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法務部調查局

指数 法務部調查局

法務部調查局(簡稱調查局、MJIB),是中華民國政府的犯罪偵查與情報機構,隸屬於法務部。總部位於新北市新店區,於省及直轄市設有調查處與航業調查處,於各縣市設立調查站。 負責執行維護國家安全與偵辦重大犯罪之工作;另於北部、中部、南部、東部等4個地區設立機動工作站,作為專責辦案單位。肅貪工作領域,職責類似香港廉政公署或新加坡貪污調查局;防制毒品業務,職責相近美國緝毒署(DEA)或。.

215 关系: 劉少康辦公室劉俊秀劉冠軍劉兆玄基隆路健行科技大學台灣變色龍台灣民政府吳莉貞吳蔡美香國家賠償案吴瑛壹週刊 (台灣)大力水手事件大然文化天德會天道盟安平區對法輪功的鎮壓丁柔安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监察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中壢事件中央日報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中和區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中華民國國家安全局中華民國國軍中的中共間諜列表中華民國刑法第一百條中華民國與加拿大關係中華民國與千里達及托巴哥關係中華民國與奈及利亞關係中華民國與尼泊爾關係中華民國與巴布亞紐幾內亞關係中華民國與布吉納法索關係中華民國與亞美尼亞關係中華民國與庫克群島關係中華民國與匈牙利關係中華民國與列支敦斯登關係中華民國與芬蘭關係中華民國與荷蘭關係中華民國與馬其頓關係中華民國與馬拉威關係中華民國與迦納關係中華民國與阿富汗關係中華民國與阿爾巴尼亞關係中華民國與沙烏地阿拉伯關係中華民國與斐濟關係中華民國與斯洛伐克關係中華民國與拉脫維亞關係...中華民國死刑制度中華民國法務部中正路 (基隆市)中正路 (高雄市)市議會站九月政爭廖正豪廉政英雄登場角色列表張安樂張建張顯耀張文儀張晉婷佳里區匿名者臺灣行動北門車站 (嘉義市)國安密帳案國票案國立清華大學國立潮州高級中學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國防部軍事情報局國民旅遊卡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周泓旭案呂墩建内政部调查局內政部移民署全民公敵調查局兩報爆炸案公安警察公務人員特種考試勞思光国际社会主义前进石班瑜王健壯王世堅王令麟王德輝王炳忠王炳忠案王應傑獨立台灣會案秦孝儀秘密警察第一銀行押匯弊案簡任紀萬生經國路 (新竹市)罗德里戈·杜特尔特羅賢哲無人水下載具監察院盧嘉辰莫天虎華義國際行政院洗錢防制辦公室被出賣的台灣 (電影)西安事变馬以南馬晴山馮世寬調查局高年億謝忠良謝立功謝聰敏謝長廷豐原大道鳳山區黑名單 (臺灣)黑心食品黑金 (電影)辜寬敏范振宗胡為真胡瓜郭倍宏阿帕契打卡案蘇友鵬閩南裔臺灣人薈廬薛西佛斯.exe葉盛茂邱素貞瑜伽天地蔡明憲鄭南榕鄭蘋如鄭水枝鄭文彬自由時報相關爭議列表自覺運動臺北雙子星弊案臺灣白色恐怖時期臺灣鐵路產業工會臺灣警備總司令部色,戒 (電影)英才路雲豹裝甲車雲霄會逢甲大學校友列表連勝武陳志謀陳逸松 (律師)陳欽生陳水扁家庭密帳案M4卡賓槍MJIBT75手槍柏楊回憶錄柯文哲林坤生林保華林益世索賄案林頌和林鴻堯李全教李荊蓀東吳大學校友列表板橋車站 (臺灣)楊家駿楊實秋樊邦弘樹林區農會機密訊號永華路江國慶案江炳興沈嫄璋沈之岳沈慶京法務部廉政署法務部矯正署臺北看守所法務部調查局資安鑑識實驗室法政學群測謊機會計法第99-1條修正烏龍事件望天會情报机构新店區新北市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站點列表新党历史新營區新黨文山會憲兵指揮部刑事鑑識中心懲治叛亂條例2004年興達罷工事件2007年臺灣2008年10月臺灣2008年11月臺灣2008年12月臺灣2008年2月臺灣2008年臺灣2009年5月臺灣2009年6月臺灣2012年臺灣2013年11月臺灣2014年台灣劣質油品事件2014年中華民國直轄市長及縣市長選舉2014年臺北市長選舉爭議事件2015年5月臺灣2017年12月2017年12月臺灣2017年台鐵工會依法休假事件 扩展索引 (165 更多) »

劉少康辦公室

劉少康辦公室存在於台灣戒嚴時期之間的1979年—1983年。其前身是「固國小組」,負責因應中國共產黨對台灣的統一戰線攻勢與謀略。 1979年1月,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上將主任王昇在台北市信義路黎明文化事業公司大樓成立劉少康辦公室,成員來自國家安全局、外交部、行政院新聞局、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下轄之大陸工作會、社會工作會、文化工作會等單位,勢力橫跨『黨』、『政』、『軍』、『特』,伸入台灣警備總司令部、國家安全局、法務部調查局。此時王昇權勢達到頂點,「王昇接班」的說法不脛而走,劉少康辦公室甚至被稱為「太上中常會」、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的中央黨部」。 1983年5月,總統蔣經國以王昇「不知節制」為由,下令裁撤劉少康辦公室,免除王昇總政治作戰部主任一職,任調國防部三軍聯合作戰訓練部主任;同年10月,王昇出任駐巴拉圭大使,離開權力核心。 Category:中華民國政府已撤銷部門機構 Category:1979年建立 Category:1983年廢除.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劉少康辦公室 · 查看更多 »

劉俊秀

劉俊秀,出生於台灣臺北縣土城市(今新北市土城區),台灣知名的土木工程學者,主要的研究領域是結構動力學和地震工程,現任國立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教授,曾任該系的系主任。在2009年年底舉行的台灣地方公職人員選舉中,他同時是民主進步黨所提名的新竹市市長候選人。.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劉俊秀 · 查看更多 »

劉冠軍

劉冠軍(),前中華民國國家安全局出納組上校組長,國安密帳案涉案人,侵吞公款與機密資料後潛逃國外,中華民國國家安全局懷疑他逃到加拿大。目前行蹤不明,現正遭通緝中。.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劉冠軍 · 查看更多 »

劉兆玄

劉兆玄(筆名上官鼎,),中華民國政治人物、學者、作家,湖南衡陽市人 ,出生於四川成都市,戰後隨雙親移居臺灣,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化學博士。曾任國立清華大學、東吳大學校長等職。 2008年中國國民黨重新取回執政權後,劉兆玄獲總統當選人馬英九的組閣邀請,入閣擔任行政院院長,翌年9月10日因八八水災所引發的政治風波而率領內閣總辭。於2010年1月14日接任國家文化總會(後更名為中華文化總會)會長,於2016年底卸任會長職務;現任中華文化永續發展基金會董事長。.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劉兆玄 · 查看更多 »

基隆路

基隆路,為臺灣臺北市東側的南北向主幹道之一,由於連接了數條市區幹道及快速道路(如北端環東大道及堤頂大道;中段台5線(忠孝東路)、信義路、辛亥路的國道三甲、台9線(羅斯福路)及南端的福和橋),屬於環東快速道路一部份,因此車流量大,加上路幅不若其他主幹道寬敞,並且是臺北都會區西岸通勤人口行走的主要幹道之一,使其沿線成為臺北市中心惡名昭彰的交通瓶頸。.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基隆路 · 查看更多 »

健行科技大學

健行學校財團法人健行科技大學(Chien Hs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簡稱健行科大,是一所位於中華民國桃園市中壢區的科技大學,前身是1933年3月3日成立於上海的三極電信學校。1966年改制為健行工業專科學校。2003年改名清雲科技大學。2012年再度改名為健行學校財團法人健行科技大學。 該校目前有4個學院、16個學系、10個研究所、3個碩士在職專班、4個研究中心及多個學位、碩士學程與跨國雙聯學制;其中內政部北區e-GPS研究中心為國家級研究中心,負責國家GPS相關技術之研發及嘉義、花蓮以北所有GPS測量業務(南區由國立成功大學負責)。另於2000年與中原大學正式締結合作夥伴關係,在學術研究方面合作密切,兩校目前在健行科技大學內共同設立有多所合作實驗室。.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健行科技大學 · 查看更多 »

台灣變色龍

《台灣變色龍》(英語:Taiwan Chameleon)為臺灣電視史上首部類戲劇,於台視首播,製作人為劉夢萍、劉承栗及吳健強,主持人為盛竹如。因其內容為臺灣戰後重大或離奇刑案之演出,且當中多為命案,並對犯罪經過、手法敘述較細,但亦有一定程度警世意味,故自首播以來觀眾毀譽參半。因首播時收視率高,故自結束後即被東森電視台及緯來綜合台多次重播。另緯來綜合台曾以《致命火玫瑰》名義重播。.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台灣變色龍 · 查看更多 »

台灣民政府

台灣民政府(英文:Taiwan Civil Government)是於2008年2月2日在台湾成立的政治組織,由林志昇领导。台灣民政府主張台灣應該與日本統一,認為台灣暫時由「美國軍政府」軍事占領、但主權仍屬於大日本帝國。該組織表示,依據馬關條約與舊金山和平條約,日本天皇保有台灣所有權,美國握有台灣佔領權,美國總統有責任循萬國公法,實現台灣地位正常化等立場;並主張一個中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否認中華民國的合法性。台灣民政府否認自己是台獨組織,反對台獨,對台灣地位未定論亦持批判立場。 台灣民政府不是在中華民國登記有案的政黨、社團等組織,也未受到任何國家或政府所承認。台灣民政府官方網站刊有「台灣公民權利法」、「組織建構圖」、「州郡管轄區域圖」等文件,而且於臺灣各地設有辦事處,開辦宣傳講座,散發傳單,開放民眾申請「台灣民政府身分證」與「台灣民政府車牌」,招募軍隊「黑熊部隊」,辦理「郡守」及司法人員考試,每年組「日本天皇陛下祝壽團」參拜日本靖國神社。台灣民政府有固定的人員與宣傳車在全台各地活動,並鼓吹申請身分證等行為。 台灣一些縣市警察局將台灣民政府列為詐騙集團。台灣民政府宣稱只要辦了台灣民政府身份證,不用美國簽證就能直接去美國;但美國在台協會官員否認此事。該組織發放的護照也沒有美國公民的任何免簽證權利,以此護照入境他國將會遭到遣返與可能的法律追訴。.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台灣民政府 · 查看更多 »

吳莉貞

吳莉貞(),任中華民國法務部調查局副局長,為中華民國第一位女性調查局副局長。.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吳莉貞 · 查看更多 »

吳蔡美香國家賠償案

吳蔡美香國家賠償案是台灣司法史上僅見之檢察機關對死者家屬作出國家賠償案例。 2007年12月27日,吳蔡美香的女兒吳玲玲失蹤,吳蔡美香通報警察局多時仍沒有回音,決定靠自己的力量在台北市街頭四處奔走。2008年2月14日,吳蔡美香到法務部調查局登記DNA檢驗,如將來發現任何無名屍體,即可藉此檢驗確認身份。2008年7月30日,台北縣淡水河發現一名身首異處之無名屍,相關單位卻將遺體草草下葬;後證實該漂流屍即是吳玲玲。然而當時DNA檢驗系統單位組織之紊亂,作業窗口不一,串聯之法務單位間亦聯繫不良,導致未確實通知吳蔡美香,草率將屍體下葬。 2011年4月29日,士林地方法院二審判決,士林地檢署應為此疏失賠償吳蔡美香新台幣25萬元。這是台灣司法史上僅見之檢察機關對死者家屬作出國家賠償案例;本案也影響法務部在2010年12月7日修訂《臺灣高等法院檢察署所屬各地方法院及其分院檢察署相驗案件處理要點》第12點,將無名屍體DNA鑑驗工作統由法務部法醫研究所專責管理。.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吳蔡美香國家賠償案 · 查看更多 »

吴瑛

吳瑛可以是下列人物:.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吴瑛 · 查看更多 »

壹週刊 (台灣)

《壹週刊》(Next Magazine)是香港上市公司壹傳媒旗下的綜合性正體中文雜誌,是壹傳媒繼香港《壹週刊》後進軍台灣之作,2001年創刊,2018年停止發刊,轉為網路媒體。 根據AGB尼爾森台灣的數據,於2006年度,《壹週刊》12-65歲的讀者約有1,413,000人,差不多佔台灣五大週刊讀者總數的一半。 《壹週刊》在封面上註明星期四出刊,但超商和書店於星期三即開始出售;若遇特殊狀況,如重大社會事件時,則機動性提前至星期二出刊。.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壹週刊 (台灣) · 查看更多 »

