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4 关系: 埃斯特利,央街,安巴托,安地瓜,巴拿马运河,七月九日大道,世纪大桥 (巴拿马),帕斯托,库库塔,佩诺诺梅,圣达菲 (达连省),美洲大桥,瑪麗亞·賴歇,瓜地馬拉市,聖薩爾瓦多,達連省,飓风米奇,飓风格特,足球戰爭,达连隘口,阿他加馬沙漠,阿瓜杜尔塞 (巴拿马),阿苏艾省,阿雷基帕,阿拉斯加公路,赤道,钦博特,欧洲高速公路,波哥大,洛斯卡蒂奥斯国家公园,渝新欧铁路,戴维 (巴拿马),新亞歐大陸橋,1949年安巴托地震。
埃斯特利
埃斯特利(Estelí,官方稱呼: Villa de San Antonio de Pavia de Estelí)是尼加拉瓜的城市,也是埃斯特利省的首府,位於該國西北部,始建於1685年,位於尼加拉瓜首府馬那瓜北部150千米。 泛美公路經過該城市,城市四周是茂密的森林。1978年至1979年與馬索查家族的內戰對該城市造成了嚴重的損害,現在的城市是在原來的基礎上完全重建起來的。.
查看 泛美公路和埃斯特利
央街
央街或楊格街(英文:Yonge Street;英文讀音Young Street) 為加拿大安大略多倫多的一條主要大道,於1793年建成。 於1998年以前,央街為安大略11號省道,且其長度為 。央街因此被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承認為世界最長街道。但於1998年,安大略政府宣布廢除其多倫多至巴里(Barrie)段之省道地位,並把其降格為縣道及市道之地位。央街於1998年後只剩下多倫多段。多倫多段以北(約克區段)被稱為約克1號區道(但當地居民仍稱之為央街)。1999年,央街被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廢除其世界最長街道之稱,並被泛美公路(Pan-American Highway)取代。 央街在多倫多有著重要的影響。央街為多倫多分割東西。央街以東之多倫多市區普遍稱為「多倫多東區」;央街以西稱為「多倫多西區」。此外,加拿大的第一條地鐵線也是在央街地底建造。 央街大部分路段的速度限制為50km/h。央街於安大略401號省道以南為四條線闊;於上述公路以北為六條線闊。惟於市區路段最右邊的一條線,尤其在市區路段,經常被用作泊車用途,令此道路經常堵塞。.
查看 泛美公路和央街
安巴托
安巴托(西班牙语:Ambato)是位于厄瓜多尔中部通古拉瓦火山北麓的一座城市,是通古拉瓦省的首府。它位于安第斯山脉的一座高原上,海拔约2570米。它离基多以南约140千米,离厄瓜多尔最高峰钦博拉索山东北30千米。泛美公路经过安巴托。 安巴托本身有22.1万居民,加上周边邻郊有29.7万居民(2001年11月25日数据)。.
查看 泛美公路和安巴托
安地瓜
安地瓜(Antigua),全称Antigua Guatemala(旧危地马拉),是位於中美洲國家瓜地馬拉的一個著名古城,於1543年建城,曾作為西班牙瓜地馬拉殖民地(包含今大部分中美洲地峽區域的首府,以存當時大量的巴洛克式建築而聞名,現為瓜地馬拉重要的觀光景點之一。1979年該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於首都瓜地馬拉市以西大約40公里處,位於海拔1530公尺,四周山脈環繞,有多座火山,其中以水火山(Volcán de Agua)最為著名。 安城的人口在1770年代達到高峰的6萬人左右。其後在18世紀晚期開始減少,20世紀初期雖略有增長,但在2005年,僅有高峰期一半的30000人左右。 中華民國於2005年與瓜地馬拉簽訂了安地瓜古蹟保護合作意願書,將派國立成功大學學者專家助該地區古蹟維護修復之工作。據報導,7月底已完成屬於是項計劃之一的「聖方濟女修道院維護與再利用為文物館計畫」。.
