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滏阳河

指数 滏阳河

滏阳河古称釜水、滏水,中国河北地区的一条自然河流,也是北方典型干旱缺水型河流代表之一,同时也是海河流域中子牙河水系的一条重要支流,发源于河北邯郸市峰峰矿区滏山南麓,由元宝泉、黑龙洞泉、广盛泉等72个泉群汇流而成。 滏阳河流经磁县、邯郸市区、永年县、平乡县、巨鹿,汇入邢台的大陆泽,原是从黑龙洞到大陆泽的一段河流,后来大陆泽干涸,经过对河道得疏通,滏阳河河道得以延长为流经邯郸、邢台、衡水的一条重要河流。而历史上,滏阳河曾经是漳河的一条支流。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滏水脱漳,形成滏阳河道雏形,后经历代疏通改造逐步形成当下的滏阳河。由于上游流经山地、丘陵地区,河水挟带大量泥沙顺流而下,进入平原地区后,河道窄小,水流放缓,淤积大量的泥沙,逐步堵塞河道,成为地上河,一遇大雨,不易排泄,很容易形成水患。 滏阳河在雨水充足的年代里,水面一般宽40到50米,水深可达5—7米,可以航行50到100吨的木帆船,在滏阳河上千年的航运历史中,是华北地区重要的漕运交通线,也造就了沿河流域的李家庄、南故城、零藏口、圈头、龙店等数十多个河运码头。沿线水美鱼肥,绿柳成荫,货轮穿梭,艄公号子不断,其本身的河灯文化在华北地区也是独树一帜。但是,1949年以来由于上游工农业用水急剧增加,河流水量大幅减少,河道淤积并且日益萎缩,还因建东武仕水库引水,致使滏阳河航运日益衰落,除汛期外时有断流发生,彻底丧失航运功能,再加上上世纪80、90年代以来,受片面经济发展观的影响,滏阳河成为沿线各类工农业企业和城市生活污水的直排沟,清澈的河水变成了污水沟。虽然近几年沿线城市加强对滏阳河的治理,但是仍未恢复到之前的水质,现在的滏阳河对沿岸地区提供排洪、灌溉、发电、养鱼、供水、排污等功能。.

58 关系: 华北地下水超采区南平旺水库吴起太行八陉子牙河宁晋县安济桥 (衡水)宋邯郸故城峰峰矿区中國河流列表中国大型水库列表东武仕水库信都郡北苏曹桥响堂山石窟冀州区商朝纸坊玉皇阁罗城头古闸献县留垒河牤牛河白草坪水库蟠龙湖 (元氏)衡水市衡水市滏阳中学马颊河输元河龙湖公园赵邯郸故城赵长城赵武灵王邯郸历史邯郸市邺之战通济桥 (邯郸)老沙河柳林古闸柳林桥永年洼沁河 (邯郸市)沁河公园河北西路河北路河北水库列表洺河渚河清晖书院滏阳公园滏阳桥...滹沱河漳河 (卫河)朱庄水库明清邯郸城海河新河县曲周县1939年天津水灾 扩展索引 (8 更多) »

华北地下水超采区

华北地下水超采区是中国华北平原自1970年代起逐渐形成的地下水超采区。这是全世界最大的地下水超采区。.

新!!: 滏阳河和华北地下水超采区 · 查看更多 »

南平旺水库

南平旺水库是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境内的一座水库,位于子牙河系滏阳河上,建于1977年。水库正常库容为2230万立方米,集雨面积为111平方千米,海拔为136米。.

新!!: 滏阳河和南平旺水库 · 查看更多 »

吴起

吳起(),中國戰國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衞國左氏(今山东省定陶县,一说山东省曹县东北)人。 吴起历侍鲁、魏、楚三国,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仕鲁时曾击退齐国的入侵;仕魏时屡次破秦,尽取秦国的河西地区(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成就魏文侯的霸业;仕楚时主持改革,史称吴起变法。但吴起的变法损害了楚国贵族的利益,他本人也遭到了旧势力的报复。前381年,楚悼王去世后,楚国贵族发动兵变杀害吴起。 吴起著有《吴子兵法》一书,由于他在军事理论上的贡献,后人将孙武、吴起并称为“孙吴”。唐肃宗时将吴起等历史上十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庙十哲。宋徽宗时追尊吴起为广宗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司马迁著《史记》时,将孙武和吴起合立于《孙子吴起列传》。现代学者马非百著《秦集史》时,将李悝和吴起合立于列传中。.

新!!: 滏阳河和吴起 · 查看更多 »

太行八陉

太行八陉最初指太行山脉中八个断开的山口,后来引申为穿越太行山脉的8条通道中国国家地理,2011年第05期,由北向南依次是军都陉、薄阴陉、飞狐陉、井陉、滏口陉、白陉、太行陉、帜关陉。历史上对太行八陉的排序,是把最南边的轵关陉作为第一陉,依次向北,到最北边的军都陉为第八陉。.

新!!: 滏阳河和太行八陉 · 查看更多 »

子牙河

子牙河系属于海河流域,分滏阳河和滹沱河两大支流,主要河道有滹沱河、滏阳河、子牙新河。在流经河北省河间、大城等县至天津静海第六埠与海河的另一水系大清河会合后称西河。 子牙河长706公里,流域面积6.26万平方公里。 Category:河北河流.

