十寒獄。其後的《梁书》有一载,胡人刘萨何暴病而死,经十日复苏,自称游历了十八地狱。由此觀之,十八地獄的信仰到南朝蕭梁時期早已盛传中國民间。 中國民間信仰吸收佛教的地獄觀念後,產生了常見的「十八層地獄」說法,但十八层地狱詳細所指,卻众说纷纭,各家所說不同。在明清時期,隨白話小說創作的發展,文學作品當中出現的「十八層地獄」與佛經當中的「十八地獄」已有很大不同,越來越表現出本土化的特點,由十殿閻君管理。.

查看 目犍連和十八层地狱

十殿閻羅

十殿閻羅(或十殿閻王、十殿閻君、十代冥王、地府十王等),即十位閻羅王。十殿閻羅在漢字文化圈裡的佛、道和民間信仰,是統治陰曹地府的主宰,下轄城隍土地、府縣境主、文武判官、日夜遊巡、陰陽諸司、牛頭馬面、黑白無常、夜叉鬼卒等諸部鬼吏,負責審判陰魂,給予受報投入六道輪迴。.

查看 目犍連和十殿閻羅

印度文学

印度文学(Indian literature)指1947年之前创作于印度次大陆和印度共和国建立之后的文学。印度共和国共有22中通用语言。 古印度文学的时间划分目前仍存在争议。欧洲学者认为18世纪之前的印度文学属于古印度文学,而印度学者却认为这样划分过于僵化。印度文学最早是口述文学。梵语文学产生于公元前1500-1200年,标志是《梨俱吠陀》被整理成了一部宗教诗集。梵语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产生于公元前5-4世纪内,这与泰米尔语文学和巴利语文学一样。9-11世纪,卡纳达语文学和泰卢固语文学开始兴盛。随后,马拉提语文学、孟加拉语文学也相继发展起来。1913年,孟加拉语诗人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成为首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人。当代印度文学主要有两个奖项Sahitya Akademi Fellowship和Jnanpith Award。.

查看 目犍連和印度文学

增一阿含經

《增一阿含經》亦寫作《增壹阿含經》(舊稱Ekottara Āgama,公元 2000年後,歐美學者的擬音已經改作:Ekottarika Āgama),為初期佛教的基本經典「四阿含」之一,相當於巴利五尼柯耶之增支部(Aṅguttara-Nikāya)。《薩婆多毘尼毘婆沙·總序》稱「為諸天、世人隨時說法,集為增一,是勸化人所習」。 「增一」或「增支」是指編集時,經文法數漸次增加,將從「一」、「二」、「三」至「十」(或十一)佛法名目相關的經文各自編於一「集」,再依數目次序排列各「集」。《長阿含經》中的眾集經、十上經等以及《本事經》、《》同樣用「增一」法編排。印度耆那教也有用同樣編輯方法來結集古代的耆那教經典。 漢譯《增一阿含經》計有52品472經,由曇摩難提憑記憶背誦而出,竺佛念傳譯。後來,該譯本又為僧伽提婆略加改訂。現存《增一阿含經》在經文與攝頌(嗢拕南,uddāna)兩方面都有遺漏佚失的現象,另外對照法數和現存的攝頌,部份經文的次第顯有錯亂。 與巴利「增支部(Aṅguttara-Nikāya)不同,漢譯《增一阿含經》有相當份量的經文使用大乘詞彙或顯露大乘傾向。此一現象究竟出自默誦者還是翻譯者,甚至是翻譯完成初期的編輯者的影響,有待進一步研究。 漢譯《增一阿含經》(T125)翻譯於公元 384 年,是現存漢譯四阿含經(T1, T26, T99)當中年代最早的翻譯本。另有一本釋《增一阿含經》義的經疏,名《分別功德論》,從初〈序品〉至第四〈弟子品〉過半。.

查看 目犍連和增一阿含經

大天五事

大天五事,是關於阿羅漢餘習和證道機緣的五種說法,最早見於說一切有部《發智論》的記載 《發智論》:「諸起此見:有阿羅漢,天魔所嬈,漏失不淨。此於五見,何見攝?見何諦斷此見耶?答:非因計因,戒禁取攝,見苦所斷。諸起此見:有阿羅漢,於自解脫,猶有無知。此於五見,何見攝?見何諦斷此見耶?答:諸阿羅漢,無漏智見,邪見攝,見道所斷。諸起此見:有阿羅漢,於自解脫,猶有疑惑。此於五見,何見攝?見何諦斷此見耶?答:諸阿羅漢,越度疑惑,邪見攝,見道所斷。諸起此見:有阿羅漢,但由他度,此於五見,何見攝?見何諦斷此見耶?答:諸阿羅漢,無障無背,現量慧眼,身證自在,邪見攝,見道所斷。諸起此見:道及道支, 苦言所召。此於五見,何見攝?見何諦斷此見耶?答:非因計因,戒禁取攝,見苦所斷。」 ,《大毘婆沙論》稱其是大天比丘所提出,因僧眾對五事的意見分歧而導致佛教根本分裂。《大毘婆沙論》稱支持五事者成立為大众部,《異部宗輪論》稱此次根本分裂發生在大約佛陀涅槃百年後,此後百年又有同名“大天”提出同樣“五事”,在印度南部創立制多部。.

查看 目犍連和大天五事

大乘非佛說論諍

大乘非佛說論諍,是傳統佛教對新興大乘教派的批判,起源自大約在西元一世紀左右,也就是部派佛教後期,大乘佛教經典開始流行時;傳統的各個佛教部派,不承認這些新興大乘佛教經典的地位,認為這些新興大乘佛教經典皆非釋迦牟尼佛所說,對這些大乘教經的可信性及教義內容所有質疑,於是有「大乘非佛說」這樣的說法出現。為此大乘佛教和傳統佛教部派之間進行了持久的論諍,現代南傳佛教主要繼承「上座部」的教義、戒律和修行方式,北傳佛教中的漢傳佛教主要繼承「大乘」傳統,而藏傳佛教主要修習「金剛乘」,各傳承對此諍論在原則立場上均沒有太大變化。.

查看 目犍連和大乘非佛說論諍

大眾部

大眾部(梵文:),音譯摩訶僧祇部,略稱僧祇部,又稱聖大眾部,為部派佛教十八部或二十部之一。 學術界一般認為大眾部與上座部的根本分裂是部派佛教的開端,而大乘佛教《文殊師利問經》稱「根本二部從大乘出」。學術界曾普遍認為大乘佛教從大眾部演變而來,現代則傾向認為大乘佛教是從原始佛教演變而來。.

