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火星軌道穿越小行星

指数 火星軌道穿越小行星

火星軌道穿越小行星就是這顆小行星的軌道和火星的軌道相交。以下列出已經編號的地球軌道穿越小行星並且也包括2顆已編號的火星特洛伊特洛伊小行星:小行星5261(Eureka)和)。.

目录

  1. 33 关系: 天体列表小行星1065小行星137924小行星1685小行星2074小行星30785小行星311999小行星3200小行星3552小行星3908小行星4015小行星52760小行星719伊卡洛斯 (小行星)地理星 (小行星)匈牙利族小行星值得關注的小行星列表賽倫 (小行星)轨道共振迷蹤小行星阿多尼斯 (小行星)阿莫爾 (小行星)阿波羅 (小行星)長期共振V-型小行星水星軌道穿越小行星晴神星(35396) 1997 XF112001 DH472011 SC1912011 SL252011 UN632015 TB145

天体列表

天体(Astronomical object),又稱星体,指太空中的物体,更廣泛的解釋就是宇宙中的所有的個体。.

查看 火星軌道穿越小行星和天体列表

小行星1065

小行星1065也称亚孟森星(1065 Amundsenia),是一颗环绕太阳运行的微型行星。最初它被命名为1926 PD,它的现名是为了纪念罗尔德·亚孟森。亚孟森星的直径为30公里。.

查看 火星軌道穿越小行星和小行星1065

小行星137924

(也可以寫成2000 BD19) 是已被賦與序號的小行星中近日點最接近太陽的 (0.092AU,水星軌道半徑的38%)。還有高離心率,不僅使非常靠近太陽,也會相對的遠離太陽。他也是第三大的阿登型小行星 Retrieved 2011-09-12,並且是阿登型小行星中的小集團火星掠過者的成員 Retrieved 2011-09-12。它的軌道元素表示這可能是顆熄火彗星,在很久以前曾經有過彗星活動。 是LINEAR在2000年1月發現的,並且很快就被確認是一顆存在於1997年2月10日的帕羅馬乾板上的DANEOPS。這使它的軌道可以很精密的被測定,因此再次比對出2001年2月27日和2002年1月21日的影像。它的發現,擊敗了1995 CR最接近太陽的近日點和離心率最高的阿登型小行星兩項紀錄。 估計的表面溫度在近日點時可以達到~920 K,足以使鉛和鋅融化,而且可能連鋁都會融化。因為是如此的靠近太陽,因此被認為是測試愛因斯坦相對論的最佳候選者之一。.

查看 火星軌道穿越小行星和小行星137924

小行星1685

(1685) 托羅是一顆與地球以8:5和與金星以13:5共振軌道環繞太陽的阿波羅型小行星。由於這種不尋常的軌道,它有時也被稱為地球的第二顆衛星。 托羅是在1948年被卡爾·A.維他南在利克天文台發現的。它是被發現的第三顆阿波羅型小行星,名稱是用來向天文學家Samuel Herrick.的妻子,拜突利亞·托羅表達敬意。 Herrick曾經研究這顆小行星的軌道,並且要求繼(1580) 拜突利亞之後採用這個名字。 依據軌道路徑,(1685) 托羅是夕拉科加隕石來源的最佳候選者,這是所知唯一一顆曾經擊傷人的隕石,它於1954年11月30日在阿拉巴馬州的夕拉科加擊傷婦人安·霍奇斯.

查看 火星軌道穿越小行星和小行星1685

小行星2074

小行星2074(2074 Shoemaker),天文學臨時編號1974 UA,是一個火星軌道穿越小行星,由埃莉諾·赫琳於1974年10月17日發現於帕洛马山天文台。以天文學家尤金·舒梅克命名。.

查看 火星軌道穿越小行星和小行星2074

小行星30785

小行星30785(30785 Greeley),天文學臨時編號1988 PX,是一顆火星軌道穿越小行星,於1988年8月13日由卡羅琳·舒梅克和尤金·舒梅克在帕洛马山天文台發現。該小行星以行星科學家隆納·格里利命名。.

查看 火星軌道穿越小行星和小行星30785

小行星311999

是一顆位於火星後方60度的L5點上的一顆小行星。.

