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田單

指数 田單

單,也作陈单,戰國時田齊宗室遠房的親屬,臨淄人,齊國的軍事家,原為齊都臨淄管理市場的小吏 。在即墨之戰中以「火牛陣」破燕軍,及後收復七十城。.

50 关系: 劉胤 (東晉)即墨之戰史記人物列表史记吕蒙君王后太史敫姜维尋秦記尋秦記 (電視劇)中國宰相列表中国历史中国历史年表中正國防幹部預備學校东周列国志乐毅平原君俱利伽羅峠之戰儒教 (宗教)军队政治工作学前250年前264年前265年前270年代前279年火牛阵田齐燕国燕武成王燕惠王照明淨寺菑川國項少龍高雄市主要道路列表魯仲連貂勃資治通鑑人物列表黃埔十道菜齊襄王齐国陈完東萊郡武庙毋忘在莒濟西之戰成功級巡防艦戰國人物列表戰國歷史年表戰國戰役列表战国七雄

劉胤 (東晉)

劉胤(),字承胤,東萊掖縣人。是西漢高祖劉邦庶長子齊王劉肥的後代。晉朝官員,在東晉官至平南將軍、江州刺史。.

新!!: 田單和劉胤 (東晉) · 查看更多 »

即墨之戰

即墨之戰發生於前284年至前279年,戰國時代燕國名將樂毅統率燕軍攻打齊國即墨城的一場攻防戰爭。.

新!!: 田單和即墨之戰 · 查看更多 »

史記人物列表

没有描述。

新!!: 田單和史記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史记

《史记》最早稱為《太史公書》,由西汉太史令(太史公)司马迁编写的历史书籍。记载了自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年間共二千五百年的历史,是纪传体通史之祖。全书包括本纪 12 卷、世家 30 卷、列传 70 卷、表 10 卷、书 8 卷,共 130 篇(卷),52 万 6500 餘字。该书原稿约在西汉末年消失,目前存世最古的史记残卷是日本京都高山寺藏中国六朝抄本,目前存世最古的完整史记是现藏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北宋“景祐本”《史记集解》(其中有十五卷为别版补配)及日本藏南宋版黄善夫三家注史记。 《太史公書》首创的纪传体撰史方法为後来历代“正史”所传承,与後来的《汉书》、《後汉书》、《三國志》合称“前四史”。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对後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皆产生了深远影响,《太史公書》同时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太史公书》最初無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记》、《太史公传》、《太史記》、《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

新!!: 田單和史记 · 查看更多 »

吕蒙

呂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東南)人,東漢末年名將。由於為虎威將軍,故亦稱呂虎威。呂蒙出身貧苦,少年時未曾受教育,其姊夫鄧當是孫策部下。呂蒙後來受到孫策的賞識,從而踏上軍人路途。呂蒙一方面屢立戰功,另一方面在壯年時受到主公孫權啟發,努力修習經典,遍讀群書,逐漸蛻變成一位具戰略眼光、智勇雙全的將領。後來呂蒙更繼任魯肅成為南郡太守,為孫吳勢力擔任前線軍督。其最重大的功績是以「白衣渡江」的計策偷襲荊州,因偷襲關羽而留下萬世臭名。.

新!!: 田單和吕蒙 · 查看更多 »

君王后

君王后(),是戰國時代田齊的亡國君田建的太后、齊襄王的王后。根據《戰國策》記載,君王后本姓-后-,是當時太史敫的女兒。其時齊國被樂毅攻陷,齊湣王被殺,全國只餘下莒和即墨二城。太子田法章逃亡到莒,化名在太史家擔當園丁。君王后當時感覺到太子的非凡身份,表示要嫁,但父親極力反對。不過二人卻私訂終身,並生下兒子田建。這在當時是令人不齒的。她的父亲因此非常愤怒。不過後來田單破燕軍,迎立太子回朝,是為齊襄王,君王后亦成為了王后,有子田建。 由於她的特殊姓氏,當了王后之後,不能被稱為“--”,所以歷史上把她稱之為“君王后”。君王后参与朝政,辅佐齊襄王。前265年,齊襄王離世後,君王后協助田建執政。在她輔政的近四十年,田齊一直都很太平,她對秦國非常謹慎,但亦對其餘五國信任。所以四十多年來齊國都沒有受到秦國及其他五國的威脅。但對於這四十年的太平,不同時代的人有不同的意思。蘇東坡認為君王后能在六國紛擾之時,為國家帶來四十年的和平,是一項大的德政;但何景明認為,這四十年的和平其實是建基於其餘五國的犧牲,因為有這五國為田齊阻擋強秦,田齊才可以享有和平,但君王后對秦王政處處忍讓,對五國不施以援手,才讓強秦有機會統一七國。 君王后死後,王后的族弟-后-勝執政。但--勝是一個貪官,不斷收受秦國的賄賂,要求他們不要對其餘五國施加援手,到五國滅亡之後,齊國亦很快滅亡。.

