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84 关系: 加布里埃尔·让·约瑟夫·莫利托,埃及駐英國大使列表,埃克托·柏辽兹,埃米尔·克拉佩龙,埃瓦里斯特·伽罗瓦,埃马纽埃尔-约瑟夫·西哀士,司汤达,君主主義,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夏尔·波德莱尔,威廉一世 (尼德兰),巴士底广场,巴黎,巴黎高等師範學院,七月王朝,世界史年表 (16世纪-19世纪),亨利 (尚博伯爵),庇護八世,弗朗索瓦-勒内·德·夏多布里昂,德意志统一,德意志邦聯,克勞德·皮爾林·維克托,克萊門斯·梅特涅,玩酷人生,玛丽安娜,現有王位覬覦者列表,神圣同盟,第二代格雷伯爵查爾斯·格雷,篡位,米格爾一世 (葡萄牙),热米·约瑟夫·伊西多尔·埃格泽尔芒,無套褲漢,革命和叛亂列表,西莫恩·德尼·泊松,馬賽曲,议会大火,贾斯帕-古斯塔夫·科里奥利,贵族院 (法国),路德维希一世 (巴伐利亚),路易-菲利普一世,路易十七,路易十九,路易十八,路易吉·凱魯比尼,路易·阿方索 (安茹公爵),路易六世·亨利·德·波旁 (孔代亲王),黑森选侯国,阿方索 (安茹及加的斯公爵),阿方索十三世,自由女神像,... 扩展索引 (34 更多) »
加布里埃尔·让·约瑟夫·莫利托
加布里埃尔·让·约瑟夫·莫利托伯爵(Gabriel-Jean-Joseph, comte Molitor,),是法国元帅。.
埃及駐英國大使列表
下列為埃及派駐英國的外交代表。.
埃克托·柏辽兹
埃克托·路易·柏辽兹(Hector Louis Berlioz,),又译--,法国作曲家,以1830年写的〈幻想交响曲〉闻名。.
埃米尔·克拉佩龙
伯诺瓦·保罗·埃米尔·克拉佩龙(Benoît Paul Émile Clapeyron ,也译作克拉伯龙,1799年2月26日-1864年1月28日)法国物理学家,工程师,在热力学研究方面有很大贡献。.
埃瓦里斯特·伽罗瓦
埃瓦里斯特·伽罗瓦(Évariste Galois,,法語發音:),法国著名的数学家。在他还只有十几岁的时候,他就发现了n次多项式可以用根式解的充要条件,解决了长期困扰数学界的问题。他的工作为伽罗瓦理论(一个抽象代数的主要分支)以及伽罗瓦连接领域的研究奠定了基石。他是第一个使用「群」这一個数学术语来表示一组置换的人。與尼尔斯·阿贝尔並稱為現代群論的創始人。在路易·菲利普复辟的时期,他是一个激进的共和主义者,并因此被逮捕、坐牢。二十岁出狱后,他在一次幾近自殺的決鬥中逝世,引起種種揣測。.
埃马纽埃尔-约瑟夫·西哀士
埃馬紐埃爾-約瑟夫·西哀士(Emmanuel-Joseph Sieyès,),法蘭西天主教會神父,法蘭西大革命、法蘭西執政府和法蘭西第一帝國的主要理論家之一,法蘭西督政府督政官、法蘭西執政府執政官。西哀士的成為了事實上的大革命的宣言並促使三級會議轉而成為1789年6月的國民議會。1799年,西哀士煽動霧月政變 (11月9日),協助拿破崙·波拿巴得到權力。 他還新創了一個未發表的" 社會學"中的手稿”,並對新生的社會科學 理論作出顯著貢獻。 Jean-Claude Guilhaumou (2006).
司汤达
利-亨利·贝尔(Marie-Henri Beyle,),笔名司汤达(Stendhal, 或 ,一译斯丹达尔、斯湯達爾),是一位19世纪的法国作家。他以准确的人物心理分析和凝练的笔法而闻名。他被认为是最重要和最早的现实主义的实践者之一。最有名的作品是《红与黑》(1830)和《帕尔马修道院》(1839)。.
查看 法國七月革命和司汤达
君主主義
君主主義(Monarchism)指主張恢復君主制(在仍然實施君主制的國家,則保衛現有的君主制,又或是君主立憲制的支持者)的一種政治運動、思想,護君主政體或奉行君主原則的政治信念。君主主義者(Monarchist)則指這種運動的參與者,與保皇黨不同。.
查看 法國七月革命和君主主義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
夏爾·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爾 (Charles Maurice de Talleyrand-Périgord,),出身於古老的貴族家庭。起初封號是比尼窩王子 (prince de Bénévent) ,然後成為塔列朗王子。法國主教、政治家和外交家。由於腿部殘疾,不能如家族期望的那樣進行軍事生涯,轉而學習神學。1780 年,他成為一般代理神職人員並成為法國王室的教會代表。 他曾歷經數屆法國政府擔任高等職務,通常是外交部長或一些其他外交要職。他的職業生涯跨越路易十六 、法國大革命、拿破崙帝國、波旁復辟和奧爾良王朝時期。塔列朗的上級通常都不信任他,但是拿破侖本人認為塔列朗是個十分能幹的外交官。「塔列朗式」已經成為一種玩世不恭、狡猾的外交態度之代名詞。 他是拿破崙年代的首席外交官,當時法國的軍事勝利將法國塑造為一個強大、橫跨歐洲的大一統帝國。 然而大多數的時候,塔列朗的任務是為法國尋求和平,以此鞏固法蘭西的國際利益。1801年,他成功地與奧地利簽訂呂內維爾條約,並在1802年與英格蘭達成亞眠和約獲得和平。但是他並沒能阻止1803年戰爭的重啟。在1805年,他反對他的皇帝再度與奧地利、普魯士和俄國開戰,因此他於1807年八月辭去外長官銜,但拿破崙依然倚靠他。塔列朗隱秘勾搭俄國沙皇亞歷山大和奧地利首相梅特涅暗中破壞皇帝的計劃。 塔列朗尋求通過談判實現和平,意圖延續法國革命所獲得的成果。拿破崙拒絕和平,當他在1814年垮臺後,塔列朗基於正統性原則擔負起波旁王朝復辟的任務。1814年至1815年,當拿破崙的征服失敗後,塔列朗在維也納會議扮演重要角色,他在那裡談判獲得有利於法國的解決方案。 學術界對塔列朗的評價是高度兩極分化的。有人認為他是歐洲歷史上最多才多藝,熟練的和有影響力的外交官之一;另一部分人則認為他是叛徒,依次背叛了舊制度、法國大革命、拿破崙和波旁復辟。.
夏尔·波德莱尔
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法国诗人,象征派诗歌之先驅,现代派之奠基者,散文詩的鼻祖。代表作包括詩集《恶之花》(Les fleurs du mal)及散文詩集《巴黎的忧郁》(Le Spleen de Paris)。.
威廉一世 (尼德兰)
威廉一世(William I,全名威廉·弗雷德里克,William Frederik,1772年8月24日-1843年12月12日),是第一任尼德蘭国王和卢森堡大公。威廉一世藉由維也納會議中歐洲列強的支持,在1815年成立了包含比利時在內的尼德蘭王國,大力推行南工業、北商貿的發展政策以振興經濟。他在經濟上雖成果斐然而被稱為「商人國王」(別稱「銅幣王」),但是開明專制的風格及推行喀爾文教、荷蘭語的國策,卻在天主教和法語優越的南方比利時地區激起強大的反對聲浪,終於在歐洲1830年革命時爆發了比利時革命。 當比利時在英、法兩強的支持下獨立建國後,威廉一世仍拒絕承認比利時獨立並持續奮鬥著,直至1839年他終於被迫在《倫敦條約》上簽字並放棄比利時。荷蘭政府為了鎮壓比利時獨立所造成的鉅額軍費及國庫赤字,打擊了威廉一世原本在荷蘭人中的高人氣與民意支持度,比利時最終獨立也使他沮喪不已,於是在比利時獨立的隔年──1840年,他就藉著自己的婚姻問題而宣布退位,將王位傳給更懂順應時勢的兒子威廉二世。三年後威廉一世病逝。.
