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爱尔兰内战

指数 爱尔兰内战

爱尔兰内战(英语:Irish Civil War,爱尔兰语:Cogadh Cathartha na hÉireann,1922年6月28日—1923年5月24日),是一场1921年12月6日签署的建立了爱尔兰自由邦(今天的爱尔兰共和国的前身)的英爱条约的支持者与反对者之间的冲突。条约的反对者反对保留英国与爱尔兰之间的宪政联系和北爱尔兰六郡未被包括于自由邦之内。内战伤亡远大于之前的爱尔兰独立战争之伤亡,并在爱尔兰社会留下深刻裂痕,它对今日爱尔兰政治的影响仍显而易见。.

24 关系: 奥康奈尔街布倫輕機槍北爱尔兰问题國民議會表決英愛條約国父四法院第一代阿拉曼的蒙哥馬利子爵伯納德·蒙哥馬利爱尔兰大饥荒爱尔兰共和军爱尔兰统一党爱尔兰独立战争爱尔兰自由邦牛虻 (小说)風吹稻浪迈克尔·柯林斯都柏林都柏林战役肯·洛區英爱条约李-恩菲爾德步槍欧洲战争列表汤普森冲锋枪战争列表 (1900年-1944年)1923年

奥康奈尔街

奥康内尔街(O'Connell Street)是都柏林的主要街道,南北走向穿过该市的市中心,开辟于18世纪。其南端利菲河奥康内尔桥头宽49米(160英尺),北端宽46米(150英尺),长500米(1650英尺)。该街原名萨克维尔街(Sackville Street),1924年以十九世纪初爱尔兰民族主义运动领袖丹尼尔奥康内尔命名 其雕像矗立在街的尽头,面向奥康内尔桥。 奥康内尔街沿线有许多漂亮的建筑物,是都柏林最壮观的一条商业街,由于在爱尔兰独立斗争和随后的内战中受到广泛的破坏,奥康内尔街很大程度上是在20世纪初重建。 这条街的沿线有爱尔兰许多政治领袖的纪念碑和雕像。最新的公共艺术则是高120米的针状不锈钢雕塑都柏林尖塔,建于2003年。 奥康内尔街往往是爱尔兰历史的中心舞台,是1916年复活节起义、1922年爱尔兰内战、1966年破坏纳尔逊纪念柱、和许多公众庆祝活动,抗议和示威活动的背景。今天,该街道为一年一度的圣帕特里克节游行的主要路径。.

新!!: 爱尔兰内战和奥康奈尔街 · 查看更多 »

布倫輕機槍

布倫輕機槍又稱布朗輕機槍(Bren),旧译勃然机枪,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軍隊的輕機槍。布倫輕機槍經過苛刻的測試,良好的作戰能力使得它的使用範圍十分廣泛。與美國的白朗寧自動步槍一樣,能夠提供壓制和支援火力。.

新!!: 爱尔兰内战和布倫輕機槍 · 查看更多 »

北爱尔兰问题

北爱尔兰问题(The Troubles,Na Trioblóidí)简称为北爱问题,是指由1960年代末至1990年代末在北爱尔兰的长期暴力活动,是持续不断在爱尔兰发生的周期性暴力冲突,该冲突在由英国和爱尔兰政府于1998年4月10日签订北爱和平协议后中止。 对北爱问题的观点繁杂不一,称其是一场多方冲突、游击战或低強度戰爭,甚至是一场内战。参与者包括共和派与保皇派的准军事组织、、英国陆军及其他人员,超过3,500人因为冲突而丧生。 這場暴力衝突始於一場抗議歧視天主教愛國者的新教政府的社會運動Dominic Bryan.

新!!: 爱尔兰内战和北爱尔兰问题 · 查看更多 »

國民議會表決英愛條約

國民議會表決英愛條約是指愛爾蘭國民議會針對《英愛條約》進行表決。1921年12月6日,英國和愛爾蘭雙方在倫敦簽署《英愛條約》,愛爾蘭國民議會在經過辯論後,在1922年1月7日針對條約批准投票表決,最終以64票支持、57票反對通過,同時包括和3名成員則未投票。新芬黨在條約投票後分裂成,從而導致1922年6月至1923年5月爆發愛爾蘭內戰。.

新!!: 爱尔兰内战和國民議會表決英愛條約 · 查看更多 »

国父

国父(Father of the Nation),或称为国家之父、祖国之父、建国之父、国民之父、民族之父、独立之父,是给予当前国家政权奠基者的称谓,当匹配此荣誉者多于一人时,则统称为开国元老或开国元勋(Founding Fathers)。 现代汉语中的“国父”一词,可考证的最早出处是清代学者梁廷枏的著作《海国四说》,书中提及第一任美国总统喬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逝世时,举国称其为国父。.

