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牛痘

指数 牛痘

牛痘(vaccinia 或 cowpox)是发生在牛身上的一种传染病,它的症状通常是在母牛的乳房部位出现局部溃疡。牛痘由牛痘病毒引發,而該病毒是天花病毒的近親。如果挤奶工的皮肤上有伤口,該病會透過與牛隻的接觸而傳染給人類,患者皮肤上出现丘疹,这些丘疹慢慢发展成水疱、脓疱,还会出现一些其他的症状,比如发热,出现淋巴结炎、淋巴管炎。通常,人感染牛痘大约经过3至4周就可以痊愈。 18世紀後,牛痘用作免疫接種以預防高傳染性的天花,也是免疫接種的首度成功案例。 該病的病例多在歐洲,尤以英國為最多。而該病毒可在牛隻、貓以及田鼠等身上找到。人類患病的個案極少,潛伏期為9-10日,但對患有免疫系統缺陷的病人來說,感染牛痘病毒足以致命。 牛痘和天花也被用于许多近代影视剧中。.

47 关系: ATC代码 (J06)卡介苗大高玄殿天花中央红色医院旧址三街會館人痘接种法伯德令何高俊免疫兽医列表CD59理教琉球国禽流感種痘第三代巴麥尊子爵亨利·坦普爾絕症疫苗疫苗接種疱瘡神疾病病毒種類列表牛載坤盧觀恆聖辣非醫院魏士哲谢源深谷氧还蛋白阮福映葉貽銓臺南市私立港明高級中學腦硫脂雙硫鍵Orthopoxvirus接種疫苗爭議東華痘局松景慎母乳哺育潘仕成明命帝愛德華·詹納曹善允1805年18世纪5月14日5月17日

ATC代码 (J06)

没有描述。

新!!: 牛痘和ATC代码 (J06) · 查看更多 »

卡介苗

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érin,簡稱BCG,中文名称来自于其发明者卡氏-介氏)是一種最初被用於預防結核病的疫苗。在結核病常發的國家,常推薦健康的嬰兒在出生時候盡快接受一劑量的卡介苗注射。但患有艾滋病的嬰兒不應該注射該疫苗。而在結核病少發的地區,在有結核病可疑病例被檢測及治療時,只有高危嬰兒才會注射卡介苗。未患結核病而且並未對結核病免疫,但又長期暴露在抗藥性結核菌環境下的成年人也應該注射卡介苗。 疫苗保護期的變化大,介於10到20年不等。其可以防止約20%的孩子被感染,而疫苗可保護約一半已經受到感染的小孩病情不再惡化。卡介苗是採用皮內注射。並沒有其他證據支持額外的藥劑量。卡介苗有時候也會用於治療某些類型的膀胱癌。 嚴重副作用極少出現,較常出現的症狀是發紅,腫脹與注射處輕微疼痛。傷口癒合後小會形成一些疤痕。在免疫功能不佳的人身上,較容易出現副作用甚至症狀更加嚴重。懷孕期間不適合施打疫苗。疫苗最初是從乳牛體內找到的發展而來。抗原被削弱但仍然活存。 BCG疫苗最早使用在在1921年。現在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只有在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中,重要的藥物會被列入其名單中。在2014年,一剂量批發價為0.16美元。在美國它的费用約为100至200美元。每年約有1億名孩童接种该疫苗。.

新!!: 牛痘和卡介苗 · 查看更多 »

大高玄殿

大高玄殿,又称大高元殿,簡稱高玄殿、大高殿,是一座明清两代皇家御用道观,主祀三清、玉帝,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景山前街北侧。因大高玄殿临街的头道山门是并排的三座门,故此地地名又俗称“三座门”。.

新!!: 牛痘和大高玄殿 · 查看更多 »

天花

天花是一種由天花病毒引起之人類傳染病。患者一般在染病後的12天內,出現包括發燒、肌肉疼痛、頭痛等近似普通感冒的症狀。幾天後,其口咽部分的粘膜會長出紅點,身體多處地方亦會長出皮疹(以臉部居多)。天花病毒共有兩類:主天花病毒及次天花病毒。根據患者的病情發展,由前者引發之天花又被劃分為四種形式:典型、惡性、出血型、緩和型。其中,多數未曾接種疫苗者均會出現典型天花的症狀。次天花病毒引起之病變程度比上述四種的都要溫和,但卻非常罕見。 天花主要透過空氣傳播。患者的呼吸道與皮膚皰疹分泌物均載有病毒,故避免與其近距離接觸可減低患病的風險。多種痘病毒疾病的病癥均與天花的如出一轍。專家需利用進行病毒培植以確定天花病毒的存在,聚合酶鏈式反應及限制性片段長度多態性測試可提供更多病毒的細節。接種天花疫苗為預防此病的最佳方法。目前並沒有認可的抗天花藥物。一旦出現確診病例,醫護人員會為病人注射疫苗提升免疫保護,有時亦會配以舒緩性療法加大療效。天花病毒不會造成慢性或復發性感染,但會導致各類併發症或後遺症(如失明)。不同類型的天花所引發的病死率有所參差;最為常見的典型天花約奪取了三成病患者的性命。 古埃及或為天花的起源地。已死去逾三千年的法老拉美西斯五世可能是史上首名天花病人,專家在其木乃伊身上找到了明顯的膿皰痕跡。早期的印度及中國文獻亦有記載這種疾病。在隨後的漫長歲月裡,天花於世界多個地方展開大流行,並奪取了無數人類的性命(尤其是兒童)。歷史上,有不少國家的君王及著名人物均染上過天花。19至20世紀期間,多番的防疫行動減低了此病對群眾的威脅。最終,世界衛生組織於1980年正式宣布撲滅天花,使之成為首個於世上絕跡的人類傳染病。.

