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流星艦上攻擊機

指数 流星艦上攻擊機

愛知B7A流星是日本帝國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推出的艦載攻擊機,由愛知航空機研製,盟軍代號Grace。流星為日本海軍試圖將艦攻/艦爆特性整合為全能攻擊機,但因技術不成熟導致飛機重新設計,等到完成測試時戰爭已入尾聲,未曾真正在航艦上服役。.

18 关系: A-1攻擊機大鳳號航空母艦天城號航空母艦 (雲龍型)天山艦上攻擊機中島譽發動機二年式機槍伊吹號航空母艦彩雲艦上偵察機彗星艦上轟炸機信濃號航空母艦烈風戰鬥機飞机弹射器飛行器列表轰炸机雲龍級航空母艦战斗轰炸機流星 (消歧義)攻击机

A-1攻擊機

A-1天襲者(A-1 Skyraider)攻擊機是美國工程師設計,道格拉斯公司製造的一款活塞引擎螺旋槳推進攻擊機。天襲者式服役時間以活塞發動攻擊機來講相當長,歷經韓戰至越戰,直到1972年後才逐步被A-4天鷹式攻擊機,A-7海盜二式攻擊機等噴射攻擊機取代,至於完全除役則是1985年,歷經將近40年,可說是美軍步入噴射機時代後碩果僅存的活塞引擎機種。.

新!!: 流星艦上攻擊機和A-1攻擊機 · 查看更多 »

大鳳號航空母艦

大鳳號航空母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日本帝國海軍最後一艘建造的正規大型航空母艦。於菲律賓海海戰遭美軍潛艇攻擊,魚雷爆炸震波使其油管破損造成油氣外洩,之後因不明原因點燃爆炸而沉沒。.

新!!: 流星艦上攻擊機和大鳳號航空母艦 · 查看更多 »

天城號航空母艦 (雲龍型)

天城(天城)是一艘二次大戰期間由大日本帝國海軍建造與操作的航空母艦,是雲龍級航空母艦的第二號艦,其艦名取自靜崗縣境內伊豆半島的天城山。最高峰萬三郎岳海拔達1,407米的天城山是日本知名的杉木產地,是當時日本海軍軍艦甲板最常用的鋪面材料。 下水完工時機已經非常接近二戰末尾的天城號,因當時日軍嚴重缺乏艦載機與飛行員而從未實際投入戰場。一直停泊在內的天城號在多次遭美軍空襲後於1945年7月28日時在港內遭炸受損、進水後沈沒。由於二次大戰在天城號沈沒後不久的9月2日時結束,且二次大戰之後再也沒有任何一艘航空母艦在作戰中沈沒,使得天城號成為全日本海軍、乃至於全世界最後一艘戰損的航空母艦。.

新!!: 流星艦上攻擊機和天城號航空母艦 (雲龍型) · 查看更多 »

天山艦上攻擊機

天山艦上攻擊機為日本海軍為了取代九七式艦上攻擊機下令中島飛機公司開發的艦載魚雷轟炸機,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期後日軍主力艦載攻擊機。主開發者為松村健一,於1943年(昭和18年)正式量產。日軍編號「B6N」,盟軍代號「Jill」。.

新!!: 流星艦上攻擊機和天山艦上攻擊機 · 查看更多 »

中島譽發動機

中島譽發動機(ほまれエンジン)乃日本中島飛機公司和海軍航空技術廠共同研發製造的氣冷式星型飛機用活塞發動機,採複列18汽缸、底置凸輪軸(over head valve,縮寫成OHV)、離心式機械增壓的配置。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獲得大日本帝國陸軍和大日本帝國海軍普遍採用,搭載於偵察機、戰鬥機、轟炸機等。「譽」是海軍的命名,中島內部代號為「NK9」;陸軍則稱呼為Ha-45(ハ45)。至於生產數量,1943年(昭和18年)約200具,1944年共5,400具,1945年則有3,150具。.

