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法塔赫

指数 法塔赫

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حركة التحرير الوطني الفلسطيني),通称法塔赫(فتح),成立于1959年,由亚西尔·阿拉法特创立,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中最大的派别。主要活動區域是約旦河西岸地區。法塔赫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代表大会。代表大会在闭会期间由革命委员会行使职权,而革命委员会则负责选举产生中央委员会,同时领导该组织的日常工作。 “Fatah”源自“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一词在阿拉伯文(حركة التحرير الوطني الفلسطيني)中的英文译音转写()的首字母缩略字。由于阿拉伯文的书写系统是从右往左,故用此英文转写在字面上其实是反向的。.

85 关系: 加沙之戰 (2007年)加沙地带埃胡德·奥尔默特反犹太主义反恐战争各國執政黨列表巴勒斯坦巴勒斯坦广播公司巴勒斯坦人巴勒斯坦地区巴勒斯坦內戰巴勒斯坦立法委员会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巴勒斯坦财政部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巴勒斯坦政黨列表巴勒斯坦总理巴勒斯坦总统上帝的復仇行動东耶路撒冷亚西尔·阿拉法特以巴冲突伊斯梅尔·哈尼亚分裂国家列表哈马斯冈多菲堡国道19号 (印度)社會黨國際穆罕默德·穆尔西穆罕默德·薩格爾纳吉·阿都拉萨难民营战争道森機場劫機事件萨拉姆·法耶兹青春之泉行動馬哈茂德·達爾維什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马哈茂德·阿巴斯賈馬爾·賈馬爾黎巴嫩黎巴嫩历史黎巴嫩內戰黑色九月阿克萨群众起义阿克薩烈士旅阿赫麦德·库赖艾哈迈德·贾布里勒艾因赫勒韦進步聯盟...杰里科梅纳赫姆·贝京欧洲社会党殘存國家残存国家列表法塔赫法塔赫伊斯兰组织泛美航空本雅明·内塔尼亚胡战争列表 (1990年-2002年)战争列表 (2003年以后)旅馆战争拉米·哈马达拉1929年1965年1月1日1月9日2002年6月巴勒斯坦政府2004年9月2005年1月2006年12月2006年1月2006年5月2007年1月2007年3月2007年5月2007年6月2007年7月2007年9月2007年黎巴嫩武装冲突2008年加沙戰爭2011年5月2013年6月3月11日8月24日 扩展索引 (35 更多) »

加沙之戰 (2007年)

加沙之戰(阿拉伯文:معركة غزّة)於2007年6月12日至6月14日發生,結果哈馬斯控制了加沙地帶。法塔赫與哈馬斯的衝突於6月10日死灰復燃之後,哈馬斯承諾會清除加沙地帶所有法塔赫的活躍分子。.

新!!: 法塔赫和加沙之戰 (2007年) · 查看更多 »

加沙地带

加沙地带(或;希伯來語:רצועת עזה)是西奈半岛东北部地中海沿岸占地363平方公里(140平方哩)的区域,位於巴勒斯坦西岸、西奈半島東北部的狹長地帶,在二戰後原本在聯合國規劃中將與約旦河西岸成立一個新的阿拉伯國家,但1948年阿拉伯聯軍對以色列發動阿以戰爭,加沙為埃及吞併,直到1967年六日戰爭又被以色列占领。目前为巴勒斯坦国政府统治。.

新!!: 法塔赫和加沙地带 · 查看更多 »

埃胡德·奥尔默特

埃胡德·歐麥特(אהוד אולמרט,),以色列政治家,曾任耶路撒冷市長及以色列總理,后因貪污醜聞下台。.

新!!: 法塔赫和埃胡德·奥尔默特 · 查看更多 »

反犹太主义

反犹太主义是一種意識型態,對於对仇恨犹太人或犹太教的思想与行为的总称,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动机和表现形式。反犹太主义在世界各地有犹太人生活的地方皆存在,在歐洲、亞洲及阿拉伯也有。 「反猶太主義」的原文(Antisemitism、Anti-Semitism 或 anti-semitism)直譯為反閃族主義。在字面意義上,反閃族主義是對於所有閃族的反感情緒,虽然犹太人与阿拉伯人同属闪米特人,但是這個名詞在歐洲特指對於猶太人的仇恨情緒。這個名詞在1873年首次在德國出現,同義詞是「仇恨猶太人者」(Judenhass,Jew-hatred)。.

新!!: 法塔赫和反犹太主义 · 查看更多 »

反恐战争

反恐战争(英文:War on Terror)是美国及其盟友用来称呼一场进行中的、以“消灭国际恐怖主义”为目标的全球性战争,起因于九一一事件。 反恐战争的现阶段目标包括:阻止那些被美国认定为恐怖组织的团体(其中大部分是像蓋達組織、塔利班等伊斯兰极端军事组织)对美国及其盟国发动恐怖袭击;為传播“自由与民主”且终结那些支持恐怖主义的流氓國家与失败國家”的現有政权。反恐战争中的首次军事行动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織在2003年10月进行的代号“积极奋进”的海军演习,旨在阻止恐怖分子获得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此外另一個標誌是推翻为奧薩瑪·賓·拉登提供庇护的塔利班所進行的阿富汗戰爭。 反恐战争是由美國總統小布希、歐盟及其他盟国的支持下发动的。反恐战争包括多种手段,如外交手段、经济制裁、加强国土安全及与其他国家开展安全合作等。.

新!!: 法塔赫和反恐战争 · 查看更多 »

各國執政黨列表

各国執政黨列表列出了全球各國、各地區(包括中央政府無法直接有效統治的)以及海外領土正在執政的執政黨;如有多個政黨組成執政聯盟時,以執政聯盟中最大的政黨(通常總統、總理/首相由最大政黨領袖出任)為執政黨。除地區動蕩以外,執政黨選舉一般为4年左右一次。 本列表依照各國和各地區的國家地區代碼,分洲別排列。各國執政聯盟內小黨請參見該國立法機構、對應國會選舉、該國總統總理列表或是主要執政黨的條目。.

新!!: 法塔赫和各國執政黨列表 · 查看更多 »

巴勒斯坦

巴勒斯坦國(دولة فلسطين)是一個由居住在巴勒斯坦地区的約旦河西岸以及加沙地帶的阿拉伯人所建立的國家,2007年6月因內部兩大勢力嚴重不和而形成分裂局面,其中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即「哈馬斯」)佔有加沙地帶,而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即「法塔赫」)主導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則管治約旦河西岸,受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監督。 1967年,巴勒斯坦阿拉伯区面积6242平方公里,包括约旦河西岸地区5879平方公里(其中死海面积220平方公里),及加沙地区363平方公里。 1988年11月15日,在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舉行的巴勒斯坦全國委員會第19次特別會議通過《獨立宣言》,巴勒斯坦解放组織宣布在巴勒斯坦土地上建立首都為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国。在國際承認巴解下,該國已與世界上多數國家建立正式外交關係。2011年10月3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投票表決,接納巴勒斯坦為該組織正式會員,這是巴勒斯坦以正式成員國的身份加入的首個聯合國機構。 2012年11月29日聯合國大會表決巴勒斯坦國升格為「非會員觀察國」的提案时,雖然美國和以色列強烈反對,仍以138票支持,41票棄權、9票反對的壓倒性票數通過了67/19号决议。截至2015年9月,已经有136个联合国正式会员国(占联合国会员国总数的70.5%)承认巴勒斯坦國为一个獨立國家。.

