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特命全權公使

指数 特命全權公使

特命全權公使,通常簡稱公使,是一國元首向駐在國元首派遣的次高外交代表,級別僅次於特命全權大使,但實質地位、職務以及所享受的外交特權與豁免同大使相同。 特命全權公使原為君主制國家的元首向共和制國家的政府派出的全權代表,後演變為大國向小國派出的外交代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根據联合国所有國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的原則,各國開始向所有建交國家派遣大使。.

目录

  1. 307 关系: 加拿大駐中華民國大使列表加拿大駐華大使列表埃及駐英國大使列表卜部敏直參議院 (大韓民國)吴百纳壬午兵变壽富大使館的工作守則大地恩情大沽口炮台大沽口战役大清護照天津市天津条约天津歷史天津比租界天津教案天木直人太永浩外交外交官外交官銜外交代表機構外蒙古独立姚士登孫中山少帅岑春煊川口顺子川島裕巴夏禮巴拿馬駐中華民國大使列表丁秀君中尾武彥中德关系 (1911年-1941年)中國駐俄羅斯大使列表中國駐英國大使列表中國-羅馬尼亞關係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列表中国留美幼童中国驻加拿大大使列表中国驻埃及大使列表中国驻厄瓜多尔大使列表中国驻卢森堡大使列表中国驻古巴大使列表中国驻墨西哥大使列表中国驻奥地利大使列表中国驻委内瑞拉大使列表中国驻尼加拉瓜大使列表... 扩展索引 (257 更多) »

加拿大駐中華民國大使列表

本列表為加拿大駐中華民國歷任大使名錄。現已斷交。.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加拿大駐中華民國大使列表

加拿大駐華大使列表

以下為加拿大駐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使列表。.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加拿大駐華大使列表

埃及駐英國大使列表

下列為埃及派駐英國的外交代表。.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埃及駐英國大使列表

卜部敏直

卜部敏直是一名知名日本外交官,曾經擔任駐菲律賓大使、駐愛爾蘭共和國大使和駐亞特蘭大總領事。.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卜部敏直

參議院 (大韓民國)

参议院(참의원)是大韓民國已廢除之上議院,第二共和国正式成立,5.16軍事政變後並解散,其后一直保持约九个月,直至第三共和成立。韩国第二共和国采取了两院制,组成下议院民议院和参议院。参议院从在1952年修订的大韓民國憲法規定。.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參議院 (大韓民國)

吴百纳

吳百納女爵士,DCMG,OBE(Dame Barbara Janet Woodward,),英國女性外交官和「中國通」,2015年2月就任為英國駐華大使,成為首位擔任此職務的女性。.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吴百纳

壬午兵变

壬午兵變」,又名「壬午軍亂」,日本稱之為「壬午事變」、「朝鮮事變」,是發生在1882年朝鮮王朝的一次政變。雲峴君(興宣大院君)發動兵變,掌握政權,然而不久之後即被清朝朝鮮事務大臣吳長慶、幫辦大臣袁世凱平定,清方將雲峴君監禁於中國直隸保定。.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壬午兵变

壽富

宗室壽富(a,,同治四年三月初八日亥時-光緒二十六年七月二十三日巳時),字伯茀,號菊客,又號蘭客,清朝鑲藍旗第五族宗室,溥字輩,清朝政治人物、詩人、詞人。.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壽富

大使館的工作守則

《大使館的工作守則》(ジャポニカの歩き方),是日本女性漫畫家西山優里子所畫的漫畫作品,2011年至2013年在講談社的《Evening》雜誌連載。正體中文版由東立出版社出版。.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大使館的工作守則

大地恩情

《大地恩情》是麗的電視(即亞洲電視前身)1980年播映的經典電視劇(三部曲、共七十集)。當年其收視率不逊無綫電視劇集《輪流傳》(六比四),導致《輪流傳》仅播放15集就被腰斬。此事至今仍為香港電視歷史上的热门话题。本劇也奠定多位藝員的地位,如劉志榮、岳華等等。 《大地恩情》以清末民初廣東省的農村作為背景,刻劃農民楊家的困苦生活;年輕一代受五四運動的衝擊而引出的遭遇,楊家在民初時期南遷澳門的生活(並至澳門多個景點取景),楊九斤被「賣豬仔」到金山的故事(並到加拿大取景),可說是一部描寫中國近代南方農民典型生活的歷史劇。 本劇在拍攝期間原命名為「血淚中華」和「根」,及後才易名大地恩情,並計劃開拍二百集及在中華電視公司協助下在台灣取景。本劇策劃蕭若元先生在2006年7月6日其主持的香港人民廣播電台節目《風蕭蕭》中表示,该劇本來沒有規劃結局,甚至可以寫至文化大革命,而他則希望將故事延續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為止。.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大地恩情

大沽口炮台

大沽口炮台原为中国明清时期北方海防的军事防御设施之一,是三次大沽口战役的主战场。该遗址目前位於中國天津市滨海新区东炮台路。目前,大沽口炮台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目前为大沽口炮台博物馆和大沽口炮台遗址公园,为“津門十景”之一。.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大沽口炮台

大沽口战役

大沽口战役为清军和英法联军在大沽口附近发生的战役。前后共发生三次战斗,最终以大沽炮台被攻陷,清军失败而终结。.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大沽口战役

大清護照

清朝之前,中國即有護照之概念,称为符、传、过所、公验、度牒、路引、通关文牒、等,與歐洲通過城門(porte)文書passport為相同或相近的文件。即使19世紀初,中國開埠以後,中國人赴各國的身分證明或旅遊文件,仍為信函形式。若不拘泥近現代護照型式,中國第一本近代國際護照為1689年,由清朝政府發放的「信函式集體護照」。以文字及信函籠統內文,描述赴外中國人的該文件,一直延續至1839年。 1840年以後,中國清朝政府礙於與西方強權各國的不平等雙邊條約,開始授權駐在中國境外的領事館或海關,為中國人(包含華僑)發放型式不一的護照,這是以「單人單紙」中國護照的成型。種類則大約有「內地遊歷護照」與「華工護照」。之後,護照發放制度規範沿襲至中國境內,頒發制度也從簡陋轉趨正規,發放機關則仍莫衷一是,除了總理衙門之外,駐中國各國領事館皆可發放,且不用中國官方認證,此情形尤為上海租界最為盛行。 礙於技術等因素,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中國護照並無照片等設置,為了正確辨別持照人真偽,中國護照多為以文字描述持照人的「體貌特徵」,如身高,體態。因為文字冗長,非制式之單紙護照面積都頗為巨大。例如以1899年9月1日,由中國清朝駐美國公使伍廷芳依權責簽發給中國某外交翻譯官的一紙護照來看,其護照長87公分,寬56公分,實是為近代世界護照中,最大的一紙。.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大清護照

天津市

天津市,简称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和中国北方最大沿海开放城市。天津位于华北平原的海河各支流交汇处,东临渤海,北依燕山;有海河在城中蜿蜒而过,跨越海河的各式桥梁形成了“一桥一景”的景致。 天津因漕运而兴起,1404年12月23日正式筑城。自1860年天津开放为通商口岸后,西方多国在天津设立租界,洋务派亦在天津兴办实业,使天津成为中国北方开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基地。在领风气之先的同时,天津近代工业、商业、金融业等发展迅速。由天津开始的军事、教育、司法、交通、通讯、工业等方面的近代化建设,均开中国之先河。天津成为当时中国第二大的工商业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贸中心。 2006年3月,国务院批复的《天津市总体规划》将天津完整定位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生态城市” ,人民网,2010-8-7查阅,并将“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设立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7年11月,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选址天津共同建设中新生态城。2015年4月,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成为中国长江以北唯一的自由贸易试验区。经过自1990年代开始的工业东移战略,天津市已经初步形成了“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和“天津港-天津南港”的双城双港的城市格局。《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确定天津市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和改革先行示范区”。 天津市举办了2013年的第六届东亚运动会和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同时天津也是夏季达沃斯论坛的常驻举办城市。.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天津市

天津条约

《天津條約》包括《中俄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中英法天津条约》,是指西元1858年 (清咸豐8年) 清朝政府在第一次英法聯軍戰敗後與俄國、美國、英國、法國在天津海光寺所簽訂的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清朝委派大學士桂良和各國代表談判並簽約。真確文本原存於中華民國外交部,現存於臺北外雙溪國立故宮博物院恆溫恆濕的庫房保存。.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天津条约

天津歷史

天津平原地区的开发大约开始于距今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而且经过了一个由北向南、自西向东逐步推进的过程。 天津市自古因漕运而兴起,城市的雏形始于隋朝的三会海口。海运与漕运的交汇,使得天津逐渐成为商业的枢纽,逐渐繁荣起来。明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正式筑城,并更名为“天津”,是中国古代唯一有确切建城时间记录的城市。自1860年天津开放为通商口岸后,西方多国在天津设立租界,洋务派亦在天津兴办实业,使天津成为中国北方开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基地。在领风气之先的同时,天津近代工业、商业、金融业等发展迅速。由天津开始的军事近代化,以及铁路、电报、电话、邮政、采矿、近代教育、司法等方面建设,均开中国之先河。天津成为当时中国第二大的工商业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贸中心。 目前,天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和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经过1990年代开始的工业东移战略,已经形成“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和“天津港-天津南港”的双城双港的城市布局。.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天津歷史

天津比租界

天津比租界是近代中国唯一的一个比利时租界,也是天津的九个租界之一,但是如今在天津已经见不到任何比利时租界建筑的痕迹,甚至有很多天津本地人并不知道天津曾经有个比利时租界。.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天津比租界

天津教案

天津教案是清同治九年(1870年)在天津所發生的一場震惊中外的教案。法国天主教传教士在天津开设育婴堂。1870年(同治九年)6月21日天津人民因怀疑育婴堂杀死婴儿数十名,聚众数千到教堂示威。法国领事(Henri Victor Fontanier,1830-1870)往见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在路上向天津知县刘杰开枪,击伤随从一名。天津群眾怒不可遏,殴毙丰大业,焚毁法、英、美、俄、西教堂及法领事署。事件发生后,英、美、法等七国军舰集结天津、烟台一带。清政府派直隶总督曾国藩到天津查办,曾又奏调李鸿章协同办理。曾国藩认为责任在中国人身上,将天津知府和知县革职充军,處死禍首水火會16人,充军25人,赔款修建教堂,清政府并派崇厚赴法国道歉。.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天津教案

天木直人

天木直人是一名知名日本外交官、作家和政治評論家,互聯網政黨『新黨憲法9條』發起人、日本駐黎巴嫩大使。 出身於山口縣下關市,先後就讀洛星高等學校和京都大學,二年級時曾親自拜訪外交官考試及格的前輩竹内行夫位於奈良的居所請教,在學期間1969年便考試及格,畢業後便加入外務省,同期還有谷内正太郎、田中均、高須幸雄、藤崎一郎、重家俊範等人。 曾在歐柏林學院進修英語,並且任職駐尼日利亞大使館、經濟局、大臣官房、駐日內瓦國際機構代表處、駐沙地阿拉伯大使館。1985年10月到1988年7月任職外務省中近東非洲局非洲第2課長。(期間適逢南非共和国種族隔離問題而出版『曼德拉的南非 日本的對應』一書。)1988年任職内閣官房内閣安全保障室内閣審議官、1990年任駐馬來西亞大使館公使、1993年任職駐澳大利亞大使館公使、1996年任公使、1997年任職駐底特律總領事、2000年任職大臣官房、2001年出任日本駐黎巴嫩特命全權大使。 任職期間的2003年10月8日他日本外国记者俱乐部的新闻发布会上披露,日本外务省内部设有一笔秘密资金,每年向内阁官房提供20亿日元,供其任意支配。他有批评日本政府支持美国的对伊拉克政策。他表示自己在伊拉克战争爆发前后分别给首相小泉纯一郎发了2封电报,第一封敦促小泉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避免战争,第二封则呼吁政府竭尽所能通过外交手段促使战争早日结束。不過不久后,日本外务省即提出让他辞职,他答复说如果小泉首相在阅读了他的两封电报后认为他不再适合现在的职务,他就决定辞职。一个月之后,56岁的天木直人接到外务省要求他自动辞职的书面通知,通知说这是为了外务省『年轻化』的需要。.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天木直人

太永浩

太永浩(태영호,Thae Yong-Ho,),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公使。他與其家人在2016年7月脫北流亡到大韓民國,是繼張承吉後另一名投奔韓國的高級別外交官。.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太永浩

外交

外交是一個國家、城市或組織等在國際關係上的活動,其目的在於建立能夠滿足彼此需求的關係。如互派使節、進行談判、會談。一般來說外交是國家之間通過外交官就和平、文化、經濟、貿易或戰爭等問題進行協商的過程體系。一般來說國際條約首先是由外交官協商而成,然後由國家的政治家批准簽署生效的。國家、國際間的外交為邦交或國交,城市、城際間的外交為友好城市。.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外交

外交官

外交官是一个国家派往他国办理外交事务的人员。外交官的任务是代表他的国家与其他国家进行双边或多边谈判。外交官有临时性的、只为商讨一件特定事务而到他国去的,也有在另一个国家常驻的。常驻外交官的办公地一般是一个大使馆或一个领事馆。常驻外交官往往还有为本国公民提供服务或管理本国公民事务的任务。往往也有外交官在他国从事间谍或其他情报工作,这种行動一般視為对駐在国不友好的做法。 按照1961年4月18日签署的《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外交官在他国享受豁免权,其所在的国家不允许将外交官加以逮捕、扣留或审问,若該外交官有犯罪等行為,僅能將其驅逐出境。外交官在进出国界时不受海关搜查,也不必交关税,並於其驻在地享有治外法权。 当两国因宣战或其他原因断绝外交关系时,或驻在国的局势紧张、无法保障外交官的安全时,外交官通常會撤離。 两个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恶化时,召回驻他国的首席外交官(大使)、驅逐駐在國的外交官或者降低外交等级,一般而言是代表一种对他国表示非常不满的姿态。最嚴重時則會斷交。.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外交官

外交官銜

外交官銜根據國際慣例,對外交官有一套制式化的稱謂。.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外交官銜

外交代表機構

外交代表機構,通常稱為大使館、領使館、使領館等,是一個國家派駐另一國的外交人員的居住與工作的地方。外交代表機構通常設在另一國的首都。在國際法的規範下,外交代表機構應享有治外法權,所以即使外交代表機構所在地實際為駐在國的領土,但駐此之外交人員依照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免受派駐地的法律制裁之保障。而外交人員亦只須交付等同於本國稅率的相關稅金予駐在國。.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外交代表機構

外蒙古独立

外蒙古独立是指外蒙古于20世纪上半葉脫離中國獨立的历史事件。 中國自辛亥革命后,外蒙古實行自治。1921年在蘇聯紅軍的介入下,中華民國政府尚能掌握內蒙古,而外蒙古地區成為不受管轄處於實質獨立狀態。外蒙古前後多次宣布獨立,雖曾獲得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承認,不過於冷戰期間曾有爭議。外蒙古包括现在蒙古国以及唐努乌梁海地区。蒙古国雖是国际社会广泛承认的主权独立国家,而唐努乌梁海地区则被俄国控制。蒙古人民共和国独立时唐努乌梁海一部分被并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即现俄罗斯联邦),另一部分则并入蒙古人民共和国庫蘇古爾省,今日俄蒙界線便因此而定。.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外蒙古独立

姚士登

莫里斯·約斯騰斯男爵(比利時荷語:Maurice Joostens,),漢名姚士登,比利時外交家,專職起草條約。比利時欽差駐紮中華及暹羅便宜行事全權大臣(1900-01)任內簽署《辛丑和約》為八國聯軍之役善後、比利時駐西班牙特命全權公使(1904-10)任內簽署《阿爾赫西拉斯會議決議書》為第一次摩洛哥危機善後、簽署《比屬剛果制誥》令比利時吞併剛果自由邦。與比利時國王利奥波德二世最信賴的外交家。外交生涯以在北京那一年最聞名,成功開辟天津比租界,而且和議期間他的外交活動令歐洲大國開始留意到比利時的商人與傳教士在華的存在感。清朝授御赐双龙宝星一等三品。.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姚士登

孫中山

孫中山(),名文,幼名帝象,譜名德明,字載之,號逸仙、日新。流亡日本時,曾化名中山樵,故通稱孫中山。生於大清帝國廣東省廣州府香山縣翠亨村,祖籍广东省东莞。清末民初醫師、政治家、革命家、哲学家,是中華民國奠基人,亦是中國國民黨之創黨人。1905年,在日本東京組成中國同盟會,被推為總理;確定「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政綱,提出三民主義學說。在日本東京由黑龍會領袖內田良平的号召下與華興會以及光復會等組織籌備成立中國同盟會,後於東京黑龍會總部組成中國同盟會,孫中山主張使用狀似日本軍旗「旭日旗」的「青天白日旗」,反對使用黃興所提出的井字旗作為革命旗幟,並在黑龍會等組織的支持下被推為總理。1911年12月29日,被十七省代表在南京推选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布就职,建立中华民国臨时政府。1919年,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40年4月,國民政府明令尊稱孫中山先生為中華民國國父。中國共產黨尊其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 孫中山童年曾受太平天国的影响,就有革命思想。但到了青年時期,他依舊未有行動,28岁上書清朝重臣李鴻章,建言改革,卻遭遇李的冷落。日本命令將兵遣師,侵入中國。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中國國民黨前身)。1895年,兴中会发动乙未广州起义。原本,孫中山提倡以武裝革命推翻滿清統治以建立中華民國,但民國建立以後,他得不到北洋軍人的信任、支持,所以他又提倡武力推翻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於是遭受許多非議。他提出三民主義等政治綱領,影響中國政治至深,中国国民党尊其為唯一總理。 孙中山著有《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等。其著述在逝世后多次被结集出版,有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的十一卷本《孙中山全集》,台北1969、1973、1985年出版的《国父全集》.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孫中山