新!!: 流星艦上攻擊機和中島譽發動機 · 查看更多 »

二年式機槍

二年式機槍在二次世界大戰是日本海軍的轟炸機專用防衛機槍,根據由納粹德國訂購MG 131重機槍,接受自行生產權,發射德式13毫米x64子彈,但是有個別不同之處。原本將二年式機槍用於戰鬥機,可是電動進彈結構由於日本工業水平不足無法安裝戰鬥機,只有用於轟炸機作為自衛火力用途。.

新!!: 流星艦上攻擊機和二年式機槍 · 查看更多 »

伊吹號航空母艦

伊吹號航空母艦原本是日本帝國海軍興建的改鈴谷級重巡洋艦其中一艘,但是因為戰爭局勢需求而改裝成航空母艦,到日本投降前都未能完工#主要々目及特徴一覧表p.11、#海軍造船技術概要p.1601、『摘要(特徴)|鈴谷型巡ヨリ改造ノ中型空母。飛行甲板 同長空母ニ比シ長ク(205m) 塔型艦橋ヲ有ス。機銃ノ反対舷射撃水平ヨリ7°マデ可能。工事簡易化ノタメ 1.格納庫一段 2.魚雷調整所ナシ 3.爆弾軽質油搭載量ヲ制限 4.最上甲板ハ縦業式構造 5.飛行甲板格納庫壁ハ溶接ブロック式トス 6.構造簡易化ニヨリ-9000工数 艤装簡易化ニヨリ-44000工数』,戰後遭到拆毀。本艦因為尚未完工服役,艦名為暫定名稱,後補艦名尚有「鞍馬」這個名字。.

新!!: 流星艦上攻擊機和伊吹號航空母艦 · 查看更多 »

彩雲艦上偵察機

彩雲艦上偵察機(さいうんかんてい)是大日本帝國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使用的艦載偵察機,亦為二戰時期日製艦載機中最快的機型,乃中島飛機的巔峰代表作。日本海軍內部代號為C6N,盟軍代號為Myrt。.

新!!: 流星艦上攻擊機和彩雲艦上偵察機 · 查看更多 »

彗星艦上轟炸機

D4Y彗星俯衝轟炸機(すいせい)乃九九式艦上轟炸機的後繼機型,盟軍代號「Judy」。.

新!!: 流星艦上攻擊機和彗星艦上轟炸機 · 查看更多 »

信濃號航空母艦

信濃號航空母艦(信濃,假名:しなの,平文式羅馬字:Shinano)是大日本帝國海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建造的一艘航空母艦,為二次大戰裡艦體最大、排水量最重的航空母艦,在完成長達五年斷斷續續的建造工作後,首次出航僅17小時即被美國海軍的「射水魚號」潛艇所擊沉。 「信濃號」原作為「大和級」戰艦的三號艦進行建造,暫定名為「110號艦」。隨著日軍在太平洋的戰事告急,帝國海軍對航空母艦的需求大為提高,故因應戰爭需求,將尚未完成的「110號艦」改造成航空母艦,正式命名為「信濃號」,源自日本古代令制國之一的「信濃國」。由於日軍在1944年6月馬里亞納海戰的失敗中損失了三艘主力航艦,故加速了「信濃號」的建造進度。「信濃號」擁有「大和級」的戰艦級別堅固船體,超出一般航空母艦的標準,同時它也受到「大鳳號」的影響,鋪上了相當厚實的裝甲保護飛行甲板。 「信濃號」於1944年11月在未完成的情況下投入服役,隨後自橫須賀海軍工廠移至吴海军工厂完成裝修,但被回航中的美軍潛艇攻擊而擊沉,包含艦長大佐在內共1,435名水兵和民間工作者陣亡,為目前下水的航空母艦服役時間最短、也是至今被潛艇擊沉的最大排水量軍艦。信濃號的排水量噸位,一直到1961年美國海軍的傳統動力航空母艦「小鷹號」服役才將其超越。.

新!!: 流星艦上攻擊機和信濃號航空母艦 · 查看更多 »

烈風戰鬥機

A7M烈風是A6M零式戰鬥機的後繼新型高性能戰鬥機,本機的特點是為對抗美國海軍的新型格魯曼F6F地獄貓和沃特F4U海盜式艦載戰鬥機而設計出來。但是因為選用的發動機(尤其是海軍指定選用中島飛機的引擎和要求難以達成的飛行性能)有爭議,阻礙研製和生產時間。如果本機盡早研製和生產,太平洋戰爭的戰局會更加激烈。.

