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漁農自然護理署

指数 漁農自然護理署

漁農自然護理署(簡稱漁護署;英文:Agriculture, Fisheries and Conservation Department,縮寫:AFCD),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食物及衞生局轄下的部門。漁農自然護理署前原稱為漁農處,成立於1912年,在2000年1月1日更名。更名的原因是為了更能正確反映該部門的職責及其所提供的服務種類,即除了漁業、郊野公園及農業發展外,還包括自然物種的保護。 漁農自然護理署的總部位於九龍西深水埗長沙灣道303號長沙灣政府合署5-8樓。 漁農自然護理署的工作包括監察及指導漁業及農業,營運香港各新鮮副食品批發市場,指定及管理郊野公園、特別地區(包括香港濕地公園)、海岸公園(包括地質公園)及海岸保護區,以及規管瀕臨絕種動物、植物的出入口。並監管動物的福利與控制動植物的傳染病,例如禽流感。.

目录

  1. 254 关系: 印洲塘南生圍史前故事館吊手岩吸煙(公眾衛生)條例大埔滘大圍大隴大欖郊野公園大澳文化工作室大流感應變督導委員會大浪灣 (西貢)天燈太平山 (香港)姬達子陵吻鰕虎魚家鴉小花蔓澤蘭山石榴山火拍山羌山貝河嶂上丫洲中國大鯢中華基督教會基華小學中華玉黍螺中華白海豚中腹足目市政局 (香港)三線閉殼龜三支香下城門水塘下水道的鱷魚一统暗沙九龍坳九龍巴士68R線平头鳅广州人亞洲已滅絕動物列表亞洲空運中心廟仔墩廣東道政府合署伊中偽蜻企業植林計劃彩條蝸牛屬何鴻鑾北區 (香港)北區臨時農產品批發市場北大嶼郊野公園(擴建部份)... 扩展索引 (204 更多) »

印洲塘

印洲塘是位於香港新界東北部大鵬灣內的一個內港,以水面靜謐而著名。它由往灣洲、娥眉洲、吉澳等大島,以及三椏灣沿岸一帶所包圍,陸地之間只有陝窄的海峽連接附近海域:東面經直門頭到黃竹角海;南面經紅石門到黃竹角海;西面經青洲瀝到吉澳海;北面經橫門海到大鵬灣。 由於大鵬灣本身已經受到新界大陸和大鵬半島的保護,再加上以上島嶼的保護,印洲塘波平如鏡,即使打風時亦不會有很大的風浪,是天然的避風塘。這亦是印洲塘英文叫做Double Haven的原因,意即「雙重避風塘」。香港另一個相似的例子是西貢半島和白沙灣半島之間的白沙灣,Hebe Haven。 海域內的大部份範圍被劃入印洲塘海岸公園,有虎王洲等小島嶼。當中的印洲外形宛如印台,是印洲塘中文地名來源。 印洲塘有「上有蘇杭,下有印塘」的美譽。遊人把印洲塘的地方聯想為羅傘和文房五寶,稱之為印塘六寶:.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印洲塘

南生圍

南生圍 (Nam Sang Wai)位於香港元朗橫洲東面,山貝村北面,天福圍西北面,被錦田河及山貝河包圍。兩河之間的交匯處有一小島,猶如一個雀鳥天堂。因為水退時,小島泥灘旁有很多候鳥會在該處停留,尤其是黑面琵鷺。除鳥類外,南生圍內亦有不同種類的植物及生物,如赤桉樹、蘆葦、紅頭潛鴨、青頭潛鴨及招潮蟹等等。 南生圍的美景不僅吸引雀鳥,近年不少市民,特別是攝影愛好者,皆會趁假日到來觀鳥和拍照。一大片的山林美景、蜿蜒河流及長木橋(婚紗橋)等等亦成為拍攝婚紗照的理想背景。而南生圍的山貝河還有極具特色的交通工具——橫水渡,成為當地的旅遊賣點。南生圍路旁一片高聳的大樹,被蘆葦草環繞的大片魚塘,亦是無數電影、電視及音樂短片的取景勝地,如香港電影《導火線》的兩名主角甄子丹及鄒兆龍的打鬥場面,就是穿梭於南生圍拍攝,劇集《搜神傳》、《胭脂水粉》及《洪武三十二》亦曾於該處取景。.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南生圍

史前故事館

香港國家地質公園──史前故事館位於香港中環花園道1號中銀大廈內,於2011年8月開幕,免費對外開放,是香港首個以地球生命為主題的博物館。史前故事館已於2013年9月21日正式關閉。.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史前故事館

吊手岩

吊手岩是香港一座山峰,位於新界沙田區東部,高588米,屬牛押山西脊,爲香港著名險峰之一,現被劃入馬鞍山郊野公園。.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吊手岩

吸煙(公眾衛生)條例

《吸--煙(公眾衛生)條例》(《香港法例》第371章),一般稱作《禁止吸--煙條例》。條例於1982年訂立,是香港最主要的控煙法例。此法例旨在禁止在某些區域吸煙,並就煙草產品的包裝、售賣及推廣等方面作出限制和規管,並陸續修訂,2006年香港立法會通過大幅擴大禁煙範圍,在餐廳、酒吧、公園、扶手電梯以至室內公共地方等,均會作不同程度的禁煙。此禁煙令於2007年1月1日開始實施,由衞生署控煙辦公室執行,違例吸煙人士改為實施定額罰款港幣$1,500。但由於法例規定多個室內處所包括在不同程度的禁煙範圍內,以至事實上,香港室外地方,例如街道行人路面以及不禁煙的休憩場所,吸煙情況幾乎經常隨處可見。 在1980年代之前,殖民地政府不管制吸煙行為,除了軍火倉庫外,當時香港沒有其他地方是禁止吸煙,即使到麥理浩就任香港總督期間,吸煙在香港是完全允許的,麥理浩本人也是煙民,亦曾於出席公開場合時吸煙。 1982年,正值中英雙方就香港前途談判,為應付日後香港主權移交的需要,當時的尤德政府就開始實行禁煙政策。首批禁煙法例應運而生。 現時衞生署控煙辦公室(簡稱控煙辦,Tobacco Control Office, Department of Health)全職公務員編制為140人,即平均每分區不足8人。被拘捕而上庭的更是少之又少。2012年,控煙辦只檢控了8,198名香港市民。 除了違例吸煙以外,沒有把煙蒂丟在指定的煙灰缸,也會被罰款港幣$1,500,但這個法例由食物環境衛生署執行,衛生署控煙辦公室並沒有管轄權力。事實上,香港街道行人路面,隨地亂拋的煙蒂幾乎經常隨地可見。.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吸煙(公眾衛生)條例

大埔滘

大埔滘(Tai Po Kau),位於香港新界大埔區南部,在元洲仔以南一帶。.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大埔滘

大圍

大圍(Tai Wai)屬於香港新界東的社區。從前大圍只限於對大圍村(Tai Wai Village)及附近數條街的稱呼;現在已包括更廣的地區,獅子山隧道公路以西的獅子山和針山之間的整個--都統稱為大圍。現時大圍主要為住宅區,發展相當完善,區內有多個屋苑商場,為住戶提供日常生活所需。此外,區內有火化场和宝福山,使居民更加方便思念先人。 大圍村位於大圍站附近城門河邊,在積福街及積富街交界處,是沙田區歷史最悠久及規模最大的圍村,始建於明朝萬曆二年(1574年)。大圍村有一道拱門,圍牆是用灰磚砌成,堅固耐用。此拱門亦有四百餘年的歷史,拱門上寫著「積存圍」(Chik Chuen Wai)三字,兩旁有副對聯,寫著「積善必降祥,心願萬家同積善」及「存仁必獲報,遠其百姓共存亡」,圍底的侯王宮更是沙田區香火鼎盛的廟宇之一。 1980年代初開始的新市鎮規劃(美林邨於1981年落成)將大圍的發展集中於谷地兩邊。車站北面的市中心摻雜着2至3層高的村屋、5至6層高的唐樓、以及近20年來興建的十多二十層高的住宅;再外圍就是多個大型公共屋邨,包括北面的美林邨、美田邨和南面的新翠邨、隆亨邨、新田圍邨及顯徑邨,公共屋邨之間建了另一些私人屋苑,鐵路上蓋最近又豎立了十數棟達四五十層高的屏風樓——名城。.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大圍

大隴

大隴(Tai Lung),位於香港新界上水西南,箕勒仔西坡下的谷地,粉錦公路東側,當地大部分範圍於早年已被殖民政府劃爲大龍實驗農場,以支援新界北部的農業發展。.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大隴

大欖郊野公園

大欖郊野公園(Tai Lam Country Park)是香港新界的一座郊野公園,佔地達5,370公頃,於1979年2月23日劃定,地區行政上大部份屬於元朗區。公園毗鄰錦上路、屯門、深井及青龍頭,園內有田夫仔和清快塘兩個鄉村,是香港面積第二大的郊野公園。公園範圍東至荃錦公路,南面為屯門公路以北一帶,北面至石崗、河背水塘引水道及大棠等地,而西面為屯門及藍地水塘。.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大欖郊野公園

大澳文化工作室

大澳文化工作室,位於香港大嶼山大澳大澳永安街54號地下,於2001年6月開幕,是一所介紹大澳歷史和文化的展覽館,亦是未受政府資助的非牟利團體。該文物館自稱為香港首所民營博物館,由黃惠-琼-推動民間自資籌辦,黃惠--本人自行管理。 文物館的宗旨就是推動社區文化研究及交流,促進社區更新及發展。.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大澳文化工作室

大流感應變督導委員會

大流感應變督導委員會為指揮香港政府流感大流行應變計劃的委員會,主席會因應情況及級別而有所不同。 戒備應變級別是一個開始,如果計劃宣佈要開始的時候第一時候會是戒備應變級別。而嚴重應變級別是證實香港境內已知會對人類健康造成影響的病毒所引致的高致病性禽流感或香港境外證實出現人類感染流感,情況嚴重的時候衛生署署長會建議食物及衛生局局長啟動這個級別。緊急應變級別是最高的一級,意味香港已經進入流感高峰期,啟動的條件是必須在香港境內有新流感或世衛的流感大流行警告級別為最高的第六級。更多資料可以在這個章節找到。 由十二月二十八日晚上開始,嚴重應變級別生效。.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大流感應變督導委員會

大浪灣 (西貢)

大浪灣是香港一個大型海灣,位於新界西貢半島東部,連接南海,泛指大浪咀(長咀)及西灣山之間一帶水域,地圖上共顯示有七個灘,當中四個為沙灘,包括西面的西灣,東面的東灣,最大的大灣以及鹹田灣。四個海灣連同大浪灣北部的山峰蚺蛇尖,合稱為「一尖四灣」,更被譽為「香港四大奇景」之一。 大浪西灣獲由香港郊野公園之友會、國際獅子總會港澳三0三區及漁農自然護理署舉辦,「香港十大自然勝景選舉」第一名。 大浪灣於昔日又被稱為鳳灣。.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大浪灣 (西貢)

天燈

天燈亦稱孔明燈,相傳為三國時期諸葛亮的發明,也被公認為熱氣球的始祖,起初是為了傳遞訊息之用,但目前通常則被當成節慶祈福許願的工具。.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天燈

太平山 (香港)

太平山(Victoria Peak),又名扯旗山、爐峰和域多利山(亦作域多厘山),坊間通稱山頂(The Peak)或香港山頂,曾名屬領山(Mount Possession)和柯士甸山(Mount Austin),古名硬頭山,位于香港島西部,高552米,為香港島最高峰。廣義上的太平山是指包括太平山主峰、爐峰峽、歌賦山和奇力山在內的山嶺地形。根據香港政府地圖,太平山主峰的官方名稱爲「扯旗山」。 從香港開埠以來,太平山一直都是香港的象徵,為開埠之初獲香港政府冠以女王「維多利亞」(Victoria)之名的三大地標之一,從1867年到1930年間太平山頂爲香港總督別墅所在地,港英政府更曾經禁止華人於太平山居住,太平山遂成爲香港境內權勢的象徵。時至今日,在太平山居住的人依然非富即貴。 自二戰結束後,香港逐漸發展成爲亞洲主要旅遊城市,太平山爐峰峽一帶因景觀開揚,能觀賞維多利亞港兩岸絕佳景色,結合山頂纜車成爲香港最重要的旅遊景點,太平山夜景更享譽全球,是世界三大夜景之一,幾乎所有涉及香港的宣傳和創作都會採用太平山景觀的元素。對於香港人來說,九龍獅子山代表奮鬥拼搏的「香港精神」,太平山則象徵「東方之珠」的繁榮成就。.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太平山 (香港)

姬達

姬達爵士(Sir Jack Cater,),生於英國倫敦,1940年志願入役英國皇家空軍,於英國皇家空軍戰鬥機中隊服役,亦曾在海外戰區擔當行政業務,戰後的1945年11月,以空軍少校階級前往香港加入軍政府,至民事小組工作。1946年在皇家空軍香港基地退役,加入當時的漁務處(今漁農自然護理署)做見習生,展開長達40年的公職生涯。 1967年6月港督戴麟趾爵士因病與家人返回英國休假,防衛司兼港督特別助理姬達獲任命為增設的副輔政司(特別職務),姬達、華民政務司何禮文和輔政司祁濟時三人成為香港政府應對1967年暴動的核心決策人物。由於1967年任職防衛司時,處理六七暴動表現獲認同,故當政府打算成立廉政公署,姬達便成為不二之選。1973年獲香港總督麥理浩委任為香港總督特派廉政專員,1974年領導香港總督特派廉政專員公署成立;為首任廉政專員,並接管警方反貪污部工作。針對打擊警察及公務員貪污,致力洗脫瀰漫社會的賄賂歪風。當年有婦人曾跪在路上向他伸冤,也有年輕人在街頭向他鞠躬敬禮。姬達家人形容他為「香港真正的朋友及僕人。」 1978年至1981年任香港布政司。姬達爵士為香港社會的發展建設,以及帶頭在社會上樹立廉潔的風氣方面,貢獻良多。後來亦成為港督人選之一。 姬達離開政府後繼續留港工作和生活,至2001年才辭退所有工作回家鄉定居,最後一次來港是2002年,之後病情惡化遂轉往根西島專心養病。及至2006年4月14日因病辭世。 姬達在多年來以香港為家,其家人發出的訃文指姬達「在香港服務56年,以令到世界更美好為奮鬥目標」,令人懷念。 而廉署亦讚揚他是捍衛亞洲邁向廉潔之鑰匙。.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姬達

子陵吻鰕虎魚

子陵吻鰕虎魚(学名:Rhinogobius giurinus)为鰕虎魚科吻鰕虎魚屬的鱼类,在台灣稱為極樂吻鰕虎,俗名栉虾虎、子陵栉鰕虎魚、朝天眼、吻鰕虎魚、狗甘仔、苦甘仔。 屬於迴游性魚類。 ,但也可在完全封閉的水系中繁衍。.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子陵吻鰕虎魚

家鴉

家鴉(學名:Corvus splendens)又稱家烏鴉、可倫坡鴉,是亞洲常見的鴉科鳥類,屬定棲和群居動物。牠的大小介乎寒鴉和小嘴烏鴉之間,約40厘米長,但比這兩種鴉類為瘦小。家鴉的額、冠、喉的毛色深黑而富光澤,頸和胸呈淺灰褐,翼、尾和足部則為黑色。而不同地區的家鴉,喙的厚度和毛色深淺,皆略有不同。 家鸦的平均体重约为293.5克,一般生活于山谷河流两侧的高大乔木上、亦见于平原耕地附近以及甚至居民点附近。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孟加拉。.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家鴉

小花蔓澤蘭

小花蔓澤蘭(學名:Mikania micrantha),香港及中國大陸稱之為薇甘菊或小花假泽兰。为菊科蔓泽兰属下的一个种。原產於南美洲,全球約有430種為菊科之中唯一的一年生攀爬植物。由於小花蔓澤蘭生長速度奇快,奪取其它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能量,導致其他植物難以生存,故有「綠色殺手」、「植物殺手」或「綠癌」之稱,亦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世界百大外來入侵種」 。.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小花蔓澤蘭

山石榴

山石榴(学名:Catunaregam spinosa),为茜草科山石榴属下的一个植物种。.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山石榴

山火拍

山火拍,又稱火拍或滅火拍,是一種用於撲滅山火的工具。山火拍的外觀與掃把相似,其中一端設有供握持用的棍棒狀手柄,通常使用木材製造,或採用以合成材料披覆的金屬長桿製造,另一端則裝有拍打火焰用的拍體,通常使用具有防火功能的布條製造,或以鋼絲編織而成。山火拍常用於撲滅山林的火災,其優點是無須水源供應,結構簡單,而且成本低廉,可長期放在戶外因應突發的火災。然而,山火拍是主要以人力操作的滅火工具,滅火的範圍有限,主要應付在地面焚燒的雜草,即使較少規模的火災,都要多人一起合力使用才能有效,山火拍對於撲滅正在焚燒的高大樹木沒有作用,一旦火勢蔓延或面對較大規模的山火,山火拍是無法取代鋪設喉管射水灌救,甚至須要召喚飛機協助滅火。雖然山火拍滅火範圍有限,但因為易於攜帶和保存,所以仍是一種有用的滅火工具,特別是山火剛剛發生,仍未擴散的時候,以山火拍及時撲滅火種,可有效防止火種惡化為山林大火。.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山火拍

山羌

山羌(学名:Muntiacus reevesi、Reeves's muntjac),--。鹿科麂屬的草食性動物, 分布於華中、華南地區與臺灣。該動物屬於可食用野生動物,為台灣原住民的傳統獵物之一,面臨獵捕壓力。.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山羌

山貝河

山貝河(Shan Pui River),又名山背河、元朗河或元朗瀝,是香港的一條河流,位於新界的元朗區。河流的源頭由大棠的九逕山山頭開始,海拔約380米,向北流往元朗市中心、元朗工業園、米埔、橫洲及甩洲等地,與錦田河匯合流進后海灣。山貝河幹流水平長度約14.3公里,流域面積約為29.2平方公里。在元朗市中心一段的人工河道,也俗稱為元朗大坑渠。.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山貝河

嶂上

嶂上(Cheung Sheung)是香港新界大埔區的一個高原,位於西貢半島西貢北,石屋山、岩頭山和畫眉山之間。平均海拔高三百米。嶂上四周被西貢西郊野公園所包圍,為多個郊遊路徑所途經,包括麥理浩徑第三段、榕北走廊、嶂上郊遊徑,以及一些未命名的小徑,路徑四通八達。高原上有嶂上許林士多和漁農自然護理署的嶂上營地,有燒烤爐、檯、櫈和旱廁,因此每逢假期及遠足季節,都會十分熱鬧。嶂上村為西貢北約鄉事委員會屬下的鄉村,現時並無人定居,但有一家士多。 「嶂」字粵音讀作「障」。「嶂」字是客家話的詞語,形容高險像屏障的山,應讀陰去聲,例句有層巒疊嶂。但因為此字罕用,所以衍生出很多錯誤讀音,例如有邊讀邊的「章」。.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嶂上

丫洲

丫洲(Centre Island或A Chau)是香港的一個島嶼,地區行政上屬於大埔區。位於城門河出海口對開,吐露港中央,馬屎洲以南,呈南北向的長條狀,面積約0.035平方公里,海拔高處為26.8米。馬屎洲特別地區範圍涵蓋丫洲在內。 在香港的官方地圖中,丫洲的英文島名叫「Centre Island」,中文直譯就是「中間島」,意指為吐露港正中心的島嶼。丫洲島上草木茂盛,長滿低矮的亞熱帶藤蔓,有「植物殺手」之稱的薇甘菊入侵小島,香港中文大學生物系與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研究利用寄生植物菟絲子來清除薇甘菊,在丫洲島上作為實驗基地。島上未見有淡水山溪提供可飲用的淡水,並沒有居民居住,是孤懸海上的荒島。然而丫洲是香港最大的白鷺林,每年的夏季均有數種鷺鳥在此繁殖。.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丫洲

中國大鯢

中國大鯢(學名:Andrias davidianus) 是大鯢屬的一種,俗名娃娃魚,乃生活在淡水中的兩棲動物。目前世上最早的化石出土於中國内蒙古,距今约1.65億年。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將之列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中國大鯢

中華基督教會基華小學

中華基督教會基華小學位於香港黃大仙區彩虹邨,於1964年由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創辦。該校學生來自各區,約有700人。.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中華基督教會基華小學

中華玉黍螺

中華玉黍螺(学名:Littoraria sinensis),又名中華濱螺,是腹足綱玉黍螺形類支序玉黍螺科玉黍螺属的一种 。栖息在河口红树林地区,是香港紅樹林的常見物種,甚至連龍尾也有牠們的踪影。.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中華玉黍螺

中華白海豚

中華白海豚(學名:Sousa chinensis),臺灣種的「臺灣白海豚」(Taiwanese Humpback Dolphin,學名:Sousa chinensis taiwanensis)俗稱為媽祖魚,屬鯨目海豚科,為“印度太平洋駝背豚”的亞種,身長由一米到三米不等。主要生活在熱帶及溫帶沿岸水域,例如澳洲中部及北部、華南、印尼等西太平洋水域,印度洋海岸線以至南非,也有在河流出現及鹹淡水及沼澤一帶,例如長江、閩江、九龍江、珠江口、漢江和珠江等,分布極之廣泛。西方文獻有關中華白海豚的最早紀錄是在1637年由探險家彼得文地(Peter Mundy)在珠江口發現的紀錄,而中國的最早紀錄是在唐朝。名為白海豚,剛出生的中華白海豚是呈白色,年輕的會呈灰色,至於成年的則會呈粉紅色。 中華白海豚是香港的吉祥物之一。2007年11月15日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公佈「我最喜愛海洋10寶」公眾網上投票結果,此網上投票為期4個月選出最受歡迎十種本地海洋生物。中華白海豚得3679票榮獲「我最喜愛海洋10寶」第一位。.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中華白海豚

