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王审琦

指数 王审琦

王審琦(),字仲寶,本遼西人,後移居洛陽。 后汉乾祐三年(948年),应募入伍,成为枢密使郭威麾下。显德元年(954年)“高平之战”中與趙匡胤等一戰成名。王審琦和石守信等人都是宋太祖的“結社兄弟”,後周時均擔任軍隊將領,后周末年,官拜殿前都虞侯。趙匡胤成為皇帝之後,因有“翊戴之勋”,任命为殿前都指挥使。 建隆二年(961年)七月,趙匡胤聽趙普之建議,行杯酒釋兵權,解除了王審琦的兵權,出为忠正军节度使,镇寿春八年。开宝二年(969年)从征太原,次年改镇许州,留居京师。开宝六年(973年)与高怀德并加同平章事,七年卒,年五十。 審琦為官操守清廉,去世后趙匡胤親至其住所哭靈,賜中書令,追封琅琊郡王,后又追赠为秦王,谥号“正懿”。有九子,王承衍、王承衎等,每人一座府院,人称“九院王氏”,“遂为京师甲族”。承衍娶宋太祖赵匡胤的长女昭庆公主。 据宋书,王审琦有关于喝酒的趣闻,他本不能饮酒,一日和宋太祖宴,太祖称与其布衣交,应共富贵,试饮之,王审琦饮十杯而无苦。后来和太祖一起喝,能喝,回到家中,就不能饮酒,强饮酒会生病。.

目录

  1. 28 关系: 后周攻南唐之战孫中台宋史宋朝宋朝王爵列表义成军节度使张光翰北宋京西北路帅臣列表刘守忠刘庆义刘廷让石守信王姓王师约王政忠王承衍韩重赟資治通鑑人物列表郭廷谓赵彦徽赵匡胤问君能有几多愁陈桥兵变李继勋李重進杨光义杯酒释兵权潘惟吉

后周攻南唐之战

后周攻南唐之战,是五代末期发生的国与国之间最大规模的军事冲突。战事从955年12月17日,后周世宗派大军南伐开始,战斗中双方互有攻取,很多城池经历过多次争夺。战斗持续了两年零五个月,于958年4月8日结束,最终南唐失去了其位于长江以北的全部领土。.

查看 王审琦和后周攻南唐之战

孫中台

孫中台為台灣男性配音員。.

查看 王审琦和孫中台

宋史

《宋史》是二十四史中篇帙最為浩繁的史書,於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與《辽史》、《金史》同時修撰。1977年,中華書局出版《宋史》標點校勘本。.

查看 王审琦和宋史

宋朝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根据首都及疆域的变迁,可再分為北宋與南宋,合稱兩宋,國祚共319年。因国君姓赵,又为區别于南北朝时期之南朝宋,故亦称“赵宋”。又因五德終始說,宋朝为火德,故又别称“火宋”、“炎宋”。北方政權辽国和金国以宋朝位处其南方,称其为“南朝”,并自诩为“北朝”,西夏又因宋朝位于其东南,特称其为“东朝”。 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奪後周帝位而改元自立,是為宋太祖,史稱北宋。建國之初,太祖由陈桥兵变意识到武人操政之危险,为防止他人效仿自己兵变夺取皇权,通过杯酒释兵权將兵權歸於中央,并置转运使将地方财富集中至中央,又命诸州县各选所部兵士,才力武力殊绝者送都下,其老弱者始留州,地方兵力亦收归中央,采取重文抑武的國策,採取調將指揮制。這一國策影響所及深遠,导致北宋自初立之後頻頻不敵北方外患,对辽朝、西夏用兵屢遭挫敗。 公元1127年,金兵侵略北宋,发生靖康之難,徽、欽宗二帝皆被金兵掳去,北宋滅亡。其後,宋室赵構南下稱帝,是為宋高宗,經過一連串戰爭後,定都杭州临安,史称“南宋”。南宋在公元1141年與金達成紹興和議,以秦岭淮河为界,此後維持至江南偏安統治的局面。公元1276年,都城临安陷落,南宋大部分領土落入元朝手中。惟残余势力陆秀夫、文天祥和张世杰等人陆续拥立端宗赵昰、帝昺继续抵抗元朝。公元1279年,崖山海战宋军全军覆灭,宋末帝赵昺随大臣陆秀夫跳海殉国,南宋正式灭亡。 终宋一代没有严重的宦官干政和地方割据,大部分時期皇帝均控制政局,沒有出現唐朝中晚期時皇帝被宦官控制的局面。史學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西方與日本史學界認為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文艺复兴與經濟革命的時代。 宋朝經濟高度發達,中國歷史學家邓广铭和漆侠認為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唐宋八大家六位出自宋朝,儒學复兴,社会上弥漫尊师重道之风;商業經濟發達,科技發展非常進步(詳見宋朝科技),四大發明在宋代也得到了改良;在政治上相对开明,對忤旨或黨爭失勢的刑罰極少;宋太祖立下祖訓要求其子孫不得殺害文人及上書諫議之人,文人的地位在宋代得到提升,有說法認為是「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時代。.