少帅

《少帅》是2015年中国大陆播出的48集电视连续剧,导演为张黎,文章、李雪健、宋佳领衔主演。2014年9月開機,2015年2月殺青。该剧于2015年12月29日武汉电视剧频道首播,2016年1月11日在北京卫视、东方卫视上星播出。.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少帅

岑春煊

岑春煊,字云阶,广西西林人,清末民初中国政治家。.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岑春煊

川口顺子

川口顺子(),日本女外交家。川口出生于东京,毕业于东京大学,在美国耶鲁大学取得经济学硕士。.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川口顺子

川島裕

川島裕是一名日本官僚、外交官、侍從長,曾經擔任外務事務次官。.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川島裕

巴夏禮

巴夏礼爵士,KCB,GCMG(Sir Harry Smith Parkes;),19世纪英国外交家,主要在中国与日本工作。香港九龙-白加士街-以他为名。.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巴夏禮

巴拿馬駐中華民國大使列表

本列表為巴拿馬駐中華民國歷任大使名錄。.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巴拿馬駐中華民國大使列表

丁秀君

丁秀君(),女,四川南川人。193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成绩居全校之首。曾在省立成都女师、省立重庆女师、省立成都女中當校长,亦曾任四川省教育厅编审、教育科学院研究员、重慶市選區婦女選出的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1981年受聘为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丁秀君

中尾武彥

中尾武彥(,)是一位,在2013年當選為第9任亞洲開發銀行行长。.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尾武彥

中德关系 (1911年-1941年)

1911至1941年間,中國和德國之間從合作到交惡宣戰的關係,有重要歷史意義。中德合作使兩國结成一定程度之联盟,密切的合作使中国的工业和军备迅速進步,尤其是在中国抗日战争之前。此時期的中华民国一直在民国军阀割据與列强环伺下艰难生存。1928年,國民政府完成国民革命军北伐,雖在名义上统一了军阀动荡之中的中国,不過於同時期,日本对外扩张,主張對中國發動戰爭的鷹派勢力抬頭。有鉴于此,中华民国急需現代军备和国防工业以获得自卫生存的能力,而德国则需要穩定的原材料供應,促成兩國於20至30年代合作。虽然合作的蜜月期自1933年纳粹当政开始到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结束,僅不足4年,而且實質的工业改革也到1936年才开始;但中德合作仍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也大大提高了中国抵御日本侵略的能力,例如組建了國軍德械師。.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德关系 (1911年-1941年)

中國駐俄羅斯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大清、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驻俄羅斯聯邦的历任大使名录。包括俄罗斯帝国、蘇聯時期。.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國駐俄羅斯大使列表

中國駐英國大使列表

本列表為大清、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英國大使列表。.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國駐英國大使列表

中國-羅馬尼亞關係

中國-羅馬尼亞關係(Relațiile dintre România și China),是指歷史上的中国和羅馬尼亞人以至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羅馬尼亞之間的雙邊關係。 時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羅馬尼亞大使的刘增文曾指中国高度重视发展中罗關係,又形容兩國關係為国際关系中「求同存异的典范」;他又表示,中罗关系會在两国以及其人民的「精心培育和呵护下」与时俱进。.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國-羅馬尼亞關係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列表

本列表为历任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常驻联合国代表及副代表名录。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详见中国与联合国关系,兹不赘述。.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列表

中国留美幼童

中國留美幼童指中國歷史上首批官派留學生。早年容閎曾留學美國,成為首名就讀耶魯學院之中國人。1870年,容閎倡議派幼童前往泰西肄業之計劃,獲其好友丁日昌贊同,並且得到曾國藩、李鴻章支持,成立「幼童出洋肄業局」。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先後派出四批共120名幼童赴美國留學,幼童出洋時平均年齡只有12歲,容閎亦被任命為留美學生監督及清政府駐美副公使。但隨後數年,駐美公使陳蘭彬不斷地要求撤回學生,與容閎爭論不休,李鴻章從中調停。 然而1881年,留學之事出現變數。李鴻章本欲該批學生進入軍校就讀,但美國政府當時只允許日本人就讀軍校,而拒該批學生於外,陳蘭彬故主張全撤留學生。再加上留美幼童習染西洋風氣,甚至歸信基督教和剪辮,令保守的清朝官僚十分不滿,上奏批評要求撤回。最終朝廷准奏,召回幼童。除了部分因病和擅自留美不歸者外,其餘均召回國授予職務。 雖然這次留學運動未能完滿成功,但這一批留學生返國後對於中國現代化均有貢獻。當中最著名者為外交官唐紹儀、劉玉麟、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香港行政局首任華人官守議員周壽臣等。.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国留美幼童

中国驻加拿大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大清、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驻加拿大历任大使名录。.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国驻加拿大大使列表

中国驻埃及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驻埃及历任大使名录。.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国驻埃及大使列表

中国驻厄瓜多尔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厄瓜多尔历任大使名录。.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国驻厄瓜多尔大使列表

中国驻卢森堡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驻卢森堡历任大使名录。.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国驻卢森堡大使列表

中国驻古巴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大清、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驻古巴历任大使名录。.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国驻古巴大使列表

中国驻墨西哥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大清、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驻墨西哥历任大使名录。.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国驻墨西哥大使列表

中国驻奥地利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大清、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驻奥地利历任大使名录。.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国驻奥地利大使列表

中国驻委内瑞拉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驻委内瑞拉历任大使名录。.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国驻委内瑞拉大使列表

中国驻尼加拉瓜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驻尼加拉瓜历任大使名录。.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国驻尼加拉瓜大使列表

中国驻巴西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巴西历任大使名录。.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国驻巴西大使列表

中国驻巴拿马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大清国、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驻巴拿马共和国历任外交代表名录。.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国驻巴拿马大使列表

中国驻丹麦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驻丹麦历任大使名录。.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国驻丹麦大使列表

中国驻也门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中華人民共和國驻也门历任大使名录。.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国驻也门大使列表

中国驻乌拉圭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驻乌拉圭历任大使名录。.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国驻乌拉圭大使列表

中国驻伊朗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驻伊朗历任大使名录。.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国驻伊朗大使列表

中国驻伊拉克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驻伊拉克历任大使名录。.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国驻伊拉克大使列表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大清、中華民國、滿州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驻德国历任大使名录。.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大使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设于德国的最高级别外交代表机构。中国最早於1877年起向柏林派驻外交代表。如今的大使馆位于马尔基兴河岸54号(Märkischen Ufer 54),毗邻柏林米特区的。这座始建于1988年的原总部大楼是在1999年至2001年间被改造为大使馆。现任驻德大使为自2012年8月起就职的史明德。.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国驻德国大使馆

中国驻土耳其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驻土耳其历任大使名录。.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国驻土耳其大使列表

中国驻匈牙利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滿洲國、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驻匈牙利历任大使名录。.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国驻匈牙利大使列表

中国驻利比里亚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驻利比里亚历任大使名录。.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国驻利比里亚大使列表

中国驻哥伦比亚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驻哥伦比亚历任大使名录。.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国驻哥伦比亚大使列表

中国驻哥斯达黎加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驻哥斯达黎加历任大使名录。.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国驻哥斯达黎加大使列表

中国驻秘鲁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大清、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驻秘鲁历任大使名录。.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国驻秘鲁大使列表

中国驻罗马尼亚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驻罗马尼亚历任大使名录。.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国驻罗马尼亚大使列表

中国驻美国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大清、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驻美國历任大使名录。 中国与美国互派公使始于清朝光绪年间。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不再承认清朝使节的身份,另行任命驻美国外交代表。2月12日,清末代皇帝宣统帝退位,美国于4月承认中华民国。以其代表为驻美公使。1935年,两国外交关系升格为大使级。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告成立,12月7日中華民國政府遷往臺北。美国在1949年至1978年12月31日期间與台北當局建交,1979年1月1日與北京當局建交,互派大使。.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国驻美国大使列表

中国驻瑞士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驻瑞士历任大使名录。.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国驻瑞士大使列表

中国驻瑞典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驻瑞典历任大使名录。.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国驻瑞典大使列表

中国驻芬兰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驻芬兰历任大使名录。.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国驻芬兰大使列表

中国驻菲律宾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大清、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驻菲律宾历任大使名录。 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起,中国开始在菲律宾设立总领事馆。1946年菲律宾共和国成立后,中华民国与其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并互派公使,后升格为大使。197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菲律宾建交,两国开始互派大使至今。.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国驻菲律宾大使列表

中国驻西班牙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大清、中華民國、滿洲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驻西班牙历任大使名录。.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国驻西班牙大使列表

中国驻马其顿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中華人民共和國及中華民國驻马其顿历任大使名录。.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国驻马其顿大使列表

中国驻越南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驻越南历任大使名录。.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国驻越南大使列表

中国驻黎巴嫩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驻黎巴嫩历任大使名录。.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国驻黎巴嫩大使列表

中国驻阿富汗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驻阿富汗历任大使名录。.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国驻阿富汗大使列表

中国驻葡萄牙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大清、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驻葡萄牙历任大使名录。.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国驻葡萄牙大使列表

中国驻捷克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滿洲國、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驻捷克斯洛伐克、捷克历任大使名录。.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国驻捷克大使列表

中国驻比利时大使列表

本列表為大清、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比利時歷任大使名錄。包含中華民國 (大陸時期)。.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国驻比利时大使列表

中国驻波兰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驻波兰历任大使名录。.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国驻波兰大使列表

中国驻泰国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驻泰国历任大使名录。.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国驻泰国大使列表

中国驻法国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大清、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驻法国历任大使名录。.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国驻法国大使列表

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大清及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驻澳大利亚历任大使名录。.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列表

中国驻挪威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驻挪威历任大使名录。.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国驻挪威大使列表

中国驻斯洛伐克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滿洲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驻斯洛伐克历任大使名录。.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国驻斯洛伐克大使列表

中国驻日本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大清、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驻日本历任大使名录。包含中華民國 (大陸時期)。.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国驻日本大使列表

中国驻意大利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大清、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驻意大利历任大使名录。.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国驻意大利大使列表

中国驻智利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驻智利历任大使名录。.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国驻智利大使列表

中国-瑞典关系

中國-瑞典關係(Relationer mellan Kina och Sverige),是指歷史上的中国和瑞典、以至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瑞典王国之間的雙邊關係。 中華人民共和國驻瑞典大使陈育明曾指出,虽然中瑞两国距離遥远,但两国人民渴望彼此了解,並期盼增进两国友谊。.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国-瑞典关系

中国抗日战争

中國抗日战争,即日本侵华战争,史稱八年抗戰,中国共产党在2017年改稱十四年抗戰。国际上又称第二次中日战争(日中戦争),指20世纪初期大日本帝国與中華民國之間發生的戰爭,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東亞戰事的主要部分,中日戰場主要位于中國境內,同時也包括缅甸北部等鄰接地區。戰爭时间若从1941年12月9日中华民国對日正式宣戰算起僅有四年;自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七七事變)算起则有八年,且宣戰文告中亦有「之前四年餘神聖抗戰」一句,因此有「八年抗戰」之稱;而若從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變算起,至1945年8月20日日本投降則歷時十四年。 1931年9月18日,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在100天內佔領整個中國東北地區。1932年1月2日,中华民国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發表演講,指陳宣戰之弊害。同年3月1日,日本帝國參謀本部及關東軍在東建立一新政權,定名為「满洲国」。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不久华北沦陷,中日全面开战。 1941年12月8日,日本艦隊突襲太平洋美海軍基地珍珠港,太平洋其他地區日軍亦四出攻擊,美國、英國與日本互相宣戰,中國亦正式對日本宣戰並及德國、意大利。 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元首發表《开罗宣言》,要求战後日本归还自1895年占领中国的所有领土。1945年7月26日美、英與中国對日本发出波茨坦公告,重申開羅宣言,命日本無條件投降。同年8月14日,日本天皇敕令,保證實行波茨坦公告規定之條件;9月9日,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向中國陸軍總司令何应钦投降,中日战争告終。 中國戰場在於二次世界大戰中有顯著影響,使超過百萬的日軍主力被牽制在中國而無法北攻西伯利亞及調派軍隊支援太平洋及印度洋的戰事,減輕了英美兩國的作戰壓力;南進澳洲阻斷盟軍印度洋石油供應鏈的計畫也以失敗告終,間接促使了:一、蘇联在歐陸戰線的战局逆轉,並在大戰結束前夕使紅色勢力進佔東亞。二、美國南洋戰場的反攻以及英美在中東北非的戰事變得順利。.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国抗日战争

中秘關係

中秘關係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秘鲁共和国之間的外交關係,兩國于1971年11月2日建交,并互设使领馆。1990年代以来,中秘两国高层互访频繁。2008年11月胡锦涛主席访秘期间,中秘宣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13年4月秘鲁总统奥良塔·乌马拉访华期间,双边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16年9月14日,秘鲁总统佩德罗·巴勃罗·库琴斯基就任总统之后的首次出访就选择了中国,并亲自邀请习近平出席2016年在秘鲁举行的APEC峰会。 中国是秘鲁全球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场,秘鲁是中国在拉丁美洲的第六大贸易伙伴。2009年4月,中秘签署自由貿易協定并于2010年3月正式生效。二国双边贸易额从2007年的60.1亿美元增至2015年的144.7亿美元,其中中方出口63.5亿美元,进口81.2亿美元。中方主要出口机电、高新技术产品、纺织品、服装等,从秘鲁主要进口鱼粉和铜、铁等矿产品,超过170多家中国企业在秘鲁设有办事处。 两国外交部于1992年建立政治磋商制度,迄今已举行九次政治磋商。在文化、教育、科技、旅游、军事方面也有往来。至今为止,已有中国60多个团组曾访问秘鲁。2008年2月,秘鲁海军“莫延多”号训练舰访问上海并在香港停靠。2009年12月,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访问秘鲁。2010年11月,两军在秘鲁举行代号“和平天使-2010”人道主义医疗救援联合作业。2015年,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赴秘执行“和谐使命—2015”任务。.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秘關係

中美关系史

中美关系史是指中国和美国的双边关系的历史。美國于1783年正式独立建国,此时中国为清朝乾隆四十八年。.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美关系史

中華民國駐加拿大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中華民國驻加拿大历任大使名录。現已斷交。.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駐加拿大大使列表

中華民國駐塞內加爾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中華民國驻塞内加尔历任大使名录。現已斷交。.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駐塞內加爾大使列表

中華民國駐多明尼加共和國大使列表

本列表為中华民国驻多明尼加共和國历任大使名录,現已斷交。.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駐多明尼加共和國大使列表

中華民國駐宏都拉斯大使列表

本列表為中華民國駐宏都拉斯歷任大使名錄。.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駐宏都拉斯大使列表

中華民國駐尼加拉瓜大使列表

本列表為中華民國駐尼加拉瓜歷任大使名錄。.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駐尼加拉瓜大使列表

中華民國駐巴拿馬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中華民國驻巴拿马历任大使的名录。包含中華民國大陸時期及国民政府迁台后的所有总领事、公使和大使。中华民国成立时继承了大清国与巴拿马的外交关系,直至2017年兩國斷交。.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駐巴拿馬大使列表

中華民國駐德國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中華民國駐德國歷任大使名錄。現已斷交。.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駐德國大使列表

中華民國駐俄羅斯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中華民國驻俄羅斯聯邦的历任大使名录。包括俄罗斯帝国、蘇聯時期。現已斷交。.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駐俄羅斯大使列表

中華民國駐哥斯大黎加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中華民國驻哥斯达黎加历任大使名录。現已斷交。.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駐哥斯大黎加大使列表

中華民國駐美國大使列表

中華民國駐美國大使列表。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成立,不再承認大清帝國公使的身份,另行任命駐美國外交代表。2月12日,清朝皇帝宣统帝退位,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後,美國于4月承认中華民國,以其代表为驻美公使。1935年,兩國外交關係升格為大使。 美國在1979年1月1日與中華民國斷交,改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中華民國改派驻美国代表。 2012年9月1日,依新版的《駐外機構組織通則》,中华民国駐外人員之行政職稱統一以正式官銜訂定,駐外機構(大使館與代表處)之館長对中华民国国内均改稱大使。.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駐美國大使列表

中華民國駐瓜地馬拉大使列表

本列表為中華民國駐瓜地馬拉歷任大使名錄。.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駐瓜地馬拉大使列表

中華民國駐馬其頓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中華民國驻马其顿历任大使名录。現已斷交。.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駐馬其頓大使列表