新!!: 田單和君王后 · 查看更多 »

太史敫

太史敫(),戰國時齊國人。當時燕將樂毅率軍攻齊,進佔臨淄,齊湣王出走逃亡,後被楚將淖齒所殺。湣王之子田法章恐遭殺害,便易名出逃,至莒城太史敫家中充當傭僕,以作避匿。太史敫之女認為法章並非常人,故對其照料接濟,十分周到,最終互生情愫,竟自私通。後來淖齒離開齊、莒,齊國舊臣紛紛尋找法章,希望重立新主。法章怕遭謀害,隱忍多時,才肯出面承認自己身份。於是莒國人立法章為齊王,是為齊襄王。 齊襄王登位後,便立太史敫之女為王后。太史敫聞訊大怒說:「女不取媒因自嫁,非吾種也,污吾世。」認為女兒竟然在未經父母之言、媒妁之命的情況下私訂終身,大違禮道,更表示不願承認太史家有此逆女,與其女兒斷絕關係,終身不與齊襄王君后往來。太史氏後來生王子田建,是為齊王建。.

新!!: 田單和太史敫 · 查看更多 »

姜维

姜维,字伯約,涼州天水郡冀縣(今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人。三國時期蜀漢著名軍事家。原为曹魏天水郡中郎將,後降蜀漢,深受諸葛亮器重。諸葛亮死後,姜維總領蜀漢軍权,並先後11次伐魏。其後,司馬昭滅蜀漢,姜維在劍閣防守鍾會。鄧艾出奇兵從陰平小路歷經艱辛,突然出現在成都附近,諸葛亮子諸葛瞻戰死,後主劉禪降魏,蜀漢滅亡。姜維打算利用鍾會野心復國,而降鍾會。但因事敗,死於亂軍之中,享壽六十二歲。.

新!!: 田單和姜维 · 查看更多 »

尋秦記

《尋秦記》是作家黃易的一部以第三人稱寫成的穿越玄幻小說,並將科幻素材融入武俠故事,為華文穿越小說始祖。整部小說共有25卷(其後出了修訂珍藏版,共有6本),小說先後於2001年及2018年被改編為電視連續劇及網絡劇。.

新!!: 田單和尋秦記 · 查看更多 »

尋秦記 (電視劇)

《尋秦記》(A Step into the Past)是黃易同名小說改編的科幻古裝電視劇,由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拍攝製作。全劇共40集,由古天樂、江華、林峯、宣萱、郭羨妮及滕麗名領銜主演,並由雪兒、李子雄、姚瑩瑩、郭峰、蓋鳴暉及雪梨聯合主演,監製莊偉建,此劇為無綫電視34週年台慶劇,男主角古天樂更憑此劇而再次勇奪2001年萬千星輝頒獎典禮最佳男主角一獎。 此劇於2005年7月14日至9月7日,2011年7月4日至8月26日以及2015年12月12日至2016年2月6日在翡翠台,2016年4月29日至2016年5月26日在TVB星河頻道、2017年6月27日在TVB經典台重播。 此劇為古天樂在TVB的最後一部電視劇,此後古天樂轉向電影界發展。.

新!!: 田單和尋秦記 (電視劇) · 查看更多 »

中國宰相列表

*本篇應指歷代最高官職者,並非單指「宰相」一職。.