巴士底广场
巴士底广场(Place de la Bastille)是法国首都巴黎的一个广场,是法國大革命的重要紀念地方。 过去是巴士底狱所在地,直到攻占巴士底狱,随后在法国革命期间的1789年7月14日到1790年7月14日之间,被彻底破坏,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这个广场跨巴黎市的3个区:第四区、第十一区和第十二区。这个广场和周边地区简称为“巴士底”。 立于广场中心的七月圆柱由路易-菲利普一世兴建于1833年到1840年,是为了纪念1830年的七月革命。其他显著的特征包括巴士底歌剧院、巴士底地铁站以及一段圣马丁运河。在1984年以前,歌剧院所在的地方,曾经是巴士底火车站。 这个广场经常举办音乐会或类似活动。巴士底的东北部拥有许多咖啡馆、酒吧、夜总会和音乐厅,夜生活颇为热闹。 由于这个广场具有相当的历史意义,也经常用于政治示威,包括大规模的2006年3月28日法国劳工抗议。 在巴士底广场交汇的道路有圣安托万路、圣安托万市郊路、亨利四世大道、里昂路、勒努瓦大道、博马舍大道等。.
查看 法國七月革命和巴士底广场
巴黎
巴黎(Paris)是法國的首都及最大都市,同時是法蘭西島大區首府,為法國的政治與文化中心,隸屬法蘭西島大區之下的巴黎省(編號第75省;僅轄有1個同名市鎮)。目前的巴黎市轄區範圍大致為舊巴黎城牆內(環城大道內側),依照發展歷史共分成20個區,自從1860年代開始就沒有重大變化。截至2011年為止,巴黎市内人口超過225萬,的人口則逾1,229萬,是歐洲最大的都會區之一。 巴黎在近1,000年的時間内是西方最大的城市,也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16世紀至19世紀期间)。目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之一,在教育、娛樂、時尚、科學、媒體、藝術、金融、政治等方面皆有重大影響力,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大都会之一.
查看 法國七月革命和巴黎
巴黎高等師範學院
等师范学院(École normale supérieure),也译作高等師範学校,簡称巴黎高师(ENS Paris或Normale sup或ENS Ulm),位于巴黎乌尔姆路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它是世界上高等师范学校中最古老的一所。如同國家行政學院,巴黎高師也沒有頒發學位的權利,學生必須透過合作大學的註冊學籍,來取得該大學頒發的學位。现为(PSL)的成员之一。 擁有法國國籍的入學學生可獲得4年免費教育,及準公務員身分,並享有公務員津貼,畢業後需服務於國家單位至少6年,期間分別為4年工作,及2年帶薪假期的安排。如不願意進入公務體系,則必須支付學費及已領取的津貼。 ENS位于巴黎五区的乌尔姆路,受部长直接管理。物理学家于2012年接替了哲学家担任校长。其学生和校友被称为“高师人”(normaliens),Normalien一词通常是指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的新老“学生”,即学校章程中指明的、通过口试和笔试选拔的学生。高师里还有一些通过审核材料而选拔的“自由听课生”,他们不包含在normalien之列,一般所謂「高師人」,僅指那些具有準公務員身份的學生,通常外國學生也不在高師人之列。 一般高師人畢業後多任教職,学校1987年8月26日的章程中写到,“通过高水平的科学与文化教育,学校培养的学生将从事基础或应用科学的研究、大学、预科班、中学的教学,以及国家、地方、公共机构或企业的行政管理”。 作为高等师范学校網路的起源,坐落在乌尔姆路上的这所学校如今已跻身欧洲最负盛名的教育机构之列。学校通过全国最富选拔性的竞考之一——大學校竞考来录取新生,同时也招收国际学生。《泰晤士高等教育》对学校的介绍是这样的:.
七月王朝
七月王朝(Monarchie de Juillet;July Monarchy),又称奥尔良王朝,始于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至1848年法国革命(法國二月革命)后被第二共和国取代。 1830年代初,资产阶级和自由主义者在两院中均取得优势,1830年, 议会试图通过不信任投票罢免保守派内阁。而身为保守主义者的国王查理十世因而试图发动政变保护保守派政权。因此自由派发动七月革命,法国国王查理十世流亡英国。查理十世指定香波堡伯爵亨利(1820年—1883年)為繼承人,然而亨利并未继位。奥尔良公爵路易·菲利浦(大革命时期的改革派贵族,路易·平等之子)依靠资产阶级的支持登上王位,史称奥尔良王朝。.
查看 法國七月革命和七月王朝
世界史年表 (16世纪-19世纪)
*1501年:西班牙人首次抵達巴拿馬,直布羅陀併入西班牙版圖。.
亨利 (尚博伯爵)
亨利五世(Henri V de France,),全名亨利·查理·斐迪南·玛丽·迪厄东內(Henri Charles Ferdinand Marie Dieudonné),或稱亨利·阿图瓦(Henri d'Artois),有名无实的法国国王,从1844年起成为法國王位正统派的拥立对象。 亨利是查理十世(当时还是阿图瓦伯爵)的次子贝里公爵查理·斐迪南和那不勒斯和西西里公主卡罗丽娜唯一的儿子,他也是两西西里国王弗朗切斯科一世的外孙。在他出生前7个月,他的父亲在巴黎遇刺身亡,亨利是他的遗腹子。亨利也是路易十五系最后的合法男嗣。.
庇護八世
教宗庇護八世(Pius PP.,),原名Francesco Saverio Castiglioni,於1829年3月31日 - 1830年12月1日出任教宗。 他出生於教宗國欽戈利地區,他在那裡學習了教會法規。並且在1800年晉升為Montalto地區主教。在他拒絕發誓忠誠拿破崙之後,他被俘虜到法國,但隨後而來是法蘭西第一帝國的滅亡,他在1816年晉升為樞機主教。 他以後擔任各種各樣的高級職務,在教宗利奧十二世逝世後,在秘密會議的教宗選舉中,當選成為教宗。采取教宗庇護八世為自己的封號後,他進行了教會改革。 在1829年5月24日,他發布了Traditi humilitati nostrae通諭。在1830年3月25日Litteris altero摘要中,他譴責了聖經會社和秘密協會。在他發布通諭期間,英國通過了舊教解禁法案,以及法國發生了七月革命。他支持路易·菲利蒲為法國國王(因為他維護教會的獨立和自主)。教宗庇護八世容忍了德國婚姻混雜的情況,但反對愛爾蘭和波蘭自由化的傾向。 由於庇護八世在位不足兩年就逝世,謠言他被毒害了。後來秘密驗屍,驗屍結果在他死亡後一個世紀才被公開,從被損壞的肝臟組織顯示,謠言是正確的,他的確是被毒害。.
查看 法國七月革命和庇護八世
弗朗索瓦-勒内·德·夏多布里昂
弗朗索瓦-勒内·德·夏多布里昂(法语:François-René de Chateaubriand,)是法国十八至十九世纪的作家,政治家,外交家,法兰西学院院士。出生于法国布列塔尼伊勒-维莱讷省的圣马洛市。拿破仑时期曾任驻罗马使馆秘书,波旁王朝复辟后成为贵族院议员,先后担任驻瑞典和德国的外交官,及驻英国大使,并于1823年出任外交大臣。著有小说《阿拉达》、《勒内》、《基督教真谛》,长篇自传《墓畔回忆录》等,是法国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
德意志统一
德意志统一发生于1871年1月18日。法国于普法战争中战败投降之后,德意志诸侯于此日来到法国凡尔赛宫镜厅,加冕普鲁士国王威廉为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一世,德意志诸国正式在政治上和行政上统一为民族国家。事实上在很早之前德语人口即已通过贵族之间正式与非正式的联盟逐渐联合起来。自神圣罗马帝国解体(1806年)和拿破仑战争期间民族主义崛起,贵族之间便不断尝试进行联合,但由于各自利益关系不一致,这一联合过程频繁受阻。 德意志的统一还暴露了新国家在宗教、语言、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巨大内部差异,表明1871年的统一仅仅是长期联合过程中的一个时间节点而已。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常稱“全德意志人民的皇帝”,通讯中称“德意志”,而在帝国内高等贵族也称为“德意志诸侯”,统领着在查理大帝崛起之前(800年)便已经存在的东法兰克独立君主制小国。这一领土多山,人口相对隔离,在如此长的时间之内发展出了基于文化、教育、语言和宗教上的诸多差异。但19世纪的德意志同时也和全世界一样,在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之下更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德意志人民的神圣罗马帝国曾拥有超过500个诸侯国,而在第三次反法同盟战争后,皇帝弗朗茨二世宣布退位(1806年8月6日),改称奥地利帝国皇帝,帝国事实上解体。帝国的解体导致了法律、行政和政治上的混乱,但旧帝国德语地区的人民仍然保有共同的语言、文化和法律传统,而这一传统也通过参与法国大革命战争和拿破仑战争的共同经历而得到了巩固加强。这些独立国家有各自的统治阶级、封建制度、传统以及地方法律。欧洲自由主义思潮挑战了王朝制度和专制制度下的社会和政治结构,为统一提供了思想上的基础;这一思想的德意志版本强调了一个地区内的人民传统、教育和语言统一的重要性。经济上,普鲁士于1818年创立关税同盟,并于日后扩张至全德意志邦联中,减少了各国间的竞争。新的交通运输方式为公务和娱乐提供了便利,在中欧推动了德语使用者之间的联系,但有时也带来一定的冲突。 在拿破仑战争之后,1814-15年的维也纳会议建立了外交上的势力范围体系,支持奥地利在中欧的霸权。然而维也纳的与会者却没有意识到普鲁士在德意志诸国中实力日益增强,因此也没有预料到日后普鲁士将会就德意志的领导权问题向奥地利发起挑战。这一“德意志二元”问题为统一提出了两个方案:“小德意志方案”,即没有奥地利的德意志;“大德意志方案”,即有奥地利的德意志。 对于普鲁士首相奥托·冯·俾斯麦本人是计划将1866年北德意志邦联扩大并包含所有德意志国家,从而建立一个统一体,还是仅仅希望扩张普鲁士王国的国际力量,史学界存在争议。史学家认为俾斯麦的“现实政治”以及其他的一些因素导致了一系列近代政治制度的建立,并推动了19世纪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关系的重组。对丹麦和法国民族主义的回应为德国统一提供了问题的聚焦点。在三场区域战争中的军事胜利(尤其是普鲁士的胜利)推动了统一的热情,增强了民族的自尊。这一经历与拿破仑战争中的共同成功遥相呼应(尤其是1813-14年的解放战争)。在没有奥地利的德意志建立起来之后,二元的问题至少在短期内得到了解决。.
