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3 关系: 南音 (雜誌),台灣繪本作家列表,台灣文化協進會,吳振武,宋斐如,中央書局,二二八事件受难者列表,亂都之戀,張深切,張我軍,何容,徐鍾珮,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國語日報,國語日報社,周作人,莊長恭,許世瑛,識正書簡,许寿裳,鲁迅,蘇薌雨,董作賓,蔡旨禪,鄭騫,臺中市立臺中第一高級中等學校,柯慶明,洪姓,洪棄生,方師鐸,1969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1980年文学。
南音 (雜誌)
南音是1930年代台灣的文學雜誌,為半月刊,由黃春成、張星建主編的白話文文學刊物,共出十二期,第九號與第十號合併。由於第九、十、十二號刊登反日作品,遭到日本殖民當局查禁,所以實察上只出九期。該雜誌的同仁有賴和、葉榮鐘、陳逢源、郭秋生、黃得時等人士。.
查看 洪炎秋和南音 (雜誌)
台灣繪本作家列表
本表列出臺灣繪本作家,包括繪本文字作家(撰寫繪本故事者)、繪本圖畫作家(其圖畫創作的方式包涵:色鉛筆畫、鋼筆畫、油畫、彩色墨水、水彩畫、粉彩畫、拼貼、剪紙、版畫、攝影、複合式媒材等等)和繪本領域內的專家。 本列表僅列出臺灣的繪本作家,至於在臺灣知名的繪本哥哥姐姐(在幼幼台說繪本給小朋友們聽的哥哥姐姐),不在此列表內。.
查看 洪炎秋和台灣繪本作家列表
台灣文化協進會
台灣文化協進會,1946年11月18日成立。發起人有:游彌堅、許乃昌、陳紹馨、林呈祿、黃啟瑞、林獻堂、林茂生、楊雲萍、陳逸松、蘇新、李萬居等人。機關雜誌《台灣文化》月刊雜誌,是戰後初期台灣相當重要的文藝團體。.
查看 洪炎秋和台灣文化協進會
吳振武
吳振武,臺灣屏東人,台籍日本海軍軍官、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軍官。.
查看 洪炎秋和吳振武
宋斐如
宋斐如(),原名宋文瑞,台灣臺南二層行塗庫(今臺南市仁德區)人,曾任新聞記者、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副處長,在二二八事件中遇害。.
查看 洪炎秋和宋斐如
中央書局
中央書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央書局,是一家總部位在臺中、由臺灣文化協會成員共同創立於1927年的出版業者兼書店。.
查看 洪炎秋和中央書局
二二八事件受难者列表
以下所列人物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所認定並公告的部分二二八事件受難者,由於該事件受難者過多,這裡只舉例比較有名的人物,不完全具備代表性。並按照受難者姓氏教會羅馬字拼音順序排列。.
亂都之戀
《亂都之戀》,是張我軍創作的新詩集,1925年12月出版,是台灣文學第一部新詩集。該書在台灣長期絕版,1987年由中國大陆的遼寧大學出版社重新整理出版。收錄的詩有〈對月狂歌〉、〈無情的雨〉10首、〈遊中央公園雜詩〉6首、〈煩悶〉4首、〈秋風又起了〉6首、〈前途〉、〈我願〉 3首、〈危難的前途〉、〈亂都之戀〉15首、〈哥德又來勾引我的苦惱〉、〈春意〉。所謂亂都是指1923年前後的北平。當時正值奉直軍閥開戰,北平城內外人心惶惶,故曰亂都。那時,張我軍在北平高等師範學校辦的補習班裡學習。在這期間,與同班同學羅文淑發生了愛情。兩人相愛至深,但遭到了羅文淑父母的堅決反對。女方家長強迫羅文淑與張我軍斷絕關係,另嫁他人。羅文淑離開父母,離開家鄉,和張我軍雙雙從北平私奔到 台灣,終成夫妻。張我軍創作的這一組詩反映了他們當時與追求婚姻自主的精神。 張我軍的詩內容充實,感情真摯,行文明白流暢。但是過於散文化,有的作品幾乎就是散文的分行排列。表達的外露也損害了詩的耐讀性。不過還是有些作品取得了內容和形式的較好的結合,例如附錄中的〈弱者的悲鳴〉,張我軍在詩中從大自然中攝取了兩個形象——黃鶯和白云作為弱者的代表和象徵,然後將詩人的意願和感情通過它們傳達給讀者,讀者從這兩個形象聯想開去,便能想起當時處於日本蹂躪下的台灣人,詩意濃烈。.
