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特拉華河

指数 特拉華河

特拉华河是美國大西洋流域的一條河流。全長579公里。流域面積35,297平方公里。发源于纽约州的卡兹奇山,向南流经宾夕法尼亚州、新泽西州、特拉华州,最后经过特拉华湾流入大西洋。 上游的一段构成纽约州与宾夕法尼亚州的边界。新泽西州的西部边界全部位于特拉华河,对岸是宾夕法尼亚州以及特拉华州。流經賓州最大城市費城和新泽西州首府特倫頓。 荷蘭人亞得良·布洛克發現它的時候把它命名為南河,標誌著新尼德蘭的南界。.

46 关系: 威廉·麥斯威巴克斯縣丹尼爾·希治閣康登縣 (新澤西州)德拉瓦河北安普頓縣 (賓夕法尼亞州)利哈伊縣利哈伊河切萨皮克-特拉华运河克里斯蒂娜河矮山戰役福治谷號航空母艦糧草戰爭紐約及新澤西戰役紐約造船廠美國各州名稱詞源美國獨立戰爭美国河流列表瑞典殖民地特伦顿 (新泽西州)特倫頓戰役特拉华纪念大桥特拉华河 (消歧义)特拉华湾特拉華縣 (紐約州)特拉華縣 (賓夕法尼亞州)莱纳佩人華盛頓橋費城費城縣費城聯賓夕法尼亞鐵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門羅縣 (賓夕法尼亞州)雷丁 (宾夕法尼亚州)東澤西省與西澤西省格洛斯特縣 (新澤西州)沃倫縣 (新澤西州)本杰明·富兰克林大桥斯古吉爾縣斯塔腾岛战役斯库尔基尔河新泽西州新澤西州起義摩拉維亞宣教運動攻占提康德羅加堡

威廉·麥斯威

威廉·麥斯威(William Maxwell,1733年-1796年11月4日),蘇格蘭裔軍人,新澤西州民兵軍官,美國獨立戰爭時期大陸軍將領。 麥斯威在1747年隨同父母由愛爾蘭移民北美。法國印第安戰爭爆發後,麥斯威在1758年至1760年間加入著名的「」,以民兵身份支援英國陸軍作戰。離役後麥斯威長年協助英軍及殖民地治理俄亥俄谷地,應付日益緊張的北美原住民關係,直到1773年才返鄉務農。 1775年美國獨立戰爭爆發,麥斯威支持革命一方,並獲得新澤西自治議會委任為民兵上校,派到大陸軍麾下服役。其後麥斯威率軍支援遠征加拿大失敗的大陸軍兵,並在1776年冬季獲大陸議會擢升為准將。不久麥斯威到賓夕法尼亞州加入喬治·華盛頓的軍隊,並在糧草戰爭期間多次滋擾英軍的搜掠部隊。1777年費城戰役期間,麥斯威被華盛頓委派指揮獨立的輕步兵軍團,參與了白蘭地酒戰役、日耳曼鎮戰役和蒙茅斯戰役。1779年麥斯威參與沙利文遠征,進攻西部的原住民村落,然後回防新澤西州。 麥斯威在1780年向大陸議會辭職,打算要脅議會把自己晉陞為少將,不料他的辭職卻獲得議會接納。此後麥斯威回到家鄉務農,並曾經獲選入新澤西州議會。1796年麥斯威因急病去世。.

新!!: 特拉華河和威廉·麥斯威 · 查看更多 »

巴克斯縣

巴克斯縣(Bucks County, Pennsylvania)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東南部的一個縣,東隔特拉華河與新澤西州相望。面積1,611平方公里。根據美國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597,635。縣治多伊爾斯敦。 成立於1682年11月,是本州最早的三個縣之一(另外兩個為費城縣和切斯特縣)縣名來自英國的白金漢郡。 B.

新!!: 特拉華河和巴克斯縣 · 查看更多 »

丹尼爾·希治閣

丹尼爾·希治閣(Daniel Hitchcock,),美國獨立戰爭初期大陸軍軍官。 希治閣在麻薩諸塞州春田市出生,後來在耶魯大學畢業,成為執業律師。葛斯比號事件(Gaspée Affair)發生時,希治閣曾被指控涉案,但他堅稱未有犯事。 美國獨立戰爭爆發後,希治閣在羅得島州編組了,趕到波士頓支援波士頓圍城戰,後來獲收編為大陸軍一員。紐約及新澤西戰役展開後,希治閣軍團參與了長島戰役、哈林高地戰役及白原戰役,並跟隨喬治·華盛頓撤退到賓夕法尼亞州。 希治閣在特倫頓戰役跟隨華盛頓橫渡特拉華河,但被留作後備部隊,沒有參戰。阿孫平克溪戰役期間,希治閣率領部隊守備淺灘,協助華盛頓守住英軍攻勢。當晚華盛頓率領部隊離開,在翌日突襲普林斯頓,引發普林斯頓戰役。雖然大陸軍的左翼起初被英軍擊潰,但華盛頓及時率領希治閣等人的援軍來到。希治閣的部隊由中央展開攻擊,並與左右兩翼的援軍合作,終於擊退英軍。華盛頓在戰鬥結束後,更在軍前公開讚揚希治閣。然而希治閣的健康卻開始急轉即下。他在普林斯頓染上痢疾,不久又患上肺結核。普林斯頓戰役結束後十日,希治閣病重身亡。.

