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灌嬰

指数 灌嬰

嬰 (),睢陽(今河南商丘)人。漢朝開國功臣,官至太尉、丞相,諡號為懿侯。 《江城名跡記》記載江西南昌人奉灌嬰為南昌城隍廟城隍,南唐時封「輔德王」,宋淳祐八年(1248年)封「忠惠王」,頗得香火。.

48 关系: 劉淵城隍垓下之战南昌城隍廟南昌城門史記人物列表大汉风宋昌審食其张苍刘兴居刘邦刘武刘朝周勃呂祿呂產前204年灌夫灌嬰城灌孟秦朝紀信田蚡韩信荥阳之战 (前204年)项羽项襄西汉列侯列表 (功臣侯) (高帝始封)西汉前少帝西漢太尉、大司馬列表西漢丞相、相國、大司徒列表資治通鑑人物列表車騎將軍黄忠龍且赵云酈商酈炎李必楚漢傳奇江東嘉濟尊王汉书洪都城洗馬池漢書人物列表朱靈曹参

劉淵

漢光文帝劉淵(),字元海,新興匈奴人(今山西忻州市北),出身匈奴屠各部。為五胡十六國時代中,汉赵的開國君王。.

新!!: 灌嬰和劉淵 · 查看更多 »

城隍

城隍,又稱城隍爺、城隍爺公、城隍老爺,原意是「城牆」與「護城河」的意思,後來演變為民間信仰中的城池的守護神,亦為陰間司法體系的職司。.

新!!: 灌嬰和城隍 · 查看更多 »

垓下之战

垓下之戰在前202年發生,是楚漢戰爭的最後一場大戰,垓下在今安徽省宿州市靈璧縣境內。項羽楚軍約10萬人在此戰中全軍覆沒,劉邦獲勝後建立漢朝。 鸿沟和约之後,彭越攻克昌邑(在今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和济宁市金乡县境內)旁二十多个城邑,缴获谷物十多万斛,用作汉王的军粮,而刘邦趁项羽退军之际率领汉军发起追歼在陽夏(今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大破項羽率領楚军,俘虏楚国大将周将军及五千楚軍,刘邦到固陵(今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南)后,命令刘贾渡淮河,攻下寿春(今安徽省淮南市寿县),派人策反楚国大司马周殷。 此時,靳歙还在攻打济阳(今山東省濟南市济阳县)的项悍並將其擊敗,隨後與劉邦會合陳縣(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夾擊項羽,灌婴在攻克彭城(今江蘇省徐州市)后还在平定彭城周边地区,得亚将周兰。宣曲侯丁义、汾阳侯靳强及投降的楚將灵常率先攻破固陵守軍大破钟离昧,项羽向南逃跑到陈县,刘邦与灌婴在颐乡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会合,刘邦率领汉军主动出击(有周勃、樊哙、灌婴、靳歙、夏侯婴、蛊逢、丁义、靳强、灵常)等将领,在陈下(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斩杀楚军十几个大将。项羽在陳下大败,陈公利几投降,汉军占领陈县。 漢軍陳下之戰勝利後,項羽已處於絕對劣勢。彭城已被灌婴攻占了,截断了他的退路,無法回江东老家,刘邦已派英布、刘贾攻占了寿春,而项羽的大司马周殷又在舒(古舒國,在今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叛变,使项羽无法从这条路线撤往江东。北路、南路都不通,周殷以舒县的兵力屠戮了六县(今安徽省六安市),与英布一同北上攻打项羽,项羽继续逃跑,欲前往会稽(秦置会稽郡,郡治在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城区❳)。 刘贾、周殷、英布攻下城父(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城父镇)堵截项羽,项羽逃到垓下,刘邦与刘贾、周殷、英布会合,韩信及彭越看到项羽大势已去,也前往垓下与刘邦会合。 韓信、彭越、英布等會合劉邦後,漢軍參戰兵力已超過60萬人,十二月(前202年初,當時以十月為歲首)在垓下將向江南撤退的10萬楚軍層層包圍。漢軍以韓信亲率30萬人为前軍,劉邦調度孔聚为左翼,陳賀(费将军)为右翼,刘邦坐镇中軍,周勃、柴武等预备军在刘邦军后待命。韓信親率前軍發動攻勢,初战进攻受挫后退,在楚军准备追击时,劉邦即時調度漢軍左右兩翼迂回夾擊楚軍,两军短兵相接陷入胶着,这时韩信率領前軍翻身再战,以及彭越、英布、刘贾、周殷等诸侯从各处围攻楚军,楚军在三面夹击中被擊敗。項羽被迫退回垓下城。 楚军在垓下之战中受到决定性失利,然而仍然有着激烈的抵抗。劉邦乃设计令漢兵學唱江東楚國民謠,是夜,四面皆楚歌,楚軍自項羽以下莫不以為漢已盡得楚地,乃士氣崩潰。項羽率八百騎乘夜向南突圍,渡過淮水後,身邊--剩百餘騎。漢軍至黎明時才發覺項羽脫逃,由漢將灌嬰率五千騎追殺。楚軍一度迷路,在東城(今安徽省滁州市定遠县南)被追上。幾度衝突後,項羽身邊僅剩26人,乌江(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乌江镇)亭長建議他前往江東,但項羽自覺起兵有八千江东子弟追随,今日孤身而还,無顏見江東父老,不願過江,不久,漢軍數千騎追至,項羽令二十六騎下馬步戰,斃殺漢軍五百餘人後,乃揮劍自刎而亡。.