新!!: 滏阳河和子牙河 · 查看更多 »

宁晋县

宁晋县在中国河北省南部、滏阳河中游,隶属于河北省邢台市。因东南部较低洼,原有宁晋泊,所以得名。县人民政府驻凤凰镇。.

新!!: 滏阳河和宁晋县 · 查看更多 »

安济桥 (衡水)

衡水安济桥,又名衡水石桥或衡水老桥,座落在河北省衡水市滏阳河上,建成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 据《衡水县志》载:明朝天顺元年(1457年),衡水知县杨俨奏请上级批准修建一座木桥。后木桥因多次发大水屡修屡毁。至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由衡水县徐廷募资修建石桥,隆庆三年(1569年)复被大水冲毁,后由贾从仁募资修复。至清朝顺治五年(1648年)由于滹沱河河床南徙并与滏阳河汇合,河水猛涨导致桥几乎被冲毁。清朝乾隆年间直隶总督方观承奏请朝廷批准,拨出银子四万七千六百多两修建石桥。派清河道周元理、通永道玉神保董理,同时知县陶淑亲自指挥。乾隆三十年(1765年)正式动工,到翌年竣工上报朝廷,乾隆帝赐名“安济”,故名安济桥。 1937年,日本军队将石桥中孔炸毁以便于行船。1956年此河段改用木桥衔接。1982年衡水市将木桥拆除并改为钢筋水泥结构。 1993年,安济桥被河北省政府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category:清朝桥梁 Category:河北旅游 Category:衡水桥梁 Category:桃城区.

新!!: 滏阳河和安济桥 (衡水) · 查看更多 »

宋邯郸故城

宋邯郸故城或称宋代邯郸城、宋邯郸城,是指北宋时期修建河北路境内的邯郸城池风貌,位于今邯郸市。由于年代久远和战乱、洪水等破坏等因素,宋代的邯郸故城全部处于黄河故道之下。.

新!!: 滏阳河和宋邯郸故城 · 查看更多 »

峰峰矿区

峰峰矿区位于中国河北省邯郸市,西依太行山脉,东临冀南平原,北有洺水涓涓,南系漳河东渐,城中心有滏阳河穿过,是南北经济交流中转要地和区域性经济的腹心,是该市的一个距离主城区较远的行政区,经济以采矿业为主,陶瓷业和电力业发展迅速。.

新!!: 滏阳河和峰峰矿区 · 查看更多 »

中國河流列表

中國河流列表,本條目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主要河流列表。中国东部河流較大者有珠江、长江、黄河、淮河、辽河、海河與黑龍江七大水系;西部河流较大者有塔里木河、雅鲁藏布江两大水系;以及一些较小的沿海河流、内陆河流和出境河流;还有京杭大运河(南北向)、灵渠、南水北调工程(黃河至長江)等人工运河。 中国的疆域包含了长江和黄河的全流域,世界前十大河流中,由一个国家独占全流域的仅此两条。中国与其它国家共有的河流中,也有六条属于世界级大河流,包括了黑龙江(阿穆尔河上游)、额尔齐斯河(鄂毕河正源)、澜沧江(湄公河上游)、怒江(萨尔温江上游)、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恒河流域正源)、狮泉河(印度河上游)。 根据2010~2012年进行的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未含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共有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45203条,总长度为150.85万公里。 以下依各流域的河口位置由南至北排序;主要支流則由河口至源頭排序。.

新!!: 滏阳河和中國河流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大型水库列表

中国大型水库列表为中国大陆地区所有大型水库(总库容量大于1亿立方米的水库)的列表。 中国水库大坝的建设有着悠久的历史,如始建于战国的安徽寿县的安丰塘,至今已有2600多年历史。1950年后,中国的水库大坝建设突飞猛进。由于中国山地分布广,地势落差大,具有建设大中型水库的先天优势,而且人口密集,对水资源、电力的需求大,因而中国成为世界上建设水库最多的国家。根据国际大坝委员会的规定,坝高超过15米,或者库容超过300万立方米、坝高在5米以上的坝为大坝,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有约5万座大坝,其中中国有22000多座,占全球44%。全球100米以上的大坝共851座,其中中国有130座,占15%。 至2008年,中国大陆已建成各类水库86353座,水库总库容6924亿立方米,在世界上排第四,是世界总库容的9.9%。其中大型水库529座,总库容5386亿立方米,占全国总库容的77.8%,中型水库3181座,总库容910亿立方米,占13.1%。 本列表根据《2007年大型水库一览表》、《中国水库名称代码》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公报》增补修订而成。.

