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指数 甲

,可以指:.

33 关系: 劉國軒屠村事件偏官十二天將台灣日治時期日本移民村太歲紀年上甲微中台神學院市 (中華民國)九份青雲殿平方米伤官國立中山大學復校史王世傑 (金門)竹林山觀音寺盔甲香港蟹類列表高雄市歷史麻豆代天府郭百年事件阪神甲子園球場蔣中正政府臺中市私立致用高級中學臺灣清治時期里甲李淳陽棲息地洪山区朱術桂明鄭時期新城電台新莊慈祐宮日坛

劉國軒屠村事件

沙轆社之役,又稱為大肚王國戰役、劉國軒屠村事件是指台灣於1670年,鄭氏王朝東寧國將領劉國軒前往半線屯田時對大肚王國平地原住民的軍事攻擊行動。 該事件的導火線是鄭氏為了解決軍隊兵糧問題,實施「寓兵於農」的策略,也就是諸將士平日分散各耕地,按鎮分地、按地開墾,大批鄭軍在臺灣西南部平原屯田墾殖,拓墾的田地超過一萬八千四百五十四甲,此行動不但造成大肚王國境內原住民失去其傳統生活領域,更面臨嚴重的生存危機,導致雙方發生數次衝突。.

新!!: 甲和劉國軒屠村事件 · 查看更多 »

偏官

偏官是八字命学的理念。即八字是由「年干、年支」、「月干、月支」、「日干、日支」、「時干、時支」。日干即甲(命主)、庚該当偏官。日干乙-辛、丙-壬、丁-癸、戊-甲、己-乙、庚-丙、辛-丁、壬-戊、癸-己(相同関連)。 命理大家徐楽吾曰「果断偏剛・激発急燥」、「英雄奸雄皆偏官」、「優先変動世故無情」。 命局之内有制服(包括合、化)为之偏官,无则为七杀。四柱当中月令天干若虚透偏官(七杀),则代表名气,单位,工作等,但不主官职。天干偏官(七杀)亦代表有实权、武职、野心、聪明。地支偏官(七杀)代表心计。若制尽偏官,命主才有机会担任官职。倘若命局之内没有制服偏官(七杀),但是大运流年有制(例如遇到食神,伤官)亦代表命主有机会担任官职。 偏官(七杀)跟正官是有区别的。正官忌刑、冲、克、合,七杀则不忌。正官喜一位,多则以杀论,为下贱。但偏官(七杀)可以多于一位。正官忌遇食神、伤官克制以及相合。可偏官(七杀)喜欢食神、伤官克制和相合,只要不制服太过便可以。命局之内偏官(七杀)若被食神、劫财相合是一件好事,均以贵论。 判断命局高低均看喜用之神是否到位、格局是否清纯,大运流年是否起到通关、扶抑、调候作用。偏官(七杀)地位实在举足轻重。以地支为主,天干为副,若喜用之神当中有偏官(七杀)以及命局之内地支通常多见组合为偏官(七杀)、伤官、劫财为最杰出、最难得,成就最大,容易出类拔萃。比肩、正官、食神成就次之。正、偏财/正、偏印为主则最差,难有大成就。命局内不见财星,食伤,那么偏官亦可以当财看,富贵级别最大。偏官(七杀)多数喜欢财生,但是有时候有例外;譬如说带魁罡者(以日柱论之,例如壬辰日)就不能见财星;若有,则破格。若命局内没有偏官(七杀)而魁罡者带偏印的话,算是将军命。跟偏官(七杀)成格者具有非常类似的表现。日主自坐七杀称「天元坐杀」。如日主不弱而且有食神制杀或印星化杀的话,则其人心巧聪明,机智灵敏,善于营谋,性急伶俐。若七杀太旺,则其优点大为失色。若七杀见魁罡与日干之刃的话,若从军的话,可以建功立业。.

新!!: 甲和偏官 · 查看更多 »

十二天將

十二天將意指陰陽師安倍晴明所使用過,俗稱為「十二神將」的式神。.