查看 泛美公路和安地瓜
巴拿马运河
巴拿馬運河(Canal de Panamá)位於中美洲的巴拿馬,橫穿巴拿馬地峽,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全長82公里,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運河最寬處達304米,最窄處也有152米,是世界的航運要道。 運河在太平洋一側有兩座船閘,在大西洋一側有一座船閘。在大西洋一側的船閘有三層,高達21米,每扇有745噸重,但平衡相當好,只要30千瓦功率的電機即可驅動開合。船室長305米,寬33.5米,船隻在船閘中被提升26米,進入人工築壩攔截查格里河形成的嘎頓湖,通過運河再經過一座單層船閘降到海拔16.5米,進入米拉弗洛湖,最後經過一座雙層船閘降到海平面高度進入太平洋。每座船閘都是成對的,所以可以雙行,船隻在船閘中由軌道牽引機牽引行動。太平洋海面比大西洋海面高24釐米,並且潮汐較高。嘎頓湖中有幾個小島,是野生動物保護區。 1881年,法国人开始建造巴拿马运河,但很快由于工程技术问题和劳工的高死亡率而停工。美国于1904年接手这一工程,并于1914年8月15日建成。作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工程项目之一,巴拿马运河极大地缩短了船隻来往于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时间,使船隻能够避开遥远而危险的合恩角附近的麦哲伦海峡和德雷克海峡。 在运河的建造过程中,哥伦比亚、法国和美国先后控制了运河周边的区域。美国之后一直控制着运河和其周边的巴拿马运河区,直到1977年签署《巴拿马运河条约》後,美国才着手将控制权移交给巴拿马。美国和巴拿马共同管理運河一段时期后,最終在1999年將运河完全移交给巴拿马政府,并由其所属的巴拿马运河管理局管理至今。 每年通过巴拿马运河的船隻数量从1914年的约1,000艘,增长到了2008年的14,702艘,总装载重量约为3.337亿吨。直到2012年,至少815,000艘船隻曾通过过巴拿马运河。船隻通过运河需要花费六至八小时。.
查看 泛美公路和巴拿马运河
七月九日大道
七月九日大道(Avenida 9 de Julio)是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的一条街道,得名于阿根廷独立日,1816年7月9日。 七月九日大道位于拉普拉塔河以西大约1公里,北到雷蒂罗区,南到,18车道。 七月九日大道的北端,连接到Arturo Illia高速公路(连接纽伯里机场和泛美公路)以及解放者大道;南端连5月25日收费公路(服务于大布宜诺斯艾利斯西侧以及埃塞萨皮斯塔里尼部长国际机场)和七月九日高架高速公路,连接两条向南出城的主要公路(通往拉普拉塔和马德普拉塔)。 七月九日大道拥有不寻常的宽度,是因为它跨越了整个街块,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棋盘形道路网中,相邻街道之间的距离大约是110米,大于美国纽约曼哈顿。其东侧的辅路称为卡洛斯·佩莱格里尼路(里瓦达维亚路以北)和 Bernardo de Irigoyen(里瓦达维亚路以南);西侧的辅路称为塞里托路(里瓦达维亚路以北)和利马路(里瓦达维亚路以南)。 七月九日大道最初规划于1888年,由于业主和居民的反对,直到1935年才开始建设。第一段在1937年7月9日揭幕,主要部分完成于1960年代。南部连接线完成1980年以后。 布宜诺斯艾利斯地铁C线沿此大道延伸,A线、B线、D线和E线则在与此路交汇处设站。 步行穿越七月九日大道,通常需要通过两三个绿灯。 沿七月九日大道,自北向南由以下地标:法国大使馆、哥伦布剧院、布宜诺斯艾利斯方尖碑、共和国广场、与五月大道交汇处的堂吉訶德雕像、前交通部大楼,以及和宪法广场。.
查看 泛美公路和七月九日大道
世纪大桥 (巴拿马)
巴拿马的世纪大桥(Puente Centenario)是跨越巴拿马运河的一座公路斜拉桥。该桥的修建是为了缓解美洲大桥的交通压力,并替代它成为泛美公路的载体。大桥2004年开通后,成为第二条跨越运河的永久通道。.
