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12 关系: 卯,同慶 (于闐),壬子癸丑学制,壬寅,壽永,大定 (金朝),大宝 (日本),大义,大德 (元朝),大豐 (南詔),大興 (渤海),大治 (陳裕宗),大明 (刘宋),天平宝字,天会 (金朝),天復 (回離保),天德 (闽),天保 (西梁),天保 (日本),天兴 (北魏),天福 (后晋),天禧 (西辽),天符睿武,天统 (明玉珍),天辅 (金朝),天明 (日本),天文 (後奈良天皇),天應政平,天慶 (朱雀天皇),太康 (西晋),定武,宝应 (年号),宝胜,宣和 (北宋),寬元,寬文,履中天皇,中山王Cuo,中和 (唐朝),万历,干支,乾和,乾元 (後二條天皇),乾祐 (西夏),乾统 (莫敬恭),乾隆,广政,义熙 (高昌),庚子 (西凉),享保,... 扩展索引 (162 更多) »
卯
卯(拼音:mǎo)是地支之一,通常當為地支的第四位,其前為寅、其後為辰。卯月為農曆二月,卯時為二十四小時制的05:00至07:00,在方向上指正東方。五行裡卯代表木,陰陽學說裡卯為陰。 卯有茂盛之意,因此亦指草木覆蓋地面的狀態。在後世,人們為了便於記憶,因此將每一地支順序對應每一生肖,所以卯與十二生肖的兔搭配。.
查看 癸卯和卯
同慶 (于闐)
同慶(一作开庆,912年-966年)是于阗李圣天(尉遲烏僧波)的年號,共计55年。 据李崇智考证,同慶元年相当于后梁乾化二年(912年)。目前敦煌文书中所能见到最晚的同慶年号是同慶三十年。而966年之后,史籍已不记李圣天,因此推断其年号下限为该年或稍后。 另有学者考证,同慶年号讫于944年,此后还有天兴(约950年-963年)、天寿(963年-966年)年号。.
查看 癸卯和同慶 (于闐)
壬子癸丑学制
壬子癸丑学制是中华民国成立后于1912年公布并于次年修订而成的新学制,因1912年、1913年分别为壬子年、癸丑年而得名。该学制共施行十年,于1922年为壬戌学制取代。.
查看 癸卯和壬子癸丑学制
壬寅
壬寅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39个。前一位是辛丑,后一位是癸卯。論陰陽五行,天干之壬屬陽之水,地支之寅屬陽之木,是水生木相生。.
查看 癸卯和壬寅
壽永
壽永(1182年五月二十七日至1185年三月二十四日以後)是日本的年號之一。這個時代的天皇是安德天皇與後鳥羽天皇,也是後白河法皇的院政期。 這個年號使用的時代發生源平合戰。.
查看 癸卯和壽永
大定 (金朝)
大定(元年:1161年十月 - 末年:1189年)是金世宗唯一的一个年号。金世宗使用大定这个年号一共二十九年。 金海陵王正隆六年十月乙巳日(1161年10月26日),金東京留守完颜雍領諸軍入城,共擊殺副留守高存福等。丙午日(27日),有「慶雲」出現,官屬諸軍勸進,完颜雍固讓良久,於是親告天太祖廟,還御宣政殿,即皇帝位。丁未日(28日),大赦,改元大定。 大定二十九年春正月癸巳日(1189年1月20日),世宗崩,金章宗即皇帝位於柩前。1190年正月初一(1190年2月7日),改元明昌。 张师颜《南迁录》记载世宗改元兴庆,中间有潍王完颜允文改元天统,章宗改元天定。与《金史》不合,应为南宋人误传。.
查看 癸卯和大定 (金朝)
大宝 (日本)
大宝(701年三月廿一—704年五月初十)是飛鳥時代文武天皇的年號。朱鳥年號以後至大宝年號以前,由於持統天皇即位並停用年號,這段期間沒有年號。.
查看 癸卯和大宝 (日本)
大义
大义(1360年五月-1363年八月)是元朝时期陈友谅的年號,共計4年。 刘夏《刘尚宾文集》中有多篇署年“大义”元年、二年的文章。其中《祷雨龙王文》开篇称“维大义二年岁次辛丑四月辛巳朔越三日癸未”,可知“大义”年号使用不止一年。杨讷认为,大义年号使用四年,历来无人怀疑。.
查看 癸卯和大义
大德 (元朝)
* 大德(1297年二月-1307年)是中国历史上元成宗的年号。共11年。 大德十一年五月元武宗即位沿用。.
查看 癸卯和大德 (元朝)
大豐 (南詔)
大丰(820年-823年)是南诏勸利晟的年号,共计4年。.
查看 癸卯和大豐 (南詔)
大興 (渤海)
大兴(738年-794年,但有爭議)是渤海国文王大欽茂的年号,共计57年。 据阎万章考证,大欽茂于大兴三十七年(774年)改元宝历,而非唐敬宗的寶曆年号。晚年(具体何年不详)仍用大兴年号。.
查看 癸卯和大興 (渤海)
大治 (陳裕宗)
大治(Đại Trị,1358年—1369年),越南陳朝裕宗的第二個年号。.
查看 癸卯和大治 (陳裕宗)
大明 (刘宋)
大明(457年正月—464年十二月)是南朝宋孝武皇帝刘骏的年号,共计7年餘。 大明八年闰五月宋前废帝刘子业即位沿用。 大明八年,有22州,共1265县,有户906870,有口4685510。.
查看 癸卯和大明 (刘宋)
天平宝字
天平宝字(757年八月十八—765年正月初七)是奈良時代孝谦天皇、淳仁天皇、稱德天皇之年號。 天平宝字--年复“岁”为“年”(参见天平胜宝)。.
查看 癸卯和天平宝字
天会 (金朝)
天會(元年:1123年九月 - 末年:1135年)是金太宗唯一的一个年號。共15年。 天輔七年八月戊申日(公元1123年9月19日),金太祖崩。九月丙辰日(9月27日),金太宗即皇帝位。丙寅日(10月7日),大赦中外。改天輔七年為天會元年。 天會十三年正月己巳日(公元1135年2月9日),太宗崩。第二天,金熙宗即位,繼續使用這個年號。.
查看 癸卯和天会 (金朝)
天復 (回離保)
天復(1123年正月-八月)是辽朝时的奚王回離保的年號,共計8个月。.
查看 癸卯和天復 (回離保)
天德 (闽)
天德(943年二月-945年八月)是闽殷帝王延政的年号,共计3年。.
查看 癸卯和天德 (闽)
天保 (西梁)
天保(562年二月—585年十二月)是西梁政權梁明帝萧岿的年号,共计23年餘。 天保二十四年五月,后梁蕭琮即位沿用。.
查看 癸卯和天保 (西梁)
天保 (日本)
天保是日本的年號之一。在文政之後,弘化之前,指1830年十二月到1844年十二月的期間。這個時代的天皇是仁孝天皇。江戶幕府的將軍是德川家齊、德川家庆。.
查看 癸卯和天保 (日本)
天兴 (北魏)
天兴(398年十二月-404年十月)是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的年號,歷時5年餘。.
查看 癸卯和天兴 (北魏)
天福 (后晋)
天福(936年十一月己亥—944年六月)是后晋高祖石敬瑭开始使用的年号。天福七年六月(942年)后晋出帝石重贵即位沿用到944年李崇智,中国历代年号考,中华书局,2004年12月,141-142,147-149,156 ISBN 7101025129,前后共计9年。 后晋灭亡后,劉知遠建立后汉,947年二月-十二月沿用天福年号。吳越世宗錢元瓘和成宗钱弘佐,楚文昭王馬希範、荆南文獻王高從誨也用此年号。947年吳越忠遜王錢弘倧,荆南文獻王高從誨、楚废王馬希廣(四月)再用此年号。.
查看 癸卯和天福 (后晋)
天禧 (西辽)
天禧(1178年-1211年)是西遼末主耶律直鲁古時用的一個年號,共計34年。.
查看 癸卯和天禧 (西辽)
天符睿武
天符睿武(Thiên Phù Duệ Vũ、1120年—1126年)是大越国越南李朝仁宗李乾德的第七个年号,共计7年。.
查看 癸卯和天符睿武
天统 (明玉珍)
天统(1363年-1366年,误作大统)是四川明夏政权明玉珍的年號,共計4年。.
查看 癸卯和天统 (明玉珍)
天辅 (金朝)
天辅(元年:1117年 - 末年:1123年九月)是金太祖的第二个年號。金太祖使用这个年號一共七年。.
查看 癸卯和天辅 (金朝)
天明 (日本)
天明是日本的年號之一。在安永之後,寬政之前,指1781年到1788年的期間。這個時代的天皇是光格天皇。江戶幕府的將軍是德川家治、德川家齊。.
查看 癸卯和天明 (日本)
天文 (後奈良天皇)
天文是日本的年號之一。在享祿之後,弘治之前。指1532年到1554年的期間。這個時代的天皇是後奈良天皇。室町幕府的將軍是足利義晴、足利義輝。.
天應政平
天应政平(Thiên Ứng Chính Bình,1232年七月廿三—1251年二月)是大越国越南陳朝太宗陳日煚的第二个年号,共计20年。.
