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401 关系: 埃维语,原始印度-伊朗語,原始印歐語,原始印歐語音系,原始波利尼西亚语,た,き,く,そ,ち,つ,て,と,は,ひ,へ,ほ,ふ,し,け,こ,い段,さ,か,せ,す,博嘎尔方言,卡巴尔达语,卡納達文,卡那卡那富語,卡那卡那富語音系,卡比耶語,印地語-烏爾都語音系,印歐語語音定律,南县话,南島語系,卑南語,卑南語音系,口腔輔音,古吉拉特文,古希臘語,古希臘語音系,古田话,古英语,古撒克遜語,古意大利字母,台州话,台語現代文,双峰话,吳語拉丁式注音法,... 扩展索引 (351 更多) »
埃维语
埃維語(Èʋe 或 Èʋegbe,發音:)是一種通行於迦納、多哥和貝寧的尼日尔-刚果语系格貝語支的語言,其使用者約有六百萬人。其他與埃維語相關、同屬格貝語支的語言有豐語、格恩語、夫拉菲拉語(Phla Phera)和阿扎語等。同時就如其他格貝語支的語言一般,埃維語是種聲調語言,也就是說,對不同的單詞而言,即使彼此間其他部份的發音一樣,只要聲調不同,它的意義就可能會有所不同。 德國的非洲學家迪特里希‧赫爾曼‧偉士特曼(Diedrich Hermann Westermann)出版了許多關於埃維語及其他格貝語支語言的字典和語法等相關的資料。其他曾對埃維語和與之高度相關的語言進行研究的語言學家有 吉爾伯特‧安斯瑞 (Gilbert Ansre,其研究關於聲調、語法等方面的事物)、赫伯特‧斯達爾克(Herbert Stahlke,其研究關於形態學、聲調等方面的事物)、尼克‧克雷蒙茲(Nick Clements,其研究關於聲調、語法等方面的事物)、羅貝托‧帕茲(Roberto Pazzi,其研究關於人類學、詞典學等方面的事物anthropology, lexicography)、菲利克斯‧阿美卡(Felix K.
查看 清濁音和埃维语
原始印度-伊朗語
原始印度-伊朗語(PII)是重構的印歐語系的印度-伊朗語族的祖語。假定講這個語言的人生活在前3千年,并聯繫於早期的安德罗诺沃文化考古範圍界限。 原始印度-伊朗語是噝音語言,可能晚於后期的原始印歐語不到一千年,早於后來的梨俱吠陀的吠陀梵語不到一千年。它是印度-雅利安語支、伊朗語支、達爾德語支和奴利斯塔尼语支的祖先語言。.
查看 清濁音和原始印度-伊朗語
原始印歐語
原始印歐語(Proto-Indo-European, PIE)是後世語言學家根據現時印歐語系諸語的特色,透過比較語言學的方法而所倒推出來的假想語言。這種假想語言被認為是現時印歐語系諸語的共同祖先。雖然原始印歐語沒有得到直接證實,但其基本的發音和辭彙都通過比照法重構了出來。 標準慣例是將未證實的形式用星號標記岀來:*ṷódōr(“水”,比較英語的water)、*ḱṷon(“狗”,比較英語的hound)、*treḭes(“三”,陽性,比較今日英語沒有詞性的three)等。現代印歐語的很多詞都是從這些“原始詞”經過有規律的語音變化發展而來(比如格林定律)。 所有的印歐語都是屈折語,不過很多現代印歐語(包括近代英語),都已經失去了大多數屈折變化。通過比較重建法,有很大可能後期的原始印歐語是屈折語(後綴比前綴多)。然而,經過詞內重建和分析那些重建後看起來最古老詞的各種形態,最近語言學者發現早期原始印歐語很有可能是詞根屈折語,像原始閃米特語一樣。 其他一些學者認為,高加索語系和印歐語系是最近的近親,尤其是在格鲁吉亚和土耳其使用的西北高加索語言。雖然列出一些事實證據,但這種假設並沒有得到廣泛的認同。.
查看 清濁音和原始印歐語
原始印歐語音系
原始印歐語音系已經被現代語言學家所重構,基于了跨域現存和滅亡了的各種印歐語系語言所找到的相似性和差異。因為 PIE 未被書寫下來,語言學家必須依賴於它的最早期證實了的后代語言比如赫梯語、梵語、古希臘語和拉丁語的證據,來重構它的音系。 PIE 語音系統的抽象單位(傳統音系學的音位)的重構要比它們的語音解釋更少些爭議。這特別適合於對 PIE 元音、喉音和濁塞音的語音解釋。.
查看 清濁音和原始印歐語音系
原始波利尼西亚语
原始波利尼西亚语是一种根据所有现代的波利尼西亚语言所构拟的原始语言。 历史语言学家已经采用了同样的历史比较法成功构拟出了原始印欧语和原始乌拉尔语。 这种方法也被考古学和人种学的种种证据支持,这些证据都表明,波利尼西亚语的使用者的故土位于汤加、萨摩亚以及一些附近的岛屿。.
查看 清濁音和原始波利尼西亚语
た
平假名た和片假名タ是日语的假名之一,由一个音节组成。在日语五十音图中排第4行第1个(た行あ段)的位置。た(平假名)和タ(片假名)是清音,其對應的濁音為だ(平假名)和ダ(片假名)。.
查看 清濁音和た
き
平假名き和片假名キ是日语的假名之一,由一个音节组成。在日语五十音图中排第2行第2个(か行い段)的位置。き(平假名)和キ(片假名)是清音,其對應的濁音為ぎ(平假名)和ギ(片假名)。.
查看 清濁音和き
く
平假名く和片假名ク是日语的假名之一,由一个音节组成。在日语五十音图中排第2行第3个(か行う段)的位置。く(平假名)和ク(片假名)是清音,其對應的濁音為ぐ(平假名)和グ(片假名)。.
查看 清濁音和く
そ
平假名そ和片假名ソ是日语的假名之一,由一个音节组成。在日语五十音图中排第3行第5个(さ行お段)的位置。そ(平假名)和ソ(片假名)是清音,其對應的濁音為ぞ(平假名)和ゾ(片假名)。.
查看 清濁音和そ
ち
平假名ち和片假名チ是日语的假名之一,由一个音节组成。在日语五十音图中排第4行第2个(た行い段)的位置。ち(平假名)和チ(片假名)是清音,其對應的濁音為ぢ(平假名)和ヂ(片假名)。.
查看 清濁音和ち
つ
平假名つ和片假名ツ是日语的假名之一,由一个音节组成。在日语五十音图中排第4行第3个(た行う段)的位置。つ(平假名)和ツ(片假名)是清音,其對應的濁音為づ(平假名)和ヅ(片假名)。 此假名作促音使用時僅空一拍、不發音。用羅馬拼音表記時將之後的假名的子音符號重復寫一次 例:あった.
查看 清濁音和つ
て
平假名て和片假名テ是日语的假名之一,由一个音节组成。在日语五十音图中排第4行第4个(た行え段)的位置。て(平假名)和テ(片假名)是清音,其對應的濁音為で(平假名)和デ(片假名)。.
查看 清濁音和て
と
平假名と和片假名ト是日语的假名之一,由一个音节组成。在日语五十音图中排第4行第5个(た行お段)的位置。と(平假名)和ト(片假名)是清音,其對應的濁音為ど(平假名)和ド(片假名)。.
查看 清濁音和と
は
平假名は和片假名ハ是日语的假名之一,由一个音节组成。在日语五十音图中排第6行第1个(は行あ段)的位置。は(平假名)和ハ(片假名)是清音,其對應的濁音為ば(平假名)和バ(片假名),半濁音為ぱ(平假名)和パ(片假名)。 用在助词(主題標記)的时候发音為わ。.
查看 清濁音和は
ひ
平假名ひ和片假名ヒ是日语的假名之一,由一个音节组成。在日语五十音图中排第6行第2个(は行い段)的位置。ひ(平假名)和ヒ(片假名)是清音,其對應的濁音為び(平假名)和ビ(片假名),半濁音為ぴ(平假名)和ピ(片假名)。.
查看 清濁音和ひ
へ
平假名へ和片假名ヘ是日语的假名之一,由一个音节组成。在日语五十音图中排第6行第4个(は行え段)的位置。へ(平假名)和ヘ(片假名)是清音,其對應的濁音為べ(平假名)和ベ(片假名),半濁音為ぺ(平假名)和ペ(片假名)。 當助詞用時發音為「e.
查看 清濁音和へ
ほ
平假名ほ和片假名ホ是日语的假名之一,由一个音节组成。在日语五十音图中排第6行第5个(は行お段)的位置。ほ(平假名)和ホ(片假名)是清音,其對應的濁音為ぼ(平假名)和ボ(片假名),半濁音為ぽ(平假名)和ポ(片假名)。.
查看 清濁音和ほ
ふ
平假名ふ和片假名フ是日语的假名之一,由一个音节组成。在日语五十音图中排第6行第3个(は行う段)的位置。ふ(平假名)和フ(片假名)是清音,其對應的濁音為ぶ(平假名)和ブ(片假名),半濁音為ぷ(平假名)和プ(片假名)。.
查看 清濁音和ふ
し
平假名し和片假名シ是日语的假名之一,由一个音节组成。在日语五十音图中排第3行第2个(さ行い段)的位置。し(平假名)和シ(片假名)是清音,其對應的濁音為じ(平假名)和ジ(片假名)。.
查看 清濁音和し
け
平假名け和片假名ケ是日语的假名之一,由一个音节组成。在日语五十音图中排第2行第4个(か行え段)的位置。け(平假名)和ケ(片假名)是清音,其對應的濁音為げ(平假名)和ゲ(片假名)。.
查看 清濁音和け
こ
平假名こ和片假名コ是日语的假名之一,由一个音节组成。在日语五十音图中排第2行第5个(か行お段)的位置。こ(平假名)和コ(片假名)是清音,其對應的濁音為ご(平假名)和ゴ(片假名)。.
查看 清濁音和こ
い段
い段是指日語五十音圖由上而下的第二列(第二段)。い段中所有的假名發音均含有母音閉前不圓唇元音//,包括い、き、し、ち、に、ひ、み、り和ゐ等九個假名。 い段中除了い和ゐ以外的假名,き、し、ち、に、ひ、み和り等七個假名、ぎ、じ、び等濁音和半濁音ぴ皆可和や行中や、ゆ和よ等三個假名形成「拗音」(合併為一個音節),如下圖: ---- あ段 - い段 - う段 - え段 - お段.
查看 清濁音和い段
さ
平假名さ和片假名サ是日语的假名之一,由一个音节组成。在日语五十音图中排第3行第1个(さ行あ段)的位置。さ(平假名)和サ(片假名)是清音,其對應的濁音為ざ(平假名)和ザ(片假名)。.
查看 清濁音和さ
か
平假名か和片假名カ是日语的假名之一,由一个音节组成。在日语五十音图中排第2行第1个(か行あ段)的位置。か(平假名)和カ(片假名)是清音,其對應的濁音為が(平假名)和ガ(片假名)。.
查看 清濁音和か
せ
平假名せ和片假名セ是日语的假名之一,由一个音节组成。在日语五十音图中排第3行第4个(さ行え段)的位置。せ(平假名)和セ(片假名)是清音,其對應的濁音為ぜ(平假名)和ゼ(片假名)。.
查看 清濁音和せ
す
平假名す和片假名ス是日语的假名之一,由一个音节组成。在日语五十音图中排第3行第3个(さ行う段)的位置。す(平假名)和ス(片假名)是清音,其對應的濁音為ず(平假名)和ズ(片假名)。.
查看 清濁音和す
博嘎尔方言
博嘎尔方言又称博嘎尔语(博嘎尔語: ),是崩尼-博嘎尔语在中国境内(未包括藏南地区)的三个方言(语言)之一。.
查看 清濁音和博嘎尔方言
卡巴尔达语
卡巴尔达语属于高加索诸语言之北高加索語系下之西北高加索語系,主要用在俄罗斯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共和国和卡拉恰伊-切尔克斯共和国,和土耳其及中东。它有47-48个辅音,擦音就多达22-23个。.
查看 清濁音和卡巴尔达语
卡納達文
卡納達文是婆羅米系元音附標文字,主要用來書寫卡納達語,它是印度的達羅毘荼語之一。它也用於孔卡尼語、Tulu語、Beary語和Kodava語。.
查看 清濁音和卡納達文
卡那卡那富語
漢人遷台之前的台灣南島語言分布圖(按 Blust, 1999)Blust, R. (1999). "Subgrouping, circularity and extinction: some issues in Austronesian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in E. Zeitoun & P.J.K Li (Ed.)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Eigh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stronesian Linguistics (pp.
查看 清濁音和卡那卡那富語
卡那卡那富語音系
卡那卡那富語音系(Kanakanavu phonology)為卡那卡那富語之音系。而其音系之音位大都使用適當的Unicode符號來標示。在台灣南島語的書寫系統的訂定上,元輔音之音系表原則上都是先「發音部位」(橫列)、後「發音方法」(縱列)、再考量「清濁音」,來訂定其音系之音位架構。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語言書寫系統",台語字第0940163297號,原民教字第09400355912號公告,中華民國94年12月15日.
查看 清濁音和卡那卡那富語音系
卡比耶語
卡比耶語(Kabiye 或 Kabiyé,發音:)是一種通行於多哥北部、貝寧、和迦納的尼日爾 - 剛果語系古爾下語支的語言,其使用者約有一百萬人。其他與埃維語相關、同屬古爾下語支的語言有喇嘛語、沙拉語、帕納語和格森語等。在20世紀之間卡比耶人也廣泛移居至多哥中部,南部地區以及到邻近的加納和貝寧。卡比耶語是多哥国家的官方语言之一,在多哥全國媒體和在正規教育部門使用。根據1999年洛美統計局,大概有23%的多哥民眾會使用卡比耶語 。.
查看 清濁音和卡比耶語
印地語-烏爾都語音系
代標準印地語是印度的官方語言, 而烏爾都語是巴基斯坦的國家語言和印度的預定語言。二者經常保持為建立在高級詞匯選擇(和由此而來的相互可理解性)和文化導向基礎上的獨立語言;但是在語言學基礎上它們是一個單一的子方言即德里的 Khariboli 方言的兩個標準化語域(通變系統)。在這種語言學分析之下,印地語和烏爾都語應具有一個單一的描述音系頁面,同時帶有對在兩個語域和它來所出自的方言之間的語音變化的關注。.
印歐語語音定律
由于原始印歐語(PIE)的分裂,它的語音系統也依據在后代語言中的各種語音定律而分離了。 其中最著名的是在原始日耳曼語中格里姆定律,在原始凱爾特語中元音前 的消失,在原始希臘語中元音前 的消失,在原始印度-伊朗語中的 Brugmann定律,和在波羅的-斯拉夫語族中的 Winter定律和 Hirt定律。格拉斯曼定律和 Bartholomae定律或有可能仍常見於印歐語言中.
查看 清濁音和印歐語語音定律
南县话
南县方言,又称为南县话,属于湘语长益片长株潭小片,流行于湖南省南县及其毗邻区域。.
查看 清濁音和南县话
南島語系
南島語系(Austronesian languages)是主要由南岛民族所使用的语言,是世界現今唯一主要分布在島嶼上的一個語系,包括約1300種語言。其分布主要位于南太平洋群岛,包括臺灣、海南、越南南部、菲律宾、马来群岛,東達南美洲西方的復活節島,西到東非洲外海的馬達加斯加島,南抵紐西蘭。臺灣是南島語系內部分化的源頭,也是目前南島語系最北部的地區,居住在新北市烏來區的泰雅族聚落,目前是全世界南島語系居住地中,是人口分布上地理最北端的聚落;東西的延伸距離,超過地球圓周的一半,總人口數大約兩億五千萬之多,絕大多數居住在東南亞的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至於新畿內亞以東的太平洋島嶼有一百多萬人。.
查看 清濁音和南島語系
卑南語
漢人遷台之前的台灣南島語言分布圖(按 Blust, 1999)Blust, R. (1999). "Subgrouping, circularity and extinction: some issues in Austronesian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in E. Zeitoun & P.J.K Li (Ed.)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Eigh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stronesian Linguistics (pp.
查看 清濁音和卑南語
卑南語音系
卑南語音系(Puyuma phonology)為卑南語之音系。而其音系之音位大都使用適當的Unicode符號來標示。在台灣南島語的書寫系統的訂定上,元輔音之音系表原則上都是先「發音部位」(橫列)、後「發音方法」(縱列)、再考量「清濁音」,來訂定其音系之音位架構。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語言書寫系統",台語字第0940163297號,原民教字第09400355912號公告,中華民國94年12月15日.
查看 清濁音和卑南語音系
口腔輔音
口腔輔音是輔音的一種類型。特徵是氣流是自肺部由口腔流出,與氣流由鼻腔流出的鼻音相對。在發出一個口腔輔音時,整個口腔會控制氣流的通道,並利用舌頭和嘴唇的壓縮和擴大來改變聲音的波形,以做出不一樣的輔音。同時,聲帶和肺也通過控制聲音的音量(振幅)和音調(頻率)來產生語音。聲帶的震動與否也會造成這個輔音是清音或濁音。 絕大多數的輔音都是口腔輔音,例如,, 和。與其相對應的則是鼻音,例如和。.
查看 清濁音和口腔輔音
古吉拉特文
古吉拉特文(ગુજરાતી લિપિ,拉丁化:),像所有城文書寫系統一樣嚴格的說是元音附標文字而非字母文字,它用來書寫古吉拉特語和Kutchi語。它是天城文的變體,區別在于缺少了在字母頂上的特征性橫杠并在余下的字符上有少量修改。 通過增加一些字符,古吉拉特文也可以用來書寫梵語。古吉拉特文數字也不同於天城文數字。.
查看 清濁音和古吉拉特文
古希臘語
λληνικὴ γλῶττα |region.
查看 清濁音和古希臘語
古希臘語音系
古希臘語語音系統是對古希臘語的語音或發音的研究。由於時間的流逝,古希臘語的原始發音像所有古代語言一樣永遠不能絕對確定性的獲知了。語言學重構在過去被廣泛的爭論,但是在學術界對能夠建立良好的逼近現在達成了一致意見。.
查看 清濁音和古希臘語音系
古田话
古田話(buc)是閩東語的一個方言,通行於福建省寧德市的古田縣。古田話在語言學上歸屬於閩東語南片(侯官片)。 古田話與福州話同屬侯官片系統,在歷史上,古田縣曾長期屬於福州府(福州十邑)管轄。學者根據比對清末韻書《戚林八音》時發現,古田話保留有清末侯官片方言較多的特點,例如:能夠區分和,能夠區分「秋」(iu / eu)與「燒」(ieu)、「輝」(ui / oi)與「杯」(uoi)之間的區別(今日福州話中已無區別),能夠區別和兩套入聲韻尾(今日福州話已混淆使用)等等。 古田話在聲調發音上與福州話差異較大。在連讀變調的規律也比福州話更為複雜。.
查看 清濁音和古田话
古英语
古英语(Ænglisc,Old English)或盎格魯-撒克遜語(Anglo-Saxon)是指从449年到1066年间在對應於今天英格蘭和蘇格蘭東南部的人說的英语。古英語屬於西日耳曼語,和古弗里西語及古撒克遜語有密切關係。古英語和近代英语无论在读音、拼写、词汇和语法上都很不一样。古英语的语法和、德语及冰島語比较相近,形态变化很复杂。.
查看 清濁音和古英语
古撒克遜語
古撒克遜語,又名曰古低地德語,是一種日耳曼語族的語言,且是最早有書面紀錄的低地德語(通行於德國北部、荷蘭東北部、丹麥南部、美國和東歐部分地區的一種語言)的形式。這種語言是一種西日耳曼語支語言,和盎格鲁-弗里西语组的語言關係密切。古撒克遜語的書面紀錄,存在於西元八世紀至十二世紀間,而在西元十二世紀時,這種語言逐漸地演化成中古低地德語。古撒克遜語通行於現今的德國北部以海岸為主的地區及荷蘭東部,為當地的撒克遜人所使用,而撒克遜人是居於古撒克遜地區(Old Saxony)的日耳曼人部落。古撒克遜語的單詞部份地受到北海日耳曼語鼻音消失法則所影響,而這法則影響了古英語、古弗里西語等盎格鲁-弗里西语组語言的單詞。受到北海日耳曼語鼻音消失法則所影響這點,使得這些語言的後裔和荷蘭語、盧森堡語、標準德語等屬於低地法蘭克語和高地德语的語言有所區別。 古撒克遜語是種屈折語,它有五個格(主格、屬格、與格、賓格、工具格)、三個數(單數、雙數、眾數)和三個性(陰性、陽性、中性)。雙數只出現在第一人稱和第二人稱代詞當中,用以指稱兩個人。 在歷史上,人們認為古撒克遜語和古荷蘭語是同一種語言的不同方言,而非兩種語言,這主要是因為這兩種語言之間,有著橫跨現今荷蘭和德國的方言連續體;然而,盡管這兩種語言有著相同的歷史起源,且有著非常相似的書面語形式,在形態上,古撒克遜語比起古荷蘭語還要來得稍微簡化,古荷蘭語保存了一些在古撒克遜語當中已經消失的語法形式;除此之外,兩者之間在聲韻方面的演化也有些不同,古撒克遜語是種北海日耳曼語,而古荷蘭語是種低地法蘭克語。.
查看 清濁音和古撒克遜語
古意大利字母
古意大利字母指古時存在於意大利半島上,而現今不再使用的印歐語系(主要是意大利語族)和非印歐語系字母系統(如伊特拉斯坎字母),由公元前8世紀的優卑亞字母演化而成。一些屬於意大利語族分支的印歐語系初時使用的古意大利字母。伊特拉斯坎字母演變成法利希語、奧斯坎語、翁布里亞語、北皮賽恩語和南皮賽恩語所用字母。.
查看 清濁音和古意大利字母
台州话
台州话,属于吴语五大分区里的台州片,以临海话为代表。在发音和用词、语法等方面和都与汉语普通话有较大差别。但台州话的变化也很多,甚至各个县市之间的发音也有较大差异。 广义上的台州话包括临海话,黄岩话,仙居话等,使用人口580万,占吴语人口总数的11.6%,可细分为南台片、北台片。南台包括临海、黄岩、椒江、路桥、温岭、玉环、乐清(清江以北),语音接近北吴的小片,代表为市区话和温岭话;北台包括三门、天台、仙居、宁海(岔路以南),代表为天台话。南北两片通话有些困难,南片的黄岩、椒江、路桥、温岭等比较接近,北片的几个方言则相差较远。.
查看 清濁音和台州话
台語現代文
台語現代文(Modern Literal Taiwanese,簡稱:MLT,台羅拼音:,閩南拼音:)是一套將台灣閩南語口語拉丁化的書寫系統。與其共同發展的台語現代拼字(Taiwanese Modern Spelling System,簡稱:TMSS)是一套台灣閩南語的正寫法。台灣日治時期,發明者林繼雄因受到日籍老師譏諷台灣沒有口語文體,遂與其同學以白話字為基礎拼寫法,改良為台語現代拼字。其聲調架構幾乎完全由拉丁字母來表示,不用額外的下標符號、上標符號等變音符號,作法類似於國語羅馬字。 閩南語聲調有8個(台灣閩南語第2聲調同第6聲調;陰上同陽上,原第6聲調混入第7聲調所謂的「陽上變去」,形成上聲已不分陰、陽之特性),當兩個音節結合(合字)時,不論後字(後音節)條件如何,前字(前音節)幾乎都得變調,而除了一些重覆尾調等特性外後字基本上维持原调。台語現代拼字的發展者們對於白話字在合字之前音節不變調,而大量使用連接號來替代前字音節之變調,且均以原調來表示的寫法不以為然。所以台語現代拼字法一般合字拼寫時均以拉丁字母來標記前字變調之語尾,並且前後音節合字以連寫來表示。 MLT一般合字拼寫時均以拉丁字母來標記前字變調之語尾,而基本"聲調(tone)"全都採用拉丁字母來表示,並且前後音節合字以連寫來表示,以致見到文字即知是否變調且可快速的反推原調,如此對於形成全以拉丁字母來拼寫台文是一大進步。試舉一例說明:"Aix suie mxkviaf laau phvixzuie."("愛媠 毋驚流 鼻水。";"(女孩子)愛漂亮,就算天冷也不怕穿得少。")中之"mxkviaf(毋驚)"與"phvixzuie(鼻水)"均為合調字。 台語現代文以變調之規則行合音節的字詞法,不但使台語拉丁拼字簡縮外,亦適合使台文能以全拉丁字母來書寫。 台語現代文和台語現代拼字常合稱為台語現代拼字文(MLT/TMSS或MLT by TMSS),但台語現代文不一定以台語現代拼字寫成,仍使用漢字的稱為台語現代音漢混合文。林繼雄博士還有一個拼寫客語的方案,稱為客家話現代拼字(Hakka Modern Spelling System,簡稱HMSS)。普實台文(PSDB)是以台語現代文為基礎的另類方案。而"簡式台語現代文"(SMLT)為"台語現代文基金會"(MLTF)對台語現代文(MLT)所作的改進版。.
查看 清濁音和台語現代文
双峰话
双峰话属汉语族湘语娄邵片,是老湘语的代表方言 。双峰话在湖南中部娄底市双峰县一带通行。双峰话保留了古楚语的大部分特征,受到其他汉语方言的影响非常小,因此对于其他人来说,是湘语中最难懂的方言之一。双峰话与汉语普通话差异非常巨大,完全无法互通。.
查看 清濁音和双峰话
吳語拉丁式注音法
吳語拉丁式注音法,是一套按照國際拼寫習慣設計的當代上海話拉丁化方案,即《上海吳語拉丁式注音法》。2003年推出的第一套上海話拼音輸入法就採用該方案。.
查看 清濁音和吳語拉丁式注音法
吴语懒音
吳語懶音是吴語語音在內部規律的控制下發生流變的一種現象。這種流變常常造成同音字增加而導致辨義不清,因此常被大眾稱為懶音。吳語各地方言不同程度上都存在有“懶音”現象,上海話懶音現象較為普遍。.
查看 清濁音和吴语懒音
吉盧語
吉盧語(Jru' )()是屬於南亞語系的一種語言,使用人口約28000人,主要分布在寮國南部。吉盧語也被稱為“Loven”、“Laven”或“Boloven”,來自寮語的Laven或Loven,而這又源自高棉語的布拉萬高原。.
查看 清濁音和吉盧語
塔巴薩蘭語
塔巴薩蘭語(tabasaran ҫ̇al)是东北高加索语系,列茲金語族下的一種語言,使用者多為俄羅斯聯邦达吉斯坦共和国南方的塔巴萨兰人,並有主要方言:北(Khanag)以及南塔巴薩蘭語。 此語言之文字是基於南部方言創造出來的,並且為達吉斯坦共和國的諸多官方語言之一。.
