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田文烈

指数 田文烈

文烈()字焕亭、焕廷、焕霆,晩号拙安老人。湖北汉阳新农镇人,清末民初軍事將領、政治家,袁世凱的心腹。曾任北洋政府農商總長。.

34 关系: 孙丹林山東省 (中華民國)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内阁列表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山东省职官列表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河南省职官列表中華帝國中華民國北京政府上將中華民國內政部中華民國經濟部张国淦張志潭張勳復辟職官北洋政府将军府将军列表冒廣生王士珍內閣第三次段祺瑞內閣第一次靳雲鵬內閣第二次唐紹儀內閣直隶巡警道袁世凯袁世凯内阁袁林龔心湛臨時內閣錢能訓內閣舒鸿贻赵倜薩鎮冰臨時內閣關國煊陸軍部 (清朝)段祺瑞江天鐸朱深曾毓雋1918年中華民國大總統選舉

孙丹林

孙丹林(),字翰丞,中国山东省登州府蓬莱县人,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新!!: 田文烈和孙丹林 · 查看更多 »

山東省 (中華民國)

山東省,為中華民國延續清朝制度所設置的22省之一,為華北六省之一。簡稱為「魯」。.

新!!: 田文烈和山東省 (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内阁列表

以下列出南京临时政府及北洋政府時期,中華民國政府的歷屆內閣国务总理(或国务卿)及阁员名单。本列表阁员仅列出各部总长,不列各部次长。各部不包括「参谋部」或「参谋本部」。特殊时期的宪法、法律和政治背景亦作简单介绍。如欲进一步了解有关情况,请见参考文献。.

新!!: 田文烈和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内阁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山东省职官列表

本条目列出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1912年-1928年)山东省主要军政、民政职官。.

新!!: 田文烈和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山东省职官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河南省职官列表

本条目列出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1912年-1928年)河南省主要军政、民政职官。.

新!!: 田文烈和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河南省职官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華帝國

中華帝國,亦称洪憲帝制,是指1915年12月12日至1916年3月23日间,時任中華民國大总统袁世凯在多重因素影响下,预备成立的一个君主立宪制政權名称。原定年号洪宪,定1916年為洪憲元年,首都北京。但各方勢力包括蔡锷起义以及大日本帝國支持的中华革命党和宗社党武裝對抗,使中华帝国还未对外正式宣布成立、袁世凯正式登基83天便以失败收场,期间对外仍使用中华民国国号。.

新!!: 田文烈和中華帝國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北京政府上將

Category:上將 Category:北洋政府列表.

新!!: 田文烈和中華民國北京政府上將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內政部

內政部為中華民國全國內政、民政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其業務範圍相當廣泛,涵括人口、戶政、地政、地方政府(地制)、役政、社會治安(警政)、移民(入出國)、宗教、殯葬、禮俗祭儀、人民團體管理、災害防救(如空勤總隊)、國家公園管理、國土規劃等,是中央政府組織改造後,唯一員額仍破兩萬人的部會(警力佔大宗)。雖社福業務後已移撥改隸衛生福利部,內政部所轄員額亦降至兩萬人以下,但仍是最大部會,故保有「天下第一部」之稱。值得一提的是,自1960年連震東出掌內政部以來,絕大多數的部長都是台籍人士。.

新!!: 田文烈和中華民國內政部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經濟部

經濟部為掌管中華民國工商業發展及國際貿易等產業事務的部會,民國元年(1912年)成立的「中華民國實業部」是現今經濟部的前身。下設商業司、礦業司、中小企業處、工業局、國際貿易局、智慧財產局、標準檢驗局等單位,並同時負責管理所屬國營事業臺電、中油、臺水、臺糖。.

新!!: 田文烈和中華民國經濟部 · 查看更多 »

张国淦

张国淦(),字乾若(潜若),号仲嘉,一号石公,中国湖北省武昌府蒲圻县(今赤壁市)城关人。清末、中華民国政治家、歷史學家、方志學家、石經研究家。.

新!!: 田文烈和张国淦 · 查看更多 »

張志潭

張志潭()字遠伯,直隸丰润人。中華民国政治家。北洋政府要人。.