大力水手事件

大力水手事件,亦稱「柏楊案」。1968年1月3日,《中華日報》家庭版刊出柏楊(本名郭衣洞)翻譯的美國《大力水手》(Popeye the Sailor Man)連環漫畫,故事內容為卜派父子合購一島,遂在島上建立私人國家,各自競選總統。 據監察院的調查報告,此案緣起以下翻譯問題。英文原文為:「小孩問大力水手:『現在你已有了你自己的國家,你將如何治理她呢?』大力水手:『我們將舉行自由選舉,我要出來競選。』小孩說:『全國只有我們兩個人,你要出來競選,該怎麼選呢?』大力水手:『由我們當中的一人投票。』」 然而柏楊將其譯為:「小孩問大力水手:『老頭,你要寫文章投稿呀!』大力水手:『我要寫一篇告全國同胞書。』小孩說:『全國只有我們兩個人,你知道吧!』大力水手:『但是我還是要講演。』」 由於翻譯與英文原文內容大相逕庭,登出後,被認為有影射當時蔣總統中正及國防部蔣部長經國,有污衊之疑,於是台灣中華日報分別在1月16日與1月22日,向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四組主任陳裕清提出報告。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四組調查後,函請台灣警備總司令部偵辦本案,並副知司法行政部調查局,並於2月26日由司法行政部調查局主持之「咸寧會報」決議,由台灣警備總司令部、台北市警察局、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六組)及該局成立「清華專案」小組調查。 司法行政部調查局先後約談柏楊及其妻倪明華。3月4日柏楊再度被約談,3月7日被捕。6月7日移送臺灣警備總司令部軍法處。 據司法行政部調查局之移送書,柏楊之犯罪事實為其在1948年瀋陽為中共解放之際,經由中共幹部介紹,向毛澤東像宣示,脫離國民黨,並加入「民主同盟」,為統一戰線而努力。認定其長期利用寫作,利用盲目之群眾心理,大肆揭發社會黑暗面,顛倒是非,以淆惑視聽,迷亂人心,破壞政府威信,離間人民與政府感情,激發對政府不滿情緒,動搖民心士氣,以遂匪方文化統戰之陰謀。 7月7日臺灣警備總司令部軍事檢察官偵結,以曾受匪訓為匪工作為由,觸犯《懲治叛亂條例》第二條第一項唯一死刑之叛亂罪,提起公訴。案經台灣警備總司令部軍事法庭審理結果,以柏楊於偵查中坦承犯行,已具悔悟之意,且其犯罪情節尚非重大等,依法減刑,於1969年8月11日判處有期徒刑12年。 當時旅美學人孫觀漢、劉述先,甚至美國輿論界,都大力救援柏楊,但救援無效。1969年倪明華提出離婚要求,柏楊在獄中絕食21天。柏楊被移送綠島,1975年因蔣中正逝世減刑至八年。原於1976年3月6日刑滿出獄,但卻遭國家安全局核定,由臺灣警備總司令部移送綠島指揮部任「看管雇員」,至1977年4月才因美國政府關切而被釋放,離開綠島。總刑期達九年又二十六天,獄中苦讀《資治通鑑》,完成了《中國人史綱》、《中國歷代帝王皇后親王公主世系》、《中國歷史年表》三部書稿。出獄後又花了十年翻譯《柏楊版資治通鑑》七十二冊。.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大力水手事件 · 查看更多 »

大然文化

大然文化是台灣過去存在的出版社,曾與東立並列為台灣的前兩大漫畫出版社,主要為代理日本漫畫的台灣中文版。全盛時期,每月出版高達數十集漫畫。 該公司已於2003年3月31日倒閉,原旗下代理之漫畫陸續由東立、青文、尖端等出版社接手。由於翻譯等的版權問題,大多數的作品與角色因此易名(例如《海賊王》轉移東立後改名為《航海王》,《棋靈王》轉移東立後改名為《棋魂》)。.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大然文化 · 查看更多 »

天德會

天德會是台灣三大犯罪組織之一天道盟旗下分會。.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天德會 · 查看更多 »

天道盟

天道盟,台灣三大犯罪組織地方勢力最深厚的角頭聯盟。就其成員出身來看,屬於台灣在地幫派。除了台灣本土外,天道盟在海外均有活動,包括亞洲其他國家及美國等。估計在台灣約有數千名活躍的角頭份子、以及數萬名的合伙關係人。.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天道盟 · 查看更多 »

安平區

安平區是臺灣臺南市三十七個行政區之一,北以鹽水溪和安南區為界,東以民權路、中華西路與中西區相鄰,南則隔運河與南區毗鄰,西為臺灣海峽。臺南市政府永華市政中心(原省轄臺南市政府)即座落此處,區內北端為老安平聚落,為漢人最早開發地之一,在荷蘭時期時這裡建有大員市鎮,是臺灣最古老的市鎮,而「臺灣」之名也起源於「大員」(荷語:Tayouan),因此此區可說是臺灣歷史的起源地。.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安平區 · 查看更多 »

對法輪功的鎮壓

對法輪功的鎮壓,指中國共產黨執政當局,自1999年起消滅法輪功而實施的種種鎮壓措施,包括多方面的宣傳輿論攻勢、强制思想再教育,以及多種法外強制措施,包括滋擾性隨機拘捕、 强制劳动、酷刑,有些修煉者因此死亡Banding after the Ban: the underground Falungong in China, 1999–2011 Tong, James W.著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對法輪功的鎮壓 · 查看更多 »

丁柔安

丁柔安(),台北市私立文德女子高級中學畢業,1987年拍攝廣告出道,同年加入當紅少女團體「紅唇族」第二代,並發行二張專輯。與丈夫「綜藝大哥」胡瓜經營「黃金蜆丹」公司。.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丁柔安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监察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监察委员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监察机关,是履行国家监察职能的国家机构,于2017年至2018年陆续建立,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任命产生,接受同级人代会和上级国家监察机关的监督,是“一府两院”以外的与之平行的国家机关,与同级中共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这一制度是对国家、省、市、县四级纪律检查机关、行政监察机关和检察机关反贪部门的重组和优化,被认为是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下的中共中央所推行的针对党和国家纪检监察制度的重大改革。2018年3月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和监察法,产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第一届组成人员。.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监察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英语:National Supervision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简称国家监察委员会、“国家监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监察机关,与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平级,为副国级单位。2018年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后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与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合署办公。国家监察委员会将依据宪法及相关的法律负责监督、调查、处置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以及道德操守问题。.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中壢事件

中壢事件,是1977年中華民國縣市長選舉中,由於中國國民黨在桃園縣長選舉投票過程中作票,引起中壢市市民憤怒,群眾包圍桃園縣警察局中壢分局、搗毀並放火燒毀警察局、警方發射催淚瓦斯以及開槍打死青年的事件。中壢事件被認為是臺灣民眾第一次自發性地上街頭抗議選舉舞弊,開啟爾後「街頭運動」之序幕。 《新新聞》於2014年訪問到一位自稱當年為警備總部的便衣憲兵,擔任教育班長,混在群眾裡面搞破壞,以及搧風點火鼓動群眾,帶六個兵縱火燒中壢分局跟中壢消防局,並帶兵將雲林、嘉義榮民之家的人頭資料抄過來入籍桃園縣,調了二十幾萬人的資料,投票當天由士兵代為投票的情事,並於事後得到三千元的加給金。.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中壢事件 · 查看更多 »

中央日報

《中央日報》,為中國國民黨創辦之中文報紙,由何浩若於民國17年(1928年)2月創刊於上海,彭學沛為首任總編輯。民國38年(1949年),隨中華民國政府遷至臺灣。民國95年(2006年)實體報停刊,改為網路報形式繼續發行。實體報總計發行28356號。 中央日報為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在大陸時期之代表性的官方媒體。 1949年,中央政府撤退到臺北市;此後,《中央日報》接續在臺灣發行五十餘年,為中國國民黨黨營文化事業成員,幾乎為「黨報」。在報禁開放前,《中央日報》銷量很高。於1960年代至1980年代間,《中央日報》與《中國時報》和《聯合報》並稱為「三大報」。第一次政黨輪替(民國89年,西元2000年)以前,《中央日報》與《青年戰士報》(後改名《青年日報》,目前為中華民國國防部所有之中文報紙)同為宣導官方立場的主要媒體。 香港《大公報》與馬來西亞《光華日報》是少數歷史比《中央日報》長的中文報紙。.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中央日報 · 查看更多 »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簡稱中統局,為中國國民黨的主要情报机构之一。1947年,该机构更名为中國國民黨黨員通訊局。该机构為今法務部調查局的前身。.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 · 查看更多 »

中和區

中和區是台灣新北市下轄的市轄區之一,位於台北盆地西南側,絕對位置約東經121.26度至121.31度,北緯24.57度至25.01度之間。與永和區關係密切,為雙城區關係,常合稱為雙和地區。 中和區為臺北都會區的衛星城市之一,人口密集,總人口數多達41.3萬人,為台灣直轄市中人口數第四多的市轄區,人口密度高達每平方公里2.05萬人,為新北市人口密度第六高的市轄區。.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中和區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

中華民國的中央行政機關共分為三級,主要以行政院為首,下設34個機關,通稱部會,是中華民國政府首要的組成部分;其中行政院負責統轄所有的中央行政機關,被視為中華民國的內閣。行政院與各部會之首長,在總統的任命與監督之下推行政務。.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國家安全局

中華民國國家安全局(簡稱國安局)是中華民國國家安全會議唯一的附屬機關,也是中華民國最主要的情報機構,主要進行統合國家情報、策劃特種勤務兩大工作。.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中華民國國家安全局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國軍中的中共間諜列表

潛伏於中華民國國軍中的中共間諜列表,是一份紀錄了潛伏於中華民國國軍,或曾被中國共產黨聲稱或承認,为中共進行間諜行為的人物列表。 以下列表以現今可查知時間為準,正確的間諜活動或洩漏機密時間可能早於或晚於以下所歸類的年份。.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中華民國國軍中的中共間諜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刑法第一百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一百條立法公佈於1935年1月1日,同年7月1日連同《中華民國刑法》全文共357條一同實施。本條文於1928年之刑法草案(共387條)頒布時,原為刑法第103條,後來於1935年頒布後,方改列為第一百條。 這個條文於1992年修正。這項修正,被視為是臺灣民主運動、言論自由及推動人權保障的重大成就。.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中華民國刑法第一百條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與加拿大關係

中華民國與加拿大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加拿大之間的關係。1913-1970年,兩國有官方外交關係,斷交後直至1980年代,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中華民國與加拿大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與千里達及托巴哥關係

中華民國與千里達及托巴哥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千里達及托巴哥共和國(通稱千里達)之間的關係。兩國無官方外交關係,目前也沒有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對千里達的相關事務由中華民國駐聖文森國大使館。.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中華民國與千里達及托巴哥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與奈及利亞關係

中華民國與奈及利亞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奈及利亞聯邦共和國之間的關係。兩國無正式外交關係,但於對方最大城市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中華民國與奈及利亞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與尼泊爾關係

中華民國與尼泊爾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尼泊爾聯邦民主共和國之間的關係。兩國無官方外交關係,目前也沒有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對尼泊爾的相關事務由駐印度台北經濟文化中心。.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中華民國與尼泊爾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與巴布亞紐幾內亞關係

中華民國與巴布亞紐幾內亞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巴布亞紐幾內亞獨立國(通稱巴布亞紐幾內亞、巴紐)之間的關係。兩國於1999年有正式外交關係,但只維持17天即斷交,目前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中華民國與巴布亞紐幾內亞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與布吉納法索關係

中華民國與布吉納法索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布吉納法索(1984年之前稱上伏塔共和國)之間的關係。兩國於1961-1973年、1994-2018年有正式外交關係,斷交後,目前沒有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對布吉納法索的相關事務由。.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中華民國與布吉納法索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與亞美尼亞關係

中華民國與亞美尼亞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亞美尼亞共和國之間的關係。兩國無正式外交關係,目前也沒有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對亞美尼亞的相關事務由臺北-莫斯科經濟文化協調委員會駐莫斯科代表處。.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中華民國與亞美尼亞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與庫克群島關係

中華民國與庫克群島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庫克群島之間的關係。兩國無官方外交關係,目前也沒有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對庫克群島的相關事務由。.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中華民國與庫克群島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與匈牙利關係

中華民國與匈牙利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匈牙利之間的關係。兩國無正式外交關係,自1990年代,於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中華民國與匈牙利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與列支敦斯登關係

中華民國與列支敦斯登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列支敦斯登公國(又稱列支敦斯登親王國)之間的關係。兩國無正式外交關係,目前也沒有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對列支敦斯登的相關事務由駐瑞士台北文化經濟代表團。.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中華民國與列支敦斯登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與芬蘭關係

中華民國與芬蘭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芬蘭共和國之間的關係。兩國於1926-1932年有官方外交關係,斷交後直至1990年代,於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芬蘭在近代歷史上受俄羅斯帝國、蘇聯與冷戰影響頗深,與中華民國的官方關係並不密切。.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中華民國與芬蘭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與荷蘭關係

中華民國與荷蘭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荷蘭王國(正式國名為尼德蘭)之間的關係。1913-1950年,兩國有官方外交關係,斷交直至1970年代後,於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中華民國與荷蘭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與馬其頓關係

中華民國與馬其頓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馬其頓共和國(又稱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之間的關係。兩國於1999-2001年有官方外交關係,是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唯二建立外交關係的歐洲新獨立國家(另一為拉脫維亞)。斷交後,目前沒有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對馬其頓的相關事務由駐義大利台北代表處。.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中華民國與馬其頓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與馬拉威關係

中華民國與馬拉威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馬拉威共和國之間的關係。兩國於1966-2008年有官方外交關係,斷交後,目前沒有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對馬拉威的相關事務由。.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中華民國與馬拉威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與迦納關係

中華民國與迦納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迦納共和國之間的關係。兩國無正式外交關係,目前也沒有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對迦納的相關事務由、駐英國台北代表處。.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中華民國與迦納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與阿富汗關係

中華民國與阿富汗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之間的關係。兩國於1944-1950年有官方外交關係,斷交後,目前沒有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對阿富汗的相關事務由。.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中華民國與阿富汗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與阿爾巴尼亞關係

中華民國與阿爾巴尼亞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阿爾巴尼亞共和國之間的關係。兩國無正式外交關係,目前也沒有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對阿爾巴尼亞的相關事務由駐義大利台北代表處。.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中華民國與阿爾巴尼亞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與沙烏地阿拉伯關係