新!!: 滏阳河和中国大型水库列表 · 查看更多 »

东武仕水库

东武仕水库位于中国河北省邯郸市磁县路村营乡东武仕村,是以防洪、城市供水为主,兼有发电、灌溉、旅游、养殖等功能的大(二)型水库。 东武仕水库于1958年1月动工,1959年9月基本建成;1970年4月1日开始扩建,1974年4月竣工;后于1975年、1993年两次加固。 2006年被列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新!!: 滏阳河和东武仕水库 · 查看更多 »

信都郡

信都郡,中国西汉时设置的郡。 汉景帝五年(前152年)改广川国置,治所在信都县(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辖境相当今河北省武邑、辛集以南,南宫、故城以北,滏阳河以东及山东省德州市等地。中元二年(前148年)复为广川国。建昭二年(前37年),汉元帝封其子刘兴为信都王,改广川郡置信都国。阳朔二年(前23年)国废为郡。建平二年(前5年)复置为国,治信都县(即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辖境相当今河北省枣强、冀州、南宫、武邑等市县区大部,故城北部,景县南部及深州东南部地区。6,5556户,30,4384人。王莽时为新博郡。 东汉永平十五年(72年),改置为乐成国,后为安平国、安平郡、长乐国、长乐郡。隋朝大业三年(607年)及唐朝天宝元年(742年)时又曾改冀州为信都郡。乾元元年(758年),天下郡改为州,信都郡复为冀州。.

新!!: 滏阳河和信都郡 · 查看更多 »

北苏曹桥

北苏曹桥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北苏曹村村内中心,横跨滏阳河东、西两岸。该桥始建年代,据《邯郸县志》载相传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重修。桥面长28.1米,宽8.5米,石筑结构,三拱两券,大拱券中心顶部刻有龙头。中部微上拱,桥两侧现有望柱32根,栏板30块,原有望柱11根,柱顶端雕刻有蹲狮和荷苞形状,栏板19块,板内刻有条形图案。 1995年,北苏曹桥被邯郸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新!!: 滏阳河和北苏曹桥 · 查看更多 »

响堂山石窟

响堂山石窟或称响堂寺石窟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鼓山,分为南北两窟。南响堂在鼓山南麓,滏阳河北岸的临水镇纸坊村西北,北响堂在和村东的鼓山天鼓峰西坡,两地相距约15公里。响堂山石窟是河北省现已发现的最大的石窟。1961年被列入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 滏阳河和响堂山石窟 · 查看更多 »

冀州区

冀州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衡水市市辖区。位于河北中南部,華北平原腹地,滏阳河流经本市。北距北京300公里,西距河北省省會石家莊110公里。 轄11個鄉鎮,412個村,總人口37萬人。106国道经过境内。.

新!!: 滏阳河和冀州区 · 查看更多 »

商朝

商朝又称殷、殷商(约前1600年—前1046年),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朝代,这標誌着中國歷史進入了信史。商朝前期屡屡迁都,直至盘庚定都于殷(今河南省安阳市),以后再沒有遷都,所以商朝又叫殷朝,或稱为殷、殷商。商代出现的甲骨文和金文(因多刻于青铜器上,亦称“铭文”)是目前已經發現的中國最早的有系統性的文字符号。中国传统历史学关于商朝的详细文獻记载資料多来自于其一千年后的记錄,主要有东周的《竹书纪年》和《尚书》,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中国方面的观点大多认为:商是中国历史上继夏朝之后的一个朝代,是由原夏朝东方的諸侯國商部落首领商汤於鳴條之戰滅亡夏朝後建立的。其后经历17代30王的统治,末代君王帝辛於牧野之戰被从西方崛起的周人统治者周武王率领联军擊敗而亡。 商朝具有豐富的考古学發現,主要遗址有位于今日河南偃师的二里头遗址和商城遗址,郑州的二里岗遗址,安阳的殷墟遗址等。在河北邢台市、邯郸市、河南信陽市、輝縣、新鄭市等許多地方還發現大量商朝文化遺產。 商朝自先商到晚商共14次遷都。其中只有安阳殷墟是盘庚以后诸王世的都城,学术界對此看法比较一致。安阳殷墟遗址于20世纪上半叶被发现後,出土的甲骨文几乎完全印证司马迁《史记》中所记载的商王世系。近代,在上古被普遍看作蛮荒之地的非中原地区,如成都、广汉为中心的三星堆文化,湖南宁乡的炭河里遗址等出土的文物也证明,在商时期的长江流域也平行存在發達的文化。.

新!!: 滏阳河和商朝 · 查看更多 »

纸坊玉皇阁

纸坊玉皇阁或称无梁阁,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西纸坊村,滏阳河北岸。根据阁下现存重修碑所记载的碑文来判断,最早建于明代隆庆或万历年间。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重新修建。现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新!!: 滏阳河和纸坊玉皇阁 · 查看更多 »

罗城头古闸

罗城头古闸或称罗城头水闸,位于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罗城头村北约20米的一座水闸,始建于明代万历八年(1580年),与柳林古闸,苏里古闸是明清时期邯郸县域的三大古闸。 罗城头古闸用青石砌筑,闸体在滏阳河南、北两侧,闸口宽6.3米,高约4米,人力启闭。原有3条主干渠1920年大旱,又开挖1条新干渠,共有42条支渠。罗城头水闸属明代水利设施,为当时农业生产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历经明、清、民国,一直沿用至1975年上游张庄桥水闸建成后失去作用,随后在闸体上建一桥,成为滏河两岸主要通道。1995年,该水闸被公布为邯郸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新!!: 滏阳河和罗城头古闸 · 查看更多 »

献县

县在中国河北省中部偏南,是沧州市下辖的一个县。.