新!!: 灌嬰和垓下之战 · 查看更多 »

南昌城隍廟

南昌城隍廟,始建於明朝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由南昌知府趙文奎興建。明朝以前城隍廟位於南昌城東(今象山北路),明朝重建後移址於城東南。根據清朝乾隆年間的《南昌府志》中的《南昌府治圖》、《三湖九津圖》兩幅地圖,南昌城隍廟的原址位於今象山北路西面的工人文化宮處。此外,南昌歷史上先後有過數個城隍廟,位於城區不同的位置。但工人文化宮處的城隍廟是其中最後、也是規模最大的一個。 據《南昌名典》記載,城隍廟「直深三十八丈,橫闊二十六丈」。陳宏緒所著的《江城名跡記》記載城隍廟縱深約有120米,寬約有80米。 明朝正統年間(公元1436年-1449年),知府胡本惠對城隍廟進行修葺,張房傑為之作《記》。景泰年間(1450-1456)知府蘇仕再修,韓楊作《記》。萬曆年間(1573-1619)知府范淶複修兩廡。南昌城隍廟的衰敗始於抗日戰爭期間。當時南昌由日軍佔領,城內民不聊生,百姓逃亡,城隍廟的香火因此日益衰弱。抗戰勝利後,南昌光復時的城隍廟已經破爛不堪,一度成為國民政府的「難民救濟總署」的辦公處。1949年以後,城隍廟又成為南昌市公安局的臨時辦公處。 南昌城隍廟作古不及100年,其遺址已不複存,但廟門楹聯仍被記載下來:.

新!!: 灌嬰和南昌城隍廟 · 查看更多 »

南昌城門

南昌城門,是指南昌在現代以前所存在的諸城門。 南昌城建歷史長達2200多年,但南昌的最末一次大規模城池建設是明代初年,「明代七門」也是於此時間建成。民國初期,由於現代化城市建設,南昌的古城門連同城墻一併被拆除,現只存「七門」作地名使用。.

新!!: 灌嬰和南昌城門 · 查看更多 »

史記人物列表

没有描述。

新!!: 灌嬰和史記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大汉风

《大漢風》,又名《楚漢風流》、《楚漢風雲》,是中國製作的歷史劇,描述了秦朝末年到楚漢之爭的歷史風雲。本劇最早在2003年於中國中央電視臺播出,胡軍、肖榮生、吳倩蓮、楊恭如、王剛及李立群。.

新!!: 灌嬰和大汉风 · 查看更多 »

宋昌

宋昌,西汉人,原为代国中尉。.

新!!: 灌嬰和宋昌 · 查看更多 »

審食其

審食其 (古音:shěn yì jī ,念作「審議機」,),西漢沛人,呂后时左丞相。被淮南王劉長所殺。.

新!!: 灌嬰和審食其 · 查看更多 »

张苍

张苍(前253—前152年),阳武(今河南原阳县城东南)人,秦、汉之季的科学家、儒学、阴阳家學者,曾師從荀卿。西汉开国功臣,官至丞相,封北平侯,諡號文。.

