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泰緬戰爭 (1765年-1767年)

指数 泰緬戰爭 (1765年-1767年)

泰緬戰爭(1765年-1767年)(ယိုးဒယား-မြန်မာစစ် (၁၇၆၅–၁၇၆၇)),泰國人稱之為第二次阿瑜陀耶陷落之戰(สงครามคราวเสียกรุงศรีอยุธยาครั้งที่สอง),指的是泰國(旧称暹羅)大城王朝與緬甸貢榜王朝之間發生的第二次戰爭。這場戰爭開始於1765年,以1767年大城王朝首都阿瑜陀耶的陷落為終結的標誌。長達四個世紀的大城王朝自此滅亡。Harvey, pp.

9 关系: 厄伽陀緬甸暹羅戰爭 (1765年-1767年)緬甸暹羅戰爭 (1765–1767)辛標信郑信阿瑜陀耶古城泰緬戰爭清缅战争1765年

厄伽陀

厄伽陀(;),泰國大城王朝第33代國王也是最後一代國王,1758年至1767年在位。「厄伽陀」在泰語中是「獨眼者」的意思。厄伽陀由於患有麻風病,又被稱為「癬王」()。 厄伽陀是國王波隆摩閣之子。他的兄長Thammathibet於1732年被波隆摩閣任命為副王。但Thammathibet與波隆摩閣的妾通姦,厄伽陀將此事告知父親,並於1746年擊敗並殺死了Thammathibet。Thammathibet死後,厄伽陀成為了第一順位繼承人,本應成為副王,但波隆摩閣認為厄伽陀沒有統治國家的能力,沒有任命厄伽陀,而是任命烏通奔擔任副王。 1758年,波隆摩閣逝世,烏通奔繼位。厄伽陀被送入寺院出家,但兩個月以後厄伽陀起兵叛亂,在苏里雅玛英大殿(พระที่นั่งสุริยาสน์อมรินทร์)即位。烏通奔被迫退位並出家。 厄伽陀在位期間,大量修建宮殿並沉溺於酒色之中,大城王朝國力日削。1760年,緬甸國王雍笈牙率軍入侵大城王朝。厄伽陀被迫任命烏通奔為將軍抵禦緬甸的進攻。不久雍笈牙逝世,大城王朝得以繼續倖存7年。 1766年,緬甸軍隊由和率領,征服了蘭納和寮國,隨後包圍了大城王朝的首都阿瑜陀耶。厄伽陀在叻丕府和吞武里組織軍隊反擊,但被緬甸擊敗。厄伽陀見大勢已去,秘密逃離了首都。1767年4月7日,阿瑜陀耶被緬甸軍隊攻陷並焚毀,大城王朝滅亡。 厄伽陀在今大城府的挽巴茵縣隱匿了十餘天,最終因沒有糧食而餓死。 來興府副府尹鄭信趁着清缅战争爆发而缅甸大城驻军大部被迫回国抵抗清军之机起兵反對緬甸的統治,驅逐了緬甸軍隊,並建立了吞武里王朝。 Category:泰國國王 Category:末代帝王.

新!!: 泰緬戰爭 (1765年-1767年)和厄伽陀 · 查看更多 »

緬甸暹羅戰爭 (1765年-1767年)

#重定向 泰緬戰爭 (1765年-1767年).

新!!: 泰緬戰爭 (1765年-1767年)和緬甸暹羅戰爭 (1765年-1767年) · 查看更多 »

緬甸暹羅戰爭 (1765–1767)

#重定向 泰緬戰爭 (1765年-1767年).