中華民國駐賴比瑞亞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中華民國驻利比里亚历任大使名录。現已斷交。.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駐賴比瑞亞大使列表

中華民國駐薩爾瓦多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中华民国驻萨尔瓦多历任大使名录。.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駐薩爾瓦多大使列表

中華民國駐英國大使列表

本列表為中華民國駐英國歷任大使名錄。現已斷交。.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駐英國大使列表

中華民國駐法國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中華民國驻法国历任大使名录。現已斷交。.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駐法國大使列表

中華民國駐海地大使列表

本列表為中華民國駐海地歷任大使名錄。.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駐海地大使列表

中華民國駐日本大使列表

中華民國駐日本大使是中華民國派駐日本最高層級的外交官,該職也包括1972年兩國斷交後至今所派駐的中華民國駐日本代表。.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駐日本大使列表

中華民國駐教廷大使列表

中華民國駐教廷大使是中華民國派驻教廷的最高外交使节。 中國自清朝末年便有意與聖座建立外交關係,惟因法國以保教權之勢從中阻撓,致中梵雙方外交關係遲遲未能建立。 中華民國政府與教廷於1942年7月正式建立外交關係。1943年1月26日,因二戰影響,駐教廷首任全權公使謝壽康臨時駐進梵蒂岡城。戰後,公使館自梵蒂岡城遷往羅馬市區。1959年6月公使館升格成立大使館,謝壽康晉升為首任駐教廷特命全權大使。2005年3月,再遷往協和大道4號大樓,與加拿大駐教廷大使館合署。.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駐教廷大使列表

中華民國與加拿大關係

中華民國與加拿大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加拿大之間的關係。1913-1970年,兩國有官方外交關係,斷交後直至1980年代,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與加拿大關係

中華民國與埃及關係

中華民國與埃及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埃及阿拉伯共和國之間的關係。兩國於1942-1956年有官方外交關係,斷交後,目前沒有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對埃及的相關事務由駐約旦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與埃及關係

中華民國與厄瓜多關係

中華民國與厄瓜多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厄瓜多共和國之間的關係。1946-1971年,兩國有官方外交關係,斷交後,中華民國政府於厄瓜多首都基多設立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與厄瓜多關係

中華民國與南越關係

中華民國與南越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越南共和國(通稱南越)之間的關係。1955-1975年,兩國有官方外交關係,直至南越被北越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併吞前夕終止外交關係。.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與南越關係

中華民國與古巴關係

中華民國與古巴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古巴共和國之間的關係。1913-1960年,兩國有官方外交關係,因古巴共產革命導致斷交後,與中華民國關係極不友好。目前沒有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對古巴的相關事務由。.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與古巴關係

中華民國與塞內加爾關係

中華民國與塞內加爾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塞內加爾共和國之間的關係。兩國於1960-2005年有官方外交關係,期間多次斷交與復交。第3次斷交後,目前沒有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對塞內加爾的相關事務由。.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與塞內加爾關係

中華民國與墨西哥關係

中華民國與墨西哥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墨西哥合眾國之間的關係。1913-1972年,兩國有官方外交關係,斷交後直至1990年代,於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與墨西哥關係

中華民國與多明尼加關係

中華民國與多明尼加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多明尼加共和國之間的關係。兩國於1941-2018年有正式外交關係,斷交後,目前沒有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對多明尼加的相關事務由中華民國駐瓜地馬拉大使館、駐邁阿密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與多明尼加關係

中華民國與奧地利關係

中華民國與奧地利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奧地利共和國之間的關係。1913-1971年,兩國有官方外交關係,斷交後,於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雖無邦交,但雙方均致力維護民主、自由及人權等價值,兩國在經貿、旅遊、藝文及學術等關係也往來密切。.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與奧地利關係

中華民國與委內瑞拉關係

中華民國與委內瑞拉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之間的關係。1941-1974年,兩國有官方外交關係,斷交後,中華民國在首都卡拉卡斯設立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但於2007年被迫關閉。且自2000年查維茲政權建立後,便多次於公開場合聲明委內瑞拉拒絕承認中華民國的合法性。.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與委內瑞拉關係

中華民國與巴西關係

中華民國與巴西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巴西聯邦共和國之間的關係。1913-1974年,兩國有官方外交關係,斷交後,於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與巴西關係

中華民國與巴拿馬關係

中華民國與巴拿馬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巴拿馬共和國之間的關係,現今亦指臺灣與巴拿馬之間的關係。 兩國於1910-2017年有正式外交關係,其歷史可追溯至清朝宣統元年,在中華民國建立以及遷至台灣後,始終維持外交關係,直到2017年6月,巴拿馬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聲明中表示依「一個中國」政策終止與「臺灣」之間的直接官方關係。 斷交後,目前沒有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對巴拿馬的相關事務由中華民國駐尼加拉瓜共和國大使館。.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與巴拿馬關係

中華民國與丹麥關係

中華民國與丹麥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丹麥王國之間的關係。1913-1950年,兩國有官方外交關係但曾經中斷,二次斷交後直至1980年代,於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雙方也以民間性質在經濟、商業、學術以及文化等領域合作往來。.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與丹麥關係

中華民國與希臘關係

中華民國與希臘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希臘共和國之間的關係。1929-1972年,兩國有官方外交關係,斷交後,中華民國政府於首都雅典設立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與希臘關係

中華民國與伊朗關係

中華民國與伊朗關係即中華民國與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之間的關係。 1942-1971年,兩國有正式外交關係。斷交後,目前沒有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對伊朗的相關事務由駐杜拜臺北商務辦事處。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外貿協會)在伊朗首都設有德黑蘭臺灣貿易中心,拓展雙方貿易往來業務。.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與伊朗關係

中華民國與伊拉克關係

中華民國與伊拉克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伊拉克共和國之間的關係。伊拉克於1942-1958年,是中華民國的邦交國,斷交後,目前沒有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對伊拉克的相關事務由駐約旦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與伊拉克關係

中華民國與德國關係

中華民國與德國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之間的關係。1913-1941年,兩國有官方外交關係但曾經中斷,二次斷交後由於德國分治與冷戰緣故,中華民國只與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保持關係,直到兩德統一。目前均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與德國關係

中華民國與俄羅斯關係

中華民國與俄羅斯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俄羅斯聯邦(通稱俄羅斯、俄國)之間的關係。1913-1949年,以俄羅斯為主體的俄羅斯帝國/蘇聯與中華民國有官方外交關係,期間多次斷交與復交。1949年10月3日,苏联是第一個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並與中华民国斷交的國家。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繼承苏联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场,但和中华民国於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雙邊在經貿等非官方的往來也如常。.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與俄羅斯關係

中華民國與土耳其關係

中華民國與土耳其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土耳其共和國之間的關係。兩國於1934-1971年有官方外交關係,斷交後,於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雙方在經濟文化等實質關係持續穩定發展。.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與土耳其關係

中華民國與匈牙利關係

中華民國與匈牙利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匈牙利之間的關係。兩國無正式外交關係,自1990年代,於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與匈牙利關係

中華民國與哥倫比亞關係

中華民國與哥倫比亞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哥倫比亞共和國之間的關係。1941-1980年,兩國有官方外交關係,斷交後,於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但哥倫比亞於2002年關閉。.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與哥倫比亞關係

中華民國與哥斯大黎加關係

中華民國與哥斯大黎加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哥斯大黎加共和國之間的關係。1941-2007年,兩國有官方外交關係,斷交後,目前沒有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對哥斯大黎加的相關事務由中華民國駐薩爾瓦多共和國大使館。.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與哥斯大黎加關係

中華民國與玻利維亞關係

中華民國與玻利維亞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多民族玻利維亞國之間的關係。1919-1985年,兩國有官方外交關係,斷交後,曾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但相繼關閉,目前對玻利維亞的有關事務由駐秘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與玻利維亞關係

中華民國與秘魯關係

中華民國與秘魯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秘魯共和國之間的關係。1913-1971年,兩國有官方外交關係,斷交後,於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與秘魯關係

中華民國與美國關係史

中華民國與美國關係史是指中華民國與美利堅合眾國雙邊之關係史。随着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迁往台湾后,实际上與台灣的关系重疊。.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與美國關係史

中華民國與義大利關係

中華民國與義大利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義大利共和國之間的關係。1913-1970年,兩國有官方外交關係但曾經中斷,二次斷交後直至1990年代,於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與義大利關係

中華民國與羅馬尼亞關係

中華民國與羅馬尼亞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羅馬尼亞之間的關係。兩國於1939-1941年有官方外交關係,斷交後,目前沒有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對羅馬尼亞的相關事務由駐斯洛伐克台北代表處、駐匈牙利台北代表處。.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與羅馬尼亞關係

中華民國與烏拉圭關係

中華民國與烏拉圭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烏拉圭東方共和國之間的關係。1957-1988年,兩國有官方外交關係,斷交後,目前沒有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對烏拉圭的相關事務由駐阿根廷台北商務文化辦事處、。.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與烏拉圭關係

中華民國與瑞士關係

中華民國與瑞士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瑞士聯邦之間的關係。1913-1950年,兩國有官方外交關係,斷交直至1970年代後,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與瑞士關係

中華民國與瑞典關係

中華民國與瑞典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瑞典王國之間的關係。兩國於1913-1950年有官方外交關係,斷交直至1970年代後,於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瑞典政府仍遵行「一個中國」政策,雖與中華民國加強經貿、科技、文化等實質關係與民間交流,但在有關政治與官方關係仍以務實主義為原則。.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與瑞典關係

中華民國與盧森堡關係

中華民國與盧森堡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盧森堡大公國之間的關係。1949-1972年,兩國有官方外交關係,斷交後,對盧森堡的相關事務由駐歐盟兼駐比利時代表處。.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與盧森堡關係

中華民國與芬蘭關係

中華民國與芬蘭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芬蘭共和國之間的關係。兩國於1926-1932年有官方外交關係,斷交後直至1990年代,於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芬蘭在近代歷史上受俄羅斯帝國、蘇聯與冷戰影響頗深,與中華民國的官方關係並不密切。.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與芬蘭關係

中華民國與荷蘭關係

中華民國與荷蘭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荷蘭王國(正式國名為尼德蘭)之間的關係。1913-1950年,兩國有官方外交關係,斷交直至1970年代後,於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與荷蘭關係

中華民國與菲律賓關係

中華民國與菲律賓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菲律賓共和國之間的關係。1946-1975年,中華民國與菲律賓有官方外交關係,斷交後,於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雖無外交關係,但雙方在經貿、投資、觀光、勞工關係密切、互補性高。.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與菲律賓關係

中華民國與西班牙關係

中華民國與西班牙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西班牙王國之間的關係。1913-1973年,兩國有官方外交關係但曾經中斷,二次斷交後,於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與西班牙關係

中華民國與馬其頓關係

中華民國與馬其頓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馬其頓共和國(又稱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之間的關係。兩國於1999-2001年有官方外交關係,是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唯二建立外交關係的歐洲新獨立國家(另一為拉脫維亞)。斷交後,目前沒有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對馬其頓的相關事務由駐義大利台北代表處。.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與馬其頓關係

中華民國與賴比瑞亞關係

中華民國與賴比瑞亞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賴比瑞亞共和國之間的關係。兩國於1957-2003年有官方外交關係但曾經中斷,二次斷交後,目前沒有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對賴比瑞亞的相關事務由。.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與賴比瑞亞關係

中華民國與越南關係

中華民國與越南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之間的關係。1955-1975年,中華民國與越南共和國(通稱南越)有官方外交關係,後南越被北越併吞而中止外交關係。1990年代,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目前雙方在越南政府以「一個中國」的兩岸外交政策下,是以非官方的關係來往,但雙方的民間交流未受影響。目前中華民國為越南第4大外商投資來源地。.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與越南關係

中華民國與黎巴嫩關係

中華民國與黎巴嫩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黎巴嫩共和國之間的關係。黎巴嫩於1954-1971年,是中華民國的邦交國,斷交後,目前沒有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對黎巴嫩的相關事務由駐約旦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與黎巴嫩關係

中華民國與阿富汗關係

中華民國與阿富汗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之間的關係。兩國於1944-1950年有官方外交關係,斷交後,目前沒有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對阿富汗的相關事務由。.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與阿富汗關係

中華民國與葡萄牙關係

中華民國與葡萄牙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葡萄牙共和國之間的關係。1913-1975年,兩國有官方外交關係,斷交後,中華民國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設有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但葡方則未在中華民國設立對等機構。.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與葡萄牙關係

中華民國與英國關係

中華民國與英國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通稱英國、不列顛、聯合王國)之間的關係。1913-1950年,兩國有官方外交關係,斷交後,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與英國關係

中華民國與捷克關係

中華民國與捷克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捷克共和國之間的關係。兩國於1930-1949年有官方外交關係,斷交後直至1990年代,於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採行「一個中國」政策,但大致維持與兩岸政府平衡接觸交往,並堅持以和平方式解決兩岸爭議。.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與捷克關係

中華民國與東加關係

中華民國與東加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東加王國之間的關係。兩國於1972-1998年有官方外交關係,斷交後,目前沒有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對東加的相關事務由中華民國駐斐濟商務代表團。.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與東加關係

中華民國與比利時關係

中華民國與比利時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比利時王國之間的關係。1913-1971年,兩國有官方外交關係,斷交後,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比利時在中華民國參與國際組織上採取與歐洲聯盟一致立場,支持中華民國「有意義參與」。.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與比利時關係

中華民國與波蘭關係

中華民國與波蘭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波蘭共和國之間的關係。兩國於1929-1949年有官方外交關係,斷交後直至1990年代,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與波蘭關係

中華民國與法國關係

中華民國與法國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法蘭西共和國之間的關係。1913-1964年,兩國有官方外交關係,斷交後,於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與法國關係

中華民國與澳大利亞關係

中華民國與澳大利亞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澳大利亞聯邦(台、港澳多通稱澳--洲)之間的關係。兩國於1941-1972年有官方外交關係,斷交後,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與澳大利亞關係

中華民國與挪威關係

中華民國與挪威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挪威王國之間的關係。兩國於1913-1950年有官方外交關係,斷交後直至1980年代,於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但挪威方面已於2004年關閉;中華民國方面則在2017年關閉,對挪威的相關事務由。.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與挪威關係

中華民國與斯洛伐克關係

中華民國與斯洛伐克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斯洛伐克共和國之間的關係。兩國無正式外交關係,但於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與斯洛伐克關係

中華民國與愛沙尼亞關係

中華民國與愛沙尼亞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愛沙尼亞共和國之間的關係。兩國於1937-1940年有官方外交關係,但因蘇聯併吞愛沙尼亞而中止。自1991年從蘇聯獨立以來,目前沒有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對愛沙尼亞的相關事務由駐拉脫維亞臺北代表團。.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與愛沙尼亞關係

中華民國與拉脫維亞關係

中華民國與拉脫維亞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拉脫維亞共和國之間的關係。兩國於1936-1940年有公使級的外交關係,但因蘇聯併吞拉脫維亞而中止。自1991年獨立以來,於1992-1994年,兩國建立總領事級的外交關係,是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唯二建立外交關係的歐洲新獨立國家(另一為馬其頓共和國),以及唯一的前蘇聯國家。與拉脫維亞斷交後,中華民國政府於首都里加設立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與拉脫維亞關係

中華民國與智利關係

中華民國與智利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智利共和國之間的關係。1915-1971年,兩國有官方外交關係,斷交後,於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華民國與智利關係

中苏关系

中苏关系是指1917年十月革命后,中国和苏联之间的外交关系,可分为中华民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两个阶段。1991年苏联解体后中苏关系由中俄关系所代替。.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苏关系

中法战争

中法战争(Guerre Franco-Chinoise),又称清法戰爭()、中法越南戰爭,发生在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间(即清光绪十年十一月至十一年二月间),是清朝为了保护越南而與法國发生的戰爭。戰事除在越南境內展開外,法國尚派遣部隊攻打雲南邊界,並由法國海軍上將孤拔統率遠東艦隊,擊敗清朝福建水師、南洋水師兩艦隊,取得臺灣海峽制海權,並先後佔領臺灣基隆和澎湖兩處。 戰爭過程中,法軍的陸海二軍雖於多數戰役佔上風,但未取得底定全局的戰略性大勝:法國遠東艦隊雖於海戰贏得全勝,並一度攻佔基隆、澎湖等地,卻因於滬尾(今新北市淡水區)一役受挫及疫病流行,無法達成拿下臺灣全島的戰略目的;而清軍雖於初期陸海皆遭慘敗,導致由恭親王奕訢領班的軍機處被全面撤換(甲申易枢,又稱為「甲申朝局之變」),但後期勉強在臺灣形成僵局,且有馮子才統率各部於鎮南關之役给法國陸軍帶來較重傷亡并成功夺回谅山,導致茹费里政權垮台。以此為契機,兩國重啟和談,結果訂定《中法新約》,中國政府承認法國對越南的保護權,兩國重開貿易。受此戰的影響,清廷推動了臺灣建省,以劉銘傳為巡撫大力推展現代化防務及新政,並積極籌建北洋水師。.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中法战争