新!!: 灌嬰和张苍 · 查看更多 »

刘兴居

劉興居,汉高祖刘邦之孙,齐悼惠王刘肥第三子,汉朝宗室。 前182年,封为东牟侯。居住在長安,前180年,呂后死後,与兄长朱虚侯刘章作为内应,想拥立大哥劉襄为皇帝。 周勃、陈平等誅殺諸呂後,擁立了代王刘恒,为汉文帝。刘兴居为了寻求立功,与太仆汝阴侯夏侯婴入宫,直称后少帝非刘氏不当立,将其逐出宫外,当夜后少帝及其兄弟就被有司诛杀。因刘章、刘兴居灭诸吕有功,大臣们答应封他们为赵王、梁王,但文帝得知他们最初想立的是刘襄,就把他们的功劳压下去了。前178年,封劉章为城阳王、劉興居为济北王。劉興居因为兄长没当皇帝,心怀不满。匈奴大举入侵,丞相灌嬰率兵討匈奴,文帝屯驻太原。劉興居趁机起兵反朝廷。文帝知道後,回長安,任命柴武为大将軍讨伐济北王劉興居。前177年,劉興居失败,自殺。与劉興居一起叛乱的都予以赦免。.

新!!: 灌嬰和刘兴居 · 查看更多 »

刘邦

汉高帝劉邦(),字季。沛郡丰邑中阳里(今江蘇徐州丰县)人。秦末汉初的政治家、軍事家。刘邦从沛县起兵反秦,被萧何、曹參、樊哙等人拥立,自稱沛公,后投奔楚項梁,以“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约,破武关,秦王子婴降。秦国灭亡后,项羽分封入关诸侯有功者,封刘邦為汉王。楚汉战争中,劉邦擊敗項羽獲勝,統一自秦亡後的天下,於西元前202年稱帝,史称西漢,為漢朝开国皇帝,駕崩於西元前195年,在位7年,死后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丙寅,葬。己巳,立太子,至太上皇庙。群臣皆曰:“高祖起微细,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上尊号为高皇帝。《汉书·卷一下·高帝纪第一下》:五月丙寅,葬长陵。已下,皇太子、群臣皆反至太上皇庙。群臣曰:“帝起细微,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上尊号曰高皇帝。,史稱汉高帝。太祖為其正式廟號,而史書多稱呼 「漢高祖」。.

新!!: 灌嬰和刘邦 · 查看更多 »

刘武

刘武可以指:.

新!!: 灌嬰和刘武 · 查看更多 »

刘朝

劉朝,汉惠帝之子,生母不详。有兄弟劉恭、劉弘、劉泰、劉武等。 惠帝駕崩,劉恭立為皇帝。吕后四年(前184年)劉恭與呂后結怨,被呂后所廢殺,恆山王劉弘登基,即「後少帝」。 吕后元年(前187年)四月,被立为轵侯。四年(前184年)五月,改封恒山王。 八年(前180年)呂后駕崩,陳平、周勃、灌婴等大臣列侯和齐王刘襄、楚王劉交等打算消滅把持政權的呂姓外戚,發動了誅殺諸呂的事變,之后諸大臣称劉弘與汉惠帝諸子血緣不明,是呂后由宮外迎來的私生子,絕對不是惠帝的親生儿子,将他與其兄弟劉太、劉武、劉朝等一併杀害滅口。.

新!!: 灌嬰和刘朝 · 查看更多 »

周勃

周勃(),沛县(今江苏沛县)人,秦末汉初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汉太祖刘邦认为周勃“厚重少文”,可以托付大事,以軍功高,封为绛侯。汉文帝時,拜右丞相。.

新!!: 灌嬰和周勃 · 查看更多 »

呂祿

吕禄(),表字不詳,山陽郡單父縣(今山東省單縣)人。秦末和西漢初人物,漢高祖皇后吕雉的侄子。.

新!!: 灌嬰和呂祿 · 查看更多 »

呂產

吕产(),表字不詳,山陽郡單父縣(今山東省單縣)人。秦末和漢初外戚人物,漢高祖皇后吕雉(呂后)的侄子,拜相、封為梁王。大臣、列侯們誅殺諸呂時,被殺。.

新!!: 灌嬰和呂產 · 查看更多 »

前204年

没有描述。

新!!: 灌嬰和前204年 · 查看更多 »

灌夫

夫(),中国汉朝颍川郡颍阴(今河南省许昌市)人,字仲孺。曾任淮陽太守、燕國宰相,因得罪武安侯田蚡,被斬首。.

