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王爺千歲信仰

指数 王爺千歲信仰

王爺千歲信仰屬於人鬼崇拜之類,是臺灣及閩南地區最為盛行的道教信仰之一,也是臺灣民間信仰的一大特色。.

目录

  1. 28 关系: 千歲信仰千歲爺午時水南鯤鯓代天府安平西㡣殿小琉球三隆宮崙豐進安府佳里金唐殿何厝庄福壽宮喜樹萬皇宮王爺 (神祇)王爺信仰王爺公王爺神王爺神祇白沙屯五雲宮靈光殿貴文宮阿夷里福成宮關西豫章堂羅屋書房鄭志明 (學者)臺南南沙宮東門大人廟東港迎王平安祭典水安宮洲美屈原宮澎湖群島明鄭時期

千歲信仰

#重定向 王爺千歲信仰.

查看 王爺千歲信仰和千歲信仰

千歲爺

#重定向 王爺千歲信仰.

查看 王爺千歲信仰和千歲爺

午時水

午時水,在臺灣還稱純陽水、純陽之水,龍目水等,指端午節中午的水,有地方認為洗用或飲用此水可解熱、瘦身、明目、進補、避疫癘、治痘等有益建康的功用,也有地方認為有害健康。.

查看 王爺千歲信仰和午時水

南鯤鯓代天府

南鯤鯓代天府位於臺灣南部臺南市之西北方,位居槺榔山虎峰,俗稱南鯤鯓王爺廟(簡稱南鯤鯓廟、南廟)、南鯤鯓王爺宮,並與歸仁保西代天府、佳里金唐殿一同被稱為「南瀛三大代天府」。 南鯤鯓代天府主祀「代天巡狩」五府千歲(民間尊稱為"鯤鯓王"),是 南鯤鯓代天府廟體曾被中華民國內政部核定為國家二級古蹟,屬臺灣省政府管轄;精省後則成為國定古蹟,屬內政部管轄。其亦是臺南縣政府選定的「八景八勝三園」之一、臺17線臺南段的重要旅遊景點。在廟的後方有一座萬善堂供奉萬善爺(囝仔公)。.

查看 王爺千歲信仰和南鯤鯓代天府

安平西㡣殿

安平西㡣殿位於臺南市安平區,主祀 安龍王-池府千歲,建於乾隆三年(1738年) ,為安平十角頭中的王城西社之境主廟。.

查看 王爺千歲信仰和安平西㡣殿

小琉球三隆宮

小琉球三隆宮,是位於臺灣屏東縣琉球鄉的王爺廟,與小琉球碧雲寺同為島上的兩大公廟,亦是小琉球迎王祭的主辦廟宇。.

查看 王爺千歲信仰和小琉球三隆宮

崙豐進安府

崙豐進安府是中華民國雲林縣臺西鄉永豐村的一間道教廟宇,供奉主神為朱、李、池、抄、吳五姓王爺(尊稱「五府千歲」),另有陪祀神明玄天上帝、觀音佛祖、關聖帝君、天上聖母等神祇。臺灣寺廟藝術館亦設在此廟。 近年來,每隔一段時間,管理委員會都會以「奉五府千歲指示」為由,到山區採集藥材,再煎煮成藥,供民眾免費索取。.

查看 王爺千歲信仰和崙豐進安府

佳里金唐殿

玉勅皇勅金唐殿,俗稱佳里金唐殿,初稱代天府,承蒙清朝乾隆皇帝勅封金唐殿,位於臺灣臺南市佳里區,主祀玉勅代天巡狩 朱府千歲、雷府千歲、殷府千歲 ,民間尊稱三老爺,為臺灣民間盛行的王爺千歲信仰代表之一,為朱府大千歲、雷府二千歲、殷府三千歲三老爺系統祖廟。 逢子、卯、午、酉年農曆正月中旬行主辦蕭壠香(南瀛三大古香、南瀛七大香)。 蕭壠(今佳里區)地區聚落、經濟、信仰中心,為十七角頭廿四村-庄-大廟。經核定為直轄市定古蹟。與歸仁保西代天府、北門南鯤鯓代天府,稱為南瀛古三大代天府。.