新!!: 滏阳河和献县 · 查看更多 »

留垒河

留垒河原名牛尾河,河北邯郸市及邢台市境内一条自然河流,因其上端支流众多,形似牛尾而得名。上端起自永年区广府城西的宋庄村北,下经鸡泽、平乡、南和等县,到任县环水村入北澧河。1967年,牛尾河进行全线治理后形成人工排涝河道,属子牙河系,因其下游流经邢台任县的留垒村,故名留垒河。 留垒河全长65公里,其中邯郸境内长33.8公里。流域地势平缓,土质多为黏土、壤土。留垒河系人工开挖,河身平直。永年洼借马庄泄洪闸以上至夏堡店有5条排水渠汇入,主河道长8.4公里,底宽12米、深4.8米,纵坡1/3800,设计流量125立方米/秒。以下河道渐宽,至鸡泽境内马坊营北出境。河槽平均口宽50米,深5到6米,河底纵坡1/4700,堤距130米,设计标准5年一遇,设计流量158立方米/秒,10年一遇校核流量365立方米/秒。 1967年,留垒河开挖疏浚工程施工,因正值“文化大革命”期间,有12处工程不能按设计标准完成,一定程度影响滩地行洪。.

新!!: 滏阳河和留垒河 · 查看更多 »

牤牛河

牛河可以指:.

新!!: 滏阳河和牤牛河 · 查看更多 »

白草坪水库

白草坪水库是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境内的一座水库,位于子牙河系滏阳河上,建于1973年。水库正常库容为2380万立方米,集雨面积为230平方千米,海拔为283米。.

新!!: 滏阳河和白草坪水库 · 查看更多 »

蟠龙湖 (元氏)

蟠龙湖位于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境内。.

新!!: 滏阳河和蟠龙湖 (元氏) · 查看更多 »

衡水市

衡水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面积8,837平方公里,人口443.54万。衡水以近衡漳水而得名。衡水位于环渤海经济圈和首都经济圈的“1+9+3”计划的京南区内,是河北省仅次于省会石家庄的第二大交通枢纽城市,铁路交通十分发达,京九铁路、石德铁路、邯黄铁路、青太客运专线、京九高铁、石津城际高铁、衡潢铁路、朔黄支线八条铁路或规划铁路途经衡水,组成了完整的、覆盖全国的综合交通网络,被社会经济学家费孝通先生称为“黄金十字交叉处”。.

新!!: 滏阳河和衡水市 · 查看更多 »

衡水市滏阳中学

衡水市滏阳中学(Fuyang High School, Hengshui,简称滏阳中学、滏中),是一所位于中国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的高级中学,以流经附近的滏阳河命名。滏阳中学是河北衡水中学建立的公办民助学校,在实际管理中属于衡水中学的一部分,在衡中内称为东区。滏阳中学主要招收本地、外地自费生和复读生。.

新!!: 滏阳河和衡水市滏阳中学 · 查看更多 »

马颊河

颊河,是中国华北地区的一条自然河流,发源于河南省濮阳县金堤闸,流经河南濮阳、清丰、南乐,经河北省大名县、山东省莘县、冠县、聊城市东昌府区、茌平、临清、无棣县等17个市县区,在无棣县沙头堡东北入渤海。全长435公里,流域面积8963平方公里, 马颊河由河南省南乐县平邑村入大名县境,境内有老柴河、红雁江、刘店渠、张铁集渠、消灾渠5条排水渠道汇入,均发源于大名县。其中消灾渠经山东的沙姑庙沟和张铁集渠,经山东的道庄沟、刘店渠,经阮庄沟东,汇入山东省红雁江后汇入马颊河干流;红雁江经山东省辛庄沟汇入马颊河干流;老柴河由大名县的冢北村东南汇入马颊河干流。 邯郸境内马颊河长25.5公里,流域面积361平方公里,流域主要分布于大名县境内:共12个乡、169个自然村,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势较平坦,土层深厚,耕地面积34.32万亩。马颊河自南宋初黄河南徙后,已成为季节性排涝河道,常年干涸,汛期遇雨行洪。.

新!!: 滏阳河和马颊河 · 查看更多 »

输元河

输元河是河北邯郸市主城区西北地区以及邯郸县一带季节性泄洪河流,为滏阳河四条支流之一。河流总长约20公里,流域面积达82平方公里。.

新!!: 滏阳河和输元河 · 查看更多 »

龙湖公园

龙湖公园位于河北邯郸市主城区东部,南临人民路,北靠是丛台路,东临滏东大街,西依有“邯郸母亲河”之称的滏阳河,该园是以湖泊和植物造景为主,以“水林景色”为特色的开放式生态休憩公园。公园不但融入了具有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理念,而且还蕴含了当地的古赵文化的文化底蕴,利用声、光、电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使地水体景观与园林艺术交相辉映,每到夏季时节,龙湖夜晚客流量达3万人次以上。.