查看 清濁音和塔巴薩蘭語
声带
聲帶(vocal folds)是位于喉部的两瓣左右对称的膜状解剖結構,主要功能是振動以。聲帶肌肉受迷走神经的控制,可以調整聲帶的張力,以改變振動頻率。在呼吸时,聲帶張開,允许肺部与外界的空气交换;在憋氣時,聲帶關閉。在说话,唱歌等發聲动作时,聲帶通过与空气的相互作用产生振动。聲帶振动產生的声波是語音中浊音的声源。聲帶通常显白色,是因為血管分布的稀少。 在成人,男性的声带一般较女性的声带更粗更宽,导致男性语音的基频一般较低。.
查看 清濁音和声带
声门
声门(glottis)是两瓣声带之间的开口。 在言语发生中,以声带的振动作为声音源的音称为浊音。声门是肺部压出的空气通过声带的出口。发生过程中牵涉到声门的音素称为声门音。声门的大小受到声带的控制。不同的声门大小导致不同的语音音色。.
查看 清濁音和声门
多瓦祖爾語
posteriori 多瓦祖爾語(多瓦祖爾語:、轉寫:Dovahzul),是使用在電腦遊戲上古卷軸主要的非英語語言;該語也已得到改進,並由遊戲迷使之現代化。.
查看 清濁音和多瓦祖爾語
多斯拉克語
多斯拉其語(Dothraki language、多斯拉克語)為喬治·R·R·馬丁的奇幻小說系列冰與火之歌及其改編的電影影集權力的遊戲裡所使用的人工的虛構語言,在小說裡多斯拉其語是由多斯拉其海(World of A Song of Ice and Fire/多斯拉克海)的原住民所使用的。多斯拉其語是由語言學家大衛·J·彼得森以馬丁小說上的多斯拉其語單詞和短語為基礎,而為電視系列影集"權力的遊戲"所開發的人工語言。 截至2011年九月,多斯拉其語包括3,163個字詞, 所有這些字詞還沒有被公開過。於2012年,美國有146名新生女嬰被命名為"克莉茜"(Khaleesi)。在"多斯拉其語"(Dothraki/多斯拉克語)上這個語詞"克莉茜"表示"卡爾"或統治者的妻子,並由"丹妮莉絲·坦格利安"(Daenerys Targaryen)在影集系列裡採用為頭銜。.
查看 清濁音和多斯拉克語
大橋彩香
大橋彩香()是日本女性聲優、歌手,Horipro所屬。東京都出身,身高159cm,血型A型。.
查看 清濁音和大橋彩香
天城文
天城文(देवनागरी )又称天城体。是印度和尼泊尔的一种文字,用来书写印地语、梵語、尼泊尔语等语言。天城文最早出现在13世纪初,是城文变体之一,天城文是对城文的改良而成,改良后的城文为突出其神圣加多了个梵文“天”字(देव deva)成为天城文。城文来自笈多文,笈多文犹如印度的其他文字一样,源自於前3世纪的婆罗米文。現在亞洲不少民族使用的字母与天城文的关系密切,而从帕拉瓦文派生的文字则在緬甸、泰國、柬埔寨、老撾等地使用。.
查看 清濁音和天城文
天津话
天津话(国际音标:),汉语官话方言中的一种,流行于天津市市区和塘沽城区及周边地区。通常指的天津话是以天津市内六区(和平、河西、河东、河北、南开、红桥)及西郊和南郊一部分、东郊小部分和塘沽城区(大沽、新城、塘沽、于家堡、邓善沽等沿海河两岸地区)本土城市居民所使用的语言,韩根东 主编.《天津方言》.北京燕山出版社.北京.1993年3月.ISBN 7-5402-0492-3.这种语言在周边静海话、武清话、蓟县话、宁河话等冀鲁官话和北京官话方言的包围下形成一个方言岛,它在与周边方言有很大区别的同时内部也存在一定的分歧。不同于大多数的官话方言,天津话具有极其丰富的连续变调、文白异读。.
查看 清濁音和天津话
奥罗莫人
奧羅莫人(Oromoo;ኦሮሞ)是一個主要分布在衣索比亞的民族,同時也有部分分布在肯亞東部、北部以及索馬利亞。 奧羅莫人是衣索比亞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占了衣索比亞總人口中約34.4%的比例;也有調查聲稱達到了40%的比例。現今衣索比亞人口約為1億400萬,而在衣索比亞境內之奧羅莫人人口約為3500萬左右。 奧羅莫人擁有自己的語言,為奧羅莫語,也稱阿方奧羅莫或奧羅米法(Afaan Oromoo/Oromiffa)語,是亞非語系中庫希特語族分支的一部分。奧羅莫人又被稱為加拉人(Galla),此稱呼帶有貶意。奧羅莫一詞的稱呼在1893年首次出現,直到了20世紀下半葉才逐漸脫離原有貶意的稱呼,改稱為奧羅莫人。 奧羅莫人有自身的傳統宗教,但大部分信仰基督教與伊斯蘭教。加達制度()歷史悠久,是古代奧羅莫人為實現自我民主管理而創制的,融政治、經濟和社會制度為一體的綜合體系,在加達制度中,奧羅莫人會選出自己的領導人,選出的領導人有8年的任期,在8年後必須卸任。而選舉同樣為8年舉行一次。.
查看 清濁音和奥罗莫人
奧羅莫語
奧羅莫語(Oromoo,又稱:阿方奧羅莫語 Afaan Oromoo,舊稱蓋拉語 Galla)為一種庫希特語(Cushitic),屬於亞非語系庫希特語族,為非洲東北部國家衣索比亞中西部的通行語言。奧羅莫語也使用在伊索比亞的北部,並及於索馬里、蘇丹、肯亞和埃及等地區。原先與伊索比亞的阿姆哈拉語一樣使用吉茲字母來拼寫,自1991年開始被“奧羅莫解放陣線”(OLF)定案,由吉茲字母改為用26個拉丁字母來拼音。.
查看 清濁音和奧羅莫語
女真語
女真语是古代女真人在10世纪到15世纪初使用的民族语言,女真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古代语言,是满语的祖语。女真语的三大主要来源,即源于突厥语、契丹语、源于古代蒙古语和中古蒙古语。 鄂温克语和满语都是由肃慎语—女真语演变而来。 女真原没有文字,只是借用契丹文字。金太祖命完颜希尹和叶鲁制女真字。天辅三年(1119)八月,字书成。现存女真文在世界文字中可谓别具一格,它是在汉字和契丹字基础上,采用加笔、变形等方式创制而成的,女真文与汉字和契丹字的关系大体是意字取义,音字取音。女真文作为金国国书主体文字,在一段时期裡,曾与契丹文、汉文同时并用,尤其是在符牌、诰命、程文和宣敕上广为应用,并以女真文撰修国史、译述汉文经典。金太宗吴乞买时,设立女真字学校,教授女真字。金世宗完颜雍时,曾立女真进士科以升擢选官。女真文自西元1119年颁布使用至1234年金朝覆亡后停止使用,歷時120多年。.
查看 清濁音和女真語
威妥瑪拼音
威妥瑪拼音(Wei1 Tʻo3-ma3 Pʻin1-yin1,Wade–Giles system),習慣稱作威妥瑪或威式拼音、威氏拼音、韋氏拼音、威翟式拼音,是一套在英文中用羅馬拼音於拼寫中文官话(現代標準漢語)讀音的音譯系統。此系統由19世紀中葉時英國人威妥瑪建立,在翟理斯的漢英字典(1892年)完成。 威妥瑪拼音系統為20世紀翻譯中文主要的英文音譯系統。1979年以前,威妥瑪拼音廣泛運用於英文標準參考資料與所有有關中國的書籍當中。至今,絕大多數的威妥瑪拼音應用都已被漢語拼音所取代,但仍有部份區域(尤其是中華民國直轄市、縣市級行政區的地名),以威妥瑪拼音拼寫。.
查看 清濁音和威妥瑪拼音
娘母
娘母(nr)是中古漢語的一個聲母,屬舌音知組,即舌上音,次濁聲母。該聲母在韻圖中列在二、三等,與列在一、四等的泥母互補。 其例字如下:.
查看 清濁音和娘母
娄底话
娄底方言,又称为娄底话,通行于娄底地区,包括娄底城区,城郊的两个集镇和八个乡。.
查看 清濁音和娄底话
婆罗米文
婆罗米文(),是除了尚未破解的印度河文字以外,印度最古老的字母,是婆羅米系文字如天城文、泰米爾文、孟加拉文、藏文的来源。最早的文献溯源于前3世纪。一般认为婆罗米文来自亚拉姆文。.
查看 清濁音和婆罗米文
宁乡话
宁乡方言,又称为宁乡话,属于湘方言新湘语的一支。.
查看 清濁音和宁乡话
宁波话
寧波話屬於吳語太湖片甬江小片,通行于寧波大部份地區以及舟山群島全境。其分布的主要地域为唐朝至民国时期的宁波府域,包括现寧波市所屬海曙區、江北区、镇海区、北侖區、鄞州区、奉化区、象山縣和餘姚市丈亭、陸埠以東,慈溪市觀海衛鎮以東及寧海縣岔路以北地區,以及舟山市全境。餘姚、慈溪兩市西部地區(原绍兴府余姚县)屬臨紹小片,寧海縣岔路以南屬台州片。寧波和舟山兩市轄地內,諸口音十分接近,內部一致性很高。宁海、象山两县是宁波话和台州话的方言连续体,两者没有明显分界,现公认的大致分界是从宁海县岔路镇到象山县石浦镇一线。寧波话分布区内有慈溪觀海衛鎮的燕話(屬閩語)与象山县爵溪街道的爵溪話(屬官話)兩個歷史方言島,舟山海島有零星閩語人群分佈。隨著近代移民的關係,寧波話對吳語太湖片蘇滬嘉小片的上海話也有較大影響,「阿拉」一詞即出自寧波話。.
查看 清濁音和宁波话
客語白話字
客語白話字(,四縣腔台灣客拼:Pag Fa Sii),是一種用於書寫客家語的羅馬拼音系統,於19世紀初由基督教長老教會在中國福建省創造並推行。1905年,紀多納和李威廉用客語白話字編寫了一部客英辭典(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Hakka-dialect as spoken in Kwang-tung Province)1924年於汕頭出版的客語新約聖經也是用客語白話字書寫而成。 台灣使用的客語白話字又被稱為臺灣客家話羅馬拼音,與在汕頭刊行的白話字存在一定差異。台灣聖經公會、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及加拿大長老教會於1993年共同重新翻譯的現代客語聖經譯本也採用此法書寫,語音以苗栗四縣腔為主、海陸腔為輔。 汕頭的大陸客語白話字現已經停止使用,並且已被大陸客家人所遺忘。台灣客語白話字現仍在台灣的客家人基督徒中流行。1993年至2002年間出版的《客語聖經:現代台灣客語譯本》,其白話字部份便是使用台灣客語白話字。.
查看 清濁音和客語白話字
客語通用拼音
客語通用拼音全名為臺灣客語通用拼音方案,屬於1998年由余伯泉領導的小組擬定之通用拼音系統中的一部分。2003年2月教育部在客語部份採用台灣客語通用拼音方案。客語通用拼音所適用的腔調為台灣客家語四縣腔(苗栗腔)和海陸腔(新竹腔),但拼音規則大致相同。2009年政府將漢語拼音訂為國家標準後,客語通用拼音也修正為「臺灣客家語拼音方案」,部分符號也更改為與漢語拼音一致。.
查看 清濁音和客語通用拼音
密卡蘇奇語
密卡蘇奇語(英語:Mikasuki language,Mikasuki這詞英語又作Miccosukee,這語言有時亦稱作Hitchiti-Mikasuki language)是一種由大約五百名居於佛羅里達州南部的人所使用的語言。它被密卡蘇奇部族和許多塞米諾爾人所使用。已絕滅的希奇提語(Hitchiti language)和密卡蘇奇語可互通。.
查看 清濁音和密卡蘇奇語
巴宰語
fix-attempted.
查看 清濁音和巴宰語
巴宰語音系
巴宰語音系(éh phonology)為巴宰語之音系。而其音系之音位大都使用適當的Unicode符號來標示。在台灣南島語的書寫系統的訂定上,元輔音之音系表原則上都是先「發音部位」(橫列)、後「發音方法」(縱列)、再考量「清濁音」,來訂定其音系之音位架構。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語言書寫系統",台語字第0940163297號,原民教字第09400355912號公告,中華民國94年12月15日.
查看 清濁音和巴宰語音系
巴什基爾人
巴什基爾人(Башҡорттар başqorttar)是一个主要生活在俄罗斯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的突厥民族。此外在鞑靼斯坦共和国以及俄罗斯的彼爾姆邊疆區、车里雅宾斯克州、奥伦堡州、库尔干州、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萨马拉州和萨拉托夫州也有不少巴什基爾人生活。分佈於烏拉山脈兩側,使用巴什基爾語,傳統生活型態與文化受到半游牧式的經濟型態及伊斯蘭教遜尼派信仰影響。隨著工業等現代化的發展,其經濟、社會、文化已有許多改變,現在僅有少部份地區維持其半游牧的生產方式。.
查看 清濁音和巴什基爾人
巴利语
巴利语(IAST/ISO 15919: 、पालि)是古印度的一种语言,属於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印度-雅利安语支的一种中古印度-雅利安語,与梵語十分相近,是印度西方所用的俗語(普拉克里特諸語言)。巴利語可以用各种文字书写,比如婆罗米文、天城文,以及由的英国语言学家所采用的適用於各種印度語言的拉丁字母轉寫。.
查看 清濁音和巴利语
巴賽語
fix-attempted.
查看 清濁音和巴賽語
巴賽語音系
巴賽語音系(Basay phonology)為巴賽語之音系。而其音系之音位大都使用適當的Unicode符號來標示。在台灣南島語的書寫系統的訂定上,元輔音之音系表原則上都是先「發音部位」(橫列)、後「發音方法」(縱列)、再考量「清濁音」,來訂定其音系之音位架構。李壬癸,"宜蘭縣南島民族與語言",宜蘭縣政府,1996年10月.
查看 清濁音和巴賽語音系
上海话
上海话,又稱滬語,是主要分布于上海的语言,吳語方言,屬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上海话也是现代吴语諸方言中最强势的一支,在江浙一带乃至全国及海外华人社区都有一定的影响力,因此有人将其当作吴语的代表。历史上的上海对外移民风潮,使得上海话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如在港臺以及美国、日本、澳洲等国,上海话亦有一些使用者。随着遷入上海的非江浙移民大量增加以及上海话近數十年在學校、電視、廣播等受到的諸多限制,导致相當一部分上海人的上海話水平下降,乃至与上海话息息相关的本地文化逐渐流失。.
查看 清濁音和上海话
不送氣
不送氣清輔音(Tenuis consonant),語音學概念上指一個不送氣、不吸氣、屬清音的塞音或塞擦音輔音。例子有英文s後面的p、t、k(spy、sty、sky)。爲感知送氣與不送氣音之間的差別,試將一只手或點燃的蠟燭置於口前,朗聲說「灘」(//)、「單」(//)兩個字,念「灘」字時可以感覺到掌心受到氣流的衝擊或者看到燭焰搖動,念「單」字時就沒有這些現象。那麼「灘」字的聲母t/tʰ/(透母-ㄊ)就是送氣音,「單」字的聲母d/t/(端母-ㄉ)則是不送氣音。雖然不送氣音一般不加特別的記號,但是在擴展國際音標中也可以用上標形的等號,來表記不送氣。.
查看 清濁音和不送氣
中世紀西班牙語
古西班牙語,也稱爲古卡斯蒂利亞語(西班牙語: castellano antiguo, romançe castellano)或者中世紀西班牙語(),是西班牙語的一種早期形式,使用地區爲伊比利亞半島,使用時間大致爲10世紀至15世紀初葉。隨後發生的輔音變化使得該語言演變爲現代西班牙語。1200年左右的熙德之歌(Cantar de Mio Cid)是現存已知最爲有名及內容最多的以中世紀西班牙語寫就的文學作品。.
查看 清濁音和中世紀西班牙語
中文译名
中文译名,是指将某个非中文的人名、地名等翻译成中文后的名称。由于中文的文字是使用汉字而非拼音文字,因此对于使用拼音文字进行拼写的人名、地名来说,需要将有關的拼音文字的发音汉字化,才能变成中文名字(而不是直接采用其拼音文字或拼音文字的改写)。例外的是汉字文化圈的日语、韩语及越南语,其译名一般使用原文的汉字(或改写)。将拼音文字的发音汉字化,一般是採用現代標準漢語,但是港澳地區等则採用廣州話,南洋華人採用閩南語。 对于一些特殊领域(如天主教)的名字,有一套特殊的标准。另外,有外国官方机构为方便世界华文传媒采访,亦会为当地官员编写一份官方译名列表。有时国外有华裔血统的名人也有因为传媒误译而发表声明订正,例如柬埔寨首相洪森曾在2003年向传媒发新闻稿指出,他姓名的汉字写法应该是“雲升”注1。 中华民國時期譯名準則未確立。同一個地名,往往造出多個中文譯名,造成混亂。社會上引起了統一地名翻譯的討論。當時提出的原則有:.
查看 清濁音和中文译名
东干语
东干语(Huejzw jyian;漢字:回族語言)是东干族使用的语言,為中國西北地區的汉语中原官話和蘭銀官話在中国境外的特殊变体。主要融会了俄语词汇,也融会阿拉伯语、波斯语和突厥语部分词汇。近来由于和中文的交流增加了,也吸收了不少普通话词汇。而東干語其中又可細分為甘肅方言和陝西方言變體。其書面語以甘肅方言為基礎,另外在20世紀初,出現了大批東干語文學作品,亦成為今天其語言的語法規範。東干語與普通話可互通。若一個陝西人遇上東干人,他們可輕易溝通,從中反映兩種語言的相似性。.
查看 清濁音和东干语
希臘—伊比利亞字母
希臘—伊比利亞字母用作拼寫伊比利亞語(Iberian language),採用希臘字母變異體之一的愛奧尼亞字母(Ionic Greek),書寫方向是從左至右。希臘—伊比利亞字母有16個字母︰5個元音、1個鼻音、1個邊音、2個擦音、3個濁塞音(唇音、齒音和軟齶音)和2個清塞音(齒音和軟齶音)。 希臘—伊比利亞字母與希臘字母不同之處︰.
布魯夏斯基語
布魯夏斯基語(bsk),即勃律语,是一種中亞的語言,使用該語言的人口約有8.7萬(2000年統計)。此種語言的使用者都是布魯紹人(Burúšo),布魯紹人當中有5萬到6萬居住在克什米爾北部的坎巨提、那格尔等地的山區。由於山區地方偏僻,各地的居民都形成了各自的方言體系。现在的布魯夏斯基語的词汇裡除了固有的字詞以外,還有相當一部分是從烏爾都語及其他周邊民族而來的借詞。這些借詞,有些來自達爾德語支(Dardic languages)。布魯夏斯基語有三種方言,取名於當地的三個主要山谷。這三種方言分別為:洪扎Hunza、那格尔Nagar及亚辛Yasin。.
查看 清濁音和布魯夏斯基語
布農語
漢人遷台之前的台灣南島語言分布圖(按 Blust, 1999)Blust, R. (1999). "Subgrouping, circularity and extinction: some issues in Austronesian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in E. Zeitoun & P.J.K Li (Ed.)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Eigh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stronesian Linguistics (pp.
查看 清濁音和布農語
布農語音系
布農語音系(Bunun phonology)為布農語之音系。而其音系之音位大都使用適當的Unicode符號來標示。在台灣南島語的書寫系統的訂定上,元輔音之音系表原則上都是先「發音部位」(橫列)、後「發音方法」(縱列)、再考量「清濁音」,來訂定其音系之音位架構。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語言書寫系統",台語字第0940163297號,原民教字第09400355912號公告,中華民國94年12月15日.
查看 清濁音和布農語音系
帕勞語
帕--勞語(Palauan、帛--琉語)屬於南島語系玻里尼西亞語,是帛琉的官方語言之一。.
查看 清濁音和帕勞語
三明话
三明事 |pronunciation.
查看 清濁音和三明话
Ḁ
(a-ring below)是擴展拉丁字母中的一個字母。 在國際音標中,小寫 用來表示清音化的開前不圓唇元音。 AḀ ḁ.
查看 清濁音和Ḁ
幫母
幫母(p)是中古漢語的一個聲母,屬脣音幫組,全清聲母。該聲母沒有開合口對立,可與所有四個等配合。 其例字如下:.
查看 清濁音和幫母
平谷话
平谷话分布在中国北京市平谷区,平谷是北京市辖境内两个不属于北京官话的郊区县之一(另一个为延庆县,其方言延庆话属晋语张呼片与北京官话的过渡)。狭义的平谷话以平谷城区内的口音为代表,涵盖平谷东、北、西部的地区。除狭义的平谷话外,平谷区内还有马坊话,通行于马坊镇除英城以外的地区,使用人数较少。.
查看 清濁音和平谷话
广州话
廣州話,又稱為廣東話,四鄉則有廣府話、粵語、廣東省城話之謂,相傳起源於廣信(即梧州及封開一隅),而今多奉作廣府話之圭臬。學界所指廣州話,乃現時香港及广州所講之粵語,主要通行於珠江三角洲地区、香港、澳門、粵東、粵西(局部地方現今闢為廣西之屬)、南洋與及外洋唐人街。.
查看 清濁音和广州话
乌鲁木齐话
乌鲁木齐话指在中国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使用的汉语方言,属官话兰银官话塔密片(或称北疆片)。.
查看 清濁音和乌鲁木齐话
亚非语系
亚非语系,又称非亞語系、非洲-亞洲語系或阿非罗-亚细亚语系,旧称闪含语系或閃米特-含米特語系,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的阿拉伯半岛和非洲北部。.
查看 清濁音和亚非语系
云母 (廣韻)
--母是廣韻的一個聲母,屬喉音,次濁聲母。通常--母被擬爲零聲母,或與匣母合併。.
查看 清濁音和云母 (廣韻)
五十音
五十音,又稱五十音圖,是將日語的假名(平假名、片假名)以母音、子音為分類依據所排列出來的一個圖表。 「50音」、「」的名稱始於日本江戶時代,古時候亦有「」、「」、「五音五位之次第」、「」、「」、「」、「」等稱呼。.
查看 清濁音和五十音
五代音系
五代音系,是指唐末以來、直至五代這數百年間中原漢語的音韻體系,是中古漢語的演進時程之一。這一時期華夏不定、戰爭頻紛,所以五代音系較隋唐音系有非常顯著的變化。.
查看 清濁音和五代音系
五音 (音韻)
五音和七音是等韻學中聲母相關的概念,是古人依發音部位對聲母的分類和表記方式。五音的具體所指爲:脣音、舌音、牙音、齒音和喉音。後來又細分出半舌音、半齒音兩類,合稱爲七音。.
查看 清濁音和五音 (音韻)
建瓯话
Gṳ̿ing-é-dī / 建甌事 |pronunciation.
查看 清濁音和建瓯话
廈門話
厦门话(bp),舊稱廈語,又稱廈門閩南語,是汉藏语系汉语族闽语支閩南語的一种方言,屬於閩南語的泉漳片。通行於福建省廈門市一带。 厦门话是今日厦门、臺灣及新加坡最通用的一种闽南语方言,尤其在新加坡也颇具影响力。中國大陆以及新加坡的廣播或電視節目的闽南语播音皆采用厦门话进行放送。 大体來說,閩南地區,香港,臺灣及整個東南亞的福建話(同為一個分片)皆可互通无碍。.
查看 清濁音和廈門話
仙遊話
仙遊話(興化平話字:Sing-iú-uā)是莆仙語(興化語)的一種方言,通行於莆田的仙遊縣一帶。仙遊話一般以城關話為代表,其使用者以仙遊縣為中心,福州的永泰縣,泉州的泉港區以及惠安北部、南安北部、永春東部,也有操仙遊話的人口。 仙遊話除城關話以外,又可以分南片和北片兩個片區。南片通行於枫亭、园庄,與惠安接壤,帶有一定閩南語泉州話的腔調;北片流行於大樟溪上游的游洋、石苍、凤山等地,與永泰縣接壤,帶有一定閩東語永泰話的腔調。.
查看 清濁音和仙遊話
会厌塞音
会厌塞音(epiglottal stop)是辅音的一种,它在国际音标中的符号是,在X-SAMPA中的符号则是。.
查看 清濁音和会厌塞音
会厌闪音
会厌闪音是辅音的一种,就目前所知不是任何语言的音素,但在等语言中以清会厌塞音之元音间浊同位音的形式存在。伊拉克阿拉伯语中也可能存有会厌闪音,该语言的辅音'ayn和会厌塞音相比过于短促,与擦音或边音相比爆破又过于强烈。 会厌闪音在国际音标中没有专门符号,但可以以会厌塞音的符号加上“短音符”变音符号的方式表示。(变音符号标注在下方,以防字母出头。).
查看 清濁音和会厌闪音
传统蒙古文
传统蒙古字,又稱畏兀兒蒙古字、畏兀字、畏吾字等,属拼音文字类型,脱胎於源自粟特字母的回鶻字母。.
查看 清濁音和传统蒙古文
休休尼語
休休尼语屬北美洲的休休尼人的語言,本意為“我们的语言”(或译梭梭尼語、肖肖尼语、肖松--尼语或休休--尼语)。此語使用者分布於美國爱达荷州、内華達、犹他、懷俄明等州。 休休尼语曾是当地的優勢語言,惟近年來,休休尼语的使用人口急劇下滑。時至今日,只有數百人能流利地使用休休尼语來溝通。 如今以休休尼语作爲第一語言的使用者是少之又少,以休休尼语的中心爱达荷州爲例,18~64嵗人群中,僅25人在政府的調查問卷中,填下「不太熟稔英語」或「完全不使用英語」。 休休尼語是猶他-阿茲提克語系最西北的Nümü語支(猶他語即屬此語族)的一員。休休尼語中,Nümü語支共同的对人的称呼“”写作neme(語中e代表)。 休休尼語是一种黏着语;单词(尤其是动词)可以添加多个词缀。.
查看 清濁音和休休尼語
彝语
彝语,是彝族语言的总称,属于漢藏語系緬彝語支,分布在中国云贵川及广西等地区,使用人数约610万。有专门的文字彝文。.
查看 清濁音和彝语
影母
影母(ʔ)是中古漢語的一個聲母,屬喉音,全清聲母。.
查看 清濁音和影母
彼爾姆語支
彼爾姆語支屬於芬蘭-烏戈爾語族,使用人口分布於俄羅斯烏拉山脈,包括2種主要語言︰科米語(科米-彼爾米亞克語方言)、和烏德穆爾特語。.
查看 清濁音和彼爾姆語支
德宏傣语
iso3 德宏傣語,又称傣纳语、傣那語,是德宏傣族人的語言,主要分佈於中國云南省的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普洱市、临沧市和保山市,缅甸、老挝也有分布。屬於侗台語系台语支,和泰語有親屬關係。有自己的文字——德宏傣文,或叫傣纳文,類型屬於元音附標文字。中國官方認定操該語言的族群為傣族的一支,並把德宏傣文整理成德宏自治州的官方語文。緬甸官方認定操該語言的族群為撣族。德宏傣语和掸语十分接近。.