东交民巷

东交民巷,原名东江米巷,是北京市东城区的一条胡同,胡同西起天安门广场东路,东至崇文门内大街,全长1552米(与东长安街平行并大致等长),是老北京最长的一条胡同。现已改为道路。.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东交民巷

下關戰爭

下關戰爭是日本幕末時代發生的一場戰爭。古時稱馬關戰爭。 攘夷志士與長州藩不滿幕府開國,決定開始攘夷,因此與英國、荷蘭、法國、美國爆發衝突。 前段戰:1863年五月(舊曆),開始實行攘夷的長州藩封鎖馬關海峽(今關門海峽),並砲擊航行中的美法商船。六月時美法展開報復,攻撃馬關海峽內的長州軍艦、砲台。砲擊後,長州修復砲台,並佔領對岸小倉藩的一部分,建立砲台,繼續封鎖海峽。 後段戰:1864年七月,受到海峽封鎖而經濟損失慘重的英國,決定報復長州藩。荷、美、英、法組成17艘船的聯合艦隊。在同年的八月五日至七日砲擊馬關(今下關市)。遭受慘重打擊的長州藩,立刻轉換政策,積極引進歐美新技術,訓練現代化軍隊,轉向跟同時期的薩摩藩同樣的倒幕路線,組成了薩長同盟。.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下關戰爭

一·二八事變

“一·二八”事变(日本稱第一次上海事変),又稱為淞滬戰爭,是日本在1932年初發動的侵略上海之戰爭。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生後,日本為支援配合其对滿洲的侵略而自導自演引發的衝突。1月28日晚,日军突然向闸北的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发起了攻击,随后又进攻江湾和吴淞。十九路军在军长蔡廷锴、总指挥蒋光鼐的指揮下進行反擊,史稱「一二八事變」。 事變发生后,国际上出面调停上海的战火,却对日本佔領滿洲采取了放任的态度。1932年3月1日,满州国成立,达到了在滿洲炮制傀儡政权的目的。.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一·二八事變

丙寅洋擾

丙寅洋擾為1866年法國與朝鮮王朝之間的戰爭。當時朝鮮高宗在位,雲峴君李昰應(大院君)攝政。.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丙寅洋擾

幕末機關說

《幕末機關說》(幕末機関説 いろはにほへと)是從2006年10月6日到2007年4月6日在網路動畫播放網站-GyaO中播放的日本連續原創動畫(Web動畫)作品。全26話。.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幕末機關說

庚子被禍五大臣

庚子被禍五大臣,又稱庚子五忠。是指庚子事變時,因主張不要聽信義和團拳民主張,被朝廷斬殺的兵部尚書徐用儀、戶部尚書立山、吏部侍郎許景澄、內閣學士聯元、太常寺卿袁昶。在《辛丑條約》中平反,追復原官。.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庚子被禍五大臣

应尚德

应尚德()中华民国学者、外交家。字潤之,浙江奉化人《外交秘聞: 一九六〇年代台北華府外交秘辛》 — Page 8 — 周谷 著,2006年出版。.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应尚德

仁者俠醫

《--》是日本漫畫家村上紀香以日本歷史之幕末為背景的科幻漫畫,後被改編為電視劇及舞台劇。本劇的主演是由睽違八年的連續劇大澤隆夫演出男主角,而女主角是由中谷美紀七年以來,首次出演的連續劇。本劇第二期開始以前已決定在全球80個國家的播放,日本地區播出後稍微晚6天的4月23日在台灣播出,5月則在香港,然後7月以後在韓國、歐洲、美國等順次開始播出。 韓國MBC電視台2012年翻拍此劇的Dr.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仁者俠醫

代办

代辦(chargé d'affaires)為大使或公使不在任所时临时负责外交事务的代表,通常由資深外交官擔任此職務。 臨時代辦(chargé d'affaires ad interim)是臨性的外交代表機構最高級代表,但常任代辦(chargé d'affaires en pied)則是等同於大使地位,但通常是由派駐國外交部長指派,而非如同大使一樣是由國家元首指派,但其職權跟大使相同。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一些中國邊疆地區,稱土司府的攝政官員為代辦。 Category:外交官衔.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代办

张国淦

张国淦(),字乾若(潜若),号仲嘉,一号石公,中国湖北省武昌府蒲圻县(今赤壁市)城关人。清末、中華民国政治家、歷史學家、方志學家、石經研究家。.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张国淦

伦敦国王学院

倫敦國王學院(英文:King's College London,縮寫:King's或KCL),又譯倫敦大學國王學院,是倫敦大學的創校學院之一,2016 QS世界排名第19,實屬英國頂尖名校。倫敦國王學院1829年由英王喬治四世和首相威靈頓公爵於倫敦泰晤士河畔精華地帶所創建,是英國金三角名校和羅素大學集團的知名學院,培養出許多諾貝爾獎得主。2005年《衛報》曾盛讚倫敦國王學院、倫敦政經學院、倫敦帝國學院和倫敦大學學院是倫敦大學四大學院,譽其在英國學術聲望可與牛津、劍橋相比擬。 伦敦国王学院是一所以研究为导向的大学,也是英国第四古老的学校。此外,伦敦国王学院还是英国金三角名校和罗素大学集团的成员,享有世界性的学术声誉。学院的校友及教员中共诞生了12位诺贝尔奖得主,文豪托马斯·哈代、诗人约翰·济慈,以及理论物理学巨擘彼得·希格斯皆是国王学院的毕业生。 國王學院於1829年由英王喬治四世和首相威靈頓公爵創立,同年取得皇家特許狀,故按理說是英格蘭第三古老的大學(倫敦大學學院於1836年取得特許狀),惟官方則自稱為英格蘭第四所大學。國王學院的教學醫院聖托馬斯醫院是歐洲最大的醫療訓練設施,醫院歷史可追溯自1173年,而其醫學院於1550年建立。1836年,國王學院成為聯邦制倫敦大學的建校成員,;後來於1985年與伊麗莎白女王學院和切爾西科技學院合併,於1997年與倫敦精神病學研究院合併,以及於1998年與蓋伊及聖托馬斯醫院聯合醫學和牙醫學院及南丁格尔护理学和助产教育院合併,令國王學院成為更大規模的大學。 國王學院的主要校園位於倫敦西敏市河岸街,其餘三個校園位於泰晤士河畔,亦於南倫敦丹麥山擁有校區。國王學院共設9所學術學院,其中再分為眾多部門、中心和研究所;學院亦擁有歐洲最大的研究生醫術教育和研究中心,當中包括6所研究中心,國王醫療科學合作夥伴聯盟的創辦成員。國王學院目前擁有約25,000名學生及6,113名職員,在2013/14年度的收入合共6.04億英鎊,其中1.72億為研究經費和合約。.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伦敦国王学院

張伯謹

張伯謹,(),本籍中華民國河北省第九行政督察區行唐縣,在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選舉中被選為第一屆國民大會河北省行唐縣代表。.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張伯謹

張勳

張勳(),原名张和,字少軒,號松壽老人,中國江西奉新縣赤田村人。清末民初將領,官至江南提督(署兩江總督)、長江巡閱使、定武上將軍。民國六年(1917年)張勳發動政變,擁戴宣統皇帝復辟,自任政務總長(即總理、首相)兼首席議政大臣,史稱張勳復辟。失敗後避居天津租界,北洋政府將他特赦,又任其「全國林墾督辦」,張勳不就,1923年病逝,前清宣統帝谥之為忠武。 張勳在民國建立後仍忠於清室,刻意不剪髮辮,故綽號辮帥,1914年袁世凯曾任命张勋为定武上将军,1915年张勋改所统「武卫前军」为「定武军」,此軍為了表示忠於清朝,都不剪辫子,所以又称为辫子军、辫军。1917年張勳復辟失败后,定武军也解除番號。.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張勳

佐藤重和

佐藤重和(佐藤重和,)出生于日本东京都,毕业于东京大学法学部,为日本外交官。.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佐藤重和

何凤山

何凤山,湖南益阳人,中華民國外交官,因在二战初期拯救过数以千计的犹太人,聯合國誉其为「中國的辛德勒」。.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何凤山

徐用仪

徐用儀(),字吉甫,別字筱雲,浙江海鹽人。清朝政治人物,「庚子被禍五大臣」之一。.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徐用仪

德國駐中華民國大使列表

本表列出德國駐中華民國歷任公使、大使。目前兩國已斷交。.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德國駐中華民國大使列表

德國駐華大使列表

本表列出德國駐大清及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歷任公使、大使。.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德國駐華大使列表

德国驻广州总领事馆

德国驻广州总领事馆(Generalkonsulat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Kanton)是德国设在广州的总领事馆,领区范围包括广东省、福建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四个省区,于1995年10月开馆,隸屬於北京的德國駐華大使館。.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德国驻广州总领事馆

德国驻朝鲜大使馆

德国驻朝鮮大使馆(Deutsche Botschaft Pjöngjang)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设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官方外交代表机构,主要任务为扩大和发展雙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关系,以及就彼此关注的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创造有利条件。现任德国大使为自2013年起就职的。.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德国驻朝鲜大使馆

俄羅斯駐中國大使列表

本列表為俄羅斯帝國、蘇聯、俄羅斯聯邦駐大清、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使列表。.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俄羅斯駐中國大使列表

俄羅斯駐中華民國大使列表

本列表為俄羅斯帝國、蘇聯、俄羅斯聯邦駐中華民國歷任大使名錄。現已斷交。.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俄羅斯駐中華民國大使列表

北洋水師

北洋水師,又称北洋海軍、北洋艦隊,是清朝建立的近代海军舰队,于1888年12月17日在山东威海卫刘公岛正式成立。北洋水師是清朝新式海軍四支艦隊中規模最大、投資最巨者,规模一度為世界第八、亚洲第一。然而軍事預算遭清宮廷擠壓,至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戰争時除噸位外已經全面落後。战后,清政府重新组建北洋水师。1909年北洋水師殘部與其他三艦隊合并,重新劃分為“巡洋艦隊”和“巡江艦隊”。.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北洋水師

國家元首

國家元首是國家的最高代表者,是國家的象徵,履行宪法賦予的權力和義務,視乎國家的政治體制,國家元首未必有行政權。君主立憲制下,國家元首是君主,稱號包括國王、女王、蘇丹等。共和制下,國家元首通常的称号是總統,亦有其他稱號,例如部分社會主義國家名義上的元首被稱作國家主席或國務委員會主席。也有以國會議長作為國家元首的情況,例如文革時期廢除國家主席的中國,1998年修憲取消國家主席的朝鮮和實行總統制前的蘇聯等。 除總統制的國家元首外,不少國家元首只是位高權不重的名譽職務,只具有象徵意義,不掌握實權,例如日本天皇(君主立憲制)、德國總統(議會內閣制)、中國國家主席(社會主義國家)等。 國家元首大致可分為以下四種:.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國家元首

國立清華大學

國立清華大學,簡稱清大、清華、新竹清華,為高教深耕計畫遴選出參與全球鏈結全校型計畫的四所大學之一,原建於北平市,1956年於臺灣新竹市復校,與國立交通大學及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相鄰,有9個學院、17個部門和22個獨立研究院所。該校之象徵物為梅花與紫荊,吉祥物為大熊貓,並於每年定期舉辦「清華紫荊季」活動。 該校之設置幾經更迭,並自國共內戰後由梅貽琦主導於1955年在臺復校。該校現為臺灣聯合大學系統成員。 該校校區內有北京清華二校门的等比例縮小複製品,象徵兩校之間淵源深厚、一脈相承。新竹清華與北京清華更有「一筆寫不出兩個清華」的說法。現雙方合作提供MOOC課程、學術訪問制度及雙聯學位課程,並與廈門市三方共建「清華海峽研究院」,促進兩岸學術及文化交流。在美國的清華校友會亦同時為北京清華與新竹清華之校友服務。 2017年,QS排名中,清大為世界第151名。2016年,ARWU排名中,清大落於世界第301至400名區間。.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國立清華大學

國民革命軍北伐

國民革命軍北伐,又稱國民政府北伐、國民黨北伐、國民大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是1926年至1928年間,中國國民黨領導的國民革命軍向北洋軍閥發動政變之內戰,因為國民革命軍戰場由南向北推進,故又簡稱“北伐”或“北伐战争”。 1926年7月9日,國民政府成立國民革命軍,由蒋中正担任总司令,起兵廣東,连奪长沙、武汉、南京、上海等地;進至華中,國民政府内部因对蘇聯與中国共产党态度不同而分裂,北伐陷于停顿。宁汉復合后,国民革命军继续北上,加入西北冯玉祥、山西阎锡山後,1928年6月攻克北京。奉系军阀、安國軍總司令、中華民國軍政府海陸軍大元帥张作霖從北京撤往中国东北,隨後因皇姑屯事件被炸死,其子張學良宣佈東北易幟,至此國民政府完成武裝奪權。 國民政府在北伐戰爭中,除了透過直屬的國民革命軍,也吸收中國各地反北洋勢力,成功將北洋軍閥及其掌控的北洋政府瓦解。北伐結束後,國民政府正式統治全中國,成為中國在國際上唯一代表的政權。但實際上,國民政府的組成內外仍有不同派系勢力,造成日後發生中原大戰等連串內鬥衝突,且由于之后的日本入侵中国以及国共两党间的斗争,导致中国实质上处于分裂状态,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接管中国大陆。.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國民革命軍北伐

周文重

周文重(),中国外交家,江苏人,大学本科学历。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博鳌亚洲论坛前秘书长。.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周文重

储君

储君,君主的法定继承人。根据君主的不同称谓又称皇储、王储或大公储。储君在君主逝世、禅位、逊位后,成为继任君主。是世袭君主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现存的君主制国家中,通常由法律指定继承人。继承人的确立基于長子繼承制或其它。在二元君主制国家中,君主对储君的选择会享有较大的权力。确立继承人有两种常见的方式,一种是继承人出生后,经过正式的册封,获得继承权。另一种,通过法律明确继承顺序,继承人自出生后即获得继承权。 在古代中国,储君一般是指皇帝册立的「皇太子」,简称「太子」。通常被授与的对象是皇帝之子。类似的皇帝继承人封号,依受封者与皇帝的关系不同,还有皇太弟、皇太孙、皇太叔等。“太”者,大也。在中國汉朝时期之前,诸侯王的正式继承人亦称“太子”。汉以后,亲王正式继承人改称“世子”,外姓王或藩屬國王之子,亦同。 歐洲君主國,通常对有继承权的人士进行排序。排在第一位的继承人,如果不是君主的长子(女)或长孙,则被视作推定继承人。推定继承人的继承顺序随着君主的子嗣诞生下降,失去继承机会。君主的长子(女)或长孙(孙女),如是第一位继承人,则被视为正式繼承人(确定继承人),正式继承人的称谓Crown Prince或Crown Princess,漢語中一般譯為「王(皇)儲」或「女王(皇)儲」。同时由于王室间通婚的原因,一些君主会拥有别国排序较后的王位继承权。.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储君

唐凱琳 (外交官)

唐凱琳,,(Catherine Elizabeth Nettleton,),舊譯南凱林,英國外交官,自2016年起出任英國在台辦事處代表,並歷經駐委內瑞拉大使(2010年-2014年)、駐秘魯大使(2006年-2010年)等職,為英國歷史上首名出掌駐台代表和駐秘大使職務的女性,也是第一位在駐台前曾任特命全權大使的英國代表。.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唐凱琳 (外交官)

儿玉和夫

儿玉和夫(兒玉和夫,)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日本外交官。外务报道官、常驻联合国大使(次席),2013年担任外务省研修所长。.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儿玉和夫

八國聯軍

八國聯軍是指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為了對抗大清帝國的宣戰及鎮壓義和團運動,以军事行动攻入中国的大英帝国(英)、美利坚合众国(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法)、德意志帝国(德)、俄罗斯帝国(俄)、大日本帝国(日)、奥匈帝国(奥)、意大利王国(--)的八国联合军队。 八國聯軍軍隊的人數最早是三萬人,後來增至約五萬人。八国联军把北京分成不同的占领区,东四以北由日军占领,东四南大街以东由俄军占领,以西由意大利军队占领,皇城东北由德军占领,皇城东部由日军占领,皇城东南由英军占领,崇内大街以西东长安街以南由德军占领。西城由美军、法军、英军、意军占领,外城由英军、美军、德军占领,实行军事统治。日占区设立“安民公所”,德占区设立“华捕局”。八國聯軍直接造成義和團被消滅,以及京津一帶清軍的潰敗,迫使慈禧太后挾光緒帝逃往陝西西安;最終清廷與包含派兵八國在內的十一國簽訂《辛丑和約》,付出龐大的賠款。.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八國聯軍

八国联军之役

八國聯軍之役指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英、法、德、美、日、俄、-zh:意;zh-hans:意;zh-hk:意;zh-tw:義;-、奧派遣的聯合遠征軍,為保護被清軍和義和團運動圍困的各國駐華外交機構和人員、被清軍和義和團運動屠殺的僑民和中國基督教徒,對抗清朝的宣戰及鎮壓義和團運動所引发的战争。派遣的聯合遠征軍開始時總人數約3萬人,後來增至約5萬人。八國聯軍的行動,成功鎮壓義和團。义和团溃败以及京津一帶清軍的潰敗,迫使慈禧太后和光緒帝逃往陝西西安;最終清廷與包含派兵八國在內的十一國簽訂《辛丑條約》,付出龐大的賠款,並喪失多項主權。影響所及,清帝國內部及遼東(滿洲平原)之權力平衡,亦受重大衝擊,間接導致清廷衰落、日俄衝突等變化。.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八国联军之役