新!!: 甲和十二天將 · 查看更多 »

台灣日治時期日本移民村

台灣日據時期日本移民村依照移民性質分類,約可分為私營移民與官營移民,而兩類型移民都是以解決日本內地人口過剩問題為最主要目的。若只論及有計劃的大型移民村,應始自1899年,賀田組主導,位於台灣東部的花蓮平原移民村為首座的日人移民村。不過,並沒有造成明顯的日式聚落。 1909年-1918年,台灣總督府開始積極介入移民措施。仍以台灣東部為主要目標的移民計劃,共引進了約1700餘人的移民。之後,東部平原的移民再轉為私營,並轉以臺東為主。到了1932年,台灣總督府再於台灣西部的濁水溪、虎尾溪、高屏溪等河床大量設置移民村。而此大規模的移民村計劃直至太平洋戰爭轉熾的1942年才緩和;至1945年10月,台灣日治時期結束,總移民人數達數萬人的全部日本移民村隨即撤離。 因為水土不服、衛生條件太差、耕種作物選擇、移民無法取得所有權等因素,移民村設置並不成功。實際的農村轉移人口,比遷往各大都市的日籍移民人數有著懸殊的差距。.

新!!: 甲和台灣日治時期日本移民村 · 查看更多 »

太歲紀年

太歲紀年大约是西汉时历家根据岁星在天空运行所处区域所取的名称,并以此名称纪年。依次和十二个太岁年名相配,配法和后世天干地支的配法相同,组成六十个年名,六十年周而复始。分为岁阴和岁阳的名称。 《史記·天官书》中的寫法和《爾雅·释天》不同,茲列表於下: 舉例:.

新!!: 甲和太歲紀年 · 查看更多 »

上甲微

上甲微(生卒年不詳),子姓,名微(一名“昏微”),字上甲。王亥的侄子,王恆的兒子。商部族的第九任首領。《史記》卷三「殷本紀」有提到他,但沒有詳細記載其事蹟。.

新!!: 甲和上甲微 · 查看更多 »

中台神學院

中台神學院是一所在臺灣台中市的神學院。原名為「聖經書院」創立於1951年,於1959年改稱中台神學院。1978年出現第一位台灣籍院長「蘇曉星牧師」,在此之前一直是由西國宣教師所擔任。.

新!!: 甲和中台神學院 · 查看更多 »

市 (中華民國)

市是中華民國的行政區劃单位之一,主要設置於城市地帶,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行政層級及自治權限。今日中華民國《地方制度法》中所指稱的「市」為設置於省之下,與縣同級之第二級行政區。過去法規中稱為「省轄市」;省虛級化後由中央政府在實務上直轄。 中華民國現行法規中,市制分為以下層級,均為地方自治團體。.

新!!: 甲和市 (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九份青雲殿

九份青雲殿,為主祀神農大帝(五穀先帝)的臺灣民間信仰廟宇,在新北市瑞芳區九份,是臺灣北海岸知名的神農廟宇,是九份的信仰中心,又稱五穀先帝廟或五穀王廟,廟地極廣,高達十甲三分。.

新!!: 甲和九份青雲殿 · 查看更多 »

平方米

平方米,又稱為「平方公--尺」(符號為、m2或㎡)是面積的公制單位,其定義是「在一平面上,邊長為一公尺的正方形之面積」。中國大陆在表示房间面积等时又常简称为“--”或“平”。.

新!!: 甲和平方米 · 查看更多 »

