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澳門歷史年表

指数 澳門歷史年表

* 1152年,南宋設立香山县。.

3 关系: 甲戌風災香港氣候澳門歷史

甲戌風災

没有描述。

新!!: 澳門歷史年表和甲戌風災 · 查看更多 »

香港氣候

香港位於中國華南地區,背靠中國大陸,面向南中國海,形成典型海洋性亞熱帶季風氣候和高地的溫帶季風氣候。春季清涼但相當潮濕及多霧,夏季炎熱並多雨,偶爾遭受熱帶氣旋侵襲;秋季涼爽、乾燥及陽光充沛;冬季則低溫乾燥,若是因為大陸性氣候的冷空氣南下,氣溫則會降至嚴寒的水平,但市區甚少會有雨夾雪、霰、凍雨、結冰及結霜(但較常會在高地和新界內陸地區出現)天氣現象,降雪機會更是極低,而2000年代有雨夾雪的紀錄年份則有2005、2014及2016年。不過因極地旋渦、阻塞高壓帶來的強烈寒潮而令香港冬季出現異常寒冷的天氣近年並不罕見。另外香港市區年雨量超過2,300毫米,為大中華地區年雨量最多的地區之一。 香港市區高樓大廈密佈、人煙稠密,相反新界不少鄉郊地區仍綠草如茵、人跡罕至。因此,市區和部份新界地區(如元朗、屯門等高密度新市鎮)和位於赤鱲角的香港國際機場容易受熱島效應影響。 另外,香港及鄰近地區汽車及工業排放的廢氣導致全球暖化,極端天氣更頻密出現,使香港夏季變得更炎熱、秋季陰暗及潮濕日子逐漸增多、冬季偏冷機會愈來愈高,煙霞密佈的日子越來越長,寒冷日數亦較1990年代至2000年代顯著增加。.

新!!: 澳門歷史年表和香港氣候 · 查看更多 »

澳門歷史

澳門歷史是指澳門範圍內由史前時期到2000年代澳門的地理、面貌、事物和人民生活的重大變遷。自有史記載以來,澳門至少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自十六世紀葡萄牙人抵達澳門以來,澳門便成為東方其中一個重要的港口,是溝通東西方文明的門徑、西方與華人交流的窗戶。澳門是歐洲在中國的第一個據點,亦是最後一個據點,長達442年的佔據,為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及共存提供了重要的平台,而這種交流及共存亦塑造澳門這座城市本身獨特的個性,以及豐富多元歷史文化。 在葡萄牙人抵達澳門之前,已有華人漁民和農民在這裏生活(蜑家人与福佬人)。南宋末年,宋元兩軍曾在澳門附近的水域(十字門)展開水戰。自1557年起,葡萄牙人便對澳門逐步佔領,迅速地為這片靠近珠江口的土地帶來繁榮,並使其成為一個有規模的商業城市。澳門是歐洲在中國的第一個據點,亦是中國、歐洲和日本之間重要的貿易中轉站,為葡萄牙人帶來了極大的商業和戰略價值。 開埠以來,澳門這片彈丸之地的重要性不斷提高。甚至當時的歐洲列強,荷蘭、英國等,也試圖對澳門進行過幾次的佔領。澳門的發展在十六世紀和十七世紀初達到了顛峰。但進入了十九世紀後,由於鄰近的香港被英國佔據及開通,澳門在國際貿易上的地位便開始被香港取代並快速下滑。儘管如此,1865年的澳門仍建成南中國海岸的第一座燈塔——東望洋燈塔。1887年,清政府與葡萄牙王國在北京簽署了《中葡和好通商條約》,官方認可了葡萄牙永久佔領澳門的主權。.

新!!: 澳門歷史年表和澳門歷史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