中華民國與沙烏地阿拉伯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沙烏地阿拉伯王國(通稱沙烏地阿拉伯、沙烏地)之間的關係。兩國於1946-1990年有正式外交關係,斷交後,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中華民國與沙烏地阿拉伯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與斐濟關係

中華民國與斐濟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斐濟共和國之間的關係。兩國無官方外交關係,但在1996年相互承認國家地位,也於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後來斐濟方面於2017年5月10日撤館。.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中華民國與斐濟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與斯洛伐克關係

中華民國與斯洛伐克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斯洛伐克共和國之間的關係。兩國無正式外交關係,但於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中華民國與斯洛伐克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與拉脫維亞關係

中華民國與拉脫維亞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拉脫維亞共和國之間的關係。兩國於1936-1940年有公使級的外交關係,但因蘇聯併吞拉脫維亞而中止。自1991年獨立以來,於1992-1994年,兩國建立總領事級的外交關係,是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唯二建立外交關係的歐洲新獨立國家(另一為馬其頓共和國),以及唯一的前蘇聯國家。與拉脫維亞斷交後,中華民國政府於首都里加設立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中華民國與拉脫維亞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死刑制度

中華民國死刑制度係指中華民國政府於其實質統治之臺澎金馬施行包含死刑的刑罰體系。依《中華民國刑法》第33條以及第35條,死刑是最重的主刑。中華民國刑法與各項具有刑罰的特別法於設立之初,仍具備不少唯一死刑(即法定刑僅有死刑者)之罪(如海盜罪、懲治盜匪條例等等);而隨著時代變遷,絕對死刑之罪也於2006年全數修改為相對死刑(可判處無期徒刑等其他刑罰)。於現行法中,已無「絕對死刑」之罪,可處死刑之罪約50項,多分布於《陸海空軍刑法》和《中華民國刑法》中。 於執行層面,依《刑事訴訟法》第461條及《監獄行刑法》第90條之規定,死刑經法務部令准後,於監獄內特定場所以藥劑注射或槍斃執行之,然實務上中華民國僅使用槍斃一法執行死刑。2006年至2009年台灣曾因法務部長不簽署行刑令而暫停執行死刑,而後引發輿論爭議後,2010年4月30日重啟死刑執行。隨後,民進黨第三次政黨輪替後2017年起又開始暫停執行死刑。.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中華民國死刑制度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法務部

法務部為中華民國最高司法行政機關。本部位於臺北市中正區博愛特區內,與司法院為鄰,隔重慶南路與臺北市立大學博愛校區相望。 除本部之外,法務部另轄調查局、廉政署、最高檢察署、臺灣高等檢察署、福建高等檢察署金門分署、行政執行署、矯正署、司法官學院、法醫研究所以及所屬機關28個檢察機關與77個矯正機關等一共124個機關,本部暨所屬機關員工約一萬八仟餘人。.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中華民國法務部 · 查看更多 »

中正路 (基隆市)

中正路是台灣基隆市基隆港東岸最重要之道路,全段位於中正區內,前段雖非台2線編制內,但由於位於中山高東岸高架道路之終點,車流量不亞於位於隔壁台2線編制內之義一路。本路南內側銜接東岸高架道路、外側銜接通往仁二路、愛一路、忠一路;北端連接祥豐街與北寧路;中間尚有通往和平島之正濱路、基隆港東岸之東海街、正豐街/祥豐街分流道路、通往信義區之信二路。.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中正路 (基隆市) · 查看更多 »

中正路 (高雄市)

中正路(Jhongjheng Rd.)是高雄市主要的東西向幹道也是高雄市金融、政府機關集中的主要街道。本道路共分為四個部份,東起於三多一路及建軍路口接自由路通往鳳山區,西抵大勇路口接大公路。由於中正路連接了市中心及高雄交流道(或稱中正路交流道),因此為高雄市相當重要的道路。而'''高雄捷運橘線'''(市議會站-衛武營站段)即沿著本路段的地底下運行。 此外,高雄市有另一條「中正路」,未分段,僅經左營一區,位於左營軍區,北起中海路、中正路口,南抵左營大路、中正路、必勝路口。.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中正路 (高雄市) · 查看更多 »

市議會站

市議會站位於台灣高雄市前金區,為高雄捷運橘線的捷運車站。名稱源自原高雄市議會,唯2010年高雄市縣合併改制後,2011年9月19日市議會遷至原高雄縣議會(近鳳山西站),而原高雄市議會則改供高雄市政府教育局使用,故加註「(舊址)」以為補充。.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市議會站 · 查看更多 »

九月政爭

九月政爭,或稱為馬王政爭(總統馬英九和立法院長王金平的政治鬥爭),是一場2013年9月發生在中華民國的政治事件。在本次政治風暴當中,總統和行政院院長遭到同步傳喚到案,同時異地偵訊作證,在政壇創下歷史首例。立法院長與立法委員涉入的關說疑雲、檢察總長及總統涉入的洩密疑雲、最高法院檢察署特別偵查組(特偵組)涉入的監聽國會事件,多項重大疑案都在九月政爭當中浮現。 本次事件以特偵組舉行的「切勿錯過記者會」為起點,引發一連串總統、行政院、立法院等中央政府高層首長之間的衝突與對立,範圍包括身兼黨魁(時為國民黨主席)的國家元首(總統馬英九)、行政機關首長(行政院院長江宜樺)、司法行政機關首長(行政院法務部部長曾勇夫)、檢察機關首長(最高法院檢察署檢察總長黃世銘)、立法機關首長(立法院院長王金平)等中央政府高層首長。 公眾得以知悉此次事件,始於2013年9月6日,特偵組召開記者會認定法務部部長曾勇夫、高檢署檢察長陳守煌、王金平等人涉嫌關說。9月9日,檢察總長黃世銘召開記者會說明,並無聽到任何刑事案件的不法,認定關說為「行政不法」。9月11日,馬英九以中國國民黨主席身份在總統府召開記者會,譴責立法院院長王金平對檢察體系的司法關說。中國國民黨宣布將王金平開除黨籍,這意謂王金平將喪失不分區立法委員身份,也同時必須退出立法院。王隨即向法院提起「確認國民黨員資格存在」的民事訴訟,9月13日獲法院裁准保留黨籍的假處分,暫保國會議長的資格。 9月28日,民進黨立委管碧玲揭發監聽國會事件,管表示,特偵組於5月16日至6月14日監聽國會總機,可監聽所有使用該總機播出電話的立法委員,特偵組立刻出面否認監聽國會,但慘遭記者當場揭穿特偵組說謊。檢察總長黃世銘只好召開記者會承認監聽國會,但說這只是一個失誤,並向社會大眾致歉。朝野立委痛批黃世銘與特偵組違法濫權,連國會都敢監聽,還開記者會狡飾。 王金平關說案由特偵組移送台北地檢署調查後,以查無事證結案,相關人等皆未起訴。黨籍訴訟,一、二審皆判定王金平獲勝,2015年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宣布停止訴訟,確認王金平仍保有黨籍。反而是痛批王金平的檢察總長黃世銘,因對外洩露監聽及偵辦內容,違反「偵查不公開原則」及「公務員保密責任」,遭到臺灣高等法院二審判決洩密罪定讞。 2017年3月14日,台北地檢署依違反通訊保障及監察法、刑法洩密罪、個人資料保護法等罪起訴馬英九。.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九月政爭 · 查看更多 »

廖正豪

廖正豪(),台灣政治人物及法學家,中華民國台灣嘉義縣人。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系,曾任臺灣省政府官員、行政院副秘書長、中華民國法務部部長。胞兄是廖正雄,曾任六腳鄉長、嘉義縣議員。.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廖正豪 · 查看更多 »

廉政英雄登場角色列表

《廉政英雄》系列劇集登場人物的介紹列表,本劇由主要人物貫穿全劇,並依各單元安排加入新角色;部分角色會因劇情需要加重戲份,在單元之後成為主要人物。並且部分演員在劇情結束退出拍攝,在經過單元後會以扮演不同角色的方式重回劇組。.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廉政英雄登場角色列表 · 查看更多 »

張安樂

張安樂(),綽號「白狼」,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人,出生於南京市,毒梟、黑道大老、竹聯幫創立元老之一,現任中華統一促進黨總裁和中国民主进步党荣誉总监。.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張安樂 · 查看更多 »

張建

張建(),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人。陸軍軍醫學校醫科15期畢業,1934年獲柏林大學醫學博士及哲學博士。1937年任中央軍醫學校教育長及軍醫署署長。1946年任國防醫學院副院長,1949年遷至台灣。因於日記中表示對當局不滿,1951年遭調查局軟禁,一年半後獲釋。對官場失望,便於新竹市開業行醫。1985年移居美國,1996年逝世。.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張建 · 查看更多 »

張顯耀

張顯耀(),臺灣政治人物,生於台灣,原籍山東昌邑,中國國民黨籍,曾任總統府國安會諮詢委員、立法委員(國親聯盟)、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海峽交流基金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2015年9月底,黃昭順退選連任後,獲國民黨徵召參選高雄市第三選舉區立法委員,但最終敗於前高雄市副市長劉世芳。.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張顯耀 · 查看更多 »

張文儀

張文儀(),中華民國(台灣)企業家及政治人物,曾代表中國國民黨當選為第二、三、四屆立法委員。 張文儀在1997年2月擔任順大裕公司董事長期間,涉嫌與廣三集團總裁曾正仁違法炒作股票及進行內線交易,被法務部調查局台中市調查站移送法辦,1999年11月被依違反《證券交易法》起訴,2004年9月被台中高分院判處有期徒刑1年定案。但張文儀在判刑前潛逃出境,在同年12月31日被台中地檢署發布通緝。2007年8月初在澳門機場被補,解送返台歸案。 2009年7月30日,張文儀被中華民國最高法院依違反《證券交易法》等罪,判刑六年、褫奪公權三年定讞。.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張文儀 · 查看更多 »

張晉婷

張晉婷,中華民國臺灣政治人物,新北市五股區人,現為新北市政府第2屆市政顧問,曾為民進黨籍及臺聯黨籍第一、二屆新北市議會議員(2010年12月25日~2016年4月19日)。.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張晉婷 · 查看更多 »

佳里區

佳里區位於臺灣臺南市西部,北鄰學甲區,西鄰將軍區,西南連七股區,東鄰麻豆區,南接西港區。縣市合併前為全縣人口最多的鎮。全境地勢平坦,海拔約5.5公尺,境內有將軍溪與七股溪流經。 本區是北門地區鹽分地帶的門戶及政經中心。日治時期以來出了許多鹽分地帶文學家及詩人,被視為臺灣文學重鎮。此外也是西拉雅系平埔族蕭壠社的聚居地,為臺灣最早的西拉雅文化發源地之一。代表作物為牛蒡,有「牛蒡的故鄉」之美譽。.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佳里區 · 查看更多 »

匿名者臺灣行動

匿名者臺灣行動()是2015年時,一個號稱駭客組織匿名者亞洲支部的專頁為了聲援反對臺灣高中歷史課綱微調案抗議活動的學生和群眾而發起的網際網路行動。其中在7月31日,自稱「匿名者亞洲」的群體在Facebook專頁上發表支持反高中課綱微調運動學生的影片。隨後「匿名者亞洲」的駭客發起行動並且針對中華民國教育部和中華民國總統府等網站展開攻擊,試圖藉由網際網路攻擊施壓政府單位,迫使中華民國政府們能夠正視抗議學生的訴求。其中「匿名者亞洲」持續運用分散式阻斷服務攻擊方式進行攻擊行動,藉由網站因為連線數量暴增後獲得過多資料使得流量超載,並且導致網頁回應時間較久或暫時無法連線,進而達成使特定網站無法對外提供服務的目的。 之後「匿名者亞洲」針對多個中華民國政府單位,以及被認為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關係較好的政黨與電視臺的網站發動攻擊。後續遭到攻擊者包括了中華民國國防部、中華民國經濟部、中國國民黨、新黨以及中天電視等多個官方網站,另外「匿名者亞洲」也曾經表示將針對臺灣銀行網站發動攻擊行動。而先前中華民國政府部門遭遇大規模分散式阻斷服務攻擊,則是發生在2013年與菲律賓之間發生的廣大興28號事件。.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匿名者臺灣行動 · 查看更多 »

北門車站 (嘉義市)

北門車站位於台灣嘉義市東區,為林務局阿里山森林鐵路阿里山線之鐵路車站,也是阿里山鐵路實際上的起點,現任站長是陳有堂。北門車站最初的站房(當時稱為北門驛)完工啟用於1912年(明治45年),其實際的旅運業務曾一度轉至1973年(民國62年)落成啟用的新站處;原本的舊站則經整修後作為嘉義林業歷史展覽館使用,並被指定為市定古蹟。.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北門車站 (嘉義市) · 查看更多 »

國安密帳案

國安密帳案,台灣於2011年爆發的法律案件。特別偵查組在偵查卸任中華民國總統陳水扁國務機要費案件時,舉發前總統李登輝與劉泰英涉嫌挪用國家安全局秘密經費建立台灣綜合研究院,以貪污、洗錢罪嫌起訴李登輝、劉泰英。.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國安密帳案 · 查看更多 »

國票案

國票案是1998年在台灣發生的一宗大型經濟犯罪。國際票券金融公司的員工楊瑞仁(已改名為楊博智),涉及自1994年開始盜用公司商業本票炒作股票。於1995年遭到調查後,引發金融市場的動盪。.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國票案 · 查看更多 »

