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法国民法典

指数 法国民法典

《法国民法典》(Code civil des Français,又称《拿破仑法典》),是法国民法的法源中最重要的一部法律。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曾名为《拿破仑法典》,但1870年以後,人們一直称之为《民法典》。.

41 关系: 占有南非同性戀契约自由原则威斯特法倫王國對抗制中国法院博物馆世界史年表 (16世纪-19世纪)亚历山德鲁·约安·库扎德国民法典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一世罗马法美国美国法律西裝香港歷史年表过错LGBT历史年表果阿邦李浩培欲望号街车 (1951年电影)歐洲協調民法民法典民法典 (日本)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波旁复辟法國政府法典法国法系洋服有限合伙新世界葡萄酒日本LGBT权益拿破崙戰爭拿破仑三世拿破仑一世拿破仑时代性學3月21日

占有

占有是對於物件有事實上管領力之事實。由於佔有只是一種事實上的狀態,雖然多規定在物權法中,但並非物權,不過基於立法需求,法律仍賦予佔有一定的法律效果。《法国民法典》规定:“对于物权或权利的持有或享有,称为占有”,《德国民法典》也称为“占有”,均将占有视为事实;而《日本民法》则专设“占有权”一章,将占有确认为一种权利。.

新!!: 法国民法典和占有 · 查看更多 »

南非

南非共和国(南非語:Republiek van Suid-Afrika),簡稱南非,是位於非洲南端的共和國。它西部毗鄰納米比亞(1005公里長邊界),北部接壤博茨瓦納(1969公里長邊界)和津巴布韋(230公里長邊界),在東北部則與莫桑比克(496公里長邊界)和斯威士蘭(438公里長邊界)相鄰。“國中之國”萊索托(1106公里長邊界)在南非境內形成一個內飛地。此外,南非是世界上唯一拥有三个首都的国家:行政首都(中央政府所在地)为茨瓦内,立法首都(國會所在地)为开普敦,而司法首都(最高法院所在地)則为布隆方丹。 南非是非洲種族最多元化的國家之一,歐洲移民、印度人和有色人的數量及比例都是非洲國家中最多的。多種族和種族鬥爭一直是南非歷史和政治的重要組成部分。南非發展較其他非洲國家良好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該國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特别是金礦和鑽石。南非的經濟是非洲大陸上經濟規模最大、最發達的國家,並且擁有全非洲最現代化的基礎設施。 佔少數的白人與佔多數的黑人之間的種族衝突一直主宰了近代南非的歷史、政治等。自1990年以來,白人純粹基於自己的種族發展的法律在與黑人負責的種族隔離進行了漫長而有時激烈的鬥爭,之後1948年國民黨執政後,白人根據自己的種族發展建立了各種種族隔離制度。種族衝突和鬥爭在20世紀1948年到1990年代的種族隔離中達到了頂峰。然而,雖然大部分白人支持種族隔離制度,但仍然有20%的白人不支持種族隔離制度,而外來壓力是種族隔離最終結束的一個重要因素。從1990年起,種族隔離制度被廢除。 但是,政治制度的巨大變化是以相對和平地實現的,這是神奇的方式。南非是非洲少數幾個沒有發生政變的國家(以及其他發展中國家)之一。多方會談導致新南非政府實施和制定了具有堅實的人權保護的。 今天,南非經常被譽為“彩虹之国”,這是最初由南非開普敦的聖公會前任大主教德斯蒙德·杜圖的構思和後來被當時的南非總統納爾遜·曼德拉所推廣的一個術語,作為終止南非由種族隔離思想帶來的分離並對新發現文化多樣性的隱喻。稱南非為彩虹之國,寓意不同種族的人們生活在這個美麗的和平國度。南非是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核武器後自願摧毀核武器的國家。.

新!!: 法国民法典和南非 · 查看更多 »

同性戀

同性戀,亦稱為同性向、同性愛,是以同性為對象建立起親密關係,或以此性傾向做為主要自我認同的行為或現象。同性戀連同雙性戀和異性戀構成了性傾向連續光譜不同程度之別的三區帶。對同性戀者常用的稱呼為同志,男性為男同志(Gay),女性為女同志(Lesbian)。 性傾向是個體對特定性別之人,感受到的持久性情感、愛慕或性吸引力。目前尚無研究能夠明確證實性傾向是由特定、或多種因素所引致。但數篇生物學理論研究論文指出性傾向的形成可能涉及基因或子宮環境等生物性因素,而由生物因子(基因、激素)和非社會性的環境因子共同作用促成,科學證據不支持能由社會性手段教導或學習性傾向的說法。 科學研究已證實同性戀是人類性慾的自然展現型式之一,同性戀此性傾向與異性戀、雙性戀相同,其本身不造成任何心理傷害。性傾向可能會在一生中發生某種程度的變化,或未必有固定的身份認同;儘管如此,大多數人對於他們的性傾向,幾乎沒有或沒有經驗到能選擇的感覺,並且沒有充足可靠的科學證據支持能用心理學手段干預性傾向。 不少同志處於互相承諾或同居的親密關係,有些也共同育養子女,但直到最近一些國家才展開針對同性親密同居的戶口調查,同志家戶的生活境況也開始獲得矚目。在人類歷史上,同性間的親密關係與性行為受過推崇和迫害,而從十九世紀末開始,爭取同志社群能見度、同性親密關係社會承認和相關法律權利的全球性社會運動興起,要求保障同志在婚姻或民事結合、生育撫養、工作就業、從軍入伍、醫療照護上獲得平等對待的權利,並且推動立法或行政措施,制止對性別氣質或性傾向的仇恨言論和霸凌行為。.

