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法鼓山

指数 法鼓山

,為中華民國的佛教團體,在台灣佛教四大山頭裡面評價優等。 創辦人為聖嚴師父,對人類與宗教有不可抹滅的影響力,也曾代表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發表宗教大同的世界和平宣言。 法鼓山的祖廟是東初老人創建的「農禪寺」與「中華佛教文化館」。農禪寺建造於1971年,以禪修為主、務農為生,於1975年定名為「農禪寺」。當時,東初老人推動台灣佛教文化、培養佛教人才,並每年皆舉辦冬令救濟活動。 1977年,聖嚴法師接任中華佛教文化館與農禪寺住持,除承繼東初老人之志業之外,更將佛法簡化為國人能夠理解、接受與運用的觀念及其修行法門,接著展開弘法利生的大菩薩行儀。隨後由於農禪寺與中華佛學研究所信眾與學生與日俱增,遂於1989年因緣購得今新北市金山區三界里的一塊土地,聖嚴法師將之命名為「法鼓山」,故以「法鼓山」為名之成立財團法人,從事社會教化,心靈輔導及關懷弱勢等公益活動。.

96 关系: 嚴子貿南屯區南通市台2線台灣宗教台灣佛教台灣佛教四大名山台灣禪宗台灣新年同性戀與佛教大台北地區公車路線列表姚仁喜孫德鴻宗教與同性戀密特拉教中國佛教會中角临济宗世界佛教论坛市政路人間佛教二十四缘廖大森张世张国立張莊圓張草影響200徐俊相心靈環保北投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校友列表國道客運台北總站單國璽六祖坛经光環 (光象)四门塔石怡潔祖師禪林禅宗紐約市立大學柏魯克分校生态葬聖靈寺菩提达摩褒揚令觀世音菩薩高信疆齋明寺阿基師...葉樹姍蔡清彥释印顺释虚云臺北市文化資產臺北北站臺灣對東日本大震災之援助及各界反應臺灣文化金山老街釋聖嚴釋靈源釋東初釋惟覺釋星雲蕭平實苗栗市陳紹誠陳朝威柯文哲果東法師李元簇李照雄汪仁玠汉传佛教沈芯菱法鼓法鼓宗法鼓山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法鼓文理學院清海無上師本山 (佛教)新北市新北市公車施思曹洞宗普陀山1931年2005年臺灣2006年9月臺灣2009年2月臺灣2009年5月臺灣2009年臺灣2010年海地地震2月3日921大地震 扩展索引 (46 更多) »

嚴子貿

嚴子貿(英語:)- 畢業於國立藝術學院(現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主修劇場音效配樂副修舞台設計與表演。也是第一屆於臺師大國際高階時尚管理EMBA In Global Fashion ,提供企業家或高階經理人就讀的EMBA學位課程的研究生。自擔任奧委會代表常駐北京承辦亞運演出與轉播工作起,除了獲獎同時進入影視與音樂產業積極創作之外、開始以具創意與創下紀錄品牌行銷活動效益著稱,規劃跨區域音樂,品牌與跨業行銷活動,不但是媒體策略、品牌行銷、音樂與IT跨業策展與參展規劃的專業經理人,也是IT專利發明者。 擔任金曲獎2015年國際媒體策劃 International Media Director, GMA 2015以及金曲獎2016年國際公關總監 International PR Director, 2016負責邀請外賓與國際藝人參加金曲獎與金曲音樂節並提供金曲獎國際資源合作與宣傳策略;先後協助規劃創辦與擔任台灣文化部流行音樂辦公室召集人,規劃自2010年起金曲獎、金音獎數位影音評審系統、以影音專利獲聯合國WIPO邀請二度分別在北京以及挪威舉行的全球數位影音資料庫與商務發展論壇,提倡以台灣成為音樂、時尚藝術文化中心,邀請國際與台灣合作進行藝術、技術資源合作打造台灣成為表演島,數位影音節目與跨產業人才、商務等教育培育中心等項目,並號召國際重要人士參與論壇或進行專訪、聯訪與國際記者會站台等合作活動支持雙向合作,知名人物如安排2015年訪台參加金曲獎論壇並擔任頒獎嘉賓,並同時與台灣知名國際時裝設計師 Daniel Wong(曾任 Versage 首席視覺設計師,現在台灣自創品牌)進行服裝搭配星光大道與宣傳造勢的Randy Jackson 蘭道爾·大流士·蘭迪·傑克遜Randy Jackson,又如當年法國文化部長(現已卸任)、歐盟經濟部長凱·亞歷山大·斯圖布(Cai-Göran Alexander Stubb,現已榮昇芬蘭總理)、芬蘭外交部長、以及法國音樂文創產業國寶,曾任國際音樂公播組織、SISAC總裁、聯合國音樂大使擁有全球金氏世界紀錄四次最高同時戶外多媒體音樂演出紀錄(最高一次莫斯科建城紀念高達850萬人同時觀看)的 以及葛萊美獎藝人詞曲作家、經紀人、全球各地指標型音樂策展總裁...等;歷年策劃自2010年開始台灣藝人前往重要國際策展至今推展許多藝人以及邀請國際資源進行跨產業合作 包含但不限於艾怡良、DJ ?、DJ Cookie 、宇宙人、五月天、蔡依林、A-Lin、大支、大嘴巴,蘇打綠、1976_(樂團)、回聲樂團、化學猴子、乱彈阿翔、葛仲珊、熊寶貝樂團、Tizzy_Bac、MATZKA、王若琳、張懸、蘇見信、小宇、、等,參加歷年美國紐約、法國坎城、紐約 、德州奧斯丁、紐約以及倫敦、柏林、利物浦..等地,具指標性的國際音樂以及電影配樂與品牌行銷展。帶領旗下團隊規劃製作,近年透過國際策展平台,主張金曲獎、金音獎以及台灣豐富鈔做能力的音樂人與產業資源與國際合作。宣傳結合臺北101綠建築作為文化藝術時尚中心象徵,邀請全球音樂與台灣金曲、金音以及所有文創及跨業資源合作,透過全年國際策展積極進行台灣優勢資源與品牌國內、外雙向合作的創新商務受到品牌商重視並簽署代理合約。 曾擔任國際與港台知名古典、跨界流行音樂之專輯製作人,是少數榮獲三金入圍及得獎(金鐘獎、金曲獎、金馬獎)殊榮、技術、藝術專業的文創工作者,其為國際主流及獨立唱片公司擔任母帶後製作已超過400餘專輯,劇場與影視配樂創作超過65出劇目。長年從事電影廣告配樂以及各類型音樂專輯工作,任職於國內各本土與國際唱片公司、擔任國內與國際藝人專輯唱片企劃、製作、錄音製作工程等工作、並經常受聘於歐,亞,美洲等地,從事短、中期音樂專輯製作,workshop 以及音樂策展演出與行銷活動等策劃與專案執行任務。作品遍及流行、古典、電影、劇場、多媒體等領域。曾為黃小琥、黃鶯鶯、郭富城、蔡琴、鄭伊健、秀蘭瑪雅、王柏森、童安格、葉歡等流行歌手撰寫歌曲與專輯製作規劃,並為古典樂界名家馬友友(YoYo Ma)以及製作跨界與古典專輯。被引薦為Michael_Jackson專輯製作、音樂工程與演出規劃團隊成員,多次與張弘毅、鍾耀光、、Luna Sea、、等國際級音樂創作人合作。其參與創作與技術項目曾數度獲金鐘獎、金曲獎、金馬獎入圍、得獎,並榮獲中時年度評鑑最佳唱片製作、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評鑑最佳唱片製作,其跨界演奏大提琴作品更首度領軍輸出至韓國發行。其擔任兒童音樂劇創作至今仍在紙風車年度製作中大量運用(如三國演義)並有近年創造華人多項紀錄的音樂舞台劇作品如最高產值的音樂舞台劇、跨國跨區巡演場次紀錄的音樂舞台劇琥珀。 重視人才培訓工作,積極號召集結台灣IT、流行音樂產業與台灣跨業優勢資源、在國際音樂策展以及大學授課提倡掌握現有來自台灣流行音樂具有90%族群號召力商機優勢,以迎合數位影音與購物族群時代產業需求與全球趨勢,邀請國際知名學府進駐台灣進行全球新創課程合作概念。亦先後在輔大、師大、、國立藝術學院等多所大學音樂系語戲劇系所擔任配樂與跨產業等課程教授及講座課程等,並協助中山與師大等大學引介音樂業界人士進入校園講習與大師座談會等。.

新!!: 法鼓山和嚴子貿 · 查看更多 »

南屯區

南屯區為中華民國臺中市轄下的一個市轄區,位於台灣臺中市西南方,最初為平埔拍瀑拉(Papora)族貓霧拺社群部落,清代後屬農業區,為現台中市轄區中漢人最早開發的地區之一。 1990年代後期新興發展的中心商業區-七期重劃區亦包含此區一部分。而中央機關的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亦設於此區黎明新村內(前身為台灣省政府黎明辦公區),另有台中市精密機械科技創新園區與法務部矯正署所轄臺中監獄、臺中女子監獄、臺中看守所及臺中戒治所設置於此區大肚台地上。.