查看 目犍連和大眾部

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也叫大雄殿,或简称大殿,是漢傳佛教寺院或各類祭祀場所稱呼「主奉釋迦牟尼佛之大殿」。大雄,是佛教徒對釋迦牟尼佛的尊稱。 中國佛教中,大雄寶殿非但是寺院的主殿,且是主奉釋迦牟尼佛的殿宇。一般習慣上,只有主奉釋迦牟尼佛的殿宇才會稱為大雄寶殿,主祀阿彌陀佛或西方三聖的殿宇通常稱為「淨土寶殿」、「極樂寶殿」、「彌陀寶殿」等;主奉藥師佛或東方三聖通常稱為「琉璃寶殿」、「藥師寶殿」等。如果主祀釋迦牟尼佛等三寶佛的殿宇,除了大雄寶殿之外,也可能稱為三寶殿。 但少數寺院,認為諸佛功德平等,雖然主殿中主奉其他佛,如藥師佛或阿彌陀佛等,也有可能稱為大雄寶殿。日本佛教称金堂、本堂,只是主殿的意思,往往奉祀的是其他如來,如阿彌陀佛。 有說法稱,耆那教之教主大雄尊者才是古代「大雄」一稱的擁有者,所以用「大雄」一詞稱呼釋迦牟尼,可能是後代的佛教受耆那教之影響。.

查看 目犍連和大雄寶殿

妙法寺

妙法寺位於香港屯門新市鎮,1960年由洗塵法師及金山法師購入位於藍地的張苑開設。  .

查看 目犍連和妙法寺

妙法莲华经

《妙法蓮華經》(梵文:सद्धर्मपुण्डरीकसूत्र ),簡稱《法華經》,法華三部經之一,其餘兩部經為《無量義經》與《觀普賢菩薩行法經》。梵文 Sad-dharma,中文意為「妙法」。Puṇḍárīka 意译為「白蓮花」,以蓮花(蓮華)出淤泥而不染,比喻佛法的洁白、清净。Sūtra 意為「經」,故此經之全名為《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說一乘圓教,表清淨了義,究竟圓滿,微妙無上。全文共二十八品,前十四品說一乘之因,後十四品說一乘之果。《法華經》是佛陀釋迦牟尼晚年所說的教法,佛陀弘法《法華經》和《涅槃經》共八年,屬於開權顯實的圓融教法,大小無異,顯示所有眾生皆可成佛之一乘了義。在天台宗五時教判中,屬於法華、涅槃之最後一時。.

查看 目犍連和妙法莲华经

宝箧经

《宝箧经》,全称《大方广宝箧经》,又称《文殊师利现宝藏经》,佛教典籍,载《大正新修大藏经·经集部》,共三卷,为刘宋求那跋陀罗译。 该经讲述佛陀到祇园说法,文殊菩萨后来与须菩提应答,而使之默,舍利弗、目犍连等各述文殊的智慧与辩才。.

查看 目犍連和宝箧经

富裕正洁寺

富裕正洁寺,蒙古语称“ᠦᠯᠡᠮᠵᠢ ᠲᠡᠭᠦᠰ ᠪᠠᠶᠠᠰᠭᠤᠯᠠᠩ ᠴᠠᠭᠠᠨ ᠬᠡᠢ᠌ᠳ Үлэмж Төгс Баясгалан Цагаан Хийд乌勒木吉·特古斯·巴雅斯古朗图·查干黑德”,俗称大庙,简称“黑硕黑德”(意为“旗寺”)。是原杜尔伯特旗的旗寺。位于今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一心乡胜利村小林科屯。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

查看 目犍連和富裕正洁寺

小乘佛教

小乘(हीनयान,)是大乘佛教所劃分的三乘教法中用來貶低声闻乘、獨覺乘的统称,也被用來貶低所有傳統部派佛教教派包括上座部佛教。上座部佛教認為大乘經典是違背傳統佛教《第一次結集》經典「非法說法」的假佛法,「大乘」「小乘」這些名詞不是佛說。 因為“小乘”包含貶義,在學者及佛教徒間,長期存有爭議。1950年召開的世界佛教徒聯誼會達成明確共識,無論在西方或東方對南傳佛教的正确稱呼应当一律使用上座部佛教而非“小乘”,1950年成立大會。.

查看 目犍連和小乘佛教

上座部佛教

上座部佛教(थेरवाद,IAST:;स्थविरवाद ;僧伽羅文:ථෙරවාද ),佛教宗派,現今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還有一些古印度傳承殘存在孟加拉吉大港山區、尼泊爾連同印度米佐拉姆邦、中國雲南傣族聚居區;與大乘佛教並列為現存佛教最基本的兩大派別。 因其尊奉巴利三藏,以巴利語為聖典語言,因此又稱巴利語系佛教、巴利佛教。因其由印度南傳至錫蘭與東南亞一帶,又稱南傳佛教;與北傳至中亞、東亞、藏區的北傳佛教(包括漢傳、藏傳)相對。現今上座部佛教,源自斯里蘭卡上座部分別說系赤铜鍱部傳承。.

查看 目犍連和上座部佛教

帝須

帝須·目犍連子(),生於華氏城,印度佛教高僧。屬於上座部分別說系,為阿育王尊崇的上座長老,曾召集第三次結集。.

查看 目犍連和帝須

中元節與盂蘭盆節 (華人)

華人地區的中元節與盂蘭盆節定於農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方,尤以華南,是七月十四日,相傳是宋代末年蒙古人入侵某地,居民為逃難而提早一天過節),中元節是民俗信仰及道教名稱,盂蘭盆節(簡稱盂蘭節)則是佛教名稱,民間俗稱鬼節、七月半。不少地區都有相關的節日活動。相傳那一天地獄大門打開,陰間的鬼魂會放禁出來。有子孫、後人祭祀的鬼魂回家去接受香火供養;無主孤魂就到處遊蕩,徘徊於任何人跡可至的地方找東西吃。所以人們紛紛在七月,舉行設食祭祀、誦經作法等「普渡」、「施孤」佈施活動,以普遍超度孤魂野鬼,防止它們為禍人間,又或祈求鬼魂幫助去除疫病和保佑家宅平安。因此某些地區在這一天會有普渡的習俗,稱為「中元普渡」,後來更發展為盛大的祭典,稱為「盂蘭盛會…」 中元普渡不僅是民間的活動,政府也會藉此機會禱祝社會安和樂利。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後,规定清明、中元和十月朔祭厉。現時在臺灣,2009年臺北市政府亦舉行中元普渡,還請來臺灣省城隍廟、臺北府城隍廟、大稻埕霞海城隍廟,及松山霞海城隍廟等「臺北四大城隍廟」的城隍尊神主鎮於臺北市市民廣場,為國家、社會與八八水災的災民們祈福,供品全部捐贈基督教聖道兒童之家等慈善團體。.

查看 目犍連和中元節與盂蘭盆節 (華人)

中部 (佛經)

《中部》(巴利文:Majjhima Nikaya)、《中尼迦耶》,为《巴利文大藏经》中经藏的组成部分,南传上座部佛教典籍。 其一共有152部佛经,分为三编:《根本五十经编》、《中分五十经编》和《后五十经编》,这些经文涉及佛教的所有基本教义,包括四圣谛、业报、无我、禅定、涅槃等,还有驳斥婆罗门教和耆那教等外道思想。 其对应的北传佛教经典为《中阿含经》。.

查看 目犍連和中部 (佛經)

弘仁寺 (北京西安门)

弘仁寺,俗称旃檀寺,是清朝北京西安门内的一座藏传佛教寺庙,于1900年在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被焚毁,今已无遗迹存在,其原址位于今爱民街东侧,北海公园以西,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大院内,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五医院以北。.