帕斯托
帕斯托(Pasto,官方名称为San Juan de Pasto)是哥伦比亚纳里尼奥省的省府,位于哥伦比亚西南,安第斯山脉中的一个谷中,盖利勒斯火山的山脚下,海拔2527米。帕斯托约有40万居民。.
查看 泛美公路和帕斯托
库库塔
库库塔(西班牙语:Cúcuta)是哥伦比亚北桑坦德省的首府,位于该国北部,接近哥伦比亚与委内瑞拉的边境,因此是个重要的商业城市。库库塔是哥伦比亚宪法指定的特区之一,共同构成了南美洲最繁忙的国际边界,有公路连接波哥大、加拉加斯和卡塔赫纳,服务该城的空港卡米洛·达萨国际机场是哥伦比亚流量最高的机场之一。 根据2005年的人口普查,库库塔的人口为918,942人,是哥伦比亚的第5大城市;包括其他6个市的库库塔都会区的人口则为1,298,187人。近几年来该城的失业率为全国最低。 库库塔位于东科迪纳拉山脉之中,平均海拔高度为320米,由泛美公路连接委内瑞拉。全市面积1176平方千米,占北桑坦德省的5.65%。平均气温28摄氏度,降雨量1,040毫米。.
查看 泛美公路和库库塔
佩诺诺梅
佩诺诺梅,巴拿马中部城市,科克莱省首府。总人口21,748 (2010年)。.
查看 泛美公路和佩诺诺梅
圣达菲 (达连省)
圣达菲是是巴拿马达连省切皮加纳区的一个城市,2010年是人口为6,923。该市设立于1998年7月29日。 2000年时该市人口为5,764.
美洲大桥
美洲大桥(西班牙语:Puente de las Américas;原称塞切尔渡口大桥)是巴拿马的一座公路桥,横跨太平洋的巴拿马运河入口处。大桥建于1962年,耗资2千万美元,在2004年世紀大桥建成通车之前,美洲大桥一直是连接南北美洲大陆的惟一一座大桥。.
查看 泛美公路和美洲大桥
瑪麗亞·賴歇
麗亞·瑞秋(Maria Reiche,)是一名出生於德國的數學家和考古學家,她以其对秘魯古文明遺址納斯卡巨畫的研究而著称。.
查看 泛美公路和瑪麗亞·賴歇
瓜地馬拉市
危地马拉城(Ciudad de Guatemala)是瓜地馬拉的首都和第一大城市、瓜地馬拉省首府,同時也是中美洲第一大城市。人口根據不同的估算方式,在200萬至350萬人之間。位於瓜地馬拉中部的山谷中。全市由工程師Raúl Aguilar Batres做妥善的都市規劃,共分為22個區,每區皆有直向與橫向的街道。分區編號從第一區編至第二十五區,第20、22、23區並不存在。.
查看 泛美公路和瓜地馬拉市
聖薩爾瓦多
聖薩爾瓦多(San Salvador)簡稱薩京,是薩爾瓦多的首都及第一大城。 最早中美洲的比比爾族(pipil)曾在今聖薩爾瓦多一帶建立了首都Cuzcatlán,但後來被遺棄。其後在16世紀,西班牙人再度建立了該城市但幾經變更地點和重建,但一直要到20世紀以後才快速發展人口增加,目前約有50萬人口,面績568平方公里。整個都會區則有210萬人口。 聖薩爾瓦多是全國的交通、經濟中心,泛美公路通過該市,與中美其他國家往來,該城市的工業有啤酒、菸草、紡織、肥皂等。市民的平均收入約6000美元(遠高於全國的2300美元),但市內的貧富差距亦很大,可從不同地區的建築差異看出。 該城市曾數度受到地震侵襲,包括在1854年及2001年的兩次地震,使得市區較少保存完整的古老建築,1917年的聖薩爾瓦多火山的爆發也造成重大損害。.
查看 泛美公路和聖薩爾瓦多
達連省
達連省(Provincia de Darién)是巴拿馬的一個省,位於該國東部,面向太平洋巴拿馬灣。面積11,897平方公里,是該國面積最大的省份。2006年估計人口44,575人。首府达帕马爾。该省东面与哥伦比亚接壤,西邻太平洋与巴拿马省。下分2縣、25市,包括一個自治市。 该地区与哥伦比亚的边境以达连隘口(Darién Gap,Región del Darién)而知名,该地带沼泽、丛林丛生,没有任何道路设施,是泛美公路唯一没有连接的部分。.