新!!: 爱尔兰内战和国父 · 查看更多 »

四法院

四法院(Four Courts)是位於愛爾蘭首都都柏林的一座建築。四法院是愛爾蘭共和國最高法院、高等法院(High Court)、特別刑事法院(Special Criminal Court)、中央刑事法院(Central Criminal Court)的所在地,名稱由此得來。建築修建於1796年至1802年。在復活節起義和愛爾蘭內戰期間,這裡曾是激戰之地。1932年重建。四法院是都柏林著名的觀光景點。 Category:都柏林建築物 Category:1932年建立 Category:欧洲法院.

新!!: 爱尔兰内战和四法院 · 查看更多 »

第一代阿拉曼的蒙哥馬利子爵伯納德·蒙哥馬利

一代阿拉曼的蒙哥馬利子爵伯纳德·劳·蒙哥马利,KG,GCB,DSO,PC(Bernard Law Montgomery, 1st Viscount Montgomery of Alamein,),英国陆军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著名的军事指挥官。1887年11月17日出生在伦敦肯宁顿区圣马克教区的牧师家庭。1901年14岁时才正式上学,文化课成绩极差,但体育成绩极好。1908年,毕业于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12月任英国驻印度的少尉排长。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升任旅参谋长和师作战参谋。大战结束时任师司令部中校参谋。在2002年,BBC舉行了一個名為「最偉大的100名英國人」的調查,結果蒙哥馬利得第88名。領軍戰鬥最著名的經典戰役就是擊倒「沙漠之狐」隆美爾,在阿拉曼戰役時與之對壘超過100日,並以海、空軍封鎖西西里海峽,致使隆美爾彈盡援絕而撤軍。.

新!!: 爱尔兰内战和第一代阿拉曼的蒙哥馬利子爵伯納德·蒙哥馬利 · 查看更多 »

爱尔兰大饥荒

爱尔兰大饥荒,俗稱馬鈴薯饑荒,是一场发生于1845年至1852年间的饥荒。在这7年的时间内,英國統治下的爱尔兰人口锐减了将近四分之一;这个数目除了饿死,病死者,也包括了約一百万因饑荒而移居海外的爱尔兰人。 造成饥荒的主要因素是一种称为(Phytophthora infestans)的卵菌所带来的晚疫病,造成马铃薯腐烂繼而失收。马铃薯是当时的爱尔兰人的主要粮食来源,這次災害加上许多社会与经济因素,使得广泛的失收严重地打击了贫苦农民的生计。大饑荒对爱尔兰的社会,文化,人口有深远的影响,许多历史学家把爱尔兰历史分为饥荒前、饑荒后两部分。在愛爾蘭發生馬鈴薯飢荒時期大不列顛仍從美洲進口大量糧產,其中一部分甚至經過愛爾蘭的港口轉運;但飢餓的愛爾蘭人卻買不起這些糧食,英國政府提供的協助也十分稀少,最終造成高比例的愛爾蘭人餓死。.

新!!: 爱尔兰内战和爱尔兰大饥荒 · 查看更多 »

爱尔兰共和军

爱尔兰共和军(英文:Irish Republican Army,簡稱IRA;愛爾蘭語:Óglaigh na hÉireann),曾为爱尔兰独立,後为统一北爱尔兰而战斗的组织。中文圈常指臨時派愛爾蘭共和軍,但以下組織皆稱為愛爾蘭共和軍:.

新!!: 爱尔兰内战和爱尔兰共和军 · 查看更多 »

爱尔兰统一党

爱尔兰统一党(Fine Gael,,直譯為「爱尔兰家庭」或「愛爾蘭部落」)是爱尔兰共和国自由保守主義及基督教民主主義政黨,爱尔兰议会第一大政党,统一党拥有30000名成员,也是爱尔兰目前的执政党。.

新!!: 爱尔兰内战和爱尔兰统一党 · 查看更多 »

爱尔兰独立战争

爱尔兰独立战争(英语:Irish War of Independence;爱尔兰语:Cogadh na Saoirse)又称英爱战争(英语:Anglo-Irish War;爱尔兰语:Cogadh Angla-Éireannach),是一场爱尔兰共和军在爱尔兰发动的游击战,以反对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对爱尔兰的统治。战争理由起因於1918年由大多数爱尔兰籍英国国会议员建立的第一届爱尔兰国会的合法性之質疑。战争从1919年1月21日始,自1921年7月11日休战协议止。 参加这场战争的爱尔兰共和军经常被称作“”(英语:Old IRA),以区别于之后使用同样名称的其他组织。.