新!!: 法国民法典和同性戀 · 查看更多 »

契约自由原则

契约自由原则(Freedom of Contract),是近代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近代意义上的“契约自由原则”,可以追溯到1804年颁布的《法国民法典》。.

新!!: 法国民法典和契约自由原则 · 查看更多 »

威斯特法倫王國

威斯特法伦王国是一個1807年-1813年間在現時德國境內存在的國家。雖然官方上威斯特法伦是一個獨立王國,但實際上卻是法國的附庸國,由拿破崙的弟弟熱羅姆·波拿巴統治。雖然王國有「威斯特法伦」一詞,但王國只擁有這地區的一小部分。 威斯特法伦王国是由西元1807年普魯士王國於提爾西特條約中割讓的領土、馬德堡公國、前漢諾威選候國、不倫瑞克-呂訥堡公國和黑森等選候國所組成。王国的首都是卡塞爾,國王居住於威廉高地王宮,入住後改名為拿破崙高地王宮。王国亦是萊茵邦聯的一員。 為了成為拿破崙的「模範國家」,政府重新編寫了一部憲法,而且進行了一連串的社會改革,包括取消農奴制、容許私人企業、推行拿破崙法典、以及度量衡改為公制等等。在拿破崙征服之前,言論自由仍然受到剝削、而且政府亦有一套審查制度監察人民。而王国必須向拿破崙提供士兵和財政支援以協助戰爭,因此造成了很大的經濟負擔。 西元1813年9月俄軍哥薩克騎兵包圍卡塞爾,完全擊潰法軍並重奪該城。10月1日哥薩克騎兵完全征服了整個王國,但三日後国王熱羅姆·波拿巴帶領法軍回歸,並預備重奪卡塞爾。接著黑森-卡塞爾選帝侯威廉一世很快到達,而哥薩克騎兵亦再次圍困該城。隨着拿破崙1813年10月19日在萊比錫戰役中的失敗,俄軍宣佈王國瓦解,而且回復至1806年時的狀態。.

新!!: 法国民法典和威斯特法倫王國 · 查看更多 »

對抗制

對抗制(adversarial system、adversary system;accusatorial system(刑事方面)、accusatory procedure(刑事方面);抗辯式訴訟制度、辯論式訴訟制度、當事者主義、訴訟辯護制度、控訴制度)為英美法系國家所使用的法律制度。在這種制度下,雙方辯護人(一方可為檢方或原告(法定代理人,上訴人)或原告代表律師(訴訟代理人);另一方相對的為被告(法定代理人,被上訴人)或被告代表律師(訴訟代理人))在試圖確定真相並相應地通過判決之公正人士(通常是法官)或一群人(通常是陪審團)的面前,雙方各代表其當事人(當事方)的案件、或立場所進行之辯護。而對抗制是相對於以法官審問案件為主的一些欧陆法系(即源於罗马法或法国民法典)之糾問式訴訟制度。 亦言之、對抗制是在刑事訴訟法之審判法院下運行的雙面結構,其使起訴方對抗被起訴方的司法辯護運作之訴訟辯護制度。.

新!!: 法国民法典和對抗制 · 查看更多 »

中国法院博物馆

中国法院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正义路4号,隶属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是一座以中国法院为主题的博物馆。.

新!!: 法国民法典和中国法院博物馆 · 查看更多 »

世界史年表 (16世纪-19世纪)

*1501年:西班牙人首次抵達巴拿馬,直布羅陀併入西班牙版圖。.

新!!: 法国民法典和世界史年表 (16世纪-19世纪) · 查看更多 »

亚历山德鲁·约安·库扎

亚历山德鲁·约安·库扎(Alexandru Ioan Cuza) (或称亚历山德鲁·约安一世(Alexandru Ioan I),英文拼为亚历山大·约翰·库扎Alexander John Cuza) 摩尔多瓦亲王和瓦拉几亚亲王,1862年成为统一的罗马尼亚的首位大公。他发起了全国乡村改革和农民解放等一系列的改革,是罗马尼亚社会现代化和国家机构的设计师。羅馬尼亞最古老的大學亞歷山德魯伊萬庫扎大學以他的名字命名。.

新!!: 法国民法典和亚历山德鲁·约安·库扎 · 查看更多 »

德国民法典

《德国民法典》(BGB, Bürgerliches Gesetzbuch)是德意志帝国从1881年开始研究编纂,于1896年8月公布,1900年1月1日施行的民法法典,為歐陆法系中最重要的民法典之一。歷經德意志帝國時期、威瑪共和、納粹統治、兩德分裂至統一後,仍然施行至今,其內容及形式所樹立之風格,不但成為大陸法系之代表性體例之一,也影響日本、中國、韓國等民法典之制定。.