伤官

伤官是八字命学的理念,也是八字命局中十神之一。伤官乃是日主所生之异性物;具有泄身,生财星,以及克制正官的功能;与日主是不同阴阳属性。日元所生者,异性为伤官,同性为食神。日干即甲(命主)、丁就看作为伤官。其他日干对照:乙-丙、丙-己、丁-戊、戊-辛、己-庚、庚-癸、辛-壬、壬-乙、癸-甲(相同関連)。 伤官成格局者,务要把八字命局内的正官制尽,才可视为贵论。伤官伤尽正官才可以生财。日主带伤官若果身强,印和财皆旺,亦作贵论。伤官是由日主生出来的。所以身弱,伤官就显得无力;而只有身旺,伤官才更加有力和有效。若伤官虚透在天干则无力,要通根才有力。伤官旺但命局寒冻亦会失去伤官原有的特性而只能以食神看待。 「伤官伤尽」或「伤官去官」就是命局内只见伤官而不见正官或者命局之内只有微弱正官星,但正官星却被伤官星制服;故此,再走伤官运把命局内正官完全制死往往便得大官职。伤官与正官性质基本相反,若命局内同时出现则等于内耗,性格便显得自我矛盾,常有违法倾向。伤官及正官相遇,通常都是正官落败。若仅有伤官而无正官存在,则反而可让伤官之性质得到尽情发挥。所以只要日主身强,有比劫帮(但不喜印),有财,则比劫生伤;伤生财,故最终日主便可得财。 伤官不总是怕见官。比如说日主为水,木为伤,就不一定怕见官。水以木为伤,以土为官,木虽克土,若水太强旺则木漂浮;不得土止,难以存活。相反,木得土便成为栽培之力。所以,日主健旺,再临伤官运,可发名利。伤官多,身旺无依多为僧道或艺术之流。不成伤官格局;即「假伤官」,但日元旺,一般没有官杀克制日主旺气而要利用“伤官泄秀”之法的一种格局。真伤逢印则发,假伤逢印则败;仕途亦难以得到发展。 伤官跟食神之表现有显著分别。日元所生者,异性为伤官,同性为食神。因食神乃日元之同性,故食神生中带有排斥;含有不专注性、不稳定性、不情愿性。食神表现在于自然流露,言语上较为温和、宽厚、平淡。自身素质之表现是没有经过计算或者深思熟虑过。而伤官则相反;伤官在才华发挥时都是有周密思想计划和准备。伤官会刻意评估结果,故意追求才华、才智,以形式及一切手段体现,具有社会目的;而且拥有超越他人之强烈愿望。伤官言语较为尖锐刻薄,个性较为狂傲不羁,非常自私。伤官亦具有优异领悟力,感知力,自视较高,好胜心强,不服输。 伤官从小处不但代表自己所管理的下属,部下;从大处看,亦代表一个国家的老百姓,子民。伤官在局中必定要喜用有力或者为忌而受到彻底制服。若在自己坐下的日支或者时柱内见伤官强旺而受彻底制服,代表所管理部下,下属,子民,老百姓的数目非常多,而「库」则更多,因为墓库代表收藏众多,数目极多的意思。伤官乃日元所生之异性,故在六亲中,伤官代表男命的祖母、孙女、岳母。伤官在女命中,代表女命主的儿子、姥爷、外甥。.

新!!: 甲和伤官 · 查看更多 »

國立中山大學復校史

國立中山大學復校史,係指國立中山大學「在台復校」的三十年運作歷史。.

新!!: 甲和國立中山大學復校史 · 查看更多 »

王世傑 (金門)

王世傑(),原名公祿,字元安,號世傑,福建泉州同安縣金門城外東沙人(今金門縣金城鎮珠沙里東沙),為清康熙年間(具體時間一說是在康熙五十年,即1711年左右)帶領漢人遷居開發竹塹地區(今臺灣新竹市一帶)的主要人物,興築了隆恩圳,且他及其後代捐獻了土地、資金給不少新竹市的廟宇,如新竹都城隍廟、竹蓮寺及「東瀛福地」土地廟等。他後來於巡視水圳時被當地原住民出草襲殺,死後歸葬金門蔡厝太武山麓,其在金門的古厝與古墓已被金門縣政府公告為縣定古蹟。.

新!!: 甲和王世傑 (金門) · 查看更多 »

竹林山觀音寺

竹林山觀音寺,又稱林口廟或林口觀音媽廟,簡稱竹林山寺、竹林寺。是位於臺灣新北市林口區的著名景點,位於林口區竹林路325號。為一民俗化觀音寺,1801年創立神明會輪祀泉州泉安龍山寺「十八手觀音」,1939年建廟時稱林口龍山寺,後改竹林山寺,1949年更名為竹林山觀音寺。香火鼎盛。2000年重建,落成後更加巍峩壯觀,是林口、蘆竹、龜山三個地區的信仰中心。.

新!!: 甲和竹林山觀音寺 · 查看更多 »

或稱頭盔,是具有對頭部非一般保護能力的帽。今日駕摩托車,或做工业生产用途时多称为“安全帽”。古代盔主要由皮革、棉布、麻布與金屬製成,近世亦用樹脂或塑料製成。.