查看 洪炎秋和亂都之戀
張深切
張深切( ),南投草屯人,另名嘉裕,字南翔,曾化名張死光與魯迅來往,筆名列良、南翔、楚女、者也、之乎、紅草等。一生奔波臺、日、中等地革命事業,為致力於臺灣文藝理論的哲學家。.
查看 洪炎秋和張深切
張我軍
張我軍(),作家,臺灣臺北板橋人,祖籍福建省漳州府南靖縣,原名張清榮。筆名一郎、劍華、以齋、四光、大勝、廢兵、野馬、M.S.、老童生等。 他是台灣日治時期新舊文學論戰的導火線引燃者。張我軍與當時旅居燕京的臺籍菁英連震東、洪炎秋、蘇薌雨等並稱「四劍客」,作家龍瑛宗讚譽張我軍為「高舉五四火把回臺的先覺者」。張我軍始終反對運用方言於白話文寫作,曾指出:「我們日常所用的話,十分差不多佔九分沒有相當的文字。那是因為我們的話是土話,是沒有文字的下級話,是大多數佔了不合理的話啦。所以沒有文學的價值,已是無可疑的了。」 張我軍育有4子:張光正、張光直(已去世)、張光誠(已去世)、張光樸。大兒子張光正參加中國共產革命未回臺灣,其他3個兒子在臺灣完成學業後,都留學美國,次子張光直教授為世界知名考古學家,曾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長及曾任教於美國耶魯大學與哈佛大學。四子張光樸教授任教於美國芝加哥醫學院,已退休,留居美國。.
查看 洪炎秋和張我軍
何容
何容(1903年6月1日-1990年7月5日),原名何兆熊,字子祥,號談易,筆名老談,以何容之筆名行世。籍貫河北省深澤縣。《國語日報》創辦人之一,知名語言學家、文法學家。曾任國語推行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主任委員。著有《中國文法論》、《簡明國語文法》、《每日一字》、《何容文集》,主編《重編國語辭典》、《國語日報辭典》。白話文壇「三老」(老談、老舍、老向)之一。.
查看 洪炎秋和何容
徐鍾珮
徐鍾珮,筆名余風,江蘇常熟人,作家,是中國文藝協會會員。為中華民國前外交部長朱撫松妻子。她的小說《餘音》,描寫抗戰時期的記者,被譽為四大抗戰小說之一。.
查看 洪炎秋和徐鍾珮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簡稱中教大、中教,是一所專門培育小學師資的教育大學,位於臺中市西區。前身為日治時期1923年創立的臺灣總督府臺中師範學校,於2005年改為現名。校風傳統,保有完整師範院校之特色,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是目前現存的兩所國民小學師資培育專門學校之一。.
查看 洪炎秋和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簡稱臺中實小、中教大附小),是中華民國(臺灣)臺中市的一所國立國民小學,為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小學,前身為「臺灣總督府臺中師範學校附屬公學校」。.
國語日報
《國語日報》是台灣一份以推行國語、普及教育為宗旨的專業報紙,也是目前全球唯一全文標註注音符號的中文報紙,由財團法人國語日報社發行。報頭題字者為時任中研院院長胡適。.
查看 洪炎秋和國語日報
國語日報社
財團法人國語日報社是中華民國的注音報紙「國語日報」的發行單位,屬官方資助成立,後民營化的公益法人團體。主要經營國語日報,其他業務包括文化中心、出版中心、課程中心、語文中心、資訊中心。.
查看 洪炎秋和國語日報社
周作人
周作人(1885年1月16日-1967年5月6日),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翻译家、思想家,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之一。原名櫆寿(后改为奎绶),字星杓,又名启明、啟孟、起孟,筆名遐壽、仲密、豈明,号知堂、药堂等。魯迅(周树人)之弟,周建人之兄。历任国立北京大学教授、东方文学系主任,燕京大学新文学系主任、客座教授。新文化运动中是《新青年》的重要同人作者,并曾任“新潮社”主任编辑。“五四运动”之后,与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并与鲁迅、林语堂、孙伏园等创办《语丝》周刊,任主编和主要撰稿人。.