新!!: 灌嬰和灌夫 · 查看更多 »

灌嬰城

灌嬰城,是江西省南昌市有歷史記錄以來最早的城池。2200多年前,西漢大將潁陰侯灌嬰在今南昌市青山湖區湖坊鎮一帶夯土築城,同時辟有六門,即南城的南門和松陽門,北城的臬門和昌門,以及東門和北門。六門互接,長約4000多公尺,城區面積四平方公里。 Category:西汉建筑 Category:江西城池遗址 Category:南昌建筑史 Category:青山湖区.

新!!: 灌嬰和灌嬰城 · 查看更多 »

灌孟

孟,西漢軍事人物,原名張孟,穎川郡潁陰(今河南許昌)人,戰死於七國之亂。 张孟曾為潁陰侯灌嬰的舍人,灌嬰对其極為信任,推薦他擔任二千石的官职​​,張孟感恩而改灌姓。七國之亂時,灌嬰的兒子灌何擔任太尉周亞夫的部將,推薦了灌孟。灌孟當時已經年老體衰,並不想參加戰爭,但不得已,還是擔任校尉,並率領兒子灌夫等一千餘人從軍。 灌孟作戰勇猛,不久與吳王劉濞軍戰鬥中陣亡。 其子灌夫不肯返鄉葬父,繼續戰鬥,後因軍功,拜為中郎將。.

新!!: 灌嬰和灌孟 · 查看更多 »

秦朝

朝(前221年-前207年),是中國歷史上首个大一統中央集权的帝國。秦朝皇室為嬴姓,所以史書又称嬴秦。秦朝源自周朝諸侯國秦國。前770年,秦地君長在東周周平王東遷時有功,受封於关中平原,建立秦國。战国時期,秦國根据礼记总结地“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輪”的社会现状,推行车辆统一道路,书籍统一文字,行为统一伦理,并在政治、軍事、經濟、交通方面,实施商鞅变法,成為天下第一強國。前230年至前221年,到秦王嬴政陸續攻滅其他六個主要諸侯國,一統中原,史称秦朝。 秦王政建立秦朝後自稱「始皇帝」(即秦始皇),從此中國有了皇帝的稱號,並且發起一系列的改革以鞏固帝國。而後南征百越、北伐匈奴,使得領土約等同中國本土。疆域為東起遼東,西至臨洮,北抵長城,南達象郡(今越南北部)。雖然秦朝外表十分強盛,但由於秦始皇集權、過度發展、嚴重勞役百姓,所以秦朝之統治不免帶有苛急、暴虐之特點,讓天下百姓飽受苛政之苦而想要叛變。秦二世繼位後,秦廷被掌權的趙高掌控而混亂不堪。此時秦末民變爆發,六國有力的軍人各自復國,雖然秦將章邯努力平亂,但秦將王離於鉅鹿之戰被楚將項羽擊敗,秦軍主力投降。前207年十月,新任秦王子嬰於咸陽向民變領袖劉邦投降,後項羽率軍抵達關中,殺死秦王子嬰,焚燒咸陽宮,秦朝於秦始皇死後3年滅亡。而後至西漢統一全國之期間稱秦漢之際,又稱西楚時期。西楚霸王項羽重建封國制體系,分封十八諸侯。由於項羽分封不公,劉邦、田榮等諸侯繼而起兵反抗,演變成楚漢戰爭。前202年劉邦擊滅項羽,受諸侯擁戴為漢帝,建國漢,開啟漢朝。 秦朝為了鞏固遼闊但各地文化不一的帝國,在政治、軍事、經濟、交通方面,都推行政策與改革。政治制度建立有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與郡縣制為基礎的中央集權制,取代过去不同诸侯豪门的爵位制度。法律基本延續秦國法律,增加了皇帝握有生殺大權,丞相僅僅是輔佐。防务方面,興建長城以鞏固北方,毀六國長城與城墩等防禦工事,沒收天下百姓武器,鑄成十二金人,先後五次東巡以安定關東各地區 。交通方面,興建馳道與靈渠等交通要道以便軍隊前往各地平亂,也有利各地區運輸物資。經濟方面,秦朝延續商鞅變法的政策,推行重農輕商,鼓勵農民增產糧食,甚至有機會獲爵位。工商業方面統一貨幣(秦半兩)與度量衡,實行鹽鐵專賣,但不完全禁止商業,也鼓勵如經營畜牧業的烏氏倮與丹砂的巴地寡婦清等商人。 文化思想的部分,秦朝的政治思想以法家為尊,推行融合「法、術、勢」的君主專制,另有發揚陰陽家的五德始終說以神化皇帝。宗教以傳統崇拜上帝、祖先、山神、河神等眾神以及巫術、占卜與占星等,而神仙方術之術受秦始皇所迷信。為了箝制人民叛亂思想、统一中央集权思想、報復欺騙秦始皇的方士們,先後發生焚書坑儒事件,這是先秦文化與諸子百家思想的一大浩劫。 秦朝的建立使中國由一個抽象的地理名稱轉為具體的大一統帝國,為融合中原文化、秦文化、荊楚文化與齊魯文化等等文化打下基礎,使得「秦」成為中國文化的象徵之一。其遺留下來的驪山秦始皇陵與秦始皇兵馬俑也受後世史學家注目,其中兵馬俑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新!!: 灌嬰和秦朝 · 查看更多 »