新!!: 爱尔兰内战和爱尔兰独立战争 · 查看更多 »

爱尔兰自由邦

爱尔兰自由邦(Irish Free State,Saorstát Éireann)()是由爱尔兰32郡中由英国和爱尔兰共和国代表于1921年12月6日在伦敦签署的《爱尔兰自由邦协定》(或《英愛條約》)规定的从英國分裂出来的26郡组成的国家。爱尔兰自由邦从1922年12月6日产生,取代两个同时并存但名义上又敌对的国家:由1920年爱尔兰政府法规定的,1922年一月起由一个叫做迈克尔·柯林斯领导的临时政府统治的,“法理上”的南愛爾蘭;以及一个由爱尔兰国会在1919年建立的,由爱尔兰国会议长亚瑟·格利菲斯领导的“事实上的”爱尔兰共和国。(1922年8月,两个国家由于各自领导人的死亡合并生效;两个头衔同时被W.T.科斯格雷夫拥有。).

新!!: 爱尔兰内战和爱尔兰自由邦 · 查看更多 »

牛虻 (小说)

《牛虻》(The Gadfly)是爱尔兰作家艾捷尔·丽莲·伏尼契创作的一部小说,发表在1897年(美国,六月;英国,同年九月),故事发生在1840年代奥地利统治下的意大利,一个充满起义和反抗的时代。 故事围绕主角亚瑟伯顿,一名青年运动的成员,和他的对手蒙塔内利。 同时,亚瑟和他爱的婕玛悲剧性的关系也贯穿了整个故事。 这是一个关于信仰、幻灭、革命、爱情和英雄主义的故事。.

新!!: 爱尔兰内战和牛虻 (小说) · 查看更多 »

風吹稻浪

《風吹稻浪》(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是一部堅·盧治導演的2006年英國電影,由堅·盧治的長期合作伙伴——保羅·拉維提編劇、莉碧加·奧拜恩監製、Sixteen Films製作。影片背景是愛爾蘭獨立戰爭(1919年-1921年)、愛爾蘭內戰(1922年-1923年)期間,講述一對愛爾蘭南部科克郡的年輕兄弟戴文(Damien)與泰迪(Teddy),參與愛爾蘭共和軍爭取愛爾蘭獨立,以及後來兄弟因對《英愛條約》的不同見解,引發兄弟鬩牆的悲劇。電影名稱取自19世紀愛爾蘭詩人Robert Dwyer Joyce 的同名民謠(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 本片入圍2006年第59屆康城影展,導演憑本片首次獲得最高榮譽的金棕櫚獎。本片是堅·盧治仡今最賣坐的電影,同時也是歷來最高收益的愛爾蘭獨立電影。.

新!!: 爱尔兰内战和風吹稻浪 · 查看更多 »

迈克尔·柯林斯

迈克尔·约翰·“米克”·柯林斯(英语:Michael John "Mick" Collins,爱尔兰语名:Mícheál Seán Ó Coileáin;1890年10月16日—1922年8月22日)是爱尔兰革命领导人,爱尔兰共和国财政部长,爱尔兰共和军情报首長,英爱条约谈判爱尔兰代表团成员,爱尔兰临时政府主席和爱尔兰国民军总司令。他在1922年8月于爱尔兰内战中被枪击身亡。大多数爱尔兰政治党派都承认他对现代爱尔兰国家的建立做出的贡献,政治党派“爱尔兰统一党”(Fine Gael)的成员和支持者们特别将其作为运动的创始人来纪念;该党原名“盖尔联盟”(Cumann na nGaedhael))。.

新!!: 爱尔兰内战和迈克尔·柯林斯 · 查看更多 »

都柏林

都柏林(Dublin;Baile Átha Cliath)是愛爾蘭共和國的首都以及最大的城市,靠近愛爾蘭島東岸的中心點,位處都柏林郡的利菲河(River Liffey)河口、都柏林地區的中心。都柏林自中世紀以來一直是愛爾蘭首都城市,也是愛爾蘭島上最大的城市。由於很多高技術企業聚集,所以有歐洲的硅谷之稱。 Dublin這個字起源於愛爾蘭語的Dubh Linn(意為「黑色池塘」)。都柏林的現代愛爾蘭名Baile Átha Cliath(意為「蘆葦障礙做成的淺灘之城」)則是指在黑色池塘旁邊的定居地。 最早關於都柏林的文獻是托勒密的手稿,大約寫於140年,他稱之為埃布拉納(Eblana)。 都柏林在官方城市邊界內的人口是大約495,000人(愛爾蘭中央統計處2002年人口調查),然而這種統計已經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因為都柏林的市郊地區和衛星城鎮已經大幅地發展與擴張。都柏林市和都柏林郡的人口加起來已經超過了1,100,000人(愛爾蘭中央統計處2002年人口調查)。雖然對於「大都柏林都會區」的定義沒有一個確切的共識,但是普遍而言大家可以接受這個地區包括了都柏林市和郡,以及部份的威克婁郡、基爾代爾郡和米斯郡,因為通勤帶可以延伸到很遠的地方。.