查看 王审琦和宋朝

宋朝王爵列表

宋朝王爵列表,以下的列表列出宋朝的王爵。 宋朝基本沿襲了唐朝的王爵制度,多數冊封宗室爲王,王爵分爲王、嗣王和郡王三等。王爵及身而止,通常不世襲,只有奉祀宋太祖的安定郡王以及濮、秀、榮、沂四嗣王實行兄終弟及的世襲。異姓功臣封王較少,外戚封賞極濫,通常追封皇后或者皇太后的三代或五代祖先爲王,其父兄子侄往往受其蔭庇。 宋代爵位遷轉、加封情況也很頻繁,一般初封小國,後逐次進封大國。基本上封王者大都歷 封數國。死者的爵位一般會受到追贈加封。.

查看 王审琦和宋朝王爵列表

义成军节度使

义成军节度使,又称郑滑节度使,為唐朝、五代在今河南省北部设立的節度使。 758年八月,设立滑濮六州节度使。九月,设郑蔡节度使。759年四月,设郑陈颍亳节度使,一度有申州、光州、寿州,后归淮西节度使。五月,滑州归汴州节度使。761年五月,设立滑卫六州节度使,下辖滑州、卫州、相州、贝州、魏州、博州。763年,滑卫为滑亳节度使,下辖滑州、亳州、德州、魏州、博州,后来卫州归泽潞节度使,相州、贝州归昭义节度使。另设魏博节度使。769年,滑亳增加陈州。770年四月,设立郑颍节度使,下辖泾州、郑州、颍州,治泾州。郑颍支援泾州财政。772年十二月,设立永平军节度使。下辖滑州、亳州、陈州,治滑州。777年九月,段秀实遥兼郑颍节度使。十月,永平军增加宋州、泗州。779年三月,汴州、颍州隶属永平节度使,永平治汴州。781年郑州隶属永平节度使。宋州、亳州、颍州另设宣武节度使,泗州归属淮南节度使。永平军下辖汴州、滑州、陈州、郑州。784年,汴州、滑州归宣武节度使,滑州又复归,治滑州。785年,永平军改为义成军,下辖滑州、许州、陈州、郑州,治滑州。786年七月,陈州、许州另设陈许节度使。之后,义成军节度使长期领有滑州、郑州。822年,领颍州,890年六月,改号宣义军。后唐恢复义成军。.

查看 王审琦和义成军节度使

张光翰

张光翰,后周到宋朝初年将领。辽州榆社(今山西榆社县)人。陈桥兵变的六功臣之一。 祖父张简,唐检校尚书左仆射(张简可能是唐末的武将,尚书左仆射在唐代后期不少是武将的加衔)。叔父张虔钊在后唐明宗初年,任护驾亲军都指挥使,长兴年间,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兼西面马步军都部署,后唐末年,归附后蜀。 后周末年,张光翰任虎捷左厢都指挥使,是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张令铎的部属。960年,陈桥兵变,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高怀德、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张令铎、殿前都虞候王审琦、虎捷右厢都虞候张光翰、龙捷右厢部指挥使赵彦徽六人为首拥立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张光翰自虎捷左厢都指挥使、嘉州防御使为宁江节度使、马军都指挥使。翊戴六功臣中,张光翰与宋太祖可能关系最疏远。五月,韩重赟接替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及宁江军节度使衔,张光翰被罢军职,出为永清军(贝州,今河北清河西)节度使,乾德五年(967年)正月,永清军节度使张光翰去世。 .