查看 火星軌道穿越小行星和小行星311999

小行星3200

3200 Phaethon ( ,有時被不正確的拼成Phaeton)是一顆阿波罗型小行星。它的天文学临时编号是1983 TB。它有著不尋常的軌道,它比任何已經命名的其他小行星更靠近太陽(雖然有其他尚未命名的小行星會更靠近太陽,目前已知至少有三顆,其中一顆已經有永久序號:(137924) 2000 BD19).

查看 火星軌道穿越小行星和小行星3200

小行星3552

小行星3552(唐吉訶德星,英文:3552 Don Quixote)是一顆小的主帶小行星、阿莫爾型小行星、火星軌道穿越小行星、潛在威脅天體的小行星。它有著像彗星軌道的高傾角和大約19公里的直徑,它的自轉週期為7.7小時。它是保罗·维尔特在1983年發現的,並且以西班牙作家米格尔·德·塞万提斯的小說唐吉訶德(1605年)的同名主人公命名。 唐吉訶德被懷疑是一顆熄火彗星。唐吉訶德經常受到木星的攝動。.

查看 火星軌道穿越小行星和小行星3552

小行星3908

小行星3908(英語:Nyx),阿莫爾型小行星,也是穿越火星軌道的小行星。於1980年8月6日被德國天文學家漢斯-埃米爾·舒斯特發現,當時的臨時編號為1980 PA,之後命名為Nyx,是希臘神話的夜晚之神。它的直徑約1.2公哩,是一顆V-型小行星,意味著它可能是灶神星的一塊碎片。 在2000年,使用阿雷西波和金石的電波望遠鏡觀測的形狀,製做了Nyx的模型,這顆小行星可以被描述成很好的球型,但是有很多的腫塊。 冥王星的衛星冥衛二最初被提議命名為Nyx,但是為了避免和這顆小行星混淆,所以冥衛二最終改名為與Nyx同音的Nix。.

查看 火星軌道穿越小行星和小行星3908

小行星4015

威爾遜-哈靈頓彗星是一顆週期彗星 (指定的形式為107P/威爾遜-哈靈頓)。 很少有其它的彗星有這樣的區分,事實上它也是小行星 (4015) 威爾遜-哈靈頓。順便一提,它也是目前英文名字最長的小行星 (共有17個字母)。 在1949年11月19日,艾伯特·喬治·威爾遜和羅柏特·G·哈靈頓在帕洛瑪天文台發現時它被歸類為彗星,但只獲得三次的攝影觀測,這顆彗星就失蹤了 (觀測的精確度不足以獲得軌道,以確定彗星未來的動向。參見失蹤的彗星)。 在1979年11月15日,帕洛瑪天文台的埃莉諾·F.·何琳 發現一顆越火星小行星,它被賦予1979 VA的臨時名稱,然後在1988年12月20日再被觀測到後,被賦予正式編號為4015。 在1992年8月13日,(4015) 1979 VA被報導與107P/威爾遜-哈靈頓是同一顆天體。當時,已經累積了足夠的小行星觀測資料,可以獲得精確的軌道,並搜尋舊的攝影乾片,從1949年的乾版中再發現丟失的彗星影像。 儘管1949年的影像顯示出彗星的容貌,但之後所有的影像顯示的都只是恆星的圖像,這表明可能是處於非活動狀態的彗星,只有很少的噴出物。 0.624的離心率,遠高於典型的小行星帶小行星,而比較像典型的週期彗星。 還有4顆在分類上暨是小行星又是彗星的天體是:(2060) 凱龍 (95P/開朗)、(7968) Elst-Pizarro (133P/Elst-Pizarro))、(60558) Echeclus (174P/Echeclus)、和(118401) 林尼爾 (176P/林尼爾)。作為雙重狀態的天體,對 (4015) 威爾遜-哈靈頓的天體測量觀測,必須使用小行星名稱提出報告。.

查看 火星軌道穿越小行星和小行星4015

小行星52760

(52760) 1998 ML14 (也可写作(52760) 1998 ML14)是一颗尚未命名的近地小行星, 同时也是一颗火星横断轨道小行星.

查看 火星軌道穿越小行星和小行星52760

小行星719

小行星719(719 Albert,719 阿爾伯特星)是一顆火星軌道穿越小行星,也是繼小行星433(爱神星)之後發現的第二顆阿莫爾型小行星。.