新!!: 田單和中國宰相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历史

中國歷史如果從中國第一次成体系甲骨文或陶文的文字出现的商朝中期算起約有3,300年(前1300年算起);從考古学上第一个王朝二里头文化算起約有3,700年;从西周文献中傳說中的夏朝算起约有4,100年(前2070年算起);從孔子所說的、有著三皇五帝的傳說時代算起約有4,700年(前2698年算起);從盤古、上帝、女媧等不確定的神話時代算起約有「五千年」(這也是傳統民間認知上的長度);從標誌著文明萌芽的新石器時代磁山文化算起約有10,000年;從人類開始脫離原始生活的舊石器時代藍田猿人文化算起約有80萬年的歷史。 中国史前時代的傳說有伏羲做八卦,黃帝時代倉頡造文字;而近代考古發現3,350多年前(前1350年)商朝的甲骨文、約3,000年前至4,000年前的陶文、約4,000年前至5,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質的龜骨契刻符號。 從政治和社會形態區分中國歷史,據考古資料顯示,約在早於距今6,000年前的裴李崗文化晚期或者仰韶文化早期時代,中原地區從母系氏族社會過渡到氏族。同時,原始社會平等被打破。而據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夏朝已經開始君王世襲,周朝建立完備的禮制,至東周逐漸解構,秦朝統一各國政治和許多民間分歧的文字和丈量制度,並建立中央集權的專制君權統治。自漢朝起則以文官主治國家直至清朝。清末以降,民主政治、科學、馬克思主義等各種政治思潮流傳,先是革命黨推翻--於1912年成立中華民國。1949年10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中國大陸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而中國國民黨主政的中華民國政府因國共內戰失敗而退守臺灣,維持兩岸分治格局至今。 從經濟形態觀察,中國古代人口主要由自由人構成,私有制、商業活動發達。周朝時商業主要由封建領主階層控制的官商貿易和庶人的自由貿易構成。秦漢以後實行中央集權,人口由士、農、工、商等構成,其中以從事農業的自由民為主體,是一個君權官僚制下的以土地爲主要生產資本的較為自由的商業經濟社會,一些重要的行業譬如油鹽米等由官僚和商人垄断。除了農業,手工業以及商業貿易也有很大的發展。早在漢朝絲綢之路的開通,促進東亞與中亞至歐洲的陸上交通時,國際貿易早已起步;隋唐時大運河的開通促進南北貿易;唐朝的盛世及外交的開放、交通的建設,更使各國文化、物資得以交流;唐朝時出現類似匯兌証券的飛錢,宋代時出現紙幣;元代時更因為全面開通商旅的關卡使得與中亞的商業交流十分繁榮;明朝中葉實行海禁,清代則受到西方國家海上發展的影響,海上國際貿易發展迅猛。中華民國成功實施民主制度,實行自由經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先為公有制的計劃經濟社會,改革開放後逐步向私有制的市場經濟社會轉型,該形態被稱為在宏觀調控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同時1980年代以來工業化發展迅猛,數億人口在短短20多年內從農民轉為城市工商業就業者(目前僅僅被稱為“農民工”的產業工人就達到約2億)。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中国經濟成為全球經濟中越來越重要的組成部分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新!!: 田單和中国历史 · 查看更多 »

中国历史年表

中国历史年表,是依年份列出中國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在朝代更迭之間,執政權經常不會立即轉移,因而會有時間重疊。本年表基於年份不重疊的原則,將在下一個朝代的「記錄」起始點延至前一朝代結束的下一年,並非代表該年份為朝代的真正起始點。.

新!!: 田單和中国历史年表 · 查看更多 »

中正國防幹部預備學校

中正國防幹部預備學校,簡稱中正預校,為一所位於中華民國高雄市鳳山區的國立高級中學,隸屬國防部。作為訓練軍事院校之預備生。.

新!!: 田單和中正國防幹部預備學校 · 查看更多 »

东周列国志

《東周列國志》是一部長篇歷史章回小说,為明末余邵鱼、馮夢龍所撰,清代的蔡元放编評。是一部在中國除了《三国演义》之外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通俗历史演义。內容涵蓋春秋、戰國時代約500餘年的東周時期歷史,精彩豐富,包含春秋五霸、吳越之爭以及戰國七雄許多著名的歷史故事。.

新!!: 田單和东周列国志 · 查看更多 »

乐毅

乐毅(生卒年不詳),燕國的著名軍事家,輔佐燕昭王;曾攻下齐国70余城,封昌国君,後被赵国封望诸君。是東周戰國時期法家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新!!: 田單和乐毅 · 查看更多 »

平原君

平原君,嬴姓,趙氏,名胜(?),趙武靈王之子,趙惠文王的弟弟,是東周战国时期赵国宗室大臣,在趙惠文王和趙孝成王時任宰相,是著名的政治家之一,以善於養士而聞名。和齊國孟尝君田文、魏國信陵君魏无忌、楚國春申君黄歇合称战国四公子。 司馬遷著《史記》,將平原君與虞卿合立《平原君虞卿列傳》,此外,《趙世家》、《魏公子列傳》、《范睢蔡澤列傳》、《廉頗藺相如列傳》、《魯仲連鄒陽列傳》等亦散記有其事蹟。.