國立清華大學

國立清華大學,簡稱清大、清華、新竹清華,為高教深耕計畫遴選出參與全球鏈結全校型計畫的四所大學之一,原建於北平市,1956年於臺灣新竹市復校,與國立交通大學及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相鄰,有9個學院、17個部門和22個獨立研究院所。該校之象徵物為梅花與紫荊,吉祥物為大熊貓,並於每年定期舉辦「清華紫荊季」活動。 該校之設置幾經更迭,並自國共內戰後由梅貽琦主導於1955年在臺復校。該校現為臺灣聯合大學系統成員。 該校校區內有北京清華二校门的等比例縮小複製品,象徵兩校之間淵源深厚、一脈相承。新竹清華與北京清華更有「一筆寫不出兩個清華」的說法。現雙方合作提供MOOC課程、學術訪問制度及雙聯學位課程,並與廈門市三方共建「清華海峽研究院」,促進兩岸學術及文化交流。在美國的清華校友會亦同時為北京清華與新竹清華之校友服務。 2017年,QS排名中,清大為世界第151名。2016年,ARWU排名中,清大落於世界第301至400名區間。.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國立清華大學 · 查看更多 »

國立潮州高級中學

國立潮州高級中學,簡稱潮州高中,位於台灣屏東縣。.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國立潮州高級中學 · 查看更多 »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簡稱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或政大國關中心,是冷戰時期中華民國成立的智庫中心,今為亞洲及太平洋地區重要智庫之一。.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 查看更多 »

國防部軍事情報局

國防部軍事情報局(簡稱國防部軍情局;英文缩写:MIB)是負責中華民國國軍軍事情報的單位,專責執行戰略預警情報蒐集、研整之任務,隸屬於國防部參謀本部。.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國防部軍事情報局 · 查看更多 »

國民旅遊卡

國民旅遊卡,簡稱國旅卡,實質上又被稱加班費卡(被限制用途的加班費),首創於2003年,為台灣獨特且涉及層面廣泛複雜的信用卡種類、發行制度、政府公務員休假措施、公務員薪給發放及政府補助財政制度。其法源依據為中華民國行政院頒布制定的《行政院及所屬各機關公務人員休假改進措施》,以公務人員14天的不休假加班費來補助觀光產業。 雖然政策實施後,加班費不只實質減少、還被限制使用用途,但因為政策以「補助」為名,使許多民眾誤以為國旅卡是公務員福利,且當年度不使用還會清算歸零,所以許多公務員呼籲廢除,應回歸跟勞基法一般的不休假加班費,才不會限縮加班費用途,可像薪水一般正常使用,但政府為避免增加國家財政支出而不願廢止。 國民旅遊卡本身除了正面標示為國民旅遊卡及Taiwan圖像文字標誌外,與其他信用卡大致相同。不過,國民旅遊卡申請持用者通常為台灣公務人員,使用目的都是為了方便向其服務機關申請「強制休假」後的旅遊花費補助,這項補助稱為「國民旅遊補助費」(但實際上為公務員之不休假加班費)。每年持用相關國民旅遊卡及適用該補助制度的人員包含了全台灣政府的公務員、工友及公立學校的校長、專任教師兼主任、專任教師兼組長、職員,人數約48萬名,而消費金額與政府補助金額約每年新台幣76億元;若包含其他相關花費,國民旅遊卡可創造高達一年新台幣100億元以上的周邊消費。 部分公務員反對國旅卡,認為該制度就是拿約3萬塊加班費薪水,去換取1.6萬的刷卡回饋金(5折左右),目前只限定用在觀光產業,當年度不使用還會自動消失歸零。.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國民旅遊卡 · 查看更多 »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Bureau of Investigation and Statistics,缩写为BIS),簡稱軍統局或軍統,是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的情報機關之一,在1938年至1946年间隸屬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1946年以后更名为国防部保密局。 该机构前身是中国国民党党团组织“复兴社”下属的“特务处”。其早期的領導人為戴笠,1946年戴笠死后由毛人鳳繼任;1949年军统主要机构撤至臺湾。.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 · 查看更多 »

周泓旭案

周泓旭案,是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檢察署偵辦的首宗中國大陸學生共諜案。当事人周泓旭涉嫌策動中華民國外交部官員交付情資,卻被該官員舉報。2017年3月9日遭法務部調查局國家安全維護站逮捕,於3月10日起被羈押禁見,後於5月獲准延押禁見2個月。 周泓旭最初否認犯案,在羈押禁見4個月後,2017年7月6日做出自白認罪,台北地檢署偵結此案,依違反《國家安全法》向臺北地方法院提請訴訟。台北地檢署以他自白認罪,請求法院減輕其刑。 2017年7月6日下午依「國安法」的「為大陸地區黨務或其他公務機構發展組織未遂」罪嫌移送台北地方法院,庭訊期間周泓旭供稱「我覺得調查局人員是利用我對於自由渴求的心理叫我認罪」。法官未採信周男的辯稱,認為周在台無家人,且仍有勾串共犯或證人及逃亡之虞,裁定收押3個月,並禁止接見、通信。同年9月15日,在台北地方法院,庭上不予採納庭訊自白依羈押禁見期間所做出自白內容宣判,依違反國家安全法判處周泓旭1年2月,不可緩行,審判長判後諭知解除周泓旭的禁見。周男及北检均提上诉,卷证送交台湾高等法院。.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周泓旭案 · 查看更多 »

呂墩建

呂墩建()曾為臺灣最大的漫畫出版社大然文化創辦人,目前為中國廈門我樣動漫有限公司負責人、《花樣》漫畫雜誌總編輯(筆名為「紅山人」)。雖然呂墩建曾創辦《小咪漫畫周刊》、設立「小咪漫畫新人獎」,培植出游素蘭、高永、林政德、阿推、張靜美、周顯宗等臺灣本土漫畫家,但也因詐財、盜印未經授權之日本漫畫等事件,招致漫畫業界對其評價毀譽參半。他現職為《花樣》漫畫雜誌總編輯,卻傳出拖延稿費之情事。.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呂墩建 · 查看更多 »

内政部调查局

#重定向 法務部調查局.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内政部调查局 · 查看更多 »

內政部移民署

內政部移民署(簡稱移民署)是中華民國有關入出國境及移民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隸屬於內政部,成立於2007年。在全國各縣市皆設有服務站,為民眾辦理入出國及移民相關手續,並在臺北松山國際機場、桃園國際機場、臺中國際機場、高雄國際機場、花蓮機場、臺東機場、馬公機場、基隆港、臺北港、臺中港、高雄港、花蓮港、金門水頭港、馬祖福澳港、馬祖白沙港、澎湖馬公港等口岸設有入出境旅客證照查驗點;亦在海外派設有26個工作組,服務海外僑民辦理入出境諮詢、服務事項。.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內政部移民署 · 查看更多 »

全民公敵調查局

《全民公敵調查局》是一本由前中華民國法務部調查局臺北市調查處中山調查站調查員白瑄所編寫的書籍,內容主要是在描述與調查局相關的社會黑幕。此書指控,在民主進步黨中,謝長廷、江鵬堅等人都曾是調查局的線民,張俊雄、李應元、沈富雄與李文忠也跟調查局關係匪淺;尤其是謝長廷與前調查局臺北市調查處處長鄒紓予交情很好,鄒紓予還在1986年謝長廷首次參選立法委員時交給他新臺幣50萬元及茶葉6包。白瑄在此書最後寫道,他在1998年直接到高雄市漢來大飯店請謝長廷說明擔任調查局線民這件事,謝長廷臉色變得「驚慌慘白」。由於內容的關係,當時沒有出版社願意出版此書;最後是由許榮棋主辦的臺灣之聲廣播電臺出版此書,並將此書列為《世紀大騙局系列叢書》創始號。而由於失火的關係,目前該書庫存所剩無幾,東森新聞於2008年2月找出該書僅存的一本。.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全民公敵調查局 · 查看更多 »

兩報爆炸案

兩報爆炸案是1983年4月26日發生在台灣台北市的炸彈爆炸案。 1983年4月26日上午11時許,台北市忠孝西路一段83號《中央日報》總社一樓發生爆炸案,12人被炸傷;而在22分鐘前,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555號《聯合報》總社9樓電機房發生爆炸案。1983年12月12日,法務部調查局宣佈偵破此案,放置炸彈者是台灣獨立運動人士黃世宗,策劃者是台灣獨立建國聯盟主席張燦鍙,指揮者是台灣獨立建國聯盟美國本部副主席陳南天,執行指揮與接應者是住在巴西的台獨人士李朝望。1984年2月18日,台灣警備總司令部公佈調查結果,亦稱是黃世宗所為。黃世宗於案前由巴西返台,於案發後逃離台灣。.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兩報爆炸案 · 查看更多 »

公安警察

是日本警察厅和各下公安部门的俗称。.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公安警察 · 查看更多 »

公務人員特種考試

公務人員特種考試,簡稱特考,是中華民國政府因應特殊性質機關需要及照顧身心障礙者、臺灣原住民族就業權益而比照公務人員高等考試、公務人員普通考試、公務人員初等考試等舉辦的系列政府徵才考試。法源依據是《公務人員考試法》第6條第2項。及格任用者,服務6年內,不得轉調申請舉辦特種考試機關及其所屬機關、學校以外之機關、學校任職。 特考種類很多,有警察考試、身心障礙考試、原住民考試等,還有原名「基層公務人員考試」(基層特考)的「地方政府公務人員考試」(地方特考,因應直轄市政府、縣市政府、鄉鎮市公所及其民意機關用人需要而舉辦)。另外,關於司法人員的任用,譬如司法官、書記官、司法警察等,也是透過特考(司法特考)來選拔。 1996年之前,特考分為甲等、乙等、丙等、丁等考試。 特考甲等考試通過者直接取得簡任第十職等任用資格,實際職位包括「簡任專門委員」、「簡任視察」等,考取的名人有馬英九、蕭萬長、關中、城仲模、朱武獻、徐享崑、陳伸賢、朱明昭等;惟此考試不定期釋出極少量名額,受廣泛批評是「為權貴子弟量身打造的當官捷徑」,因此已全面停辦。 乙等特考現在的名稱是特種考試三等。丙等特考現在的名稱是特種考試四等。丁等特考現在的名稱是特種考試五等。 特種考試二等、三等、四等、五等考試,分別與高等考試二級考試、高等考試三級考試、普通考試、初等考試相當。(詳見《公務人員考試法施行細則》) 特種考試一等沒有舉辦。.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公務人員特種考試 · 查看更多 »

勞思光

勞思光(),原名勞榮瑋,號韋齋,筆名思光,湖南長沙人,當代重要華人哲學家及教育家。.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勞思光 · 查看更多 »

国际社会主义前进

國際社會主義前進是台湾的一个托洛茨基主义组织,是工人国际委员会的台湾支部。该组织形成于2010年,初名台湾社会主义者同盟,后改名为工人国际委员会台湾,2016年11月12日正式成立後改用现名。该组织自称是目前台灣唯一公開主张反資本主義和革命社會主義的政治組織,官方刊物為《社會主義者雜誌》。.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国际社会主义前进 · 查看更多 »

石班瑜

石班瑜為台灣男性配音員。.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石班瑜 · 查看更多 »

王健壯

王健壯(),生於台灣高雄市左營區,著名記者、作家、新聞編輯、政治評論者,擅長新聞評論寫作。曾任《新新聞》社長,《中國時報》記者、【人間副刊】主編、採訪主任、總編輯、社長,風傳媒發行人,《上報》董事長。.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王健壯 · 查看更多 »

王世堅

王世堅(),生於中華民國臺北市,民主進步黨籍政治人物,一邊一國連線成員之一,為第八、九、十一、十二屆台北市議員,前立法委員。最早出任台北市議員,2005年當選中華民國第六屆立法委員,2008年連任失利後回鍋擔任台北市議會第十一、十二屆議員。身為二二八事件受難者家屬,他是二二八和平促進會理事長。因長年學習小提琴,為鄉情重奏團小提琴手。.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王世堅 · 查看更多 »

王令麟

王令麟,出生於台灣台北市,籍貫湖南長沙,其父為王又曾,母為王又曾二房陈佩芳。.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王令麟 · 查看更多 »

王德輝

王德輝(Teddy Wang Teh Huei,),籍貫浙江溫州,生於上海,香港企業家,1948年到香港定居,1960年接掌華懋集團並一直執掌董事局主席一職。他在1990年4月10日被綁架後至今下落不明,不過香港高等法院在1999年宣佈他在法律上已經死亡。.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王德輝 · 查看更多 »

王炳忠

王炳忠(),筆名卜正,中華民國台南佳里人,成長於台北市萬華區。王炳忠為新黨黨員,出身於黨主席郁慕明培育的新黨青年軍,現任該黨的青年委員會主席、全國委員會新聞聯絡人兼發言人,亦為抗獨史陣線召集人。2014年時,因破音大唱《中華民國頌》,反對佔領國會事件而出名。其戶籍現隨父親遷至新北市板橋區,曾參與2014年新北市板橋區市議員選舉並在2016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中列為新黨不分區立委名單第6名,惟皆落選。目前被法務部調查局指控涉嫌違反國安法,身陷王炳忠案,并遭到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起訴。.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王炳忠 · 查看更多 »

王炳忠案

王炳忠案,是指2017年12月19日,新黨青年委員會發言人王炳忠、新黨新思維中心主任侯漢廷、新黨宣傳部副主任林明正及新黨新聞秘書陳斯俊,四人因疑似涉及「周泓旭案」與《國家安全法》的第2-1條、第5-1條,而被調查官依《刑事訴訟法》的第122條第2項,進行搜索「第三人」,並將其帶往法務部調查局國家安全維護工作站偵訊的案件。當日晚間,王炳忠案的四人,以及王炳忠父親王進步、私人助理曾姓女士赴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檢察署偵訊後,全被無保請回。此案因引起社會關注,媒體稱之為「王炳忠案」。.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王炳忠案 · 查看更多 »

