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現代藝術博物館

指数 現代藝術博物館

代艺术博物馆(英文:Museum of Modern Art,常簡稱為MoMA)是一所在美國纽约市曼哈顿中城的博物館,也是世界上最杰出的现代艺术收藏之一。位於曼哈頓第53街(在第五和第六大道之間),此博物館經常與大都會博物館相提並論,雖館藏少於前者,但在現代藝術的領域裡,該館擁有較多重要的收藏。.

在Google地图中打开

目录

  1. 111 关系: 城市之光城市的興起埃莉諾·蘭伯特原田舞葉卡塞尔文献展卡爾·哈利·斯托翰吉卜力工作室夢境奥普艺术奈良美智宾尼法利纳安德魯·魏斯安迪·沃荷尚·丁格利小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常玉世界參觀人數最多的藝術博物館列表三個音樂家乾草堆 (莫奈)亞維農的少女于爾根·邁爾亨利·盧梭亨利·马蒂斯人文之最列表以色列博物館伊莉莎伯·弗林克彼得·艾森曼國立現代藝術博物館喬治亞·歐姬芙呂西安·克雷爾格军械库展览会克里斯蒂娜的世界克雷格·格里斯佩倒下的士兵噴泉 (杜象)矮人要塞科洛·塞维尼空中火力精確主義糟糕艺术博物馆纽约市摩天大楼列表纽约米其林星级餐厅列表罗伯特·德劳内美術館羅伊·安德森羅伯·佛萊厄提翁貝托·薄邱尼瑞士軍刀瑞士铁路时钟电影史话... 扩展索引 (61 更多) »

城市之光

《城市之光》(City Lights)是一部1931年的美国爱情喜剧电影,由查理·卓別林自编自導自演。本片讲述了卓别林饰演的流浪汉爱上了一位卖花盲女,还结交了一位反复无常的酗酒富翁的故事。 卓别林于1928年开始创作剧本时,有声电影的势头在增长,但他还是决定把本片做成默片。拍摄工作从1928年12月开始,到1930年9月结束。《城市之光》是卓别林第一次给自己的作品创作配乐,与合作用了六个星期完成。影片的主题旋律,即卖花女的主导动机是的作品《La Violetera》。因没有署作曲者的名,卓别林输了和帕迪拉的一场诉讼。 《城市之光》在1931年1月30日上映后立即取得了成功,获得了正面的评价和500万美元的票房。如今,影评人不但认为它是卓别林从影生涯的巅峰之作,还是史上最伟大的电影之一。1992年,本片因其在“文化、历史和审美方面的显著成就”,被美国国会图书馆列入国家电影登记部下属的国家电影保存委员会保护电影名单。2007年,美国电影学会在“AFI百年百大電影”榜单上把《城市之光》列为第11位史上最伟大的美国电影。1949年,影评人将片中最后一个场景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表演”。.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城市之光

城市的興起

《城市的興起》(義大利語:La Città Che Sale)是義大利未來主義畫家翁貝托·薄邱尼在1910年的畫作。此畫作在1911年於米蘭的「Mostra d'arte libera」會場上展出,之後1912年被義大利作曲家費魯喬·布梭尼買下,現今則保存在美國紐約市的現代藝術博物館。.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城市的興起

埃莉諾·蘭伯特

埃莉諾·蘭伯特(Eleanor Lambert Berkson)()是紐約時裝週的創辦人,美國時尚界及公關界的核心人物。.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埃莉諾·蘭伯特

原田舞葉

原田舞葉(原田マハ、)是一位日本小說家、文化保存機構監護人,出生於東京都小平市。她畢業於山陽女子高等学校、關西学院大学文学部日本文学科、早稻田大学第二文学部美術史学専修。原田舞葉曾任職マリムラ美術館、伊藤忠商事、森大廈、都市開發企業美術館準備室、現代藝術博物館。她在2002年成為文化保存機構監護人。她的哥哥原田宗典也是小說家。 她從2003年開始執筆寫作、2005年共著《ソウルジョブ》。同年《等待幸福》獲得第1回日本愛情小說大賞、並改編成電影。原田舞葉以筆名maha發表手機小説。2012年《畫布下的樂園》(楽園のカンヴァス)獲得第25回山本周五郎賞、第147回直木賞候補。.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原田舞葉

卡塞尔文献展

卡塞爾文獻展(Kassel Documenta)是世界最著名的藝術展覽之一,在德國卡塞爾每5年舉辦一次,與巴西聖保羅雙年展及威尼斯雙年展並稱為世界三大藝術展,在三大展覽中資歷排行第三。.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卡塞尔文献展

卡爾·哈利·斯托翰

卡爾·哈利·斯托翰是20世紀瑞典最重要的陶瓷藝術家和設計師之一。他十多歲時到巴黎學藝,自1939年起,他加入了皇家羅斯蘭,其後接替貢納爾·尼倫德成為皇家羅斯蘭的首席設計師暨藝術總監,直至1973年離開皇家羅斯蘭自立門戶。卡爾·哈利·斯托翰的部分作品現存於瑞典國立博物館以及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Category:瑞典設計師.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卡爾·哈利·斯托翰

吉卜力工作室

,是一家日本的动画工作室。其動畫作品以高品質著稱,其細膩又富有生气、充满想象力的作品在全世界獲得極高的评价。 吉卜力工作室現今位於日本東京都近郊的小金井市,佔地300多坪,目前約有300多名員工。工作室标识为其代表作品角色《龙猫》來設計的。 吉卜力工作室的作品主要由宮崎駿、高畑勳負責創作,鈴木敏夫擔任行銷。作曲家久石让亦为许多吉卜力工作室的作品制作过电影音乐。該工作室的影像作品由迪士尼發行。.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吉卜力工作室

夢境

《夢境》(英語:The Dream)是法國後印象派畫家亨利·盧梭的油畫作品,為其代表作之一,完成於1910年。《夢境》首次於1910年5月在獨立藝術家協會(the Society of Independent Artists)展出,是亨利·盧梭最後完成的作品,距離他去世(1910年9月2日)只剩幾個月。法國詩人纪尧姆·阿波利奈尔給予此畫很高的評價。.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夢境

奥普艺术

歐普藝術(OP Art),又被稱為視幻藝術或光效應藝術或光學藝術或光幻覺藝術或視網膜藝術,是使用光學的技術營造出奇異的藝術效果。歐普藝術作品的內容通常是線條、形狀、色彩的週期組合或特殊排列。藝術家利用垂直線、水平線、曲線的交錯,以及圓形、弧形、矩形等等形狀的並置,引起觀賞者的視覺錯覺,這些錯覺例如是:平面的圖案出現了立體感或是不尋常的视觉效果。.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奥普艺术

奈良美智

奈良美智(,英語:Yoshitomo Nara;1959年12月5日-)是一位活躍的日本當代藝術家,日本青森縣弘前市人。 奈良美智出生於平凡的家庭。在青森縣立弘前高中畢業後原先考上武藏野美術大學,後來被退學,接著轉到愛知縣立藝術大學就讀,主修是美術,並在該校讀到研究所畢業。畢業之後奈良美智曾擔任高中美術老師,在1987年到德國杜塞道夫藝術學院(Kunstakademie Düsseldorf)留學,隨後在日本舉行了許多個展,1995年得到名古屋市藝術獎勵賞。1990年代後期從德國移居到了美國。並展開了他當代藝術風格的創作。1998年曾於加大洛杉磯分校擔任客座教授。現居於日本。.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奈良美智

宾尼法利纳

宾尼法利纳(Pininfarina)是20世纪一家位于意大利都灵的著名汽车设计公司,以设计了多样法拉利跑车而出名。由Barttista Farina创立于1930年。此外,目前在全球各地路上奔馳的各大汽车廠牌车子,包括大型房车、豪华轿车、中型和小型轿车,还有一些混合动力和纯电动车,很多都是由宾尼法利纳负责内外型设计的。.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宾尼法利纳

安德魯·魏斯

安德魯·奈维尔·魏斯(Andrew Nowell Wyeth,),又译怀斯,美國當代重要的新寫實主義畫家,以水彩畫和蛋彩畫為主,以貼近平民生活的主題畫聞名,作品已被相當多的博物館、藝廊重視與收藏,包括了美國國家畫廊。.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安德魯·魏斯

安迪·沃荷

安迪·沃荷(Andy Warhol,),美國藝術家、印刷家、电影摄影师,是视觉艺术运动波普艺术的开创者之一。安迪·沃荷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出生,在他的家鄉匹兹堡,有安迪·沃荷博物馆纪念他的作品及一生。在他成為商业插画家获得巨大成功之后,沃荷曾經從事画家、前卫电影制作人、档案家、作家等工作。他亦发明了廣為流傳的「成名十五分鐘」理論。 安迪·沃荷認為藝術與金錢掛勾,因此應該要努力把藝術商業化。他的著名作品中,有一幅不斷複製家傳戶曉的金寶湯圖案,就表现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新一階段。他经常使用絹印版畫技法来重現圖像。他的作品中最常出現的是名人以及人们熟悉的事物,比如瑪麗蓮·夢露和埃爾维斯·普雷斯利。重复亦是其作品的一大特色。 安迪·沃荷亦曾投放精力到电影和音乐《地下丝绒》(The Velvet Underground)中。但其電影作品多被視為地下電影,《Chelsea Girl》、《Eat》、《Blue Movie》等片以創意的色情、缺乏情節和過度地冗長(《Four Stars》一片更是长达25小时)著稱。 1968年,安迪·沃荷遭狂迷槍擊,重傷但撿回一命。1987年2月22日,安迪·沃荷因醫療事故突然離世,享年58歲。他的身價估計高達七億美元。.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安迪·沃荷