新!!: 法鼓山和南屯區 · 查看更多 »

南通市

南通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东临黄海,南临长江,与上海的崇明岛及苏州市隔江相望。南通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之一,经济以纺织、石化、港口、机械、电子、化工、建筑等较发达,南通是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市区有狼山、濠河等名胜。 2004年9月26日,首届世界大城市带发展高层论坛在南通举办。2005年GDP增长15.4%,增速位居江苏第一,2016年GDP总量7734.6亿元,居全国主要城市第18位,同比2016年前进3位,GDP居全国地级市第6位,同比2017年前进2位。其下属县市均为全国百强县。.

新!!: 法鼓山和南通市 · 查看更多 »

台2線

臺2線位於中華民國(臺灣),屬於省道中的濱海公路系統之一環,為沿基隆北海岸地區所興建的道路,西起新北市淡水區關渡大橋(亦為臺15線起點),東迄宜蘭縣蘇澳鎮(銜接台9線蘇花改起點),總長167.679公里。其中淡水至金山路段為淡金公路、金山至基隆路段為基金公路,兩者歷史悠久,為北海岸各區之重要聯絡道路,也是北海岸觀光發展之命脈。基隆至蘇澳路段為北部濱海公路,為臺北及宜蘭之間第三條交通走廊,也是國道五號全線通車之前北宜間僅有的兩處公路孔道之一,交通地位重要,又北部濱海公路通車帶動了東北角海岸的觀光市場,在北部濱海公路於1979年通車後不久,交通部觀光局旋即成立東北角海岸風景特定區,全力發展東北角海岸觀光資源,直到今日北部濱海公路仍為重要觀光路線。臺2線共有七條支線,是臺灣公路中支線最多者。.

新!!: 法鼓山和台2線 · 查看更多 »

台灣宗教

臺灣各宗教受《中華民國憲法》保障,人民擁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並且各宗教間皆為平等。除此之外,臺灣傳教環境極為自由,政府奉行政教分離原則,政府與宗教之間亦無關聯。又因臺灣為一移民社會,華人移民固有的傳統信仰如佛教、道教,在該族群中極為流行且根深柢固,而西方世界較常見的宗教,如基督宗教及伊斯蘭教,亦擁有不少的信眾。 2014年美國中央情報局發布的調查,2300萬臺灣人口中,佛教、道教與臺灣民間信仰三者難捨難分,約佔93%。基督徒(包括天主教、新教、東正教等)約4.5%,其他信仰或不表態,約2.5%。.

新!!: 法鼓山和台灣宗教 · 查看更多 »

台灣佛教

台灣佛教的信仰人口約801.5萬人,佔2300萬人口的35%,其信仰人數可能與道教、儒教或其他台灣民間信仰,甚至與其他新興宗教有重疊的情況。據美國國務院民主、人權和勞工事務局發布的資料顯示,台灣有多達80%的人口信奉某種形式,摻雜有佛教信仰因素的傳統台灣民間信仰或台灣宗教。因此就廣義而言,在台灣佛教是最大宗教。 台灣佛教系統承襲自中國閩南地區,世俗化的信仰體系(其中代表為巖仔和高僧信仰)為其一大特色,與以出家僧侶為主的叢林體系(以四大法脈為代表)並立。然而因戰後中國傳入的佛教體系一枝獨秀,蓋過原有本土佛教勢力,使得原有的本土佛教體系常遭誤解,例如世俗體系部份就經常被誤認為「佛道混合」或「非正信」,但實際上世俗體系的發展未必違反佛教原教旨。 不過,從佛教以不同形式傳入台灣後,臺灣的佛教信徒,並沒有精確的統計。因此,統計改以觀察寺院增加數目、並透過台灣社會變遷歷次調查問卷中有關宗教項目的實際統計數字,來論斷其變革的趨勢。.

新!!: 法鼓山和台灣佛教 · 查看更多 »

台灣佛教四大名山

台灣四大名山,或稱台灣佛教四大名山、台灣佛教四大本山,可指台灣佛教的傳統四大道場;此稱號也可指現今的四大教團,其中三者最後皆有「山」字。.

新!!: 法鼓山和台灣佛教四大名山 · 查看更多 »

台灣禪宗

台灣禪宗,在台灣的禪宗發展歷史及概況。 禪宗在明鄭時期,隨著漢族移民進入台灣。日治時期,日本禪宗由日本進入台灣。在戰後,隨著中華民國到達台灣的中國移民,再度將禪宗帶入台灣。.

新!!: 法鼓山和台灣禪宗 · 查看更多 »

台灣新年

臺灣春節,傳統稱呼有新年(臺:Sin-nî、馬祖話:Siŋ1-nieŋ2)、新正(臺:Sin-tsiann、客:Xinˊzangˊ、馬祖話:Sĭŋ1-tsiaŋ1)、正月(臺:Tsiann-gue̍h,客:Zangˊngied)、元旦(臺:Guân-tàn,客:Ngienˇdan)、新春(臺:Sin-tshun,客:Xinˊcunˊ),又俗稱新正年頭(臺:Sin-tsiann-nî-thâu,客:Sinˊzangˊngienˇteuˇ)、過年、正月正時、舊曆年。是指華人從農曆十二月十六尾牙到新年二月初二頭牙期間,慶祝農曆新年的傳統節俗。尤以除夕夜到正月初五隔開(開工)為重。過年期間的傳統稱呼為「新正」,大年初一亦稱為「新正年頭」、「開正」、「正月初一」,拜年稱為「賀正」,與一系列節令、祭祀等活動。 「新正」,即新正朔,為稱呼正月初一之意。進入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曾頒布過「廢舊正月」,推廣新曆元旦,惟總督府發行的民曆仍附有舊曆,而民間也曾同時過日式新曆新年與台式農曆新年。戰後,國民政府沿用原中國大陸新年習俗稱呼,改稱春節(國語),遂成通稱。 中華民國國曆、農曆二種曆法並行,時序進入二種曆法的一月一日皆謂「新年」,無論是跨年至國曆元旦,或是農曆年的春節,民眾見面祝賀語均可稱「新年快樂」。因二曆法日期不同,使用「新年」並不致混淆,反而是普遍之用法。 臺灣新年風俗隨不同的移民傳入並逐漸在地化後,亦與戰後移民的大量中國南北風俗薈萃。現代社會,部分本土的舊時習俗逐漸式微,或受中式、日式新年習俗影響。臺灣過年與傳統民間信仰息息相關,匯聚了許多宗教科儀、人文藝術與歲時信仰等禮俗,今日仍是臺灣社會全年最重要、盛大的傳統節日。.

新!!: 法鼓山和台灣新年 · 查看更多 »

同性戀與佛教

佛教對性傾向議題沒有一致看法,不同的傳統和僧眾抱持不同的觀點。基於佛教戒律,幾乎所有佛教派别都嚴格禁止出家僧眾涉及任何形式的性活動,但對於五戒中規範在家眾不當性行為的邪婬戒則未有完全一致的看法。佛教界對同性性欲的態度基本上保持沉默,有幾位願意為同志發聲的佛教法師主張異性和同性之間的情慾,同樣都構成繫縛身心的无明煩惱,應不分差別心平等看待。 與基督宗教或是伊斯蘭教相比,佛教在歷史上比較沒有出現大規模迫害同志的記錄,因而被視為算是立場相對溫和的宗教。.

新!!: 法鼓山和同性戀與佛教 · 查看更多 »

大台北地區公車路線列表

本條目除表列出臺灣台北市聯營公車及新北市公車路線外,亦包含新北市政府及台北市政府基層單位與其他營利事業單位委託客運業者經營的路線。 本列表僅提供目前的路線資訊,昔日的路線狀況,可利用上方「檢視歷史」功能,透過本頁之歷史版本查詢。 注釋:.

新!!: 法鼓山和大台北地區公車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姚仁喜

姚仁喜(),台灣建築師,出生於台北市。.

新!!: 法鼓山和姚仁喜 · 查看更多 »

孫德鴻

孫德鴻(Sun, Te-hung,1962年10月17日-),台灣建築師。.

新!!: 法鼓山和孫德鴻 · 查看更多 »

宗教與同性戀

许多宗教对性傾向議題发表声明,不同的宗教,甚至是宗教中不同的教派及宗教人士对待同性戀及同性之間的性行為有着不同的的态度。.