中腹足目

中腹足目(學名:Mesogastropoda),又名紐舌目或带舌目(學名:Taeniglossa),原為軟體動物門腹足綱的一個目,包括約三萬個物種。.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中腹足目

市政局 (香港)

市政局(英文:Urban Council,縮寫:UC, UrbCo)是香港政府為香港市區(即香港島和九龍)提供食物衞生、清潔街道、文娛康樂設施及管理食肆等市政服務的法定機構,前身是潔淨局(Sanitary Board)的市政局於1883年成立,是開埠以來有記載的香港歷史上最早有民選議員的議會,於1999年被董建華解散前為香港三級議會的一部份(第一級為全港性的立法會、第二級為區域性的市政局/區域市政局、第三級為地區性的區議會),執行部門為市政總署,自1883年成立至1999年解散,市政局歷時116年。 1960年至1986年市政局也為新界提供服務,直至區域市政局成立。市政總署署長同時擔當市政局行政總裁。1999年市政局被董建華以推行「市政服務改革」被解散。.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市政局 (香港)

三線閉殼龜

三线闭壳龟(學名:Cuora trifasciata)屬於爬行綱龟鳖目地龟科,又稱金錢龟、金頭龟、红肚龟,生活于水中,主要以蚯蚓为食,此外也吃河裡的鱼、虾、昆虫及一些植物性食物。.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三線閉殼龜

三支香

三支香(又稱青衣山)是香港的一座山峰,位於新界青衣南部,由一排三個峰組成,海拔333.99米。。長青隧道和南灣隧道均穿越山下,連接青衣的東西部。.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三支香

下城門水塘

下城門水塘(Lower Shing Mun Reservoir)位於香港新界針山以南,處於城門水塘下游的一段俗稱城門峽的峽谷地帶。它始建於1961年,1964年竣工,於1965年開始供水,為香港後期興建的中型水塘,容水量429萬9,000立方米,是船灣淡水湖供水計劃一部份,亦是郊野公園範圍以外的少數水塘之一。.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下城門水塘

下水道的鱷魚

下水道的鱷魚,是世界上其中非常流行和知名的都市傳奇之一,源於真實事件,傳說主要描述成為人們寵物的小鱷魚,長得太大無法再當寵物養時,不負責任的主人將之沖入馬桶中,然後一直住在下水道內《都市傳奇》 維若妮卡·坎皮儂·文森及尚布魯諾·荷納著 楊子葆譯 麥田出版 ISBN 986-7691-44-X。 然而現實中,鱷魚不容易生活於不見天日的城市下水道中;鱷魚為冷體動物,無法自行調節體溫,變溫動物是没有体内调温系统的動物。一般体温不平,或者以行动来调节体温。但由於溫帶地區使用後的熱廢水亦會排入下水道中,繁殖期也因此比较短,讓鱷魚可以活動生長。.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下水道的鱷魚

一统暗沙

一统暗沙位于南中国海中沙群岛西北部,距中沙大环礁约140海里,位於香港和中沙之間<海底交易>,2013-09-09。整个暗沙隐没在海面以下,最浅处水深约11米,小于20米水深的面积约20平方公里。19世纪时被称为懿冷线或海倫潮(Helen Shoal),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均为“一统暗沙”。 為擴大香港漁業日益下降的生計,在1970年代至1980年代的香港漁農署,曾經伙同香港漁民到當地作漁業調查。他們發現當地漁產非常豐富,但由於水流很急,所以不為漁民所喜愛。.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一统暗沙

九龍坳

九龍坳是香港的一個山坳,位於九龍半島北部,筆架山與獅子山之間,連接新九龍和新界。九龍坳以南為九龍塘,以北則為沙田區的徑口。在交通尚未發達的時代,九龍坳與其東面的沙田坳,都是往來九龍與沙田間的交通要道。目前,山下有獅子山隧道穿過。 1997年,漁農自然護理署將九龍坳一座避雨亭改建成香港回歸紀念亭,以紀念香港主權移交,亭上更有時任香港行政長官董建華的題字。.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九龍坳

九龍巴士68R線

九龍巴士68R線,是一條新界區特別巴士路線,由九巴營辦,來往元朗(形點 I)及大棠(大棠山道近保良局賽馬會大棠渡假村),只於元朗大棠舉行大型活動時提供服務。 本線是自九巴56線於1988年改由九鐵營運(並更改路線編號為656)後,接近30年來再次駛進大棠地區的九巴路線,不過是特別路線。.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九龍巴士68R線

平头鳅

平头鳅(学名:Oreonectes platycephalus)为鳅科平头鳅属的鱼类,又名平頭嶺鰍,扁頭平鰍, 扁頭鰍, 小鰍。 分布于中國珠江水系中下游的小山溪,香港,並曾於1998年的調查中於越南廣寧省發現。 吃底棲的生物與碎屑中。 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香港。.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平头鳅

广州人

广州人(英文:Cantonese,可擴展指粵人),视乎语境不同有多重意思,一般指在广州2200多年历史中,籍贯或出生地在广州,或长期生活在广州,以广州此城为身份认同的华人。.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广州人

亞洲已滅絕動物列表

亞洲已滅絕動物列表 記錄原產亞洲的已滅絕動物。.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亞洲已滅絕動物列表

亞洲空運中心

亞洲空運中心(Asia Airfreight Terminal,縮寫:AAT)位於香港新界赤鱲角駿坪路10號,是香港國際機場的專營空運貨站,一號貨運站於1998年7月啟用。 亞洲空運中心在2007年完成擴建工程,能滿足每年高達150萬公噸的總處理量,佔香港國際機場總空運貨量的30%。在2012年共處理710,000公噸貨物,是香港第二大的空運貨運站,僅次於超級一號貨站。.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亞洲空運中心

廟仔墩

廟仔墩(Miu Tsai Tun)是香港的一座山峰,最高點海拔333米。它位於新界東南部西貢區清水灣半島上,北接下洋山,南至釣魚翁。該山峰得名自其東北面山腳的廟仔。它為清水灣郊野公園的一部分。 跟釣魚翁一樣,如要登上廟仔墩山頂,必須利用其山脊上沒有維修的山徑。山徑南北的兩個入口都為釣魚翁郊遊徑所經。漁農自然護理署已於山徑入口處豎立了「懸崖危險,切勿前進」警告牌。廟仔墩的山勢沒有釣魚翁那麼險峻,部分的山徑亦處於叢林之間,景觀沒那麼開揚。景觀主要為北面的上洋山和下洋山;東面的牛尾洲、滘西洲、吊鐘洲、相思灣、平托坑山和大嶺桐;南面的釣魚翁;和西面的佛堂洲、將軍澳工業邨、日出康城、百勝角和將軍澳海灣。 不過廟仔墩為觀賞釣魚翁的上佳位置,所以不少去釣魚翁的行山者也會順道連走廟仔墩。 Category:香港山峰 Category:清水灣半島.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廟仔墩

廣東道政府合署

廣東道政府合署(Canton Road Government Offices)位處香港西九龍廣東道393號,建於1971年,樓高14層,是一座最早期的政府辦公大樓。大樓內曾是香港漁農處(今漁農自然護理署)等多個部門的辦事處,但隨著長沙灣政府合署於2000年7月28日啟用後,此建築物已空置,只餘政府統計處普查及人口統計科的辦事處及九廣鐵路公司九龍南線的辦事處。2009年9月,政府統計處普查及人口統計科遷往城東誌二座8-10樓(其後於2015年5月14日再遷往啟德工業貿易大樓9樓)。2010年9月,港鐵項目辦事處也分別遷往紅磡和錦田大樓(而九龍南線辦事處亦因此延線通車而關閉)。 另外,廣東道政府合署以前曾設有政府船塢(九龍政府船塢)、郵政局及工場,但隨著西九龍填海工程而騰空,隨後拆卸。此外大樓曾於2001年設置「超級數碼中心」,但因為需要在短期內交還政府產業署,故於2004年10月21日起停止運作,而郵政局亦於2007年12月31日正式關閉。 因應港鐵柯士甸站上蓋物業之建造工程,項目於2013年6月命名為「The Austin」,廣東道政府合署已於2010年11月永久封閉,並於2010年12月起清拆。 File:MTR AUS (24).JPG|圖右為正在拆卸的廣東道政府合署.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廣東道政府合署

伊中偽蜻

伊中偽蜻(學名:Macromidia ellanae)是香港特有種蜻蜓,只分布在香港的沙羅洞、烏蛟騰、鹿頸、香港島、鶴藪、往灣洲及上禾坑7個地方,而且是少見的物種,於1996年由漁農自然護理署高級漁業主任韋敬輝在沙羅洞發現,並以其女兒的名字Ellenae命名。.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伊中偽蜻

企業植林計劃

企業植林計劃(Corporate Afforestation Scheme)自1998年起由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主辦,旨在邀請企業機構參與香港綠化工作。參與計劃的機構須撥款在郊野公園特定範圍,種植超過10,000株樹苗,並護理3年才送歸政府。這3年內,企業需按季節進行施肥、除草、闢設隔火界、梳剪樹枝、伐弱留強等工作,打理出一個成熟健壯的樹林。該處會豎立大型紀念牌,列明負責種植的企業名稱。 樹苗種植地點由漁農自然護理署揀選,大部份是經歷過山火蹂躪的郊野公園範圍,讓山頭從新綠化,減少水土流失,改善景觀之餘,最重要是能為野生動物重建家園,提高郊野公園的生物多樣性。 自計劃發起後,參與機構涉及跨國企業香港分公司、本地公用事業、地產發展商、運輸業界,以至宗教團體和學校等界別,每年均有超過10個企業參與。換句話說,每年透過此計劃種植的樹苗有10萬株以上,遍佈大欖、船灣、馬鞍山、清水灣、西貢、石澳等郊野公園。.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企業植林計劃

彩條蝸牛屬

彩條蝸牛屬(Polymita),又名古巴蝸牛屬或叉线蜗牛属,是一種體形較大、會呼吸空氣的陸生有肺類的腹足綱軟體動物。本屬舊屬Xanthonychidae科,今屬扁雕蜗牛科(Helminthoglyptidae,亦作Cepolidae),按布歇特和洛克罗伊2005年的分类,扁雕蜗牛科屬於柄眼類背盾蛞蝓類支序的旋蜗牛超科​。本屬是古巴的特有種,於2016年11月2日至11月4日第17屆締約國大會通過列入濒危物种履约的附錄I。.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彩條蝸牛屬

何鴻鑾

何鴻鑾,CBE,JP(Eric Peter Ho,),前香港政府官員,1973年成為首任民政署署長,1977年升任社會事務司,1983年出任工商司,另外還歷任行政立法兩局官守議員。1987年退出港府後,他旋即出任公務員敘用委員會主席,1991年卸任後舉家遷居英國。 何鴻鑾畢業於香港大學,1954年加入港府任估稅官,1957年轉任官學生(政務官前身),早年曾任漁農處助理處長及工商業管理處副處長等職,是二戰後初年少有的華人政務官。在社會事務司任內,他負責協助港督麥理浩爵士推動社會福利改革,並曾參與處理1977年發生的金禧事件。他後來在工商司任內除了處理貿易配額等貿工問題,還在1985年起兼任中英聯合聯絡小組英方成員。 何鴻鑾是香港望族何東家族的成員,祖父何福是富商何東爵士二弟,嘗任怡和洋行華總司理及立法局非官守議員,另堂兄何鴻燊是澳門富商,有「賭王」之稱。.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何鴻鑾

北區 (香港)

北區(North District),因其爲香港十八區中最北的區議會分區而得名,於1980年從大埔區拆分獨立成區,是香港兩個陸地連接中國大陸的區份之一(另一個為元朗區)。北面和中國广东省深圳市以深圳河、沙頭角河及中英街作邊界,香港和內地的其中三條邊境過境通道(文錦渡、羅湖、沙頭角)都位於北區,西面與新界元朗區,南面和大埔區相連。傳統上北區分為上水、粉嶺、沙頭角和打鼓嶺四個部分,故獨立成區前亦稱爲上粉沙打地區,此外還包括大鵬灣的吉澳、鴨洲等離島。此外,北區亦爲香港傳統鄉村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區之一,新界五大氏族中的鄧姓、侯姓、廖姓和彭姓在上水和粉嶺一帶都有大型聚居地,大族之多在香港十八區中絕無僅有,而打鼓嶺和沙頭角公路沿線亦分佈有大量規模較小的氏族之村落,故北區仍然保存不少中國傳統鄉村歷史建築。 根據2016年中的人口統計,新界北區的人口有315,270人,佔全港人口4.3%,每平方公里內的人口數目為2,310人,為香港人口密度較低的行政分區之一,當中約26萬人居住於粉嶺/上水新市鎮,其餘約5萬人則分佈於鄉郊多條村落和低密度別墅區;而根據2016年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統計,北區家庭每月收入中位數爲21,500元,爲新界最低,但仍然比九龍深水埗區和觀塘區稍高。.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北區 (香港)

北區臨時農產品批發市場

北區臨時農產品批發市場是香港唯一一個由政府直接管理的農產品批發市場,位於新界粉嶺安樂村安居街 。批發市場由漁農自然護理署管理,佔地1.25公頃。 北區臨時農產品批發市場雖然名義上是「臨時」,可是早於1989年2月7日便已啟用,運作了超過20年。.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北區臨時農產品批發市場

北大嶼郊野公園(擴建部份)

北大嶼郊野公園(擴建部份)(Lantau North (Extension) Country Park),或稱北大嶼(擴建部份)郊野公園,是香港最新的一個郊野公園,位於大嶼山北部,佔地達2,360公頃。公園於2008年11月7日根據《2008年郊野公園(指定北大嶼郊野公園(擴建部分))令》正式劃定。該郊野公園是香港第24個郊野公園,香港主權移交後第二個劃定的郊野公園(第一個是龍虎山郊野公園),並成為大嶼山面積第二大的郊野公園。擴建北大嶼郊野公園的原因是為了補償香港機場核心計劃和新界西區其他基建對環境造成的破壞。.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北大嶼郊野公園(擴建部份)

北潭涌巴士總站

北潭涌巴士總站(英文:Pak Tam Chung Bus Terminus)位於香港新界西貢半島中部的北潭涌,供公共巴士、專線小巴和的士使用,是往來西貢半島東北的必經之地。由總站起前往西貢郊野公園方向的道路受到限制,祇准憑有效許可證或獲授權的車輛駛入,駕車人士一般祇能到達總站旁的停車場,然後到巴士總站乘搭公共交通工具進入郊野公園範圍。 西貢向來有「香港後花園」之美譽,假日大部份前往西貢郊野公園的遊人,也需乘車途經此地;巴士總站旁有多個景點,如西貢郊野公園遊客中心、北潭涌家樂徑、保良局渡假營和傷健樂園等,令總站在假日的使用量飈升。.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北潭涌巴士總站

園圃街雀鳥花園

園圃街雀鳥花園位於香港九龍旺角,處於界限街、基提道、太子道西及園圃街的交匯處,屬中式庭園建築的主題公園,鄰近旺角大球場及花墟道,佔地約3,000平方米。正門設於界限街,另一入口則設於園圃街。雀鳥花園由土地發展公司(現時的香港市區重建局)耗資2,900萬港元興建,建築工程由1996年3月開始,並在1997年12月13日落成開幕。雀鳥花園地點適中,設計優美,又是售賣雀鳥、雀籠、雀鳥飼料等檔位的集中地,深受愛雀人士歡迎,同時也是一個市民及遊客的好去處。.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園圃街雀鳥花園

分流炮台

分流炮台(英語:Fan Lau Fort,史籍中又名雞翼角炮台、大嶼山炮台或石筍炮台)位於香港新界大嶼山西南端分流半島的70米高地上,面積約966平方米。有一些學者認為此炮台初建於明代以防禦海盜,但亦有人認為是建於清代以打擊走私鴉片的商人,無論如何分流炮台已確認為是香港最早建成的炮台。分流炮台一度被海盜佔據,在海盜投降後又一度運作。一般估計炮台在新界租予英國後開始處於荒廢狀態。在被雜草覆蓋多年後,香港政府於1981年宣佈分流炮台為法定古蹟,並展開了一共兩期的修繕工作。.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分流炮台

嘉道理盆距蘭

嘉道理盆距蘭(學名:Gastrochilus kadooriei),蘭科植物,是香港本土原生蘭花。嘉道理盆距蘭分佈於新界大帽山,目前數量僅錄得20株,於2013年方被首次發現,2014年獲國際確認為新物種。.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嘉道理盆距蘭

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

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 - KFBG(Kadoorie Farm and Botanic Garden -KFBG)前稱,是香港一個環境保育教育中心及植物園,位於新界大埔區大帽山北坡和山麓,林錦公路近林村白牛石以及元朗觀音山一帶,佔地148公頃,範圍橫跨了大埔區和元朗區。.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

周润发

周潤發(Chow Yun Fat,),香港知名男演員,出生於南丫島。1970年代於無線電視參演多套電視劇,後來參演電影。曾三次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并兩次獲得臺灣金馬獎最佳男主角。1980至1990年代,曾與多位女星合作過多部電視劇和電影,其中與趙雅芝、鄭裕玲和鍾楚紅的螢幕情侶檔令人印象深刻,1990年代與成龍、周星馳被譽為「雙周一成」,於1995年赴美國荷里活發展。周潤發的電影在亞洲和大中華地區皆具極高知名度。.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周润发

哈米頓氏龜

哈米頓氏龜(Geoclemys hamiltonii),又名黑池龜,是南亞的一種龜,它是池龜屬的單屬種。.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哈米頓氏龜

哆啦A夢 (角色)

哆啦A夢(ドラえもん),舊時多譯為叮噹、小叮噹,是藤子·F·不二雄的漫畫作品《哆啦A夢》中登場的貓型機器人,名字的意思是野貓/銅鑼(ドラ)+衛門(えもん)。.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哆啦A夢 (角色)

儲蓄互助社

儲蓄互助社是合作金融組織,早期信用合作分為農村信用合作社、城市信用合作社。儲蓄互助社即脫胎於農村信用合作社(農會、漁會)的基本精神與經營方式,為「非為營利、非為救濟、乃是服務」。廿世紀的加拿大與美國發展了一種主要以消費者為社員的信用合作社,稱之為Credit Union,又可分為職業性的與地區性的兩類,不吸收非社員存款,以消費性放款為主,亦不兼營信用以外之其他業務,儲蓄互助社運動於一九三八年傳抵亞洲,首在菲律賓推動。二次大戰後,漸推廣到其他亞洲國家。(香港儲蓄互助社俗稱為遮仔會 ,《明報》,2010年2月23日),是一種非營利的金融機構,集合會員的儲蓄作投資,並定期派發利息回報,亦會向會員提供低息貸款。.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儲蓄互助社

凌禮文

凌禮文(),香港著名甘草演員,出生於香港,曾於佳藝電視、麗的電視(後易名亞洲電視)及無線電視演出,也常替香港電台電視部拍攝教育電視,同時拍攝不少廣告等模特兒角色。凌先生於1970年代曾加入遠東劇藝團(1969年-1986年)的戲劇組,並於2010年1月1日出席了遠東劇藝團42周年紀念晚宴。2010年2月19日,凌禮文因病於九龍醫院離世。.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凌禮文

八放珊瑚亞綱

八射珊瑚亞綱(学名:Octocorallia),又名海鸡冠亚纲(Alcyonaria)是珊瑚纲的一個亞綱,大約有三千個不同的種屬組成,都是水生生物。所有八射珊瑚均屬於八射珊瑚亞綱,泛指所有有八隻輻射對稱觸手的珊瑚蟲,牠們全是濾食性動物,聚居在水流大的地方。八射珊瑚亞綱包括了藍珊瑚、軟珊瑚、海筆、柳珊瑚等各種不同生物,並分為海鸡冠目(Alcyonacea)、蒼珊瑚目(Helioporacea)及海筆目(Pennatulacea)三個目。這些生物都有內骨骼。如同所有的刺胞動物,這些生物都有一個複雜的生命週期階段:包括被當作浮游生物的能動階段,以及其後繽紛的固定階段。.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八放珊瑚亞綱

公職人員行為失當

公職人員行為失當(英文:Misfeasance in public office或Misconduct in public office)是一項在普通法上的罪行,指公職人員在執行公職的過程中或在與其公職有關的情況下,故意作出失當或不恰當的行為(例如故意疏忽職守、濫用公職權力或不履行職務),而未能提供合理解釋或理由,並且鑑於該項公職和擔任公職者的職責範圍、有關公職和任職者的服務宗旨的重要性,以及偏離職責的性質和程度,有關的失當行為屬於嚴重而非微不足道。即使未有確切證據證明有關公職人員因受賄而故意作出有關的失當行為,而且未有令政府有任何損失,依然可被控這項罪名。.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公職人員行為失當

六七暴動

六七暴動,亦稱1967年香港左派暴亂(Hong Kong 1967 Leftist riots)、六七左派工會暴動、香港五月風暴。现在一般公认其於1967年5月6日起開始,於同年12月基本結束,是一場由香港親共人士受到大陸文化大革命極端思潮的影響而對抗香港政府的暴動。其由最初的工人运动、反港英政府示威,演變成後來的恐怖主義及炸彈襲擊平民等行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在大陆取代中華民國政权后香港唯一左派暴动。 六七暴動由罷工及示威開始,到后来有罷工工人被警方打伤打死,示威者其後使用暗殺、炸彈放置(涉及1,167個炸彈)和槍戰作為報復。在事件中,全體香港警察取消休假候命,多次與左派示威者冲突,作出驅散、鎮壓及拘捕行動。期間,1,936人被檢控,约212名警務人員在內的832人受傷,51人死亡(5名警察在事件中死亡;5名香港边境警察和1名来自中華人民共和国的共產黨民兵在边境冲突中死亡;参加反英示威的示威者约20多人因为镇压死亡;7名市民遭炸死;電台主持林彬被燒死),死亡人數僅次於1956年雙十暴動。 其时正值“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高潮,中華人民共和国不少城市都爆发支援“香港抗暴”的游行示威,英国驻华代办处亦被红卫兵捣毁,英国驻沪处理侨务专员办事处一同受到冲击并被关闭。香港商業電台節目主持林彬在節目中批評左派的暴力行徑,數日後,其本人與堂弟被人投擲汽油彈燒死,被認為是這次暴動的標誌性事件。六七事件可算是香港歷史的分水嶺。.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六七暴動