新!!: 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 · 查看更多 »

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一世

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一世(Vittorio Emanuele I,),萨伏伊公爵和撒丁尼亚國王(1802-1821)。1819年成为詹姆斯党王位继承人。.

新!!: 法国民法典和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一世 · 查看更多 »

罗马法

罗马法,包含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

新!!: 法国民法典和罗马法 · 查看更多 »

美国

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簡稱为 United States、America、The States,縮寫为 U.S.A.、U.S.),通稱美國,是由其下轄50个州、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五个自治领土及外岛共同組成的聯邦共和国。美國本土48州和联邦特区位於北美洲中部,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面是加拿大,南部和墨西哥及墨西哥灣接壤,本土位於溫帶、副熱帶地區。阿拉斯加州位於北美大陸西北方,東部為加拿大,西隔白令海峽和俄羅斯相望;夏威夷州則是太平洋中部的群島。美國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還擁有多處境外領土和島嶼地區。此外,美國还在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着374個海外軍事基地。 美国拥有982萬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依陆地面積定義为第四大国);同时拥有接近超过3.3億人口,為世界第三人口大国。因为有着來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移民,它是世界上民族和文化最多元的國家之一Adams, J.Q.; Strother-Adams, Pearlie (2001).

新!!: 法国民法典和美国 · 查看更多 »

美国法律

美国法律源自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英国普通法体系,只是在最高权力条款规定下,美国宪法、国会制定的其他法律和美国参与的国际条约是国家的最高法律。这些文件组成了联邦制下联邦法律的基础,确定了联邦、五十个州与海外领地的法律权限。.

新!!: 法国民法典和美国法律 · 查看更多 »

西裝

西裝,又稱西服,泛指西式的正式套裝,現代多指男性西裝三件套。廣義上的西裝指洋服,包括整个西洋服飾體系。西裝雖然源自歐洲,但現已成為國際通行的正式服裝,是表示禮貌、尊重場合的一種方式。現今社會即使平民,在出席婚、喪禮、婚宴、壽宴、欣賞歌劇、電影或表演等莊重場合時,亦會穿上西裝以示尊重場合、表演者或主人家。 男性西服最為規範化。長袖外套、相配的長褲、長袖襯衫、領帶,是男性套裝的基本服飾。.

新!!: 法国民法典和西裝 · 查看更多 »

香港歷史年表

本條目記錄了從有紀錄歷史開端至今的香港、中國、英國和世界大事。.

新!!: 法国民法典和香港歷史年表 · 查看更多 »

过错

过错(Fault (legal))在法律上是指行为人在主观心理上或客观行为上的可归责性。对什么是过错的问题,有主观标准和客观标准等学说,其中主观标准说认为过错是行为人故意或过失的心理状态;客观标准说认为过错是行为人违反了某种客观行为准则,如注意义务、理性人、经济分析等。 在侵权法上,过错责任原则(自己責任原則)是指在损害发生时,只有被告存在过错才需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过错责任原则與所有權絕對原則以及契約自由原則,同為近代民法典的基本原则。近代民法典为了保障个人自由活动的权利,原则上采用过错责任,这也是法国民法典等大多数民法典的核心原则之一。但是,随着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发达,环境污染、公害、交通事故和原子能灾害等危险的产生,过错责任不能给受害者提供足够的救济,因此在这些领域内,采用无过错责任的立法倾向和司法操作正在逐渐增加。.

新!!: 法国民法典和过错 · 查看更多 »

LGBT历史年表

以下内容为女同性恋者,男同性恋者,双性恋者,与跨性别者(LGBT) 的历史年表。.

新!!: 法国民法典和LGBT历史年表 · 查看更多 »

果阿邦

果阿邦(孔卡尼语(康坎語):【讀:】,馬拉地語:गोवा【讀:】,印地語:गोआ,拉丁字母轉寫:)是印度面積最小的一個邦,人口是印度人口第四少的邦,仅多於錫金邦、米佐拉姆邦及阿鲁纳恰尔邦。果阿位於印度西岸,北臨马哈拉施特拉邦,東及南方與卡纳塔克邦接鄰,西瀕阿拉伯海。果阿首府位於帕纳吉,而最大的鎮是达·伽马城。 歷史上果阿曾是葡萄牙殖民地。葡萄牙商人於16世紀抵達果阿,不久即佔據該地,打壓當地印度教徒及回教徒,使當時多數人口改信天主教。葡萄牙殖民時期延續約450年,直至1961年印度出兵果阿。以人均資產值計算,果阿是今日印度最富裕的一個邦。 果阿以沿海沙滩闻名於世,每年吸引數十万国内外觀光客前往遊覽。果阿的教堂和修道院被列為世界遗产,其中的仁慈耶穌大教堂是亚洲最主要的天主教朝圣地之一。果阿位于以生物多样性著称的西高止山脉,动植物资源丰富。.

