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9 关系: 博莱斯瓦夫·贝鲁特,卡托维兹,坦能堡纪念碑,农民国际,共产党列表,先鋒運動,第三国际,约瑟夫·毕苏斯基,猶太人大屠殺,贝纳多·贝洛托,艾萨克·多伊彻,格但斯克,波兰工人党,波兰共产主义工人党,波兰共产党 (2002年),波兰社会党,波兰统一工人党,波蘭共產黨,1988年波蘭罷工。
博莱斯瓦夫·贝鲁特
博莱斯瓦夫·贝鲁特(Bolesław Bierut;;;出生名:博莱斯瓦夫·贝尔纳茨基(Bolesław Biernacki),又曾改名为耶日·博莱斯瓦夫·贝拉克(Jerzy Bolesław Bielak)和博莱斯瓦夫·比尔科夫斯基(Bolesław Birkowski) Biuletyn Informacji Publicznej.
卡托维兹
卡托维兹 (波兰语:Katowice 发音: katɔ'vʲitsɛ,德语:Kattowitz)位于波兰南部西里西亚省,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当地主要煤炭资源丰富,产煤占波兰全国的98%以上,因此有“波兰煤都”之称。 卡托维兹於1999年開始都是西里西亚省的行政首府和政府的所在地,以前是西里西亚省的正式首府。卡托维兹是上西里西亚工业区的主要城市,卡托維茲城市連綿區的主要部分。該市人口321,163人,而卡托維茲城市群則有3,487,000人口(2004年)。.
查看 波兰共产党和卡托维兹
坦能堡纪念碑
坦能堡纪念碑(Tannenberg-Nationaldenkmal,1935年后:Reichsehrenmal Tannenberg,直译:坦能堡国家纪念碑)是德国纪念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坦能堡戰役牺牲士兵的纪念碑,建于1924年。这场战役以同一位置的中世纪第一次坦能堡之战命名。该纪念碑位于现今波兰奧爾什蒂內克镇,二战结束后被波兰政府拆除。 此役中的指挥官保罗·冯·兴登堡,之后担任了魏玛共和国的总统,1924年坦能堡戰役十周年之际他下令建造这座纪念碑。由柏林建筑师约翰内斯和沃尔特·克鲁格设计,依靠公众捐款在1927年完工。该纪念碑为八角形布局,建有八座20米高的高塔。这个设计受到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建造的蒙特城堡影响。 1934年兴登堡逝世后,尽管他的遗愿为希望葬在汉诺威的家族土地上,他和他1921年去世的妻子一同被葬于此地。阿道夫·希特勒下令重新设计纪念碑的建筑,并将其名称更改为坦能堡国家纪念碑。1945年苏联红军接近此地时,德军将兴登堡的遗体转移到德国的马尔堡,并破坏了几个主要的建筑。1950年代波兰政府夷平了此地,仅留下若干痕迹残留。.
查看 波兰共产党和坦能堡纪念碑
农民国际
农民国际是共产国际发起的农民统一战线的国际组织。.
查看 波兰共产党和农民国际
共产党列表
共产党特指作为原共产国际支部的政党及其衍生的奉行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政党,而不是泛指以共产主义为指导意识形态的政党,故本表不包括托洛茨基主义政党和左翼共产主义政党。(参见各国托洛茨基主义组织列表和各国左翼共产主义组织列表)共产党不一定以“共产党”命名,有部分共产党命名为工人党、勞動黨、社会党、人民党等等。而以“共产党”命名的政党也不一定是共产主义政党,如2008年成立的台湾共产党、中华民国共产党、台湾民主共产党、台湾人民共产党、1978年在印度成立的西藏共产党等。本表中的某些政党虽被认为已经在实践上放弃了共产主义,但其纲领和章程中仍保留有奉行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所以仍然列入。.
查看 波兰共产党和共产党列表
先鋒運動
先鋒運動是共產主義黨派當中類似於童軍運動的青少年組織。一般來說,兒童在小學階段就會進入此組織,直到青年階段為止,并通常以红领巾作为标志。青年階段則通常會加入共青團或是類似的組織。1990年代以前,總共約30個國家曾出現過先鋒運動或類似的運動,並且聯合成一個國際性組織,國際兒童和青少年運動委員會,此組織成立於1958年,總部位於布達佩斯。.
