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狄青

指数 狄青

青(),字漢臣。北宋河東汾州西河(即今山西汾阳)人。唐朝宰相狄仁杰之后。北宋名將,因樣貌清秀,因此打仗時常戴面具,曾討伐西夏、广西侬智高,驍勇善戰,立下不少戰功,官至枢密使,諡武襄,追贈中書令、尚書令。於民間有著武曲星下凡之說,與文曲星「包拯」共同輔佐宋仁宗治國治民,是為宋朝的一代傳奇。.

91 关系: 劉松仁劉滬 (宋朝)假癡不癲南宁市台語電影列表吴家丽吕梁市夏帆 (香港演員)夏雨 (香港)大中祥符大英雄狄青孫沔宋史宋史人物列表宋名臣言行錄宋仁宗宋越熙宁战争宋朝宋朝宣徽院使列表少司命将军在上山西省岑姓上下五千年上白礁謁祖祭典中國歷朝通俗演義中華五千年于洋 (香港藝人)五虎将五虎平南五虎平西廣源州张飞張復建何仙姑余靖侬智高北宋北宋鄜延路帅臣列表包青天 (1993年電視劇)包青天之碧血丹心包拯僚民族主义公使錢关羽Cha Cha Cha石全彬碧血青天珍珠旗粵劇狄姓...狄青狄青智夺昆仑关萬花樓顧嘉煇风采堂駱應鈞骊山老母高平省鮑方谥号贾逵 (北宋)黃一飛范仲淹胡美儀防衛戰蘇杏璇薛家燕關海山董士廉臺南南沙宮长其苗僑偉陶大宇陈玉成枢密使枢密院李太宗李琳琳李朝 (越南)杨家将杨文广歐冠英潘有聲昆仑关文彥博文曲星慶曆新政曾江晚笑堂画传1008年1052年 扩展索引 (41 更多) »

劉松仁

劉松仁(Damian Lau Chung Yan,),香港實力派资深男艺人,前任亞洲電視及無綫電視藝人。.

新!!: 狄青和劉松仁 · 查看更多 »

劉滬 (宋朝)

劉滬,字子浚,保州保寨(今河北保定)人,宋朝軍事人物。 祖父刘审琦,曾任虎牢关使,在討伐李重进时战死。劉滬生性“深沉寡言”,有謀略。庆历三年(1043年),劉滬至水洛,派人与寨主铎厮那会谈,勸其归顺。铎厮那假意答應,当刘沪领兵接收时,突然变卦,包围了刘沪部队,夜纵火呼啸。劉滬臨危不亂,從容指軍,一舉擊潰亂軍。後與著作郎董士廉筑城。不久郑戬被免职,继任的泾原路钤辖尹洙下令放棄築城之舉。劉滬拒絕,尹洙“命张忠往代之,又不受”。尹洙派狄青将刘、董二人逮捕,关入德顺狱。結果羌氐族人发动暴乱。欧阳修连上两道奏章《论水洛城事宜乞保全刘沪等札子》和《再论札子》,为刘沪辩冤,力主恢复筑城。刘沪頭部溃疡而卒,死后,“居人遮道号泣,请留葬水洛,立祠城隅,岁时祀之。”徽宗赐庙额为“忠勇”,敕封刘沪为“忠烈侯”。著有《备边机要》。.

新!!: 狄青和劉滬 (宋朝) · 查看更多 »

假癡不癲

「假癡不癲」是兵法三十六計的第廿七計。 原文為:「假作不知而實知,假作不為而實不可為,或將有所為。司馬懿之假病昏以誅曹爽,受巾幗假請命以老蜀兵,所以成功;姜維九伐中原,明知不可為而妄為之,則似癡矣,所以破滅。兵書曰:『故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當其機未發時,靜屯似癡;若假癲,則不但露機,則亂動而群疑。故假痴者勝,假癲者敗。或日:假痴可以對敵,並可以用兵。 宋代,南俗尚鬼。狄青征儂智高時,大兵始出桂林之南,因佯祝曰:『勝負無以為據。』乃取百錢自持,與神約,果大捷,則投此錢盡錢面也。左右諫止,儻不如意,恐沮軍,青不聽。萬眾方聳視,已而揮手一擲,百錢旨面。於是舉兵歡呼,聲震林野,青亦大喜;顧左右,取百丁(釘)來,即隨錢疏密,布地而帖丁(釘)之,加以青紗籠,手自封焉。曰:『俟凱旋,當酬神取錢。』其後平邕州還師,如言取錢,幕府士大夫共祝視,乃兩面錢也。」 J假.

新!!: 狄青和假癡不癲 · 查看更多 »

南宁市

南宁市(Namzningz),简称邕,古称邕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具有1680多年历史。地处亚热带,北回归线穿域而过,介于北纬22°13′~23°32′,东经107°45′~108°51′之间。南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信息和科技中心,是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桥头堡”城市,以及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南宁素有“中国绿城”的美誉,曾於2007年荣获“联合国人居奖”,2013年11月荣获“中国最佳休闲城市”称号。全市总面积2.21万平方公里,市辖区面积9,836平方公里,人口698.61万,其中壮族人口比例超过五成。.

新!!: 狄青和南宁市 · 查看更多 »

台語電影列表

本列表為台灣電影中主要使用台語語言的台語電影列表。.

新!!: 狄青和台語電影列表 · 查看更多 »

吴家丽

吳家麗(Carrie Ng,),香港著名女演員,1981年畢業於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其後曾參演多部電視劇,1980年代後期轉到電影圈發展,曾獲得1993年金馬獎最佳女主角(《郎心如鐵》)和2000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流星語》)。.

新!!: 狄青和吴家丽 · 查看更多 »

吕梁市

吕梁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山西省西部。北接忻州市,东邻太原市,东南界晋中市,南连临汾市,西隔黄河与陕西省榆林市相望。地处黄河东岸黄土高原,吕梁山纵贯全境,东部为太原盆地,汾河流经市境东缘。全市总面积2.11万平方公里,人口383.22万。吕梁是山西重要的产煤城市,主焦煤蕴藏量非常丰富。.

新!!: 狄青和吕梁市 · 查看更多 »

夏帆 (香港演員)

夏帆(),原名鍾惠蘭,祖籍廣東省潮州市,著名潮劇花旦,潮語及粵語電影雙棲演員,制片家。夏帆是第一位潮劇制片家,1954年自资制作並參演第一部潮语电影《王金龍》。1954年夏帆獨資成立「舵江影業公」拍攝潮語電影,行銷泰國、越南、柬埔寨及老撾。 先后成立了繁荣、藝業、丽华、夏帆电影工作室等电影公司,在中国、香港、台灣和東南亞地区拍制了超过40部国、粤、潮語电影。同期亦經营电影批發 (日语电影、鬼谷怪談、日本金瓶梅等),於70年代亦曾辧港潮日報。.

新!!: 狄青和夏帆 (香港演員) · 查看更多 »

夏雨 (香港)

夏雨(),本名黃成志,香港資深男演員,在廣東省廣州市出生,1962年從中國大陸偷渡到香港,投考邵氏「南國實驗劇團訓練班」兼當臨時演員,後期加入麗的映聲,改藝名夏雨。1974年轉投無綫電視(TVB),約1994年移民加拿大溫哥華,期間回港替亞視拍劇,2000年回流重返無綫。此後10年間,夏雨在無綫拍下多齣電視劇,不少角色深入民心。2012年夏雨與鮑起靜一起簽約香港電視網絡,只曾拍攝一套劇集,拍畢後再度回復自由身。2016年在劉家豪邀請下拍攝《溏心風暴3》。.

新!!: 狄青和夏雨 (香港) · 查看更多 »

大中祥符

大中祥符(1008年—1016年)是宋真宗的第三个年號,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9年。.

新!!: 狄青和大中祥符 · 查看更多 »

大英雄狄青

《大英雄狄青》是中国大陆拍摄的一部国产历史题材动画片,讲述了北宋名将狄青由不谙世事的孩子成长为战西夏、平叛乱的一代英雄的故事,一共52集。.