新!!: 牛痘和天花 · 查看更多 »

中央红色医院旧址

中央紅色醫院舊址(曾名為亚盛顿医館,又名福音醫院舊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長汀革命舊址的一部分,位於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醫院原名亞盛頓醫館,在1904年由英國的基督教會創辦,1926年改名為福音醫院,在當時是方圓數百里範圍內數一數二的大醫院。南昌起義後,醫院為南下的中國共產黨部隊救治傷兵,成為南昌起義中共部隊事實上的戰地醫院。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紅四軍)進軍福建,福音醫院成為中央革命根据地首座為中國工農紅軍服務的醫院,其後又成立了中央革命根據地首所。醫院在1932年改名為中央紅色醫院,翌年遷至江西瑞金,成為中國共產黨史上首座正規的醫院。旧址在1961年列入第一批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並在1988年作为长汀革命旧址的一部分列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存狀況完好,但遊人不多。.

新!!: 牛痘和中央红色医院旧址 · 查看更多 »

三街會館

三街會館(Pagode Sam Cai Vu Cun)(又名關帝廟),是位於澳門特別行政區議事亭前地旁邊的廟宇,為早期澳門華人商家的議事場所。2005年以澳門歷史城區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 會館在明代末年已經出現,至清代粵海開關以後始定名為“三街會館”。“三街”指澳門最早的三條街道:營地大街、關前街和草堆街;“會館”則由三條街道的商行組成。三街會館初設時為商人議事的場所,澳門的商賈們在此聯絡感情、溝通商情,也是清政府發佈公告的重要場所。日子一久,三街會館成為澳門華人的議事場所;而後來的澳葡政府也以會館作為聯繫華人的唯一機關。 三街會館的建築已無從考證,經數次大修而成為現今的面貌。會館開設之初,即設關帝像供奉。由於起初時議事場與廟宇合一,而後來三街會館功能消失,廟宇成為了會館的主要功能,故被人直呼其為“關帝廟”。.

新!!: 牛痘和三街會館 · 查看更多 »

人痘接种法

天花疫苗用以預防天花。古代民眾预防天花的方法。 其具體方法是把天花病患者身上的痘痂制浆(膿),以小刀拭在受種者的皮膚之下,使之产生免疫力,以预防天花。 另一個方法,就是讓受種者穿上天花患者的衣服,稱為「痘衣法」。 由於受種者不是透過空氣在肺部染病,因此多數只會出現輕微的天花症狀。 不過這種方法有嚴重缺點:因為受接種的人是得到了真正的天花,故此有很大機會死亡,危險性甚高。 另一方面,受種者對天花完全產生抵抗力之前,會把天花傳染給身邊的家人,因此對天花未有抵抗力的家人必須被隔離。 据俞正燮《癸巳存稿》所记:“康熙时俄罗斯遣人到中国学痘医,由撒纳特衙门移会理藩院衙门,在京城肄业。”.

新!!: 牛痘和人痘接种法 · 查看更多 »

伯德令

伯納德·金恩·貝特漢(Bernard Jean Bettelheim,),一譯貝爾納德·吉恩·貝特爾海姆,英國籍猶太人傳教士。他是第一個到達琉球國(沖繩)的基督教新教傳教士。他在東亞活動時使用伯德令這個名字。.

新!!: 牛痘和伯德令 · 查看更多 »

何高俊

何高俊醫生,OBE(,),香港醫生,1907年加入華民政務司署華人公立醫局委員會轄下的東約公立醫局擔任醫務官,雖然在翌年轉為私人執業,但此後長時間提供義診服務,至1949年方告從醫局退休。 何高俊早年受教於皇仁書院和香港西醫書院,與孫中山同為西醫書院校友。他在1901年畢業後展開行醫生涯,但也響應孫中山的號召投身反清革命活動,至清廷覆亡後獲起用為廣東省衛生司副司長,但革命黨人與袁世凱決裂後一度遭到拘禁,此後返回香港。何高俊在港期間一直堅持在東約公立醫局為貧苦大眾提供義診,並在1911年成功向香港政府爭取在石水渠街興建醫局新址,以及在1919年為醫局增設產房。1941年香港淪陷以後,何高俊仍隻身留守醫局,且不惜變賣家財以維持醫局營運,使醫局服務不致中斷。香港重光後,港府特於1949年向他頒授OBE勳銜(名譽),以誌其義舉。 除東約公立醫局的工作外,何高俊曾在1908年參與創辦體育學校、1910年參與籌組中華游樂會,以及在1922年至1923年出任香江養和園(養和醫院前身)首任董事會主席。何高俊也是虔誠的基督徒,與香港開埠初年的華人牧師何福堂同宗,他的女兒何中中博士則為香港教育家,嘗任香港真光中學校長。.