查看 王爺千歲信仰和佳里金唐殿

何厝庄福壽宮

何厝--福壽宮,簡稱福壽宮,是位於臺灣臺中市西屯區何德里的王爺廟,為何厝、何仁、何安、何南、何德、何源等六里的--廟,也是萬和宮老二媽西屯省親遶境的停駐廟宇。.

查看 王爺千歲信仰和何厝庄福壽宮

喜樹萬皇宮

喜樹萬皇宮位在臺灣臺南市南區,是喜樹地區的重要廟宇。該廟約創建於清乾隆四年(1739年),奉祀主神是代天巡狩葉、朱、李三府千歲,目前廟貌為民國68年(1979年)左右重建後的樣貌。 過去喜樹的菜市場在喜樹路254巷(喜樹老街),後來搬遷到萬皇宮廟埕後,老街便沒落。萬皇宮所在地過去是喜樹聚落的東北方,後來聚落範圍擴大之後變成喜樹的中心。.

查看 王爺千歲信仰和喜樹萬皇宮

王爺 (神祇)

#重定向 王爺千歲信仰.

查看 王爺千歲信仰和王爺 (神祇)

王爺信仰

#重定向 王爺千歲信仰.

查看 王爺千歲信仰和王爺信仰

王爺公

#重定向 王爺千歲信仰.

查看 王爺千歲信仰和王爺公

王爺神

#重定向 王爺千歲信仰.

查看 王爺千歲信仰和王爺神

王爺神祇

#重定向 王爺千歲信仰.

查看 王爺千歲信仰和王爺神祇

白沙屯五雲宮

白沙屯五雲宮,位於苗栗縣通霄鎮,建造於明治37年(清光緒29年,1904年),主祀王爺,當地人俗稱富美宮新大巡,每年例祭為農曆九月十五。北鄰大名鼎鼎的白沙屯拱北宮。.

查看 王爺千歲信仰和白沙屯五雲宮

靈光殿

光殿,舊稱紫稜殿,興建於昭和七年(1932年),地處媽宮北隅火燒坪(今光榮里、光明里一帶),故俗稱火燒坪宮,屬於角頭公廟性質之廟宇,主祀朱府王爺與文衡帝君。.

查看 王爺千歲信仰和靈光殿

貴文宮

貴文宮,是位於臺灣桃園市大園區內海里的王爺廟,祭祀王爺千歲信仰少見的九府王爺。.

查看 王爺千歲信仰和貴文宮

阿夷里福成宮

阿夷里福成宮,本名福成宮,是一座位在彰化市阿夷里的五府千歲廟。.

查看 王爺千歲信仰和阿夷里福成宮

關西豫章堂羅屋書房

西豫章堂羅屋書房是一棟位在臺灣新竹縣關西鎮的合院式客家建築。.

查看 王爺千歲信仰和關西豫章堂羅屋書房

鄭志明 (學者)

鄭志明 (英語: Cheng Chin Min, 1957年3月15日),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學士、碩士、博士。曾任嘉義師院語教系主任,師承史作檉與牟宗三,淡江大學中文系教授,南華大學通識學院院長,現任輔仁大學宗教學系教授,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台灣民間宗教學系中心執行長。其研究領域為中國思想史、神話學、民俗學、民間文學、道教文學、道教哲學、道教生死學、民間信仰、民間教派、新興宗教、宗教組織與行政、中國思想史與中國文學、宗教文學等方面。已出版專著六十餘種,論文三百多篇。.

查看 王爺千歲信仰和鄭志明 (學者)

臺南南沙宮

臺南南沙宮全名「府城三協境下南河南沙宮-開基包公廟」,簡稱「下南河南沙宮」,古名為「沙美傳香 下南河」,最早可溯於清朝康熙年間,主祀黃府千歲和包府千歲,是五條港之南河港主廟,因奉祀包青天而聞名,而又被稱為包公廟,亦是全台最早恭奉包公的廟宇、「包代巡」祖廟,位於臺南市中西區和平街55號。.