查看 火星軌道穿越小行星和小行星719

伊卡洛斯 (小行星)

(1566) 伊卡洛斯 是一顆阿波羅型小行星 (近地小行星的分支),它的近日點比水星還要靠近太陽,也就是說,它是一顆水星軌道穿越小行星。它也穿越金星和火星的軌道。它於1949年被沃爾特·巴德發現,名稱則源自希臘神話中飛得太靠近太陽的伊卡洛斯。 伊卡洛斯以9、19、或38年的間隔接近地球,在1968年6月14日,他很罕見的接近地球至640億米(400萬英里,或16倍的地月距離)。上次接近地球是在1996年,距離為1,510億米,幾乎是地月距離的40倍。下一次接近地球是2015年6月16日,距離為810億米(500萬英里)。.

查看 火星軌道穿越小行星和伊卡洛斯 (小行星)

地理星 (小行星)

地理星(小行星1620,Geographos,) 是艾伯特·喬治·威爾遜和魯道夫·閔可夫斯基在帕洛瑪天文台於1951年9月14日發現的小行星。他最初被賦與的臨時名稱是1951 RA,後來使用希臘文"地理學家 "意義的字 (geo– 'Earth' + graphos),以榮耀地理學家和國家地理學會。 地理星是一顆掠火小行星和近地小行星,分類上屬於阿波羅型。在1994年,他曾經距離地球中心只有500萬公里- 要到2586年才會再如此接近,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金石觀測站利用深空網路對它進行了雷觀測。結果圖樣顯示地理星是太陽系中一顆細長的天體,測量它的長寬是5.1 X 1.8 公里。 地理星是S-型小行星,意味著它有著相對較高和由鎳-鐵混合著鐵-和鎂-矽酸鹽成分。 地理星是美國的克萊門汀號的探測目標。然而,在接近它之前,一個推進器失靈,使任務被迫結束。.

查看 火星軌道穿越小行星和地理星 (小行星)

匈牙利族小行星

匈牙利族小行星是與太陽的距離在1.78至2.00天文單位之間的一群主帶小行星,這群小行星有著低離心率(小於0.18),和介於16至34度之間的傾角,軌道週期大約為2.5年.

查看 火星軌道穿越小行星和匈牙利族小行星

值得關注的小行星列表

以下列舉了太陽系中一些值得關注的小行星,此列表也包括木星軌道以外的小行星。如需更完整的列表,請參見依編號排列的小行星列表。 備註:任何小行星要在其軌道數據被準確得知以後才會賦予一個系統化的數字編號。在此之前,小行星只有一個臨時編號(provisional designation),如“1950 DA”。.

查看 火星軌道穿越小行星和值得關注的小行星列表

賽倫 (小行星)

(1009) 賽倫是一顆火星軌道穿越小行星,它是卡爾·威廉·雷睦斯在1923年10月31日發現的,隨後以希臘神話命名為賽倫。它的臨時名稱是1923 PE,並且是一顆迷蹤小行星,直到1982年才在帕洛瑪天文台48英吋 (120公分)施密特望遠鏡的底片中再尋獲。 (1009) 賽倫的半長軸是2.63AU,遠遠超越了火星,但是它的高離心率軌道使它會穿越火星軌道,而讓它能接近火星。它在1500年至2500年間會有11次接近火星至30Gm,在1940年最接近時,距離只有7.3Gm。.

查看 火星軌道穿越小行星和賽倫 (小行星)

轨道共振

軌道共振是天體力學中的一種效應與現象,是當在軌道上的天體於週期上有簡單(小數值)的整數比時,定期施加的引力影響到對方所產生的。軌道共振的物理原理在概念上類似於推動兒童盪的鞦韆,軌道和擺動的鞦韆之間有著一個自然頻率,其它機制和“推”所做的動作週期性的重複施加,產生累積性的影響。軌道共振大大的增加了相互之間引力影響的機構,即它們能夠改變或限制對方的軌道。在多數的情況下,這導致“不穩定”的互動,在其中的兩者互相交換動能和轉移軌道,直到共振不再存在。在某些情況下,一個諧振系統可以穩定和自我糾正,所以這些天體仍維持著共振。例如,木星衛星佳利美德、歐羅巴、和埃歐軌道的1:2:4共振,以及冥王星和海王星之間的2:3共振。土星內側衛星的不穩定共振造成土星環中間的空隙。1:1的共振(有著相似軌道半徑的天體)在特殊的情況下,造成太陽系大天體將共享軌道的小天體彈射出去;這是清除鄰居最廣泛應用的機制,而此一效果也應用在目前的行星定義中。 除了拉普拉斯共振圖(見下文)中指出,在這篇文章中的共振比率應被解釋為在相同的時間間隔內完成軌道數的比例,而不是作為公轉週期比(其中將會呈反比關係)。上面2:3的比例意味著在冥王星完成兩次完整公轉的時間,海王星要完成三次完整的公轉。.