新!!: 法塔赫和巴勒斯坦 · 查看更多 »

巴勒斯坦广播公司

巴勒斯坦广播公司(هيئة الإذاعة و التلفزيون الفلسطينية,Palestin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是巴勒斯坦的国营广播机构,总部位于约旦河西岸拉姆安拉,成立于1994年7月1日。.

新!!: 法塔赫和巴勒斯坦广播公司 · 查看更多 »

巴勒斯坦人

巴勒斯坦人(الشعب الفلسطيني,ash-shaʼb al-filasTīni)或稱為巴勒斯坦阿拉伯人(الفلسطينيون,al-filasTīnīyyūn;,al-ʼArab al-filasTīnīyyūn,פָלַסְטִינִים),泛指長期以來定居在巴勒斯坦地區的民族,人口約1,200萬,當中約49%居住在巴勒斯坦地區,其中包含加薩走廊的所有人口(約160萬人)、約旦河西岸大部分的人口(包含東耶路撒冷的20萬人共有約230萬人,相對於50萬的猶太以色列公民)以及以色列16.5%的人口,其中一些人是被驅逐出境的難民,其餘逾半數的巴勒斯坦人成為僑民,而一半以上的僑民為無國籍人士。海外僑民約有190萬居住在鄰國約旦。海外僑民大多是在大離散之後遷移出巴勒斯坦的,約有324萬居住在鄰國約旦,佔了將近約旦總人口數的一半。另外,約有150萬人居住在敘利亞及黎巴嫩,約25萬人居住在沙烏地阿拉伯。在智利還有一座人口約50萬人,是巴勒斯坦人在阿拉伯世界外最大的僑居地。 大部分的巴勒斯坦人為遜尼派穆斯林,也有少數基督徒居住在巴勒斯坦的周邊地區。巴勒斯坦人主要使用巴勒斯坦阿拉伯語,以色列的巴勒斯坦人主要是希伯來文和巴勒斯坦阿拉伯語共用。 基因證據顯示,巴勒斯坦人與以色列人和南黎凡特(今敘利亞、巴勒斯坦地區、約旦和黎巴嫩一帶)人,有相當密切的關係。一項有關高分辨率單倍型(high-resolution haplotypes)的研究指出,以色列猶太人與巴勒斯坦人的Y染色體有許多部份是來自同一個基因池(猶太人約70%,巴勒斯坦人約82%)。隨著7世紀阿拉伯世界的擴張,大部分巴勒斯坦人逐漸涵化為遜尼派穆斯林.

新!!: 法塔赫和巴勒斯坦人 · 查看更多 »

巴勒斯坦地区

巴勒斯坦(Παλαιστίνη;فلسطين;פלשתינה)是中东的一个地区,从地中海东岸一直延伸进入亚欧大陆内部。由于该地域的邊界随歷史上行政區劃的不同而不断变化,所以至今还没有完全确定的边界。.

新!!: 法塔赫和巴勒斯坦地区 · 查看更多 »

巴勒斯坦內戰

巴勒斯坦內戰(الحرب الأهلية الفلسطينية,al-Ḥarb al-ʾAhliyyah al-Filisṭīnīyyah,Palestinian Civil War),又稱法塔-哈馬斯衝突(النزاع بين فتح وحماس,an-Nizāʿ bayna Fataḥ wa-Ḥamās,Fatah–Hamas conflict),在巴勒斯坦爆發的一系列衝突,主因起於法塔赫與哈馬斯這兩個組織之間為了爭奪在巴勒斯坦地區的主權而引發。這些衝突的結果,造成巴勒斯坦分裂為兩個地區。 法塔赫與哈馬斯之間的緊張關係,開始於2005年。2007年,巴勒斯坦因此分裂為約旦河西岸,以及加薩走廊兩個不同政府。 Category:亞洲內戰 Category:巴勒斯坦军事 Category:法塔赫 Category:哈马斯.

新!!: 法塔赫和巴勒斯坦內戰 · 查看更多 »

巴勒斯坦立法委员会

巴勒斯坦立法委员会是巴勒斯坦最高立法机构,设有132个议席,所有议员均是来自巴勒斯坦自治区内的巴勒斯坦人。.

新!!: 法塔赫和巴勒斯坦立法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巴勒斯坦解放組織

巴勒斯坦解放組織(منظمة التحرير الفلسطينية,罗马化:Munaẓẓamat at-Taḥrīr al-Filasṭīniyyah)是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一个政治军事组织。著名巴勒斯坦政治家亚西尔·阿拉法特病逝前曾是该组织的领导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目前更倾向于以谈判手段建立一个独立的巴勒斯坦国,这使得它与主张用武力消灭以色列国的哈马斯常有冲突。 目前有142个主权国家承认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是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代表。.

新!!: 法塔赫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 · 查看更多 »

巴勒斯坦财政部

巴勒斯坦财政部(وزارة المالية الفلسطينية)成立于1994年,是巴勒斯坦国掌管公共财政的最高机关。.

新!!: 法塔赫和巴勒斯坦财政部 · 查看更多 »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السلطة الوطنية الفلسطينية),成立於1996年1月20日。根据巴以关于扩大巴勒斯坦在约旦河西岸自治协议的安排,巴勒斯坦举行历史上首次大选,选举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和立法委员会。亚西尔·阿拉法特为首任民族权力机构主席。同年2月12日,阿拉法特正式宣誓就职,其自治政府也于5月9日完成组阁。 2004年阿拉法特去世后,机构于2005年1月9日进行主席选举。马赫姆得·阿巴斯以62.3%的选票当选。 2006年1月25日,机构进行立法委员会选举。哈马斯赢得立法委員會132个席位中的74席。同年3月29日,由哈马斯组建的政府宣誓就职,总理为伊斯梅尔·哈尼亚。 2007年3月17日,法塔赫加入自治政府。同年6月17日,紧急狀態下,新政府宣誓就职,萨拉姆·法耶兹担任总理,接替遭解散的哈馬斯政府。紧急政府可以不通过立法委员会的批准而直接就职。 2017年,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领导的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10月12日在埃及开罗签署协议,同意和解,结束长期分裂的局面。法塔赫与哈马斯在开罗举行为期两天的谈判,最终达成协议,法塔赫将于12月1日前接管由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地带。.