新!!: 牛痘和何高俊 · 查看更多 »

免疫

免疫(immunity),指生物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物质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其中包括特异性免疫(後天免疫系統)与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免疫系統)。.

新!!: 牛痘和免疫 · 查看更多 »

兽医列表

兽医是专业治疗动物的医生。比较著名的兽医有.

新!!: 牛痘和兽医列表 · 查看更多 »

CD59

CD59,亦稱為「膜攻擊複合物(MAC)抑制蛋白」(MAC-inhibitory protein, MAC-IP)、「膜反应性溶血抑制物」(membrane inhibitor of reactive lysis, MIRL)、「膜攻擊複合物抑制因子」(membrane attack complex inhibitory factor, MACIF)或保護素(protectin),在人體內是一種由CD59基因編碼的糖蛋白,屬於分化簇(Cluster of Differntiation, CD)的一種。CD59屬於//蛋白家族。 CD59通過(GPI)基團錨定在細胞膜上。當補體系統激活並已產生678複合物時,CD59會阻止補體成分C9聚集到上述複合體上,從而阻止膜攻擊複合物(MAC)的形成。同時,細胞也會收到信號,通過胞吞作用攝入CD59-CD9複合物。 能影響GPI基團的突變會引起紅細胞膜上的CD59分子和衰變加速因子(CD55)數量減少,可引發陣發性夜間血紅素尿症。 部分病毒,例如HIV、巨細胞病毒、牛痘病毒能夠通過將宿主細胞的CD59整合到自己的包膜上來逃避補體系統的攻擊。.

新!!: 牛痘和CD59 · 查看更多 »

理教

教,亦称在理教、理門、理善、白衣齋、白衣道、八方道等,是中国新兴宗教,如今在臺湾等地活动。.

新!!: 牛痘和理教 · 查看更多 »

琉球国

琉球国(),又稱琉球王國,是琉球历史上第一尚氏王朝和第二尚氏王朝两个朝代的统称和共有国号,也包括早期三山时代的山南、中山、山北三个王国(作为其共同的对外自称)。 琉球国的地理位置在臺灣和九州之间,曾经向中国的明、清两代朝贡,遭日本薩摩藩入侵後也向萨摩藩、江户幕府朝贡。琉球国多次遭受諸島外部勢力的入侵,特別是1609年(明万历三十七年,日本庆长十四年)萨摩藩的入侵以後,萨摩藩控制并干涉了琉球国的內政。琉球国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东北亚和东南亚贸易的中转站著称,贸易发达,号称“万国津梁”。 1871年,日本在全國實施廢藩置縣,琉球國被當作令制國編入鹿兒島縣。1872年,琉球國被改設為琉球藩。1879年3月11日,日本兼併琉球,廢除琉球藩,編入鹿兒島縣;同年,以琉球之地設置沖繩縣。.

新!!: 牛痘和琉球国 · 查看更多 »

禽流感

禽流感(Bird Flu),全名鳥禽類流行性感冒(Avian Influenza,AI),是由病毒引起的动物传染病,通常只感染鸟类"Avian influenza strains are those well adapted to birds".

新!!: 牛痘和禽流感 · 查看更多 »

種痘

可以指:.

新!!: 牛痘和種痘 · 查看更多 »

第三代巴麥尊子爵亨利·坦普爾

亨利·坦普爾,第三代巴麥尊子爵,KG,GCB,PC(Henry John Temple, 3rd Viscount Palmerston,1784年10月20日 - 1865年10月18日)英国政治家,两度拜相,以“巴麦尊勋爵”一名著称,綽號“The Mongoose”。坦普爾自1807年起在政府中供职,起初是托利党成员,后来改入自由党。 坦普爾多次担任外交大臣、首相。他的一些激进的外交举动(在今日被称为干预主义),无论是当年,亦或是今日,都是极具争议性的。 坦普爾是截止目前最后一位在任内去世的英国首相。.

新!!: 牛痘和第三代巴麥尊子爵亨利·坦普爾 · 查看更多 »

絕症

絕症是醫學意义上無法醫治的致命疾病。有些疾病在以前是絕症,之後出現治療方法後就不再是絕症,所以絕症這個詞有時效性。 某些疾病在醫理上可處理,但根治率偏低:難以確定是否完全治癒,復發率偏高,治療引起的後遺症或副作用嚴重;某些疾病雖然有方法控制,但無法根治。前者如癌症,後者有愛滋病。絕症病原體出於某些原因滅絕者,絕症也不復存在。.

新!!: 牛痘和絕症 · 查看更多 »

疫苗

疫苗是用细菌、病毒、肿瘤细胞等制成的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的生物制剂,通过疫苗接种使接受方获得免疫力。 英语中,疫苗一詞“vaccine”源自於愛德華·金納所使用的牛痘。“vacca”為拉丁文,意即牛。當人類接種牛痘後,能對天花產生抗體。牛痘為巴斯德及其他人繼續研究。而派發及接受疫苗的過程稱為接種。.

