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清水

指数 清水

清水是指乾淨的水,也可以指:.

18 关系: 卑南上圳導水隧道台中港關連工業區台灣新年大崎站大甲斷層唐朝內本鹿越嶺古道关陇起义王勳顏清標風流七小町・鸚鵡賈輔義臺中彰化都會區臺灣中部地區選舉地理楊杏庭水经注明應地震日本姓氏列表/1-1000

卑南上圳導水隧道

卑南上圳導水隧道為一座橫跨於臺灣臺東縣延平鄉紅葉村與卑南鄉初鹿村之間的灌溉用導水隧道。該隧道是全臺最長的山--中型導水隧道,並且也是臺灣省政府時期,臺灣地區所推動的最後一項大型水利設施興建計畫。目前卑南上圳導水隧道連同整體卑南上圳灌溉圳道系統均由臺東農田水利會所擁有,並由旗下之卑南工作站進行管理與維護。.

新!!: 清水和卑南上圳導水隧道 · 查看更多 »

台中港關連工業區

台中港關連工業區(Taichung Harbor Related Industrial Park),為臺灣中部的一個綜合性產業工業區,隸屬經濟部工業局管理,位於台中市海線地區的梧棲區,地處台中港東側。台中港關連工業區之開發乃為促進台灣中部地區發展,並配合十大建設之一的台中港港埠之營運。其開發經過乃由浚港工程處施工,工業區土地由抽海砂填土而成。屬一般綜合性工業區,原本預定開發面積為560公頃,分三期進行。目前僅於民國68年(1979年)10月完成第一期,面積143公頃。目前進駐廠商有103家。.

新!!: 清水和台中港關連工業區 · 查看更多 »

台灣新年

臺灣春節,傳統稱呼有新年(臺:Sin-nî、馬祖話:Siŋ1-nieŋ2)、新正(臺:Sin-tsiann、客:Xinˊzangˊ、馬祖話:Sĭŋ1-tsiaŋ1)、正月(臺:Tsiann-gue̍h,客:Zangˊngied)、元旦(臺:Guân-tàn,客:Ngienˇdan)、新春(臺:Sin-tshun,客:Xinˊcunˊ),又俗稱新正年頭(臺:Sin-tsiann-nî-thâu,客:Sinˊzangˊngienˇteuˇ)、過年、正月正時、舊曆年。是指華人從農曆十二月十六尾牙到新年二月初二頭牙期間,慶祝農曆新年的傳統節俗。尤以除夕夜到正月初五隔開(開工)為重。過年期間的傳統稱呼為「新正」,大年初一亦稱為「新正年頭」、「開正」、「正月初一」,拜年稱為「賀正」,與一系列節令、祭祀等活動。 「新正」,即新正朔,為稱呼正月初一之意。進入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曾頒布過「廢舊正月」,推廣新曆元旦,惟總督府發行的民曆仍附有舊曆,而民間也曾同時過日式新曆新年與台式農曆新年。戰後,國民政府沿用原中國大陸新年習俗稱呼,改稱春節(國語),遂成通稱。 中華民國國曆、農曆二種曆法並行,時序進入二種曆法的一月一日皆謂「新年」,無論是跨年至國曆元旦,或是農曆年的春節,民眾見面祝賀語均可稱「新年快樂」。因二曆法日期不同,使用「新年」並不致混淆,反而是普遍之用法。 臺灣新年風俗隨不同的移民傳入並逐漸在地化後,亦與戰後移民的大量中國南北風俗薈萃。現代社會,部分本土的舊時習俗逐漸式微,或受中式、日式新年習俗影響。臺灣過年與傳統民間信仰息息相關,匯聚了許多宗教科儀、人文藝術與歲時信仰等禮俗,今日仍是臺灣社會全年最重要、盛大的傳統節日。.

新!!: 清水和台灣新年 · 查看更多 »

大崎站

大崎站()是一個位於東京都品川區大崎一丁目,屬於東日本旅客鐵道(JR東日本)、東京臨海高速鐵道(TWR)的鐵路車站。JR東日本與TWR共用車站主體,是共同使用站。.