查看 癸卯和天應政平
天慶 (朱雀天皇)
天慶(938年五月廿二至947年四月廿二)是日本的年號。使用這年號之日本天皇是朱雀天皇與村上天皇。.
查看 癸卯和天慶 (朱雀天皇)
太康 (西晋)
太康(280年四月-289年)是西晋皇帝晋武帝司馬炎的第三个年号,共计10年。 咸宁六年四月,消灭孙吴政权,统一中国,改元太康元年。.
查看 癸卯和太康 (西晋)
定武
定武(1646年—1664年)是南明定武帝之年号,共18年。一般認為不可信。.
查看 癸卯和定武
宝应 (年号)
寳應(762年四月—763年六月)是唐肅宗的年號,共计2年。 宝应元年四月十六日乙丑改元,并恢复寅正。(参看上元)。四月二十日唐代宗即位沿用。.
查看 癸卯和宝应 (年号)
宝胜
宝胜(或作升国,762年八月-763年四月)是唐朝时浙东起义首领袁晁所用的年号,共计8个月。.
查看 癸卯和宝胜
宣和 (北宋)
宣和(1119年二月-1125年)是宋徽宗的第六个年号和最后一个年号。北宋使用宣和这个年号一共7年,由于当时改元仓促,就用宣和殿中的“宣和”两字作为年号。 宣和七年二月宋钦宗即位沿用。.
查看 癸卯和宣和 (北宋)
寬元
寬元(1243年二月二十六日至1247年二月二十八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這個時代的天皇是後嵯峨天皇與後深草天皇、鎌倉幕府征夷大將軍為藤原賴經與藤原賴嗣、執權為北條經時與北條時賴。.
查看 癸卯和寬元
寬文
寬文是日本的年號之一。在萬治之後,延寶之前。指1661年到1672年的期間。這個時代的天皇是後西天皇、靈元天皇。江戶幕府的將軍是德川家綱。.
查看 癸卯和寬文
履中天皇
履中天皇(),日本第17代天皇(400年2月1日至405年3月15日)。.
查看 癸卯和履中天皇
中山王Cuo
中山王(音同错),為戰國中山國君主之一,中山國第五任君主,在位約為18年左右。他為中山成公兒子,承襲中山成公的政權,在位期間為中山國最強盛的時期,利用周邊各國的矛盾以尋求生存。並北攻燕國,南侵趙國,中山的領土大為擴張。 1978年,於中國河北省平山縣三汲公社之中山王墓中,出土三件青銅器。依據中山王方壺銘文記載,中山十四年,相邦司馬賙統率三軍參與攻殺子之之役。此時間應為齊宣王六年。.
查看 癸卯和中山王Cuo
中和 (唐朝)
中和(881年七月至885年三月)是唐僖宗的年號,共计5年。.
查看 癸卯和中和 (唐朝)
万历
萬曆(1573年-1620年8月27日)是明神宗朱翊鈞的年号,明朝使用此年号共48年,為明朝所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万历前期,张居正主导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对外军事也接连获胜,朝廷呈现中兴气象,史称万历中兴。後由於國本之爭,神宗受权臣阻止不能立愛子為儲君,一怒之下三十年不上朝,史稱萬曆怠政,此時期也因為神宗容許朝廷官員羣黨的對立,而出現了東林黨爭,並利用明末三大案互相鬥爭。.
查看 癸卯和万历
干支
干支是天干与地支的合称,由两者经一定的組合方式搭配成六十对,为一个周期,循環往復,称为六十甲子或六十花甲子。中国古代用以记录年、月、日。日本、朝鲜、越南、琉球等汉字文化圈地区也曾跟随中国,使用干支来记录时间。用干支纪年法纪年时一个周期为六十年,称为一甲子,甲子也用于形容60岁的老年人。.
查看 癸卯和干支
乾和
乾和(943年十一月-958年七月)是南汉中宗劉晟的年号,共计16年。.
查看 癸卯和乾和
乾元 (後二條天皇)
乾元(1302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至1303年八月五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這個時代的天皇是後二條天皇、鎌倉幕府征夷大將軍為久明親王、執權為北條師時。.
乾祐 (西夏)
乾祐(1170年-1193年)是西夏仁宗李仁孝的第四个年號,共計24年。.
查看 癸卯和乾祐 (西夏)
乾统 (莫敬恭)
乾统(Kiền Thống,1593年—1625年)是越南高平莫氏莫敬恭的年号,共计33年。 《大越史記全書》將乾統元年系於1593年,《高平實錄》以莫敬恭1601年定都高平孟泉之年為乾統元年。.
查看 癸卯和乾统 (莫敬恭)
乾隆
乾隆(z;,公元1736年至1795年)为中国清朝第六位(入關後第四位)皇帝清高宗弘历的年号。庙号“清高宗”,谥“纯皇帝”。清属蒙古尊其为腾格里特古格奇可汗。卒于嘉庆四年(1799年)葬于清东陵中的裕陵。 乾隆帝是执政时间第二长的中国皇帝,仅次于其祖父康熙帝;乾隆帝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為尊敬其祖父康熙,提前讓位於嘉慶帝,之后任四年太上皇,实际行使国家最高权力长达六十四年。 嘉庆帝登基后改元嘉庆,但宫中仍用“乾隆”年号,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万岁爷进药底簿》封皮上书“乾隆六十三年”。.
查看 癸卯和乾隆
广政
广政(938年-965年正月)是后蜀后主孟昶的年号,共计28年。.
查看 癸卯和广政
义熙 (高昌)
义熙(511年-523年)是高昌的君主麴嘉的一個年號,共计16年。.
查看 癸卯和义熙 (高昌)
庚子 (西凉)
庚子(400年十一月—404年十二月)是十六国時期西涼政權,西涼太祖武昭王-李暠-的年號,共計4年餘。.
查看 癸卯和庚子 (西凉)
享保
享保是日本的年號之一。在正德之後、元文之前。指1716年到1735年的期間。這個時代的天皇是中御門天皇、櫻町天皇。江戶幕府的將軍是德川吉宗。.
查看 癸卯和享保
康平 (後冷泉天皇)
康平(1058年八月二十九日至1065年八年八月二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使用這個年號的天皇是後冷泉天皇。.
康熙
康熙(a;,公元1662年至1722年)为中国清朝入關後第二位皇帝——清圣祖玄烨的年号,前后共61年。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清世宗即位沿用。.
查看 癸卯和康熙
应乾
应--(943年三月-十月)是南汉中宗劉晟的年号,共计8个月。.
查看 癸卯和应乾
应神天皇
應神天皇(),是傳說中日本第15代天皇,其在《日本書紀》中被稱作譽田別尊(),《古事記》裡則名為品陀和氣命()。神道教尊為戰神八幡神。配合考古學發掘與書面資料研究,自應神起天皇在位時間和事跡的可信度大增。.
查看 癸卯和应神天皇
仁平 (新羅善德王)
仁平(632年或634年—647年)是新羅君主善德王之年號。.
仁德天皇
仁德天皇(;)為日本第16代天皇(313年1月3日至399年1月16日),有学者认为他就是《宋书·倭国传》所记载的倭王讚(或弥,→參見條目倭五王)。在位期间重视农业,曾疏通难波的堀江,筑茨田堤,开和珥池。外交上积极与南朝刘宋通交,力图在朝鲜半岛扩大优势。其陵墓是日本最大古墓大仙陵古墳,长480米,宽305米,高30余米。他是菟道稚郎子让位后成为天皇。.
查看 癸卯和仁德天皇
仁治
仁治(1240年七月十六日至1243年二月二十六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這個時代的天皇是四條天皇與後嵯峨天皇、鎌倉幕府征夷大將軍為藤原賴經、執權為北條泰時與北條經時。.
查看 癸卯和仁治
廣德 (唐朝)
廣德(763年七月—764年十二月)是唐代宗的年號,共计2年。 当时唐朝西域被与中原隔绝,西域将士不知道唐朝已改元,仍继续使用广德年号,有文物显示他们至少使用该年号到“广德四年”(766年)。.
查看 癸卯和廣德 (唐朝)
廣和
廣和(Quảng Hòa)是越南莫朝憲宗莫福海使用的年號。1541年—1546年。.
查看 癸卯和廣和
延熹
延熹(158年六月-167年六月)是东汉皇帝汉桓帝刘志的第六个年号。汉朝使用这个年号时间共計10年。延熹十年六月改元永康元年。.
查看 癸卯和延熹
延昌 (高昌)
延昌(561年—601年)是高昌君主麴乾固的年號,共41年。 该年号由黄文弼根据高昌时期的残纸和《麴氏造寺碑》上的文字,考据出是麴乾固的年号。.
查看 癸卯和延昌 (高昌)
建平 (南燕)
建平(400年正月-405年九月)是十六國時期南燕政權,南燕世宗献武帝慕容德的年號,共計近6年。.