查看 法國七月革命和德意志统一
德意志邦聯
德意志邦联(;1815年6月8日—1866年8月23日)是在1815年根据维也纳会议而成立的一个松散组织,目的是团结在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被废除后余下的德意志邦国。.
查看 法國七月革命和德意志邦聯
克勞德·皮爾林·維克托
克劳德·维克托-佩朗,第一代贝卢诺公爵(Claude Victor-Perrin, First Duc de Belluno;)法国革命战争和拿破仑战争期间的军人和军事指挥官,1807年被拿破仑授予法国元帅。.
克萊門斯·梅特涅
克萊門斯·文策爾·馮·梅特涅(Klemens Wenzel von Metternich,)德意志出生的奥地利政治家,亦是所在时代最重要的外交家之一。梅特涅生於科布伦茨的贵族家庭。父亲也是外交家。梅特涅曾就讀斯特拉斯堡大学和美因茨大学,见证过1790年利奥波德二世和1792年弗朗西斯二世的加冕礼。在英格蘭短暂游歷後,他被任命為尼德蘭公使,然就任第二年尼德蘭即被法國占领。 1795年與第一任妻子爱麗諾·馮·考尼特斯结婚,這段婚姻助他躍入维也纳社交圈。1825年原配夫人過世,1827年與男爵夫人安托瓦内特·来卡姆(Antoinette Leykam)结婚,她於1829年逝世;後又與伯爵夫人梅兰妮·西奇·费拉里(Melanie Zichy-Ferraris)於1831年结婚,她先梅特涅5年過世。1801年任奥地利驻萨克森公使,1803年任驻普鲁士公使,1806年改任驻巴黎公使。1809年任奥地利帝国外交大臣。 梅特涅之子理查德·冯·梅特涅也是出色外交家。他十二個婚生和非婚生的孩子多數沒他活得長。他是保守主义者,热衷维护大国均衡策略,尤其反对俄国对中欧的领土扩张,并力图削弱奥斯曼帝国。他讨厌自由主义并致力防止帝国崩溃,例如他强行镇压在北意大利和德意志的民族主义叛乱;在国内他也推行相同的政策,他建立大范围的间谍网络和检查制度来维續动荡的局面。类似政策在他的策划下在德意志各邦得以推行,此即著名的卡尔斯巴德法令。 1809年任奥地利帝国外交大臣直至1848年革命被迫下野為止,他任内首要工作是缓和奥地利與法國的關係。他促成奥地利公主,女公爵瑪麗·路易莎與拿破倫的婚姻。然不久後,作為外相他推動奥地利加入第六次反法同盟,代表奥地利签署了枫丹白露条约,流放拿破倫。他是後拿破倫時代欧洲列强组成的维也纳会议(1814年9月-1815年6月)之主席。帝国在1813年10月授予他親王頭銜。“梅特涅体系”維繫着奥地利、俄国、普鲁士联盟十数年之久。这是梅特涅在奥地利外交上的最高峰。此後,梅特涅逐渐被國际外交邊缘化。 1821年他擔任首相,歷經兩朝(弗朗西斯二世和他兒子费迪南一世)直到1848年费迪南一世遜位。此後,他经歷伦敦到布莱顿再到布鲁塞爾的短暂流亡生涯,1851年他再一次回到维也纳宫廷,成为费迪南一世的继任者——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的顾问。1859年梅特涅逝世,享年86岁,乃同时代知名政治家之最。 歷史上對梅特涅政策褒贬不一,支持者认为他引领的“梅特涅时代”避免了欧洲大战,其外交才能有目共睹,他使得欧洲列强難以察覺奥地利军事、经济外强中乾的事實。他反对沙俄帝国野心的决策也被视为政绩。他因召開維也納會議重整歐洲秩序,撲滅歐洲革命之火,被封上「消防隊長」的稱號。反对者認为,他坚持病态的保守主义政策仅仅是出于他的虚荣心和不犯错主义,他们认为梅特涅本可以为奥地利做得更多,而不是在1817年通过行政改革来镇压德意志的民族主义思想,这使得最终德國在普魯士而非奧地利主導下統一。另有史学家指出,梅特涅事实上并没有多大实权,真正的权力都在哈布斯堡君主手里。 1812年12月拿破仑在侵俄战争中失败后,梅特涅在1815年积极参加建立神圣同盟,他是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的核心人物,是复辟势力总代表,积极主张镇压欧洲各国革命。1821年5月,他任奥地利首相。1848年3月,奥地利爆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要求实行宪政。梅特涅被迫辞职,亡命英国,1849年迁居比利时,1851年返回奥地利,任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的顾问。 伯克的保守主义思想很大程度地影响了梅特涅。他的整个政治生涯,都是在对国家制度的亲切关怀和对传统权威的适度尊重中,寻找政治生活一切崇高而美好的事物的源泉。梅特涅对于欧洲的眼光也同样朝这个方向推进。梅特涅眷恋着旧秩序,殚精竭力地在各国之间玩弄权术,见风使舵,以期达到他渴望的一成不变。而事实上,他的大国均势政策,在他手中行之有效,以致落后的奥地利能一度跻身于欧洲强国。维也纳体系在旧秩序的气味中摇摆而至于平衡。.
玩酷人生
《玩酷人生》(Viva la Vida or Death and All His Friends,通常简称为)是英国摇滚组合酷玩乐队的第四张录音室专辑,由Parlophone发行于2008年6月12日。專輯的名稱来源西班牙語中的一句短语,意思是“活在当下”、“生活万岁”。从歌词上来看,这张专辑表达的主题包含了爱、生活、死亡与战争。 专辑录制于2007年6月到2008年4月期间,、、和布莱恩·伊诺参与了专辑的制作。这张专辑是伊诺第一次制作的酷玩乐队的专辑,也是长久以来第一次没有参与酷玩乐队专辑制作的专辑。因为伊诺要求专辑中的每首歌曲听起来都要有不一样的感觉,乐队便强迫自己去探索新的风格,所以该专辑的发行日期也就一次次地推迟了。专辑的封面是欧仁·德拉克罗瓦创作的描绘法国七月革命的《自由引导人民》。 《玩酷人生》是一张乐评和商业成绩都很成功的专辑。专辑中有五首歌曲作为商业单曲发行:《》和《-zh-cn:生命万岁; zh-tw:玩酷人生-》发行于2008年5月;《》和《》发行于2008年11月;《》发行于2009年11月。《--》成为了乐队第一支登顶英美两国单曲榜的歌曲。专辑在2009年格莱美奖上获得了“最佳摇滚专辑”奖项以及“”的提名,并成为了2008年销量最高的专辑。截至2011年,专辑销量已超过1,000万。2008年11月25日,《玩酷人生》发行了包含迷你专辑《进行曲》的豪华版,其中包含了另一首热单《》。.