查看 泛美公路和達連省
飓风米奇
飓风米奇(Hurricane Mitch)是1998年大西洋飓风季最强烈且最具毁灭性的飓风,也是飓风季的第13场热带风暴,第9场飓风和第3场大型飓风,最大持续风速达到每小时290公里。飓风米奇创下了10月大西洋飓风强度的新纪录,保持了7年后才被2005年的飓风威尔玛超越。这场飓风当时还是有纪录以来第4强烈的大西洋飓风,不过截至2017年已跌至第8位。 1998年10月22日,米奇在西加勒比海形成,之后经过非常有利于发展的外界环境后得以爆发性增强并达到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中最高的五级状态。风暴接下来向西南方向飘移,在这一过程中有所减弱,以飓风的最低标准强度袭击了洪都拉斯。穿越中美洲后,气旋在坎佩切湾重新形成,最终以强劲热带风暴的标准吹袭佛罗里达州。 10月29日至11月3日,飓风米奇的移动速度非常缓慢,因此给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和尼加拉瓜带去了创历史纪录的降水,非正式报告中的降雨量高达1900毫米。灾害性的洪水使米奇成为历史上致死人数第二多的大西洋飓风,截至1998年底已统计有近1.1万人死亡,超过1.1万人失踪,此外还有270万人无家可归。洪灾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经济损失估计达到60亿美元(1998年美元,相当于年的美元)。.
查看 泛美公路和飓风米奇
飓风格特
飓风格特(Hurricane Gert)是1993年9月一场在墨西哥和整个中美洲引发严重洪灾的大规模热带气旋,也是1993年大西洋飓风季第7场获得命名的风暴和第3场飓风,源于9月14日西南加勒比海上空一股东风波发展而成的热带低气压。次日,气旋短暂达到热带风暴强度并从尼加拉瓜登岸,经过洪都拉斯后于9月17日在洪都拉斯湾再次达到热带风暴标准,但次日进入伯利兹上空后就减弱成热带低气压。穿过尤卡坦半岛后,格特接触到坎佩切湾的温暖水域,令其得以在9月20日强化成二级飓风。飓风以每小时165公里的最大持续风速从韦拉克鲁斯州的图斯潘附近登陆墨西哥的墨西哥湾沿岸地区。崎岖的地形很快打断了气旋的结构,格特于9月21日从纳亚里特州进入太平洋时已降级成热带低气压。系统在太平洋中有过短暂的发展,一度拥有少许强烈雷暴,最终于5天后在开放水域上空消散。 格特的大规模环流给整个中美洲带去了大范围且持久的暴雨,这些地区刚在一个月前受到热带风暴布雷特的袭击,土壤含水量处于饱和状态,因此出现了大规模洪灾,给财物和农作物造成严重损失。虽然风暴的最强风力出现在登陆墨西哥时,但该国所受破坏仍以降水引发的洪水最为严重。多条主要河流溢出或决口,导致韦拉克鲁斯州和塔毛利帕斯州大量区域被水淹没,成千上万的居民被迫撤离。降雨量最大的是深入内陆的圣路易斯波托西州山区,局部降雨量高达798毫米。灾难发生后,多个国家交通和通讯受到严重扰乱,成千上万的居民流离失所,国际社会纷纷主动提供援助。这场风暴共计夺走了至少90人的生命,还有至少43人失踪,经济损失达1.7亿美元(1993年美元,相当于年的美元)。.
查看 泛美公路和飓风格特
足球戰爭
足球戰爭(La guerra del fútbol),又稱一百小時戰爭(Guerra de las 100 horas),是1969年薩爾瓦多與洪都拉斯之間的6日戰爭。事實上,足球與該戰爭的關係微乎其微。薩爾瓦多具侵略性的態度,與非法入侵宏都拉斯領土才是導致戰爭爆發的主因。.