查看 癸卯和建平 (南燕)
建兴 (西晋)
建兴(313年四月-317年三月)是西晋皇帝晉愍帝司馬鄴的年号,共计5年。这也是西晋的最后一个年号。 建兴四年晉愍帝投降前赵,西晋灭亡。 建兴五年三月,晋元帝司马睿在建康建立东晋,改年号为建武元年。(《中国历代帝王年号手册》只记到建兴四年陈光,《中国历代帝王年号手册》,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年11月 ISBN 7540210311。) 前凉从317年开始沿用建兴年号,从建兴五年(317年)沿用至建兴四十一年。 张玄靓时又继续沿用,从建兴四十三年(355年)到建兴四十九年(361年)。前凉年号只有前凉威王张祚是改元为和平,其他时期都是袭用晋朝年号。而在新疆的一些出土文物中也有署“建兴卅六年”的文物吐鲁番阿斯塔那-哈喇和卓古墓群发掘简报,《文物》,1973年第10期。虽然有载张寔年号作永安,张茂作永元,张骏作太元,张重华作永乐,张玄靓作太始,但是并无确切史料佐证李崇智,《中国历代年号考》,中华书局,2004年12月 ISBN 7101025129。也有观点认为,永安等年号只在政权内部使用,对外则使用建兴年号。.
查看 癸卯和建兴 (西晋)
建兴 (蜀汉)
建兴(223年五月-237年)是三国时期蜀汉後主刘禅的第一个年号,共计15年。这也是蜀汉政权的第二个年号。.
查看 癸卯和建兴 (蜀汉)
建兴 (渤海)
建興(819年-830年,但有爭議)是渤海国宣王大仁秀的年号,共计12年。.
查看 癸卯和建兴 (渤海)
建元 (东晋)
建元(343年-344年)是东晋皇帝晉康帝司馬岳的年号,共计2年。 建元二年九月晋穆帝即位沿用。次年改元永和元年。.
查看 癸卯和建元 (东晋)
建元 (西汉)
建元(前140年—前135年)是汉武帝刘彻即位时所使用的年号,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年号,共6年。.
查看 癸卯和建元 (西汉)
建国 (代)
建国(338年十一月—376年)是十六國时期代政權拓跋什翼犍自立的年号,共计39年。这也是代国的唯一一个年号。.
查看 癸卯和建国 (代)
建武 (后赵)
建武(335年-348年)是十六国时期后赵政权后赵武帝石虎的第一个年号,共计14年。.
查看 癸卯和建武 (后赵)
建武 (东汉)
建武(元年:25年六月 - 末年:56年四月)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第一个年号,也是东汉的第一个年号。共计32年。.
查看 癸卯和建武 (东汉)
会同 (年号)
会同(938年十一月-947年正月)是遼太宗耶律德光的年号。辽国使用该年号共10年。.
查看 癸卯和会同 (年号)
伯禽
伯禽(),生年月不詳,姬姓,亦称禽父。周朝諸侯国魯国第一任君主,周公旦长子。《史記》記載就任年在周公東征,即周成王元年(約前1042年)。 周公東征之後,周成王将商朝遺民六族和泰山之南的原奄国土地、人民封給周公,為魯国。由于周公需要留在朝中,因此派其長子伯禽赴魯国就任。 伯禽到任之後,在齐太公的齊国軍隊支援下平定了淮夷和徐戎的叛乱,奠定了周朝在淮河以北地区的统治。在進軍過程中,伯禽在費地作《費誓》激励士氣,這篇文辞被記记載在尚書之中。 伯禽与齐国第二代君主齐丁公、卫国第二代君主卫康伯以及晋国第二代君主晋侯燮共事周康王。周康王分三位诸侯以珍宝之器。而同事周康王的楚君熊绎却无分。春秋时期的前530年,楚灵王仍忿然提起此事。 伯禽在位共46年,魯国在他的統治下成為著名的“礼儀之邦”,疆域北至泰山、南達徐州、東至黄海、西抵陽穀一带,成為在今山東境内与齊国抗衡的大国。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禽簋,《殷周金文集成》编号“七·四〇四一”。其铭文记载了周成王讨伐东方的奄侯,周公谋划这次征伐,而“禽”也就是当时为周王室大祝的伯禽,在助祭时宣读祝辞。.
查看 癸卯和伯禽
弘始
弘始(或作洪始、宏始;399年九月-416年正月)是十六国时期后秦君主文桓帝姚兴的第二个年号,共计18年。 弘始十八年二月姚泓即位,改元永和元年。.
查看 癸卯和弘始
弘定
弘定(1600年十一月—1619年五月),是大越國後黎朝敬宗黎維新的第二個年號,共計20年。.
查看 癸卯和弘定
弘仁
弘仁(810年九月十九至824年正月初五)是日本的年號之一,指的是大同之後、天長之前。此時的天皇是嵯峨天皇、淳和天皇。.
查看 癸卯和弘仁
弘昌
弘昌(402年三月—404年二月,或作宏昌)是十六國時期南涼政權,南涼景王秃发傉檀的年號,共計近2年。 《資治通鑑·卷一一三·晉紀三十五·安皇帝元兴三年》:“南涼王傉檀檀畏秦(后秦)乃強,乃去年號。”408年十一月复称凉王,改元嘉平。.
查看 癸卯和弘昌
張裕 (三國)
張裕(?-219年?),字南和,益州蜀郡人,東漢末年星相、天文預言家。先後投靠劉璋、劉備的麾下,官至後部司馬。小說《三國演義》中,不曾出現。.
查看 癸卯和張裕 (三國)
开皇
开皇(581年二月—600年十二月):隋朝政权隋文帝杨坚的年号,歷時20年。.
查看 癸卯和开皇
开熙
开熙(1367年-1371年六月)是四川明夏时期明升的年號,共計5年。.
查看 癸卯和开熙
彝泰
彝泰(,815年-838年)是吐蕃王朝可黎可足赞普所用的年号,共计24年。見於拉薩《長慶唐蕃會盟碑》,末書唐長慶及吐蕃彝泰紀元,是目前可考的唯一一个吐蕃的年号。.
查看 癸卯和彝泰
彰聖嘉慶
彰聖嘉慶(Chương Thánh Gia Khánh、1059年—1066年二月)是大越国越南李朝聖宗李日尊的第二个年号,共计8年。.
查看 癸卯和彰聖嘉慶
彙音妙悟
《彙音妙悟》(poj)為清朝嘉慶5年(1800年)泉州府晉江人黃謙(字思遜,號柏山主人,南安水頭文半村人),據《閩音必辨》(清朝晉江富允諧(字信和,號知園先生)著,二卷)一書所編寫的一部以泉州音南安腔為主的閩南語音韻學書籍。在台灣使用類似腔調的地區為新北市汐止區、三峽區、林口區等地。.
查看 癸卯和彙音妙悟
德壽 (年號)
德壽(1363年九月-1364年二月)是元朝时期陈理的年號,共計2年。.
查看 癸卯和德壽 (年號)
後元
後元,是汉武帝建立了年号制度之前的一种改元后的纪年法。在武帝之前,使用君王纪年,如鲁庄公元年(前693年)、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一些帝王雖然沒有年号,但是他们在重大事件后,重新记录自己的纪年,史书上称之为後元。將之前的纪元称之为前元。.
查看 癸卯和後元
保大 (南唐)
保大(943年三月-957年)是南唐元宗李璟的年號,共计15年。楚恭孝王馬希萼在保大八年至九年用此年号(950年十二月-951年十一月)。.
查看 癸卯和保大 (南唐)
保大 (辽朝)
保大(1121年-1125年二月)是辽朝君主辽天祚帝耶律延禧的年號,共計5年。是辽朝最后一个年号。.
查看 癸卯和保大 (辽朝)
保安 (鳥羽天皇)
保安(1120年四月十日至1124年四月三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使用這個年號的天皇是鳥羽天皇與崇德天皇。.
查看 癸卯和保安 (鳥羽天皇)
保泰
保泰(1720年—1729年),是大越国后黎朝裕宗黎维禟的第二个年号,共计10年。.
查看 癸卯和保泰
嘉会
嘉会(1181年-1184年)是后理皇帝段智兴的年号,共计4年。.
查看 癸卯和嘉会
嘉元
嘉元(1303年八月五日至1306年十二月十四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這個時代的天皇是後二條天皇、鎌倉幕府征夷大將軍為久明親王、執權為北條師時。.
查看 癸卯和嘉元
嘉祐
嘉祐(1056年九月-1063年)是宋仁宗的第九个和最后一个年号。北宋使用这个年号一共八年,意为喜获上天保佑。 嘉祐八年四月宋英宗即位沿用。.
查看 癸卯和嘉祐
嘉靖
嘉靖(公元1522年 - 1566年)是明世宗朱厚熜的年号,明朝使用嘉靖这个年号一共45年,是明朝使用第二长的年号。嘉靖,出自《尚书·无逸》中“嘉靖殷邦”之语。明世宗即位时内阁备选年号第一为“明良”、其次为“绍治”(寓意繼承弘治中興)、第三为“嘉靖”。.