新!!: 狄青和大英雄狄青 · 查看更多 »

孫沔

孫沔,字元規。北宋越州會稽(今浙江紹興)人。 天禧三年(1019年)進士,補趙州司理參軍。歷仕外官,累遷監察御史,皇祐五年(1053年)與狄青平定廣源州蠻儂智高叛亂有功,官至樞密副使的越州會稽(今浙江省紹興市)人。官至陝西轉運使。吕夷简在病中看孙沔的奏章时曰:“孙元规药石之言,但恨迟闻十年尔。” 孫沔好女色,常與聲妓同行,日夜流連於西湖。又奪莘旦之妻趙氏女。出知杭州時,因殘暴被劾。英宗時,起知河中府,又知庆州。.

新!!: 狄青和孫沔 · 查看更多 »

宋史

《宋史》是二十四史中篇帙最為浩繁的史書,於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與《辽史》、《金史》同時修撰。1977年,中華書局出版《宋史》標點校勘本。.

新!!: 狄青和宋史 · 查看更多 »

宋史人物列表

没有描述。

新!!: 狄青和宋史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宋名臣言行錄

《宋名臣言行錄》共七十五卷,由南宋朱熹、李幼武所編,朱熹撰前集十卷,後集十四卷,共二十四卷。李幼武撰續集八卷、別集二十六卷、外集十七卷,共五十一卷。該書彙編了散見於筆記、碑傳、行狀中的宋代重要人物的事蹟,共收入北宋以及南宋人物225人。今印行的前集,其原書名為《五朝名臣言行錄》,後集為《三朝名臣言行錄》,二書並稱為《八朝名臣言行錄》。若不包含附傳的人物,收入的北宋人物共97人,前集收入55人,後集收入42人。.

新!!: 狄青和宋名臣言行錄 · 查看更多 »

宋仁宗

宋仁宗趙禎(),北宋第四代皇帝(1022年3月23日-1063年4月30日在位)。初名受益,宋真宗的第六子,生母李宸妃。其生于大中祥符三年四月十四日,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受封為庆国公,八年(1015年)受封為寿春郡王;天禧元年(1017年)进中书令,二年(1018年)进封昇王,同年九月立为皇太子,赐名趙禎;乾兴元年(1022年)二月,真宗崩,仁宗即帝位,时年13岁;1023年改年號為天圣;1063年駕崩於汴梁皇宮中,享年53岁,在位41年。民間流傳“狸猫换太子”中的太子就是影射宋仁宗;自古以來,其在包青天劇中亦樹立明君之形象。.

新!!: 狄青和宋仁宗 · 查看更多 »

宋越熙宁战争

宋越熙宁战争(),是宋神宗熙宁年间发生在中国宋朝(北宋)和越南李朝之间的一场战争。至今这场战争还没有准确的叫法。中國學者郭振鐸、張笑梅所著的《越南通史》中,称这场战争为11世纪末中越之战。也有单独称呼两场战役邕州之战、富良江之战的。相对于980年宋朝第一次出兵交趾,在越南此役被称为第二次抗宋战争。关于这场战争现在中越双方各执一词,无法判断究竟哪方最后取得胜利。.

新!!: 狄青和宋越熙宁战争 · 查看更多 »

宋朝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根据首都及疆域的变迁,可再分為北宋與南宋,合稱兩宋,國祚共319年。因国君姓赵,又为區别于南北朝时期之南朝宋,故亦称“赵宋”。又因五德終始說,宋朝为火德,故又别称“火宋”、“炎宋”。北方政權辽国和金国以宋朝位处其南方,称其为“南朝”,并自诩为“北朝”,西夏又因宋朝位于其东南,特称其为“东朝”。 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奪後周帝位而改元自立,是為宋太祖,史稱北宋。建國之初,太祖由陈桥兵变意识到武人操政之危险,为防止他人效仿自己兵变夺取皇权,通过杯酒释兵权將兵權歸於中央,并置转运使将地方财富集中至中央,又命诸州县各选所部兵士,才力武力殊绝者送都下,其老弱者始留州,地方兵力亦收归中央,采取重文抑武的國策,採取調將指揮制。這一國策影響所及深遠,导致北宋自初立之後頻頻不敵北方外患,对辽朝、西夏用兵屢遭挫敗。 公元1127年,金兵侵略北宋,发生靖康之難,徽、欽宗二帝皆被金兵掳去,北宋滅亡。其後,宋室赵構南下稱帝,是為宋高宗,經過一連串戰爭後,定都杭州临安,史称“南宋”。南宋在公元1141年與金達成紹興和議,以秦岭淮河为界,此後維持至江南偏安統治的局面。公元1276年,都城临安陷落,南宋大部分領土落入元朝手中。惟残余势力陆秀夫、文天祥和张世杰等人陆续拥立端宗赵昰、帝昺继续抵抗元朝。公元1279年,崖山海战宋军全军覆灭,宋末帝赵昺随大臣陆秀夫跳海殉国,南宋正式灭亡。 终宋一代没有严重的宦官干政和地方割据,大部分時期皇帝均控制政局,沒有出現唐朝中晚期時皇帝被宦官控制的局面。史學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西方與日本史學界認為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文艺复兴與經濟革命的時代。 宋朝經濟高度發達,中國歷史學家邓广铭和漆侠認為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唐宋八大家六位出自宋朝,儒學复兴,社会上弥漫尊师重道之风;商業經濟發達,科技發展非常進步(詳見宋朝科技),四大發明在宋代也得到了改良;在政治上相对开明,對忤旨或黨爭失勢的刑罰極少;宋太祖立下祖訓要求其子孫不得殺害文人及上書諫議之人,文人的地位在宋代得到提升,有說法認為是「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時代。.

新!!: 狄青和宋朝 · 查看更多 »

宋朝宣徽院使列表

Category:宋朝官制.

新!!: 狄青和宋朝宣徽院使列表 · 查看更多 »

少司命

少司命為屈原《九歌》中提到的一位神明,和大司命為相對的二元神, 然對其性別有不同的觀點。《宋史·天文志三》:司命二星,在虛北,主舉過、行罰、滅不祥,又主死亡。「文昌六星,天之六府也,主集計天道。一曰上將、大將軍,建威武;二曰次將、尚書,正左右;三曰貴相、大常,理文緒;四曰司祿、司中、司隸,賞功進;五曰司命、司怪、太史,主滅咎;六曰司寇、大理,佐理寶。所謂一者,起北斗魁前近內階者也。」文昌司命,周禮春官大宗伯:『司命。 』注:『文昌第四星也。』按即楚辭九歌之少 司命也。上台司命,即楚辭九歌之大司命。『文昌六星如半月形,在北斗魁前,其 六星各有名。』史記天官書:『斗魁戴匡六星 ,曰文昌宮,一曰上將,二曰次將,三曰貴相 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祿。』位於紫微垣之文昌星。大司命則在天市垣三台。 對應北斗七星,少司命為北斗第四顆天權,《史记·天官书》:北斗七星...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諸紀纪。天權星在道教則為文曲紐星君,主卯酉年生人命途,相對文昌主管「正途出身」,文曲則主宰「異路功名」,也稱北斗玄冥文曲星君,對應陽明贪狼星君 (天樞)、陰精巨門星君 (天璇)、真人祿存星君 (天璣)、丹元廉貞星君 (玉衡)、北極武曲星君 (開陽)、天關破軍星君 (搖光)。 自民間傳言北宋時期玉皇大帝派文曲星與武曲星投凡為文官包拯與武將狄青助宋仁宗治國治民。 《太上玄靈北斗本命延生真經》北斗玄冥文曲紐星君名𠱂字文曲,又名權,又曰伐星,主天理,伐無道,又名盤真君,又名光字子惠子,又名天心字子裘,居紐幽官朱臺玉樓中,配事于木,主月元并禄,卯酉生人屬之,管火星真君張星冀秒四宿,節侯玄冥,所屬吳地荊州分野,為天之遊擊,主伐逆,上總九天鬼神,中領北帝三官,下監萬兆,伐逆不臣,諸以凶悖莫不隸焉。少司命為現今助生娘娘。.