新!!: 法塔赫和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 · 查看更多 »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是巴勒斯坦的国家元首,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在1996年1月20日成立以后设立的职务,由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的议会选举产生,担任巴勒斯坦国的总统。2009年後,出现了法塔赫和哈马斯的主席并立的局面。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首脑的名词是阿拉伯语ra'is(或称“头”,在中文中一般译作“主席”,在英语中有两种翻译法。以色列资料一般翻译为“Chairman”(主席),美国一般同以色列。而巴勒斯坦文件译为“President”(总统/主席),联合国使用这个词汇)。.

新!!: 法塔赫和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 · 查看更多 »

巴勒斯坦政黨列表

本條目列出巴勒斯坦國的政黨,主要有兩個政黨哈馬斯和法塔赫系統,其他小黨在選舉中則無法與兩大黨匹敵。.

新!!: 法塔赫和巴勒斯坦政黨列表 · 查看更多 »

巴勒斯坦总理

巴勒斯坦总理是巴勒斯坦國的政府首脑。.

新!!: 法塔赫和巴勒斯坦总理 · 查看更多 »

巴勒斯坦总统

巴勒斯坦总统是巴勒斯坦国的国家元首,巴勒斯坦国在1988年11月由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单方面宣布独立以后,由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议会选举产生。.

新!!: 法塔赫和巴勒斯坦总统 · 查看更多 »

上帝的復仇行動

上帝的復仇行動(Operation Wrath of God,或譯天譴行動、天誅行動、上帝之怒行動,是指在慕尼黑慘案後,以色列對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及黑色九月所做出的一連串隐蔽報復行動,總理果尔达·梅厄授權情報特務局(The Mossad,俗稱摩薩德)暗殺多名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高層成員,行動由1972年開始至約1979年結束。 是次行動被改編為1986年電視電影《》和2005年電影《慕尼黑》。.

新!!: 法塔赫和上帝的復仇行動 · 查看更多 »

东耶路撒冷

东耶路撒冷是中东地区一个归属有争议的地区,通常是指1967年六日战争以后被以色列占领的耶路撒冷的东部市区,其中包括了耶路撒冷旧城和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一些最神圣的圣地,如圣殿山和圣墓教堂。 东耶路撒冷是在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被以色列占领,现被并入耶路撒冷区,但巴勒斯坦国设为西岸地区十一省之一的耶路撒冷省。东耶路撒冷--面积335平方公里,人口328,601。 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以后,耶路撒冷被分为东西两部分,以犹太人为主的西部,由以色列统治;而以阿拉伯人为主的东部,则由约旦占领。住在西耶路撒冷的阿拉伯人被迫逃离,住在东部的犹太人也同样被迫逃走。在约旦统治的19年中,东耶路撒冷地区只有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所在的斯科普斯山还在以色列人手中。1967年六日战争以后,整個耶路撒冷也在以色列政府统治之下,连同附近一些村庄一起,与西耶路撒冷合并。東耶路撒冷的這個說法,始於約旦管治時期耶路撒冷的管轄區,面積70平方公里。而斯科普斯山在約旦統治時期作為以色列的外飛地,一直不被視作東耶路撒冷的一部分。.

新!!: 法塔赫和东耶路撒冷 · 查看更多 »

亚西尔·阿拉法特

拉赫曼·阿卜杜勒·拉乌夫·阿拉法特·古德瓦·侯赛尼(محمد ياسر عبد الرحمن عبد الرؤوف عرفات القدوة الحسيني,),通称亚西尔·阿拉法特(ياسر عرفات)或他的昵称(كنية;Kunya) 阿布·阿马尔(أبو عمار,),巴勒斯坦解放运动领袖,巴勒斯坦领导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主席及巴解组织最大派别法塔赫的领导人,1994年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成立后任主席。他是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之一。.

新!!: 法塔赫和亚西尔·阿拉法特 · 查看更多 »

以巴冲突

以色列-巴勒斯坦衝突是持续中的衝突,為阿以衝突及中東戰爭的一部分。以巴衝突不能夠简单地概括为所有以色列犹太人与所有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之间的双边衝突。在争端双方的族群里,有些个人和团体呼吁完全消灭对方在以巴衝突,雙方亦皆有主張對方並非真正的民族,故無權建國的論述;現時國際的共識是支持两国方案;亦有些支持一国方案——建立一个包括现在的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和东耶路撒冷在内、種族及宗教地位平等的世俗国家。.

新!!: 法塔赫和以巴冲突 · 查看更多 »

伊斯梅尔·哈尼亚

伊斯梅尔·哈尼亚(إسماعيل هنية,Ismaʻīl Haniyya ,)哈马斯政治领袖,2006年2月21日被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马赫姆得·阿巴斯任命为巴勒斯坦总理,2007年6月14日被阿巴斯单方面解职。.

新!!: 法塔赫和伊斯梅尔·哈尼亚 · 查看更多 »

分裂国家列表

分裂国家列表,列舉現存及歷史上的因国家分裂所造成的残存国家或偏安政权。.

新!!: 法塔赫和分裂国家列表 · 查看更多 »

哈马斯

哈马斯(حماس,)是“伊斯兰抵抗运动”(,)的缩写,是成立于1987年的一个巴勒斯坦伊斯兰教逊尼派组织.

新!!: 法塔赫和哈马斯 · 查看更多 »

冈多菲堡

冈多菲堡(Castel Gandolfo;亦稱為岡道爾夫堡)是在意大利罗马东南方30公里的小镇,位於拉齐奥大区,人口約7,000人。冈多菲堡高踞在阿尔巴诺山上,俯视阿尔巴诺湖,风景优美,是教宗的夏日别墅所在地,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新!!: 法塔赫和冈多菲堡 · 查看更多 »

国道19号 (印度)

国道19号(National Highway 19,缩写为NH19)是一条印度最为繁忙的东西向国道之一,常被称为德里-加尔各答路。NH19也是组成亚洲公路1号线的一部分。NH19全长1435千米左右,西端起点为新德里,途经哈里亚纳邦、北方邦、比哈尔邦、贾坎德邦,东端到达西孟加拉邦,与相连。.