紀信

紀信(,汉书高帝本纪作纪成),漢朝將軍,趙人。曾參與鴻門宴,隨劉邦起兵抗秦。在滎陽城危時乘黄屋车、用左纛,自称劉邦向西楚詐降,使得刘邦逃脱,自己被俘。項羽見紀信忠心,有意招降,為紀信所拒。最終被項羽用火刑處決,多年後被鄭州人民奉為城隍。.

新!!: 灌嬰和紀信 · 查看更多 »

田蚡

蚡(),西漢內史長陵(今陝西咸陽市東北)人,汉武帝的舅舅、大臣,封武安侯。後來與魏其侯窦婴不和,設計殺害灌夫及窦婴,窦婴死後,田蚡亦發瘋而亡。《史記》中說,占卜師分析田蚡是因為窦婴和灌夫兩鬼的靈魂缠身而死亡。.

新!!: 灌嬰和田蚡 · 查看更多 »

韩信

韓信(),淮陰人,是西漢開國三傑之一,又与彭越、英布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蕭何譽為「國士無雙」、蒯徹譽為「功高無二,略不世出」。韓信是謀略家、戰術家、統帥和「謀戰」派的軍事理論家,在中国历史上以卓绝用兵才能著称,留下許多著名戰例和策略,主要戰績有、擒魏豹、斬陳餘、收左車、降燕地、殺龍且、取田齊等偉大事蹟。后世何去非评价为“言兵莫过孙武,用兵莫过韩信”。明代茅坤解釋韓信的軍事技巧為“從天而下,而未嚐與敵人血戰者。”韓信为西汉立下汗马功劳,官拜漢左丞相、趙國丞相、齊王、楚王,“王侯將相”一人全任,却也因其“功高震主”引起猜忌。刘邦战胜主要对手项羽后,開始消滅異姓王,韩信的势力被一再削弱,貶為淮阴侯;最後韩信被呂雉(即呂--)及萧何骗入宫内,誣以謀反之名處死于长乐宫鐘室。.

新!!: 灌嬰和韩信 · 查看更多 »

荥阳之战 (前204年)

荥阳之战,是楚汉之争中,项羽和刘邦在荥阳(今河南荥阳北)进行的作战。.

新!!: 灌嬰和荥阳之战 (前204年) · 查看更多 »

项羽

項羽(),名籍,字羽,以字行,楚国下相(今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人,秦朝末年西楚軍事家,政治家。 楚国名將項燕之孫,七歲後隨叔父項梁遷吳中,秦末民变期间在会稽郡治所吴县(今江苏苏州)起兵反秦 ,被楚後懷王封為魯公。前207年鉅鹿之戰中,項羽統率楚軍五萬大破秦軍五十萬,決定秦朝覆亡之勢,秦三世自降為「秦王」,不再稱「皇帝」。項羽起兵三年,即率領山東六國諸侯滅秦,分封天下,政由羽出,自封「西楚霸王」,統治黃河及長江下游的梁楚九郡,年僅二十五歲。 前206年,漢王劉邦從漢中出兵進攻項羽,展開了歷時四年的楚漢戰爭,期間項羽雖然屢屢大破劉邦,但項羽始終無法有固定的後方補給,糧草殆盡,又未能重用范增、韓信、陳平,最後反被劉邦所滅。前202年,項羽在垓下之战為劉邦指揮諸侯六十萬聯軍所敗,突圍至烏江後,自刎而死。 項羽被譽為中國历史最为勇猛的将领,史學家稱“羽之神勇,千古无二”,亦認為「霸王」一词专指项羽。.