新!!: 田文烈和張志潭 · 查看更多 »

張勳復辟職官

張勳復辟職官列出1917年張勳復辟时期的中央及地方主要職官。.

新!!: 田文烈和張勳復辟職官 · 查看更多 »

北洋政府将军府将军列表

将军府将军是由将军府所设的荣誉称号,由大总统在陆海军将领中特任。最初分为上将军、将军(冠字)两等,1919年底起增设无冠字将军。1914年至1928年间被授予将军称号的共500余人(其中1925年至1926年6月间停授)。.

新!!: 田文烈和北洋政府将军府将军列表 · 查看更多 »

冒廣生

冒廣生(),字鹤亭,号疚斋,祖籍江苏如皋,生於广东广州。清朝及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名人、诗人、官员、收藏家。.

新!!: 田文烈和冒廣生 · 查看更多 »

王士珍內閣

王士珍內閣成立於民國6年(1917年)12月1日,結束於民國7年(1918年)3月23日。 第二次段祺瑞內閣因為府院之爭暫時失利而辭職之後,王士珍繼任成為國務總理,他雖然標榜自己擁護主和政策,但是由於北洋系的多名督軍都在段祺瑞的操控下攻擊王士珍內閣,要求政府繼續對南方作戰,王士珍和馮國璋大總統不得不讓步,任命段祺瑞為參戰督辦;西南軍閥以恢復國會、停止進兵作為條件取消兩廣獨立後,政府相應,公布對男停戰布告,但是卻造成北洋系更大的抵觸,皖奉聯合,威脅馮國璋,馮被迫請段祺瑞再次出任總理。 王士珍見自己無用武之地,在1918年2月20日長期告病假,由內務總長錢能訓兼任代總理,至3月23日正式辭職。 王士珍內閣執政時還頒布了對洪憲帝制罪魁的特赦令。.

新!!: 田文烈和王士珍內閣 · 查看更多 »

第三次段祺瑞內閣

三次段祺瑞內閣是段祺瑞在短暫下台4個月之後再一次組成的內閣,成立於民國7年(1918年)3月23日,於同年10月10日結束。 王士珍內閣得不到北洋系的支持,馮國璋也在第二次府院之爭中最終失利。1918年3月19日,曹錕、張懷芝、張作霖、倪嗣沖、王占元、李純、齊耀琳、陳光遠、戚揚、閻錫山等近30名督軍聯名致電威脅馮國璋,馮被迫同意再次邀請段祺瑞出任國務總理。 此屆段祺瑞內閣,除財政、司法總長兩職之外,基本沿用王士珍內閣的閣員。 段祺瑞內閣此次執政的政策延續其第二次內閣時期的對南主動作戰的政策,段祺瑞親自到漢口、九江、南京、濟南等地督戰和疏通人事,以及激勵軍隊前方將士的士氣,但是戰事卻還是不如想象中的順利。 由於馮國璋代理大總統到1918年10月就屆滿,馮國璋公開發表聲明稱不棧戀總統職位。9月,大總統選舉舉行,安福國會選舉出徐世昌為總統。徐世昌倡議和平,使段祺瑞不得不和馮國璋約定同時下野。10月10日,总统徐世昌准段祺瑞免職,由錢能訓暫行兼代。 第二次段祺瑞内阁中的梁启超、汤化龙、林长民三位“研究系”的总长没有进入本届内阁。皖系利用研究系之后将其抛弃。.

新!!: 田文烈和第三次段祺瑞內閣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靳雲鵬內閣

一次靳雲鵬內閣成立於民國8年(1919年)11月5日,結束於民國9年(1920年)7月2日。 靳雲鵬組成的此次內閣,深受安福系的控制。靳雲鵬和徐樹錚連番鬥法,最終連發表政見的自由都沒有。靳雲鵬也因此曾經四次提出辭職,最後在皖系和直系決裂之前終於5月14日獲准告假,由薩鎮冰代理。1920年7月2日徐世昌准其辭去總理職務。.