查看 癸卯和嘉靖
周宣王
周宣王,姬姓,名靜,一作靖。西周第十一代天子,周厉王之子,在位46年。 周宣王继位后,政治上任用召穆公、尹吉甫、仲山甫、程伯休父、虢文公、申伯、韩侯、显父、仍叔、张仲一帮贤臣辅佐朝政;军事上借助诸侯之力,任用南仲、召穆公、尹吉甫、方叔陆续讨伐猃狁、西戎、淮夷、徐国和楚国,使西周的国力得到短暂恢复,史称“宣王中兴”。《太平御览·皇王部·卷八十五》:王于是进用贤良,樊侯仲山父,尹吉父,程伯休父,虢文公,申伯,韩侯,显父,南仲方叔、仍叔、邵穆公,张仲之属,并爲卿佐。自厉王失政,猃狁、荆蛮交侵中国,官政隳废,百姓离散,王乃修复宫室,兴贤人,纳规谏,安集兆民。命南宫仲、邵虎、方叔、吉父并征定之,复先王境土,缮车徒,兴畋狩,礼天下,喜王化复行,号称中兴。但周宣王晚年对外用兵接连受挫,尤其在千亩之战大败于姜戎,南国(今长江与汉江之间的地区)之师全军覆没,加之独断专行、不进忠言、滥杀大臣,宣王中兴遂成昙花一现,也为西周在周幽王时期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查看 癸卯和周宣王
周安王
周安王(),多字谥为周元安王,姓姬,名骄,為周威烈王之子,中国东周第二十一代国王。安王元年是前401年。 安王十六年(前386年),周安王承認齊國大夫田和為齊侯。二十六年(乙巳,前376年),姬骄病死,谥号安王。其子姬喜繼位。.
查看 癸卯和周安王
周平王
周平王()姓姬,名宜臼,東周第一位國王。周幽王的兒子,母親是申--,為申侯的女兒,後母褒姒。.
查看 癸卯和周平王
周僖王
周僖王,又称周--王(),姓姬,名胡齐,東周第四代君主,在位5年,諡號--王。他是周莊王的長子,周莊王並不喜歡胡齊,而是喜歡姚姬生的小兒子王子頹。胡齊能繼位是因為他是長子。 前679年曲沃武公滅晉後,把晉的寶器獻給周僖王,周僖王封曲沃武公為晉的國君,並列為諸侯。前678年,遭晉軍攻打並殺害夷邑大夫詭諸,執政大臣周公忌父逃奔虢國。 在位期间执政为虢公醜、周公忌父。.
查看 癸卯和周僖王
周灵王
周靈王(),姓姬,名泄心,是周简王之子,東周第11代國王,在位27年。 《列仙傳》中記載:周灵王的长子太子晋天性聪明,善吹笙,立他为太子,不幸早逝。公元前545年十一月的某天夜裡,周灵王梦见太子骑着白鹤来迎接他。传位于次子王子贵,癸巳日,病死。孔子在周靈王二十一年出生于魯。 在位期間執政為王叔陳生、伯輿、單靖公。.
查看 癸卯和周灵王
周顷王
周頃王(),姓姬,名壬臣,為周襄王之子。周頃王在前618年繼位為東周第七代君主,當時王畿已縮小,王室財政一貧如洗,無法安葬襄王,頃王只得派毛伯衛向魯國討錢。後來魯文公派使者送錢到都城,才安葬了襄王。 頃王在前613年春天去世,在位6年,由兒子周匡王繼位。 在位期间执政为周公閱、王叔桓公、王孫蘇。.
查看 癸卯和周顷王
周蘊良
周蕴良(),字昧仁、味莼,号惕斋,绍兴会稽人,清末进士。 光绪九年(1883年)入邑庠,因乡试不第,遂设帐授徒,加入同郡周炳琦、王余庆所建之“志学会”。二十八年(1902年)乡试中举人,荐经济特科。二十九年(1903年)癸卯科会试中会元,殿试位列二甲第四十九名,同年闰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次年应散馆试时突然发病,卒于正月二十一日。著有《惕斋遗集》及《续集》。.
查看 癸卯和周蘊良
周赧王
周赧王(),姓姬,名延,或名赧,皇甫謐说名诞。《竹书紀年》作周隱王,為周慎靚王之子。史文常作王赧,《史記》誤為諡號。据传即位于前314年。在位59年,是周朝在位最长的君主。 他在位时期,周王室的影响力仅限于王畿(现在的洛阳附近,当时是東周的首都)。早在他的祖父周显王在位期间,秦国的势力迅速膨胀,以西戎霸主自居。赧王五十九年,驾崩。是年,秦昭襄王迁九鼎,占王畿,灭东周。.
查看 癸卯和周赧王
周考王
周考王(),又稱周考哲王,姓姬,名嵬,為中國東周第十九代國王,在位15年,為周貞定王之子、周哀王與周思王之弟。 前441年,姬嵬殺害周思王自立,是為周考王,以前440年為考王元年。前440年,周考王封其弟姬揭於王畿(位於今河南),是為西周桓公。西周桓公死後,子威公立。惠公繼承威公之位,在周顯王二年(前367年)又封少子姬班於鞏(今河南省鞏縣西南),史稱“東周”。此時周朝王畿內再分出「西周」、「東周」两小國,王畿便更為縮小。 周考王時期處於春秋時期與戰國時期之間,或戰國初期。 前426年周考王死去,其子姬午繼位,是為周威烈王。.
查看 癸卯和周考王
周敬王
周敬王(),姓姬,名--(音“勉”),中國東周君主,諡號敬王。他是周景王的兒子,周悼王同母弟。 周景王的庶長子王子朝在悼王病死後,晉國派兵攻打王子朝,立王子--為王。此後敬王與王子朝不時仍有衝突。前516年王子朝逃到楚國。前505年春,楚国被吴国击败,险些亡国,周敬王趁机派人在楚地殺死王子朝。儋翩帶領王子朝支持者在次年起兵舉事,敬王出逃,在前503年得晉國幫助下回都。 東周自周平王開始以雒邑(洛邑,又稱成周)為都城,平王東遷後,又稱雒邑為王城。敬王時,因王子朝在雒邑勢大,乃遷都至雒邑之東,稱新都為成周,稱舊都為王城。 周敬王二十六年(前494年),吳王夫差為父報仇,起兵擊敗越國,越王勾踐求和,並獻上美女西施。《左傳.哀公十九年》記載,冬,周敬王去世,葬于三王陵(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南10里处)。 在位期間執政為單穆公、劉文公、單武公、劉桓公、萇弘、單平公。.
查看 癸卯和周敬王
周慎靚王
周慎靚王(),姓姬,名定,又名順,中國東周君主,在位6年,為周显王之子。 當時戰國七雄為了壯大自己,各自找尋盟友,有不少弱小的國家聯合起來對抗一個強國,稱為“合縱”,以蘇秦為首;也有一些強國相互結合,攻打較弱的國家,史稱“連橫”,以張儀為首。前316年,秦軍攻滅了巴、蜀兩個小國,大量移民巴、蜀,佔有對抗長江中下游的楚國的戰略優勢。前315年,周王定病死,諡號為慎靚王。.
查看 癸卯和周慎靚王
咸平
咸平(998年—1003年)是宋真宗的年号,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6年,即天下太平之義。.
查看 癸卯和咸平
和平 (北魏)
和平(460年正月-465年十二月)是北魏的君主魏文成帝拓跋濬的第四个年号,共计5年。 和平六年五月献文帝拓跋弘即位沿用。.
查看 癸卯和和平 (北魏)
商衍瀛
商衍灜(),字云亭,号蕴汀,广东番禺人,屬漢軍正白旗。.
查看 癸卯和商衍瀛
元德 (西夏)
元德(或作天德,1119年-1127年三月)是西夏崇宗李乾顺的第六个年號,共計9年。.
查看 癸卯和元德 (西夏)
元和 (黎莊宗)
元和是越南後黎朝莊宗黎寧在哀牢即位復興黎朝後使用的年號。1533年—1548年。.
查看 癸卯和元和 (黎莊宗)
元凤
元凤(元年:前80年八月 - 末年:前75年)是汉昭帝的第二个年号。汉朝使用元凤这个年号一共六年。.
查看 癸卯和元凤
元兴 (东晋)
元兴(402年-404年)是東晋皇帝晋安帝司马德宗的第二个年号,共计3年。 胡三省注《资治通鉴》:元兴元年“元显败,复隆安年号。桓玄寻改曰大亨。玄篡,又改曰永始。”资治通鉴不用“大亨”年号,是表示不支持桓玄篡位的态度。.
查看 癸卯和元兴 (东晋)
元英宗
元英宗硕德八剌(见《黄金史纲》;;),是元朝第五位皇帝,蒙古帝国第九位大汗,1320年4月19日—1323年9月4日在位,在位3年零5个月,是元仁宗之子。 1321年11月28日,群臣为硕德八剌上汉语尊号继天体道敬文仁武大昭孝皇帝。 去世后,谥号睿圣文孝皇帝,庙号英宗,蒙古语称号格坚皇帝《元史》卷二十八《英宗本紀二》:“泰定元年二月,上尊諡曰睿聖文孝皇帝,廟號英宗。四月,上國語廟號曰格堅。”(或)。.
查看 癸卯和元英宗
元慶
元慶(877年四月十六至885年二月廿一)是平安時代之陽成天皇及光孝天皇之年號。.