新!!: 田單和平原君 · 查看更多 »

俱利伽羅峠之戰

俱利伽羅峠之戰(峠是山路的鞍部、隘口),又稱礪波山之戰(となみやまのたたかい),乃日本平安時代末期壽永二年五月十一日(1183年陽曆6月2日)木曾義仲軍與平維盛率領的平氏軍之間的戰鬥。此役為源平合戰中最大的會戰,最終以平氏大敗收場。.

新!!: 田單和俱利伽羅峠之戰 · 查看更多 »

儒教 (宗教)

儒教源自中國傳統宗法性宗教,以夏商周的五教和祭礼为本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以天子为宗教领袖,以孔子为先师,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中的神道设教。儒教正统始自汉武帝独尊儒术,汉灵帝诏诸儒正定五经,刊於石碑,为古文、篆、隶三体书法以相参检,树之学门,使天下咸取则焉,正式把儒教定为国教,五经成为国家法典以及中华法系的法理基础,以春秋决狱。汉代末年,儒教广泛传播,“太尉公承夙绪,世笃儒教,以《欧阳尚书》、《京氏易》诲受四方。学者自远而至,盖逾三千。”儒教自汉代以来被奉为官学,其后各主要朝代或历史时期,都是官方指导思想。清代儒家宗教化形成的孔教也属于儒教分支。 何光沪对于儒教的定义如下:“所谓儒教,非指儒学或儒家之整体,而是指殷周以来绵延三千年的中国原生宗教,即以天帝信仰为核心,包括‘上帝’观念、‘天命’体验、祭祀活动和相应制度,以儒生为社会中坚,以儒学中相关内容为理论表现的那么一种宗教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不承认儒教是宗教。民间也多不认为儒教是宗教,多数人认为敬天、祭祖属于道教而不是儒教。.

新!!: 田單和儒教 (宗教) · 查看更多 »

军队政治工作学

军队政治工作学是研究军队政治工作的一门学科。所謂軍隊政治工作,也時稱政治作戰、政戰體系、政工體系等,內容包括對軍隊內部的控管,及對敵心理作戰等。政戰(政工)制度源起於蘇聯共產黨在蘇聯紅軍中設置的政治委員,後期的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紛紛仿效。一開始「軍隊政治工作」,主要作為軍隊裡的思想檢查工具。但隨著時代演進,政戰人員的角色也有所轉換。.

新!!: 田單和军队政治工作学 · 查看更多 »

前250年

没有描述。

新!!: 田單和前250年 · 查看更多 »

前264年

没有描述。

新!!: 田單和前264年 · 查看更多 »

前265年

没有描述。

新!!: 田單和前265年 · 查看更多 »

前270年代

前270年代從前279年1月1日開始,於前270年12月31日結束。.

新!!: 田單和前270年代 · 查看更多 »

前279年

没有描述。

新!!: 田單和前279年 · 查看更多 »

火牛阵

火牛阵,战国齐将田单发明的战术。 燕昭王时,燕将乐毅破齐,田单坚守即墨(今山东平度)。前279年,燕惠王即位。田单以反間計促使燕王以騎劫取代樂毅,進而向燕军诈降,使之麻痹,又於夜間用牛千余头,牛角上缚上兵刃,尾上缚苇灌油,以火点燃,猛衝燕军,并以五千勇士随后冲杀,大败燕军,杀死骑劫。田单乘胜连克七十余城。 南宋绍興元年,平秀州水賊邵青起事,朝廷派王德率领大军进剿。邵青采用田单火牛阵出擊。王德知邵青徵集耕牛,笑說:“是古法也,可一不可再,今不知變,此成擒耳。”,他以靜制動,萬箭齊發,火牛受傷驚恐,反而掉頭衝入邵青陣中,踩死士兵不計其數。王德一舉敉平叛亂。淳祐元年(1241)、窝阔台汗十三年十月,蒙古都元帅达海、秃雪率军攻蜀,成都守将田世显投降,汉州(今四川广汉)守将王夔驱赶火牛突围而走。 1930年,第一次国共内战時,红军在长沙曾試過火牛陣。成功击破国军防线。日军在侵华战争中也用过火牛阵,给国军造成極大傷亡。除了火牛阵之外,還有所謂的火象阵、火鸡阵、火猴阵等。.