查看 王审琦和张光翰

北宋京西北路帅臣列表

北宋京西北路帅臣,指京西北路安抚司的长官,或称安抚使,或称经略安抚使。.

查看 王审琦和北宋京西北路帅臣列表

刘守忠

刘守忠,相州(今河南安阳市)人,后周到宋朝初年将领,宋太祖义社十兄弟之一。 与赵匡胤、李继勋、石守信、王审琦、刘庆义、杨光义、刘廷让、韩重赟、王政忠等九人结为“义社十兄弟”。其父刘万国在后周时任河中府(今山西永济西)马步军都指挥使,刘守忠以左骁卫上将军致仕。其子刘用是宋太宗在晋王府的旧人,太宗末年,官至高阳关副都部署,宋真宗时,历任州部署、副都部署、知州等职。.

查看 王审琦和刘守忠

刘庆义

刘庆义,后周到宋朝初年将领,宋太祖义社十兄弟之一。 与赵匡胤、李继勋、石守信、王审琦、杨光义、刘守忠、刘廷让、韩重赟、王政忠等九人结为“义社十兄弟”,刘庆义在北宋最后官至安远军节度观察留后(安州,今湖北安陆)。.

查看 王审琦和刘庆义

刘廷让

刘廷让,后周到宋朝初年将领,宋太祖义社十兄弟之一。 本名刘光义,宋太宗即位后赐名廷让。祖籍涿州范阳(今河北涿州市),唐末割据者卢龙军(幽州,今北京)节度使刘仁恭的曾孙,祖父横海军(沧州,今河北沧州市东南)节度使刘守文为其弟刘守光所杀。刘光义之父刘延进举家南逃避难。后汉枢密使郭威镇守邺都时,刘光义入其麾下,郭威建立后周成为周太祖时,刘光义任侍卫司龙捷右厢都指挥使。与赵匡胤、李继勋、石守信、王审琦、杨光义、刘守忠、刘庆义、韩重赟、王政忠等九人结为“义社十兄弟”。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从宋太祖征潞州李筠,任行营先锋使。次年,升任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领宁江军(夔州,当时归后蜀)节度使。乾德二年(964年)四月,率军到潞州守边防御北汉。十一月,宋攻后蜀,西川行营前军兵马都部署王全斌率宋军主力从陕西南下;刘光义为副都部署和都监曹彬率步骑二万,从归州沿长江西进,攻克夔州。因刘光义军纪严明,后蜀万州(今重庆万县)、施州(今湖北恩施)、开州(今重庆开县)、忠州(今忠县)四州刺史迎降。乾德三年(964年)正月,刘光义军西至遂州(今四川遂宁),后蜀遂州知州投降。此时,王全斌军进至成都,后蜀灭亡。三月,因王全斌军军纪败坏,后蜀降将全师雄叛宋,占领川西许多州县,在成都西北新繁,刘光义率部击败全师雄,十二月,平定全师雄。次年正月,刘光义改领镇安军节度使。开宝六年(973年),罢刘光义军职,出为镇宁军节度使。 开宝九年(976年,太平兴国元年)十月,赵光义即位为宋太宗。刘光义与赵光义同名,被皇帝赐名廷让(一作庭让)。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五月,罢刘光义节度使,改授右骁卫上将军。雍熙三年(986年)五月,岐沟关之战宋军败于契丹国。六月,宋太宗起用刘廷让被任为雄州(今雄县)知州,后改为瀛州(今河间)都部署。同年十二月,辽圣宗与南京留守耶律休哥率军入侵,刘廷让将精兵留给沧州都部署李继隆,命他殿后,自己率领宋军数万北上在莫州(今任丘南)南大战辽军,被围困于君子馆(今河间北)。部将桑赞率部激战半日,辽军不断增援,李继隆部没有救援,反而退保乐寿(今献县),桑赞也率部南逃,担任先锋的雄州知州贺令图被契丹所俘,高阳关部署杨重进阵亡。刘廷让全军数万覆没,仅以数骑逃出。宋太宗并没有处罚刘廷让。雍熙四年(987年)初,刘廷让接替张永德为雄州知州兼兵马部署。秋天,刘廷让患病,宋太宗派御医去雄州为他医治。刘廷让上表要求回京,宋太宗还没有批准,刘廷让擅离治所南归,被下御史台按问,朝廷将他削夺官爵,配隶商州(今陕西商洛市)。其子刘永德、刘永和也被贬官。行至华州(今华县)刘廷让绝食而死,终年59岁,宋太宗感念之,赠太师。.