新!!: 法塔赫和国道19号 (印度) · 查看更多 »

社會黨國際

會黨國際(Socialist International,縮寫为 SI)是一個由世界各國的社会民主党(包括社會民主主義政黨和民主社會主義政黨)所組成的國際政黨組織。该组织的名稱取自原來的社會主义國際,也就是成立於1889年的第二國際。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导致第二國際瓦解。战后,原第二国际的左、中、右三派分别建立了共产国际、维也纳国际和伯尔尼国际。1923年,伯尔尼国际与维也纳国际合并为社会主义工人国际,是为社會黨國際的前身。1940年,社会主义工人国际因第二次世界大戰爆发而停止运作。 現今的社會黨國際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成形,于1951年6月3日正式成立,成員主要是歐洲地區受納粹壓迫的社會民主主義與民主社會主義政黨。當葡萄牙與西班牙於1974年及1975年正從獨裁轉為民主政體時,社會黨國際曾經支援這兩國的社會民主黨重新建立。另外直到1976年的日內瓦大會之前,社會黨國際仍只有少數於歐洲以外的成員,且於拉丁美洲仍無正式影響。1990年代冷战结束后,社會黨國際吸收了一批左翼民族主义政党(如尼加拉瓜的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和后共产主义政党(如意大利的左翼民主党)加入。 截至2007年6月,有各類成員黨和組織約161個,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國際性政黨組織。此外,活動於歐洲議會的歐洲社會黨,為社會黨國際的联系組織之一。 2013年,社会党国际内部发生严重分裂,大部分欧美成员党另参与组建进步联盟,并拒绝向社会党国际缴纳会费,这些党有的后来补缴,有的则因长期拒缴会费被社会党国际降低成员级别甚至开除。.

新!!: 法塔赫和社會黨國際 · 查看更多 »

穆罕默德·穆尔西

罕默德·穆罕默德·穆尔西·伊萨·阿耶特(محمد محمد مرسى عيسى العياط,),埃及工程师、大学教授、政治家及阿拉伯埃及共和国第5任总统。2011年4月30日至2012年初任埃及的伊斯兰政党自由与正义党主席。2012年总统选举中击败世俗派候選人、前总理艾哈迈德·沙菲克,成为埃及史上首位民主选举产生的总统。2013年7月3日,穆尔西被埃及军方罢黜,并且暂停现行宪法,埃及最高宪法法院院长阿德里·曼苏尔随后被军方任命为代总统。穆爾西隨即被軍方拘禁,並受到起訴。2015年4月21日,法院判決穆爾西在2012年“以暴力對待示威者”罪名成立而謀殺罪名不成立,判處他入獄20年。同年5月16日因“越狱罪”被判处死刑(該判決於2016年11月15日被最高法院撤銷並下令重審)。2016年6月18日,他又因“间谍罪”、泄露“机密文件”罪被开罗刑事法庭分别判处25年和15年监禁,合计判处40年监禁,该判决相当于终身监禁。.

新!!: 法塔赫和穆罕默德·穆尔西 · 查看更多 »

穆罕默德·薩格爾

罕默德·賈西姆·薩格爾(محمد جاسم الصقر,) 是一位屢獲殊榮的記者、前科威特國民議會議員以及前阿拉伯各国议会联盟主席。.

新!!: 法塔赫和穆罕默德·薩格爾 · 查看更多 »

纳吉·阿都拉萨

纳吉()本名为莫哈末·纳吉·阿都拉萨(Mohd Najib bin Abdul Razak)全名加上头衔全称为拿督斯里哈芝莫哈末·纳吉·敦哈芝阿都拉萨(Dato' Sri Haji Mohammad Najib bin Tun Haji Abdul Razak),也是第六任马来西亚首相,于2009年4月3日取代前任首相阿都拉·巴达威宣誓就职,至2018年5月9日所在政黨聯盟敗選下台為止。2018年5月10日至12日间,是在野政治联盟国阵中最大政党巫统的主席兼国阵主席。 纳吉是第二任首相阿都拉萨的长子,第三任首相胡先翁的外甥。他在1976年以23岁之龄当选彭亨州国会议员而进入国会,取代病逝的父亲。1982年至1986年间曾是彭亨州务大臣,之后在联邦政府马哈迪内阁担任文化、青年及体育部长。他在1980年代后期至1990年代先后担任教育部长及国防部长。2004年1月7日他受委副首相,为首相阿都拉的副手,2008年大选国阵遭到挫败后翌年取代阿都拉。在他的领导下,国阵在2013年大选中获胜,但在野党选票在马来西亚历史上首次获得过半数。 在纳吉执政里推行了经济自由化措施,如减少政府津贴,放宽外资限制,并减少针对马来人的优惠措施。2013年大选后他的政府开始对批评者以煽动罪名提控,以肛交案审讯监禁反对党领袖安华,实行消费税,涉入一马发展公司丑闻(1MDB)风波导致一系列由草根组织净选盟发动要求纳吉下台的抗议集会。这些抗议集会最终促成了由马哈迪和希望联盟以及非政府组织组成的公民宣言,以使他下台。纳吉对贪腐指控的回应是集中权力,撤换副首相,冻结两家报章出版及在国会通过争议的《国家安全委员会法令》。 2018年5月9日大选中,纳吉领导的国阵败选。5月12日,他宣布辞去巫统主席及国阵主席职务,即日起生效。.

新!!: 法塔赫和纳吉·阿都拉萨 · 查看更多 »

难民营战争

难民营战争是黎巴嫩内战期间第四阶段的一系列大规模冲突,在冲突中由多个巴勒斯坦难民营遭到什叶派组织“阿迈勒运动”围困和攻击。 有些资料显示这场冲突对阵双方是基督教徒和穆斯林。事实上黎巴嫩内战是一场全方位的冲突,而难民营战争的对阵双方的确来自同一宗教信仰的群体。.

新!!: 法塔赫和难民营战争 · 查看更多 »

道森機場劫機事件

道森機場劫機事件是發生於1970年9月6日的一系列劫機事件,四架飛往紐約的民航飛機和一架飛往倫敦的民航機被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下稱“人陣”)成員劫持至人陣的“革命機場”。截至事件平息,一名劫機者被殺,還有一人受傷。.

新!!: 法塔赫和道森機場劫機事件 · 查看更多 »

萨拉姆·法耶兹

萨拉姆·法耶兹(1952年4月29日—),巴勒斯坦著名经济学家,曾任巴勒斯坦总理兼财政部长。.

新!!: 法塔赫和萨拉姆·法耶兹 · 查看更多 »

青春之泉行動

青春之泉行動(Operation Spring of Youth),又譯不老泉行動,是1973年4月9日晚至4月10日早上以色列派兵突襲黎巴嫩的軍事行動,是「天譴計劃」的一部份,是次行動擊斃了三名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高層成員。.

新!!: 法塔赫和青春之泉行動 · 查看更多 »

馬哈茂德·達爾維什

哈茂德·達爾維什(محمود درويش,拉丁化:Mahmoud Darwish;),「巴勒斯坦民族詩人」,阿拉伯文學代表作家之一。作品大多講述巴勒斯坦人民為立國而與以色列對抗的情況,並批評以色列侵犯巴勒斯坦土地、哈馬斯與法塔赫內訌等。.