新!!: 特拉華河和丹尼爾·希治閣 · 查看更多 »

康登縣 (新澤西州)

康登郡(Camden County, New Jersey)是美國新澤西州西南部的一個縣,西以特拉華河與賓夕法尼亞州費城縣相望。面積589平方公里。根據美國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508,932。縣治康登 (Camden)。 成立於1844年3月13日,縣名紀念在納稅問題上支持美洲殖民者的第一代康登伯爵。 C.

新!!: 特拉華河和康登縣 (新澤西州) · 查看更多 »

德拉瓦河

德拉瓦河可以指:.

新!!: 特拉華河和德拉瓦河 · 查看更多 »

北安普頓縣 (賓夕法尼亞州)

北安普頓縣(Northampton County, Pennsylvania)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東部的一個縣,東隔特拉華河與新澤西州相望。面積977平方公里。根據美國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267,066。縣治伊斯頓。 成立於1752年3月11日,縣名來自英國同名的郡,是威廉·賓的親家、龐佛烈伯爵的封地。 N.

新!!: 特拉華河和北安普頓縣 (賓夕法尼亞州) · 查看更多 »

利哈伊縣

利哈伊縣(Lehigh County, Pennsylvania)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東部的一個縣。面積898平方公里。根據美國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312,090。縣治亞林敦。 成立於1821年3月6日,縣名來自特拉華河的一條支流。 L.

新!!: 特拉華河和利哈伊縣 · 查看更多 »

利哈伊河

利哈伊河(Lehigh River)是特拉華河的一条支流,长约175千米U.S. Geological Survey.

新!!: 特拉華河和利哈伊河 · 查看更多 »

切萨皮克-特拉华运河

切萨皮克与特拉华运河(Chesapeake and Delaware Canal,简称:C&D 运河)是美国马里兰州与特拉华州的一条连接特拉華河与切萨皮克湾的运河,长,宽,深,由美國陸軍工兵隊维护。 Category:马里兰州运河 Category:切萨皮克湾流域 Category:沿海水道 Category:歷史性工程地標 Category:特拉华州运河.

新!!: 特拉華河和切萨皮克-特拉华运河 · 查看更多 »

克里斯蒂娜河

克里斯蒂娜河(Christina River)是特拉華河的一条支流,长约35英里(56公里),大部分位于美国特拉华州的北部,也有小部分流经宾夕法尼亚州的东南部和马里兰州的东北部。在特拉华州威尔明顿注入特拉華河,并形成城市的港口。.

新!!: 特拉華河和克里斯蒂娜河 · 查看更多 »

矮山戰役

山戰役(Battle of Short Hills),又稱墨圖根聚會廳戰役(Battle of Metuchen Meeting House),是美國獨立戰爭於1777年的一場戰役,發生於今日新澤西州。 1777年6月,北美英軍總司令威廉·何奧爵士正在部署進攻美國首都費城,但他同時嘗試引誘喬治·華盛頓前來決戰。6月11日,何奧率領大軍向推進,然後佯裝撤回安博伊。雖然華盛頓謹慎追擊,但何奧仍然有機可乘。6月26日,何奧突襲大陸軍的左翼部隊,並將斯特靈勳爵擊退。華盛頓聞訊後隨即撤回,雙方又再陷入僵持。何奧最終在7月經海路前往進攻費城。.

新!!: 特拉華河和矮山戰役 · 查看更多 »

福治谷號航空母艦

福治谷號航空母艦(USS Valley Forge CV-45)是一艘隸屬於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艦,為艾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的23號艦,在非官方上亦是長艦體艾塞克斯級的13號艦。她是美軍第一艘以福治谷(Valley Forge)為名的軍艦,以紀念美國獨立戰爭期間華盛頓與大陸軍在1777年冬天艱苦駐紮的陣地。服役期間,福治谷號亦獲得了快活谷(Happy Valley)的綽號。 福治谷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建造,但在戰後下水。按建造日期,她是美國最後建造的一艘艾塞克斯級;但按舷號次序,最後一艘艾塞克斯級是菲律賓海號。福治谷號是第一艘參與韓戰的美國航空母艦,並分別進行了四次韓戰巡航,期間被重編為攻擊航母,舷號改為CVA-45。韓戰後福治谷號留在太平洋艦隊,於1954年改為反潛航母(CVS-45),再於1961年改建為兩棲突擊艦,編號改為LPH-8。1964年起,福治谷號多次搭載美國海軍陸戰隊前往越戰戰場。1970年福治谷號退役除籍,並於1971年被海軍出售拆解。 福治谷號未有進行SCB-27及SCB-125改建,故其仍有建成時的開放式艦艏,亦未有斜角飛行甲板。.