新!!: 法国民法典和果阿邦 · 查看更多 »

李浩培

李浩培()上海人,中国国际法学家。瑞士国际法研究院院士。.

新!!: 法国民法典和李浩培 · 查看更多 »

欲望号街车 (1951年电影)

《欲望号街车》(A Streetcar Named Desire)是一套拍摄于1951年的美國電影,改編自田納西·威廉斯的著名劇作。電影由马龙·白兰度和费雯·丽主演。两人片中精彩的表現,让扮演流氓无产者斯坦利的白兰度获得第一次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提名,而扮演堕落女性布兰奇·杜波依斯的费雯丽获得了她本人的第二个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新!!: 法国民法典和欲望号街车 (1951年电影) · 查看更多 »

歐洲協調

歐洲協調(Concert of Europe),又稱為會議制度(Congress System),是1815年至1900年左右出現在歐洲的勢力均衡,保護各王國既得利益對抗民族主義和革命浪潮。其創建成員為英國、奧地利、俄羅斯、普魯士,她們均屬摧毀了拿破崙帝國的四國同盟的成員。稍後法國亦加入成為協調的第五個成員。最初,歐洲協調的領導人物為英國外交大臣卡蘇里子爵、奧地利首相梅特涅及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 在19世紀時,歐洲協調的理念其實是藉由不同政治協定及外交經驗的累積,逐步建立及發展起來的,其中最重要的首推維也納會議及其相關的協定。廣義的維也納協定更包括儲蒙條約、1814年巴黎和約、1815年巴黎和約、維也納協定、神聖同盟、四國同盟。協調中曾經召開的會議,包括1814-15年在維也納、1818年在愛斯拉沙伯、1819年在卡斯巴德、1820年在特拉波、1821年在萊巴赫、1822年在凡羅拿、1830年、1832年和1838、1839年在倫敦。歐洲協調至克里米亞戰爭時開始瓦解。1878年柏林會議為最後之歐洲協調。由於各強國之間的衝突連連,致令協調難以達成,最終會議制度於一次大戰爆發時即告完全消失。.

新!!: 法国民法典和歐洲協調 · 查看更多 »

民法

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人身關係和財產關係私法規範的總和。 民法調整的主體是平等的主體,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民法所調整的內容則是人身關係(包括人格權和身份權)和財產關係(包括物權、債權等)。私法有時候作為民法的同義詞,有時候又作為民法的上位概念而使用,一般認為,民法是私法的核心部分。.

新!!: 法国民法典和民法 · 查看更多 »

民法典

民法典,是指在採用成文法的國家中,用以規範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私法關係的法典。.

新!!: 法国民法典和民法典 · 查看更多 »

民法典 (日本)

日本民法典(明治29年4月27日法律第89号),是在日本国内施行的私法中最重要的法规。在日语中,该法律的正式名称为“民法”。广义的日本民法概念,除了该法律之外,还包括《不动产登记法》、《户籍法》等特别法。而狭义的日本民法,就是指该部法律,为了区别,日本法学界也将该法律称为“民法典”。现行日本民法典自1898年7月16日(明治31年)开始施行,由日本民法学家梅谦次郎、富井政章、穗积陈重等三人起草而成。该部法典共分为总则、物权编、债权编、亲族编和继承编,共有1044条。.

新!!: 法国民法典和民法典 (日本) · 查看更多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是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的一套丛书,截至2013年已出14辑600种。主要为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世界各国的各种古典学术作品的中文译作,也有少量是现代或当代的外国学术作品。从1950年代起印行至今,包含五大类:哲学类,历史、地理类,政治、法律、社会类,经济类,语言类。除常规版本外,其中一些作品还有精装本和节选本。因收录数目及翻译质量頗佳,該丛书在中国颇受好评。 对于原有单行本的书籍,被编入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后,一般仍用原纸型,并不重新排版,译文及序跋都一仍其旧,故这套丛书体例并不统一。某些书籍的字体字型与现今出版物有差异。丛书中包括古希腊名著在内的各种学术名著大多是从原著直接汉译,也有部分版本参照各种语言译本翻译,如企鹅丛书等。 2009年,商务印书馆推出该丛书的“珍藏版”,共400种、490册,并于9月24日在北京召开出版座谈会。2011年,商务印书馆推出该丛书的“分科本”,分科本在2009年“珍藏本”的基础上又增补了从2009年到2011年新出版的第十一、十二辑书目,共500种,以软精装形式出版,并于11月19日在北京商务印书馆礼堂召开“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分科本出版座谈会暨第十四辑专家论证会。.