新!!: 狄青和少司命 · 查看更多 »

将军在上

,是中國2017年古裝愛情電視劇。改編自橘花散里的小说《将军在上我在下》由兴格传媒、优酷聯合出品。由金屹菲担任制片人,文杰和霍耀良联合執導,奭辰公子編劇,马思纯、盛一伦领衔主演,丁川、王楚然、潘时七、王瑄 主演 。该剧于2017年10月25日在优酷与PPTV全网联合播出,共60集。 该剧以宋朝的风云变幻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武艺超群的冷--女将军与倾国倾城的废柴俏王爷之间的错位爱情故事。 截至至2017年11月中旬,该剧网络播放量点击破20亿。11月底,该剧播放量点击破22亿。11月30日,该剧播放了点击破26亿。.

新!!: 狄青和将军在上 · 查看更多 »

山西省

山西,简称晋,中国一省,地处黄土高原东翼。山西表里山河,南临黄河,西邻吕梁山,东靠太行山。因在太行山以西,故曰山西。省会太原市。省境內春秋時為晉國之地,故簡稱晉。 山西地區的有獨特的语言、風俗以及历史,省內土地豐足、矿产資源豐富,位處汾河沿岸一帶的晋中盆地一直被稱作华北的「漁米之鄉」。省會太原也有著悠久的歷史。粤商、徽商、晋商、浙商、苏商一道,在历史上被合称为“五大商帮”。潮商与徽商、晋商,是中国历史“三大商帮”。.

新!!: 狄青和山西省 · 查看更多 »

岑姓

岑姓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67位。.

新!!: 狄青和岑姓 · 查看更多 »

上下五千年

《上下五千年》是中国作家林汉达、曹余章编著的一部关于中国历史的通俗历史读物。内容包括从上古到鸦片战争前共262个历史故事。其中上古到东汉是林汉达的遗作,三国到清中期由曹余章撰写。1979年,由少年儿童出版社首次出版,分五册,后改为分上中下三册。1991年,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合订本。2002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彩图版。2002年,曹余章将历史故事扩展到了332个,时间断限到辛亥革命,出版名为《新版上下五千年》。2012年,又将历史故事扩展到372个,时间断限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出版名为《最新版上下五千年》。.

新!!: 狄青和上下五千年 · 查看更多 »

上白礁謁祖祭典

上白礁謁祖祭典由台灣台南市學甲區慈濟宮所舉行,於每年農曆三月十一日舉行,即當地所稱上白礁活動,於當地將軍溪畔「頭前寮」舉行祭典,隔海遙祭保生大帝祖廟,即中國大陸福建白礁慈濟宮。每隔數年,不定期舉行刈香,擴大為三天遶境廟會,即臺灣西南五大香科之一的「學甲香」。經文化部、臺南市政府核定為臺南市定民俗活動。.

新!!: 狄青和上白礁謁祖祭典 · 查看更多 »

中國歷朝通俗演義

《历朝通俗演义》,又稱《中國历朝通俗演义》,作者為蔡東藩。.

新!!: 狄青和中國歷朝通俗演義 · 查看更多 »

中華五千年

《中華五千年》是一個香港電台廣播節目,一九八三年四月四日開播至二千年停播,一共九百集,為香港電台最長壽的歷史教育廣播劇。.

新!!: 狄青和中華五千年 · 查看更多 »

于洋 (香港藝人)

--洋(英文姓名: Yu Yang ,),生于香港,80年代第一男主角,演出多套受歡迎的TVB港劇, 90年代久休復出後以实力派资深甘草演員為主;无线电视 (TVB) 基本藝人合約艺员,纵橫演艺圈数十載。于洋為1960年代初聖公會諸聖小學的校友。.

新!!: 狄青和于洋 (香港藝人) · 查看更多 »

五虎将

五虎将又稱五虎上將、五虎大將,是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蜀汉将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和五人,但正史中並沒有該稱號。正史《三國志》中,作者陈寿将蜀汉将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和赵云五人合為一傳(《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後來《三国志平话》、《三國演義》合稱為五虎上将。。.

新!!: 狄青和五虎将 · 查看更多 »

五虎平南

《五虎平南》,清代李雨堂所著章回小說,又名《狄青後傳》、《五虎平南狄青後傳》。乃是延續五虎平西故事而來,敘寫狄青等五虎將征伐南天國儂智高故事。.

新!!: 狄青和五虎平南 · 查看更多 »

五虎平西

《五虎平西》是一部英雄小說,成書時間不詳,惟可以確定的是故事內容是接續在《萬花樓》之後,所以又被稱為《續萬花樓》。內容是記述五虎因宋仁宗的野心與貪欲,加上被奸臣進讒言,無奈之下只好率領大軍從三關出發,而目的卻僅僅是要西遼朝貢和「珍珠烈火旗」而已。狄青等人誤走北遼,卻使狄青烽火結良緣。第一次西征凱旋,得到偽造的珍珠烈火旗,太師龐洪通敵,陷害狄青等人,幸得到親姑母狄太后等人的搶救,發配充軍。西遼見機不可失,馬上起兵進犯三關,孫秀不敵,只好請求支援。包拯於此時機進奏讓五虎官復原職,宋仁宗下令五虎領數萬宋軍,再加上三關原率領的部屬,合計十五萬大軍前往迎敵。最後在八寶公主、梨山老母、王禪老祖的幫助下成功的取回真正的珍珠烈火旗,凱旋歸朝。狄青上書指劾龐洪、孫秀等人通敵賣國之罪,宋仁宗大怒,下令由包拯、何尚書等人徹查此案,果人贓俱獲,龐洪、孫秀梟首示眾,龐妃在李太后、狄太后之命令,於宋仁宗面前以一丈素白綾絞殺。最後宋仁宗下旨讓八寶公主歸朝,夫婦團圓。.

新!!: 狄青和五虎平西 · 查看更多 »

廣源州

廣源州是宋代廣南西路邕州所置的一個羈縻州,其轄地在今廣西省和越南高平省邊境一帶地方。 廣源州地處宋朝與大瞿越的邊界,為宋代為了招撫當地土著所設置的羈縻州縣,一般由其頭人任州官。該地雖為宋朝的羈縻州,實際上在大瞿越李朝的控制之下。該州由儂氏世襲統治,與宋朝地理上隔絕,盛產黃金和丹砂,民風彪悍。寶元二年(1039年、越南通瑞六年),廣源州的頭人儂全福起兵反對大瞿越李朝的統治,但被李太宗擊敗並殺害。其子儂智高為報父仇,舉州欲內附宋朝,但被宋仁宗拒絕。慶曆元年(1041年),儂智高在廣源州建立天曆國,在宋越之間搖擺不定,成為兩國之間的一股獨立勢力。皇祐四年(1052年),儂智高起兵伐宋,攻取邕州等地,給宋朝以很大震動。不久,宋朝派出狄青將他擊敗,起事失敗,廣源州歸於宋朝統治之下。 在儂智高起事的時候,李朝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曾希望助宋攻廣源州。儂智高戰敗之後,又出兵助儂,但未能如願。事後,宋越兩國因為邊界糾紛而引發了宋越熙寧戰爭。熙寧九年(1076年)十月,宋將燕達攻破廣源州,李朝將領劉應紀投降。熙寧十年(1077年)二月丙午,改廣源州為順州。.

新!!: 狄青和廣源州 · 查看更多 »

张飞

张飞(),字益德(小说《三国演义》为翼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氏,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與關羽並称“万人敌”。官至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封西乡侯,后遇刺身亡,蜀汉追谥桓侯,是为西乡桓侯。陈寿在撰写《三国志》的时候,将張飛与關羽、馬超、黃忠、趙雲合为一传(《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罗贯中的長篇小說《三国演义》中又将該五人并称“五虎上将”,广为世人所知。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张飞以粗獷剛烈好酒著称,虽然此形象主要来源于小说和戏剧等民间艺术,但已深入人心。 很多人误以为张飞字翼德,以为这才跟飞字相协。其实「益」是通假「鷁」,一种会飞的水鸟。.

新!!: 狄青和张飞 · 查看更多 »

張復建

張復建(),本名張建陵,台灣男演員。初為武生;畢業於復興劇藝實驗學校,依照當時復興劇校的字序論屆排行-「復興中華文化,發揚民族倫理道德」,張乃第一屆畢業生(曾參與雲門舞集演出、今當代傳奇劇場藝術總監吳興國為第二屆)。與秦祥林為同屆同學。近期的戲劇演出代表作為舞台劇《婚外信行為》;他在劇中飾演一位有外遇的丈夫,在劇中與女主角張本渝有非常親密的動作演出。.