查看 目犍連和弘仁寺 (北京西安门)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位於台灣高雄市大樹區,占地五十公頃,2011年落成。1998年釋星雲法師至印度菩提伽耶傳授國際三壇大戒,當時西藏喇嘛貢噶多傑仁波切(Kunga Dorje Rinpoche),感念佛光山寺長期為促進世界佛教漢藏文化交流,創設中華漢藏文化協會,並舉辦世界佛教顯密會議,乃至創立國際佛光會等,是弘揚人間佛教的正派道場,遂表達贈送護藏近30年的佛牙舍利心願,盼能在臺灣建館供奉,讓正法永存,舍利重光。釋星雲為此珍貴的宗教遺產而建館至今,秉持「以人為本」推動社會終身教育,是綜合性最強並極具特色的博物館。 佛陀紀念館與中華文物交流協會五年合作計畫,共同舉辦過「千年重光」、「光照大千」、「七寶瑞光」、「紫禁佛光」、「絕壁重光」等大型展覽。與山東省文物局、安徽博物院、蘇州博物館、湖北博物館、河北博物院、山西博物院、國立歷史博物館、河南博物院、金門文化園區歷史民俗博物館等九個簽署成為友好博物館,每年在兩岸博物館館際交流及春節都有舉辦文化藝術展演活動。 佛陀紀念館實踐三好、四給的核心價值,以「文藝化、電影化、人間化、國際化」四化為發展目標,朝著典藏、研究、教育、探索及公共服務、休閒和觀光於一體,一年入館近千萬人次。2014年晉身ICOM國際博物館、首家通過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國際認證的博物館至今,2015年獲第五屆中國旅遊投資艾帝亞獎,榮登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2015年報(UNWTO)。2014、2016及2017年獲全球最大TripAdvisor大獎、卓越獎,榮獲台灣高雄景點第一。 佛陀紀念館設有四個常設展,四處展覽廳,重點展示引進海内外專題展覽和館藏珍品主題展。並設有一千五百人專業表演劇場「大覺堂」,民眾可公益欣賞藝術表演。以興建48座地宮的因緣,特地規劃「佛教地宮還原」常設展區,模擬陝西扶風法門寺地宮,展出地宮珍寶文物,設計了「開啟地宮門倒數」,以數字讓參觀民眾參與時空的進行。 佛陀紀念館歷來重要出版有:《博物館的奇蹟-佛陀紀念館的故事》、《兩岸博物館論壇論文集》、《與大師面對面-張大千書畫展‧星雲大師書法展》、《金身合璧 佛光普照─河北幽居寺佛首捐贈紀實暨佛塔寶藏藝術展》、弘一大師•豐子愷《護生圖書畫集》、《畫說紅樓─清‧孫溫 孫允謨繪紅樓夢》、《以法相會─寶寧寺、毗盧寺等明清水陸畫精選作品》、《紫禁佛光-明清宮廷佛教藝術展》等近30冊。 每年配合舉辦指標性、國際性大型活動:佛光山2018春節平安燈法會、佛誕節、國際書展暨蔬食博覽會、星雲人文世界論壇、世界神明聯誼會,均為大活動,世界各地中外人士都歡喜參與。佛陀紀念館和海內外博物館及各大學交流,每年舉辦學術研討會、國際交流活動,實為文化教育交流的重要平台。.

查看 目犍連和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佛经

佛經,為記載佛語和佛陀教法的經典。主要指經藏,有時也泛指經律論三藏,以及歷代後賢著作的全部佛典,古代總稱為「眾經」、「一切經」或「大藏經」。按照佛教的傳統和記載語言,佛典可分為巴利語(南傳上座部佛教)、古漢語(漢傳佛教)、藏語(藏傳佛教)三大體系,殘存的梵語、犍陀羅語文獻,並衍生出日文、西夏文、回鶻文、蒙文、滿文、泰文、緬文、僧伽羅文、現代中文和英文等語言的再譯本。 佛教在印度一千多年的發展,誕生了為數眾多的龐大典籍。儘管有共通源頭,但經過長期抉擇、揚棄與衍生的教判過程,形成了多樣化的面貌和互異特質:.

查看 目犍連和佛经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梵語:Amitāyurdhyāna-sūtra),略名《觀無量壽佛經》、《觀無量壽經》、《觀經》,亦稱《十六觀經》,共一卷,劉宋畺良耶舍譯。為淨土三經之一。.

查看 目犍連和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佛陀 (漫畫)

《佛陀》(ブッダ)是日本漫畫家手塚治虫創作的日本漫画作品。描述佛教創始人、擁有“釋迦牟尼”“佛”等稱號的釋迦族王子悉達多·喬達摩成為僧侶的一生經歷的故事。在潮出版社的少年漫画雜誌《希望之友》(之後改成《少年世界》→《Comic Tom》)自1972年起連載至1983年止。 本作在美国受到高度評價,並且在2004年及2005年的Eisner獎中得到最優秀国際作品獎。 2010年7月,以《手塚治虫的佛陀》為名,製作全三部的動畫電影。而台灣及香港則譯作《佛陀》。第一部於2011年5月28日上映,第二部於2014年2月8日上映。 2010年12月時,整部作品的發行量超越2000万部。.

查看 目犍連和佛陀 (漫畫)

佛教

佛教起源於古印度河流域迦毗羅衛國(现在的尼泊尔和印度邊界中間,較為靠近尼泊爾)的太子悉達多·喬答摩(古譯:瞿曇)(佛號屎嘎懶覺泥)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於佛弟子所開示的教導,後发展为宗教。全世界约有5億佛教徒.

查看 目犍連和佛教

地獄

地獄,被一些人認為是人死亡後靈魂會到的地方。在汉族传统宗教观念中,地獄是陰間地府的一部分。地獄的觀念广泛分布於世界各地的宗教信仰观念中,如道教、佛教、印度教、現今的猶太教和基督宗教中的一些派别、伊斯兰教等。其實陰間和地獄的性質不盡相同,陰間也稱冥界,泛指亡魂所在的空間,而地獄特指囚禁和懲罰生前罪孽深重的亡魂之地,可以說是陰間的監獄和刑場。 地狱的观念同时出现在古代东方的印度和西方的西亚,这是个很有趣的问题,其最初来源可能是位于两者之间的伊朗高原。早在公元前1800年古波斯的拜火教就有这样的描述:末日审判是有一个大火坑,好人在那里被牛奶和蜂蜜浇灌,而坏人则被融化的金属溶液浇灌。有人認為這是东西方所有地狱观念的共同起源,研究古波斯宗教的学者也持此观点。一種觀點認為佛教傳入前中國沒有地獄觀念。以著有《東漢生死觀》的余英時等為代表的學者認為,中國道教原本已有地獄觀念,佛教傳入後又影響後來道教的地獄概念。 不同的信仰對地獄的理解會有所不同,但一般與人死後的靈魂會到地獄受審、等待輪迴、轉世或受刑罰等事有關。地獄與痛苦的負面情緒有不可分割的聯想,佛教認為地獄道是沒有喜悅意和喜樂的地方,在六道之中最苦的境界;地獄道的是囚犯即“罪鬼”,這與鬼道中的鬼是不同的。.