新!!: 清水和大崎站 · 查看更多 »

大甲斷層

大甲斷層(Tachia Fault)是台灣台中的逆斷層,長約30公里,斷層走向為北北東走向。此斷層位於苗栗縣通霄附近經大甲、甲南、清水、沙鹿至臺中市大肚。 斷層的南段,也就是甲南至大肚部分以前稱為清水斷層,長約22公里。斷層可能在全新世活動過,暫列為第一類活動斷層。 大甲斷層有明顯的線狀崖,但是尚未發現斷層露頭。由野外調查與鑽探岩芯中的岩層比對結果,地表淺處大甲斷層的垂直移距約50~70公尺,斷層前緣已截切穿出地表,但斷層跡可能為崩積層或沖積層所覆蓋,因此在地表未發現露頭。大甲斷層南段,野外也未發現斷層露頭,而由鑽探結果顯示斷層的前緣已接近地表,並造成階地崖前緣局部剪切帶。.

新!!: 清水和大甲斷層 · 查看更多 »

唐朝

唐朝(),中國朝代,國祚共历289年,21位皇帝。由唐高祖李淵所建立,與隋朝合稱隋唐。唐室出身自關隴世族,先祖李虎在南北朝的西魏是八柱国之一,封为唐国公。其後代李淵為隋朝晋阳(在今山西太原西南)留守,在隋末民變時出兵入關中以爭奪天下,於618年受隋恭帝楊侑禪位,在唐朝統一戰爭中統一天下。唐朝定都長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并设东都洛陽、北都晋阳等陪都。 唐朝歷史可以概略分成數個時期,大致上以安史之亂為界。初唐時國力強盛,李淵建立唐朝,是為唐高祖,王子李世民以玄武門之變,殺死兄李建成、弟李元吉,逼迫高祖內禪帝位,即為唐太宗,是唐朝多次首都兵變的開端。太宗一手將唐朝帶向盛世,擊敗強敵东突厥,受尊為「天可汗」,成就貞觀之治。唐高宗時期击败西突厥、高句麗等強敵,建立永徽之治,把唐朝版圖擴到最大。高宗去世後,其皇后武后先後擁立兒子中宗和睿宗當傀儡,最後於690年廢睿宗自立為皇帝,改國號曰「周」,即武周,人稱「武則天」,而此時女主政治也達到高峰。直到705年中宗因神龍革命而復辟,唐朝國號得以恢復。但接著還有韋后專權,之後宗室李隆基與其姑姑太平公主共同發起唐隆之變,才掃蕩韋氏勢力,結束自從中宗復辟後朝政紊亂的情況。李隆基也實際掌權,成為日後的唐玄宗。玄宗即位後便發動先天之變,賜死太平公主,結束數十年來的女主政治與百年來的政變時代,進入盛唐時期,是唐朝的第二高峰與轉折,開元時期唐玄宗革除前朝弊端,政治開明,威服四周國家,史稱開元盛世。到天寶時期,政治逐漸混亂,於755年爆發安史之亂,唐朝極盛而衰。中唐時,唐朝受到河朔三鎮、吐蕃的侵擾、宦官專權與牛李黨爭等內憂外患的影響而衰退。其間雖然有唐憲宗的元和中興、唐武宗的會昌中興與唐宣宗的大中之治,但是都未能根治唐朝的內憂外患。在晚唐時因為政治腐敗,爆發唐末民變,其中黃巢之亂破壞江南經濟,使唐朝經濟完全瓦解,导致全国性的藩鎮割據,唐室最後被藩鎮朱全忠控制。他迫使唐昭宗迁都洛阳,並於907年逼唐哀帝禅位,唐亡,共289年。朱全忠建國梁,史称后梁,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唐朝的疆域廣大,但時常變動,630年就超过隋朝极盛时的版图。唐朝也是自秦汉以来,第一个不使用前朝所筑长城及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其鼎盛时期為7世纪,當時中亚的綠洲地帶受唐朝支配。其最大範圍南至罗伏州(今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今俄罗斯安加拉河流域)、西及安息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临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国土面积达1076万平方公里。中唐後漠北、西域的領地相繼失去,到晚唐時衰退到等同中國本部的大小,但仍然保有河套地區及河西走廊。天宝十三年(754年)户口统计为五千二百八十八万四百八十八人,不过许多学者考虑到当时统计不严,存在大量没有计入统计的瞒报户口,此外还有隐户、佃农、奴婢、士兵、僧道等人群不纳入户口统计,故大多数学者认为唐朝人口峰值在八千万左右。此时,长安辖区人口估算在200万人左右,而市区则是100万人。 唐朝全盛时在文化、科技、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达到很高的成就。在中国历史上有大量的科技发明,四大发明之中有两个即火药和印刷术都诞生于唐朝。其政治為三省六部制,前期中央權力在皇帝與宰相,到後期變成皇帝與宦官。同隋朝推行科舉制度,使得晉朝南朝的世族制度不再興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三元及第,都诞生于唐朝,即622年状元孙伏伽(一说651年的颜康成)。軍事制度前期採用府兵制,軍力強盛,多次擊敗外族。後期則出現節度使(藩鎮)的軍政制度,割據一方,到唐朝後期還出現四十八個藩鎮。唐朝是当时世界的强国之首,與突厥、高句丽、吐蕃、大食爭奪四方霸權。藉由羈縻制度控制回紇、契丹等等北方各族,还调度漠北地区的突厥诸部军队攻打西突厥、高句丽,並且讓南诏、高昌、龟兹、粟特、吐蕃、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等國家吸收唐朝的文化與政治體制。唐朝的經濟富盛,結合華北、關中與江南的經濟,到後期更加依重江南赋税。土地、盐铁與赋税制度隨著社会改變而改革,由均田制與租庸調制轉向兩稅制,並且增加許多雜稅。其中兩稅制影響中國後半期的賦稅制度。唐朝文化兼容並蓄,接納各個民族與宗教,進行交流融合,成為開放的國際文化。其文學發展達到高峰,以詩最為興盛。當時有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等人,以及推行古文運動的韓愈,其史書與傳奇(小說的前身)也十分發達。由於吸收西域特徵與宗教色彩,唐朝藝術與前後朝代都迥然不同,其壁畫、雕刻、書法與音樂都很發達。唐朝声誉远及海外,其歷史地位深重,到明清時期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新!!: 清水和唐朝 · 查看更多 »