尚·丁格利

尚·丁格利(Jean Tinguely,1925年5月22日,瑞士佛立堡生-1991年8月30日,伯恩卒),另譯傑昂·唐格里,瑞士達達主義畫家與雕刻家,以機動藝術創作聞名。他以作品來暗諷文明工業社會中盲目生產過剩的現象。 丁格利在瑞士巴塞爾成長,曾就讀於巴塞爾藝術與工藝學校(Basel School Of Arts And Crafts);為了發展藝術生涯,他於1952年與第一任配偶——瑞士藝術家伊娃·埃普莉(Eva Aeppli)遷居法國。他的首次展覽於1954年五月在巴黎阿賀諾畫廊(Galerie Arnaud)舉辦。丁格利被視為二十世紀中期巴黎的前衛藝術家。1955年,丁格利與多位藝術家,包含杜象(Duchamp)與卡爾達(Calder),共同參與名為「運動」(Le Mouvement)的展覽,這也是機動藝術首次在藝術中獲得重要地位。丁格利亦是1960年時在新寫實主義宣言中簽署的藝術家之一。 丁格利於1971年與法國藝術家妮基·桑法勒結婚。兩人的共同創作包括巴黎的《史特拉文斯基噴泉》(Fontaine Igor Stravinsky,1983年)以及《詩農堡噴泉》(Fontaine de Château-Chinon,1988年)。 丁格利最著名的作品包括《向纽约致敬》(Homage to New York),是他於1960年接受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邀請所創作的作品。《向纽约致敬》是一架自毀式機器,曾在展覽中運轉27分鐘,但這次表演並未成功將作品完全摧毀,而表演中被破壞的機械殘骸則成為觀眾的紀念品。兩年後,他受美國國家廣播公司之邀創作了《世界盡頭研究二號機》(Study for an End of the World No.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尚·丁格利

小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

小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英文:John Davison Rockefeller, Jr.,)是美国著名慈善家、洛克斐勒家族的重要人物。他是标准石油公司創辦人、亿万富翁约翰·洛克菲勒唯一的儿子和继承人,也是著名的洛克斐勒五兄弟的父亲。为与他的更为著名的父亲相区别,通常称为“小”约翰·洛克菲勒。.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小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

常玉

常玉(),著名法國華裔畫家,本名常有書。畫風中西融合,常被稱為「東方馬諦斯」、「中國的蒙迪里安尼」。.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常玉

世界參觀人數最多的藝術博物館列表

本表列出英國《藝術報》於2014年3月25日發布的2013年度世界參觀人數最多的藝術博物館(包括任何形式展出藝術品的博物館)。名單中的100家博物館共接待169,968,789人次參觀,其中英國的博物館有35,188,525人次造訪居冠,美國則以17家博物館列名為最多。 不過,世界上像是倫敦自然史博物館在內的自然歷史和科學博物館並沒有被歸類屬於藝術範疇博物館,而北京故宫博物院(紫禁城)和法國歷史博物館(凡爾賽宮)等博物館在性質上則被視為非以博物館展示教育功能為主的名勝景點,由於陳列室散落各處宮殿,實際參觀展覽人數難以客觀衡量,所以也未收錄在本列表中。 包括NGV International有1,306,852人和Ian Potter Centre and NGV International有634,069人。 包括Getty Center有1,356,381人和Getty Villa有372,434人。 包括M.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世界參觀人數最多的藝術博物館列表

三個音樂家

三個音樂家是畢加索繪製的兩幅相同的抽象拼貼油畫。兩幅作品都完成于1921年的楓丹白露,是綜合立體畫派作品的典型。其中一幅現藏於紐約市的現代藝術博物館,另外一個藏於費城美術館。 畫中的人物是一個丑角、一個小丑貝洛和一個僧侶,分別代表畢加索本人、纪尧姆·阿波利奈尔和馬克思·雅各布。后兩位是人在1910年代與畢加索來往頻繁。.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三個音樂家

乾草堆 (莫奈)

《乾草堆》(Les Meules)是法國印象主義畫家克洛德·莫奈的一系列繪畫作品,這些作品都以“乾草堆”為主題,其中主要作品有25幅(威爾頓斯坦索引編號:1266-1290),均為布面油畫,完成於1890年夏末到次年春季。有時候《乾草堆》系列也包含其他的同主題但不同標題的畫作。這一系列作品以其對每天、每季不同時間的光線的敏銳觀察而出名。繪製地點是法國吉維尼莫奈居所附近。 《乾草堆》系列是莫奈非常出名的作品,現在這些作品大部分收藏於巴黎的奧賽博物館和瑪摩丹美術館,此外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現代藝術博物館、蘇格蘭國家畫廊、日本國立西洋美術館等等世界各地的美術館中也有收藏。.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乾草堆 (莫奈)

亞維農的少女

《亞維農的少女》(Les Demoiselles d'Avignon;Las señoritas de Aviñon)是西班牙畫家巴伯羅·畢卡索的名作之一,由其於1907年在西班牙的妓院中所繪。亚维农是巴塞罗那的一条街,起初毕加索想画几名街边的妓女,最后画成了五名半抽象的裸体少女和一组静物。畫中左面的三名少女較為貼近自然的西班牙女子,而右面的兩名則似乎戴著非洲面具。据畢加索所說,這些面具是為了展現出一種強烈的、近乎野性的力量。 此畫抛棄了透視法,轉而使用平板的原始主義畫法。此這幅原始立體主義畫作被認為是後來的立體主義與現代藝術的發端之一。此畫爭議頗大,就算是畢卡索的朋友也有人對此抱持批評的態度。馬蒂斯認為這幅畫不過是個糟糕的玩笑,而喬治·布拉克最初也不喜歡這幅畫,但後來卻對其進行了大量研究。 此外這幅作品與塞尚的《沐浴者》、高更的《野蠻人》及格雷考的《揭開第五印》的相似性也廣為後世評論家所議論。 這幅在「洗濯船」中完成的作品,1916年首次在法國人安德烈·萨尔蒙組織的昂当沙龙(--)裏向公眾展出, edited by Christopher Green, Courtauld Institute of Art, University of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不過薩爾蒙在1912年就曾提過這幅作品。同時,他給予了現時通用的《亞維農的少女》一名,以取代最初的《亞維農妓院》(--),減輕其對公眾的衝擊。,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4, ISBN 0520087925 而畢加索常稱其為「我的妓院」(mon bordel),並一直不喜歡薩爾蒙的標題。 目前《亞維農的少女》藏於美國紐約的現代藝術博物館內,該館1939年購得此畫。.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亞維農的少女

于爾根·邁爾

于爾根·赫曼·邁爾 (德語:Jürgen Mayer H, 1965年10月30日-),是一位德國建築師及藝術家,生於司圖加特,現今他的建築事務所J.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于爾根·邁爾

亨利·盧梭

亨利·朱利安·費利克斯·盧梭(Henri Julien Félix Rousseau、 )是法國後印象派畫家,以纯真、原始的风格著称。 他曾经是一名海关的收税员,也是自学成才的天才画家,其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 pages 7 & 8代表畫作為《夢境》、《沉睡的吉普赛人》等。.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亨利·盧梭

亨利·马蒂斯

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 ;又譯馬諦斯,)是一位法国画家,野兽派的创始人及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塑家及版画家。 馬蒂斯與畢卡索、馬歇爾·杜尚一起為20世紀初的造型藝術帶來巨大變革。 他也是野獸派的領袖。 野獸派主張印象主義的理論,促成了20世紀第一次的藝術運動。使用大膽及平面的色彩、不拘的線條就是馬蒂斯的風格。風趣的結構、鮮明的色彩及輕鬆的主題就是令他成名的特點,也使得其成為現代藝術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馬蒂斯在法國皮卡第博安昂韦尔芒多瓦長大,后決定於1887年去巴黎学习法律,幷於毕业后回家乡作为一名地方法院行政官。他在一次阑尾炎患病期间,首次作画并发现其中的乐趣“如同在天堂裡”,因而立志成為一名藝術家。 這樣的行為令他的父親十分失望。Bärbel Küster.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亨利·马蒂斯

人文之最列表

人文之最列表紀錄了在世界領域上人文方面最頂尖的世界紀錄和事物,這裡列舉了一些人文之最。.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人文之最列表

以色列博物館

以色列博物館(מוזיאון ישראל,ירושלים, Muze'on Yisrael, Yerushalayim)成立于1965年,是以色列的國家博物館。該館位於耶路撒冷吉瓦特拉姆区的山丘上,与以色列国会大厦、以色列最高法院、、希伯來大學和圣经之地博物馆为邻。 為了興建這座世界级的美術館與考古博物館,耶路撒冷市長在幕後付出了不少心力。這間博物館有大量來自非洲、南北美洲、大洋洲與遠東的聖經考古學、、民族誌、美術方面的工藝品、稀少的手抄本還有古代玻璃製品與雕塑等館藏。而在博物館的地面上有個名為聖書之龕的獨特造型建築物,收藏著在馬薩達發現的死海古卷與工藝品。該館的館藏有500,000物品,其中約7,000物品與作品可在觀看。 該博物館的主管是前美國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的副主管,於1997年就任。在他的監督之下,該館耗資一億美元來改善館舍並使藝廊空間增倍。而修繕過的博物館則於2010年7月26日開幕。 該館佔地將近5萬平方公尺,每年吸引90多萬名遊客,其中有10多萬名市參訪該館青年館的兒童。該館內部的聖經與考古學館藏了各種考古發現,有世界上最多的以色列工藝品收藏。.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以色列博物館