王應傑

王應傑(),生於中華民國福建省福州市,成長於台灣台南縣新營鎮(今台南市新營區),主要投資於建築業與房地產,為北橋建設、東森房屋董事長,也廣泛投資於各產業,現任國光客運副董事長、台灣日光燈董事長。曾代表中國國民黨擔任國民大會代表,現任台北市商業會理事長。.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王應傑 · 查看更多 »

獨立台灣會案

立台灣會案,又稱獨台會案,發生於1991年5月9日,中華民國法務部調查局以加入獨立台灣會為由,進入國立清華大學拘捕五個人的事件。這五個人可能因違反《懲治叛亂條例》與《中華民國刑法》第一百條的內亂罪,求處唯一死刑,被認為侵犯了《中華民國憲法》保障的言論自由,在台灣引發一連串的的政治抗爭。此五人最終獲判無罪,在民意壓力下,立法院通過修改《中華民國刑法》第一百條,廢止《懲治叛亂條例》。.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獨立台灣會案 · 查看更多 »

秦孝儀

孝儀(),字心波,中华民国學者。湖南省衡山縣吳集鎮桃嶺村人。.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秦孝儀 · 查看更多 »

秘密警察

密警察亦稱政治警察,現代中國大陸稱為特工,在台灣稱為特務。是情報機構的一種。人員通常以秘密的方式執勤,針對國內威脅,以保障獨裁者或國家安全為目標的警察。秘密警察的基本目標不是維持法律,而是以特殊目的維持某地區秩序、安全或思想審查。秘密警察有時候會被用作政治迫害的工具。在不同的時代及國家,他們的名義、功用並不相同。在威权主义的國家,秘密警察常作為國家恐怖主義的行使人,監控人民思想、人身罪行、秘密未經審判處刑及刑求犯下許多反人類罪行。有顯著秘密警察活動的國家,常被稱為警察國家。另一種則是潛入敵方的內部,進行資料蒐集及暗殺等行動,一般稱為臥底。.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秘密警察 · 查看更多 »

第一銀行押匯弊案

一銀行押匯弊案為1979年間於台北金融圈所發生的押匯弊案,本案的三名被告於將近30年後終於沉冤得雪,獲得無罪判決確定。本案凸顯出了臺灣司法審判體系的缺失,除間接促成中華民國立法院於2010年4月23日通過《刑事妥速審判法》之外,因其中張國隆、柯芳澤聲請冤獄賠償未果,大法官前後做出相關670、725兩號解釋,促使《冤獄賠償法》修改為《刑事補償法》。.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第一銀行押匯弊案 · 查看更多 »

簡任

簡任,現為中華民國政府文官編制一種,屬於公務人員官等,分為第10~14職等,官等在特任之下、薦任之上。.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簡任 · 查看更多 »

紀萬生

紀萬生(),前《美麗島雜誌》總編輯,曾為南投縣立埔里國民中學國文老師。早年投入黨外運動,1972年上萬言書力促教改、痛陳當時台灣教育界的貪腐。1979年為美麗島事件受刑人之一,服刑達4年6個月,並曾經被連續刑求一個多月。出獄後第三天,仍繼續投入政治運動,因而備受黨外人士敬重。1987年台灣解嚴以後,淡出政治活動,未再參與美麗島事件紀念活動。2000年代獻身佛教現代化、遊走山林廟寺,並且教導921大地震災後失學的小學生。 199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民主進步黨在台中市提名洪奇昌、劉文慶、陳陽德與紀萬生參選,林俊義呼籲台中市的選民支持洪奇昌與劉文慶,結果洪奇昌與劉文慶均當選;紀萬生認為林俊義「公然殘殺自己同志」,揚言控告林俊義。 2003年10月22日,因腎結石住院的民主進步黨秘書長張俊雄由副秘書長李應元代發聲明懇請黨內同志「回首來時路,要能夠沉得住氣」,其中提到,當年他以辯護律師身分去探視美麗島事件被告,他見到紀萬生滿身傷痕、面容枯槁、被折磨得不成人形,因此他決定不把自白書拿給當事人看,因為那樣的自白書是人性的摧殘、是歷史的偽造。 2004年10月2日,紀萬生在《自由時報》專訪中表示,看著昔日革命同志出走後的轉變令他感嘆,過去崇高理想者淪為政黨利益的縱橫家,即便成就能如蘇秦、張儀,充其量也不過是街頭賣藥、舌粲蓮花的「王祿仔仙」(賣假藥,招搖行騙的人);而他不想步人後塵,也不想熱臉貼冷屁股,所以牢騷歸牢騷,不會直接向高層建言。 2006年7月13日,紀萬生在TVBS頻道政論節目《2100全民開講》的電話連線中批評,中華民國總統陳水扁就像市井無賴,從黨外運動時期就一直說謊,現在更把總統府變成金光黨;台灣的檢調大多淪為陳水扁的捍衛者,他將發動大規模群眾抗爭,到法務部部長施茂林、法務部調查局局長葉盛茂等檢調高層家門口抗議。 2006年7月14日,紀萬生批評,台灣社等「本土社團」為陳水扁護航、討好陳水扁,「台灣苦難時,你們在哪?讀聖賢書,所學何事?」他又說,當權者必須為其家人貪贓枉法的行為負責,「現在已到了臨界點,台灣陷入危險沉淪的境界。只有把扁政府這個病灶去除,台灣才有希望。」 2006年7月15日,吳乃德、紀萬生、張富忠、范雲、吳介民、黃長玲、吳叡人、李丁讚、林國明、徐斯儉、陳明祺、郭宏治、陶儀芬、黃洛斐與簡錫堦共同發起親綠學者715聲明〈民主政治和台灣認同的道德危機:我們對總統、執政黨和台灣公民的呼籲〉,呼籲陳水扁辭職下台。 2006年7月16日,紀萬生說,只有陳水扁下台,民主進步黨才能改革及重生,否則民主進步黨一定在2006年中華民國直轄市市長暨市議員選舉慘敗;他也質疑,雖然陳水扁之女婿趙建銘因內線交易被求刑8年,但藥商回扣案、趙建銘之母簡水綿涉入內線交易案都沒辦,所以他對司法當然會有意見,假如司法繼續不公義,他不排除發動群眾抗爭;但他澄清,他並沒有指摘陳水扁貪腐,他是針對趙建銘,因為趙建銘被交保後依然態度傲慢,讓人覺得貪贓枉法、作威作福。 2006年7月17日,紀萬生批評,陳水扁身為公眾人物,發生事情卻躲在牆角,還想欺騙人民以搏取同情,「陳水扁一直打廉價的悲情劇,演這個悲情劇,像他的家庭、女兒如何可憐,太太如何可憐,這是非常廉價的悲情劇」;他說,陳水扁像魔術師,陳水扁執政6年來只把「本土」當成道具,他不知道陳水扁下台會不會更好,「但不下台保證會更壞」;同日晚間,紀萬生在《2100全民開講》的電話連線中宣稱,趙建銘涉及的內線交易不只台開案,還拿了1萬張國票金控股票,「他對國票金不但主導,他去脅迫人家。這個我們證據都非常充分呀。現在甚至於高層,跟他岳父——就是跟總統——很要好的人,都受到他的脅迫」;同日,國票金控總經理陳明仁強調,本年6月9日國票金控召開股東會前曾清查股東名冊,均無趙建銘及其父趙玉柱、其母簡水綿相關人等持股紀錄。2006年8月18日,趙建銘表示,紀萬生說他有1萬張國票金控股票,這是子虛烏有,他不排除控告紀萬生。 2008年8月25日,紀萬生在《2100全民開講》說,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曾帶電腦到玉山官邸拜訪陳水扁之妻吳淑珍,拿著財務報表談判後謝事宜。2008年8月26日,遠東集團發表聲明稿批評,紀萬生僅憑匿名消息來源就放言高論、編造故事,肆意傷害他人名譽,已構成誹謗罪嫌;遠東集團已請律師函請紀萬生更正言論,若未獲紀萬生善意回應,將對紀萬生提起刑事告訴並請求民事損害賠償。 2011年7月17日,針對民主進步黨2012年全國不分區立法委員候選人提名爭議,紀萬生表示,民主進步黨主席蔡英文陷入「權力的迷失」,民主進步黨的危機處理「只結痂、沒化膿」,蔡英文應運作讓不適任的人自動請辭;紀萬生說,黨內開民主倒車、由一人決策時就是災禍的開端,聰明的人就應拒絕,但蔡英文沒有預知是禍不是福,顯示蔡英文的睿智與格局都不夠。民主進步黨發言人鄭文燦回應,會虛心反省,但指控必須拿出證據;他也說,全國不分區立法委員候選人名單經中央執行委員會(中執會)通過,這是黨內多數共識,絕非「權力的迷失」。 2011年12月1日,紀萬生在《自由時報》專訪中表示,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執政以來,民生、經濟等各方面不僅沒有改革、反而更向下沉淪,領導力、決策力、執行力不及格,是「顢頇無能加三級」。 2012年3月21日,紀萬生在《2100全民開講》的電話連線中說,民主進步黨全黨連署救陳水扁,跟著陳水扁家族不知悔改,是「集體戀屍癖」;而他也用自己的名義說:「陳水扁的攝護腺絕對沒問題!」 2012年9月11日,紀萬生在中評社的專訪中說,如果陳水扁尚未病入膏肓,他反對讓陳水扁保外就醫,「陳水扁想要保外就醫,他必須先自救,自己要努力懺悔,先把不是他的錢還出來,這樣人民可能還會同情他」,但陳水扁至今沒有道歉、也沒有把錢吐出來;他也說,陳水扁之子陳致中現在還住在豪宅、過著奢華生活,出來選舉還打著陳水扁旗幟、讓民主進步黨提名的候選人郭玟成落選,如果陳水扁這樣的人能出來,社會就沒有是非。 2013年3月31日,紀萬生說,如果內政部讓涉入貪汙案獲交保的南投縣長李朝卿復職,他將號召跨黨派的「保護人民生存軍」包圍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與南投縣政府抗議,直到李朝卿下台。.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紀萬生 · 查看更多 »

經國路 (新竹市)

經國路(Jingguo Rd.),為台灣新竹市貫穿市區的重要外環道路,全線隸屬於台1線的一部份。全長5.3公里,路寬24-33米,共分三段。北起於中華路一段,南至中華路四段。.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經國路 (新竹市) · 查看更多 »

罗德里戈·杜特尔特

罗德里戈·「羅迪」·羅亞·杜特尔特(Rodrigo "Rody" Roa Duterte from i-site.ph.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罗德里戈·杜特尔特 · 查看更多 »

羅賢哲

羅賢哲(),生於臺灣臺東縣關山鎮,中華民國陸軍少將,陸軍官校正51期,前陸軍司令部通電資處處長,在其軍旅生涯中,曾拿過兩座「忠勤勳章」、軍種獎章12座,因涉嫌將中華民國國軍機密情報交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之間諜案,遭到中華民國政府逮捕並起訴。他被捕後坦承犯行,2012年台灣軍事法庭判處無期徒刑定讞。.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羅賢哲 · 查看更多 »

無人水下載具

無人水下載具(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s,UUV),或稱水下無人機(underwater drones),泛指在的無人駕駛載具。主要可分為兩大類,一為需要人類操作的遙控潛水器(remotely operated underwater vehicles,ROVs),ROV使用一條包裹有銅線和光纖的繫繩與工作母船連接,操作者可即時傳遞命令給載具;另一類為沒有繫繩,可獨立依照事前的設定工作,不須人類遙控的自主水下載具(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s,AUVs),而AUV屬於機器人的一種。 目前商業上廣泛使用的是ROV,AUV多用於科學研究與軍事方面。.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無人水下載具 · 查看更多 »

監察院

監察院為中華民國最高監察機關,1931年2月成立。依照《中華民國憲法》在中華民國五院中可負責行使彈劾權、糾舉權、監察權(調查權)、監試權及審計權;1992年前與國民大會和立法院共同行使國會職權。 監察院由委員二十九人組織而成,由總統提名,經立法院同意任命,任期六年,監察委員之中一人任院長,一人任副院長。.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監察院 · 查看更多 »

盧嘉辰

盧嘉辰(),中華民國中國國民黨政治人物,曾任土城鄉(今新北市土城區)鄉民代表、土城市市民代表、臺北縣議員、臺北縣土城市長及兩屆立法委員,是少數從基層民代出身的立法委員。.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盧嘉辰 · 查看更多 »

莫天虎

莫天虎,中國國民黨籍政治人物,曾任中華民國情治人員、內政部移民署長、中國國民黨秘書長。.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莫天虎 · 查看更多 »

華義國際

華義國際數--位娛樂股份有限公司(英語:Wayi International Digital Entertainment Co., Ltd.),簡稱華義,是台灣的一家遊戲軟體公司。.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華義國際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洗錢防制辦公室

行政院洗錢防制辦公室,是中華民國行政院所屬的一個任務編組,2017年3月16日成立,統籌並推動全國洗錢防制業務。.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行政院洗錢防制辦公室 · 查看更多 »

被出賣的台灣 (電影)