查看 王审琦和刘廷让

石守信

石守信()北宋初开国大将。石守信以“贪婪无厌”著称,史載:累任節度使,專務聚斂,積財鉅萬。尤信奉釋教,在洛邑建崇德寺,募民工整瓦修木,驅迫甚急,而時常不給工錢,人多苦之。.

查看 王审琦和石守信

王姓

王姓是漢族姓氏之一,在中國《百家姓》中排第8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显示:王姓为中国大陆第一大姓,有大约9468万人,占中国大陆人口总数的7.10%。根據2010年7月1日中華民國內政部戶政司戶籍資料統計,王姓在台灣排名第六大姓。根據1977年中國史學家李棟明,在《東方雜誌》發表的一篇有關「姓」的論文上指出,王姓是全球華人十大姓之一。另外,王姓亦是日本单姓之一,但极为罕见。 由于在多種汉语方言中,“王”与“黄”的发音相近甚至相同。为区别两姓起見,中文多以“三畫(横)王”或“三横一竖王”,黃姓則叫「草頭黃」、“大肚黃”等作为强调。.

查看 王审琦和王姓

王师约

王师约,字君授,中国北宋驸马,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人。.

查看 王审琦和王师约

王政忠

王政忠,后周到宋朝初年将领,宋太祖义社十兄弟之一。 与赵匡胤、李继勋、石守信、王审琦、刘庆义、刘守忠、刘廷让、韩重赟、杨光义等九人结为“义社十兄弟”,开宝八年(975年)五月,王政忠以解州刺史权知晋州(今山西省临汾市)兼兵马钤辖。开宝九年(976年)八月,宋太祖命党进、潘美为帅,进攻北汉,属下一路由郝崇信和解州刺史王政忠统领,从汾州进攻太原。九月,宋军在太原城下击败北汉军。十月,宋太祖驾崩,太宗赵光义即位,召还诸将。.

查看 王审琦和王政忠

王承衍

王承衍,字希甫,中国北宋驸马,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人。.

查看 王审琦和王承衍

韩重赟

韓重贇(),宋朝磁州武安人。 五代十国后汉末年在枢密使郭威麾下,郭威建立后周朝。周世宗显德元年(954年),参与对北汉的高平之战,升任殿前司铁骑指挥使。之后转任殿前司控鹤军都指挥使。为赵匡胤“义社十兄弟”之一。显德七年(960年),韩重赟参与陈桥兵变协助赵匡胤建立宋朝,为“以翊戴功”功臣,升任侍卫亲军司马军主力龙捷左厢都指挥使。建隆元年(960年)五月,韩重赟从征潞州李筠,因功代替张光翰任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领宁江军(夔州,时属后蜀,今重庆市奉节)节度使。九月,征淮南李重进,任淮南行营马步军都虞候。建隆二年(961年)七月,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殿前都指挥使王审琦出为忠正军节度使,韩重赟继任殿前都指挥使、改领义成军(滑州,今河南滑县东南)节度使。当时殿前都点检、副都点检都不再设置,韩重赟成为殿前司第一长官。 建隆三年(962年)正月,宋太祖命韩重赟监督扩建皇城东北部,按洛阳宫殿图修建。乾德四年(966年)八月,黄河在滑州决口,韩重赟监督军士、民夫修筑河堤。乾德五年(967年),有人诬告韩重赟私取亲兵为心腹。赵匡胤大怒,没有调查就要杀死韩重赟。赵普劝谏:“亲兵,陛下必不自将,须择人付之。若重赟以谗诛,即人人惧罪,谁复为陛下将亲兵者。”赵匡胤于是在二月解除韩重赟的军职,出为彰德军(相州,今河南安阳)节度使。开宝二年(969年),宋太祖亲征北汉,任命韩重赟为北面都部署。开宝七年(974年)韩重赟去世,其子韩崇训、韩崇业。.