查看 洪炎秋和周作人
莊長恭
莊長恭(),字丕可。中國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人,中國現代有機化學的先行者和奠基人。曾任国立台湾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首任所长。2017年,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与华东师范大学联合建立庄长恭研究所,以庄长恭先生命名以表纪念,研究内容侧重于有机化学。.
查看 洪炎秋和莊長恭
許世瑛
許世瑛(),字詩英,台灣中國文學研究者,許壽裳的大兒子,魯迅、周作人、陳寅恪的學生,北京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本科、國學研究院畢業。.
查看 洪炎秋和許世瑛
識正書簡
識正書簡是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於2009年接見美國華僑時提出的概念,意思是「閱讀及书写时使用正體中文的同時,書寫上不排斥使用簡體中文」。其它华人地区亦有类似概念,中國大陸将此概念称之为識繁寫簡,在同樣以簡體中文作為官方語文的新加坡等國家也有識繁用簡等呼聲。但因台海兩岸特殊政治情勢及對立的國族認同之故,在台灣有爭議。.
查看 洪炎秋和識正書簡
许寿裳
許壽裳,字季茀(季黻;季巿;季芾,都同音),號上遂,文史學者、作家、教育家,魯迅、周作人的同學、至交。.
查看 洪炎秋和许寿裳
鲁迅
鲁迅,本名周树人,原名樟寿,字豫才、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聞名於世,浙江绍兴人,為中国的近代著名作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和开山巨匠,在西方世界享有盛誉的中国近代文学家、思想家。鲁迅的主要成就包括杂文、短中篇小说、文学、思想和社会评论、学术著作、自然科学著作、古代典籍校勘与研究、散文、现代散文诗、旧体诗、外国文学与学术翻译作品和木刻版画的研究,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查看 洪炎秋和鲁迅
蘇薌雨
蘇薌雨(),名維霖,以字行。外文拚音 Hsiang-yu Su 及 Weilin Su,新竹市人。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東京帝國大學大學院肄業。曾在校師承李大釗、蔡元培、李石曾、陳大齊等,戰後隨國府返臺,任行政長官公署參議,並受聘為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正教授,主持哲學系心理學研究室,後任臺灣大學心理學系創系主任兼圖書館館長,為臺灣心理學及哲學學者。.
查看 洪炎秋和蘇薌雨
董作賓
董作賓(),原名作仁(入學後名),字彥堂,號平廬。河南南陽人。知名文史學者,在考古學、殷商史、文字學、書法及篆刻藝術等方面頗有貢獻。曾任福建私立協和大學、國立中州大學教授,國立中山大學副教授,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和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教授。1951年1至1955年8月,任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
查看 洪炎秋和董作賓
蔡旨禪
蔡旨禪(),本名罔甘,道號明慧,臺灣澎湖人。為活躍於日治時期的女性漢文詩人、澎湖有史以來首位女性漢文先生,為一名虔誠的佛教與先天道信徒。她於大正十二年(1923)至昭和十年(1935)年間,積極從事擊缽徵詩、齋堂教師以及作品發表等。其事蹟屢屢刊登在《臺南新報》、《臺灣日日新報》、《詩報》、《藻香文藝》以及《南瀛佛教》等報章雜誌,更名列於《澎湖縣志》、《新竹市志》與《文化志》等地方志當中。.
查看 洪炎秋和蔡旨禪
鄭騫
鄭騫(),字因百,台灣中國文學研究者,祖籍遼寧鐵嶺,生於四川灌縣成都水利府署,燕京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擔任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正教授26年。 1926年,從崇實中學畢業,保送入燕京大學中國文學系,師承周作人、沈尹默等先生,畢業后在華北工作,仍繼續接受周作人先生教導。1929年,經顧羨季推介,向燕京大學請假,赴河北省立女子師範學院任教。1930年,回燕京大學銷假復學。1931年,從燕京大學畢業,正式任教匯文中學。1938年,擔任燕京大學中國文學系講師。同出周作人門下的洪炎秋〈我所認識的周作人〉1文回憶:「後來鄭、許(許世瑛)兩兄和我都在大學教書,大家也都時常到八道灣的苦雨齋去請教。周先生也和當時幾位名教授一樣,星期天的早上,一定把客廳開放,來者不拒,誰都可以到那裡去聊天。鄭、許兩兄,幾乎每週必到。」 1947年赴上海,任教國立暨南大學。1948年秋,被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主任臺靜農聘到台灣工作。1974年8月,從國立臺灣大學退休,以兼任教授名義繼續指導博士論文至1981年止。 1981年得到國立臺灣大學名譽教授稱號。 1985年2月獲得國家文藝獎。1989年,受聘為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設所諮詢委員。 1990年12月獲得行政院文化獎。 1991年7月28日在台北市三軍總醫院去世。.