新!!: 泰緬戰爭 (1765年-1767年)和緬甸暹羅戰爭 (1765–1767) · 查看更多 »

辛標信

辛標信(;),中国古籍称其为孟驳,是緬甸貢榜王朝的第三代國王,1763年至1776年在位。他是貢榜王朝建立者雍笈牙的次子,也是先王囊陀基的弟弟。號「白象王」。 辛標信在位期間,緬甸不斷對外擴張。1762年起,因與清朝的領土和資源爭端,辛標信入侵雲南,發動了清緬戰爭。清朝擊退了緬軍,並入侵緬甸。這場戰爭直到1769年才結束。 同時,辛標信亦對泰國發動攻勢。1764年,辛標信宣稱清邁和永珍是緬甸領土,派遣緬甸軍隊的主力入侵泰國大城王朝。1767年,辛標信攻佔阿瑜陀耶,滅暹羅。但不久緬甸為了對付清朝的入侵,不得不只留下三千兵力驻扎暹罗,全军調兵歸國抵御满清进攻。泰國將軍鄭信由此得以击败国内其他割据势力,將緬甸軍隊驅逐了出去,重建暹罗。 1776年,辛標信在阿瓦逝世,其子新古王繼位。辛標信在位期間是貢榜王朝軍事勢力最鼎盛的時期,、、、、、、等将军都是活跃于这个时期的军事将领,在对清朝和暹罗的战争中功勋卓著。 Category:缅甸君主.

新!!: 泰緬戰爭 (1765年-1767年)和辛標信 · 查看更多 »

郑信

达信大帝( ;),即波隆罗阇四世(สมเด็จพระบรมราชาที่ 4),是泰国吞武里王朝建立者和唯一一位君主,1767年至1782年在位。原名信(สิน),又名郑信、郑新、郑国华、郑国英,是中國、暹羅混血儿,其父為廣東潮汕人。鄭信在對兩廣總督的呈文中自稱郑昭,中國文書稱之為“暹羅頭目”、“暹羅國長”。 郑信原为暹羅大城王朝的一名将领。缅甸贡榜王朝吞并暹罗之后,郑信起兵反抗缅甸的统治,最终驱逐了缅甸侵略者,平定各地割据势力,于1769年建立吞武里王朝。在位期间,击退了缅甸的再次入侵,征服了兰纳、万象、瑯勃拉邦、占巴塞,威胁真腊(今柬埔寨)。此外,还致力于推进泰国的教育和宗教学习,并积极同中国、英国与荷兰展开贸易活动。晚年受到精神疾病的困扰,引起官员及僧侣的不满。1782年,在一次宫廷政变中被废黜。将军昭披耶却克-里-自真腊归国,平定叛乱之后处决了他,自立为王,建立曼谷王朝。 今日的泰国人对郑信非常尊崇,尊稱他為達信大帝或吞武里大帝()。他也被泰国人认为是泰国历史上的“五大帝”之一。.

新!!: 泰緬戰爭 (1765年-1767年)和郑信 · 查看更多 »

阿瑜陀耶古城

阿瑜陀耶古城(นครประวัติศาสตร์พระนครศรีอยุธยา)位于泰国大城府(阿瑜陀耶府),为阿瑜陀耶王朝国都遗址所在地。1767年,阿瑜陀耶王朝终结,国都被缅甸军队攻占、摧毁。后人在旧城废墟东几公里处重建新城,即今日之阿瑜陀耶(大城)。 1991年,阿瑜陀耶古城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新!!: 泰緬戰爭 (1765年-1767年)和阿瑜陀耶古城 · 查看更多 »

泰緬戰爭

泰緬戰爭,又称緬泰戰爭、緬甸暹羅戰爭,是指16世纪至19世纪时泰国(舊稱暹羅)与缅甸所爆发的一系列战争。19世纪下半叶,缅甸沦为英国的殖民地,泰緬戰爭遂告终止。.

新!!: 泰緬戰爭 (1765年-1767年)和泰緬戰爭 · 查看更多 »

清缅战争

清缅战争(တရုတ် - မြန်မာ စစ်ပွဲများ)是18世纪下半叶(时值中国清朝乾隆皇帝统治中后期),中国和缅甸两国围绕边界地区的领土和资源控制权发生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最后以双方签订和约收场。.

新!!: 泰緬戰爭 (1765年-1767年)和清缅战争 · 查看更多 »

1765年

没有描述。

新!!: 泰緬戰爭 (1765年-1767年)和1765年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