伊莉莎伯·弗林克

伊莉莎伯·弗林克女爵士,DBE,CH,RA(Dame Elisabeth Frink,),英國雕塑家和版畫家。 弗林克是國際有名雕塑家,作品展出無數,獲一些著名美術博物館收藏,包括倫敦泰特畫廊,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等。弗林克的作品是其他學者研究及参考的對象,例如藝術史學家布賴恩.羅伯遜、及愛德華.露西.史密斯等。在一些20世紀雕塑史論著,如赫伯特.里德的《簡明現代雕塑史》,也有列舉弗林克的作品。弗林克獲英國大學頒贈榮譽博士學位。.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伊莉莎伯·弗林克

彼得·艾森曼

彼得·埃森曼(Peter Eisenman,),美國建築師、建築理論家與教育家。現於耶魯大學建築學院從事理論研討與進階設計工作室的教學,亦曾任教於劍橋大學、哈佛大學、賓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及俄亥俄州立大學。他也是庫柏聯盟學院的榮退教授。.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彼得·艾森曼

國立現代藝術博物館

國立現代藝術博物館(Musée National d'Art Moderne)是法國的國家現代美術的博物館,為龐畢度國家藝術和文化中心的組成部分,主要展區位於巴黎第四區的龐畢度中心。博物館的展區位置在歷史上曾經多次更換,展品規模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紐約的現代藝術博物館。博物館也經常更換展出的展品,現代藝術博物館為巴黎知名景點與地標。.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國立現代藝術博物館

喬治亞·歐姬芙

喬治亞·歐姬芙(Georgia Totto O'Keeffe,)是一位美國藝術家,被列為20世紀的藝術大師之一。歐姬芙的繪畫作品已經成為1920年代美國藝術的經典代表,她以半抽象半寫實的手法聞名,其主題相當具有特色,多為花朵微觀、岩石肌理變化,海螺、動物骨頭、荒涼的美國內陸景觀為主。她的作品中常充滿著同色調的細微變化,組成具有韻律感的構圖,某些時候歐姬芙畫中的物品外輪廓,讓觀者感到此物品的清脆感。.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喬治亞·歐姬芙

呂西安·克雷爾格

呂西安·克雷爾格(,1934年8月14日-2014年11月15日)是法國攝影藝術家、作家和電影製片人,同時也是著名藝術家巴勃羅·畢卡索和導演尚·考克多的好友,以及歐洲著名的創辦者。其早期作品的主題主要是以女性裸體和公牛為主,後來則轉而致力於片段攝影。他在好友畢卡索與考克多的幫助下於1958年出版第一本攝影集《難忘的人體》(Corps mémorable),至今則出版了近80本專書並且在世界各地舉辦數百場展覽。克雷爾格在法國大力提倡攝影作為藝術創作的地位,成功促使得攝影作品得以在博物館內進行展示。同時他除了與朋友米歇爾·圖尼埃和共同在亞爾創辦國際攝影節外,同時在法國普通大學與美術學院教導攝影課程。他也是首位入選成為巴黎法蘭西藝術院院士的攝影師,並且自2013年開始擔任法蘭西藝術院主席。.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呂西安·克雷爾格

军械库展览会

军械库展览会(Armory Show),即國際現代藝術展(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of Modern Art)是1913年美國畫家與雕刻家協會組織的一場大型藝術展,是美國史上第一場大型現代藝術展。這場藝術展共于三座美國城市舉行,第一場在紐約的第69兵团军械库(2月17日至3月15日),之後是芝加哥的芝加哥藝術學院和波士頓的科普利藝術學會(Copley Society of Art), Copley Society of Boston, Copley Hall, Boston, Mass., 1913,最後一場由於展位短缺,所有美國藝術家的作品都未能得到展出Brown, Milton W., The Story of the Armory Show, Joseph H Hirshhorn Foundation, New York, 1963, pp.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军械库展览会

克里斯蒂娜的世界

《克里斯蒂娜的世界》(Christina's World)是1948年美國畫家安德魯·魏斯繪製的一幅現實主義蛋彩畫,描繪一名臥在褐色荒原上、望向背景裡灰房子的女性。 此畫現為紐約市現代藝術博物館的永久藏品。 in the MoMA Online Collection.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克里斯蒂娜的世界

克雷格·格里斯佩

克雷格·格里斯佩(Craig Gillespie,)是一名澳大利亚電影导演,以作品《伍德考克先生》(2007年)和《新天师斗僵尸》(2011年)聞名。.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克雷格·格里斯佩

倒下的士兵

倒下的士兵(The Falling Soldier,Muerte de un miliciano)是一张由罗伯特·卡帕的著名照片,被认为于1936年9月5日攝影,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被认为其描绘了在西班牙内战时期的一位保皇派(FIJL)士兵之死。这名士兵后来被确认是无政府主义者,西班牙政府的档案馆保存了他在木里亚诺山牺牲的日期记录。曾有长枪党从一开始就指出照片为摆拍指被拍摄对象是刻意为摄影师摆出造型拍摄的,而非真实自然状态下的抓拍。作品,但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在西班牙以外的地方,人们都认为照片是一个真正的纪实影像。 最近的研究指出照片确系伪造(摆拍、非纪实或者非原意),指其绝对不是摄于战役遗址,而是在大约30英里外的埃斯佩霍。 -->.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倒下的士兵

噴泉 (杜象)

《噴泉》()又譯為《清泉》,是美籍法裔藝術家馬塞爾·杜象於1917年創作的作品,這也是他稱為「」的之一。杜象在《噴泉》這件作品中使用了在紐約第五大道118號的連鎖店購買的貝德福郡型(Bedfordshire)陶瓷小便斗,將其命名為「噴泉」並署名「R.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噴泉 (杜象)

矮人要塞

是兼有經營模擬和roguelike特徵的獨立製作遊戲。遊戲為免費軟體,在2002年開始開發,2006年alpha版釋出,之後每隔2~3年有較大的更新。製作人是塔恩·亞當斯和札克·亞當斯兄弟,兩人只靠玩家的捐款過活。遊戲用特定演算法隨機產生奇幻世界,玩家控制一群矮人建立一個地底要塞,或是控制一個人物在這個世界中遊蕩。評論家對遊戲的極端複雜度和衍生玩法給予正面評價,但對其難度反應不一。此遊戲是我的世界的重要靈感來源,並在2012年被選入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的電玩史展出。 遊戲使用延伸ASCII圖象作為介面但玩家可以用簡單的圖案取代之。遊戲是開放的,沒有特定目的。在開始玩之前,程式會先必須產生一個有海洋、陸地、氣候、生物相、歷史、人物的地圖。要塞模式讓玩家在地圖上找一個地點建立要塞,對抗自然環境和敵人,創造財富,並照顧矮人的食衣住行育樂。每個矮人有自己的個性、宗教、性向、體質、偏好、和工作技能。冒險模式是回合制的roguelike角色扮演遊戲,玩家在這個世界中自由探索、交易、接受任務,甚至可以去參觀要塞。戰鬥過程包括解剖學細節,可以刺穿各個內臟、挫傷脂肪、割斷血管造成失血、或砍斷四肢。 在矮人要塞之前,塔恩·亞當斯做的是「亞莫之奴:神與血」,是一個等角立體的遊戲。到2004年,遊戲太難維持,亞當斯把重心轉到矮人要塞。亞當斯稱矮人要塞是他的畢生事業,並在2011年說遊戲的1.0版可能要再過20年才會完成,而且就算到那時候他也會繼續開發。矮人要塞有一群小眾支持者和活躍的網路社群。因為遊戲沒有最終目標,幾乎每一場遊戲最後都會滅亡,因此社群中有個非官方的口號:輸了才好玩(losing is fun)。.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矮人要塞

科洛·塞维尼

科洛·史蒂文斯·塞维尼(Chloë Stevens Sevigny,;)是一位美国女演员,时装设计师。曾是一名模特。出生于马萨诸塞州的斯普林菲尔德。 1999年塞维尼凭借在电影《男孩不哭》(Boys Don't Cry)中的表演获得奥斯卡奖最佳女配角和金球獎最佳女配角的提名。 2010年,塞维尼因出演HBO的电视连续剧《大爱一场》而获得了第67屆金球獎电视类最佳女配角。此外,塞维尼曾演出两个百老汇舞台剧,出演过多个音乐录影带。她还设计时装。.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科洛·塞维尼