新!!: 田單和火牛阵 · 查看更多 »

田齐

氏齐国,史称田齊,为田氏代齐后的齐国,是战国七雄之一,妫(guī)姓。 田氏出于陈厉公之子陈完(田完)。前672年,陈完因避難入齐,事齐桓公,為齊國大夫,陈与田古音相近,故古书往往作田。人稱「田氏」,田桓子時田氏开始强大,到了田和時流放了齐康公,自立为君,是為田和代齐。前386年周安王承认田和取代了姜齊。 田和传三代到齐威王,进行改革,国力强盛,大败魏国,开始称王,成为战国七雄之一。此后长期与秦国东西对峙。前284年五国联合攻齐,齐被燕将乐毅攻破,从此国力衰弱。前221年为秦所灭。.

新!!: 田單和田齐 · 查看更多 »

燕国

燕國是中國歷史上從西周到春秋戰国時期在中国北方的一個姬姓諸侯国,也作酀国、匽国或郾国,為戰国七雄之一,传国43王800年,於前222年被秦国消滅。.

新!!: 田單和燕国 · 查看更多 »

燕武成王

燕武成王(),中國戰國時期的燕國君主,繼位原因成謎,他是在燕惠王被弑後即位的,在他即位後,曾引起趙國的不滿。武成王七年(前265年),齊國田單征伐燕國,攻佔中陽。武成王十四年(前258年),武成王去世,燕孝王即位。 Category:燕國君主.

新!!: 田單和燕武成王 · 查看更多 »

燕惠王

燕惠王(),中國戰國時期的燕國君主,燕昭王之子,昭王三十三年(前279年),燕昭王死,惠王即位。 燕惠王做太子時,與乐毅有隙,即位後對樂毅用而不信,後以骑劫代之,乐毅逃亡到趙國。齊襄王五年(前279年)齐人田單在即墨(今山東平度市東南)以火牛陣击败燕军,骑劫戰死,齐國悉复得其故城。之後燕惠王責備樂毅離開燕國,樂毅回致一封《報遺燕惠王書》,載於《史記》。燕惠王六年(前273年)設置了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四郡。 《燕世家》記載燕惠王七年(前272年)病卒,但據《趙世家》記載,趙惠文王二十八年(前271年,燕惠王八年),燕相成安君公孫操殺死惠王,原因不明,《韓非子》說因君主沒有察覺而被殺害。.

新!!: 田單和燕惠王 · 查看更多 »

照明淨寺

照明淨寺,又名照明寺,舊名照明宮、情人廟,是位於台灣台北市北投區奇岩里的佛寺,1973年末成立時原為佛道混合的寺廟,因擺設司馬相如、卓文君的蠟像,招致衛道人士反彈與政府介入,也引起觀光風潮。.

新!!: 田單和照明淨寺 · 查看更多 »

菑川國

菑川國,一作甾川國,是中國漢代王國,七國之亂中齊地四國之一。西漢初年置,治所在劇縣(今山東省壽光市南),屬青州刺史部。東漢初年省併。後世常將漢代菑川國誤作淄川國,但菑川國轄地與今之淄博市淄川區轄並無重合。.

新!!: 田單和菑川國 · 查看更多 »

項少龍

項少龍,是黃易玄幻武俠小說《尋秦記》的男主角,是21世紀年輕特種部隊成員。 身為21世紀特種軍人的他,在一次時光機器的實驗被傳送回戰國時代,以假趙盤代真嬴政,憑其來自兩千多年後的智慧優勢,頻頻化險為夷,並且幫助小盤成為日後統一六國的秦始皇。 由於《尋秦記》的廣泛流傳,項少龍是黃易最廣為人知的人物。。.

新!!: 田單和項少龍 · 查看更多 »

高雄市主要道路列表

市主要道路列表列出高雄市主要的街道名稱以及命名方式。.

新!!: 田單和高雄市主要道路列表 · 查看更多 »

魯仲連

魯仲連(約前305年—前245年),有時簡稱魯連。戰國時代齊國茌平人(今山東省茌平縣王老鄉望魯店村),為遊說名士。曾就學於稷下學宮,不願出任官職。由於他的遊說技巧卓越,有著名的「義不帝秦」辯論。成為現代「和事佬」的代名詞。《漢書》藝文志有《鲁仲連子》14篇。.