查看 清濁音和德宏傣语
德國式拼音
德國式拼音(Lessing-Othmer-System)是德國人(Ferdinand Lessing,1882–1961)和歐特曼(Wilhelm Othmer,1882–1934)等制定的基於德語式拼法的中文羅馬拼音系統。別名為 Wilhelm-Lessing'sches System[尉禮賢(Richard Wilhelm)為制訂者之一]。 1909年,歐特曼、尉禮賢和烈辛等人為德屬膠澳的德國商人們開設了中文課程。在教學中,他們沒有使用英國人制定的威妥瑪拼音,而是根據德語的拼寫習慣制定了一種新的拼法。1911年,青島的德國教師們會商確定了這種新的拼音系統。直至1930年代,烈辛和歐特曼的中文課程教材在德語使用者中是最流行的。.
查看 清濁音和德國式拼音
德語正寫法
德语正寫法(德语:Deutsche Rechtschreibung)是指一套指导德语书写的规则。 德语作为书面语的书写规则总结可以追溯到马丁·路德翻译德语版圣经开始。1880年,德语全正体书写字典(Vollständiges Orthographisches Wörterbuch der deutschen Sprache)出版,經過1901年的小修改後,成為最具权威性的德语词典。此后大致沿用百余年。 德语新版的正寫法从2005年8月1日起实施(北萊茵-威斯伐倫和巴伐利亞兩個邦則延至2006年才開始在其公立學校施行新规则)。8月1日后,德国学校、公共领域和媒体应该使用最新正寫法的规定,比如在词汇的写法上,换行时在哪里分隔等等。 目前德语正寫法的管理机构为德语正写法协会(Rat für deutsche Rechtschreibung,简称RdR)。.
查看 清濁音和德語正寫法
德路固語
漢人遷台之前的台灣南島語言分布圖(按 Blust, 1999)Blust, R. (1999). "Subgrouping, circularity and extinction: some issues in Austronesian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in E. Zeitoun & P.J.K Li (Ed.)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Eigh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stronesian Linguistics (pp.
查看 清濁音和德路固語
徹母
徹母(thr)是中古漢語的一個聲母,屬舌音知組,即舌上音,次清聲母。該聲母在韻圖中列在二、三等,與列在一、四等的透母互補。 其例字如下:.
查看 清濁音和徹母
徽州
徽州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行政區,於宋宣和三年(1121年)由歙州改名而來,下轄歙縣、黟縣、休寧、祁門、績溪、婺源六縣,治所在歙縣。元升為“徽州路”,明清為“徽州府”。1987年徽州地區改名為地級黃山市,徽州行署同時改為黃山市政府。繼民國38年婺源縣改隸江西省後,重要屬縣績溪縣改隸宣城地區。目前徽州雖然已不是行政區劃,但因歷史原因和六縣間相近的文化認同,有部分人士希望恢復徽州的行政地位。 現在“徽州”一詞除了指“徽州區”外,更多指的是具有共同歷史、文化和語言,歷史上長期由徽州(徽州路、徽州府)所轄的歙縣、績溪、休甯、祁門、黟縣和婺源六縣區域。 徽州是徽商的發祥地,明清時期徽商稱雄中國商界500餘年,有“無徽不成鎮”、“徽商遍天下”之說。徽州文化也成為中外學者重點研究的中華三大地域文化之一,包含以徽劇、徽菜、徽雕和新安理學、新安醫學、新安畫派、徽派篆刻、徽派建築、徽派盆景等文化藝術形式。在原徽州區域內,旅遊資源極為豐富,擁有兩處世界遺產,兩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三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一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處世界地質公園,二處國家地質公園,三處國家森林公園和十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處中國歷史文化名街。.
查看 清濁音和徽州
來母
來母(l)是中古漢語的一個聲母,屬次濁音,在三十六字母中稱作半舌音。該聲母可與所有四個等配合,但二等字很少,三等沒有重紐。 其例字如下:.
查看 清濁音和來母
心母
心母(s)是中古漢語的一個聲母,屬齒音精組,清音聲母。.
查看 清濁音和心母
俄羅斯語音系
代标准俄语音韵学基于莫斯科方言,其中也包含了一些来自其他方言的成分。俄语包含了5个元音和37个辅音,其中辅音又包含15对软(мягкий )硬(твёрдый )輔音、3个永远的硬輔音和4个永远的软輔音。.
查看 清濁音和俄羅斯語音系
匣母
匣母(ɦ)是中古漢語的一個聲母,屬喉音,濁音聲母。.
查看 清濁音和匣母
國際音標
國際音標(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縮寫:IPA),早期又稱萬國音標,是一套用來標音的系統,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由國際語音學學會設計來作為口語聲音的標準化標示方法。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IPA), Handbook.
查看 清濁音和國際音標
國語羅馬字
國語羅馬字是一套官語漢字拉丁化方案,曾是中華民國國家標準。它和通字方案一樣使用複雜的拼寫規則來標示聲調,不像其他方案要用到調號或數字。 因為以拼寫來標調,國語羅馬字的拼音中不少字母也用來標示聲調,而不代表實際的音節。例如漢語拼音和威瑪拼法的ai,在國語羅馬字可寫成ai、air、ae,或ay(分別表示國語的四聲)。這裡的r不發聲,僅標示陽平聲。但陽平聲不一定以r代表,就像國語羅馬字的iou、you、yeou,或yow,對應漢語拼音和威瑪拼法的you。繁瑣的規則使國語羅馬字不便學習與運用,因而一直無法普及於社會大眾。但國語羅馬字不需特殊符號或數字便可標調,使以國語羅馬字做拼音的文字相對來說可讀性高出許多。.
查看 清濁音和國語羅馬字
國語注音符號第二式
國語注音符號第二式,或称注音第二式、注音二式、國音二式,是中華民國在1980、90年代採用的譯音系統。 注音第二式屬於國語羅馬字拼寫方案,中華民國教育部出面邀集學者進行修訂,1986年正式公佈。.
ハ行轉呼
ハ行轉呼()是日語發展史中的一次大的語音流變,指的是語中和語尾的ハ行假名發音向ワ行變化的現象。該流變在平安時代前期便已經開始發生,在鐮倉時代普遍化。因通過此流變而讀成ワ行發音的音,稱作ハ行轉呼音。.
查看 清濁音和ハ行轉呼
僧伽罗语
僧伽罗语(සිංහල),是斯里兰卡的官方语言之一。是占斯里兰卡大多數人口的僧伽罗人的語言;使用人口大約一千九百萬。從1956年開始,僧伽羅語及泰米爾語同時都是《斯里蘭卡憲法》上承認的官方語言。 僧伽罗语是屬於印歐語系的印度-伊朗語族的印度-雅利安語支的一種語言。馬爾代夫官方語言之一的迪維希語是與之相近的語言。僧伽羅語書寫採用源自古印度北部婆羅米文而形成的僧伽羅文。.
查看 清濁音和僧伽罗语
僧伽羅文
僧伽羅文是在斯里蘭卡用來書寫官方語言僧伽羅語并有時用來書寫書面語言巴利語和梵語的一種元音附標文字。Daniels (1996), p. 408.
查看 清濁音和僧伽羅文
喇叭苗话
喇叭苗話是湘语下属的一种方言。為在貴州西部晴隆普安兩縣交界一些鄉鎮的被新漢族移民稱為喇叭苗的族群使用。據喇叭苗人族譜及口傳記載,他們的祖上大多是明洪武十三年(1381年)來自湖廣行省寶慶府城步縣(今湖南邵陽市城步縣)的,因此喇叭苗話實際上是一種“軍話”。近年來,在西南官話的強勢和普通話的推廣下,越來越多喇叭苗人轉用“明話”(帶喇叭話口音的西南官話),喇叭苗話有了被同化及消失的危險。.
查看 清濁音和喇叭苗话
哈尔滨话
哈尔滨话是在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使用的汉语方言,属官话北方官话哈肇片哈肇小片(根据《汉语官话方言研究》)或东北官话哈阜片(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
查看 清濁音和哈尔滨话
ㄫ
是注音符號中的聲母之一,字形取自「兀」,發音則取「兀」字的聲母(今「兀」的聲母為「ㄨ」,但在老國音中則為//)。《說文解字》:「兀:高而上平也。」。ㄫ為1918年公布的第一批--音字母,對應發音為軟顎鼻音//,多數拼音方案寫為,單講「ㄫ」這個符號時通常會發為「ㄫㄛ」。但是1932年5月7日,國民政府以北京官話為基礎的新國音取代了老國音。「ㄫ」變成僅在各地漢語使用,如臺灣話便有此聲母,而不在國語中正式使用,但可作為解釋用注音符號。如「ㄤ」會被解釋為「ㄚ」+「ㄫ」,「ㄥ」被解釋為「ㄜ」+「ㄫ」,「ㄧㄥ」實際發音應為「ㄧㄫ」等。.
查看 清濁音和ㄫ
ㄱ
ㄱ是朝鮮語諺文的一个辅音字母,在朝鲜和韩国的谚文字母表中都是排序第一个字母。ㄱ在韩国被称為「기역」,在朝鲜被称为「기윽」。 ㄱ在作初声时读作清软颚塞音;不过,在词中元音之间、以及词中的浊辅音之后,会被浊化为浊软颚塞音。作终声时,在词末与清辅音之前读作无声除阻的。 ㄱ在馬-賴轉寫中,初声与终声均转写为k;在文观部式中,作初声时转写为g,作终声时转写为k。 ㄱ在朝鲜语盲文中,作初声时为,作终声时为。其EUC-KR编码为A4A1,摩尔斯电码为“·-··”。.
查看 清濁音和ㄱ
ㄲ
ㄲ是朝鲜语谚文中的一个辅音字母,由两个ㄱ复合而成。该字母在韩国被称为쌍기역,在朝鲜被称为된기윽。 作初聲(音節初)时,读作清软腭塞音的硬音。作終聲(音節末)时,读作无声除阻的,与ㄱ的終聲发音相同。另外、母音連續的場合中,會變成初聲化清软腭塞音的硬音。 在馬-賴轉寫中,初声转写为kk,终声转写为k;在文观部式中,作初声时转写为kk,作终声时转写为k。 训民正音初声体系中,归为牙音的全浊分类、“训民正音解例本”制字解中有并书全清与全浊。这里的全浊并不是指浊音,据推测应该是当时的硬音。不过,训民正音以后,直至近代ㄲ多被用来表记硬音、或是汉字音的浊音。 而正式采用来表记硬音,则是自1933年的朝鲜语正字法统一案开始。쌍기역的名称也是从那时开始使用。.
查看 清濁音和ㄲ
ㄷ
ㄷ是朝鮮語諺文的一个辅音字母,在韓國及朝鮮的字母表上的排序分別為第四及第三,被稱為「디귿」或「디읃」。 ㄷ在作初声时读作清齿龈塞音;不过,在词中元音之间、以及辅音ㄴ、ㄹ、ㅁ、ㅇ之后,会被浊化为浊齿龈塞音。作终声时,在词末与清辅音之前读作无声除阻的。 ㄷ在馬-賴轉寫中,初声与终声均转写为t;在文观部式中,作初声时转写为d,作终声时转写为t。 ㄷ在朝鲜语盲文中,作初声时为,作终声时为。其EUC-KR编码为A4A7,摩尔斯电码为“-···”。.
查看 清濁音和ㄷ
ㄇ
ㄇ是注音符號中的聲母之一,字形取自「冪」的古字「冖」,發音則取「冪」字的聲母。《說文解字》:「冖:覆也。从一下垂也。」。ㄇ的發音為雙唇鼻音//,不過單講「ㄇ」這個符號時通常會發為「ㄇㄛ」或「ㄇㄜ」。 在絕大多數的拼音方案裡,ㄇ都是被寫為。在注音字母苗文中,ㄇ同時用於表示//()跟送氣清雙唇鼻音//()。.
查看 清濁音和ㄇ
ㄋ
ㄋ是注音符號中的聲母之一,字形取自乃的古字「𠄎」,發音則取「乃」字的聲母。ㄋ的發音為齒齦鼻音//,不過單講「ㄋ」這個符號時通常會發為「ㄋㄛ」或「ㄋㄜ」。 在絕大多數的拼音方案裡,ㄋ都是被寫為。.
查看 清濁音和ㄋ
ㆆ
ㆆ是一个朝鲜语谚文字母,为辅音字母,现已废弃不用。该字母被称作“여린히읗”。 ㆆ在训民正音创制时使用。在中古朝鲜语中,其初声为全清喉音,读音为声门塞音。只作初声,不作终声。但其可以与ㄹ组成终声复合声母ㅭ,该复合声母读音为。 ㆆ对应中古汉语三十六字母中的影母。大约在15世纪中叶(朝鲜世祖在位期间)以后该字母被废弃,不再使用。 Category:諺文.
查看 清濁音和ㆆ
内江话
内江话(国际音标:)是汉语四川话仁富小片的代表性方言之一,主要流行於内江市市中区、东兴区、资中县南部、威远县和隆昌县。内江市资中县中北部则操成渝话。 内江话的主要特点有: 1、古入声字归去声。如「发达」音fa4da4;「国格」音gue4ge4。 2、古浊声母: (1)遇平声则改念阳调次清音,如“婆”音po2;“盘”音pan2。 (2)遇上声,则: A.保留上声的,则念上声次清音,如“导”音tao3;“蹈”音tao3。 B.未保留上声的,则念去声清音,如“导”音dao4;“蹈”音dao4。 A与B或重合而形成多音字,或不重合。 (3)遇去声,则文读去声,白读阴平。如“树”文音shu4、白音shu1;“夜”文ye4白ye1;“是”文shi4白shi1;“路”文lu4白lu1。 (4)遇入声,则读去声次清音。如“泽、择、宅”音che4;“别”音pie4。 3、平翘舌的分别,庄组内转字除支脂两韵合口外并不翘舌。如「事、士」音si4;「师、狮」音si1;“初”音cu1。 4、古二等字不颚化。如「街」gai1;「敲」kao1;「崖」ngai2;「咸」han2。 5、每一个声调都有轻重两读,重音有切割句子成份、以致辨别辞句意思的作用。.
查看 清濁音和内江话
全浊声母
全浊声母指中古汉语的浊塞音、浊塞擦音和浊擦音声母。 在韵图里,全浊声母包括並母、奉母、定母、澄母、从母、邪母、床母、禅母、群母和匣母。参见三十六字母。.
查看 清濁音和全浊声母
兰州话
兰州话,一种汉语官话方言,是在中国甘肃省省会兰州市内使用的方言,属兰银官话金城片。.
查看 清濁音和兰州话
元代音系
元代音系,是指元代時期中原漢語的音韻體系,屬於近代漢語。.
查看 清濁音和元代音系
元音
元音,或称--,是音素的一种,与辅音相对。元音是在发音过程中由气流通过口腔而不受阻碍发出的音。 发元音时,气流从肺部通过声门冲击声带,使声带发出均匀震动,然后震音气流不受阻碍地通过口腔、鼻腔,通过舌、唇的调节而发出不同的声音。发元音时声带必然震动,这叫做浊音。也有的语言发元音时声带不振动,发出清元音(voiceless vowel)。 元音并非在所有的语言中都与元音字母一一对应,一些元音字母的组合也可以表示特殊的元音,比如汉语中的某些複韵母;某些语言中一些元音字母在某些情况下不发音,如法语中元音字母“e”在词末。 元音分兩大類:舌面元音和舌尖元音。大多數元音都是舌面元音,如國際音標的、、、、等等,而漢語很多方言中有一類在其它語言中很少見的舌尖元音,發音時舌尖緊張,包括平舌音(或者稱舌尖前音)如漢語拼音zi、ci、si的韻母,和翹舌音(或者稱捲舌音、舌尖後音)如漢語拼音zhi、chi、shi、ri的韻母。 在元音四角圖中,橫軸代表是元音舌位,縱軸代表的是元音高度。.
查看 清濁音和元音
ㅈ
是朝鲜语谚文的一个辅音字母,被称为“지읒”,在韩国字母表里排序为第9位。 ㅈ作初声时一般读作清龈颚塞擦音。在清音与清音之间,即元音、鼻音、流音与元音之间浊化为浊龈颚塞擦音。作终声时,读作无声除阻的。 ㅈ在馬-賴轉寫中,作初声时转写为ch,作终声时转写为t;在文观部式中,作初声时转写为j,作终声时转写为t。 ㅈ在朝鲜语盲文中,作初声时为,作终声时为。其摩尔斯电码为“・--・”。 朝鲜语不能分辨当时汉语中的齿头音和正齿音,因此在古代表记汉语发音时,齿头音(精母)用左边一划拉长的“ᅎ”表示,正齿音(照母)用右边一划拉长的“ᅐ”表示。.
查看 清濁音和ㅈ
先秦音系
先秦音系指先秦時期上古漢語的音韻體系。.
查看 清濁音和先秦音系
光速大冒險PIPOPA
《光速大冒險PIPOPA》(ネットゴーストPIPOPA)為日本東京電視台於2008年推出的動畫作品,並於同年推出漫畫,次年推出了Nintendo DS遊戲軟體。.
克里克语
克里克语,又称穆斯科格语,是使用的语言,属于穆斯科格语系。19世纪晚期开始采用拉丁字母书写。不过其中c,e,i,r和v有着独特的发音。克里克语有20个字母:.
查看 清濁音和克里克语
克林貢語
克林貢語(Klingon language、克林貢語:,tlhIngan Hol,發音:)是一種人造語言,用作電影《星艦奇航記》中的外星種族克林貢人的語言,克林貢語和美洲土著語言有點相似。 克林貢語使用宾谓主结构這種在自然人類語言中第二少採用的語序,以便使得人們對其有非人類外星語言的感覺。 在《星艦奇航記》片系中,劇中人普遍把Klingon念成Kling-on而非Klin-gon,與中文音譯為「克林貢」的讀音並不相符。.
查看 清濁音和克林貢語
四县话
四县话,又名四縣、四縣腔(四縣腔台灣客拼:xi ien/ian kiongˊ北台灣四縣腔的「縣」讀 ien(白話字:yen,下同);南台灣則為 ian(yan)。比較 、 ,客語白話字:si-yen/yan-khiông),是台湾客家族群使用的一种次方言,同时是台湾客家语次方言之中,使用人口最多的一支,公众场合的客家语播音,多使用这种语腔。四县腔广泛分布于台湾北部和南部,主要的代表区域有北部的桃园市、苗栗县,南部的高雄市、屏东县六堆地區,习称为讲四县(台灣客拼:gongˋ xi ien/ian)。 台湾的客家语有“四海永乐大平安”之称,即四县话、海陆腔、永定腔、长乐腔、大埔腔、饶平腔、诏安腔。其中,四县话、长乐腔都来自广东省嘉应州。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设立的嘉应州,历史上管辖了五个县,即是有名的嘉应五属。四县话来自嘉应州的程乡县(今梅州市)、鎮平县(今蕉岭县)、兴宁县、平远县,故称四县话或四县腔;长乐腔来自嘉应州的长乐县(今五华县),故称长乐腔。目前,永定腔和长乐腔已经基本退出个人家庭,仍然保留下来的只有“四海大平安”这五种客家次方言。台灣目前仍廣泛使用的客家話僅剩四縣海陸兩者。 台湾的四县话与大陆的梅县话略有不同,由于四县移民实际上以嘉应州的鎮平县,也就是现在的蕉岭县为最多,所以台湾的四县话与大陆的蕉岭县客家话更为相近;但实际上,北台灣的四县腔(或稱北四縣腔、苗栗腔)与南台灣六堆的四县话(南四縣腔),詞彙、音韻仍略有差别,全國語文競賽的朗讀就因南北差異而分出(北)四縣、南四縣兩種競賽使用腔調。又四縣字面上包括兴宁县、长乐县,但兩縣舊屬惠州府,較接近海陸腔。.
查看 清濁音和四县话
噶哈巫語
fix-attempted.
查看 清濁音和噶哈巫語
噶哈巫語音系
噶哈巫語音系(Kaxabu phonology)為噶哈巫語之音系。而其音系之音位大都使用適當的Unicode符號來標示。在台灣南島語的書寫系統的訂定上,元輔音之音系表原則上都是先「發音部位」(橫列)、後「發音方法」(縱列)、再考量「清濁音」,來訂定其音系之音位架構。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語言書寫系統",台語字第0940163297號,原民教字第09400355912號公告,中華民國94年12月15日.
查看 清濁音和噶哈巫語音系
噶瑪蘭語
fix-attempted.
查看 清濁音和噶瑪蘭語
噶瑪蘭語音系
噶瑪蘭語音系(Fonolohia na Kbalan、Kavalan phonology)為噶瑪蘭語之音系。而其音系之音位大都使用適當的Unicode符號來標示。在台灣南島語的書寫系統的訂定上,元輔音之音系表原則上都是先「發音部位」(橫列)、後「發音方法」(縱列)、再考量「清濁音」,來訂定其音系之音位架構。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語言書寫系統",台語字第0940163297號,原民教字第09400355912號公告,中華民國94年12月15日.
查看 清濁音和噶瑪蘭語音系
皮拉罕語
date) |fam1.
查看 清濁音和皮拉罕語
知母 (音韻)
知母(tr)是中古漢語的一個聲母,屬舌音知組,即舌上音,全清聲母。該聲母在韻圖中列在二、三等,與列在一、四等的端母互補。從反切來看,端母和知母偶有相混的現象,在閩南語、朝鮮語和日語漢字音中也混而不分,因此知母與端母的分化應該較晚。 其例字如下:.
查看 清濁音和知母 (音韻)
石家庄话
石家庄话分布在中国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市区,属官话冀鲁官话石济片赵深小片。.
查看 清濁音和石家庄话
班图语支
班图语支是非洲尼日尔-刚果语系大西洋-刚果语族中的一个语支,其中包含约600种语言,有约两亿母语者。在整个非洲中部和南部很普及,尽管在中非和南非国家中英语、法语和葡萄牙语一般为官方语言,但是班图语支是这些国家中最普及的语言。 在西北方班图地区与其它尼日尔-刚果语系接壤,在东北方它与尼罗-撒哈拉语系和亚非语系(其中的庫希特語族)相邻。在西南方有一个科依桑语系的語言島。.
查看 清濁音和班图语支
現代標準漢語
代標準漢語,或標準現代漢語、漢語標準語、標準漢語,是指現代的漢語標準語,以北京官話为基础音、官話白話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與書面文體。其廣泛通行於華人地區,但在各地有不同標準,於中华人民共和国稱為“普通話”、中華民國稱為“國語”、马来西亚、新加坡稱為“標準華語”,港澳地區前兩者通用。 1923年中華民國教育部國語統一籌備會第五次會議決定基於現代北方官话的白话文語法和北京話語音制定,1932年經中華民國教育部頒佈《國音常用字匯》後,被採納為中國的官方語言,當前在中國大陸、新加坡等國家均作為官方語言之一,在台灣為政府及多數人民主要使用語言,也是东南亚及其他海外華人群体廣泛採用的共通口語或書面語;且作為聯合國六種官方工作語言之一,成為國際人士學習漢语的主要參照。 中国大陸的「普通話」、臺灣的「國語」與東南亞地區的「標準華語」在語音與詞彙上存在一些差別。現代標準漢語在世界各地的口语中出現许多的腔調變體,如臺灣國語(臺式國語,受臺灣話音調影響)和新馬華語(受閩南語、粵語、馬來語及英语影響)等;而身為漢語起源地的中國内部更出现更多腔調變體,衍生出各种带有地方特色的「地方普通話」。.
查看 清濁音和現代標準漢語
理雅各拼音
雅各拼音是以汉字拉丁化表示普通話, 19世紀的漢學家理雅各所创。威妥瑪拼音本身已被取代。翻譯可以發現該系統仍然在易經廣泛使用, 而且某些衍生作品也有使用,如阿萊斯特·克勞利版的易經。 理雅各拼音使用以下輔音:.
查看 清濁音和理雅各拼音
示播列
播列(英语:shibboleth,或)是用来区别一个人的社会或地区背景的指标,通常是指语言特征,特别是对一个词的发音,标识说话者是否属于某一特定群体的成员。 關東大地震發生後,地方盤查時規定要讓一些人說出「十五円五十銭(じゅうごえんごじっせん)」一句,如果沒發出濁音,就有可能被當作朝鲜人而遭擊斃。.
查看 清濁音和示播列
神代文字
代文字(じんだいもじ、かみよもじ)指的是漢字傳入日本前所被使用的文字的總稱。包括有筑紫文字、北海道異体文字和阿比留草文字等。江戶時期開始有人對其真假進行過論證(事實上大多數的證據也集中在那個時代),因此近代普遍認為多數的神代文字是虛構的。.
查看 清濁音和神代文字
福清話
福清話(ipa;Hokchia)是使用在福建省東部沿海的一種閩語,屬閩東語侯官片。福清話保留不少中古乃至上古的漢字讀音和詞彙,音韻系統有著豐富多樣的變化。福清話內部有一些差別,但學界均以福清城區的融城話作為福清話的代表。雖然福清話在聽感上和福州市區的福州話明顯不同,但是兩者在音韻、詞彙以及文法等方面大同小異,兩者同屬福州方言的範疇。 福清話隨著移民流播到海外,成為在海外比較有影響力的漢語之一。.
查看 清濁音和福清話
科米-齊良語
科米-齊良語(зыряна коми кыв;Коми-зырянский язык),或簡稱為科米語(Коми кыв)或齊良語,是多中心的科米語言之其中一種區域變體,而另一種則是科米-彼爾米亞克語。 由於和科米-彼爾米亞克語十分相近,關於齊良語到底是單獨的一種語言或為科米語的一種方言,至今仍有爭議。 科米-齊良語主要使用於科米共和國的科米-齊良民族,於1994年,此語約有285,000名使用者。 科米-齊良語最初用古彼爾姆文書寫,且通常用於禮拜用途。17世紀後,逐漸改用西里爾字母,而與現代語言較相近的世俗文學作品可以追溯到19世紀。.
查看 清濁音和科米-齊良語
章母
母(tɕ)是中古漢語的一個聲母,屬正齒音章組,全清聲母。.
查看 清濁音和章母
端母
端母(t)是中古漢語的一個聲母,屬舌音中的舌頭音,即端組,全清聲母。該聲母在韻圖中列在一、四等,與列在二、三等的知母互補。 其例字如下:.
查看 清濁音和端母
等韻學
等韻學是漢語音韻學的一個分支,是中國古代以審音爲主,分析漢字讀音,說明發音原理和發音方法的一門學科,其課題範圍和研究方式都類似於西方的音韻學(phonology)。中國的音韻學實質上是漢語歷史語言學的語音門類,而等韻學則是研究具體某一時段、某一地區漢語音系的的斷代音韻學(共時語音學)。.