新!!: 甲和盔 · 查看更多 »

盔甲

,是人類在武力衝突中保護身體的器具,也叫甲冑、鎧甲。其中盔與冑都是指保護頭部的防具;鎧與甲是保護身體的防具,而主要是保護胸腹的重要臟器之用。.

新!!: 甲和盔甲 · 查看更多 »

香港蟹類列表

香港位處亞熱帶,而且擁有長長的海岸線,所以有很多不同品種的熱帶以至溫帶的水生動物棲息。香港的蟹類物種相當多元化,現時粗略估計大約有 300 個品種(Lee & Leung,1999年)。根據Dai & Yang(1991年)於中國海洋作詳細的記錄,中國海洋蟹類有約 800 種,而香港蟹種數量大約佔中國的三成,其中最重要的是梭子蟹科、方蟹科同沙蟹科,每一科都超過20種。 蟹與蝦、龍蝦同屬甲殼綱十足目動物。蟹身被頭,胸,甲覆蓋,不同品種有不同的形狀。腹部與口器於頭胸甲之下。部分只於潮下帶生活的品種,最後一對係足(第四對步行足)結構就如槳葉,用以幫助游泳。 蟹的甲殼闊度亦因品種而異,由幾毫米(角眼切腹蟹,Tmethypoecoelis ceratophora)到 25 厘米(巨大擬濱蟹,Pseudocarcinus gigas)。蟹類的生境多元化,廣泛分布不同的水陸環境,包括淡水、鹹淡水、海洋生境。現時香港蟹類大約有 300 個品種(部份為特有種,下文將以「*」表示),但資料不盡詳備(尤其海洋蟹類),所以日後可能會有新品種發現。.

新!!: 甲和香港蟹類列表 · 查看更多 »

高雄市歷史

有所記載的历史可遠溯至荷屬時期前的明朝,而高雄原名包括有打狗與打鼓等,在明代與清代兩朝文獻中上述二種用法都曾被採用;至於「高雄」一詞,則是在日治時期所命名。 14世紀以前,打狗嶼本為臺灣原住民族平埔族西拉雅(Siraya)族的分支馬卡道(Makatau)族的居住地。15世紀左右,此地的馬卡道族為抵禦來犯的海盜,以遍植刺竹的方式作為防禦工事,,並將地名取為「竹林」(Ta-kao),由於發音似漢人語言中的「打狗」(Ta-kau),故被漢化譯稱「打狗」或「打鼓」。荷蘭東印度公司則稱此地為Tankoya,稱打狗港為Tancoia;此外日本古代稱呼台灣為「高砂」,也與高雄的古稱「打狗」有關。台灣日治時期後,因「打狗」(Ta-kau)音近京都附近的的日文發音,且台灣總督府官方覺得其原名不雅,故改名「高雄」。 據目前考古調查,打狗地區有人類活動的紀錄可追溯到在約7000年前。而正式明文記載的文獻則是出現在1603年(明神宗萬曆卅一年),當時明朝將軍沈有容,率水師到澎湖台灣追剿倭寇,隨軍福建人陳第著《東番記》,稱高雄為「打狗嶼」。.

新!!: 甲和高雄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麻豆代天府

麻豆代天府又稱為開基五王廟,因分香的宮廟眾多、分靈的王爺遍及全球各地又被尊為《五府千歲總廟》,佔地約三甲多,分為前、中、後三大殿及觀音寶殿,廟宇雄偉寬廣,位於臺南市麻豆區南勢里關帝廟60號。其為南瀛十勝之麻豆迎王。.

新!!: 甲和麻豆代天府 · 查看更多 »

郭百年事件

郭百年事件,是指發生於清嘉慶19年(1814年)到嘉慶20年(1815年)水沙連地區埔里社漢人和原住民之間的衝突事件。.

新!!: 甲和郭百年事件 · 查看更多 »

阪神甲子園球場

阪神甲子園球場,位於日本兵庫縣西宮市甲子園町的著名棒球場,一般簡稱為「甲子園球場」或「甲子園」。總佔地面積39,600平方公尺,可容納50,454人,賽場中央線為120公尺,兩翼為96公尺,由日本著名建築公司大林組設計及建造,於大正天皇甲子年(1924年)落成起用,當年的天干和地支恰巧為「甲」和「子」,也代表干支紀年中紀元的開始,是非常難得的一年,故命名為「甲子園」(當時全名為『阪神電車甲子園大運動場』)。 阪神甲子園球場的擁有者為阪神電氣鐵道。.