新!!: 滏阳河和龙湖公园 · 查看更多 »

赵邯郸故城

赵邯郸故城(赵王城遗址),中国战国时期赵国国都遗址,位于今河北省邯郸市。当时的赵都邯郸也是战国后期黄河以北人口众多、商业繁荣的最著名的大都会之一。自周安王十六年(前386年)赵敬候从晋阳城迁都邯郸,至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赵国为秦所破,邯郸作为赵国国都历经八代王侯,延续时间长达158年,扮演了春秋战国历史上的重要角色,为邯郸成为秦汉时期中国五大都市奠定了雄厚物质基础。 赵邯郸故城位于滏阳河支流沁河与渚河的冲击扇区,就是在今邯郸市主城区范围内。沁、渚二河南北两侧丘陵的东端及其以东地区,包括各自独立的赵王城和大北城的两大部分。占地总面积约1887.6万平方米,由“赵王城”(宫城)和“大北城”(居民城、郭城)组成,其中,“大北城”的占地面积就可达到15平方公里,比20世纪70年代的邯郸主城区面积还大,被后世称为「雄国之都」。根据对赵邯郸古城遗址的考古发掘,在战国时期,除了邯郸之外还有十余处古城遗址,例如:永年阳城、磁县讲武城、峰峰界城、武安的固镇和午汲古城以及西店子古城、涉县寨上、马头台城等,这足可以说明,当时赵都邯郸不仅仅是一座孤城,而是形成了以邯郸城为中心,辐射周边十余城邑拱卫赵都邯郸的密集城市群。 从故城的布局上可以看出来,王城和大北城是两个互不相连各自独立的城区。大北城位于东北,王城位于西南,中间间隔60多米。这种局面的原因,要不就是因为沁河和渚河的流向影响形成;第二就是大北城早于王城,王城遗址内至今未发现战国之前的文化层,而大北城大部分地区出土的遗物可以看出都超过战国文化层。而完王城的布局也反映了北、东、西三城的先后关系。.

新!!: 滏阳河和赵邯郸故城 · 查看更多 »

赵长城

赵长城中国战国时期修建,为赵国所筑,分为南北二段。.

新!!: 滏阳河和赵长城 · 查看更多 »

赵武灵王

赵武靈王(),嬴姓,赵氏,名雍,中国战国中后期赵国的君主。死后谥号武灵。 生於趙肅侯十年(前340年),在位(前325至前299年,共27年)时推行的“胡服骑射”政策,赵国因而得以强盛,灭中山国,败林胡、楼烦二族,辟雲中、雁门、代三郡,并修筑了“赵长城”。 武灵王禪讓王位予赵惠文王,自己退居幕後,號稱「主父」。因為儲君廢立問題,在趙惠文王四年(前295年)的沙丘之乱中被幽禁而饿死,赵侯称王,自武灵王谥号始。.

新!!: 滏阳河和赵武灵王 · 查看更多 »

邯郸历史

邯郸历史,是指中国河北邯郸地区的历史。邯郸是中华文明黄河流域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并且拥有三千一百年建城史,一百五十八年的赵国国都史,中国历史上曾有十一个朝代或政权定都于此,有“七朝故都”之称。 邯郸一名最早见于《春秋·谷梁传》:“襄公二十七年:故出奔晋,织絇邯郸,终身不言卫。”曾经引领过先进文化的文明古都—邯郸,独属于一个城市的名字,历经数千年不改,为中华地名文化之特例,神话传说中邯郸西部中皇山就是女娲氏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地方;距今八千年前武安磁山地区就有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春秋战国时期,邯郸作为赵国都城前后经历八代国君;秦统一六国后,设置邯郸郡;西汉时期共享“五都盛名”;两汉交替之际,邯郸遭到刘秀的屠城,再加上常年的战乱,使得邯郸进入了长达一千多年的萧条期。特别是从东汉末年到隋唐之前,此间天下动荡,王朝交替频繁,战乱四起,中原地区长期处在社会动乱之中。邯郸和北方诸多城邑一样,都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中虽有几次出现短暂的复兴,但是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邯郸的发展趋势仍是在衰落过程。 三国时期,邯郸南部的邺城(今临漳县)逐步兴起,袁绍、曹魏等势力先后占据邺城而称霸天下,此时,邯郸先属广平郡,后属魏郡;南北朝时,先后有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在此建都;隋初隋炀帝下令火焚邺城;唐朝建立后,邯郸获得了安定的社会环境,出现了短暂的复兴。邯郸初属洺州,621年改属磁州,627年又属洺州,765年复属磁州。此时邯郸境内的魏州逐渐崛起,改稱大名府,成为“河北重镇”、“畿辅八府之首”,621年,魏州首府大名已成为黄河以北中心城市。安史之乱时,邯郸成为唐军和叛军的争夺的地点,邯郸再一次陷入战火。藩镇割据之下的邯郸城逐步没落;到北宋时,邯郸东部地区的大名县成为北宋“陪都”为北京大名府。 明清时期,邯郸隶属广平府、彰德府;民国初年,邯郸隶属直隶省冀南道,随着京汉铁路通车,邯郸发展迎来了机遇,在几十年内,由古代城市一跃到近代城市,抗战胜利后的邯郸第一次设立了市的行政建制,从此,实现了由近代城市到现代城市的转变;1993年国务院批准,实行地市合并,邯郸地区周围所辖各县划归到邯郸市,称邯郸市。2016年,邯郸市撤销永年县、肥乡县、邯郸县,成立永年区和肥乡区。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邯郸由兴起、到繁盛、再到衰落、再兴起,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的曲折。即便在长达一千多年的萧条期内,邯郸也作为一座城市(县城)一直延续下来,从未中断。悠久的历史,使得邯郸先后孕育出女娲文化、磁山文化、古赵文化、成语典故文化、建安文学文化、北齐石窟文化、梦文化、磁州窑文化、广府太极文化、边区革命文化等主要文化脉系。特别是与邯郸有关的成语达1500余条,被人称为「成语之都」或「成语典故之乡」。.