查看 清濁音和等韻學
簡式台語現代文
簡式台語現代文(SMLT;Simplified Modern Literal Taiwanese,台羅拼音:,閩南拼音:)為"台語現代文基金會"(MLTF)對台語現代文(MLT)所作的改進版。簡式台語現代文使用26個拉丁字母將台語的語音,聲調,及語意完整地表達;為標形又標音的拼音方案。標形就是見字就知語意。標音見字就會拼出語音。不需增修任何軟體,SMLT可應用於任何電腦。簡式台語現代文書法是一套用拉丁字來書寫台語文字系統。Simplified Modern Literal Taiwanese,"簡式台語現代文"(SMLT)-引言,SMLT.org,2006.
查看 清濁音和簡式台語現代文
精母
精母(ts)是中古漢語的一個聲母,屬齒音精組,全清聲母。.
查看 清濁音和精母
粵語寬式國際音標
粵語的寬式國際音標標記是由黃錫凌在其權威性粵語研究著作《粵音韻彙》中初次使用。時至今日,香港學生常用的《中華新字典》、《商務新字典》等字典仍採用這套拼音系統。香港教育署並以此系統為基礎,發展了比較適合一般人使用的「教育學院拼音方案系統」。 寬式標音法的基本原理是,有些音素上的些微差別,是因口音變化而成,對該語言系統並不構成整體性的影響,一般人可以合併這些差異,把它視作同一音位。經過這種系統性的分析,一般人可以使該語言的標示着重大體上的「音位」(英語:phoneme)而不去過分着重細節上的「音素」(英語:phone)。粵語的國際音標(寬式),就是根據趙元任的理論,對粵語音位作出分析後而創作的一種寬式標音法。 相對「寬式」的是「嚴式」標音法,指着重準確標出細微語音(即音素)差別的標音法。粵語的嚴式,泛指比寬式較嚴的標音。因不同學者對粵語語音的不同理解,「嚴式」並不是一種特定的標音,而是不同學者對於不同人所講的同一句說話,可能會標出不同的「嚴式」標音。.
查看 清濁音和粵語寬式國際音標
粵語音系學
粵語音系包括粵語的聲母,韻母和聲調。.
查看 清濁音和粵語音系學
粵語正音運動
粵語正音運動,指香港從1970年代開始到現在的一連串獨立但亦相關連的所謂「矯正」發音的運動,於1970年代至1980年代期間,運動只是針對香港傳媒的粵語懶音及錯讀,到了1990年代至21世紀初,由香港中文大學教授、前電視藝員何文匯博士所提倡的粵語正音運動,因為要求了以古代韻書的切音取代目前通行的粵語讀音,而被不少教師指出是一種矯枉過正的學說。現時,支持和反對的兩大陣營仍然在對壘中。在學術界的朗誦及教學方面,支持者有不少;香港傳媒尤以無綫電視及亞洲電視皆作支持;但是在香港市民的日常生活中,此學說未有很大程度的支持。 明代著名音韻學者陳第在《毛詩古音考‧自序》(毛詩即《詩經》)中,提出「時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轉移,亦勢所必至」的觀點,另外《讀詩拙言》謂「一郡之內,聲有不同,繫乎地者也;百年之中,語有遞轉,繫乎時者也」的見解,值得我們就正音運動這個問題上作為參考。 本文以教育學院拼音方案標示字音。.
查看 清濁音和粵語正音運動
納瓦荷語
--,又称--(Navajo或Navaho;纳瓦霍语:Diné bizaad)是一種通行於美國西南部的納-德內語系阿薩巴斯卡-埃雅克語族德内语支的語言,它不論在地理上或語言學上,都可算是南德内语支(德内语支的語言大多通行於美國阿拉斯加和加拿大西北部的地區)的語言。 納瓦荷語由於构成相当复杂,在太平洋戰爭中曾被美軍作为密码在無線電中使用,以增加日本軍破解美方密碼的困難度。到戰爭結束後,這套系統尚未被日本破解。 納瓦荷語的使用者人數,比起其他在通行於美墨邊境以北地區的北美原住民語言都要多。在2007年,有170,717人自稱自己為納瓦荷語的使用者,且在那之後使用者人數依舊有所增加。.
查看 清濁音和納瓦荷語
紹興話
紹興话,是吳語的一种方言,屬于漢語族吳語太湖片區臨紹小片。绍兴话同上海话、苏州话、湖州话、杭州话、宁波话同属北部吴语,彼此间互通度较高,可大致进行交流,如相对来说绍兴话与苏州话相似程度较高,交流相对容易。但是与苏南浙北同属北部吴语的绍甬方言,由于地理上的阻隔等原因。在北部吴语中差异相对较大。讲上海话、杭州话的人群听绍兴人讲话相对较难,而反之则较易,绍兴与宁波话虽互有差异,但基本可以听懂。而丽水话、温州话虽属吴语,但同北部吴语差异较大,故无法与之进行交流。而绍兴话虽然无法与南部吴语地区交流,但却是北吴方言中较为接近南吴的一个小片。 紹興話有廣義狹義之分,狹義紹興話是指原明清會稽縣山陰縣範圍,大致是現在的紹興市和紹興縣。 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從紹興縣劃到周邊縣市的鄉鎮。狹義的紹興話也可包括蕭山話。狹義紹興話內部差異很小,外人很難區分。 廣義紹興話一般指紹興地級市範圍。但從語言上來講應該是原來紹興府範圍(諸暨 蕭山 紹興(會稽山陰)上虞 余姚 嵊州 新昌,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縣界變動。以原來縣界爲準)。除嵊州新昌兩個山區縣區別較大之外,其餘六縣市溝通均沒有問題。又以曹娥江為界。江西與江東區別明顯。 绍兴吴方言是现代语言学上吴语四大传统方言基准点之一:苏州(太湖北苏沪嘉小片标准点),温州(温处台标准点),绍兴(太湖南临绍标准点),衢州(金衢婺州处州标准点)。.
查看 清濁音和紹興話
绩溪话
绩溪话属汉语徽州话绩歙片绩溪小片,主要在安徽省绩溪县使用,是徽州话代表方言之一。绩溪话大致可分为三个区:岭南话、岭北话和临溪话,分别以县城、上庄话和临溪话为代表。绩溪话的代表性方言是县城华阳话。.
查看 清濁音和绩溪话
義烏話
義烏方言,俗稱義烏話,是吴语的一种方言,属金衢片(舊分區法中屬婺州片),使用地区主要为浙江省義烏市,以義烏城裏(原稠城鎮)方言為代表。義烏市全境內用義烏話交流沒有任何困難。由於義烏水陸交通方便,與外界交往頻繁,義烏話受臨近方言的影響較大,使義烏話產生了很多內部差異,有“義烏十八腔,隔溪不一樣”的說法。.
查看 清濁音和義烏話
羅托卡特語
iso3 羅托卡特語(Rotokas)是個由大約4000名布干维尔省(布干維爾是巴布亞新幾內亞共和國東部的一個島嶼)居民所使用的語言。目前已知羅托卡特語至少有三個方言,它們分別為:中央羅托卡特方言(Central Rotokas,又稱為Rotokas Proper)、愛塔羅托卡特方言(Aita Rotokas)和皮皮派亞方言(Pipipaia),中央羅托卡特方言有著極端小型的發音數量,而且有著或許是全世界字母數量最少的現代字母書寫系統。.
查看 清濁音和羅托卡特語
猫家话
猫家话("Maojiahua"或"Au-ka")是中国苗族的一种語言。它被中国湖南省西部的邵陽地區和懷化地區,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部分地區的青衣苗族使用。使用人口大多集中於湖南的城步苗族自治縣、綏寧縣、武岡縣、新寧縣等地,以及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資源縣等地,因湖南城步的苗族人自稱“貓家”(Au-ka),故稱之“貓家話”。现被约有20万人左右使用(1991年),大部分苗语使用者没特别学习之前,听不懂猫家话。 貓家話吸收了大量漢語詞彙,被一些學者認為是一種漢語方言(《中國語言學大辭典》中條目)。其他一些學者則認為貓家話仍屬於苗瑤語系的苗語支,例如Ethnologue将猫家话归入苗语湘西方言东部土语。或者,貓家話也可被當作一種苗-漢混合語言。.
查看 清濁音和猫家话
烏加里特語
烏加里特語,由法國考古學家在1928年發現,僅從烏加里特的故城中發現的書寫形式中獲知,地點位於現代敘利亞的Ras Shamra村。它帮助舊約學者澄清圣經希伯來文本,并为古以色列文明在臨近文明中找到類似者做出巨大贡献。 烏加里特文是“自埃及象形文字和美索不達米亞楔形文字破解以来的對古代人文最伟大的的發現”。在烏加里特發現的文獻包括Keret傳說、Aqhat史詩(或Danel傳說)、Baal-Aliyan神話和Baal之死—後二者也一起稱為Baal合集—都揭示了迦南宗教。 烏加里特語被證實於從公元前14世紀到前12世紀的文本中。這個城市毀於公元前1180-前1170年。.
查看 清濁音和烏加里特語
烏古斯語支
烏古斯語支(土耳其語、阿塞拜疆語:Oğuz)是突厥語族的主要分支,使用人數超過1.1億,使用範圍西至巴爾幹半島,東至中國。「烏古斯」在古突厥語中解作「三十」与箭,指的是三十個部落。.
查看 清濁音和烏古斯語支
爱尔兰语音系
爱尔兰语的音系学在各种方言中有着不同变化;而且这种语言没有一种标准发音。因此,此条目会把重点放在大多或所有方言都普遍存在的现象,以及各方言之间的主要的不同点。 自从19世纪后期以来,爱尔兰语音系学一直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许多研究者已发表了其方言的描述,涵盖了所有使用该语言的地区。最近,理论语言学者也开始注意爱尔兰语音系学,引出了许多关于此话题的书籍,文章,以及博士论文。 爱尔兰语音系学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是几乎所有辅音都成对出现,其中一个是“宽”音,另一个则是“窄”音。宽辅音是软腭化的,也就是说,该辅音发音时,舌背后曳并稍稍向上,朝着软腭的方向移动。窄辅音则是腭音化的,也就是说发音时舌头朝着硬腭送上去。宽窄辅音的区别在爱尔兰语中非常关键,因为如果用宽辅音来代替窄辅音,或者反过来,一个单词的意义就可能发生改变。例如,单词bó “母牛”和单词beo“活着的”之间发音上唯一的区别就是bó的发音中是宽b的音,而beo的发音中是窄b的音。宽窄辅音之间的区别扮演的决定性的角色,不仅仅区别出这个辅音自身的发音,也决定了周围的元音的发音,以及哪些辅音可以与哪些其他辅音相邻,以元音开头的单词如何变化。 爱尔兰语和与它关系最近的语言,例如苏格兰盖尔语和马恩岛语,以及与它有着最接近的接触的语言爱尔兰英语等,有许多相同的音系学上的特征。.
查看 清濁音和爱尔兰语音系
疑母
疑母(ŋ)是中古漢語的一個聲母,屬牙音,濁音聲母。.
查看 清濁音和疑母
瑞典語音系
典語發音有如下特徵:元音衆多,包括17個元音音位,均爲單元音;有一個獨特的清擦音“sje音”/ɧ/;有區別詞義的聲調。 和丹麥語及芬蘭語不同,瑞典語並沒有一個標準發音。在不同的方言中,元音和一部分輔音(尤其是部分清擦音和字母r有關的發音)在不同方言中有相當區別。三個主要的優勢方言爲:中部標準瑞典語、芬蘭瑞典語、南部標準瑞典語。本文主要描述斯德哥爾摩地區使用的中部瑞典標準語的發音。.
查看 清濁音和瑞典語音系
瓦乡话
乡话(国际音标:;本字:鄉辞),又称瓦乡话,是一种主要分布在湖南省西部山区的古老而独特的地方语言,与古汉语以及老派湘语等有一定关联性。瓦乡话是瓦乡人(瓦乡话:話鄉 //)的主要语言。.
查看 清濁音和瓦乡话
瓦伊語
伊語(Vai language)是曼德語族的一个分支,由瓦伊人使用的语言。在賴比瑞亞和塞拉利昂的使用人數分別約有104,000和15,500,是撒哈拉以南少數有文字系統的非洲語言之一。 该语言拥有一套特有的书写系统:由Momolu Duwalu Bukele (en) 于1833年创建的瓦伊音节文字(le syllabaire vaï)。.
查看 清濁音和瓦伊語
生母
生母(ʂ)是中古漢語的一個聲母,屬齒音莊組,全清聲母。.
查看 清濁音和生母
無棣話
無棣話,或稱無棣方言,俗稱“無棣腔”或“老沾化腔”,是官話的一種方言,屬於冀鲁官话沧惠片黃樂小片,使用地區為山東省無棣縣,以無棣縣縣城(原無棣鎮)方言為代表。.
查看 清濁音和無棣話
特徵文字
特徵文字是一種無任意形狀的字母,但用來編譯他們所表現音素的音韻特徵。術語特徵由英國人杰弗里·桑普森(Geoffrey Sampson)為描述朝鮮語中的諺文以及皮特曼速记法(Pitman Shorthand)而引入。 特徵文字的例子包括:.
查看 清濁音和特徵文字
益阳话
阳方言,又称为益阳话,属于湘方言的新湘语,也是新湘语里的最具代表性的方言之一。使用人口大约500万。益阳方言在语音、语调和词汇上均有独特之处,地方特色浓郁。益阳话受普通话和西南官话的影响相对较小,因而其与官话的差别巨大。益阳话对于外省人来说是一种较难懂的湖南方言。.
查看 清濁音和益阳话
發聲起始時間
聲起始時間(英文 VOT,voice onset time),或譯為「嗓音起始時間」「濁音起始時間」「聲帶震動起始時間」「浊声初起时」「初浊」。VOT的具體含義不完全與字面吻合,實際指某一輔音從除阻的一刻到聲帶開始震動,中間所經過的時間。 三種主要的塞音發聲類型可以從VOT角度進行分析:.
查看 清濁音和發聲起始時間
白話字
白話字(、POJ,台羅拼音:,閩南拼音:)是一種以拉丁字母書寫的閩南語廈門話或臺灣話正寫法。白話字原本是19世紀時由基督教長老教會在福建廈門所創造並推行的,因此後來被外界稱為教會羅馬字(,簡稱教羅)。但是白話字經過發展,包括了廈門地區和台灣都有教會以外的人使用,也有人用之來書寫客家話和台灣原住民語言,因此,白話字已經不限於教會。由於是歷史最悠久、最普遍被使用的臺灣話拼音書寫系統。2001年成立的台灣羅馬字協會是以推動白話字為正式文字的重要民間團體之一。台灣羅馬字協會及台文筆會等諸多本土社團亦將白話字稱為台灣字。20世紀70年代,在中國國民黨查禁白話字之前,白話字在台灣使用年代久遠,並用白話字出版數種刊物,由於台語是聲調語言(現今台語共有七個本調),音調提供區分字義的重要資訊,用白話字作為書面語應用是可行的也不會引起混淆,台灣羅馬字協會規定當漢字與羅馬字出現爭議時以羅馬字為準。 在中國大陸,這套方案主要在學界用於與閩南方言拼音方案作對照。此時,白話字常被稱作「甘為霖方案」或「廈門音新字典方案」。 在台灣,1970年代國民政府全面禁止使用白話字,並沒收教會的白話字聖經,而同時代,閩南民間的白話字也因為國語運動而漸漸式微。,蔣為文著,發表於2013《台語研究》期刊,5(1),pp.74-97。但在此之前,白話字就已經有百年以上的實際使用歷史,亦曾經在閩南和台灣的教會中相當普遍地被使用過。例如台灣第一份大眾媒體——創刊於1885年的《台灣府城教會報》(),正是使用白話字當作文字媒介的。 白話字本身不僅是標音系統,經過發展,更應被視為一套文字系統,在拼寫上不宜妥協於各地腔調及語音的變動。如欲反映語音,應以IPA國際音標為記音符號。如「蚵」台北腔、台南腔,但在白話字都以「o」表記。又例如「電」寫作「tiān」,但現代許多人都受懶音影響而讀近似「tēn」。 作為一套具有完整系統的拼音文字,白話字被廣泛的閩南語使用者作為書寫表記的工具之一。目前,由維基媒體基金會所協作的閩南語維基百科便是以白話字做為知識傳遞的文字媒介,為閩南語的語彙保存、正寫表記以及知識推廣都做出了些許貢獻。.
查看 清濁音和白話字
韩文优越主义
韓文優越論,出現於韓國,認為韓文是世界上最優越的文字。亦稱「韓文民族主義」「韓文中心主義」。.
查看 清濁音和韩文优越主义
音位
音位(Phoneme),又譯音素,是人類语言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聲音单位,是音位學分析的基礎概念。一個字或詞可由一至數個音節組成,一個音節可由一至數個「音段」(元音、輔音等)組成。音位與音段很類似,然而音位的基本定義是要能區分語義,如果兩個聲音所代表是同一個詞彙、同樣的意義,則異音可被視為同一個音位;反過來說,一個詞的任何一個音位若被換成別的,那麼它就不再是原來的那個詞,意義也會隨之改變。有意義的詞都可由音位組成,然而代換其中任何音位卻不能保證產生有意義的詞,也有可能變成無意義的一串音。每個語言都有自己的一組音位,這也就是這個語言的語音系統,音位可用來研究某個特定語言中如何將音組合成詞。音位有時被譯為「音素」,然而音素一詞在中文裡的用法較為混亂,不一定都是指音位。.
查看 清濁音和音位
音便
音便是指日語歷史上,為了發音方便而產生的在詞中、詞末出現的連音變化。在日本語國語史、音位學、和構詞學中有多種多樣的現象。 另外,本條目採用以下的標記方式進行說明。.
查看 清濁音和音便
韶山话
韶山方言,又称为韶山话,通行于韶山市,与新湘语宁乡話相近,韶山话方言属于老湘语婁邵片与新湘语长益片交汇处方言,兼具两者特点。.
查看 清濁音和韶山话
韻鏡
韻鏡是現存最古的韻圖,作者不詳,推測成書於五代時期。北宋時因避宋太祖祖父諱而改名"韻鑑"。南宋張麟之校正刊行(初刊1161年、第二刊1197年、第三刊1203年)。傳入日本後受日本學者詳細研究,產生所謂“韻鏡學”。.
查看 清濁音和韻鏡
韵图
韻圖,又叫等韻圖,是古代的一種語音表,它將漢字的全部發音繪製在一套表格裏,讀圖者在表中找到某字後即可查看該字所在的行列來確定其發音。韻書中的反切所表示的讀音,都可以在韻圖中系統的表示出來。現存最古的韻圖是《韻鏡》。.
查看 清濁音和韵图
莊母
莊母(tʂ)是中古漢語的一個聲母,屬正齒音莊組,全清聲母。.
查看 清濁音和莊母
莫克沙語
莫克沙语(莫:мокшень кяль)属乌拉尔语系·芬兰-乌戈尔语族,是俄罗斯莫尔多瓦共和国西部的主要语言,母语人口约50万。与厄尔兹亚语亲属关系相近,但不互通。此外,它还可能与已绝迹的Meshcherian语和Muromian语相近。 现代莫克沙语有六种方言:中部、西部(或Zubu方言)、西南、北部、东南与南部方言。莫克沙语与俄语、厄尔兹亚语同为莫尔多瓦共和国的官方语言。.
查看 清濁音和莫克沙語
莆仙語
莆仙語(興化平話字:),又稱興化語()、興化話或莆仙話,是福建興化民系(莆仙民系)的母語,屬漢藏語系漢語族閩語支,通行於中國福建東部沿海的莆仙地區(又稱興化地區),包括今日莆田市轄區、仙遊縣兩地,以及其附近福州市下轄的福清市、永泰县部分地區,和泉州市泉港區的部分地區。使用人口約500萬。 興化是莆仙地區舊地名,故莆仙語又稱為興化語,南洋的莆仙移民仍使用興化語這種稱謂。在中國大陸,官方將莆仙語定義為一種漢語方言,因此又被稱作興化方言或莆仙方言。 莆仙語可分為莆田話和仙遊話兩種方言,使用者稱之為本地話()。其中,莆田話通行於莆田城區,仙遊話則通行於仙遊縣。此外,中華民國實際管理的烏坵鄉(由福建省金门县代管)也使用莆仙語,並有融合戰地文化用語,當地又稱烏坵話()。.
查看 清濁音和莆仙語
莆田話
莆田話(興化平話字:Pó-chéng-uā),又稱府城話,是莆仙語(興化語)的一種方言,也被當作莆仙語的標準音。莆田話一般以城廂區的城裡腔為標準音,其使用者以莆田城區為中心,福清市、平潭縣的部分地區也說莆田話。另外,在廣東東部、潮汕地區、雷州、海南島、浙江南部以及臺灣的閩南語地區也存在一些莆田話的方言島。 莆田話也是由中華民國金门县代管的烏坵鄉的通用語言,當地的莆田話融合了國軍士兵戰地文化用語,又被稱為烏坵話()。 莆田話是從古代漢語分化出來的,存在古代江東吳語和南楚方言的一些特徵,並保留了古代百越民族語言的一些詞彙。莆田話與閩南語泉州話以及閩東語福州話也存在一定淵源,其中文白異讀與閩南語相似,連讀變調則與閩東語更相近。.
查看 清濁音和莆田話
聲碼器
聲碼器(Vocoder,),源自人聲編碼器(voice encoder)的縮寫,又稱语音信号分析合成系统,對聲音進行分析與合成的系統,主要應用於合成人類語音。此編碼器主要的概念是將聲音編碼之後再進行傳輸,允許更多的語音頻道共享同一個的無線電電路或海底電纜。聲碼器可以用硬體或軟體的方式來實作,目前被廣泛應用於電子樂器上。.
查看 清濁音和聲碼器
聲調輪廓
聲調輪廓(tone contour)或語調輪廓、聲調符號,其意思是指在一種聲調語言中,音節的音高如何因為聲調之不同而改變。輪廓通常以兩個或三個數字表示,或者可以用象形圖顯示。.
查看 清濁音和聲調輪廓
聲門音
聲門音(glottal consonant、聲門輔音,古漢語:喉音),現代亦稱「喉音」,是用声门發出的辅音。許多語音學家認為它們,或則至少是所謂的摩擦音,或是一種「過渡狀態的喉音」且沒有一絲如其它輔音該有的語音;事實上,有些人認為他們一點也不像是輔音。然而,在語言學上聲門塞音至少表現出像是典型的輔音、比如在南島語系的鄒語裡。.
查看 清濁音和聲門音
联诵
联诵(法语:liaison)是法语单词中最后一个通常不发音的辅音字母在下一个词为元音开头时由于节奏组的需要而发音且合并到后续元音的現象。例如les因s不发音而读为,但les enfants中的s就合并到enfants而读为。 英語英式發音中以r為詞尾的單詞也有聯誦現象。例如Worker发音,但worker of中的r和of合并構成。.
查看 清濁音和联诵
達悟語
漢人遷台之前的台灣南島語言分布圖(按 Blust, 1999)Blust, R. (1999). "Subgrouping, circularity and extinction: some issues in Austronesian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in E. Zeitoun & P.J.K Li (Ed.)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Eigh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stronesian Linguistics (pp.
查看 清濁音和達悟語
達悟語音系
達悟語音系(Tao phonology)為達悟語之音系。而其音系之音位大都使用適當的Unicode符號來標示。在台灣南島語的書寫系統的訂定上,元輔音之音系表原則上都是先「發音部位」(橫列)、後「發音方法」(縱列)、再考量「清濁音」,來訂定其音系之音位架構。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語言書寫系統",台語字第0940163297號,原民教字第09400355912號公告,中華民國94年12月15日.
查看 清濁音和達悟語音系
非洲语言
非洲估计有1000多个语言,这个事实一直让语言政策在新殖民时代成了关键问题。在非洲的本土语言之中,有的使用者有数千万之多,有的使用者才几百人以下,其中很多为濒危语言。.
查看 清濁音和非洲语言
衢州话
衢州話(国际音标:)指浙江省衢州市市轄區的方言,屬吳語金衢片(舊分區法中屬處衢片龍衢小片),通行於衢州市區、巨化生活區及近郊,使用人口約50萬,市區人和周圍農村的人稱衢州話為城裏話或城裏腔以作區別。 衢州話保留了中古全濁聲母,聲母分清音不送氣、送氣和濁音三組,即聲母——當 ≠ 湯 ≠ 唐 ;入聲韻短促有喉塞,如:木 頭 ≠ 饅 頭,此外衢州話的詞匯有自身特色,如“汏”(洗)、“囥”(藏)、“隑”(斜靠)、“廿”(二十)、“鑊”(鍋子)、“弗”(不);文白異讀豐富,語法也和普通話及其他漢語方言有一些差別。 就吳語內部來說,衢州話與鄰近的蘭溪話、金華話十分接近,因為這些地方語言變化的歷史幾乎一致。有人認為衢州話的聽感和其受影響很深的杭州話相像。衢州話和上海話也可以試著交流。.
查看 清濁音和衢州话
西山话
西山話(吳語西山話:--,國際音標:),又稱山上閑話,分佈于江蘇太湖西山地区,是吳語太湖片的一种方言。西山話和周邊的吳語方言都有部分相似之處,語音較為獨特,內部有一定差異性。 西山話和邊上的東山話有區別,和蘇州話、吳江話、湖州話也有區別,並不完全類同于周邊任何一種吳語方言。.
查看 清濁音和西山话
西班牙语正写法
西班牙语正写法是一套指导西班牙语书写的规则,其字母系统使用拉丁字母。其可准确的反映音位,特别是与更加不透明和相比,具有字位到发音相对一致的映射;换句话说,其单词的发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根据其拼写预测;其标点符号与其它罗曼语族语言和英语类似。 Category:正写法 Category:拉丁字母系统.
查看 清濁音和西班牙语正写法
西部裕固语
西部裕固語(西部裕固語:Yughur tili)是西部裕固族所用的語言,屬於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東部突厥語支西伯利亚语组,西部裕固語是回鹘语直系后裔,其承继了回鹘语的语言特征,甚至部分保留着回鹘语中的计数方式。与之最接近的语言是哈卡斯语和图瓦语,而与同被视为回鹘语直系后裔的维吾尔语并不能沟通;與屬於蒙古語族的東部裕固語同样不能溝通。 使用人口約4,600人,主要分布在中國甘肅省張掖市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的大河區和明花區。使用者多通曉漢語。.
查看 清濁音和西部裕固语
西拉雅語
漢人遷台之前的台灣南島語言分布圖(按 Blust, 1999)Blust, R. (1999). "Subgrouping, circularity and extinction: some issues in Austronesian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in E. Zeitoun & P.J.K Li (Ed.)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Eigh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stronesian Linguistics (pp.
查看 清濁音和西拉雅語
西拉雅語音系
西拉雅語音系(Siraya phonology)為西拉雅語之音系。而其音系之音位大都使用適當的Unicode符號來標示。在台灣南島語的書寫系統的訂定上,元輔音之音系表原則上都是先「發音部位」(橫列)、後「發音方法」(縱列)、再考量「清濁音」,來訂定其音系之音位架構。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族語書寫系統),"原住民族語言書寫系統",台語字第0940163297號,原民教字第09400355912號公告,中華民國94年12月15日.