新!!: 狄青和張復建 · 查看更多 »

何仙姑

何仙姑,原名何瓊,盛唐時永州零陵人,一說廣州增城人。道教八仙之一,原型為一個容貌非凡的美女,經常手持荷花。其身世有多種說法,最早可見於戴孚《廣異記·何二娘》,《太平廣記》卷六二引《廣異記》,稱廣州有何二娘,以织鞋子为业。在流传比较多的傳說中,何仙姑是何氏之女,十三歲時入山採茶,巧遇仙人(或指呂洞賓)收為女弟子,賜仙桃或仙棗、雲母粉,食之成仙。在各类传说中,何仙姑兼具仙女、道姑和女巫三重身份。.

新!!: 狄青和何仙姑 · 查看更多 »

余靖

--(),字安道,号武溪。韶州人(今广东省韶关市),是宋仁宗时期的谏议大夫。 1000年,余靖生于韶州府,出身于仕宦之家。天資聰穎,刻苦讀書,於24岁时中进士,出任新建县知事及秘书丞,后來官階拜至工部尚书。 景祐三年,余靖因為上書,为被贬的范仲淹辩护而被降职为监筠州酒税。 庆历三年,余靖重新获得取用,出任为谏院右正言,负责向皇帝进谏奏事。--正直,敢于谏言,甚到把唾液溅到龙颜之上亦意犹未尽,与欧阳修等同被讚誉为“庆历四谏”之一,提出了「清、公、勤、明、和、慎」的著名從政六箴。余靖曾經接受命奉出使契丹,运用了外交手段,使到辽朝主折服,维护了宋朝的利益。 皇祐五年(1052年),余靖隨狄青平定了儂智高叛亂,出任廣州知州多年,於离任時,兩袖清風。 英宗二年,在金陵(今南京市)染病辭世,贈予刑部尚書。蔡襄以“風采動朝端”形容之。 廣東余族後人於明代得朝廷賜建風采堂於里,後於多地建立風采堂以紀念余靖。.

新!!: 狄青和余靖 · 查看更多 »

侬智高

侬智高(壮文:Nungz Ciqgau,)是宋代中期廣源州蠻(現稱壮族,越南称为侬族)首领(北宋广南西路广源州,今越南、高平省廣淵),发动儂智高起事,被宋朝將軍狄青打敗,逃往大理國。.

新!!: 狄青和侬智高 · 查看更多 »

北宋

北宋(960年2月4日—1127年3月20日)是中国宋朝的一个時期,自趙匡胤發動陈桥兵變強迫后周末帝禅让(960年)始,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攻入开封,北宋于次年灭亡,共历9帝,167年。后以应天府為首都建南宋,与北宋合称“两宋”。北宋建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市),为别于南宋而史称北宋。依據五行相生的順序,後周的「木」德之後為「火」德,因此宋朝以「火」為五行德運,並取紅色為王朝正色。 北宋的最大统治区域包括东、南到海,北以今海河、河北霸州、山西雁门关为界与辽相交;西北以陕西横山、甘肃东部、青海湟水与西夏交界;西南以岷山、大渡河与青藏高原、大理国交界,以广西与越南交界。北宋是面積最少的中原统一皇朝,亦無法統治河西走廊及燕雲十六州。据《太平寰宇记》所载,北宋人口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的三千二百五十万增至大观四年(1110年)的一亿一千二百七十五万。.

新!!: 狄青和北宋 · 查看更多 »

北宋鄜延路帅臣列表

北宋鄜延路帅臣,指鄜延路安抚司的长官,或称安抚使,或称经略安抚使。.

新!!: 狄青和北宋鄜延路帅臣列表 · 查看更多 »

包青天 (1993年電視劇)

是中華電視公司八點檔連續劇,播出期間為1993年2月23日至1994年1月18日,開全傳播製作,製作人為趙大深。.

新!!: 狄青和包青天 (1993年電視劇) · 查看更多 »

包青天之碧血丹心

是一部中國大陸電視劇,由“鐵三角”組成的《包青天》原班人馬將推出新版系列第二部“碧血丹心”,繼《包青天之七俠五義》後金超群、何家勁、范鴻軒攜手《武林外傳》中飾演莫小貝的王莎莎精彩演繹全新的故事,更有兩岸三地實力派演員的加盟,帶給觀眾不變的情感、全新的感受。全新劇本展現北宋大背景下發生的大案件,故事將從開封蔡河潰堤一案展開,「開封三子」面臨了全新的任務和挑戰,大宋江山危在旦夕,包公為懲奸除惡被歹人所害,被卷入深似海的宮廷勢力鬥爭中,展昭和公孫策性命難保……《碧血丹心》將是繼93版《包青天》後,全新故事、風格華麗的包青天電視劇,將加入3D特效,重現一千年前的大宋江山圖景。 蔡河潰堤成災,仁宗責令包公(金超群飾演)查水災成因。都水監杜平向包拯稟明水患皆因王公大臣于蔡河兩岸私建樓臺,導致河道受阻所致。公孫策(范鴻軒飾演)另發現潰堤乃偷工減料所致,而罪魁禍首竟是杜平的舅父羅瓊。羅瓊害怕,請杜平之父杜斌出面,並將珍珠衫獻給龐貴妃。但珍珠衫卻讓包拯查明了潰堤的主因及一段昔日懸案。日本天皇將靜香公主送來與大宋和親,被仁宗封為和妃。龐妃常與和妃往來。仁宗被和妃迷住。和妃突然流產,龐妃被疑為兇手。包拯卻查出日本藤原家族意欲篡奪大宋江山的企圖。武科狀元淩雲儀表堂堂,但展昭(何家勁飾演)看出淩雲槍法隱有契丹武士的特徵,並據此查出淩雲乃契丹奸細。八王爺(龍隆飾演)之子趙祥怨父王當年沒用自己替代仁宗,不然早已握有天下。妒極生恨的他設計陷害包拯等人,八王爺大義滅親.

新!!: 狄青和包青天之碧血丹心 · 查看更多 »

包拯

包拯(),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省合肥市肥东)人,北宋人,官至枢密副使、朝散大夫、给事中、上轻车都尉,封东海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四百户,赐紫色金魚袋。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包拯以清廉公正聞名於世,被后世稱譽为「包青天」,將他奉為神明崇拜。中國民間信仰傳其為文曲星轉世,死後成為地獄第五殿閻羅王之一,亦稱森羅殿主及閻羅天子、包府千歲、文曲星君、馬國公。.

新!!: 狄青和包拯 · 查看更多 »

僚民族主义

壮民族主义指的是壮族的大民族主义,類似于壮民族主义的是大汉族主义。.

新!!: 狄青和僚民族主义 · 查看更多 »

公使錢

公使錢,又稱公用钱,宋各路、州、軍及刺史以上的特別費用,相当于现在的招待费用。 宋朝官僚機構除正常經費外,另給公使錢,用為宴請及饋送過往官員費用,錢的數目則視官品之高下而定。公使錢依“舊制,刺史以上所賜公使錢得私入,而用和悉用為軍費。”,“方镇别赐公使钱,例私以自奉,去则尽入其余,经独斥归有司,唯以供享劳宾客军师之用”。至南宋時,官吏宴饮馈遗之风日盛,各官署“广收遗利”以补公使钱之不足,时人记:公使钱“正赐钱不多,而著令许收遗利,以此州郡得以自恣。若帅宪等司,则又有抚养、备边等库,开抵当、卖熟药,无所不为,其实以助公使耳。公使苞苴,在东南而为尤甚。扬州一郡每岁馈遗见于帐籍者至十二万缗”。节度使兼使相公用钱可高达二万贯,而且上不封顶,“用尽续给,不限年月”。後來公使錢來源由官府徵收,成為變相捐稅,是一種「陋規」。 慶曆三年(1043年),边臣张亢为“过公用钱”遭到调查,牵连到狄青,歐陽修上《论乞不勘狄青侵公用钱札》為狄青開脫。慶曆四年(1044年),環慶路都部署兼知慶州滕宗諒因任意使用“公使錢”,結果被彈劾,谪守巴陵郡,在岳州重修岳阳楼,後來他的朋友范仲淹寫有《岳阳楼记》。南宋朱熹在《按唐仲友第三状》控告唐仲友利用官钱雕印《小字赋集》等书,其中送人200余部,400部在金华书坊售卖,以图私利。 《宋会要辑稿·礼》六二载有北宋公用钱表。除公用錢之外,宋朝還有公用酒,又有职田(授田)、职钱(津贴)、茶汤钱、给卷(差旅费)、厨料、薪炭、禄米、衣料等,確實是榮寵無比。因此赵翼的《廿二史劄记》卷二十五“宋制禄之厚”条说宋代“待士大夫可谓厚矣”。.