新!!: 法鼓山和宗教與同性戀 · 查看更多 »

密特拉教

羅浮宮博物館) 密特拉教(Mithraism),也被稱為密特拉密教、密特拉秘儀(Mithraic mysteries),是一支以主神密特拉斯(Mithras)為信仰中心的秘密宗教,大約西元一世紀至西元四世紀盛行於羅馬帝國境內。宗教靈感來自波斯人對主神密特拉(,原始印度-伊朗語寫法為Mitra)的敬拜,雖然希臘的密特拉斯(Mithras)是與一個新的和獨特的(宗教)形象聯繫著,並且在波斯與希腊、罗马之間信仰傳播階段的连续性是被(學者)所讨论著。Beck, Roger (2002-07-20).

新!!: 法鼓山和密特拉教 · 查看更多 »

中國佛教會

中國佛教會(Buddhist Association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缩写:BAROC,簡稱中佛會),是一個於1911年成立於中國北京的佛教宗教組織,原名「中華佛教總會」,1928年改名為「中國佛教協會」,1929年再度易名為「中國佛教會」。1949年總部隨中國國民黨領導的中華民國政府遷往臺灣後復會,在政府支持下進行全台僧侶、寺院、信徒的登記,將各鄉村寺院、僧侶、居士納入其各縣市支會管轄。1953年起,每年選擇一座佛寺主辦的三壇大戒的傳戒活動,改變日本佛教「肉食帶妻」的遺風。只有經由中佛會的受戒儀式,才能成為合法的僧侶、才能居住或住持寺院。 中國佛教會在戒嚴體制下是台灣佛教的最高組織,配合政府政令宣傳佛法,透過「監督寺廟條例」迫使台灣佛教納入其管轄,壓制齋教、一貫道等宗教團體。1950年代。部分僧團推動「神佛分離」,排斥融合佛、道的民間信仰。近年來,隨著台灣法鼓山、中台山、佛光山、慈濟(四大山頭)等大寺院的興起,該會在台灣的影響減弱不少。 中國佛教會總會現址為台北市中正區紹興北街6號,緊鄰善導寺。.

新!!: 法鼓山和中國佛教會 · 查看更多 »

中角

中角,是新北市金山區的一個地名,位於該區北部,範圍大致包括永興里、西湖里、萬壽里,清泉里。.

新!!: 法鼓山和中角 · 查看更多 »

临济宗

临济宗,禅宗南宗五个主要流派之一,自洪州宗門下分出,始於臨濟义玄(?-867年)大師。义玄从黄蘗希运禅师学法33年,之后往镇州(今河北正定)滹沱河畔建临济院, 广为弘扬希运禅师所倡启“般若为本、以空摄有、空有相融”的禅宗新法。这种禅宗新法因义玄在临济院举一家宗风而大张天下,后世遂称之为“临济宗”,而黄蘗禅寺(位于江西宜丰黄檗山)也因之成为临济宗祖庭。因其禅风比较刚劲,故而后世与理论较为细密的曹洞宗相比,称“临济将军,曹洞士民”。.

新!!: 法鼓山和临济宗 · 查看更多 »

世界佛教论坛

世界佛教论坛是中国佛教协会和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定期举办的世界性的佛教对话、交流、合作的论坛,每三年舉行一次。旨在“为热爱世界、关爱生命、护持佛教、慈悲为怀的有识之士,搭建一个平等、多元、开放的高层次对话、交流、合作的平台。”.

新!!: 法鼓山和世界佛教论坛 · 查看更多 »

市政路

市政路為臺灣臺中市重要道路之一,大致呈東西向,目前無分段。東起文心路二段(銜接大墩十七街),西抵環中路,有中彰快速道路設交流道銜接市政路,可直接進入市區,目前全線位於七期重劃區內,是南、北七期的分界線。 臺中市政府目前計畫將市政路西延至台中工業區,此為臺中市重大交通建設工程之一。西延路段係由環中路口出發,跨越筏子溪至工業區之工業一路,接續延東海大學校區東緣,連接臺灣大道,與西屯區福林路相接;完工後預計全長兩公里,路寬38~42公尺,屆時預計可分散台中工業區嚴重的的通勤車流問題,亦有助於提升高鐵台中站聯外道路系統的完整性。.

新!!: 法鼓山和市政路 · 查看更多 »

人間佛教

人間佛教是近代漢傳佛教的一場現代化改革運動。民國初年,由於佛教衰退示微,太虛大師開始倡導“人生佛教”,作為推動佛教現代化改革的一個運動, 為因應儒家倫理、基督教慈善、科學思潮的一種佛教運動,有其時代性的階段功能。“人生佛教”後來發展為人間佛教,主要的理念是讓佛教積極的走入人群。“人間佛教”是從太虛大師在民初倡導的“人生佛教”中思考現狀而做出的思想推進,後來由印順法師、證嚴法師、聖嚴法師、星雲大師等近代法師承接。.

新!!: 法鼓山和人間佛教 · 查看更多 »

二十四缘

二十四缘(巴利语:paccayuppanna-dhamma)是上座部佛教論書有系統的說明各種究竟法如何形成緣起的方式。二十四缘包含了各种不同的名法与色法之间所有互相连系的方式。 每一缘涉及三法:.

新!!: 法鼓山和二十四缘 · 查看更多 »

廖大森

廖大森,本名廖益伸,台灣創作歌手、電台DJ、電視節目主持人,活動主持人,曾主持包含2015/2017台灣燈會主場、LADY GAGA來台記者會等逾千場大型活動,並於電影《阿爸》配音。亦為多位歌手小巨蛋演唱會錄製幕後旁白。發表過三張創作專輯。曾為5566、杜德偉、劉德華、蕭煌奇、詹雅雯、童童、梁一貞、曾心梅及謝金燕等歌手創作詞曲。.

新!!: 法鼓山和廖大森 · 查看更多 »

张世

張世(),臺灣演員,籍貫四川省成都市。國光藝校戲劇科畢業。1989年因電影《香蕉天堂》獲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獎,1994年《驗身(又名五魁)》獲荷蘭鹿特丹影展觀眾票選最佳男主角;還參演了《風月》(1996年)、《雨狗》(1997年)等。張世還拍攝了《真情告白》、《粉紅女郎》、《漢武大帝》、《神話》等電視劇。在《神話》(2010年)中,張世出演第二男主角。10年前因緣際會下,參加了法鼓山精英禪三,從此皈依學佛,吃素戒酒至今。2012年1月1日與交往14年的經紀人女友,在法鼓山舉辦的佛化婚禮下完成終身大事。2014年2月首度擔任電影導演,拍攝改編 張妙如 知名偵探小說《妒忌私家偵探社:活路》為電影《活路:妒忌私家偵探社》,已於2014年10月17日臺灣上映。.

新!!: 法鼓山和张世 · 查看更多 »

张国立

張國立(),出生於中國天津,在陝西長大。中国大陆著名男演員兼男​​導演,一級演員。多次獲國內影視獎項。熱心於公益事業。他的妻子鄧婕和兒子張默也是演員。全国政协委员(政協委員)、制片人、主持人。中国铁路文工团演员、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院长、硕士生导师。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 張國立是台北法鼓山安和分院的聖嚴法師門下弟子,法名“常升”。 張國立以中國政協委員的身分在政協會議上發言 :「我們要旗幟鮮明地反對那些分裂祖國思想、搞台獨的人到我們這來掙錢,我覺得我們演藝界的人也應該要有這樣的自己自覺政治高度和政治立場。.

新!!: 法鼓山和张国立 · 查看更多 »

張莊圓

張莊圓(Zhang Zhuang Yuan) (),自稱莊圓師父(Master Zhuang Yuan),生於台灣台北,台灣新興宗教的創始人,創辦莊圓文化。他自稱為釋迦牟尼再來、諸葛亮轉世、美男子佛陀、天帝、萬王之王、造化者、王中之王、宇宙之王,自創一系列佛舞。因為他對其他佛教道場的攻擊,因此正信佛教指稱他是附佛外道。因涉入教友命案,於2016年11月依違反醫師法、刑法過失致死等罪名遭到起訴,後來判緩刑兩年。.

新!!: 法鼓山和張莊圓 · 查看更多 »

張草

張草(),本名張容嵻,小說家,生於馬來西亞沙巴州首府亞庇(Kota Kinabalu),馬來西亞華僑第三代,祖籍廣東南海。.

新!!: 法鼓山和張草 · 查看更多 »

影響200

影響200,為2000年《天下雜誌》紀念出刊200期而製作的臺灣人物專輯,標舉「影響200,飛躍2000」,由台灣社會各領域人物中選出兩百位人士,記錄台灣歷史發展,《天下雜誌》一仍其「打開歷史,走出未來」的訴求希望能藉喚起社會共同記憶,凝聚共同情感。.

新!!: 法鼓山和影響200 · 查看更多 »

徐俊相

徐俊相(),台灣的主持人,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機械研究所控制組,前華視晚間新聞當家主播。曾參與法鼓山心六倫代言人。曾出版《法眼黑與白之人倫悲歌》。曾榮獲2003年卓越新聞獎、2004年中華民國內政部「防暴優質新聞獎」。曾任東森新聞台主播。現任東森財經新聞台57爆新聞 主持人。.