查看 清濁音和西拉雅語音系
馬拉雅拉姆文
拉雅拉姆文()是一種婆羅米系元音附標文字,通常用來書寫馬拉雅拉姆語,它是印度喀拉拉邦的主要語言,在世界上有3600萬人講這門語言。孔卡尼語,實際上是兩門獨立語言(ISO 639-3: knn和gom)儘管相對罕見但也有時用它書寫。這種文字也用來書寫一些次要語言如Paniya語、Betta Kurumba語和Ravula語。在另一方面,馬拉雅拉姆語在歷史上用多種不同的文字書寫。即使今天它有時也用馬拉雅拉姆阿拉伯文書寫,主要用於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穆斯林中。.
查看 清濁音和馬拉雅拉姆文
香港粵語
香港粵語(Hong Kong Cantonese)亦稱港式粵語,為流通於香港社會的粵語,香港人一般慣稱為「廣東話」。香港粵語源於廣州,故與西關口音廣州話互通,不過與粵語其他分支則有較大分別。隨著各地交流頻密,香港粵語中之部份詞彙被借用至其他粵語使用地區,包括回流廣州,互相影響。香港粵語以廣州話為基礎,加入英語,結合香港自身日常文化而成;其特色是加入及融合了不少英語及其他外來詞,亦有香港特色的口語、詞彙、俚語、俗語及粗口,以及各行各業術語等。 根據2001年到2011年香港人口普查,廣州話為香港的壓倒性通用語言,89.5%人以此為常用語言,次位為英語,佔3.4%,使用者多為香港華人以外的族群;第四位的福建話(閩南話)為1.1%;第五位、第六位及第八位分別為客家話、潮州話和上海話分别為0.9%、0.7%、0.3%;普通話為1.4%,由第六位升至第三位;第七位的他加祿語和第九位印尼語多為外籍傭工使用。.
查看 清濁音和香港粵語
马拉加斯语
拉加斯語 (Malagasy,maa.laa.gaas) 是一種南島語系語言,為馬達加斯加的官方語言之一,馬拉加斯語接近於婆羅洲南部,南加里曼丹巴里托河一帶的語言,尤其是有90%詞彙與瑪安延語(Ma'anyan language)相同。這是因為馬達加斯加在一千五百到兩千年前被印尼人殖民時,許多的人是來自婆罗洲的緣故。現代的馬達加斯加人是原本的印尼殖民者和東部非洲人與阿拉伯人混血而成的,現代的馬拉加斯語中也有一些來自英語、法語、非洲班圖人語言和阿拉伯語的借詞。 馬拉加斯語的基本語序為VOS順序。.
查看 清濁音和马拉加斯语
高地德語子音推移
在歷史語言學裡,高地德語子音推移(Hochdeutsche Lautverschiebung,High German consonant shift),又名第二次(日耳曼語)子音推移(Zweite Lautverschiebung,Second Germanic consonant shift),是在西日耳曼語方言連續體區域的南部地區所發生的,可分為數階段的語音變化的總稱,這個變化可能是在三到五世紀間開始的,而且大部份的變化,都在九世紀,也就是目前已知最早的高地德語文獻的書寫年代前就已完成。歷經此變化的語言,也就是古高地德語,和其他沒歷經過此音變的大陸西日耳曼語言有著清楚的分界,古高地德語亦可藉此和完全沒受到此推移影響的語言,也就是古英語,做出清楚的分別。.
查看 清濁音和高地德語子音推移
高淳话
淳话,指南京高淳所使用的地方方言,屬吳語而非江淮官話。 《中国语言地图集》把高淳话归为吴语宣州片太高小片,但东部部分乡镇属于吴语太湖片毗陵小片金坛話 。.
查看 清濁音和高淳话
魯凱語
bot.
查看 清濁音和魯凱語
魯凱語音系
魯凱語音系(Rukai phonology)為魯凱語之音系。而其音系之音位大都使用適當的Unicode符號來標示。在台灣南島語的書寫系統的訂定上,元輔音之音系表原則上都是先「發音部位」(橫列)、後「發音方法」(縱列)、再考量「清濁音」,來訂定其音系之音位架構。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語言書寫系統",台語字第0940163297號,原民教字第09400355912號公告,中華民國94年12月15日.
查看 清濁音和魯凱語音系
训令式罗马字
训令式罗马字(訓令式ローマ字)是日语罗马字的一种,由日本政府在1937年以内阁训令第3号公布。1954年进行修订后,以内阁训令第1号重新公布。 训令式罗马字是在日本式罗马字的基础上修改而来。日本式罗马字也是ISO 3602的严式转写法。.
查看 清濁音和训令式罗马字
诸城市
诸城市,今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潍坊市,1987年由前身诸城县撤县设市改制而来,开皇十八年始称诸城,因县西三十里汉朝县城诸县而得名,古称「东武」、「密州」,因有大量恐龙化石出土,又名「中国龙城」。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泰沂山脉与胶潍平原交界处,潍坊市最南端,东邻青岛市,西临日照市。全市面积2182.7平方千米,下辖13 处镇街、1 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35 个社区,常住人口 108 万。.
查看 清濁音和诸城市
豎琴
豎琴,是一種大型撥弦樂器,是現代管弦樂團的重要樂器之一。豎琴可作獨奏、重奏和合奏,屬多功能的複音樂器。其流傳地區甚廣,在歐洲、美洲和亞洲等地區亦有出現豎琴類的樂器。豎琴在古埃及稱為貝尼琴,古希臘和古羅馬稱為里拉琴,中國又有一種稱之為箜篌的豎琴。.
查看 清濁音和豎琴
豐語
豐語或芳语(本族語名稱:Fon gbè,發音作)是尼日尔-刚果语系大西洋-刚果语族沃尔特-刚果语支格貝語支的一種語言。豐語主要通行於貝寧當地的豐族之間,並有大約170萬的使用者。和其他格貝語支的語言類似,豐語是種分析語,其基本語序為主詞─動詞─受詞。.
查看 清濁音和豐語
貴陽話
貴陽話(本地發音:kueɪ˨˦ iɑŋ˨˩ xua˨˦),指貴州省貴陽市的漢語方言。由於貴陽話新派變化較大,撮口呼完好,實際上應視為川黔片成渝小片的方言,因此本文介紹的貴陽話只指老貴陽話,即上世紀80年代左右的貴陽主流口音。.
查看 清濁音和貴陽話
賽夏語音系
賽夏語音系(SaySiyat phonology)為賽夏語之音系,其音系之音位大都使用適當的Unicode符號來標示。在台灣南島語的書寫系統的訂定上,元輔音之音系表原則上都是先「發音部位」(橫列)、後「發音方法」(縱列)、再考量「清濁音」,來訂定其音系之音位架構。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語言書寫系統",台語字第0940163297號,原民教字第09400355912號公告,中華民國94年12月15日.
查看 清濁音和賽夏語音系
賽德克語
漢人遷台之前的台灣南島語言分布圖(按 Blust, 1999)Blust, R. (1999). "Subgrouping, circularity and extinction: some issues in Austronesian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in E. Zeitoun & P.J.K Li (Ed.)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Eigh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stronesian Linguistics (pp.
查看 清濁音和賽德克語
賽德克語音系
賽德克語音系(Seediq phonology)為賽德克語之音系。而其音系之音位大都使用適當的Unicode符號來標示。在台灣南島語的書寫系統的訂定上,元輔音之音系表原則上都是先「發音部位」(橫列)、後「發音方法」(縱列)、再考量「清濁音」,來訂定其音系之音位架構。.
查看 清濁音和賽德克語音系
贛語
贛語是江右民系使用的主要语言,亦稱贛話,为漢藏語系漢語語族的一門聲調語言,主要通行於江西中北部、湖南東部、湖北東南部、安徽西南部和福建的西北部等地區,是該些地區事實上的公用語。使用贛語的人口大約在4800萬,約佔中國人口的4%左右。 贛語是汉语的一支。若視漢語為一種語言,則贛語是它的一级方言,下分數支二級方言。若視漢語為“漢語族”,視贛語為獨立語言的話,則吳贛語下有數支贛語的方言。無論如何劃分,贛語的地位都跟官話、粤语、吳语、闽语、晉语、湘语、客语等相同,要麼同為獨立語言,要麼同為漢語下的一級方言。 贛語可分為九片方言,以南昌話為代表。贛語內部的各方言具有较多共同特点。 贛語也是一種聲調語言,這點跟漢語下的一眾語言相同。.
查看 清濁音和贛語
越南語音系
越南語音系(Vietnamese phonology),構詞絕大多數以單音節(或稱字)爲單位。越南語的音節可由聲母、介音(韵頭)、元音(韵腹)、韻尾、聲調五部分構成。.
查看 清濁音和越南語音系
車臣語
車臣語(Нохчийн мотт)大約有1,300,000人使用,大多數使用者住在俄羅斯联邦的自治共和国车臣共和国,並及其它地區的車臣人。.
查看 清濁音和車臣語
軟顎鼻音
軟顎鼻音是輔音的一種,中文俗稱後鼻音,在國際音標中以表示,在X-SAMPA中以表示。普通話的 /ang/、/eng/、/ing/、/ong/ 的韻尾就是此音。.
查看 清濁音和軟顎鼻音
鼻濁音
鼻濁音()是日語中濁音的子音發音時由鼻子發音,所產生的聲音。只有が行(か行的濁音)有可能用鼻濁音的方式發音,以國際音標符號為 /ŋ/。 一般鼻濁音發音的假名和濁音相同,也就是在假名加上濁音點「゛」。不過在一些強調發音的專業領域,鼻濁音發音的假名會在假名加上半濁音點「゜」,即か゚、き゚、く゚、け゚、こ゚。鼻濁音的發音是軟顎鼻音,和ま行的發音/m/和な行的發音/n/都屬於鼻音的一種。 標準的日語(如NHK播報員的發音)中,が行,也就是が、ぎ、ぐ、げ、ご多半都會用鼻濁音的方式發音,稱為か行鼻音。.
查看 清濁音和鼻濁音
齿龈边近音
齒齦邊音( alveolar lateral approximant、dental, alveolar and postalveolar lateral approximants)是輔音的一種,用於一些口語中。齒齦邊音、齒邊音、和齒齦後邊音在國際音標的符號都是,X-SAMPA音標的符號則是。 齒齦邊音基本上是一種濁音(濁齒齦邊近音)。 清齒齦邊近音,這個發音,在藏緬語族很常見,但其他地區極罕見。 這一種清齒齦邊近音跟濁齒齦邊近音對立,發音方式差別在於發音的中途。 並沒有一種語言以本音跟清齒齦邊擦音 相對立。.
查看 清濁音和齿龈边近音
齒齦近音
齒齦無擦通音是輔音的一種,用於一些口語中。齒齦無擦通音、齒音、和齒齦後音在國際音標的符號都是,X-SAMPA音標的符號則是。齒齦無擦通音在國際音標的符號是反轉的小楷。漢語中無此音。.
查看 清濁音和齒齦近音
龍游話
龍--方言,俗稱龍游話,是吴语的一种方言,属金衢片(舊分區法中屬處衢片龍衢小片),使用地区为浙江省龍游縣,以龍游城裏方言為代表。.
查看 清濁音和龍游話
辅音
輔音,或称子音,在發音語音學中是語音的一類,與元音相對,發音時氣流在發音器官某一部分受到完全或部分阻礙。.
查看 清濁音和辅音
迪爾巴爾語
迪爾巴爾語(英語:Dyirbal或Djirubal)是一種通行於昆士蘭東北部數名迪爾巴爾部落居民之間的澳大利亚原住民语言。它是帕马-恩永甘语系迪爾巴爾語族的語言之一。它有著許多在語言學家之間相當出名的特徵。 自1972年其關於其語法最終的內容出版以來,這語言已因社群裡年輕一輩的人不再使用這語言之故,而變得距語言滅絕更近一步了。.
查看 清濁音和迪爾巴爾語
近代汉语
近代汉语指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之间以早期白话文献为代表的汉语。近代汉语的上限学界的观点相去较远,最早的定为5世纪(六朝),最晚的定为13世纪(宋末元初),前后相差800多年。随着时间的推移,近代汉语以元大都、明南京、北京等首都地区的官方用语为代表,从明代至20世纪40年代,現代标准语称为官话。有时也称以現代标准语为代表的北方话为官话,它是现代官话方言的前身。.
查看 清濁音和近代汉语
近音
近音(前稱無擦通音)在語音學中是指一類介乎元音和輔音的聲音。發近音時,兩個發音部位彼此靠攏,組成聲腔並且收窄,但仍然有足夠空間予氣流流動,產生的湍流較弱。(如果聲腔收窄程度加劇,湍流會產生,形成擦音。)由於近音和元音相似,故此清音的近音比較少見。近音除了可以是中央輔音,亦可以是邊音。如果是邊音的近音,可以直接簡稱為邊近音。.
查看 清濁音和近音
興化平話字
興化平話字(Hing-hua̍ báⁿ-uā-ci̍;Hinghwa Romanized)是一種用於書寫莆仙語(興化語)的羅馬拼音系統,為教會羅馬字之一。1890年由基督教美以美會傳教士蒲魯士夫婦發明並推行。興化平話字是歷史上第一套使用拉丁字母表記莆仙語的文字系統,為基督教在莆田傳播發揮重要貢獻。.
查看 清濁音和興化平話字
舒格南语
舒格南语或识匿语、舒格南话、舒格南方言是归属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伊朗语支东伊朗次语支帕米尔诸语言的一种语言,是分布于塔吉克斯坦戈爾諾—巴達赫尚自治州以及毗邻的阿富汗巴达赫尚省的高原塔吉克族的本民族语言。舒格南语接近于中国境内的色勒库尔语。.
查看 清濁音和舒格南语
蘭谿話
兰溪方言,俗稱兰溪話,是吴语的一种方言,属金衢片(舊分區法中屬婺州片),使用地区主要为浙江省兰溪市,以兰溪城裏(原蘭江鎮)方言為代表。.
查看 清濁音和蘭谿話
阻礙音
阻礙音或阻塞音和響音相對,指阻礙氣流外出,令聲腔氣壓升高的輔音。發音時,氣流通道有閉塞、間隙或兩者同時發生,產生摩擦,並與噪音元素有關聯,又有清濁音之分。 阻礙音細分為幾類,包括塞音、擦音和塞擦音。雖然原始的阻礙音是清音,但濁阻礙音亦相當普遍。這與響音相反,因為絕大部分響音都是濁音。.
查看 清濁音和阻礙音
阿卡德語
阿卡德语(lišānum akkadītum,𒀝𒂵𒌈,ak.kADû,Akkadian)是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使用的一种亚非语系闪族语言。作为已知最早的闪族语言,阿卡德语使用源于古苏美尔语的楔形文字书写。该语言得名于两河文明名城阿卡德。江慧真/台北報導,"芝加哥亞述字典重現古阿卡德語", 中國時報,2012-08-05/00:59.
查看 清濁音和阿卡德語
阿塞拜疆语
阿塞拜疆语(Azərbaycan dili, Azəri dil, Азәрбајҹан дили, آذربايجان ديلی, Azərbaycan-türkcəsi, آذربایجان-تورکجەسی)。属阿尔泰语系南支突厥语族,是阿塞拜疆的官方语言。其与土耳其语,土庫曼語和克里米亞韃靼語有很大的联系,可互通。在2.3至3千万阿塞拜疆语使用者中,大概1.6至2.3千万人在伊朗、7百万人在阿塞拜疆,在其他较少的社群也有约80万人使用阿塞拜疆语。 在伊朗使用的阿塞拜疆语,受到波斯语的影响,在《民族语》中称为“南阿塞拜疆语”,而阿塞拜疆用的被称为“北阿塞拜疆语”。.
查看 清濁音和阿塞拜疆语
阿巴扎人
阿巴扎人(abazins or abazinia;Абази́ны;切爾克斯語: Абазэхэр;Abazalar;أباظة),又譯“阿巴札人”或“阿巴茲人”,是主要分布於俄羅斯聯邦卡拉恰伊-切尔克斯共和国和阿迪格共和国境內的一個民族,信仰遜尼派伊斯蘭教。根據2010年俄羅斯人口普查,有43,341阿巴扎人居住在俄羅斯。国外則分布在土耳其、埃及 、叙利亚、约旦、亞美尼亞及烏克蘭。.
查看 清濁音和阿巴扎人
阿巴扎语
阿巴扎语(Абаза Бызшва 或 Abaza Byzšwa;Абазэбзэ ;Абаза бызшва),又名阿巴札语、阿巴茲语, 是阿巴扎人的语言,主要使用于俄罗斯联邦的卡拉恰伊-切尔克斯共和国的高加索山区。它有两种方言,即阿什科勒瓦方言和作为标准书面语的塔潘达方言。 从1932年至1938年,阿巴扎语一直是用拉丁字母书写的。自1938年起,在俄罗斯境内的阿巴扎语使用者开始用基里尔字母来拼写该语言。而在土耳其,阿巴扎语依然被人们用拉丁字母来书写。目前在俄罗斯境内共有大约三万五千名使用阿巴扎语使用者,在土耳其另有大约一万名使用者,另外在德国和美国等地也有一些阿巴扎人说这种语言。 阿巴扎语和其同属于高加索语系西北高加索语族的其他亲属语言一样,是一种高度黏着的语言。与其亲属语言一样,它也有着庞大的辅音音位系统(六十三个辅音音位),且元音音位系统很小(仅有两个元音音位)。它和阿布哈兹语很接近,两者是互通的,即两种语言的使用者都可以理解对方的语言。但阿巴扎语也有一些地方表现出了阿布哈兹语所不具备的特点,例如阿巴扎语中有浊咽擦音,比方说在“三月” (阿巴扎语:гӀапынхъамыз,国际音标:)这个词中。因此,阿巴扎语被语言学家认为是最难学的一种高加索语言。W·S·艾伦、布莱恩·欧贺林和约翰·科拉鲁索等人都曾对阿巴扎语进行过研究。.
查看 清濁音和阿巴扎语
阿布哈茲語
阿布哈茲語屬高加索诸语言西北高加索語支,使用人口十多萬,其中大部分居住在阿布哈兹共和国境内。.
查看 清濁音和阿布哈茲語
阿美語
'AmisPangcah |familycolor.
查看 清濁音和阿美語
阿美語音系
阿美語音系('Amis phonology、Pangcah phonology)為阿美語之音系。而其音系之音位大都使用適當的Unicode符號來標示。在台灣南島語的書寫系統的訂定上,元輔音之音系表原則上都是先「發音部位」(橫列)、後「發音方法」(縱列)、再考量「清濁音」,來訂定其音系之音位架構。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語言書寫系統",台語字第0940163297號,原民教字第09400355912號公告,中華民國94年12月15日.
查看 清濁音和阿美語音系
阿法爾語
阿法爾語(Afar,Qafár af)屬於低地東庫希特語支,與薩霍語(Saho language)最接近,使用的地區包括埃塞俄比亞、厄立特里亞和吉布提,使用者的識字率約百分之1至3,而使用阿法爾語的阿法爾人有150萬。與其他東庫希特語支一樣,阿法爾語採用主賓謂結構。.
查看 清濁音和阿法爾語
閩南語音系
閩南語音系(Southern Min phonology)是基於閩南語音韻之變化所形成之音系。閩南語腔調凡多樣化。一般閩南語腔調大抵以廈門腔、臺灣腔為普遍。閩南語各式腔調的使用者,主要分布在福建南部、广东东部的潮汕地区及海陸豐地區、廣東舊香山縣的部份地區(包括隆都、得能都、四大都、三鄉、淇澳島)、广东西部(包括雷州半岛、湛江、电白)、海南岛、闽西龙岩市区与漳平一带、浙江南部部分地区(包括苍南、平阳、洞头、玉环、温岭)、臺灣、以及東南亞的華人社群。闽东宁德市的福鼎沿海一带亦存在眾多閩南語的方言島。底下分幾個語音要點說明。.
查看 清濁音和閩南語音系
閩南方言拼音方案
閩南方言拼音方案(;又稱:閩南拼音/;簡稱:閩拼方案/、閩拼/)是一套將中國閩南地區之闽南语口语拉丁化标音系統。该系统基於廈門话口音制定,同时制定了泉州话版本和漳州话版本。而另稱「普閩典方案」來自於1982年10月廈門大學主編的普通話閩南方言詞典一書。閩南方言拼音方案偶尔也被叫做「闽南话注音方案」。林寶卿《普通話閩南方言常用詞典》廈門大學出版社,廈門,2007年10月.
查看 清濁音和閩南方言拼音方案
閩越語
閩越語是中國秦漢時期七閩、閩越(今福建省)地域的原始語言,與今日的侗台語系有密切關聯。閩越語是今日漢語族閩語支各語言的底層組成部分,其聲韻特色仍保留於今日閩語諸語言中。.
查看 清濁音和閩越語
藏語音系
藏語音系(Tibetan phonology)為標準藏語之音系,藏語音系屬於汉藏语系語言的音系之一。.
查看 清濁音和藏語音系
闽语
閩語(Mìng-ngṳ̄;Bân-gú;Máng-gṳ̂;Mâing-ngṳ̌),在中国大陆俗称福建话(Hók-gióng-uâ;Hok-kiàn-ōe),即汉藏语系汉语族閩語支,為傳統的「漢語族七大语言」架構中的語言(漢語方言)之一。閩語實質上是一群相互關聯的聲調語言,主要分布地为中国大陆的福建、海南、浙江南部、广东東南部和南部,以及臺湾、新加坡、馬來西亞、海外閩台裔人群。閩語是汉语的一支。若視漢語為“漢語族”,再加上閩語內部分歧無法互通,視閩語為獨立一語支的話,其下再分為沿山閩語與沿海閩語兩語群,兩語群下則有數支閩語的語言。若視漢語為一種語言,則閩語是它的一级方言,下分數支二級方言片。 閩語在閩南人口最多的台灣有相當大數量的使用者,影響力僅次於官話(現代標準漢語)。閩語在其他国家華人居住地区也有相當規模的影响力。在海外華人社群中,闽南语影響力僅次於粵語。截止至2002年,以各种闽语为母语的總人口數大約在7500萬以上,比粵語使用人口多,但在海外的分佈範圍不如粵語廣。 閩語(包括其下的各支閩語言)也是聲調語言,這點跟漢語下的一眾語言相同。 闽语的形成是多源流的。其中存在闽越语(閩越人的語言)的底層詞彙,上古時期吳語和楚語(湘語)的詞彙也有留存。後來在六朝和唐末五代時期,先後由中原移民帶來上古汉语和中古汉语的中原汉语因素,逐漸形成定型的系統。侯精一主編,《現代漢語方言概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208~209頁闽语也是汉语族中保留上古汉语特色较多的一个语言。 閩語被看作是汉语族中语言现象最复杂、内部分歧最大的一支;尤其是在福建中部的山区,方言分布极为复杂,素有“十里不同音”之称。1955年,中国大陆学术界将闽语作为一个语支,下分闽南、闽北两语;1963年则合而为一,下分闽南、闽东、闽北、闽中、莆仙五种语言。 福建是闽语的中心地带。后来因闽南人移民到海南、臺灣、广东南部以及浙江东南部沿海,使用闽语范围随之扩张。后来因为福建人的大量对外移民,在东南亚與北美地區也有相當多華人使用各种闽语。其中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尼、菲律賓等东南亚国家的華人就屬闽南人移民数量最多,当地所稱的福建話指閩南語的泉漳片。.
查看 清濁音和闽语
蒙達人
蒙達人(英語:Munda people)是分佈於印度東北與孟加拉的少數民族,約有400萬人口。他們是少數不使用種姓制度的印度民族,而是以「帕哈系統」為主要的社會制度。同時,蒙達人也是融合多個信仰的民族,包括薩納教、基督教、印度教。.
查看 清濁音和蒙達人
邁錫尼希臘語
script 邁錫尼希臘語是希臘語的已知最古老的形式,多利亞人入侵前,在邁錫尼時期(公元前16至前12世紀)使用於希臘大陸和克里特島上。它保存在綫形文字B寫的題字中,這種文字是公元前14世紀前在克里特島上發明的。這種題字的多數實例都在克里特島中部的克诺索斯和伯羅奔尼撒半島西南部的Pylos所發現的泥板上。這種語言以首次發掘出來的地方邁錫尼命名。 這些泥板長時間無法破解,所有可能的語言都嘗試過了,直至迈克尔·文特里斯等在1953年通過證明這門語言是希臘語的早期形式的證據優勢而破解了這種文字。 在泥板上文本多數是列表和清單。沒有幸存的散文敘述,更少有神話和詩歌。但從這些記錄中仍可瞥見關於使用它們的人和在所謂希臘黑暗時代前夕的邁錫尼時代的很多事情。.
查看 清濁音和邁錫尼希臘語
邏輯語音系
邏輯語音系(Lojban phonology)為邏輯語之音系。逻辑语力求言文一致,即书写与发音一致,为此订立了严格的发音规则。.
查看 清濁音和邏輯語音系
邪母
邪母(z)是中古漢語的一個聲母,屬齒音精組,濁音聲母。.
查看 清濁音和邪母
邵語
漢人遷台之前的台灣南島語言分布圖(按 Blust, 1999)Blust, R. (1999). "Subgrouping, circularity and extinction: some issues in Austronesian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in E. Zeitoun & P.J.K Li (Ed.)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Eigh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stronesian Linguistics (pp.
查看 清濁音和邵語
邵語音系
邵語音系為邵語言之音系。下列子母音表中的音素大都使用適當的Unicode符號來標示。台灣南島語的書寫系統的訂定,原則上都是先「發音部位」(橫列)、後「發音方法」(縱列)、再考量「清濁音」,來訂定其書寫字母。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語言書寫系統",台語字第0940163297號,原民教字第09400355912號公告,中華民國94年12月15日.
查看 清濁音和邵語音系
锡伯语
style.
查看 清濁音和锡伯语
鄒語
bot.
查看 清濁音和鄒語
鄒語音系
鄒語音系(Cou phonology)為鄒語之音系。而其音系之音位大都使用適當的Unicode符號來標示。在台灣南島語的書寫系統的訂定上,元輔音之音系表原則上都是先「發音部位」(橫列)、後「發音方法」(縱列)、再考量「清濁音」,來訂定其音系之音位架構。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語言書寫系統",台語字第0940163297號,原民教字第09400355912號公告,中華民國94年12月15日.