新!!: 特拉華河和福治谷號航空母艦 · 查看更多 »

糧草戰爭

糧草戰爭(Forage War),是指美國獨立戰爭於1777年1月至3月期間,新澤西州民兵與英國軍隊的多場戰鬥。 1777年1月3日,英軍在普林斯頓戰役落敗,退守不倫瑞克市一帶。由於牧草無法在冬天生長,北美英軍總司令威廉·何奧爵士派出多支搜掠小隊,到郊區徵集糧草。 不過,英軍的搜掠部隊卻屢遭平民攻擊。這些民兵獨立於大陸軍體制之外,早於新澤西州起義時期,已多次攻擊西新澤西的英軍哨站。後來大陸軍在特倫頓戰役及普林斯頓戰役接連大勝,令到新澤西各地的民兵大受鼓舞,攻擊的次數與範圍便不斷增加及擴大。1777年1月起,英軍每日都有人員傷亡被俘,直到3月後牧草恢復生長、英軍搜掠小隊無須出勤之時,戰爭才告平息。 英軍在糧草戰爭受到重創。在三個月的戰鬥中,英軍的戰損人數最少有900人,超過大陸軍在特倫頓戰役俘虜的黑森士兵總數。此外,由於新澤西州的英軍被圍困於數座小鎮,令到駐紮環境惡劣,軍隊難以補給,疫病開始橫行。凡此種種,俱令到英軍可作戰的士兵數量急劇下降,而且士氣更形低沈。自此直到獨立戰爭結束,英軍再也無法恢復1776年夏季的戰力。.

新!!: 特拉華河和糧草戰爭 · 查看更多 »

紐約及新澤西戰役

紐約及新澤西戰役(New York and New Jersey campaign),是指美國獨立戰爭於1776年7月至1777年3月期間,美國與英國在紐約州及新澤西州的多場戰鬥。 1776年3月波士頓戰役結束後,獨立戰爭的重心逐漸轉移到紐約市。喬治·華盛頓開始在紐約佈防,而北美英軍總司令威廉·何奧也準備從海路進攻紐約。1776年7月初,何奧派大軍登陸斯塔滕島,並在8月底的長島會戰擊敗大陸軍。9月何奧謹慎地向紐約州推進,先後登陸曼哈頓島及布朗克斯,再在白原戰役擊敗華盛頓,終於在11月包圍了曼哈頓島的大陸軍,並在11月16日的華盛頓堡攻城戰俘虜了接近3,000名美國士兵。大陸軍主力雖然屢屢避過英軍包圍,但只能在哈林高地戰役及布朗克斯獲得小勝,自此更被逐出曼哈頓島一帶,直到美國獨立戰爭結束為止。 華盛頓堡攻城戰結束後,新澤西州戰事隨即展開。華盛頓率領敗軍穿越新澤西州,終於在1776年12月初橫過特拉華河,進入賓夕法尼亞州。美國革命因接連戰敗、士兵服役期滿及士氣低落等因素,而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機。不過,戰爭的局勢卻在12月中旬開始逆轉。何奧一直未有積極追擊華盛頓,並且在特拉華河岸宣佈停止追擊,下令士兵過冬。這些士兵分散於各個哨站,不少人更到處搶掠強姦,引發平民組成民兵反抗,是為新澤西州起義。這些民兵在短時間內令到英軍哨站疲於奔命,令華盛頓有機可乘。 1776年12月26日,華盛頓率領部隊在惡劣天氣下夜渡特拉華河,成功突襲特倫頓的黑森駐軍,並俘虜了接近900名黑森士兵。大陸軍在這場戰役的大勝,迫使英軍恢復軍事行動,嘗試殲滅華盛頓的部隊。然而華盛頓先在1777年1月2日的阿孫平克溪戰役守住英軍攻勢,再於翌日早上突襲英軍在普林斯頓的後方基地,並取得勝利。在短短一個多星期,華盛頓迫使何奧放棄新澤西州多個哨站,更反將英軍包圍於不倫瑞克市一帶,令到英軍陷入被動。美國革命也大受鼓舞而起死回生。1月到3月,新澤西州民兵不斷攻擊英軍的搜集糧草部隊,引發糧草戰爭。這一系列的攻擊令到英軍損耗加劇,而且士氣大挫。 紐約及新澤西戰役是美國獨立戰爭其一重要轉捩點。何奧的戰略目標是以武力鎮壓北美殖民地的叛亂,打擊革命派的信心,從而恢復英國殖民管治。這個目標在紐約州戰役中取得成功,更一度將美國革命迫入絕境。但英軍在新澤西州卻激起更多反抗,又在戰爭接連落敗,令到何奧的戰略計劃在短時間內完全失效,而革命派的信心則更為堅定。1777年夏季,何奧將目標轉為美國首都,發動了費城戰役;身處加拿大的約翰·伯戈因則以切割新英格蘭地區為目標,發動薩拉托加戰役。.

新!!: 特拉華河和紐約及新澤西戰役 · 查看更多 »

紐約造船廠

紐約造船廠(New York Shipbuilding Corporation),是美國的船舶製造公司,成立於1899年,1900年開設最早的船舶生產工廠。位於新澤西州肯頓、特拉華河的東岸。有500艘以上的船舶生產製造經驗,客戶包括美國海軍、美國海岸警備隊、商船、其他海事關係等。.

新!!: 特拉華河和紐約造船廠 · 查看更多 »

美國各州名稱詞源

美國50個州份的名稱源自不同的語言。當中24個州名來自美洲原住民語言:8個源自阿爾岡昆語、7個源自(其中1個經阿爾岡昆語之一的轉譯)、3個源自易洛魁語、1個源自猶他-阿茲特克語、5個源自其他美國原住民語言。另有1個源於夏威夷語。 另外22個州份的名稱源自各個歐洲語言:7個來自拉丁語(通常是英語人名的拉丁文轉譯)、5個來自英語、5個來自西班牙語(另外1個源自原住民語言但經西班牙語轉譯)、4個來自法語(當中1個經英語轉譯)。還有6個州名語源不詳或尚有爭議:亞利桑那州、夏威夷州、愛達荷州、緬因州、俄勒岡州和羅德島州,在下表中,這些州份將分別列出各種可能的來源語言或語意。 50個州份中有11個以人名命名以示紀念,當中7個以国王或王后命名:北卡羅萊納州、南卡羅萊納州、維珍尼亞州、西維珍尼亞州、馬利蘭州、路易斯安那州和喬治亞州。只有華盛頓州是唯一一个以美國總統命名的州分。.