新!!: 灌嬰和项羽 · 查看更多 »

项襄

项襄(),即桃安侯劉襄,西汉初期列侯。 项襄是項羽親属,漢二年(前205年)在定陶被穎陰侯灌嬰所俘,以客将的身份随從灌嬰征伐。漢高祖十一年(前196年)担任大謁者,随从刘邦攻打英布,漢高祖十二年(前196年)三月丁巳,被封为桃侯,并被赐姓刘氏,食邑千戶,官至淮南太守。汉惠帝七年(前188年)因为有罪免爵。高后二年(前186年)再封桃侯,在位十六年,汉文帝十年(前170年)薨。其子刘舍,在汉景帝时官至丞相。.

新!!: 灌嬰和项襄 · 查看更多 »

西汉列侯列表 (功臣侯) (高帝始封)

没有描述。

新!!: 灌嬰和西汉列侯列表 (功臣侯) (高帝始封) · 查看更多 »

西汉前少帝

西汉前少帝(),名不详,钱穆《国史大纲》作刘恭,前188年九月-前184年八月在位,西漢第三任皇帝,史稱「前少帝」。.

新!!: 灌嬰和西汉前少帝 · 查看更多 »

西漢太尉、大司馬列表

《漢書·卷十九·百官公卿表第七》載,“太尉,秦官,金印紫綬,掌武事。武帝建元二年省。元狩四年初置大司馬,以冠將軍之號。宣帝地節三年置大司馬,不冠將軍,亦無印綬官屬。成帝綏和元年初賜大司馬金印紫綬,置官屬,禄比丞相,去將軍。哀帝建平二年復去大司馬印綬、官屬,冠將軍如故。元壽二年復賜大司馬印綬,置官屬,去將軍,位在司徒上。有長史,秩千石。”玆据该表立此列表。在位年數不足一年者,按一年計算。.

新!!: 灌嬰和西漢太尉、大司馬列表 · 查看更多 »

西漢丞相、相國、大司徒列表

《漢書·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七上》載,“相國、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綬,掌丞天子助理萬機。秦有左右,高帝即位,置一丞相,十一年更名相國,綠綬。孝惠、高-后-置左右丞相,文帝一年復置一丞相。有兩長史,秩千石。哀帝元壽二年更名大司徒。武帝元狩五年初置司直,秩比二千石,掌佐丞相舉不法。”玆据該表立此列表。在位年數不足一年者,按一年計算。.

新!!: 灌嬰和西漢丞相、相國、大司徒列表 · 查看更多 »

資治通鑑人物列表

《資治通鑑》编者是古代中国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书名为宋神宗所定,是一部编年体的史书,共294卷,跨古代中国16个朝代,共1362年。 本列表指本书中包括的传记人物名称及概述,详细请参加具体人物条目。.

新!!: 灌嬰和資治通鑑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車騎將軍

車騎將軍是中國古代的高級將軍官名。漢制,位次於大將軍及驃騎將軍,而在衛將軍及前、左、右、後將軍之上,位次上卿。漢時,車騎將軍主要掌管征伐背叛,有戰事時乃拜官出征,事成之後便罷官。東漢末年開始成為常設的將軍官名,唐朝之後廢除。.

新!!: 灌嬰和車騎將軍 · 查看更多 »

黄忠

黃忠(),字漢升,荊州南陽郡(今河南省南陽市)人,三國時蜀漢的著名將領。本為漢末群雄劉表部下中郎將,長沙太守韓玄部將,後成為劉備部將,歷任討虜將軍、征西將軍,官至後將軍,去世後諡號為剛侯。陈寿在撰写《三国志》的时候,将黃忠与關羽、張飛、馬超、趙雲合为一传(《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罗贯中的長篇小說《三国演义》中又将該五人并称“五虎上将”,广为世人所知。.

新!!: 灌嬰和黄忠 · 查看更多 »

龍且

龍且(且音ㄐㄩ,jū),中国楚汉战争时代人物。西楚项羽部下。 前206年,漢王劉邦起兵攻占三秦,楚将龍且和魏相項他与漢将灌嬰在定陶之南交战失败。前205年,龍且、項声攻淮南,大破黥布軍。黥布逃亡漢军处。 前204年十月,曹參攻占臨淄,項羽派遣龍且率兵號稱有20万进攻漢軍。十一月,龍且与韓信、呂澤、陈武、丁禮等聯軍在濰水对陣,被擊殺。.