新!!: 法塔赫和馬哈茂德·達爾維什 · 查看更多 »

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

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阿拉伯语:الجبهة الشعبية لتحرير فلسطين,al-Jabhah al-Sha`biyyah li-Taḥrīr Filasṭīn),简称人阵,是巴勒斯坦的一个主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世俗政党和武装组织。人阵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8个成员之一,是巴解内部仅次于法塔赫的第二大组织。人阵的下属军事组织阿布·阿里·穆斯塔法旅策划过多个针对以色列和西方国家的暴力袭击,因此美国国务院定義的恐怖主义组织。该组织的活动范围集中在叙利亚、黎巴嫩、以色列境内和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人阵的机关刊物为《目标》周刊。.

新!!: 法塔赫和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 · 查看更多 »

马哈茂德·阿巴斯

哈茂德·阿巴斯(阿拉伯语:محمود عباس,Mahmoud Abbas,),绰号阿布·马赞(ابو مازن,Abu Mazen),巴勒斯坦政治家,現任巴勒斯坦国总统、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

新!!: 法塔赫和马哈茂德·阿巴斯 · 查看更多 »

賈馬爾·賈馬爾

賈馬爾·賈馬爾(Jamal al-Jamal,1957年4月3日—2014年1月1日),是巴勒斯坦外交官,從2013年10月11日至逝世為止擔任駐捷克大使。.

新!!: 法塔赫和賈馬爾·賈馬爾 · 查看更多 »

黎巴嫩

黎巴嫩共和国(لبنان;亞拉姆語:ܠܒܢܢ),位于亚洲西南部地中海东岸,习惯上称为中东国家。该国东部和北部与叙利亚接壤,南部与以色列(边界未划定)为邻,西濒地中海。 黎巴嫩是中東地區最西化的國家之一,這與它和基督教有着十分密切的歷史有關,境內更有人類最早一批城市與世界遺產,這些文明古蹟最古老的具有長達5,000多年的歷史,因而在旅遊業中相當著名。.

新!!: 法塔赫和黎巴嫩 · 查看更多 »

黎巴嫩历史

黎巴嫩舊譯利巴嫩,是一個历史非常悠久的地區,早在2000多年前,腓尼基人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现在黎巴嫩小店裡经常可以看到出土的腓尼基小人的仿制品。腓尼基人是第一个环非洲航行的民族,发明了腓尼基文字。黎巴嫩過去曾經盛產香柏,這些參天巨樹都是鄰近國家的重要建築材料。這些有關黎巴嫩的零散記錄,都可以在舊約聖經裡看得到。后来,古罗马占领了黎巴嫩,并修建了举世闻名的巴尔贝克神庙,该神庙是世界上保存最为完整的最大的罗马古建筑之一。 由于黎巴嫩扼守亚非欧战略要道,所以不少民族都曾经占领过黎巴嫩。相继受埃及、亚述、巴比伦、波斯、罗马、阿拉伯帝国统治。1517年被奥斯曼帝国占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为法国委任统治地。1941年6月英军在自由法国部队协助下占领黎巴嫩。同年11月自由法国部队宣布结束对黎的委任统治。1943年11月22日黎巴嫩擺脫法國委任統治宣布独立,成立黎巴嫩共和国。1946年12月英、法军全部撤离黎巴嫩。.

新!!: 法塔赫和黎巴嫩历史 · 查看更多 »

黎巴嫩內戰

黎巴嫩内战(الحرب الأهلية اللبنانية;Lebanese Civil War)是一场持续自1975年至1990年期间的一场全面内战。这场内战总共导致了大约120,000人丧生,至今在黎巴嫩国内仍有76,000人依旧因这场内战流离失所,还有大约100万人因这场内战逃离至国外。 在内战之前黎巴嫩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在地中海沿岸逊尼派占多数,在黎巴嫩南部什叶派占主导地位,而黎巴嫩政府则由马龙派基督徒占主导。在1920年至1943年法属叙利亚托管地时期,各党派和教派之间的联系得到加强。但是,在黎巴嫩有大量的穆斯林人口以及许多泛阿拉伯主义分子和左翼派别,这些人反对亲西方政府。以色列的建国以及大约十万名巴勒斯坦难民涌入黎巴嫩使得黎巴嫩国内的政治平衡被打破,穆斯林群体的力量得到加强,冷战对黎巴嫩产生了巨大的分裂性影响。在1958年黎巴嫩政治危机期间,各派的力量进一步对立。马龙派基督教势力站在西方国家阵营,而泛阿拉伯团体及左翼阵营站在与苏联结盟的阿拉伯国家阵营。 巴解组织在黑色九月事件之后被约旦驱逐到黎巴嫩,使得巴勒斯坦难民群体开始军事化。这引发了黎巴嫩各政治派别之间的军备竞赛,并且为黎巴嫩长期陷入地区冲突创造了条件。马龙派基督教团体和巴勒斯坦武装派别在1975年爆发武装冲突,之后左翼团体、泛阿拉伯团体和穆斯林团体与巴勒斯坦人结盟。在冲突中各联盟之间频繁且突然地转变着:到战争结束时,几乎每个党派都已经相互结盟并最终互相背叛过一次。此外外国势力,例如叙利亚和以色列在内战爆发后加入了进来并且与不同派别并肩作战。维和部队,例如多国驻黎部队和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也都曾在黎巴嫩驻扎过。 1976年经阿拉伯联盟的调解,有过短暂的停火,但内战又迅速再次展开;战火集中在黎巴嫩南部,那里自1969年起由巴解控制,后来南部由以色列占领,北部由叙利亚控制。1980年代前景越发灰暗,贝鲁特的大部份地方在以色列入侵并驱逐巴解武装人员时被破坏了。战争更演变成民族和宗教的屠杀。1983年贝鲁特发生自杀式汽车炸弹袭击,299名美国和法国的维和部队士兵被炸死。 1989年塔伊夫协定的制定标志着黎巴嫩内战开始进入尾声。但此时以色列仍然占据黎巴嫩南部,扶植南黎巴嫩军,将该地区作为一个防范反以色列武装袭击的缓冲区。以色列军终在2000年撤离,南黎巴嫩军随即瓦解。直至2005年黎巴嫩反对派和有力的外交干涉(美、法、联合国)连手以逼走叙利亚,叙利亚那时候才从黎国撤军。 1989年1月一个有阿盟指派的委员会开始着实制定结束冲突的方案。1991年3月黎巴嫩议会通过了一项大赦法案,赦免了法案通过之前黎巴嫩国内所有的政治犯。1991年5月除了黎巴嫩真主党以外的各民兵武装都被解散,黎巴嫩政府军开始重建为一支黎巴嫩国内唯一的不属于任何党派的武装力量。但黎巴嫩内战结束之后,黎国内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的关系依旧紧张。.