新!!: 爱尔兰内战和都柏林 · 查看更多 »

都柏林战役

都柏林戰役,1922年6月28日至7月5日期间发生于爱尔兰首都都柏林的一场为期一周的巷战,标志着1922-23年爱尔兰内战的爆发。战役始于爱尔兰自由邦临时政府的军队攻击占领了法院大厦的反对自由邦协议的爱尔兰共和军顽固派,结局是临时政府的军队击败了共和军并占有了首都。.

新!!: 爱尔兰内战和都柏林战役 · 查看更多 »

肯·洛區

堅·盧治(Ken Loach;),英國獨立電影與電視導演編劇,影視作品以寫實自然的技法與社會性題材,關注低下階層生活,勞工權益,以及宣扬社會主義理念而廣為人識。電影作品屢次獲得國際影展多個獎項,包括康城影展金棕櫚獎及威尼斯影展的終身成就獎。.

新!!: 爱尔兰内战和肯·洛區 · 查看更多 »

英爱条约

《英爱条约》(英語:Anglo-Irish Treaty;愛爾蘭語:An Conradh Angla-Éireannach),是英国与爱尔兰代表于1921年签订的划分爱尔兰岛归属的条约。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原属英国的爱尔兰争取独立的斗争更加高涨。新芬党在都柏林召开国民议会,发表独立宣言,宣布成立共和国,并开展游击战争。1921年夏,英国自由党的大衛·勞合·喬治政府被迫与爱尔兰签订停战协定。1921年7月双方在伦敦开始谈判,与新芬党谈判代表阿瑟·格里菲斯和迈克尔·柯林斯于12月6日签订此约。 条约的主要内容是:把原先统一的爱尔兰岛分割为两部分,南部26郡,成立爱尔兰自由邦;北部6郡(现北爱尔兰),则划归英国。自由邦名义上享有自治自决的全权。但其对外政策和一部分内政仍置于英国监督之下。自由邦必须效忠英王,议会通过的法律,需经英国总督批准方能生效。 此外,英国藉口防务需要,继续控制某些港口。1922年1月7日,爱尔兰国民议会以64票对57票通过,1月14日,予以正式批准。据此条约,在爱尔兰南部实现有限的自治,基本结束了长达700年的英国殖民统治。但是北爱尔兰被人为地分割出去。 爱尔兰南北分裂后,自治政府军与共和军之间爆发内战,即為愛爾蘭內戰,后来英军加入战争。 Category:20世纪爱尔兰 Category:1920年代英國 Category:英國條約 Category:愛爾蘭條約 Category:20世纪和约 Category:1921年条约 Category:愛爾蘭-英國關係 Category:1921年12月.

新!!: 爱尔兰内战和英爱条约 · 查看更多 »

李-恩菲爾德步槍

李-恩菲爾德步槍(Lee-Enfield)也译李恩飞步枪是1895年至1956年英軍的制式手動步槍,有大量衍生型,亦是英聯邦國家的制式裝備,包括加拿大、紐西蘭、澳大利亞及印度。 李-恩菲爾德步槍發射.303 British口徑彈藥,取代了英軍早期的Martini-Henry、Martini-Enfield及Lee-Metford步槍,其後在1956年被L1A1 SLR取代,但部份英聯邦國家中仍有裝備,李-恩菲爾德步槍共生產了逾1千7百萬支。.

新!!: 爱尔兰内战和李-恩菲爾德步槍 · 查看更多 »

欧洲战争列表

本条目为自古以来发生于欧洲的具重大影响的战事列表,但不包括欧洲国家在欧洲范围以外参与的战争。.

新!!: 爱尔兰内战和欧洲战争列表 · 查看更多 »

汤普森冲锋枪

湯普森衝鋒槍(Thompson Submachine Gun),是美軍在二戰中最著名的衝鋒槍,由(John T. Thompson)在1910年代末期設計,並由美國的(Auto-Ordnance Company)生產。除了在戰爭中使用外,湯普森衝鋒槍也是當時美國警察與罪犯非常愛用的武器款式。在禁酒令時代以芝加哥黑幫為主的犯罪集團曾利用這款衝鋒槍造成許多傷亡,而使得它獲得湯米衝鋒槍(Tommy Gun)、芝加哥打字機(Chicago Typewriter)、芝加哥小提琴(Chicago Violin)或芝加哥鋼琴(Chicago Piano)等渾名。.

新!!: 爱尔兰内战和汤普森冲锋枪 · 查看更多 »

战争列表 (1900年-1944年)

Category:战争列表 Category:20世纪战争 Category:20世纪相关列表.

新!!: 爱尔兰内战和战争列表 (1900年-1944年) · 查看更多 »

1923年

请参看:.

新!!: 爱尔兰内战和1923年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愛爾蘭內戰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