新!!: 特拉華河和美國各州名稱詞源 · 查看更多 »

美國獨立戰爭

美國獨立戰爭(American War of Independence 或American Revolution;1775年—1783年),或稱美國革命戰爭(American Revolutionary War),是英國與準備獨立的美利堅及法國這個欧洲强国之間的一場戰爭。 這場戰爭主要是始於是北美十三殖民地為了對抗英國的經濟政策,但後來卻因為法國加入戰爭對抗英國,而使戰爭的範圍遠遠超過英屬北美洲之外。因此,英國決定與當地的印地安人結盟,以增加勢力。 在獨立戰爭初期,英國能夠充分利用皇家海軍船堅炮利的優勢控制十三殖民地的沿海城市,但對於如何控制內陸地區、及應對盤據內陸、熟悉地形、驍勇善戰的殖民地民兵卻束手無策。隨著法國海軍在切薩皮克海戰大捷奪得制海權,英軍於1781年的約克鎮之圍城戰役中慘敗投降,並於1783年被逼簽訂《巴黎條約》承認美國獨立。但因為大量於戰後由十三殖民地逃至北方的英屬北美,反而導致新建國的美國立國後經濟困頓蕭條、甚至於冬季出現疫潮及飢荒,以及作為英國殖民地的加拿大出現短暫的興旺。.

新!!: 特拉華河和美國獨立戰爭 · 查看更多 »

美国河流列表

美国的主要河流:.

新!!: 特拉華河和美国河流列表 · 查看更多 »

瑞典殖民地

典殖民地建立於1638至1663年,以及1785至1878年。嚴格來說,「帝國」一詞並不能代表其殖民地的版圖,因為瑞典沒有足夠能力同時統治其相對細小的殖民地。.

新!!: 特拉華河和瑞典殖民地 · 查看更多 »

特伦顿 (新泽西州)

特倫頓(Trenton, New Jersey)是新澤西州的州府、默瑟縣縣治。位於該州中部,西隔特拉華河與賓夕法尼亞州相望。根據2000年美國人口普查,人口為85,403 人。.

新!!: 特拉華河和特伦顿 (新泽西州) · 查看更多 »

特倫頓戰役

特倫頓戰役(Battle of Trenton),是美國獨立戰爭於1776年的一場重要戰役,發生於新澤西州特倫頓市。 英國在華盛頓堡攻城戰取勝後,喬治·華盛頓帶領大陸軍經新澤西州向賓夕法尼亞州撤退,而英軍則緊隨其後,最後與大陸軍在特拉華河對峙。雖然美國革命因紐約州的戰事失利而陷入危機,但英軍卻停止追擊,並將軍隊分散到特倫頓等地防守。後來英國及黑森僱傭兵駐軍又到處搶掠強姦,結果引發新澤西州起義,令到英軍飽受民兵狙擊騷擾。 當英軍陷入戰術困局之際,華盛頓決定在大陸軍服役期滿前絕地反擊。他策劃在聖誕節翌日強渡特拉華河,突襲特倫頓的黑森駐軍。雖然大陸軍的三路軍隊有兩路因河道結冰無法渡河,而安全登陸的華盛頓部隊也遇上諸多延誤,但這支部隊在暴風雪掩護下仍成功發動奇襲。黑森指揮官約翰·拉爾在戰鬥中傷重身亡,而黑森士兵又反攻不遂,只好向大陸軍投降。大陸軍在特倫頓一共俘虜了接近900名黑森士兵,己方只有7人在戰鬥中傷亡,大獲全勝。 特倫頓戰役對美國獨立戰爭有關鍵影響。戰役爆發前,美國革命雖然在危機中有所復甦,但仍未走出陰霾,而軍隊更面臨解散之憂,以至英美雙方都預計殖民地的叛亂即將告終。當大陸軍於特倫頓獲勝的消息傳開後,革命的理念於北美十三州各地起死回生,促使大量平民加入革命軍隊陣營,為革命注入新血。特倫頓戰役後,華盛頓再在阿孫平克溪戰役及普林斯頓戰役取勝,並配合平民起義,最後反將英軍包圍於不倫瑞克市一帶。這些事件令英軍陷入被動,並喪失了迅速平亂的希望。北美英軍總司令威廉·何奧爵士也被迫向倫敦當局請求更多士兵,以在1777年發動新一輪攻勢。.

新!!: 特拉華河和特倫頓戰役 · 查看更多 »

特拉华纪念大桥

特拉华纪念大桥(Delaware Memorial Bridge)是平行的两座跨越特拉華河的悬索桥,是295号州际公路和40号美国国道共用的收费桥梁,位于特拉华州和新泽西州之间,另一座美國國道和州際公路系統共用的跨特拉華河通道是本杰明·富兰克林大桥。.

新!!: 特拉華河和特拉华纪念大桥 · 查看更多 »

特拉华河 (消歧义)

特拉华河(Delaware River)可指:.