查看 目犍連和地獄

地藏菩萨

地藏菩薩(क्षितिगर्भ ),常稱幽冥教主地藏菩薩,音譯為「乞叉底蘗婆」丁福保佛學大辭典「地藏」條目。因其「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為漢傳佛教四大菩薩之一,與觀音、文殊、普賢一起,深受世人敬仰。以其「久遠劫來屢發弘願」,即在於『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故被尊稱為大願地藏菩薩。 地藏菩薩之梵文名「क्षितिगर्भ」(Kṣitigarbha),音譯為「乞叉底檗婆」,「ksiti」(乞叉底)有大地之意,「Garbha」(檗婆)有胎藏或含藏之意,故云「地藏」。其梵文名字原無「王」字,或為尊稱而加。.

查看 目犍連和地藏菩萨

北港朝天宮

北港朝天宮(臺羅:Pak-káng-tiâu-thian-kiong),俗稱北港媽祖廟,位於臺灣雲林縣北港鎮中山路178號,是一座主要奉祀天上聖母的廟宇,1694年(清康熙33年),由樹璧和尚(臨濟正宗第34代)自福建省湄洲天后宮(朝天閣)迎請媽祖金身,於北港建廟收徒傳法。朝天宮被列為中華民國國定古蹟,自樹壁傳下17代禪宗法脈結束後,管理委員--取代原本僧侶管理系統,但至今仍聘請佛教僧侶任住持及駐廟法師。 目前財團法人北港朝天宮董監事會的董事長為蔡咏鍀先生。.

查看 目犍連和北港朝天宮

判官 (神祇)

判官,即冥判,道教、佛教、民間信仰中,陰間神明(如東嶽大帝、酆都大帝、十殿閻君、城隍等等)的輔佐之神,主要管理人類的壽命長短、善惡報應、懲罰惡鬼等事。.

查看 目犍連和判官 (神祇)

刪闍夜·毗羅胝子

刪闍夜·毗羅胝子(),又譯為散若夷·毘羅梨子、刪惹夷、刪闍世,是公元前5世紀印度沙門思潮時期哲學家,佛教把他歸入六師外道之一,現代學術界認為他是不可知論者。.

查看 目犍連和刪闍夜·毗羅胝子

出家眾

出家眾,即出家僧伽、僧團、出家人,是佛教僧伽中,經過出家儀式,放棄原本世俗生活與家庭,發誓願遵守佛教戒律者的合稱。出家眾以比丘及比丘尼為核心。在一般的用語中,若不做特定分別時,僧伽通常是用來指出家眾。.

查看 目犍連和出家眾

六足论

六足論 ‎,又稱六分阿毘達磨、六分阿毘曇,佛教說一切有部六本論書的合稱。因後世說一切有部以《發智論》為主流,稱為身論,這六本論書便被視為足論。這六本論書為:.

查看 目犍連和六足论

破地獄

地獄為香花僧或者喃嘸師傅的喪禮科儀法事之一,意即打開地獄之門,其目的是引領逝者的亡靈早日離開地府,進入輪迴 相傳源於民間傳說的目連救母故事,目連羅漢因見亡母在地獄受苦,遂求助於釋迦佛,得到佛的幫助而進入地獄,以禪杖打破地獄門,救出地獄中母親的亡魂。 破地獄的法事,通常由四至六名法師進行,念誦佛教經典,融合道教儀式,為首者揮動桃木劍,作穿步及破瓦等動作,瓦片上並以油點火,象徵地獄中的業火。.

查看 目犍連和破地獄

破僧

僧(Saghabheda)是指佛教出家僧團分化。在佛教歷史上,首次僧團分裂,是在釋迦牟尼在世時,提婆達多提出天授五法,以佛陀年邁為由,希望佛陀交出僧團的領導權,但未獲同意,提婆達多自立僧團,形成提婆達多派僧團與佛教僧團兩大系統。.

查看 目犍連和破僧

禪那

禅那(ध्यान,,झान,),又譯為馱那演那,佛教術語,意譯為思惟修或静慮,在佛教經論中,專指四種色界定。修行進入四種禪那的方法,為奢摩他與毘鉢舍那即止觀。.

查看 目犍連和禪那

第二次结集

七百結集,也通稱為毘舍離結集、第二次结集,佛教術語,“結集”或“集結”是指僧伽集會合誦經典。釋迦文佛佛滅百年後 《四分律·七百集法毘尼》:「爾時世尊般涅槃後百歲。毘舍離跋闍子比丘。行十事。……彼於布薩日。檀越布施金銀。而共分之。」《巴利律藏·七百犍度》:爾時,世尊般涅槃百年,毘舍離之跋耆子諸比丘,於毘舍離城出十事。……爾時,毘舍離之跋耆子諸比丘於布薩日,以水注滿銅鉢,置於比丘眾中,言毘舍離之諸優婆塞來者:「諸友!僧伽需要資具,與僧伽一迦利沙槃、半迦利沙槃、四分迦利沙槃、一摩沙迦!」《十誦律·七百比丘集滅惡法品》:「佛般涅槃後一百一十歲。毘耶離國十事出。……毘耶離諸比丘。又持憍薩羅國大金鉢。出憍薩羅國。入毘耶離國。次第乞錢。隨多少皆著鉢中。」《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七百集法》:「佛泥洹後百歲。毘舍離諸跋耆比丘始起十非法。……彼諸比丘常以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盛滿鉢水。集坐多人眾處。持鉢著前以為吉祥。要人求施。時諸白衣男女大小經過前者。便指鉢水言。此中吉祥。可與衣鉢革屣藥直。」 ,因毘舍離比丘行十事(大眾部記載為「求乞金錢」一事 《摩訶僧祇律·雜誦跋渠法·七百集法藏》:「佛般泥洹後。長老比丘在毘舍離沙堆僧伽藍。爾時諸比丘從檀越乞索。作如是哀言。長壽世尊在時。得前食後食衣服供養。世尊泥洹後。我等孤兒誰當見與。汝可布施僧財物。如是哀聲而乞。時人或與一罽利沙槃二罽利沙槃乃至十罽利沙槃。至布薩時盛著瓫中。持拘鉢量分次第而與。」 ),耶舍长老發起,七百比丘在毗舍离进行结集,進行羯磨表決其為非法,以保持戒律的嚴格執行。.

查看 目犍連和第二次结集

罗睺罗

罗睺罗(Rāhula),又译罗侯罗、罗怙罗、罗护罗或罗云,意译覆障、障月或是障礙物,相传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生于古印度北部迦毘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是释迦牟尼佛(佛陀)的独生子,和后来的十大弟子之一。.

查看 目犍連和罗睺罗

牽亡歌

牽亡歌,是於人去世後,道士或靈媒為了牽引亡魂所唱的歌,有時是接引亡魂到陽世接受供養或溝通,但通常是引領亡魂順利通過地府各大關卡,到達十殿受審。現代有一些唱閩南語歌曲的老牌男歌手演唱改編過的牽亡歌,例如黃添林(黃克林)的《倒退嚕》 ,劉福助的《牽亡歌》,豬哥亮的《十八番組》等。 因為流派不同,各歌曲描述的關卡大同小異,通常是草埔路、赤土路、黑土路、馬齒路(馬齒砂路)、惡狗村(瘋狗村)、冷水坑、殺牛坑、鐵板嶺、鐵釘路、奈何橋、落陽港、陰陽河、陰陽山、果子山、福德祠(福德山)、離歧嶺、八角亭、六角莊、白布店、本命園、元神宮、鬼門關、酆都城(酆都街市)、破錢山、亡魂山、火焰山、揚州江、枉死城、望鄉臺、目連廳、觀音亭等。.