查看 清濁音和鄒語音系
臺灣客家語
臺灣客家語(,四縣腔臺灣客拼:Toiˇ Vanˇ Hagˋ Gaˊ Ngiˊ,海陸腔臺灣客拼:Toi Van Hag Gaˋ Ngiˋ;Taiwan Hakka),又稱臺灣客家話,是臺灣客家人所使用的客家語,主要源於粵東,及少部份的閩南、閩西地區,於1993年統計約有236.6萬人使用,日治時期常被稱作廣東語,並出版諸多相關作品。 臺灣的客家語主要為四縣及海陸兩種腔。但其中又以四縣腔較為強勢,在公共場合(如車站)皆採此腔發音。四縣話與海陸話對同一個字的發音基本上一致或相似,但聲調的調值卻正好相反,形成兩者在讀同一句話時,出現聲調你高我低、你升我降的有趣唱反調情形。 而由於在聲調的轉換上是有規則可循的,因此兩個分別講四縣話和海陸話的人,尚且能順利溝通。同時,四縣話與海陸話的使用人口數,達到台灣客家語使用人數的9成以上。 此外,另有少數地區亦說大埔、饒平、詔安、永定、長樂等腔,合稱「四海永樂大平安」。其中永定、長樂兩個腔調幾乎完全退居個人家庭,目前較活躍而有完整分布區的為四縣、海陸、大埔、饒平、詔安,其之間語言互通的關係或族群多寡的分布正好成「四海大平安」之次序所排列。 調查結果發現,在符合《客家基本法》定義且會說客語的客家民眾當中,與他人溝通的客語腔調以「四縣腔」的比例最多(56.1%),其次為「海陸腔」(41.5%),其他如「南四縣腔」(4.8%)、「大埔腔」(4.2%)、「饒平腔」(1.6%)、「詔安腔」(1.3%),使用其他腔調的比例占 0.5%。 由於臺灣長久以來以閩南語(福佬話)為絕對強勢,很高比例客家人因環境因素而能聽解閩南語,甚至完全福佬化,成為福佬客。中華民國接管臺灣後又有國語運動之緣故,導致臺灣客語文化面臨空前流失。據中華民國客家委員會於2004年所做之調查,1974年以前出生的年輕客家人有3成能聽解客語,而僅1成可流利使用;在家庭語言方面,1974年以前出生的客家子女約有60%使用國語、20%使用臺灣閩南語、未滿10%使用臺灣客家語。不過近年來,臺灣人意識到保護客家文化和客家語的重要性,設立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訂定《客家基本法》以保護之,並規定客家語為法定大眾交通工具播報用語言之一。2016年1月,蔡英文於電視政見會中承諾,在她當選總統之後,會把客語正式的定為國家語言,並於2017年12月29日三讀通過客家基本法修正案,正式將台灣客家語列為國家語言。 目前臺灣客家語的學術研究單位有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國立聯合大學客家研究學院及全球客家研究中心、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
查看 清濁音和臺灣客家語
臺灣客家語拼音方案
客家語拼音方案,原名臺灣客家語拼音方案(客語白話字:Thòi-vàn Hak-kâ-ngî Phîn(Piâng)-yîm Fông-on)為目前中華民國教育部所公告的臺灣客家語羅馬字拼音方案。 2008年中華民國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以2003年公告之「臺灣客語通用拼音方案」為基礎進行修訂,並增加四縣腔、海陸腔、大埔腔、饒平腔、詔安腔等五腔音節表附錄,2009年微調內容後再度修訂公布。 2012年增加南四縣腔拼音資料,調整拼音方案內容說明,並將「臺灣客家語拼音方案」改為「客家語拼音方案」,同年11月公布。.
臺灣國語
臺灣國語是指帶有臺灣話腔調或用詞的中華民國國語。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在官方網站所列的研究重點中,將臺灣國語列為臺灣本土語言分項下,並作為主要研究對象之一。.
查看 清濁音和臺灣國語
臺灣話
臺灣話(方音),又稱為臺灣閩南語,是指在臺灣通行的閩南語,為閩南語泉漳片之變體,主流腔調與福建省之廈門話和漳州話相近。近代以來常以臺語(方音)稱之,日治時期稱為臺灣語(),並出版了許多與日語對譯之作品。一般英語稱之為Taiwanese或Taiwanese Hokkien。以其為母語的閩南裔臺灣人是臺灣第一大族群。 自明鄭與清治時期起,特别是渡臺禁令開放後,大量中國大陸移民進入臺灣,其中以福建南部(閩南)的泉州府和漳州府的居民佔多數;其所帶來的閩南語逐漸在各地演變分化,並融入荷蘭語、日語及原住民語言等語言於其中,使得臺灣話與福建的閩南語在詞彙使用及腔調上存在有不少差異。隨著漳泉移民(閩南裔台灣人)的居住範圍擴及臺灣各地,其語言逐漸成為臺灣本島最主要的通行語言之一;雖然日治時期、戰後時期時,官方先後推行日語與國語(華語),臺灣話現今依然於臺灣普遍可聞。根據2009年所發表的《臺灣年鑑》,臺灣民眾約有73%能夠說臺灣話。戰後初期,小學是可以臺灣話來教漢文的,但在歷經數十年的講國語政策後,目前的教育體制,用臺灣話教學授課遠不及華語的使用量,且對於臺灣話書寫的規定也未盡完善,使得臺灣話人口後代的年輕族群已無法流暢使用該語言。若無出現新的強力政策轉捩點,三十年內臺灣話因政策和教育不彰將可能在年輕世代上斷送。 總體上說,臺灣話在北部為偏泉混合腔,中南部平原偏內埔腔,西部沿海偏海口腔。漳州移民主要居住在中部平原地帶、北部沿海地區及蘭陽平原,被稱為內埔腔;泉州移民主要居住在中部沿海地區、臺北盆地,被稱為海口腔,南部則為泉漳混合區。而「泉州人居住在海濱,漳州人居住在內陸平原」的說法,僅在中部符合此一分布。.
查看 清濁音和臺灣話
臺灣語言音標方案
臺灣語言音標方案(Taiwan Language Phonetic Alphabet,TLPA)是台灣語文學會於1991年期間針對臺灣語言所制定的音標系統,內含臺灣閩南語音標系統、臺灣客家語音標系統、臺灣原住民語音標系統等三套系統。1998年元月教育部公告使用前兩套。《》中華民國教育部,1998年1月12日2003年2月教育部在客語部份改採臺灣客語通用拼音方案。閩南語部份再經和國際語音符號、教會羅馬字系統整合後,教育部於2006年10月14日公布為「臺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
查看 清濁音和臺灣語言音標方案
臺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
臺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Tâi-uân Bân-lâm-gí Lô-má-jī Phing-im Hong-àn),簡稱為台羅拼音或台羅(TL),為中華民國教育部公布的臺灣閩南語拼音方案。此套拼音並非完全新創,而是整合原有的白話字(POJ,以傳統羅馬字寫成)以及台灣語言音標方案(TLPA)的閩南語音標部份而來。台羅拼音方案與白話字的相容性良好,可以視為白話字的增補或發展上的分支。在臺灣,使用白話字的社群有較高的意願使用台羅拼音,同時,在官方地位方面台羅拼音方案取代了TLPA。然而,在台灣以外的國家或地區,台羅拼音未必能夠全面取代白話字。台灣亦仍有基於堅持傳統,繼續使用白話字的人。.
臺灣方音符號
方音符號(ㄏㆲ ㄧㆬ ㄏㄨˊㄏㄜ˫,臺語白話字╱臺羅拼音:,客語白話字╱通拼:、Taiwanese Phonetic Symbols(TPS)),中華民國教育部官方稱謂為「方音符號系統」,民間又稱為臺語注音符號,是一套用來標注臺灣話和客家話的標音符號。主要以注音符號為基礎,並增加一些國語中所沒有的發音符號,且有發音唯一的特性,易懂易學接收程度相較羅馬字高。 方音符號系統最早於1946年由臺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方言組的閩南人朱兆祥教授設計,後由於強推國語運動、嚴禁方言,使得臺語遭打壓,方言符號也跟著被打入冷宮很長一段時間,而朱教授則遠走新加坡。 前台灣大學中文系教授吳守禮所著的《國臺對照活用辭典》及鄉土文學作家楊青矗所著的《台華雙語辭典》採用此符號。1998年中華民國教育部公告使用。台(87)語字第八七〇〇〇五七七號公告,《》,中華民國教育部,1998年1月12日2006年10月14日,教育部公布臺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官方轉向推行羅馬拼音台語字第0950151609號公告,《》,中華民國教育部,2006年10月14日,推出官方辭典《》,並成為教育界的主流;而方音則因少人用少有字型支援,有注音體系在中文電腦輸入標準設計上的共同缺憾,因字元編碼沒有加入子音母音上下排列的形式,而無法展現其閱讀優勢。使用率尚因歷史因素文獻短少而相對羅馬字低,但近年來已逐漸增加。.
查看 清濁音和臺灣方音符號
臺語通用拼音
臺語通用拼音(,簡稱:DT、臺通拼音/臺通,台羅拼音:,閩南拼音:、TGS:Тâигѝ ꚋоӈио̄ӈ ҧиӈим)。為根據中文通用拼音法所研創出之臺灣閩南語拼音法,屬於全音素文字之一種。董峰政,"臺語通用拼音字典",臺南市寧南語言文化協會,臺南市,2006年7月.
查看 清濁音和臺語通用拼音
金華話
金華方言,俗稱金华话(国际音标:),是吴语的一种方言,属於金衢片 (舊分區法中屬於婺州片 ),使用地区为浙江省金华市的婺城区东部和金东区,以金華城裏方言為代表。金華話與臨近的蘭溪話較接近,而與附近其他方言較難通話。金華話內部存在不少差別:城裏和鄉下方言之間有較大差別,不同年齡層次的人說話也有差別。 由於原金華府地區各方言之間差異較大,各縣之間難以互相通話,金華城裏方言在一定程度上有該地區交際共同語的作用。 在浙江中部流行的婺劇基本上以金華城裏方言為標準。 本條目的聲韻調、小稱、語音特點和文白異讀、語音的變遷、詞彙、語法等章節中的金華方言均為金華城裏方言。 下文中,“金華”單獨作地名出現時指的是金華話的使用區域,“婺州地區”指的是原金華府所鎋區域。.
查看 清濁音和金華話
長汀話
長汀話(Tshông-tin-fà)是客家語的一個方言,屬的汀州片,主要通行於中國福建省龍巖市的長汀縣一帶。 長汀話以城關口音為代表標準方言,全縣各地都通用。在歷史上,長汀縣曾是汀州府的駐地,因此大多數學者把長汀話當作客家語汀州片(閩西客家語)的代表方言,與上杭話、武平話、永定話皆可互通,但和連城話溝通存在一定困難。 與其他一些漢語方言不同的是,長汀話在近七八十年以來並無明顯的變化,老年人與年輕人的讀音大致相同,唯部份字詞出現了新派讀音。.
查看 清濁音和長汀話
长沙话
长沙话(),是汉语中湘语的一种方言,为新湘语的代表性方言,属于长益片,长株潭小片。典型的长沙方言在长沙市城区和长沙县所使用,并通行于城区与以四郊。宁乡县属于长沙方言之长株潭小片,有一定口音差异。而浏阳市西乡,镇头等部分乡镇属于长沙方言区。虽然长沙城区能够听到各种口音的湘方言或者其它方言,但一般认为长沙方言為城区或者附近郊区居民使用的本地方言。長沙方言獨樹一格,與普通話差別非常大,老派的長沙話更為難懂。.
查看 清濁音和长沙话
长春话
长春话是中国吉林省省会所使用的方言,属于东北官话哈阜片长锦小片。由于长春城区在建国后工业、文化、商业服务业大量发展,各地移民大批融入,所以又形成了口音较四邻农村县份更轻,更接近普通话的特点。.
查看 清濁音和长春话
腓尼基字母
腓尼基字母是腓尼基人用以书写腓尼基语(屬北闪含语系)的一套字母,在公元前1000年出现,由原始迦南字母演化出来,现在的希伯来字母、阿拉伯字母、希腊字母、拉丁字母等,都可追溯至腓尼基字母。腓尼基字母跟希伯来字母、阿拉伯字母一样,都是辅音音素文字(abjad),没有代表元音的字母或符号,字的读音須由上下文推断。 腓尼基铭文曾在考古遗址中发现,包括一些腓尼基城市及地中海周边的殖民地,例如比布鲁斯(今黎巴嫩)和迦太基(今突尼斯)。 腓尼基字母被认为是当今所有字母的祖先,起源于古埃及的只有辅音用声旁表示的象形文字圣书体。腓尼基人把源于古埃及的辅音声旁,在改造字形后,变成了纯表辅音的字母。 腓尼基字母跟乌加里特字母(叙利亚沿海的一种楔形文字演化而来的字母文字)何者先被发明仍未有定论。.
查看 清濁音和腓尼基字母
色当族
色當族(Người Xơ Đăng.),是越南官方認定的54個民族之一,「Xơ Đăng」是越南政府給他們的名字,他們多叫自己為Ha(rh) ndea(ng),而法國人則稱呼他們為Sedang。在寮國,他們被視為Kha人;高棉人則把他們視為Phong人;占婆地區的人則把他們視為Kiritas人。主要分布在越南中央高原地區的崑嵩省,也有一些零星散落在廣義省、廣南省、寮國的低漥地帶、柬埔寨的東北部。根據2009年的人口普查,越南境内的色當族人口為169,501人。 他們居住在長山山脈上,係屬銅鑼文化空間的一環,但他們也發展出相對於中央高原上的其他少數民族獨特而完整的文化,他們沒有被湧入的移民與戰爭所破壞。色當族人善於唱歌跳舞,敲鑼以及其他的樂器。男人以騎士精神著稱,善於建築、雕刻、繪畫,這些技藝也相繼創造了他們為人著名而獨特的文化面貌,例如集會所(Nhà rông.)、用在野牛犧牲儀式上的裝飾物(Cây nêu)、環繞的梯田、敲鑼歡騰的節慶。.
查看 清濁音和色当族
色勒库尔语
萨里库尔语,另作色勒库尔語、薩雷闊勒語、萨里库尔话、色勒库尔方言、萨里库尔方言、塔吉克语、中国塔吉克语等,“色勒”意为“头”、“库尔”意为“山”,“色勒库尔”即“山头”或“高原”之义,拉丁轉寫有 、、、、、、 等多种,本民族语言中自称“”(即“塔吉克语”),是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边境喀什地区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舊稱色勒庫爾)的塔吉克族所採用的本民族語言之一,另一種為瓦罕语。中国的塔吉克族虽然自称“塔吉克”,但实际属于高原塔吉克,与塔吉克斯坦的主体民族(平原塔吉克)所使用的塔吉克语有很大出入。平原塔吉克语(即标准塔吉克语)与伊朗的波斯语可互通,属于西伊朗次语支,而散布在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中国帕米尔高原上的高原塔吉克所使用的语言归属东伊朗次语支,无法与标准塔吉克语或波斯语互通。在中国、塔吉克斯坦以及先前的苏联,塔吉克族没有平原、高地之分,一律归为塔吉克族。帕米尔高原上的东伊朗次语支的语言被归为塔吉克语的东部帕米尔方言,即便二地塔族的语言无法互通。语言归屬印欧語系印度-伊朗語族伊朗語支東伊朗次語支帕米尔诸语言舒格南—鲁善语群。县内塔吉克族多兼用维吾尔语和汉语。没有文字,当地双语教育使用维吾尔语和汉语。县内的塔什库尔干--电视台也采用维汉双语,但没有开设色勒库尔语广播。萨里库尔语保留了古粟特语的一些词汇。色勒库尔语是现代伊朗语族诸语言当中地理位置最靠东的语言。.
查看 清濁音和色勒库尔语
色當語
色當語是南亞語系的一支,隸屬於孟-高棉語族。 主要流通在越南西原地區的崑嵩省、廣義省、廣南省,以及寮國一帶。.
查看 清濁音和色當語
苏州话
蘇州话(吴语苏州话:--,國際音標:),又稱蘇州方言,流行于江蘇蘇州地区,属吴语太湖片蘇嘉湖小片。。 苏州话以软糯著称,所谓吴侬软语(侬作人解)就是由此而来。(一说“吴侬”是原苏州方言“我”之意。)昆曲丑角念白和评弹都以蘇州话爲本。并流行于整个吴语太湖片。现代苏州话有27个声母,43个韵母,7个聲調。 苏州话也是一种文学语言,19世纪兴起的吴语文学如《海上花列传》的對白就是以苏州话写成。.
查看 清濁音和苏州话
英語國際音標
國際音標可以用來標示任何語言,本條目介紹它應用於英語時的情形。如要參看沒有以下細節的列表,可看英語國際音標列表。數種英語母語使用者區域口音,在元音上的分別多於輔音。故此,本條目概論英語的輔音,而元音的描述則分為三部份,分別是:公認發音(Received pronunciation)、通用美式英語(General American)和澳洲英語。 國際音標旁邊的分隔號和括號並非音標的一部分,它們是語言專家用以分辨兩個主要標音方法:音位標音和語音學標音。使用音位標音時,使用者以分隔號記錄說話人所說的音位,例如英語pit的標音是。由於口語有多種產生音位的方法,使用者以括號記錄說話人真正發出的聲音,也就是音位的變體。例如,英語母語使用者說話時,詞首的一般讀送氣音,詞尾的有時不讀送氣音,於是pit的語音學標音可能是:。 分隔號和括號也表示它們之間的內容不是普通文本,而是標音。因為有些國際音標的標音可能跟某個詞語相似,所以辨認標音是重要的,例如bean的標音可能是。.
查看 清濁音和英語國際音標
英語短-A語音史
〈英語短-A語音史〉主要是說明英語元音分裂的過程,如何由平舌元音(flat-A;短-A)變化到舌後元音(broad-A;長-A);或者並存之共生與轉移機制。.
查看 清濁音和英語短-A語音史
英語音系學
无论是在时间层面还是空间层面,英语在发音上都有着巨大的变化。不过总体来说,世界各地英语口音彼此之间的音位學规则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例如,绝大多数英语口音在輕重讀音节会发生元音弱化现象,同时对于(如塞音、塞擦音及擦音等)的区分有着一套复杂的。 英语的大多数口音都保留了辅音(拼作),或者辅音(拼作 ),而其它大多数日耳曼语族成员都发生了从到以及从到的转变:试比较英语will()及then()和德语(意为英文“want”,)及(意为英文“because”,)。 英语的音系学研究主要集中于各地或标准口音的一个或几个,例如英格兰地区的标准英音、北美地区的通用美式英語,以及大洋洲地区的澳大利亚英语。不过,世界范围内也有不少英语口音未受上述三大口音影响,例如各地的区域性方言。因此本条目中对上述标准口音的介绍对于整个“英语音系学”来说还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查看 清濁音和英語音系學
雙唇搭嘴音
雙唇搭嘴音是隸屬於搭嘴音的一個家族,目前只發現科伊桑語系中梯鄂語系的語言、‡Hõã語、和澳洲中一種只用在宗教儀式的達憫語視此音為獨立音素。在西非亦有語言將此音視為唇軟顎音的同位音。 國際音標中此音的符號是,但此符號一定要和另一個輔音符號並用來表示實際的聲音,已被證實的雙唇搭嘴音組合是:.
查看 清濁音和雙唇搭嘴音
通字方案
通字方案(General Chinese)是由趙元任所設計的一套書寫白話文與文言文的漢字與拼音方案。 通字是以官話、吳語、粵語、閩語為基礎,從常用漢字中選取的2085字,用以書寫白話文、文言文。其中多屬正字,然亦不乏同音替代。通字還分為通字漢字和與之相配套的通字羅馬字。 通字羅馬字的拼法反映的方言特徵有:吳語的聲母,官話的元音、粵語的韻尾,吳、粵、閩、官的四聲,以及閩語古舌上音知徹澄三母讀塞音的特點。.
查看 清濁音和通字方案
通用拼音
通用拼音是一種以拉丁字母作漢字標音的方案,包含了「華語通用拼音」、「臺語通用拼音」、「客語通用拼音」三種拼音方案。 一般情況下,通用拼音通常用做「華語通用拼音」的簡稱,是臺灣使用的一種中文拉丁化拼寫系統,也是中華民國中央政府在2002年至2008年採用的中文拉丁化拼音法。 中華民國教育部於2008年12月18日修正「中文譯音使用原則」,改採用漢語拼音,但是包括高雄市在內的民進黨長期執政縣市,仍堅持使用通用拼音。.
查看 清濁音和通用拼音
老国音
老國音,中國國語運動中,1913年“讀音統一會”議定的漢語標準音。后被新國音取代。.
查看 清濁音和老国音
送氣
送氣(Aspiration),語音學概念,指某些阻礙音在除阻時所伴隨的強烈的空氣噴吐。爲感知送氣與不送氣音之間的差別,試將一只手或點燃的蠟燭置於口前,朗聲說「灘」(//)、「單」(//)兩個字,念「灘」字時可以感覺到掌心受到氣流的衝擊或者看到燭焰搖動,念「單」字時就沒有這些現象。那麼「灘」字的聲母t/tʰ/(透母-ㄊ)就是送氣音,「單」字的聲母d/t/(端母-ㄉ)則是不送氣音。.
查看 清濁音和送氣
老挝语
--語(),又稱--語,是老撾的官方语言,属壯侗語系侗台語族的台語支。其使用人口约520万,主要分佈於寮國,泰國東北部和北部佬族居住地区。 其書寫文字老挝文是在梵文和巴利文的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来的。.
查看 清濁音和老挝语
透母
透母(th)是中古漢語的一個聲母,屬舌音中的舌頭音,即端組,次清聲母。該聲母在韻圖中列在一、四等,與列在二、三等的徹母互補。 其例字如下:.
查看 清濁音和透母
連濁
連濁(れんだく),指日语中两个词组合构成複合词时,複合词后一部分的词首清音常变为浊音的现象。例如: 并不是所有的场合都会发生连浊。目前还没有发现能解释所有连浊现象的规则,仅发现若干出现或不出现连浊的倾向性。.
查看 清濁音和連濁
耶魯拼音
耶鲁拼音(Yale Romanization)是由耶鲁大学开发用以将东亚的四大语言(汉语普通話,粤语,朝鲜语以及日语)拼音化的拼音系统。汉语专用的耶鲁拼音是在二战期间为方便在当地作战的美军士兵而开发的,另外三种语言所使用的耶鲁拼音则在二十世纪六十到七十年代才完成。.
查看 清濁音和耶魯拼音
虎尾壟語
fix-attempted.
查看 清濁音和虎尾壟語
虎尾壟語音系
虎尾壟語音系(Favorlang phonology)為虎尾壟語之音系。而其音系之音位大都使用適當的Unicode符號來標示。在台灣南島語的書寫系統的訂定上,元輔音之音系表原則上都是先「發音部位」(橫列)、後「發音方法」(縱列)、再考量「清濁音」,來訂定其音系之音位架構。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語言書寫系統",台語字第0940163297號,原民教字第09400355912號公告,中華民國94年12月15日.
查看 清濁音和虎尾壟語音系
IAST
IAST是國際梵語轉寫字母的英語名稱(International Alphabet of Sanskrit Transliteration)的縮寫,是學術上對於梵語轉寫的標準,亦變成了一般出版界,如書籍及雜誌的非業界標準。隨着Unicode字型的普及,它在電子文本的使用亦因此而相應地增加。這項標準是於1912年在雅典舉行的東方學會議(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Orientalists)上訂立的,而它又基於了1894年在日內瓦舉行的東方學會議制定的標準。 IAST是羅馬化梵語和巴利語的最流行的方案,它允許無損的天城文轉寫(和其他的印度文字比如克什米爾語的傳統文字夏拉達文的轉寫),而且不只是梵語的音素,還允許本質上的語音標注(比如 Visarga 是詞尾的 和 的同位異音)。.
查看 清濁音和IAST
JIS X 0201
JIS X 0201(旧称 JIS C 6220),是(另見日本工業規格)订立的8位元编码系统。由于日语可使用片假名表示,故日语可使用类似ISO/IEC 8859的单字节编码系统来表达。 “JIS X 0201”的拉丁字母部分又称“ジス ローマ字”(JIS 罗马字),而其假名部分又称“ジス カナ”(JIS 假名)。 (请同时参阅Shift JIS的编码表) 上图浅蓝色的是JIS使用范围。清音片假名置于0xA6至0xDD。0xDE及0xDF分别置放浊音和半浊音符号。0xA1-0xA4是句号、引号、頓號(読点,用法同中文逗号)、0xA5則是隔音符号(中黒,用法類似中文頓號和間隔號)。 此标准未有定义0xA0,但多数操作系统都將之用作不换行空格。 日本有另一個標準JIS X 0207定义控制字符,在JIS X 0201标准中未有定义。。 上图浅黄色的是JIS与ASCII不同的地方。JIS以“¥”(日圓符號)替换“\”(反斜線)、以“‾”(上劃線)替换“~”(波浪號)。 “JIS X 0201”的片假名,又称“半角片假名”,以别于“JIS X 0208”的“全角片假名”,因为此字集的字符只占用一字节空间,印刷字型的宽度也只有全角片假名的一半。.
JIS X 0208
JIS X 0208,全称七位元及八位元之雙位元組資訊交換用符號化漢字集(日文全稱:7ビット及び8ビットの2バイト情報交換用符号化漢字集合,英文全稱:7-bit and 8-bit double byte coded KANJI sets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通称JIS基本漢字,是日本工业规格协会制订的字节编码字符集,收录6879个图形字符,包括6355汉字和524个非汉字图形符号。最初于1978年制订,名称为 JIS C 6226,其后于1983年、1990年、1997年修订。.
Seseo
Seseo指的是在西班牙語的一些方言中,音位清齒擦音(寫作z、ce、ci)與清齒齦擦音(寫作s)發生合併,均發為清齒齦擦音的現象。與之對應的現象稱為ceceo,指的是與均發為清齒齦噝音/s̄/(與清齒擦音相似)的現象。因此,在能區分和的地區中,“casa”(房屋)和“caza”(狩獵)兩詞發音不同,但在seseo或ceceo的地區,兩詞發音相同。使用seseo的人被稱為seseísta或seseante。 Seseo分佈在西班牙語美洲全境以及西班牙的加那利群島全境和安達魯西亞中部,Ceceo則主要分佈在安達魯西亞南部。而在西班牙國內的大部分(除加那利群島和安達魯西亞以外)地區的方言中,和都能被很好地區分。.
查看 清濁音和Seseo
X-SAMPA
拓展音标字母评估法(Extended Speech Assessment Methods Phonetic Alphabet (X-SAMPA))是SAMPA的一種變體,最先於1995年由倫敦大學的語言學教授約翰·克利斯多佛·威爾斯(John C. Wells)提出。X-SAMPA是為了統一各種SAMPA字母表而產生的,並且擴展至包含所有國際音標符號,能夠把所有音標轉寫成七位元的ASCII碼。.
查看 清濁音和X-SAMPA
ZZ
ZZ或zz可以是下列意思:.