新!!: 特拉華河和特拉华河 (消歧义) · 查看更多 »

特拉华湾

特拉华湾(Delaware Bay)位于美国东北部海岸,是特拉華河的出海口,面积约 ,混合了淡水与大西洋中的咸水。.

新!!: 特拉華河和特拉华湾 · 查看更多 »

特拉華縣 (紐約州)

特拉華縣 (Delaware County, New York)是美國紐約州東南部的一個縣,以特拉華河與賓夕法尼亞州相望。面積3,802平方公里。根據美國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48,055。縣治德爾亥 (Delhi)。 成立於1797年,縣名紀念維吉尼亞殖民地第七任總督、第三代德拉華男爵 (Thomas West, 3rd Baron De La Warr)。 D Category:阿巴拉契亚地区的县.

新!!: 特拉華河和特拉華縣 (紐約州) · 查看更多 »

特拉華縣 (賓夕法尼亞州)

特拉華縣(Delaware County, Pennsylvania)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東南部的一個縣,東南新澤西州,西南鄰特拉華州。面積494平方公里。根據美國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550,864。縣治米迪亞。 成立於1789年9月26日,縣名來自特拉華河。 D.

新!!: 特拉華河和特拉華縣 (賓夕法尼亞州) · 查看更多 »

莱纳佩人

莱纳佩人(Lenape),也被称作伦尼莱纳佩人(Lenni Lenape)、特拉華人(Delaware people),是,居住在加拿大、美国两地。Pritzker, Barry M. A Native American Encyclopedia: History, Culture, and Peoples.

新!!: 特拉華河和莱纳佩人 · 查看更多 »

華盛頓橋

華盛頓橋(Washington Bridge)可指:.

新!!: 特拉華河和華盛頓橋 · 查看更多 »

費城

費城(Philadelphia),即費利德菲亞,也常被簡稱為費利(或菲利,Philly) ,中文又音譯為非拉鐵非和菲拉德爾斐亞,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州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都市,同時是美國第五大城。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費城人口为1,526,006人。費城市中心的人口在全美國排名第五,僅次於紐約、洛杉矶、芝加哥和休斯顿。以現在美國官方的定義而言,費城都會區的面積大小排名全美第四,共約620萬人居住其中,但若以其他定義來衡量,費城排名第六,次於舊金山灣區與華盛頓-巴爾的摩都會區。費城是德拉瓦河谷都會區的中心城市。 費利德菲亞即希臘文「友愛」的意思,是傳教士命名的,費城是美國最老、最具歷史意義的城市,它在美國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18世紀時,費城是美國第二大城與人口最多的城市,在當時,它的政治與社會重要性超過紐約與波士頓。班傑明·富蘭克林對費城的興起貢獻良多。從1854年起,費城市和費城縣為兩個並行的地方政府,而從1952年起,市與縣共有一個政府組織,但費城縣仍屬賓州州政府下的一個獨立的縣。 自從1854年通過「合併法案」(Act of Consolidation)後,費城市的邊界就與費城縣相同。在此之前,費城市只在南街(South Street)、葡萄街(Vine Street)與德拉瓦河與斯库基尔河(Schuylkill River)之間的區域。費城後來擴張至周圍的西費城(West Philadelphia)、北費城(North Philadelphia)與東北費城(Northeast Philadelphia),同時也包括了幾個小型的聚落如羅布魯(Roxborough)、馬拉揚克(Manayunk)、艾利山(Mount Airy)與栗樹丘(Chestnut)。費城同時是全美最大的大學城(college town)之一,拥有许多高等学府,其中包括常春藤盟校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国家第一所医学院和法学院兼缘于此校。有超過120,000名大學生就讀市區的學院與大學,週遭的都會區也有接近300,000名的大學與學院學生。.

新!!: 特拉華河和費城 · 查看更多 »

費城縣

費城縣 (Philadelphia County, Pennsylvania)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東南部的一個縣,東南隔特拉華河與新澤西州為鄰。面積369平方公里。根據美國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1,517,550。縣治費城 (自1854年起已無分區,縣市同界。1952年起已無縣政府,但該州適用於縣的法律仍然有效)。 成立於1682年11月,是本州最早的三個縣之一 (另外兩個為切斯特縣和巴克斯縣)。縣名來自小亞細亞的Philadelphus,意思是「兄弟之愛」。 P P.

新!!: 特拉華河和費城縣 · 查看更多 »

費城聯

費城聯(英文:Philadelphia Union)又稱爲費城聯合是一個美國職業足球俱樂部。創立於賓夕法尼亞州費城的衛星城——切斯特。目前參加美國職業足球大聯盟賽事。 2010年,費城聯是第十六支加入大聯盟的球會,主場爲PPL公園。該球場位於特拉華河的河岸。目前擔任主教練的是John Hackworth。.