內本鹿越嶺古道

內本鹿越嶺古道為一條位在臺灣的山區古道,該條古道橫跨於高雄市六龜區經中央山脈至臺東縣延平鄉紅葉,總長124.7公里。目前古道西段六龜至藤枝現已闢為藤枝林道,東段鹿鳴至清水段改為東36鄉道,其餘路段皆處於荒廢狀態。.

新!!: 清水和內本鹿越嶺古道 · 查看更多 »

关陇起义

关陇起义,魏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至正光六年(525年)羌人莫折大提领导关陇(今陕西省、甘肃省一带)地区各族人民反抗北魏統治的起义。.

新!!: 清水和关陇起义 · 查看更多 »

王勳

又名王芬,清朝乾隆年間臺灣漢人(1784年)。,出生於蔴園車埔(今臺中市沙鹿區福興里),曾經打擊盜匪在公山口(今天弘光科技大學),因圍剿盜匪而被鄉親所敬重。.

新!!: 清水和王勳 · 查看更多 »

顏清標

顏清標(),綽號「冬瓜標」,台灣臺中市沙鹿區出生,私立神州高中畢業,財團法人大甲鎮瀾宮基金會董事長、無黨團結聯盟榮譽主席,曾任多屆立法委員,後因貪污案遭到褫奪公權,在地方派系屬於台中市黑派大老。.

新!!: 清水和顏清標 · 查看更多 »

風流七小町・鸚鵡

流七小町・鸚鵡(),是日本浮世繪畫家鳥文齋榮之(1756年 - 1829年)的著名木版畫,繪於18世紀的江戶時代,為《風流七小町》系列作品之一,共一幅,尺寸為39.2cm x 26cm,現藏於東京國立博物館。這幅作品是鳥文齋榮之在中最有名的作品,也是日本(重美)。.