公使馆

公使馆,等级次于大使馆的外交代表机构,其称公使。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之间的外交代表级别普遍由公使提升为大使,公使馆也对应升级为大使馆。 Category:外交代表机构.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公使馆

关东州

关东州(Kvantunskaya oblast,)是中国东北辽东半岛南部一个存在于1898年至1945年間的租借地,包括军事和经济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旅顺口港(亚瑟港)和大连港(达尔尼港)。此地曾先後被迫租借予俄國和日本。.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关东州

兴宣大院君

興宣大院君()是朝鮮王朝的宗室成員與政治家,為朝鮮王朝第26代君主高宗的生父。本貫全州李氏,諱--應,字時伯,號石坡、海東居士,居於雲峴宮,清人稱之雲峴君(운현군),諡獻懿。.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兴宣大院君

克林德

克莱门斯·冯·克林德男爵(Clemens Freiherr von Ketteler,),是1900年义和团事变期间在北京街头被清军杀死的德國駐華公使,这一轰动事件成为八国联军的導火線之一。 克林德出生在德国明斯特,接受的是军事教育,1881年,他辞去军职进入外交部门,并被派往中国工作。 他到中國后曾任驻广州和天津等地领事,1889年回德。以后去美国(1892年-1896年)和墨西哥(1896年-1899年)任职,并娶了一名美国妻子。1899年4月他再到中国,升任德意志帝国驻华公使。.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克林德

国书

国书是当某国向别国派遣大使、公使时,由派遣国国家元首致接受国国家元首的正式文件。即派遣国元首给接受国元首的大使、公使介绍信或委任状。中文当中,把召回大使、公使时,大使母国的元首致召回国元首的信件也称为国书。代办使用的相同性质的文件一般称为介绍书。.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国书

王政复古

王政复古是日本江户时代末期,1868年1月3日(庆应3年12月9日),宣告江户幕府废止、明治新政府成立的政变。在此之前,王政复古也是长州、萨摩等藩讨幕派的理念。.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王政复古

玛斯

斯可以指:.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玛斯

班武里府

班武里府,華僑稱為巴蜀府(又被翻译为巴蜀吉利郡,泰文:จังหวัด ประจวบคีรีขันธ์,泰語简称:ประจวบ,英語:Prachuap Khiri Khan,英語简称:Prachuap)是泰國中部的府份。西面与缅甸接壤,北面和南面分别是泰国的碧武里(佛丕府)和春蓬府,东面则是泰国湾(旧称暹罗湾)。: 泰语中“春蓬府”( ชุมพร )这个字的正确的发音,第一个音节好像国语的‘俊姆’两字合并成短音,第二个音节可发作广东话中‘英镑’的‘镑’字是长音,或者发作英语人名(‘Bond’)是长音并去掉尾音‘d’。-->.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班武里府

祖斯瑪利亞·蘇沙康德·高士德

斯瑪利亞·蘇沙康德·高士德(José Maria de Sousa Horta e Costa,),葡萄牙軍人、政治家、外交官。 高士德曾在軍隊中效力,擔任工程師。後來逐漸被提升至上校軍銜,並在科英布拉大學中取得數學學士學位。 1894年至1897年期間,被葡萄牙任命為澳門總督。後來曾被多次任命為特命全權公使出使清國、日本、暹羅,與慈禧、光緒帝、明治天皇和朱拉隆功會過面。 1900年至1904年期間,再次被任命為澳門總督。澳門的高士德大馬路即以他的名字命名。.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祖斯瑪利亞·蘇沙康德·高士德

福久

福久(George Clayton Foulk、),19世紀美國外交官、美國海軍軍官,歷任美國駐朝鮮王朝代理公使、海軍武官等職。福久誕生於賓夕法尼亞州,畢業自美國海軍學院後曾遊歷東亞諸國、並學習日語、漢語及韓語。福久駐朝期間曾主張朝鮮獨立自主,而與負責維護清朝—朝鮮宗藩關係的駐紮朝鮮總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袁世凱發生對立。福久退職後移居日本,1893年因心臟病而逝,後與其日籍妻子一起葬於京都。.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福久

秦刚

刚(),天津人。职业外交官。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毕业。曾任外交部发言人、新闻司司长、驻英国大使馆公使。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兼礼宾司司长。.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秦刚

秘鲁华人历史

鲁华人历史,从1849年到1874年之间的苦力贸易,25年中,10万(一说12万)名清朝广东人、福建人被卖入秘鲁,他们中有的卖给了企业家,在铁路、矿山、鸟粪场修路、铺铁轨、挖矿、掏粪,有的被卖给了种植园主,在种植园里种地、采摘蔬菜水果等。劳工从凌晨4点开始干活,一直要干到晚上天黑,逃跑的被抓捕后鞭打并且带上脚镣,干满8年契约的可以获得“自由人”的身份,后来可以选择回国,由于对清政府的失望和痛恨,10万华人劳工中只有几十人选择归国,他们留在了秘鲁,同当地黑人、印第安人、因纽特人等族群通婚,落地生根,后来,少部分华人凭借着后天的努力和秘鲁逐渐民主化的大环境,他们有的成为企业家,有的成为作家,有的成为政治家,进入秘鲁上层社会。.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秘鲁华人历史

竇納樂

軍上校竇納樂爵士,GCMG,GCVO,KCB,PC(Colonel Sir Claude Maxwell MacDonald;),英國外交官,因其在中國(清朝)以及日本的工作而著名。.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竇納樂

第二次鸦片战争

二次鴉片戰爭(Second Opium War;Seconde guerre de l'opium)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延续,又称英法联军之役。是公元1856年至1860年9月22日英國與法國欲谋取在华更大利益,以亚罗号事件及西林教案为导火索,组织英法联军入侵中国的戰爭;又被英国人称为「亞羅號戰爭」(Arrow War)、「英法對華遠征」(Anglo-French expedition to China)或“第二次英中战争”(Second Anglo-Chinese War)。此次戰爭時值不列顛群島的大不列顛與愛爾蘭聯合王國時期、法國的法蘭西第二帝國時期、以及中國的清朝咸豐時期。.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簡任

簡任,現為中華民國政府文官編制一種,屬於公務人員官等,分為第10~14職等,官等在特任之下、薦任之上。.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簡任

缅甸

缅甸联邦共和国(ပြည်ထောင်စု သမ္မတ မြန်မာနိုင်ငံတော်;pyi-daung-zu tham-ma-da myan-ma-naing-ngan-daw),简称缅甸(မြန်မာ;myan-ma),是一個东南亚國家,位於中南半岛西部,西北鄰印度和孟加拉,东北靠中國,东南接泰國与寮國。為東南亞國家聯盟成員國。其南临安达曼海,西南濒孟加拉湾,海岸线总长1,930公里,佔国境线总长三分之一。國土面积约67.65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第40大国家、东南亚第二大国。人口5000多万,世界排名第25位。首都為奈比多,2005年以前設於最大城市仰光。.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缅甸

罗林森

罗林森(;),英国军官、东方学家。他成功释读大流士一世的贝希斯敦铭文上面3种文字之古波斯文部分,为释读美索不达米亚楔形文字提供了线索,大大扩展了对古代中东的了解范围。 他出生于英国牛津郡查德林顿。1827年以军校学生身份被派往印度,在英国东印度公司任职。在1833年与其他英国军官赴伊朗整编王军,从而对波斯古迹发生强烈兴趣,立志释读贝希斯敦的楔形文字铭刻。1837年发表铭文的前两段译文,后由于英国与伊朗发生冲突而被要求离开伊朗。但他又于1844年重返伊朗并获得了该铭文的巴比伦文字部分拓片,并于1846年至1851年间发表了《贝希斯敦波斯楔形文字铭文》一书,包括全部译文、语法与注释。证明其为古代波斯统治者最有价值的信息。1857年又与其他学者合作成功地释读了美索不达米亚楔形文字。开拓出了了解古代两河流域以及有关《圣经》的历史道路。1843年成为英国驻巴格达领事。并于1849年至1851年将所搜集文物赠予不列颠博物馆,承袭考古学家莱亚德成为博物馆搜集古代雕塑。1855年辞去时任东印度公司之职,受封爵士并被授予公司的钦命董事职衔。又于1858年和1865年至1868年间两次选为英国下议院议员。1859年担任英国驻伊朗德黑兰公使。于1850年和1852年分别撰有《巴比伦及亚述楔形文字铭刻注解》与《亚述史纲》等著作。1895年卒于伦敦。.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罗林森

美國駐中華民國大使列表

本列表為美國駐中華民國歷任大使名錄。現已斷交。.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美國駐中華民國大使列表

美國駐韓大使館

美國駐韓大使館(Embassy of the United States, Seoul;주한 미국 대사관)是美國在大韓民國設置的外交代表機構,館址為該國首都首爾特別市的鐘路區世宗大路188號,美國駐韓大使擔任。.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美國駐韓大使館

美国驻华大使列表

美國駐華大使列表,指美国派駐在大清、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外交代表列表。美國對華派出外交使節始于清朝的19世纪。1844年美國向中國派出顧盛為專員(Commissioner),負責談判望廈條約。由1844年至1857年,美國向中國派出的最高使節皆為專員。1858年起派出的為特命全權公使,至1935年改為特命全權大使。1912年,中国数千年的帝王專制统治结束,中华民国成立,成为中國史上第一个共和国。美國於溥儀2月宣佈遜位後與中國的關係暫時中斷。1913年中承認中華民國並再派出大使。1913年至1928年,美國承認的中華民國政府為北京之北洋政府。1928年國民政府北伐後,美國首先於6月予以承認,公使改駐南京。1937年起隨國府遷往重慶,至1946年遷回南京。 1949年,中国国民党将中华民国政府由中国大陆迁往台北,中国共产党等民主党派在北京宣布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國駐華大使於1949年8月離開南京。1953年前,美僅對華派出临时代办,未派大使,至1953年方再向中华民国派出大使駐在台北。1971年,聯合國2758號決議使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中國代表權」。美國自1972年起與北京關係走向正常化,駐華大使仍駐台北;但同時向北京派出聯絡處主任,地位與駐華大使相同。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國於1979年1月1日正式建交。美国驻华大使馆現设于北京市安家楼路55号;原先在台業務則改由美國在台協會負責辦理。.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美国驻华大使列表

美国总统

美利坚合众国总统(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缩写为POTUS;中文簡稱美國總統)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裝最高總司令,根据1787年通过的美国宪法而设立,行使宪法赋予的行政权,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于1789年4月30日就职,之后至1933的历任总统均为3月4日就职,而其後則於1月20日就職。1951年开始生效的美国宪法第二十二修正案规定总统每届任期4年,连选连任不得多于2次,也不能担任总统或执行总统职责超过2年后再當选为总统多于1次。 身为当今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元首,美国总统亦号称“自由世界”的領導者及“世界上最有權力的人”。美国总统的妻子称为“第一夫人”,家庭称为“第一家庭”。美国建国以来,43位总统均为白人男性(主要为英格兰裔,爱尔兰裔6人、荷兰裔3人、德裔3人),第44任总统巴拉克·奥巴马是首位非裔男性。 美国总统官邸为位于哥伦比亚特区的白宫。总统专用客机称为“空军一号”,专用直升机称为“海军陆战队一号”,官方的进行曲是《向统帅致敬》。 根据《美国宪法》,总统须年滿35岁,在美国居住14年以上,也一定要是“自然出生的美国公民”或者是在宪法通过时為美国公民(参见:美国宪法)。美国公职只有总统、副总统必须“出生时为合众国公民”。 現任總統為共和黨籍的唐納·川普。.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美国总统

瑪斯 (外交官)

斯(Sinibaldo de Mas,)是19世紀西班牙的知名外交官、冒險家和詩人。他於1809年在西班牙巴塞羅那出生,1868年11月在馬德里逝世。他曾擔任西班牙駐華公使。 瑪斯是西班牙第一位派到中國的外交官,促成西班牙首次與中國簽訂條約,以及西班牙首次在清朝首都北京建立使館。 1868年8月22日,清廷委託對澳門情況極為熟悉的卸任西班牙公使瑪斯和中國海關總稅務司總司赫德的屬下金登干 (James Duncan Campbell)出使葡萄牙,秘密談判贖買澳門事宜。清廷計畫用100萬兩白銀撥歸葡萄牙換取葡萄牙在澳門撤軍及交出炮台,以此贖回澳門的管轄治理權,並給了瑪斯30萬白銀作為活動經費。史稱「埃米利計畫(Emily Project)」。11月瑪斯於馬德里病故,事情未成。.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瑪斯 (外交官)

甲申政变

申政变又称甲申革命、甲申事變、开化党政变。1884年(甲申年)12月4日(农历10月17日)在朝鲜王朝发生的一次武力政变,激進派開化黨為了掌權,發兵挾持朝鮮高宗,並殺害穩健派勳貴,但事變第三日,被駐朝清軍將領袁世凱等人平定,故稱甲申事變,三日天下。.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甲申政变

特命全權大使

特命全权大使,简称大使,是一国元首向驻在国元首派遣的等级最高的外交代表,在驻在国有代表本国國家元首和政府向驻在国表达意见或者同驻在国达成协议的全权,享有完全的外交特权和外交豁免權,其所享礼遇也较其他外交代表为高。.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特命全權大使

片山和之

片山 和之是一名日本外交官,目前擔任駐上海日本總領事。.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片山和之

芳澤謙吉

芳澤謙吉(,),日本政治家、外交官。曾任犬養內閣外務大臣。.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芳澤謙吉

隈丸優次

丸優次,日本外交官,也是有名的知華派。出身於福岡縣久留米市,1975年畢業於慶應義塾大學經濟學部後進入外務省並被派遣至中國課。1976年6月在香港中文大学新亞書院、同年9月在北京語言学院(現北京語言大学)學習中文。 1986年7月起任職於聯合國秘書處,1989年6月起擔任日本常駐聯合國代表處一等秘書、1989年7月擔任日本駐華大使館參贊、1992年2月擔任外務省聯合國局社会協力課長、1993年8月擔任外務省綜合外交政策局国際社会協力部聯合國行政課長、1994年5月任日本常駐聯合國代表處參贊、1996年5月任財團法人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總務部長、1999年4月任日本常駐聯合國代表處公使、2001年任日本駐華大使館公使、2004年4月成為獨立行政法人国際交流基金統括役。 2005年2月擔任駐上海總領事、2008年7月擔任駐泰國大使館特命全權公使兼東南亞地球科學計劃調整委員会常駐代表、2010年8月擔任駐香港總領事、2013年1月15日擔任駐柬埔寨特命全權大使。.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隈丸優次

韩美关系

韩美关系是指大韩民国(韩国)与美利坚合众国(美国)的双边关系。1949年1月1日,韩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是第一个与韩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朝鲜战争后,两国于1953年10月签署了《韩美共同防御条约》,正式确立双方的军事同盟关系。韩美关系的性质和内容在不同历史时期有所不同,特別是駐韓美軍醜聞、美國偏袒日本時、縱容獨裁者或貿易爭端的問題上都曾引起反美情緒,但一直在韩国外交中保持着核心地位。韩国是续日本之后,美国在东亚的第二大同盟国,也是美國的之一。在2009年二十国集团伦敦峰会上,美国总统奥巴马称韩国为美国最亲密的盟友和最大的朋友之一。 虽然大韩民国与美国于1949年1月建交,但根据韩国驻美大使馆的网站显示,兩国以1882年5月22日作为其建交纪念日。.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韩美关系

鞏金甌

《鞏金甌》是中國第一首法定的國歌,在1911年10月4日(清宣統三年八月十三,武昌起義前六日)由清政府正式頒布。.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鞏金甌

聯俄容共

聯俄容共是1927年吳稚暉首先使用後約定俗成,中國共產黨稱聯俄聯共,是孫文晚年所推動,引入蘇聯政治訓練、軍事及財務的外援以協助中國國民黨的國民政府政策。 由於中國國民黨軍事力量不足以反抗当时北洋政府,兩次保護《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護法運動均以失敗告終,孫文認為必須建造自己的軍隊。在西方国家拒絕給予孫文援助情況下,新成立的蘇俄却宣布废除前沙俄与中国部分不平等条约,透過中國國民黨发展起组织输出共产革命。1922年8月,越飛到北京任苏联駐華全權代表,首先致函正在洛阳军事实力最强的吴佩孚将军,希望建立合作关系,但遭到吴的拒绝。.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聯俄容共

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 (台北市)

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位於台灣台北市大同區,為天主教台北總教區的主教座堂,也是台北市首座天主教堂;由於座落於民生西路,亦名民生西路天主堂。教堂附設有一幼稚園,教堂建地並與同為天主教機構的靜修女中比鄰而居。.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 (台北市)