查看 洪炎秋和鄭騫
臺中市立臺中第一高級中等學校
臺中市立臺中第一高級中等學校(Taichung Municipal Taichung First Senior High School, TCFSH),簡稱臺中一中、中一中、一中,是一所位於臺灣臺中市的高級中等學校。該校成立於1915年,是日治時期第一間臺灣人可就讀的中學,係由中部仕紳向臺灣總督府爭取辦學,以捐獻的方式爭取台灣子弟就讀中學的權力;後於日台共學期間,因日籍校長爭取下,守住「第一」的名號,成為當時唯一一間以臺灣人為主的「第一中學」。是臺灣著名的高中,在臺灣教育史上有重要意義,為臺灣人於日治時期爭取教育權的象徵。 學校旁有以其命名的一中街,因交通便利、補習班聚集的因素,聚集大量學生,而與週邊街道組成一中商圈的大型學生商圈。.
柯慶明
柯慶明(),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所和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專業是中國近現代文學和台灣文學。 台大中文系本科畢業,師承臺靜農、屈萬里、洪炎秋等先生。1969年留校任助教,輔助時任中文系主任屈萬里先生,同時跟齊邦媛先生學英文。1973年升講師,1978年升副教授,1983年升正教授。 曾到美國哈佛大學和日本京都大學研究漢學。2004年台大成立台灣文學研究所,他擔任教授,2005年到2008年間擔任所長。曾主持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查看 洪炎秋和柯慶明
洪姓
洪姓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84位。2006年中国大陆洪姓人口排名第99名。此姓氏(홍)在韓國亦有分佈,約佔當地人口1.13%。.
查看 洪炎秋和洪姓
洪棄生
洪棄生(),原名攀桂,字月樵,臺灣清末、日治時期重要文學家。彰化鹿港人,臺灣割讓後改名洪繻,字棄生, 以字行。清朝光緒十年(1884年)以第一名入學生員,光緒廿一年(1895年)馬關條約後,絕意仕進,不再科舉,遂潛心於詩詞、古文,把臺灣歷史與社會刻劃於詩文中,發揮了不屈不撓的反殖民精神。楊雲萍評洪:「近代學人之中,博聞篤學,抱樸守貞,儼然有古大師之風。」著有《寄鶴齋詩話》、《寄鶴齋文臠》、《臺灣戰紀》、《中東戰紀》等,著作甚豐,其〈鹿港乘桴記〉被選入臺灣高中國文文言文教材。 洪在世時,堅持衣髮如舊。將原屬滿人的薙髮留辮,作為其認同中華文化與反日的作法。後來雖遭日本警察強行剪去辮髮,仍留下「我生跼蹐何不辰,垂老乃為斷髮民,披髮欲向中華去,海天水黑波粼粼」、「長嘆無天可避秦,中華遠海總蒙塵,本為海島埋頭客,更變伊川披髮人。」等詩作。 其子為作家洪炎秋,以散文名世,在二二八時被誣指「鼓動暴動,陰謀叛國」,後獲平反。.
查看 洪炎秋和洪棄生
方師鐸
方師鐸(),筆名大方,是一位出身江蘇揚州的語言學學者。他是《國語日報》的籌創者之一。.
查看 洪炎秋和方師鐸
1969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
1969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於1969年12月20日舉行,為1948年之後,中華民國在自由地區舉行的第一次中央公職性質的立法委員選舉。 該立法委員選舉於中華民國自由地區舉行,共11名名額。.
1980年文学
参见: 1980年逝世.
查看 洪炎秋和1980年文学
亦称为 洪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