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 (香港)

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英文:Site of Special Scientific Interest,縮寫SSSI)是在香港被認定在動植物、地理、地質或地文上具有特殊價值的地點。這些地點可以在陸上或海上,也可以是位於郊野公園之內或之外。而這些地點是由漁農自然護理署鑑定,並由規劃署保管一份有關的記錄冊。一經鑑定,法定圖則:分區計劃大綱圖中便會顯示這些地點的位置。 漁農自然護理署早在1975年已開始將香港某些地點列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至2008年為止,香港已有66個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另有4個已取消),分佈在香港島、新界及各個離島上。被列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的地點中,大部份均擁有特別的樹木、雀鳥、海岸、紅樹林及各種動物。.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 (香港)

元五墳

元五墳是香港新界西貢區的一個地方,位於糧船灣萬宜水庫西壩之西北,創興水上活動中心以北,南風灣以南,大頭洲以東,屬於西貢東郊野公園範圍之內。 元五墳是漁農自然護理署劃定的露營地點,稱為「元五墳(南風灣)營地」。此外,香港天文台也在此處設立不少監測設施,例如地震測量站及檢驗大氣輻射的空氣取樣器。 鑒於八仙嶺曾經發生一場致命山火,香港政府跨部門調查小組曾經委託香港流動通訊有限公司,於2004年計劃在此設置綜合流動電話收發站,為遠足人士及郊野公園遊人提供另一種通訊方法。.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元五墳

元荃古道

元荃古道(Yuen Tsuen Ancient Trail)是昔日香港新界村民往返荃灣及元朗的古老山徑。現時元荃古道位於大欖郊野公園的部分為漁農自然護理署所管轄,並稱之為元荃古道郊遊徑。 元荃古道對當年十八鄉一帶的村民十分重要,因他們必須沿該古道把農作物運往荃灣的市集以換取日用品。 元荃古道的荃灣起訖點位於柴灣角荃威花園巴士總站之下,荃灣港安醫院對面柴灣角遊樂場旁的山坡。遊人可乘巴士前往,或由荃灣沿安育路和荃景圍上行到達。由該處上行一公里便進入大欖郊野公園,即元荃古道郊遊徑的起點下花山。由下花山開始,經石龍拱、田夫仔、再過吉慶橋經東白虎凹出大棠止,全長12.5公里,步行需時大約為5.5小時。.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元荃古道

元朗政府合署暨大橋街市

元朗政府合署(Yuen Long Government Offices)是香港政府的辦公大樓,位於新界元朗市中心,地址為橋樂坊2號;主要樓層有1樓元朗公共圖書館(已在2016年6月關閉並遷往元朗文化康樂大樓),以及社會福利署、民政事務總署、地政總署、勞工處、漁農自然護理署農業發展科(5樓)等部門的辦事處。.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元朗政府合署暨大橋街市

四藥門花

四藥門花(学名:Tetrathyrium subcordatum),金縷梅科四藥門花屬常綠灌木植物,也是該屬的唯一品種。於1857年間首次於香港發現,100年內也未於其他地方被發現,直至1957年6月才在廣西龍州的常綠闊葉林里再次找到。被評為香港境內極度瀕危植物,中國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四藥門花

皇帶魚

皇带魚(學名:Regalecus glesne),又称龍宮使者、海龍王、白龍王、龍王魚、大带魚、大鲱魚王、搖桨魚、地震魚,為輻鰭魚綱月魚目皇帶魚科的其中一種。.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皇帶魚

石牛洲

石牛洲,又稱「獨牛洲」,位於香港新界東北部,是西貢半島東北部(近短咀)大鵬灣的一個小島,其東面對岸為廣東省深圳市之大鵬半島及大鹿灣,兩者距離比和香港其他島嶼和市區還要近,現由大埔區管理。 由於石牛洲上峭壁較多,而且島上沒有興建碼頭,加上位置偏僻,故此遊客不多,主要為釣客及潛水客。然而島上奇岩也多,例如「獅子張口」、「熊仔觀海」、島面南岸的極地「三分天下」和「島斷石連」,遊客需要在黃石碼頭一帶租船才可前往。曾有女潛水員於南岸海底發現有二戰時期的未爆彈,驚動警方即時封鎖附近一帶海域,派遣拆彈組前往處理。 石牛洲島上每逢夏天都有很多燕鷗聚居及產蛋,主要來自日本及東南亞。後來,漁農自然護理署更於該島岸邊興建了一個小屋,用於給予鳥類棲息,並有呼籲字句告示遊客不要干擾野生鳥類。 現在島上並沒有居民居住。.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石牛洲

石龍拱

石龍拱是香港的一座山峰,高474.4米,位於新界中部,十八區分區上隸屬荃灣區,位處大欖郊野公園內,荃灣油柑頭附近,青衣以北,荃灣市中心以西。山頂設有民航處的障礙物燈標和地政總署測繪處的二等三角網測站,三角網測站編號404。 往來元朗和荃灣的元荃古道在石龍拱山頂西南不遠處經過,漁農自然護理署在那裡興建了涼亭,可以飽覽整個荃灣、葵涌、青衣北部、青馬大橋、大嶼山東北部、甚至是九龍、香港國際機場以及香港島的景色。.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石龍拱

玉黍螺屬

玉黍螺屬(学名:Littoraria),又名濱螺屬,为玉黍螺科之下的一个屬,舊屬中腹足目,今已重新分類為玉黍螺目玉黍螺總科的成員。 本屬有超過50個物種,然而有廿多個品種現時認為其實只是變化多端的粗紋玉黍螺(Littorina scabra)的異名物種。 本屬的物種大多數都在印度洋-西太平洋海域及東太平洋的熱帶海域生活,通常於當地的熱帶紅樹林的樹幹、樹身或地表根(托根)之上,高達潮脹位數米以上。這些海螺以在紅樹林生長的海藻、附生植物、菌類、矽藻和葉子的表面為食。一般生活於較高位置的物種,其外殼也相對較薄,但色彩更豐富。 Littoraria aberrans是本屬唯一會發生囊內變態的卵胎生物種。.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玉黍螺屬

玉黍螺科

玉黍螺科(学名:Littorinidae),又名濱螺科,原屬中腹足目或盤足目,今屬新生腹足類支序(Caenogastropoda)高腹足類支序(Hypsogastropoda)玉黍螺形類支序(Littorinimorpha)的玉黍螺總科(Littorinoidea)。包括有200多個物種。.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玉黍螺科

獅子山 (香港)

獅子山(英語:Lion Rock)是香港一個著名的山峰,位於九龍和新界之間,為九龍群山之一。獅子山因為形狀以及外貌像似一隻獅子而得名。獅子山海拔495米,在九龍不少地方都可望到,是香港其中一個著名地標。獅子山為獅子山郊野公園的主要部分,亦為該郊野公園的名稱由來。 獅子山為昔日醉酒灣防線的一部分,山腰部分依然留有一些軍事遺跡,包括座標石和機槍堡。 獅子山隧道穿越獅子山以西的九龍坳,為一條連接九龍塘及大圍的行車隧道,亦是1號幹線的一部分;而副峰下則有興建中屯馬綫的獅子山鐵路隧道通過。.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獅子山 (香港)

獅子山郊野公園

獅--郊野公園(Lion Rock Country Park)是香港的一個郊野公園,跨越九龍黃大仙區、九龍城區、深水埗區及新界沙田區,佔地達557公頃。範圍包括獅-子山-一帶,西至大埔公路並與金山郊野公園連接,東至沙田坳並與馬鞍山郊野公園連接。郊野公園內有獅子山、望夫石及獅子亭等景點;而此郊野公園下,有筆架山隧道、獅子山鐵路隧道、獅子山隧道及沙田嶺隧道穿越。獅--郊野公園劃定於1977年6月24日,是香港最早劃定的三個郊野公園之一。管理站設於琵琶山路及大埔公路琵琶山段。.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獅子山郊野公園

獅子會自然教育中心

獅子會自然教育中心(Lions Nature Education Centre,簡稱LNEC)位於香港新界西貢半島對面海蕉坑,是香港首個自然教育中心,佔地約34公頃。 教育中心前身是建於1950年代的「政府實驗農場」,在1986年關閉,於1987年香港政府把附近一帶共24公頃土地劃為蕉坑特別地區,再得國際獅子會基金(Lions Clubs International Foundation,簡稱L.C.I.F.)撥捐20萬美元建設經費,於1991年2月27日由國際獅子總會會長畢嘉士(William L.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獅子會自然教育中心

督察

督察(英文普遍稱為Inspector或Lieutenant)是一個單位、職業或職級的名稱,普遍屬於政府執法部門的架構中:.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督察

禁煙

禁煙包括對在工作間和公眾地方吸煙的立法管制和工作健康安全規管。禁煙的基本理據是保護工人和市民,降低他們吸入二手煙甚至是三手菸的可能,二手菸增加罹患心臟病、癌症、呼吸系統疾病和其他急性、慢性疾病的機率。 近年來,由於越來越多人知道研究結果顯示二手菸害比一手菸嚴重,當一個人吸菸時,他主要是被他自己製造的二手菸傷害,而他鄰近的人受到的傷害不會比吸菸者少;因此很多國家都經通過不同形式的法律,對室內吸煙作出了禁制。禁煙的另外一些理據是減少了處理在易燃物時火災的風險、增強制造食物和藥物時的衛生、減少法律責任、減少通風系統需要的能源,和減少廢物量,同時禁煙也可減少員工請假之機會及增加戒菸率。 設立無煙工作間,旨在減少由二手煙引起,而可避免的壽命縮短、疾病和殘障。 此外,這些法例可減少醫療衛生的成本,改善工作生產力和降低社會的整體勞動成本,使社會在該範疇的職位和維持該範疇現有的職位和僱員。舉例說,在印地安那州,經濟發展局在2006年計劃經濟加速發展時,鼓勵各城鎮設立無煙工作間,以促進社會的職位增長。 禁菸政策的終極目標是在法律上將菸草視為毒品(在醫學及社會學上,菸草被視為毒品,與其他毒品的不同在於菸草合法但幾乎無醫療用途);鴉片、安非他命、古柯鹼等毒品,曾與菸草一樣可以合法濫用,但在全球的共識與努力下,成功的讓許多合法濫用者脫離毒癮、並將其非醫療使用及濫用視為毒品、合法使用則限縮在嚴格管理的醫療用途。.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禁煙

福民花園

福民花園(英文:Fuk Man Garden)是香港的一座船舶主題公園,位於新界西貢市福民路,佔地4,000平方米,於2012年6月2日開幕,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福民花園

簡悅強

簡悅強爵士,GBE,JP(,),香港政治家、銀行家和執業律師,1957年至1980年歷任市政局、立法局及行政局非官守議員,期間曾長年出任行政立法兩局首席非官守議員,在1960年代及1970年代與關祖堯爵士及馮秉芬爵士等人同為華人代表。簡悅強也是香港望族簡東浦家族成員,1963年至1983年在家族有份創辦的東亞銀行出任主席。 簡悅強早年先後受教於拔萃男書院、香港大學和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早於二戰以前已分別在英國和香港考取得執業律師資格。戰後,他於1945年加入羅文錦爵士旗下的律師樓,而且積極參與本地政壇,除了在1949年與貝納祺等人組織香港革新會,又在1957年至1958年任香港律師會主席,以及在1957年至1961年獲港府委任為市政局非官守議員。 在行政立法兩局供職期間,簡悅強不單敢於為普羅市民發聲,且多番獲港府委以重任,當中包括在1974年與1979年分別獲港督麥理浩爵士指派草創消費者委員會及公務員薪俸及服務條件常務委員會,並擔任兩個委員會的主席,以化解當時米價暴漲及公務員工潮等危機;此外,他也曾就設立廉政公署向麥理浩提供不少重要的意見。在1970年至1975年和在1979年至1983年間,他還兩獲港府委任為貿易發展局主席,任內配合香港工商業的發展需要,向各國推廣與香港貿易。 簡悅強也相當關注香港的高等教育發展,他由1963年至1983年間歷任香港中文大學校董、中文大學崇基學院校董會主席和中文大學校董會主席,另又於1983年至1996年擔任中文大學首任副監督,對中文大學的發展具重要影響。簡悅強曾獲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大學頒授榮譽博士學位,也是兩所大學的終身校董。 在多年的公職生涯中,簡悅強經歷過不少動盪歲月。在1966年,時任交通諮詢委員會主席的他批准天星小輪加價,間接成為同年九龍騷動的導火線之一;在翌年的六七暴動期間,他嚴辭批評左派滋事份子,並主張港府以強硬態度加以對付,表現頗獲港府認同。簡悅強多年來深獲港府信任,屢獲英廷嘉獎。他在1972年及1979年兩度封爵,是歷來首位獲英廷賜封GBE勳銜的華人。在1975年英女皇訪港時,簡悅強更代表香港市民向女皇致歡迎辭,反映其地位深重。 簡悅強在1979年隨港督麥理浩等人出訪北京,期間與中共領導人鄧小平舉行閉門會談,得悉鄧小平堅決要從英國接收香港主權,使他對香港前景感到擔憂。簡悅強返回香港後旋於1980年辭任行政局首席非官守議員,至1983年辭任貿發局主席及東亞銀行主席,不久更將手上東亞股票轉讓予另一主要股東李冠春家族,從此淡出香港的商界與政壇。簡悅強晚年甚少在公開場合露面,至2012年以99歲高齡逝世,他生前在一眾在世非官守太平紳士中,資歷也是最深的一位。.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簡悅強

索罟群島海岸公園

索罟群島海岸公園是香港一個倡議中的海岸公園,位於新界大嶼山西南部索罟群島附近海域,面積1,272公頃,預計最快於2017年中成立。2002年,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指示漁農自然護理署署長擬備建議中的西南大嶼山海岸公園和索罟群島海岸公園的未定案地圖。設立兩個郊野公園的目的是因為兩處海域為中華白海豚和江豚的重要棲息地。公園有助保護這兩種稀有動物和在該水域生長的其他海洋生物。 於2004年和2007年的大嶼山發展概念計劃中,並不見索罟群島海岸公園的提及。 2015年5月,郊野公園及海岸公園委員會提出了大嶼山西南海岸公園和索罟群島海岸公園的初步邊界及管理計劃的建議。其中,索罟群島海岸公園的初步建議邊界覆蓋了文昌魚、假鐵星珊瑚的重要生境和高漁業重要性的地區。 2016年,政府計劃在索罟群島三個小島,分別為樟木頭、孖洲及頭顱洲,設立康樂釣魚區,但以不影響保育中華白海豚為大前題。1月,發展局推出的大嶼山發展諮詢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在索罟洲群島附近興建水療中心,並發展成休閒渡假村。 2016年3月22日,漁護署就大嶼山西南和索罟群島海岸公園計劃最新修訂方案提交郊野公園及海岸公園委員會討論。計劃顯示索罟群島海岸公園內將設立核心區。漁護署表示會酌情簽發許可證,以便漁民在核心區以外水域捕魚。.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索罟群島海岸公園

綠化

綠化一詞可詮釋為園景的意思,目的是改善城市中的「水泥森林」的型態,讓人得到舒適的生活環境。綠化方面可以在建築物屋頂層、天台(陽台),建築物立面、街道、平地、坡地等地方進行。.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綠化

美松苑

美松苑(Mei Chung Court)是香港房屋委員會的居屋屋苑之一,位於新界沙田區的大圍美田路33號,與美林邨毗鄰,於1996年落成,屬居屋出售分期的第十六期乙屋苑。.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美松苑

翻唇玉黍螺

翻唇玉黍螺(学名:Littoraria ardouiniana),又名斑肋濱螺,是中腹足目玉黍螺科玉黍螺属的一种。主要分布于中国大陆、台湾,常栖息在河口红树林地区。.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翻唇玉黍螺

猴戲

戲,又名猴子戲,泛指猴子或其他靈長類動物(如猩猩)參與演出的表演藝術。.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猴戲

瘤珠螺

螺(学名:Lunella granulata),是原始腹足目蝾螺科珠螺屬的一种。.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瘤珠螺

環境食物局

境食物局(英文 Environment and Food Bureau)成立於2000年1月1日,現已解散;本部門曾經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負責環境保護、環境保育、食物及環境衞生的決策部門,轄下設有三個執行部門——環境保護署、食物環境衞生署和漁農自然護理署。 環境食物局唯一一任局長為任關佩英。.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環境食物局

田夫仔

夫仔(Tin Fu Tsai)是香港新界一個鄉村,位於屯門區大欖大欖郊野公園內,地底為大欖隧道所貫穿,距離屯門市中心約15.6公里,是屯門區內最東端的鄉村。村內的原居民主要為蔡姓客家人。田夫仔的歷史可追溯至17世紀時,蔡氏祖先認為田夫仔所在的山頭為平地可耕作,而且又有天然屏障可以免受屯門以南一帶海域的海盜滋擾而選擇在該地建村。然而近代因為交通不便,通訊困難等原因,不少村民遷出,而村內的田夫村公立學校亦隨著村內人口減少而結束。 此外,田夫仔也是漁農自然護理署指定的41個露營地點之一,設於田夫仔村屋區的南部。.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田夫仔

甲型流感病毒H5N1亚型

型流感病毒H5N1亞型(influenza A virus subtype H5N1,記作A(H5N1)或H5N1),也稱H5N1病毒、H5N1禽流感,是甲型流感病毒的一個高致病性亞型,具有血凝素(hemagglutinin)第5型,神經氨酸酶(neuraminidase)第1型。H5N1病毒可以導致人和一些其他的動物死亡。 有一個在鳥類及禽類間傳播的H5N1毒株稱為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流感病毒H5N1亞型(HPAI A(H5N1), 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virus of type A of subtype H5N1),這一毒株是H5N1流感的致病源。該病毒在鳥群中的傳染性很強,發病突然、病症嚴重、死亡快速,因而屬於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 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這是一種動物流行病(不在人類間傳播)和動物共患病,可在很多物種間傳播 This was reprinted in 2005: 。 H5N1病毒是1996年首次在中國廣東的家鵝中明確發現。H5N1病毒主要感染鳥類並導致禽流感。1997年在香港傳播時,很多農場的雞受感染後都即時死亡,並引發首次報告了H5N1病毒感染人類的病例,使一名幼稚園學生死亡。2003年至2015年,全世界已向世界衛生組織報告630例人類確診個案,其中375例死亡,死亡率約60%;這些確診的報告病例全部發生在東南亞地區(印度尼西亞、越南、泰國、柬埔寨、中國大陸)。2006年3月9日,世界衛生組織(WHO)根據“一個中國”原則將“H5N1禽流感全球及國家圖”將臺灣劃為感染區。2006年3月10日,世界衛生組織公開說明,臺灣沒有任何人類或家禽感染H5N1禽流感病例,不是傳染區。 2013年5月2日,中国科学家在美国《科学》杂誌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破译”了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分子机制,这一发现对防止禽流感病毒扩散具有重要意义。.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甲型流感病毒H5N1亚型

甲型流感病毒H7N9亞型

H7N9(Influenza A virus subtype H7N9,記作A(H7N9)或H7N9)是一種甲型流感病毒,是禽流感病毒或禽流感病毒的一個亞型,因病毒在禽鳥類的死亡率低,經基因交換後轉移到人類上感染後成為病發期短、重症率與死亡率均相對於SARS略高而引發社會注意。 H7N9原本屬於低致病性感冒病毒,仅在禽间发现。2006年美国卫生部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公开了1988年发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的火鸡身上第一个病毒记录。2013年3月下旬,人类感染甲型流感H7N9病毒與病例在上海開始陸續在中国长江三角洲一帶的城市被发现,這是該病毒全球首次感染人類,中国農業部獸醫師于康震表示:家禽、鴿子中分離到的H7N9與患者分離出之病毒高度同源,該病毒經基因交換後仍能感染雞、鴿子等禽鳥,對家禽呈低致病力,感染後沒有顯著症狀或大規模患病與死亡,尚未發現豬感染該病毒(該病毒在活禽市場檢出率最高,在養禽場尚未檢出),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流感病毒研究中心主任田代正人表示,H7N9病毒相對於其他禽流感病毒(如H5N1)较难追查,病毒在禽鸟间传播而不能被飼養者以至衛生部門及時發覺」 中国国家衛計委與世衛组织駐華代表藍睿明均認為確診病例間未發現流行病學聯繫,目前疫情處於散發狀態,尚未發現人傳人,但至今病毒來源不明、傳播途徑不清,不排除通過候鳥遷徙帶入國內的可能;5月22日中新社報導,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青年教師熊成龍、張志傑在最新一期的國際傳染病領域著名期刊「臨床傳染病(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發表研究成果顯示,H7N9病毒起源於華東地區,而非學界之前所認為的「來自於中韓禽類混血」。國家衛計委在4月17日之媒體溝通會上,中國疾控中心衛生應急中心主任馮子健表示,不排除該病毒存在有限「人传人」的能力。.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甲型流感病毒H7N9亞型

申訴專員公署

申訴專員公署(Office of the Ombudsman),前稱行政事務申訴專員公署,於1989年成立,是直接向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負責的獨立法定機構,監察香港政府運作,處理及解決因為政府部門及公營機構行政失當引起的不滿和問題,申訴專員由行政長官委任。 預防投訴是申訴專員公署職責,關乎政府執行公權力時的尊嚴,這個職責對政府執行政策尤其重要。為防止市民濫用投訴機制,在特別情況下,申訴專員公署更會在拒絕受理市民投訴的同時,警告投訴人切勿作出無理投訴。.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申訴專員公署

燕鳳蝶

燕鳳蝶(學名:Lamproptera curius)是鳳蝶科下燕鳳蝶屬的一個種,生活於南亞及東南亞。.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燕鳳蝶