查看 王爺千歲信仰和臺南南沙宮

東門大人廟

東門大人廟,又稱東安坊崙仔頂大人廟,昔日府城八協境,主祀朱、池、李三王爺,位於臺灣臺南市東區東門里的王爺廟。.

查看 王爺千歲信仰和東門大人廟

東港迎王平安祭典

東港迎王平安祭典,東港人稱東港迎王(臺羅:Tang-káng ngiâ ông),是臺灣屏東縣東港鎮中一種知名的地方祭典,迎接代天巡狩的五位王爺神(千歲爺),前來掃蕩瘟疫、驅除惡靈。 臺灣民間信仰中,王爺神奉玉皇大帝敕令保境安民,東港除了在地的各府王爺、千歲爺(以東港東隆宮主祀的溫府千歲為首),還認為每三年,玉皇大帝會派遣五位千歲爺(稱大千歲、二千歲、三千歲、四千歲、五千歲,以大千歲為領導者)到東港「代天巡狩」,故要舉行迎王祭典,東港人稱東港迎王,東港以海業為主,擁有許多臥虎藏龍的造船匠師,這些師傅在溫王爺指示的王船建造期間,都會放下手邊工作義務進行建造工程,故東港王船相較其他鄉鎮來的更壯觀,更精美,以致於讓多數外地人易將焦點誤放在「燒王船」,而誤稱迎王平安祭典為王船祭,此祭典已於2011年申請國家無形資產同年向外界正名為「東港迎王平安祭典」,事實上王船只是迎王祭典中最後千歲爺押煞離境的交通工具,主事者會將五位千歲爺神位迎至「王船」之上,堆疊壽金焚化,送神歸天。 本祭典三年一次,由東港東隆宮主祀的溫府王爺,與全鎭七角頭的所有神明與檀越共同合作之下,進行迎送「代天巡狩」的五位千歲爺。.

查看 王爺千歲信仰和東港迎王平安祭典

水安宮

南屯水安宮奉祀主神為朱、李、池-三府王爺,在清康熙年間(1701年),福建漳州人由唐山渡黑水溝來臺灣開墾,庄民感念神靈建造茅屋拜堂奉祀,清光緒五年(1878年)六月,信徒捐獻八十銀元在溝仔墘五十六番地重建,賜名為「水安宮」,為當地的宗教信仰中心,民國45年8月(1956年)廟宇年久失修,破損不堪,由當時溝墘里的里長賴春林倡議協助募款整修改建,民國71年2月(1982年)依法改為財團法人董監事會組織,舉辨公益事業活動,造福地方不遺餘力。.

查看 王爺千歲信仰和水安宮

洲美屈原宮

洲美屈原宮,簡稱屈原宮,是位於台灣台北市北投區洲美里的水仙尊王廟,以屈原為主祀。.

查看 王爺千歲信仰和洲美屈原宮

澎湖群島

澎湖群島,亦稱澎湖列島,是位於臺灣海峽上的一組群島,東距臺灣本島約50公里,西離歐亞大陸約140公里,由90個大小島嶼組成,總面積約為128平方公里,全境均隸屬中華民國臺灣省澎湖縣管轄,為中華民國實際管轄區域第一大離島群。16世紀時葡萄牙殖民者來到東方,發現澎湖海域魚產豐富,在島上住著許多漁民,因此稱呼澎湖為漁翁島(Pescadores)。澎湖群島多漁港,夜間萬點漁火流動,忽明忽滅,與水中映射之星--互相煇映,1953年臺灣省政府將「澎湖漁火」選定作為臺灣八景之一。《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二土地志勝蹟篇,第十五至十六頁觀光遊憩是現今澎湖群島的重要產業之一,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也在1995年於澎湖群島設立「澎湖國家風景區」。.