新!!: 法国民法典和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 查看更多 »

波旁复辟

波旁復辟(Bourbon Restoration),史稱復辟王朝。是指在(1814年-1830年)期間,波旁王室在法國復辟,重建統治的時期。這段時期中間穿插了拿破崙一世的百日政權。波旁復辟為法國帶來一個立憲政府,而非以往的君主專制統治。這段時期代表著一場劇烈的保守主義反擊,以及羅馬天主教會試圖在法國政治重建影響的努力。 第六次反法同盟軍隊戰勝拿破崙後,在1814年4月將波旁王室的路易十八扶植為法國國王。隨即起草一部憲法,稱為《1814年憲章》(Charter of 1814)。憲章雖表明所有法國人在法律面前平等,但仍然為國王保留大量特權。國王仍然是國家的最高領導者,有權指揮陸海軍、宣戰、締結條約、委任所有公共行政的職位,以及有權為法律執行和國家安全而制訂必須的法例。不過整個波旁復辟統治時,路易十八遠較其繼承者查理十世更自由,而路易亦傾向於較中庸的內閣。 路易十八在1824年9月逝世,由其弟弟查理十世繼任法國國王。查理十世一改路易十八的中庸統治作風,追求更進一步的保守統治。他的極端保守法例,如1825年的《反褻瀆法》(Anti-Sacrilege Act),使他受到國民的反對。查理十世及其官員後來推行《七月法令》(July Ordinances),試圖操控1830年的大選結果,結果卻反而觸發了七月革命出現。在8月2日,查理十世逃離巴黎,並且退位,由亨利五世名義上繼位。亨利五世的虛名維持至8月9日,當日法國眾議院(Chamber of Deputies)宣佈當時攝政的路易-菲利普一世為法國人民的國王(King of the French),至此法國踏入七月王朝的統治。.

新!!: 法国民法典和波旁复辟 · 查看更多 »

法國政府

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政府是由第五共和國的法國憲法確定的半總統制政府。國家自稱为「不可分割的、世俗的、民主的和社會的共和國」。憲法規定政府分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分支,并聲稱法國是「由1789年宣言明確的人權和國家主權原則的連接體」。 國會包括國民議會和參議院,它负责制定并通过法規,并可就預算案做表决批准。国会可通過对政府正式質詢,并成立調查委員會来控制行政機構的行為。法規的合憲性由憲法委員會檢查,委員會成員由共和國總統、國民議會議長和參議院議長任命。 總統和由他任命的總理分享行政權。包括總理在内的整個內閣,可被國民議會(國會下議院)通過「不信任案」弹劾。 獨立的司法基於從拿破崙法典演變來的民法系統。它被分為司法分支(處理民事法律和刑事法律)和行政分支(處理對行政決定的申訴),每個分支都擁有自己的獨立的最高上訴法院:針對司法法院的翻案法院和針對行政法院的國務委员会。法國政府包括各種檢查權力濫用的機構和獨立機構。 法國是單一制國家。然而,各種法定區劃——大區、省和市鎮——有各種不同的來源,並且國家政府被禁止干擾它們的正常立法活動。 法國是歐洲煤鋼共同體,後來的歐洲聯盟的創建成員。因此,法國把它的部份主權移交給歐盟,如同由它的憲法所提供。法國政府因而必須遵守歐洲的條約、指令和規章。.

新!!: 法国民法典和法國政府 · 查看更多 »

法典

法典 (codex)是指详细而全面记述一个法律体系的所有法律的,或是某个法律体系内关于某一方面的所有法律的成文法。历史上,各古文明的法律大多使用法典纪录。在近代,西方法学经常按照法典在一个法律体系中的重要性把该体系分类。法典占主导地位的一般称民法体系。法典占辅助地位,而不成文法为基础或主体的,一般称普通法体系。 最著名的早期法典是古巴比伦的《汉穆拉比法典》,诞生于公元前18世纪,原碑现藏巴黎罗浮宫。比汉穆拉比更早的现存法典还有里辟伊士他法典(前19世紀)、伊施嫩納法典(前20世紀)、吾珥南模法典(前22世紀),以及制定于公元前2400年左右、在埃卜拉城(在叙利亚)发现的古档案中的泥版。 欧洲现在的民法体制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罗马人的早期法典《十二铜表法》,而罗马法最著名和最有影响力的法典是公元6世纪的查士丁尼法典。可是这两部法典都有局限性:《十二铜表法》只概括了基本法律原则,而实际执行的法律则是由法官从这些原则上推断出来;查实丁尼法典虽然在后世影响巨大,但在当时只在东罗马有效执行,在西罗马没有发展成法律传统。随着东罗马帝国的衰败,这一传统在欧洲也失去了影响力。欧洲近代的编纂运动始于十五世纪以后,随着民族国家的崛起,欧陆国家开始把发展独立法制视为主权的象征。到了十九世纪上半叶,几部重要的欧陆法典相继问世,包括《拿破仑法典》即法国民法典,《民事诉讼法典》、《商法典》、《刑事诉讼法典》、《刑法典》,《德国民法典》和《瑞士民法典》 在中国,公元前5世纪战国时期,魏相李悝(前455年-前395年)编纂的《法经》,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较系统的法典。中国的近代法典的源头是公元651年的《唐律》,其后各朝基本循唐制,而法典最终发展到清朝的《大清律例》,成为全面、完整,囊括现代刑法和民法的法典。直到近代,中国周边国家的法律制度大多受中国法典影响。日本是最早编纂西方式法典的亚洲国家。在明治维新过程中,日本推行了以德国民法为模范的《日本民法典》。辛亥革命前后,受西方法学影响,中国开始改革法律体制,编纂了《大清民律草案》和《中华民国民法》,并从此逐渐发展为大陆法系或社会主义法系国家。 在英美法系区域中,由于采用的是判例法,法典的使用相对较少。普通法国家的法典编纂可以分为两种。在一些国家,受欧陆传统的影响,法典代替了一些方面的普通法,如美国一些州有各自的刑法典,以及较统一的商法典。美洲和澳洲的一些法律区域也有完整的刑法典和程序法典。另一方面,一些英美法系区域把普通法编纂成册,也称之为法典,例如加利福尼亚州的民法。可是此类成文法没有一般意义上法典的内部逻辑性,而只是松散的罗列了现有法律。 国际上也在努力编纂或起草使各个法系国家比较能接受的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关于仲裁、货物销售的法律。 Category:各形态法律.

