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法属印度洋诸岛

指数 法属印度洋诸岛

法屬印度洋諸島(Îles Éparses或Îles éparses de l'océan indien)包含印度洋中5组岛屿,分别为印度礁、欧罗巴岛、光荣群岛、新胡安岛、特罗姆兰岛。总面积38.6平方公里,无常住居民。行政上属于法属南部和南极领地。 群岛中有4个岛屿与周边国家存在主权争议。.

14 关系: 印度礁各國鄰國列表世界主權爭端領土列表瓜分非洲無核武地帶特罗姆兰岛非洲歷史UTC+03:00歐洲人權公約的適用範圍法属南部和南极领地法国法国行政区划法蘭西殖民帝國新胡安岛

印度礁

印度礁(Bassas da India,Basse de Judie)是法國海外領土法屬印度洋諸島中的一個環礁直徑約10公里。印度礁在莫三比克海峽南部中線上,與马达加斯加岛和莫三比克幾乎等距,其陆地總面积約0.2平方公里,含潟湖面积在內则有80平方公里。印度礁是一個圓型封閉環礁,自海平面下3,000公尺升起,寬約100公尺,潟湖最深的地方有15公尺。1897年,法国占领印度礁。马达加斯加对该岛有主权要求。.

新!!: 法属印度洋诸岛和印度礁 · 查看更多 »

各國鄰國列表

各國鄰國列表分別列出各國的陸上鄰國與海上鄰國的數量與其總和。海上鄰國的標準是兩國有相鄰的領海、毗連區或專屬經濟海域。.

新!!: 法属印度洋诸岛和各國鄰國列表 · 查看更多 »

世界主權爭端領土列表

世界主權爭端領土列表列出世界上存在主权争议的地区。边界争端根据成因可分为位置性的边界争端(Positional Boundary Disputes)和领土性的边界争端(Territorial Boundary Disputes),前者因已签订条约文本的缺陷而形成纷争,后者为在达成边界条约之前围绕边境领土主权发生的争论。.

新!!: 法属印度洋诸岛和世界主權爭端領土列表 · 查看更多 »

瓜分非洲

分非洲(Scramble for Africa),是指有關列強瓜分(Partition)非洲的事件,又稱非洲大獵。有關對非洲的殖民史可回溯到1880年代之前,包括迦太基和早期歐洲人的殖民。(參見非洲史、對非洲的殖民和殖民主義) 從1880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是新帝國主義時代,由於歐洲各國對於非洲領土所有權的爭執,有關對非洲的殖民(或稱在非洲的競賽)的爭論白熱化。 19世紀末,可以看到這樣的轉變,從「非正式」的帝國主義控制到以武力和經濟優勢的直接控制。企圖調停這些競爭的,如柏林會議(1884年-1885年),與會的有英国、法国、德国,未能確實的建立競爭的主張。不間斷的紛爭迫使得同盟形式的建立——英法協約、三國協約、三國同盟——而且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新!!: 法属印度洋诸岛和瓜分非洲 · 查看更多 »

無核武地帶

無核武地帶(Nuclear-Weapons-Free Zone,缩写NWFZ),是指由聯合國确认的根据各国自愿订立条约而明令禁止使用、研發和部署核武器的特定区域,联合国大会决议采取一系列监督和控制手段以保障有关条约的施行。无核武地带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比较接近但又有一定的区别。与此类似的还有无核地带,这一概念指的是禁止使用、研发和部署核武器及核电站的特定区域,某些情况下该区域还会禁止安置或处理核废料、禁止使用或研发核动力装置;与无核武地带不同,无核地带所依据的并不是由联合国确认的国际条约。.

新!!: 法属印度洋诸岛和無核武地帶 · 查看更多 »

特罗姆兰岛

特罗姆兰岛(Île Tromelin)为法属印度洋诸岛之一,位于马达加斯加岛以东350公里。该岛面积0.8平方公里。毛里求斯与塞舌尔对该岛由主权要求。该岛无港口,登岛困难。岛上有1千米的机场跑道。1722年,法国航海家首次记录该岛。 Category:環礁 category:法属南部领地 Category:法國島嶼 Category:塞舌爾島嶼 Category:毛里求斯島嶼 Category:印度洋島嶼 Category:法國爭議地區 Category:塞舌爾爭議地區 Category:毛里求斯爭議地區 Category:有爭議的島嶼.

新!!: 法属印度洋诸岛和特罗姆兰岛 · 查看更多 »

非洲歷史

非洲的历史悠久,是人類的發源地,在公元前4000年的埃及有非洲最早的文字记载。以下几个阶段的发展中,有一些是在尼罗河以外流域。但反過來說非洲很多地方一直缺乏文字記載和信史,也可以算是歷史最短的一洲,所以還有一個負面的綽號黑暗的大陸。 非洲的英文名字来自古罗马時期。罗马征服迦太基(今突尼斯)之后,称这个省份为“Africa”。名字的意思一直有争议。.