新!!: 法鼓山和徐俊相 · 查看更多 »

心靈環保

心靈環保一詞,是由臺灣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於1992年提出,當時社會正處於轉型期,各種價值觀紛呈,環保意識萌芽,多元的環保議題不斷地引起各界關心。然而,聖嚴法師援引自佛教的觀念,認為: 因此,聖嚴法師認為,環保必須從根源著手,也就是從「心靈」開始。 聖嚴法師指出,「心靈環保」的名詞,雖是新創,它的根源,則是《維摩經》所說的「隨其心淨則佛土淨」;《華嚴經》也說「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心如工畫師,畫種種五陰」、「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由上述經典可知,佛教相信,如果人心淨善,人間社會即是清淨美好;相反地,只要人心染惡,人間社會即是污穢沉淪。 心靈環保的觀念早在1989年,聖嚴法師創建法鼓山,提出「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理念時,就同時發起「心靈環保」的觀念和運動,希望透過觀念的導正,加上禪修的方法,幫助人們用健康的心態,面對現實、處理問題,以提昇人品、人心的素質。 為了安定現代人的身心和環境,聖嚴法師帶領法鼓山以「心靈環保」為核心主軸,陸續提出了「四種環保」(1994年)、「心五四」(1999年)、「心六倫」(2007年)等運動,期望透過種種方式,讓現代人學習以健康、快樂、平安的身心,照顧自己、照顧社會、照顧大自然,使得人我之間,都能健康、快樂、平安地生活在同一個環境中。 聖嚴法師在國際間也不遺餘力地提倡心靈環保,包括於2000年以漢傳佛教代表身分,出席於紐約聯合國大會堂舉行的「千禧年世界宗教暨精神領袖和平高峰會」,在主題演說中向世界各宗教領袖介紹心靈環保,並指出: 而自2002年起,「心靈環保」的主張,更列入地球憲章,永久地向世界推廣。在聖嚴法師與法鼓山的努力下,心靈環保已然成為一個超越宗教、民族、國界的觀念和心靈提昇運動,它屬於全人類,無論有無宗教信仰,皆可一同分享。.

新!!: 法鼓山和心靈環保 · 查看更多 »

北投區

北投區是臺灣臺北市最北邊、以及面積第二大的行政區,著名的北投溫泉及關渡風景區也位在此區。臺灣温泉史源頭在北投,於1896年由日本大阪商人平田源吾在此設立臺灣第一家温泉旅館「天狗庵」。。其東側以磺溪上接中山樓右側山脊至馬槽橋沿山溝、南側以基隆河與士林區相望,北側鄰新北市三芝區與金山區,西側與新北市淡水區為鄰。 此區自然資源豐富,陽明山國家公園即位於此區及士林區。此區醫療資源亦豐,許多醫療中心、醫護院校均位於本區,是故未來本區欲開發之士林北投科技園區將以生技醫藥產業為主軸。2010年臺北市政府舉辦花卉博覽會而制定區花,北投區為櫻花,臺北市政府民政局也特別製作區花版門牌。.

新!!: 法鼓山和北投區 · 查看更多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簡稱師大附中、附中,官方英文簡稱為HSNU(The Affiliated Senior High School of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是一所位於臺北市大安區信義路的高級中學,附屬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早年為北市六省中之一,近年與建國中學、北一女中、中山女高、成功高中積極合作並建立了「台北市頂尖高中五校聯盟」。位處台北市中心,鄰近美國在台協會、大安森林公園、臺北市立圖書館總館、健保署、臺北市立大安高級工業職業學校、臺北市私立延平高級中學、、。 師大附中校友涵蓋世界之最如第1位上太空的華人王贛駿、NASA第一位臺裔科學家丘宏義、世界前第一高樓臺北101主持建築師李祖原。以及各界人士:1位副總統(連戰)、3位行政院院長(連戰、劉兆玄、陳冲)、2位監察院長(陳履安、張博雅)、1位臺灣省主席(連戰)、1位臺北市長(吳伯雄)、3位教育部長、數十位中華民國中央政府首長及縣市首長、16位中央研究院院士、23位大學校長、1位臺大醫院院長(戴東原)、俠醫林杰樑、作家李雙澤(美麗島創作者)、王文興(家變作者)、樂團五月天、蘇打綠等。(更多校友請參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校友列表).

新!!: 法鼓山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 · 查看更多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校友列表

這個列表是列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的知名校友,以活躍的領域作為首要分類依據。並以附中班號依序排列。.

新!!: 法鼓山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校友列表 · 查看更多 »

國道客運台北總站

國道客運台北總站(英語譯名:Taipei Intercity Bus Terminal)是臺灣臺北市中正區一座已拆除的長途客運臨時轉運設施,位於重慶北路西側、鐵路警察局總局北側,主要做為臺北轉運站啟用前的替代設施,以解決臺北車站長途客運路線站點分散的問題。2005年8月16日啟用、2010年1月20日停止使用。.

新!!: 法鼓山和國道客運台北總站 · 查看更多 »

單國璽

單國璽樞機(S.J.,),天主教會樞機,耶穌會會士,河北濮陽人;曾任天主教花蓮主教、高雄主教與新北徐匯中學校長、光啟社社長、輔仁大學董事長,也是輔仁大學榮譽博士。單國璽是第一位台灣教區獲教宗冊封為樞機主教者(第一位曾任職台灣而後於日本獲冊封為樞機主教的是里脇淺次郎、第一位任職台灣時獲冊封為樞機主教的是于斌),單國璽也是繼田耕莘、于斌後第三位中華民國籍樞機,為華人第六位獲得此榮銜者。 1975年,獲頒中華民國十大教育家,墓誌銘:「生於基督,活於基督,死於基督,永屬基督」。.

新!!: 法鼓山和單國璽 · 查看更多 »

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亦称《坛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是佛教禅宗六祖惠能说,弟子法海集录的一部经典。.

新!!: 法鼓山和六祖坛经 · 查看更多 »

光環 (光象)

光環(英文:Glory)為氣象學的名詞,中國宋朝時稱為光相、現代中文習稱佛光、寶光、寶光環、觀音圈、觀音輪、反日華等等;歐洲則稱作布羅肯幽靈(英文:Brocken Specter)、布羅肯虹(英文:Brocken Bow)或布羅肯現象(英文:Brocken Phenomenon),是一種陽光透過雲霧反射,並經由雲霧中的水滴發生繞射與干涉,最後形成一圈彩虹光環的光学现象,在光環中經常包括觀察者本身的陰影。.

新!!: 法鼓山和光環 (光象) · 查看更多 »

四门塔

四门塔,位于中国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柳埠镇东北,是一座单层亭阁式石塔。该塔始建于隋代大业七年(611年),但在直接证明其修建年代的刻字被发现之前,该塔一直被误认为是东魏年间建筑。该塔平面呈正方形,高15.04米,塔室内建有塔心柱,每面均安放有一座佛像。1961年,四门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四门塔内一座佛像的佛头曾被盗走,后于2002年追回。.

新!!: 法鼓山和四门塔 · 查看更多 »

石怡潔

石怡潔(),臺灣新聞主播,東吳大學國際貿易學系、國立臺灣大學金融管理所(EMBA)畢業。現為八大第一台《黃金六點晚間新聞》主播,並擔任八大電視新聞部採訪中心主任。.

新!!: 法鼓山和石怡潔 · 查看更多 »

祖師禪林

師禪林,為一所專修祖師禪法的道場,乃聖嚴法師圓寂後,果如法師秉承家師遺志,弘揚漢傳祖師禪法,現正積極修建此座道場,目的在於透過禪修訓練和各式生活禪坊的學習,使得每個人都能活出自己的禪生命。.