空中火力

《空中火力》(Whaam!),是美國畫家羅伊·利希滕斯坦于1963年所創作的雙聯畫。其是其中一幅最爲知名的普普藝術畫作,并且同時是利希滕斯坦最爲重要的作品。《空中火力》于1963年在紐約李歐·卡斯特裡畫廊首次展出,並于1966年由倫敦泰特美術館收購。畫作自2006年在泰特現代藝術館作常駐展示。 左側嵌板顯示了一架發射火箭彈的戰鬥機,而在右側則展示了火箭彈射中了另一架飛機並使其爆炸成火焰。利希滕斯坦從幾本漫畫書的内容來構思出作品的形象。他將其原稿徹底變樣,從1962年戰爭漫畫書單板,到以雙聯的方式呈現,同時改變圖像和故事元素之間的關係。《空中火力》的雙板被視爲世俗、空間和心理的一體化。畫作標題是根據整體動作和作品衝擊來命名,並在右側嵌板展示了這巨大的擬聲詞。 利希滕斯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學習成爲藝術家,並之後在美國陸軍服役。他在基礎訓練期間實習防空演習,並被派往飛行員進行培訓,然而該計劃卻在開始之前就被取消。戰後他所處理的主題均關於浪漫和戰爭。利希滕斯坦在幾件作品中描繪了空中對戰。《空中火力》是他在1962年至1964年期間戰爭系列的其中一幅作品,而《當我開火時》則是兩個大型戰爭主題畫作之一。.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空中火力

精確主義

精確主義(Precisionism)是美國本土的第一場現代藝術運動,緊隨其後的就是現代主義在美國的興起。精確主義藝術首次出現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在1920年代和30年代早期達到高峰,題材主要是新興的美國大廈、橋樑和工廠等建築物,其風格也被稱作“立體現實主義”(Cubist-Realism)。 “Precisionism”這個詞本身出現在1920年代中期,提出者可能是現代藝術博物館的主管阿爾弗雷德·H·巴爾(Alfred H.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精確主義

糟糕艺术博物馆

糟糕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Bad Art,缩写为MOBA)是美國的一家私人博物馆,其宗旨是“歌颂那些无法通过其他渠道得到认可和展示机会的艺术家的劳动成果”。糟糕艺术博物馆总館位于马萨诸塞州的戴德姆,另在马萨诸塞州的萨默维尔和布鲁克莱恩设有分館。博物馆有常驻展品500件,都是“糟糕至极而让人难以忽略”的作品;其中25到35幅作品随时展出。 糟糕艺术博物馆建于1994年,当时古董商斯科特·威尔逊曾向朋友们展示一幅从垃圾中回收过来的画作,他的朋友就建议威尔逊开设一个展览。不到一年时间,开设在威尔逊朋友家的展览就因为人满为患而不得不另寻他所。糟糕艺术博物馆随后迁至戴德姆一家剧院的地下室。1995年,博物馆的联合创始人杰瑞·赖利在解释博物馆的创立初衷时说道:“世界上每个城市都至少会有一家博物馆来展示艺术的精华,而MOBA则是唯一一家致力于收集并展示糟糕艺术的博物馆”。MOBA的藏品必须为原创作品,且具有严肃的主题;但同时又必须有严重的缺陷而非平淡无奇。策展人无意于展出那些刻意而为的拙劣作品。 很多波士顿的的非常规旅游线路都会将MOBA列入其中,一些国际性报纸及杂志曾专题介绍过MOBA。许多人受到了MOBA的启发在世界范围内开设了一些类似的展览,以对抗占统治地位的艺术。《》的表示糟糕艺术博物馆所引起的关注正体现出博物馆展出“最伟大的糟糕艺术”的一种大趋势Solomon, Deborah.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糟糕艺术博物馆

纽约市摩天大楼列表

纽约市是美国最大的城市,坐落着6,486栋竣工高层建筑物,其中有113座高度超过。这些高楼集中在曼哈顿中城和下城区域,曼哈顿的其他区域以及布鲁克林、皇后區、布朗克斯的行政区也有一定数量的高层建筑。,包含在建工程,整个城市中共有241栋高度超过的建筑,这远超过美国其他城市。 纽约市最高的建筑是世界貿易中心一號大樓,高度,于2013年5月10日封顶,2014年11月3日正式对外开放。这栋104层高的摩天大楼同时也是美国最高、西半球最高、世界第六高的建筑。坐落于曼哈頓中城的帝国大厦,建于1931年,共103层,高,含天线高,是美国第四高、世界第23高的摩天大楼。在其建成之后直到1972年原世界贸易中心110层高的北楼完工,曾一直保有世界上最高建筑的桂冠。世界贸易中心()世界第一高的称号并没有保留很久,1974年位于芝加哥108层高的西尔斯大楼(现名威利斯大厦)完工后赶超了它。世界贸易中心双塔在九一一袭击事件中被毁,帝国大厦也因此重新成为纽约市最高建筑,并一直持续到2012年4月在建中的世贸中心一号大楼超过它。纽约市第4高的建筑是美國銀行大廈,含塔尖高。并列第5高的是高、曾在1930年到1931年短暂成为世界第一高楼的克莱斯勒大厦,以及完工于2007年的纽约时报大厦。 从2003年至今,纽约市共有24座高度超过的建筑完工。包括全美最高建筑的世贸中心一号楼,另有12栋在建大楼。世贸中心一号楼是重建世界贸易中心计划的一部分,此外还有高的四号楼、七号楼以及两座在建建筑:高的二号楼和高的三号楼。.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纽约市摩天大楼列表

纽约米其林星级餐厅列表

这是纽约自2006年以来获得米其林星级的餐厅列表。2006年,第一版《纽约米其林指南》发布。这是米其林第一次在欧洲以外地区发布红色指南。.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纽约米其林星级餐厅列表

罗伯特·德劳内

羅伯特·德勞內(Robert Delaunay;)是一位法國藝術家,1904年19歲時作品已在獨立者沙龍參展,早年旅居英國,受阿凡桥派的后印象派畫風影響較大Robert Delaunay – Sonia Delaunay, 1999, ,1910年代早期與他的妻子索尼婭·德勞內一起開啟了奧費主義運動。他生平大部分時間呆在巴黎,一戰期間則前往西班牙和葡萄牙。晚年則走抽象主義路線,風格近似保罗·克利。.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罗伯特·德劳内

美術館

美術館是指保存、展示藝術作品的設施,通常是以視覺藝術為中心。最常見的展示品是繪畫,但雕塑、攝影作品、插畫、裝置藝術,以及工藝美術作品也可能會被展示。美術館主要的目的是提供展示空間,但有時也會用作舉辦其他類型的藝術活動,例如音樂會或詩歌朗誦會等。此外美術館通常也兼具推廣與文化相關的教育、研究等功能。.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美術館

羅伊·安德森

羅伊·安德森(Roy Andersson,)是一位瑞典電影導演,他執導的電影包含《瑞典愛情故事》(1970年)與《二樓傳來的歌聲》(2000年)。比起其他電影,《二樓傳來的歌聲》(Sånger från andra våningen)成功地鞏固他的個人風格-使用長鏡頭的荒誕喜劇,諷刺僵固的瑞典文化,具有費里尼式的怪誕風格。三十年來,他的生涯執導超過400部廣告和兩部短片,但只執導過五部長片電影。2014年作品《寒枝雀静》赢得第71届威尼斯影展金狮奖。.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羅伊·安德森

羅伯·佛萊厄提

羅伯·约瑟夫·佛萊厄提, FRGS(英语:--) (英語:Robert Joseph Flaherty,1884年2月16日-1951年7月23日)是美國導演。他導演及製作首部取得商業成功纪录長片——北方的南奴克 (1922),此電影為帶來的成功是他的事業高峰。雖然他繼續發展叙事紀錄片,發表以南太平洋為背景的莫亞那(1926)、於爱尔兰阿倫群島拍攝的艾蘭島之人(1934),但始終都無法超越前作。佛萊厄提被後世視為紀錄片及民族誌電影之父。 1914年,他與作家弗朗西斯·佛萊厄提结婚,一直直到他於1951逝世。弗朗西斯曾參與製作幾部她丈夫的電影,並憑路易斯安那的故事 (1948年)獲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創故事提名。.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羅伯·佛萊厄提

翁貝托·薄邱尼

翁貝托·薄邱尼(義大利語:Umberto Boccioni,)是義大利的畫家、雕塑家以及未來主義提倡者。.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翁貝托·薄邱尼

瑞士軍刀

--(Schweizer Armeemesser)或--(Schweizer Offiziersmesser),又常称为--(Schweizer Messer)或萬用刀,是含有許多工具在一個刀身上的折疊小刀,由于瑞士军方为士兵配备这类工具刀而得名。.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瑞士軍刀

瑞士铁路时钟

士鐵路時鐘()是瑞士聯邦鐵路在各車站所使用的時鐘,由受僱於瑞士聯邦鐵路的瑞士工程師漢斯希爾費克於1944年和鐘錶製造商Mobatime共同設計。1953年,希爾費克以鐵道圓盤信號機的外型為靈感,增加了現有鐘面上的紅色秒針。 瑞士鐵路時鐘已成為了瑞士的國家象徵之一,倫敦的設計博物館和紐約的現代藝術博物館都將其列為二十世紀的傑出設計,瑞士郵票的「瑞士經典設計系列」之中亦包含瑞士鐵路時鐘。此鐘面設計於2012年授權給蘋果公司用於其iOS產品之上。.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瑞士铁路时钟

