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百花洲

指数 百花洲

花洲可以指:.

8 关系: 南昌市中山路 (南昌)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南昌行營八大山人百花芙蓉泉蘇翁圃東湖書院

南昌市

南昌市(普通话:Nánchāng shì,赣语白话字:lan31chɔŋ11 si32)简称 “洪”或“昌”,别称“天下英雄城”。南昌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西省的省会,中国中部暨长江中游地区第三大城市,江西最大的城市。南昌地处江西中部偏北,建城歷史逾二千二百年,古称“豫章”、“洪都”、“洪城”,扼赣江、鄱阳湖要冲,居豫章平原腹地。东引吴越,西控荆楚,北接中原,南通粤闽,乃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核心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中国最早的航空工业基地和光电产业基地,世界级的光伏产业基地,江南名城、中国水都。 南昌辖6区3县,设1个国家级新区(赣江新区),总面积0.74万平方公里(含水域面积0.22万平方公里),平原占35.8%,水面占29.8%,素有“物华天宝”之美誉。2017年南昌人均GDP9.4万元(1.45万美元),常住人口537.14万人  。 南昌城始建于公元前202年,寓意“昌大南疆、南方昌盛”,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初唐四杰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称其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地,历来是江南地区核心城市之一,南唐时期南昌府为“南都”。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宣告中国共产党党领导下的解放军从此诞生了。二千多年的建城史,留下海昏侯墓(汉废帝陵)、滕王阁、八大山人纪念馆、百花洲、八一起义旧址群等名胜古迹。 南昌制造了中国人民共和国的第一架飞机、第一批海防导弹、第一辆摩托车、拖拉机,是重要的制造中心。南昌区位优势独特,成为沪昆高铁、沪深高速铁路、沪广高速铁路、京九高铁、福银高铁等线路交汇的全国综合交通枢纽之一。 1986年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曾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2006年被《新闻周刊》评选为世界十大最具經濟活力城市。2014年荣获国家卫生城市。2011年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的主辦城市。.

新!!: 百花洲和南昌市 · 查看更多 »

中山路 (南昌)

中山路是南昌市乃至江西省最繁华的商业街,“就人流、商业层次、消费总量而言,目前南昌还没有一条街道能出其右”。 中山路为东西走向,东起南昌市中心——八一广场,西至滨河的抚河北路,一路串连起八一广场、西湖与百花洲、八一公园、八一起义纪念馆、万寿宫、勝利路步行街等重要的旅游与购物中心,沿街两侧布满大大小小的商场、专卖店、快餐厅,著名的大型商厦有百货大楼、洪客隆百货、百盛购物中心、天虹百货等。.

新!!: 百花洲和中山路 (南昌) · 查看更多 »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南昌行營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南昌行營,简称南昌行營,設立於1933年5月21日,是最早设置的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行營。南昌行营以第一次国共内战期间,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以此机构指挥江西剿共戰爭及推行新生活運動著稱。南昌行营於1935年2月16日撤銷。.

新!!: 百花洲和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南昌行營 · 查看更多 »

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姓朱,名统𨨗,訓名耷,法名传綮,字刃庵,号彭祖,雪个、个山、个山驴、驴屋、人屋、道朗等,江西南昌人,祖籍安徽鳳陽,明朝宗室、輔國中尉,书画家,明末清初画坛“四僧”之一。.

新!!: 百花洲和八大山人 · 查看更多 »

百花

花可以指:.

新!!: 百花洲和百花 · 查看更多 »

芙蓉泉

芙蓉泉,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芙蓉街中段路西(原位于69号居民院内,后靠近街边的院墙被拆除,改为泉池直接临街),为金代《名泉碑》、明代晏璧《七十二泉诗》和清代郝植恭《七十二泉记》所著录的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亦列入2004年4月评选的新七十二名泉中,隶属珍珠泉泉群。 芙蓉泉因坐落于荷花掩映的湖畔而得名(亦有说法认为得名于泉池中曾多植荷花),泉池为长方形,长10米,宽5米,深3米,池岸以块石砌成,中部架以石桥,东南西三面均为房屋外壁,北侧立有青石栏杆,池岸墙壁及栏板上嵌有书法家魏启后题写的泉名、兰涛题写的《重修芙蓉泉记》、明代晏璧的芙蓉泉诗及周边居民制定的《爱泉公约》。 该泉泉水沿地道水沟北流,并分为两支,一支向北流入原济南府学文庙的泮池,再折向东,又北流汇入百花洲,最后入大明湖;另一支向西流入原济南贡院内的华笔池、凤翥池,最后同样入大明湖。金元以来,泉池附近曾建有姜家亭、瞻泰楼、芙蓉馆等建筑,清代乾隆年间诗人董芸曾寓居于泉畔,并在此写成《历下山水纪略》一书。 2009年在进行芙蓉街北段整治时,亦对芙蓉泉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仿古式修复改造,并对泉水进行了疏通清理。.

新!!: 百花洲和芙蓉泉 · 查看更多 »

蘇翁圃

蘇翁圃位於南昌市内八一公園的百花洲之上。 蘇翁圃得名於宋朝名士蘇雲卿,他曾於此隱居務農。蘇翁圃起初俗稱為「三洲蘇翁圃」,後改名「憩雲庵」。全圃處於南昌東湖湖水之中,圃內道途遍植楊柳。 Category:南昌建筑物.

新!!: 百花洲和蘇翁圃 · 查看更多 »

東湖書院

東湖書院位於江西省南昌市百花洲街辦劉將軍廟社區。宋朝嘉定四年(1211年),隆興府通判豐有俊於李寅涵虛閣故址上建築。繼任知府袁燮又“縻錢二百萬,米百余石,以竟其役。規制益廣,合三十有四間”。同時奏報朝廷,賜額“東湖書院”,一併發文征江西11郡的圖書充實書院。 東湖書院的日用經費來自東湖部分收入與公田之租。書院成立後,來者甚眾,陸持之曾任書院山長。嘉定十六年滕強恕任府事,向東以東百余米。宋代黃翰、李燔、饒魯曾講學於此處,江萬里、程文海也在此遊學。 Category:南昌教育史 Category:南昌建筑物 Category:宋朝建築 Category:江西書院.

新!!: 百花洲和東湖書院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