查看 法國七月革命和玩酷人生
玛丽安娜
玛丽安娜(法语:Marianne),是法兰西共和国的国家象征。就其外延意义而言,她还是自由与理性的拟人表现。与代表法兰西民族及其历史、国土与文化的“高卢雄鸡”相对,玛丽安娜代表了作为一个政治意义上的国家(state)的法国以及她的价值观念。她的形象遍布法国各地,还常常被放置在市政厅或法院显著位置。她的形象被雕刻成了一座铜像,矗立在巴黎的共和国广场(Place de la République)上,以象征“共和的胜利”。她的形象不仅在国家政府机关的印章以及法国的邮票上出现,还被刻在了法國的歐元硬幣上,在已经退出流通的法郎上也有她的身影。玛丽安娜是法兰西共和国最为著名的象征之一。 关于玛丽安娜形象的起源,至今说法不一。说法之一认为玛丽安娜源自艺术家奥诺雷·杜米埃在1848年创作的抚育罗穆卢斯和瑞摩斯的母亲形象。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她的形象来自于雕塑家弗朗索瓦·吕德在七月王朝时期创作的凯旋门的浮雕上高唱《马赛曲》、愤怒的女武士。无论如何,玛丽安娜都已然成为了法国的象征。作为共和制度的人格象征,她的形象常常被用来指代共和派,也屡屡遭到反对共和的人士的讽刺和侮辱。尽管玛丽安娜与高卢雄鸡都是常见的法国象征,但他们都未能享受官方地位:根据法国宪法(Constitution française)第二条的规定,法国的唯一官方象征是法国国旗。.
查看 法國七月革命和玛丽安娜
現有王位覬覦者列表
有王位覬覦者列表是一個理論上有權宣稱擁有王位或想要擁有王位的人物列表;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的王位繼承者(或王室成員後代)儘管沒有宣稱/已放棄繼承權,但按照過去法律依然被視為可能繼任者。.
神圣同盟
圣同盟()是拿破仑帝国瓦解后,由俄罗斯、奥地利和普鲁士三个君主制国家的国王于1815年9月26日在巴黎会晤时建立的一个同盟。欧洲大多数国家后来参加了这个松散的政治组织。.
查看 法國七月革命和神圣同盟
第二代格雷伯爵查爾斯·格雷
二代格雷伯爵查爾斯·格雷,KG,PC(Charles Grey, 2nd Earl Grey,),英國輝格黨政治家,曾任英國首相。他於1806年至1807年期間以霍威克子爵(Viscount Howick)為稱呼。.
篡位
篡位是一個貶詞,通常用來形容不合法地或有爭議地在君主制下奪取王位(皇位/帝位)的權力;或者一個人不是透過繼承王位來成功成為君主;或者任何人違反憲法而行使權力,都屬於篡位。篡位也可伸延到在一個人在他的權力或管轄權(權限)以外,作出超越權限的公務行為。.
查看 法國七月革命和篡位
米格爾一世 (葡萄牙)
米格爾一世,(),第三十位葡萄牙國王(1828年-1836年)。 他是葡萄牙國王若昂六世的第三子,母親是西班牙的卡洛塔。佩德羅四世之弟、前任國王瑪麗亞二世的叔父及未婚夫。若昂六世曾斷言因與其妻子不和而在米格爾出生前的兩年半間除了官方場合外沒有接觸,所以有傳言說米格爾是其妻的私生子。.
热米·约瑟夫·伊西多尔·埃格泽尔芒
热米·约瑟夫·伊西多尔·埃格泽尔芒,第一代埃格泽尔芒伯爵(Rémi Joseph Isidore Exelmans, 1st Comte Exelmans) 法国革命战争和拿破仑战争时期的军人,法国元帅。 出生在巴勒迪克,他在16岁进入了军队,志愿到默兹的法国革命军队第3营(1791),1797年晋升中尉军衔。 在意大利战场,1799年4月他获得龙骑兵上尉军衔。1801年他成为若阿尚·缪拉的副官。在法兰西第一帝国,他陪同缪拉在对战第三和第四反法联盟(在奥地利、普鲁士和波兰,1805 - 1807)。在奥斯特利茨战役中晋升上校,艾劳战役(1807年)中晋升准将。 1808年,埃格泽尔芒陪同缪拉到西班牙,6月他被派去参加邦·阿德里安·让诺·德·蒙塞元帅指挥的攻击瓦伦西亚的战役。后他被西班牙游击队俘虏,关押在瓦伦西亚,随后被移交到英国,然后送往英国囚禁。1811年他重获自由,回到那不勒斯,缪拉任命他为马术大师(grand-master of horse)。拿破仑入侵俄国前夕,埃格泽尔芒重新加入法国军队,在博罗季诺战役战场上赢得少将军衔(Général de Division)。 从莫斯科撤退后,1813年他获得法国荣誉军团勋章大军官勋位。波旁王朝复辟,他保留在军队的位置。1815年2月他与缪拉关系而被指控,但后来被无罪释放。滑铁卢战役中他指挥第二骑兵团。在巴黎一战中,在他的指挥下,摧毁了普鲁士轻骑兵旅。 波旁王朝复辟后,他在荷兰南部和拿骚流亡多年,直到1819年他被召回法国。1828年,他被任命为骑兵监察长,1830年七月革命后,他收到了来自国王路易·菲利普送来的大十字法国荣誉军团勋章,并重新成为法国贵族。 1848年的革命,埃格泽尔芒是路易·拿破仑的支持者,在他的漫长而卓越的军事生涯中,1851年他终于获得法国元帅的最高荣誉头衔。1852年6月22日他从马上跌落而去世。.
無套褲漢
無套褲漢(sans-culotte,),字面意思是“沒有裙褲”)又稱長褲漢,是下階層的老百姓,在舊制度下生活品質極差的群眾成為響應法國大革命激進和好戰的廣大參與者。.
查看 法國七月革命和無套褲漢
革命和叛亂列表
這是一個歷史上世界各地革命和叛亂的列表。.
西莫恩·德尼·泊松
西莫恩·德尼·泊松男爵(Siméon Denis Poisson,法语,),法国数学家、几何学家和物理学家。.
馬賽曲
《馬賽曲》(La Marseillaise)是法國國歌,又譯名《馬賽進行曲》。詞曲皆由克洛德·約瑟夫·魯日·德·李爾在1792年4月25日創作,當時正值法國大革命期間,法國向奧地利宣戰,他在該日晚間於當時斯特拉斯堡市長德特--希家中創作該曲,並題名為《萊茵軍團戰歌》(Chant de guerre de l'Armée du Rhin);同年8月10日,來自馬賽的前赴巴黎支援杜樂麗起義時高唱此歌而得現名,亦因此風行全法。1795年7月14日,國民公會宣布定此曲為國歌。 馬賽曲在拿破崙帝國時期失去了國歌地位,之後路易十八的波旁復辟時期更是被禁止。1830年七月革命再次為人傳唱,並由著名音樂家-zh-hans:柏辽兹;zh-hant:白遼士-進行管弦樂編曲,此成為後來官方指定的管弦樂版本。之後於拿破仑三世時期此曲又失去了國歌的地位,至1879年才由法兰西第三共和国重新定為國歌。此后的1946年以及1958年通過的法國憲法,皆定明馬賽曲為國歌。1871年存在的巴黎公社的国歌《公社马赛曲》与原曲曲调相同,但使用了不同的歌词。 此外,馬賽曲另有俄語詞譜版本,名為《工人馬賽曲》,曾在1917年俄羅斯二月革命後由俄國臨時政府定為俄國國歌,但隨即在十月革命後被《國際歌》取代。 清帝国改良派思想家、政论家王韬1871年在香港出版的《普法战纪》中第一次将馬賽曲翻译成中文,名为《麥須兒詩》。.
查看 法國七月革命和馬賽曲
议会大火
威斯敏斯特宫是中世纪的一座皇宫,同时也是议会所在地,它在1834年10月的一场大火中受到严重破坏。起因:1826年之前,英国财政部一直用一种木制计数棒来核算收支状况,后来这些木块便被随意扔在上议院下层的两个火炉中烧毁,导致穿过上议院楼下的两个烟囱管道起火,并顺着墙壁蔓延开来。 火势在大厦中迅速蔓延,并且发展成为伦敦自1666年大火至二战德国轰炸造成的火災之间最大的一次大火;许多人,包括诸多艺术家都在其画作中记录了这一重大事件。火灾持续了大半夜,烧毁了皇宫中的大部分地方,包括改建后的(当时的下议院会议召开地)和上议院,“国王厅”以及议长和下议院主事官的住所。 所幸的是伦敦消防局主管及时采取措施保住了威斯敏斯特大厅和旧议会所在地的一小部分地方。1836年, 查尔斯·巴里在激烈竞争中赢得了新皇宫的建造设计权。巴里和奥古斯塔斯·普金共同提出的设计方案将幸存下来的建筑容纳到新的建筑群中。这场竞争的结果也使得哥特风格成为当时国内建筑风格的主流,而后来这座新皇宫也因为它“卓越的普世价值”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查看 法國七月革命和议会大火
贾斯帕-古斯塔夫·科里奥利
贾斯帕-古斯塔夫·科里奥利或古斯塔夫·科里奥利(Gustave Gaspard de Coriolis,)是法国数学家、工程学家、科学家,以对科里奥利力的研究而闻名。 他也是首位将力在一段距离内对物体的效果称为“功”的科学家。.