新!!: 甲和阪神甲子園球場 · 查看更多 »

蔣中正政府

蔣中正政府是指在蔣中正擔任中華民國總統和中國國民黨總裁期間的中華民國政府,承繼於之前蔣中正擔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的國民政府,在此時期內的政府各部門首長大多為中國國民黨黨員。由蔣中正指派、並與總統府共同為行政部門主體的行政院院長,共歷任九任八位。其中中華民國副總統陳誠分別於1950年及1958年兩度兼任行政院院長。 值得留意的是,蔣中正政府是中華民國行憲後迄今唯一能實際同時統治台海兩岸的政權。.

新!!: 甲和蔣中正政府 · 查看更多 »

臺中市私立致用高級中學

臺中市私立致用高級中學,簡稱致用高中;是一所位於台灣臺中市大甲區的私立高中。.

新!!: 甲和臺中市私立致用高級中學 · 查看更多 »

臺灣清治時期

臺灣清治時期是指臺灣及澎湖由清朝統治的時期,在台灣歷史上又稱作清領時期、清據時期,從1683年清廷派施琅發兵攻滅南明勢力明鄭王朝起,至1895年《馬關條約》割讓予日本為止,共212年,為台灣歷史到目前為止持續時間最長的分期。 清朝初期繼承明朝的觀念,視台灣為化外之地,未入版圖,明鄭王朝末任君主鄭克塽降清以後,康熙對台灣棄守問題詢問朝中官員;而朝中官員對於台灣是否收入版圖,分成兩派。反對收入版圖的官員認為:台灣遠在海外,人口稀少,防守不易,不如放棄台灣,只保留澎湖做為東南諸省的軍事屏障,把台灣島上的移民全部遷回中國大陸;贊成收入版圖官員中,以征台將領施琅的意見最為有力,認為:台灣土地肥沃,從戰略的角度來看,可以擔負起防衛東南各省的戰略位置,避免台灣再度成為反清復明的基地,即使需耗用國家經費,也應保住台灣。1684年,康熙在統整思考兩派意見後,接受施琅等贊成派官員意見,決定將台灣納入版圖。 清朝將台灣納為領土後,最初劃為福建省的一部分,對台灣並不積極治理,導致台灣作為法外之地,動亂頻仍;清朝禁止人民移民台灣,然而偷渡者絡繹不絕,也禁止原漢通婚,但對平埔族人採取強制漢化的政策。平埔族人若不接受漢化,除了課以重稅之外,每年還必須強制勞役。在這種殖民政策之下,經過大約一世紀的1770年代,平埔族幾乎全部被漢化了,失去了自己的語言與文字,成為今日台灣人的祖先之一。1874年發生牡丹社事件後,使清廷體認到台灣的重要性,自此開始進行增設府縣、經濟現代化等積極建設,並於1885年將台灣建省。由於甲午戰爭的失敗,清廷在1895年4月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永久割讓給日本。歷經臺灣民主國的短暫抵抗後,台灣在同年6月進入五十年的日本統治時期。.

新!!: 甲和臺灣清治時期 · 查看更多 »

里甲

里甲為14世紀創立之中國戶籍單位或行政區劃,後來轉為繇役組織或體制。日本後來仿造此制度,亦在台灣實施。視為保正制度之濫觴。里至今仍為台灣最小之行政區劃,不過繇役功能已喪失,僅維持部分衛生、治安的功能。.

新!!: 甲和里甲 · 查看更多 »

李淳陽

李淳陽(),出生於日治時期台灣臺南州嘉義郡水上庄(今嘉義縣水上鄉)南靖,為一位昆蟲學家兼攝影家。有「現代法布爾」之稱。李淳陽最為人認識的是他對狩獵蜂的行為研究。他設計一系列的實驗,觀察狩獵蜂獵食、築巢、產卵時的行為會否隨外在因素改變。他認為昆蟲的行為並非如尚-亨利·法布爾所說完全基於本能,而是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 在台灣傳播界,他是不折不扣的昆蟲生態紀錄片的鼻祖,於2006年獲選為Discovery頻道《台灣人物誌2》的6名主角之1。 他的事蹟也記載在小學的國語課本中,被譽為,千古流傳。.