电影史话

《电影史话》(The Story of Film: An Odyssey)是一部关于电影史的纪录片,共15集,总长度超过900分钟。 本片的导演为北爱尔兰电影评论家马克·卡曾斯,本片根据其2004年的论著《电影的故事》(The Story of Film)改编。  本片于2011年九月在More4播出,并在2011年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完整放映,于2012年2月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放映,2013年9月在美国特纳经典电影频道播出。 2011年9月《每日电讯报》以"年度电影盛会"为标题发评论,称该片"充满视觉的诱惑和智慧的灵动,它是一封献给电影的情书、一位千载难逢的导师,亦是一部彻底重写的电影史。" 爱尔兰时报评论称之具有"里程碑"意义(然而却"不受重视而尴尬地播出")。 2013年该片因"兼收并蓄的态度、独树一帜的角度讲述世界电影史"而获皮博迪奖。 2012年2月《纽约时报》评论员A.O.斯科特称该片"将一门一学期长的电影研究课压缩到15集,且其中不乏争议内容","代表一种集大成式的传统智慧。"斯科特亦将该片同尚盧·高達的《世界电影史》(Histoire(s) du cinéma)相比较,称卡曾斯的这部作品是"未来所有修正主义(电影史)之起点"。.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电影史话

無印良品

無印良品()是一個由株式会社良品計劃(株式会社良品計画)註冊經營日本品牌,名稱「無印良品」是指“没有名字的优良商品”。品牌產品類別廣泛,主要以日常用品為主,如服飾、文具、食品、厨具等 。產品注重純樸、簡潔、環保、以人為本產品品質理念。无印良品有房屋建築、花店、咖啡店多方面發展开拓。.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無印良品

燭台電話

燭台電話(Candlestick telephone)是從1890年代末到1940年代普遍使用的電話款式。燭台電話通常也被稱為桌架、直立或棒狀電話。燭台電話有一個安裝在頂端的嘴部(發報設備),以及在通話期間使用者握持在耳朵上的接收器(聽筒)。當電話沒有被使用時,接收器會放置在突出到支架側面的開關鉤叉上,從而折斷由電話網絡來的音頻電路。.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燭台電話

照片集

照片集是以照相機拍攝人物及各地民俗的相片。.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照片集

特奥·凡·杜斯伯格

特奥·凡·杜斯伯格 (Theo van Doesburg , 30 August 1883年8月30日 – 1931年3月7日)荷兰艺术家,擅长绘画、写作、诗歌以及建筑。以建立和领导荷兰风格派艺术闻名于世。.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特奥·凡·杜斯伯格

白楊樹 (莫奈)

《白楊樹》(Les Peupliers)是法國印象派畫家克洛德·莫奈在1891年夏季和秋季完成的系列畫作的統稱,主題都是離當時莫奈在吉維尼的居所不遠的艾普特河畔的白楊。實際上這些樹屬於當地公社,而在莫奈完成畫作之前他們便欲將這些樹拍賣掉,因此莫奈不得不將這些楊樹買下。在完成畫作之後,莫奈將這些樹賣給了當地的木材商。.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白楊樹 (莫奈)

百老匯爵士樂

老匯爵士樂(Broadway Boogie-Woogie)是畫家皮特·蒙德里安的最後畫作,完成於1943年,就在他在1940年搬到紐約後不久。 此畫現正存放在美國紐約現代美術館,被譽為抽象派的大師之作,和蒙德里安本人的高峰作品。雖然蒙德里安終身都繪畫抽象畫,但這一幅的靈感來自真實世界的例子:紐約曼哈頓城市規劃的方格,和現代人極喜愛的爵士樂。那些一向用來切割畫面的粗黑綫條,這時變成寛粗的黃綫,中間還夾雜着紅、藍、灰等色塊,以及方塊中的方塊。.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百老匯爵士樂

隆戴尔的电报员

《隆戴尔的电报员》(The Lonedale Operator)是一部1911年的美国无声劇情片,由大衛·格里菲斯执导,出品,时长17分钟。 该片的女主角是隆戴尔站电报室工作人员的女儿,她在他父亲生病时接替了他的工作。镇上矿场的钱被送到站上后,两个流浪汉打算偷走这笔钱。女主角及时发电报叫来了帮忙的人,同时成功地吓住了劫匪。 当时大多数影片故事发生的场所均在一地,而该片穿插了三个场景:电报室、车站外的劫匪、前来营救的火车。1911年的观众并不熟悉这种编辑手法,不过剧情中电报求救的情节能使他们理解这样安排的用意。该片亦因大衛·格里菲斯使用特写镜头闻名。影片中对女孩使用吓退劫匪的钳子进行了特写镜头拍摄,这在当时是很少见的。 纽约現代藝術博物館藏有这部影片,该片在2005年被数码化。.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隆戴尔的电报员

芙烈達·卡蘿

芙烈達·卡蘿(Frida Kahlo,,),墨西哥女畫家,以自畫像著名,許多畫作受到墨西哥自然及文化的影響。本名是Magdalena Carmen Frieda Kahlo y Calderón,她出生在墨西哥城南部的科約阿坎(Coyoacán)街区。父親是德裔猶太畫家與攝影師,家族來自羅馬尼亞的奥拉迪亚(Oradea,二戰前是匈牙利屬地)。芙烈達之夫為著名墨西哥畫家迪亞哥·利弗拉, 芙烈達·卡蘿聲稱她是在1910年7月7日出生,但她的出生證明上是寫1907年7月6日。芙烈達·卡蘿可能是希望她的出生年份和墨西哥革命開始的年份一様,因此她可以和現代的墨西哥一起誕生。芙烈達的作品將墨西哥描繪成是美洲原住民傳統的象征,身為女性主義者,芙烈達也毫不妥協的描述女性的經驗Norma Broude, Mary D.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芙烈達·卡蘿

菲力普·強生

菲力普·寇特琉·強生(Philip Cortelyou Johnson/Philip Johnson,)是一位有影響力的美國建築師。他為人所熟知的是自1980年代起的後現代建築作品。.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菲力普·強生

首都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简称首师大、首都师大,位于北京市西三环北路105号,多数校区集中在海淀区八里庄一带。创建于1954年,原名北京师范学院,1992年北京师范学院分院并入北京师范学院,学校更名为首都师范大学。首师大是一所包括文、理、工、管、法、教育、外语、艺术等专业的综合性师范大学。.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首都师范大学

解構主義建築

解構主義建築是一个从1980年代晚期開始的後現代建築思潮。它的特点是把整体破碎化(解构)。主要想法是对外观的处理,通过非線性或非歐幾里得幾何的設計,来形成建筑元素之间关系的變形與移位,譬如楼层和墙壁,或者结构和外廓。大廈完成後的視覺外觀產生的各种解構「樣式」以刺激性的不可预测性和可控的混乱为特征。 一些解構主義的建築師受到法國哲學家德希達的文字和他解構想法的影響。雖然這個影響的程度仍然受到懷疑,而其他人則被重申的俄國構成主義運動中的幾何學不平衡想法所影響。在解構主義中,也有參考其它20世紀的運動,譬如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互相作用,表現主義、立體派、簡約主義及當代藝術。解構主義的全面嘗試,就是讓建築學遠離那些實習者所看見的現代主義的束緊規範,譬如「形式跟隨功能」、「形式的純度」、「材料的真我」和「結構的表達」。 在解構主義運動的歷史上的重要事件包括了1982年拉維列特公園(Parc de la Villette)的建築設計比賽(特別德希達和彼得·艾森曼的作品 並且柏納德·楚米的得獎作品),1988年現代藝術博物館在紐約的解構主義建築展覽,由菲利普·約翰遜和馬克·威格利組織,還有1989年初位於俄亥俄州哥倫布市由彼得·艾森曼設計的衛克斯那藝術中心。.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解構主義建築

記憶的堅持

《記憶的堅持》(La persistencia de la memoria)也叫做《記憶的永恒》、《软鐘》,是西班牙著名畫家薩爾瓦多·達利的代表作之一,完成於1931年,目前收藏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記憶的堅持

马尔蒂·吉赫

Martí Guixé()是一名西班牙设计师。他常驻于巴塞罗那和柏林两地。马蒂于1985年从西班牙设计学院的室内设计专业毕业并于1986年在就读工业设计专业。在2001年,马蒂不满足于传统概念上对设计师加诸的种种限制,发起了「前设计师」运动,旨在开创设计新的范畴。.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马尔蒂·吉赫

謝里法

謝里法(),是一位出身臺灣臺北市大稻埕的藝術家。.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謝里法

谷口吉生

谷口吉生(谷口吉生,),日本建築師,近期的知名作品為紐約的現代美術館新館。2005年10月17日,他獲得了日本美術協會頒發的第17屆高松宮殿下紀念世界文化獎的建築獎項。.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谷口吉生

賽德克·巴萊

《賽德克·巴萊》(賽德克語:Seediq Bale )是一部2011年台灣導演魏德聖拍攝的電影長片。改編自邱若龍漫畫《霧社事件》。片名賽德克·巴萊意為「真正的人」,在賽德克語,賽德克(Seediq)是人的意思,而巴萊(Bale)是真正的意思 2011-09-04 网易娱乐。 本片分為上下兩集:上集以象徵日本的〈太陽旗〉命名,描寫1930年莫那·魯道帶領族人反抗日本長期壓迫原住民而引發的霧社事件;下集命名為彩虹橋,刻畫日軍鎮壓,莫那·魯道帶領賽德克族浴血抵抗的過程,並深入刻畫族人從容犧牲後,越過彩虹橋回歸祖靈的故事。.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賽德克·巴萊