《被出賣的臺灣》(Formosa Betrayed),2009年出品的一部美國電影,劇情以台灣白色恐怖時期為背景改編的故事,改編自江南案、陳文成命案、美麗島事件、林宅血案以及台灣問題等,類型屬政治驚悚。該片導演是(Adam Kane),由查理·斯特拉(Charlie Stratton),杨·塞谬尔(Yann Samuell),布萊恩·阿斯克維(Brian Askew),纳撒尼尔·君(Nathaniel Goodman)所編劇,刁毓能身兼編劇、製片、演員,場景設定於1983年的芝加哥與臺灣,主要故事描述一位不諳中文,對臺灣政治生態也不熟悉的聯邦調查局探員抵臺偵查一宗臺裔美籍教授的命案,以及臺灣政府的涉入,後來探員發現該謀殺案的內情遠超乎意料的複雜。基於成本考量,電影主要拍攝地點在泰國,臨時演員也由泰國當地招募,故劇中場景可見泰文的招牌,以及非臺灣腔調的國語。但主角初到從機場坐車到市區時,街景卻是香港上環的雀仔橋。.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被出賣的台灣 (電影) · 查看更多 »

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中華民國第一次国共内战末期的一場軍事政變。1936年12月12日,時任西北剿匪总司令部副總司令的东北军將領张学良和時任國民革命軍第十七路軍總指揮的西北军將領杨虎城在中國西安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並殺死保安人員、中央機關人員。最终,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同抗日」的主张而獲釋;从而國民政府放棄「攘外必先安內」基本國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形式上建立。.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西安事变 · 查看更多 »

馬以南

以南(),生於重慶市,中國國民黨籍政治人物,馬英九的大姐,馬鶴凌長女。 她曾任國民黨中央委員、中央評議委員,擁有中華民國與美國雙國籍,長居美國。.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馬以南 · 查看更多 »

馬晴山

晴山,遼北省通辽縣人,前中華民國陸軍,射擊國手,曾參與1964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他在東京奧運期間,尋求政治庇護,之後投奔中華人民共和國,為韓戰之後,第二起由台灣地區返回大陸地區的例子(第一起為1956年台灣籍遣日留學警官洪進山在日本變節後乘輪船投奔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洪進山事件)。中華民國政府懷疑這個事件是由中共情報單位所設計策動的。.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馬晴山 · 查看更多 »

馮世寬

馮世寬(),號大鵬,中華民國空軍二級上將,生於江蘇省淮陰縣,2016年5月20日,擔任國防部長,是繼唐飛、李天羽、陳肇敏、嚴明以來,第五位空軍出身的國防部部長,也是蔡英文政府的第一位國防部部長。2016年6月8日兼任國家年金改革委員會委員。 2018年2月,馮世寬卸任國防部長,出任國防安全研究院董事長。馮世寬的直率敢言與強烈的個人風格,受到爭議不斷。。 關於馮世寬的卸任,社會眾說紛紜,馮世寬表示,蔡英文總統對他另有重用,徵詢他是否願意擔任退輔會主委,或是要不要駐外。並指總統說「總統府內設一個辦公室給馮,這樣若要諮詢馮時,就可以趕快找到馮。」馮說自己沒有外放的意願,希望把機會留給年輕人,馮世寬稱自己對國家、總統充滿感恩。馮世寬向將領們話別時,提及「我們可以花一億買一顆飛彈,那能不能多花一萬,讓弟兄們吃得好一些?」因為「我們不照顧官兵,誰來照顧?」其體恤下屬的心思,令輿論對其惋惜不已。.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馮世寬 · 查看更多 »

調查局

調查局可以指:.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調查局 · 查看更多 »

高年億

年億,台灣人,《聯合報》負責司法新聞的記者。其於2006年4月24日台北地方法院開庭審理勁永國際「股市勁永禿鷹案」(勁永案)時,堅決不透露勁永案報導的消息來源,為合議庭依《刑事訴訟法》第182條「證人無正當理由拒絕證言」之規定裁罰最高額的新台幣三萬元罰鍰,因此成為台灣首位因拒絕透露消息來源而被法院裁罰的案例,之後並連續遭到台北地方法院裁罰計新台幣九萬元。此案引起「新聞自由」與「公共利益」的爭議,在台灣平面媒體有《聯合報》、《中國時報》、《蘋果日報》以社論表示希望法官尊重新聞自由、予以免罰;但也有論者表示,「新聞自由」應對「公共利益」退讓。 2012年11月,臺北地檢署偵辦張廣元賭博電玩弊案,在發動搜索前3天監聽到有人以代號「快走!八王爺要出巡」(暗指檢察官要取締)通風報信;檢方懷疑是法務部調查局公共事務室專員阮鵬球洩漏給《聯合報》採訪中心副主任高年億。2013年6月14日,檢方約談兩人到案;訊後,阮鵬球因偽證、妨害秘密罪且有串證之虞,被檢方聲請羈押禁見;高年億則因不配合偵訊,檢察官漏夜簽發拘票,檢察官開拘票將他逮捕上銬,凌晨強制移送北檢複訊。檢方訊後,認為高涉嫌重大,但無羈押必要,諭令新台幣七十萬元交保。.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高年億 · 查看更多 »

謝忠良

謝忠良是一位因於1997年在備受矚目的誹謗訴訟案中胜诉而聞名的台灣記者。謝忠良亦於明尼苏达大学中獲得一個新聞學系的碩士學位,並於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系畢業。謝忠良曾任《亞洲周刊》台灣分社總編輯、《新新聞》記者、《自由時報》記者、台灣《壹週刊》記者、顧問、台灣《蘋果日報》副總編輯、風傳媒總編輯,現任《上報》總編輯。胞兄謝公秉曾任親民黨發言人。.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謝忠良 · 查看更多 »

謝立功

謝立功,臺灣政治人物,現居基隆,屬於中國國民黨籍。曾在民國89年7月與9月,分別榮獲基隆市傑出青年與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最初擔任法務部調查局洗錢防制中心的調查員,之後擔任過國土安全研究中心教育訓練組長、臺灣透明組織常務理事、內政部人口政策委員、內政部外籍配偶照顧輔導基金管理會委員、行政院防治人口販運協調會報委員、移民研究中心主任、中央警察大學國境警察學系教授兼主任、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副署長與署長、中華民國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 2014年基隆市長選舉,國民黨推派謝立功參選,但最終敗於林右昌。2018年1月28日,國民黨基隆市長初選一度宣布謝立功險勝,但同日發現全方位民調公司誤植百分比,重新統計後變更為宋瑋莉險勝,引發謝立功抗議並要求勘驗民調;2018年2月6日,宋瑋莉決定退出初選,由謝立功代表國民黨出征。.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謝立功 · 查看更多 »

謝聰敏

謝聰敏(),臺灣政治人物,《台灣人民自救宣言》起草人,前中華民國立法委員,前民主進步黨籍。.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謝聰敏 · 查看更多 »

謝長廷

謝長廷(),臺灣政治人物、律師、外交官。生於臺北市延平區打鐵街(今大同區赤峰街,屬大稻埕)人,美麗島事件辯護律師、民主進步黨的創黨十人小組之一,也是民主進步黨黨名命名者、黨綱起草人。現任臺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代表(法律上的官銜為中華民國駐日本大使)。曾任臺北市議員、立法委員、高雄市市長與行政院院長。 根據謝家族譜,謝長廷的祖籍是漳州府詔安縣,和陳水扁、李應元等人為同鄉。而謝長廷有幾位女性祖輩,族譜上載明出生地是「番社」,因此推斷謝長廷有臺灣原住民族的血統郭瓊俐,《》(台北,布克文化,2005),p48~49。 2007年擔任民進黨2008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的總統候選人,2008年總統大選中敗選後,隨即宣佈退出政壇界,並創設成立台灣維新基金會。謝長廷在兩岸關係上認為,中華民國憲法為一個中國,不能迴避這個憲法各表的問題,行政院院長任內也提出「和解共生」的理念。。.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謝長廷 · 查看更多 »

豐原大道

豐原大道,是台灣臺中市豐原區一條重要的環狀道路,共分為八段(七、八段經過神岡區)。全線通車後,豐原大道將成為繼圓環東、西、南、北路之後的第二條環繞豐原的道路。全路段均於設置地下共同管道,其若干處出入口設於中央綠化安全島以及快車道高架橋下方。.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豐原大道 · 查看更多 »

鳳山區

鳳山區是臺灣高雄市的一個行政區,為高雄市政府鳳山行政中心(昔高雄縣政府)及高雄市議會的所在地。位於高雄市內西南方,北面與鳥松區接壤,西面與三民區、苓雅區、前鎮區比鄰,東面、南面則為大寮區、小港區等工業重鎮,屬於東高雄。人口約35.9萬人,為高雄市人口最多的轄區。 鳳山區氣候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區,高溫多雨,年均溫為攝氏23度,降雨量全年約1,500~2,000公釐。其為昔日高雄縣之縣治,因地理環境緊鄰高雄市中心,因此在1960年代至1990年代間發展非常快速。該區1980年代前與高雄市中心間,尚存過渡區農地,在高速公路開通後縣市區界已逐漸模糊,並以高雄市區為主進行消費及移動,成為高雄都會區的衛星城市之一。 鳳山區目前從北到南共有三個主要商業活動集中區:赤山、鳳山、五甲,各自有自己的消費生活圈。赤山為近年來高雄新興之住宅區,並有「文山特區」一稱號,區域範圍為青年路二段起至澄清路交叉口,南至建國路三段、西至澄清路;鳳山則是傳統政治中心,政府機關與古蹟林立;五甲地區比鄰於前鎮區,人口密集,商業繁榮。值得注意的是,這三個生活圈在清季皆已發展為有規模的聚落,歷經日治時期與國民政府遷台之後,分別有著不同歷史淵源、發展歷程,使本區的街景呈現多元交融的樣貌。另一方面,由於本區東南側設有三所軍事學校:陸軍官校、中正預校、步兵學校,伴隨而生的軍事用品商店與眷村文化更加豐富了本區的文化內涵。.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鳳山區 · 查看更多 »

黑名單 (臺灣)

黑名單一般指駐外單位不予核發簽證的參考名­單,或者對於出境者不再核准其入境的政策,被視為打壓異己、維護專制統治、以及宣稱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手段。 在台灣,黑名單特別指國民黨政府來臺之後,在國民黨專制的戒嚴時期,針對主張臺獨、民主或同情左派以及共產主義等政治異議人士採取不予核發簽證或禁止入境措施。針對「黑名單」返臺的禁令在1992年解嚴之後終止,官方稱「列註人員名單」。台灣解嚴回歸真正的法治社會後才有「不受歡迎人士」名單取而代之。.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黑名單 (臺灣) · 查看更多 »

黑心食品

黑心食品,涉及、微生物学或非法使用食品添加物事件時有發生,如因收穫不佳或貯存的糧食衍生,使用違禁獸藥產品,工業污染排放農魚林生態,人為錯誤和蓄意的摻假和欺詐等種種行為,均屬之。.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黑心食品 · 查看更多 »

黑金 (電影)

(台灣片名:「情義--之西西里島」,但臺灣近年來在電視臺播放時大都用香港「黑--金」之名)是1997年由香港導演麥當傑執導的電影,劉德華與梁家輝主演。本片獲1998年香港電影金像獎七項提名:最佳男主角(梁家輝)、最佳女主角(孫佳君)、最佳編劇、最佳動作設計(元彬)、最佳音響效果、最佳美術指導(李景文)以及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孤星淚》。 故事大綱為法務部調查局幹員方國輝得知臺灣黑幫老大周朝先涉及諸多不法事件,於是展開調查,周參選立法委員,設法由黑道轉換到政治舞台,想藉由民意代表的保護傘拯救自己,但是終究邪不勝正,被方國輝繩之以法,本片劇情影射台灣1990年代時所惡名昭彰的黑--金政治是一大特色,而其他如宗教斂財、賭博電玩、工程圍標或是官商勾結等爭論性議題,也都於本片出現。也因為太過寫實且影射眾多人士,因此差點被臺灣政府封殺。.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黑金 (電影) · 查看更多 »

辜寬敏

辜寬敏()是台灣企業家及台獨運動工作者,為鹿港辜家成員。他是民主進步黨的資深黨員,也曾擔任日本台獨運動團體台灣青年會的委員長。他曾創設經營《台灣春秋》、《日本文摘》、《黑白新聞週刊》等雜誌刊物,並曾出資贊助日本台獨刊物《台灣青年》。前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總統府資政辜振甫為其同父異母兄長。.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辜寬敏 · 查看更多 »

范振宗

范振宗(),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也是台灣桃竹苗地區著名的客家大老、台灣地方派系重要人物之一,現為人民最大黨創黨黨員及榮譽主席。.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范振宗 · 查看更多 »

胡為真

胡為真(),中華民國政治人物,祖籍浙江宁波镇海,其父早年移居湖州,故入籍湖州,生於南京,為中華民國陸軍上將胡宗南之子。2010年2月22日就任中華民國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前,曾任中華民國駐德國代表、駐新加坡代表、國立政治大學兼任副教授。2012年9月辭去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一職,轉任總統府資政。.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胡為真 · 查看更多 »

胡瓜

胡自雄(),台灣著名男藝人、綜藝節目主持人。出生於臺灣省苗栗縣三義鄉,外號「胖子」,父親籍貫江蘇宜興,母親為苗栗客家人,並能流利說客家語。 在台灣電視綜藝界,胡瓜與張菲、吳宗憲、張小燕合稱為「三王一--」,有「綜藝大哥」、「綜藝天王」之稱號。其中張菲是胡瓜早年於秀場時代的師父,此外知名藝人鄭進一為其師兄弟。知名藝人前羅密歐成員羅志祥、歐漢聲、知名主持人浩角翔起以及瑪莉亞等人視他為師父,艺人小嫻則是他的乾女儿。 2009年,胡瓜以綜藝益智節目《挑戰101》榮獲第44屆電視金鐘獎「綜藝節目主持人獎」。 胡瓜為2004年、2008年、2010年、2011年臺灣主持人收入榜首。.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胡瓜 · 查看更多 »