新!!: 甲和李淳陽 · 查看更多 »

棲息地

栖息地,又稱生境、棲地,是指包涵多個「物種種群」(包括动物、植物其它各类生物)生活和生長的自然環境。 棲息地一詞在生態學廣泛被使用。它原本是指圍繞一物種、或物種種族、或物種聚集、或群落的自然條件(Clements and Shelford, 1939)。因此它不只是一物種種族的棲息地,而是指很多物種的聚集,住在同一地方共用一個棲息地。生態學家會把很多物種共用的棲息地稱為群落生境。 還有,這些棲息地可以和其他地方居住的群族不同。因此一般指的棲息地不是一個物種或個別動物。微小生境或小環境是指個別的動物和植物在其棲息地的直接環境和其他自然因素。 生物群系是指生活在類似棲息地和佔據一定地理地區的動物群和植物群。 影響棲地的樣貌的主要因素為降雨量以及經緯度,而離赤道愈近、降雨量愈多及氣候愈溫暖的棲地珍妮.布魯斯、卡倫.麥吉、魯巴.范吉洛瓦、理查.沃格特等著;明天翻譯小組譯(2006年3月):《動物百科圖鑑》,第40-53頁,台北:明天國際圖書,物種的種類通常較其它地區來得豐富;相對的,離赤道愈遠、降雨量愈少及氣候愈寒冷的棲地,物種的種類通常較像其他較溫暖、降雨量多及赤道近的地區還要稀少。當然,有不同的棲地就會有不同的動物。.

新!!: 甲和棲息地 · 查看更多 »

洪山区

洪山区是武汉市的七个中心城区之一(另外六个为: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位于长江之畔,东湖之滨。全区土地面积509平方公里,人口87万(含流动人口),山水资源和人才资源都极为丰富。管辖区内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16所;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3个。"两院"院士44人,区内有武汉著名的科技一条街,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武汉·中国光谷"在东湖开发区落户。 洪山古名东山,唐贞观四年(630年)尉迟敬德在此监修弥寺。南宋端平年间(1234一1236年),荆湖制置使孟珙为防范金兵南侵,上奏理宗皇帝颁发带金,下诏将随州大洪山幽济禅寺迁此,改东山为洪山,改弥陀寺为崇宁万寿禅寺。到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又改为宝通禅寺,一直沿袭至今。 1986年以前,洪山区是武汉市的郊区,区域经济以农业为主。1986年以后是武汉市以城带郊的中心城区。全区自西向东呈半圆形,东抵鄂州市,南与江夏区接壤,西与武昌、青山两区相邻,北与黄陂区、新洲区隔江相望,是武汉的东大门。全区版图面积57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82.6万,常住人口超过100万,辖8个街道6个乡镇。 2007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224.9亿元,比上年增长15.0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5.5亿元,增长20.95%;全口径财政收入26.5亿元,区级财政收入7.19亿,分别增长 26.2%和2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9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901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21%和10.19%。.

新!!: 甲和洪山区 · 查看更多 »

朱術桂

朱術桂(),字天球,號一元子,遼簡王朱植八世孫,長陽王朱憲煥嫡二子,湖廣荊州(今湖北)人,祖籍直隸鳳陽(今安徽),明朝宗室、郡王。.

新!!: 甲和朱術桂 · 查看更多 »

