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加拉太戰爭
加拉太戰爭(Galatian War),是前189年羅馬共和國和盟友帕加馬王國進攻加拉太高盧人的一場戰爭。戰場發生在小亞細亞中部的加拉太,今日土耳其境內。 前190年,羅馬人剛在羅馬-敘利亞戰爭擊敗塞琉古帝國,並迫使他們簽定和約。也因為羅馬與塞琉古帝國的戰爭相當成功,他們開始把矛頭轉向加拉太部落的高盧人身上,這些高盧人遷入小亞細亞將近100年時間了。前189年,羅馬執政官格奈烏斯·曼利烏斯·烏爾索個人以加拉太人在先前戰爭提供部隊支援塞琉古帝國一事為藉口,朝加拉太進軍,然而,發動戰爭的決定並沒有經過羅馬元老院任何授權。羅馬軍隊與盟國帕加馬合軍後,深入內陸攻擊加拉太人,並在奧林匹斯山戰役擊敗加拉太軍,隨後又在安卡拉附近擊敗另一支大軍。 這些戰爭失利讓加拉太人不得不向羅馬求和,終使羅馬人退回小亞細亞沿岸,當格奈烏斯·曼利烏斯·烏爾索回到羅馬,他被控訴有破壞羅馬和塞琉古帝國之間的和平嫌疑,最後他無罪,還擁有一場元老院批准的凱旋式。.
埃托利亞戰爭
埃托利亞戰爭(Aetolian War),發生在前191年~前189年,是一場由羅馬共和國、亞該亞同盟、馬其頓王國等對抗埃托利亞同盟、阿塔馬尼亞王國的戰爭,埃托利亞同盟起初把塞琉古帝國安條克三世的軍隊引入希臘與羅馬作戰,但之後塞琉古軍被迫退回小亞細亞,留下埃托利亞同盟、阿塔馬尼亞王國在沒有其他外援下與羅馬人作戰,而羅馬和其盟友趁著安條克三世退出歐洲後開始入侵埃托利亞,在一年多的戰爭後羅馬擊敗了埃托利亞人,並強迫他們賠償1,000塔蘭同銀幣。.
塞琉古帝国
塞琉古帝國(Αυτοκρατορία των Σελευκιδών),又稱塞琉古王朝或塞流卡斯王朝,古代中國又稱之為條支。它由亞歷山大大帝部將塞琉古一世所創建,是以叙利亞为中心,包括伊朗和美索不達米亞在内(初期还包括印度的一部分)的希臘化國家。塞琉古帝國是希臘化时期最主要的國家之一。.
希臘化時代的希臘
希臘化時代的希臘是指古希臘核心—希臘半島在希臘化的時期,起始點從前323年亞歷山大大帝逝世到前146年被羅馬併吞為止,儘管之後被羅馬占領,古希臘的文學、藝術、建築、文化甚至希臘化的社會和科學的連續性並未因此中斷,希臘文化本質上一直持續到基督教文化到來為止,但羅馬的統治標誌著古希臘城邦的終結,結束了希臘政治上的獨立性。 在希臘化時期,希臘本土在希臘語世界中的重要性急劇下降。這段期間,希臘化文明的中心分別轉移到托勒密王國的首都亞歷山卓和塞琉古帝國的安條克,而其他城市如帕加馬、以弗所、羅德島和塞琉西亞也相當重要,東地中海的城市文明提高是這段時期的特徵。.
科律克索戰役
科律克索戰役(Battle of Corycus),是前191年羅馬共和國和他的盟邦在羅馬-敘利亞戰爭中第一場與塞琉古帝國爭奪愛琴海一系列海戰。.
羅馬-敘利亞戰爭
羅馬-敘利亞戰爭(前192年-前188年),也被稱為安條克戰爭或敘利亞戰爭,主要是羅馬和塞琉古國王安條克三世在希臘、愛琴海和小亞細亞間的軍事衝突。 隨著馬其頓王國在第二次馬其頓戰爭敗於羅馬,使羅馬把影響力擴張到希臘本土,同時塞琉古國王安條克三世擊敗托勒密埃及後,勢力也擴張到小亞細亞和色雷斯。從前196年起,這兩大勢力逐漸相互在檯面下摩擦,最終引發羅馬-敘利亞戰爭。 戰爭的最後由羅馬獲得徹底的勝利,安條克三世被迫簽下阿帕米亞和約,使塞琉古帝國割讓小亞細亞給羅馬的盟國,也進一步確認羅馬在希臘的霸權,更使羅馬成為地中海唯一的一等強國。.
馬格尼西亞戰役
格尼西亞戰役(Battle of Magnesia),發生在公元前190年,是塞琉古帝國與羅馬在羅馬-敘利亞戰爭的一場決定性戰役,戰場在馬格尼西亞附近,羅馬和他的同盟帕加馬擊敗塞琉古國王安條克三世,確認了羅馬在東地中海的霸權。.