新!!: 法属印度洋诸岛和非洲歷史 · 查看更多 »

UTC+03:00

UTC+03:00時區比協調世界時快上3小時,包含以下區域:.

新!!: 法属印度洋诸岛和UTC+03:00 · 查看更多 »

歐洲人權公約的適用範圍

以下表格在說明歐洲人權公約及其議定書在歐洲委員會成員國及其所控制的地區被批准(且因此而施行)的狀況:.

新!!: 法属印度洋诸岛和歐洲人權公約的適用範圍 · 查看更多 »

法属南部和南极领地

法屬南部和南極領地(Terres australes et antarctiques françaises,缩写为TAAF)简称法屬南部領地,是法国的一个海外领地。它包含以下地区:.

新!!: 法属印度洋诸岛和法属南部和南极领地 · 查看更多 »

法国

法兰西共和国(République française ),簡稱法国(France ),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大區及領地的主權國家,自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建立以來实行单一制與半总统制,首都為歐盟最大跟歐洲最大的文化與金融中心巴黎。該國本土由地中海一直延伸至英倫海峽及北海,並由萊茵河一直延伸至大西洋,整體呈六角狀。海外领土包括南美洲的法属圭亚那及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诸岛屿。全国共分为18个大区,其中5个位于海外。法国與西班牙及摩洛哥為同時擁有地中海及大西洋海岸線的三個國家。法國的国土面积全球第四十一位,但卻為歐盟及西歐國土面積最遼闊的國家,歐洲面積第三大國家。 今日之法国本土于铁器时代由高卢人(凯尔特人的一支)征服,前51年又由罗马帝国吞并。486年法兰克人(日耳曼人的一支)又征服此地,其于该地域建立的早期国家最终发展成为法兰西王国。法国至中世纪末期起成为欧洲大国,國力於19-20世紀時達致巔峰,建立了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亦為20世紀人口最稠密的國家,現今則是众多前殖民地的首選移民国。在漫長的歷史中,法國培養了不少對人類發展影響深遠的著名哲學家、文學家與科學家,亦為文化大国,具有第四多的世界遺產。 法國在全球範圍內政治、外交、軍事與經濟上為舉足輕重的大國之一。法國自1958年建立第五共和国後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政局保持穩定,國家體制實行半總統制,國家經由普選產生的總統、由其委任的總理與相關內閣共同執政。1958年10月4日,由公投通過的國家憲法則保障了國民的民主權及宗教自由。法國的建國理念主要建基於在18世紀法國大革命中所制定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此乃人類史上較早的人權文檔,並對推動歐洲以至於全球的民主與自由產生莫大的影響;其藍白紅三色的國旗則有「革命」的含義。法國不僅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亦是歐盟始創國。該國國防預算金額為全球第5至6位,並擁有世界第三大核武貯備量。法國為发达国家,其GDP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系,具備世界第十大購買力,並擁有全球第二大專屬經濟區;若以家庭總財富作計算,該國是歐洲最富有的國家,位列全球第四。法國國民享有高生活質素,在教育、預期壽命、民主自由、人類發展等各方面均有出色的表現,特別是醫療研發與應用水平長期盤據世界首位。其國內許多軍備外銷至世界各地。目前,法国是。.

新!!: 法属印度洋诸岛和法国 · 查看更多 »

法国行政区划

法国行政区划是指法国的行政和机构的划分。.

新!!: 法属印度洋诸岛和法国行政区划 · 查看更多 »

法蘭西殖民帝國

法蘭西殖民帝國是指法國在17世紀至1960年代控制的諸多殖民地。在19至20世紀初,它成為了僅次大英帝國的第二大殖民帝國。在1919至1939年这个巅峰时期,它横跨了1234.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如果把法国本土也计算在内的话,它的面积就达到1289.8万平方公里,占世界土地总面积的8.6%。這些殖民地在20世紀陸續獨立後,到了今天只保留了分佈在北大西洋、加勒比海、印度洋、南太平洋及北太平洋中百多個不同的島嶼及群島,以及法属南方和南极洲领地,總面積只有12.315万平方公里,只是1939年所擁有土地面積的1%,其總人口只有154,300人。.

新!!: 法属印度洋诸岛和法蘭西殖民帝國 · 查看更多 »

新胡安岛

新胡安岛(Île Juan-de-Nova)是位于莫桑比克海峡中部的一个环礁,为法属印度洋诸岛之一。该岛处于马达加斯加岛以西。陆地面积约4.4平方千米,无常住人口。该岛6公里长,1.6公里宽。马达加斯加对该岛有主权要求。 Category:莫三比克海峽 Category:法属南部领地 Category:環礁 Category:法國島嶼 Category:馬達加斯加島嶼 Category:印度洋島嶼 Category:有爭議的島嶼 Category:法國爭議地區 Category:馬達加斯加爭議地區 Category:法國-馬達加斯加關係.

新!!: 法属印度洋诸岛和新胡安岛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法屬印度洋諸島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