查看 目犍連和牽亡歌

目犍連

犍連(梵語:;巴利語:Moggallāna)也稱「大目犍連」、又譯作沒特伽羅、目犍蓮。簡稱為「目連」、「目蓮」。中國道教及民間傳說的創作故事 - 「目連救母」中的「目連」正是指此人。普遍認為說一切有部所傳《阿毘達磨法蘊足論》是其作品。.

查看 目犍連和目犍連

目連尊者

#重定向 目犍連.

查看 目犍連和目連尊者

目連救母

連救母是一則佛經故事,有諸多版本,在中國流傳最廣的變文版本,是釋迦牟尼佛的神通第一弟子目犍連(簡稱目連、目蓮)以神通能力到達饿鬼道,見母親身受饿鬼之苦,最終借十方眾僧威神之力使母親解脫。但最初故事原型是目連請佛陀為其母說法,讓他已經成為天人的母親修成果位,解脫輪迴,因說法布施是大功德,而非儒教影響下轉變的忠孝故事。.

查看 目犍連和目連救母

盂蘭節

蘭節,或稱佛歡喜日、僧自恣日、盂蘭盆節(簡稱盂蘭節),是在三個月結夏安居的最後一天(七月十五)供養這些參與的修行人,以其修行成就的大功大德迴向,能解救過往的祖先、累世的父母親屬亡靈超脫苦痛。 盂蘭節正日有二說︰一為農曆七月十五日,一為七月十四日。在香港乃至整個華南地區,一般以七月十四日為正日;而由於盂蘭節與道教的中元節同屬「鬼節」,故七月十五為正日之說並行。 盂蘭節為佛教的重要節日,僧侶於這天集會,無分彼此,可互相提出意見和看法,從而作自我改善。因此,佛家又稱為「僧自恣日」或「佛歡喜日」。「盂蘭」的梵文是「Ullambana」,意思為「救倒懸」,指解救正在受苦的餓鬼。佛教有「十界」之說,分別為佛、菩薩、緣覺、聲聞、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和地獄。前四界可脫離生死輪迴之苦,後六界又稱「六道」,當中以「餓鬼」和「地獄」為最恐怖的酷刑,永不超生。.

查看 目犍連和盂蘭節

盂蘭盆會

蘭盆會,又稱盂蘭勝會、盂蘭法會、中元法會、中元建醮等,台灣又稱為公普(相對於家庭、機構的普渡「私普」),是中元、佛歡喜日與盂蘭盆節的祭祀儀式。各地、各族群及各宗教派別有不同的儀式。源於佛教盂蘭盆法會,根據《盂蘭盆經》,於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舉行,以佛法供養三寶的功德,迴向現生父母身體健康。道教的中元普渡則是為亡魂赦罪。.

查看 目犍連和盂蘭盆會

韩擒虎

韓擒虎(),字子通,河南東垣(今河南新安县)人。隋初開國功臣之一。 唐朝皇室祖先有李虎,故唐人為了避諱,時稱其為韓擒或韓擒豹。.

查看 目犍連和韩擒虎

聖哥傳

| 《聖☆哥傳》(聖☆おにいさん),是日本漫畫家中村光的作品,在日本講談社的漫畫雜誌《Morning Two》連載中,台灣的中文版由東立出版社代理。 本作品在2009年時獲得手塚治虫文化獎短篇賞榮譽。在讀賣新聞社主辦的SUGOI JAPAN Award 2015「最想向海外介紹的日本流行文化」評選中獲得漫畫部門第9名。.

查看 目犍連和聖哥傳

聂塘卓玛拉康

聂塘卓玛拉康(),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曲水县聂当乡,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

查看 目犍連和聂塘卓玛拉康

西游记

《西遊記》,中国古典神怪小說,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成书于16世纪明朝中叶,一般认为作者是明朝的吳承恩。書中讲述唐三藏師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表现了惩恶扬善的古老主题,也有观点认为西游记是权力场讽刺小说。 《西遊記》自问世以来,在中国及世界各地广为流傳,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中国,乃至亚洲部分地区西遊記家喻户晓,其中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人物和「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等故事尤其為人熟悉。幾百年來,西遊記被改编成各种地方戏曲、电影、电视剧、动画片、漫畫等,版本繁多。.

查看 目犍連和西游记

说一切有部

说一切有部(梵語天城文:सर्वास्तिवाद,IAST:,Sabbatthivāda),简称为有部,音譯為萨婆多部,是部派佛教中上座部分出的一部。.

查看 目犍連和说一切有部

超渡

超度,也稱超薦等,華人喪禮中,雅稱犯罪、人格淨化、浮屠犧牲、俗稱作功德、作功果等。超度是一種「喪事」的宗教儀式,是在佛教、道教、民間信仰中,以佈施僧侶、道士、念誦佛經、召請神佛等等行為,使祖先或亡靈彌補生前罪業,得到冥福、增加福報、減輕身處地獄、餓鬼等輪迴恶道的困擾等。有時還有破地獄的儀式,道士會帶親屬做一些動作仿效目蓮救母,象徵把亡者救出地獄。.

查看 目犍連和超渡

转法轮经

轉法輪經(梵文:Dharmacakra Pravartana Sūtra;巴利文:Dhammacakkappavattana Sutta)是釋迦牟尼在覺悟後說的第一篇經,內容是釋迦牟尼在鹿野苑對五比丘宣說中道及四聖諦。 漢傳佛教有大正藏第2冊《雜阿含經第15卷第379經》等譯本;南傳佛教巴利聖典收錄在《相應部·56.諦相應·第11經》(簡寫 SN 56.11)。在南傳佛教,僧眾會在節日裡念誦巴利經,以憶念佛陀及聖者的證悟,亦提醒眾生精進修行,以期解脫。.

查看 目犍連和转法轮经

齋教

齋教,又稱持齋宗,為台灣民間信仰的流派之一,以羅教教義為主、雜揉儒家與道教和部分佛教思想,源於白蓮教在家弟子修行的方式,由在家修行者傳襲,主持教儀,茹素,不剃髮出家,不穿僧衣,民眾習稱其神職人員為菜姑、菜公,在日治時期被視為佛教一支派,但實際上其教義和根源都與傳統之台灣佛教信仰有別,故民間有人稱之為「在家佛教」,但與學術定義在家佛教(例:蓮華社、同修會、唸佛會)也有極大差異。而齋教舉行法會、儀式的固定建築稱為齋堂,也別於一般佛教的巖、寺。 齋教的起源時代是在明,於清代時陸續傳入台灣各地,在台灣主要有龍華教、先天教、金幢教三個系統。 日治時期統稱其為「齋教」,視為「在家佛教」,又稱「白衣佛教」,1915年余清芳在臺南西來庵以齋教為號召,鳩眾兩千人,發動武力抗日,是為西來庵事件,遭日軍擊敗。事後,臺灣總督府立即查禁齋教,齋教人員,乃多納入日本佛教禪宗臨濟宗一支,對台灣佛教信仰發展影響極大。 二次大戰結束後,齋教又受到國民政府的打壓和中國佛教會的批判而逐漸式微,轉為一般佛教寺廟。.