查看 清濁音和ZZ
柔若语
柔若语是怒族的支系柔若人使用的本民族语言,语言归属汉藏语系藏緬語族緬彝語群彝語支。柔若人自称“/zao˥ zuo˧/”,主要聚居在中国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兔峨乡的澜沧江河畔。在当地居住至少有一千年的历史。近百年来,根据柔若人自己的传说,又有一支为了逃婚,翻越碧罗雪山,迁到了怒江河畔的泸水县。原来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也有柔若人的分布,但由于长期害怕周边民族欺压,只好混杂于其他民族中,逐渐失去了民族特征。文化大革命期间,当地的一位小学老师用汉语拼音记录了一位老人讲的语言,区别于怒苏语但接近于澜沧江、怒江边的柔若语。由于这位老人已经去世,无法进一步地研究云龙县的柔若语土语。1995年的田野调查统计显示兔峨乡澜沧江畔有约1800人使用柔若语,泸水县怒江畔有约300人使用柔若语。汉朝此地为博南县,唐朝为卢鹿蛮部,元朝为兰州,明初委任白族罗氏为世袭的兰州土知州,清朝中期改土归流。唐至元代的卢鹿可能就是彝族(当时称为“罗罗”)的一个别支,这与柔若人的自称的语音转换以及柔若语的语言归属都是符合的。在词汇方面,柔若语含有大量的白语和汉语借词。.
查看 清濁音和柔若语
排灣語
fix-attempted.
查看 清濁音和排灣語
排灣語音系
排灣語音系(Paiwan phonology)為排灣語之音系。而其音系之音位大都使用適當的Unicode符號來標示。在台灣南島語的書寫系統的訂定上,元輔音之音系表原則上都是先「發音部位」(橫列)、後「發音方法」(縱列)、再考量「清濁音」,來訂定其音系之音位架構。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語言書寫系統",台語字第0940163297號,原民教字第09400355912號公告,中華民國94年12月15日.
查看 清濁音和排灣語音系
恩敦加语
恩敦加语,又称安博语、阿姆博语(Ndonga,Oshindonga),属尼日尔-刚果语族贝努埃-刚果语支,有两种方言,大约有28.15万人使用。它是的语言,主要使用人口集中在纳米比亚,亦分布在安哥拉。 将《圣经》翻译至恩敦加语。.
查看 清濁音和恩敦加语
捷克語字母
捷克語字母(česká abeceda)是拉丁字母的其中一個版本,用於書寫捷克語。基本原則是配合附加符號,達到「一字母一音」。其他東歐語言(例如斯拉夫語族、波羅的語族和愛沙尼亞語)都是基於捷克語字母,根據需要增加或刪去一些字母。最明顯的例外就是波蘭語,波蘭語獨自發展了一套拉丁字母系統。 捷克語字母有41個字母和1個二合字母(「Ch」): 字母「Q」跟「W」大多用於外來字詞,多數被「捷克語化」的過程被替代成「Kv」和「V」。二合字母「Dž」和「dž」也是用於大部分的外來語,而不會在字母表中佔一位置。.
查看 清濁音和捷克語字母
提格利尼亞人
提格利尼亞人 (ተጋሩ, Tägaru; ትግሬ, Tɘgre) 是一個以提格利尼亞語為語言的民族團體。他們大部分生活在衣索比亞的提格雷地區。大多數是埃塞俄比亞東正教Tewahedo教會的信徒,他們的總人數差不多占了以索比亞這個國家的6.1%。 提格利尼亞人有超過630萬的人居住在提格雷地區,這個比例相當於96.6%的提格利尼亞人在此生活。 在民族語言學的分類上,以索比亞的提格利尼亞人(Tigrayans)與 厄立特里亞的提格利尼亞人(Tigrinyas of Eritrea、Biher-Tigrinya)習習相關,他們倆者皆以 提格利尼亞語做為他們的語言,而有些居住於非洲裔家庭的埃塞俄比亞猶太人意使用提格利尼亞語 。 但然而,不要將他們與提格雷人(Tigre people)搞混,因為提格雷人講的是提格雷語(Tigre),畢竟提格雷語是一種與亞非語系相關的語言,與提格利尼亞語屬於閃語族是有著不同的區別。.
查看 清濁音和提格利尼亞人
提格利尼亞語
提格利尼亞語(ትግርኛ, tigriññā)是一种閃語族的语言,主要是位於厄立特里亞中部的,一般被稱為“提格利尼亞人”“Tigrinya people”)使用,亦是厄立特里亞兩種主流語言之一。在埃塞俄比亚的提格雷州是當地的官方語言,並為從當地移居到外地的居民,包括部分現在以色列定居的貝塔以色列部落日常所使用的語言。.
查看 清濁音和提格利尼亞語
杭州话
杭州話,属于吴语太湖片杭州小片,具有吴语的一般特征,但受宋代汴洛语音的影响很大,且文白异读中多用文读,所以又称“杭州官话”。杭州话仅分布在杭州市区和近郊(即西湖区、上城区、下城区、拱墅区、江干区及余杭区部分地区,而萧山区和滨江区属于临绍小片),为吴语区内范围最小的方言。保守估计,中国以杭州话为母语的人口在120万~150万之间。.
查看 清濁音和杭州话
格林定律
格林定律、格林法則、格里姆定律(Grimm's law),又名第一次子音推移(First Germanic Sound Shift、Rask's rule),是一項用來描述印欧语语音遞變的定律,由德国語言學家雅各布·格林(Jakob Grimm)提出。格林指:属于印欧语系的语言不仅有共同的词汇和共同的形态,语音变化且很有规律。例如:.
查看 清濁音和格林定律
标准英音
标准英音(Received Pronunciation,缩写为RP),是英國的標準英語口音。在《簡明牛津英語辭典》裡被定义为“在英格兰南部说的标准英语口音”,然而一些人认为在整个英格兰和威尔士都有把它当作母语的人。Peter Trudgill在1974年的研究顯示,在全英國,約有3%的人使用公認發音,但這一粗略的計算被語音學家J.
查看 清濁音和标准英音
桐廬話
桐廬話(吳語桐廬話:桐廬說話,國際音標:),分佈于浙江省杭州市桐廬地区,是吳語浙太片的一种方言。與浙太片其他各小片都能互通。桐廬按地域大致可分為六個方言小區:桐庐镇區,上南鄉區,下南鄉區,北鄉區,新合區,分水區。.
查看 清濁音和桐廬話
梵语
梵语(संस्कृता वाक्,,簡稱संस्कृतम्,)是印欧语系的印度-伊朗語族的印度-雅利安语支的一种语言,是印歐語系最古老的語言之一。和拉丁語一樣,梵語已經成為一種屬於學術和宗教的專門用語。 印度教經典《吠陀經》即用梵文寫成。其語法和發音均視作一種宗教儀規而得以絲毫不差地保存下來。19世紀時梵語成為重構印歐諸語言的關鍵語種。古印度相信梵文是由梵天發明。.
查看 清濁音和梵语
榮縣話
榮縣話是四川省榮縣所用方言本文中榮縣管轄範圍為2009年。,與通行的成都話、重慶話甚至周圍語音(自贡话、乐山话)有明顯區別。.
查看 清濁音和榮縣話
榆次话
榆次话一般意义上来说,指的是山西省榆次的方言,属于典型的晋语并州片方言,有五个声调。由于受到普通话及其他方言的影响程度不同,当今的榆次话大致上有新派和老派两种差异较大的音系(介于二者之间的各种中间形态的榆次话也同时存在),二者之间在通话上并无太大障碍,老派榆次话相对上保留更多榆次方言的本来面貌。本条目所描述的特征皆以老派为例。如今,榆次话有迅速为普通话同化和取代的趋势。.
查看 清濁音和榆次话
標準歐語
標準歐語(Standard Average European,簡稱SAE)是班傑明·李·沃夫(Benjamin Whorf)提出的一個在語言聯盟意義上將一些現代的歐洲印歐語系語言給劃歸成一群的概念。其較為核心的成員有羅曼語族的語言和西日耳曼語支的語言等,也就是那些文学语言在中世紀時受到拉丁語較廣泛影響者;而北日耳曼语支的語言和東歐語言(像斯拉夫語族的語言和波罗的语族的語言等)則較傾向是其外圍的成員。 根據沃夫的看法,語言具有不同文法系統的人,在感知和看待外在世界時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這就是所謂的薩丕爾-沃夫假說。儘管這假說很大一部份不為語言學家所接受,但「標準歐語」做為有著許多相關特性的語言群的想法卻保留了下來。 国际语(Interlingua)的開發參與者之一的亞歷山大‧高多(Alexander Gode)將「標準歐語性」列為此語言的特徵之一。 用做國際語的基礎之一的那些羅曼語族語言、日耳曼語族語言和斯拉夫語族的語言是常被包含在標準歐語語言聯盟內的語言之一。比龍(Piron)認為世界語的單詞大多來自羅曼語族的語言,尤其有許多是來自法語的,且世界語亦有日耳曼語族語言和斯拉夫語族語言的成份。 但比龍並未將世界語視為是標準歐語之一。.
查看 清濁音和標準歐語
武義話
武義方言,俗稱武義話,是吴语的一种方言,属金衢片(舊分區法中屬婺州片),使用地区主要为浙江省武義縣北部,以武義城裏(原壺山鎮)方言為代表。.
查看 清濁音和武義話
比照法
比照法(comparative method)或比较法是一套比較語言學的研究方法,語言學家用它來揭示語言間的源流關係。它的任務是通過同源詞的比較來證明兩種或多種切實存在或存在過的語言擁有共同的祖先(祖語)。同時,我們用它來歸納語言間同源詞的語音對映規則,推演一系列用以重構祖語的規則的語音演變。 19世紀時在對印歐諸語的研究過程中比照法逐漸發展起來,現今它已被主流的語言學家視作用以判斷兩種語言是否有親緣關係的標準,而與之對應的語彙統計類方法則被普遍認爲是不夠可靠的。但是,語言學界的一些新的理念,比如對傳統語言樹形譜系的修正,對比照法本身持批判態度,這導致了學界對比照法的構擬結果產生了一定程度的懷疑。.
查看 清濁音和比照法
比林語
比林語(Blin language)是厄立特里亞唯一的中庫希特語支,克倫有70,000人使用這種語言。.
查看 清濁音和比林語
毛利语
毛利語是紐西蘭原住民毛利人的語言、也是紐西蘭的三種官方語言之一,另两种是英语和手语。毛利人從太平洋诸岛來到紐西蘭之後、語音基本上變化很少。基本上各地的人都可以溝通无碍。.
查看 清濁音和毛利语
永安话
永安事 |pronunciation.
查看 清濁音和永安话
永康话
永康方言,俗稱永康话,是吴语内的一种方言,属金衢片(舊分區法中屬婺州片),分布于浙江省永康市大部分地区及部分临近地区。.
查看 清濁音和永康话
汤溪话
湯溪方言,俗稱汤溪话,是吴语的一种方言,属金衢片(舊分區法中屬婺州片),使用地区主要为浙江省金华市的婺城区西部(原汤溪县地区),以原湯溪縣縣城湯溪鎮的方言為代表。 湯溪話在浙江中西部吳語中是一種較特殊的方言,它與金華話、蘭溪話、龍游話、遂昌話之間均有明顯差別,通話很困難。在湯溪話內部也存在着不少差異,能僅聽語音辨別某地腔調,但通話無礙。 下文中,“湯溪地區”指的是湯溪話的使用區域。.
查看 清濁音和汤溪话
汨罗话
汨罗方言,又称为汨罗话,通行于汨罗地区,但汨罗方言内部又有差异,又分为汨罗,长乐,黄柏三区。.
查看 清濁音和汨罗话
汕头话
汕头话是汉藏语系汉语族闽语支闽南语的一种方言,属闽南语潮汕片。通行于广东省汕头市一带。.
查看 清濁音和汕头话
汉语
漢語,又稱中文、華文、唐話、中國話等,是漢藏語系漢語族下之一種語文,為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目前世界有六分之一人口做為母語。漢語有多種分支语言,當中現代標準漢語為現行的漢語通用語,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通用语言(又稱為普通話)、以及中華民國的国语。此外,漢語還是聯合國官方語言之一傳統華人社會習慣稱之為「漢語」,本文一律以漢族慣稱「漢語」來表示,國際間常稱中文。其他稱呼僅限特定人群使用,請另見相關條目。,并被上海合作组织等国际组织采用为官方语言。 汉字是汉语的文字書寫系统,又称汉文、中文、华文、唐文,在中华民国又称为国文,是一种意音文字,表意的同時也具一定的表音功能。漢語属分析语,有声调。漢語包含書面語及口語兩部分,古代書面汉语称为文言文,现代书面汉语一般指使用現代標準漢語語法、詞彙的中文通行文体(又称白话文)。 对于汉语的分支语言,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将汉语定义为语言,并将官话、贛語、闽语、粤语、客家语、吴语、湘语七大语言定义为一级方言;另一种观点则将汉语视为语族,其下無法互相溝通的視為語言,如國際標準化組織就將漢語族分為13種語言:闽东语、晋语、官话、莆仙语、徽语、闽中语、赣语、客家语、湘语、闽北语、闽南语、吴语、粤语。.
查看 清濁音和汉语
汉语西里尔字母转写系统
汉语西里尔字母转写系统(Cyrillization of Chinese或Palladius system),由俄罗斯汉学家兼传教士(Пётр Ива́нович Кафа́ров,Pjotr Ivanovič Kafarov,教名Palladius(Палла́дий))制订的。这是俄罗斯官方标准的把汉语转写成俄语字母的系统。.
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Hànyǔ Pīnyīn),簡稱为拼音,是一種以拉丁字母作普通话(現代標準漢語)標音的方案,為目前中文羅馬拼音的國際標準規範。汉语拼音在中国大陆作为基础教育内容全面使用,是义务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海外,特别是常用現代標準漢語的地区如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和美国唐人街等,目前也在汉语教育中进行汉语拼音教学。臺灣自2008年開始,中文譯音使用原則也採用漢語拼音,但舊護照姓名和部分地名仍採用舊式威妥瑪拼音。 汉语拼音同时是将汉字转写为拉丁字母的规范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汉语拼音也是国际普遍承认的汉语普通话拉丁转写标准。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过的汉语拼音方案,被用来拼写中文。转写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话读法记录其读音。”无论是中国大陆的规范还是国际标准,都明确指出了汉语拼音的性质和地位,即汉语普通话的拉丁拼写法或转写系统,而非汉语正寫法或汉语的文字系统。汉语拼音字母只是对方案所用拉丁字母个体的称谓,并不意味着汉语拼音是一种拼音文字(全音素文字)。.
查看 清濁音和汉语拼音
沅江话
沅江话,属于湘方言新湘语的益阳方言。沅江话与益阳市其他区县的口音稍有差别。.
查看 清濁音和沅江话
沙县话
沙縣事 |pronunciation.
查看 清濁音和沙县话
波斯尼亚语
波斯尼亞语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官方语言,属于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的南斯拉夫语支,基于Štokavian 方言。在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因為內戰瓦解前,並沒有波士尼亞語這樣的說法,當時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與波士尼亞人,都是使用一種稱為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的南斯拉夫官方語言。在內戰的過程當中語言也產生了變化,雖然各族群在語言上的差異極微小,但是克羅埃西亞人主張其語言為不同於塞爾維亞語(Srpski jezik)的克羅埃西亞語(Hrvatski jezik),波士尼亞人也開始稱他們所使用的語言為波士尼亞語。.
查看 清濁音和波斯尼亚语
波拉納語
波拉納語(Borana),亦作勃拉納語或博雷納語,是奧羅莫語的一種變種,通行於埃塞俄比亞南部和肯尼亞北部的波拉納人,尚有少量語言人口位於索馬里亞。根據《民族語》,單單在埃塞俄比亞就有語言人口約363萬人,連同肯尼亞东部省馬薩比特與伊西奧洛兩個城市的15.2萬人,加上其他國家的語言人口,合共382萬3600人。.
查看 清濁音和波拉納語
泥母
泥母(n)是中古漢語的一個聲母,屬舌音中的舌頭音,即端組,次濁聲母。該聲母在韻圖中列在一、四等,與列在二、三等的孃母互補。 其例字如下:.
查看 清濁音和泥母
泰卢固语
泰卢固语(తెలుగు)是印度安得拉邦的官方语言,属于达罗毗荼语系,是印度六大傳統語言之一。泰卢固语是印度安得拉邦泰卢固人的语言,印度宪法承认的语言之一。属达罗毗荼语系中部语族。在印度的使用泰盧固語為母語的人數排名第三(7400萬为母语,总数8千万,2001年人口普查),居同语系各语言之首。.
查看 清濁音和泰卢固语
泰米爾文
泰米爾文(தமிழ் அரிச்சுவடி,)是用來書寫泰米爾語和其他次要語言如 Badaga 語、Irulas 語和 Paniya 語的一種文字。 通過使用附標表示在基本文字中沒有的送氣和濁音,它也可以用來書寫 Saurashtra 語,并且泰米爾人用它書寫梵語。.
查看 清濁音和泰米爾文
泰语
泰语(ภาษาไทย,轉寫:Phasa Thai,國際音標:),或稱中部泰語(ภาษาไทยถิ่นกลาง,轉寫:Phasa Thai Tin Klang),舊稱暹羅語或阿瑜陀耶語(現仍偶有使用),是泰国唯一官方语言,是大多暹羅泰族和絕大多數泰國華裔的第一語言。泰語在分類上属壯侗語系侗台语族,為一种分析型的聲調語言。.
查看 清濁音和泰语
泰雅語
漢人遷台之前的台灣南島語言分布圖(按 Blust, 1999)Blust, R. (1999). "Subgrouping, circularity and extinction: some issues in Austronesian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in E. Zeitoun & P.J.K Li (Ed.)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Eigh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stronesian Linguistics (pp.
查看 清濁音和泰雅語
泰雅語音系
泰雅語音系(Atayal phonology)為泰雅語之音系。而其音系之音位大都使用適當的Unicode符號來標示。在台灣南島語的書寫系統的訂定上,元輔音之音系表原則上都是先「發音部位」(橫列)、後「發音方法」(縱列)、再考量「清濁音」,來訂定其音系之音位架構。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語言書寫系統",台語字第0940163297號,原民教字第09400355912號公告,中華民國94年12月15日.
查看 清濁音和泰雅語音系
法國遠東學院拼音
法國遠東學院拼音 (Système de l'École française d'Extrême-Orient (EFEO)),簡稱EFEO拼音,是二十世紀中期以前法語中最常用的中文羅馬字拼法,是法國遠東學院的漢學家顾赛芬神父於1902年制定的。後逐漸為漢語拼音取代。.
查看 清濁音和法國遠東學院拼音
法语
法語(le français 或 la langue française)属于印欧语系罗曼语族,法語是除英語、西班牙語和阿拉伯語之外最多國家的官方語言也是聯合國工作語言之一,法語也是聯合國、歐盟、北約、奧運會、世貿和國際紅十字會等的官方語言及正式行政語言。法語在11世纪曾是除了中古漢語以外,當時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現時全世界有約一億人将法语作为母语,另有2.8億人使用法语(包括把它作为第二语言的人);这些数字目前仍在增長中,尤其是在非洲大陸。法語被广泛使用,其程度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英語。法国法语和魁北克法语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两大法语分支,尽管它们從同一法语方言分化而成,但以两者互相溝通时则会有障礙,这是因為兩者在發音以及少数语法上有所区别。.
查看 清濁音和法语
泉州话
泉州話(bp)是汉藏语系汉语族闽语支闽南语的一种方言,属闽南语的泉漳片,其使用范围覆盖泉州地区全境,包括今天的鲤城、丰泽、洛江、泉港、晋江、南安、石狮、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門和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等县(市、区、管委会),使用人口800多万。 历史上,泉州话的府城腔曾长期是闽南语泉漳片的代表方言,闽南传统的梨园戏都是以泉州话为标准音。至清末,随着五口通商,厦门逐渐兴起,泉州话的标准音地位才渐渐被厦门话取代。.
查看 清濁音和泉州话
温州话
温州话(,Wenzhounese),为中国东南沿海城市温州市住民所讲的一种南部吴语,被认为是中國最難學且最難懂的方言。無論是发音、詞彙、還是句法上都与汉语普通话有着较大的差别。甚至,溫州吳語在這些方面与北部吴语以及其他吳語方言也有较大差异,已無法與其他吴语方言沟通。有部份人認為,吳語是漢藏語系下的一個語支而非語言,溫州話和其他吳語雖有較大的淵源,但已屬於不同言語。由于温州是历史上百越中闽越族 东瓯王国都城所在,也有人认为其语言受到古代侗台语系百越语的一定影响。 广义的温州话在學術上又称作甌語(,Au Chinese, Auish),指的是所有瓯语方言的集合体,温州市的瓯江下游、飞云江和鳌江流域,以及丽水、台州的部分市镇,可以细分为瑞安话、乐清话、虹桥话、平阳话等等。使用人口500万左右。瓯语内部差异较大,但能相互沟通。狭义的温州话指的是温州鹿城口音。.
查看 清濁音和温州话
清声门擦音
清声门擦音,有时又称「清聲門過渡音」,通常稱為「清喉擦音」,是一種口語中常見的聲音,多數被視為輔音使用,可是有時亦會當成母音,甚至是介乎兩者之間的聲音使用。國際音標中代表此音的符號是,X-SAMPA音標中則是。 雖然此音經常被稱為擦音,但此音並不是擦音的一種,保留這稱呼只是出於習慣。見下文。.
查看 清濁音和清声门擦音
清化
清化可以指:.
查看 清濁音和清化
清圆唇软颚近音
清圆唇软颚近音(英语:Voiceless labialized velar approximant)是辅音的一种,是浊圆唇软颚近音的清化音。历史上又叫做清圆唇软颚擦音。 又写成或 。 在美式英语中有这种辅音,很多时候 wh 都发这种音。英式英语则发音。在美国,某些地区和某些人也发音。 真正的清圆唇软颚擦音则写成。例如纳瓦荷语中的 (仙人掌)。.
查看 清濁音和清圆唇软颚近音
清唇软颚塞音
清唇軟顎塞音是一種輔音,被用在一些口語當中。這相當於是同時發出 和 。 要發出這個輔音,可以試著說出Coe但把嘴唇閉著,好像你在說Poe一樣。 在“Coe”的“C”之後,嘴唇將在同一時間或幾分之一秒被打開。此音在國際音標被表現為。 清唇軟顎塞音出現於越南語與其他中、西非的語言中。 例如在約魯巴語中,這個音在拼寫時以一單純的表示。.
查看 清濁音和清唇软颚塞音
清唇齿塞擦音
清唇齿塞擦音(voiceless labiodental affricate、国际音标符号:)是一个相对少见的塞擦辅音,由清唇齿塞音 和清唇齿擦音 组成。对应的浊音为浊唇齿塞擦音 。.
查看 清濁音和清唇齿塞擦音
清齿龈边近音
清齒齦邊近音是輔音的一種,在藏緬語族很常見,但其他地區極罕見。鄭張尚芳認爲上古漢語亦有此音。 清齒齦邊音在X-SAMPA音標的符號則是〈1_0〉。.
查看 清濁音和清齿龈边近音
清辅音
#重定向 清濁音.
查看 清濁音和清辅音
清雙唇塞音
清雙唇塞音是輔音的一種,用於一些口語中。清雙唇塞音在國際音標的符號是,X-SAMPA音標的符號則是。 在有濁雙唇塞音/b/的語言中,百分之十缺少/p/。這種差異出現在撒哈拉沙漠附近,非洲赤道以北至阿拉伯半島一帶的語言。這個差異的原因尚未有解釋。有可能是阿拉伯語因為回教的傳播而成為北非地區的正統語言後出現的,因為阿拉伯語一早已失去/p/音素;亦有可能是阿拉伯語同樣受另一種更古老的語言影響,而失去了這個音素。另外,這種特性亦出現在其他地方的語言,如原始凱爾特語。另一個出現這個差異的輔音是濁軟顎塞音/g/,但原因並不相同。 清雙唇塞音在世界其他地方非常普遍。除上述地方外,大部分語言均起碼有一種/p/的變種,有的甚至有多於一種作為獨立音素。許多印度的語言,尤其是印地語,以及中國各地的方言,都有送氣的/pʰ/和不送氣的/p/。.
查看 清濁音和清雙唇塞音
清母
清母(tsʰ)是中古漢語的一個聲母,屬齒音精組,次清聲母。.
查看 清濁音和清母
湘乡话
湘乡方言,又称为湘乡话,属于湘方言老湘语的一支,是最具代表性的老湘语之一。湘乡话也是湖南最难懂的方言之一。.
查看 清濁音和湘乡话
湘西苗文
拉丁湘西苗文,為中央民族事務委員會於1957年為湘西苗語區,主要是湖南省湘西苗族自治州、貴州省松桃苗族自治縣的苗族群眾創製的表音文字。以湘西苗語西部次方言花垣縣吉衛鎮鎮政府附近的臘乙村的語音為標準音。.
查看 清濁音和湘西苗文
湘阴话
湘阴方言,又称为湘阴话,通行于湘阴县及毗邻地区,湘阴方言属于新湘语长益片。.
查看 清濁音和湘阴话
湘潭话
湘潭方言,又称为湘潭话,属于湘方言新湘语的一支。.
查看 清濁音和湘潭话
湖州話
湖州話,一種吳語方言,屬於吳語太湖片蘇嘉湖小片(原單獨成湖州小片、苕溪小片),俗稱「湖州閒話」(吳語:GhuTseu Ghaegho上海音;VuCiu Ghewu湖州音)。吳語湖州小片包括湖州吳興區、南潯區、長興、安吉(以上兩縣西部邊境官話移民區除外)、德清以及以及杭州市部分地區(包括余杭區大部、江干區東部、西湖區北部、拱墅區北部等),使用人口約為300萬。 另外,由於清末太平天國運動造成的人口遷移,長興、安吉西部部份地區存有非湖州吳語母語人口,主要是操官話、閩南語以及其他吳語。.
查看 清濁音和湖州話
满语
满语,又称满洲语,是满洲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是一种主宾谓结构的粘着语。 满语是满族人的母语。在清朝,满语被称为清语、国语,具有官方语言的地位,因而留下了数量庞大的满文文献。早期的清代文书全部使用满文书写,至中期开始使用满汉双文。至清末民初,大量满族人只会说汉语,满语逐渐式微。其后,大部分满族人不懂得这种语言,他们已经改说汉语,今日满语的母语使用者总数在五十人以下,大部分居住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友谊达斡尔族满族柯尔克孜族乡的三家子村。满语因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重大危险”级别的濒危语言。.
查看 清濁音和满语
滂母
滂母(ph)是中古漢語的一個聲母,屬脣音幫組,次清聲母。該聲母沒有開合口對立,可與所有四個等配合。 其例字如下:.
查看 清濁音和滂母
漳州话
漳州话(讀音:;閩南語白話字:Chiang-chiu-oā;閩南拼音:Ziāng-ziū-wâ)是闽南语泉漳片的次方言,相对於泉州话、厦门话、臺湾话、新加坡福建话有一定的差异,基本上能通話。漳州話內部差別不大。 漳州话源於唐代,當時的嶺南行軍總管陳政、漳州刺史陈元光(人稱開漳聖王)父子,由河南固始率兵入閩拓墾漳州,這些开漳士卒绝大部分来自河洛,他们通用中原的河洛话,其語言演變為今日的漳州话。.