路薏絲·斐莉

路薏絲·斐莉 (於 1951 年 4 月 12 日,出生於紐澤西州) 是一位義大利裔的美國平面設計師,公認「俱備精湛的手藝,優雅的排版技巧,設計大膽專注,讓每個設計師都欽羨不已。」她熱衷於手寫類型的創作,在 2014 年獲得美國平面設計協會的獎項。在早期階段,她喜歡建立自己的字體,自學書法。多年以來,她設計了兩千本書封,「一次次證明設計不需要譁眾取寵。.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路薏絲·斐莉

麗莎·露

麗莎·露是一位美國視覺藝術家,最著名的是使用玻璃珠製作大型雕塑。.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麗莎·露

达米恩·赫斯特

达米恩·赫斯特(Damien Hirst,又译“达明·赫斯特”、“达米安·赫斯特”,)生于布里斯托,是新一代英國藝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导了90年代的英国艺术发展并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赫斯特在1986年9月就读于倫敦大學金匠學院。1995年获得英国当代艺术大奖特纳奖。 赫斯特对于生物有机体的有限性十分感兴趣。他把动物的尸体浸泡在甲醛溶液里的系列作品《自然历史》(Natural History)有着极高的知名度。他的标志性作品就是《生者对死者无动于衷》(The Physical Impossibility of Death in the Mind of Someone Living), 一条用甲醛保存在玻璃柜里面的18英尺长的虎鲨。这件作品在2004年进行销售,其价格之高让赫斯特在作品价格最高的在世艺术家中排名第二。 赫斯特在作品里还频繁地使用日常素材,这可以在作品《对逃亡的后天无能》(The Acquired Inability to Escape)里看出来。一个人造环境里,光滑的具有设计感的现代玻璃窗认真地提醒我们这是一个玻璃缸,或者动物圈养场。赫斯特所展示的是,尽管在对逃避现实进行彻底尝试,但试图想要摆脱这种白领阶层的存在圈套是不可能的。典型的办公风格元素作为人类出席过的痕迹,同样也暗示着,在一个贫瘠和人造的环境里,生命不能被减少至仅仅具有功能性。.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达米恩·赫斯特

辛蒂·雪曼

辛蒂·雪曼(Cindy Sherman,),美國女攝影師與藝術家,也是一位電影導演,出生於紐澤西州的Glen Ridge,以自己出演所有攝影作品中的主角為特點且聞名於世,她常被女性主義一起當作討論議題,但不自稱為女性主義者。雪曼目前居住在紐約市。 雪曼在紐約的長島漢廷頓鎮長大,並在水牛城州立學院上課,此校的對面即是賴特康斯藝廊,是美國現代藝術的一個重要藝廊之一,在當時就已展出許多歐洲、美國的現代藝術。雖然雪曼入學時主修的是繪畫,但她在學校中期與同學合創了一個藝術家小藝廊,稱為「廳牆」(Hallwalls)。在這個藝廊中雪曼第一次以概念藝術的角度,呈現了她對攝影的喜好和風格。.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辛蒂·雪曼

迪特·拉姆斯

迪特·拉姆斯(Dieter Rams,)為著名德國工業設計師,出生於德國黑森邦威斯巴登市,與德國家電製造商百靈(博朗)(Braun)和機能主義設計學派有很密切的關係。.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迪特·拉姆斯

迭戈·里韋拉

迭戈·里韋拉(Diego María de la Concepción Juan Nepomuceno Estanislao de la Rivera y Barrientos Acosta y Rodríguez,Diego Rivera,),生于墨西哥瓜纳华托。墨西哥著名畫家、活跃的共产主义者。里韋拉最主要的贡献是促進墨西哥興起墨西哥壁畫復興運動。1922年至1953年,里韋拉在墨西哥城、查賓戈、庫埃納瓦卡、舊金山、底特律、紐約市等地畫壁畫。1931年,他的第二次回顧展覽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展出。.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迭戈·里韋拉

露薏絲·坎貝爾

露薏絲·坎貝爾 是現今丹麥最搶手的年輕家具和照明設計師,她是當代丹麥設計和實驗中的領先人物。她1992年畢業於倫敦家具學院,1996年起經營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坎貝爾工作室」,並與皇家哥本哈根瓷器、HAY、Baccarat、Louis Poulsen、Zanotta及Holmegaard等國際級大品牌一起合作產品開發。她的作品可見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及龐畢度中心等知名美術館。 Category:丹麥設計師.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露薏絲·坎貝爾

背影系列浮雕

背影系列浮雕由四件作品组成,由法国艺术家亨利·马蒂斯创作于1909至1930年间。该系列的第一件作品曾在伦敦第二届后印象主义作品展和纽约軍械庫藝術博覽會中展出。 这套作品的石膏原件收藏于马蒂斯博物馆。此外还先后烧铸了12套青铜雕塑,其中9套收藏于世界各地的9大博物馆:.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背影系列浮雕

阿尔诺·弗勒昂-狄蒂尔

阿尔诺 弗勒昂-狄蒂尔 (:fr:Arnaud Fleurent-Didier)(),法国歌手兼音乐家。他的音乐穿梭在法国香颂和法国电子风格之间,饶舌、禁忌的歌词撼动人心,像是克制的(:fr:Léo Ferré)(法国香颂歌手)或者文艺的(:fr:Michel Polnareff)(法国流行摇滚歌手)。他给人这样一种印象:脆弱,爱讽刺、胡思乱想和暴力,沉迷于夜店并且喜欢向人们讲述1968年的五月风暴和法国抵抗运动,以此来忘记如今“完全迷失的”世界。 阿尔诺 弗勒昂-狄蒂尔在2010年8月19日被邀请到纽约现在艺术博物馆演出了最新专辑《La Reproduction》。他 于2010年8月20日和21日分别在纽约布鲁克林的泽布伦和巴黎威廉斯堡的巴尔伯举办了另外两场演出。 Category:法国歌手.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阿尔诺·弗勒昂-狄蒂尔

阿巴斯·奇亞羅斯塔米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عباس کیارستمی ,Abbas Kiarostami,),生於德黑蘭,是伊朗革命後最有影響力和最引起爭論的電影導演、編劇和製作人之一,也是過去20年國際上最著名的伊朗導演之一。在1980和90年代期間,國際社會對伊朗持有負面評價時,他的電影展現出伊朗慈悲和藝術的另一面。 雖然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在1970年代曾拍過幾部獲獎電影,但他在世界電影舞台上所獲得的名聲是在伊朗革命之後。他的傑作《大特寫》(Nema-ye Nazdik,1990)”在法國聲名大噪,使得國際電影圈開始注意到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的作品。1991年的《春風吹又生》(Zendegi va digar hich)讓他在翌年坎城影展一種觀點(Un Certain Regard)贏得首個重要獎項羅塞里尼獎。在他拍出初次突破性作品《報告》(Gozaresh,1977)後20年,終於以《櫻桃的滋味》(Ta'm e guilass,1997)在坎城影展獲頒金棕櫚獎。.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阿巴斯·奇亞羅斯塔米

蘇菲·陶柏·阿爾普

苏菲·陶柏·阿尔普(Sophie Taeuber-Arp; ,),出生于瑞士达沃斯,于瑞士苏黎世去世。是一位瑞士艺术家、绘画工作者、雕塑工作者、与舞蹈工作者。她曾经同她的丈夫让·阿尔普一起参加达达主义运动和超现实主义运动。她的作品包含了平面领域的绘画,立体领域里的雕塑与浮雕以及表演艺术里的舞蹈与戏剧。其作品常常以其独特的节奏与几何结构出名。她被认为是20世紀的几何抽象的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 蘇菲·陶柏.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蘇菲·陶柏·阿爾普

藝術家之糞

《藝術家之糞》(Artist's Shit)又譯作《藝術家的糞便》,是意大利藝術家於1961年創作的作品。曼佐尼聲稱把其糞便放在90罐重30克、大小為4.8x6.5厘米的罐頭內,每個罐頭的包裝皆印有編號,並有由意大利文、法文、德文和英文寫成的介紹﹕ 至今,《藝術家之糞》分別被美國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法國龐比度博物館、英國倫敦泰特不列顛收藏。.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藝術家之糞

葛哈·李希特

葛哈·李希特(Gerhard Richter ,),德国视觉艺术家.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葛哈·李希特

若被溫柔包圍

《若被溫柔包圍》(やさしさに包まれたなら)為日本女歌手松任谷由實於1974年發行的個人第3張音樂單曲。(當時是以其舊名「荒井由實」名義發表).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若被溫柔包圍

雷姆·库哈斯

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荷蘭建築師,於2000年獲得第二十二屆普利茲克獎。.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雷姆·库哈斯

雷內·馬格利特

雷內·弗朗索瓦·吉蘭馬格利特(René François Ghislain Magritte,)是比利時超現實主義畫家,並且因為其超現實主義作品中帶有些許詼諧以及許多引人審思的符號語言而聞名。他的作品對於許多觀察家對於事先設想現實狀況的情況提出挑戰,並且影響今日許多插畫風格。 《戴黑帽的男人》,1964.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雷內·馬格利特

通用电气GE90发动机

奇異GE90(英文:General Electric GE90)是由奇異公司旗下的奇異航空所製造的高涵道比渦扇發動機系列。在GE90系列中,GE90-115B這一型號的發動機是金氏世界紀錄所記載的世界最高推力的民航發動機,試驗推力可達127,900磅(569千牛頓),相比之下波音747所用的引擎最大推力也僅有65,000 磅(289千牛頓)。由於需要應付提高的扭转應力,通用電氣特別開發一種全新的GE1014鋼合金,並以極精細的工藝製造發動機。.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通用电气GE90发动机