新!!: 灌嬰和龍且 · 查看更多 »

赵云

趙雲,字子龍,是中國三國時期的蜀漢千古名將,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县)人,身高八尺,姿顏雄偉。初從公孫瓚,後歸劉備、劉禪。歷任牙門將軍,偏將軍、領桂陽太守,翊軍將軍,領中護軍、征南將軍,封永昌亭侯,鎮東將軍。箕谷失利後自請貶為鎮軍將軍。故后追諡曰順平侯,是为永昌亭顺平侯。 陈寿在撰写《三国志》的时候,将赵云与关羽、张飞、马超、黄忠的事迹合记成《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罗贯中的長篇小說《三国演义》中又将該五人并称“五虎上将”,广为世人所知。.

新!!: 灌嬰和赵云 · 查看更多 »

酈商

酈商,中国秦末汉初人物。陳留郡高陽人。兄长是说客酈食其。 秦朝末年,陳勝、吳廣發動大澤之變时,聚集数千人起兵。後劉邦军至陳留高陽,和兄长酈食其归顺劉邦,封信成君。 楚漢战争的时候,随劉邦建立前漢王朝,後参加討伐陳豨的叛乱。劉邦死後,呂后與審食其商議,打算殺盡功臣將領,避免功臣們作亂。酈商知道此事,去見審食其,說:「我聽說皇帝駕崩四天,還不發喪,意思是要殺掉所有將領。如果真的如此,天下就危險了。陳平、灌嬰率十萬大軍鎮守滎陽,樊噲、周勃率二十萬大軍攻下燕地和代地,如他們聽說皇帝駕崩了,自己即將遭殺戮,必定會聯兵回頭來攻關中。屆時大臣們在首都叛亂,諸侯們在外面造反,遲早要滅亡的了。」審食其把這些話轉告了呂后,呂后於是發喪,汉惠帝即位,大赦天下。酈商继续辅佐汉惠帝、呂后。 呂后大封呂祿、呂產等呂姓子弟,把持政權。前180年,吕后駕崩,周勃、陳平等元老大臣欲诛杀诸吕奪權,吕禄与酈商之子郦況为好友,周勃與陳平於是綁架酈商,令酈況前往騙呂祿交出兵符,周勃乃得以殺死諸呂,但天下皆稱「酈況賣友」。 此年酈商去世,諡為景侯,由酈況襲位。.

新!!: 灌嬰和酈商 · 查看更多 »

酈炎

酈炎,字文勝,范陽縣(今河北省定興縣)人,酈食其的後裔。有集二卷。.

新!!: 灌嬰和酈炎 · 查看更多 »

李必

李必(生卒年不詳)陝西人,秦朝、西漢將領。本為秦將,秦朝覆滅後降漢王劉邦。前205年,劉邦受彭城之敗後,退至滎陽。楚軍士兵日漸迫近,劉邦想選擇騎將擊退楚軍,大家一致推舉李必、駱甲,兩人說:「我們是故秦將領,恐怕將領不服,請大王另找一位主帥,由我們做助手。」劉邦遂命灌嬰為主帥,李必、駱甲為副將,大破楚軍。.

新!!: 灌嬰和李必 · 查看更多 »

楚漢傳奇

是由高希希执导,博纳影业与希世纪影视联手打造的大型史诗电视连续剧。故事以秦朝末年到楚汉战争为历史背景。2.4亿元的总投资,80集的超长篇幅,众星云集的《楚汉传奇》史无前例地成为中国“最贵”的一部电视剧。该剧于2011年8月25日开机,拍摄历时八个多月,于2012年5月杀青,12月28日在安徽卫视、浙江卫视、天津卫视、北京卫视四家地方卫视同步上星首播。2013年4月8日在韩国KBS第2频道播出,以“楚汉志”的名义播出,在韩国当地引发社会反响。.