新!!: 法国民法典和法典 · 查看更多 »

法国

法兰西共和国(République française ),簡稱法国(France ),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大區及領地的主權國家,自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建立以來实行单一制與半总统制,首都為歐盟最大跟歐洲最大的文化與金融中心巴黎。該國本土由地中海一直延伸至英倫海峽及北海,並由萊茵河一直延伸至大西洋,整體呈六角狀。海外领土包括南美洲的法属圭亚那及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诸岛屿。全国共分为18个大区,其中5个位于海外。法国與西班牙及摩洛哥為同時擁有地中海及大西洋海岸線的三個國家。法國的国土面积全球第四十一位,但卻為歐盟及西歐國土面積最遼闊的國家,歐洲面積第三大國家。 今日之法国本土于铁器时代由高卢人(凯尔特人的一支)征服,前51年又由罗马帝国吞并。486年法兰克人(日耳曼人的一支)又征服此地,其于该地域建立的早期国家最终发展成为法兰西王国。法国至中世纪末期起成为欧洲大国,國力於19-20世紀時達致巔峰,建立了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亦為20世紀人口最稠密的國家,現今則是众多前殖民地的首選移民国。在漫長的歷史中,法國培養了不少對人類發展影響深遠的著名哲學家、文學家與科學家,亦為文化大国,具有第四多的世界遺產。 法國在全球範圍內政治、外交、軍事與經濟上為舉足輕重的大國之一。法國自1958年建立第五共和国後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政局保持穩定,國家體制實行半總統制,國家經由普選產生的總統、由其委任的總理與相關內閣共同執政。1958年10月4日,由公投通過的國家憲法則保障了國民的民主權及宗教自由。法國的建國理念主要建基於在18世紀法國大革命中所制定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此乃人類史上較早的人權文檔,並對推動歐洲以至於全球的民主與自由產生莫大的影響;其藍白紅三色的國旗則有「革命」的含義。法國不僅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亦是歐盟始創國。該國國防預算金額為全球第5至6位,並擁有世界第三大核武貯備量。法國為发达国家,其GDP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系,具備世界第十大購買力,並擁有全球第二大專屬經濟區;若以家庭總財富作計算,該國是歐洲最富有的國家,位列全球第四。法國國民享有高生活質素,在教育、預期壽命、民主自由、人類發展等各方面均有出色的表現,特別是醫療研發與應用水平長期盤據世界首位。其國內許多軍備外銷至世界各地。目前,法国是。.

新!!: 法国民法典和法国 · 查看更多 »

法系

法系是比较法中用来对各种法律进行划分的概念,意指具有相同或相近的传统、原则、制度和特征等要素的一类法律制度的总和。一个法系通常涵盖了若干国家或地区,但有时一个国家的不同地方也会采用不同的法系,如英国、美国、澳洲、加拿大是典型的英美法系国家,但美国的路易斯安那州和加拿大的魁北克则采用的是大陆法系的法律制度。 由于法系是一个学术概念,因此并没有绝对的划分标准。例如德国通常被认为是典型的大陆法系国家,但在茨威格特(Konrad Zweigert)和克茨(Hein Kötz)的《比较法总论》中将德国单独作为“德意志法系”,与“罗马法系”并列。同时,根据研究的需要,在同一法系下也可以划分不同的亚类型,例如英国法和美国法就是英美法系中两个不同的亚类型。 法律体系所指的法包括历史上曾经存在的法,其中有些已经消失了。例如以《唐律疏议》为典范的中华法系,曾经在东亚有广泛的影响,但这种辉煌已经成为历史了。 一般来说,世界上的法系主要可以分为英美法系、欧陆法系、中华法系、北欧法系、远东法系、社会主义法系、伊斯兰法系、印度法系等。其中英美法系和欧陆法系一般被认为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两大法系,但这两大法系在当今也多有交流与融合之处。.