新!!: 田文烈和第一次靳雲鵬內閣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唐紹儀內閣

二次唐紹儀內閣成立於民國11年(1922年)8月5日,結束於同年9月19日。國務總理唐紹儀並沒有到任。 唐紹儀在第一次顏惠慶內閣倒台後被黎元洪大總統任命為國務總理,但是他因為不愿卷入直系軍閥的紛爭,而沒有北上赴任,只令盧信入閣,以敷衍黎元洪。而這一個多月來由王寵惠代理總理。由於此內閣無實際有效運行,吳佩孚於是打算借王寵惠組織純直系的內閣,以牽制、監視黎元洪。至9月19日,內閣正式請辭。.

新!!: 田文烈和第二次唐紹儀內閣 · 查看更多 »

直隶巡警道

隶巡警道是清朝宣统二年(1910年)在直隶省设置的机构,掌管全省警务的机构。该司行政长官并称为巡警道,为专职官员,官秩正四品,属直隶总督。巡警道下设警务公所,为全省警务的执行机构。公所分置总务科、行政科、司法科等,每科设科长1人,科员3-4人。.

新!!: 田文烈和直隶巡警道 · 查看更多 »

袁世凯

袁世凱(),字慰廷(又作慰庭、慰亭),號容庵,汉族,河南省陈州府项城县人,故又稱袁項城。清末民初重要的軍事家、政治家、外交家,北洋新军領袖,对近代中国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的现代化以及漢族传统文化的恢复作出过重要贡献,是中国警政、中国司法现代化的奠基人,对中华民国的成立起到关键作用。曾任清朝內閣總理大臣、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和中華民國大總統等职。 袁世凱出身官宦家族,於清末投身行伍,后随军赴朝鲜参与平定壬午军乱,又在朝鲜甲申政变中指挥军队击溃日軍,被清廷委以重任,回国组建新军,襄贊洋務運動及清末新政,自道員、巡撫、總督累升,至入值軍機處,甚至內閣總理大臣,成為清末頭號權臣。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孙文于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袁世凯逼迫大清皇帝逊位,袁世凯组建临时政府。 成为民國首任大總統后,袁世凯进行改革,发展经济,维护国家领土主权。但其施政引发争议,国内爆发二次革命。中国签署廿一條事件引发国内民众不满。1915年袁世凯称帝,建立中華帝國,年号洪宪,由于国内反对,袁世凯宣布退位,登基83天便以失敗收場并于1916年6月6日逝世,葬于河南安阳。.

新!!: 田文烈和袁世凯 · 查看更多 »

袁世凯内阁

袁世凯内阁是大清帝国于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的11月1日(宣統三年九月十一日)任命、11月11日(宣統三年九月廿六日)組成的以袁世凯为內閣總理大臣的汉人为主的内阁。次年2月清帝逊位,内阁解散。.

新!!: 田文烈和袁世凯内阁 · 查看更多 »

袁林

袁林,又称袁世凯墓、袁公林,为清末民初重要軍事、政治人物,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及其夫人于氏的墓葬。位于今河南省安阳市北关区胜利路,目前建筑格局基本保存完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二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新!!: 田文烈和袁林 · 查看更多 »

龔心湛臨時內閣

心湛臨時內閣成立於民國8年(1919年)6月13日五四運動浪潮期間,結束於同年9月24日。 此屆臨時內閣成立時正值五四運動最高潮時,內政混亂,內閣幾無施政。僅僅3個月後,9月24日,龔心湛就請辭代理國務總理和財政總長職務,由靳雲鵬代理總理,李思浩代理財政總長。.

新!!: 田文烈和龔心湛臨時內閣 · 查看更多 »

錢能訓內閣

錢能訓內閣是段祺瑞內閣倒台之後成立的內閣,成立於民國7年(1918年)12月14日,最終在民國8年(1919年)6月13日的五四運動浪潮中辭職下台。 1918年10月10日段祺瑞辭職後,錢能訓代理總理職務。1918年12月14日经国会通过,成為正式國務總理,組成錢能訓內閣。 在對南方护法军政府的問題上,錢能訓內閣致力推動南北妥協,于1919年2月在上海召開的和平會議。不久之後,中國代表團在巴黎和會上的外交努力失敗,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要轉交給日本;1919年5月4日,北京的學生發起大規模游行示威,強烈譴責曹汝霖、章宗祥、陸徵祥等人。五四學潮很快風涌全國,政府未能處理好學生運動;在6月3日,政府又因為替曹章陸三人辯護而引發北京的騷亂,百余學生被捕,從而引發全國范圍內的罷課、罷工、罷市行動。政府被迫順應民眾要求。 1919年6月14日在錢能訓顶着皖系巨大压力,罷免曹章陸三人;同時內務、陸軍、海軍、財政、農商、司法六位總長也請辭,錢能訓因此也宣布辭職,由龔心湛代理總理。而南北和谈也在五四运动中卻不歡而散。.