異鱲

鱲(學名:Parazacco spilurus),俗名斑尾赤梢鱼,鯉科魚類,同屬的品種僅有海南異鱲(Parazacco fasciatus Koller, 1927)一種。而海南異鱲(異名Parazacco spilurus fasciatus)一度被認為是異鱲的亞種。.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異鱲

當狗愛上貓

《當狗愛上貓》(英文:When A Dog Loves A Cat),香港無綫電視翡翠台時裝溫情電視劇,以高清技術拍攝,由羅嘉良及胡杏兒領銜主演,並由呂方、廖碧兒、曾華倩、黃浩然及許紹雄聯合主演,監製關永忠。此劇為2008年節目巡禮劇集之一及2008無綫節目精選第二季劇集之一。此劇之2小時大結局因翡翠台在8月15日直播北京奧運女子排球比賽(中國對古巴)關係而順延至22:30播出,直至翌日凌晨00:30才播映完畢,頗為罕見。.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當狗愛上貓

牛尾海海岸公園

牛尾海海岸公園是香港一個倡議中的海岸公園,位於新界西貢區清水灣半島東部牛尾海,佔地1,000公頃。該海岸公園的籌備及計劃工作現已停止。.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牛尾海海岸公園

狗牙嶺

狗牙嶺是香港的一個山峰,為大嶼山鳳凰山南面的支脈,位於鳳凰山山頂以南,石壁水塘以東。狗牙嶺因地形一高一低,山嶺又尖又窄,狀似狗隻的牙齒而得名。狗牙嶺共有三條山脊,分別稱為西狗牙、中狗牙和東狗牙。山嶺的最高點(539米)在中狗牙。狗牙嶺最險要之處在中西狗牙交匯之處。該處山脊的闊度只足夠讓一個人走過,遠足人士稱之為「一線生機」。 狗牙嶺為喜歡挑戰難度的行山人士之選。但因為風化關係,山徑某些路段滿佈碎石,極為崎嶇。那些山脊線上的天然山徑亦非漁農自然護理署所維護的行山徑,所以登山人士需加倍小心。如要安全的觀賞狗牙嶺,遊人應沿鳳凰徑第三段上鳳凰山觀看。 2017年11月,一名行山人士行至狗牙嶺一線生機時,失足跌落30米深斜坡傷重而亡。.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狗牙嶺

狗肚山

狗肚山(Kau To Shan,又名Cove Hill),雅稱九肚山,古稱龍窩,是香港一座山峰,位於新界沙田區火炭之西北,海拔399米。 其山腰位置為新界東部傳統的豪宅區,以低密度的洋房住宅為主,聚居名人商賈,香港「玩具大王」蔡志明、樂壇天后王菲、政壇名人李鵬飛、「衣架大王」劉璜的兒子劉德俊及前任特首梁振英胞姊梁桂蘭等都曾擇居於此。.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狗肚山

狄志遠

志遠博士(Dr.,),生於香港,前民主黨創黨成員及副主席、前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總幹事、香港家庭教育學院總監、防止青少年吸煙委員會主席、禁毒常務委員會委員、禁毒教育及宣傳小組委員會主席、團結香港基金會顧問、香港電台節目顧問團成員、社區發展動力培育董事、香港特區政府中央政策組特邀顧問。現時為新思維主席。 狄志遠曾擔任多項公職,其中包括: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主席、中央政策組非全職顧問、教育委員會委員、融合教育委員會主席、香港中文大學校董、策略發展委員會委員、持續發展委員會委員、扶貧委員會委員、公民教育委員會委員、愛滋病基金委員會委員、醫療融資工作小組組員、法律援助服務局成員、漁農自然護理署郊野公園及海岸公園委員會委員、博愛醫院管治委員會委員及香港社會服務聯合執行委員會委員等。他亦是香港路德會服務處前副執行總監及香港耆康會前總幹事。狄志遠曾是匯點成員(1985年至1994年)、曾任北區區議員、首屆民選香港立法局議員(1991年至1995年)。.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狄志遠

隔離檢疫

離檢疫 是風險管理的一種設施。 當人類、動物、植物等,由一個地方進入另一個地方,為防帶有傳染病等,所以必須進行隔離檢疫,尤其當地可能發生傳染病。.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隔離檢疫

蟹守螺總科

蟹守螺總科(學名:Cerithioidea,舊稱Cerithiacea),是腹足綱之下的一個超科,包括有200多個物種,廣泛生活於海洋、鹹淡水交界及淡水中。原屬中腹足目,今屬吸螺類(Sorbeoconcha)支序。另外,亦有分類將本總科提升至目級,稱為「」,可譯作「新紐舌目」或「新帶舌目」。.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蟹守螺總科

韓爾禮

韓爾禮(或作亨利·奧古斯丁,吳永華,1999,第224、225頁。亨利·奧古斯丁為吳永華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所編纂《近代來華外國人名辭典》」,姓前置。、奧古斯汀·亨利,Augustine Henry,, F.L.S.,F.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韓爾禮

鎖羅盆

鎖羅盆(通鎖羅盤,英文:So Lo Pun,客家話讀音: ),位於香港新界北區近荔枝窩,昔日又名鎖腦盤。由於位處偏僻及山路繁多,昔日只有在北區執勤的警察才懂入村。由於政府近年在附近豎立指示牌,進入鎖羅盤方便了。目前它是一個行山愛好者所愛到的地方http://www.hiking.com.hk/discus/messages/2192/5303.html?1103342252。而在鎖羅盤中,有一個名為鎖羅盆堤壩的地方。.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鎖羅盆

聽濤雅苑

聽濤雅苑(Vista Paradiso)是香港一個私人屋苑,由長江實業旗下和記黃埔及協和建設聯合發展興建,位於香港新界東馬鞍山臨海地段恆明街2號,整個屋苑共有11幢29-37層(不設4、13、14及24樓)的住宅,單位總數2,032個,第一期及第二期分別於1998年及1999年落成入伙,由高衛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管理,而該廣告更於亞洲電視、無線電視和新城電台播出,示範單位設於馬鞍山廣場。.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聽濤雅苑

荃錦坳

荃錦坳(Tsuen Kam Au),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區東南部,爲大帽山西脊禾塘崗西坡上的一個山坳,由於元朗區與荃灣區以大帽山道爲分界線,故山坳坳口位於元朗區內。荃錦坳爲荃錦公路的最高點,約高海拔490米。大體來說,荃錦坳以北的山勢比較陡峭,以南則比較平緩。從荃錦坳沿着荃錦公路北行可以到達石崗村,南行可以到達川龍谷,沿大帽山道東行可上大帽山,沿麥理浩徑西行則可到達大欖涌。.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荃錦坳

萬宜水庫

萬宜水庫(High Island Reservoir)位於香港西貢區,是香港儲水量最大的水庫,容量達2.81億立方米。萬宜水庫的工程計劃1969年展開,1971年動工,1978年11月底完工,是香港最後一個建成的水塘,連同香港第二大水庫船灣淡水湖已佔去全港水塘總儲水量5.86億立方米的87.2%。 萬宜水庫為是1970年代香港耗資最龐大的工務工程,1978年完工時用了13.5億港元,政府亦首次因應工務工程需要而改變地方行政區分割,將新界南約理民府分拆為西貢理民府及離島理民府,這亦成為全港範圍最廣的郊野公園。建造過程淹沒了不少村落,包括爛泥灣村。與大欖涌水塘一樣因為山勢關係而產生出島嶼-水徑頂。 水庫原址為官門(又稱官門海峽或官門水道),與船灣淡水湖同屬在海中興建的水庫。工程包括在官門兩端築起兩條主要堤壩,將西貢半島及當時香港第三大島糧船灣洲連接起來。這兩條堤壩高達64米,另有三條副壩。 萬宜水庫獲由香港郊野公園之友會、國際獅子總會港澳三0三區及漁農自然護理署舉辦,「香港十大勝景選舉」第四名。鄰近海岸為破邊洲。.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萬宜水庫

萬丈布

萬丈布是香港大嶼山一個地方,位於石壁和羌山之西,屬於南大嶼郊野公園的範圍。 萬丈布原稱水澇漕,因該處的溪澗看來像萬丈長的銀布,因而得名。 漁農自然護理署在該處設有「萬丈布營地」,佔地2公頃,提供5個營位。附近建有慈興寺。 萬丈布於1980年2月5日被劃定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面積29.2公頃,其特色是有一些如小葉厚皮香的有趣植物。.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萬丈布

青衣自然徑

青衣自然徑(又稱青衣回歸紀念徑或葵青回歸健康徑)是香港的一條位於市區的郊遊路徑,位於新界青衣島,長3.5公里。在該自然徑的最高點能夠遠眺青衣市中心、藍巴勒海峽、馬灣海峽、青馬大橋及汀九橋的景色。這條路徑又被稱為青衣自然教育徑,惟此路徑並非漁農自然護理署管轄,故此上述稱呼不恰當及存有誤導成分。 青衣自然徑起點設於青衣西路近長青公路口,沿途共有4個紀念亭。終點位於長宏邨。.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青衣自然徑

顯徑站

顯徑站(Hin Keng Station)是港鐵屯馬綫(沙中綫第一期「東西走廊」項目)上一個已完成土木工程並有待通車啟用的車站,日後將成為屯馬綫的一部分,由五洋建設負責承建,車站將會服務顯田及徑口顯徑邨一帶。為了興建顯徑站,需要遷移顯田遊樂場部分休憩設施、沙田植物檢疫站及漁農自然護理署新界南動物管理中心。顯徑站耗資12億港元興建,2015年4月30日舉行平頂儀式,預計於2019年中啟用,車站建成後以有助分流大圍站出現擠迫情況。.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顯徑站

衛生福利及食物局

衞生福利及食物局(簡稱衞福局;英文:Health, Welfare and Food Bureau,縮寫:HWFB)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決策局,專責香港的環境衛生、醫療、社會福利及食物安全。該部門成立於2002年7月1日,首長為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英語:Secretary for Health, Welfare and Food)。2007年7月1日決策局改組後,食物衛生及社會福利事務分別改由食物及衞生局與勞工及福利局負責。.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衛生福利及食物局

風水林

水林,朝鮮半島稱為裨補林(비보림、裨補林),琉球稱為抱護(ポーグ、抱護)或抱護林,是指為了保持良好風水而特意保留或由人工種植的樹林,為華南、朝鮮、琉球不少鄉村的特色。不少村落在選址時,考慮到風水上的因素,通常會在茂密的樹林旁興建,令其成為村落後方的綠帶屏障。由於村民相信風水林會為村落帶來好運,因此他們都會著重保護風水林。.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風水林

食物環境衞生署

食物環境衞生署(簡稱食環署,英文:Food and Environmental Hygiene Department,縮寫:FEHD)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食物及衞生局轄下的部門,專責確保香港的食物安全,為香港市民提供清潔及衛生的環境。現任食物環境衛生署署長為劉利群。.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食物環境衞生署

食蚊鱼

大肚魚(學名:Gambusia affinis),為輻鰭魚綱鯉齒目鯉齒亚目花鳉科的初級性淡水魚或次級性淡水魚。又称柳条鱼、大肚--魚、山坑魚、大眼叮噹、白頭婆及大肚摑等。.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食蚊鱼

西南大嶼山海岸公園

西南大嶼山海岸公園是香港一個倡議中的海岸公園,位於新界大嶼山西南部分流以西的附近海域,面積約657公頃,預計最快於2017年中成立。2002年,時任行政長官董建華連會同行政會議指示漁農自然護理署署長擬備建議中的西南大嶼山海岸公園和索罟群島海岸公園的未定案地圖。設立這兩個郊野公園的目的是因為兩處海域為中華白海豚和江豚的重要棲息地。其中大嶼山西部的多數水域被視為中華白海豚的主要棲息地,而索罟群島的個別水域亦屬高於平均水平的江豚棲息地。公園有助保護這兩種稀有動物和在該水域生長的其他海洋生物,包括曾在大鴉洲東灣發現的文昌魚和假鐵星珊瑚。 在2004年和2007年的大嶼山發展概念計劃中,均可找到倡議中西南大嶼山海岸公園。 2016年1月,發展局發表第一屆大嶼山發展諮詢會工作報告,其中指出西南大嶼山海岸公園和索罟群島海岸公園將規劃為大嶼南岸生態保育、康樂及綠色旅遊帶,並研究發展適當的水上活動及利用海岸公園作教育用途的活動。 2016年3月,據漁護署的海豚觀察數據顯示,在狗嶺涌和白角附近水域出現的中華白海豚數量有所上升,因此經修訂後的大嶼山西南海岸公園界線,會向東延至相關水域。.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西南大嶼山海岸公園

西區副食品批發市場

西區副食品批發市場是香港一個副食品批發市場,位於香港島西環豐物道8號,臨近西區海底隧道香港出口、屈地街電車廠及西區公眾貨物裝卸區。批發市場由漁農自然護理署管理。批發市場建於海旁的填海地上,佔地6.2公頃,第一期於1988年8月4日興建,1991年10月18日啟用;而第二期於1991年元旦動工,1994年3月1日啟用。.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西區副食品批發市場

西灣 (西貢)

西灣是香港新界西貢區最著名的海灘,名列西貢大浪灣「四灘一尖」中的「四灘」之首,「香港十大自然勝景選舉」第一名。西灣俗稱大浪西灣,以區別香港其他同以「西灣」為名的海灣或海灘。 由於地處萬宜水庫往大浪灣入口,且為麥理浩徑所貫穿,故為西貢遠足人士一重要的補給及休息地點,而水清沙幼的海灘,亦成為不少遊艇假日前往停泊的泊點。.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西灣 (西貢)

西灣山 (西貢區)

西灣山是香港的一個山峰,位於西貢半島萬宜水庫以東,大浪灣以南,浪茄灣以北,得名自山腳下的西灣。西灣山海拔314米,山頂上設有地政總署的三角測量站。西灣山是西貢東郊野公園的一部分,而區域上則屬於西貢區。 麥理浩徑第二段取道西灣山山脊。通過西灣山和吹筒坳,遊人可來住西灣、西貢西灣路(西灣亭)和浪茄等地。 西灣山山徑沿途無樹蔭遮擋,居高臨下,為上佳的觀景點。漁農自然護理署在M23和M25標距柱旁,以及吹筒坳都建有涼亭,可供遊人休息。 山徑沿途都可以看到廣闊的萬宜水庫。山頂上的景色只是一般,因為該處有矮樹叢遮蔽了東面的風景,但西面仍可看到水庫。 但在山頂以北,M025和M026標距柱之間有一個西灣山觀景台。該處可一次過眺望大浪灣的四個海灘——西灣、東灣、大灣和鹹田灣,以及蚺蛇尖、米粉頂、東灣山和大蚊山等山。 而山頂以南,則可見到浪茄灣、浪茄仔,海灣兩旁的山峰和海岬(東北面的為長岩頂、罾棚角頂和罾棚角;西南面則為孤獨山和標尖角)、糧船灣及其附近島嶼,以及一望無際的南海。 File:Sai Wan Shan View Compass 1.jpg|西灣山觀景台 File:Sai Wan Shan Trigonometrical Station 1.jpg|三角測量站 File:Sai Wan Shan M025 pavilion 1.jpg|M025標距柱旁的涼亭(近山頂) File:Sai Wan Shan M023 pavilion 1.jpg|M023標距柱旁的涼亭(近南面山腰).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西灣山 (西貢區)

西貢區

西貢區(Sai Kung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區其中一區,位於新界東部,面積12,680公頃,當中包括東面水域內的70多個島嶼,傳統的市鎮中心爲西貢市,不過自1980年代中期香港政府於西貢區南部的將軍澳開發新市鎮後,西貢區的城市化和商業活動都集中在將軍澳新市鎮,而西貢市維持較低程度的開發狀態。根據2016年香港中期人口統計統計,西貢區人口有461,864人,絕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南面的將軍澳新市鎮。自西貢區西南部大上托的安達臣道石礦場於2013年底停止營運後,政府啟動安達臣道石礦場發展計劃,在石礦場原址進行城市發展。 由於西貢區大部份地方都未開發,維持原來的自然郊野狀態,多年前開始已被譽爲「香港後花園」,成為市民日常郊遊的好去處;而除了西貢市、將軍澳和即將開發的安達臣道石礦場以外,西貢區較爲集中的居住區還包括蠔涌和清水灣半島東岸。.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西貢區

香港2007年6月

;(請按此參閱當天之報章頭條).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香港2007年6月

香港2030+

香港2030+,全名為《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是發展局與規劃署共同推動就香港跨越2030年的規劃策略和空間發展方向的策略性研究。香港2030+自2015年開始整合重要議題,分析土地用途及土地供應,制訂空間規劃的框架,並在2016年底至2017年初進行公眾諮詢,整個研究預計於2018年完成並公布。.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香港2030+

香港博物館列表

下列是香港各博物館的列表。截至CURRENTYEAR年CURRENTMONTHNAME為止,香港共有約60所博物館。 根據國際博物館協會的定義,博物館是「一所永久性和開放給公眾的非牟利機構,目的在於服務社會和促進社會發展,負責蒐集、保存、研究、傳播與展示人類及其環境有關的實証,供研究、教育及觀賞之用」。香港國際博物館日2002博物館博覽,第8頁 故此,所有符合以上博物館定義的香港文博機構,皆會收錄在此列表內。 此列表包括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博物館、香港其他政府部門及公營機構轄下的博物館、教育機構及非牟利團體轄下的博物館、私營及其他組織轄下的博物館,以及已關閉的博物館。此列表並不包括籌建或規劃中的新博物館。此列表會列出博物館的名稱、相片(如有)、啟用日期、關閉日期(如有)、管理機構(不包括「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博物館」一節)、所在位置以及入場收費。其中「相片」一欄所列出的是博物館建築物的外貌,如果博物館沒有自有建築物,會以博物館所在的建築物外貌相片代替。另外,此列表中會以淺灰色背景代表設有入場收費的博物館,其所有入場門票價格均以港元計算。.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香港博物館列表

香港十大自然勝景

《香港十大自然勝景》(Hong Kong Best 10 Scenic Sites)是亞洲電視為配合漁農自然護理署舉辦的同名選舉而製作的一個旅遊電視節目,並請來漁護署十大自然勝景代言人區瑞強擔任節目主持,每集連同嘉賓介紹當選的香港自然勝景,藉此推廣本士旅遊,首集於2007年8月19日播放。.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香港十大自然勝景

香港双足蜥

香港双足蜥(学名:Dibamus bogadeki),又名鮑氏雙足蜥,为双足蜥科双足蜥属的爬行动物,是香港唯一一種雙足蜥,並且是香港特有种,基本上分布于香港喜靈洲、周公島和石鼓洲,模式产地在香港喜灵洲。.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香港双足蜥

香港天文台

香港天文台(簡稱天文台;Hong Kong Observatory,縮寫:HKO)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部門及聯合國屬下的世界氣象組織成員,專門負責香港的氣象觀測(雖然稱為「天文台」,但是其職能更接近一個氣象台),亦兼任地震、授時、天文及輻射監測等事務,向香港市民發出相關的警告。香港天文台也是世界氣象組織擔任網頁開發和操作之總負責氣象部門,以及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屬下的航空氣象委員,撰寫航空氣象文章之牽頭氣象部門。現任天文台台長為岑智明。香港天文台在港英時代原為政府經濟科轄下部門,1997年主權移交後維持隸屬經濟局,2002年7月1日改為經濟發展及勞工局轄下部門;2007年7月1日決策局再度重組後,天文台被劃入新成立的商務及經濟發展局。.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香港天文台

香港島

香港島(Hong Kong Island),簡稱港島或香港,與九龍和新界同為香港三大地域之一。面積約78.59平方公里,最高峰是太平山,海拔554米,為境內第二大島嶼。中國大陸方面並認為香港島屬萬山群島的一部份。香港島是香港開埠時最早發展的地區,當1842年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而維多利亞城又未落成時,位於港島南區的赤柱是當時的行政中心。在英國殖民地初期,香港島北部人口密集,並劃為維多利亞城。香港島與九龍半島由維多利亞港分隔,海岸是昔日貿易船隻停泊的地方。 香港島是香港的政治和經濟中心,立法會綜合大樓、政府總部和終審法院皆位於香港島;中環、金鐘和銅鑼灣等主要商業區也位於香港島。而地區劃分(例如作為立法會選區)上的香港島,還包括鴨脷洲、大小青洲、熨波洲、銀洲等附屬島嶼,即中西區、灣仔區、東區和南區四區的總和。.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香港島

香港巴豆

香港巴豆(學名:Croton hancei),大戟科植物,是香港境內的極危物種,是香港本土獨有的一種巴豆。在消失多年後,於1997年,香港巴豆在青衣島再被發現,現在受香港法例第96A章的保護。現時香港巴豆有兩個亞種:一個是最初發現的品種,另一個是後來發現的變種。.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香港巴豆

香港市花

香港市花为洋紫荆 ,由於貌似蘭花,因此別稱香港蘭(Hong Kong Orchid Tree),是豆科蘇木亞科羊蹄甲屬的有花植物,於香港首次發現,在1880年左右於香港島薄扶林鋼綫灣為一名巴黎外方傳教會神父發現,並以插技方式移植至薄扶林道一帶的伯大尼修道院。1908年,當時的植物及林務部總監鄧恩 (S.T.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香港市花

香港二級歷史建築列表

香港二級歷史建築(Grade II historic buildings in Hong Kong)是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評級的香港歷史建築的第二個級別。在這個級別的建築物,被認為具特別價值而須有選擇性地予以保存。 2005年,當局選取了1444幢歷史建築物,由專家小組進行深入評估,並向古物諮詢委員會提交擬定評級,供委員會考慮及審議。截至2015年9月17日,全港有329幢建築物被確定為二級歷史建築;另有20幢不屬於上述名單的建築物,獲評為二級歷史建築,兩者合共348幢。.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香港二級歷史建築列表