新!!: 狄青和公使錢 · 查看更多 »

关羽

羽(),字雲長,本字長生,司隸河東解人(今山西省運城市),約生於東漢桓帝延熹年間,漢末三國時劉備的重要將領。與張飛並稱“万人敌”。建安四年(199年),受封汉寿亭侯。赤壁之战後,刘备助东吴周瑜攻打南郡曹仁,遣关羽绝北道,阻挡曹操援军,曹仁退走。後來刘备入益州,关羽留守荆州。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围襄樊二城,曹操派于禁前来增援,关羽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曹操一度想迁許都以避其锐。後曹派徐晃前来增援,而东吴背盟,遣陆逊、吕蒙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兵败被杀。景耀三年(260年),蜀汉后主刘禅追谥壮缪侯。 關羽最為特殊之處是其倍受中華文化历代推崇,並且視為神衹膜拜,產生關羽信仰,並傳至日本、朝鮮、越南、琉球等漢字文化圈國家。由于其忠義勇武的形象,多被民眾尊稱為關公、關二爺、關老爺,又多次被后代帝王褒封,直至武聖,与“文圣”孔子齐名。故也俗稱為(關)聖帝、(關)帝君、(關)聖帝君、關帝、關帝爺等而流傳至今。道教尊為協天大帝、伏魔大帝、翊漢天尊等,漢傳佛教及藏傳佛教奉其為護法神之一,稱為「伽藍菩薩」。其中儒宗神教奉為五文昌之一而扶鸞信仰者則奉為恩主,故又稱關公為恩主公、山西夫子、文衡聖帝。民間受《三国演义》等传统作品影响,普遍认为关羽与刘备、张飞义结金兰,关羽排行第二,故又俗稱其為關二爺、關二哥。陈寿撰写之《三国志》,将關羽与張飛、馬超、黃忠、趙雲合为一传(《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罗贯中的長篇小說《三国演义》又将該五人并称“五虎上将”,前將軍關羽为五虎之首。毛宗岗称其为“三绝”之“义绝”。直至现代,某些社会群体与场合仍常有祭拜关公。.

新!!: 狄青和关羽 · 查看更多 »

Cha Cha Cha

《Cha Cha Cha》是葉蒨文第三張粵語專輯,於1986年8月由華納唱片發行。.

新!!: 狄青和Cha Cha Cha · 查看更多 »

石全彬

石全彬(),北宋宦官。表字长卿。真定府(治今河北省正定县)人,石知顒孙。 石全彬开始为小黄门,官至西头供奉官。西夏攻打延州,他监鄜州兵救延州,解围而去。他勇敢多计谋,善于带兵,得知边关情况。担任并州、代州都监,加内侍押班。转任鄜延鈐辖。侬智高攻打广南广源,石全彬担任湖南路、江西路安抚副使,从狄青率左翼兵,在邕州(治今广西南宁)力战。张贵妃居住在宁华殿阁,宋仁宗命他提举宁华殿阁。张贵妃死后,治丧超越制度,都是刘沆、王洙和石全彬所为。进官宫苑使、利州观察使,给两使留后俸禄。随即为入内副都知。领绵州防御使,转领信武军留后,为永昭陵鈐辖。官至福延宫使,提点奉先院。熙宁三年卒,终年七十六岁,赠太尉、定武军节度使,谥恭僖。.

新!!: 狄青和石全彬 · 查看更多 »

碧血青天珍珠旗

《碧血青天珍珠旗》(英文:The Great General)是香港亞洲電視1994年11月首播電視劇、此劇為《楊家將》故事改編劇集之一。監製為楊紹鴻。《碧血青天楊家將》劇集是姊妹篇,並緊接一週播出,演員除包拯一角改由原為粵語配音的譚炳文飾演外,其餘演員全部一樣,並加入當紅小生劉松仁助陣。.

新!!: 狄青和碧血青天珍珠旗 · 查看更多 »

粵劇

粵劇,又稱大戲或者廣東大戲,源自南戲,自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是糅合唱做唸打、樂師配樂、戲臺服飾、抽象形體等等的表演藝術。粵劇每一個行當都有各自獨特的服飾打扮。粵劇名列於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內。2009年9月30日,粵劇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肯定,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粵劇是省港澳地區的艺术瑰宝,隨著華人的移民及其對粵劇的喜愛和傳唱,被傳播到世界各地。.

新!!: 狄青和粵劇 · 查看更多 »

狄姓

姓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08位。.

新!!: 狄青和狄姓 · 查看更多 »

狄青

青(),字漢臣。北宋河東汾州西河(即今山西汾阳)人。唐朝宰相狄仁杰之后。北宋名將,因樣貌清秀,因此打仗時常戴面具,曾討伐西夏、广西侬智高,驍勇善戰,立下不少戰功,官至枢密使,諡武襄,追贈中書令、尚書令。於民間有著武曲星下凡之說,與文曲星「包拯」共同輔佐宋仁宗治國治民,是為宋朝的一代傳奇。.

新!!: 狄青和狄青 · 查看更多 »

狄青智夺昆仑关

青智夺昆仑关是一篇古代文言文作品,作者沈括,出自《梦溪笔谈》。.

新!!: 狄青和狄青智夺昆仑关 · 查看更多 »

萬花樓

《万花楼》又名《万花楼演义》、《万花楼杨包狄演义》或《大宋杨家将文武曲星包公狄青初传》,十四卷六十八回,清人李雨堂的作品。 萬花樓是寫狄青五虎将的故事。狄青與张忠、李义在萬花樓打死惡少胡伦。包公斷案稱狄青無罪開釋。後來狄青投軍報國,兵部尚书孙秀一直在暗中害他,幸得潞花王等四王爷相救方以杖责二十而免,狄青仍大败西夏,立下戰功。萬花樓一書大抵是虚构,與史實不符,多模仿《杨家将》、《说唐》的情节;人物性格亦多相同。.

新!!: 狄青和萬花樓 · 查看更多 »

顧嘉煇

顧嘉煇博士(Dr.

新!!: 狄青和顧嘉煇 · 查看更多 »