新!!: 田單和魯仲連 · 查看更多 »

貂勃

貂勃(?-?),戰國時期齊國大夫,豎刁後人。.

新!!: 田單和貂勃 · 查看更多 »

資治通鑑人物列表

《資治通鑑》编者是古代中国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书名为宋神宗所定,是一部编年体的史书,共294卷,跨古代中国16个朝代,共1362年。 本列表指本书中包括的传记人物名称及概述,详细请参加具体人物条目。.

新!!: 田單和資治通鑑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黃埔十道菜

黃埔十道菜,又稱黃埔十項全能、黃埔十大酷刑,是中華民國政府在臺灣的國軍部隊之幹部體罰下屬的一些方式,此術語也因電影、電視的軍教片盛行,而為普羅大眾所知。 其是黃埔軍校在臺復校後,早期幹部創制,原先用於處罰學生之方式,後衍伸於國軍的各部隊。早期軍校學生教育是鐵的紀律勝過愛的教育,強調服從,不准辯解,強調「合理的訓練是『訓練』,不合理的訓練叫『磨練』」。不過隨著時代演進,軍中教育逐漸講求人性化之管理,體罰情事較少發生。.

新!!: 田單和黃埔十道菜 · 查看更多 »

齊襄王

齊襄王(),本名田法章,齊湣王之子。湣王死於楚国將軍淖齿之手,法章到莒城太史敫家中作佣人。前283年莒人立法章為齐王,是為齊襄王。田單在即墨之戰中破燕軍,迎接襄王返回都城臨淄,但此時齊國已大傷元氣,無法強盛如昔。法章回国后第一件事就是接太史敫的女儿成婚,册封为王后。结果太史敫表示“女无谋(通‘媒’)而嫁者,非吾种也,污吾世矣”当即宣布脱离父女关系,终身不见君王后。 有一次經過淄水,見一老人涉水,受不住寒凍,出水後無法行走,田單就脫下皮衣,給他穿上。襄王看了很不舒服,認為田單在收買人心。貫殊給他出主意,勸他不如順水推舟,嘉勉田單的善事,讓老百姓知道田單愛民是君王教的。死后田建即位,田建母君王后辅政。另有子田假。後來,齊國被秦國所滅,子孫避免被追殺,避諱故改以「法」為氏。 田齐桓公辦理稷下學宮,齊威王、齊宣王時期,稷下遊學人士达到鼎盛,集结了一大批各个学派的学者。荀子(孫況、孫卿)游学于齐國,至襄王时代,被尊為“最为老师”,多次擔任“祭酒”,成就了百家争鸣的佳话。.

新!!: 田單和齊襄王 · 查看更多 »

齐国

國是周代諸侯國,是中國歷史上從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分為姜齊和田齊兩個時代。其疆域主要位於今山東省大部、河北省東南部及河南省東北部,始封君為周武王國師、軍師太公望姜尚。齊國是周代重要的封國,齊桓公是春秋五霸之一,齊國國都臨淄(今山東淄博市臨淄區)原称营丘,齊胡公時曾遷都至薄姑(臨淄西北五十里)。姜齊傳至齊康公時,大夫田和放逐齊康公於臨海的海島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田和自立為國君,是為田齊太公。前386年,田和被周安王列為諸侯,姜姓齊國為田氏取代,田和正式稱侯,仍沿用齊國名號,世稱「田齊」,為戰國七雄之一,于周显王十七年(齐威王五年,前352年)始称王,前221年為秦國所滅。.

新!!: 田單和齐国 · 查看更多 »

陈完

陳完(前706年 - ?)媯姓,陈氏,陳與田古音相近,入齊國後,又改为田完,為陳厲公之子,歸附齊國,為大夫,諡敬仲,是田齊的始祖及田姓得姓始祖。.

新!!: 田單和陈完 · 查看更多 »

東萊郡

東萊郡,中國古郡名。漢景帝時分膠東國而置,其地在今山東烟台、威海一帶。東漢時治所為黃縣(今山東省龍口市),屬青州。曹魏時移治掖縣(今山東省萊州市),劉宋移治曲城縣。北魏時復治掖縣。隋、唐時改東萊郡為萊州。.

