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3 关系: 中國建築,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保定市,傅振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的中國古遺址列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表,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二批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燕赵文化,河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表,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戰國,易县博物馆。
中國建築
中國建築,亦作中華建築、漢式建築、中國式建築,以斗拱和屋簷為最大特點。與韓國建築、朝鲜建築、琉球建筑、日本建築、越南建築同屬東亞建築系列。.
查看 燕下都和中國建築
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
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评选,2001年3月29日在北京评出,参加了这次评选的专家学者来自8个国家级的文物考古机构、28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文物考古机构以及11所权威大学的考古文博院系。100项考古大发现中,旧石器时代7项,新石器时代30项,夏商周时期23项,秦汉魏晋南北朝有24项,隋唐及以后有16项。 名单按时代先后排列如下:.
保定市
保定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偏西。市境北临北京市、张家口市,东接廊坊市、沧州市,南邻石家庄市、衡水市,西界山西省大同市、忻州市。地处华北平原北部,太行山东麓,地势西高东低。拒马河、唐河、大沙河等由西向东流入白洋淀及大清河。全市总面积2.22万平方公里,人口1,155.24万,为河北省人口最多的地级市。保定曾先后为清代直隶省及近代河北省的省会,素称首都“南大门”,现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京津冀地区中心城市之一。.
查看 燕下都和保定市
傅振倫
傅振倫(),字維本,河北省新河縣人,家中為河北望族。192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曾於北京大學、北平大學、東北大學、南開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知名學府任教。為中國近代著名學者、歷史學家、考古學家、文物博物館專家,中國共產黨黨員,曾任職於中國歷史博物館研究員(現為中國國家博物館) 中國國家博物.
查看 燕下都和傅振倫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的中國古遺址列表
中國古遺址列表列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當中的古遺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表
1961年至201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了共七批4296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第四批开始,每批同时将一些未被列入的项目合并至现有项目中,共计188项。 国务院公布的第一至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类别和第四至七批类别不统一,其中前三批分为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石窟寺、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石刻及其他、古遗址、古墓葬等六类。从第四批开始,重新划分为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其他等六类。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基础上,国家文物局以新分类为准,对前三批进行了统一归类,同时对第一至七批重新进行了统一编号。本列表按照新分类统一整理。.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1961年3月4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共180处。1964年10月26日撤销1项(太平天国忠王府),1981年10月16日恢复1项(太平天国忠王府)。.
第二批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二批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是河北省人民政府于1982年7月23日公布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共计304处。其中含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20处、石窟寺8处、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109处、石刻及其他35处、古遗址71处、古墓葬61处。 这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1982年公布时并未冠以“第二批”的批次。在此之前,河北省人民委员会于1956年公布了第一批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7月23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重新公布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对1956年发布的名单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与增补,后来的资料中常常将这次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称作第二批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燕赵文化
燕赵文化是指以今中国境内的京津冀三地为中心形成和发展的一种漢族地域文化。.
查看 燕下都和燕赵文化
河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表
本列表是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子列表,列举在河北省境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文物局提出,河北省政府批准,上报国务院备案,正式对外公布并竖立标志的河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戰國
戰國時期(前5世紀~前221年),簡稱戰國。關於戰國的起始年份,共有7種說法,一般有周敬王四十四年(前476)、周定王十六年(前453年)或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這三種說法為較多人接受。而戰國時代結束於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統一中原。後世史家劃分東周前半為春秋時代及後半為戰國時代,東周在周赧王五十九(前256年)已被秦国灭亡,所以東周不完全包括戰國時代。戰國時期各諸侯國混戰不休,故後世稱之為「戰國」,「戰國」一名取自於西漢劉向所編注的《戰國策》。 周顯王三十五年(前334年)徐州相王、四十六年(公元前323年)五國相王後各大諸侯紛紛僭越稱王(吳、越、楚三國早在春秋時代已稱王),周天子權威進一步受損。戰國時代,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大規模變革,例如郡縣制度、私田制、廣泛應用鐵器和貴族因亡國變為平民傳播知識。各國為獲取土地、財富、人口不斷開展兼併戰爭,促使這個從春秋時期開始便戰爭不斷之土地逐漸走向新時代,塑造了中央集權國家「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的雛形。戰國承春秋亂世,啟帝秦發端,中續百家爭鳴,各國相繼圖強而舉國變法,涌現了大量名將爭鋒和名士縱橫捭闔之典故,為後世傳誦。.
查看 燕下都和戰國
易县博物馆
易县博物馆,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易州镇易水名苑,是集中展现易县历史文化的博物馆。.
查看 燕下都和易县博物馆
亦称为 燕下都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