风采堂

风采堂一词的来历: “风采堂”是北宋名臣余靖的后裔的家族堂号。 广东韶关人余靖(1000年-1064年,原名希古,字安道,号武溪,谥襄)是宋朝的著名的大臣,天圣二年进士,天圣八年书判拨萃头名。景祐四年因越职言事,谏救范仲淹被贬而著名,与范仲淹、欧阳修、尹洙并称“四贤”。后复职迁任右正言,与欧阳修、蔡襄、王素并称“庆历四谏”,为“庆历新政”的重要成员。曾经三使契丹,成功说服契丹与宋廷和解。皇佑四年与狄青、孙沔一起平定广南路侬智高叛乱,平乱后独留广西做搜擒乱党和战后复建复产等善后工作,先后任潭州、青州知州。嘉佑五年交趾(今越南)犯边扰民,朝廷认为余靖“恩信著于岭外而令交趾畏”,命为广西体量安抚使率兵平乱,余靖以一纸檄文,不费一兵一卒就令交趾遣使求和,对南方的和平稳定作出巨大的贡献。余靖为官四十多年,两次被贬,三次复出。历任虔州赣县尉、宣州司理参军、知洪州新建县、秘书丞、集贤校理、右正言、知制诰,分别在桂州、潭州、青州、广州等多个地方任行政军事长官,官至工部尚书、柱国、始兴郡开国公,卒后赠刑部尚书,谥“襄”,后人尊称他为“忠襄公”,欧阳修作《赠刑部尚书余靖襄公神道碑铭》记其功绩。 余靖生前好友及同僚、书法名家蔡襄曾作诗“总有谋猷裨帝佑,更教风采动朝端”赞之,宋仁宗也曾御笔亲题“风采第一,广南定乱,经略无双。”,余靖的后人就以风采堂为家族堂号,以纪念祖先的丰功伟绩。 各地风采堂: 一、韶关余靖纪念馆:又名余忠襄公祠、风采堂,省级保护文物,位于韶关市区建国路余相巷,原是余靖祖孙几代的祖居,后人将祖居改建为祠堂,供奉祭祀余靖,是为余忠襄公祠,到80年代,该祠因历史原因已改为民居,香港余氏宗亲会花巨资将原址购回,重建为余靖纪念馆。余靖纪念馆建设风格是具有岭南古民居特色的重楼复式建筑,总建筑面积273平方米,为一堂五室,二进三门,重楼高阁。主楼高19.8米,拾级而上,层层递进,建于祠堂最高层“风采堂”,庄重风雅,别具特色。风采堂西侧立有精刻的大理石碑 余靖纪念馆记:左侧是刻有宋、欧阳修赠《余靖神碑铭记》;右侧是刻有《余忠襄公傅略》。风采堂内有富丽堂皇的“风采流芳阁”,阁内端坐着栩栩如生的余靖木雕塑像。据说,此雕像的设计的依据余氏族谱珍藏的名贤忠襄公真像而塑,原像的真品用宫廷黄绢精绣,曾藏于韶关市风采楼上,六十年代由省文物工作队收藏。这座新建余忠襄公祠,恢复了余氏宗祠的古老牌坊、牌坊建筑古朴、气势雅典。韶关现存的还有余靖墓、风采楼等用来纪念余靖的省级保护文物。 二、荻海风采堂:又名名贤余忠襄公祠,省级保护文物,位于广东省开平市风采中学内,始建于清光绪32年(1906年),民国3年(1914年)竣工。是开平、台山两地余姓族人纪念他们的祖先余靖而修建的,由风采堂和风采楼两个主体建筑物组成,拥有三进六院十五厅堂,总面积5364平方米。它的结构形式既继承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民族风格,又吸取了西洋建筑的艺术特色,结构严谨,瑰丽宏伟,在侨乡建筑里独具一格。风采堂从建祠之初就是祠庠合一,中间为祠堂,东西两翼为学校,现为开平风采中学。 三、新会风采堂: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新会一中内,现为新会一中图书馆。原是余氏族人将建于明末、祭祀余靖的“余忠襄公祠”旧祠堂拆了重建而成,由台山荻海(现属开平)人余清江设计,民国23年(1934年)奠基,民国26年竣工。用砖、石、混凝土仿古构造,歇山顶,重檐。平面结构为12柱,进深3间。置于1.4米高石台上,天花板施民族形式图案装饰,总面积为352平方米。堂前空地上立有石制旗杆。 四、其他地方的风采堂:广东及余靖后人足迹所到之处,大多数都有名为风采或武溪的祠堂、会馆、学校、社团组织用来纪念余靖、敦亲睦族,如羊城武溪书院(已没)、香港风采中学、开平风采中学、开平风采华侨中学、台山武溪中学、广州八贤堂(已没)、海丰风采堂等等。由于资料所限,恕不一一列举。 五、海外的余风采堂组织:早年移居香港、澳门、东南亚、美国、加拿大等海外地区的余靖后裔也纷纷在居住地建立余风采堂、余氏宗亲会等组织,并且互相间联系紧密,为国内外的余氏家族文化建设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香港的余风采五堂会、余氏宗亲会,在重修余靖墓、韶关余靖纪念馆、荻海风采堂和各种慈善公益事业上不遗余力,捐出大量的人力物力。 六、风采月刊:由台山、开平余氏族人创办,香港余氏宗亲会捐助的余氏刊物。 分类:广东建筑物.

新!!: 狄青和风采堂 · 查看更多 »

駱應鈞

駱應鈞(Felix Lok Ying Kwan,),1973年考入邵氏電影公司第3期演員訓練班,並簽約為基本演員,之後因為工作量不足,1974年公司跟他提前解約,1975年投考了第5期無綫電視藝員訓練班,並加入無綫電視成為旗下藝員。2011年初離開服務30多年的TVB轉往內地發展。2012年簽約香港電視網絡,至2015年4月約滿回復自由身。 駱應鈞的父親為樂善堂觀塘學校前校長駱存斌,叔父是著名粵語片演員駱恭,弟弟為香港資深大律師駱應淦,大姊為《信報》創辦人林行止妻子駱友梅。.

新!!: 狄青和駱應鈞 · 查看更多 »

骊山老母

骊山老母(俗写作黎山老母或梨山老母)是骊山的山神,中国传说中古代道教的女神仙。姓氏与来历不详。 驪山老母是深居于骊山上的至高无上的女仙。在中国民间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在道观中通常都有供奉她的香火。驪山老母多为指点迷津、传授秘籍为世人所崇奉。.

新!!: 狄青和骊山老母 · 查看更多 »

高平省

平省()是越南東北部的一個省。.

新!!: 狄青和高平省 · 查看更多 »

鮑方

鮑方(),原名鮑繼煥,香港男演員、導演。為香港前亞洲電視女藝人鮑起靜之父親。.

新!!: 狄青和鮑方 · 查看更多 »

谥号

諡號()為東亞地區古代君主、諸侯、大臣、-后-妃等權貴死後,依其生平功過與品德修養,另起稱號,以名寓評,是為諡號。有此風俗的地區包括中國、朝鮮、越南、日本,但也有例外:春秋戰國時的吳國、越國及秦朝君主不用諡號。 根據西周時期青銅器銘文的考古研究,此風俗約於周穆王前後普及。謚號通常用於尊稱古代帝王、大臣、學者和貴族;有些名人的諡號由於久經使用,幾乎成為他們的別名,如曾文正(曾國藩)、岳武穆(岳飛)、陶靖節(陶淵明)等。 帝王的諡號一般是由禮官議定,再經繼位的帝王認可後予以宣佈,臣下的諡號則由朝廷賜予。後期,賜諡權由皇帝包攬,取決於「聖裁」。--號、--號二詞古文通用。據臺灣著名家譜學家廖慶六認為,在繁體中文使用上,「--」為一般道士作法事時的隨口表揚,「--」則為政府機關的榮賜褒揚。.

新!!: 狄青和谥号 · 查看更多 »

贾逵 (北宋)

賈逵(),北宋中期將領,真定槀城人。 隸拱聖為卒,至殿前班副都知(軍職),換西染院副使(階官,諸司副使,西班,從七品)。狄青與儂智高在歸仁驛交戰,賈逵是隨從將領之一。戰前狄青嚴令沒有他命令不可出兵。當時另一名要將孫節戰死,賈逵眼見宋兵形勢危急,想到若敵軍成功上山,佔據地利,情況將更惡劣,決定不待命令,衝入敵陣,將敵軍分開兩方,最後取得勝利。事後狄青當然沒怪罪賈逵。 狄青軍隊進入邕州城,狄青命令賈逵去搜括城中的財寶,賈逵不肯。當時隨征將校大多搜刮城中財富,唯獨賈逵除外。遷西染院使(階官,諸司正使,西班,正七品)、嘉州刺史(遙郡刺史)、秦鳳路鈐轄(差遣)。 秦山木材豐富,但當地有不少西夏人出入。賈逵帶輕兵到秦山採伐,羌酋來到,要分出勝負。賈逵射箭三發,三發皆中的,羌酋即時甘拜下風。朝廷以逵為能,連擢殿前司捧日天武四廂都指揮使(禁軍軍職,從五品)、殿前馬步軍都虞候(禁軍軍職,從五品),曆涇原、高陽關、鄜延路副都總管,以利州觀察使(階官,正任觀察使,正五品)入為侍衛親軍步軍司副都指揮使(禁軍軍職,從五品)。 遷侍衛親軍馬軍司副都指揮使(禁軍軍職,正五品),複總鄜延兵。延州舊有夾河兩城,始,元吳入寇據險,城幾不能守。逵相伏龍山、九州台之間可容窺覘,請於其地築保障,與城相望,延人以為便。轉昭信軍節度觀察留後(階官,正任節度觀察留後,正四品)。逵言:「種諤處綏州降人於東偏,初雲萬三千戶,今乃千一百戶耳,逋逃之餘,所存才八百。蕃漢兩下殺傷,皆不啻萬計。自延州運粟至懷寧,率以四百錢致一石。而緣邊居人,壯者但日給一升,罔冒何至大半。諤徒欲妄興邊事以自為功,不可不察也。」元豐初,拜建武軍節度使(階官,從二品)、殿前司都指揮使(禁軍軍職,從二品)。請不俟郊赦賜三世官,神宗曰:「逵武人,能有念親之志,其特許之。」數月而卒,年六十九。贈侍中(贈官,正二品),諡曰武恪。.