新!!: 牛痘和疫苗 · 查看更多 »

疫苗接種

疫苗接種,是將疫苗製劑接种到人或動物体内的技術,使接受方获得抵抗某一特定或与疫苗相似病原的免疫力,藉由免疫系統對外來物的辨認,進行抗體的篩選和製造,以產生對抗該病原或相似病原的抗體,進而使受注射者對該疾病具有較強的抵抗能力。今日醫學上常见的接種方式为注射,而“接種”一词乃是由種痘技術而來,其本意與今日用法有所区别,在現代免疫學研究的運用範疇也有些微差距。.

新!!: 牛痘和疫苗接種 · 查看更多 »

疱瘡神

疱瘡神(ホウソウシン或ホウソウカミ)乃是日本及琉球民間將天花(日語稱為疱瘡)擬神化的凶神,別名為笠神、芋明神(イモミョウジン)、裳神、痘鬼神等。.

新!!: 牛痘和疱瘡神 · 查看更多 »

疾病

病是生物在一定原因的损害性作用下,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是特定的異常病理情形,而且會影響生物體的部份或是所有器官。一般會解釋為「身體病況」(medical condition),而且伴隨著特定的症狀及醫學徵象。机体对病因所引起的损害发生一系列抗损害反应;自稳调节的紊乱,损害和抗损害反应,表现为疾病过程中各种复杂的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异常变化,而这些变化又可使机体各器官系统之间以及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发生障碍,从而引起各种症状、体征和行为异常,特别是对环境适应能力和体力减弱甚至丧失。 疾病有致病原因,可能是由外在因素而造成,例如傳染病,也有可能是因為內在的機能不良而導致,例如自體免疫疾病。但疾病不一定是由单一因素引起。致病的原因往往因为环境因素作用于遗传易感体;它是有规律的发展过程。疾病导致一系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并由此而产生各种症状和体征,这是认识疾病的基础。疾病是完整机体的反应,但不同的疾病又在一定部位(器官或系统)有它特殊的变化。生病时,机体内各器官系统之间的平衡关系和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受到破坏,机体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降低,体力减弱或丧失。 對人類而言,疾病一般會用來泛指會造成疼痛、異常行為甚至死亡的條件。在此定義下,疾病有時也包括受傷、身心障礙、功能失調、症候群、感染、獨立的症狀、特異的行為等。不過在其他領域可能會有不同的分類。疾病不一定只影響人的生理,灳會對人的情緒造成影響,患有某一疾病可能會影響人的生活態度及人格。 由於疾病造成的死亡會歸類為。疾病可以分為四類:病原類疾病、营养缺乏類疾病、遺傳類疾病及心理類疾病。疾病也可以用傳染病及非傳染病來分類。造成最多人死亡的疾病是冠狀動脈疾病,再來是及。.

新!!: 牛痘和疾病 · 查看更多 »

病毒種類列表

本列表為根據ICTV2014年所列出的病毒的種類,並根據字母順序排列。.

新!!: 牛痘和病毒種類列表 · 查看更多 »

牛載坤

牛载坤(),字厚泽,甘肅省狄道縣八松庄(治今康樂縣八松鄉)人,中華民國大陸時期教育家、實業家、慈善家暨政治人物。.

新!!: 牛痘和牛載坤 · 查看更多 »

盧觀恆

盧觀恆(Mowqua,),字熙茂,商名茂官,廣東新會潮连人。 出身貧寒,不惑之年仍未有妻室。前往廣州謀生,替人看守空舖店。有外商運貨到廣州,租借盧觀恆所看守的空舖儲存貨物,並訂定各貨價目,委托盧代為出售,盧將貨品銷售一空,取得外商信任。1792年,盧觀恆正式承充行商,取名廣利行(今廣州文化公園附近)。1800年与同文行的潘有度同為行商領導。盧觀恆本人樂善好施,贊助洋行會館設牛痘局施種牛痘。嘉慶十七年十一月(1812年12月20日)病故。 L Category:新会人.

新!!: 牛痘和盧觀恆 · 查看更多 »

聖辣非醫院

聖辣非醫院(Hospital de S. Rafael)俗稱白馬行醫院,又稱醫人廟。由仁慈堂於1569年在澳門創會時一併建立,位置在今葡萄牙駐港澳總領事館館址。聖辣非醫院是中國以至全亞洲第一間以西方醫學救治病患的西式醫院。在1871年鏡湖醫院創立之前,是澳門唯一的綜合醫院。(專門醫治痲瘋病人的聖拉扎羅醫院不計算在內。).

新!!: 牛痘和聖辣非醫院 · 查看更多 »

魏士哲

魏士哲(;)和名高嶺親方德明(),琉球國第二尚氏王朝醫學家,是琉球第一位進行全身麻醉手術的醫師,曾為尚益王修補兔唇。他本是首里人,父親為佐次武親雲上,母親為平敷屋親雲上應瑞麟之女應貞如(童名真牛),因外祖父應瑞麟無子,故從母姓應繼嗣。童名思五良,字德明,號希賢。.