新!!: 流星艦上攻擊機和烈風戰鬥機 · 查看更多 »

飞机弹射器

舰载机弹射器或艦載彈射器(aircraft catapult)是一种从舰只、特别是航空母艦上弹射飞机的装置。目前大多数航母配备的是蒸汽彈射器,而美国下一代福特級核動力航空母艦将配备更先进的電磁彈射器。.

新!!: 流星艦上攻擊機和飞机弹射器 · 查看更多 »

飛行器列表

飞行器列表按照字母的顺序分类,从制造商(在某些情况下是设计者)的名字开始。列表是一个包容性列表而不是专有的列表,也就是说飞机可以分类在多个名字、标记符号或者制造商列表下。 列表中俄製飞机的绰号采用的是北约名称。 这个目录一般不包括飞机的变型或者子类型。.

新!!: 流星艦上攻擊機和飛行器列表 · 查看更多 »

轰炸机

轰炸机,係一種從高空對地面、水面或水下目标投擲航空炸彈用的军用飞机。世界上第一款具备上述特征的轰炸机是1915年俄羅斯帝國波罗的海铁路工厂生产的伊利亚·慕罗梅茨-V型。它是一款裝備四具發動機和双翼的大型飞机,可携带522公斤的炸弹以120公里的最大时速飞行,这在当时可謂是优秀的载弹飞行能力了。.

新!!: 流星艦上攻擊機和轰炸机 · 查看更多 »

雲龍級航空母艦

雲龍級航空母艦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海軍航空母艦一個級別,也是日本帝國海軍最後一款量產的正規航空母艦。.

新!!: 流星艦上攻擊機和雲龍級航空母艦 · 查看更多 »

战斗轰炸機

戰鬥轟炸機是一種結合戰鬥機與轟炸機功用的軍用飛機,有「戰轟機」的簡稱。 戰鬥轟炸機同時具有攻擊海上、地面目標和空中反擊的能力,與以往執行轟炸時需要戰鬥機護航的轟炸機不同,戰鬥轟炸機本身具有防空能力,一架就可以確保任務順利執行。戰鬥轟炸機的任務是對目標進行密接支援,作為戰術轟炸機使用,它本身具有一定程度的空防能力,可以充分在區域衝突中與地面支援中展露頭角。戰鬥轟炸機雖然具備2種飛機的功能,但直至第四代的戰機為止,大部份的戰鬥轟炸機在空戰上不如專用空戰的戰鬥機,如F-15E在空戰上不如F-16(由于武器挂载变化之故)。加上很多戰鬥機也具備一定的空對地能力,因此現代的戰機發展多以空戰為主、轟炸為輔,或一種專門空戰的戰鬥機配合一種專門轟炸的戰鬥轟炸機,如:F-16配F-15E、F-22配F-35。.

新!!: 流星艦上攻擊機和战斗轰炸機 · 查看更多 »

流星 (消歧義)

流星是一種天文現象,指運行在星際空間的流星體在接近地球時由於受到地球引力的攝動而被地球吸引,從而進入地球大氣層,並與大氣摩擦燃燒所產生的光跡。 流星還可以指:.

新!!: 流星艦上攻擊機和流星 (消歧義) · 查看更多 »

攻击机

攻擊機(Attack aircraft),又稱--,係一種在中、近距離對地面、水面目標攻擊用的軍用飛機,也是擔任密接支援陸軍的要角。現代的多用途戰機基本上都能取代攻擊機,但仍存在專門的攻擊機。除此之外有些攻擊機是以軍用教練機改裝而來。 過去日本帝國海軍所稱的攻擊機未必屬於攻擊機,其包含了初期開發的水平轟炸機和魚雷轟炸機,與現今分類的攻擊機不盡相同。後期開發的轟炸機種與俯衝轟炸機才被稱轟炸機,日文漢字為爆撃機。.

新!!: 流星艦上攻擊機和攻击机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