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甯武子

指数 甯武子

宁俞,即宁武子,中国春秋时期卫国的卿。 前632年,城濮之战后,卫成公逃往楚国,命大夫元咺奉弟弟叔武参加践土之盟。有人向卫成公告发元咺立叔武为君,宁武子奉卫成公回国后,前驱射杀叔武,元咺逃到晋国。元咺向晋文公与卫成公争讼,宁武子为卫成公辩护,失败。卫成公被晋国囚禁在周都洛邑,因宁武子忠诚,赦免了他。元咺回卫国,立公子瑕。前630年,晋文公要毒杀卫成公,宁武子买通医师,得免。在鲁僖公的斡旋下,周襄王和晋文公释放了卫成公。 公子瑕和元咺被卫国大夫周颛、治廑所杀。前629年,卫成公迁都帝丘,梦见康叔说相(帝丘是夏朝相之都)夺他的祭祀,就要祭祀相,被宁武子劝阻。前623年,宁武子到鲁国聘问,鲁文公为他赋诗《湛露》《彤弓》,而宁武子“不辞,又不答赋”。文公派使者私下探问。宁武子回答说:“下臣以为是在练习演奏的。从前诸侯去京师向天子朝贺,天子设宴奏乐,在这个时候赋《湛露》这首诗,表示天子当日,诸侯当露。诸侯征伐之胜而献其功,天子则因此而赐之弓矢,又为歌《彤弓》以表彰功。现在陪臣前来继续过去的友好,哪里敢触犯大礼来自取罪过?”.

13 关系: 劉祐 (東漢)卫国叔武季亹孫莊子中國宰相列表东周列国志元咺甯相甯莊子衛瓘武子春秋人物列表

劉祐 (東漢)

劉祐,一作劉佑,字伯祖,中山郡安國縣(今河北省安國市)人,東漢大司農、八俊之一。.

新!!: 甯武子和劉祐 (東漢) · 查看更多 »

卫国

衞國,中国周朝諸侯國,姬姓,周武王弟康叔後裔。先後建都於朝歌、楚丘、帝丘、野王,轄地大致為現在的河南北部与河北南部一带。 周公平定武庚之亂後,封其同母少弟康叔於衛。康叔初封在康國(今河南禹縣西北),康叔封此國號曰衛,即取舊地為名。金文中常見的康侯、康公都是指叔封及其子嗣。 周初衛康叔遵守周公教誨,「啟以商政,疆以周索」,利用商人政治來貫徹周法,治理得很成功。衛國成為屏蕃周朝的重要支柱,康叔也被提拔到宗周王室任司寇。這樣,衛國實際上就交由其子庸伯統治。周厲王之前,衛國的歷史少見記述。周平王遷都時,衛武公曾出兵助周平戎。衛武公時一度強盛,為諸侯首領之一。 進入東周時期後由于内乱頻繁而衰弱,前661年被狄人所破,荒淫奢侈的衛懿公被狄人所殺,衛也失國,僅剩五千遺民在宋國、鄭國等國的資助下寄居於曹國。依賴齊桓公的援助,前659年遷衛於楚丘(河南滑縣東),重新建國,方才得以續存,從此淪為小国。衛文公時,國力有所恢復。衛成公元年(前629年),衛為避狄人侵擾,又遷帝丘(河南濮陽),經百年休養生息,經濟始現繁榮。 春秋晚期,衛國孫氏、宁氏專權,君臣關係不和。在孙氏投晋、宁氏被灭之后,卫国又出现了衛後莊公与卫出公父子争国的事件,国力进一步削弱。進入戰國,衛已衰敗,夾在趙、魏、齊、楚之間茍延殘喘。 前343年,魏廢姬姓衛君改立衛靈公的別支後裔子南氏為衛君。前254年,衛終於被魏國兼併,成為其附庸。前252年,魏安禧王改立其駙馬衞元君為衛君。衞元君只是一個封君,是诸侯国國內拥有爵位和封地的人,他不再是诸侯,因此其领地也不能称之为国。前241年,秦攻魏,把衛國原有的濮陽一帶歸入東郡,立姬姓後代衛君角為衞君,並將把他移到野王(河南沁陽),衛又成了秦的附庸。秦二世元年(前209年),衛君角被廢為庶人,衛國滅亡。衛國是周諸侯國中最後一個被秦滅亡的國家。 另一種說法是衛國並非被秦二世廢滅,日本史學家認為因春秋戰國的「立年改元」或「逾年改元」的紀年系統造成的混亂,導致司馬遷誤認衛國多出十二年國祚,也就是衛國是亡於秦始皇統一天下的前221年。這種見解為周振鶴所贊同。.