新!!: 牛痘和魏士哲 · 查看更多 »

谢源深

谢源深(),江苏省上海县陆行乡(今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桥镇)人,字志澄,号酉山《民国上海县志》:“谢源深,字志澄,号酉山。”,是近代浦东市政事业的先驱者。.

新!!: 牛痘和谢源深 · 查看更多 »

谷氧还蛋白

谷氧还蛋白(Glutaredoxin,简称为GRX)是一类小型的氧化还原酶,为大约只有一百个氨基酸残基的单链蛋白质,并以谷胱甘肽作为辅因子。谷氧还蛋白被底物氧化,而非酶促地被谷胱甘肽还原。与可被硫氧还蛋白还原酶还原的硫氧还蛋白相反,并不存在特异性还原谷氧还蛋白的氧化还原酶。取而代之的是,谷氧还蛋白通过去氧化谷胱甘肽来被还原。被氧化的谷胱甘肽接下来被谷胱甘肽还原酶重生出来。NADPH、谷胱甘肽、谷胱甘肽还原酶和谷氧还蛋白这些组件组合在一起的氧化还原网络构成了谷胱甘肽系统。 谷氧还蛋白的发现是由霍姆格伦(Holmgren)于1976年在研究缺失硫氧还蛋白基因的大肠杆菌氧化还原过程中发现的,早先被叫做“巯基转移酶”。如同硫氧还蛋白,谷氧还蛋白以相似的方式工作,具有一个活性中心二硫键。蛋白中两个半胱氨酸残基(位于Cys22一Pro—Tyr—Cys25)以分子内二硫键的形式相互连接,该二硫键或处于还原状态或处于氧化状态。谷氧还蛋白在由酶核糖核苷酸还原酶完成的谷胱甘肽依赖型脱氧核糖核苷酸合成过程中作为电子载体。此外,谷氧还蛋白借由还原脱氢抗坏血酸、过氧化物氧还酶与甲硫氨酸亚砜还原酶等来发挥其抗氧化保护作用。除了在抗氧化保护方面的功能外,细菌与植物的谷氧还蛋白表现出结合到铁硫簇上,并在需要时将铁硫簇传递到酶中。.

新!!: 牛痘和谷氧还蛋白 · 查看更多 »

阮福映

阮福映(,),又作阮映、阮福--,是越南最後一個傳統王朝阮朝的开国君主,1802年至1820年在位,死後廟號阮世祖()。因其年號嘉隆,故而被稱作嘉隆帝()。 阮福映出身廣南阮主家,是武王阮福濶的孫子。1775年春季北方鄭氏軍隊攻陷富春(今順化),阮福映隨其叔定王阮福淳南逃至嘉定(今胡志明市一帶)。1777年定王及新政王阮福暘為西山軍所殺,阮福映被推為大元帥,並於1780年稱王,据嘉定(今胡志明市一帶)與西山軍對抗,1782年被西山軍擊敗,流亡富國島,旋即逃入暹羅求援。1784年与暹羅联军共抗西山朝,但再次為西山軍所敗,被迫再度流亡暹羅。此後希望藉助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传教士百多禄的關係來获得法国援助。1787年,百多禄攜阮福映的長子阮福景出使法國,並代表阮福映同法国政府签订《法越凡尔赛条约》,规定法国派兵援助阮福映,越南割讓沱㶞港(今岘港)和昆仑岛給法國。但是由於法國大革命的爆發,法國最终並沒有實質上幫助阮福映,因此阮福映也拒絕履行他在與法國所簽訂條約中的諾言。1789年乘西山朝內部分裂之機回國,奪取嘉定,之後逐漸平定全安南国境。 1802年改富春為順化,改元嘉隆,建立阮朝。初訂新國號為「南越」;12月,遣使向中国清朝請求冊封。1803年6月,嘉慶帝封阮福映為「越南國王」,確定新國號「越南」,但有時仍舊使用原國號「大越」。1806年,阮福映舉行登基大典稱帝,正式登基。在位期間進行軍事、行政、經濟、文教等方面的改革,大興土木修建城市、官道等建築。1815年參照中國的《大清律》,頒行《嘉隆律書》(當時稱為《皇朝律例》)。 1820年逝世,在位18年,終年58歲。其子明命帝繼位。.

新!!: 牛痘和阮福映 · 查看更多 »

葉貽銓

葉貽銓,字子衡,世称叶子横,日本籍,是富翁葉澄衷之第四個兒子,浙江鎮海庄市人。少年時在上海讀書,愛文學,跟私家英國教師學西洋文化。1899年與二哥葉貽釗繼承葉氏企業,兼任老順記各企業的聯號董事長。1908年,葉氏在上海自建私人花園洋房,消費20萬兩銀,佔地120畝,稱為「上海夜花園」。1933年,葉氏將洋房捐獻給「澄衷肺病療養院」作為慈善事業。在葉氏義莊內,還附設洋龍救火會、牛痘局,私人墓園改作公益的蓬萊公墓。.

新!!: 牛痘和葉貽銓 · 查看更多 »

臺南市私立港明高級中學

臺南市私立港明高級中學(Kang Ming Senior High School,KMSH),位於中華民國臺南市西港區,創校於1962年。.