新!!: 特拉華河和費城聯 · 查看更多 »

賓夕法尼亞鐵路

賓夕法尼亞鐵路(Pennsylvania Railroad,簡寫為PRR),簡稱賓州鐵路(英語簡稱為「Pennsy」),是美國曾經存在的一個,成立於1846年,總部位於費城;是美國於20世紀鐵路歷史上最龐大的鐵路公司,在最高峰時其路網長達10,000英里(16,000公里),而在其歷史中賓州鐵路投資或是合併了大大小小總共800家鐵路公司。1920年時其里程數和運量是其他大型鐵路公司(如聯合太平洋鐵路)的三倍。賓州鐵路在當時曾是全世界最大的上市公司,而賓州鐵路公司亦保持著最長久的連續分配股利長達百年多之久的紀錄。賓州鐵路公司的董事長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曾被認為比較美國總統還有權勢,主要是因為是賓州鐵路的年預算曾經比美國聯邦政府還龐大。 賓夕法尼亞鐵路在1968年時與其競爭對手紐約中央鐵路合併成為。聯邦政府的(ICC)在1969年時要求情況不良的也被併入賓州中央鐵路。然而隨後因為一連串的事件,例如通貨膨脹、管理不當、異常氣候、以及聯邦政府停止財務支持等因素之下,賓州中央鐵路被迫在1970年6月21日申請破產保護。隨後賓州中央鐵路的路線便被分給聯合鐵路與美鐵。 賓夕法尼亞鐵路的標誌是賓夕法尼亞州的象徵物內框相連接的「PRR」三個英文字母,而其色彩為紅底配銀灰色文字與外框。.

新!!: 特拉華河和賓夕法尼亞鐵路 · 查看更多 »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或譯亞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猶太裔理論物理學家,创立了現代物理學的兩大支柱之一的相对论,也是質能等價公式()的發現者。他在科學哲學領域頗具影響力。因為“對理論物理的貢獻,特別是發現了光電效應的原理”,他榮獲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這發現為量子理論的建立踏出了關鍵性的一步。 愛因斯坦在職業生涯早期就發覺經典力學與電磁場無法相互共存,因而發展出狹義相對論。他又發現,相對論原理可以延伸至重力場的建模。從研究出來的一些重力理論,他於1915年發表了廣義相對論。他持續研究統計力學與量子理論,導致他給出粒子論與對於分子運動的解釋。在1917年,愛因斯坦應用廣義相對論來建立大尺度結構宇宙的模型。 阿道夫·希特勒於1933年開始掌權成為德國總理之時,愛因斯坦正在走訪美國。由於愛因斯坦是猶太裔人,所以儘管身為普魯士科學院教授,亦沒有返回德國。1940年,他定居美國,隨後成為美國公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他在一封寫給當時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的信裏署名,信內提到德國可能發展出一種新式且深具威力的炸彈,因此建議美國也盡早進行相關研究,美國因此開啟了曼哈頓計劃。愛因斯坦支持增強同盟國的武力,但譴責將當時新發現的核裂变用於武器用途的想法,後來愛因斯坦與英國哲學家伯特蘭·羅素共同簽署《羅素—愛因斯坦宣言》,強調核武器的危險性。 愛因斯坦總共發表了300多篇科學論文和150篇非科學作品。愛因斯坦被誉为是“現代物理学之父”及20世紀世界最重要科學家之一。他卓越和原創性的科學成就使得“愛因斯坦”一詞成為“天才”的同義詞。.

新!!: 特拉華河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 查看更多 »

門羅縣 (賓夕法尼亞州)

門羅縣(Monroe County, Pennsylvania)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東部的一個縣,東隔特拉華河與新澤西州相望。面積1,599平方公里。根據美國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138,687。縣治斯特勞茲堡。 成立於1836年4月1日,縣名紀念第五任總統詹姆斯·門羅。 M Category:阿巴拉契亚地区的县.

新!!: 特拉華河和門羅縣 (賓夕法尼亞州) · 查看更多 »

雷丁 (宾夕法尼亚州)

雷丁(Reading, Pennsylvania),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州伯克縣的縣城。位於賓夕法尼亞州的東南方,斯库尔基尔河東岸,是大雷丁地區的首府城市。2016年人口為87,812人,是賓夕法尼亞州第五大城市。傳媒多數會將雷丁與費城其他周邊地區,特拉华河流域一帶統稱特拉华谷(Delaware Valley)都會區,或稱費城大都會區(Philadelphia metropolitan area)。 該市大约位於費城及賓夕法尼亞州首府哈里斯堡中間,地處一條由美國中部延伸至賓夕法尼亞州東部的運輸要道。歷史上著名的雷丁鐵路公司(Reading Railroad)就是得名於雷丁市,該公司的業務主要是通過費城港由賓夕法尼亞州的採煤區運送无烟煤至美國東部沿海城市。雷丁鐵路公司是原版美國大富翁遊戲四家鐵路公司之一。 近年,雷丁一直陷於貧窮問題之中,全市有49%的居民是生活在貧窮線以下。.

新!!: 特拉華河和雷丁 (宾夕法尼亚州) · 查看更多 »