新!!: 法塔赫和黎巴嫩內戰 · 查看更多 »

黑色九月

黑色九月(Black September Organization,阿拉伯語:)是巴勒斯坦激进派组织,曾策划实施多起恐怖活动,如震惊世界的慕尼黑惨案。 1960年代後半,以约旦为据点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巴解)因試圖刺殺约旦国王胡赛因未遂,國王于1970年9月下令将巴解武力驱逐。由此引发了约旦内战。被称为「黑色九月事件」的内战中,巴解成员多被杀害,剩余成员被迫转移据点至黎巴嫩贝鲁特。内战对巴解造成重大打击,并由此视胡赛因国王为叛徒,对其强烈反抗。此後,在黎巴嫩开始活動的巴解中最大的派别法塔赫,因对以色列斗争的失利,结成了秘密恐怖组织,即黑色九月。 黑色九月曾經於第20屆夏季奧運會發動了慕尼黑惨案,震惊世界,以色列代表团11名運動員遭杀害的悲惨结果,给以色列重大打击。以色列情報特務局(簡稱摩薩德)对黑色九月幕后成员展開严厉的报复,即天譴行動。.

新!!: 法塔赫和黑色九月 · 查看更多 »

阿克萨群众起义

阿克薩群众起义(阿拉伯语:,希伯来语:)是从2000年9月开始爆发的巴勒斯坦与以色列之间的冲突。它也被称为“第二次巴勒斯坦大起义”(Second Intifada)。许多巴勒斯坦人将它看作是反抗外族占领的解放战争,而以色列则认为它是一个恐怖运动。 在大起义爆发前以色列国防军将这些冲突事件称为“潮汐事件”()。至今为止以色列国防军内部依然使用这个代号。 认为这场起义是奥斯陆协议中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做出的妥协的结果的人也称之为“奥斯陆战争”(),认为这次起义是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发动的人则称之为“阿拉法特战争”。阿拉法特是第一个称之为阿克薩群众起义的人。有人认为阿拉法特发动了这场起义来分散他自己在奥斯陆协议中的责任以及他本人拒绝了以色列的妥协建议。原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的通讯部长说:“在戴维营阿拉法特主席决绝了美国总统比爾·克林頓和美国提出的条件回来后就已经计划了(这场起义)。”米歇尔委员会后来也分析认为“沙龙(对圣殿山)的访问没有导致阿克薩群众起义,”而这场冲突是巴勒斯坦领导人计划的。 这次起义是在2005年沙姆沙伊赫首脑会议比较成功结束后巴勒斯坦总统马赫姆得·阿巴斯和其它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同意会议达成的协议。2005年武装冲突比较少,因此许多人认为实际上这次起义已经结束。亚西尔·阿拉法特死后巴勒斯坦政府的政策的改变和以色列单方面从加沙地带和撒馬利亞撤军也带来了一定的缓和。 从2000年至2007年在整个冲突中的死亡人数(包括军人和平民)估计为4901名巴勒斯坦人和1027名以色列人,不过有人指责这个数字没有区别作战人员和平民。从2000年9月至2004年1月36.2%被杀的巴勒斯坦人是非作战人员被误杀,77.6%被杀的以色列人士被炸弹爆炸或伏击杀害的平民。巴勒斯坦受害者中至少有215人是被其他巴勒斯坦人杀害的,其中118名被怀疑与以色列合作。此外63名外国人受害(53名被巴勒斯坦人杀害,10名被以色列军队杀害)。.

新!!: 法塔赫和阿克萨群众起义 · 查看更多 »

阿克薩烈士旅

阿克薩烈士旅(كتائب شهداء الأقصى)是從法塔赫分離出來的巴勒斯坦武裝派別,其名稱取自耶路撒冷旧城内的阿克萨清真寺,表達重返耶路撒冷的決心。該組織成立於2000年9月巴勒斯坦反对以色列占领的「第二次因迪法达」(起义)之後,並曾多次策劃針對以色列的自殺式襲擊。 以色列、美國、加拿大及日本政府,以及歐盟視阿克薩烈士旅為恐怖組織。.

新!!: 法塔赫和阿克薩烈士旅 · 查看更多 »

阿赫麦德·库赖

阿赫麦德·阿里·穆罕默德·库赖(Ahmed Ali Mohammed Qurei,أحمد علي محمد قريع)),又名阿布·阿拉(Abu Alaa),1937年生于耶路撒冷附近的小镇阿布迪斯。是法塔赫的创始人之一。.

新!!: 法塔赫和阿赫麦德·库赖 · 查看更多 »

艾哈迈德·贾布里勒

艾哈迈德·贾布里勒(1938年-出生于今天以色列雅法)是左翼的、反对与以色列和平共处的世俗巴勒斯坦组织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总指挥部的创立人和领导人。该组织从1968年成立以来多次对以色列军队和平民进行攻击。 贾布里勒的儿子吉哈德·艾哈迈德·贾布里勒是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总指挥部武装组织的首领,本来被设定为贾布里勒的继承人,于2002年5月20日在贝鲁特受汽车炸弹袭击丧生。.

新!!: 法塔赫和艾哈迈德·贾布里勒 · 查看更多 »

艾因赫勒韦

艾因赫勒韦(,原意是甜美的泉水)是黎巴嫩境内最大的巴勒斯坦难民营。这里曾有7万多名巴勒斯坦难民,但2011年以来,来自叙利亚的难民大量涌入,难民总数已接近12万。难民营位于港口城市西顿的东南方。 1948年,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在西顿附近建立了艾因赫勒韦营地来收容来自巴勒斯坦北部各地的难民。来自米耶米耶(Mieh Mieh)、达尔卜埃斯西姆(Darb Es Sim)和西顿的一些人拥有艾因赫勒韦所在这片土地的所有权。由于黎巴嫩武装部队不能进入营地,因此艾因赫勒韦营地被黎巴嫩媒体称为“非法者之地”,许多黎巴嫩政府通缉的人都在营地避难。.

新!!: 法塔赫和艾因赫勒韦 · 查看更多 »

進步聯盟

進步聯盟(Progressive Alliance,缩写为PA)是由社會民主主義及進步主義政黨在2013年5月22日成立的的國際組織,主要由社會黨國際現在或過去的成員組成。其宗旨是成爲進步主義、民主主義、社會民主主義、社會主義和勞工運動的全球性網絡。.