新!!: 法鼓山和祖師禪林 · 查看更多 »

禅宗

禅宗,又称佛心宗、宗门。2500年前,釋尊在靈山法會以佛心印心的方式,將佛陀心印傳給禪宗初祖摩訶迦葉尊者。爾後才由摩訶迦葉尊者創立禪宗門派,直至第28代禪宗祖師菩提達摩方傳至中國,因禪宗的傳承不在於文字,甚至並非衣缽,而在於釋尊及代代祖師傳承下來的釋尊心印,因此非大根器者難以瞭解並繼承,故歷代幾乎都只傳大根器者,並未公開傳法,直到六祖惠(慧)能 大師一花開五葉,才有第一次普傳,五葉,也就是五個支脈,分別是臨濟宗、法眼宗、曹洞宗、雲門宗、溈仰宗。 禪宗祖師會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引導學人,又稱作「機鋒」,為的是要讓弟子們悟入第一義諦、真如法性、自性清淨,名為開悟。其核心思想为:「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意指透過自身真修實證,並將禪融入日常生活中,直到見性,也就是真正見證自己的本來面目。然「見性」並非事畢,而是才剛剛踏入佛道的「無門之門」,真正懂得「空性」的真實義,由此「悟後起修」,一直到淨除二障: 煩惱障與所知障後,成就佛果。 净土宗与禅宗是对中国汉传佛教影响最大的两个支派。在中國歷史上,禪宗發展可分成四個時期,由菩提達摩至中國開始,至惠能大宏禪宗為止,此為禪宗的開始,可稱為早期禪宗。由六祖惠能門下,洪州、石頭二宗,發展為五宗七派,此為禪宗的發展期,時間約當晚唐至南宋初。自南宋初年臨濟宗大慧宗杲起而倡話頭禪,曹洞宗宏智正覺倡導默照禪,至於明朝中晚期,此為禪宗的成熟期,又可稱為中期禪宗。至於明朝中葉淨土宗興起,此時佛教的特色為禪淨合一,與儒、釋、道三教合一,禪淨合一的影響,使得當時的僧人唯以唸佛坐禪為主,禪宗逐漸失去創新的生命力,為禪宗的衰落期,又稱為晚期禪宗,始於晚明至清朝結束為止。清末民初之際,有鑑於佛教的衰微,虛雲大師起而中興禪宗,為近代禪宗中興之祖。 禪宗最盛行的流播地區主要為中國江南以南,集中於兩湖、兩江、廣東、福建一帶。禅宗在中国佛教各宗派中流传时间最长,影响甚广,至今仍延绵不绝,在中国哲学思想及艺术思想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其影响深远,自唐代创立后流传于中國、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漢字文化圈地區,至今不衰,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鈴木大拙至美國弘法,禪宗在歐美頗受歡迎,因而將禪宗的影響力推至世界各地。.

新!!: 法鼓山和禅宗 · 查看更多 »

紐約市立大學柏魯克分校

紐約市立大學柏魯克學院,即柏魯克學院或譯伯魯克學院、勃魯克學院、巴魯克學院(Baruch College),正式名稱伯納德·M·柏魯克學院(Bernard M. Baruch College),即是一所位於美國紐約市曼哈頓熨斗区的公立大學,也是紐約市立大學(CUNY)的學院成員。柏魯克學院下設的齊克林商學院(Zicklin School of Business),是美國最大的商學院之一,提供大學本科學士、碩士、與博士學位 ,此外該校還有公共事務學院與魏斯曼人文與科學學院。.

新!!: 法鼓山和紐約市立大學柏魯克分校 · 查看更多 »

生态葬

綠色殯葬也稱爲生態葬、自然葬、環保自然葬或循环再生葬(英語:Green burial, ecological burial, eco-burial, natural burial),是當今世界先進國家政府相續推廣的殯葬觀念,它鼓勵人民以自然、環保、節能、簡約和可持續的方法,佔用較少的土地資源,用革新、有創意和低消費的方式開創新世代的殯葬文化。 廣義的綠色殯葬是指不刻意去抑制遺體的分解現象,甚至是有意地去把遺體加速分解,讓遺體能夠快速且直接地被大自然回收,它可以是風葬、天葬、海葬、水葬、火葬、土葬、樹葬、沙葬、冷凍葬或等形式;狹義的綠色殯葬則是指先將遺體火化以後,再將遺骨、骨殖或骨灰埋入土中,其上栽種樹木、花坛、草坪加以紀念、追思和綠化環境,或是直接將骨灰灑向大自然的喪葬方式。.

新!!: 法鼓山和生态葬 · 查看更多 »

聖靈寺

聖靈寺 (聖靈禪寺)全名財團法人台北市聖靈寺,舊稱惟善堂及聖靈宮,原為齋教龍華派之齋堂,建立於清道光年間(1835年),目前為具佛教及民間信仰之寺廟,現任住持為釋今能和尚。.

新!!: 法鼓山和聖靈寺 · 查看更多 »

菩提达摩

菩提达摩(Bodhidharma,),又作菩提達摩,簡稱達摩,在中土的印度人,為佛教中国禅宗初代祖師,其被尊稱為「東土第一代祖師」、「達摩祖師」、「武神」。與寶誌禪師、傅大士合稱梁代三大士。“菩提达摩”意譯為覺法,菩提本意为“觉悟”,达摩本义则是“佛法”(Dharma)。 在中國佛教裡,被視作中國禪宗初祖、東土第一代祖師。 南北朝時來到南朝梁,但因與梁武帝話不投機,而轉投北魏少室山的少林寺面壁閉關。相传达摩是少林武術瑰寶《易筋经》、少林七十二绝技的创造者、将佛教禅宗带入中国的佈道者,相傳口述《少室四論》,由弟子曇林筆受。達摩的事蹟繁多,是一位拥有诸多神奇传说的人物。.

新!!: 法鼓山和菩提达摩 · 查看更多 »

褒揚令

褒揚令,是中華民國政府依據法律表揚對國家有巨大貢獻之國民所發之正式文告;「褒揚」是法律行為,需依法定程序核定施行。.

新!!: 法鼓山和褒揚令 · 查看更多 »

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अवलोकितेश्वर,),漢語音譯「阿婆盧吉低舍婆羅」、「阿縛盧枳低濕伐邏」,名號意為「觀察世間音聲覺悟有情」,又譯為觀自在菩薩、光世音菩薩,在民間信仰中常被尊稱觀音佛祖、觀音大士、白衣大士。為大乘佛教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薩,與大勢至菩薩為阿彌陀佛的左、右脅侍菩薩,並稱「西方三聖」,同時祂也是四大菩薩之一。.

新!!: 法鼓山和觀世音菩薩 · 查看更多 »

高信疆

信疆,筆名高上秦,河南武安(今屬河北)人,中華民國作家、編輯,有許多作品傳世,同時篤信佛教,是法鼓山的信徒、慈濟志工。.

新!!: 法鼓山和高信疆 · 查看更多 »

齋明寺

齋明寺又叫齋明堂,乃桃園市大溪區三合院形態佈局的寺廟, 最早是屬於齋教龍華派的齋堂。1873年(同治12年)改建廟宇,名為齋明堂。1937年(昭和12年),日本政府進行「宗教整理」,更名為齋明寺。1985年經內政部公告指定為臺灣省古蹟79號,現為桃園市直轄市定古蹟。.

新!!: 法鼓山和齋明寺 · 查看更多 »

阿基師

鄭衍基(),通稱阿基師,為知名廚師。臺灣彰化人。曾擔任中華民國國宴主廚,並以長年主持台灣電視烹飪節目及出版教學著作聞名:2011年以《型男大主廚》獲得第46屆電視金鐘獎最佳綜合節目主持人獎。2014年再度以《型男大主廚》提名入圍電視金鐘獎最佳綜合節目主持人獎。現為福容大飯店廚藝總監。.

新!!: 法鼓山和阿基師 · 查看更多 »

葉樹姍

葉樹姍,台灣的資深媒體工作者。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新聞研究所畢業。曾任大愛電視的當家主播,及在播報及主持節目之餘,葉樹姍也參與宗教及慈善活動。知名小號演奏家葉樹涵為其胞兄。2010年12月25日接任臺中市升格後第一任臺中市政府文化局局長,2014年12月25日卸任。 2016年5月10日,大愛電視總監湯健明接任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永續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副執行長葉樹姍兼任大愛電視總監。.

新!!: 法鼓山和葉樹姍 · 查看更多 »

蔡清彥

蔡清彥(),台灣大氣科學家。 蔡清彥出生於新竹縣橫山鄉,高中就讀新竹中學,後考入國立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並續讀研究所,1967年獲得碩士學位。其後赴美國留學,1972年獲得猶他大學大氣科學博士。1974年返國任教於國立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先後歷任副教授、教授、系主任。1989年9月至1994年9月16日擔任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局長,1994年9月17日轉任交通部民用航空局局長。1996年擔任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2000年5月20日至2004年5月20日擔任行政院政務委員。2010年2月起,擔任工業技術研究院董事長。 不論是中國國民黨或民主進步黨執政,其客家人背景皆可以獲得青睞,左右逢源,可謂政壇中做官之異數。 蔡清彥皈依佛教,為法鼓山法行會會長。.

新!!: 法鼓山和蔡清彥 · 查看更多 »

释印顺

釋印順(),俗名張鹿芹,人稱印順導師、印順長老、印順法師,中華民國浙江杭州府海寧人(今屬嘉興)。剃度師為普陀山福泉庵清念和尚,天童寺受戒時,戒和尚是圓瑛和尚,為太虛大師門徒,慈濟證嚴法師的入門師父。 印順法師是一名活躍的學問僧,著作等身。在閩南佛學院開始修學三論,進而研究唯識論,後來讀到《阿含經》與各部《廣律》,有現實人間的親切感、真實感,不似部分大乘經的表現於信仰與理想之中,而深信佛法是「佛在人間」。在初期大乘佛教中,重視的人物是龍樹,對龍樹綜合開闡了智慧、慈悲兼修這點有高度評價。一生著作頗豐,大致分為《妙雲集》、《華雨集》以及單獨專著三大類。曾以《中國禪宗史》一書,獲頒日本大正大學的正式博士學位,為臺灣比丘界首位博士。 他畢生推行人間佛教,承繼於太虛大師的「人生佛教」主張而來。人間佛教重視「此時,此地,此人」的關懷,主張「然佛法以人為本,也不應天化、神化。不是鬼教,不是(天)神教,非鬼化非神化的人間佛教,才能闡明佛法的真意義」。這種主張被視為「一種為了佛教適應近代社會的發展而探尋其理論和實踐的運動」。 其理念對佛光山的星雲法師(主張「 人間佛教性格」)、法鼓山的聖嚴法師(主張「 人間淨土」)、慈濟功德會的證嚴法師(主張「 人間菩薩招生」)都有不少影響。.