查看 癸卯和元慶
光天 (南汉)
光天(942年四月-943年二月)是南汉殤帝劉玢的年号,共计2年。.
查看 癸卯和光天 (南汉)
光始
光始(401年八月-406年十二月)是十六国时期后燕君主慕容熙的年號,共計6年,也是後燕的第九個年號。.
查看 癸卯和光始
光绪
光緒(a;;公元1875年至1908年)為清朝第十一位皇帝載湉的年号,前後三十四年。同治、光緒兩朝,常被合稱為同光,如同光體、同光中興。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溥仪即位之初沿用。.
查看 癸卯和光绪
光武 (年號)
光武(1897年8月16日—1907年8月2日)是朝鲜王朝大君主、大韩帝国皇帝高宗之年號,1897年8月16日改元光武,10月12日高宗称帝,改国号大韩帝国,1907年8月2日改元隆熙。.
查看 癸卯和光武 (年號)
灣仔北帝廟
灣仔北帝廟(Wan Chai Pak Tai Temple),又稱灣仔北帝古廟或者灣仔玉虛宮,是位於香港港島灣仔隆安街的一所北帝廟,由華人廟宇委員會負責管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是灣仔北帝廟的全盛時期,每年農曆三月初三的「北帝誕」,坊眾演劇誌慶,堪稱萬人空巷。.
查看 癸卯和灣仔北帝廟
神功皇后
功皇后(,170年—269年6月3日)為日本古坟时代的皇族,日本历史上第14代天皇仲哀天皇的皇后、第15代天皇应神天皇的生母,原名不可考,其谥号在《日本书纪》中被称作气长足姬尊(),《古事记》裡则记为息长带姬命()。她是彦坐王的四世孙女,父亲息长宿祢王是开化天皇的玄孙,母亲葛城高额媛则是新罗王子天日槍的后裔。传说她在仲哀天皇去世後曾长期摄理朝政,为日本史上首位女性君主,在明治时代之前大多把她作为第15代天皇或準天皇。她三度出征朝鲜半岛也开日本海外拓土之先例,但事多不确。太安萬侣(《古事记》的作者)将她与邪马台国的卑弥呼女王相聯繫,有穿鑿附会之嫌疑。日本在二战后掀起疑古浪潮,神功皇后是否确有其人在史学界存在很大争议,现今多倾向于否定她的存在。她是一位介于神话传说和真实历史之间的人物。.
查看 癸卯和神功皇后
神鼎
鼎(401年二月—403年八月)是十六国時期後涼政權呂隆的年號,共計2年餘。.
查看 癸卯和神鼎
神武天皇
武天皇(),是神話中日本第一代天皇,天照大神後裔,最早在《古事記》中則名為神倭伊波禮毘古命()。較晚成書的《日本書紀》中的漢字譯為神日本磐余彥尊(),傳說他建立最早的大和王權,為日本開國之祖與天皇之濫觴。.
查看 癸卯和神武天皇
神曆
历(1123年五月-十月)是北辽梁王耶律雅里的年號,共計6个月。.
查看 癸卯和神曆
秦昭襄王
昭襄王(),嬴姓,名稷,一名則,是秦惠文王之子,秦悼武王(簡稱秦武王)之弟。在位時間长達五十六年,期間任用包括魏冉、范雎、白起等名臣,治軍備戰,富國強兵,为其曾孫秦始皇奠定將來一統天下的基礎。 前306年,秦武王意外死亡,諸兄弟爭位;趙武靈王與秦國的魏冉等大臣合謀,於是得立,是為秦昭襄王,簡稱秦昭王。秦昭襄王在位時,秦國繼續擴張,最著名之西元前260年打敗趙國的長平之戰就是在其在位晚期發生的。前256年,昭襄王灭東周。前251年,昭襄王死,享年七十五。.
查看 癸卯和秦昭襄王
章武
武(221年四月-223年四月)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君主汉昭烈帝刘备的年号,共计3年。这也是蜀汉政权的第一个年号。 221年四月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蜀汉政权,继承汉朝正统。章武三年四月,刘备病死白帝城。五月漢懷帝刘禅即位,改元建兴元年。 國號意思 章:樂竟為一章。十,數之終也。 武:定功戢兵,止戈為武。.
查看 癸卯和章武
紹治
紹治(,1841年-1847年)是越南大南国阮朝紹治帝的年号,共计7年。.
查看 癸卯和紹治
统和
统和(983年六月-1012年闰十月)是辽圣宗耶律隆绪的年号。辽朝使用该年号共30年,当中有27年是萧绰統治的时期。.
查看 癸卯和统和
继体天皇
继体天皇(,),是第二十六代日本天皇。 允恭天皇39年,出生于越前国(一说他來自伽耶)。日本第26代天皇(在位:継体天皇元年(507年)2月4日 - 同25年(531年)2月7日)在位期间正值多事之秋。512年,大伴金村同意割让朝鲜半岛任那四县于百济(交换百济五经博士)。522年,梁朝人司马达等抵日传佛教。527年至528年間磐井之乱(由大連物部鎮壓)。 繼体天皇25年舊曆2月7日,過世,壽81歲。 《日本書紀》記載继体天皇父彦主人王為應神天皇5世孫。母為垂仁天皇7世孫,振媛(ふりひめ、布利比弥命)。由於史書記載继体天皇不是前任天皇的子嗣,且史書記錄中他和天皇世系的男性直系關係比較遙遠,因此史學界對继体天皇的世系身份有爭議。按照多數史料的記載,他繼任天皇時並非當然的王位繼承人。有史料記載他在繼承前是越國的王或部落領袖,在前任天皇去世後,由權臣大伴金村主導繼位。當代史學界甚至有説法認爲按照現代的朝代概念,继体天皇應該被視爲一個新朝代的創始人(“初代大王”)。 現代研究者認爲继体天皇的繼承權大概在當時也頗有爭議。根據史料記載,他在繼位20年之後才進入政治中心大和國,不久就暴發磐井之乱。继体天皇死後的繼承問題再度引發紛爭,他有三個兒子先後成爲天皇。 他設置了日祠部祭拜天照大御神。.
查看 癸卯和继体天皇
绕迥
绕迥(),又称为胜生周,是藏历中的一种纪年法,最初起源于印度。它以六十年为一周期,其中第一年名为绕迥(意译为胜生年),故得名。同时因胜生年对应干支纪年中的丁卯年,因此还可称为丁卯周。第一绕迥自公元1027年开始算起,至今已历经十七绕迥。 由于六十年周期中每一年各有一名且互相之间没有关联,记忆、计算相当不便,故在实际使用中一般与天干地支及阴阳、五行、生肖相配合,如胜生年被称为阴火兔年(简称为火兔年)。.
查看 癸卯和绕迥
翳 (越国)
越王翳(?─前375年)又稱越王不光、越王授,為戰國時期越國的君主,朱勾死後,太子翳即位為君主,前410年至前375年在位36年。他在位期間,越国依然称霸中原;晚年内外局勢悪化,霸業逐步衰敗,被迫返回江南。他被殺害後,越国陷入内乱外患的動盪歲月。.
查看 癸卯和翳 (越国)
田侯剡
侯剡(?─前375年),本名田剡,齊太公田和之子。 前379年齊康公死,田氏并其食邑,太公望至此絕祀。 《史記》未載他的生平。《竹書紀年》稱:“齊康公五年,田侯午生。二十二年,田侯剡立。後十年,齊田午弒其君及孺子喜而為公。”可以知道田剡被田午所弒。前374年田午即位,是為田齊桓公。.
查看 癸卯和田侯剡
甲辰
辰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41个。前一位是癸卯,后一位是乙巳。論陰陽五行,天干之甲屬陽之木,地支之辰屬陽之土,是木尅土相尅。.
查看 癸卯和甲辰
狄樓海
楼海(),字观沧,山西猗氏(今临猗县)裴家营人。光绪进士,学者和政治人物。.
查看 癸卯和狄樓海
癸
,--的第十位。其在方位上指东北偏北方(15°),五行屬水,陰陽属陰。天干亦可表示植物的生長週期,癸指万物闭藏于土,植物萌芽。.
查看 癸卯和癸
癸卯学制
卯学制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正式实行的学制。颁布于1904年1月13日,是《钦定学堂章程之后》由张百熙等人重新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称为癸卯学制,是中国第一个由中央政府颁布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的法定近代学制系统,标志着近代新式教育制度的确立。.
查看 癸卯和癸卯学制
道光
道光(a;;1821年—1850年)是清宣宗旻宁的年号,共使用三十年。 道光三十年正月清文宗即位沿用。.
查看 癸卯和道光
道隆
道隆(1239年-1251年)是后理皇帝段祥兴的年号,共计13年。.
查看 癸卯和道隆
顺德 (莫朝)
顺德(Thuận Đức,1638年-1677年)是越南高平莫氏莫敬宇的年号,也是越南莫朝最后一个年号,共计40年。.
查看 癸卯和顺德 (莫朝)
西域三十六国
汉武帝建元癸卯三年(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寻访大月氏联合抗击匈奴。虽然出使未获成功,但是却沟通了中原与西域诸国的联系和交往。 据周伟洲《丝绸之路大辞典》,“西域三十六国”为西汉时对西域内属诸国及游牧部落的总称。西域三十六国最早出《汉书》,皆在匈奴以西,乌孙以南之地,依次为:.