查看 波兰共产党和先鋒運動
第三国际
共产国际(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ий интернационал,缩写为Коминтерн),通称第三国际(Третий интернационал),是一个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组织的国际联合组织,1919年3月在列宁领导下成立,总部设于蘇聯莫斯科。1943年5月15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作出《关于提议解散共产国际的决定》;并于5月25日公开宣布《解散共产国际的决议》,声言这是为了适应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发展,便于各国共产党独立处理问题。.
查看 波兰共产党和第三国际
约瑟夫·毕苏斯基
约瑟夫·克莱门斯·毕苏斯基(Józef Klemens Piłsudski,)是波兰政治家,曾任波兰第二共和国国家元首(1918年-1922年)、“第一元帅”(1920年起)、和独裁者(1926年-1935年),他还是波兰第二共和国的领袖。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期起,他成为了波兰政治中的主要力量和欧洲政局的重要人物。Plach 2006, 第14页.
猶太人大屠殺
犹太人大屠杀(Holocaust;השואה,Shoah;חורבן,Hurban)指的是纳粹德国及其协作国对近600万犹太人进行的种族灭绝行动。当时欧洲共有近900万犹太人,其中近三分之二被害,包括近150万儿童。一些学者称大屠杀亦当涵盖近500万非犹太遇难者,由此总受害人数将达到近1,100万人。屠杀发生于纳粹德国、德佔欧洲地区及纳粹德国盟国所控区域。 1941年至1945年,纳粹对欧洲诸种族及政治群体展开迫害,犹太人遭到广泛系统性屠杀,其规模为史上最大。。在纳粹党领导及党卫队协调之下,德国所有政府部门均参与了大屠杀的相关事宜。其他受害的非犹太群体包括波兰人、其他斯拉夫人、苏联平民及苏联战俘、罗姆人、共产党人、同性恋者、共济会成员、耶和华见证人及身心障碍者。德国与德国占领区有近42,500个设施用于集中关押受害者,将其作为奴隶劳工使用,对其进行屠杀或其他反人权活动。参与执行大屠杀的总人数估计超过200,000人。 迫害与屠杀分阶段进行,最终发展为所谓的“犹太人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对欧洲犹太人进行集体灭绝。最初德国政府通过法案(如《1935年纽伦堡法案》)以将犹太人自社会中排除出去。1933年起纳粹开始建立一系列集中营,而在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开始建立犹太区。1941年,德国在东欧开始广泛获取新领土,别动队在这些区域屠杀了近两百万犹太人、游击队员及其他群体,手段普遍为大规模射杀。至1942年年末,受害者普遍乘火车前往灭绝营,若能在旅途中幸存,则将于毒气室中遭系统性杀害。这一状况一直持续至1945年4月至5月欧洲战场尾声阶段。 犹太武装抵抗运动规模相对有限。最大规模的抵抗运动为1943年的华沙犹太区起义,数千武装贫乏的犹太人抵御武装党卫队时间长达四周。在东欧,约20,000至30,000犹太游击队员同纳粹及其协作者展开斗争。法国犹太人加入法国抵抗运动行列,对纳粹及维希法国政权开展游击战。战争期间犹太武装起义超过一百次, accessed 22 December 2013.
查看 波兰共产党和猶太人大屠殺
贝纳多·贝洛托
贝纳多·贝洛托(Bernardo Bellotto)()是一位威尼斯的城市风景画家、蚀刻版画画家,以其为欧洲城市(德累斯顿,维也纳,都灵和华沙)创作的风景画闻名。他是卡纳列托的学生兼外甥,有时会借用卡纳列托的大名,在自己的作品上署名贝纳多·卡纳列托(Bernardo Canaletto)。尤其是在德国,被归为卡纳列托所作的绘画,实际上可能是由贝洛托所作。 贝洛托的风格特点体现在精心绘制的建筑和自然景观,以及画面上每一处鲜明的明暗对比。贝洛托和其他威尼斯风景画大师为了高精度地描绘城市风景,很可能使用了暗箱成像。.
艾萨克·多伊彻
艾萨克·多伊彻(Isaac Deutscher,)是一位出生在波兰,后在二战爆发时迁居英国的犹太马克思主义作家、新闻工作者和社会活动家。他最为人知的身份便是列昂·托洛茨基和约瑟夫·斯大林的传记作者和苏联时事评论家。他的三卷本托洛茨基传纪《先知三部曲》在英国的新左翼中有着巨大影响,迄今仍是举世公认的研究托洛茨基的最权威著作,已被译成多种文字。.