查看 目犍連和齋教

舍利弗

舍利弗(梵語:शारिपुत्र ,巴利語:),又譯為舍利弗多、舍利弗羅、奢利富多羅、舍利弗多羅、舍利補怛羅,玄奘譯為舍利子,意譯鶖鷺子,其父取其名為優婆低沙(),是釋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號稱「智慧第一」的大阿羅漢。心經中的「舍利子」就是舍利弗。 舍利弗比釋迦牟尼佛年長,並先於佛涅槃。在藏傳佛教,目犍連與舍利弗往往會被雕塑在釋迦佛身邊,隨侍釋迦佛,並與佛祖一同接受供養、膜拜,往往騎乘或腳踏獅子,象徵佛教智慧的「獅子吼」。而漢傳佛教中,釋迦牟尼佛身邊則雕塑阿難陀與大迦葉較多。南傳上座部的論書中,經常以法將(Dhamma-senapati)來稱呼舍利弗。.

查看 目犍連和舍利弗

阿弥陀佛

阿彌陀佛(अमिताभ,),意為無量光佛,另名無量壽佛(अमितायूस्,),又稱為甘露王如来,在華人地區習慣作彌陀佛、彌陀等簡稱;在大乘佛教信仰中,他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大乘佛教各宗派普遍接受阿彌陀佛,而淨土宗則以專心信仰阿彌陀佛為其主要特色。 在大乘佛教初期發展時,阿彌陀佛與東方妙喜國土的阿閦佛有同等地位,密宗以其為五方佛之一,為蓮花部主,主妙觀察智。在唐朝,善導大師楷定淨土宗之念佛法門,阿彌陀佛成為漢傳佛教中的信仰主流之一。.

查看 目犍連和阿弥陀佛

阿毘達磨

阿毘達磨(Abhidharma,Abhidhamma),舊譯阿毘曇,簡稱毘曇,意譯為「無比法」、「對法」、「大法」,佛教著作分類之一,為論書的一種,結集為論藏,收入三藏之中。它通常是針對修多羅中的觀點,進行統整與探討。.

查看 目犍連和阿毘達磨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Dharmaskandha),又稱《法蘊足論》、《法身經》或《法蘊論》(Dharmaskandha-sastra),佛教論書,屬說一切有部。漢傳佛教中,相傳作者為大目犍連;根據藏傳佛教及梵文資料,傳說其作者为舍利弗。在說一切有部之中極受重視,被稱為六足論之一。它與分別說部《舍利弗阿毘曇論》和赤銅鍱部《分別論》的地位相當,它們都本源於更為早期的佛教論書。.

查看 目犍連和阿毘達磨法蘊足論

赤銅鍱部

赤銅鍱部或銅鍱部(梵語:,巴利語:),也叫做紅衣部(梵語:),是傳至僧伽羅國的分別說部佛教支派。因斯里蘭卡古稱「銅鍱洲」或「赤銅鍱」故得名。.

查看 目犍連和赤銅鍱部

赛菊巴寺

赛菊巴寺,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萨迦县,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

查看 目犍連和赛菊巴寺

閻羅王

阎罗王(यमराज,IAST:Yamaraja),源自印度教神祇閻魔羅闍(或譯閻摩、閻魔、閻魔大王),是地獄的主宰,隨著佛教傳入中國,華人尊稱其為閻魔羅闍大王,簡稱閻羅王、閻王、閻君。其實「羅闍」即「大王」之意,應稱為閻魔大王才對。閻羅王信仰傳入漢字文化圈,成為中國大陸、臺灣、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的民俗信仰對象之一。 佛教認為,人死後,神識到達地獄受苦,源自於自身的惡業,並非由閻羅王判決所致,閻羅王只負責教誡已經下了地獄的眾生,以及令地獄的鬼卒加以懲罰。 关于阎罗王的信仰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信仰系统相互影响,阎罗王共有十位,演变出具有汉化色彩的「十殿阎罗王」傳說。阎王有「生死簿」,上面记录着每一个人的寿命长短;当某人生命已尽的时候,阎罗王就会派遣下属黑白无常或者牛頭馬面,去把人的魂魄押解到阴曹地府接受审判。人死后要去阴间报到,接受十殿的审判。 阎罗王的判决取决于此人生前行事的善恶:生前积德行善立功的人,阎罗王会让他升到天堂成為神仙,或者给他一个幸福的来世;生前行凶作恶的人,阎罗王会让他下地狱,接受各种惩罚,或给他安排一个惡劣的来世。这是因果报应、抑恶扬善等民间信仰在“阎罗王”观念上的体现。.

查看 目犍連和閻羅王

開基天后宮

開基天后宮位於臺灣臺南市北區,是主祀媽祖的廟宇。該廟因是臺灣府城最早的媽祖廟,故以冠以「開基」之名。其別名「小媽祖廟」是與俗稱「大媽祖廟」的大天后宮相對而來,而由於位在「水仔尾」所以也稱水仔尾媽祖廟。 該廟在1985年公告為二級古蹟,後因〈文化資產保存法〉的修改而先後改為省定古蹟、國定古蹟。.

查看 目犍連和開基天后宮

薛平貴

薛平貴,或作石平貴,中國戲曲與民間故事中的虛構人物,並非史實人物,在中國的各種戲劇中,《薛平貴》都是著名劇目。歌仔戲《薛平貴》的一段唱詞:「我身騎白馬走三關,改換素衣回中原,放下西涼無人管,一心只想王寶釧。」琅琅上口,通稱《我身騎白馬》。京剧也有著名折子戏《武家坡》:「一马离了西凉界,不由人一阵阵泪洒胸怀。青是山绿是水花花世界,薛平贵好一似孤雁归来。.

查看 目犍連和薛平貴

蓮華色比丘尼

蓮華色比丘尼(梵文:Utpalavarṇā,巴利文:Uppalavannā),又譯為優缽華色比丘尼,出身於南方阿槃提國,釋迦牟尼弟子,證阿羅漢果,為比丘尼眾中神通第一,地位相當於比丘眾中的大目犍連,與讖摩比丘尼齊名。她的名字來自於她的外貌出眾,被認為如同青色蓮花一樣美麗。她的出身,有許多不同的傳說。相傳她為了勸阻提婆達多謗毀佛法,死於提婆達多之手。.

查看 目犍連和蓮華色比丘尼

脅侍

脅侍,又作「脅士」,侍立在佛、菩薩等的兩側,協助降妖伏魔或教化眾生的輔佐者,道教中又稱從神。.