新!!: 法鼓山和释印顺 · 查看更多 »

释虚云

释虚云() ,俗姓蕭,生於中国福建泉州,佛教比丘,為禪宗高僧。中国曹洞四十七代,临济四十三代,云门第十二代,法眼第八代,沩仰第八代。其禅功和苦行倍受稱贊,以一身而兼禅宗五宗法脉,整顿佛教丛林,兴建名刹,为现代中国禅宗傑出代表。虛雲老和尚的法脈傳遍中國疆域,但其中最有名的徒孫,為創立中華禪法鼓山的中國僧人釋聖嚴法師。.

新!!: 法鼓山和释虚云 · 查看更多 »

臺北市文化資產

臺北市文化資產是臺北市各級古蹟與其他文化資產。本表表列原則如下:.

新!!: 法鼓山和臺北市文化資產 · 查看更多 »

臺北北站

臺北北站,位於台灣台北市大同區、臺北車站特定專用區交通十號用地,曾為台北市主要的公路長途客運(國道客運)車站之一,今已經停止使用,其路線全數移轉至國道客運臺北總站。.

新!!: 法鼓山和臺北北站 · 查看更多 »

臺灣對東日本大震災之援助及各界反應

台灣在日本於2011年3月11日下午2時46分發生東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矩震級9.0, 所釋放能量約為矩震級7.6之1999年南投集集921大地震的126倍)後,即針對海嘯進行預警疏散、迅速派遣救難隊赴日、提供金錢援助、並協助臺灣僑民與上百名他國政府人員及僑民撤至臺灣。中央政府、各地方政府、主要政黨、企業界、影視圈、慈善與宗教等民間團體亦踴躍響應捐助金錢物資,並親赴災區賑濟和協助短中長期重建。依參與之廣、時間之久、金額之高,此次對「東日本大震災」之援助堪稱臺灣史上最大規模的國民外交。臺灣政府與臺灣人民捐助至少日圓200億元(外交部報告數字為新臺幣68.4億,因捐助管道有別且各時期匯率差異而有66至73億元等不同估算),居世界第一,且超過有捐款的其他93個國家總額。由台灣寄出的救援物資保守估計亦超過上千公噸。日本政府及日本傳播媒體對此向台灣表達感謝之意。, 立法院, 2012/3/17 ,中華民國外交部,101.2.29。 針對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等處之持續性事故,除各相關政府部門採取因應措施,主要政黨、環保團體、學術界等公民社會亦重新檢討能源與工業政策。此一發生於鄰邦之「複合式災難」,對於台灣的防災預警思維、救災動員措施、推動非核家園,以及增進臺灣和日本兩國關係,均有重要影響。.

新!!: 法鼓山和臺灣對東日本大震災之援助及各界反應 · 查看更多 »

臺灣文化

臺灣文化,由於臺灣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加上過去兩千年的移民社會,由多樣化的人種族群所組成,且不同時代背景而有多面向的呈現。從最早期的南島文化、古閩越文化,到中期的海盜文化,地理大發現後的荷蘭、葡萄牙、西班牙殖民者帶來的早期歐洲文化,明鄭時期以後東南沿海漢族開始大規模開墾而帶來的閩南文化和客家文化,儒家道家和佛教等宗教開始對本區域發生影響,再到後來又混合日治時期的文化與受日本皇民化影響,20世紀中葉起受戰後歐美文化的影響,以及本地與台灣原住民的文化復興,二十世紀中後期,印尼,越南等東協國家大量移民台灣,各已超過十萬人口,對台灣多語言,文化造成豐富的碰撞 台灣文化因此具有傳統與現代的面向,以台灣為主體的文化範疇逐漸確立。.

新!!: 法鼓山和臺灣文化 · 查看更多 »

金山老街

金山老街位於台灣新北市金山區,又稱金包里老街,周邊商圈包含福德街、中山路190巷、中山路路段。 老街上其中以「金包里」鴨肉最為出名,也有代表性建築──金山廣安宮(開漳聖王廟)、金山慈護宮(媽祖廟)。假日有鄉土協會志工做文史導覽,讓遊客更進一步了解金山;而每年八月公所舉辦「金山番薯節」。.

新!!: 法鼓山和金山老街 · 查看更多 »

釋聖嚴

法師(Sheng-Yan,),俗名張保康,出生於江蘇南通,臺灣佛教出家人,佛學弘法師兼教育家,為禪宗曹洞宗的五十代傳人、臨濟宗的五十七代傳人。 聖嚴法師於少年出家為沙彌,法名常進。1949年,因戰亂還俗,加入中華民國陸軍,隨軍抵達台灣,以張採薇為名。在退伍後,於1960年皈依於東初法師門下,剃度出家,法名聖嚴,法號慧空,承繼臨濟宗與曹洞宗法脈。此外,又接受靈源法師禪悟印可,承繼臨濟宗法脈,法名知剛,法號惟柔。 後來,他前往日本留學並自立正大學取得博士學位,是中華民國第一位赴日攻讀博士並順利完成所有學分的出家比丘。 1998年5月1日至3日和藏傳佛教精神領袖與紐約進行三日的文殊菩薩法會,堪稱是吐蕃僧諍記後的第二次漢藏討論。 在東初老人圓寂後,他承繼為農禪寺住持,並創立法鼓山。.

新!!: 法鼓山和釋聖嚴 · 查看更多 »

釋靈源

釋靈源(),俗姓傅,法名宏妙,法號靈源,生於中國浙江省台州府臨海縣,漢傳佛教比丘,為禪宗臨濟宗虛雲法師法脈。創立了台灣基隆十方大覺禪寺。.

新!!: 法鼓山和釋靈源 · 查看更多 »

釋東初

釋東初(),俗姓范,法名鐙朗,法號東初,江蘇泰縣人,為近代著名的佛教禪宗大師,源自曹洞宗法脈,為太虛大師門徒,法鼓山聖嚴法師與慈光山聖開法師的入門師父,被尊稱為東初老人與東初長老。 1920年於江蘇觀音庵靜禪老和尚披剃,1929年於寶華山受具足戒,1934年自太虛大師創辦的廈門閩南佛學院畢業,1935年於鎮江焦山定慧寺,受曹洞宗智光和尚付法,繼承曹洞宗法脈,1949年抵台,同時將中國佛教會招牌遷帶來台,時東老任中國佛教會常務理事;同年假北投法藏寺創辦《人生雜誌》。1950年掩關閱藏於北投法藏寺,為期3年。1955年興建中華佛教文化館,作為推展佛教文化、教育等弘法利生之基地;先後影印《大正大藏經》,創辦《佛教文化》季刊,每年舉辦冬令賑濟。1967年應中華學術院之聘,任該院佛學研究所顧問。1977年12月15日,無疾坐化,世壽七十一。 東老以太虛大師逝後的佛教改革事業追隨者為職志,畢生推行佛教文化、護國衛教。 著有《佛教與中國文化》、《佛法真義》、《菩薩真義》及《禪學真義》等膾炙人口的書籍。 D東 D東 Category:曹洞宗僧人 Category:臨濟宗僧人 Category:台灣戰後江蘇移民 Category:泰州人 Category:释姓 ~.

新!!: 法鼓山和釋東初 · 查看更多 »

釋惟覺

釋惟覺禪師( ),俗姓劉,法名知安,法號惟覺,生於中華民國四川省營山縣,台灣佛教比丘。1963年依靈源長老門下出家,法脈源自臨濟宗虛雲一系。創建靈泉寺、中台佛教學院、中台禪寺、 普台國民小學、 普台高級中學、 中台世界博物館,以及中台禪寺海內外一百零八家分院精舍。 惟覺和尚在台灣弘揚禪宗,其所創的中台禪寺,與 法鼓山、慈濟基金會、佛光山 齊名,有台灣四大佛教教團之稱。.