查看 火星軌道穿越小行星和轨道共振

迷蹤小行星

迷蹤小行星或迷蹤行星是曾經觀測過但已失去它們蹤影的小行星。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曾經找回許多失蹤的小行星,但是仍有許多的小行星和其它類型的太陽系小天體仍然繼續留在失蹤的名單上lost asteroid.

查看 火星軌道穿越小行星和迷蹤小行星

阿多尼斯 (小行星)

(2101) 阿多尼斯是第一顆被觀測到的近地小行星。它在1936年被尤金·德爾波特發現並命名為阿多尼斯,他是與維納斯墬入愛河的美麗青年。(2101) 阿多尼斯的直徑經過測量據信是1公里。 在發現的初期因為太過於接近,以致沒有足夠的觀測資料可以計算軌道,因此一度成為迷蹤小行星,直到1977年才被查爾斯·科瓦爾重新發現。 (2101) 阿多尼斯是繼(1862) 阿波羅之後發現的第二顆阿波羅型小行星,但它可能是一顆熄火彗星,並可能是一些流星雨的來源。 (2101) 阿多尼斯會接近金星、地球、和火星,它在 21世紀會六度接近地球至30 Gm,最接近的一次是在2036年的5.3Gm。.

查看 火星軌道穿越小行星和阿多尼斯 (小行星)

阿莫爾 (小行星)

(1221) 阿莫爾是阿莫爾型小行星的代表,是軌道範圍介於地球和火星之間的近地小行星之一。(1221) 阿莫爾型通常是穿越火星軌道的小行星,但是不會穿越地球軌道。 尤金·德爾波特在距離地球1,600萬公里 (大約是地月距離的40被) 處拍攝到(1221) 阿莫爾;這也是第一次在如此接近地球的距離上觀測到小行星。一個月之後,發現(1862) 阿波羅穿越過地球的軌道,使科學界突然意識到這些飛行中的小行星對地球有著潛在的威脅。 阿莫爾視依據羅馬神話的愛神命名的,但大家熟知的愛神是丘比特。可以參考(763) 丘比特和(433) 愛神星,它們是依據相似的希臘神話命名的。巧合的是(433) 愛神星像(1221) 阿莫爾一樣,都曾經接近地球,而且它也是越過火星軌道的小行星。.

查看 火星軌道穿越小行星和阿莫爾 (小行星)

阿波羅 (小行星)

(1862) 阿波羅是卡爾·雷恩繆斯在1932年發現的一顆Q-型小行星,但是一度遺失,直到1973年才再被發現,它的名稱是希臘的太陽神。 它是第一顆被發現的阿波羅型小行星,並以他命名該型小行星,但因為它曾失蹤過,因此序號為1862,比其他的阿波羅型小行星,例如(1566) 伊卡洛斯,的序號更高。分析它的自轉提供了YORP效應的觀測證據。 它是第一顆被確認會穿越地球軌道的小行星,它也會穿越金星和火星的軌道。.

查看 火星軌道穿越小行星和阿波羅 (小行星)

長期共振

長期共振是軌道共振的一種型態。 長期共振發生於兩個軌道之間的同步(近日點的進動,頻率g,或升交點,頻率 s,或兩者都有)引發的進動。小天體與相較之下很大天體(例如行星)的長期共振,與大天體所消耗的速度是一樣的。在相對較短的時段(100萬年,或這樣)的長期共振會改變小天體的離心率和軌道傾角。 長期共振的影響是對小行星帶內小行星軌道長期演進 (百萬年或更長) 的最主要研究範圍。 可以區分為兩者中之一.

