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天津经济
天津經濟源于漕运,永乐二年(1404年)正式筑城,得名天津卫。1860年,天津开放为通商口岸,租界及洋务运动使天津工业、商业、金融业迅速发展,天津成为中国第二大的工商业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贸中心,并产生了桂发祥、狗不理、耳朵眼等众多老字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天津经济发展相对缓慢。1953年,天津的经济总产值首次被北京超过,1989年被广州超过,此后又被重庆、深圳和苏州一度赶超。直到2005年下半年,天津濱海新區的開發被納入了國家「十一五」規劃和發展戰略,成為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之后空客A320系列飛機總裝線、中新生態城等國際合作項目落户天津滨海新区。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被正式纳入国家战略,天津被定位是“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同年,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2015年2月26日,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正式成立。4月21日,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成立。 目前,天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也是推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引擎之一。2016年,天津GDP在中國內地城市中排名第五,为1.78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9.0%;GDP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比例为1.2%、44.8%、54.0%。天津拥有天津港和天津南港两大港口。2016年天津港的貨物吞吐量达5.5億噸,集装箱吞吐量1450万标准箱,是北方最大的港口。.
查看 深圳经济和天津经济
广东省经济
广东经济的总量(按GDP),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级行政区中从1978年的第5位上升至1989年稳居第1位,为对中国经济贡献最大的省份。广东也是经济发展最不平衡的省份之一,珠江三角洲有充分发展,东西二翼及粤北山区仍然滞后。2015年,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2,812.55亿元(11,690.41亿美元),占全国的10.76%;人均GDP为67,503元(10,838美元)。 广东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外商投资量大,对外经济仍以来料加工为主,受国际环境影响较大。经济主要集中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珠三角地区尤以广州、深圳、佛山、东莞和中山五市经济总量最大。广东有发达的制造业,以陶瓷为主的建筑材料、以家具为主的居家装饰、以服装为主的轻纺产品一直主导中国内地市场,家电、电子产品、食品等传统产业仍旧有较强的市场占有率和辐射力。从产业结构与分布来看(2009年),二、三产业最发达的地区为深圳和东莞,二、三产业所占GDP比重超过99%,一产业低于1%;其次为广州、佛山、珠海和中山,二、三产业占GDP比重超过97%。二产业占GDP比重高于50%的有10市,其中佛山超过60%,达到63%。三产业占GDP比重高于50%的有广州、深圳和东莞,其中广州达到60.85%。一产业占GDP比重高于20%的有云浮、阳江、湛江和梅州4市。从总量来看,全省21个地级市中,珠三角9市GDP总量占全省的81.42%,其中广州、深圳、佛山和东莞4市占全省的65.66%。一产业增加值过200亿元的有湛江、茂名2市,其中湛江249.24亿元,占全省的12.24%。二产业增加值过3千亿元的有深圳、广州、佛山3市分别达到3,827.08、3,405.16和3,037.69亿元,此外东莞达到1823.08亿元,4市占全省的二产业增加值的62.27%。三产业总量过1千亿元的有广州、深圳、东莞和佛山,其中广州达到5,560.77亿元,占全省的30.80%;深圳4,367.55亿元,占全省的24.19%。全年进出口总额6,319.89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量的28.63%,其中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3,824.13亿美元,占进出口额的60.51%。全年外商直接投资175.58亿美元,占全国外商直接投资的19.13%。 广东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经济对外依存度相对偏大,产业层次较低、企业规模偏小、资源消耗较大,经济学家甚至担忧出现产业空洞化和拉美化的隐忧。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以外资推动型为主,随着该地区土地供应接近枯竭以及低工资优势的逐渐丧失,资本的逐利性必然使外资将产业和资金转向其它成本低的区域。2013年HDI推持在「高」的水平。.
查看 深圳经济和广东省经济
广深关系
广深关系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广州与深圳两个城市之间的关系。广州与深圳同为中国内地一线城市。但由于广州是广东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历史文化悠久,是广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以被看做是深圳的老大哥。.
查看 深圳经济和广深关系
深圳經濟特區
深圳經濟特區,是位於中國深圳市的經濟特區,1980年8月26日設立。最初範圍僅包括今日深圳市的羅湖、福田、南山、鹽田等4區;至2010年5月31日,中国国务院批准深圳市寶安、龍崗兩區自該年7月1日起起劃入深圳經濟特區,使特區範圍擴大至深圳全市。而在2018年9月(確實日期仍有待香港憲報公佈),原本屬於香港的西九龍站內地口岸區將實際劃歸深圳市福田區,同時成為深圳經濟特區的一部分。屆時,深圳經濟特區邊界將跨越一線關(現行深港邊界)。.
查看 深圳经济和深圳經濟特區
深港关系
深港關係,也称港深關係,是指中國廣東省深圳市与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之间的关系,是中國内地與香港關係的重要组成部分。香港与深圳在中国历史上同属于宝安县,清末英国割占香港岛和九龙、租借新界,形成了深港分治的现状。香港与深圳仅“一河两湾”之隔,由于两地距离相近,经济规模相仿,但又存在工资、物价水平、社會风貌的差异,以及一国两制等原因,形成了香港和深圳独一无二的城际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港深合作取得巨大进展。从深圳经济特区建立至2007年,香港一直是深圳最大的贸易伙伴,深圳出口香港占总出口的44.4%。2012年,深港口岸进出口贸易额超过2000亿美元。2015年,深圳口岸对香港进出口总量为1.1万亿元人民币。 由于近年来水貨客在香港搶購奶粉與日用品、雙非家長帶小朋友到香港北區報讀小學以及自由行旅客一些不文明的行為,深港兩地矛盾激化。深圳的“一簽多行”政策更促發香港民众多次示威,应香港政府请求,中央政府将“一签多行”改为“一周一行”。 关于深港矛盾,深圳市市長許勤認為,两地合作愈來愈頻繁,出現矛盾是正常,他相信兩地政府有能力解決。香港特首梁振英也表示,香港和深圳应该共同發展。不过盧峯在《苹果日报》发表评论指出,梁振英不懂中港深層次矛盾,不明白港人的憂慮,并且认为特区政府应该“放弃深港融合,保持香港的独特性”。.
查看 深圳经济和深港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