新!!: 灌嬰和楚漢傳奇 · 查看更多 »

江東嘉濟尊王

江東嘉濟尊王,簡稱江東王,是江西贛縣的地方神靈。 據說是秦朝的石固,贛縣人,去世後,顯靈時往往興雲降雨,帶著車騎僕從甚眾,被鄉民尊奉為神。據說漢朝灌嬰用兵江南,得到石固顯靈,並神諭灌嬰勝利的日期,於是灌嬰建廟以奉神,稱「石固王廟」,即崇福廟。 在唐朝也曾經顯靈,拯救了一個叫做「諒」的鄉民,免於墜崖,也拯救了一個叫做「符爽」的商人,在汀州免於翻船,因為這些事蹟,受到鄉民屢屢崇拜,尊稱為「護國嘉濟江東王」。 宋代敕封「崇惠顯慶昭烈忠祐王」,宋代寶慶年間,福建興化人傅燁,時任贛縣的東縣尉,為此寫下一百首籤詩,放置在江東王廟中,供人占卜,非常靈驗。 元朝加封「護國普仁崇惠靈應聖烈忠祐王」。 信仰隨客家人流傳至廣東嘉應、福建上杭等地,尊稱為「嘉濟尊王」、「石固公王」或誤作「石古公王」。.

新!!: 灌嬰和江東嘉濟尊王 · 查看更多 »

汉书

-- 《汉书》,又名《前汉书》,中国古代历史著作。东汉班固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沿用《史记》的体例而略有变更,改「书」为「志」,改「列傳」為「傳」,改「本紀」為「紀」,无「世家」。全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记载了上自西汉汉高祖元年(前206年),下至新朝地皇四年(23年),共230年历史。《汉书》语言庄严工整,多用排偶,遣辞造句典雅远奥,与《史记》平暢的口語化文字形成鲜明对照。中国纪史方式自《汉书》以后,都仿照其体例,纂修了纪传体的断代史。 自班彪起即以著《漢書》為己任,經過二十餘年努力,班固完成了《漢書》的主要部分。漢和帝永元元年(89年),班固隨從竇憲出擊匈奴,參預謀議。後因事入獄,永元四年死在獄中。時《漢書》還有八表和《天文志》沒有寫成,漢和帝命班昭(曹大家)入東觀藏書閣補作,馬續協助班昭作了《天文志》。故漢書前後歷經四人之手完成,歷時四十多年。漢書注疏中,最著名者有唐顏師古注、清王先謙補注。.

新!!: 灌嬰和汉书 · 查看更多 »

洪都城

洪都城是南昌在唐朝時期的城池。現今的南昌城區就是在洪都城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南昌的城建始於灌嬰所建的灌嬰城。到了唐代,豫章城西移,於原灌城西北處重築新城,城牆用材由土石改為青天磚。先前設於灌城的南昌縣衙同時遷至現在的省政協之處。 武周時期,洪州都督李景嘉大興土木以擴大城區。而後韋丹任洪都觀察使,繼續興建城市,洪都城因此較灌城增大數餘倍,方圓達二十餘裏,為江南之大都會,王勃的《滕王閣序》中言及的“閭閻撲地”、“桂殿興宮”,即當時南昌盛景的寫照。 Category:南昌城門 Category:南昌歷史.

新!!: 灌嬰和洪都城 · 查看更多 »

洗馬池

洗馬池位於南昌勝利路的中段,是南昌商業經濟最繁華的地段。 漢高祖五年(前202年),灌嬰在南昌築城,常於此處飲馬、洗馬,因而得名。 起初,洗馬池只是贛江岸邊沙洲中的一池塘,廣約半畝,深約丈許。池邊長有青草,故灌嬰時常放馬於此,供馬吃草飲水。次年,灌嬰立木欄於洗馬池的東、西、南三面。池的北面,為范仲華居所,作軒于池上,名“臨清欒”。 Category:南昌.

新!!: 灌嬰和洗馬池 · 查看更多 »

漢書人物列表

没有描述。

新!!: 灌嬰和漢書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朱靈

朱靈,字文博,清河国鄃县(县城在今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与夏津县之间)人,三國曹魏名將。其為將的名聲僅次徐晃,事蹟附錄在陳壽著《三國志》“五子良將”的徐晃傳之末。.

新!!: 灌嬰和朱靈 · 查看更多 »

曹参

曹参(),字敬伯,泗水郡沛县(今江苏沛县)人,是西漢知名的將領,也是继萧何后的汉代第二位相国。反秦戰爭、楚漢戰爭和消滅異姓王風潮中參與多次戰役,立功最多,作戰勇猛,成為漢軍中的主要人物,曾經負傷七十處,攻下兩國,一百二十二個縣,俘虜諸侯王兩名、高官十數人,封平陽侯。戰功雖高,劉邦論功時仍不及蕭何。後因蕭何推薦,繼任相國,雖然與萧何關係不睦,但仍然依循蕭的制度,實施無為而治,天下安定,世稱「蕭規曹隨」。.

新!!: 灌嬰和曹参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