香港仔郊野公園

香港仔郊野公園(Aberdeen Country Park)(劃定於1977年10月28日)是位於香港香港島中部的一個郊野公園,鄰近香港仔,橫跨南區和灣仔區。在香港郊野公園成立之前,該地為郊野公園試點,當時名為香港仔森林公園。.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香港仔郊野公園

香港地理

香港位處中国南部沿岸,北靠广东省、西背珠江口及澳門、南望南中國海,介乎北緯22°08′至35′、東經113°49′至114°31′之間,所處時區比世界協調時間快8小時(UTC+8)。香港北部與廣東省深圳市僅由一條深圳河相隔,南部海域與珠海市萬山群島海域連接。截至2017年,香港境內陸地面積為1106.34km²,連同水域總面積為2755.03km²。香港一般可大致分為香港島、九龍及新界三大區域,有時候離島(包括大嶼山)會視作獨立區域。 位處九龍半島和香港島之間的維多利亞港是水深港闊的天然良港,是香港的著名地標。早在19世紀,英國人已被位處東亞中心位置的香港所吸引,清朝中葉,英國人通過戰爭從滿清政府手上取得香港主權,從而開通港口、發展航海貿易。時至今日,香港的地理位置仍然能讓本地經濟通過轉口貿易以及中轉旅客而得益 。 佔據境內大部分範圍的新界山多平地少,香港可供發展土地本身十分有限。香港開埠早期,新界及市郊大部分範圍由林地、灌木、以及務農的鄉鎮村落組成,並未大規模發展。香港政府後於1976年把部份未開發地區劃為郊野公園,保護綠化環境。而接近維多利亞港的市區,則因經濟發展而使土地移山填海仍供不應求,高密度樓宇向高空發展,寸金尺土。政府自1960年代起規劃多個衛星城市,發展新市鎮,分散人口。為方便市民跨區工作、增加各區人口流動,政府大力發展交通運輸網絡,縮短市區及郊區之間的旅程時間,陸路、鐵路網絡至今仍然不斷擴張。人口膨脹,大量樓宇發展,逾700萬人不平均地分散於僅1,1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除了造成人口密度極高之外,亦產生居住空間不足、環境污染等城市問題。.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香港地理

香港單車徑

香港單車徑主要分佈於新界,原因是在規劃新市鎮時已經連帶興建單車徑設施,以減少市民使用汽車;當中以沙田新市鎮的單車徑網絡最為完善;於香港島、九龍半島和荃灣新市鎮,則比較少單車徑設施。踏單車為香港人假日的消閒活動之一,亦孕育出洪松蔭、黃金寶和李慧詩等不少世界級單車運動員。.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香港單車徑

香港兩棲及爬蟲協會

香港兩棲及爬蟲協會(英文:Hong Kong Society of Herpetology Foundation,縮寫:HKHerp)成立於2005年,是香港一家以兩棲類及爬行類動物來命名的慈善機構。其宗旨為提倡愛護動物、防止動物受虐待、關注野生動物及其生存環境的保護。.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香港兩棲及爬蟲協會

香港兩棲動物列表

香港約有24種兩棲動物:.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香港兩棲動物列表

香港公廁

香港公廁指的是香港的公共廁所,當中並不包括商場及食肆的廁所。香港公廁是香港市政公共建築中數量最多的類型,有多達700多座獨立的公廁方元 著,《一樓兩制》,第143-150頁,「人民公廁」,萬里書店,ISBN 962-14-2712-6。.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香港公廁

香港公共屋邨列表

下列是香港各資助出租公共屋邨的列表。截至2017年3月,香港共有241個公共屋邨,總共805,098單位。此列表以地區劃分,排名不分先後(「一邨」、「二邨」等有細分的屋邨視作不同屋邨,以及由原址分拆而成的,表中放在一起方便比較)。 所謂公共屋邨,就是指由政府、志願團體或私營企業興建,再以低廉價格出租予低收入居民的住宅。現時香港提供公共屋邨的機構有三間,分別為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香港房屋協會(房協)及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平民屋宇)。另有兩間現況不明的建屋團體,他們目前的情況就連房委會和房協也不清楚:.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香港公共屋邨列表

香港火災危險警告

火災危險警告(Fire Danger Warnings)是當香港出現火災的危險性甚高時,由香港天文台發出的警告信號。火災危險警告系統獨立於其他氣象警告,例如強烈季候風信號、寒冷天氣警告、酷熱天氣警告及霜凍警告,這些警告可同時生效。每當發出火災危險警告,天文台便會透過電視台、電台及互聯網向市民發佈警告信息,電視螢光幕會顯示天文台設計的火災危險警告標誌。漁農自然護理署會在郊野公園山火季節期間派員到其轄下的郊野公園把火災危險警告顯示在其入口處,而消防處亦會把火災危險警告顯示在各消防局的警告版上。 發出火災危險警告旨在提醒市民應特別提高警惕,採取適當的防火措施,減低火警的可能性,以免生命及財產蒙受損失。而且警告生效期間一旦發生火警,更可能會迅速蔓延。.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香港火災危險警告

香港火警分級制度

香港火警分級制度是香港消防處為每宗在香港境內發生的火警就其嚴重程度及影響性進行評級的制度,以作為調派消防車輛及裝備的準則。19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香港發生連場火災,包括木屋區、木樓、唐樓及工廠大廈等。適逢1961年,香港政府接納了副布政司戴麟趾的檢討報告,決定成立獨立的政府部門消防事務處。為警惕大眾、統籌救援工作及改善救援效率,消防事務處最終於1964年2月1日仿傚美國實施火警分級制度,並依據實際情況分為一至五級。火警級別會按當時在場指揮人員判斷發出,只會升級而不會下調,直至火勢撲滅,現場指揮官下令停止消防動員為止。當火警升至第五級後仍無法有效控制或火勢持續擴大,則會考慮發出「災情警報」,亦即最高的災難級,火災級別書寫時應該使用羅馬數字。 至於山火,則由漁農自然護理署自1976年起負責分級並只劃分為3個等級「漁護處在郊野闢防火帶建儲水箱以防不測 山火禍害甚於猛虎 多因市民在郊遊時留下火種造成」,《文匯報》A11版,1996年2月11日,只要發生山火,就可算為一級。山火較猛,威脅居民和其他設施,而漁護署郊野公園滅火隊人手不足,需要消防處協助,即列為二級。三級山火乃指屬災難性,火勢嚴重,漁護署便會要求各紀律部隊協助撲救。.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香港火警分級制度

香港群貓會

香港群貓會是香港的一個慈善團體,於2007年7月成立,目標為照顧流浪及被虐待貓隻,並且為牠們尋求暫時託管及物色家庭領養。.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香港群貓會

香港特別地區

香港的特別地區是指由香港政府將具有特殊生態價值的地方劃出作為保育用途的地區。特別地區與郊野公園一樣,均由漁農自然護理署負責管理一切有關事務。截至2011年,香港共有22個特別地區,其中11個位於郊野公園之內,其餘11個則是獨立的特別地區。.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香港特別地區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部門首長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部門首長的職銜通常稱為署長或處長,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決策局轄下各個政府部門的首長,大部分由香港政府公務員擔任。.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部門首長

香港蝴蝶列表

香港是一個國際大都會,市區大廈林立,跟蝴蝶的棲息環境似乎相差甚遠。由於香港位於兩個生物地理分佈區(古北界和東洋界)交界附近和亞熱帶地區,氣候溫和,雨水充足,加上地勢複雜,又有上千種植物,滿足了各種生活在不同棲息地的蝴蝶,幼蟲亦有足夠食物;這得天獨厚的天然環境使不少蝴蝶物種於境內發現。現時香港共記錄了越250種蝴蝶,更有1種為獨有亞種。跟中國相比,雖然香港陸地面積只是中國的萬分之一,可是被發現的蝴蝶物種佔全國超過百分之十。所以香港也是一個觀賞蝴蝶的好地方。以下列表記錄了所有香港發現的蝴蝶,其中:.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香港蝴蝶列表

香港食品批發

香港食品批發主要是交由香港政府漁農自然護理署及旗下的法定機構魚類統營處所設立的批發市場進行。.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香港食品批發

香港首先發現物種列表

這列表包含在香港首先發現的物種(或亞種及變種),當中特有種以「*」號表示。.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香港首先發現物種列表

香港農業

香港農業現已逐漸式微,目前香港主要靠中國大陸來滿足其對農作物的需求。由於香港在地理上山多平地少,故現時只有約18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新界北,全港約有2,400個農場,務農人口約為4,400人,佔總勞動人口的0.13%,香港約有2.3%的新鮮蔬菜是本地供應的。農場通常為小規模經營,以種植有葉蔬菜或者飼養豬隻或家禽為主,透過「精耕細作」和現代化的技術,生產優質的新鮮食物供應本地市場。根據漁農自然護理署的數據,2012年的香港農業生產總值約為7億6仟6百萬港元(包括農作物生產和牲畜生產)。 香港回歸後,香港政府對香港農業採取不鼓勵的態度,更由於昔日的禽流感及口蹄疫的爆發,對飼養禽畜的管制日趨嚴厲。民間方面,過去亦不重視農業,直至2010年出現保衛石崗菜園村的行動後,參與其中的80後青年開始呼籲重視香港農業的發展。2012年,大量農地可能受到《新界東北發展計劃》而改為市區發展用途,香港農業發展再次引起香港社會留意。 食物及衞生局是香港政府負責農業發展的決策局,而執行部門為漁農自然護理署。.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香港農業

香港茶

香港茶 (學名:Camellia hongkongensis),又名香港红山茶,是杜鵑花目山茶科山茶屬小型喬木植物,屬於香港瀕危植物。現在受到香港《林務規例》所保護。 1849年,香港茶被依歷上校(Colonel Eyre)初次發現於扯旗山,後來在香港的薄扶林、聶高信山、柏架山等地及廣東省其他地點亦有所發現,但廣東省內的數量相當少。漁農自然護理署已經採摘種子來培育幼苗。 香港茶一般高10米,枝嫩色紅無毛。葉革質,長圓形,端尖底楔,面亮無毛,邊有疏鈍齒;葉柄不長。花鮮粉紅色而無柄,沒香味;苞片及萼片被有脫落性絹毛;花瓣5,基部連生;黃色雄蕊無毛;子房有毛,有3到4枝花柱,離生。蒴果球形,有3到4個室。花期從每年12月到3月。.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香港茶

香港蜻蜓列表

香港雖然地少人多,但濕地資源相當豐富,成為眾多蜻蜓同豆娘的棲息地。香港蜻蜓研究自1850年代開始,Baron de Selys Longchamps 於1854年發現香港第一個蜻蜓品種:方帶幽蟌。 自1854年第一個蜻蜓記錄開始,截至2015年6月初,香港已記錄123種蜻蜓,當中4個物種為香港特有種,以及超過十個在科學上首次被發現的品種。下文將以「*」號表示所有香港特有種。.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香港蜻蜓列表

香港郊遊路徑

香港有許多各種不同類型、長度和難度的郊遊路徑,供遊人作遠足或漫步之用。大部分的路徑均位於郊野公園之內,由漁農自然護理署管轄。不過郊野公園外亦有一些路徑,多由該區的區議會所建或翻新。 除古道之外,以下只列出官方設立的郊遊路徑。.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香港郊遊路徑

香港郊野公園

香港郊野公園是指由香港政府將市郊未開發地區的地方劃出,作為康樂及保育用途的公園,地位與國家公園相若。 香港政府在1976年制定《郊野公園條例》,並於同年12月3日劃定首3個郊野公園。目前全港已劃定了24個郊野公園,連特別地區總面積達44,300公頃,佔香港約四成(39.98%)的土地面積。2014年,郊野公園吸引了1,120萬人次遊客到訪,《明報》,2007年8月29日。.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香港郊野公園

香港電台

香港電--(簡稱港--;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縮寫RTHK),現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轄下的部門,是香港廣播史上首家廣播機構,同時是香港唯一的公共廣播機構及最具公信力的電子傳媒。現時香港電台擁有7條電台頻道、3條數碼地面電視頻道,以及2條模擬電視頻道。截至目前,港台共有862名員工。香港電台製作的電視節目,包括教育電視,會通過旗下電視頻道港台電視31和其他本地電視台播放。港台負責製作多媒體節目,提供資訊、教育及娛樂,報道本地及國際時事,協力推動香港文化發展及提供自由表達意見的渠道。 香港電台於1970年代曾經製作經典電視劇集《獅子山下》,以戲劇反映現實的社會狀況,當時以這種方式去談社會民生議題可謂一次大膽嘗試,雖然惹來部分政府部門不滿,但真正奠定了多年來港台獨立自主的編採方針。.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香港電台

香港控煙情況

香港最早的控煙法例,在1982年8月13日頒布。最初的禁煙範圍,僅限於升降機、劇院、音樂廳及公共交通工具,此後在1998年及2007年兩度擴充,商場、食肆、公園、海灘及巴士總站先後納入禁止吸煙的範圍。 控煙法例的執法權,在2001年衛生署控煙辦公室(控煙辦)成立起由該部門負責,香港警務處、食物環境衛生署、漁農自然護理署及房屋署等部門,以至香港賽馬會、香港房屋協會等機構的工作人員亦有權力執行控煙法例,由於港鐵有其訂立的附例,在港鐵的禁煙規定則由港鐵的附例執行組執行。 2006年香港立法會通過大幅擴大禁煙範圍,在餐廳、酒吧、公園、扶手電梯以至室內公共地方等,均會作不同程度的禁煙。但由於法例規定多個室內處所包括在不同程度的禁煙範圍內,以至事實上,香港室外地方,例如街道行人路面以及不禁煙的休憩場所,吸煙情況幾乎經常隨處可見。 2009年開始,政府對違例吸煙人士徵收1500元定額罰款。為了使執行控煙法例程序順利進行,警方的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有時會協助控煙人員執法。 除了違例吸煙以外,沒有把煙蒂丟在指定的煙灰缸,也會被罰款港幣1500元,但這個法例由食物環境衛生署執行,衛生署控煙辦公室並沒有管轄權力。事實上,香港街道的行人路面,隨地亂拋的煙蒂幾乎經常隨地可見。 現時控煙辦全職公務員編制為140人,即平均每分區不足8人。被拘捕而上庭的更是少之又少。2012年,控煙辦只檢控了8,198名香港市民。 香港法例規定購買或售賣私煙都是違法的,違法者會被判罰款及監禁,最高100萬港元及兩年刑期。,方可豁免繳稅。在此以前,香港居民及訪港遊客可帶60根(3包)免稅香煙入境,出境未超過24小時而入境的香港居民則沒有煙草免稅優待。 在煙草宣傳方面,港府明文規定禁止透過電視、電台廣播、戲院、報刊、互聯網及其他宣傳媒介展示煙草廣告,煙草商亦不得贊助任何文娛康體活動,自2009年起,在攤檔、商店展示煙草廣告也不容許,取而代之的就是在攤檔以及商店設置造型美觀但沒有展示任何品牌的煙包陳列箱。以往煙草商不時會在煙包上註明產品的特點,但是「低焦油」、「特醇」等被視為誤導的字眼已被禁止,自從煙包警示於2018年擴大至85%後,香煙的特點亦難以在煙包上出現。另外有人以緬懷昔日香港為名上載舊煙草廣告到互聯網,亦出現了一些展示舊煙草廣告的比例模型,香港蘋果日報曾在報章刊登雪茄的介紹文章遭到控煙辦檢控及罰款。,換言之香港的吸煙人士以30至39歲最多。 香港每日吸煙人士比率由1982年的23.3%去到1996年的14.8%,在香港回歸以後,政府大力推行反吸煙政策,包括禁止煙草宣傳、推廣煙害訊息、擴大禁煙範圍、強化煙包警示、增加煙草稅項以及促使煙民戒煙,使吸煙人口進一步下降。但年輕人口的吸煙率卻不跌反升,尤以近數年較為明顯,15至19歲吸煙人口由1984年的2.3%增至2010年的2.5%。根據香港政府在2011年的吸煙情況調查,有2.7%高小學生及15.7%中學生曾經吸煙,有香港的年輕煙民自七歲起就開始吸煙,青少年吸煙大多是受朋輩影響。每包香煙零售價約為54元,其中38元為煙草稅,約佔零售價70%。 香港吸煙與健康委員會曾建議政府於2014至2015財政年度,大幅增加煙草稅一倍,即由38元增至76元,估計可於一至兩年內將吸煙人口比率由10.7%減至單位數字。.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香港控煙情況

香港植物

香港植物是以熱帶及亞熱帶植物為主。有灌木、喬木及草本植物,有些是中藥的材料。.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香港植物

香港漁業

香港漁業早於香港開埠之前便已出現,到現時在香港的本地產業中仍然有一定的重要性。捕捉魚類及水產業均為香港提供一個穩定的活魚供應。香港的漁業由捕撈、海魚養殖及塘魚養殖組成,2005年捕撈漁業及海魚養殖業的產量約佔香港海鮮食用量的26%,而塘魚養殖業的產量約佔淡水魚食用量的6%。.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香港漁業

香港潛攝大賽

香港潛攝大賽為由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香港潛水總會合作舉辦,旨在提高香港市民對於保護香港海洋資源的意識。比賽分為數碼攝影微距照片組、標準及廣角照片組和數碼錄像組。每個組別均設有冠軍、亞軍及季軍各一名,及優異獎10名。 香港潛攝大賽2012以香港水域的海洋生態、生境或者海洋生物為主題,參與比賽的作品必須為於2011年10月1日至2012年9月17日期間在香港攝影或者錄影;該屆比賽總共收獲270份參與比賽的作品,得獎作品將會被漁農自然護理署表起作為巡迴展覽用途,場地包括香港濕地公園、香港會議展覽中心中華國際潛水暨渡假觀光展及香港文化中心。.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香港潛攝大賽

香港濕地公園

香港濕地公園(Hong Kong Wetland Park)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區天水圍北部。佔地61公頃,包括60公頃的戶外保護區及10,000平方米(110,000平方呎)的室內展館。濕地公園原本只是一片普通的濕地。香港政府在發展天水圍新市鎮的同時,打算用這片土地來從新改造發展時所失去的具生態價值土地。.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香港濕地公園

香港海岸公園

香港海岸公園指由香港政府將未開發的海域劃定,作為康樂及保育用途的公園。 香港政府在1995年制定《海岸公園條例》,給予漁農自然護理署法定權力,將香港數個海域劃為海岸公園和海岸保護區。在1996年7月頒布的《海岸公園及海岸保護區規例》,限制了可以在海岸公園和海岸保護區內進行的活動(例如不能捕魚)。成立海岸公園的目的,是為了保護海洋生物、教育市民及提供康樂。截至2016年,香港共有5個海岸公園及1個海岸保護區,並且另有3個倡議中的海岸公園。.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香港海岸公園

香港政府決策科局演變

本條目以編年體介紹香港政府各決策科(今決策局)於1973年設立至今的演變。.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香港政府決策科局演變

香港愛護動物協會

香港愛護動物協會(英文:Society for the Prevention of Cruelty to Animals (Hong Kong),縮寫:HKSPCA)成立於1903年,是香港一家非牟利組織。其宗旨為提倡保護動物和防止動物受傷害,是两岸三地首家保护動物權利的非政府组织,也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动物福利组织。 香港愛護動物協會總部位於灣仔運盛街5號,在其它地區設有分中心。協會运作主要由各地義工幫助,资金來自香港社會各界的捐款,由香港政府审计。現任會長為傅明憲,贊助人為唐青儀。.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香港愛護動物協會

香港慈雲閣

香港慈雲閣有限公司 是香港一家骨灰龕營運商及慈善機構。曾於玉樹地震發生時,捐出一百萬港幣。並在香港、中國內地的廣東省等地參與公益事業、贈醫施藥 。 慈雲閣永遠名譽主席兼創辦人是慈善家、惠来籍富商、前廣東省政協委員、揭陽市政協名譽副主席林世鏗先生。副主席是香港太平紳士、前廣東省政協委員葉慶忠先生。其他創辦人包括揭陽市政協委員、香港寶景實業創辦人、惠来籍富商林寶喜、佳寧娜飲食集團的創辦人、前全國政協委員馬介璋、香港新聯實業創辦人、惠来籍富商方錦坤 現任主席是惠州西湖賓館主席丶惠州市政協常委、廣州市政協委員連增傑先生 慈雲閣是一座位於香港九龍慈雲山慈雲山道150號的廟宇,創建於1970年代,原址前身為招利伯廟,根據「招利張老伯史略」碑記所載,招利伯姓張,名老蓀,字招利,曾隨岳飛征戰,後岳飛被秦檜所害,逃難到南方潮州府落籍,曾向天許願以身保鄉里,死後歷次顯靈並得封為城隍,並立有「招利祠」祀奉。 慈雲閣是德教的山門。德教是中國古代的宗教,初以儒家思想及道家思想為其道德準則與信仰教化的標準,並融匯佛教、耶教、回教三大宗教經典作為其教義。慈雲閣供奉多位道家神祇,更設有一個展示八仙和龍王等40多位神明雕像的「古國神廊」。當中饒富特色是建於地洞中的「地藏府」,藉由顯示十八層地獄腰斬、剝皮、烙刑、勾脷筋等的刑罰,警惕遊人留意自己現世的言行。此外,慈雲閣的露天平臺,可眺望香港和九龍的風景。 慈雲閣B座及E座設有49,410多個骨灰龕位及1,180多個神祖靈位,是經發展局確認符合地契規定用途的私營龕場。而3層高的A座亦於2011年向城市規劃委員會申請改作骨灰龕,完成後可提供30,388個骨灰位。2011年6月,慈雲山居民向城市規劃委員會請願,反對慈雲閣增加骨灰龕位。居民指出自2011年城市規劃委員會批准慈雲閣設骨灰龕後,慈雲山道已不能負荷掃墓人士所帶來的交通流量。化寶爐煙囱與校園接近,排出的廢氣會影響學童的健康。在城市規劃委員會批准慈雲閣設骨灰龕前,地政總署曾於2008年公佈慈雲閣擅自將廟宇改建成骨灰龕場,違反土地契約。.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香港慈雲閣