新!!: 牛痘和臺南市私立港明高級中學 · 查看更多 »

腦硫脂

腦硫脂(英語:sulfatide,硫酸腦苷脂、硫苷脂、硫脂類、半乳糖酰基鞘氨醇/3-O-sulfogalactosylceramide、SM4、硫酸化半乳糖/sulfated galactocerebroside)屬於一類,具體上是"硫酸醣脂"(sulfoglycolipid)的一類,因其含硫酸基糖脂。腦硫脂的合成主要在内质网開始而在高尔基体結束,過程中轉化成半乳糖之後硫化為腦硫脂。在髓磷脂的半乳糖脂中,有1/5是腦硫脂。腦硫脂主要被發現在由中樞神經系統的及周围神经系统中,施旺細胞所產生髓鞘细胞膜的胞膜外片上。然而,腦硫脂也存在於真核生物組織的許多細胞之细胞膜的胞膜外片上。 因為腦硫脂是一種多功能分子,它可以在多種生物學領域中使用。除了作為膜成分,腦硫脂功能作用在(靶向蛋白)、、神经可塑性、記憶及"神經膠質細胞軸突的相互作用"(glial-axon interaction)等功能上。腦硫脂也作用在一些生理過程及系統上,包括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胰岛素分泌、凝血、,及細菌感染等。其結果是,腦硫脂或可關聯於或也能夠結合到腎組織、癌症細胞/組織、红血球細胞及血小板的表面、免疫系統中的CD1a-d細胞、許多細菌細胞、一些病毒、髓鞘、神經元,以及星形膠質細胞等組織上。 硫脂顯出異常的代谢或改變也與各種病理病症有關包括在神經病理學(neuropathology)上,比如異染性腦白質退化症(MLD)、阿兹海默病及帕金森氏症。腦硫脂也與糖尿病,癌遠端轉移,及病毒包括HIV-1(HIV-1/Subtypes of HIV)、甲型流感病毒、丙型肝炎以及牛痘病毒(Vaccinia virus)等有關。此外,硫脂的過度顯現出與癫痫及「聽原性癲癇發作」(audiogenic seizures)以及其它神经系统裡的病理狀態有關。 過往及正在進行的研究將繼續闡明腦硫脂的多種生物學功能及其眾多的影響,且在病理学上已相關聯到腦硫脂。大多數研究利用小鼠模型,而且異源性表達(heterologous expression)系統也被利用,包括到但不限於"Madin-Darby犬腎細胞"及羰基硫-7細胞。.

新!!: 牛痘和腦硫脂 · 查看更多 »

雙硫鍵

雙硫鍵在化學上是一條從結合硫醇而衍生的單共價鍵。它又稱為二硫鍵或雙硫橋,大部分用於生物化學的範疇。其正式名稱應為過硫化物,但卻甚少使用。與過氧化物(R-O-O-R)相似,它的整體連結是R-S-S-R。雙硫鍵一般都是從巯基的氧化形成: 三個硫原子按序列連結有時被稱為三硫鍵,但其實只是兩個雙硫鍵。雙硫鍵在橡膠的硫化有著重要的地位。.

新!!: 牛痘和雙硫鍵 · 查看更多 »

Orthopoxvirus

#重定向 牛痘.

新!!: 牛痘和Orthopoxvirus · 查看更多 »

接種疫苗爭議

接種疫苗的爭議甚至比「疫苗」和「接種疫苗」這兩個詞彙發明還要早80年,至今也仍有相關的爭議。反對疫苗接種的人,質疑疫苗的有效性、安全性(例如疫苗的副作用,以及可能帶來的不良反應),也質疑是否有必要接種建議的疫苗。他們也同時質疑強制接種疫苗違反了基本人權,使人們無法自行做出醫療決策,或是認為疾病是神給罪人的懲罰,用疫苗來避免疾病的作法會違反宗教教條。 這些反對疫苗接種的論點造成部份社區的疫苗接種率下降,也有一些幼童疾病原本可以預防,但因為疫苗接種率下降而再度甚至造成死亡。 早期因為微生物及消毒之類的知識還不足,疫苗確實有造成一些副作用,甚至人員的傷亡。根據疫苗相關的研究,疫苗防止傳染病,減少死亡的效果,遠勝於其所帶來的副作用。疫苗的效果很大一部份與大眾對疫苗的信心有關。關於現代大眾對疫苗安全性的質疑,大都有一定的模式:假設了疫苗潛在的副作用、發佈了一些不夠成熟完整的相關新聞、而一開始認定疫苗有副作用的研究並未再被重複檢視;最後,疫苗只得花上數年的時間來重新獲得大眾信任。像提出的麻腮風三聯疫苗可能導致自閉症的爭議即為一個著名的例子。 公眾反對疫苗接種的反應造成了一些疾病原來可以預防,但其感染比率卻反而上昇,像麻疹即為著名的例子。2011年時麻腮風三聯疫苗和自閉症有關的說法被評為「近100年來破壞性最大的醫學騙局」。.