Google Arts & Culture

Google Arts & Culture(前名Google Art Project)於2011年2月1日推出,Google與世界各地博物館合作,利用Google街景技術拍攝博物館內部實景,並且以超高--拍攝館內歷史名畫,并可供用户观看。到2012年4月3日,40个国家和地区的151间艺术博物馆将公布宣布。目前,各项工作已出版32,000点以上,参与博物馆46间,这包括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泰特美术馆,白宫,格里菲斯大学,伊斯兰艺术博物馆,香港艺术博物馆。目前,可查看的语言包括英语,法语,日语,葡萄牙语等18种语言。.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Google Arts & Culture

Google街景服務覆蓋範圍

下方列出Google街景自2007年5月25日引入美國後所覆蓋的範圍。.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Google街景服務覆蓋範圍

M+

M+(英文:M Plus)是香港一所興建中的視覺文化博物館,位於九龍西九文化區,樓面總面積達125,000平方米,於2015年1月29日動工,耗資49億港元,首階段工程預計於2018年竣工及於2019年啟用,屆時將會繼續次階段工程。M+將會重點展出20世紀至21世紀的藝術、設計與建築和影像,為世界上最具規模的視覺藝術博物館之一。2010年至2016年1月行政總監為李立偉博士。李立偉於2016年1月約滿離任後,由澳洲新南威爾士州美術館副總監華安雅(Suhanya Raffel)出任。於西九公園內的M+展亭會在博物館大樓落成前為M+提供展覽場地。.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M+

QWOP

《QWOP》是一款於2008年推出的布娃娃系统Flash游戏,由澳大利亚樂隊前貝斯手貝內特·福迪(Bennett Foddy)開發。在遊戲中,玩家需要使用鍵盤上的Q、W、O、P按鈕來控制一位名為「Qwop」的運動員。此遊戲於2010年12月網絡爆紅,並讓福迪的網站「Foddy.net」累積超過3000萬人次的瀏覽次數。.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QWOP

TrackWrite

TrackWrite,亦稱作Butterfly Keyboard,是一種由國際商業機器為於1995年發售的ThinkPad 701系列設計的摺疊式筆記型電腦鍵盤,讓儘管闊度只有24.6厘米(9.7英寸)及使用26.4厘米(10.4英寸)VGA液晶顯示器的701系列在輕巧(閉上時)的同時可舒適地使用(開啓時)。但後來的筆記本型號漸漸擁有較大的屏幕而不再需要使用摺疊式鍵盤,因此除701外沒有其他型號採用TrackWrite鍵盤。 TrackWrite鍵盤分成兩個約略為三角形的部份,會在筆記本的蓋子開合時滑動。在蓋子開啓時兩部份均會向側面滑出,接著其中一部份會向下滑動,兩部份會像拼圖遊戲的拼圖一樣相嚙合,以組成一個懸掛於筆記型電腦機身側闊29.2厘米(11.5英寸)的鍵盤。相反地如蓋上蓋子其中一部個會向上滑動,然後兩部份會向內部滑動直至鍵盤被蓋子覆蓋。鍵盤的動作經由蓋子鈫鏈上的一個凸輪驅動,因此鍵盤部份總是與蓋子的動作同步。 這個獨特的設計現已陳列在紐約曼哈頓現代藝術博物館的設計收藏中。.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TrackWrite

抽象表現主義

抽象表現主義(Abstract Expressionism)或稱紐約畫派。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之後盛行二十年、以紐約為中心的藝術運動,是受世界矚目的美國藝術,一般被认為是一種透過形狀和顏色以主觀方式來表達,而非直接描繪自然世界的藝術。.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抽象表現主義

抽象藝術

抽象藝術一般被理解為一種不描述自然世界的藝術,反而透過形狀和顏色以主觀方式來表達。20世紀初期,抽象藝術主要是指表達自然世界的藝術,譬如立體主義和未來派藝術。雖然奪取某事它不變的內在質量而不是由仿效它的外在表現。 抽象派被定義為沒有比喻現實參考的藝術。更廣闊的定義是以簡化但又可以保留原始自然的方式來描述真實題材。Joan Miro的抽象畫是這個更寬的定義一個好例子。 抽象藝術,特別是由抽象繪畫是現代藝術中一個非常突出的現象,他完全打破了藝術原來強調主題寫實再現的局限,把藝術基本要素,進行抽象的組合,創造出抽象的形式,因而突破了藝術必須具有可以辨認形象的籓籬,開創了藝術新的發展天地。.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抽象藝術

恩斯特·路德維希·克爾希納

恩斯特·路德維希·克爾希納(Ernst Ludwig Kirchner, )是一位德國表現主義畫家,也是表現主義藝術家團體橋社的創始人之一。.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恩斯特·路德維希·克爾希納

李屏賓

李屏賓(Mark Lee Ping-Bing,),台灣電影攝影師,1954年生於台灣。他曾多次與導演侯孝賢合作,其中與王家衛合作的《花樣年華》獲得多個國際獎項,曾七度獲得金馬獎最佳攝影,第12屆台灣國家文藝獎得主。2016年以《长江图》獲得第66屆柏林影展傑出藝術貢獻銀熊獎(攝影)。2009年,先有一書《光影詩人李屏賓》收錄李屏賓多年來隨手拍攝的靜態作品,以及在工作、生活、旅行等生命不同時刻裡的吉光片羽;2010年,導演姜秀瓊及關本良,為李屏賓拍攝了一部紀錄片《乘著光影旅行》(Let the Wind Carry Me),記錄他光輝的攝影生涯,以及不為人知的過往。2016年,李屏賓擔任台北電影節主席。.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李屏賓

橄欖樹 (梵高)

《橄欖樹》是梵高繪製的一系列畫作,現存至少18幅,其中大多數都繪於1889年的圣雷米。1889年5月至次年5月閒梵高正住在圣雷米精神病院,畫下了病院裏的景色。這些樹种在病院牆外,亦曾在其作品《星夜》中出現。 其中1889年五月份完成的一組作品主要表達生命之循環,而十一月份的作品則以“基督在客西馬尼園內的傷痛”為主題。雖然1889年的梵高正飽受精神上的折磨,這一系列作品的水準依然很高。現分藏世界各地的多個博物館中。.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橄欖樹 (梵高)

歐樂B

歐樂B(Oral-B)是一個口腔護理品牌,产品包括牙刷、牙膏、漱口水和牙線。.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歐樂B

沃克藝術中心

沃克藝術中心(Walker Art Center)是一座位於美國明尼蘇達州明尼亞波利斯的當代藝術中心,與現代藝術博物館、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所羅門·R·古根漢美術館及赫什霍恩博物館和雕塑園被認為美國五大國家現代博物館。 由木材商托馬斯·巴羅·沃克在1879年奠基, 1927年在現址上建起,是當時美國上中西部地區第一座公共美術館。公園對面是1988年建成的明尼阿波利斯雕塑公園, 2005年4月完成修復和擴建工作。.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沃克藝術中心

沃莉肖像

沃莉肖像是埃貢·席勒于1912年为一位他在1911年遇见的时年为17岁的少女维拉妮·威利·诺依齐画的油画肖像画。这位少女随后也多次作为模特出现在席勒的画作中。1954年,奥地利艺术收藏家利奥·波德买下这幅画。后来奥地利政府成立利奥·波德博物馆时买下5000多幅波德收藏的画,沃莉肖像也成了博物馆的收藏之一。在于纽约现代艺术美术馆举办的1997-1998年埃贡画展将要结束之时,《纽约时报》披露了这幅画的历史。文章发表后,这幅画的前主人李·邦迪·贾雷(Lea Bondi Jaray)的继承人们联系了纽约县地方检察官要求禁止这幅画运回到奥地利。他们认为这幅画是纳粹的掠夺,理应归还给他们,因此这幅画也被卷入了多年的诉讼纠纷中。 2010年7月,利奥·波德博物馆向邦迪的继承人们支付了1900万美元以获得使用这幅画作的全部权力.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沃莉肖像

洛克斐勒家族

洛克斐勒家族(Rockefeller family)是一個美國的工業、政治、石油業和銀行業的家庭。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和他的弟弟主要是透過標準石油公司而在20世紀初成為了全球最富有的家庭。這個家庭因為長期控制大通曼哈頓銀行和涉足政治、軍事、能源、教育、科學、醫藥、生育、農業、食品、戲劇、文學、音樂等重大行業而聞名於世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ird World Intervention: Mines, Money, and U.S.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洛克斐勒家族

朱利葉斯·波普

朱利葉斯·波普是德國的一名藝術家,定居於萊比錫。波普畢業於萊比錫視覺藝術學院視覺藝術系,其作品分別於現代藝術博物館、里昂藝術博物館及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等展出。波普最著名的作品是《BIT.FALL》,曾受邀到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展出。 Category:德國藝術家.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朱利葉斯·波普

最昂贵画作列表

最昂贵画作列表是一个记录目前已知最高交易价格画作的列表。梵高的《向日葵》在1987年创下的上榜作品最早的交易记录。“现代”画作(从1888年开始计算)第一次成为纪录保持者,之前占据榜首的一直是古代大师的画作。当前最昂贵纪录的保持者是達文西绘制的《救世主》,2017年11月15日在美國紐約拍賣,以4.5億美金成交(所有費用包含在內),拍賣過程僅20分鐘,締造史上最貴畫作、最貴藝術品兩項新世界紀錄。.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最昂贵画作列表