新!!: 法塔赫和進步聯盟 · 查看更多 »

杰里科

杰里科(Jericho;英語:,此譯名不合於當地的希伯來語及阿拉伯語名稱發音),或譯耶利哥或耶律哥(希伯來語:,Yeriḥo;阿拉伯語:;,Arīḥā;希腊语:Ἱεριχώ),在中文聖經中譯為耶利哥,是巴勒斯坦約旦河西岸的一個城市。杰里科是杰里科省的省會,目前為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法塔赫派系控制。根據2007年人口統計,杰里科有人口18,346名。而杰里科省是巴勒斯坦国西岸地区十一省之一,面积593平方公里,人口32,713。 杰里科位於耶路撒冷以北,是一個擁有超過三千年歷史的古城。但根據考古發現,早在1萬1千年前就已經有在這裡居住,被認為是之一。位於城市和其周圍的豐富泉水在這數千年來吸引不少人來居住Bromiley, 1995, p. 715。 在《聖經·舊約全書》申命記34章第3節就以「棕樹城耶利哥」來形容這裡。在過去,由於耶利哥城有充足的水源,而且位於死海北岸至地中海與加利利至耶路撒冷兩條路線之間,所以經濟與貿易十分發達。.

新!!: 法塔赫和杰里科 · 查看更多 »

梅纳赫姆·贝京

梅纳赫姆·沃尔福维奇·贝京(Menaḥem Begin;),波蘭籍的猶太人,以色列政治家,利库德集团的创始人,第6任以色列总理。贝京出生于布列斯特,青年时投身犹太复国运动,1942年前往巴勒斯坦,1943年起担任犹太复國運動地下組織伊爾貢的領導人,曾领导伊尔贡与英国政府和阿拉伯人进行武装斗争。1948年成立右翼政党,并成为以色列右翼的代表人物和反对派领袖。1973年,贝京成立了右翼联盟利库德集团并担任领导人。1977年利库德集团在大选中获胜,贝京担任总理。1978年,贝京由于和埃及总统萨达特签订了戴维营协议,当年与后者一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981年,利库德集团再次在大选中获胜,贝京连任总理。1983年,贝京因为妻子去世、经济危机、黎巴嫩战事以及健康等原因宣布辞职,从此告别政治舞台。1992年3月8日,贝京在特拉维夫去世,享年78岁。.

新!!: 法塔赫和梅纳赫姆·贝京 · 查看更多 »

欧洲社会党

欧洲社会党(Party of European Socialists,缩写为PES)是一个欧洲政党,其成员是欧盟及周边国家的社會民主主義政党。它是欧洲议会内的一个政党团体,于1992年成立,接替欧洲共同体时代的社会党邦联。目前欧洲社会党主席是来自丹麦社会民主党的波尔·尼鲁普·拉斯穆森(Poul Nyrup Rasmussen)。PES的成员分布在绝大多数欧洲机构内,包括欧洲议会、欧洲委员会、欧盟理事会、欧洲理事会和欧盟地区委员会。 欧洲社会党目前拥有来自25个欧盟国家和挪威的32个正式成员,外加8个准成员党(多数来自未来即将加入欧盟的中东欧国家),和5个观察员员。欧洲社会党宣称他们有4大任务:.

新!!: 法塔赫和欧洲社会党 · 查看更多 »

殘存國家

殘存國家(rump state),又譯為殘存政府、偏安國家、偏安政府、偏安政權,政治學名詞,意指一個原先的大國家或大政府,因為國家分裂Tir, J., 2005-02-22 "Keeping the Peace After Secessions: Territorial Conflicts Between Rump and Secessionist Stat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Studies Association, Hilton Hawaiian Village, Honolulu, Hawaii Online.

新!!: 法塔赫和殘存國家 · 查看更多 »

残存国家列表

残存国家列表,列舉歷史上及當代的殘存國家。.

新!!: 法塔赫和残存国家列表 · 查看更多 »

法塔赫

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حركة التحرير الوطني الفلسطيني),通称法塔赫(فتح),成立于1959年,由亚西尔·阿拉法特创立,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中最大的派别。主要活動區域是約旦河西岸地區。法塔赫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代表大会。代表大会在闭会期间由革命委员会行使职权,而革命委员会则负责选举产生中央委员会,同时领导该组织的日常工作。 “Fatah”源自“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一词在阿拉伯文(حركة التحرير الوطني الفلسطيني)中的英文译音转写()的首字母缩略字。由于阿拉伯文的书写系统是从右往左,故用此英文转写在字面上其实是反向的。.

新!!: 法塔赫和法塔赫 · 查看更多 »

法塔赫伊斯兰组织

#重定向 法塔赫.

新!!: 法塔赫和法塔赫伊斯兰组织 · 查看更多 »

泛美航空

泛美世界航空(英語:Pan American World Airways,Pan Am)是美國一家已結業的航空公司。自1930年代至1991年倒閉前,一直是美國的主要航空公司。最初於佛羅里達州基韋斯特提供水上飛機服務,慢慢發展成一家世界知名的航空公司。泛美除了為航空業帶來很多突破,包括大量使用噴射客機,珍寶客機和電腦化訂位系統,機艙小姐與服務展示等等,泛美的創新也為現代航空業樹立了榜樣,更成為20世紀民航的象徵,雖然是過去經典文化的縮影,但其革新精神也包含未來時尚的想像,這種獨特的公司文化,在航空發展歷史中有相當的地位。 1991年,泛美航空倒閉後,曾有兩家公司以泛美航空的名義運作。第二家泛美航空於1996年至1998年間營運,集中經營來往美國與加勒比海的廉價長程航線。第三家泛美航空以新罕布夏州朴次茅斯為基地,但於2004年結業。(其姊妹公司波士頓-緬因航空(Boston-Maine Airways)仍然以Pan Am Clipper Connection的名義運作。)除了第二家泛美航空以PN作為其IATA代碼外,其他泛美航空均使用PA作為IATA代碼和PAA作為ICAO代碼。但三家泛美航空均無任何關聯。 2011年,泛美航空的故事已被拍成同名電視劇集,名稱為《Pan Am》(港譯:泛美情空,陸譯:泛美之旅),播出一季後,已不被續約。.

新!!: 法塔赫和泛美航空 · 查看更多 »

本雅明·内塔尼亚胡

-- 本雅明·“毕比”·内塔尼亚胡(,)以色列右翼政治家,現任以色列總理和利庫德集團的主席。他是首位在以色列建國後出生的總理,亦是以色列建國以來任期第二長的總理。.

新!!: 法塔赫和本雅明·内塔尼亚胡 · 查看更多 »

战争列表 (1990年-2002年)

收录了1990年-2002年期间新近爆发的世界各地武装冲突和战争。 Category:1990年代军事 Category:2000年代军事.

新!!: 法塔赫和战争列表 (1990年-2002年) · 查看更多 »

战争列表 (2003年以后)

本表收录了2003年以后新近爆发的世界各地武装冲突和战争。 Category:战争列表 Category:21世纪相关列表.