查看 火星軌道穿越小行星和長期共振

V-型小行星

V-型小行星或灶神星型是與灶神星,此型中體積最大的小行星(因而得名),有著相似光譜的小行星。 大部分成員的軌道元素類似於灶神星,不是足以成為灶神星族的成員,就是有著相似的離心率和軌道傾角,但是半長軸在2.18天文單位和3:1柯克伍德空隙的2.50天文單位。這表示大部分或全部的成員都來自灶神星外殼被撞擊的碎片,也可能是歷史上某個時刻一次很大的單一撞擊事件造成的。在灶神星南半球的巨大撞擊坑是此一撞擊事件的主要候選場所。 V-型小行星與也是由岩石、鐵和普通球粒隕石組成,與類似但更普通的S-型比較是中等的亮度。這種較為罕見的小行星類型,包含的輝石比S-型更多。 電磁頻譜在0.75 μm有很強的吸收特性longward,另一個特徵出現在大約1 μm,和很紅的0.7μm shortwards。可見光波長光譜為V-型的小行星 (包括灶神星本身) 的光譜都類似於玄武岩無球粒隕石HED隕石。 J-型曾經被認為是在1 μm 有著特別強吸收帶的小行星,類似於古銅無球隕石 ,可能是從灶神星地殼深處衍生的。.

查看 火星軌道穿越小行星和V-型小行星

水星軌道穿越小行星

水星軌道穿越小行星是軌道穿越過水星的小行星。水星穿越者的特性是遠日點在水星的遠日點 (0.4667 AU) 之外,而近日點在水星的近點(0.3075 AU)之內,此處同時也列出近日點在水星的遠日點內側,但未到達水星近日點,而從外側掠過的小行星。所有這些小行星的半長軸皆大於水星,因此它們不會從水星的內側掠過。.

查看 火星軌道穿越小行星和水星軌道穿越小行星

晴神星

晴神星(132 Aethra)是編號132的小行星,位于小行星帶。其軌道橢圓,有時甚至進入火星軌道以內。是第一顆被發現的火星軌道穿越小行星。 其亮度的變化提示該星具有狹長和不規則的形狀。 詹姆斯·克雷格·沃森於由希臘神話中的忒修斯之母Aethra命名。.

查看 火星軌道穿越小行星和晴神星

(35396) 1997 XF11

小行星35396(,或(35396) 1997 XF11)是一顆近地火星軌道穿越小行星。亞利桑那大學太空監視巡天計畫的天文學家於1997年12月6日發現它之後的三個月,曾經預測該小行星將於2028年10月28日極為靠近地球。不久之後,1997 XF11回溯自1990年的回溯發現資料迅速被發現,並用以計算更精密的軌道,最後判定它將在2028年10月26日以的距離飛掠地球,相當於地球與月球的距離的2.4倍。它接近地球時的視星等可達8.2 ,能用小型雙筒望遠鏡觀測。 的直徑大約是1.3到2.8公里。 1997 XF11也會定期接近比它大得多的小行星智神星。.

查看 火星軌道穿越小行星和(35396) 1997 XF11

2001 DH47

,也可以寫成2001 DH47,是一顆小的小行星,他在火星軌道上位於火星後方60度的L5點。.

查看 火星軌道穿越小行星和2001 DH47

2011 SC191

,也可以寫成2011 SC191,是一顆小的小行星,它的軌道位置接近火星L5(在火星軌道上,位於火星後方60度)處。.

查看 火星軌道穿越小行星和2011 SC191

2011 SL25

,也可以寫為2011 SL25,是顆小的小行星,它在火星軌道後方60度的L5點,是火星 特洛伊候選者。.

查看 火星軌道穿越小行星和2011 SL25

2011 UN63

,也可以寫成2011 UN63,是一顆小的小行星,它的軌道位置接近火星L5(在火星軌道上,位於火星後方60度)處 。.

查看 火星軌道穿越小行星和2011 UN63

2015 TB145

(也可以寫成2015 TB145)是一顆直徑大約的阿波羅型小行星。它於2015年10月31日17:01UTC以與地球相距1.27月球距離安全通過。 這顆小行星在2015年10月10日首度被泛星計畫的 里奇-克萊琴望遠鏡發現,當時的視星等是20等。這顆小行星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火星軌道之外,不僅有很大的傾角,而且大部分時間還在黃道平面的下方,因此未能很快地被發現。這顆小行星曾在1923年10月29日以略過地球,但在2088年之前才會再度接近。2015年的接近是在未來的500年中最接近的一次。 在萬聖節的電視特別節目:""的動畫之後,"不可思議"的,媒體戲稱這顆小行星是"大南瓜"。由於阿雷西博天文臺的雷達頻率影像像是人類頭骨,又在萬聖節釋出,所以也稱為“萬聖節小行星”和“骷髏小行星”。.

查看 火星軌道穿越小行星和2015 TB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