新!!: 滏阳河和邯郸历史 · 查看更多 »

邯郸市

邯郸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下辖的地级市,经国务院批准拥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位于河北省最南端,因邯山至此尽而得名,有「河北南大门」之称。市境北接邢台市,东临山东省聊城市,南界河南省安阳市、濮阳市,西邻山西省晋中市、长治市。地处太行山脈东麓,华北平原中部,晋冀鲁豫四省交界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山地丘陵带,东部为冲积平原区。滏阳河、漳河、洺河等自西向东流经市境。全市总面积1.21万平方公里,人口943.3万,主城区人口达367.42万人。 邯郸历史悠久,是中原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距今8000年前就有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春秋战国时期,邯郸作为赵国都城达百余年,前后经历八代国君,是当时中国北方政治、文化、经济、交通中心;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邯郸遭到战乱破坏,由当时的赵国国都贬为一个郡;西汉时期和关中的长安、中原的洛阳、山东的临淄、西南的成都共享“五都盛名”;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邯郸南部的邺城(今邯郸临漳县)逐渐兴起,袁绍、曹魏等势力先后占据邺城而称霸天下;南北朝时,先后有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在此建都;隋朝隋炀帝下令火焚邺城,邺城遭到毁灭;到北宋时,邯郸东部地区的大名县成为北宋“陪都”为北京大名府。明清时期,邯郸隶属广平府、彰德府;民国初年,邯郸隶属直隶省冀南道,1993年国务院批准,实行地市合并,邯郸地区周围所辖各县划归到邯郸市,称邯郸市。 邯郸已探明矿物资源多达40多种,煤炭和铁矿石储藏量分别在40亿吨和4.8亿吨,被誉为现代“钢城”、“煤都”,邯郸不但是河北省重要的焦煤及钢铁生产基地,亦是中国大陆重要的电力、纺织、煤炭、建材等生产基地;粮食产量也居河北省前列,素有“北方粮仓”、“冀南棉海”之称;邯郸商业也十分发达,市政府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同时,也加快了其他项目的发展。2015年邯郸经济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邯郸是中国成语之城,“邯郸学步”从某种意义上代表了赵国都城的风雅。.

新!!: 滏阳河和邯郸市 · 查看更多 »

邺之战

204年的邺之战发生在中国东汉末年,交战双方为军阀曹操与其敌人袁绍的儿子和继承者袁尚,战事发生在袁氏大本营邺城。曹操当时已和与袁尚发生继承权之争的其兄长袁谭结盟,并在袁谭要求下围邺城。此次围城战成功将袁氏逐出冀州,曹操此后将邺城作为主要军事基地。.

新!!: 滏阳河和邺之战 · 查看更多 »

通济桥 (邯郸)

通济桥,原名普济桥,位于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马庄乡张庄桥村中心,横跨滏阳河两岸,是一座大跨度石结构多孔桥。建于明万历年间,据桥上的重修碑记载,清光绪二十一年(1889年)重修栏板,并将“普济桥”更名为“通济桥”,延用至今。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邯郸举人裴大鹏题诗《滏水春帆》中提到了通济桥,而“滏水春帆”更是邯郸古十景之首。.

新!!: 滏阳河和通济桥 (邯郸) · 查看更多 »

老沙河

老沙河,原为古漳河和古黄河故道,隶属清凉江水系,是中国河北省黑龙港地区主要排沥水系之一。干流起自邯郸魏县东代固村,沿原东风渠一颜庄一安寨渠(曲周)一马庄(邱县),最后至邱县西留善固村出邯郸市境,入邢台市威县。 原老沙河正身起自广平,经邱城东。1977年,河北省决定将安寨渠更为老沙河正身。将原老沙河上段更名为沙东干渠。流域受黄河、漳河洪水泛滥影响,既多高地,又多洼地,自西南向东北倾斜,河道呈宽浅状,一般河宽300到500米。因流域内蒸发量大,约为降水量的3一5倍,是造成流域土地干旱和盐碱化的主要原因。老沙河干流自魏县东代固至邱县西留善固村,长75.29公里,控制排涝面积1424.2平方公里,设计排涝流量50至343立方米/秒,底宽30到40米,深4到5.05米,边坡1∶2.5到1∶5,纵坡1/4000一1/10000。.

新!!: 滏阳河和老沙河 · 查看更多 »

柳林古闸

柳林古闸或称柳林水闸、柳林闸,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柳林桥村西北,东距龙湖公园约20米,滏阳河主河道上。与罗城头古闸,苏里古闸是明清时期邯郸县域的三大古闸。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的灌溉作用,现在主要负责雨季汛期排洪、邯郸电厂配送水以及滏阳河通航后起着向龙湖公园、滏阳河下游的调节蓄水等重要功能。.

新!!: 滏阳河和柳林古闸 · 查看更多 »

柳林桥

柳林桥又叫柳林古石桥,位于河北邯郸市丛台区柳林桥村西部中心,横跨滏阳河东、西两岸,据史料记载,相传该桥建于明万历年间,桥旁原有邯郸三大古闸之一柳林古闸,由邯郸籍进士张其庭倡建。.