阿帕米亞和約
阿帕米亞和約是公元前188年塞琉古帝國統治者安條克三世(安條克大帝)與羅馬共和國之間的和約。條約是在羅馬贏得溫泉關之役(前191年)及馬格尼西亞之役(前190年)、以及羅馬與羅德島海軍戰勝了塞琉古海軍後簽訂的。 根據阿庇安的記載,在協議中,「安條克三世必須完全放棄歐洲及托羅斯山脈以西的亞洲地方、交出他所有的大象、以及只能擁有12艘戰船作為國民治安之用,然而在受到攻擊時他可以有多一些戰船。他不可以在羅馬的領土上招募僱佣兵或者款待逃犯。安條克要提供20名人質,人選由執政官挑選,除了安條克的兒子之外,人質每三年更換一次。以後他不能擁有大象,並且要為這次戰爭先支付500優卑亞塔蘭同,當元老院確認條約時再支付2,500塔蘭同,並在之後十二年分期支付12,000塔蘭同,每年一期送交到羅馬。他亦需要將所有戰俘及逃犯交回給我們,及將所有與歐邁尼斯的父親阿塔羅斯的協議中所得到而剩下的一切交回給歐邁尼斯。假如安條克如實地接受條款,我們將在元老院確認下給予他和平及友誼。」 羅馬將安那托利亞大部地區的控制權交給帕加馬──羅馬在戰役中的戰友及由羅馬指派的國王統治的國家,安條克則保留安那托利亞的龐非利亞及奇里乞亞地區。為了名聲,希臘化的國王一般都終其一生信守自己所簽過的條約。但在另一方面,他們的承繼人却不認為被先人所簽下的條約所束縛是一種光榮。雖然其他條款得到遵守,但海事條款似乎是中止了。 阿帕米亞條款在弗里吉亞的阿帕米亞正式簽訂,條約使羅馬的政治霸權得以擴張到地中海東部,但這時候羅馬的勢力仍然是簡接的,是倚賴本身的地位與二線勢力結盟。.
波呂克塞尼達斯
波呂克塞尼達斯 (生存於前四世紀),是塞琉古帝國安條克三世時的將領,他出身於羅德島,但後來被家鄉放逐,而服役於塞琉古帝國。 波呂克塞尼達斯於前209年首度站上歷史舞台,當時他率領一部分克里特傭兵跟隨安條克三世遠征希爾卡尼亞(Hyrcania)。前192年,當塞琉古國王決定要與羅馬共和國開戰,並著手橫渡愛琴海,安條克三世便命他為艦隊司令。之後,波呂克塞尼達斯在冬季返回亞洲組建另一支部隊,但這段期間以後不清楚他做了甚麼,直到前191年安條克三世在溫泉關戰役遭受大敗,波呂克塞尼達再度率領艦隊主力於愛奧尼亞海岸巡弋,當得知羅馬裁判官蓋烏斯·李維·薩利納托爾(Gaius Livius Salinator)率領羅馬艦隊抵達提洛島,波呂克塞尼達斯強烈勸說安條克三世允許他即刻就前去對抗,要趁著羅馬艦隊與帕加馬歐邁尼斯二世、羅德島的艦隊會合前就先擊敗羅馬艦隊,雖然安條克三世採納他的意見,但已經為時已晚,羅馬艦隊與帕加馬艦隊已經會合,波呂克塞尼達斯依舊要與羅馬聯合艦隊作戰,因羅馬聯合艦隊有數量上的優勢,使他在科律克索戰役慘遭大敗,這場戰役中13艘塞琉古船艦被俘虜,10艘被擊沉,波呂克塞尼達斯戰後倖存,率領殘餘的艦隊逃至以弗所的港口避難。 他在以弗所花了整個冬季重新組建艦隊,並最早在隔年,即前190年聽聞羅德島艦隊已經出現在海上,他決定要在羅德島艦隊與羅馬聯合艦隊會合前,先突襲羅德島艦隊,於是他偽裝要與羅德島艦隊司令庇西特拉圖斯(Pausistratus)談判,討論有關叛逃的塞琉古船隻落在羅德島手上的議題,藉著這個假像讓庇西特拉圖斯認為自身相當安全,波呂克塞尼達斯就趁著他們沒有防備下突襲羅德島艦隊,並摧毀大部分的羅德島船艦。在這次勝利後,他率艦隊駛向薩摩斯島,準備要再與羅馬聯合艦隊一決雌雄,但一場風暴阻止了他的計畫,波呂克塞尼達斯只好先返回薩摩斯島。不久,羅馬李維的艦隊再度與另一支歐德孟斯率領所率領的20艘羅德島艦隊會合,並試圖要與塞琉古艦隊決戰,但這次波呂克塞尼達斯拒絕了。 不久,羅馬新任裁判官盧基烏斯·埃米利烏斯·勒吉魯斯(Lucius Aemilius Regillus)前來接替李維的職務,埃米利烏斯也試圖讓塞琉古艦隊從薩摩斯島的港口出來決戰,但還是失敗。在後來一段時間,歐邁尼斯二世的帕加馬艦隊離開聯合艦隊,前去達達尼爾海峽支援陸軍渡海,而一大部分的羅德島艦隊也去呂基亞巡弋,波呂克塞尼達斯決定趁機與剩下的聯合艦隊決戰,邁昂尼蘇斯戰役的戰場靠近提奧斯(Teos),戰役結果是塞琉古艦隊大敗,並損失42艘船艦,殘餘的艦隊倉皇退入以弗所。 波呂克塞尼達斯一直待在以弗所,直到他聽到馬格尼西亞戰役戰敗的消息,他便率殘餘艦隊駛向呂基亞的巴塔拉(Patara),並登陸前於敘利亞與安條克三世會合,之後波呂克塞尼達斯就沒再出現於史書中了。.
温泉关战役 (消歧义)
温泉关战役可以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