查看 癸卯和西域三十六国
諸樊
諸樊(),《春秋左氏传》附带的《春秋》经文记载其名为遏,《春秋公羊傳》和《春秋穀梁傳》附带的《春秋》经文作謁,金文铭文作姑发者反、姑发反,青铜器《者减钟》铭文作皮然,为壽夢之子。前561年九月,壽夢去世,他繼承了王位,在位時間13年(前560年-前548年)。 《春秋左氏传·襄公二十五年》记载公元前548年,秋,楚国令尹屈建率师讨伐舒鸠,吴国救舒鸠,楚师在会战中大败吴师。并灭亡舒鸠。十二月,吴王诸樊讨伐楚国,进攻巢国国都的城门,中箭而死。.
查看 癸卯和諸樊
魏國紀年
魏國紀年中,襲前代舊制,以帝王紀年。魏文侯改用《夏曆》,以正月為歲首,閏月置於年末。.
查看 癸卯和魏國紀年
魯厲公
魯厲公,即姬擢,為西周諸侯國魯國君主之一,是魯國第六任君主。他為魯魏公兒子,承襲魯魏公擔任該國君主,在位37年。.
查看 癸卯和魯厲公
魯孝公
魯孝公(),即姬稱,為西周諸侯國魯國君主之一,是魯國第十二任君主。他為魯武公兒子。前796年,周宣王率領諸侯軍隊討伐魯國,殺死伯御後擁立為魯國君主。在位27年,紀年為38年。.
查看 癸卯和魯孝公
魯定公
魯定公,即姬宋,為春秋時期諸侯國魯國君主之一,是魯國第二十五任君主。他為魯昭公的庶弟,承襲魯昭公擔任該國君主,在位15年。 在位期間執政為季孫意如、叔孫不敢、仲孫何忌、季孫斯、叔孫州仇,其中公元前505年~前503年,執政主官為季孫氏家宰陽虎。.
查看 癸卯和魯定公
魯獻公
魯獻公,即姬具,為春秋諸侯國魯國君主之一,是魯國第七任君主。他為魯厲公的弟弟,承襲魯厲公擔任該國君主,在位32年。.
查看 癸卯和魯獻公
魯莊公
魯莊公,姬姓,名同,為中國春秋時期魯國第十六任國君。他是魯桓公之子,在桓公死後繼位,在位32年(前693年—前662年)。.
查看 癸卯和魯莊公
魯惠公
魯惠公,姬姓,名弗湟,為春秋諸侯國魯國君主之一,是魯國第十三任君主。他為魯孝公兒子,承襲魯孝公擔任該國君主,在位46年。.
查看 癸卯和魯惠公
魯文公
魯文公,姬姓,名興,為春秋諸侯國魯國君主之一,是魯國第十九任君主。他為魯-釐-公兒子,承襲--公擔任該國君主,在位18年。 在位期間執政為孟穆伯、东门襄仲、叔孫庄叔、季文子、臧文仲。.
查看 癸卯和魯文公
貞符
貞符(Trinh Phù、1176年—1186年七月),是大越国越南李朝高宗的第一个年号,共计11年。.
查看 癸卯和貞符
貞觀 (唐朝)
貞觀(627年正月—649年十二月)是唐朝第二代君主唐太宗李世民的年號,共23年。 貞觀二十三年六月唐高宗即位沿用。 《周易.繫辭下》:「天地之道,貞觀者也。」韓康伯注:「天地萬物莫不保其貞以全其用也。」孔穎達疏:「天覆地載之道以貞正得一,故其功可為物之所觀也。」陳夢雷淺述:「觀,示也。天地常垂象以示人,故曰貞觀。.
查看 癸卯和貞觀 (唐朝)
貞治
貞治 是日本南北朝時期,北朝使用的年號之一。於康安之後,應安之前,即1362年9月23日至1368年2月18日這段期間,此時的北朝天皇是後光嚴天皇,南朝為後村上天皇,室町幕府的將軍是足利義詮,足利義満。.
查看 癸卯和貞治
鲁襄公
魯襄公(前575年-前542年)姬姓,名午,春秋時代魯國的第二十二代君主,魯成公之子,於魯成公十六年(公元前575年)誕生。.
查看 癸卯和鲁襄公
鴻龐氏
鴻龐氏(「鴻龐」 越南語:Hồng Bàng,又作「鴻厖」),是越南傳說時期中最古的王朝,也被視為越南國家的開端。傳說鴻龐氏存在於公元前2879年至前258年 ,君主的稱號為「雄王」、「雒王」或「碓王」,曾使用「赤鬼國」、「文郎國」等國號。中國古籍中所提到的駱越(又作雒越),就與鴻龐氏的傳說相關。.
查看 癸卯和鴻龐氏
鴻濟
鴻濟(540年或572年—584年):是新羅君主真興王、真智王與真平王之年號。576年真智王繼位沿用。579年真平王繼位沿用。.
查看 癸卯和鴻濟
鸿嘉
鸿嘉(前20年-前17年),西汉时期汉成帝刘骜的第四个年号,共计4年。.
查看 癸卯和鸿嘉
黄帝纪元
黃帝紀元,又稱軒轅紀年,一種紀年法,以黃帝作為紀年之始。原本是道教曆法所用紀元——道曆,零星見于古籍,在清朝末期廣泛使用。因為對於黃帝時代的時間推測不同,其紀年起點也有許多不同說法。有人認為這是一種中國民族主義下的產物,但實際上,格里曆、伊斯蘭教曆等宗教紀年法都是該教中心主義的產物,其他各國各民族曆法無一不是以本國本民族為中心進行紀年的,因此,中國提出自身的紀年法完全合情合理,符合世界各國各民族慣例。最早由劉師培提出,清朝末期变法派和革命派都曾使用這種紀元。 依據中華民國建國時官方認定的黃帝紀元,清末辛亥年(孔子紀元2462年,西元1911年)為黃帝紀元4609年,民國元年為黃帝紀元4610年。黃帝紀元比孔子紀元早2147年,比西元早2698年。 清光绪29年(西元1903年),刘师培在《国民日日报》发表“黄帝纪年论”,反对年号制,同时也反对康有为等变法派主张的孔子纪年。刘师培主张把黄帝诞生的那一年作为纪元元年,光绪29年是黄帝纪元4614年。可是,黄帝的生卒年月在文献上没有明确的记载。宋教仁主张把被认为是黄帝即位的癸亥年作为纪元元年,把西元1904年作为黄帝纪元4602年,这成为主流的黄帝纪元。以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为首,革命派的杂志采用了黄帝纪元。 武昌起义后,湖北军政府采用黄帝纪元,各省政府也跟着使用。不过,在建立共和政府的讨论中,黄帝纪元被认为是基于帝王的纪年法,这与民主共和的精神不相称。孙文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宣布将黄帝纪元4609年11月13日(1912年1月1日)作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之后黄帝纪元停止使用。目前一些国学机构仍然使用黄帝纪元,并将其称为“中元”。 依據清華大學法學院凱原中心之提議,軒轅紀年是黃帝即位後以創製曆法的年份甲子年為元年的紀年方式,乃根據黃帝曆、天干地支及《帝王世紀》、《皇極經世》推算出來的。軒轅元年應為干支紀年開始的甲子年,公元前2697年剛好是甲子年。軒轅紀元.
查看 癸卯和黄帝纪元
黄初
初(220年十月-226年)是三国时期曹魏的君主魏文帝曹丕的年号,共计7年。这是曹魏的第一个年号。 黄初七年五月魏明帝曹叡即位沿用。.
查看 癸卯和黄初
黄武
武(222年十月-229年四月)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君主孙权的第一个年号,共计8年。这也是东吴政权的第一个年号,在221年时孙权名义上是向曹魏臣服的“吴王”,但随着222年魏吴之间的关系持续恶化,最终导致曹丕攻打孙权。不久,孙权于222年十月建号黄武,宣告和魏脱离臣属关系 孙权在黄武八年称帝,黄武八年四月改元黄龙元年。 东吴同曹魏一样视自己为承接汉统的国家,根据五德终始说,是以火生土,从土德,尚黄色,故以黄武作为年号。.
查看 癸卯和黄武
齊宣王
齊宣王(,約50歲),本名田辟疆,戰國時代齊國國君,齊威王之子。 前314年,燕國燕王噲禪讓王位給宰相子之,太子平被迫起兵奪回權力,反而被殺。齊宣王乘此大亂,派匡章率軍攻破燕國,燕王噲被殺,宰相子之逃亡,后被齊人抓住做成肉醬。 隨後齊宣王向孟子請教稱霸天下的方法,孟子因勢利導,游說齊宣王棄霸道而行王道,但是齐宣王没有听从,反而军纪败坏,掠夺民财,導致燕人叛亂,不久齊軍就在赵、魏、韩、楚、秦等国的压力下被迫撤军,而燕人則共立公子職,是为燕昭王,齊宣王感嘆:「吾甚慚於孟子。」 前312年,齐宣王杀王后,后娶钟离春为--。相傳钟离春是一位樣貌奇醜的女子。 齊宣王愛聽吹竽,要三百人合奏,南郭先生不會吹竽,混進竽樂隊裡,一直到齊宣王去世,都沒被拆穿;齊愍王立後,喜歡單獨演奏,處士趕緊逃亡,這是成語「濫竽充數」的典故由來。.