新!!: 法鼓山和釋惟覺 · 查看更多 »

釋星雲

釋星雲法師(),童年出家。俗名李國琛,法名今覺,法號悟徹,自號星雲,筆名趙無任。生於中華民國江蘇省江都縣(今扬州市),漢傳佛教比丘及學者,為臨濟宗第四十八代傳人,同時也是佛光山開山宗長、國際佛光會的創辦人,被尊稱星雲大師。現任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長、世界佛教徒友誼會榮譽會長。 1949年初遷居臺灣。曾主編《人生》月刊、《今日佛教》、《覺世》旬刊等佛教刊物。提倡「人間佛教」,為中國佛教臨濟宗法脈傳承。1967年創辦佛光山,致力推廣文化、教育、慈善等事業,先後在世界各地創設的寺院道場達300所以上、佛教學院設立16所,並創辦普門中學、南華大學、佛光大學 、均一實驗高級中學、美國西來大學、澳洲南天大學、菲律賓光明大學推廣社會教育,及創辦人間福報、人間衛視。1985年卸下佛光山宗長一職,之後1992年創辦國際佛光會,國際佛光會於2003年起被联合国非政府组织列為正式成員。 除宗教領袖身份外,星雲法師也是中國國民黨黨員,曾任黨務顧問、中央常務委員、中央評議委員。.

新!!: 法鼓山和釋星雲 · 查看更多 »

蕭平實

蕭平實(1944年-),台灣中部人 。本名蕭絜仁,又稱平實居士,為台灣正信佛教團體正覺同修會及正覺教育基金會的創立者 ,其信眾稱其為平實導師。 由於平實居士對於喇嘛教(即所謂的西藏密宗,又名藏傳佛教)等宗派的法義辯論,言詞上頗為尖銳,因此批評者多認為其文章有斷章取義和錯誤的理解,在佛教界普遍認為是附佛外道。但平實居士自認所學皆是兩千五百多年前本師 釋迦牟尼佛的正信佛教傳承,因此對於外界的批評,平實居士皆低調回應。.

新!!: 法鼓山和蕭平實 · 查看更多 »

苗栗市

苗栗市(臺灣客家語四縣腔:meuˇ lid sii),位於台灣西北部,約在苗栗縣的中間偏西北處,為全縣政治中心。北以後龍溪與後龍鎮為界,東隔後龍溪與頭屋鄉、公館鄉相望,南鄰西湖鄉、銅鑼鄉。行政區輪廓像倒立之「香圓瓜」,北寬南窄,南北較長,總面積約37.8872平方公里。該市市名源自於平埔族原住民貓裏 社。主要河川除後龍溪外,尚有穿越西部山區的後龍溪支流南勢溪。最大住民族群為客家人(約佔87.4%左右),通行語言為四縣腔客家話及國語。 苗栗市雖為苗栗縣政治中心,但人口略呈現衰退趨勢,與苗北頭份市、竹南鎮人口成長持平有相當落差,雖人口數被頭份超越,但仍為縣內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

新!!: 法鼓山和苗栗市 · 查看更多 »

陳紹誠

陳紹誠(),父親為陳澤寵,母親為林穎曾,國民黨大老陳立夫之孫,外祖父為近代國學大師林尹,有一弟陳紹仁。.

新!!: 法鼓山和陳紹誠 · 查看更多 »

陳朝威

陳朝威(),成長於台灣高雄市,畢業於東吳大學經濟系、中國文化大學經濟研究所,爾後於國營企業歷任要職;重要經歷為臺灣製鹽總廠副總經理、台北大眾捷運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中國石油公司董事長、中美和石油化學公司董事長等職務,素以工程品質、工程安全和營運績效稱重於企業界。陳也曾於法鼓山、中華民國阿拉伯文化經濟協會等非營利組織擔任要職。 陳朝威於台北大眾捷運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任內,曾主導台北捷運木柵線高科技行車軟體的破解,使木柵線得以行駛營運至內湖線通車前夕。 2002年11月29日,陳朝威答應民主進步黨台北市長候選人李應元之邀,擔任李的副手搭檔參選。 2009年10月9日,陳朝威因心肌梗塞逝世。.

新!!: 法鼓山和陳朝威 · 查看更多 »

柯文哲

柯文哲(),臺灣新竹市人,中華民國無黨籍政治人物,現任臺北市市長。臺灣大學醫學系畢業,曾任臺大醫院急診部醫師、臺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任、臺大醫學院教授,專長為外科重症醫學、器官移植 、人工器官等,是臺灣第一個急診與重症加護專職醫生,為臺灣器官標準移植程序的建立者,也是首位將葉克膜(ECMO)技術引進臺灣的醫師。綽號柯P、KP。 在2006年後開始在媒體曝光而知名,2014年宣布參選臺北市市長選舉,並以「在野大聯盟」為號召,同年當選臺北市第15任直轄市市長,成為臺北市改制直轄市後首位無黨籍市長。.

新!!: 法鼓山和柯文哲 · 查看更多 »

果東法師

果東法師,俗名余宏仁,台灣基隆人,現任法鼓山方丈。.

新!!: 法鼓山和果東法師 · 查看更多 »

李元簇

李元簇(),中華民國第8任副總統。出生於中華民國湖南省平江縣的中國國民黨籍法律學家及政治人物。曾任法官、國立政治大學校長、教育部長、反共救國團主任、法務部長、總統府秘書長以及中國國民黨副主席等職,並於1990年至1996年間出任李登輝總統的副手。.

新!!: 法鼓山和李元簇 · 查看更多 »

李照雄

李照雄()绰号憨面,敬稱憨面大仔、憨大、憨董,是台湾一位黑社会人物,为台中大湖帮的创始人之一。.

新!!: 法鼓山和李照雄 · 查看更多 »

汪仁玠

汪仁玠( Fred Wang,1961年3月28日-),生於台北市,祖籍江蘇省盱眙縣。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畢業,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肄業。1978年在商禽引薦下進入《時報周刊》任職,曾任《中國時報》主編、小牛頓集團雜誌總編輯、人間衛視總監、《新新聞》副總編輯等職,現任《新新聞》出版暨代編部執行總監。 筆名沙笛,大學時代投入創作,徜徉於古典與現代文學,並熱中於劇場藝術,為活躍於1980-90年代台灣文壇之作家。曾加入現代詩社與創世紀詩社,1986年與梅新、零雨、陳克華參與《現代詩季刊》復刊號編務。在創作方面強調「詩的不可限制性」,作品實驗性強但發表數量不多。古典詩受老師龔鵬程、吳榮富啟蒙;新詩無師承淵源,但深受商禽、洛夫、張錯影響。.

新!!: 法鼓山和汪仁玠 · 查看更多 »

汉传佛教

漢傳佛教,指以漢字記載經典或漢字文化圈的佛教,與南傳佛教、藏傳佛教形成世界上現存的三大佛教傳統。漢傳佛教主要流傳於中國大陸、朝鮮半島、台灣、日本與越南等地。 印度的聲聞佛教與大乘佛教經西域傳入中原地区,再經由中國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形成以漢譯經典為本的汉传佛教。漢傳佛教以大乘佛教為主流,是形塑大乘佛教面貌的主要力量之一;自唐密在汉地消亡后,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與藏傳佛教之顯密並重不同。漢傳佛教和其他各系佛教最大的差別主要是口稱南無阿彌陀佛、素食、戒疤,南傳佛教不認同「南無阿彌陀佛」之用語,素食和戒疤也是漢傳佛教獨有,並非印度佛教的戒律。.

新!!: 法鼓山和汉传佛教 · 查看更多 »

沈芯菱

沈芯菱,台灣知名慈善家。出身臺灣雲林縣貧困攤販家庭,半工半讀,現就讀於國立台灣大學商研所博士班、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校本部三年制)學程。自十一歲起投身公益,從未接受捐款及贊助,十七年來獨力支出800多萬元,進行眾多慈善活動,獲「總統創新獎」、兩度蟬聯「總統教育獎」、十大傑出青年等多項獎項,獲選「台灣十大慈善家」、「台灣百年代表人物」,事蹟編入十三本教科書,幾乎每位學生都要讀到她的事蹟。《商業週刊》喻為「台灣版的諾貝爾和平獎」,《時代雜誌Time for students》稱其「天堂掉落凡間的天使」,是家喻戶曉的公益楷模,當代深具影響力的青年之一。.

新!!: 法鼓山和沈芯菱 · 查看更多 »

法鼓

法鼓是一种譬喻,扣鼓诫兵进众,以譬佛之说法为诫众进善者,例如:.

新!!: 法鼓山和法鼓 · 查看更多 »

法鼓宗

法鼓宗是台灣佛教宗派之一。宗祖是聖嚴法師。總本山是法鼓山(台灣新北市金山區)。.