查看 清濁音和漳州话
潮州话
潮州話(潮州話拼音方案:),是漢藏語系漢語族閩語支閩南語的一種方言。潮州話屬閩南語潮汕片,是潮汕民系的母語,在海外的潮汕民系聚居的地區也頗具影響力,仅次于粤语和闽台片闽南语。 潮州话这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潮州话即潮汕話,指整个闽南语的潮汕片(),通行于潮汕地區,即廣東省東部的潮州市、汕頭市、揭阳市以及梅州市管辖的豐順縣。狭义的潮州话指潮州市通行的潮汕话方言,也是潮汕片传统上的代表方言。 潮州話在英文被稱為 或者,分别是“潮州”兩字在潮州話和在粤语中的音譯。在历史上,整个潮汕地区都属于潮州府辖境之内,因此仍有不少詞典、專著等學術著作将整个潮汕片方言统称为“潮州話”,《潮州話拼音方案》便是基於汕頭話為標準編纂的,而《潮汕大字典》則是基於潮州府城音。現今潮汕一帶多以“潮汕話”來稱呼潮汕片方言。.
查看 清濁音和潮州话
潮州话音系学
潮州话音系包含声母、韻頭(介音)、韻腹和韻尾。除了韻腹和聲調,其他音節的元素都並非必要。故此,韻腹只要配合聲調,就可以自成音節。以下分析列出潮州话拼音、國際音標(中者)和例字。.
查看 清濁音和潮州话音系学
濁圓唇硬顎近音
濁圓唇硬顎近音(Labialized palatal approximant)是子音的一種,在國際音標中的符號是。產生的聲音的差距接近兩地在硬腭雙唇。.
查看 清濁音和濁圓唇硬顎近音
濁圓唇軟顎近音
濁圓唇軟顎近音(labio-velar approximant)是一个輔音。在英語中用音素/w/表示。。濁圓唇軟顎近音在國際音標中以符號表示,在X-SAMPA音標中以表示。在多數語言中,濁圓唇軟顎近音是圓唇化軟顎近音,也是閉後圓唇元音的半元音。在辅音表中, 常与唇软腭辅音位于同一列。若辅音表没有唇软腭辅音列,则往往放在(双)唇音列或软腭音列或两列均放置此音。这样安排更多是出于音韵学而非语音学考虑。 有些语言的浊唇前软腭近音发音位置介于浊唇前软腭近音的原型音和唇硬腭近音之间。.
查看 清濁音和濁圓唇軟顎近音
濁聲門擦音
浊声门擦音(英:voiced glottal fricative)是 /h/ 相应的浊音,亦稱「濁喉擦音」。发音时候气流通过声门并且带有声带的振动。此音在国际音标中的符号为,在X-SAMPA中的符号为。 吳语和閩北語建陽話中存在此音素,中古漢語中亦可能有此音素。部分語音學家將中古漢語中的匣母擬為濁喉擦音。宋代韻書廣韻中從匣母的字有:「鞋」、「红」和「咸」等。匣母在中國其他方言中大部分都經過中古後期(即大約在晚唐至宋初期間)的濁音清化而消失。.
查看 清濁音和濁聲門擦音
濁軟顎塞音
濁軟顎塞音是輔音的一種,用於一些口語中。濁軟顎塞音在國際音標的符號是,X-SAMPA音標的符號則是。 嚴格來說,國際音標裡表示此音的符號是尾巴打開的,但是尾巴關閉的亦可以接受。Unicode中的字碼「Latin small letter G」(U+0067)會因應字型的不同而顯示出尾巴打開或者關閉的g。字碼「Latin small letter script G」(U+0261)則不論字體,一律為尾巴打開的ɡ,但此字碼只會出現在國際音標的延伸字型。 在六個最普遍的六個塞音中,清雙唇塞音和濁軟顎塞音在不少語言中都已經消失,數量是有這些輔音的語言的百分之十。消失的原因是地域性的影響,但消失卻並非集中於某一區,而是廣佈在世界各地。(有幾種語言兩個音都缺乏,例如現代標準阿拉伯語和西伯利亞的凱特語(Ket))有人認為這是因為比其餘五個塞音都難發音。發濁音時氣流從肺流出,而軟顎音軟顎關閉,喉嚨和軟顎間的空間較小,空氣很快就填滿該位置,令到清音的聲音聽起來就像濁音。故此和兩者的分別沒有其餘兩對的那麼明顯。這限制令原本有、之分的語言因無法分辨兩個音,以致逐漸消失;或者令語言成形時就忽略了這個音(如侗台语族里大多数语言泰语、壮语、老挝语等)。留意像清小舌塞音和濁小舌塞音兩者中,因為喉門(即小舌所在的地方)更接近喉嚨,空間更小,兩者分別更不明顯,令比罕有得多。 漢語中北京語和粵語均無此音。吳語中有,文讀全濁日常口語時全濁時半濁音,或可被視為濁音清化之兆,受上海等地學者及社會青年影響,得以止清化,漸取成效。.
查看 清濁音和濁軟顎塞音
濁點
濁點也可指:.
查看 清濁音和濁點
濁齒齦塞音
濁齒齦塞音是輔音的一種,用於一些口語中。濁齒齦塞音、齒音和齒齦後音在國際音標的符號都是,X-SAMPA音標的符號則是。 北京官語和粵話均無此音,只有/t/。 吳語有此音,由宋朝廣韻及更早之舌頭音,定紐作/d/。.
查看 清濁音和濁齒齦塞音
濁雙唇搭嘴音
雙唇搭嘴音是隸屬於搭嘴音的一個家族,目前只發現科伊桑族中梯鄂語系的語言、‡Hõã語、和澳洲中一種只用在宗教儀式的達憫語視此音為獨立音素。在西非亦有語言將此音視為唇軟顎音的同位音。 國際音標中此音的符號是ʘ,但此符號一定要和另一個輔音符號並用來表示實際的聲音,已被證實的雙唇搭嘴音組合是:.
查看 清濁音和濁雙唇搭嘴音
濁會厭擦音
濁會厭擦音(Voiced epiglottal fricative)是輔音的一種,用於一些語言當中。普通話中無此音。國際音標以代表此音,X-SAMPA音標以.
查看 清濁音和濁會厭擦音
望城话
望城方言又称为“望城话”,属于湘语长益片长株潭小片,流行于长沙市望城区及其毗连区域,望城话与长沙话极为接近。.
查看 清濁音和望城话
最小對立體
最小對立體(minimal pair)在音韻學中,指的是在某個語言中一對字詞,這對字詞的音韻元素,例如語音、音位、聲調、時位(chroneme),只有一處相異,而有不同的詞意。這個概念可以用來說明某語言中,兩個語音構成兩個不同的音位。.
查看 清濁音和最小對立體
惠州话
惠州话,又称惠城话,博罗话,东江话,在惠州市稱為「本地话」,主要分布在惠州市惠城区和博罗县(博罗话),此外惠阳区的平潭,良井,永湖,镇隆,秋长以及惠东县、龙门县之东江及西枝江两岸的村落也有不同程度的分布。惠州话音韵丰富,整体观上,近似于粤语,同时又受到一定量的客家话的影响,因而颇具特色。惠州话在语言学上的分类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是粤语系(刘叔新),有学者(刘镇发)认为是独立于粤语,客家话之外的语种,有学者认为是客家话的一种;。 请注意,惠州市内使用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方言不是本文所述的惠州话,而是属客家方言的惠阳话(通称客家话)。.
查看 清濁音和惠州话
成都文化
关条目列表.
查看 清濁音和成都文化
明母
明母(m)是中古漢語的一個聲母,屬脣音幫組,次濁聲母。該聲母沒有開合口對立,可與所有四個等配合。 其例字如下:.
查看 清濁音和明母
昌母
昌母(tɕʰ)是中古漢語的一個聲母,屬正齒音章組,次清聲母,tc'-演化為捲舌音。.
查看 清濁音和昌母
浊音符
浊音符(゛),又称浊点,是日语浊音化的符号。形状为两点。 在现代假名遣中通常使用浊音符,但较早的日文中并不必然:尽管从1927年(昭和2年)起法令文书中就使用浊音符,但1945年(昭和20年)的终战诏书中却没有使用。 旧时浊音符的形态也并不固定,因人而异也有三点、四点、两个圆之类的书写方式。战国时代至江户时代期间,全国范围内统一为两点的书写方式。根据对仙台市博物馆所藏的伊达政宗的文书的分析,1592年之前文书中还在使用三点的浊音符,1593年的文书中两点和三点的形式都有存在,1594年起的文书中就完全使用两点的浊音符了,推测是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规范了浊音符的书写形式。伊达政宗常亲自书写文书而不是令人代笔,故而他的文书可以作为考察同一人书写习惯变化的材料。.
查看 清濁音和浊音符
浊龈颚塞擦音
濁齦顎塞擦音(voiced alveolo-palatal sibilant affricate)是輔音的一種,在國際音標中以表示,有時也會寫成(非正式寫法),在X-SAMPA中以dz\表示。在日語、韓語、葡萄牙語、俄語、臺語中均有此發音。.
查看 清濁音和浊龈颚塞擦音
浊辅音
#重定向 清濁音.
查看 清濁音和浊辅音
济南话
濟南話,一種漢語官話方言,系属冀鲁官话石济片聊泰小片,分佈在中國山東濟南市區及周邊地區。.
查看 清濁音和济南话
海口话
海口话是闽语琼文话(海南话)府城片的一种方言,通行于中国海南省省会海口市区。海口市内方言与距城区5公里的琼山区府城镇方言相同,城区口音与郊区(秀英区)口音无明显的差异。不过城区以西13公里的长流镇居民,除讲本地的长流话外,也讲海口话,两者有一定的差别。.
查看 清濁音和海口话
浙江省
浙江省,是一个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的省份。东临东海,北连长江三角洲,与江苏省接壤,太湖位于两省之间,东北一角邻上海市,西接江蘇省和江西省,南连福建省。境内最大的河流為钱塘江,因江流曲折,称之江,又称浙江,省以江名,简称“浙”。省会为杭州市。 浙江是吴越文化、江南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原始人类“建德人”活动,境内有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距今6000年的马家浜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良渚文化,是典型的山水江南、鱼米之乡,被称为“丝绸之府”、“鱼米之乡”。 浙江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尤以發達的民营经济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浙江经济”,至2013年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连续21年位居中国第一。浙江与江苏、安徽、上海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国际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地區生產總值位居中國第四位。.
查看 清濁音和浙江省
斯瓦希里语
斯瓦希里语()属于班图语族,是非洲语言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5500万多人),和阿拉伯語及豪萨语並列非洲三大語言。 斯瓦希里语是坦桑尼亚、肯尼亚、乌干达的官方语言,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国家语言之一,斯瓦希里语的方言盖泽佳语是科摩罗的官方语言之一。在赞比亚、马拉维、布隆迪、卢旺达、莫桑比克等东非和中非的国家,斯瓦希里语被作为交际语言使用。 早在1728年斯瓦希里語是以阿拉伯字母來拼寫,之後到19世紀受到歐洲殖民者的影響改以拉丁字母來拼音。而斯瓦希里語也吸收了大量阿拉伯语借词,语言的名称“斯瓦希里”来自阿拉伯文سواحيل(Sawahil)“濒海地区”。.
查看 清濁音和斯瓦希里语
新加坡式英語
新加坡式英语(Singlish)(或“星式英語”)是一种通用于新加坡的英语方言,主要受到英国英语影响,但最近日益受到美国英语的影响。。 其英語句子裡夾雜了許多新加坡當地語言的詞彙,例如閩南語(当地俗称福建話),馬來語,華語等。星式英語的文法則是以中文文法直接套用英語單字遂而形成的,是一種新加坡獨特的方言混合語。其中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系词经常被忽略。而尾語及感嘆詞则夾雜了大量漢語方言的感嘆詞,如閩南語的“咧”,粵語的“咩”,華語的“嘛”等。.
查看 清濁音和新加坡式英語
文化观光部2000年式
文化观光部2000年式(,Revised Romanization of Korean)为現在韓国所使用的关于韓國語(谚文)的拉丁文字转写的規則。2000年7月1日由大韩民国文化观光体育部頒布,直譯成漢語為:「国語的羅馬字表記法」。 2000年自此告示頒布以来,韓国的人名多使用此羅馬字轉寫方案。另外,北朝鮮官方仍使用馬科恩-賴肖爾式拉丁文字轉寫法。 由於該法是基於對馬科恩-賴肖爾式部分規則的修正,所以一般以「修正案」或「修正版」稱呼它。 修正案的對馬-賴系統的重大修改有兩個:第一個是在初聲中塞音的平音全部使用濁音字母表示,激音使用清音字母表示。第二個是取消字母用添加符號的表達方法。.
文昌話
文昌话是汉藏语系汉语族闽语支海南话的一种方言,也是文昌片的代表方言。通行于海南省文昌市。 文昌话是海南语中历史最悠久的一种方言。海南话电视广播多以文昌话为播音的标准方言,东南亚的海南移民中,使用文昌话的人数也是最多的。.
查看 清濁音和文昌話
日語中的現代漢語借詞
日語中的現代漢語借詞指日語從近現代(清末以來)的漢語中借入的辭彙,相繼於吳音、漢音、唐音等漢字音,是古代以來中日之間語言交流的延續。.
日語音韻體系
日語音韻學以IPA國際音標描述日語文字的發音。此外,從音韻學的角度說明日語的特色。.
查看 清濁音和日語音韻體系
日語書寫系統
日語書寫系統是指為了用文字來記載日語文章等的系統方法。現代日語書寫系統由幾種文字構成:起源於中國形意文字的漢字,多用在文字的語幹上;表音文字(音節文字)的平假名(文法型式上也常用)和片假名(主要是用於外來語)以及稱做羅馬字的拉丁字母。這些文字體系各自有特定的功能在日常生活中被交互使用著。 跟世界其他語言相比,日語的書寫系統對於外國人來說要複雜許多,也使得日語在世界語言的難度中僅次於中文和韓國語。 以下舉出幾個用日語寫成的單字範例: 日文單字的配列法不以漢字,而以記載單字發音的「假名」為基礎。通常用於「假名」的排序法有「五十音順」和「伊呂波順」兩種。後者為舊式。漢字會另外以部首來排序。.
查看 清濁音和日語書寫系統
日语
日本語(),簡稱日語,其文字称为日文,是一種主要為日本列島上大和族所使用的語言,日語也是大國語言之一。雖然日本并沒有在法律上明確規定其官方語言,但是各种法令都规定要使用日语,在学校教育中作为国语教授的也是日语。日語是日本的公用語言是不爭的事實。但僅為事實上的官方語言,類似於美國的英語的事實上的國語地位。 雖然并沒有精確的日語使用人口的統計,不過計算日本國內的人口以及居住在日本國外的日本人和日僑,日語使用者應超過一億三千萬人。幾乎所有在日本出生長大的日本國民都以日語為母語。此外,對於失聰者,有對應日語文法及音韻系統的日本手語存在。 2017年3月的互联网使用语言排名中,日语仅次于英语、汉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葡萄牙语、印尼語(馬來語),排名第七。 在日语语法学界,如果无特别说明,「日語」(日本語)这个詞彙,一般是指以江戶山手地區(今東京中心一帶)的中流階層方言為基礎的日语現代標準語,有時也稱作「共通語」(共通語)。.
查看 清濁音和日语
日母
日母(nj)是中古漢語的一個聲母,屬半齒音,次濁聲母。.
查看 清濁音和日母
日本二十六聖人
日本二十六聖人是1597年2月5日(日本慶長2年12月19日)豐臣秀吉下令在長崎處決26名天主教徒,此事件後來被稱作「二十六人的殉教」,這4位西班牙籍傳教士、1位墨西哥籍(當時稱為「新西班牙」)修士、1位葡萄牙籍修士、20位日本籍信徒(含3名未成年者)被追封為聖人,遂以「日本二十六聖人」稱之。.
查看 清濁音和日本二十六聖人
日本式罗马字
日本式罗马字(日本式ローマ字)是日语罗马字的一种,由田中舘愛橘在1885年发明。 与平文式罗马字相比,日本式罗马字忽略了发音,却更为系统地对应着五十音。例如:た、ち、つ、て、と,平文式罗马字按照发音转写为ta, chi, tsu, te, to,而日本式罗马字转写为ta, ti, tu, te, to。 训令式罗马字是在日本式罗马字的基础上修改而来。日本式罗马字也是ISO 3602的严式转写法。.
查看 清濁音和日本式罗马字
早期現代西班牙語
早期現代西班牙語,也稱爲黃金西班牙語(español áurico)或黃金時代西班牙語(español de los siglos de oro),是一種在15世紀末至17世紀使用的西班牙語,其特徵是一系列的語音和語法變化,這些變化使得中古西班牙語演變爲現代西班牙語。 在所有變化中最顯著的是西班牙語噝音變化、濁擦音消失、附着詞素代詞位置的固定以及及物與不及物動詞複合形式的匹配。 到達美洲的西語使用者也說着早期現代西班牙語的各種變體,因此所有現代西班牙語都是其後裔。猶太西班牙語保存了部分繼承自中世紀卡斯蒂利亞語的特徵,而在其他西班牙語變體中這些特點已經消失,例如濁擦音/š/ (.
查看 清濁音和早期現代西班牙語
撒奇萊雅語
漢人遷台之前的台灣南島語言分布圖(按 Blust, 1999)Blust, R. (1999). "Subgrouping, circularity and extinction: some issues in Austronesian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in E. Zeitoun & P.J.K Li (Ed.)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Eigh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stronesian Linguistics (pp.
查看 清濁音和撒奇萊雅語
撒奇萊雅語音系
撒奇萊雅語音系(Sakizaya phonology)為撒奇萊雅語之音系。而其音系之音位大都使用適當的Unicode符號來標示。在台灣南島語的書寫系統的訂定上,元輔音之音系表原則上都是先「發音部位」(橫列)、後「發音方法」(縱列)、再考量「清濁音」,來訂定其音系之音位架構。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語言書寫系統",台語字第0940163297號,原民教字第09400355912號公告,中華民國94年12月15日.
查看 清濁音和撒奇萊雅語音系
悉曇文字
悉曇文字(सिद्धं ,意為成就或完美;或者),又称梵字,是西元約600至1200年間書寫梵語的文字。悉曇文字是對笈多王朝時使用的笈多文的改良,笈多文源於婆羅米文又是藏文等文字的祖先。名稱起源於在文首寫 或 (祝願完美)的字樣的做法。 悉曇文字是一種元音附標文字,並非全音素文字,因為每個字符表示一個音節,不加輔助符號時以a為元音,加輔助符號表示其他元音、鼻化音或止韻。悉曇文字多以毛筆書寫,但亦可以竹筆或鋼筆等書寫。.
查看 清濁音和悉曇文字
慣用音
慣用音是指音讀(日本漢字音)中不屬於與中國讀音有對應關係的吳音、漢音、唐音的任一類的讀音。來源一般是誤讀的約定俗成或者為發音方便而作的改讀。古代並無此說法,大正時代語言學研究進展後方有此概念。.
查看 清濁音和慣用音
拉丁化新文字
拉丁化新文字(简称“新文字”,新文字:Latinxua Sin Wenz)是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在中共控制区和苏联影响区向中国人推行的一种汉语拼音文字,是用拉丁字母拼写汉语的重要方案之一。1944年后又被中共废止。 拉丁化新文字曾促进中国文字改革运动的发展,它产生於1931年在海参崴举行的中国新文字第一次代表大会。1932年公佈推行上海話拉丁化新文字,後改稱江南話拉丁化新文字。1933年後,广泛於全国各地推广,1955年停止使用。 方案特点为:不标记声调(部分汉语的入声由加塞音字母韵尾的韵母表达),不写出舌尖元音,分尖团音,用清音字母标记送气清塞音,用浊音字母标记不送气清塞音,对于部分汉语中的浊塞音则用浊音字母加h标记。.
查看 清濁音和拉丁化新文字
拉阿魯哇語
漢人遷台之前的台灣南島語言分布圖(按 Blust, 1999)Blust, R. (1999). "Subgrouping, circularity and extinction: some issues in Austronesian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in E. Zeitoun & P.J.K Li (Ed.)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Eigh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stronesian Linguistics (pp.
查看 清濁音和拉阿魯哇語
拉阿魯哇語音系
拉阿魯哇語音系(Hla'alua phonology)為拉阿魯哇語之音系。而其音系之音位大都使用適當的Unicode符號來標示。在台灣南島語的書寫系統的訂定上,元輔音之音系表原則上都是先「發音部位」(橫列)、後「發音方法」(縱列)、再考量「清濁音」,來訂定其音系之音位架構。.
查看 清濁音和拉阿魯哇語音系
書母
書母(ɕ)是中古漢語的一個聲母,屬正齒音章組,全清聲母,ɕ-變捲舌音。.
查看 清濁音和書母
曉母
曉母(h)是中古漢語的一個聲母,屬喉音,清音聲母。.
查看 清濁音和曉母
普實台文
普實臺文(Phofsit Daibuun、簡稱PSDB,閩南拼音:),由莊勝雄進一步將臺語現代文(Modern Literal Taiwanese,簡稱MLT)做些許之改良而來的,其語言定位基本上用26個拉丁字母即可拼出所有的臺灣話。 其特點如MLT,除了母音子音用字母表示外,聲調用也是字母的形式來表達, 而非用特殊的聲調符號; 文字的定義和英文一樣用多音節語詞為單位, 非和漢字一樣用音節為單位.
查看 清濁音和普實台文
亦称为 全清,清音與濁音。
,吴语懒音,吉盧語,塔巴薩蘭語,声带,声门,多瓦祖爾語,多斯拉克語,大橋彩香,天城文,天津话,奥罗莫人,奧羅莫語,女真語,威妥瑪拼音,娘母,娄底话,婆罗米文,宁乡话,宁波话,客語白話字,客語通用拼音,密卡蘇奇語,巴宰語,巴宰語音系,巴什基爾人,巴利语,巴賽語,巴賽語音系,上海话,不送氣,中世紀西班牙語,中文译名,东干语,希臘—伊比利亞字母,布魯夏斯基語,布農語,布農語音系,帕勞語,三明话,Ḁ,幫母,平谷话,广州话,乌鲁木齐话,亚非语系,云母 (廣韻),五十音,五代音系,五音 (音韻),建瓯话,廈門話,仙遊話,会厌塞音,会厌闪音,传统蒙古文,休休尼語,彝语,影母,彼爾姆語支,德宏傣语,德國式拼音,德語正寫法,德路固語,徹母,徽州,來母,心母,俄羅斯語音系,匣母,國際音標,國語羅馬字,國語注音符號第二式,ハ行轉呼,僧伽罗语,僧伽羅文,喇叭苗话,哈尔滨话,ㄫ,ㄱ,ㄲ,ㄷ,ㄇ,ㄋ,ㆆ,内江话,全浊声母,兰州话,元代音系,元音,ㅈ,先秦音系,光速大冒險PIPOPA,克里克语,克林貢語,四县话,噶哈巫語,噶哈巫語音系,噶瑪蘭語,噶瑪蘭語音系,皮拉罕語,知母 (音韻),石家庄话,班图语支,現代標準漢語,理雅各拼音,示播列,神代文字,福清話,科米-齊良語,章母,端母,等韻學,簡式台語現代文,精母,粵語寬式國際音標,粵語音系學,粵語正音運動,納瓦荷語,紹興話,绩溪话,義烏話,羅托卡特語,猫家话,烏加里特語,烏古斯語支,爱尔兰语音系,疑母,瑞典語音系,瓦乡话,瓦伊語,生母,無棣話,特徵文字,益阳话,發聲起始時間,白話字,韩文优越主义,音位,音便,韶山话,韻鏡,韵图,莊母,莫克沙語,莆仙語,莆田話,聲碼器,聲調輪廓,聲門音,联诵,達悟語,達悟語音系,非洲语言,衢州话,西山话,西班牙语正写法,西部裕固语,西拉雅語,西拉雅語音系,馬拉雅拉姆文,香港粵語,马拉加斯语,高地德語子音推移,高淳话,魯凱語,魯凱語音系,训令式罗马字,诸城市,豎琴,豐語,貴陽話,賽夏語音系,賽德克語,賽德克語音系,贛語,越南語音系,車臣語,軟顎鼻音,鼻濁音,齿龈边近音,齒齦近音,龍游話,辅音,迪爾巴爾語,近代汉语,近音,興化平話字,舒格南语,蘭谿話,阻礙音,阿卡德語,阿塞拜疆语,阿巴扎人,阿巴扎语,阿布哈茲語,阿美語,阿美語音系,阿法爾語,閩南語音系,閩南方言拼音方案,閩越語,藏語音系,闽语,蒙達人,邁錫尼希臘語,邏輯語音系,邪母,邵語,邵語音系,锡伯语,鄒語,鄒語音系,臺灣客家語,臺灣客家語拼音方案,臺灣國語,臺灣話,臺灣語言音標方案,臺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臺灣方音符號,臺語通用拼音,金華話,長汀話,长沙话,长春话,腓尼基字母,色当族,色勒库尔语,色當語,苏州话,英語國際音標,英語短-A語音史,英語音系學,雙唇搭嘴音,通字方案,通用拼音,老国音,送氣,老挝语,透母,連濁,耶魯拼音,虎尾壟語,虎尾壟語音系,IAST,JIS X 0201,JIS X 0208,Seseo,X-SAMPA,ZZ,柔若语,排灣語,排灣語音系,恩敦加语,捷克語字母,提格利尼亞人,提格利尼亞語,杭州话,格林定律,标准英音,桐廬話,梵语,榮縣話,榆次话,標準歐語,武義話,比照法,比林語,毛利语,永安话,永康话,汤溪话,汨罗话,汕头话,汉语,汉语西里尔字母转写系统,汉语拼音,沅江话,沙县话,波斯尼亚语,波拉納語,泥母,泰卢固语,泰米爾文,泰语,泰雅語,泰雅語音系,法國遠東學院拼音,法语,泉州话,温州话,清声门擦音,清化,清圆唇软颚近音,清唇软颚塞音,清唇齿塞擦音,清齿龈边近音,清辅音,清雙唇塞音,清母,湘乡话,湘西苗文,湘阴话,湘潭话,湖州話,满语,滂母,漳州话,潮州话,潮州话音系学,濁圓唇硬顎近音,濁圓唇軟顎近音,濁聲門擦音,濁軟顎塞音,濁點,濁齒齦塞音,濁雙唇搭嘴音,濁會厭擦音,望城话,最小對立體,惠州话,成都文化,明母,昌母,浊音符,浊龈颚塞擦音,浊辅音,济南话,海口话,浙江省,斯瓦希里语,新加坡式英語,文化观光部2000年式,文昌話,日語中的現代漢語借詞,日語音韻體系,日語書寫系統,日语,日母,日本二十六聖人,日本式罗马字,早期現代西班牙語,撒奇萊雅語,撒奇萊雅語音系,悉曇文字,慣用音,拉丁化新文字,拉阿魯哇語,拉阿魯哇語音系,書母,曉母,普實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