贵族院 (法国)
贵族院(Chambre des Pairs)是法国议会的上议院。.
路德维希一世 (巴伐利亚)
路德维希一世(Ludwig I,1786年8月25日-1868年2月29日),全名路德维希·卡尔·奥古斯特(LUDWIG Karl August),巴伐利亚国王(1825年-1848年3月20日)。巴伐利亚第一任国王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长子,母为黑森-达姆施塔特公主奥古斯塔·威廉敏娜。1786年8月25日生于斯特拉斯堡。路德维希这个名字来源于他的教父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六。 1810年10月12日,当时还是王储的他与萨克森-希尔德伯格豪森公主特雷莎结婚,为这场婚姻在慕尼黑举行的庆祝活动演变成了一年一度的慕尼黑啤酒节(Oktoberfest)。1825年,路德维希的父亲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去世,他继承了他父亲的巴伐利亚王位。为了加快新增加的国土与原巴伐利亚国土的一体化,他在巴伐利亚国王的头衔前又附加了法兰克尼亚和施瓦本公爵的称号。 路德维希一世是一位古典艺术的爱好者。在他的王储时代,就开始收购艺术品,尤其是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珍宝,并与当时许多艺术大家保持联系。婚后不久,他倡议兴建了格里陶德博物馆(Glyptothek)用于展览他收藏的古希腊、古罗马雕塑。登基后他将慕尼黑建设成一个艺术的城市:他将当时著名的艺术家和建筑家如利奥·冯·克棱茨(Leo von Klenze,格里陶德博物馆的设计者)、彼得·冯·柯内留斯(Peter von Cornelius)等招揽至慕尼黑;修建了路德维希大道和慕尼黑王宫;1853年又兴建了新美术馆(Neue Pinakothek);并于1826年将巴伐利亚国立大学从兰茨胡特迁到了慕尼黑。现今慕尼黑的许多建筑都是路德维希一世时代的产物。 路德维希一世也鼓励工业的发展。他下令建造了德国的第一条铁路(1835年,从纽伦堡至菲尔特),取名“巴伐利亚路德维希铁路”(Bayerische Ludwigsbahn);随后建立了第二条,从路德维希港到贝克斯巴赫的“普法尔茨路德维希铁路”(Pfälzische Ludwigsbahn)。他还发起了连接美因河和多瑙河的路德维希运河的修建,从而将北海和黑海连接了起来。 路德维希一世执政之初,他的政治倾向较为宽松。路德维希一世支持希腊的独立战争,1832年,他的次子奥托被选为希腊国王。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以及欧洲革命运动日益发展后,他的政治倾向日益反动。普法尔茨人民与巴伐利亚当局的矛盾日益加深,于1832年在普法尔茨爆发了汉巴赫节起义。路德维希一世加强了书刊、信件的检查机制,这遭到了人民的普遍反对。与情妇罗拉·蒙特斯的绯闻加深了人民的反抗情绪。最终路德维希一世在1848年革命中被迫退位,让位给长子马克西米利安二世。 路德维希一世于1868年2月29日在法国尼斯去世,终年81岁。 路德维希一世与王后特雷莎有四子五女:.
路易-菲利普一世
路易-菲利普一世(Louis-Philippe Ier,),法国国王(1830-1848年)。又稱「路易腓力」。.
路易十七
路易十七,路易·夏爾(Louis XVII of France,Louis-Charles,),出生于凡尔赛,逝世于巴黎,是路易十六和他的王后瑪麗·安東娃妮特的第二个儿子。他出生后被封为诺曼底公爵。1789年,在其兄路易·約瑟夫·赛维尔·弗朗索瓦死后成为王太子,但他从未成为法国的真正统治者。.
查看 法國七月革命和路易十七
路易十九
路易十九(Louis Antoine d'Artois;),法國王族,阿图瓦公爵查理·菲利普(查理十世)之子,路易十五之曾孙,路易十六与路易十八之侄。 路易十九曾在威灵顿公爵军中效力,百日皇朝时被关进了监狱。路易十八复辟之后曾统军南征西班牙,1824年其父查理十世即位后被封为王太子。 查理十世即位后推行一系列反民主的政策,如清算军中曾为拿破仑效力的军人,恢复土地贵族的权力。这使他十分不得人心。在加上他对天主教的强烈热情和贵族政治的恶劣,引起人民的强烈敌意。1830年法国发生七月革命,7月31日,立法议会选举路易的远房堂叔奥尔良公爵路易·菲利浦为王国摄政,两天后查理十世退位,他被迫在向他的儿子路易的让位书上签字,流亡英国。而皇太子路易也在一份放弃王位的协议书上签字。这两个签字纯属形式,目的是为路易·菲利浦续位合法化,但这两个签字大概相隔了20分钟,所以在这20分钟里路易成为了法理上的法国国王,按法国君主排行,为路易十九世。 有趣的是,當時在場的紀錄者表示,路易十九在签字的时候曾哀求革命者:「至少也让我统治一个小时吧。」(Laissez-moi règner seulement une heure.),结果得到的回答是:「凭你?不可能!」(Vous? Sûrement pas!) 路易十九放弃王位后流亡到意大利,最终死在那里。 路易十九的妻子是他伯父路易十六的女儿玛丽·特丽莎,也就是他的堂妹。他们没有子女。.
查看 法國七月革命和路易十九
路易十八
路易十八(),法國國王,是路易十六的弟弟,封普羅旺斯伯爵。其姪路易十七在狱中被保王党奉为国王。1795年,路易十七死于狱中,路易十八被奉为继承人。但由1795年至1824年在位期間,他有一大段時間並未居住在法國國內,實際在位約十年(1814-1824年),當中約三個月短暫流亡。.
查看 法國七月革命和路易十八
路易吉·凱魯比尼
里亚·路易吉·卡洛·泽诺比奥·萨尔瓦多·凯鲁比尼(Maria Luigi Carlo Zenobio Salvatore Cherubini,) 是一位出生於意大利、在法國渡過其大部分創作生涯的作曲家,以創作歌劇和基督宗教聖樂著名,曾任杜伊勒里宫皇家劇院音樂總監,法國王室音樂總監,還有巴黎音樂學院院長。貝多芬認為凱魯比尼是自己同輩當中最偉大的作曲家。.
路易·阿方索 (安茹公爵)
安茹公爵波旁的路易·阿方索(Louis Alphonse Gonzalve Victor Emmanuel Marc de BourbonEilers, Marlene A. Queen Victoria's Descendants.
路易六世·亨利·德·波旁 (孔代亲王)
路易六世·亨利·约瑟夫·德·波旁(Louis VI Henri Joseph de Bourbon-Condé,),最后一代波旁-孔代家族出身的孔代親王(1818年-1830年)。.
黑森选侯国
黑森選侯國原為黑森-卡塞爾伯國(Landgrafschaft Hessen-Kassel),在1803年時由拿破崙提升為選侯國;當神聖羅馬帝國於1806年終結後,黑森君主仍保留了選侯的頭銜,即便已經沒有皇帝可選。1807年,黑森選侯國在提爾西特條約(Treaties of Tilsit)中被併入西發里亞王國(Kingdom of Westphalia),直到維也納會議後才得以恢復。選侯國由數個分散在法蘭克福(Frankfurt)以北的領地組成,面積約有9,580平方公里(3,699平方英哩),在1864年時有人口745,063人。.
查看 法國七月革命和黑森选侯国
阿方索 (安茹及加的斯公爵)
西班牙大公、安茹及加的斯公爵阿方索(Alphonse de Bourbon;),本名阿方索·海梅·馬爾塞利諾·曼努埃爾·維克多·瑪利亞·德·波旁-达姆皮埃爾(Alfonso Jaime Marcelino Manuel Víctor María de Borbón y Dampierre),是波旁王朝的王室成員,生前被擁戴為法國國王,稱阿爾方斯二世(Alphonse II)。.