新!!: 狄青和贾逵 (北宋) · 查看更多 »

黃一飛

黃一飛(Wong Yat Fei,),原名黃啟宇,出生於澳門,香港演員,曾為無綫電視演員,現為電影演員。.

新!!: 狄青和黃一飛 · 查看更多 »

范仲淹

范仲淹(6月19日),字希文,谥文正,好彈琴,尤其《履霜》一曲,人称范履霜。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先世邠州(今陕西省邠县/彬縣),后迁居江南,为苏州吴县人(今江苏省苏州市)。.

新!!: 狄青和范仲淹 · 查看更多 »

胡美儀

胡美儀(Amy Wu,),著名歌影視及舞台藝術工作者,也是香港著名粵曲歌手。其丈夫為香港話劇團藝術總監毛俊輝 。.

新!!: 狄青和胡美儀 · 查看更多 »

防衛戰

防衛戰就軍事而言,即指以防守武力阻擋抵抗他方入侵的戰爭,如:抗戰。近現代軍事防衛戰的發起,並不一定是被動,除了防衛固守外,也包含嚇阻用途的預防戰爭武力建置。.

新!!: 狄青和防衛戰 · 查看更多 »

蘇杏璇

蘇杏璇(),香港著名甘草演員,前無綫電視藝員,也是已故演員黄曼梨的契女,並信奉佛教。.

新!!: 狄青和蘇杏璇 · 查看更多 »

薛家燕

薛家燕(Nancy Sit Ka Yin,),本名薛家彥,香港知名女藝人,人稱家燕姐或好姨,又因主持兒童節目綽號家燕媽媽。.

新!!: 狄青和薛家燕 · 查看更多 »

關海山

海山(),原名關銘覺見2006-9-15香港的星島日報,祖籍中國廣東南海縣(目前劃歸為佛山市南海區)九江鎮,又名關寧,人稱「蝦叔」,香港資深演員、粵劇老倌,曾參與超過300多部電影及電視劇演出,為1992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得主。.

新!!: 狄青和關海山 · 查看更多 »

董士廉

董士廉,北宋常山(今属浙江)人。 為人風流倜儻。慶曆初年擔任永兴军节度推官。慶曆四年(1044年),任確山知縣。鄭戬主持陝西北軍事時派邊將劉滬築水洛城,又遣著作佐郎董士廉助之。不久,郑戬被免职,继任的泾原路钤辖尹洙下令放棄築城之舉,劉滬拒絕。尹洙命令张忠“往代之,又不受”。尹洙改派狄青将刘、董二人逮捕,入德顺狱,按軍律當斩。歐陽修、余靖等人皆上本陈说“利害”,為劉滬辯冤,力主恢復築城,皇帝采纳歐陽修的建议,將尹洙調職,並释放刘沪、董士廉,刘沪被派回水洛城,董士廉罚铜八斤后被调职。.

新!!: 狄青和董士廉 · 查看更多 »

臺南南沙宮

臺南南沙宮全名「府城三協境下南河南沙宮-開基包公廟」,簡稱「下南河南沙宮」,古名為「沙美傳香 下南河」,最早可溯於清朝康熙年間,主祀黃府千歲和包府千歲,是五條港之南河港主廟,因奉祀包青天而聞名,而又被稱為包公廟,亦是全台最早恭奉包公的廟宇、「包代巡」祖廟,位於臺南市中西區和平街55號。.

新!!: 狄青和臺南南沙宮 · 查看更多 »

长其

长其(1029年—1055年),宋朝中期廣源州蠻(現稱壮族)部族首领侬氏建立的政权。.

新!!: 狄青和长其 · 查看更多 »

苗僑偉

苗僑偉(Michael Miu Kiu Wai,),出生於中國浙江省舟山市,香港男演員,無線五虎將之一,是藝視眼鏡(後被亮視點收購)的創辦人,於1987年將發展中心轉移至影壇,次年跟TVB解約,並在1991年淡出娛樂圈,下海經商。2004年復出,並成為無線電視部頭合約藝員至2014年,現為太陽金業集團有限公司代言人。近年以自由身身份回歸無綫電視拍攝劇集。.

新!!: 狄青和苗僑偉 · 查看更多 »

陶大宇

陶大宇(Michael Tao,),香港前無綫電視與前亞洲電視藝員,在1983年無綫電視藝員訓練班12期畢業後加入無綫電視。.

新!!: 狄青和陶大宇 · 查看更多 »

陈玉成

玉成(),广西藤县客家人,太平軍將領,驍勇善戰,被封英王,又稱祿千歲。原名陳丕成,洪秀全賜名玉成。“貌甚秀美,绝无杀气”但兩眼下皆有黑痣,遠望如四眼,人稱「四眼狗」。1862年在安徽戰敗,投靠捻军頭目苗沛霖時,被苗綁送清軍,處死。.

新!!: 狄青和陈玉成 · 查看更多 »

枢密使

枢密使,尊称枢相。中国古代官名,負責統帥全国軍政。 唐代宗永泰年間,置枢密使、以宦官为之,掌接受朝臣以及四方表奏并宣达帝命,參贊軍機;至昭宗时,借朱温之力,尽诛杀宦官,开始以士人任枢密使。天祐元年(904),朱溫命蔣玄暉擔任樞密使,是為外朝臣僚擔任此職之始。后梁置崇政院,改崇政使,然后以君主左右最亲信的大臣担任此职,“凡承上之旨,宣之宰相而奉行之”。 后唐复改枢密使,位同宰相,专掌军政。莊宗任用宦官張居翰為樞密使,與郭崇韜對掌機務,又以宦官李紹宏為樞密使。後晉天福四年(939)廢樞密院,而“以印付中書,院事皆委宰相分判”。開運元年(944)“復置樞密院,以桑維翰為中書令兼樞密使,事無大小,悉以委之”。 宋朝,枢密院与中书门下并称“二府”,枢密使位高權重,雅稱為太尉,与中书门下之同平章事合称“宰执”;统帅全国军队。枢密院长官为枢密使、知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僉书枢密院事、同僉书枢密院事等。太平興國八年正月,曹彬罷樞密使。次日,王顯受命為樞密副使,六月任樞密使。樞密院長官張遜、柴禹錫、趙镕等都是太宗早年在藩邸的親從。宋真宗即位後,以曹彬任樞密使,而以向敏中、夏侯嶠副之。 元朝置枢密院,长官称枢密使,按例太子领枢密使虚衔。枢密副使主持军务,多用蒙古人,汉人任之极少,仅史天泽、王约等任期较长。 清朝对军机大臣也往往尊称为枢密。;唐.

新!!: 狄青和枢密使 · 查看更多 »

枢密院

枢密院,中國歷史上,唐代、五代、宋代、辽代、元代等朝代的官署名称,長官稱樞密使。在不同朝代有著不同功能,但大抵主管軍事。.

新!!: 狄青和枢密院 · 查看更多 »

李太宗

李太宗(;),名李佛玛(),又名李德政(),越南李朝第二代君主,1028年—1054年在位,庙号太宗,尊号开天统运尊道贵德圣文广武崇仁尚善政理民安神符龙见体元御极亿岁功高应真宝历通玄至奥兴龙大定聪明慈孝皇帝此尊號見於《大越史記全書》。《越史略》中“尚善”作“上善”,“龍見”作“龍現”,“興龍”作“興隆”。。.