新!!: 法国民法典和法系 · 查看更多 »

洋服

洋服,又稱洋装。广义上的洋服包括整个西方服饰体系,狭义上指西式的正式套裝(suit),多指男性西裝。西裝雖然源自歐洲,但現已成為國際通行的正式服裝,是表示禮貌、尊重場合的一種方式。 男性洋服最為規範化。長袖外套、相配的長褲、長袖襯衫、領帶,是男性套裝的基本服飾。外套配長褲稱為兩件式西裝;加上背心則稱為三件式,但現在比較少見。女性洋服則比較多樣化,不過基本可歸納為外套、裙子、褲子、女裝襯衫。 舊式西裝甚至有相搭配的帽子,男性可戴或圓頂硬禮帽,女性戴藥丸盒帽。不過時至今日,藥丸盒帽多數只作為護理師或商店服務員制服的一部分,男性也少戴帽子。.

新!!: 法国民法典和洋服 · 查看更多 »

有限合伙

有限合伙是一种类似于普通合伙的合伙企业,只是除了“普通合伙人”之外有限合伙还可以包括“有限合伙人”。.

新!!: 法国民法典和有限合伙 · 查看更多 »

新世界葡萄酒

新世界葡萄酒,指的是出自於傳統葡萄酒產區(歐洲與中東)之外的葡萄酒,其產地包括阿根廷、澳大利亚、智利、新西兰、南非和美国等。這個名稱是用來區別葡萄酒生產歷史悠久的「舊世界」國家,如:法國、意大利、德國、西班牙和葡萄牙等。.

新!!: 法国民法典和新世界葡萄酒 · 查看更多 »

日本LGBT权益

LGBT权益雖然在日本不被民事法律保护,不過同性性行為在日本是合法的。目前没有日本法律反对或认可同性戀关系。同性戀在日本國憲法、民事或刑事法律文件中均未提及。.

新!!: 法国民法典和日本LGBT权益 · 查看更多 »

拿破崙戰爭

拿破崙戰爭是指拿破崙稱帝統治法國期間(1803年—1815年)爆發的各場戰爭,這些戰事可說是自1789年法國大革命所引發的戰爭的延續。它促使了歐洲的軍隊和火炮發生重大變革,特別是軍事制度。因為實施全民徵兵制,使得戰爭規模龐大、史無前例。法國國勢迅速崛起,雄霸歐洲;但是在侵俄戰役慘敗後,國勢一落千丈。拿破崙建立的帝國最終戰敗,讓波旁王朝得於1814年和1815年兩度復辟。 拿破崙戰爭實是從何時開始,到了今天還沒有共識。主要的有以下三種說法:.

新!!: 法国民法典和拿破崙戰爭 · 查看更多 »

拿破仑三世

拿破崙三世(Napoléon III,),即夏尔-路易-拿破仑·波拿巴(Charles-Louis-Napoléon Bonaparte)或路易-拿破仑·波拿巴(Louis-Napoléon Bonaparte),出生时名为夏尔-路易·波拿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唯一一位总统及法兰西第二帝国唯一一位皇帝,亦是拿破仑一世的侄子和继承人,亦是其妻約瑟芬皇后的外孫,拿破崙一世繼孫,(拿破崙三世之母為約瑟芬和前夫所生)他在1848年当选总统之后,在三年后发动了一次政变,获得成功。他随即在次年,亦即拿破仑一世登基第48周年称帝。1870年9月4日,他战败退位。他是法国第一个普選產生的总统和最后一个君主。 拿破仑三世知名的主要原因是,他对外推行积极主动的外交政策。他企图消除欧洲协调对法国的制约,在欧洲范围内,重建法国的影响力,在世界范围内,建立法兰西殖民帝国。拿破仑三世反对各国在维也纳会议上制定的反动主义政策,支持民族主义,是一位广受欢迎的君主。在近东方面,他联同英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击败俄国,重建了法国在累范特地区的影响力,为法国取得了马龙尼基督徒保护者的称号。同时间,拿破仑三世在罗马部署部队,防范意大利吞并教皇国。后来他又击败了进犯教皇国的意大利志愿军上述举动为他赢得了国内天主教徒的支持。 在远东方面,拿破仑三世在印度支那和新喀里多尼亞建立了法国殖民地。他又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起义之中,维护了法国在华利益。不过,由拿破仑三世所发动的对朝战役,和他所派出的佐幕军事代表团一样,都遭到了失败。他在墨西哥进行的军事干涉,也在墨西哥人的反抗和美国的外交压力之下,被迫结束。 在内政方面,拿破仑三世试图在保守派和自由派之间取得平衡。不过,他一直在稳步推进改革。拿破仑三世在位期间,法国经济繁荣,产业开始现代化。他下令对巴黎进行大幅度改造,为现代城市塑造了轮廓。 色当会战完结后三日,法兰西第二帝国覆亡,取而代之的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拿破仑三世被迫流亡英国。1873年,他在英国病逝。.