華工

華工(Chinese Workers)泛指於晚清時,前赴海外工作的華人勞工以至苦力,通常是來自窮鄉僻壤的農民或漁民(特別是廣東五邑地區),被招工館等中介公司欺騙或詐騙至海外謀生,(這種做法被廣東人稱為“賣豬仔”,而招工館則又被稱為“豬仔館”。亞視劇集《大地恩情》有所記載以及TVB於《歡樂滿東華》節目時期關於東華三院的歷史介紹時有所提及),然後前往海外,如東南亞、美國、加拿大及澳洲,甚至是遠至古巴和秘魯等國家,進行刻苦的勞動工作。他們當中不少人因為無法返回中國,而且得不到僑居地的公民權利、無法獲得移民資格而客死異鄉。 在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由於這些出國的勞工都會簽約,稱為契約華工,俗稱為賣豬仔。販運、交易豬仔的地方名為招工館,俗稱為豬仔館,葡話叫Barracoon(音譯名巴拉坑)。澳門在19世紀時期是人口販賣中心。聖安多尼教堂與大三巴牌坊之間是豬仔館林立的地方。 2006年,加拿大總理哈珀以廣州話就百多年前政府向華工徵收人頭稅道歉,並且宣布賠償方案。.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華工

袁曉園

袁曉園(),本名行潔,曉園是其別名。晚號吐絲園主、偏不老。是中國第一位女外交官暨女稅務官;曾參予中國文字改革,提出漢字現代化方案,創立「袁氏拼音漢字字母」,但與現今廣泛使用的『漢語拼音』并無關聯。.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袁曉園

颜惠庆

惠庆(英文名:Yen, Wei Ching Williams或W.,),字骏人,上海虹口人。,中華民国大陆时期政治家、外交家、作家政治家。.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颜惠庆

裕庚

裕庚(),字朗西,汉军正白旗人,徐姓。清朝末年官僚、外交官。 為科舉貢生。曾隨喬松年入陝西,任知府,後在安徽巡撫英翰麾下任職,後英翰升兩廣總督,隨英翰入廣東,光緒13年(1874年)戊午廣東省惠潮嘉道道員・四品京堂銜。隔年廣東闈姓捐,英翰奏請弛禁助餉,被廣州將軍長善等所劾,兩人同被革職回京,在京中被推薦給李鴻章,轉至天津李鴻章麾下,期間在天津結識Miss Pearson of Shanghai,部分子女生於天津,1885年刘铭传授台湾巡抚,裕庚投靠刘铭传,被推薦給张之洞,1891年任候补知府,1889年幫鄂督張之洞管厘税事,後在補道員,以明保送部,转内阁侍读学士。1895年出使日本大臣(駐日公使)日本赴任。光緒24年(1898年)帰国。十一月庚午,任太僕少卿銜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1899年五月乙卯出使法国任公使。1902年帰国授三品卿。1905年于上海病死。 有五名子女。长子姓名不详,次子勋龄,长女德齡,次子馨齡,次女容龄。长女德龄,是《清季宫闱秘史》、《御香飘渺录》、《瀛台泣血记》等书的作者。.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裕庚

西尔维乌·约内斯库

西尔维乌·约内斯库(Silviu Ionescu,以下简称约内斯库),罗马尼亚驻新加坡前公使。他已经被证实是涉及在新加坡武吉班让两起汽车撞人后就逃跑的司机。这两起在仅仅一分钟内发生的车祸,发生于2009年12月15日清晨。验尸庭在经过为期6天的审讯后,毫无疑问地确定约内斯库就是驾驶一辆属于罗马尼亚大使馆的奥迪A6型汽车的司机,在武吉班让路连续撞上三名行人后,逃离现场。过后,他谎称车子被偷窃。事发后三天,约内斯库离开新加坡,并拒绝回到新加坡。新加坡总检察署已经准备了13项控状针对约内斯库,包括鲁莽驾驶、事后逃跑、没对伤者施救,又向警察提供假资料。.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西尔维乌·约内斯库

馬來西亞車輛號牌

來西亞車輛註冊號牌(Nombor Pendaftaran Kenderaan Malaysia,或馬來西亞車輛號牌〔Nombor Plat Kenderaan Malaysia〕),口頭語中被稱為「車牌」,是指馬來西亞公路註冊車輛的登記號牌。依據《1959年機動車輛(註冊及許可)規則》、《1987年陸路交通法令》、《1987年商業車輛註冊局法令》 和其他相關法令制定,所有在馬來西亞公路行駛的機動交通工具都必須懸掛合格的車輛註冊號牌或身份銘牌,包括汽車、摩托車、貨車、羅厘、巴士、貨櫃車和其他車輛。一般號牌的發放是由馬來西亞交通部下轄的負責,部分專用號牌已經預留給政府及公共車輛;同時,交通部也配合其他單位合作發行特殊號牌或紀念號牌,外交代表、商用車輛、計程車、和免稅車輛車牌有其他相關部門的規定。 自2014年起,陸路交通局在納閩和浮羅交怡以外的地區實施「跨州車輛注冊系統」,車主可以跨地區註冊車牌,不需要再到相關的地區辦理註冊手續。每一組註冊牌號只會分配給一部車輛使用,車主除了根據發行順序獲得登記牌號,也可以通過投標和買賣的方式獲得未登記的現行牌號,或者經由轉讓和繼承的方式獲得已登記的牌號。.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馬來西亞車輛號牌

馬其頓駐中華民國大使列表

其頓駐中華民國大使列表。.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馬其頓駐中華民國大使列表

香港警察歷史

香港警察歷史接近175年,自香港開埠后,經過多番脫變和轉捩點;從首階段的殖民地警察部隊、於1970年代起現代化,至1990年代初期起進入第三階段,發展成為服務型的警察隊伍;輾轉成為備受世界各國公認為最高質素及最專業的警務機關之一,同時為香港治安及社會的穩定奠定基礎。香港警隊為全世界之三、亞洲之次(馬來西亞警隊亞洲歷史最久,1807年成立)擁有現代警察制度以維持公共安全的警務機關。.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香港警察歷史

马建忠

建忠(),別名--,學名馬斯才,字眉叔,江苏丹徒(今镇江)人,中国清末洋務派重要官員、维新思想家、外交家、語言學家。其所著《文通》是第一部中国人编写的全面系统的汉语语法著作。.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马建忠

魏宸组

魏宸组(),男,字注东,湖北省江夏县人。中国民主革命家、外交官。.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魏宸组

订租威海卫专条

《订租威海卫专条》是英国政府于1898年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文本原存於中華民國外交部,現寄存於臺北外雙溪國立故宮博物院恆溫恆濕的庫房保存。.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订租威海卫专条

谷崎泰明

谷崎泰明是一名日本外交官,出身於東京都。2017年6月19日起擔任日本台灣交流協會理事長。.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谷崎泰明

谷野作太郎

谷野作太郎是一名知名日本外交官,曾任駐中國和印度大使。出身於東京都。.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谷野作太郎

趙百相

趙百相(、),韓國前外交官、政府官員,歷任駐台北韓國代表部代表、駐瀋陽總領事、駐越南公使、國防部國際政策官員等職。父親為前韓國勞動部長、全羅北道知事趙澈權。.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趙百相

黎义恩

黎义恩(英文名:Ted Lipman,),加拿大外交官,现任加拿大驻朝鲜和韩国大使。他出生于巴西,在里约热内卢、英国和温哥华长大。黎义恩曾在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学习亚洲研究,后在北京大学学习中国历史。20世纪80、90年代,他在中国任职,担任过加拿大驻上海总领事、加拿大驻華大使馆公使。2001年至2004年间,他前往台湾,任加拿大驻台北贸易办事处代表。 黎义恩的妻子是著名中国女歌手朱哲琴。.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黎义恩

黃龍植

黃龍植(황용식,),韓國外交官、學者,前駐台北韓國代表部代表及韓國駐突尼西亞大使。黃氏出身自大邱,1973年考入外務部(今韓國外交部),至海外館處任秘書、參贊、公使,曾駐地點包括奧地利、菲律賓及聯合國辦事機構所在的美國紐約及瑞士日內瓦,於本土則擔任過外務部課長、企劃官,官員及大邱市府諮詢大使等職。除奉派台、突兩地領導駐館館務之外,亦曾任教於韓國嶺南大學及。.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黃龍植

齋藤正樹

齋藤正樹(),生於日本廣島縣,日本外交官。東京大學教養學部畢業。1966年4月進入日本外務省。1966-1968年駐台灣、1968-1969年駐美國、1969年駐香港、1976-1978年駐法國、1978-1981年駐中國等地,擔任日本國駐外官員。2008年7月迄2009年12月擔任日本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代表(相當於駐臺的大使)。(共同),"日本の台湾代表に今井正氏7日の理事会で正式決定",MSN産経ニュース,2009.12.5 13:58.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齋藤正樹

达利娅·格里包斯凯特

达利娅·格里包斯凯特(立陶宛语:Dalia Grybauskaitė,),生于苏联时期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立陶宛政治人物,現任立陶宛总统,立陶宛第一位女总统。.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达利娅·格里包斯凯特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指發生於公元1911年(農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的中國,旨在推翻清朝專制帝制、建立共和制的全国性革命。自1911年10月10日(農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義爆發开始,至1912年清宣統帝下詔退位為止。辛亥革命成功推翻清朝統治,結束始自2000年前秦朝时期的帝制,開启民主共和新紀元,使共和观念深入中国人思想,不仅结束此前立宪派实行君主立宪的努力,而且对此后中国宪政与法治发展、中央与地方政治关系、國內各民族間關係等有重要的影响。.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辛亥革命

胡階森

胡階森爵士,KBE,FRSA(Sir John Colville Hutchison,),又作胡階昇,英國外交官,1950年1月至1951年3月出任首任英國駐中華人民共和國臨時代辦。 胡階森畢業於劍橋大學岡維爾與凱斯學院,他於1914年加入外交部,在接近37年的外交生涯當中,主要都是在華任職。他早年曾於上海、天津和漢口等地擔任副領事,1930年派駐哈爾濱出任商務秘書(二等),1934年調到北平的英國駐華使館商務秘書處出任主管,其後在1938年於香港出任英國駐港商務專員。1940年,胡階森被派駐上海出任商務秘書(一等),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身在上海的他與家人一度遭日軍拘禁,其後因為外交人員身份獲日方遣返。 1943年6月,胡階森重返遷到重慶的英國駐華大使館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返回上海復任原職。對中英貿易事宜具相當認識、並且通曉漢語的他更在1947年升任駐華公使(商務)。任內他見證中國大陸局勢隨著第二次國共內戰而日趨動盪。中國共產黨在1949年10月建政後,一時間英國政府對於新政權未有明確取態,而駐華大使施諦文爵士在同年11月返英匯報局勢後,胡階森被指派留守南京以代辦銜代理館務,成為英國在華的最高級使節,以聽候英政府的進一步指示。 1950年1月,英政府宣佈承認中共政權,並正式委任胡階森為英國駐華臨時代辦,負責與中方商討建交細節。然而,由於英方繼續與中華民國保持關係,再加上英國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不表態支持把中華民國逐出聯合國的決議,結果造成建交談判停滯不前的局面。隨著韓戰在1950年中爆發,胡階森在冷戰氛圍濃厚的情況下更是遭到中方冷待,致使他任內未能有所作為。胡階森在任臨時代辦約一年便告退休離任,而中英兩國要到1954年才正式建立起代辦級關係,並於1972年升格為大使級關係。.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胡階森

阿尔弗雷德·冯·瓦德西

| name.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阿尔弗雷德·冯·瓦德西

阿礼国

阿礼国,KCB(Sir Rutherford Alcock,),是19世纪英国驻中国、日本领事。 阿礼国1809年出生于伦敦,父亲是医生。阿礼国1844年为福州领事,1846年接替巴富尔晋升为上海领事。1848年发生青浦教案,胁迫上海道麟桂同意将英租界由830亩扩展到2820亩。1854年与美、法三国领事、上海道吴健彰议定上海海关协定九款,控制海关管理权。 1858至1864年派驻为英国首任驻日本公使,他於1860年9月11日(万延元年七月27日)登上富士山,成為歷史記載第一位攻頂成功的外國人。在长州藩袭击下关海峡的西方船只后,他主张英国、法国、荷兰和美国联合攻击长州海岸。 1865至1869年回到中国,驻北京,从事外交工作。1897年卒于伦敦。.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阿礼国

赤穗市

赤穗市()是位於日本兵庫縣西南角的城市,西與岡山縣接壤。 被列入名水百選的自北向南通過轄區,在出海口附近有較寬廣的平原,過去曾設有赤穗城,主要市即於此區域。 由於忠臣藏的故事所描繪的元祿赤穗事件發生在本地,忠臣藏成為當地宣傳觀光的主題,毎年12月14日市內會舉行。.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赤穗市

藍來訥

藍來訥爵士,KCMG,OBE(Sir Lionel (Leo) Henry Lamb,),英國外交官,1951年至1953年任英國駐華臨時代辦,1953年至1958年任英國駐瑞士大使。 藍來訥畢業於牛津大學皇后學院和倫敦大學,懂得流利法語和意大利語的他在1921年加入外交部,在37年的外交生涯當中,其中大約30年都是在華任職。他早年曾於北平、成都、漢口和哈爾濱出任副領事,1935年升任為二等駐華領事,1938年升為一等,並於1940年派駐上海擔任監督領事官兼助理漢務秘書。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身在上海的藍來訥與妻子一同遭日軍拘禁,直到1942年才獲准遣送回國。 藍來訥於1943年復出後一度被派駐美國明尼蘇達州擔任領事,1945年6月以總領事身份返回中國出任漢務參贊。對中國事務具相當認識和通曉華語的他更在1947年升任駐華公使,任內曾與中方就中國大陸和香港兩地的走私問題展開磋商,並兩度接替返英休假的駐華大使施諦文爵士以代辦身份代理館務。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藍來訥一度於當年9月調返英國,但未幾於1951年3月再度來華,接替胡階森爵士出任駐華臨時代辦,負責繼續與中共就建交一事展開談判;然而當時正值韓戰,再加上冷戰氛圍籠罩,以致他未能有所作為。 藍來訥後來於1953年至1958年出任英國駐瑞士大使,任內於1954年的日內瓦會議出任英方代表團代理團長,期間曾負責主持就印度支那和平問題而召開的九國限制性會議。藍來訥早於1950年起成為皇家中亞學會(1975年改稱皇家亞洲事務學會)會員,從外交部退休後,他於1960年至1967年擔任學會的理事會理事,其後於1971年至1977年改任圖書館委員會委員。.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藍來訥

闵泳敦

闵泳敦(민영돈, )朝鲜王朝外戚、外交官。.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闵泳敦

葉非比

葉非比(),基督徒,即將就任外交部國際合作及經濟事務司司長,前任中華民國駐印度尼西亞副代表(公使級)、曾任中華民國外交部外交及國際事務學院主任秘書(原「外交部外交領事人員講習所」副所長),此前曾任外交部新聞文化司副司長,並為外交部最年輕女性發言人,受跨黨派重用。葉非比於研究所畢業後,1989年通過外交特考進入外交部服務。葉曾短暫調往陸委會、國安會任職,後又被召回外交部工作。.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葉非比

蔣碩傑

蔣碩傑(),湖北應城人,生于上海,傑出經濟學專家,中央研究院院士。蔣作賓之四子。 將新古典經濟學派與重貨幣學派的思潮帶進台灣經濟學界,曾與王作榮辯論經濟政策,成為著名的蔣王論戰。.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蔣碩傑

鄭成功家族

鄭成功家族,又稱臺灣鄭氏,簡稱鄭氏,為一個對東亞歷史有著深遠影響的家族。鄭氏源自於中國福建省泉州府南安縣,是闽南人。鄭氏的興起可以追溯到發跡於日本平戶的大海商鄭芝龍,他所建立的龐大家業是日後明鄭軍閥的濫觴。其子鄭成功繼承他的海上事業,用以號召反清復明、反滿復漢,並藉著與荷蘭的戰爭在台灣開闢了新的領土。三世鄭經與四世鄭克塽持續在台灣經營,直到澎湖海戰後降清,鄭氏家族才在歷史舞台上沒落。 鄭氏家族在東亞的歷史上有許多重要的事蹟,包含建立明鄭勢力、攻占台灣、將漢文化引入台灣、參與清朝的三藩之役以及澎湖海戰戰敗影響台灣近代史等。.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鄭成功家族

長岡春一

長岡春一(),日本外交官、常設国際法院法官,法学博士。.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長岡春一

苏莱曼一世 (奥斯曼帝国)