新!!: 法鼓山和法鼓宗 · 查看更多 »

法鼓山

,為中華民國的佛教團體,在台灣佛教四大山頭裡面評價優等。 創辦人為聖嚴師父,對人類與宗教有不可抹滅的影響力,也曾代表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發表宗教大同的世界和平宣言。 法鼓山的祖廟是東初老人創建的「農禪寺」與「中華佛教文化館」。農禪寺建造於1971年,以禪修為主、務農為生,於1975年定名為「農禪寺」。當時,東初老人推動台灣佛教文化、培養佛教人才,並每年皆舉辦冬令救濟活動。 1977年,聖嚴法師接任中華佛教文化館與農禪寺住持,除承繼東初老人之志業之外,更將佛法簡化為國人能夠理解、接受與運用的觀念及其修行法門,接著展開弘法利生的大菩薩行儀。隨後由於農禪寺與中華佛學研究所信眾與學生與日俱增,遂於1989年因緣購得今新北市金山區三界里的一塊土地,聖嚴法師將之命名為「法鼓山」,故以「法鼓山」為名之成立財團法人,從事社會教化,心靈輔導及關懷弱勢等公益活動。.

新!!: 法鼓山和法鼓山 · 查看更多 »

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

#重定向 法鼓山.

新!!: 法鼓山和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 · 查看更多 »

法鼓文理學院

法鼓學校財團法人法鼓文理學院,(英語:Dharma Drum Institute of Liberal Arts,DILA),簡稱法鼓學院。創立於2007年,是一所位於中華民國新北市金山區法鼓山的一所私立學院,前身是由聖嚴法師所創立的中華佛學研究所。.

新!!: 法鼓山和法鼓文理學院 · 查看更多 »

清海無上師

清海無上師(),本名張蘭君,生於越南,創立新興宗教觀音法門,提倡純素食。.

新!!: 法鼓山和清海無上師 · 查看更多 »

本山 (佛教)

本山()是日本佛教用語,指於特定佛教宗派内,被賦予特別地位的寺院,等同為該宗派的大本營或根據地。 其中分別有:總本山、大本山、別格本山、本山這幾個不同地位區別,不同宗派各自的用法會有所差異,亦有完全不使用者。 另外,在日本亦時有用於形容佛教以外的宗教,例如「バチカン市国はカトリックの総本山で…(--是天主教的總本山……)」這樣的使用。 台灣佛教亦有此用語,如法鼓山、佛光山和靈鷲山等。.

新!!: 法鼓山和本山 (佛教) · 查看更多 »

新北市

新北市是中華民國的直轄市,2010年由原臺北縣改制以來,為中華民國人口最多的城市,約四百萬人。全境環繞臺北市,東北則三面環繞基隆市,東南鄰宜蘭縣,西南鄰桃園市;其所轄石門區富貴角地處臺灣本島最北端,貢寮區三貂角地處臺灣本島最東端。全市共劃分為29區,其中政府所在地位於板橋區。 新北市的人口高度集中於淡水河左岸的各個行政區,清治前與淡水河右岸各自發展,在臺北都會區擴大及升格直轄市的雙重效應下,現今的新北市已逐漸發展成以淡水河左岸各區為臺北都會區次中心的多核心都市。其人口眾多並匯集許多來自各地移民,是很多在臺北市工作的人口實際上的居住地區,因市區跟臺北市區重疊,因此雙北一般被視為台北都會區,儘管新北市本身有很多中小企業進駐。該市有高度都市化的區域,也有鄉間風情與自然山川風貌,樣貌多元,人口組成及經濟產業具多樣性。 新北市自臺北縣升格直轄市後,在各個市政領域推動都市轉型計畫,於2016年6月由英國金融時報及國際金融公司舉辦的城市轉型卓越獎中獲得全球首.

新!!: 法鼓山和新北市 · 查看更多 »

新北市公車

新北市市區公車是指由新北市政府交通局作為主管機關的市區汽車客運服務,前身為臺北縣各縣轄市市區公車,1973年起陸續在原板橋市等地開辦,有各自的路線編號系統,主管機關均為臺北縣政府(建設局承辦,該局當時為府內局,非機關)。1977年起,部分延長至臺北市的路線陸續加入臺北市聯營公車,改用聯營編號、站牌及票證;其餘路線仍維持自營。2000年以後,在臺北縣政府規劃下,擴大營運規模,並與臺北市聯營公車進行整合,由臺北市公車聯營管理中心統一設置站牌與候車設施。臺北縣改制新北市後,成為現在的新北市市區公車。 由於以臺北市公共運輸處作為主管機關的臺北市聯營公車亦由臺北市公車聯營管理中心建立路線編碼系統,並與新北市公車整合,故民間常以臺北聯營公車兼指兩者。事實上,部分新北市市區公車並未正式加入臺北市公車聯營。.

新!!: 法鼓山和新北市公車 · 查看更多 »

施思

施思(),本名雷秋施,出生於台灣桃園中壢,籍貫湖南臨武,香港邵氏電影公司著名武俠明星。1980年起回台發展,1989年後息影,多年來往返於台灣、香港與中國大陸,以居士身分受邀佛學演講。.

新!!: 法鼓山和施思 · 查看更多 »

曹洞宗

曹洞宗,禅宗的五个主要流派之一,自石頭宗門下分出,創始於洞山良-价-、曹山本寂,後傳至宏智正覺禪師,創默照禪,與大慧宗杲所提倡話頭禪,成為後世禪宗兩大流派。因其学说细密,故而后世与理论较为激进的临济宗相比,称“临济将军,曹洞士民”。.

新!!: 法鼓山和曹洞宗 · 查看更多 »

普陀山

普陀山是中国浙江省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岛屿,也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观音菩萨的道场。来自梵文補怛落迦(Potalaka),位于南印度。.

新!!: 法鼓山和普陀山 · 查看更多 »

1931年

没有描述。

新!!: 法鼓山和1931年 · 查看更多 »

2005年臺灣

没有描述。

新!!: 法鼓山和2005年臺灣 · 查看更多 »

2006年9月臺灣

没有描述。

新!!: 法鼓山和2006年9月臺灣 · 查看更多 »

2009年2月臺灣

没有描述。

新!!: 法鼓山和2009年2月臺灣 · 查看更多 »

2009年5月臺灣

没有描述。

新!!: 法鼓山和2009年5月臺灣 · 查看更多 »

2009年臺灣

没有描述。

新!!: 法鼓山和2009年臺灣 · 查看更多 »

2010年海地地震

2010年海地地震于UTC2010年1月12日21时53分9秒(海地当地时间12日下午16时53分9秒)左右发生,地震規模为黎克特制7.0級。震中位于海地首都太子港以西南方25公里,震源距离地表13公里左右。美国地质调查局已录得一系列余震,其中5.0以上有10次,较大余震包括5.9余震一次和5.5余震一次。2010年1月20日,海地首都太子港发生里氏規模6.1地震为最大余震。 位于海地首都太子港的大多数建筑均在地震中遭到损毁,其中包括海地总统府、国会大厦、太子港大教堂、中華民國駐海地大使館、医院和监狱。 根据联合国的相关报告,驻海地维和部队总部驻地,海地太子港克里斯托弗酒店在强震中损毁,大量联合国维和工作人员在地震中下落不明,10萬人被活埋。多國派遣救援隊伍前往海地救災及處理屍體。海地总统勒内·普雷瓦尔及夫人在地震中幸免於難,但普雷瓦尔证实,联合国海地稳定特派团团长,赫迪·阿纳比(突尼斯人)在地震中不幸遇难。 国际红十字会估计,受到地震影响的人口大约为300万,保守估计死亡人数有45,000-50,000人。.

新!!: 法鼓山和2010年海地地震 · 查看更多 »

2月3日

2月3日是阳历年的第34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331天(闰年是332天)。.

新!!: 法鼓山和2月3日 · 查看更多 »

921大地震

921大地震,又稱集集大地震,是1999年9月21日上午1時47分15.9秒(當地時間)發生於臺灣中部山區的逆斷層型地震,造成臺灣全島均感受到嚴重搖晃,共持續约102秒,乃臺灣自二戰後傷亡損失最大的自然災害。震央位于北緯23.85度、東經120.82度,处于南投縣集集鎮境內,震源深度约8.0公里,芮氏規模7.3级(美國地質調查局測得矩震級7.6-7.7级)。該地震肇因於車籠埔斷層的錯動,並在地表造成長達85公里的破裂帶,另外也有學者認為是由車籠埔斷層及大茅埔-雙冬斷層兩條活動斷層同時再次活動所引起。 此地震造成2,415人死亡,29人失蹤,11,305人受傷,51,711間房屋全倒,53,768間房屋半倒。不但人員傷亡慘重,也震毀許多道路與橋樑等交通設施、堰壩及堤防等水利設施,以及電力設備、維生管線、工業設施、醫院設施、學校等公共設施,更引發大規模的山崩與土壤液化災害,其中又以台灣中部受災最為嚴重。台鐵西部幹線一度全面停駛,亦有多數客運公司暫時停駛。 為悼念地震逝去的民眾與警惕自然災害的威脅,中央政府於2000年訂立每年9月21日為「國家防災日」,並舉行地震演習,以求災害來臨時能做好防護措施,將傷亡的可能降至最低。.

新!!: 法鼓山和921大地震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農禪寺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