查看 王审琦和韩重赟

資治通鑑人物列表

《資治通鑑》编者是古代中国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书名为宋神宗所定,是一部编年体的史书,共294卷,跨古代中国16个朝代,共1362年。 本列表指本书中包括的传记人物名称及概述,详细请参加具体人物条目。.

查看 王审琦和資治通鑑人物列表

郭廷谓

郭廷谓(),字信臣,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武将,后效力后周、北宋。.

查看 王审琦和郭廷谓

赵彦徽

赵彦徽,后周到宋朝初年将领。安喜(今河北定州)人。陈桥兵变的六功臣之一。 赵彦徽、赵匡胤同为周世宗属将,赵匡胤曾拜他为兄。陈桥兵变,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高怀德、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张令铎、殿前都虞候王审琦、虎捷右厢都虞候张光翰、龙捷右厢部指挥使赵彦徽六人为首拥立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赵彦徽自虎(龙)捷右厢都指挥使、岳州(今属湖南,时属湖南割据的武平节度使)防御使,转为武信(遂州,今四川遂宁,时属后蜀)节度使、步军都指挥使。建隆元年(960年)五月,宋太祖为直接掌握侍卫亲军司的兵权,在平定潞州李筠之后,赵彦徽与张光翰首先被罢军职,解除他们的兵权,赵彦徽的军职为罗彦瓌所接替,张光翰为韩重赟接替。 赵彦徽改为建雄军(晋州,今山西临汾)节度使。乾德元年(963年)十二月,宋太祖遣内容省使曹彬、通事舍人王继筠分诣晋州、潞州,与节度使赵彦徽、李继勋会兵入北汉境,攻其边邑及辽州、石州。赵彦徽在晋州不恤民事,专务聚敛,私帑所藏钜万,宋太祖虽然知道,但没有对他惩戒。赵彦徽入朝,宋太祖设宴款待,因饮酒过度得病,送回晋州,开宝元年(968年)五月,病故。   .

查看 王审琦和赵彦徽

赵匡胤

宋太祖趙匡胤,字元朗,宋朝開國皇帝。唐明宗天成年間(927年3月21日)生於後唐洛陽夾馬營(今河南省洛陽市瀍河回族區東關),祖籍涿郡保州保塞縣(今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父親趙弘殷,母親杜氏。後漢時,趙匡胤於後漢隱帝在位期間投奔郭威,之後郭威篡漢建立後周,是為周太祖;而趙匡胤則得任東西班行首,始入宦途。959年,後周世宗於北征回京後不久駕崩,逝世前任命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執掌殿前司諸軍。隔年(960年)元月初一,北漢及契丹聯兵犯邊,趙匡胤受命防禦。初三夜晚,大軍於京城開封府(今河南省開封市)東北二十公里的陳橋驛(今河南省封丘縣陳橋鎮)發生政變,將士於隔日清晨擁立趙匡胤為帝,史稱「陳橋兵變」。大軍隨即回師京城,後周恭帝禪位,趙匡胤登基,建國號「宋」,是為「宋太祖」,年號為建隆,建立長達319年的宋朝,史稱「北宋」。 太祖在位期間,致力於統一全國。依據宰相趙普的「先南後北」策略,先後滅荊南、湖南、後蜀、南漢及南唐等南方割據政權,至宋太宗在位期間,迫使吳越、清源軍納土歸降,滅北漢,方才完成一統;太祖於961年及969年先後兩次「杯酒釋兵權」,解除禁軍將領及地方藩鎮的兵權,解決自唐朝中葉以來藩鎮割據的局面;設立「封樁庫」貯藏錢帛布匹,期能贖回被後晉高祖石敬瑭獻給契丹的燕雲十六州,但事未成而逝世。 976年11月14日,太祖逝世,葬于永昌陵,得年50歲,在位17年。由其胞弟趙光義繼承帝位,是為宋太宗,並於同年隨即改元。由於北宋中期的筆記《續湘山野錄》記載了「燭影斧聲」事件,暗示趙匡胤是由太宗所加害。加上太祖死後,帝位非由其子繼承,而是由弟登基垂統,違反中國長子繼承的傳統,雖然太宗即位後延续了太祖許多的執政措施,但欲蓋彌彰,与太祖有关的皇室成員亦相繼離奇亡故。此后的皇帝亦由太宗的子孫继承,直至宋孝宗才回归太祖一脈,使太祖的死因並不單純,成為千古之謎。.