新!!: 滏阳河和柳林桥 · 查看更多 »

永年洼

永年洼,位于中国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东部,所属湖区为海河区。由滏阳河供给及夏秋季的雨水积存,是河北省南部唯一的内陆淡水型湿地,面积共75平方公里,是华北平原中仅次于白洋淀、衡水湖的第三大淡水湖。永年洼陆面平均海拔41米,比滏阳河底还低两米,并且常年积水在0.4米-0.6米,其中最深处达4米以上,这里长年积水,水质优良,芦苇丛生,被人们誉为“北国小江南”和“第二白洋淀”。 邯郸市为了保护永年洼的淡水资源和湿地资源在此地区,2010年2月,启动投资3.5亿元的湿地恢复工程,2012年正式成为中国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单位,并且规划了面积1070.4公顷,湿地面积为598.9公顷的永年洼国家湿地公园。2017年12月又通过国家评委评审。.

新!!: 滏阳河和永年洼 · 查看更多 »

沁河 (邯郸市)

沁河原名牛首水,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主城区内,是贯穿邯郸东西主城区的几条主要河流之一,属滏阳河支流。现为季节性河流,降水多时,河流径流速度快,水面变宽,冬春季节水量较少。由于近几年市政府的大力整治,使得沁河又出现了“三面荷花,四面柳”,鱼虾成群的景色。.

新!!: 滏阳河和沁河 (邯郸市) · 查看更多 »

沁河公园

沁河公园或称沁河沿岸绿化带,位于河北邯郸市市中心的沁河南北两岸,西起浴新大街,东到滏东大街滏阳河,两岸总长8000米,目前归邯郸园林局两河管理处管理。.

新!!: 滏阳河和沁河公园 · 查看更多 »

河北西路

河北西路是中國宋朝、金朝设置的一个路,地處北宋的北部。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河北路旧分东、西两路,后并为一路。 熙宁六年(1073年)正式分河北路为河北东路、河北西路二路,以今白洋淀向南子牙河、滏阳河及京广铁路东为二路分界线。河北西路治所在真定府,金朝东部和西南有所缩小。元朝初年废除。.

新!!: 滏阳河和河北西路 · 查看更多 »

河北路

河北路是中國宋朝设置的路,为至道十五路之一。 治所在大名府。在河北省易水、雄县、霸州、海河以南,包括山东、河南的黄河以北大部。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河北路旧分东、西两路,后并为一路。 熙宁六年(1073年),正式分河北路为河北东路、河北西路二路。以今白洋淀向南子牙河、滏阳河及京广铁路东为二路分界线。河北西路治所在真定府。.

新!!: 滏阳河和河北路 · 查看更多 »

河北水库列表

至2007年,中国河北省共有大型水库23座,按库容量依次为官厅水库、潘家口水库、岗南水库、王快水库、岳城水库、黄壁庄水库、西大洋水库、桃林口水库、陡河水库、朱庄水库、洋河水库、大黑汀水库、安格庄水库、横山岭水库、 邱庄水库、庙宫水库、临城水库、东武仕水库、龙门水库、友谊水库、口头水库、云州水库、大浪淀水库。 规划新建9座大型水库:双峰寺水库、青山水库、竹山水库、土门水库、李思庄水库、紫荆关水库、乌拉哈达水库、大坝沟门水库、贾家庄水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的《中国水库名称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SL259-2000)将河北省所有大型水库及中型水库列表如下:.

新!!: 滏阳河和河北水库列表 · 查看更多 »

洺河

洺河是子牙河系滏阳河的一条主要支流,又称沙河,古称“浸水”、“洺水”,元代改称“洺河”。发源于太行山东麓河北武安市西北部,流经永年、鸡泽和邢台境内南和县,于任县环水村入北澧河。.

新!!: 滏阳河和洺河 · 查看更多 »

渚河

渚河是河北邯郸市主城区西南部以及邯郸县一带的一条河流,为滏阳河四条支流之一。河道总长29公里,流域面积达84平方公里左右。现在为季节性河流,多用于夏季的排洪泄洪。 渚河的源头在邯郸县东西望庄和贾沟村附近之间,分为南北两支小河流,在西大屯村附近汇合。后流经京广铁路、三堤村到张庄桥村南部流入滏阳河。.

新!!: 滏阳河和渚河 · 查看更多 »

清晖书院

清晖书院,或称莲花书院、莲亭,原名荷花馆,因城濠植莲而得名,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永年旧城外东北方向。清晖书院是明清时期府学,郑板桥、翁同和等许多明清学者到此讲学,是闻名冀南的文化名苑。明清时期清晖书院培养出三百多名进士,一千多名贡生。.

新!!: 滏阳河和清晖书院 · 查看更多 »

滏阳公园

滏阳公园位于河北邯郸市滏河大街南段,滏阳河从公园中间流过,故名滏阳公园,是一座以山水和绿地为特色的大型休闲、娱乐场所。.