郭倍宏

郭倍宏,,民間全民電視公司第3任董事長,台灣獨立運動人士,台南市人,美國台獨運動領袖之一,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土木工程碩士、博士,曾擔任台灣學生社社長、台灣獨立建國聯盟美國本部主席、臺大土木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宏昇營造董事長、建國黨決策委員、民間全民電視公司「民視顧台灣顧問團」常務顧問,為台獨聯盟突破黑名單闖關返台的重要人物之一。郭倍宏之妻張舜華是建國黨黨旗設計者。 2016年5月,郭倍宏出任民視董事長,接替田再庭。.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郭倍宏 · 查看更多 »

阿帕契打卡案

阿帕契打卡案,中華民國國防部新聞稿稱其為「藝人登AH-64E直升機合影案」或「陸軍航空601旅違反內部管理案」,是一宗發生於2015年3月29日的中華民國國軍軍事醜聞。.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阿帕契打卡案 · 查看更多 »

蘇友鵬

蘇友鵬(),是一位出身臺南的耳鼻咽喉科醫生,也是台灣白色恐怖受難者之一。.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蘇友鵬 · 查看更多 »

閩南裔臺灣人

閩南裔臺灣人(Hoklo Taiwanese)是臺灣最大的族群,泛指擁有漢族閩南人血統並承襲且認同閩南文化的漢族臺灣人,其所使用的主要語言為中華民國國語及臺灣閩南語。在臺灣人的組成中,祖籍位於中國福建省泉州以及漳州的人數超過四分之三,其餘為廣東省海陸豐的海陸豐人以及潮汕移民後裔。 由於閩南語讀寫方法、文化認同與意識形態的不同,對於自我族群和使用語言的稱呼也有所不同。今日的臺灣閩南人若以中華民國國語自稱,多慣用「臺灣人」、「閩南人」、「本省人」等用法。桃園市政府使用閩南人一詞,並舉辦桃園閩南文化節。若以臺灣話自稱時,多以臺灣儂(Tâi-uân-lâng)、河老儂(Hô-ló-lâng)或本省儂(Pún-síng-lâng)自稱。儘管如此,隨著族群對立的消弭以及台灣本土意識的發展,無論國語或閩南語,走向自我認同為「臺灣人」的趨勢愈漸主流。至於語言方面,多數臺灣人多以臺語(Tâi-gí/Tâi-gú)或臺灣話(Tâi-uân-uē)自稱,在國語意境裡也會以閩南語稱呼之。 一般而言,在提及臺灣閩南人或閩南裔等這類詞語時,所指的通常是在1949年以前移民來台的閩南人後裔;相對地,1949年以後的閩南移民後裔,通常歸類在外省人的行列中,如文學家林語堂等;不過,廣義而言,後者也是閩南裔的臺灣人。.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閩南裔臺灣人 · 查看更多 »

薈廬

薈廬,為典藏中國共產黨史料之重要資料庫,該極具參考價值之史料,來自中國國民黨於1927年清黨之後持續蒐得。有云:抗日戰爭「國共合作」期間,周恩來曾向陳立夫索取該共產黨文獻,惟陳立夫告以共產黨常會遺失文件,仍宜由國民黨保存,而婉轉拒絕。 資料原存於南京,1949年因應內戰局勢緊張,運到臺灣。1953年放置於新店青潭,以「薈廬」資料為名,供學術界研究;現由法務部調查局兩岸情勢研析處管理。 國內外研究中國共產黨之學者,多曾參閱「薈廬」典藏資料;諸如:鄭學稼(著《中共興亡史》)、王健民(著《中國共產黨史》)、郭華倫(著《中共史論》)、曹伯一(著《江西蘇維埃之建立及其崩潰》)、陳永發(著《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Robert A. Scalapino(施樂伯,著Elite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Ramon H. Myers(馬若孟,著Chinese Economic History: The Chinese Peasant Economy)、Richard C. Bush(卜睿哲,著Untying the Knot: Making Peace in the Taiwan Strait)、 松田康博(著「台湾における一党独裁体制の成立」)。.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薈廬 · 查看更多 »

薛西佛斯.exe

《薛西佛斯.exe》,是一部2017年臺灣首部藥癮者紀錄片,由李惠仁執導。片名的「薛西佛斯」是指希臘神話中一位被懲罰的人,而「EXE格式」是在OS/2、MS-DOS和Windows系统中通用的執行檔的副檔名。.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薛西佛斯.exe · 查看更多 »

葉盛茂

葉盛茂(),中華民國法務部調查局前局長。畢業於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今國立臺北大學)法律系,調查班第4期畢業,在陳水扁擔任台北市長時期,葉盛茂是台北市政府政風處處長。2001年8月,接替王光宇擔任調查局局長,總計在位8年。卸任調查局長後遭起訴並被判刑,成為第一位被羈押及入獄的卸任調查局局長。.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葉盛茂 · 查看更多 »

邱素貞瑜伽天地

邱素貞瑜伽天地是曾經在台灣經營逾40年的連鎖健身俱樂部,最高峰時全台擁有12個分店、3個教育中心。2016年,在沒有預警的情況下,負責人陳玉芬捲款新台幣數千萬元惡性倒閉。.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邱素貞瑜伽天地 · 查看更多 »

蔡明憲

蔡明憲,中華民國政治人物,曾任中華民國國防部部長,是民進黨陳水扁政府八年來國防部唯一文人部長,在位僅不到3個月即卸任。現任台灣聯合國協進會理事長。 1999年陳水扁代表民進黨參選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蔡明憲籌組阿扁之友會,蔡明憲的表弟張光瑤(曾任宏碁業務經理、台中市工業區廠商協進會理事長)擔任該會執行長。 2001年,民進黨在新潮流系運作之下提名蔡明憲競選台中市市長,市長張溫鷹退黨競選連任,均落選。 蔡明憲在2008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中,在臺中市第一選舉區參選立法委員失利。2008年2月23日,國防部長李天羽因鐽震案閃電請辭,蔡明憲接任國防部長,但任期時間僅不到3個月後隨即下台、由陳肇敏接任。 蔡明憲因被控在陳水扁政府時期利用職權違法收集機密文件並協助交予前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邱義仁,2010年4月被法務部調查局以《中華民國刑法》妨害國交罪、《國家機密保護法》等罪嫌列為被告,函送特偵組偵辦。 2015年,中華民國最高法院維持台灣高等法院原判,邱義仁、蔡明憲無罪定讞。.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蔡明憲 · 查看更多 »

鄭南榕

鄭南榕(),臺灣政治人物、時事評論者,同時也是臺灣政治雜誌出版者及持不同政見者,主張爭取全面的言論自由、支持臺灣民主化且致力推動臺灣獨立運動。鄭南榕為外省人第二代,祖籍福建福州,與客家籍妻子葉菊蘭定居臺北市,經歷多次創業挫折;1981年轉為自由作家,開始接觸政治議題,並為黨外運動雜誌撰寫文章。 中華民國仍處於動員戡亂時期的1984年,鄭南榕與友人創辦了黨外運動雜誌《自由時代周刊》,大力批評時政,獲得不少社會民眾迴響。之後鄭南榕更以雜誌社為基地,多次發起要求民主化改革的活動,逐漸成為黨外運動的重要人物。而在解除戒嚴後,鄭南榕仍反對當時中國國民黨(簡稱國民黨)一黨獨大政府對於自由思想訴求的壓制,並且多次公開表示支持臺灣獨立運動。1988年,鄭南榕更進一步在雜誌上刊登了許世楷的《台灣共和國憲法草案》。 1989年,鄭南榕因涉嫌叛亂被傳喚出庭,但他拒絕被警方拘捕。鄭南榕認為臺灣獨立的主張也是《中華民國憲法》保障人民言論自由的一部分,並表示「國民黨不能逮捕到我,只能夠抓到我的屍體。」隨後將自己關在《自由時代周刊》雜誌社內,並準備汽油,彰顯抵抗意圖;是年4月7日清晨,警方向雜誌社發動攻堅行動時,不願被逮捕的鄭南榕點燃汽油,自焚身亡。 其自焚事件立刻引起迴響,另一名類似主張者詹益樺在鄭南榕出殯期間,於「介壽館」前自焚身亡,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對當年度舉辦的地方公職人員選舉有所影響。外省第二代鄭南榕引火自焚的舉動,讓他被許多臺獨主義者尊稱為「言論自由殉道者」、「臺灣建國烈士」或者是「臺灣獨立建國之父」等。鄭南榕的妻子葉菊蘭後來繼續從事政治,並擔任過中華民國交通部部長、客家委員會主委和行政院副院長。2016年12月,林全內閣將鄭南榕逝世日定為「言論自由日」,以紀念鄭南榕捨身捍衛言論自由,並希望讓民眾瞭解言論自由的意義與價值。.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鄭南榕 · 查看更多 »

鄭蘋如

鄭蘋如(),原籍浙江蘭溪,是中華民國上海的知名社交人物,曾經當過上海《良友画报》封面人物,亦曾協助蔣中正的重慶國民政府從事情報工作。她曾就讀上海法政學院;因家庭關係,曾與在上海的日本人交往,但反對日本軍國主義。.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鄭蘋如 · 查看更多 »

鄭水枝

鄭水枝(),中華民國政治人物.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鄭水枝 · 查看更多 »

鄭文彬

鄭文彬(),綽號「豬哥彬」,是台灣第一個重大經濟犯罪罪犯。.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鄭文彬 · 查看更多 »

自由時報相關爭議列表

表列為臺灣《自由時報》創刊以來引起之爭議。.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自由時報相關爭議列表 · 查看更多 »

自覺運動

自覺運動,為1960年代台灣青年學生發起的運動,內容為提振國民公德心的運動。.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自覺運動 · 查看更多 »

臺北雙子星弊案

台北雙子星弊案,於2013年在台灣爆發的弊案,國民黨籍台北市議員兼馬英九辦公室主任賴素如等民意代表與官員,涉嫌貪污等罪遭起訴判刑。.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臺北雙子星弊案 · 查看更多 »

臺灣白色恐怖時期

臺灣白色恐怖時期,指中國國民黨主政的中華民國政府在臺灣進行的白色恐怖統治,期間從1949年5月20日至1991年5月22日為止。中華民國臺灣省政府主席兼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陳誠頒布《臺灣省戒嚴令》,宣告自1949年5月20日起在臺灣省全境實施戒嚴。同年5月24日經由立法院三讀通過《懲治叛亂條例》,為針對中國共產黨叛亂的特殊狀況而實施,實際上,透過此「特別刑法」造成許多冤假錯案,剷除異己、鞏固極權主義的領導中心,對於批評或反對政府者、持不同政見者(如主張臺灣獨立、左翼等等)進行整肅迫害,任意冠上意圖顛覆政權之罪名,將刑罰範圍極度擴張。臺灣警備總司令部等情治單位藉由特別刑法充當政府整肅異己的工具,罔顧基本人權、民主、自由等、無所不在隨時隨地監控人民,對言行可疑人士或持不同政見者炮製假案、予以扣上匪諜的帽子,在全國各地濫捕、濫殺、刑求毆打及沒收財產,造成大量的冤死、冤獄、傷殘,人民的生命、財產、健康,以及心靈上遭受嚴重損害。 雖然中華民國政府宣告自1987年7月15日起解嚴,「名義上」白色恐怖已經結束,臺灣平民不再受到嚴厲的軍法審判,但是《懲治叛亂條例》以及《中華民國刑法第一百條》仍然持續鎮壓與政府持不同政見者。1991年5月9日,法務部調查局幹員未知會國立清華大學校方,於清晨五時許進入清大學生宿舍拘提歷史研究所碩士生廖­偉程,引發臺灣社會與大學校園劇烈反彈。5月9日,清大學生到調查局臺北市調查處靜坐抗議。5月12日,抗議的教授及學生於中正紀念堂靜坐,二十多名教授遭到鎮暴警察以棍棒毆打。5月15日,上千名臺灣各大學學生發動罷課並佔領臺北車站大廳靜坐六天五夜,要求「廢除懲治叛亂條例、反對政治迫害」。5月17日,立法院通過廢除《懲治叛亂條例》,5月22日正式宣告廢止。1998年6月17日中華民國立法院通過補償條例,成立「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金會」。十五年間補償10067件,其中死刑809人,包括:二二八事件、澎湖七一三事件、孫立人部屬郭廷亮案、柏楊案、李敖、雷震案、美麗島案(除了林義雄可能因林宅血案未破堅持不領補償金)等。但約1500名受難者未提出申請。基金會執行長希望基金會結束營運後能與二二八基金會合併成為「國家人權基金會」,繼續保障未申請者的權益。.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臺灣白色恐怖時期 · 查看更多 »

臺灣鐵路產業工會

臺灣鐵路產業工會,簡稱鐵產會,由臺灣鐵路管理局員工依《工會法》第6條第2項成立之工會,2016年8月13日由台鐵運務處員工發起成立,主要訴求為改善臺灣鐵路產業基層勞工的勞動條件,並以關注勞動環境、有別於臺灣鐵路工會(臺鐵企業工會)、宣導勞動條件及徹底從國營事業做起翻轉台灣勞動環境。其先期成員以臺鐵運務人員為主(包含車站人員與車班人員),人數約2,300人,首任理事長為台北車站員工王傑。.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臺灣鐵路產業工會 · 查看更多 »