東澤西省與西澤西省

東澤西省(East Jersey)與西澤西省(West Jersey)為兩個分別管理但皆隸屬於澤西省之下的兩個省。兩省之總和比今日之紐澤西州略為大一點。於1674年至1702年之間,這種兩省分治的方式延續了28年之久。其當時之省政府坐落於Perth Amboy。 西澤西與東澤西之間界線的劃分在以前常是爭執的焦點,不過今天這兩省的分界線大致上與南澤西和北澤西的界線相等。 在與有單一目標地想建立一個貴格會殖民地的西澤西殖民者相比,東澤西的文化與傳統的組成更較為複雜。除了由英國殖民者在1664年的來到之後所帶來的英國文化之外,在那之前,東澤西亦被荷蘭人所佔領過,但是由於當地印地安人的抵抗,荷蘭人不久後便放棄了位於哈德遜河以西的東澤西地區。 在歐洲白人殖民者的到來之前,東澤西的德拉瓦河谷主要是雷納佩族(Lenape)的居住地,直到荷蘭人、瑞典人、以及英國人於1609年來到此區域為止,而相較之下,西澤西要一直等到1664年英國人征服荷蘭人的新阿姆斯特丹才會有歐洲殖民者的蹤影。 荷蘭人曾經在特拉華河流域建立過一兩個居住點,但是在1620年左右之前,大部分的荷蘭人殖民者都已搬到新尼德蘭殖民地的中心地點——曼哈頓。 在德拉瓦河下游的新瑞典殖民地在1638年開始發展。瑞典殖民者在今日的威明頓建立了一個堡壘,這個堡壘位於以瑞典皇后克利斯汀娜皇后命名的克利斯汀娜河(Christina River)河口(這是現今德拉瓦河的一條小分支)。大部分的瑞典殖民地人口都位於德拉瓦河的西邊,但在新荷蘭的納蘇保壘(Fort Nassau)重建完成後,因為受到荷蘭人的威脅,瑞典人在現今的紐澤西州沙崙市建立了Fort Nya Elfsborg以防備荷蘭人的入侵;但是新瑞典終究還是再1655年時被荷蘭人所佔領。 在1670年後時期時,許多貴格會的成員遷移到沙崙,後來移至不久後成為西澤西省府所在地的伯靈頓。.

新!!: 特拉華河和東澤西省與西澤西省 · 查看更多 »

格洛斯特縣 (新澤西州)

格洛斯特(Gloucester County, New Jersey)是美國新澤西州西南部的一個縣,西北隔特拉華河與賓夕法尼亞州和特拉華州相望。面積837平方公里。根據美國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254,673。縣治伍德伯里 (Woodbury)。 成立於1686年5月28日。縣名來自英國同名的郡。 G.

新!!: 特拉華河和格洛斯特縣 (新澤西州) · 查看更多 »

沃倫縣 (新澤西州)

沃倫縣(Warren County, New Jersey)是美國新澤西州西北部的一個縣,西隔特拉華河與賓夕法尼亞州相望。面積940平方公里。根據美國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102,437。縣治貝爾維迪爾 (Belvidere)。 成立於1824年11月20日,縣名紀念在美國獨立戰爭邦克山戰役中戰死的約瑟夫·沃倫。 W.

新!!: 特拉華河和沃倫縣 (新澤西州) · 查看更多 »

本杰明·富兰克林大桥

本杰明·富兰克林大桥(Benjamin Franklin Bridge 或简称为Ben Franklin Bridge),原称特拉華河大桥(Delaware River Bridge)是跨越特拉華河的一座悬索桥,连接宾夕法尼亚州費城和新泽西州肯頓。.

新!!: 特拉華河和本杰明·富兰克林大桥 · 查看更多 »

斯古吉爾縣

斯古吉爾縣(Schuylkill County, Pennsylvania)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東部的一個縣。面積2,027平方公里。根據美國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150,336。縣治波茨維爾。 成立於1811年3月1日,縣名來自特拉華河的支流之一。 S Category:阿巴拉契亚地区的县.

新!!: 特拉華河和斯古吉爾縣 · 查看更多 »

斯塔腾岛战役

斯塔騰島戰役(Battle of Staten Island),是美國獨立戰爭於1777年的一場戰役,發生於今日紐約州斯塔騰島。 1777年6月矮山戰役後,北美英軍總司令威廉·何奧爵士在7月率領大軍登艦,由海路進攻費城。由於薩拉托加戰役同時在紐約州北部爆發,大陸軍總司令喬治·華盛頓只能根據有限情報,推算何奧到底是向北增援約翰·伯戈因,抑或南下進攻費城。在此背景下,約翰·沙利文和斯特靈勳爵兩人在7月上旬率領大陸軍往北增援哈德遜河高地。7月下旬,華盛頓召喚兩人回師南方,沙利文卻在此時患病,其部隊改由法國將領暫代指揮。由於通訊失效及德博勒的擅自行動,這支大陸軍部隊未有隨同斯特靈勳爵前往特倫頓,而是留在新澤西州東部。 8月上旬,沙利文重新接過部隊指揮。由於斯塔騰島的民兵時常到新澤西州搜掠物資,大陸軍早有計劃突襲當地報復。8月21日,沙利文在獲得華盛頓同意後,率領約1,000人乘夜登陸斯塔騰島,並在日出後成功突襲效忠派民兵,造成一定傷亡。不過島上的英國正規軍隨即前往迎擊,並且追上沙利文的後衛,最終俘虜約200名大陸軍士兵。 斯塔騰島戰役後,沙利文率軍南下費城,與華盛頓會師。雖然他被指控統率有失,但他在同年大陸會議召開的軍事法庭中獲判無罪。.

新!!: 特拉華河和斯塔腾岛战役 · 查看更多 »

斯库尔基尔河

斯库基尔河(英文:Schuylkill River)又称斯库河、思故河、思故客河,是费城的一条河,全长约217,000米(135英里),流域约5,180平方千米(2,000平方英里)都在宾夕法尼亚州境内。.