查看 泛美公路和足球戰爭
达连隘口
达连隘口(Región del Darién 或 Tapón del Darién)是泛美公路位于哥伦比亚和巴拿马边境处的未修通一段,由大片未开发沼泽和森林组成,位于巴拿马的達連省和哥伦比亚乔科省之间。隘口长160公里,宽50公里,在此处修建公路成本非常高,对环境的影响也十分巨大,因而未有修建公路的共识。目前的状态是没有公路通过此处连接南北美洲,成为泛美公路的唯一断点。 位于哥伦比亚一侧的隘口是阿特拉托河的河口三角洲,有至少80公里宽的河流湿地。位于巴拿马一侧的隘口则是山地热带雨林,海拔从60米的谷底至1845米的最高处。.
查看 泛美公路和达连隘口
阿他加馬沙漠
阿塔卡马沙漠(;又譯亞他加馬沙漠),是南美洲西海岸中部的沙漠地区,在安地斯山脉和南太平洋岸之间南北绵延约600英里(近1000公里),总面积约为70,000平方英里(181,300平方公里),主体位于智利北部境内,也有一些部分位于秘鲁、玻利维亚和阿根廷。.
查看 泛美公路和阿他加馬沙漠
阿瓜杜尔塞 (巴拿马)
阿瓜杜尔塞(Aguadulce)是巴拿马科克萊省的一个农业城市,位于泛美公路上,靠近帕里塔湾沿岸。.
阿苏艾省
阿苏艾(西班牙语:Azuay)是厄瓜多尔的一个省,于1824年6月25日成立,面积7,700平方千米,人口599,546。首府昆卡。阿苏艾省位于厄瓜多尔中南部高原地区,有航班来往基多和瓜亚基尔,泛美公路亦经过该省。省内设有全国最大的水力发电厂。 阿苏艾省下设14市。.
查看 泛美公路和阿苏艾省
阿雷基帕
阿雷基帕(Arequipa)是秘魯南部的大城市,人口約80萬,僅次於首都利馬,以人口計是秘魯第二大城市,同時是阿雷基帕省的省會。該城位處海拔2,380米,周邊火山密集,共計有80座,其中最著名的是埃爾米斯蒂火山,它曾在1438年和1471年期間強烈爆發,最近一次小型爆發在1870年。 該城保存了很多狀況良好的西班牙殖民美洲時期的建築物,大部分由白色的火山岩石建成,故該城有La Ciudad Blanca(白城)的稱號。古城區於2000年被列為世界遺產。.
查看 泛美公路和阿雷基帕
阿拉斯加公路
阿拉斯加公路(Alaska Highway或Alaskan Highway),又名阿拉斯加-加拿大公路(Alaska-Canadian Highway或ALCAN Highway),是一條連接美國阿拉斯加州三匯市和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道森克里克的公路。是二次大戰期間為連接阿拉斯加和美國本土修建的,1942年以七個月時間完工。 全長2,237公里。分別在阿拉斯加州為的一部份,在育空地區為1號區道,以及在英屬哥倫比亞為的一部份。也是泛美公路的一部份。 Category:阿拉斯加州 Category:美國公路 Category:加拿大公路.
查看 泛美公路和阿拉斯加公路
赤道
赤道通常指地球表面的点随地球自转产生的轨迹中周长最长的圆周线,长。如果把地球看做一个绝对的球体的话,赤道距离南北两极相等。它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其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是划分纬度的基线,赤道的纬度为0°。赤道的78.7%被海洋覆盖,余下的21.3%为陆地。除地球外,其他行星及天体也有类似的赤道。.
查看 泛美公路和赤道
钦博特
钦博特是秘鲁安卡什地区最大的城市,桑塔省的首府。 这座城市位于钦博特湾海岸,特鲁希略以南130公里,利馬以北420公里(260英里)。位于泛美高速公路附近。有公路连接特鲁希略,奇克拉约和皮乌拉等重要城市,是重要的交通樞紐。.