新!!: 牛痘和接種疫苗爭議 · 查看更多 »

東華痘局

東華痘局(Tung Wah Smallpox Hospital)是香港昔日一所醫院,位於香港島堅尼地城加惠民道,為當時防治天花的主要設施之一,現已拆卸,僅留下拱形牌坊及基石。.

新!!: 牛痘和東華痘局 · 查看更多 »

松景慎

松景慎(;),和名仲地親雲上紀仁(),童名松金,號良翁。琉球國第二尚氏王朝醫學家,他是琉球第一位學得種牛痘的醫師,被譽為「琉球種痘之父」。.

新!!: 牛痘和松景慎 · 查看更多 »

母乳哺育

母乳哺育(Breastfeeding),亦稱哺乳、授乳或母乳餵養,指的是女性以乳房餵食婴儿母乳的行為。婴儿有吮吸反射,因此可以吮吸乳房並吞嚥母乳,專家建議在出生後一小時即可哺餵母乳,之後可持續哺乳直到嬰兒自行斷奶為止。嬰兒出生前數周大約每二至三小時即需哺乳一次 -->,每次餵食約需十至十五分鐘。嬰兒逐漸長大後,餵食頻率可以調降。母親也能預先用擠乳器抽出母乳,之後再進行餵食。有些職業婦女的小孩是由其他人照顧,但由婦女提供母乳喂小孩。哺乳相較配方奶來說有許多好處。 假設大多數嬰兒皆採母乳哺育的方式育幼,估計可以避免約820,000名嬰兒於五歲前死亡。不論發展中國家或已開發國家,哺乳均可減少呼吸道感染和腹瀉的機會,還能降低哮喘、食物過敏、乳糜泻、1型糖尿病,以及白血病的風險。哺乳也可能提升嬰兒的認知能力發展及減少成人後肥胖的機會。母乳哺育可能對部分母親造成壓力,在已開發國家,將母乳以奶瓶餵食,對嬰兒的成長並無影響。 純母乳哺育六個月之後,除了餵母乳外,也可以加入適合小孩年齡的副食品,一直到二歲為止。美國小兒科協會建議在純母乳哺育的六個月後,在母親和小孩都有意願的情形下,可以再繼續餵母乳一年。 哺乳對母親的好處包含減少產後出血、加強子宫的產後收縮、減重,以及減少产后抑郁症的機會 -->。母乳哺育也能延遲月經和生育能力的回復,此現象稱為泌乳停經 -->。長期的好處包含減少乳癌、心血管疾病,和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風險。哺乳也能節省購買配方奶粉所花費的支出。 世界卫生组织等健康促進組織建議嬰兒出生後前六個月完全僅給予母乳,避免給予其他副食品或飲品,但可以給予適量的维生素D。六個月以後可以給予一些副食品,但還是建議持續哺乳到至少1至2歲。全球僅有38%的嬰兒在出生後六個月僅食用母乳。在美國,有75%的母親一開始餵食母乳,但只有13%持續到六個月。不允許哺乳的狀況很罕見,例如說母親使用娛樂性藥物等等。哺乳期間使用菸、少量酒品、咖啡仍建議持續哺乳。.

新!!: 牛痘和母乳哺育 · 查看更多 »

潘仕成

潘仕成(),字德畬、德輿,祖籍福建,家族世居廣州,先祖以鹽商起家,至潘仕成時為廣州十三行家族鉅賈第三代,晚清巨富、慈善家。.

新!!: 牛痘和潘仕成 · 查看更多 »

明命帝

明命帝(;),阮聖祖(),名阮福晈(),又名阮福膽(),是越南阮朝第二代君主,1820年至1841年在位。年號明命。 1820年繼位之後,继承父亲的治国路线,一心想将越南建设成像清朝一样的大帝国。在位期間,他進行了多項改革,使阮朝處於鼎盛时期。他還對真臘(今柬埔寨)、哀牢(今寮國)進行軍事擴張,使越南的疆域达到有史以來的最大。 在對外政策上,明命帝施行閉關鎖國的政策,在國內則禁止基督教的傳播。1839年,明命帝將國號改為「大南」。 1841年逝世,葬於孝陵,子紹治帝繼位。.

新!!: 牛痘和明命帝 · 查看更多 »