新!!: 清水和風流七小町・鸚鵡 · 查看更多 »

賈輔義

賈輔義(),中華民國陸軍中將,生于遼北省開原縣慶雲堡鎮譚相台村,戰後遷居臺灣臺中清水,畢業於陸軍官校39期,於2006年7月代理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校長,是陸軍官校迁台後唯一有過的代理校長,也是1990年10月漢疆演習擬登釣魚台宣示主權之突擊隊所屬旅長(空降獨立六二旅)。軍職期間歷任各項司令要職,於2006年9月30日卸下陸軍副總司令軍職後,轉任退輔會所屬之欣桃天然氣公司董事長,於2010年10月退休。.

新!!: 清水和賈輔義 · 查看更多 »

臺中彰化都會區

臺中都會區,或稱大臺中地區、臺中大都會區、大臺中都會區,範圍包括臺中市以及彰化縣與南投縣的部分地區,在世界人口組織裡為世界排名第132大都會區,為臺灣第二大都會區,僅次於臺北都會區。 臺中都會區為過去中華民國之行政院主計處所定義的五個「大都會區」之一。不過,依據主計處在2010年5月18日發布的新聞稿,此定義範圍連同全台灣各種統計地區的分類定義,已在當年12月25日停止適用。 另由於彰化市為一中心城市,另可將彰化通勤圈獨立為一都會區。.

新!!: 清水和臺中彰化都會區 · 查看更多 »

臺灣中部地區選舉地理

台灣中部地區選舉地理,又稱做台灣中部地區政黨版圖、台灣中部地區政治版圖、台灣中部地區選民結構,是社會地理學及政治地理學的一部分,用以對一個國家各區域的選民素質、選情推定、民意測驗等進行統計分析為主的研究,探討選民對政情反應、社會輿論傾向、選舉制度差異、選區劃分等問題。 依據國家發展委員會國土區域離島發展處所擬訂之「台灣地區綜合開發計畫」,中部地區包括苗栗縣、台中市、彰化縣、南投縣及雲林縣等五個縣市。在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大選後,台灣媒體開始提出「北藍南綠」的說法,意指中部地區政治情勢較為支持泛藍陣營,不過此說法並不是非常的準確。.

新!!: 清水和臺灣中部地區選舉地理 · 查看更多 »

楊杏庭

楊杏庭(),筆名逸舟、行東。日文拼音 Isshū Yō,外文拼音 Hsing-ting Yang 及 Yizhou Yang,臺中梧棲人。東京文理科大學哲學科肄業,東洋文化研究所博士課程修畢。曾任教於南京國立中央大學、浙江大學,並且擔任國民政府內政部參事及專門委員,張厲生部長任內時為常務次長、教育部編審委員等要職,二二八事變後奉命回臺調查真相。後赴日東京文理科大學,拜門下,專攻中國哲學及史學,並結識廖文毅,以易名「楊逸民」參與臺獨在日活動,被中國民國政府列入海外學者黑名單。代表著作為《歷史週期法則論》。.

新!!: 清水和楊杏庭 · 查看更多 »

水经注

《水經注》是古代中國地理名著,共四十卷。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郦道元。 《水經注》因注《水經》而得名,《水經》一書約一萬餘字,《唐六典·注》說其“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水经注》看似为《水经》之注,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由于书中所引用的大量文献中很多在后世散失了,所以保存了许多资料。.

新!!: 清水和水经注 · 查看更多 »

明應地震

明應地震(明応地震)是一場在1498年9月20日(明應7年8月25日)日本時間早上8時,發生於日本南海道的大地震。地震規模估計高達8.6MS,並引起海嘯侵襲陸地。明應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數並不確定,根據當時紀錄死亡人數介於26,000至31,000人之間。.

新!!: 清水和明應地震 · 查看更多 »

日本姓氏列表/1-1000

以下是日本姓氏列表,依人數多寡列出日本前1000大姓氏,其中列於括弧前或上一行為中國漢字寫法,括弧內或下一行日本漢字寫法(新字體、舊字體)。若要查看其它日本姓氏列表,請參見日本姓氏列表。.

新!!: 清水和日本姓氏列表/1-1000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