新!!: 狄青和李太宗 · 查看更多 »

李琳琳

李琳琳(Maggie Li,),原名李月玲,前香港演員,籍贯天津,1960年代加入電懋(後稱國泰機構(香港)有限公司)成為演員,1970年代加入無綫電視,主演多套經典電視劇,代表作是與石修合演的《心有千千結》。李琳琳咬字清楚,外型爽朗,最合適演女俠,女強人等角色如1982年《楊門女將》的楊八妹。 李琳琳的夫婿是前邵氏武打巨星姜大衛,1990年代初隨夫舉家而居加拿大溫哥華,因姜大衛間中會回香港拍劇,因此間中隨夫回香港。最近一次電視露面是2006年與丈夫及孻子John John接受《娛樂直播》訪問。2007年暑假舉家回流香港。 2011年中,傳出李琳琳患大腸癌並擴散至淋巴。.

新!!: 狄青和李琳琳 · 查看更多 »

李朝 (越南)

李朝(Nhà Lý),是越南歷史上的一個朝代,因该朝君主姓李而得名,历经九代君主,凡217年。 李朝開創於1009年。該年農曆十一月,前黎朝的左親衞殿前指揮使李公蘊(即李太祖)奪取帝位李公蘊即位的時間,據陳朝時編成的《越史略》記載在己酉年(西曆1009年)十一月。後黎朝編成的《大越史記全書》記載,己酉年十月辛亥日(即十月三十日、西曆11月19日),前黎朝臥朝帝去世,李公蘊於「是月癸丑日」即位。然而該年農曆十月並無癸丑日,十一月二日方為癸丑日。見《越史略》卷中,收錄於《四庫全書·史部》(第466冊),上海古籍出版社,578頁;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黎紀·臥朝皇帝》,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201-202頁。中西曆轉換見。,次年改元順天,定都昇龍(今稱河内)。李朝建國後,採取唐朝和宋朝的中央政治制度模式。在太祖、太宗、聖宗、仁宗四代君主的百餘年間,越南進入了政治集中、國家統一、國勢強盛的時期。李朝的治國政策包括興建昇龍城,分封中央軍政諸臣職位,改組地方政治機構,發展佛教,實行科舉制度,改革土地和稅收制度,制定《刑書》以改良法律,對外採取擴張政策等。李朝前半段時期多次與宋朝、真臘、占城發生戰爭,佔領了大片領土。1054年,李圣宗改国号为「大越」,并成为此后越南数个朝代的国号。李英宗時,獲中國宋朝冊封為安南國王,越南從此亦被稱作安南國。李朝在中葉以後逐漸衰弱,國內封建諸侯相互交戰,爭奪權力。李朝晚期,發生了「范猷之亂」、「郭卜之亂」和陳嗣慶、陳承兄弟專權的場面。最後權臣陳守度趁李昭皇年幼,於1225年年底(或1226年初)安排從姪陳煚(陳承之子)「受禪」,取代李氏帝位李昭皇讓位給陳煚的日期,有數種不同的說法。《越史略》記載在乙酉年(建嘉十五年)十二月初一日(西曆1225年12月31日)。《大越史記全書·李紀·昭皇》記載在乙酉年(天彰有道二年)十二月十一日(西曆1226年1月10日),而同書《陳紀·太宗皇帝》,則記載在十二月十二日(西曆1226年1月11日),而兩處都加上「戊寅」。見《越史略》卷下,收錄於《四庫全書·史部》(第466冊),上海古籍出版社,619頁;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李紀·昭皇》及《陳紀·太宗皇帝》,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316頁及321頁。中西曆轉換見。,建立陳朝。.

新!!: 狄青和李朝 (越南) · 查看更多 »

杨家将

杨家将是以中國宋朝為歷史背景的系列故事小說及戲曲劇作,以北宋楊家的楊業、楊延昭和楊文廣楊家三代戍守北疆及精忠报国的抗遼/西夏之人物事迹為原型藍本,經過漫長的發展,歷朝眾人所改編杜撰虛構添加人物及情節演繹而成。原本載於史實上北宋楊家三代主要三位將領被鋪寫成了五代數十位男女英雄;原本只是男兒的鐵血沙場,又融入了佘太君、穆桂英等女英雄。這些小說和戲曲與歷史事實出入已經很大,成了英雄傳奇。.

新!!: 狄青和杨家将 · 查看更多 »

杨文广

杨文广(),字仲容,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抗辽名将杨业之孙,与其祖杨业、父杨延昭三代并称名将,号“杨家将”。.

新!!: 狄青和杨文广 · 查看更多 »

歐冠英

歐冠英,香港資深女編劇,於1981年考入香港無綫電視編劇訓練班,同期有韋家輝、賈偉南及蔡錦源三人,2015年請辭前為香港無線電視製作部節目發展分部助理總監。作品包括:《刑事偵緝檔案》(系列)、《創世紀》、《流金歲月》、《歲月風雲》、《衝上雲霄》(I、II)等。其於2015年離開服務34年的無線電視。《華麗轉身》為其在無線電視告別的作品。.

新!!: 狄青和歐冠英 · 查看更多 »

潘有聲

潘有聲(Poon Yau Sing,),香港粵劇文武生,也是活躍於1940年代末期至1980年代初期的香港電影演員。潘有聲的銀幕處男作是《馬騮精大鬧天宮》(1949年,擔任男主角,飾演孫悟空),息影作為《天皇巨星》(1983年,飾演大衞的父親),迄今共參演約13齣電影。 1956年,潘有聲與小生許君漢、花旦芙蓉麗領導金龍劇團到新加坡及馬來亞演出粵劇兩年,搭乘渣華輪船公司的「芝萬宜號」在1958年7月22日下午返抵香港。 1964年5月15日(農曆四月初四、譚公誕)開始,潘有聲以文武生身份參與由譚南主理的雙聲劇團,與小生歐家聲、花旦艷桃紅、二幫花旦李艷筠、丑生少新權、武生賽麒麟在澳門首先演出《六國大封相》,再續演《名枝玉葉》,共演五天。.

新!!: 狄青和潘有聲 · 查看更多 »

昆仑关

昆仑关位于中国广西南宁市东北方向59公里,宾阳县城西南方30.5公里,处宾阳县和邕宁两县交界。相传是秦朝尉屠睢征服岭南以后建立。.

新!!: 狄青和昆仑关 · 查看更多 »

文彥博

文彥博(),字寬夫,號伊叟,汾州介休城關文家莊(今山西省介休市城區文家莊)人,北宋著名宰相。文彦博歷仕仁、英、神、哲四帝,出將入相,有五十年之久。任職期間,秉公執法,世人尊稱為賢相。曾成功地抵禦了西夏的入侵。宰相期間,大膽提出裁軍八萬之主張,為精兵簡政,減輕人民負擔。晚年皈依佛法。.

新!!: 狄青和文彥博 · 查看更多 »

文曲星

中國神話傳說將文曲星視為主管文運與考試的星宿。富於文筆,任職朝廷為大官的,多被指為文曲星下凡。.

新!!: 狄青和文曲星 · 查看更多 »

慶曆新政

慶曆新政,宋仁宗慶曆三年(1043年)九月,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上呈《答手詔條陳十事》,進行改革。一年又四個月後,慶曆新政宣告失敗,范仲淹罷參知政事,出知邠州。.

新!!: 狄青和慶曆新政 · 查看更多 »

曾江

曾江(Kenneth Tsang Kong,),本名曾貫一,香港實力派演员,是著名演員林翠的胞兄,藝人王馨平和陳山河的舅父。2015年憑《竊聽風雲3》而首奪金像獎最佳男配角。.

新!!: 狄青和曾江 · 查看更多 »

晚笑堂画传

《晚笑堂画传》为清代画家上官周晚年创作的古代名人画像集,刊刻于乾隆八年(1743年),共三卷(包括《明太祖功臣图》一卷),收录西汉刘邦至明初郭德成共120人画像(包括《明太祖功臣图》44幅)。每人一图一传,图均为全身像,图中用隶书注明人物并附有楷书赞颂,次页为人物小传。此画集为上官周晚年旅粤时聘名工所镌,但未留下刻工姓名。.

新!!: 狄青和晚笑堂画传 · 查看更多 »

1008年

没有描述。

新!!: 狄青和1008年 · 查看更多 »

1052年

没有描述。

新!!: 狄青和1052年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狄漢臣狄諮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