講清講楚

《講清講楚》(On the Record),是香港無綫電視新聞及資訊部的時事訪談節目,每星期日上午請來重量級政經界人士,為觀眾拆解問題癥結,深入剖析社會爭議及政策。節目逢星期日在翡翠台及無綫財經·資訊台播出。節目同時在myTV SUPER同步直播,並在節目播出後七天內於tvb.com內myTV SUPER以及無綫新聞網站提供節目內容足本重溫。而節目內容亦會成為當天重點新聞報道的內容。而節目錄影完畢後,明珠台記者會在同一直播室以英語訪問嘉賓,會剪輯後在當晚的新聞報道作為新聞片段播出。 香港其他電視台同類節目有now寬頻電視的《大鳴大放》及有線電視的《Sunday有理講》。.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講清講楚

講清講楚節目列表

以下列出《講清講楚》節目內容,包括出席嘉賓、該集的主題等。.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講清講楚節目列表

魚類統營處

魚類統營處(Fish Marketing Organization,簡稱魚統處)是根據香港法例第291章《海魚(統營)條例》成立的財政獨立、非牟利法定機構,負責作為香港唯一提供海魚統銷服務的機構,於1946年成立。有關條例規定香港的所有鮮海魚,必須於魚類統營處轄下的魚類批發市場卸於陸上及批發出售,現在香港共有七個魚類批發市場。總部則設於香港仔田灣石排灣道102號。 魚類統營處處長由漁農自然護理署署長兼任,並由法定機構魚類統營顧問委員會提供意見。 魚類統營處也進行漁產品加工及海水銷售等服務。.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魚類統營處

警犬隊 (香港)

警犬隊(英文:Police Dog Unit,縮寫:PDU)於1949年成立,隸屬於香港警務處行動處行動部行動科重點及搜查組,主要責任為人群管制、搜索及拯救、追蹤、偵測炸藥及緝毒等等任務。此外,警犬隊亦因應需要,與其他部門合作反罪惡巡邏及反恐巡邏等任務。.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警犬隊 (香港)

豹貓

--(学名:Prionailurus bengalensis),或俗稱山貓、錢貓、--,是产于亚洲的猫科豹貓屬野生動物。 豹貓的体型与家猫大致相仿,以外表來看容易誤認為家貓,因此偶有野生豹貓被當家貓收養,但各亚种的差别比较大,例如印度尼西亚的亚种平均体长45厘米,尾长20厘米,而西伯利亚的亚种体长则达到60厘米,尾长40厘米。 豹貓的毛皮也有很多种颜色:南方的豹貓为黄色,北方的则为银灰色(推測與適應各種生活環境有關)。胸部及腹部是白色。豹貓的斑点一般为黑色。 豹貓是夜行动物,通常以啮齿类、鸟类、鱼类、爬行类及小型哺乳动物为食。除了交配季节外,它们一般为独处。豹貓的妊娠期为65-70天,每胎2-4个後代。.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豹貓

貝貝

貝貝是香港的一條灣鱷。2003年11月2日發現在新界元朗山貝河有鱷魚出沒,傳媒日夜守候現場拍攝其神出鬼沒的蹤影,引起市民爭相拍攝而聲名大噪。沒有人知道小灣鱷來自哪裡,但由於香港並非灣鱷的分佈地, 有人估計牠是離家出走的非法進口寵物,也有人認為牠是因為體形日漸長大而被主人拋棄。貝貝是一條稀有的品種。 其後漁農自然護理署邀請澳洲生態學家約翰·利弗和中國番禺捕鱷專家何展釗等人展開捕鱷行動,周旋了幾個月,仍未能將牠擒獲。小灣鱷在被追捕其間,不但在眾目睽睽下於山貝河覓食,並大搖大擺地在漁農自然護理署所設置的捕獸籠進出,並吃掉籠裡的誘餌後安然離開捕獸籠。最後於2004年6月10日被漁農自然護理署所設置的捕獸籠捕獲,證實為雌性小灣鱷,當時其身長為1.75米(5.74尺),重量為19.5kg(約43磅),年齡估計為4歲。灣鱷完全成長估計約3米長。 小灣鱷的發現,曾引起市民關心濕地生物的保護。2004年7月12日,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香港電台合辦鱷魚命名比賽,反應熱烈。8月12日,漁農自然護理署宣佈元朗小灣鱷命名為「貝貝」、英文名為Pui Pui the crocodile,是因為該名稱有趣活潑而容易記憶,象徵是在山貝河發現的小灣鱷,而且是香港人的「寶貝」。在此之前,首先發現該條鱷魚的南生圍陳姓女村民,半開玩笑的給牠改了個名字叫做「陳鱷鱷」。 小灣鱷貝貝於捕獲後曾經暫居於嘉道理農場兩年,2006年8月15日住入香港濕地公園的「貝貝之家」,首先安置在內室接受觀察,現在貝貝可以在戶外水池暢泳,並與參觀濕地公園的市民見面。其新居的戶外活動範圍達七十二平方米,設有園景秀麗的水池,並有紅外線暖爐、電熱板和電子磅。.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貝貝

鳳園谷

鳳園谷位於香港新界大埔區鳳園老圍北面近山處,面積約42公頃,鄰近香港教育大學。1980年被漁農自然護理署選為其中一個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2005年11月香港政府在新自然保育政策下,決定撥款在鳳園谷推行土地管理協議試驗計劃,由環保協進會在鳳園私人擁有的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進行蝴蝶保育工作,為期2年。.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鳳園谷

鳳凰山 (香港)

鳳凰山(Lantau Peak)是香港第二高的山峰。主峰(鳳峰)高度為海拔934米,比全港最高的山峰大帽山(957米)僅低23米,為大嶼山最高的山峰,而副峰(凰峰)高度則為海拔918米。鳳凰山處於大東山以西,木魚山以東,狗牙嶺以北,昂坪和彌勒山之東南,地塘仔之西南,其附近範圍被劃入南大嶼郊野公園之內。由於香港第一高峰大帽山海拔930米以上的山頂部分被政府劃爲禁區,未經許可不得進入,鳳凰山頂成爲一般遊人於香港境內可以到達的最高點。 鳳凰山獲得由郊野公園之友會、國際獅子總會港澳三零三區及漁農自然護理署舉辦,「香港十大自然勝景」第十名。.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鳳凰山 (香港)

鳳凰徑

鳳凰徑(英文:Lantau Trail)是香港著名的遠足徑,位於香港大嶼山,於1984年12月4日啟用,由時任漁農自然護理署署長李德宏和新界鄉議局副主席曾連主禮。鳳凰徑是香港第三長的遠足徑,全長70公里,共分12段,行畢全程大約需時25小時。鳳凰徑共有140道標距柱,約每500米一道。它貫穿了南大嶼郊野公園及北大嶼郊野公園,跨越香港第二高峰鳳凰山,繞過石壁水塘主壩,以及經過多個沙灘。.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鳳凰徑

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

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英文:Jockey Club Museum of Climate Change,縮寫:MoCC)是香港沙田馬料水的一所氣候博物馆,為全球首間以氣候變化為主題的博物館。博物館初期由香港中文大學轄下的賽馬會地球保源行動所籌辦,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款設立。博物館位於香港中文大學康本國際學術園8樓,於2013年12月16日開幕。 博物馆馆内藏有大量李樂詩從世界各地收集珍藏,设有介紹極地氣候及環境保護科技等常设展览,並不定期設有專題展覽項目。博物館同時提供館外進行的生態導賞,向遊客實地介紹不同的環保設備及措施。.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

鶴咀海岸保護區

咀海岸保護區劃定於1996年7月1日,是一個位於香港港島南區鶴咀半島南端鶴咀的海岸保護區,所佔海域面積約20公頃。該海岸保護區是香港現時唯一一個海岸保護區。保護區由漁農自然護理署管理,並由岸上的香港大學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協助管理。 鶴咀海岸保護區範圍包括鶴咀半島的北部、東部及南部水域,也包括狗髀洲。保護區內有各種魚類,以及石珊瑚、軟珊瑚、柳珊瑚等海洋無脊椎動物,亦有多種不同的岩石,如凝灰岩、花崗閃長岩、流紋斑岩及玄武岩等。海岸保護區的成立是以保育海洋資源及科學研究以及教育市民愛護海洋資源為目標。由於市民不被鼓勵自行到鶴咀海岸保護區參觀鶴咀海岸保護區範圍內故此沒有提供任何公共衛生設施。 和其他香港海岸公園一樣,在海岸保護區內,除非獲得漁農自然護理署許可,否則任何人都不可以進行釣魚、採集生物、破壞岩石等活動。此外,海岸保護區更進一步禁止任何人士在區內游泳或潛水。 前往鶴咀海岸保護區的部分道路屬於發射站的禁區範圍,被當道阻礙進入,因此一般公眾不能隨意前往。但遠足人士從山路側邊繞道而行,就不受規管。 現時過多的遠足人士在海岸上行走及撿起岸邊小動物已經對當地的潮間帶環境帶來了負面影響,並且干擾了研究所在岸上的生態研究,遠足人士應當遵守遠足守則並且遠離水邊,保護當地生態。當看見其他遠足人士做出違法行為,理應勸阻他們。.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鶴咀海岸保護區

鶴藪水塘

藪水塘(Hok Tau Reservoir)位於香港新界北區,粉嶺平原東端,屬八仙嶺郊野公園範圍之內,因鄰近鶴藪圍一帶而得名。水塘建於1968年,屬船灣淡水湖工程計劃的一部分,負責將八仙嶺西北部的水源收集,經地下水管供應至船灣淡水湖,同時鶴藪水塘亦是灌溉水塘,用作灌溉附近農田。水塘容量僅約18萬立方米,混凝土主壩高18米、長102.1米,水庫規模較小。 鶴藪水塘在粉嶺石坳山及八仙嶺屏風山之間的深谷裏築成,外形如一彎新月的湖。該處為丹山河的主要源頭,下游匯併軍地河,再匯出梧桐河,將八仙嶺、沙螺洞及軍地一帶山水引集成流。.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鶴藪水塘

麥理浩

伯克的麥理浩男爵,KT,GBE,KCMG,KCVO,(Crawford Murray MacLehose, Baron MacLehose of Beoch,),英國資深外交官及殖民地官員,1971年至1982年出任第25任香港總督,他的任期前後長達10年半,先後獲四度續任,是香港歷史上在任時間最長的港督。 外交官出身的麥理浩雖然缺少殖民地的行政管理經驗,但沒有殖民地包袱的他,反而被普遍認為是歷史上最傑出和最受市民愛戴的港督之一,輿論更以「麥理浩時代」(MacLehose Years)形容他在任港督的日子。麥理浩任內推動大刀闊斧的改革,使香港的社會面貌出現深刻的改變。他的改革涉及房屋、廉政、教育、醫療、福利、基礎建設、交通、經濟和社會各個範疇,十年建屋計劃、開發新市鎮、創立廉政公署、九年免費教育、設立郊野公園、興建地下鐵路和地方行政改革等重要的政策和建設,紛紛在他任內推出。這些政策不單直接改善市民的生活水平,還進一步為殖民地政府在市民心目中建立起正面形象,同時也增強了香港人對香港的歸屬感。 麥理浩見證了香港的經濟起飛,任內經濟增長之強勁為開埠以來所未有。在他的協助下,香港由原本以輕工業為主導,逐步轉型以電子工業、金融業和商業為重心,一躍而成「亞洲四小龍」之一,為香港的繁榮穩定和日後成為亞洲國際金融中心及國際大都會,奠定重要基石。此外,財政司夏鼎基爵士在麥理浩任內提出的「積極不干預主義」,也成為港府的理財哲學、以及麥理浩在施政上的依歸。 不過,外界也有意見批評麥理浩始終未能完全解決房屋不足、大學學位不足、教育質素參差、貧富不均和交通擠塞等核心問題,不少輿論也認為他未能快速應對任內接二連三的社會運動;至於在處理中國大陸非法入境者及越南難民來港的問題上,也引起不少爭論。 在中港關係方面,麥理浩改善了雙方自六七暴動以來的關係,他在1979年應邀訪問北京等地,成為二戰後首位官式訪問中國的港督。訪華期間,他會見了中共領導人鄧小平,席間得悉鄧小平堅決要在1997年或之前收回香港,結果這次會面為後來的香港前途談判揭開序幕。麥理浩返港後擔心引起恐慌,隻字不提鄧小平堅持收回香港的言論,只引述鄧小平「叫香港投資者放心」,但為免觸動中方神經,他放棄原擬推動民主政制改革的計劃。 麥理浩未及香港前途談判召開,便先行卸任港督,但他卸任返英後,繼續透過上議院議員的身份參與香港事務。他在晚年参与制定「居英權計劃」,又多次批評末任港督彭定康為立法局引入的民主改革。在1997年,年近80歲的麥理浩特意返回香港,在6月30日晚出席香港主權交接儀式;縱使英政府杯葛在7月1日舉行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暨特別行政區政府宣誓就職儀式,但他仍堅持出席。 無論如何,麥理浩對香港的貢獻深受各方肯定,他除了多次獲英廷授勳外,更在1982年獲封為終身貴族,而香港的麥理浩徑和麥理浩夫人度假村,也是為了紀念他的貢獻而以他命名。.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麥理浩

黃蟬

黃蟬(學名:Allamanda schottii)別稱為硬枝黃蟬、夾竹桃葉黃蟬、小花黃蟬、叢立黃蟬及黄兰蝉。為夾竹桃科黃蟬屬植物。原生於巴西,現廣植於熱帶地區,為觀賞植物220頁。花期為5-8月,果期10-12月。因花蕾的形狀及顏色貌似即將羽化的蟬蛹,故而得名硬枝黃蟬。.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黃蟬

黃錦星

黃錦星(Wong Kam-sing,),籍貫廣東順德.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黃錦星

黑口玉黍螺

黑口玉黍螺(学名:Littoraria melanostoma)是玉黍螺科玉黍螺属的一种。.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黑口玉黍螺

龍尾灘

龍尾灘是位於香港新界大埔區汀角路,鄰近大尾篤龍尾村前的泥灘;2000年代,香港政府決定在龍尾填海,建造繼屯門黃金泳灘後第二個人工沙灘,並且將計劃納入2005至2006年度《施政報告》中的香港政府25項優先展開市政工程之一。.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龍尾灘

龍鼓灘

龍鼓灘(Lung Kwu Tan,舊作Lung-ku-tan),原名花香爐,位於香港新界屯門的西面,區內有不少特殊建築,其中香港兩家大型發電廠便位於此,附近亦有不少燒烤場設施。龍鼓灘因為環境惡劣,四周都被附近的垃圾覆蓋。因此水質差劣,並不適宜游泳。一說龍鼓灘亦是南宋名將文天祥筆下《过零丁洋》中「皇恐灘」(或「惶恐灘」)之地。 龍鼓灘初期指當地的一海灘,得名起源自對開的龍鼓洲,因正好位置上對望,及後延伸指鄰近一帶地區。龍鼓灘主要分為龍鼓灘及北面的龍鼓上灘兩部份 ,地理上位處青山大冷水西側,西面臨海為龍鼓水道,南面為踏石角。.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龍鼓灘

龍虎山郊野公園

龍虎山郊野公園(Lung Fu Shan Country Park)(劃定於1998年12月18日)是位於香港香港島西部的一個郊野公園。它是香港主權移交後第一個劃定的郊野公園。該公園佔地約47公頃,為香港面積最小的郊野公園(不計特別地區)。它的覆蓋範圍為龍虎山和夏力道以北的西高山山腰,園內主要為樹木茂密的山坡。因為鄰近西環(西半山)住宅區(西營盤、石塘咀等地),交通方便,所以很受晨運客歡迎。它的東面以克頓道為界,南面為夏力道,而西面和北面則以一條由水務署建造的引水道為界(引水道上面築有一條稱為碧珊徑的小徑)。 2015年9月香港大學生物科科學學院博士管納德領導的研究團隊在龍虎山郊野公園環境教育中心下10米的石壆位置發現全球新蟻種,命名為「紫荊花細腰家蟻」(Paratopula bauhinia),又稱金樹蟻。.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龍虎山郊野公園

阿柑

阿柑是一隻曾被香港數個家庭先後飼養的金毛尋回犬寵物,原本因為咬斷主人手臂而被漁護署決定將其人道毀滅,但此舉引起部份市民及香港傳媒關注,更有近千人在網上聯署要求「救救阿柑」。 阿柑於1996年生於澳洲,雄性,長4呎。牠先後有過四戶主人,首任主人居於高尚住宅區,後被送到一狗場,常受狗場職員虐打及遭其他狗隻欺凌,後來被一對同居情侶收養,卻於2004年咬傷女主人。其後得到一梁姓家庭收養於西貢白石窩住所,及後才搬遷至發生意外住所。 2007年7月27日,阿柑因誤以為主人責打同伴,狂噬其主人的母親梁太,為已故中西區區議員梁耀祖之母)的右手,最後因傷勢嚴重而需切除手臂。根據慣例,嚴重傷人的狗隻需要受到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的人道毁滅。然而,梁太的女兒綽號「貓仔」卻要求領回阿柑,漁護署便以阿柑情緒不穩定、不適合被領養拒絕其要求。 同年8月中,一群愛狗人士發起網上聯署,要求漁護署釋放阿柑。聯署在兩天內已有超過1,500人,而漁護署也作出讓步,研究釋放阿柑的條件。 同年8月27日,元朗八鄉一家養狗場申請收養阿柑,待之直至天年。 收養阿柑的養狗場被揭發涉嫌擅自更改土地用途,而地政總署表示需要研究有關養狗場的地契內容。.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阿柑

藁杆双脐螺

藁杆双脐螺(学名:Biomphalaria straminea)为扁蜷科双脐螺属的动物。本物種分布于巴西,亦見於香港及深圳,但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認為乃外來物種。 一般生活于池塘、小水渠以及水流较缓的河流沿岸。.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藁杆双脐螺

葉麗儀

葉麗儀(英文名:Frances Yip;),香港实力派歌手,已投身樂壇數十載。葉極具歌唱才華,擅唱不同類型的歌曲。另外,她是一名多語種歌手,除了母語香港粵語,還灌錄過美國英語、日語、臺灣國語、臺語、他加祿語、泰語、馬來語、印尼語、及毛利語歌曲。.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葉麗儀

葛量洪

葛量洪爵士,GCMG(Sir Alexander William George Herder Grantham,),又譯葛亮洪,英國殖民地官員,早年曾於香港輔政司署供職,及後歷任百慕達與牙買加兩地的輔政司、尼日利亞的布政司,以及斐濟總督兼西太平洋高級專員等職,1947年至1957年出任第22任香港總督,是除麥理浩勳爵外,任職時間最長的港督。葛量洪治理香港獲得不錯的聲望,另一位是1970年代港督麥理浩勳爵,可算是港人印象較深刻的港督。 在港督任內,葛量洪爵士見證了中國的國共內戰,及中國共產黨取代中国国民党,並於1949年建立了新政權。中共建政後的政治動盪,使香港在人口、社會和經濟各方面都出現既深且廣的轉變,而國、共兩黨在香港的衝突和政治事件的迭起,以至於韓戰的爆發,再加上香港戰後百廢待興,社會基建受到嚴重破壞,都使葛量洪爵士面對着極其嚴峻的考驗。不過,在他的帶領下,港府作出多項重大措施,成功使香港成功克服重重困難,並且建構出香港在戰後的基本格局,漸漸從轉口港轉型為以製造業為主的出口港。葛量洪爵士在1965年曾發行自己的回憶錄,在書中,他對中國大陸的共產政權以及香港前途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和評論,其中,他認為不論是國民黨還是共產黨掌政,中國終有一日都會向英國提出收回香港。.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葛量洪

蓮塘尾

蓮塘尾(Lin Tong Mei),位於香港新界上水西南方,位於香港高爾夫球會南端,粉錦公路西側,與大隴谷的大龍實驗農場相鄰,該地主要村落稱爲蓮塘尾村(Lin Tong Mei Village),爲隸屬上水區鄉事委員會的認可原居民村落。 蓮塘尾村所在地本名「蓮塘」(Lin Tong),「尾」是用以表述該村落的地理位置位於蓮塘的邊緣,但隨着蓮塘尾村變得人丁興旺,「蓮塘尾」逐漸取代「蓮塘」成爲當地地名。.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蓮塘尾

鄉村學校 (香港)

香港的鄉村學校,簡稱村校,泛指位於新界或離島等偏遠鄉村提供教育服務予鄰近鄉村子弟的學校。教育局沒有將學校特別註冊為「鄉村學校」。大多數村校在1950年代初建成,當時新界鄉郊地方交通不便,小學教育亦未普及,不少村童失學,村校使到適齡學童獲得基礎教育的機會。大部分村校由民間開辦,村民籌募經費及捐地用以建校,供給村內適齡兒童就讀;而小部分則由商會、同鄉會、宗教團體及個人形式辦學。 村校的設施水平遠低於近年落成的學校校舍,很多只有數個課室,早年有部分採取複式教學,安排兩個或以上級別的學生在同一個課室上課。校建築多為設有空地的平房,校舍與大自然接近,師生人數較少,相對市區學校關係也密切得多。 直至1997年全港共有103間鄉村學校,到了2010年有83間已經停辦,當中有40間因按照「統整使用率低的小學 」政策(統整政策)而停辦。直到2014/15學年,仍然有20間村校繼續營運。.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鄉村學校 (香港)

釣魚翁

釣魚翁(High Junk Peak),又稱釣魚翁山,是香港的一座山峰,位於新界東南部西貢區清水灣半島上,為清水灣郊野公園的一部分,海拔為344米,地質為火山岩 。釣魚翁為清水灣半島最高的山峰,北接廟仔墩,南至田下山。 清朝一位姓許的詩人,遊走山間時有感而發,便寫了一首《六約西貢竹枝詞》。其中關於釣魚翁的一句為「上洋行過下洋來,偶遇釣魚翁上台」。.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釣魚翁