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

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由葛楚·范德伯爾特·惠特尼女士(Gertrude Vanderbilt Whitney)于1931年成立,位於紐約曼哈頓。.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

戰爭的災難

《戰爭的災難》,又称 《战祸》(Los Desastres de la Guerra)是一系列版畫作品,共有82幅作品。該系列出版畫作時間約在1810年-1820年間,作者則是西班牙知名畫家弗朗西斯科·戈雅(Francisco de Goya,1746年-1828年)。 雖然沒有證據確切無法證明曾作為西班牙宮廷畫家的戈雅創作該系列版畫的動機,但應不脫1808年-1814年間於西班牙發生的梅奧起義、半島戰爭等。該系列版畫出版總數本超過一千套,但經過年久佚失後,現僅有少數留存。 該系列產品採用凹版版畫技術,主要以蝕刻、凹版及雕刻工法。版畫內容以敘述戰爭帶來災難為主,編號47之前作品,以士兵、人民直接面對戰爭衝突的無助,48-64號作品則描述1811年-1812年間,馬德里因戰爭帶來飢荒所帶來的影響。最後17件作品,則反映對自由主義的失望。 總體而言,此系列版畫充滿描繪了戰爭場面的真實暴行及因之所帶來的飢餓和人類退化。這些畫面都被畫評形容為對戰爭的「巨大憤怒」,及對戰爭的譴責。另外該系列類似攝影的版畫工法,也於當時深深影響藝術界。.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戰爭的災難

戴帽子的女人

《戴帽子的女人》 (La femme au chapeau)是亨利·馬蒂斯在1905年繪成的一幅油畫,其上的女性是馬蒂斯的妻子艾米麗(Amelie)。此畫繪成後在同年秋季與其他一些野獸派畫家的作品一起展出於秋季沙龍。 法國藝術評論家路易·沃克塞爾對這幅畫有較高的評價,在看過當年的展覽之後,他評價道:“就像是一群野獸里的多納泰羅”(Donatello chez les fauves...)Vauxcelles, Louis.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戴帽子的女人

星夜

《星夜》(De sterrennacht)是荷蘭后印象派畫家文森特·梵高於1890年在法国聖雷米的一家精神病院裏創作的一幅著名油畫,是畫家的代表作之一,現藏紐約现代藝術博物館。.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星夜

易卜拉欣·科德拉

易卜拉欣·科德拉(Ibrhaim Kodra ;) 是欧洲著名画家。.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易卜拉欣·科德拉

斯坦利·库布里克

史丹利·寇比力克(Stanley Kubrick,),美国的电影导演。他在完成他的最後一部作品《大开眼戒》(Eyes Wide Shut,由汤姆·克鲁斯和妮可·基曼主演)四天之後去世。著名作品《奇爱博士》(Dr.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斯坦利·库布里克

文森特·梵高

文森·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他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紀艺术,尤其是野兽派與德国表现主义。梵高的作品,如《星夜》、《向日葵》、《有乌鸦的麦田》等,现已跻身于全球最具名、广为人知的艺术作品的行列。他在2004年票選最偉大的荷蘭人當中,排名第十,次於第九偉大的17世紀畫家林布蘭。 1861年梵高開始接受教育,在學習語言包括法語、德語及英語表現不錯,但在1868年3月中斷學業,並在1869年7月在國際藝術品交易商公司見習。經歷了短暫的工作生涯後,他成為傳教士,向貧困的採礦工人傳教。直到大约27岁时,梵高才开始了他的画家生涯;然而,在他生前的最後十年間,卻創作了超過两千幅畫,包括約900幅油畫與1100幅素描。梵高早期只以灰暗色系進行創作,直到他在巴黎遇見了印象派與新印象派。梵高融入了他們的鮮豔色彩與畫風,創造了他獨特的個人畫風,尤其在梵高待在法國阿尔勒的那段時間,發展已臻成熟。他最著名的作品多半是他在生前最後两年創作的,期間梵谷深陷於精神疾病中,最後在他37歲那年將他導向自殺一途。 梵高一生中的核心人物是他的弟弟西奧,西奧從不間斷、無私的提供梵谷經濟資助,二人亦終生保持書信來往。有种说法是梵高生前出售的画作《红色葡萄园》也是由他的弟弟拜托友人购得。.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文森特·梵高

无尽的乡愁

《无尽的乡愁》(The Nostalgia of the Infinite)是意大利超現實畫派大師乔治·德·基里科创作的油画作品。此作是基里科高塔主题的作品中最经典和著名的例子。 《无尽的乡愁》被注明作于1911年,但真正的创作年份一直备受争议。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专家推测此画真正于1912至1913年,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学者们则认为是1913至1914年。根据艺术史学者Robert Hughes的研究,绘画的灵感来自于都灵的地标之一安托内利尖塔。 日本游戏设计师上田文人为其经典作品ICO创作的封面画作受到了此画作的影响。.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无尽的乡愁

愛德華·史泰欽

愛德華·史泰欽(Edward Steichen;1879年3月27日——1973年3月25日) 全名為Edward Jean Steichen,也常簡寫為Edward J. Steichen。他是一位知名的美國攝影師。同時也是畫家,和美術畫廊主人,還有博物館主任,出生在盧森堡。1881年隨家族移民到美國,在1900年成為歸化的美國公民。 史泰欽青年時原本想要成為一位頂尖的畫家,16歲時受到了畫意攝影主義影響,開始對攝影產生興趣,在21歲轉站紐約要到歐洲習畫時,結識了當時的攝影大師史帝格力茲,並受到青睞賣給他三張攝影作品,歐洲回來後,史泰親轉行成為了一位優秀的現代攝影師。並在1905年與史帝格力茲成立了291藝廊。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他成為了美國遠征部隊(:en:American Expeditionary Forces)的一員,風格趨向於寫實攝影主義,後期則轉向了時裝攝影的領域。拍攝過相當多的影視巨星和政治人物,作品屢屢在當時的生活雜誌封面登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他是美國海軍攝影學院的主任。戰爭結束後到1962年間,史泰欽都在紐約市的現代藝術博物館擔任攝影部的主任。1973年,史泰欽在康州的West Redding過世。.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愛德華·史泰欽

愛德華·霍普

愛德華·霍普(Edward Hopper,)是一位美國繪畫大師,以描繪寂寥的美國當代生活風景聞名。.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愛德華·霍普

拉·古留

拉·古留(La Goulue意即「貪吃者」,本名:路易絲·祖瑟芬·韋伯(Louise Joséphine Weber),)是法國康康舞著名女性舞者,「拉·古留」是她的藝名,也被稱為「蒙馬特的女王」、「康康舞女王」,她被公認為法國康康舞的宗師。 青少年時期發跡於巴黎,為紅磨坊第一代表演主角,曾紅極一時,受媒體、貴族、藝術家所追捧,但壯年以後際遇每況愈下,後來與丈夫四出表演馴獸節目,丈夫死後在路上販賣小物維生,最後孤獨貧病終老,死於巴黎拉里布瓦西埃醫院。去世60年後,這一位被遺忘的康康舞舞蹈家,因其外曾孫的著作與倡議下,路易絲再度引起世人關注,1992年她的骨骸,在盛大的典禮中,被遷葬於著名的蒙馬特公墓。.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拉·古留

曼哈頓中城

中城(英文:Midtown)是位於美國紐約曼哈頓的一個區域。此區為曼哈頓島最擁擠、最繁華的地區,也是世界上摩天大樓密度最高的地區,區內不僅有洛克菲勒中心、無線電廣播城音樂大廳以及帝國大廈等世界知名的辦公大樓,許多如大中央車站、賓夕法尼亞車站、紐新航港局客運總站等重要的交通樞紐也都位於此區。.

查看 現代藝術博物館和曼哈頓中城

亦称为 Moma,Museum of Modern Art,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無印良品燭台電話照片集特奥·凡·杜斯伯格白楊樹 (莫奈)百老匯爵士樂隆戴尔的电报员芙烈達·卡蘿菲力普·強生首都师范大学解構主義建築記憶的堅持马尔蒂·吉赫謝里法谷口吉生賽德克·巴萊路薏絲·斐莉麗莎·露达米恩·赫斯特辛蒂·雪曼迪特·拉姆斯迭戈·里韋拉露薏絲·坎貝爾背影系列浮雕阿尔诺·弗勒昂-狄蒂尔阿巴斯·奇亞羅斯塔米蘇菲·陶柏·阿爾普藝術家之糞葛哈·李希特若被溫柔包圍雷姆·库哈斯雷內·馬格利特通用电气GE90发动机Google Arts & CultureGoogle街景服務覆蓋範圍M+QWOPTrackWrite抽象表現主義抽象藝術恩斯特·路德維希·克爾希納李屏賓橄欖樹 (梵高)歐樂B沃克藝術中心沃莉肖像洛克斐勒家族朱利葉斯·波普最昂贵画作列表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戰爭的災難戴帽子的女人星夜易卜拉欣·科德拉斯坦利·库布里克文森特·梵高无尽的乡愁愛德華·史泰欽愛德華·霍普拉·古留曼哈頓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