阿方索十三世
阿方索十三世(Alfonso XIII,),全名阿方索·萊昂·費爾南多·瑪莉亞·海梅·伊西德羅·帕斯夸爾·安東尼奧·德·波旁—哈布斯堡-洛林(Alfonso León Fernando Maria Jaime Isidro Pascual Antonio de Borbón y Habsburgo-Lorena),波旁王朝的西班牙国王(1886年-1931年),阿方索十二世的遗腹子。1902年成年前,由他的母亲玛丽亚·克里斯蒂娜摄政。 阿方索十三世统治时期发生的最重要事件是美西战争。在这场灾难性战争中,西班牙被新兴强权国家美国彻底击溃,丧失菲律宾和所有美洲领地。 1909至1911年,阿方索十三世的统治为一系列革命运动所困扰,其中尤以在马德里和巴塞罗那发生的革命活动最为剧烈。民众打出推翻君主制的旗号。阿方索十三世在舆论压力下,在立法、教育和宗教等多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阿方索十三世保持中立政策,从而使衰弱的西班牙免于战火。 在阿方索十三世支持下,米格尔·普里莫·德·里韦拉将军于1923年9月13日建立了独裁政权。从那时起到1930年,阿方索十三世实际上是依靠这个为人民所厌恶的独裁者维持国王的地位。1931年西班牙爆发了革命,里韦拉政权被推翻。革命的结果是西班牙第二共和国的建立。阿方索十三世被迫退位并逃亡。他在流亡生活中于罗马逝世。在西班牙,佛朗哥下令全国哀悼三天。.
自由女神像
自由女神像(Statue of Liberty)又名自由照耀世界(Liberty Enlightening the World,La Liberté éclairant le monde),是一座位于美国纽约纽约港自由島上的巨型新古典主义塑像。这座塑像由弗里德利·奥古斯特·巴特勒迪设计,由居斯塔夫·埃菲尔建造,于1886年10月28日落成,是法国共濟會送给美国分部的礼物,在自由女神的基座上刻有共濟會的標誌。塑像人物是一位身穿长袍的女性,代表罗马神话中的自主神,她右手高举火炬,左手的册子上用罗马数字写有美国独立宣言的签署日期:“JULY IV MDCCLXXVI”(1776年7月4日),脚下还有断裂的锁链。这座塑像是自由和美国的象征,对外来移民展现出欢迎信号。 法国法学教授和政治家曾于1865年表示,法国和美国人民应该共同制作美国独立的纪念品。他的这一想法可能是为了纪念南北战争以北军胜利、奴隶制寿终正寝结束。巴特勒迪正是因为受到拉沃拉叶的启发而开始设计这座塑像,但由于当时法国在政治形势上陷入困境,因此塑像的建造工作一直到1870年代初才展开。1875年,拉沃拉叶提出法国为塑像注资,美国则提供场地并制造底座。巴特勒迪在雕塑全部设计好以前就完成了其头部和高举火炬的手臂,这些部分还在国际博览会上展出用于宣传。 1876年,神像举起火炬的手臂在费城展出,再从1876到1882年在纽约麦迪逊广场展出。筹款的进展非常缓慢,其中又以美国为甚,到1885年时,底座的建设仍然受到缺乏资金的威胁。《》出版商约瑟夫·普立兹发起捐款,吸引了超过12万人捐助,不过大部分捐献金额都不到一美元,这一项目才得以完成。塑像在法国建成,再装船跋涉重洋运抵当时的贝德罗岛,装到已经完成的底座上。塑像完成之际,纽约举行了历史上的首次,美国总统格罗弗·克利夫兰主持了落成仪式。 自由女神像起初由负责管理,1901年管理权移交战争部,1933年,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开始负责塑像的维护和管理工作。1938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塑像都因翻新工程暂停向公众开放。1980年代初,塑像出现严重老化,必须加以重大修复,因此塑像于1984年至1986年关闭,将火炬和大部分内部结构替换。2001年的九一一袭击事件后,塑像出于安全和保安方面原因再度关闭,其底座于2004年重新开放,而塑像则要到2009年才开放,还对能够登上王冠的游客人数设了限制。包括底座和地基在内的整座塑像之后又关闭了一年,直到2012年10月28日再度开放,目的是安装辅助楼梯等安全保障,自由岛在这期间一直保持开放。不过就在塑像重新开放次日,自由岛因飓风桑迪的影响导致关闭,于2013年7月4日再次开放。出于安全方面考量,火炬周围的阳台自2016年起就不再面向公众开放。.
查看 法國七月革命和自由女神像
自由引导人民
《自由領导人民》(La Liberté guidant le peuple)是法国浪漫主義畫家歐仁·德拉克洛瓦(Eugène Delacroix)為紀念1830年法國七月革命的作品。此画最早在1831年的巴黎沙龙(Salon de Paris)上展出,而后被巴黎羅浮宫收藏至今。 《自由領导人民》曾经出现在法国政府1980年推出的邮票上,也曾经被印入1983年版的100法郎钞票。.
雨傘人
傘人()是指在香港雨傘革命期間所拍攝的照片人物,後來引申至泛指參與雨傘革命及香港民主運動的抗議群眾。.
查看 法國七月革命和雨傘人
查尔斯·德勒克吕兹
路易斯·查尔斯·德勒克吕兹(Louis Charles Delescluze,),巴黎公社领导人之一。.
查理十世 (法兰西)
查理十世(法语:Charles X;),本名查理-菲利普(法语:Charles-Philippe),是法国波旁復辟后的第二个法兰西及纳瓦尔国王(1824年8月16日–1830年8月2日在位)。他是路易十五的孙儿、路易十六的弟弟,歷經路易十六、路易十七、路易十八三位短暫的法国波旁復辟王之後,67歲(1824年)時才继承王位。由于他对天主教的强烈热情和贵族政治的厌恶,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引發1830年七月革命,查理被迫逊位,流亡英國。.
查理·波旁
查理·德·波旁,樞機主教(Charles de Bourbon,Cardinal,)是法国贵族、波旁家族的元老,樞機主教,多數天主教徒眼中名義上的法國國王(1589-1590年),稱號「查理十世」。因為他未正式登基加冕且有爭議(新教徒不承認他而承認其侄亨利四世),一般把查理十世定義為19世紀波旁復辟後的第二任法國國王(1825年登基、1830年七月革命被推翻)。.
查看 法國七月革命和查理·波旁
杜伊勒里宫
杜伊勒里宫(Palais des Tuileries)曾是法国的王宫,位于巴黎塞纳河右岸,於1871年被焚毁。.
查看 法國七月革命和杜伊勒里宫
杜樂麗花園
杜樂麗花園(Jardin des Tuileries)是法國巴黎一座對外開放的庭園,位於羅浮宮與協和廣場之間。杜樂麗花園是由王后凯瑟琳·德·美第奇於1564年時為了興建杜樂麗宮所設計的。杜樂麗花園於1667年首次對外開放,並在法國大革命後成為公園。從19世紀開始,杜樂麗花園成為巴黎人民休閒、散步及放鬆心情的場所。.
查看 法國七月革命和杜樂麗花園
梅杜薩之筏
美杜莎之筏(Le Radeau de La Méduse;The Raft of the Medusa)是法國浪漫主義畫家西奥多·杰利柯(1791─1824)在1818年─1819年間畫的油畫。这幅畫是在他27歲時畫的,之後成为法國浪漫主義的標誌。这幅畫的尺寸是491厘米×716厘米。这幅畫描绘了法國海軍的巡防艦沉没之后生還者的求生場面。这場海難發生于1816年7月5日毛里塔尼亞附近的海域,海難當時至少有147人生還,起先是在一隻自製的木筏上面漂流,但是13日后被救起时仅有15人倖存,期間他们缺少食物和饮水,甚至有人吃尸体来维持生命。導致这場海難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美杜莎号的船長失職無能,而这位船長是法國復辟王朝任命的,因此这一事件後來變成國際醜聞。不過實際上,任命貴族做船長是法國海軍內部的慣例,當時的路易十八無權任命船長,也並無直接參與入这一事件。 在選題上,畫家之所以选择这個發生了没有几年的著名悲劇,是想引发大眾輿論關注,來發展他的绘画事業。在正式成画前,他做了大量對这次海難的調查,同時在绘畫前亦畫了多次草稿。他採訪了其中兩個倖存者,复制了木筏的精細模型,前往醫院、太平間,去觀察死屍的色澤、紋理同埋人死時的樣子。正如畫家所料,这幅畫在1819年在巴黎展覽第一次展出時,就引起了很大關注,褒贬不一。尽管如此,这幅畫仍搏得國際名聲,今日被认为是法國绘画史上早期浪漫主義的開路先鋒。 雖然《美杜莎之筏》有傳統歷史畫的元素,不過其選題引人關注、畫風戲劇,这都打破了當時新古典主義的教條約束。这幅畫在第一次亮相後幾乎立即爲畫家贏得廣泛注意,之後这幅畫在倫敦展出。其影響可以在之後的欧仁·德拉克罗瓦、约瑟夫·玛罗德·威廉·特纳、居斯塔夫·库尔贝、爱德华·马奈等的畫作中明顯見到。在畫家32歲死后,这幅画成为卢浮宫的收藏品。.