新!!: 田文烈和錢能訓內閣 · 查看更多 »

舒鸿贻

舒鸿贻()其名一作鸿儀,字冰茹李灵年等编,清人别集總目3,合肥:安徽敎育出版社,2000年,第2249页,一字彬儒。祖籍安徽怀宁,生于安徽安庆。清朝及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新!!: 田文烈和舒鸿贻 · 查看更多 »

赵倜

赵倜()原名金生,字周人,河南汝南(今河南平舆)人,中华民国军事将领。.

新!!: 田文烈和赵倜 · 查看更多 »

薩鎮冰臨時內閣

薩鎮冰臨時內閣是第一次靳雲鵬內閣倒台後由薩鎮冰代理國務總理組成的臨時內閣,成立於民國9年(1920年)5月14日,結束於同年8月9日。 靳雲鵬告假後,由海軍總長薩鎮冰代理國務總理,內閣成員基本為原來靳雲鵬的人馬繼續擔任,到7月底直皖戰爭結束,皖系在戰爭中被直系打敗,安福系的勢力被消滅,而內閣中的安福系成員李思浩、曾毓雋、朱深等紛紛畏罪潛逃,內閣徹底瓦解。而靳雲鵬也在7月24日正式辭職,不久後靳組成他的第二次內閣,薩鎮冰的代理任期也因而結束。.

新!!: 田文烈和薩鎮冰臨時內閣 · 查看更多 »

關國煊

國煊(KWAN Kwok Huen,),中國近代史學家,廣東順德人,生於順德。畢業於香港仿林中學、建公書法專修學院、台灣省立師範大學(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讀中學時,以慧、慧之、君慧、慧君筆名投稿香港《華僑日報》、《星島日報》副刊《學生園地》。1955年獲《青年文友》月刊徵文比賽高級組冠軍、香港基督教青年會及全港中小學書法比賽高中組冠軍。大學畢業後,返港長期任中學文史教員。課餘以本名及筆名鄭仁佳、關--昌、趙志邦在台灣《傳記文學》月刋發表《民國人物小傳》多篇。.

新!!: 田文烈和關國煊 · 查看更多 »

陸軍部 (清朝)

軍部是清朝於光緒三十二年(1907年)將原有六部之一的兵部與練兵處、太僕寺合併改制而成的新部門,掌管全國的陸軍,首長為尚書,下有左右侍郎各一人與兩廳十司。宣統二年(1910年),首長與副首長改為大臣與副大臣,底下的部門也有所更替。.

新!!: 田文烈和陸軍部 (清朝) · 查看更多 »

段祺瑞

段祺瑞(),原名启瑞,字芝泉,中國安徽合肥(今属肥西县)人,為中華民國政治家,皖系军阀首领,曾三次出任国务总理,1916年至1920年為北洋政府的實際掌權者和領導人。1924年至1926年為中華民國臨時執政。.

新!!: 田文烈和段祺瑞 · 查看更多 »

江天鐸

江天鐸()字競庵、嶃盦。廣東省廣州府花縣人,中華民國政治家、律師。.

新!!: 田文烈和江天鐸 · 查看更多 »

朱深

朱深()字博淵,直隷省順天府永清縣人,中華民国的政治家、檢察官。北洋政府、皖系軍閥政治人物,後參加中華民国臨時政府、南京国民政府(汪精衛政權)。.

新!!: 田文烈和朱深 · 查看更多 »

曾毓雋

曾毓雋(),谱名以烺,字雲霈,福建省福州府閩侯縣人,清末中華民国的政治家。.

新!!: 田文烈和曾毓雋 · 查看更多 »

1918年中華民國大總統選舉

1918年中華民國大總統選舉為中華民國政府舉行的第二任大總統選舉。結果由徐世昌以425票當大總統,並於10月10日就職。.

新!!: 田文烈和1918年中華民國大總統選舉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