明鄭時期

明鄭時期是指1662年-1683年間,由奉大明正朔的延平王鄭成功于南臺灣所建立之政權統治時期。明郑時期前後歷經鄭成功、鄭經及鄭克塽三世統治21年。 明末,战乱频起,内有流寇犯上作乱,外有满清虎视眈眈窥视中原。1644年,北京被李自成农民军占领,江南地区的明朝宗室建立南明政权。1645年,弘光政权瓦解,不久之后鄭芝龙家族在福建拥立隆武帝与清兵抗争。郑芝龙降清后,其子鄭成功高举反清复明大旗,继续斗争,后因北伐失利,退守东南沿海地区。随着清军的不断“围剿”,鄭成功的势力范围也逐步缩小,为了寻找反清复明的基地,1661年郑成功东征,佔领荷属台湾。 明鄭為臺灣歷史上第一個漢人(閩南民系)政權,鄭成功登陸臺灣後將該地改名為「東都」,仿照大陆的郡县制,将赤崁地方更名“东都明京”設置承天府為地方府治行政中心,作为臺灣最高的行政机构,效仿明朝中央官制,设六官;府城分为东安、西安、宋南、镇北四坊,各设首领,管理事务;府之下设二县,承天府以北叫天兴县、以南叫万年县,同时各种民生工作也逐步展开,例如:查户口、报田产、征劳力、纳税银等。鄭成功抵臺一年後即病逝,世子鄭經與其弟鄭世襲發生政爭戰役,其間鄭經於沒有皇帝的冊立之下,接受眾臣擁立為「世藩」。 鄭經嗣位之爭後,鄭經以「世藩」身分主政,改东都为「東寧」,建都安平鎮於熱蘭遮城,經過加以翻修稱之後稱為「王城」。对内奉南明永历帝正朔,对外与占据大陆的清朝互不统属,所谓“东宁建国,别立乾坤”,始有开国长治之想,经营成效斐然。明鄭政權的有效統治地區僅限於臺灣西南部地區,其他地方則有大肚王國、大龜文王國、瑪家王國等原住民政權管轄。 郑经去世后,明郑内部爆发权力之争,馮錫範借口监国郑克臧不是郑经亲生子,拥立自己的女婿郑克塽为延平王,聯合刘国轩發動東寧之變,殺害了郑克臧,最终大权旁落,民心涣散,明郑从此一蹶不振。1682年,施琅师法郑成功收台之法,攻克澎湖岛,於1683年占领台湾,明郑结束。為防止台灣的東寧遺民以東寧王室的名義反叛,康熙帝下令将鄭成功、鄭經等郑氏在台王室陵墓悉数崛起迁葬中国内陆。 鄭成功受封明朝爵位「延平王」,在正式文告中皆謹守藩王的身份,多自稱「本藩」(Pun Poin;Pumpuan;Pún-phoan),曆法上,始終奉南明永历帝的永曆年號為其正朔,因此,永曆帝死後亦持續使用;於現存對其他政權的諸多外交文書中皆以「大明招討大將軍」的官職與「延平王」的爵位(鄭經則稱世子)作為其官方身分号召恢复明朝,有人指出明郑应为南明的延续;亦禮遇眾多流寓明朝宗室,如寧靖王朱術桂、魯王世子朱弘桓等人,並於重要冊封儀式中邀請明朝宗室於旁觀禮以維持宗藩體統。 但實際上,明郑未再拥立明朝宗室為皇帝或监国,國家元首即是延平王,是一個獨立行政、以延平王為實際領導者的政治實體,即使對內、外遵行明朝體制禮法的鄭經也曾經自認東寧從來不內屬中土,而是另新闢的海外領土。明太祖祖訓曾提到不征之國,要求後世不可征服內容中的藩屬國,其中台灣列屬藩屬國中的小琉球。而清世宗雍正提到乃是其父將台灣拓入中國版圖等語。.

新!!: 甲和明鄭時期 · 查看更多 »

新城電台

新城電台(全稱新城廣播有限公司,Metro Broadcast Corporation Limited)是香港一家商業廣播電台,在1991年創辦,現時由長江和記實業旗下的長江實業及和記黃埔各持一半股權。 新城廣播有限公司目前營運三條頻道,分別為新城財經台、新城知訊台及新城采訊台。.

新!!: 甲和新城電台 · 查看更多 »

新莊慈祐宮

新莊慈祐宮,舊稱新莊天后宮,是位於臺灣新北市新莊區榮和里新莊廟街的媽祖廟,被列為新北市文化資產,也是土城區媽祖田地名的由來。.

新!!: 甲和新莊慈祐宮 · 查看更多 »

日坛

日坛位于北京城东部,在今朝阳区建国门地区,周围有使馆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日坛是中国古代皇帝祭祀太阳的地方。今為日坛公园。 与日坛相对的月坛位于北京城西部的阜成门附近。.

新!!: 甲和日坛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