查看 泛美公路和钦博特
欧洲高速公路
欧洲高速公路是欧洲国家的国际道路网,也被称作欧洲道路或者国际E-公路(E-roads)网络。 根据欧洲委员会的决定,已建設越来越多的跨国境的欧洲高速公路。因此,道路网络包括欧盟国家、欧洲委员会参加国以及中亚的哈萨克斯坦。 在很多国家针对欧洲高速公路都建立了统一的道路标识,树立在高速公路上及公路附近。但是也有國家如瑞典,在國內完全采用欧洲道路标识。英国根本没有设置任何道路标识,爱尔兰直到最近才开始计划为道路設置一定的指示标志。诸如此类道路标识的表示方法尚未统一。 与欧洲高速公路类似的同样的国际道路网包括泛亚公路、泛美公路等等。.
查看 泛美公路和欧洲高速公路
波哥大
波哥大(Bogotá),西班牙統治時期及1991年至2000年曾取名圣菲波哥大(Santafé de Bogotá),是哥伦比亚的首都和昆迪纳马卡省的省会。它的市区居民数为7,881,156人(2008年),整个都市地区的人口数目为8,250,000人(2005年),大多数居民是混血儿。它是哥伦比亚最大的城市,也是南美洲发展最快的都市。 波哥大在哥伦比亚的行政地位是“首都地区”(Distrito Capital),由中央政府直辖。它是哥伦比亚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和经济和文化中心。他有多个大学、高校,以及众多博物馆和名胜。.
查看 泛美公路和波哥大
洛斯卡蒂奥斯国家公园
洛斯卡蒂奥斯国家公园()是位于哥伦比亚西北部的一处保护区。保护区面积,海拔在 至间,是达连隘口的一部分。计划中泛美公路将横贯这一地区。1994年,国家公园因动植物的多样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保护区内约25%的鸟类物种被认为在哥伦比亚领土内已少于1%.
渝新欧铁路
渝新欧铁路是一条连接欧亚多国的铁路总称,通常是指由中国的重庆至德国的杜伊斯堡,全长11,179公里。途经兰州、乌鲁木齐,在阿拉山口出境中国后,再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及波兰,并有计划再由德国接驳至比利时,形成一条横跨亚欧的铁路运输干道。.
查看 泛美公路和渝新欧铁路
戴维 (巴拿马)
戴维(David),官方名称为圣何塞-德戴维(西班牙语:San José de David),巴拿马西部城市,奇里基省首府。总人口144,858(2013年)。泛美公路途径戴维市。.
新亞歐大陸橋
亚欧大陆桥,或新世紀亚欧大陆桥,是在中国大陆的新闻报道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词语,特指从中国东部的沿海港口(有时特指连云港),沿陇海铁路、兰新铁路、北疆铁路,通过中亚、西亚到达欧洲的铁路路线。这条铁路在中国境外的具体走向,并没有任何官方文件精确指明,一说是经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到达土耳其;一说是经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到达荷兰鹿特丹。全長10,800.32公里,1990年9月12日貫通。.
查看 泛美公路和新亞歐大陸橋
1949年安巴托地震
1949年安巴托地震是1949年8月5日发生在厄瓜多尔通古拉瓦省首府安巴托东南部的一场地震,造成5050人死亡。这是五年间西半球最大规模的一场地震,黎克特制地震震級为6.8级,震源位于地表以下40公里。附近的多个村庄和城镇:瓜诺(Guano)、帕塔特(Patate)、佩里列奥(Pelileo)和皮利亚罗(Pillaro)被摧毁,安巴托市也遭受严重损坏。地震将多幢建筑物完全夷为平地,随后发生的山崩在通古拉瓦省、钦博拉索省和科托帕希省各处造成破坏。地震导致供水和通讯线路中断,地面产生的裂缝将名为利伯塔德(Libertad)的小镇吞没。远至基多和瓜亚基尔都出现中等强度的震动。 厄瓜多尔的地震主要源自两大相互关联的构造区:位于南美洲板块以下纳斯卡板块的隐没带和安第斯火山带(Andean Volcanic Belt)。1949年安巴托地震起初由跨安第斯山谷的多个西北至东南走向的断层汇合点引发,这个山谷是由卡内基山脊的俯冲作用形成。地震使断层进一步扩大,岩石地层产生破裂,产生了强大的冲击波。如今整个厄瓜多尔仍然存在板间地震和板内地震的威胁。.
亦称为 泛美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