新!!: 法塔赫和战争列表 (2003年以后) · 查看更多 »

旅馆战争

“旅馆战争”是指黎巴嫩内战期间发生于贝鲁特商业地区Minet El Hosn区的一系列冲突。这一系列冲突使得这一地区成为了黎巴嫩内战期间最早出现的战线之一。 这场战斗是基督教保守派的黎巴嫩阵线与由穆斯林和左翼人士组成的黎巴嫩民族运动及巴解组织之间第一次大规模冲突。战斗争夺的是贝鲁特商业区西北角毗邻地中海地区的一块旅馆聚集区的控制权。冲突很快蔓延到了贝鲁特市中心的其他地区。在一些冲突中双方从不同旅馆的楼顶和房间内向对方发射火箭弹和炮弹。狙击手也被广泛使用。 这一系列冲突最终使得基督教民兵被赶出了该地区,尤其是该地区的众多旅馆,包括圣乔治、假日旅店、棕榈滩、诺曼底、希尔顿、阿尔卡沙尔宫、怡东和腓尼基洲际酒店.

新!!: 法塔赫和旅馆战争 · 查看更多 »

拉米·哈马达拉

拉米·哈马达拉(阿拉伯語:,)為巴勒斯坦國学者暨政治人物,是位于納布盧斯的的校長,也是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成员。他在2013年6月2日時被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馬哈茂德·阿巴斯任命為以法塔赫为主的巴民族权力机构的總理,接替离任的前总理萨拉姆·法耶兹。而除了在納賈赫國立大學擔任應用語言學的教授外,也在1998年時曾經擔任老家圖勒凱爾姆省的长官。 其在被任命為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總理後於隔天開始籌組新的巴勒斯坦政府,並且於6月6日時宣誓就職。不過儘管其為法塔赫成員之一,英國廣播公司則在報導中認為其政治立場偏向獨立的態度。但是由於這項取代薩拉姆·法耶茲繼任總理的決定並沒有事先與实际控制加沙地带的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馬斯)進行協商,使得哈马达拉政府不受到哈馬斯的承認。加沙地带仍由来自哈马斯的民选总理伊斯梅尔·哈尼亚管理,哈马达拉政府仅能管理约旦河西岸。 哈马达拉在就任总理的当月20日即向阿巴斯主席提交辞呈,阿巴斯于6月23日接受了辞呈。哈马达拉的辞职决定受到了伊斯兰教温和派的瓦斯蒂运动创始人穆罕穆德·达贾尼的称赞,达贾尼认为法塔赫领导层只不过把哈马达拉作为一个装饰的门面,而哈马达拉本人是不会同意这样做的。尽管如此,阿巴斯还是任命哈马达拉为看守政府总理,直至新一届政府产生。同年9月19日,巴勒斯坦新一届政府产生,哈马达拉留任总理。.

新!!: 法塔赫和拉米·哈马达拉 · 查看更多 »

1929年

没有描述。

新!!: 法塔赫和1929年 · 查看更多 »

1965年

没有描述。

新!!: 法塔赫和1965年 · 查看更多 »

1月1日

1月1日是公历年的第一天,距离全年结束还有364天(闰年则还有365天)。因为這天是一年的開始故稱之為「元旦」。.

新!!: 法塔赫和1月1日 · 查看更多 »

1月9日

1月9日是公历年的第9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356天(闰年是357天)。.

新!!: 法塔赫和1月9日 · 查看更多 »

2002年6月巴勒斯坦政府

2002年6月巴勒斯坦政府是巴勒斯坦历史上的第三届内阁,于2002年6月改组成立,内阁成员共计21人。.

新!!: 法塔赫和2002年6月巴勒斯坦政府 · 查看更多 »

2004年9月

没有描述。

新!!: 法塔赫和2004年9月 · 查看更多 »

2005年1月

没有描述。

新!!: 法塔赫和2005年1月 · 查看更多 »

2006年12月

没有描述。

新!!: 法塔赫和2006年12月 · 查看更多 »

2006年1月

没有描述。

新!!: 法塔赫和2006年1月 · 查看更多 »

2006年5月

没有描述。

新!!: 法塔赫和2006年5月 · 查看更多 »

2007年1月

没有描述。

新!!: 法塔赫和2007年1月 · 查看更多 »

2007年3月

;3月31日.

新!!: 法塔赫和2007年3月 · 查看更多 »

2007年5月

没有描述。

新!!: 法塔赫和2007年5月 · 查看更多 »

2007年6月

没有描述。

新!!: 法塔赫和2007年6月 · 查看更多 »

2007年7月

没有描述。

新!!: 法塔赫和2007年7月 · 查看更多 »

2007年9月

没有描述。

新!!: 法塔赫和2007年9月 · 查看更多 »

2007年黎巴嫩武装冲突

2007年黎巴嫩武装冲突爆发于2007年5月20日,冲突双方为伊斯兰民兵组织伊斯兰法塔赫和黎巴嫩军隊,冲突地点巴里德河难民营为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在的黎波里附近的难民营。这是继1975年至1990年黎巴嫩内战后最为严重的内部冲突。这场冲突基本是围绕着被围困的巴里德河难民营进行的,但是在南黎巴嫩的Ain al-Hilweh难民营也有小范围冲突发生,并且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发生了多起恐怖袭击事件。冲突结束于2007年9月。.

新!!: 法塔赫和2007年黎巴嫩武装冲突 · 查看更多 »

2008年加沙戰爭

加沙戰爭開始於2008年12月27日上午11:30(当地时间)。以色列国防军对巴勒斯坦加沙地带的哈马斯目标执行代号“铸铅行动”(希伯来文:מבצע עופרת יצוקה, Mivtza Oferet Yetzukah, 英文:Cast Lead Operation)的空袭。摧毁了包括警察局、监狱和指挥中心等450个哈马斯目标。联合国说,头两天的空袭共造成320名巴勒斯坦人被打死,1400人受伤。为报复以色列军事打击,哈马斯向以色列境内目标发射火箭弹和迫击炮还击。同时以色列北部也受到来自黎巴嫩方向发射的火箭弹袭击。 空襲持續一週後,以色列於次年1月3日派出地面部隊進入加沙地帶。 以色列聲稱,本次战争行动的起因是哈马斯利用停火期秘密运入大量火箭弹,并在停火期满后向以色列发射大量火箭,袭击平民,仅12月24日哈马斯就向以境内发射超过80枚火箭弹。 媒体指控以色列在人口密集的加沙地带使用违禁武器白磷弹,如《泰晤士报》 。以色列在2009年1月20日公开承认在加沙战争中使用了白磷弹。.

新!!: 法塔赫和2008年加沙戰爭 · 查看更多 »

2011年5月

没有描述。

新!!: 法塔赫和2011年5月 · 查看更多 »

2013年6月

; 武裝衝突.

新!!: 法塔赫和2013年6月 · 查看更多 »

3月11日

3月11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70天(闰年第71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295天。.

新!!: 法塔赫和3月11日 · 查看更多 »

8月24日

8月24日是阳历年的第236天(闰年是237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29天。.

新!!: 法塔赫和8月24日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Fatah伊斯兰法塔赫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巴勒斯坦解放運動法塔法塔克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