查看 法國七月革命和梅杜薩之筏
比利時獨立
比利時革命(Belgische Revolutie;Révolution belge;或稱作比利時獨立)是比利時人受1830年法國七月革命的鼓勵,反抗在1815年維也納會議上強行合併荷蘭及比利時兩國的決定,爭取比利時獨立及成立自由主義政府的革命,成功地讓比利時在列強同意下獨立,影響了當時歐洲其他地區的革命爆發。.
查看 法國七月革命和比利時獨立
波旁复辟
波旁復辟(Bourbon Restoration),史稱復辟王朝。是指在(1814年-1830年)期間,波旁王室在法國復辟,重建統治的時期。這段時期中間穿插了拿破崙一世的百日政權。波旁復辟為法國帶來一個立憲政府,而非以往的君主專制統治。這段時期代表著一場劇烈的保守主義反擊,以及羅馬天主教會試圖在法國政治重建影響的努力。 第六次反法同盟軍隊戰勝拿破崙後,在1814年4月將波旁王室的路易十八扶植為法國國王。隨即起草一部憲法,稱為《1814年憲章》(Charter of 1814)。憲章雖表明所有法國人在法律面前平等,但仍然為國王保留大量特權。國王仍然是國家的最高領導者,有權指揮陸海軍、宣戰、締結條約、委任所有公共行政的職位,以及有權為法律執行和國家安全而制訂必須的法例。不過整個波旁復辟統治時,路易十八遠較其繼承者查理十世更自由,而路易亦傾向於較中庸的內閣。 路易十八在1824年9月逝世,由其弟弟查理十世繼任法國國王。查理十世一改路易十八的中庸統治作風,追求更進一步的保守統治。他的極端保守法例,如1825年的《反褻瀆法》(Anti-Sacrilege Act),使他受到國民的反對。查理十世及其官員後來推行《七月法令》(July Ordinances),試圖操控1830年的大選結果,結果卻反而觸發了七月革命出現。在8月2日,查理十世逃離巴黎,並且退位,由亨利五世名義上繼位。亨利五世的虛名維持至8月9日,當日法國眾議院(Chamber of Deputies)宣佈當時攝政的路易-菲利普一世為法國人民的國王(King of the French),至此法國踏入七月王朝的統治。.
查看 法國七月革命和波旁复辟
波旁王朝
波旁王朝(Maison de Bourbon,)是一個在歐洲歷史上曾斷斷續續地統治納瓦拉(1555-1848)、法國(1589-1792、1815-1830)、西班牙(1700年至今)、那不勒斯與西西里(1734-1816)、盧森堡(1964年至今)等國和意大利若干公國的跨國王朝。由於其父系祖先為卡佩王室成員,因此亦稱卡佩王朝波旁分支。 值得一提的是,波旁王室的近代成員都以保守--著稱,因此在美式英語中,波旁一字成為對極端保守主義者的稱呼。波旁王朝的君主堪稱是历史上最为多灾多难的群体:亨利四世遭暗杀身亡,路易十三42岁便英年早逝,路易十六最终在一場大革命中被送上断头台。.
查看 法國七月革命和波旁王朝
法國二月革命
法國二月革命(;)是1848年歐洲的革命浪潮的重要部分之一,法國人民面對七月王朝的失政,成功推翻當時的法國國王路易腓力,鼓勵歐洲其他地區的革命運動,令十九世紀時由奧地利帝國首相梅特涅組織的機制受到進一步打擊。.
法國歷史
根据考古發现,法国曾誕生过舊石器時代的阿布维利文化,而巴士克人有可能為這些遠古居民的後裔。 最早記載關於高盧地區(即今法國)的人民的文獻資料是用希臘語寫成的。但這些修昔底德所寫,關於腓尼基殖民者在前600年左右建立馬薩利亞(Massalia,今马赛)的資料也只限於粗略的介紹,而沒有指出更明確的地理位置。 亚里士多德(蘇格拉底及柏拉圖的弟子,前384年-前332年)在他的作品中有提到「凱爾特人」的風俗,他們是來自隆河和阿爾卑斯山之間的凯尔特居民(κέλτοι)。亞里斯多德如同其他在羅馬人入侵以前的大多數古典時代史家,一再強調塞爾特人好戰的價值觀以及蠻族之風俗。他執筆的年代,正值塞爾特人大肆擴張,散佈直到多瑙河河口以及高卢最深處角落的每一片土地,這些間接的材料針對未來法國的部份非常少。.
查看 法國七月革命和法國歷史
法国
法兰西共和国(République française ),簡稱法国(France ),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大區及領地的主權國家,自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建立以來实行单一制與半总统制,首都為歐盟最大跟歐洲最大的文化與金融中心巴黎。該國本土由地中海一直延伸至英倫海峽及北海,並由萊茵河一直延伸至大西洋,整體呈六角狀。海外领土包括南美洲的法属圭亚那及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诸岛屿。全国共分为18个大区,其中5个位于海外。法国與西班牙及摩洛哥為同時擁有地中海及大西洋海岸線的三個國家。法國的国土面积全球第四十一位,但卻為歐盟及西歐國土面積最遼闊的國家,歐洲面積第三大國家。 今日之法国本土于铁器时代由高卢人(凯尔特人的一支)征服,前51年又由罗马帝国吞并。486年法兰克人(日耳曼人的一支)又征服此地,其于该地域建立的早期国家最终发展成为法兰西王国。法国至中世纪末期起成为欧洲大国,國力於19-20世紀時達致巔峰,建立了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亦為20世紀人口最稠密的國家,現今則是众多前殖民地的首選移民国。在漫長的歷史中,法國培養了不少對人類發展影響深遠的著名哲學家、文學家與科學家,亦為文化大国,具有第四多的世界遺產。 法國在全球範圍內政治、外交、軍事與經濟上為舉足輕重的大國之一。法國自1958年建立第五共和国後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政局保持穩定,國家體制實行半總統制,國家經由普選產生的總統、由其委任的總理與相關內閣共同執政。1958年10月4日,由公投通過的國家憲法則保障了國民的民主權及宗教自由。法國的建國理念主要建基於在18世紀法國大革命中所制定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此乃人類史上較早的人權文檔,並對推動歐洲以至於全球的民主與自由產生莫大的影響;其藍白紅三色的國旗則有「革命」的含義。法國不僅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亦是歐盟始創國。該國國防預算金額為全球第5至6位,並擁有世界第三大核武貯備量。法國為发达国家,其GDP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系,具備世界第十大購買力,並擁有全球第二大專屬經濟區;若以家庭總財富作計算,該國是歐洲最富有的國家,位列全球第四。法國國民享有高生活質素,在教育、預期壽命、民主自由、人類發展等各方面均有出色的表現,特別是醫療研發與應用水平長期盤據世界首位。其國內許多軍備外銷至世界各地。目前,法国是。.
查看 法國七月革命和法国
法国历史年表
法國歷史年表.
法国君主列表
法国君主列表从第一位法兰克人之王法拉蒙德开始列起。法兰西君主(monarque de France)自中世纪开始统治法兰西,其正式头衔起先是“王”(Roi),拿破仑一世增加了“皇帝”(Empereur)的称号,一直到1870年法兰西的君主制被彻底推翻,法兰西歷代君主的统治才告终结。Sullivan, William.
法国国旗
法国国旗是一面从左至右蓝、白、红色垂直排列的三色旗。法国人称之为:.
查看 法國七月革命和法国国旗
法蘭西王國
法蘭西王國(Royaume de France)為西歐的一個君主制國家,存在時間為987年至1792年,並在1814年至1815年及1815年至1848年間復辟。 987年,法蘭西公爵雨果·卡佩被貴族推舉為法蘭克人的國王,建立卡佩王朝,歷史學家視之為法蘭西王國的開端,但是自雨果.卡佩至路易七世諸王仍然稱自己是法蘭克人的國王,腓力.奧古斯都是第一個使用法蘭西國王頭銜的君主。直至1789年,法國爆發大革命,1792年國王路易十六被處死,進入恐怖時代及拿破崙的第一帝國時代。1814年,法蘭西的王權復辟,直至1848年,由拿破崙三世建立的第二共和推翻王室統治,法蘭西的王政時代才宣告結束。整個王國共經歷了四個王朝,分別是卡佩王朝(Capétiens)、瓦盧瓦王朝(Valois)、波旁王朝(Bourbon)及奧爾良王朝(Orléans)。法蘭西王國是歐洲最早發展封建制度的國家。.