苏莱曼一世或译苏里曼一世《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第691页“苏里曼一世”词条。(奥斯曼土耳其文:سليمان اول、现代土耳其文:I.,1494年11月6日-1566年9月7日),是奥斯曼帝国第10位、也是在位时间最长的苏丹(1520年-1566年在位),兼任伊斯兰教最高精神领袖哈里发之职。由于苏莱曼一世的文治武功,他在西方被普遍誉为苏莱曼大帝(奥斯曼土耳其文:محتشم سليمان、现代土耳其文:Muhteşem Süleyman,Suleimanus Magnificus其他语言中的“苏莱曼大帝”还有:سليمان العظيم,سلیمان کبیر或سلیمان قدرتمند,普什图语:سلیمان اعظم,سلیمان اعظم,Σουλεϊμάν ο Μεγαλοπρεπής,斯洛文尼亚语:Sulejman Veličastni,Сулејман Величанствени,Сулейма́н Пи́шний,Soliman Magnificul,Sulejman Skvostný,Сюлейман Великолепни,波兰文:Sulejman Wspaniały,Solimán el Magnífico,Süleyman der Große或Süleyman der Prächtige,Solimano il Magnifico,Soliman le Magnifique,Сулейманом Великолепным,Solimão o Magnífico,Suleiman the Magnificent,スレイマン大帝等。),而他在奥斯曼帝国国内和东方则被誉为卡努尼苏丹苏莱曼(奥斯曼土耳其文:قانونى سلطان سليمان、现代土耳其文:Kanuni Sultan Süleyman、السلطان سليمان القانوني其他语言中的“苏莱曼大帝”还有:波斯文、普什图文、乌尔都文:سلطان سلیمان قانونی等),“卡努尼”意为“立法者”,因为他在位时完成了对奥斯曼帝国法律体系的改造。苏莱曼大帝是欧洲16世纪的一位杰出的君主,在他的统治下,奥斯曼帝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诸多方面都进入极盛时期。苏莱曼大帝亲自统帅奥斯曼军队征服了基督教重镇贝尔格莱德、罗得岛和匈牙利的大部分,奥斯曼人的扩张态势一直到1529年的维也纳之围才被暂时遏制。苏莱曼大帝在与波斯(今伊朗)萨非王朝的战争中占领了大半个中东地区,并将西至阿尔及利亚的北非大部地区纳入奥斯曼帝国版图。苏莱曼大帝在位期间,奥斯曼帝国舰队称霸地中海、红海和波斯湾。在他的治理下, 奧斯曼帝國統治了一千五百萬到二千五百萬人。 作为一个庞大帝国的舵手,苏莱曼大帝亲自开创了社会、教育、税收和刑律等方面的立法改革。他主持编撰的权威法典(或卡农)奠定了在他逝世后帝国数个世纪的法律制度基础。苏莱曼大帝不但凭借他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名出色的诗人和金匠(受過良好的教育,講五種語言),他还是文化的大资助人。他在位时期是奥斯曼帝国艺术、文学和建筑的黄金时代Atıl, 24.。 苏莱曼大帝打破奥斯曼人的传统,迎娶了烏克蘭奴隶出身的罗克塞拉娜,成为他的皇后许蕾姆苏丹。许蕾姆苏丹不仅在帝国后宫有很大的影响力,还积极参与苏莱曼大帝的政治生活。他们的孩子塞利姆皇子在苏莱曼大帝去世后继任苏丹之位。.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苏莱曼一世 (奥斯曼帝国)

英國駐中華民國大使列表

英國駐中華民國大使列表是英國派駐中華民國的歷任大使名錄。現已斷交。.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英國駐中華民國大使列表

英國駐華大使列表

英國駐華大使(Ambassador of the United Kingdom to China)是英國派駐中國(大清、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級別的外交使節,並主管英國設於中國大陸的使領館。目前,這個職位的全稱是英女皇陛下駐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使(Her Britannic Majesty's Ambassador to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英國駐華使節職稱曾為英國駐華全權公使或英國駐華公使,是联合王國(1801年-1927年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27年至今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先后驻大清国、中华民国、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最高級外交代表,主理英國在華事務。一般認為,歷史上第一和第二位英國駐華全權公使是馬戛爾尼伯爵和亞美士德伯爵,兩人分別在1793年和1816年來華,但兩人都並不常駐中國。第一位常駐中國的駐華全權公使是砵甸乍爵士,他當時以兼任香港總督的身份駐守香港,而一直至1857年,港督才不再兼任公使一職。 在《天津條約》簽訂後,英國得以在北京設置英國駐華大使館,國民政府時期,大使館遷至南京,後再因二次大戰而轉往重慶。在1950年,英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並與中華民國斷交,英方遂於北京設置臨時代辦處,兩國復於1954年正式建立代辦級關係。英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國後來於復於1972年升為大使級外交關係,以迄於今。現今的英國駐華大使館位於北京建國門外光華路11號;在上海、廣州、重慶和武汉則置有總領事館。.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英國駐華大使列表

英國駐泰國大使館

英國駐泰國大使館(British Embassy Bangkok;สถานเอกอัครราชทูตสหราชอาณาจักรประจำประเทศไทย)是英國派駐泰國的最高外交代表機構,在1947年開館,前身是1856年英、泰兩國簽署《宝宁条约》之後所設的英國駐曼谷領事館。英國領事館(1895年升格為公使館)第一代館址位於昭拍耶河河畔,與石龍軍路只是一河之隔;第二代館址則位於奔集路和無線電路的交會處,在1926年完工。第二代館址所在的地區本來是郊區,卻在20世紀末改建為商業區,成為市中心的核心區域。雖然和旁邊的高樓大廈相比,大使館仍然保持着綠意盎然的狀態,不過英國外交部已經在2007年和2017年把大使館分批出售給,創下了泰國的土地成交紀錄。.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英國駐泰國大使館

耿飚

耿飚,原名耿在忠,字俊勇,中国湖南醴陵人,中国共产党革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家、外交家、軍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唯一一位没有授予解放军军衔的国防部长。 耿飚于1930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红三军九师参谋、红一军团二师四团团长,红一军团一师参谋长,参与长征。到达陕北后,任红四军参谋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陕甘宁留守兵团三八五旅副旅长、晋察冀军区副参谋长。国共内战时期,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团副参谋长、晋察冀野战军参谋长、第十九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驻瑞典、巴基斯坦、缅甸、阿尔巴尼亚等国大使、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国务院副总理兼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部长、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耿飚

陸徵祥

徵祥(),上海人,原籍江苏省苏州府太仓县(今江苏太仓)人。中華民國外交家,天主教本篤會修士、神父。.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陸徵祥

陈叔时

叔时(1910年—1978年),中华民国大陆时期外交官。名训惠,以字行,浙江慈溪人。.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陈叔时

陈友仁

友仁(Eugene Chen,),原籍广东顺德,太平军後裔,是一位著名的左派铁腕人物。他一生最著名的事蹟是在1927年担任武汉国民政府的外交部长时,依靠强硬的外交手段,几经交涉,收复了汉口英租界和九江英租界,创造了弱国取得外交胜利的神话。.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陈友仁

柏聖文

柏聖文(Stephen Edward Bradley,),英國外交官,2003年12月至2008年3月出任第四任英國駐香港及澳門總領事,任內曾批評香港人的英語水平嚴重倒退,及抨擊香港政府保育古蹟不力等。 柏聖文在1981年加入外交部,1988年至1993年間曾借調到香港政府,先後任衛奕信爵士及彭定康兩任港督的副政治顧問,期間曾在1989年六四事件發生後,協助中國大陸民運人士出逃流亡海外。.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柏聖文

恩海

恩海,清朝神機營霆字隊槍八隊章京。义和团运动時的德國駐華公使克林德即為其所殺。.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恩海

李大鎔

李大鎔(이대용;),韓國將領及外交官。他於1950年的韓戰中成為戰鬥部隊指揮官,越南戰爭爆發後的1960年代,又前往韓國駐南越大使館服勤,以武官、公使和情報站長等身分從事政治、情報、經濟任務。1975年北越攻占南越首都西貢(今胡志明市)、結束戰局時,他是位階最高的滯越韓國官員和韓僑撤離負責人,並遭到俘虜5年。1980年獲釋的李大鎔返回韓國、轉職為企業家和數個民間組織的會長,韓越恢復邦交後,他也投身於兩國交流活動。.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李大鎔

李凤苞

李凤苞(),字海客,号丹涯,原籍江苏句容,生于江苏崇明(今属上海市),清末外交家,曾任驻外公使。光绪七年(1881年)出任清朝首任驻奥国公使。 著作、译作有:.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李凤苞

李经方

李经方(),字伯行,号端甫,安徽合肥磨店(今属肥东县)人。經方為李鴻章姪子,後過繼予李鸿章為嗣子,長期任李鴻章祕書翻譯等職。著有《李袭侯遗集》、《安徽全省铁路图说》等。 甲午戰爭後,李經方隨鴻章赴日本山口縣赤馬關議和,1895年4月13日簽訂《馬關條約》割讓臺灣島與澎湖群島,同年6月2日,任「割臺專使」的李經方選在基隆外海的日本軍艦上辦理交割主權,避開民怨熾鋒。.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李经方

李鴻章

李鴻章(),字子黻、漸甫,號少荃、儀叟、省心,謚文忠,人稱李中堂、李傅相。清朝安徽合肥人,晚清重臣,建立中國第一支西式海軍北洋水師,因其盡忠輔清,才幹了得而聞名。官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爵位一等肃毅伯,追贈太傅,追晉侯爵。中国近代地方武装淮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历经太平天国、捻军、洋务运动、中法战争、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著作收於《李文忠公全集》。在经济上与英国的大财阀罗斯柴尔德家族有私人来往,李鸿章曾被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授予皇家维多利亚勋章。有研究认为李鸿章属于亲大英帝国的派别牟安世《洋务运动》 上海人民出版社。李鴻章與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并稱「晚清四大名臣」。.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李鴻章

李準 (清朝)

李--(),四川省邻水县太安鄉太安里柑子舖李家壩人(今柑子乡活水沟桅子湾人)。 原名繼武,派名新業,亦名木,字直繩,又字志萊,號恒齋、默齋,別號任庵、平叔。同治十年(1871年)二月初六日子时生。是百年來維護南海諸島主權最力的海軍高級將領。 李--出生于官宦世家,其父李徵庸(人称李铁船)是光绪三年(1877年)丁丑科進士,官至钦差督办四川矿务商务大臣,头品顶戴,三品卿衔。李--17岁时前往父亲在广东的任所,但两次应试均不第。1895年,其父捐其为监生、同知衔候补道员。 1895年冬,李--奉张之洞委派,前往湖北赈捐,受其赏识,被保以知府补用。1898年,实任广东钱局提调,次年兼任海防善后局提调和广东省厘金局总办。1902年,李--为两广总督岑春煊赏识,由文入武,任广东巡防营统领,兼巡各江水师,镇压洪全福起事,捕获巨盗林瓜泗。因此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被授予南澳镇总兵一职,赏头品顶戴和“果勇巴图鲁”称号。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四月十五日,光緒皇帝及慈禧太后召见李--,升任广东水师提督。 李在广东水师提督任内,先后率舰巡查东沙群岛和西沙群岛,再次宣示了中国对该两处群岛的主权,为纪念他的功绩,今日南沙群岛内尚命名有李準滩。 李由于长期率部在广东镇压革命党起事,深为革命党所恨,数次遭到刺杀,先后两次重伤。1911年,革命党发动黄花岗起义,李--率部镇压之,但旋即遭到两广总督张鸣岐猜忌,遂转而靠近革命党,与胡汉民秘密联络。辛亥革命爆发后,李--率部响应,迎接胡汉民前往广州就任都督。 1912年,李--应袁世凯邀请,前往北京出任高等军事顾问,後由段祺瑞政府封直威将军。二次革命后,李被任命为广东宣慰使,前往调停广东局势,1916年去职,其后隐居天津,以研习书法、撰写剧本度日。晚年成为书法名家,曾为《大公报》题写报名。民國二十五年十一月初九日(1936年11月22日) 病逝于天津。 李--所著《广东水师国防要塞图说》,至今仍是中国政府用以证明其对东沙、西沙等海岛主权的重要文献。.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李準 (清朝)

杨洁篪

杨洁篪(普通话:Yáng Jiéchí,「篪」字指一種笛子)()是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外交官和中国共产党高级领导人。他來自上海,於南京大学历史学系世界史专业毕业,後来成為一名在职研究生,為历史学博士。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中央對臺工作領導小組秘书长,中央港澳工作协调小组副組長。曾经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委员、第十二届国务院党组成员。 1968年9月参加工作,197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七、十八届中央委员。曾经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兼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北美大洋洲司司长、副部长、驻美国大使。外交部常务副部长、部長。 在其职业外交生涯中,曾经三度被派往海外工作,并且每次都派驻美国,前后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工作过12年,与布什家族建立了良好关系。有媒体披露,布什家族在某些情况下,会选择与杨洁篪私下沟通,作为與中国政府沟通的管道,杨洁篪在美国外交场上的绰号“老虎杨”(Tiger Yang),就是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取的。.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杨洁篪

梁启超

梁启超(,署名作梁𠷠超),字卓如、任甫,别号任公、饮冰室主人,广东省新会县潮居都茶坑乡人,人稱梁新会,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书法家及发明家。 梁启超在青年时期曾經與老师康有為合作进行戊戌變法,事敗後出逃日本,在海外推動君主立憲。辛亥革命后一度入袁世凯政府擔任司法總長,之后对袁世凯称帝及張勳復辟等严词抨击,以及一度加入段祺瑞政府。他倡導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梁启超

梁诚

梁诚()(Sir Chentung Liang Cheng),原名丕旭(留美幼童時期拼音:Liang Pe Yuk),字义衷,号震东,廣東番禺黄埔村(今廣州海珠區)人。在1903年至1908年间,梁诚曾担任晚清驻美利坚合众国公使,并代表清政府出访美洲多个国家。他曾为清廷争回部分庚子赔款,这笔款项支持了逾千名学生赴美留学。其當年所設的游美肄业馆,后改称清华学堂(清华大学前身),故其人被稱為清华之父。他还协助张之洞从美国手中争回了粤汉铁路的筑路权。1912年2月5日,响应陆征祥的呼吁,联合驻英公使劉玉麟奏請速頒詔旨決定共和。.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梁诚

梵蒂冈

梵蒂岡城國(Status Civitatis Vaticanae;Stato della Città del Vaticano),通稱梵蒂岡,是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西北角高地的內陸城邦國家(國中國),為天主教會最高權力機構聖座的所在地、天主教會最高領袖教宗的駐地、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信仰中心,亦為世界領土面積最小的國家。其前身為教宗國,自1929年起以《拉特蘭條約》確定為主權國家,接受聖座(也是一个国际公认主权实体)的直接統治,實施政教合一的政治體制。城內建物於198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由於聖座的行政機構——羅馬教廷大部分機關、以及教宗的主要居所均座落於梵蒂岡城內,故人們在使用「梵蒂岡」一詞時,可能指梵蒂岡城國、「梵蒂岡」地區、聖座、或教宗的居所,视其使用的場合而定。雖然梵蒂岡並未制定任何有關官方語言的法律,但以義大利語最為常用。在2002年以前,梵蒂岡常以義大利里拉及梵蒂岡里拉作為其境內的通用貨幣。義大利加入歐元區後,梵蒂岡與歐盟簽訂特別協議,發行小量鑄造的屬於梵蒂岡的硬幣,作流通和收藏之用。雖然梵蒂岡在地理上是一個小國,但因天主教會在全球信仰人口眾多,现有十多亿天主教教徒,使其在政治和文化等領域對世界擁有重大的影響力。.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梵蒂冈

楊昌洙

楊昌洙(양창수,),韓國外交官,2016年起擔任駐台北韓國代表部代表,此前亦歷任韓國外交通商部(今外交部)歐洲局長、國際關係大使及韓國駐廣州總領事等數項職位。 楊昌洙於1984年通過外務考試進入外交界服務,此後派駐過挪威、羅馬尼亞、中華人民共和國及日本等地的,任館內秘書、參贊及公使銜參贊等職,並曾參與駐羅馬尼亞大使館和駐廣州總領事館創館時期的業務。在他奉調為之前,亦曾任外交部本部課長和正、副局長勤務。.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楊昌洙

榎本武揚

榎本武扬(),日本幕末及明治時代政治家、外交官。原為德川幕府海军将领,江戶開城之後逃往蝦夷,建立虾夷共和国。投降明治維新政府之後,歷任海軍卿、遞信大臣、農商務大臣、文部大臣、外務大臣、農商務大臣等職,還曾出任日本駐华(清朝)和駐俄的公使。.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榎本武揚

樽井澄夫

樽井澄夫,日本知名外交官和知華派。 出身於福島縣郡山市,畢業於福島縣立安積高等學校和慶應義塾大學經濟學部。1970年4月進入慶應義塾大学大学院修讀經濟碩士,但是1971年退學進入外務省。1972年起派到台灣、香港、北京等地修讀中文。 1986年擔任外務省條約局法規調整官、1988年擔任日本常駐聯合國代表處參贊、1989年任職日本駐印尼大使館參贊、1991年擔任外務省亞洲局中国課長、1993年擔任外務省綜合外交政策局安全保障政策課長、1995年擔任駐中国公使、1998年擔任外務大臣官房審議官、1999年擔任外務大臣官房總括審議官、2001年擔任防衛參贊(国際) 、2002年擔任駐科威特大使、2004年擔任内閣府國際平和協力本部事務局局長兼内閣官房内閣審議官、2006年擔任日本常駐裁軍會議代表處特命全權大使、2009年6月、沖繩担当特命全權大使。 2011年10月從外務省退休。2012年4月9日擔任財團法人交流協會理事会、台北事務所長・代表(相當於駐台灣大使)。2014年7月14日卸任台北事務所代表職務。2014年8月起擔任公益財團法人日本國際問題研究所軍縮・防擴散促進中心所長。.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樽井澄夫