新!!: 滏阳河和滏阳公园 · 查看更多 »

滏阳桥

滏阳桥,又名磁县滏阳桥、堰月桥、南关大石桥、南关石桥,位于河北邯郸市磁县城南关,横贯于滏阳河之上,似巨鲸卧波,天上明月银光照,东流滏水泛银波,中秋佳节,桥上赏月,确为“磁州八景”之“滏桥秋月”。整个石桥由三券组成,整个拱券又有一道道单券组成,其设计合理,建筑牢固,是中国古代桥梁建造的宝贵例证。整个桥面宽阔平畅,尤其是桥面两侧的石栏柱和石栏板,材料厚实,雕刻精细,构筑坚固,独具匠心既突出了其实用价值,又不失美观和雄伟,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宝贵财富之。.

新!!: 滏阳河和滏阳桥 · 查看更多 »

滹沱河

滹沱河(),古又作虖池()或滹池,是海河水系的主要河流之一。 滹沱河发源于山西繁峙县泰戏山下,向东流至河北献县与滏阳河汇合后成为子牙河。从发源地到子牙河口全长513.3公里,其中山西境内48.75公里。滹沱河流域面积约4.6万平方公里,是石家庄的主要水源地。 滹沱河的主要支流有阳武河、云中河、牧马河、同河、清水河、南坪河、冶河等,呈羽状排列,主要集中在黄壁庄以上。流域内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倾斜,西部地处山西高原(黃土高原之一部)东缘山地和盆地,地势高,黄土分布较厚;中部为太行山背斜形成的山地,富煤矿;东部为平原。流域内天然植被稀少,水土流失较重。流经山区、山地和丘陵的面积约占全流域面积的86%,河流总落差达1800余米。瑶池以上为上游,沿五台山向西南流淌于带状盆地中,河槽宽自一二百米至千米不等,水流缓慢。瑶池至岗南为中游,流经太行山区,河谷深切,呈“V”形谷,宽度均在200米以下,落差大,水流湍急。黄壁庄以下为下游,流经平原,河道宽广,最宽可达6000米,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渐成地上河或半地上河,且已基本断流。两岸筑有堤防。.

新!!: 滏阳河和滹沱河 · 查看更多 »

漳河 (卫河)

漳河是海河流域卫河支流,发源于中国山西省东南山地,有「清漳河」和「浊漳河」、「漳河干流」三部分组成,清漳河大部流经于太行山区的石灰岩和石英岩区,泥沙较少,河水较清。浊漳河流经山西黄土高原地区,水色浑浊。两源在河北省西南边境的合漳村汇合后称漳河。向东流至馆陶入卫河。全长466千米(至南陶),流域面积1.82万平方千米。.

新!!: 滏阳河和漳河 (卫河) · 查看更多 »

朱庄水库

朱庄水库位于中国河北省沙河市孔庄乡,地处太行山东麓浅丘区,是以防洪、灌溉为主,兼有发电、供水、养殖等功能的大(二)型水库。又称龙泉湖、映雪湖。 朱庄水库于1968年开始勘探,由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设计,1971年10月正式动工兴建,1978年完成主体工程,1980年完成电站、观测设备、帷幕灌浆等工程,1985年竣工验收。 水库大坝高95米,其中河床以上高65米,是中国华北第一高坝。水库防洪标准超过2000年一遇洪水。 水库引出南北两条干渠,设计灌溉沙河和邢台县38万亩耕地,实际灌溉面积约14万亩。 朱庄水电站为坝后引水式水电站,一期工程装机1×3200 kW+2×500kW共3台水轮发电机组,2003年增装1台630kW水轮发电机组。 朱庄水库是邢台市区饮用水的备用水源地,由北干渠向邢台市区输水的引朱济邢输水工程已经完工,每年可向邢台市区供水0.53亿立方米。 由于上游人口的增加及工农业发展,使得水体富营养化。.

新!!: 滏阳河和朱庄水库 · 查看更多 »

明清邯郸城

明清邯郸城,是指河北省邯郸市在明朝和清朝时期的老城城貌,位于今邯郸市城区沁河南岸到滏阳河之间。邯郸城在宋金时期都有修建的历史,但多毁于战火,至于元代,由于史料匮乏,记载不多。由于多次的战乱和兵祸,邯郸由汉代全国性的大都会最终衰落为一个蕞尔小县,并且一直到清末,其普通县城的地位也一直未能改变,城池规模也一再缩小。.

新!!: 滏阳河和明清邯郸城 · 查看更多 »

海河

海河又称沽河,是中国华北地区最大的河流,总流域面积达31.8万平方公里,涵盖了天津、北京全部,河北绝大部分,以及河南、山东、山西、内蒙等省区,海河流域的总人口将近1.24亿。.

新!!: 滏阳河和海河 · 查看更多 »

新河县

新河县在中国河北省南部、滏阳河流域,是邢台市下辖的一个县。县政府驻新河镇。.

新!!: 滏阳河和新河县 · 查看更多 »

曲周县

曲周县在中国河北省南部、滏阳河上游,是邯郸市下辖的一个县。县政府驻曲周镇。.

新!!: 滏阳河和曲周县 · 查看更多 »

1939年天津水灾

1939年天津水灾是1939年8月至10月期间在中国天津发生的一次洪水灾害。这场灾害造成当时天津市区百分之八十的地区被洪水所淹,超过10万间房屋被冲毁,八百多万人受灾,六十五万天津及其周边居民成为灾民,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法币6亿元。.

新!!: 滏阳河和1939年天津水灾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滏水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