查看 癸卯和齊宣王
齊王建
齊王建(,60歲),王莽追尊为齐敬王及新世祖,是戰國時代田齊的亡國君主。他於前264年至前221年在位,長達44年。在這44年間,前一阶段很大程度上因為得到太后君王后的扶持,另一方面也由于秦国实行远交近攻的策略,笼络齐国,优先进攻韩、魏、赵等三晋,齐国才得以安享太平。 君王后逝世後,王后的族弟-后-胜执政。--胜是个贪官,在秦國不斷賄賂之下,齊國對其餘五國袖手旁觀,終於到五國滅亡後,田齊亦為秦國所滅。齊王建也死于流放之地。 齐王建有孙田安,曾于秦汉之交受封为济北王。其後裔王莽追加諡號「敬」。.
查看 癸卯和齊王建
龍鳳 (韓林兒)
龍鳳(1355年二月-1366年十二月)为中国元朝时期起义者韩宋小明王韩林儿的年号,共12年。韩林儿死后,其属下吴王朱元璋改次年(1367年)为吴元年,吴二年(1368年)改元洪武,建立明朝。.
查看 癸卯和龍鳳 (韓林兒)
興隆 (陳英宗)
興隆(Hưng Long,1293年三月初九—1314年三月十八),越南陳朝英宗的年号,历时22年。.
查看 癸卯和興隆 (陳英宗)
阴丽华
麗華(),南陽郡新野縣(今河南新野)人。東漢光武帝劉秀原配 ,第二任皇后。漢明帝劉莊的生母。劉秀还是平民时曾道:「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
查看 癸卯和阴丽华
阖闾
閭()姬姓,名光,號闔閭(一作闔廬)。春秋时吴国第24任君主,前514年~前496年在位,被《荀子·王霸》列为春秋五霸之一。.
查看 癸卯和阖闾
赞普钟
赞普钟(752年-768年)是南诏阁罗凤的年号,共计17年。是南诏的第一个年号,也是云南改元的开始。“赞普钟”一词来源于藏语,意为“赞普之弟”(),为吐蕃君主赤德祖赞赐予阁罗凤的封号。.
查看 癸卯和赞普钟
赵武灵王
赵武靈王(),嬴姓,赵氏,名雍,中国战国中后期赵国的君主。死后谥号武灵。 生於趙肅侯十年(前340年),在位(前325至前299年,共27年)时推行的“胡服骑射”政策,赵国因而得以强盛,灭中山国,败林胡、楼烦二族,辟雲中、雁门、代三郡,并修筑了“赵长城”。 武灵王禪讓王位予赵惠文王,自己退居幕後,號稱「主父」。因為儲君廢立問題,在趙惠文王四年(前295年)的沙丘之乱中被幽禁而饿死,赵侯称王,自武灵王谥号始。.
查看 癸卯和赵武灵王
至德 (南朝陈)
至德(583年正月—586年十二月)是南朝陳政權,陳後主陈叔宝的年号,共计3年餘。 至德元年春正月壬寅,诏曰:.
查看 癸卯和至德 (南朝陈)
至正
至正(1341年-1370年)是元惠宗的第三个年号,也是元朝的最后一个年号。元朝使用至正这个年号一共30年。.
查看 癸卯和至正
金统
金统(880年十二月-884年六月)是唐朝末年农民起义首领黄巢所用的年号,共计5年。.
查看 癸卯和金统
長保
長保(999年一月十三日至1004年七月二十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指的是長德之後、寬弘之前,999年到1003年這段期間。這個時代的天皇是一条天皇。.
查看 癸卯和長保
長慶
長慶(821年正月—824年十二月)是唐穆宗的年號,共计4年。 長慶四年正月唐敬宗李湛即位沿用。.
查看 癸卯和長慶
长安 (年号)
長安(701年十月—705年正月)是武則天的年号,共计3年餘。.
查看 癸卯和长安 (年号)
雍正
雍正(p;,公元1723年至1735年)为中国清朝入關後第三位皇帝清世宗胤禛的年号,前后共13年。因為雍正帝之前曾被封雍親王(v),即位後採用雍正一詞,除取其名「禛」之諧音外,亦有正統、名正的意思,以辟民間奪位的謠言。 雍正十三年八月清高宗即位沿用。.
查看 癸卯和雍正
雄略天皇
略天皇(;418年—479年9月8日),日本第21代天皇(456年陰曆11月13日至479年陰曆8月7日在位)。本名大泊瀬幼武(おおはつせわかたけ)、大泊瀬幼武尊(おおはつせわかたけるのみこと とも)、大長谷若建命、大長谷王(《古事記》)。有学者认为,他就是《宋书·倭国传》所记载的倭王武。他在位时曾向朝鲜進攻被高句丽撃退,因此462年遣使刘宋,要求支持其在朝鲜半岛的政策,刘宋朝承认其为“安东大将军”。在国内强化专制统治,收取豪族私财,广设部民。 他在位时向冮南招募四位女织交与各地秦民予秦酒公管理,奬励養蚕業。.
查看 癸卯和雄略天皇
陈叔通
叔通(),中国近代实业家,名敬第,字叔通,号云麋,浙江杭州人。中國近現代學者、實業家、社會活動家。.
查看 癸卯和陈叔通
楊兆麟
杨兆麟(),字次典,贵州遵义人,清末进士。.
查看 癸卯和楊兆麟
欽憲皇后
纥石烈皇后(),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皇后,生三子:宋王完颜宗望(斡里不)、陈王完颜宗隽(訛魯觀)、沈王完颜讹鲁。 天会十三年(1135年),金熙宗尊纥石烈皇后为庆元宫太皇太后。十四年(1136年)正月初一己巳朔,熙宗在庆元宫朝见紇石烈太皇太后,紇石烈太皇太后然后御乾元殿,受群臣朝贺。正月初九丁丑,紇石烈太皇太后在庆元宫驾崩。二月初五癸卯,紇石烈太皇太后祔葬睿陵,谥号钦宪皇后。.
查看 癸卯和欽憲皇后
正平 (後村上天皇)
正平(1347年十二月八日至1370年七月二十四日)是日本南朝的年號之一。這個時代的南朝天皇是後村上天皇與長慶天皇。.
正光
正光(520年七月—525年六月)是北魏的君主孝明帝元詡的第三个年号,共计近5年。.
查看 癸卯和正光
永始 (桓玄)
永始(初作建始;403年十二月-404年五月)是東晋晋安帝时桓玄篡立的年号,共计2年。 胡三省注《资治通鉴》:元兴元年“桓玄寻改曰大亨。玄篡,又改曰永始。” 根据《晋书》记载,桓玄最初改元“建始”,因为和赵王伦同,改为永始。.
查看 癸卯和永始 (桓玄)
永安 (北凉)
永安(401年六月-412年十月)是十六国時期北涼君主,太祖武宣王沮渠蒙逊的年號,共計11年餘。.
查看 癸卯和永安 (北凉)
永乐 (张遇贤)
永乐(942年七月-943年十月,或作长乐)是南汉时广东循州农民起事领袖张遇贤的年号,共计2年。.
查看 癸卯和永乐 (张遇贤)
永乐 (明朝)
永乐(1403年-1424年)为中国明朝第三个皇帝明成祖的年号,共二十二年。永乐年间,明朝国势强盛,经济持续发展,史称永乐盛世。 永乐二十二年八月明仁宗即位沿用。.
查看 癸卯和永乐 (明朝)
永元 (东汉)
永元(元年:89年 - 末年:105年四月)是东汉和帝刘肇的第一个年号。汉朝使用这个年号时间共計17年。 章和二年二月汉和帝即位沿用章和年号,次年正月初一(89年1月30日)改元永元。 永元十七年四月庚午(105年5月),改元元兴。.
查看 癸卯和永元 (东汉)
永隆 (闽)
永隆(939年闰七月-944年三月)是闽景宗王延羲的年号,共计6年。 《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四年》考异称,诸书皆作通文四年改元永隆。只有闽国人林志仁《闽中启运图》载通文四年闰七月王延羲即位,明年改元永隆,五年被杀。而五代时人“转录国书多不凭旧文,出于记忆及传闻”。.
查看 癸卯和永隆 (闽)
永樂 (高句麗)
永樂(391年—412年)是高句麗君主好太王之年號,朝鮮半島歷史上初年號。.
查看 癸卯和永樂 (高句麗)
永曆 (南明)
永曆是中國南明永曆帝(桂王)的年號,共使用三十七年。 南明在中國大陸使用十六年,連同控制台灣的延平王鄭氏持續使用「永曆」年號直至永曆三十七年(1683年)十二月鄭克塽降清為止。 永曆十六年四月十五日(6月1日)永曆帝於昆明被吳三桂縊死,南明正式亡國,連同明朝276年的歷史,正式結束明朝近三百年的統治。 《明史》记载永曆年号起于1646年十一月。《罪惟錄》、《明紀》等则记为1646年上尊号,明年改元。今多从之。 1647年起事者王光代用此年号。.