新!!: 特拉華河和斯库尔基尔河 · 查看更多 »

新泽西州

新澤西州(State of New Jersey),或譯為--州,是美國第四小以及人口密度最高的州,邮政縮寫NJ。其命名源自位於英吉利海峽中的澤西島;其暱稱為“花園州”。 新泽西州通常被劃分在美国的中大西洋地區;亦為东部的一个州;也可以劃分為東北部區域下。北接紐約州,東面大西洋,南向德拉瓦州,並西臨賓夕法尼亞州。新澤西部份地區是被劃分在幾個主要都會區之下,其中屬紐約都會區最大,其他還有費城以及德拉瓦河谷地區。本州海拔最高處是(High Point)。其海拔為550公尺(1803英尺)。 在美洲原住民於美洲活動了11,000-50,000年之後,瑞典和荷蘭殖民者於17世紀先後來到新澤西。之後,英國殖民者爵士與勛爵從瑞典和荷蘭殖民者處取得了新澤西地區的控制權。在美國獨立戰爭之中,有許多重要的戰役即是在新澤西各地發生的。於19世紀時,許多類似派特森市的城市對幫助推動美國的工業革命有著相當重要的貢獻。進入20世紀後,新泽西州的經濟於1920年代快速繁榮。但由於1930年代的大蕭條,經濟隨之沉淪而下。新泽西州的地理位置恰好位於波士頓-華盛頓城市帶這一超級都會區群的正中央,並被紐約市、費城、巴爾的摩、以及哥倫比亞特區等大都會區所圍繞。這種便利的地理位置更促使1950年代後的郊區的快速產生與發展。.

新!!: 特拉華河和新泽西州 · 查看更多 »

新澤西州起義

新澤西州起義(Rising of New Jersey),是指1776年12月美國獨立戰爭期間,新澤西州民兵與英國軍隊的多場戰鬥。 1776年12月7日,喬治·華盛頓帶領大陸軍撤退到新澤西州與賓夕法尼亞州交界,而英軍則在12月8日追擊至特倫頓,與大陸軍在特拉華河對峙。受到英美軍隊的刺激,與革命派居民互相襲擊對方,令到地方秩序完全失控。正當局勢日益混亂之際,英國及黑森士兵的徵用物資行動也逐漸變質,淪為大規模的搶掠與強姦,就連效忠派居民亦深受其害。這使愈來愈多新澤西人對英軍反感。 12月中旬,特倫頓四周的平民開始自發組成民兵,攻擊英國的巡軍及哨站,使英軍連番受創。雖然這些民兵大多獨立行事,卻對大陸軍有極大幫助。當華盛頓在聖誕節翌日渡河攻打特倫頓時,駐守的黑森士兵早已疲憊不堪,而旁邊的駐軍又被南新澤西的民兵引開,協助大陸軍於特倫頓戰役取勝。踏入1777年,新澤西州起義升級為糧草戰爭,英軍與民兵的戰火蔓延至新澤西州各地。.

新!!: 特拉華河和新澤西州起義 · 查看更多 »

摩拉維亞宣教運動

摩拉維亞宣教運動是以位於德國主護城為主的摩拉维亚弟兄会在十八世紀三十年始起的基督新教宣教運動。摩拉維亞宣教運動為早期基督教宣教史上大型的宣教運動之一,亦是史上最偉大宣教教會之一褟嘉路得--,廖何碧瑩等譯:《宣教披荊斬棘史》(佩塔盧馬:美國中信,2001),頁55。。他們的宣教士與平信徒比例是一比六十,而整個基督教總比例是一比五千,可見他們對宣教工作的熱衷程度。在三十年間,他們差遣了數以百計的宣教士遍佈世界各地,包括:加勒比地區、北美洲、南美洲、北極圈及遠東等。 摩拉維亞教會亦在宣教史上有不同的突破。包括:.

新!!: 特拉華河和摩拉維亞宣教運動 · 查看更多 »

攻占提康德羅加堡

攻佔提康德羅加堡(Capture of Fort Ticonderoga)是美國獨立戰爭早期的一場軍事衝突。1775年5月10日,反叛英國的,以及阿諾德號召的新英格蘭民兵,突襲尚普蘭湖南部、哈德遜河河畔的英軍要塞,並以極少兵力攻佔提康德羅加堡、及,俘虜全部駐守英軍,以及多門重型火炮。這些火炮後來透過大炮遠運送抵波士頓的大陸軍陣地,最終迫使英軍撤出波士頓。 攻佔提康德羅加堡對美國獨立戰爭有重要戰略影響。在此以前,駐守加拿大的英軍可以沿哈德遜河南下,穿過整個紐約州,由北面夾擊正在包圍波士頓的民兵。提康德羅加堡失守後,英軍南下路線開始受阻。到1776年,當華盛頓指揮的大陸軍於紐約州遭受重創時,提康德羅加堡又阻礙了加拿大英軍南下夾攻,為大陸軍提供喘息空間。雙方在哈德遜河區域的衝突,最終在1777年薩拉托加戰役達致頂峰。 攻佔提康德羅加堡亦是大陸軍遠征加拿大的前奏。早在英國國會頒布《強制法案》後,新英格蘭殖民地便試圖拉攏加拿大人協助,甚至邀請其參與,但未有獲得響應。新英格蘭殖民地與英國爆發戰爭後,大陸議會希望阻止英軍從加拿大南下,終於決定入侵加拿大。.

新!!: 特拉華河和攻占提康德羅加堡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