查看 法國七月革命和法蘭西王國
法蘭西王國 (1791–1792)
法蘭西王國(Royaume de France或Royaume des Français)是一個短暫的君主立憲王國,自1791年9月3日法王路易十六簽署至1792年9月21日廢除君主制為止。理論上,舊的君主專制王國在立憲後正式結束。在此之前,法國是實行君主專制。1792年8月10日發生八月十日事件後,法國境內開始出現要求廢除君主、實行共和的聲浪。同年9月,成年男子普選的國民公會成立,並於9月21日正式決議廢除君主,改建共和,1793年1月以叛國罪名將路易十六處死,波旁王朝滅亡。波旁復辟後,由路易十八繼承王位,一直到七月革命爆發查理十世退位為止。.
战争列表 (1800年-1899年)
本表收录了1800年-1899年期间新近爆发或仍在持续的世界各地武装冲突和战争。.
海因里希·海涅
克里斯蒂安·约翰·海因里希·海涅(Christian Johann Heinrich Heine,),出生时用名哈利·海涅(Harry Heine),19世纪最重要的德国诗人和新闻工作者之一。海涅既是浪漫主义诗人,也是浪漫主义的超越者。他使日常语言诗意化,将报刊上的文艺专栏和游记提升为一种艺术形式,赋予了德语一种罕为人知的风格上的轻松与优雅。作为批评家、热心于政治的新闻工作者、随笔作家、讽刺性杂文作家、论战者,他既受喜爱,又遭惧怕。他是作品被翻译得最多的德国诗人中的一员。海涅最广为人知的一首诗可能是由门德尔松为之作曲的通过音乐传播的《乘着歌声的翅膀》。.
海梅 (塞戈維亞公爵)
塞戈維亞及安茹公爵海梅,(Infante Jaime of Spain, Duke of Segovia, Duke of Anjou,;),本名海梅·利奧波多·伊薩貝里諾·恩里克·亞歷山德羅·阿爾貝托·阿方索·維克多·阿卡基奧·佩德羅·帕布羅·瑪利亞·德·波旁-巴滕堡(Jaime Leopoldo Isabelino Enrique Alejandro Alberto Alfonso Víctor Acacio Pedro Pablo María de Borbón y Battenberg),是波旁王朝的王室成員,及承認的法國國王,稱亨利六世(Henri VI)。.
意大利統一
意大利统一运动(Risorgimento,意为“复兴”,故中文文亦有譯为“复兴运动”)是19世紀至20世紀初期間,將意大利半島內各個國家統一為意大利的政治及社會過程。1861年3月17號薩丁尼亞議會在都靈正式宣布義大利王國成立。 意大利統一開始和結束的確實日期已不可考,但大多數學者都同意統一是隨著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及拿破崙政權的結束而開始,亦隨著1871年的普法戰爭而結束,儘管最後一批收復的失地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聖日耳曼條約生效才加入意大利王國。.
查看 法國七月革命和意大利統一
托马-罗贝尔·比若
托马-罗贝尔·比若,拉皮孔纳里侯爵,伊斯利公爵(法语:Thomas-Robert Bugeaud, marquis de La Piconnerie, duc d'Isly)是一位法国元帅和阿尔及利亚总督。.
拉菲特街
拉菲特街(Rue Laffitte)是巴黎第九区的一条街道,附近的地铁站为黎塞留-杜罗站和洛雷特圣母院站。 这条街开辟于1771年,介于意大利大道和普罗旺斯街之间。它的原名是阿图瓦街(Rue d'Artois),得名于阿图瓦伯爵,国王路易十六的弟弟, 即后来的法国国王查理十世。但是在1792年,在法国大革命期间,伯爵移居到法国之外,街道更名为赛鲁迪街(Rue Cerutti)。朱塞佩赛鲁迪是一位意大利作家,住在这条街与意大利大道交界的一座房屋内。他原是一名耶稣会会士,后来成为共和党人,并当选为法国国民议会议员。他为米拉波写的悼词。他死于同一年(1791年),这条街又以他重新命名。 拿破仑三世于1808年4月20日出生在该街15号。 波旁复辟以后,这条街的名字被改回阿图瓦街。1826年,这条街延伸到洛雷特圣母院街(Rue Notre-Dame-de-Lorette)。法国金融家和政治家雅克·拉菲特 (1767年至1844年)在27号拥有公馆。1830年7月30日,他和阿道夫·梯也尔和拉法耶特侯爵参加了法国七月革命:他们将路易-菲利普一世推上王位。由于国王查理十世允许士兵射击平民,因为他们担心,共和将导致混乱和对外战争。1830年十二月,拉菲特出任法国总理,这条街遂以他命名。拉菲特与雨果都曾住在以本人命名的街上。 在这条街的起点,与意大利大道或奥斯曼大道的交界处,有圣心圣殿的一个有趣的景观:似乎是在洛雷特圣母院教堂顶部.
查看 法國七月革命和拉菲特街
拉法葉路
拉法葉路(Rue La Fayette)是法國巴黎的一条街道,在圣马丁市郊路(rue du Faubourg-Saint-Martin)旁边,于1823年启用。1824年时以查理十世命名,1830年七月革命後改以拉法葉侯爵命名。 这条长达2.8公里的道路是巴黎城区右岸比较重要的中心地带,其连接了奥斯曼大道可通向斯大林格勒戰役廣場。虽然路上有不少酒店与酒吧,不过直到老佛爷百货进驻此街才令这条路广为人知。此路可通往巴黎東站与巴黎北站。 分类:巴黎第九区 分类:巴黎第十区 分类:巴黎街道.
查看 法國七月革命和拉法葉路
拉法耶特侯爵
吉爾伯特·杜·莫提耶,拉法耶特侯爵(Gilbert du Motier, Marquis de La Fayette,),又譯拉法葉,法国将军、政治家,同時參與過美國革命與法國革命,被譽為「兩個世界的英雄」。他一生致力於各國的自由與民族奮鬥事業,晚年還成為1830年法國七月革命的要角,親手把大革命的三色旗披在新國王路易腓力身上。.
1830年革命
1830年革命是指1830年代初期歐洲革命力量與貴族間的對抗。實際發生時間為1830年-1832年。該活動源自1830年7月26日,法國國王查理十世頒布一連串壓制自由主義與民族主義的法律。此擴充貴族勢力並限制公民權利的法案,導致街頭罷工與武力革命。響應者則有波蘭、比利時、義大利、德意志、希臘等地區。此革命活動成功者有法國、比利時與希臘。其中,法國廢除了君主專制,成功成立一個君主立憲制的政府,比利時與希臘獨立。不過波蘭、德意志和義大利則均被俄羅斯帝國和奧地利帝國的君主專制政府鎮壓。其中,波蘭更被俄國沙皇政權併吞。.
1832年巴黎共和党人起义
1832年巴黎共和党人起义,又称六月暴动,是法国七月王朝期间一次失败了的反君主制起义。让·马克西米利安·拉马克将军的病逝是这次起义的导火线。起义主要由巴黎支持共和制的贵族青年学生领导,最终在政府军的镇压下失败,93人死亡,291人负伤,超过1500人被囚禁。 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在其巨著《悲惨世界》中详细描绘了此次起义的过程并热情赞美参与起义的学生,使这次起义广为人知。.
1832年改革法令
《1832年改革法案》(英文:Reform Act 1832)是英国在1832年通过的关于擴大英国下議院選民基礎的法案。该議案改变了下議院由托利黨獨佔的状态,加入了中產階級的勢力,是英國議會史的一次重大改革。.
1839年伦敦条约
1839年伦敦条约是欧洲列强和荷兰联合王国及比利时王国在1839年4月19日在伦敦签署的条约。条约确认了比利时和荷兰的分离,欧洲列强承认和保证比利时的独立与中立,卢森堡西半部给予比利时,东半部德语地区成为以荷兰国王为大公的国家。根据该条约的第七条,比利时成为永久中立国。.
1848年革命
1848年革命,也称民族之春(英语:Spring of Nations)或人民之春(英语:Springtime of the Peoples),是在1848年欧洲各国爆发的一系列武裝革命。这一系列革命波及范围之广,影响国家之大,可以说是欧洲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革命运动。第一场革命于1848年1月在意大利西西里爆发。随后的法国二月革命更是将革命浪潮波及到几乎全欧洲。但是这一系列革命大多都迅速以失败告终。尽管如此,1848年革命还是造成了各国君主与贵族体制动荡,并间接导致了德国统一及意大利统一运动。.
7月26日
7月26日是阳历年的第207天(闰年是208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58天。.
查看 法國七月革命和7月26日
8月2日
8月2日是阳历年的第214天(闰年是215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51天。是獅子座。.
查看 法國七月革命和8月2日
亦称为 七月革命,光荣的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