愛德華·詹納

愛德華·詹納(英文:Edward Jenner,),FRS,亦譯作愛德華·金納或琴納,是一名英國醫生,生於英國告羅士打郡伯克利牧區一個牧師家庭,以研究及推廣牛痘疫苗,防止天花而聞名,被稱為疫苗之父。并且为后人的研究打开了通道,促使巴斯德、科赫等人针对其他疾病寻求治疗和免疫的方法。 詹納早年在出生地英國的格洛斯特郡讀書,之後在倫敦的一位名為盧德洛的外科醫生之下學習解剖及外科,後來回到出生地,在鄉村行醫。 18世紀是天花肆虐欧洲的年代。當時的英國使用人痘接種術,辦法是把天花病患者身上的膿,以小刀拭在受種者的皮膚之下。受種者因為不是透過空氣在肺部染病,因此多數只會出現輕微的天花症狀。但這種天花接種有嚴重缺點:因為受接種的人是得到了真正的天花病,故此還是有死亡的可能。而且受種者在完全產生抵抗力之前,會把天花傳染給身旁未有抵抗力的家人,所以必須隔離。 當時的英國鄉間流行一個民間傳說:一個人只要曾經染上牛痘,便不會再染上天花。擠牛奶的女工多數都曾感染牛痘,亦的確很少患上天花。詹納意會到倘若傳說屬實,牛痘是跟天花有關,那麼以牛痘接種代替天花接種將更為理想。1796年5月14日,詹納進行實驗。他以接種牛痘漿的方法,用一把清潔的柳葉刀在一名八歲男孩詹姆士·菲利浦的兩隻胳膊上,劃了幾道傷口,然后替他接種牛痘,預防天花。男孩染上牛痘後,六星期內康復。之後詹納再替男孩接種天花,結果男孩完全沒有受感染,證明了牛痘能令人對天花產生免疫。 詹納稱他的方法為「預防接種」(Vaccination),Vacca 是拉丁文中「牛」的意思。之後他在1798年出版關於預防接種辦法的書:《關於牛痘預防接種的原因與後果》(《An Inquiry into the Causes and Effects of the Variolae Vaccinae, a Disease Known by the Name of Cow Pox》),並首次在書中使用了病毒(virus)一字。詹納認識到預防接種可能達到的最終結果。他希望有朝一日可以令天花在地球上絕跡。他的夢想最後在全球的努力合作下取得成功,1980年天花病終於在地球消失。 除了發明牛痘接種外,詹納還是一個對大自然觀察入微的科學家。杜鹃的雛鳥會把同巢其他雀鳥的蛋及幼雛推出巢外,亦是最先由詹納發現。因為這項觀察,詹納被英國皇家學會在1789年選為院士。.

新!!: 牛痘和愛德華·詹納 · 查看更多 »

曹善允

曹善允,CBE,LLD,JP(,),香港律師、政治家和紳商,1929年至1937年任立法局非官守議員,另曾任潔淨局議員、團防局紳、香港大學校董、華人公立醫局委員會副主席和港府教育委員會委員等公職。 早年先後在上海和英國受教的曹善允,對香港20世紀初的教育和醫療發展起重要貢獻,他是香港大學、聖士提反書院、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金文泰中學和民生書院等學府的創校人及籌款人之一,也曾多次為聖保羅書院籌募經費;此外,他又參與創辦雅麗氏紀念產科醫院、何妙齡醫院、以及在1922年與歐海倫醫生合作創辦贊育醫院。曹善允在1915年和1916年間在華人社區推動種痘運動,後在1925年省港大罷工期間設法維持社會秩序,深獲港府肯定,屢獲殊勳。 在1912年,何啟爵士與區德合組啟德營業有限公司,銳意在九龍灣填海,計劃興建稱之為啟德濱的「花園城市」。但何啟淡出後,填海計劃由本身是公司董事之一的曹善允繼續主持,並成功爭取港府在1915年批准填海計劃。共分三期的啟德填海計劃在1916年正式展開,雖然啟德公司完成了首兩期填海,然而,第三期填海卻無疾而終。為免填海計劃泡湯,港府在1927年宣佈接手第三期填海,並收回已填海但尚未發展的土地,整個地段日後逐漸發展,成為香港啟德國際機場。.

新!!: 牛痘和曹善允 · 查看更多 »

1805年

没有描述。

新!!: 牛痘和1805年 · 查看更多 »

18世纪

1701年1月1日至1800年12月31日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18世纪。這個世紀注重的是“穩定”與“和諧”,卻也是人們對自然探索的萌芽期。民主思潮逐渐燃起,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 政治上,歐洲各國開始與中國、印度和土耳其進行小規模的通商貿易,並持續在東南亞與大洋州建立殖民據點。此時多數的君主制國家(如大清帝国、蒙兀兒帝國、法蘭西帝國、奥斯曼帝国、奧地利帝國、俄羅斯帝國)正處於全盛時期,但民主思潮卻逐漸燃起,並以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影響最深。 學術上,在西歐興起的啟蒙運動開始挑戰基督教教會的思想體系,使科學的成果感染到社會的各個層面,而歐洲以外的地區也透過傳教與貿易的方式接觸這思潮,進而產生小規模的學術復興運動。 另外,由於商業上的需要,部分技術孕育而生,成為工業革命之濫觴。而在技術外,生產與管理方式在西歐逐漸發生改變:傳統世襲的學徒制逐漸被破壞,分工與工廠生產方式開始抬頭。 藝術與文化上,追尋希臘與古羅馬風格的新古典主義盛行西方世界,並影響印度與中國的宮廷藝術。但同樣的,中國和大洋洲的文化物品流入歐洲,使西方世界的上流社會吹起十分表面的異國風。.

新!!: 牛痘和18世纪 · 查看更多 »

5月14日

5月14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34天(闰年第135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31天。.

新!!: 牛痘和5月14日 · 查看更多 »

5月17日

5月17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37天(闰年第138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28天。.

新!!: 牛痘和5月17日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牛痘接種術牛痘病毒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