釣魚翁郊遊徑

釣魚翁郊遊徑是香港的一條郊遊徑,位於清水灣郊野公園之內,亦為該公園中其中一條漁農自然護理署認可的行山路徑(另一條為龍蝦灣郊遊徑)。釣魚翁郊遊徑建於清水灣半島眾山的山脊和山腰上,北起五塊田,南至大廟坳,途經上洋山、下洋山、廟仔墩、釣魚翁、岩下堂、蝦山篤和田下山。 郊遊徑大部分路段相當平坦好走,惟末段需登上田下山及下降到大廟坳,較需費勁。由於五塊田至蝦山篤一段的部分路段跟釣魚翁越野單車徑重疊,遊人如在山徑上遇到單車的話要小心和禮讓。郊遊徑中途有多個退出點,可返回清水灣道、孟公屋和大坳門道。路徑的沿途流動電話網絡接收良好。遊人如中途感到體力不支或不適,可自行提早離開或致電求救。 釣魚翁郊遊徑沿途景觀開揚,東面可見西貢區牛尾海至清水灣一帶的優美風景,西面則為將軍澳的市區景色,兩者形成強烈的對比。在登上田下山的一段,可近距離看到大赤沙運作中的新界東南堆填區,令該段郊遊徑失色不少。雖然郊遊徑並未途經廟仔墩和釣魚翁的山頂,但途中有支路可達。不過由於那些是沒有維修的山徑,漁農自然護理署於山徑入口處豎立了「懸崖危險,切勿前進」警告牌,作出免責聲明。釣魚翁山脊上的山徑崎嶇難行,只宜有經驗及裝備良好的人士前往,天氣惡劣時切勿嘗試,需加倍小心。 雖然並非釣魚翁郊遊徑的一部分,遊人到達大廟坳後,多會順道參觀大廟灣旁俗稱「大廟」的佛堂門天后古廟,或到布袋澳享用海鮮。.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釣魚翁郊遊徑

臨時房屋區

臨時房屋區,簡稱臨屋區(T.H.A.) 又稱安置區,是已消失的一種香港公共房屋,用來安置受清拆、火災或其他天災影響急需安置但又未能即時符合入住公共屋邨者的臨時居所,現被中轉房屋取代。 早期稱為「安置區」,主要是政府劃出空地及各間面積,由居民自行委託承建商,以木板或鋅鐵搭建而成的平房,1970年代後期,「安置區」改稱為「臨時房屋區」,臨屋區的建築(簡稱臨屋)多為一至兩層樓高的平房,由政府負責興建,視乎家戶人口分派到一層或兩層的單位,而單位內不設廚房及浴廁,住戶均在屋外生火煮食,亦需要至公共廁所,而部份地處偏遠或座數甚多的臨屋區,會設有市場或士多,如荔景、圓洲角等,而臨屋區中唯一以水泥興建的建築物,大多是變壓站及房屋署辦事處,而早年立法局議員李柱銘曾設辦事處在永泰臨時房屋區。而部份大型臨屋區也曾設有巴士總站,如青欣、田心等等。 臨屋區最為人詬病的是居住環境,不單狹窄,而且衛生環境惡劣。末代港督彭定康於1995年巡視九龍灣啟祥臨屋區時,當地居民送上一隻活捉的大老鼠抗議。最後彭定康在施政報告中說要在1997年前清拆所有臨時房屋區。香港最後一個臨屋區——西貢沙角尾臨時房屋區——已於2001年5月31日完成清拆工程,標誌著殘舊的臨時房屋區也完成了其歷史任務。.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臨時房屋區

金山郊野公園

金山郊野公園(Kam Shan Country Park)是香港的一個郊野公園,位置由九龍西北部伸延至新界西南部,佔地達337公頃,以經常有獼猴出沒著名,故又名馬騮山(「馬騮」在粵語的意思是猴子)。公園範圍北為九龍水塘及金山一帶,公園入口設於大埔公路琵琶山段。公園主體位於新界沙田區,西面與葵涌為鄰,南面入口與九龍深水埗區接壤。公園內共有4個水塘,包括1910年建成的九龍水塘、1925年建成的石梨貝水塘、1926年建成的九龍接收水塘及1931年建成的九龍副水塘。.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金山郊野公園

金鷹 (猴子)

金鷹 (1997年 - 2015年11月26日) 是一隻雌性猴子的名字,生活於香港九龍城,以表演猴戲、及當主人自製的「陳標記疳積散」代言人為生計。金鷹在2015年11月26日因嚴重脫水,身體多處骨折,而且有嚴重腦障礙等問題,獸醫判斷其病情無法復原,於同日下午進行安樂死。.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金鷹 (猴子)

長沙灣屠場

長沙灣屠場(英語:Cheung Sha Wan Abattoir)是香港昔日的一個屠房,位於九龍西長沙灣荔枝角道,於1999年10月關閉,由新界東上水的上水屠房取代。.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長沙灣屠場

長沙灣副食品批發市場

長沙灣副食品批發市場是香港一個副食品批發市場,位於九龍欽州街西36號,臨近長沙灣魚類批發市場及港鐵南昌站。批發市場由漁農自然護理署管理。批發市場建於西九龍海旁的填海地上,佔地10公頃,於1993年10月1日啟用。.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長沙灣副食品批發市場

長沙灣蔬菜批發市場

長沙灣蔬菜批發市場是香港主要的蔬菜批發市場,位於九龍長沙灣荔枝角道757號。批發市場由香港法定機構蔬菜統營處管理,佔地13公頃,於1965年6月1日啟用。.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長沙灣蔬菜批發市場

長沙灣臨時家禽批發市場

長沙灣臨時家禽批發市場是香港唯一一個家禽批發市場,位於九龍長沙灣興華街1號及4號 ,臨近政府物流服務署九龍總部及香港專業教育學院黃克競分校。批發市場由漁農自然護理署管理,佔地2.6公頃。 長沙灣臨時家禽批發市場雖然名義上是「臨時」,可是自1974年11月1日啟用之後,便一直運作了數十年。.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長沙灣臨時家禽批發市場

長沙灣政府合署

長沙灣政府合署(Cheung Sha Wan Government Offices)位於香港九龍長沙灣道303號,耗資11億元,於1999年11月30日落成,於2000年7月28日正式啟用,是香港島以外最大的香港政府部門辦公大樓。 該處未建成之前是一私家露天停車場,前身為英軍軍營及越南船民營,其後被收回並於1997年重新發展成現今的政府辦公大樓。而興建大樓的目的是取代廣東道政府合署及九龍西區4間老化的健康設施(分別為長沙灣賽馬會診療所、南山健康院、深水埗公立醫局和石硤尾健康院)。值得一提,大樓未落成之前,曾一度將長沙灣郵政局大樓暨員工宿舍命名為長沙灣政府合署,直至大樓落成前約一年為止。.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長沙灣政府合署

蕉坑自然教育徑

蕉坑自然教育徑位於香港西貢對面海蕉坑(西貢蕉坑特別地區)內,起點就是香港獅子會自然教育中心,鄰近白沙灣,由漁農自然護理署所管轄。 此教育徑全長約0.6公里,遊人約需半小時便可走畢全程。在此教育徑上,除了可以瞭解到有趣的生物(如蕨類植物、共生植物、野漆樹、鴨腳木)外,還可見到地理學上及地質學上具有價值的地方。例如:林地成層、生物風化等等。.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蕉坑自然教育徑

英華書院

英華書院(Ying Wa College,縮寫YWC,舊稱Anglo-Chinese College)於1818年成立,是香港一所直資基督教男子中學,為香港補助學校議會22所成員學校之一,也是香港現存歷史最悠久之學校,被視為香港傳統名校之一。英華書院與漢學、華語翻譯、新教在華傳教、香港開埠及教育、華文報刊出版及印刷方面的歷史息息相關。英華書院有關其馬六甲時期及香港開埠初期的歷史文獻多以非華語寫成,因此書院在一些史料上亦有英華學院、英華學校等華文譯名。 英華書院於1818年由倫敦傳道會傳教士馬禮遜在馬六甲成立。書院業務除教學外,亦有印刷設備出版不同書刊,當中包括基督新教刊物、教材、報刊及小說。書院於1843年由時任同屬倫敦會的傳教士及漢學家理雅各,連同印刷設備遷至香港,為倫敦會在香港的傳教站。書院於1858年停止辦學,其下印刷設備亦於1871年售予王韜以成立中華印務總局及出版香港首份華人主理報章《循環日報》。1911年,多名道濟會堂牧師共同提倡英華書院作為一所學校復辦,以配合香港大學的成立及當時社會需要。在倫敦傳道會同意代為尋找人選出任校長的情況下,英華書院於1914年恢復辦學。英華書院復校後之校舍,曾設立在九龍塘牛津道,到2003年遷至西九龍填海區。 在2017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50強龍虎榜中排名第45位。.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英華書院

雨傘革命時間軸 (2014年10月)

本条目记录2014年10月雨傘革命的佔領情況、細節。.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雨傘革命時間軸 (2014年10月)

雨傘革命時間軸 (2014年12月)

本条目记录2014年12月雨傘革命的佔領情況、細節。.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雨傘革命時間軸 (2014年12月)

雷明登870泵動式霰彈槍

雷明登870(Remington Model 870),是由美國雷明登武器公司製造的泵動式霰彈槍。.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雷明登870泵動式霰彈槍

老人山

老人山(Lo Yan Shan)位於香港大嶼山中南部芝麻灣半島上。有兩個高度相若山峰,主峰高度為海拔303米,副峰位於主峰西北偏西,海拔302米。漁農自然護理署於主峰設有山火瞭望台,於秋冬季監察附近有否山火發生。芝麻灣郊遊徑會途經主峰和副峰。 此山的西南面是望東灣,有賽馬會望東灣青年旅舍;南面則是二浪灣和澄碧邨。.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老人山

陳鎮源

陳鎮源(Chan Chun-yuen, Thomas,),前運輸及房屋局常任秘書長(房屋)兼房屋署署長,現職大昌行集團顧問。.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陳鎮源

陳欣 (配音員)

陳欣(Kenneth Chan Yan,),香港男配音員。.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陳欣 (配音員)

陳方安生

陳方安生,大紫荊勳賢,GCMG,CBE,JP(Anson Maria Elizabeth Chan Fang On Sang,),本名方安生,香港政治人物,曾任政府官員及立法會直選議員。陳方安生在公眾場合笑容可掬的形象深入民心,故有「陳四萬」之暱稱。 陳方安生曾經是香港政府主要官員,自1993年至1997年在殖民地政府出任首位華人布政司。1997年主權移交後,她繼續在特區政府擔任政務司司長。任內,外界不斷有傳聞指她與上司行政長官董建華不和。至2001年,她以私人理由提早退休,結束近39年的公職生涯。後來她表示,提早退休的原因是不滿董建華急於實施高官問責制。 退休以後,陳方安生仍然活躍於香港政壇,除了先後在2006年和2007年參與七一遊行外,更一度有傳聞指她會角逐2007年的特首選舉。在2007年9月11日,她宣佈參選立法會港島選區補選,成為香港歷來首位參與立法會選舉的前布政司;最後她擊敗主要對手葉劉淑儀,成功當選,後於2008年9月30日卸任。.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陳方安生

林保全

林保全(Lam Pou Chuen,),已故香港男配音員。.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林保全

林邊屋

林邊屋(Woodside),又稱林邊樓、林邊地帶紅屋,俗稱紅磚屋或紅屋,由太古洋行於1920年代興建,是香港一組歷史建築,現已被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林邊屋

林村

林村(Lam Tsuen),全稱林村鄉,是香港新界大埔區林村谷的一個地方。該處北面為大刀屻,西南為大帽山,中間被通往錦田的林錦公路貫穿,東至圍頭村輋地,西以嘉道理農場爲界,有林村河流經,而大刀屻山體大部分已被納入林村郊野公園範圍。.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林村

李德宏

李德宏,OBE(,),英國殖民地獸醫和漁農官員,1980年至1986年任香港漁農處處長,任內於1980年至1983年兼任立法局官守議員。 李德宏1948年畢業於愛丁堡大學皇家(迪克)獸醫學院,1956年加入香港政府任職獸醫官前,曾先後在蘇格蘭和香港私人執業。他在1964年出任助理處長,1971年任副處長,到1980年接替李國士任漁農處處長。他在漁農處處長任內曾主持全港性的預防瘋狗症運動;同時間,面對香港農業急劇萎縮,他積極支持提升菜農的耕作水平和改善漁民子弟的教育服務。香港自從七十年代劃訂多幅郊野公園和開闢麥理浩徑以後,李德宏在任內也先後在1984年和1985年先後開闢了鳳凰徑和港島徑兩條全新的遠足徑,為郊遊人士提供新的遠足選擇。 李德宏退出政府後曾獲邱德根邀請擔任亞洲電視國際事務總監,後來又曾任文化傳信獨立非執行董事。晚年的他與妻子在澳洲昆士蘭省黃金海岸過退休生活,直到2004年在當地去世。.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李德宏

李國士

李國士,CBE(Edward Hewitt Nichols,),英國殖民地漁農官員,1965年12月至1980年1月任香港漁農處處長,1976年10月至1980年1月兼任立法局官守議員,是香港郊野公園的主要創建人之一。 李國士早年先後畢業於達拉謨大學英皇學院、劍橋大學皇后學院和帝國熱帶農業學院。在大學主修農業的他在1947年加入殖民地部,獲遣派到西非塞拉里昂的殖民地政府出任農業主任,其後於1954年和1957年分別升任高級農業主任和首席農業主任。他在當地主要從事大米種植研究,早年也曾經參與由英國廣播公司製作、大衛·艾登布祿擔任主持、名為《動物園探奇》的西非野生動物電視紀錄特輯。 1959年,李國士調到香港出任農林漁業管理處助理處長,1965年12月接替姬達出任漁農處處長。任內,香港的漁農業日益受到城市化等不利條件所帶來的壓力;有見及此,他提出以「慎密」政策支援本土漁農業,並積極推動農業機械化和對漁農業提供資助,使到漁業、蔬菜種植業和禽畜養殖業的生產量得以維持。面對香港人對鮮魚的龐大需求,他鼓勵和支援香港漁民到南中國海拓展漁場和開發中層漁類,且推動以機動漁船取代傳統的風帆漁船,從而提升漁業的運作水平。終李國士一任,香港的漁農生產總值由1965年約2億港元躍增至1980年的11億港元,仍然能夠維持有限度的糧食自給。 本身熱愛大自然的李國士早在20世紀七十年代初已經呼籲香港社會大眾正視自然保育的重要性,警告港人不應「只顧目前和短期的經濟利益,而忽略將來受到歷史的批判」。隨著香港總督麥理浩爵士在1971年上任後積極研究設立郊野公園,香港政府於1976年正式制定《郊野公園條例》,並由李國士出任郊野公園管理局首任總監和郊野公園委員會首任主席。短短四年間,漁農處在李國士的指導下在全港劃定21個郊野公園,佔全港總面積約40%的土地。他還負責為郊野公園提供各類的配套設施,為早期郊野公園的運作奠下基礎。英廷更於1980年向他頒授CBE勳銜,以肯定他多年來在推動香港漁農業和發展郊野公園方面的表現。.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李國士

杏花新城

杏花新城(英文:Paradise Mall),原名杏花邨中心,位於香港島柴灣盛泰道100號,是港鐵港島綫杏花邨站的上蓋項目,發展商為前地鐵公司(今港鐵公司),於1987年落成,並且在2000年9月斥資8,000萬元全面翻新並改名至現名,杏花新城的發展計劃中亦包括連接杏花邨作為項目一部份。.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杏花新城

東平洲

東平洲(英語: Tung Ping Chau;正式中文名稱為平洲,為免與香港另一島嶼坪洲混淆,故加上東字作識別)是香港最東北的島嶼,屬香港十八區的大埔區,位於大鵬灣,其東面對岸為深圳之廣東大鵬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及南澳鎮,兩者距離比和香港陸地還要近。東平洲全島面積1.16平方公里。 東平洲獲由香港郊野公園之友會、國際獅子總會港澳303區及漁農自然護理署在2006年12月舉辦,「香港十大勝景選舉」第二名 。.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東平洲

東龍洲

東龍洲又名東龍島或者南堂島(英文:Tung Lung Island),是香港西貢區最南端的島嶼,位於清水灣半島以南,香港島小西灣之東南,島嶼面積達2.42平方公里。 由於東龍洲位於佛堂門以南,古時被稱為南佛堂。島嶼西南的南堂海峽(今多寫作藍塘海峽)也是因為南堂島的名稱而得名。另一方面,其北部的海峽被稱為佛堂門,後來因為填海關係,佛堂門以北的佛堂洲(北佛堂)已經與清水灣半島連陸。.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東龍洲

東方果實蠅

東方果實蠅(學名:Bactrocera dorsalis),又名桔小實蠅,原產於印度及馬來半島等地,為太平洋地區果樹的重大害蟲。其寄主繁多、繁殖力強,雌蠅產卵於果皮下,幼蟲孵化後鑽入果肉中蛀食,造成水果腐爛失去商品價值,如果吃水果時發現內部長蟲,大半都是東方果實蠅的幼蟲。由於台灣氣候及環境適合它的生存,目前已遍布全台,終年均有果實蠅發生。 目前有技術透過向農作物噴灑含有斯氏線蟲科物種的蟲卵的懸浮液到泥土,讓這些物種體內的兩種腸桿菌科物種的共生菌使果實蠅幼蟲感染而死亡,並為線蟲提供成長的環境。.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東方果實蠅

松林炮台

松林炮台(或龍虎山炮台)是香港英治期間的一個炮台,位於香港島龍虎山克頓道附近。炮台所處的地方海拔達307米,為香港所處位置最高的炮台。現時,炮台遺址被闢作松林廢堡(Pinewood Battery)郊遊區,並有設有松林廢堡歷史徑(Pinewood Battery Heritage Trail),去向遊客介紹松林炮台的歷史。.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松林炮台

梁耀祖

梁耀祖(Leung Yiu-cho, Henry,)是香港律師,同時擔任中西區區議員。.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梁耀祖

梁洛施

梁洛施(Luisa Isabella Nolasco da Silva,英语:Isabella Leong Lok-sze,原名梁樂瑤,),為生於澳門、於香港成長及發展的著名土生葡人女演員。.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梁洛施

梧桐寨

梧桐寨(英文:Ng Tung Chai)是香港新界大埔區的一個地方,位於大埔之西南部近大帽山及林村谷一帶。當中的梧桐寨村為區內的一條古老村落,而梧桐寨的不少範圍被劃入大帽山郊野公園之梧桐寨特別地區內,當中的梧桐寨石澗更被譽為香港九大石澗之,而梧桐寨瀑布更是香港規模最大的瀑布,主瀑高達30米的梧桐寨。 梧桐寨獲由香港郊野公園之友會、國際獅子總會港澳三0三區及漁農自然護理署舉辦,「香港十大自然勝景」第九名。.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梧桐寨

植物標本館列表

植物標本館 (herbarium)是收藏植物標本的地方,傳統上被歸類於植物其他生物 (有些仍被認為是植物界,有些已歸於其他界),如藻類、真菌、苔蘚、地衣等,其收藏地亦稱為植物標本館。 這份植物標本館列表,首先依各大洲分列,再於各洲中依其館藏數量列出。備註欄中注釋為資料來源,年份為標本館設立的年份。.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植物標本館列表

榕樹澳

榕樹澳(Yung Shue O)是香港的一條原居民客家鄉村,主要為方姓及成姓,位於新界大埔區十四鄉北部,前臨企嶺下海,為一條寧靜的村落。榕樹澳方氏太公方肇基於清朝乾隆七年從東莞縣河田鄉落籍榕樹澳。 榕樹澳與深涌之間的黃地垌發現距今4萬年到6,800年前的石器加工場。榕樹澳也是香港12幅生態優先保育地點之一。 榕樹澳有80多戶魚排,是香港最大的海魚養殖區,2002年8月起獲漁護署已選定作為試推魚排休閒垂釣的兩個地點之一。榕樹澳附近有行山徑直通深涌、「嶂上郊遊徑」經「天梯」到嶂上及「榕北古道」到北潭涌,故假日有較多人前來郊遊。.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榕樹澳

橋咀泳灘

橋咀泳灘位於香港西貢區橋咀洲的西面,面向西貢海,是島上的兩個泳灘之一,另一個為廈門灣泳灘(半月灣泳灘)。橋咀泳灘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負責管理,開放時間為4月至10月,並設有救生服務,遊人可由西貢碼頭乘街渡前往。 橋咀泳灘設有燒烤區(附設10個燒烤爐)、更衣室、淋浴設備、洗手間及浮台等設施。 橋咀泳灘的北面為海星灣,南面為連島沙洲橋頭島,屬於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橋咀洲景區的一部份。.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橋咀泳灘

欽州街

欽州街是香港九龍深水埗的一條街道,由通州街及欽州街西交界為起點,向東北方至青山道及九龍道交界為終點。街道名稱取自廣西的欽州市(命名時屬廣東下四府)。此街道最寬闊的一段分隔行車道提供六線雙向行車。 1990年代前,欽州街道盡頭曾設的深水埗碼頭,渡輪航線發展蓬勃,配合陸路交通工具接駁,成為昔日區內的交通要塞。.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欽州街

歌頓軍營

歌頓軍營(英文:Gordon Hard;Hard是「岸邊防線」的意思)又稱下掃管軍營,是香港停止運作的軍營,範圍包括新界屯門區青山公路掃管笏近新咖啡灣,約1933年建成。軍營一直由英女皇直屬啹喀工程兵團(Queen's Gurkha Engineers)駐守,到1994年交還政府而關閉。.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歌頓軍營

汀角

汀角(Ting Kok),為香港的一個地方,位於新界大埔區內,處船灣海北岸,在布心排與大尾篤之間一帶。 坐落在八仙嶺的山腳,附近有很多燒烤場,所以假日,尤其星期六有不少慕名而來遊樂的市民在此站下車,前往就近的燒烤場該地為汀角村的所在地。而汀角的海邊也是紅樹林棲身之地,汀角攀樹蟹於該處被發現,亦以該地名命名。.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汀角