查看 王审琦和赵匡胤

问君能有几多愁

《問君能有幾多愁》,2005年播映的中國歷史愛情劇,由吳奇隆、劉濤、黄文豪、吴樾、劉真、潘虹主演。.

查看 王审琦和问君能有几多愁

陈桥兵变

陳橋兵變,又稱陳橋驛兵變,是中國歷史上一宗發生在顯德七年(960年)的軍事政變。後周禁軍效仿後漢乾和八年(950年)軍士擁立郭威登基稱帝的澶州兵變,於陳橋驛(今河南封丘東南陳橋鎮)拥戴赵匡胤为帝。此次兵變导致了後周的灭亡和宋朝的建立,亦標誌著五代十國中的五代時期的結束。.

查看 王审琦和陈桥兵变

李继勋

李继勋,大名府元城(今河北大名东)人。 后汉末年,枢密使郭威镇守邺都(大名府),李继勋往投。后周初年,任殿前司散员都指挥使。显德元年(954年)三月,李继勋参加高平之战,因功升任殿前都虞候,改虎捷右厢都指挥使,领永州(今湖南零陵,虚职,当时永州在湖南割据政权武平节度使境内)防御使,十月,又升任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领昭武军(利州,今四川广元,虚职,当时利州在在后蜀境内)节度使。李继勋与赵匡胤等九人(赵匡胤、杨光义、石守信、王审琦、刘庆义、刘守忠、刘廷让、韩重赟、王政忠)结为“义社十兄弟”,李继勋最年长,而且是第一个升任殿前都虞候(殿前司副长官)和节度使的。显德三年(956年)六月,李继勋在攻打南唐寿州(今安徽凤台)时,“怠于守御”,南唐守军“出城来攻”、“破栅而入”,后周“将士死者数百人”,周世宗以李继勋武臣,“不之责也”。但是免去他的军职,改任为河阳三城(孟州,今河南孟州南)节度使,直到次年七月才免去节度使而改为右武卫大将军。显德六年(959年)世宗攻辽,李继勋任战棹左厢都部署,七月,李继勋又升为安国军(邢州)节度使。赵匡胤陈桥兵变,李继勋在邢州,没有参与兵变。 建隆元年(960年)六月,宋太祖赵匡胤平潞州李筠,李继勋为昭义军节度使,镇守潞州,负责进攻及抗击北汉。乾德五年(967年)加同平章事,为使相。开宝元年(968年)、开宝二年(969年),李继勋两次为河东行营前军都部署,率军出征北汉,开宝三年(970年),李继勋改为天雄军节度使。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李继勋因病回洛阳,以太子太师致仕,同年去世,终年62岁,追封陇西郡王,谥号庄武。.

查看 王审琦和李继勋

李重進

李重进(),沧州(今河北省沧州市)人,生于太原,五代时后周禁军统帅之一,太祖郭威第四姊福庆长公主之子。.

查看 王审琦和李重進

杨光义

杨光义,后周到宋朝初年将领,宋太祖义社十兄弟之一。 杨光义与赵匡胤、李继勋、石守信、王审琦、刘庆义、刘守忠、刘廷让、韩重赟、王政忠等九人,结为“义社十兄弟”,杨光义在北宋最后官衔为保静军节度使。.

查看 王审琦和杨光义

杯酒释兵权

杯酒釋兵權是指發生在宋朝初期,宋太祖趙匡胤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同時避免禁军军将也黃袍加身,使类似澶州兵變和陳橋兵變的历史剧重演,篡奪自己的政權,所以趙匡胤通過一次酒宴,在酒宴中發表意見,威脅利誘双管齐下,暗示高階軍官們交出兵權。.

查看 王审琦和杯酒释兵权

潘惟吉

潘惟吉(),一名惟正,开封府开封县(今河南省开封市)人,本姓柴,周世宗柴荣之子柴熙让、柴熙诲中的一人,被宋太祖赵匡胤赐予潘美为侄。.

查看 王审琦和潘惟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