新!!: 甯武子和卫国 · 查看更多 »

叔武

叔武(),'''姬'''姓,'''卫'''氏,名武,谥夷,又称夷叔、卫武,中国春秋时期卫国的公子,衛文公的兒子。 前632年,城濮之战后,卫成公逃往楚国,命大夫元咺奉弟弟叔武参加践土之盟。有人向卫成公告发元咺立叔武为君,宁武子奉卫成公回国后,叔武正洗澡,高興哥哥回來,抓著頭髮出來迎接。前驱射杀叔武,元咺逃到晋国。衛成公知道叔武無罪,抱著叔武的屍體大哭一場。.

新!!: 甯武子和叔武 · 查看更多 »

季亹

季亹,春秋初期卫国公子。是卫武公的儿子,卫庄公的兄弟。他的后代就是春秋卫国政坛上颇具影响力的甯氏。著名的大夫甯武子、甯殖都是他的后代。.

新!!: 甯武子和季亹 · 查看更多 »

孫莊子

孙莊子,姬姓、孙氏,名紇,中国春秋时期卫国人,惠孫的玄孙,孙良夫的爷爷。 卫成公流亡到陈国,宁武子、孙庄子在宛濮结盟,然后国君回国。子贡曾经向卫出公提起这件事情。.

新!!: 甯武子和孫莊子 · 查看更多 »

中國宰相列表

*本篇應指歷代最高官職者,並非單指「宰相」一職。.

新!!: 甯武子和中國宰相列表 · 查看更多 »

东周列国志

《東周列國志》是一部長篇歷史章回小说,為明末余邵鱼、馮夢龍所撰,清代的蔡元放编評。是一部在中國除了《三国演义》之外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通俗历史演义。內容涵蓋春秋、戰國時代約500餘年的東周時期歷史,精彩豐富,包含春秋五霸、吳越之爭以及戰國七雄許多著名的歷史故事。.

新!!: 甯武子和东周列国志 · 查看更多 »

元咺

元咺(),中国春秋时期卫国的大夫。 前632年,城濮之战后,卫成公逃往楚国,命元咺奉成公弟叔武参加践土之盟。有人向卫成公告发元咺立叔武为君,宁武子奉卫成公回国后,前驱射杀叔武,元咺逃到晋国。元咺向晋文公与卫成公争讼,宁武子为卫成公辩护,失败。卫成公被晋国囚禁在周都洛邑,因宁武子忠诚,赦免了他。元咺回卫国,立公子瑕。前630年,晋文公要毒杀卫成公,宁武子买通医师,得免。在鲁僖公的斡旋下周襄王和晋文公释放了卫成公,公子瑕和元咺被卫国大夫周颛、治廑所杀。.

新!!: 甯武子和元咺 · 查看更多 »

甯相

宁相,即宁成子,中国春秋时期卫国的卿。 前589年,与孙良夫、石稷、向禽攻打齐国,失败,求救于晋国,遂有齐晋鞍之战。前585年,与孙良夫联合晋国、郑国伐宋国。.

新!!: 甯武子和甯相 · 查看更多 »

甯莊子

宁速,即宁庄子,中国春秋时期卫国的卿。卫武公儿子季亹的玄孙,甯氏为卿的第五代。 前660年,狄人攻打卫国,好鹤的卫懿公给宁速,让他防守,最终卫国灭亡,卫懿公被杀。卫国在齐桓公的帮助下复国。前641年,宁速支持伐邢国,认为根据占卜伐邢可以克制旱灾。前634年,宁速和鲁僖公、莒兹丕公在向地会盟。.

新!!: 甯武子和甯莊子 · 查看更多 »

衛瓘

衞瓘(),「瓘」音ㄍㄨㄢˋ,字伯玉,司隸河東安邑人,三國時期魏國、西晉的大臣,魏國侍中衛覬之子,出身於書法世家。年輕時在魏國仕官,擔任廷尉、鎮西將軍。參加討伐蜀漢的戰事,為持節監軍。蜀漢亡後,瓦解了鍾會的叛亂。入晉後衞瓘曾出鎮幽州,削弱了北方鮮卑的勢力,後任朝任尚書令,官至太保,八王之亂期間為賈后誣陷,被楚王司馬瑋殺害。.

新!!: 甯武子和衛瓘 · 查看更多 »

武子

武子,可以指:.

新!!: 甯武子和武子 · 查看更多 »

春秋人物列表

春秋時期人物主要以《春秋左傳》為主,兼收《史記》、先秦諸子籍書中出現的人物,按國別分類,上限從犬戎之禍起,下限至三家滅知襄子為止。部分國別如晉、齊等國則下至滅國為止。西周以前,參見中國上古人物列表。戰國七雄則參見戰國人物列表。.

新!!: 甯武子和春秋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宁俞宁武子寧俞寧武子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