河背水塘

河背水塘坐落在香港元朗八鄉、海拔250米高的群山環抱中,錦田河上游,屬於大欖郊野公園的一部分,自然環境十分優美。水塘容量50萬立方米,S型水壩長157.0米,高17.4米,屬灌溉水塘,即非主食水用塘,主要用作灌溉新界西北的農田,是水務署管轄範圍內面積最小的水塘。 1960年代,港府為了增加大欖涌水塘供水量而把錦田河截流,引水到大欖涌水塘,使錦田河中游以下水量大減,影響農民灌溉,所以當局另闢四個灌溉水塘,為八鄉農民提供灌溉用水,河背水塘便是其一。水塘於1961年建成啟用。 水塘中央有小島,四周蒼翠樹木襯托,環境清幽;附近的昆蟲﹑鳥類和植物品種豐富。水塘曾於1998年入選漁農及自然護理署的郊野公園十大自然風景。水塘的S字形十九孔溢洪大壩亦為其一大特色。 河背水塘家樂徑環繞水塘而建,全長只有2公里,走畢全程約40分鐘。附近亦有河背水塘越野單車徑,以高難度見稱,經常有意外發生。 港鐵西鐵綫大欖隧道貫穿河背水塘底下。.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河背水塘

沙羅洞

沙羅洞,又寫作沙螺洞,是位於香港新界大埔區的一個盆地,佔地超過80公頃。整個盆地被八仙嶺郊野公園環抱,原有三條傳統村落,分別是張屋、李屋和老圍。沙羅洞是香港唯一的淡水濕地,擁有良好的自然環境。香港接近六成半的蜻蜓品種(截至2008年末有72種,全港115種),以及三成半蝴蝶物種,故被列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沙羅洞

沙蟹科

沙蟹科(学名:Ocypodidae)是短尾下目沙蟹總科的其中一科,都是半陸生的(沼地生的)螃蟹,例如:沙蟹、鬼蟹、招潮蟹等。在東南亞溼地常見。這些沙蟹科物種通常躲在泥灘上自己掘挖出的洞穴裡,在退潮時才出來覓食。本科的物種都是濾食動物,以牠們的一對小螯作為進食用的餐具,直接挖取泥灘上的泥土吞食,以泥中的有機質為養分。濾出的無營養的泥土直接由口中排出,稱之為擬糞。 沙蟹科本來是一個頗大的分類單元,包含不少的亞科及屬,但現時經過分類的修訂,這些亞科都已經從沙蟹科升格獨立出去成為一科,並與餘下的沙蟹科合組成沙蟹總科。這些獨立出來的分類有毛帶蟹科(Dotillidae)及大眼蟹科(Macrophthalmidae),但部分文獻仍然採用舊的分類,將這兩個科仍然列為本科的亞科。.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沙蟹科

洋紫荊

洋紫荊(學名:Bauhinia × blakeana),别名香港蘭(Hong Kong Orchid Tree),是豆科蘇木亞科羊蹄甲屬有花植物,於香港首次發現,並獲定為香港市花。該樹現廣泛作為行道樹進行栽培,其花大而艷麗。 洋紫荊是紅花羊蹄甲(B.)和宮粉羊蹄甲(B.)的杂交种,因花粉败育而一般無法結果。如有果實常不能完全成熟,莢果長15至30公分,不具種子。莢果通常不結種子,原因是紅花羊蹄甲與宮粉羊蹄甲的自然雜交種。.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洋紫荊

港鐵

港鐵(Mass Transit Railway,縮寫:MTR),原稱香港地鐵,自2007年12月2日與九廣鐵路合併後改名為港鐵為止,是香港最大的鐵路運輸系統,泛指能夠通過一張港鐵單程票通行的10條路綫,廣義上包括一條連接香港國際機場及香港市區的機場快綫、擁有12條路綫的輕鐵系統及昂坪360纜車系統,組織成為貫通香港島、九龍及新界,市區及多座新市鎮,總計93個鐵路站及68個輕鐵站、合共長230.9公里的鐵路網。同時,整個系統亦包括接駁巴士及城際客運服務。 綜合港鐵系統由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簡稱港鐵公司)營運,於2007年12月2日由地鐵及九廣鐵路系統合併而成。其中第一條路綫東鐵綫始建於1906年,於1910年通車,是連接香港及廣東省主要的鐵路運輸;而以地下隧道為主的第二條路綫觀塘綫則於1979年通車,成為香港鐵路發展歷史的里程碑。 於2016年,港鐵累積載客量逾19億人次,當中輕鐵及巴士佔2億2千萬人次,機場快綫為1610萬人次,是全球最繁忙的鐵路系統之一。香港鐵路為國際地鐵聯盟的創會會員之一。而港鐵在香港專營公共交通工具市場整體佔有率不斷上升,由2013年的46.9%,增至2016年的48.4%,當中港鐵在過海交通工具市場的佔有率更達68.4%。.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港鐵

清水灣郊野公園

清水灣郊野公園(Clear Water Bay Country Park)(劃定於1979年9月21日)是香港的一個郊野公園,位於新界東南部的西貢區,佔地達約615公頃。公園範圍為清水灣半島一帶,鄰近將軍澳新市鎮及新界東南堆填區,並毗鄰西貢郊野公園及馬鞍山郊野公園。清水灣郊野公園的主要行山徑為釣魚翁郊遊徑和龍蝦灣郊遊徑。釣魚翁郊遊徑沿途景觀開揚,東面可見西貢區牛尾海至清水灣一帶的優美風景,西面則為將軍澳的市區景色,兩者形成強烈的對比。.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清水灣郊野公園

潘詠兒

潘詠兒(Wing Poon,),香港新聞女記者,前亞洲電視新聞部末任記者、主播及天氣報導員,與及前有線新聞主播,現為無綫新聞主播。.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潘詠兒

有營煮婦

《有營煮婦》(The Stew of Life;巡禮名《狗吾狗·親親爺爺》)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拍攝製作的時裝溫情電視劇,全劇共30集,由李司棋及鍾景輝領銜主演,並由伍詠薇、陳法拉、洪天明及麥長青聯合主演,監製為王心慰。此劇為2009年節目巡禮(場刊版)劇集之一及2009無綫節目精選第二季劇集之一。.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有營煮婦

星光實業

星光實業有限公司(Star Industrial Co., Ltd.)創立於1949年,是香港最大之塑膠製品生產商,主要以「紅A」品牌生產及銷售包括家庭用品、廚房用品、餐飲業用品、文具、工業容器、配件及藥用器皿等。總寫字樓位於九龍新蒲崗大有街25號。 星光實業是少數堅持留港生產的工廠,並沒打算有將生產線北移,百份百「香港製造」以確保產品質量。現時香港的廠房樓高9層,面積達25萬平方呎,僱用250多名專業員工,除了生產自家貨品外,更有為客人研製特定產品。而早前作為分廠的葵涌紅A中心現已出售。.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星光實業

昂坪生態飛索滑行之旅

昂坪生態飛索滑行之旅是一項由於英國註冊的公司Zip Adventures Ltd.計劃於香港興建及營業運作的旅遊景點,擬定地址位於新界大嶼山昂坪北大嶼山郊野公園政府用地範圍內的0.26公頃。計劃於2012年10月20日被漁農自然護理署轄下的郊野公園及海岸公園委員會以項目不合乎郊野公園供予香港市民免費使用原則及破壞生態環境為理由而否決,該公司正在研究改善方案後再度提交計劃書予上述部門審議。 根據計劃,參加者可以被扣弦在一組由鋼柱及纜索組成的安全裝置,勾在索道上「飛行」,飽覽大嶼山的景色。飛索滑行之旅的起點及終點均設於昂坪360纜車站附近,設施包括兩組跨過山谷,各長300米的飛索滑道,連接長約1公里的遠足步行徑,以及一條跨越深屈峽的50米長吊橋,覆蓋範圍約0.26公頃。遊客首先由昂坪站步行約300米至起點,沿300米索道滑往zip 1雲際站,再步往zip 2雲際站,滑往彌勒山,最後跨越吊橋至終點,約需時一個半小時,收費為195港元;公司預計設施每日可以接待480名參加者。.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昂坪生態飛索滑行之旅

昂平

昂平(Ngong Ping)是香港沙田區的一個高原,位於大金鐘以南、石芽山以東。它是馬鞍山郊野公園的一部份,麥理浩徑第四段和馬鞍山郊遊徑途經。昂平原有客家闕氏鄉村,但已搬遷到山腳下,改名昂坪新村,與黃竹山新村和茅坪新村為鄰。 昂平高原上有漁農自然護理署的昂平營地和昂平觀景台。昂平營地是漁護署指定露營地點之一,有燒烤爐、檯、櫈、污水穴和旱廁。而昂平觀景台則可俯瞰西貢市和西貢海,天朗氣清時可遠眺西貢海一帶的景色,包括橋咀洲和滘西洲等大小島嶼、萬宜水庫西壩,甚至遙遠的蚺蛇尖。 File:HK_NgongPing.JPG|平坦的昂平 File:Ngong-ping-sai-kung.jpg|從昂平可遠眺西貢海 File:Ngong-ping-paragliding.jpg|昂平是滑翔伞熱門地點 File:Ngong Ping with Cows and the Pyramid Hill.jpg|昂平草原吸引牛群休憩 File:Ngong-ping-cow-pyramin-hill.jpg|昂平可遠眺大金鐘.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昂平

流水響水塘

流水響水塘(Lau Shui Heung Reservoir),又作流水嚮水塘,位於香港新界北區東部的八仙嶺郊野公園之內,龍山東北一帶,處於粉嶺平原的東北端,建於1968年,屬船灣淡水湖工程計劃的一部分,負責將八仙嶺西北部的水源收集,經地下水管供應至船灣淡水湖,同時流水響水塘亦是灌溉水塘,用作灌溉附近農田。水塘面積約3.5公頃,容量約17萬立方米,混凝土主壩高24米、長54.9米;副壩高7.3米、長39米,水庫規模較小。 流水響水塘所在地流水響,早於清朝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編的《新安縣志》已有記載:「流水響潭發源處有數石井,天造地設,深約尋丈,春夏溺如飛瀑,秋冬則淙淙細響」。該處為軍地河的主要源頭,河水先流入軍地再出梧桐河。.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流水響水塘

浪茄

浪茄是香港新界西貢半島東南部的一個地方,鄰近萬宜水庫東壩,麥理浩徑第一段途經,屬於西貢東郊野公園的一部分。 浪茄最著名的是其對開的浪茄灣。浪茄灣是一個深屈的海灣。海灣的兩邊分邊被兩組山峰和海岬所包圍。其東北面的為長岩頂、罾棚角頂和罾棚角;西南面則為孤獨山和標尖角。浪茄灣的東北面還附帶著一個細小的海灣——浪茄仔。浪茄灣和浪茄仔的北面都是一個海灘。海灘平坦寬闊,水清沙幼,風光明媚。浪茄灣對開除飯甑洲外無任何島嶼,為一望無際的南海。 浪茄灣的海灘後有浪茄村。由1981年1月開始,政府象徵性以每年一元租出浪茄村給基督教互愛中心,作為浪茄訓練中心之用。互愛浪茄訓練中心為一男性福音戒毒場所。除了戒毒所外,浪茄村還有浪茄灣營地,是漁農自然護理署的指定露營地點之一。 浪茄灣獲由郊野公園之友會、國際獅子總會港澳三零三區及漁農自然護理署舉辦的香港十大自然勝景第五名。.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浪茄

海事處訓練中心

海事處訓練中心(Marine Department Training Centre)於2000年12月成立,是香港海事處提供專業海事訓練的教育機構,海事處訓練中心由一名高級海事主任出任主管,導師均為前船長或前甲板高級船員。除了為海事處人員提供訓練外,海事處訓練中心亦為民眾安全服務隊、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食物環境衛生署及漁農自然護理署等香港政府部門提供不同類型的海事訓練及教育,並且定期舉辦講座。.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海事處訓練中心

斯氏線蟲科

斯氏線蟲科(學名:Steinernematidae)是小桿目線蟲的一個科。 斯氏線蟲屬(Sterinernema)這一個屬,是一個昆蟲病原線蟲的分類單元,屬於少數棲息於泥土,但又可以感染昆蟲的一種寄生蟲。這些物種的體內帶有Xenorhabdus屬的共生菌,能夠在線蟲透過昆蟲幼蟲的氣孔、口或肛門而使幼蟲感染而死亡,並為線蟲提供成長的環境。 本屬物種計有:.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斯氏線蟲科

新界南總區總部及行動基地

新界南總區總部及行動基地(英文:New Territories South Regional Police Headquarters and Operational Base)為香港警務處新界南總區總部及各主要部門的所在地,位處香港新界荃灣區荃灣城門道8號。大樓於2005年5月落成,於2006年3月8日由時任警務處處長李明逵和新界南總區指揮官──警務處助理處長鄧厚江主持開幕。於2013年,新界南總區總部及行動基地有168名警務人員和46名文職人員駐守。.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新界南總區總部及行動基地

新界喇沙中學

新界喇沙中學(De La Salle Secondary School, N.T.)為香港一間天主教中學,由喇沙會修士斐利士(Brother Felix Sheehan)於1965年創立,位於新界上水金錢村,毗鄰東英學圃。.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新界喇沙中學

斑叶女贞

斑叶女贞(学名:Ligustrum punctifolium)为木犀科女贞属的灌木植物,只分布在香港(深涌、三椏村、三椏涌)和越南,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1929年香港涌尾發現,漁護署現對斑葉女貞進行遷地保育,包括栽培在城門標本林。.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斑叶女贞

日本花棘石鳖

日本花棘石鳖(学名:Liolophura japonica),又名大駝石鱉,为石鱉科駝石鱉屬下的一个种。主要分布于中国大陆、日本、台湾及香港的吐露港、大鵬灣及東平洲,常栖息在潮间带的岩礁上、潮间带。 體長50毫米,顏色為骯髒的白色至棕褐色。絨毛顏色黑白參雜,每塊殼板都有一個小凹位。.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日本花棘石鳖

政府飛行服務隊

政府飛行服務隊(簡稱飛行服務隊;英文:Government Flying Service,縮寫:GFS)前身為皇家香港輔助空軍,香港主權移交後為香港政府保安局轄下的紀律部隊之一,專門負責執行空中運員、空中測量、支援位處偏遠山區及離島,以至香港飛行情報區(包括南中國海、東亞及東南亞)的搜索及拯救和空中救護任務等等。現任政府飛行服務隊總監為陳志培,領導247名人員。.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政府飛行服務隊

救狗之家

救狗之家(Hong Kong Dog Rescue,縮寫:HKDR)是一個在香港註冊的動物福利組織,由莎莉·安德森(Sally Andersen)於2003年成立,目標為拯救於漁農自然護理署狗房面臨死亡邊緣的狗隻,目前收養了超過600隻被遺棄的狗。.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救狗之家

打石湖 (香港)

打石湖村()是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區八鄉的原居民村落,居民主要為張氏與宋氏之客家人。 宋張兩氏百多年前由嘉應五華遷來寶安,最先於南大刀屻向西山坡牛牯角立村搭茅寮而居(落擔者字派為「達」),後人丁繁衍,且山上耕地不足,宋張兩氏經商討後,遂決定沿擔水坑舉村遷到今晡日(客家話:今天)之打石湖新村,張氏更分支到八鄉河背附近的大窩、蓮花地;另外宋氏分支到位於蕉徑河谷附近現之蓮塘尾村定居,與同樣先祖兩百年前來自嘉應五華之長壢村(沙頭角凹下村分支)魏氏客家村民隔雙魚河為毗鄰相望。.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打石湖 (香港)

打鼓嶺

打鼓嶺(Ta Kwu Ling)位於香港新界北區北部坪輋以北,鄰近香港與深圳的邊界,部分地方曾屬邊境禁區。當中區內小山丘白虎山更位於香港最北端。打鼓嶺與其東邊的沙頭角在香港區議會選舉中共同擁有沙打選區的議席,但其鄉事委員會則各自於區議會內另有代表。現任打鼓嶺鄉事委員會主席是陳崇輝先生。 自英國1898年接管新界後,直到1980年前,港英政府將現今北區範圍劃分四個分區,其中之一就是「打鼓嶺區」,由於此制度沿用近80年之久,故此「打鼓嶺」在廣義上也涵蓋原「打鼓嶺區」所覆蓋的地方,包括坪輋、恐龍坑、老鼠嶺、香園圍等地。文錦渡和羅湖原來也是打鼓嶺區一部分,不過由於這兩個地方與打鼓嶺核心區之間有山嶺阻隔,距離較遠,缺乏主要道路連接,而且皆爲香港與內地之間主要邊境口岸所在地,知名度比打鼓嶺更高,故此一般不會將這兩個地方視爲打鼓嶺的一部分。.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打鼓嶺

普通獼猴

普通獼猴(學名:Macaca mulatta),即恒河猴,是猴科動物中最爲有名的一種猴。它是典型的獼猴屬動物,分佈于日本千葉縣房總半島、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北部和中國大陸南方。 成年公猴的身體要比母猴大,平均體長度在,體重,母猴則只有,體重。體毛顔色為褐色或灰色,臉部為粉紅色,尾巴不是很長,約在之間。普通獼猴的平均壽命約為25年。 普通獼猴是用於科學試驗的重要品種。.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普通獼猴

10

10(十)是9与11之间的自然数。.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10

12月29日

12月29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63天(闰年第364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天。.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12月29日

1823電話中心

1823電話中心現行服務的政府部門有22個:.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1823電話中心

1926年

请参看:.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1926年

1996年八仙嶺山火

1996年八仙嶺山火是指香港新界大埔區八仙嶺於1996年2月10日發生的一場香港歷史上最被廣泛報導的山火。這場山火導致3名學生及2名老師死亡,13名學生受傷。當時的漁農處將是次山火升至最高的第3級。事後港英政府在八仙嶺建了一座春風亭以紀念事件中捨己救人的兩位教師。.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1996年八仙嶺山火

1月29日

1月29日是阳历年的第29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336天(闰年是337天)。.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1月29日

2004年9月逝世人物列表

下面是2004年9月逝世的知名人士列表:;9月29日.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2004年9月逝世人物列表

2016年1月逝世人物列表

2016年1月逝世人物列表,是用于汇总2016年1月期间逝世人物的列表。.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2016年1月逝世人物列表

2月15日

2月15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46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319天(闰年则还有320天)。.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2月15日

9月29日

9月29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272天(闰年第273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93天。.

查看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9月29日

亦称为 AFCD,渔护处,漁農及自然護理署,香港渔护署,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

北潭涌巴士總站園圃街雀鳥花園分流炮台嘉道理盆距蘭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周润发哈米頓氏龜哆啦A夢 (角色)儲蓄互助社凌禮文八放珊瑚亞綱公職人員行為失當六七暴動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 (香港)元五墳元荃古道元朗政府合署暨大橋街市四藥門花皇帶魚石牛洲石龍拱玉黍螺屬玉黍螺科獅子山 (香港)獅子山郊野公園獅子會自然教育中心督察禁煙福民花園簡悅強索罟群島海岸公園綠化美松苑翻唇玉黍螺猴戲瘤珠螺環境食物局田夫仔甲型流感病毒H5N1亚型甲型流感病毒H7N9亞型申訴專員公署燕鳳蝶異鱲當狗愛上貓牛尾海海岸公園狗牙嶺狗肚山狄志遠隔離檢疫蟹守螺總科韓爾禮鎖羅盆聽濤雅苑荃錦坳萬宜水庫萬丈布青衣自然徑顯徑站衛生福利及食物局風水林食物環境衞生署食蚊鱼西南大嶼山海岸公園西區副食品批發市場西灣 (西貢)西灣山 (西貢區)西貢區香港2007年6月香港2030+香港博物館列表香港十大自然勝景香港双足蜥香港天文台香港島香港巴豆香港市花香港二級歷史建築列表香港仔郊野公園香港地理香港單車徑香港兩棲及爬蟲協會香港兩棲動物列表香港公廁香港公共屋邨列表香港火災危險警告香港火警分級制度香港群貓會香港特別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部門首長香港蝴蝶列表香港食品批發香港首先發現物種列表香港農業香港茶香港蜻蜓列表香港郊遊路徑香港郊野公園香港電台香港控煙情況香港植物香港漁業香港潛攝大賽香港濕地公園香港海岸公園香港政府決策科局演變香港愛護動物協會香港慈雲閣講清講楚講清講楚節目列表魚類統營處警犬隊 (香港)豹貓貝貝鳳園谷鳳凰山 (香港)鳳凰徑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鶴咀海岸保護區鶴藪水塘麥理浩黃蟬黃錦星黑口玉黍螺龍尾灘龍鼓灘龍虎山郊野公園阿柑藁杆双脐螺葉麗儀葛量洪蓮塘尾鄉村學校 (香港)釣魚翁釣魚翁郊遊徑臨時房屋區金山郊野公園金鷹 (猴子)長沙灣屠場長沙灣副食品批發市場長沙灣蔬菜批發市場長沙灣臨時家禽批發市場長沙灣政府合署蕉坑自然教育徑英華書院雨傘革命時間軸 (2014年10月)雨傘革命時間軸 (2014年12月)雷明登870泵動式霰彈槍老人山陳鎮源陳欣 (配音員)陳方安生林保全林邊屋林村李德宏李國士杏花新城東平洲東龍洲東方果實蠅松林炮台梁耀祖梁洛施梧桐寨植物標本館列表榕樹澳橋咀泳灘欽州街歌頓軍營汀角河背水塘沙羅洞沙蟹科洋紫荊港鐵清水灣郊野公園潘詠兒有營煮婦星光實業昂坪生態飛索滑行之旅昂平流水響水塘浪茄海事處訓練中心斯氏線蟲科新界南總區總部及行動基地新界喇沙中學斑叶女贞日本花棘石鳖政府飛行服務隊救狗之家打石湖 (香港)打鼓嶺普通獼猴1012月29日1823電話中心1926年1996年八仙嶺山火1月29日2004年9月逝世人物列表2016年1月逝世人物列表2月15日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