格但斯克
格但斯克(Gdańsk、西里西亞語:Dànzica、卡舒比語:Gduńsk、Dantiscum),德语称但泽(Danzig),是波兰波美拉尼亚省的省会,也是该国北部沿海地区的最大城市和最重要的海港。 在汉萨同盟时代以来的600多年间,格但斯克始终是波罗的海沿岸地区一个重要的航运与贸易中心。虽然在历次的战争中曾经几度衰落,但是,在每次衰落之后不久,格但斯克都能够利用它的区位优势,恢复过去的繁荣。现在,它仍然保持着波兰重要航运与工业中心的地位。现在,格但斯克市的人口有458,053人(2006年),并且与附近的格丁尼亚和索波特联合组成三联市都会区,人口总数超过80万。 格但斯克这座城市在欧洲政治、军事与外交史上,历来属于最受人关注的焦点之一。600多年來,一直是日耳曼和斯拉夫两大民族之间反复争夺的主要焦点。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的军舰炮击但泽的波兰基地,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正式爆发。战后,根据美英苏三强制定的雅尔塔协定,重新划分了欧洲各国的版图,格但斯克也结束了居民以德意志新教徒为主的局面,几乎完全换了一批新市民,变成一个波兰化城市。 格但斯克还是世界闻名的团结工会的发祥地,这是社会主义国家中第一个真正独立的政治组织,在1989年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结束共产主义对其统治的过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查看 波兰共产党和格但斯克
波兰工人党
波兰工人党(波兰语:Polska Partia Robotnicza)是波兰的一个已不存在的共产主义政党。该党于1942年1月5日建立,领导人是马塞利·诺沃特科、帕维尔·芬德尔。纲领宣言号召一切波兰爱国力量团结在反法西斯人民战线周围,同德国占领者进行武装斗争,把民族解放斗争同劳动群众的社会解放结合起来。该党领导建立了人民近卫军,进行抵抗德国纳粹的游击战争。1943年11月,瓦迪斯瓦夫·哥穆尔卡当选为该党中央总书记,同年12月,波兰工人党、波兰社会党左派、农民党、民主党和其它激进组织的代表秘密成立全国人民代表会议,结成了反法西斯的民族阵线。1945年,该党召开“一大”,强调波兰的目标是逐步地、循序渐进地建设社会主义,并制订了国家恢复和发展的三年计划。1948年12月15日,该党与波兰社会党合并为波兰统一工人党。.
查看 波兰共产党和波兰工人党
波兰共产主义工人党
#重定向 波兰共产党.
波兰共产党 (2002年)
波兰共产党(Komunistyczna Partia Polski,缩写为KPP)是波兰的一个共产主义政党。该党成立于2002年10月9日。它的意识形态是共产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反修正主义。它的政治立场是极左翼。它的领导人是Krzysztof Szwej。它有党员约1000人。它是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和共产党和工人党倡议的成员。.
波兰社会党
波兰社会党(Polska Partia Socjalistyczna,PPS)是波兰的一个左翼政党,自其1892年成立至1948年为止一直在波兰政坛占据重要地位。该党在1987年复立,至今仍存。 波兰第二共和国的成立者约瑟夫·毕苏斯基是波兰社会党的成员,后来在20世纪初时成为该党领导人。.
查看 波兰共产党和波兰社会党
波兰统一工人党
波兰统一工人党(波蘭語:Polska Zjednoczona Partia Robotnicza,缩写为PZPR)是波蘭历史上的一個共產主義政黨。在波兰人民共和国時代,該黨是波蘭唯一的執政黨。.
波蘭共產黨
#重定向 波兰共产党.
查看 波兰共产党和波蘭共產黨
1988年波蘭罷工
1988年波兰罢工(Strajki w Polsce 1988)指的是1988年于波兰人民共和国爆发的一次大型工人罢工运动。此次罢工与街头示威同时发生,自春季持续到夏季,直到1988年9月初停止。 此次罢工对波兰共产党政权产生很大程度的震撼,迫使其与团结工会对话并重新认识这个组织。作为结果,当年晚些时候,当局决定与反对者达成和解,促成了波兰圆桌会议。 Category:1988年欧洲 Category:1988年政治 Category:东欧剧变 Category:波兰人民共和国政治事件 Category:罢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