查看 目犍連和脅侍

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शाक्यमुनि,,意為「釋迦族之聖者」),姓喬達摩,名悉達多(公元前566年-公元前486年,Siddhāttha Gotama;Siddhārtha Gautama),古印度著名思想家,佛教創始人,尊稱释迦牟尼佛,出生於今尼泊爾南部。被尊稱為佛陀(、意為「覺悟者」)、世尊(释尊)等;通稱釋迦如來、釋迦文佛、釋迦佛,从明朝开始,漢地還尊稱他為如來佛祖,或稱佛祖,即「佛教之創祖」,簡稱如來佛。清代的滿人則稱之為佛爺。在中國民間信仰中,被神化而視為至高神明,故在一般道教、民間信仰之廟宇也往往設有大雄寶殿供奉之,甚至是三寶殿,供奉含有釋迦牟尼佛之三寶佛及菩薩、羅漢、祖師等;然而在佛教中,神属于六道众生中的天眾,释迦牟尼佛是已经解脫出離六道輪迴的圓滿智者。.

查看 目犍連和释迦牟尼

耶输陀罗

耶输陀罗(Yashodhara),释迦牟尼之妻,羅睺羅之母。为天臂城主·善觉王的公主,释迦牟尼舅舅的女儿,两人于他16岁(一说17或18岁)的时候结婚。 根據巴利聖典, 耶输陀罗生下小孩時, 悉達多太子聽見這消息後, 大喊道: "束縳(Rahu)生起了, 枷鎖生起了。" 佛陀在當晚立即出走皇宮。因此小孩被命名為羅睺羅, 意思就是枷鎖或束縛。 大乘佛教的傳說, 太子悉達多出家当晚开始怀孕,6年未分娩,期间宫中议论纷纷。在佛陀悟道的时候,她分娩生下了罗睺罗,大家方信她贞节无失。 据巴利聖典記載, 當耶輸陀羅知道太子離開皇宮後, 驚呆了。在太子出走後, 按印度習俗, 可以再婚, 而有幾位王子曾向她求婚, 都被她拒絕。當她聽見丈夫以苦行為生時, 她卸下身上所有珠寶, 穿上簡單的黃色衣服, 也學丈夫一日食一餐。 當佛陀覺悟回國時, 王宮裡所有人都出去禮拜佛陀, 只有耶輸陀羅沒去, 她心裡想若她有福, 佛陀一定會親自去見她。 佛陀果然去看望她, 當佛陀剛坐下, 她就恭敬地頂禮佛陀。佛陀說了法, 安慰她後, 就離開了。 後來, 淨飯王去世, 佛陀的繼母摩訶波闍波提以及五百名宫女随佛陀出家, 耶輸陀羅也加入了僧團, 並證得阿羅漢果。 耶輸陀羅具大神通, 在78歲那年入般涅槃。她的詩被記載在《譬喻》。 漢譯《佛说未曾有因缘经》记载,佛陀要目犍連将罗睺罗从宫中带出来修行,耶输陀罗因为骨肉之情,坚决不肯,后来经佛陀化身点化,终于消歇爱子之情,同意罗睺罗出家。.

查看 目犍連和耶输陀罗

陰間

間,又稱幽冥、陰司、陰府,或又稱幽都,是神話和宗教中的概念,指人死後居住的世界。.

查看 目犍連和陰間

护国法轮寺

护国法轮寺,俗称北塔法轮寺,位于中国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北塔街27号,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 北塔法轮寺建于清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癸未仲春,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乙酉仲夏告竣,是当时绕盛京城东、西、南、北四塔之一。据寺内碑文记载:“盛京四面各建庄严宝寺,每寺大佛一尊,左右佛二尊,菩萨八尊,天王四位,浮图一座,东为慧灯朗照,名曰永光寺;南为普安众庶,名曰广慈寺;西为虔祝圣寿,名曰延寿寺;北为流通正法,名曰法轮寺。”四塔寺象征四大金刚威震四方,护国安民,保护“国无灾”,“五福齐来”。现今位于沈阳市皇姑区北塔街27号。始建于清崇德八年(1643年),竣工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是清太宗皇太极敕建的沈阳城外东、西、南、北的四塔四寺之一,由北塔碑林文物管理所管理,隶属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

查看 目犍連和护国法轮寺

查拉鲁普

查拉鲁普(),汉文又称“鲁普岩寺”(),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的药王山脚下,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林聪,一步一如来:拉萨圣境旅人书,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年.

查看 目犍連和查拉鲁普

枉死城

枉死城,是中國民間信仰中枉死之人靈魂的居所,因為人的年壽由天命註定,卻有許多不測,使人提早身亡,而此人如非有大善、大惡、大冤,即無法立即升天、打入地獄或留在人世伺機報仇,故地府安排了這個處所,使枉死之人靈魂居住於此,直至原有天命註定的壽命終結為止。在民間信仰中,枉死城由酆都大帝掌管,城內眾生由目蓮尊者渡化。.

查看 目犍連和枉死城

提婆達多

提婆達多(梵語、巴利語:देवदत्‍त,Devadatta),一譯提婆達兜、地婆達兜、諦婆達兜、調婆達兜,法顯略譯作調達;亦有義譯為天授或天啟者。為釋迦牟尼佛的堂兄,曾經加入釋迦佛的僧團,但是後來因為意見不合與權力鬥爭,另外成立教派。提婆达多溺水而死,其教派並没有因为他溺亡而解散,東晉法顯、唐代玄奘遊歷天竺時,还曾看过此派活动。法顯、玄奘记载提婆达多派只供奉过去三佛,独不奉释迦文佛(釋迦牟尼)。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記載佛和佛弟子吃肉,但提婆達多批判佛和佛弟子吃肉是殺生,所以禁止弟子吃肉。《十誦律》記載提婆達多破和合僧時在佛教僧團推行完全素食主義,佛拒絕提婆達多,並說一向允許三淨肉,之後提婆達多召開破和合僧布薩,有504位比丘追隨提婆達多,成立不吃肉的新僧團。 提婆達多在原始佛教中犯下五逆重罪,破壞僧團,背叛佛教,設計謀害釋迦佛,是極為負面的人物。《增壹阿含經》記載提婆達多在地獄中「身體苦痛如斯」。大乘佛教的《妙法蓮華經》中,則紀錄提婆達多亦被釋迦佛授記,將來成佛。其實提婆達多是來示現作反面角色,讓眾生體悟作五逆罪者會墮落地獄。在《大方便佛報恩經》中說過去諸佛皆有提婆達多,而提婆達多在阿鼻地獄中「如比丘入三禪樂」。.

查看 目犍連和提婆達多

提婆達多派

提婆達多派,是早在釋迦牟尼住世時就從佛教分裂出的一個沙門教派,起源於佛陀的堂弟提婆達多所另立的僧團。特徵是崇尚苦行,嚴格實踐素食主義終身不吃肉不吃魚,與佛教僧團的關係密切。.

查看 目犍連和提婆達多派

李密 (隋朝)

李密(),字玄邃,一字法主,长安人,祖籍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隋末起义军领袖。為人好學,曾把書掛在牛角上,騎著牛讀書,人稱「牛角掛書」,早年為杨玄感的幕僚與好友,玄感敗死,加入瓦崗軍繼續起義,一度勢力極大,曾一度與唐王李淵結義。後因被王世充偷襲,歸降李淵,因懷疑李淵即將加害自己而逃遁,被唐將盛彥師所殺。民眾尊敬李密,並傳李密死後成為目連尊者從神,人稱「李判官」。.