新!!: 法国民法典和拿破仑三世 · 查看更多 »

拿破仑一世

拿破崙·波拿巴(Napoléon Bonaparte;Napoleone Buonaparte;),法國軍事家、政治家與法學家,在法国大革命末期和法国大革命战争中达到权力巅峰。 作为拿破崙一世(Napoléon Ier),他在1804至1815年间在位,称“法国人的皇帝”,也是历史上自胖子查理(881年-887年在位)后第二位享有此名号的法国皇帝。他推动司法改革,颁布《拿破仑法典》,而这一法典也对世界范围内的民法制订产生重要的影响。拿破仑最为人所知的功绩是带领法国对抗一系列的反法同盟,即所谓的拿破仑战争。他在欧洲大陆建立霸权,传播法国大革命的理念,同时创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过去旧制度中的一些体制。拿破仑在他所参加的这些战争中屡获胜利,以少胜多的案例屡见不鲜,由此他也被认为是世界军事史上最優秀的军事家之一,他的战略也为全球的军事学院所研究和学习。 拿破仑生于科西嘉岛的阿雅克肖。他的家庭是意大利的贵族,自16世纪便定居于科西嘉岛。科西嘉岛割讓,他家族也變成法國國籍,他在法国本土接受炮兵训练,并在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时期成名,先后领军挫败第一次和第二次反法同盟,同时成功入侵意大利半岛。 1799年拿破仑策划并发动雾月政变,成为法兰西共和国第一执政。五年后经过,官方公佈的數據為99.93%的同意票,他被参议院拥戴,因而稱帝。在1800年代,拿破仑领导的法兰西第一帝国与欧洲反法同盟对抗,史称拿破仑战争,将所有欧洲列强都卷入其中。在取得一系列的胜利之后,法国在欧洲大陆取得主导地位,拿破仑也通过缔结联盟和安排亲友统治附庸来维持法国的势力范围。 半岛战争和1812年对俄国的入侵成为拿破仑运势的转折点,他的大军在與俄羅斯帝國的战争中损失惨重,并再也没能恢复元气。1813年,第六次反法同盟在莱比锡中击败拿破仑,并于次年攻入法国,迫使拿破仑退位并将他流放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此后不满一年,拿破仑逃离地中海的厄尔巴岛后卷土重来,但在1815年6月的滑铁卢战役中再次兵败,被流放到位於西非沿岸的圣赫勒拿岛,在英国的软禁之下度过生命的最后六年。尸检报告表明他死于胃癌,但对他的真正死因存在一些质疑,其中一些学者认为他也許死于砷中毒(砒霜)。被懷疑為當時的英國政府所為。.

新!!: 法国民法典和拿破仑一世 · 查看更多 »

拿破仑时代

拿破仑时代是欧洲和法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大体涵盖了法国大革命的第四和最后一个阶段(法国大革命的第一阶段是国民大会时期,第二阶段是国民立法议会时期,第三阶段是督政府时期)。其大致始于拿破仑·波拿巴雾月政变,推翻督政府,建立法国执政府,终于百日王朝期间的滑铁卢战役。此后维也纳会议即召开,欧洲版图又恢复到大革命之前。拿破仑带领法国走出革命和战争的焦土,重新实现了政治稳定;其与罗马天主教廷达成和解,废除了国民公会制定的许多激进宗教政策,并在1804年颁布了《民法典》——这部法典确认所有男性成年公民的政治和法律地位平等,并且建立起个人不再依靠出身而是更多依靠自身教育、职业的努力来取得成功的一个唯才是举的社会。民法典还承认了国民大会的许多温和的政策,撤回了由过度激进的国民公会通过的政策。但法典也承认了家长制,这使得妇女和儿童都成为其男性家长的从属。 拿破仑在积极整顿国内事务的同时,也试图在整个欧洲范围建立起自己的权威:他的军队征服了意大利和西班牙,占领了许多岛屿,并且迫使奥地利、普鲁士和俄罗斯与法国结盟,后者也被迫接受了法国在欧洲的霸主地位。但英国从始至终反对法国的霸权,未曾屈服于拿破仑。 拿破仑的法兰西第一帝国解体于1812年,当时拿破仑决意入侵俄国,但却低估了其部队可能遭遇的挑战。拿破仑确信沙皇正在与英国密谋,因此亲自率领 60 万大军远征莫斯科,并在莫斯科近郊的博罗季诺击败了俄军。但沙皇早已撤离并烧毁了莫斯科,这使得拿破仑的庞大军队既得不到充分的补给,也没有躲避寒冬的营地。拿破仑只得下令撤退,但俄罗斯的严冬和俄军无休止的骚扰击垮了他的军队,最后只有3万人的部队成功回到法国。各国重新结成反法同盟,终于在1814年攻克巴黎迫使拿破仑退位。1815年拿破仑复辟,反法同盟旋即重新成立,拿破仑又在滑铁卢被以英国为首的联军部队最终击败。.

新!!: 法国民法典和拿破仑时代 · 查看更多 »

性學

性學(Sexual science or Sexology),又称性科学,是關於人類的性表象的系統研究,包括人類的性趣味、性行为、性功能。性學一詞通常不包含與性有关的非科學研究,比如社會批評及政治学研究Bullough, V. L. (1989).

新!!: 法国民法典和性學 · 查看更多 »

3月21日

3月21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80天(闰年第81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285天。.

新!!: 法国民法典和3月21日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拿破仑法典拿破崙法典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