橫井裕

橫井裕是一名日本知名外交官,現任日本國駐華大使。.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橫井裕

水野遵

水野遵()日本尾張(今愛知縣)人,幼名恂造,號大路,1895年5月21日以公使身分兼台灣總督府民政長官,1896年4月1日真除奉派為台灣總督府首任民政長官。.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水野遵

池田維

池田維是一名日本外交官,曾經先後擔任外務省亞洲局長、官房長、駐荷蘭特命全權大使、駐巴西特命全權大使、交流協会台北事務所代表(相當於駐台湾大使)。(財)霞山会理事長、立命館大学客員教授、瑞宝重光章(2014年)を受章。.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池田維

泰國駐韓大使館

泰國駐韓大使館(สถานเอกอัครราชทูตไทย ณ กรุงโซล;주한 태국 대사관)是泰王國對大韓民國所設的,館址位於首爾龍山區漢南洞境內。泰國對韓派駐外交使節始於兩國建交後的1959年,當時職銜為公使,而首任大使則在1961年泰國駐韓大使館正式開館之後赴韓履新。泰國在韓除設大使館外,尚駐有和其他政府派外機構。.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泰國駐韓大使館

法國駐中華民國大使列表

本列表為法國駐中華民國歷任大使名錄。現已斷交。.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法國駐中華民國大使列表

法国驻华大使列表

本列表為法國駐大清、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使列表。法国向中国派遣外交使节始于1840年代。1844年法国派出特使剌萼尼(Théodore de Lagrené)与清廷签订《黄埔条约》。1847年,法国正式任命首位驻华全权公使陆英(Baron Alexandre de Forth-Rouen)。1936年法国驻华公使馆升格为大使馆后,改派驻华全权大使。1964年法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之建交,中华民国与法国断交,此后法国开始派遣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法国驻华大使列表

洪钧

洪钧,字陶士,号文卿,中国清朝江苏苏州府吴县人,是中国外交史上的传奇人物,又是知名学者。.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洪钧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縮寫作 THU),简称清华,舊称清华学堂、清华学校、国立清华大学,是一所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的公立大学。始建于1911年,因北京西北郊清华园得名。初为清政府利用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所建留美预备学校“遊美学务处”及附设“肄业馆”,於1925年始设大学部。抗日战争爆发后,清华与北大、南开南迁长沙,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再迁昆明,易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复校,拥有文、法、理、工、农等5个学院。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立清华大学归属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更名“清华大学”;而原国立清华大学校长梅貽琦于1955年在台湾新竹复校,仍沿用原名。 1952年,中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清华大学文、法、理、农、航天等院系外迁,吸纳外校工科,转为多科性工业大学,在土木、水利、计算机、核能等领域贡献卓越,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1978年后,逐步恢复理科、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类学科。1999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立美术学院。2006年,与北京协和医学院合作办学,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2012年,原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并入,成立五道口金融学院。2013年,黑石集團捐助成立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及獎學金,與著名的牛津大學羅德獎學金及劍橋大學蓋茲獎學金在捐助規模及名聲上皆相當。 截至2017年12月,清华大学擁有美術館、博物館、圖書館、20个学院,及近200个科研机构、5家校办产业以及一個科技園區,分別為清华控股及其旗下的紫光集团、同方集团、诚志集团、清華科技園等。學校擁有固定资产超过206亿元人民幣,控股资产超過4300亿元人民幣,是985工程、211工程、雙一流高等院校。2016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均将清華大學排在中國大學首位。.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校史

清华大学拥有百年历史,所在地清华园原为清康熙帝皇三子胤祉园林(熙春园)。1909年,清政府用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留美预备学校“遊美学务处”及附设“肄业馆”。1911年,改肄业馆为“清华学堂”,不久易名“清华学校”。1925年始设大学部。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接管并建立“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清华与北大、南开三校南迁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易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复校。 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清华由全科性综合大学转为多科性工业大学,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文革期间,红卫兵运动从清华附中萌生,清华“井冈山”兵团联合各高校掀起文革群众运动浪潮,并因内部分歧引发北京最严重武斗。1976年后,清华大学逐步恢复理科、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类学科,先后制定实施“211工程”、“九五”、“985工程”和“十五”规划,确定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清华大学校史

满洲国外交

滿洲國于1932年3月1日成立後,日本和薩爾瓦多兩國最先給予承認。1933年1月,美國通告世界各國不要承認滿洲國。2月,国际联盟通过决议,肯定中国对东北拥有主权,不承认满洲国的合法性。次年,英國表示永不承認滿洲國。 不过,随着軸心國聯盟的成立,以及滿洲國加入《反共產國際協定》,满洲国陆续获得其成员国承认。至1943年,滿洲國共获得23個國家的承認,並与之建立了外交關係。.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满洲国外交

滨海新区

滨海新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市下辖的副省级区、国家级新区和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位于天津东部沿海地区,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总面积2,270平方公里,人口248万人,是中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宜居生态型新城区,被誉为“中国经济的第三增长极”。1994年3月,天津市决定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的基础上“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成滨海新区”。经过天津市10余年自主发展后,滨海新区在2005年开始被写入“十一五”规划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成为国家重点支持开发开放的国家级新区。滨海新区的官方英文名称确定为Binhai New Area。 2011年11月,滨海新区确定滨海精神为“开放创新、引领未来”。2015年4月,天津自贸区在滨海新区正式挂牌成立,这将使得滨海新区在快政府职能转变、扩大投资领域开放、推动贸易转型升级,深化金融开放创新、推动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等5个方面获得进一步提升。2016年,根据注册地统计口径滨海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02.31亿元,根据在地统计口径则为6654亿元。.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滨海新区

朝鮮純宗

朝鮮純宗(;)姓李,諱坧(),字君邦,號正軒,是朝鮮高宗李㷩的兒子、大韓帝國第2代皇帝、鮮王朝第27代(末代)君主,於1907年7月20日-1910年8月29日期間在位。年號隆熙,所以又名隆熙皇帝(),谥号文溫武寧敦仁誠敬孝皇帝。 由於二戰結束、日本投降後朝鮮半島的分裂,純宗也是迄今最後一位實際統治整個半島的國家元首。.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朝鮮純宗

末代御醫

《末代御醫》(The Last Healer In Forbidden City) ,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拍攝製作的清裝醫學電視劇,以光緒年間為故事背景,由郭晉安及楊怡領銜主演,並由羅蘭、敖嘉年及賈曉晨聯合主演,監製張乾文。 此劇為2015無綫節目巡禮劇集之一、2016無綫節目巡禮劇集之一、無綫海外業務及簡介2015‬所推介的17部劇集之一。.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末代御醫

朱邇典

朱迩典爵士(Sir John Newell Jordan;),英国外交家,曾任英国驻华公使,经历辛亥革命、南北議和與袁世凯洪憲稱帝等事件。.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朱邇典

海牙密使事件

海牙密使事件() 1907年,萬國和平會議在荷蘭海牙召開,大韓帝國皇帝高宗秘密派遣前議政府參贊李相卨(xiè)、前平理院檢事李儁(jùn)與前駐俄公使館書記李瑋鍾持其委任狀及親筆信赴海牙,向和平會議控訴日本侵略韓國罪行,同時表達獨立願望,並呼籲國際社會聲援韓國。 但由於與會的列強已經承認了日本對韓國的保護權。和平會議在向高宗確認這些代表真實身份之前,拒絕這些韓國代表出席會議。同時,和平會議向高宗詢問的電報又落入了日本統監伊藤博文之手,伊藤博文以無派使之事復電海牙。 最終,李儁自殺殉國,血濺海牙。日本這時又調兵遣將。揚言要向韓國宣戰,逼迫高宗讓位,由其子李坧繼位,是為純宗。 Category:1907年政治事件 Category:荷兰外交事件 Category:朝鲜半岛外交事件 Category:大韩帝国外交 Category:日朝关系 (朝鲜王朝) Category:海牙历史 Category:朝鮮半島獨立運動.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海牙密使事件

施肇基

施肇基(Alfred Sao-ke Sze,),字植之,江蘇省蘇州府吳江縣人,笠泽施氏,中国近代著名外交家。.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施肇基

日本历史

日本歷史、日本史是指日本或日本列島內的歷史。 根據民間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建國。日本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大和國,其後於大化革新後確立天皇體制,引入唐朝文化。12世紀末,日本開始六百多年的幕府時代,期間曾經歷一個半世紀的戰國時代,以及由豐臣秀吉領導的文祿慶長之役。17世紀初,江戶幕府實行鎖國政策二百多年。 1854年黑船事件後,日本國內有志之士提出「尊王攘夷」等號召,江戶幕府在壓力下,被迫將政權還給明治天皇。1867年,明治天皇整頓內政,富國強兵,一戰後短暫經歷大正民主時期,到1930年代落入軍部控制,實行軍國主義,但於1945年被盟國擊敗後宣布投降。日本在恢復主權後經濟高速增長,躋身先進國家之列,直至1990年代,泡沫經濟破灭。.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日本历史

日本駐中華民國大使列表

本列表為日本駐中華民國歷任大使名錄。現已斷交。.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日本駐中華民國大使列表

日本驻华大使列表

日本(大日本帝國、日本國)驻中國(大清、中華民國、滿洲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使列表。.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日本驻华大使列表

日本-瑞典關係

日本-瑞典關係,是指日本國和瑞典王國之間的。兩者最早的連繫始於日本鎖國時代的瑞典人來日,當日本對外開放門戶後,雙方在1868年簽訂的《大日本國瑞典國條約書》成為明治維新時代第一份日本與外國所締的條約accessdate,也開啟了兩國的外交關係accessdate。此後,日本與瑞典自1900年代開始互派公使,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盟軍佔領日本期間中斷,直至日本重新成為主權國家,日瑞外交關係才於1952年恢復,並從1957年起升為大使級邦交。日本是瑞典在亞洲主要的貿易夥伴之一,而瑞典的國家政策也數次成為日本各界的考察或關注對象,延續至21世紀,兩國在政治、經濟、王室/皇室交流、文化和學術等領域,或是福利制度和人口高齡化等共同議題上均進行過往來。.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日本-瑞典關係

1895年台海登船臨檢事件

1895年台海登船臨檢事件發生於1895年10月21日,英國籍商船「塞--斯輪」(Thales,《臺灣通史》譯作「爹利士」)於距離中國廈門港15海哩遠的台灣海峽公海上,遭日本海軍艦隊扣押,而其扣押理由是為了搜捕追查台灣民主國總統刘永福。 該事件經英國駐日公使--日本明治政府提出嚴重抗議後,日本政府與軍方立即鄭重向英國致歉。由於日本計劃對英國採購大批軍用艦艇,英國也退讓與日本政府達成不追究賠償之和解。該事件是英日同盟締結前的罕見英日衝突,也對日後同盟結成有若干影響。.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1895年台海登船臨檢事件

1900年

根據閏年的规则,由於年分逢為100的倍數但非400的倍數為平年,故1900年為平年。.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1900年

1964年日本

1964年的日本,在東京舉行了第十八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這是現代奧運首次在亞洲國家舉行。.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1964年日本

1月18日

1月18日是公历年的第18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347天(闰年是348天)。.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1月18日

3月6日

3月6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65天(闰年第66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300天。.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3月6日

5月21日

5月21日是公曆一年中的第141天(閏年第142天),離全年結束還有224天。.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5月21日

8月4日

8月4日是阳历年的第216天(闰年是217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49天。.

查看 特命全權公使和8月4日

亦称为 公使。

中国驻巴西大使列表中国驻巴拿马大使列表中国驻丹麦大使列表中国驻也门大使列表中国驻乌拉圭大使列表中国驻伊朗大使列表中国驻伊拉克大使列表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中国驻德国大使馆中国驻土耳其大使列表中国驻匈牙利大使列表中国驻利比里亚大使列表中国驻哥伦比亚大使列表中国驻哥斯达黎加大使列表中国驻秘鲁大使列表中国驻罗马尼亚大使列表中国驻美国大使列表中国驻瑞士大使列表中国驻瑞典大使列表中国驻芬兰大使列表中国驻菲律宾大使列表中国驻西班牙大使列表中国驻马其顿大使列表中国驻越南大使列表中国驻黎巴嫩大使列表中国驻阿富汗大使列表中国驻葡萄牙大使列表中国驻捷克大使列表中国驻比利时大使列表中国驻波兰大使列表中国驻泰国大使列表中国驻法国大使列表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列表中国驻挪威大使列表中国驻斯洛伐克大使列表中国驻日本大使列表中国驻意大利大使列表中国驻智利大使列表中国-瑞典关系中国抗日战争中秘關係中美关系史中華民國駐加拿大大使列表中華民國駐塞內加爾大使列表中華民國駐多明尼加共和國大使列表中華民國駐宏都拉斯大使列表中華民國駐尼加拉瓜大使列表中華民國駐巴拿馬大使列表中華民國駐德國大使列表中華民國駐俄羅斯大使列表中華民國駐哥斯大黎加大使列表中華民國駐美國大使列表中華民國駐瓜地馬拉大使列表中華民國駐馬其頓大使列表中華民國駐賴比瑞亞大使列表中華民國駐薩爾瓦多大使列表中華民國駐英國大使列表中華民國駐法國大使列表中華民國駐海地大使列表中華民國駐日本大使列表中華民國駐教廷大使列表中華民國與加拿大關係中華民國與埃及關係中華民國與厄瓜多關係中華民國與南越關係中華民國與古巴關係中華民國與塞內加爾關係中華民國與墨西哥關係中華民國與多明尼加關係中華民國與奧地利關係中華民國與委內瑞拉關係中華民國與巴西關係中華民國與巴拿馬關係中華民國與丹麥關係中華民國與希臘關係中華民國與伊朗關係中華民國與伊拉克關係中華民國與德國關係中華民國與俄羅斯關係中華民國與土耳其關係中華民國與匈牙利關係中華民國與哥倫比亞關係中華民國與哥斯大黎加關係中華民國與玻利維亞關係中華民國與秘魯關係中華民國與美國關係史中華民國與義大利關係中華民國與羅馬尼亞關係中華民國與烏拉圭關係中華民國與瑞士關係中華民國與瑞典關係中華民國與盧森堡關係中華民國與芬蘭關係中華民國與荷蘭關係中華民國與菲律賓關係中華民國與西班牙關係中華民國與馬其頓關係中華民國與賴比瑞亞關係中華民國與越南關係中華民國與黎巴嫩關係中華民國與阿富汗關係中華民國與葡萄牙關係中華民國與英國關係中華民國與捷克關係中華民國與東加關係中華民國與比利時關係中華民國與波蘭關係中華民國與法國關係中華民國與澳大利亞關係中華民國與挪威關係中華民國與斯洛伐克關係中華民國與愛沙尼亞關係中華民國與拉脫維亞關係中華民國與智利關係中苏关系中法战争东交民巷下關戰爭一·二八事變丙寅洋擾幕末機關說庚子被禍五大臣应尚德仁者俠醫代办张国淦伦敦国王学院張伯謹張勳佐藤重和何凤山徐用仪德國駐中華民國大使列表德國駐華大使列表德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德国驻朝鲜大使馆俄羅斯駐中國大使列表俄羅斯駐中華民國大使列表北洋水師國家元首國立清華大學國民革命軍北伐周文重储君唐凱琳 (外交官)儿玉和夫八國聯軍八国联军之役公使馆关东州兴宣大院君克林德国书王政复古玛斯班武里府祖斯瑪利亞·蘇沙康德·高士德福久秦刚秘鲁华人历史竇納樂第二次鸦片战争簡任缅甸罗林森美國駐中華民國大使列表美國駐韓大使館美国驻华大使列表美国总统瑪斯 (外交官)甲申政变特命全權大使片山和之芳澤謙吉隈丸優次韩美关系鞏金甌聯俄容共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 (台北市)華工袁曉園颜惠庆裕庚西尔维乌·约内斯库馬來西亞車輛號牌馬其頓駐中華民國大使列表香港警察歷史马建忠魏宸组订租威海卫专条谷崎泰明谷野作太郎趙百相黎义恩黃龍植齋藤正樹达利娅·格里包斯凯特辛亥革命胡階森阿尔弗雷德·冯·瓦德西阿礼国赤穗市藍來訥闵泳敦葉非比蔣碩傑鄭成功家族長岡春一苏莱曼一世 (奥斯曼帝国)英國駐中華民國大使列表英國駐華大使列表英國駐泰國大使館耿飚陸徵祥陈叔时陈友仁柏聖文恩海李大鎔李凤苞李经方李鴻章李準 (清朝)杨洁篪梁启超梁诚梵蒂冈楊昌洙榎本武揚樽井澄夫橫井裕水野遵池田維泰國駐韓大使館法國駐中華民國大使列表法国驻华大使列表洪钧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校史满洲国外交滨海新区朝鮮純宗末代御醫朱邇典海牙密使事件施肇基日本历史日本駐中華民國大使列表日本驻华大使列表日本-瑞典關係1895年台海登船臨檢事件1900年1964年日本1月18日3月6日5月21日8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