查看 癸卯和永曆 (南明)
汉兴
汉兴(338年四月-343年)是十六国时期成汉政权汉昭文帝李寿的年号,共计6年。 汉兴六年八月李势即位沿用,明年改元太和元年。 发行的汉兴钱是中国第一个年号钱。.
查看 癸卯和汉兴
汉朝纪年
汉朝纪年中,汉初纪年,袭前代旧制,以帝王纪年,至汉武帝始用年号。汉初用沿用秦之《顓頊曆》,且仍以汉仍为水德,故以十月为岁首。如汉元年十月仍为甲辰年(前207年),而乙未年(前206年)之十月则为汉二年之首月。汉武帝太初元年,太中大夫公孙卿、壶遂、太史令司马迁上书汉武帝请求重订律历,改正朔,易服色。汉武帝采纳,同年颁行由司马迁等人编著的《太初历》改岁首为正月。.
查看 癸卯和汉朝纪年
治承
治承(1177年八月四日至1184年四月十六日)是日本的年號。這個時代的天皇是高倉天皇與安德天皇。 治承年號使用的時代發生源平合戰。.
查看 癸卯和治承
泰德 (年号)
泰德(1778年-1793年)是越南大越国西山朝阮文岳的年号,共计16年。.
查看 癸卯和泰德 (年号)
洪德
洪德(Hồng Đức),越南後黎聖宗黎思誠(灝)年號,時間為公元1470至1497年。上接後黎聖宗的光順(1460年至1469年)年號,其後則為後黎憲宗的景統年號(1498年至1504年)。.
查看 癸卯和洪德
淳祐
淳祐(1241年-1252年)是宋理宗趙昀的第五个年号。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12年。.
查看 癸卯和淳祐
淳熙
淳熙(1174年-1189年)是南宋皇帝宋孝宗的第三个和最后一个年号,共计16年,亦作“湻熙”。代表淳正熙洽。 淳熙十六年二月宋光宗即位沿用。.
查看 癸卯和淳熙
清宁
清宁(1055年八月-1064年)是辽道宗耶律洪基的年号。辽国使用该年号共10年。.
查看 癸卯和清宁
朱勾
越王翁(?─前410年),別名越王州勾,或越王朱勾,是戰國時期越國的君主,越王不壽之太子,殺死父親越王不壽自立為君。朱勾是越王勾踐之後国勢最強、武功最為顕赫的君王,墨子曰:「今天下好戰之國,齊、晉、楚、越。……今以並国之故,四分天下而有之。」当時中原諸侯以齊、晉、楚、越等四国為強者。.
查看 癸卯和朱勾
成化
成化(元年:1465年 - 末年:1487年)是明宪宗的年号。明朝使用成化这个年号一共23年,其年號有「成就德化」的意思。 成化二十三年九月明孝宗即位沿用。.
查看 癸卯和成化
成泰
成泰(,1889年2月1日-1907年9月4日)是越南大南国阮朝成泰帝的年号,共计19年。.
查看 癸卯和成泰
房玄龄
房玄龄(),名乔,字玄龄,以字行,其神道碑则作名玄龄,齐州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北)人,房彦謙之子。唐朝初年名相、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查看 癸卯和房玄龄
明治
明治是日本明治天皇在位期間使用的年號,時間為1868年10月23日(旧历9月8日)至1912年7月30日。.
查看 癸卯和明治
昭和
昭和是日本昭和天皇在位時所使用的年号,使用時間為1926年12月25日至1989年1月7日,是日本各年号中使用時間最長的,合共64年;但由於開始時是年底、終結時是年初,所以若嚴格計算,則為62年又13日。.
查看 癸卯和昭和
昭慈皇后
昭慈皇后()名脱列哥那(),又译朵列格捏,姓乃马真氏,又称乃马真后,是元太宗窝阔台的第六皇后,元定宗贵由的母亲。.
查看 癸卯和昭慈皇后
显圣
显圣(761年三月-763年正月)是唐朝安史之亂时史朝义的年号,共计3年。.
查看 癸卯和显圣
昇元
昇元(或作升元,937年十月-943年二月)是南唐烈祖李昪的年號,共计7年。.
查看 癸卯和昇元
文明 (後土御門天皇)
文明是日本的年號之一,在應仁之後、長享之前。指的是1469年到1486年這段期間,此時期的天皇是--,室町幕府的將軍是足利義政、足利義尚。.
應天 (前黎朝)
應天(994年-1007年)是越南大瞿越国前黎朝大行帝黎桓、前黎中宗、臥朝帝黎龍鋌的年号,共计14年。.
查看 癸卯和應天 (前黎朝)
應永
應永是日本的年號之一。在明德之後,正長之前。指1394年到1427年的期間。這個時代的天皇是後小松天皇、稱光天皇。室町幕府的將軍是足利義滿、足利義持、足利義量。在所有日本年號之中、應永的期間長度僅次於昭和、明治,位列第三(共35年),並且是一世一元制導入以前最長的。.
查看 癸卯和應永
慶長
慶長是一個日本年號,接在文禄之後,元和之前。即公元1596年到1615年為止之間。這時代的天皇是後陽成天皇、後水尾天皇 。江戶幕府的將軍是德川家康、德川秀忠。.
查看 癸卯和慶長
拱化
拱化(1063年-1067年)是西夏毅宗李諒祚的年號,共計5年。.
查看 癸卯和拱化
曹穆
曹穆(),魏明帝曹睿之子。 太和二年九月廿九乙酉日(228年11月13日),魏明帝曹睿立皇子曹穆为繁阳王。太和三年六月廿一癸卯日(229年7月29日),繁阳王曹穆去世,生年不详。.
查看 癸卯和曹穆
怡園遊樂場
怡園遊樂場(Yee Yuen Amusement Park)乃香港一個附設西菜館的主題公園,位於香港島跑馬地黃泥涌峽道旁邊的客家村之小峽谷裡,在愉園隔鄰,地址現為『怡園(Woodland Heights)』私人住宅區。1903年農曆癸卯兔年正月開幕。.
查看 癸卯和怡園遊樂場
普通
普通(520年正月-527年三月)是梁武帝萧衍的第二个年号,共6年餘。.
查看 癸卯和普通
景興
景興(;1740年—1786年)是大越国后黎朝显宗黎维祧的年号,共计47年。 黎顯宗逝世後,改年號景興為昭統。不過南方的阮主仍舊使用景興年號,直到1802年為止。.
查看 癸卯和景興
景治
景治是越南後黎朝的玄宗时期使用的年号。1663年-1671年。.
查看 癸卯和景治
,康平 (後冷泉天皇),康熙,应乾,应神天皇,仁平 (新羅善德王),仁德天皇,仁治,廣德 (唐朝),廣和,延熹,延昌 (高昌),建平 (南燕),建兴 (西晋),建兴 (蜀汉),建兴 (渤海),建元 (东晋),建元 (西汉),建国 (代),建武 (后赵),建武 (东汉),会同 (年号),伯禽,弘始,弘定,弘仁,弘昌,張裕 (三國),开皇,开熙,彝泰,彰聖嘉慶,彙音妙悟,德壽 (年號),後元,保大 (南唐),保大 (辽朝),保安 (鳥羽天皇),保泰,嘉会,嘉元,嘉祐,嘉靖,周宣王,周安王,周平王,周僖王,周灵王,周顷王,周蘊良,周赧王,周考王,周敬王,周慎靚王,咸平,和平 (北魏),商衍瀛,元德 (西夏),元和 (黎莊宗),元凤,元兴 (东晋),元英宗,元慶,光天 (南汉),光始,光绪,光武 (年號),灣仔北帝廟,神功皇后,神鼎,神武天皇,神曆,秦昭襄王,章武,紹治,统和,继体天皇,绕迥,翳 (越国),田侯剡,甲辰,狄樓海,癸,癸卯学制,道光,道隆,顺德 (莫朝),西域三十六国,諸樊,魏國紀年,魯厲公,魯孝公,魯定公,魯獻公,魯莊公,魯惠公,魯文公,貞符,貞觀 (唐朝),貞治,鲁襄公,鴻龐氏,鴻濟,鸿嘉,黄帝纪元,黄初,黄武,齊宣王,齊王建,龍鳳 (韓林兒),興隆 (陳英宗),阴丽华,阖闾,赞普钟,赵武灵王,至德 (南朝陈),至正,金统,長保,長慶,长安 (年号),雍正,雄略天皇,陈叔通,楊兆麟,欽憲皇后,正平 (後村上天皇),正光,永始 (桓玄),永安 (北凉),永乐 (张遇贤),永乐 (明朝),永元 (东汉),永隆 (闽),永樂 (高句麗),永曆 (南明),汉兴,汉朝纪年,治承,泰德 (年号),洪德,淳祐,淳熙,清宁,朱勾,成化,成泰,房玄龄,明治,昭和,昭慈皇后,显圣,昇元,文明 (後土御門天皇),應天 (前黎朝),應永,慶長,拱化,曹穆,怡園遊樂場,普通,景興,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