新!!: 田單和東萊郡 · 查看更多 »

武庙

武庙是中华文化圈国家祭祀古代杰出军事家的庙宇。唐玄宗開元十九年設置的太公尚父廟为武庙的开端,其中供奉十一位歷代良將,以太公望為主祀,以歷代名將十人配享,稱為十哲,十哲中張良為副祀。在中春及中秋時祭祀,牲品及禮樂編制都與孔廟相同。经过历代演变,武庙祭祀的人数也屡次变化,至清朝时,关羽变成武庙主神,武庙成为關帝廟。民国初年,陆海军部呈文:“关壮缪翊赞昭烈,岳武穆独炳精忠。英风亮节,同炳寰区,实足代表吾民族英武壮烈之精神。”于是民国政府开始关岳合祀,设立关岳庙,主祀关羽和岳飞,另有24位历代军事家从祀。 武庙祭祀亦傳至朝鮮半島、越南等地。.

新!!: 田單和武庙 · 查看更多 »

毋忘在莒

毋忘在莒是中文成语,源自中国春秋战国时期。.

新!!: 田單和毋忘在莒 · 查看更多 »

濟西之戰

濟西之戰發生於前284年,戰國時代燕國名將樂毅統率燕、秦、趙、韓、魏五國聯軍及被策反的楚軍共同攻打齊國的一場戰爭。.

新!!: 田單和濟西之戰 · 查看更多 »

成功級巡防艦

成功級巡防艦是中華民國海軍現役巡防艦,為美國海軍派里級巡防艦的修改型。原型以船團護衛任務為主要設計核心,在取代陽字號而生產的前提下,中華民國海軍於該艦安裝有國造反艦飛彈及波佛斯公司L70/40公釐單管快砲,增強反艦、反快艇能力。 美國海軍規劃派里級巡防艦的設計以反潛作戰為主,於低威脅環境下為遠洋船團護航及作為兩棲登陸船團的屏衛,在機能設計上屬於二線、低造價、可犧牲的艦艇。囿於台灣海峽防衛作戰需求與美國對台軍售限制,本級艦除負責反潛作戰外,也擔負艦隊區域防空任務。目前成功級均配屬海軍一四六艦隊,母港為海軍馬公基地測天島軍港,平時負責台灣海峽海域偵巡任務。.

新!!: 田單和成功級巡防艦 · 查看更多 »

戰國人物列表

本表列出曾在中國歷史戰國時代登場的人物,範圍從魯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至秦朝滅亡(前206年),參考多本史料,依照國別分類,並附錄記載該人物的文獻出處(君主除外),部分文獻如《史記》、《戰國策》則會作個簡稱。春秋五霸請參見春秋人物列表。.

新!!: 田單和戰國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戰國歷史年表

戰國歷史年表為中国歷史上的戰國時期各国君主在位年代的列表。.

新!!: 田單和戰國歷史年表 · 查看更多 »

戰國戰役列表

由於在戰國時代(公元前476年,一說公元前453年或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1年),發生大大小小不同的戰役,如五國聯軍攻齊之戰、阏与之战、長平之戰等等,以下為西元前4世紀至前3世紀的戰事,由魏秦河西之戰至秦滅齊統一中國為止。.

新!!: 田單和戰國戰役列表 · 查看更多 »

战国七雄

戰國七雄是中国古代战国时期七个较强的诸侯国的统称。春秋时期和戰國時期无数次兼併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從數百减少到數十。到战国後期,仅剩下七个实力较强的周天子分封或自立的诸侯国,分别为燕、秦、楚、齊(田齊)、韩、赵、魏,合称为“战国七雄”。常与春秋五霸并称。 除战国七雄外,小國尚有宋、衛、東周、中山、魯、滕、鄒、費等,但其实力与影响力皆不及战国七雄,只能在强国的夹缝中生存,且最终均为七雄所灭。惟中山與他國互王,《戰國策》載其國之策,宋国也在战国后期称王,有一定的实力(宋襄公一說為春秋五霸之一)。 在这七雄之中,後期以秦國、齊國國力最強。三晉之中,韓最弱小,魏都大梁最壯觀,趙國多名將。楚才晉用為知名典故。除秦國以外,其餘六國均在崤山以東。因此該六國又稱“山东六國”。前230年,秦灭韩,开启了统一六国的序幕。燕太子丹謀刺秦王政失敗導致身死國滅後,公元前221年,秦軍圍臨淄滅齊,結束戰國群雄割據。.

新!!: 田單和战国七雄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