查看 王爺千歲信仰和澎湖群島

明鄭時期

明鄭時期是指1662年-1683年間,由奉大明正朔的延平王鄭成功于南臺灣所建立之政權統治時期。明郑時期前後歷經鄭成功、鄭經及鄭克塽三世統治21年。 明末,战乱频起,内有流寇犯上作乱,外有满清虎视眈眈窥视中原。1644年,北京被李自成农民军占领,江南地区的明朝宗室建立南明政权。1645年,弘光政权瓦解,不久之后鄭芝龙家族在福建拥立隆武帝与清兵抗争。郑芝龙降清后,其子鄭成功高举反清复明大旗,继续斗争,后因北伐失利,退守东南沿海地区。随着清军的不断“围剿”,鄭成功的势力范围也逐步缩小,为了寻找反清复明的基地,1661年郑成功东征,佔领荷属台湾。 明鄭為臺灣歷史上第一個漢人(閩南民系)政權,鄭成功登陸臺灣後將該地改名為「東都」,仿照大陆的郡县制,将赤崁地方更名“东都明京”設置承天府為地方府治行政中心,作为臺灣最高的行政机构,效仿明朝中央官制,设六官;府城分为东安、西安、宋南、镇北四坊,各设首领,管理事务;府之下设二县,承天府以北叫天兴县、以南叫万年县,同时各种民生工作也逐步展开,例如:查户口、报田产、征劳力、纳税银等。鄭成功抵臺一年後即病逝,世子鄭經與其弟鄭世襲發生政爭戰役,其間鄭經於沒有皇帝的冊立之下,接受眾臣擁立為「世藩」。 鄭經嗣位之爭後,鄭經以「世藩」身分主政,改东都为「東寧」,建都安平鎮於熱蘭遮城,經過加以翻修稱之後稱為「王城」。对内奉南明永历帝正朔,对外与占据大陆的清朝互不统属,所谓“东宁建国,别立乾坤”,始有开国长治之想,经营成效斐然。明鄭政權的有效統治地區僅限於臺灣西南部地區,其他地方則有大肚王國、大龜文王國、瑪家王國等原住民政權管轄。 郑经去世后,明郑内部爆发权力之争,馮錫範借口监国郑克臧不是郑经亲生子,拥立自己的女婿郑克塽为延平王,聯合刘国轩發動東寧之變,殺害了郑克臧,最终大权旁落,民心涣散,明郑从此一蹶不振。1682年,施琅师法郑成功收台之法,攻克澎湖岛,於1683年占领台湾,明郑结束。為防止台灣的東寧遺民以東寧王室的名義反叛,康熙帝下令将鄭成功、鄭經等郑氏在台王室陵墓悉数崛起迁葬中国内陆。 鄭成功受封明朝爵位「延平王」,在正式文告中皆謹守藩王的身份,多自稱「本藩」(Pun Poin;Pumpuan;Pún-phoan),曆法上,始終奉南明永历帝的永曆年號為其正朔,因此,永曆帝死後亦持續使用;於現存對其他政權的諸多外交文書中皆以「大明招討大將軍」的官職與「延平王」的爵位(鄭經則稱世子)作為其官方身分号召恢复明朝,有人指出明郑应为南明的延续;亦禮遇眾多流寓明朝宗室,如寧靖王朱術桂、魯王世子朱弘桓等人,並於重要冊封儀式中邀請明朝宗室於旁觀禮以維持宗藩體統。 但實際上,明郑未再拥立明朝宗室為皇帝或监国,國家元首即是延平王,是一個獨立行政、以延平王為實際領導者的政治實體,即使對內、外遵行明朝體制禮法的鄭經也曾經自認東寧從來不內屬中土,而是另新闢的海外領土。明太祖祖訓曾提到不征之國,要求後世不可征服內容中的藩屬國,其中台灣列屬藩屬國中的小琉球。而清世宗雍正提到乃是其父將台灣拓入中國版圖等語。.

查看 王爺千歲信仰和明鄭時期

亦称为 三府王爺,迎王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