查看 目犍連和李密 (隋朝)

杨玄感

楊玄感(),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東)人,隋末割據勢力之一。其父楊素為隋朝著名將相。 楊玄感體貌偉岸,又有美髯,愛好讀書,擅長騎射。因其父楊素的軍功而獲得柱國之位,先任郢州刺史,其後遷為宋州刺史。楊素為隋煬帝猜忌的時候楊玄感曾經去職,父死之後復任鴻臚卿,繼承其父之楚國公爵位,之後更升任禮部尚書。可是見疑於煬帝,故陰謀擁立秦王楊浩。 因隋煬帝逼死楊素,後來又對人說過要把楊素一家滅族,官為禮部尚書的楊玄感內心不安,於是開始策劃謀反。大業九年(613)春,隋煬帝第二次出征高句麗,命楊玄感在黎陽(今河南浚縣東北)督糧。此時民變已經陸續爆發,楊玄感认為機不可失,遂滯留糧草,並於同年六月初率兵割據城池。又偽報遼東的水軍總管來護兒謀反,屯兵於黎陽。 杨玄感的故交李密自長安率兵至黎陽,成為玄感謀士。李密認為上策是北據燕都,以斷隋煬帝後路,中策是西入長安,以控制潼關(今陝西潼關東北);下策是攻擊附近的洛陽。而杨玄感选择下策,進圍洛陽,久攻不克,掛念父老妻兒的隋援軍到來,攻勢猛烈,杨玄感軍被迫西撤,一日三戰三敗,然後再重新對戰於董杜原,被宇文述諸軍攻擊,杨玄感大敗,與十餘個騎兵竄逃林木間,欲奔往上洛。處境窘迫的杨玄感,最後只剩下自己與弟弟楊積善兩人,步行逃到了葭蘆戍,自知無法逃脫,對弟弟積善說:「已兵敗如此了,我不能受人戮辱,你殺了我。」於是積善砍死了楊玄感,然後自殺,卻自刺未死,被追兵俘虜,與楊玄感的首級一起送到行在,磔刑其屍首在洛陽市場上,然後焚屍,餘黨都被平定。公卿們請改玄感姓為梟氏,皇帝下詔許可。 玄感生前出身閥閱,於民有德,死狀淒慘,民甚憐之,被奉為目連尊者部下之判官。.

查看 目犍連和杨玄感

桑吉

桑吉是一个位于印度中央邦博帕尔的村,英國考古學家亞歷山大·卡宁厄姆自19世紀始依照玄奘的描述找到的。该村以众多佛教古迹闻名于世。这些佛教古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桑吉的佛教古迹”之名列入世界遗产。.

查看 目犍連和桑吉

業 (佛教)

業(कर्म,,kamma),佛教術語,指由思想驅動的行為,這些行為在未來會形成結果,也就是業報或果報。業與果報是佛教的基礎理論之一,業通常被認為是決定了輪迴的主要因素。這個概念最早來自於古印度宗教,在佛教之前就已經出現,包括耆那教與印度教中都有類似的理論。.

查看 目犍連和業 (佛教)

正量部

正量部(梵語:)是佛教部派之一,上座部體系中犢子部的主要分支。繼承了犢子部“補特伽羅自體實有”的學説,發展了關於業報的理論。.

查看 目犍連和正量部

毘琉璃王

毘琉璃(梵文 Virūḍhaka, 巴利文 Viḍūḍabha),也音譯為毘盧宅迦,古印度憍薩羅國波斯匿王之子,發動兵變流放其父,即位。.

查看 目犍連和毘琉璃王

法華曼荼羅

法華曼荼羅(ほっけまんだら)是以圖、梵字、漢字表達法華經世界的一種曼荼羅。.

查看 目犍連和法華曼荼羅

朝鮮中元節

中元節在朝鮮又稱為百中節、亡魂日、百中日、百中、百種節、中元、盂蘭盆節等,是朝鮮的一個傳統節日,來自中國的中元節與盂蘭節,又發展出自己的民族特色。相對於中國、日本的中元節較著重於祭祖及普渡,朝鮮的中元節則保留較多中元慶豐收的原意,祭祖、普渡等祭祀儀式則屬其次。.

查看 目犍連和朝鮮中元節

新莊地藏庵

新莊地藏庵,又名大眾廟、大眾爺廟,是位於臺灣新北市新莊區立人里的地藏庵,其大眾爺繞境被列為新北市文化資產,也被認為是官將首的起源地,建於臺灣清治時期乾隆廿二年(1757年)。.

查看 目犍連和新莊地藏庵

无明

無明(梵語:,巴利語:),又作无明支,佛教術語,是烦恼的别称,為明的相反詞;为十二因缘之首,一切苦之根源。因對法界不如实知见,所以造作顛倒之行;即闇昧事物,不通达真理与不能明白理解事相或道理之精神状态。亦即不达、不解、不了,而以愚癡为其自相。泛指无智、愚昧。俱舍宗、唯识宗立无明为心所(心之作用)之一,即称作痴(梵語:)。 說一切有部將其列入大煩惱地法。.

查看 目犍連和无明

摩訶迦葉

摩訶迦葉(Mahākāśyapa;巴利語:),又被稱為大迦葉、摩訶迦葉波、迦葉波、迦葉(音「迦攝」),為釋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被稱為頭陀第一。在釋迦牟尼入滅後,大迦葉成為僧團領袖,在王舍城召集第一次結集。禪宗尊他為第一代祖師。.

查看 目犍連和摩訶迦葉

拗九粥

拗九粥(Â-gāu-cé̤ṳk)是在中國福州本地节日拗九節時候吃的粥,成分是糯米、紅糖、花生、紅棗、桂圓、荸薺、紅豆、核桃仁、芝麻等等。 拗九粥源於佛教故事「目連救母」中的典故,福州人傳說,釋迦佛弟子目連羅漢,事母至孝,每每用神通到地府,給已故的母親送飯,飯菜豐盛無比,但卻會被鬼卒搶來喫掉,母親望洋興嘆,卻無冥福可消受。目連就用五穀雜糧,細細烹煮這道看起來黑黑的,實際卻是很可口的拗九粥,鬼卒以其色黑而不敢食,目連母親才終於享用了這一道美食。 Category:福州文化 Category:福建食品 Category:糯米食品 Category:粥.

查看 目犍連和拗九粥

拗九节

拗九節(ipa)是中国福建省福州十邑地区本土節日,日期是農歷正月廿九。在這一日,家家戶戶都煮拗九粥祭祀祖先或者贈與親朋好友;已經出嫁的女子則送拗九粥回娘家孝敬父母。.

查看 目犍連和拗九节

亦称为 大目乾連,摩訶目犍連,目蓮。

齋教舍利弗阿弥陀佛阿毘達磨阿毘達磨法蘊足論赤銅鍱部赛菊巴寺閻羅王開基天后宮薛平貴蓮華色比丘尼脅侍释迦牟尼耶输陀罗陰間护国法轮寺查拉鲁普枉死城提婆達多提婆達多派李密 (隋朝)杨玄感桑吉業 (佛教)正量部毘琉璃王法華曼荼羅朝鮮中元節新莊地藏庵无明摩訶迦葉拗九粥拗九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