臺灣警備總司令部

臺灣警備總司令部(簡稱警備總部、警總)是中華民國政府曾在臺灣設置的一個公共安全維護機關,隸屬於國防部,為國軍的分支,在戰後便成立。其權責職司戒嚴地區衛戌、保安、後備軍事動員、文化審檢、入出境管制、郵電檢查、電訊監查定位監聽等任務,因任務兼具治安(包括出入境管理)、民防、軍事動員及情治色彩,在戒嚴時期是當時臺灣的八大情治系統之一(法務部調查局、國防部情報局、憲兵司令部調查組、臺灣警備總司令部、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國民黨大陸工作會、內政部警政署、國家安全局)。1992年,警總改制為海岸巡防司令部,成為現今國防部後備指揮部與行政院海岸巡防署之前身。 中華民國在實施緊急狀態或戒嚴的地區設置警備機關,為國軍的一個分支。歷來的警備機關之名稱不一,或稱戒嚴司令部、保安司令部、衛戍司令部等,任務龐雜,但皆「支前安後」。國共內戰時,中華民國政府將全國分為若干綏靖區,設立剿總與警總,依據《戒嚴法》第二條:「戒嚴地域分為二種:一、警戒地域:指戰爭或叛亂發生時受戰爭影響應警戒之地區。二、接戰地域:指作戰時攻守之地域。警戒地域或接戰地域,應於時機必要時,區劃佈告之。」 戒嚴地區之任務由當地部隊(剿匪總司令部、軍政長官公署、綏靖公署等,常以剿總為最高單位)劃分警戒區與接戰區(綏靖區,國府遷台後改稱作戰區),並由警備部隊於警戒區實施軍管,但警備單位之設定並無明確法源,僅依賴軍事命令設立,因此解嚴、終止動員戡亂後,警備總部成為黑機關,後來繼承之「軍管部暨海岸巡防司令部」也成為黑機關,直到海巡三法及相關法令通過後才解決。典型情況下,一個警備司令部下管若干警備區。.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臺灣警備總司令部 · 查看更多 »

色,戒 (電影)

《色,戒》(Lust, Caution)是一部於2007年上映的劇情電影,由李安執導,劇情改編自張愛玲創作的同名短篇小說。電影以第二次世界大戰抗日戰爭期間的上海與香港為背景,當時汪精衛於南京成立日本在華的傀儡政府,與重慶國民政府互別苗頭,故事描述一名大學話劇團裡的年輕女團員,扮演貿易商的太太,密謀色誘並暗殺汪精衛政府的特務頭目。.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色,戒 (電影) · 查看更多 »

英才路

英才路為臺灣臺中市連接北區、西區的重要道路之一,大致呈C狀,不分段,東抵學士路,南於五權路口接林森路。五權路至臺灣大道段配置雙向四車道;臺灣大道至學士路間則縮減為雙車道,並加上雙向機車道。.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英才路 · 查看更多 »

雲豹裝甲車

CM-32雲豹八輪裝甲車(TIFV,Taiwan Infantry Fighting Vehicle)為中華民國兵整中心(後由生產製造廠、研發整合處移編國防部軍備局,編成軍備局209廠)所研發的八輪傳動裝甲車,整體設計是以適合台灣地形需求的前提進行,於2002年完成首輛原型車,量產期程因技術及採購弊案等緣故多度順延,目前預定將在2023年完成首批次生產作業。.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雲豹裝甲車 · 查看更多 »

雲霄會

雲霄會是台灣三大犯罪組織之一天道盟旗下分會。.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雲霄會 · 查看更多 »

逢甲大學校友列表

此為各領域有成就的逢甲人,包括獲榮譽校友或國內外政治、金融經濟及學術文化知名人物。.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逢甲大學校友列表 · 查看更多 »

連勝武

連勝武,中華民國前副總統連戰次子。連勝武是鑫鑫資本公司董事長、中盛資本管理執行董事、天津中銀中盛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永豐金證券董事,連勝文參選臺北市長後接手永豐商業銀行董事與連家旗下的富仁投資公司董事長。周玉蔻,, 2014-10-24郭正亮,, 2014-11-13.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連勝武 · 查看更多 »

陳志謀

陳志謀(),台灣桃園市龜山區人,中華民國政治人物,臺灣省立中壢高級中學畢業,輔仁大學法學士畢業。曾任桃園縣議員、桃園縣黨部主任委員、龜山鄉長。現任桃園市議員。.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陳志謀 · 查看更多 »

陳逸松 (律師)

陳逸松(),生於日治台灣宜蘭羅東,為日治時期著名文人、律師。.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陳逸松 (律師) · 查看更多 »

陳欽生

陳欽生(),綽號「生哥」,是一位出身馬來西亞霹靂州怡保的臺灣白色恐怖受難者及人權運動者。.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陳欽生 · 查看更多 »

陳水扁家庭密帳案

陳水扁家庭密帳案,又稱為陳水扁家庭洗錢案、扁家海外洗錢案等,為中華民國前總統陳水扁與其家族,在其擔任總統任內在海外的財產,所衍生出之涉及龍潭土地弊案及二次金改弊案,疑為非法所得的洗錢弊案。 其中對於《壹週刊》所稱的透過行政專機運送至帛琉洗錢新台幣約14億元匯至美國,偵辦5年多後,2014年8月6日特偵組宣佈查無此筆錢,無不法實據,該部分簽結。.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陳水扁家庭密帳案 · 查看更多 »

M4卡賓槍

M4卡賓槍(M4 carbine)是M16突擊步槍的縮短版本,獲世界各國的軍隊及警隊採用。.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M4卡賓槍 · 查看更多 »

MJIB

#重定向 法務部調查局.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MJIB · 查看更多 »

T75手槍

T75手槍是於1986年(民國75年)由中華民國聯勤205兵工廠開發,原型仿自貝瑞塔92F手槍。.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T75手槍 · 查看更多 »

柏楊回憶錄

《柏楊回憶錄》,1995年11月9日於臺北縣新店市花園新城由柏楊口述,國立陽明大學教授周碧瑟執筆。柏楊的一生災難重重,在寫作途中,周碧瑟常常把筆放下來,嘆息說:「您的災難,怎麼沒完沒了?」全書的故事是台灣白色恐怖以來最詳盡動人且令人毛骨悚然的回憶。.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柏楊回憶錄 · 查看更多 »

柯文哲

柯文哲(),臺灣新竹市人,中華民國無黨籍政治人物,現任臺北市市長。臺灣大學醫學系畢業,曾任臺大醫院急診部醫師、臺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任、臺大醫學院教授,專長為外科重症醫學、器官移植 、人工器官等,是臺灣第一個急診與重症加護專職醫生,為臺灣器官標準移植程序的建立者,也是首位將葉克膜(ECMO)技術引進臺灣的醫師。綽號柯P、KP。 在2006年後開始在媒體曝光而知名,2014年宣布參選臺北市市長選舉,並以「在野大聯盟」為號召,同年當選臺北市第15任直轄市市長,成為臺北市改制直轄市後首位無黨籍市長。.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柯文哲 · 查看更多 »

林坤生

林坤生(),中國共產黨員,福建省龍溪縣人,1955年9月以投奔自由名義進入小金門,審訊表示為受派遣而來,受情報局吸收受訓,受何世華案牽連,進入情報局的林坤生、李戴發遭啟出共產黨團費證等證物,被判處死刑,1959年2月4日槍決於安坑刑場。.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林坤生 · 查看更多 »

林保華

林保華(),筆名凌鋒、艾克思、林衛等,生於中國重慶,祖籍福建廈門,前香港政治評論家。為台灣青年反共救國團發起人之一。.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林保華 · 查看更多 »

林益世索賄案

林益世索賄案(或稱林益世案,簡稱林案)是臺灣於2012年6月爆發的政壇貪瀆罪案,起因於時任國民黨副主席及行政院祕書長的林益世擔任立法委員時,以協助中國鋼鐵公司(簡稱中鋼)下游廠商「地勇選礦公司」續約為由,涉嫌向地勇公司負責人陳啟祥索取賄款。林的母親沈若蘭、妻子彭愛佳、舅父沈煥璋、沈煥瑤亦有涉入其中的嫌疑。 台灣最高法院檢察署特偵組於2012年10月25日將全案偵查終結,將被告林益世、彭愛佳、沈若蘭、沈煥璋、沈煥瑤等5人提起公訴,2013年4月30日,臺北地方法院一審判處林益世有期徒刑7年4個月。其餘被告,包括彭愛佳、沈若蘭、沈煥璋、沈煥瑤等人,則全部獲判無罪。 臺北地方法院不但將林益世親屬全判無罪,判林益世有期徒刑7年,與求刑要求不同。另外表示陳啟祥故意剪輯、刪減對話內容,營造林益世強逼他支付8300萬元假象,缺乏可信度。判決結果出爐,社會上罵聲四起。許多司法官亦提出不同意見。.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林益世索賄案 · 查看更多 »

林頌和

林頌和(),是一位特務、律師及臺灣白色恐怖受難者。他曾長期任職於軍統局,也曾為多位白色恐怖受難者擔任辯護律師,但於稍後因司法黃牛及涉嫌叛亂等罪名遭關押並吊銷律師執照。.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林頌和 · 查看更多 »

林鴻堯

林鴻堯,是臺灣三重幫成員之一,亦是聯邦企業集團創辦人林榮三之--子,曾任瓏山林企業(原聯邦建設)董事長。.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林鴻堯 · 查看更多 »

李全教

李全教(),臺灣台南安定人,中國國民黨中常委,曾連任三屆立法委員,後亦短暫擔任台南縣市合併升格後的首位國民黨籍議長,不過因涉台南市議員及議長選舉雙重賄選案,二審宣判當選無效定讞而喪失資格。.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李全教 · 查看更多 »

李荊蓀

李荊蓀(),是一位出身無錫、定居臺灣的新聞從業員及白色恐怖受難者。他是新聞雜誌《新聞天地》的共同創辦人,並曾任《中央日報》駐南京及臺北總編輯、臺北中國廣播公司副總經理、《大華晚報》董事長、《中國時報》主筆等職務。.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李荊蓀 · 查看更多 »

東吳大學校友列表

没有描述。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東吳大學校友列表 · 查看更多 »

板橋車站 (臺灣)

板橋車站位於臺灣新北市板橋區,為臺灣鐵路管理局縱貫線、臺灣高速鐵路、臺北捷運板南線(板橋線)與興建中的環狀線中環段交會的複合型車站,由府中路舊址搬來。現址座落於新板橋車站特定專用區之內,是新北市的首要交通樞紐。曾為板橋客車場所在地,舊址則曾為臺灣鐵路管理局中和線(已經廢止)的端點站。高鐵及臺北捷運站區則稱為板橋站,環狀線即將接駁到這裏。.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板橋車站 (臺灣) · 查看更多 »

楊家駿

楊家駿(),台灣基隆市出生,祖籍山東。現任行政院內政部移民署署長。.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楊家駿 · 查看更多 »

楊實秋

楊實秋(),生於臺灣台北市,籍貫中國四川省威遠縣,政治人物,曾以中國國民黨籍當選第6屆、第8屆、第9屆、第10屆、第11屆台北市議會市議員,於第12屆競選連任失利。经常在政论节目上评论时政。2015年,中國國民黨考紀會宣布開除楊實秋黨籍。.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楊實秋 · 查看更多 »

樊邦弘

樊邦弘是香港上市公司()真明麗(同方友友前身)行政總裁,台灣人。樊邦弘曾在民國61年(1972年)9月11日時被中華民國法務部調查局逮捕,調查局認為他與王競雄、洪惟仁等討論馬克思主義、批評國民黨,在當時戒嚴時代這是不被允許的,因此樊邦弘曾經成為台灣的政治犯。樊邦弘主修新聞學,原本是要想要當記者,但因為具有政治犯背景,當時沒有報社敢聘請他,以致獄後失業。樊邦弘外語能力好,無法當記者後轉職當翻譯員,接電視節目翻譯當散工。之後結識工作上的朋友,協助經營美國Tivoli入口燈飾代理。最後樊邦弘創業,第一位顧客是台灣「米高梅舞廳」,安裝舞台燈飾,當時台灣經濟正在起飛。經多番起落,最後成為人稱的「小燈泡大王」。在中國大陸媒體,更加誇稱他為「全球燈帝」。.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樊邦弘 · 查看更多 »

樹林區農會

樹林區農會位於新北市樹林區,為地方上重要的金融機構,亦是各級基層農會綜合事業盈餘名列前茅的指標農會。.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樹林區農會 · 查看更多 »

機密訊號

《機密訊號》(TOP Secret),2017年台灣偶像劇,為法務部調查局製作拍攝的國安迷你劇集,由黃騰浩、坤達、林逸欣、林雨宣、梁登凱、黃迪揚、陳大天、張東晴、李依瑾領銜主演。2017年8月28日開鏡,民視無線台於11月5日首播,全三集。.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機密訊號 · 查看更多 »

永華路

永華路是臺灣臺南市一條掌握大臺南地區經濟動脈的道路,且為連絡五期重劃區的重要道路。因紀念明鄭時期輔佐鄭氏開臺的陳永華而命名永華路。東起西門路叉路,西至安億路岔路,全線共分二段,總長約4.5公里,而臺南市道路編號240。.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永華路 · 查看更多 »

江國慶案

江國慶案(又稱江國慶冤殺案、江國慶命案、江國慶冤獄案、912冤殺案)是發生在中華民國的一椿刑求逼供之冤案,起因為1996年9月12日位處臺北市大安區的空軍作戰司令部營區內五歲謝姓女童遭到姦殺身亡的案件,軍方組成了「0912專案小組」,將被認定涉案的江國慶於1997年8月13日執行槍決,被槍決時年僅21歲。 由於本案是由不具司法警察身分之空軍總司令部政四處的反情報隊違法偵辦,且追求破案績效而使用非法手段刑求逼供施壓而導致冤枉判死。國賠逾億,此案被視為台灣的重大人權事件之指標,並引發廢除死刑的討論。該案2013年曾被電視劇廉政英雄改編的單元題材。 在2011年1月28日,由台北地檢署傳喚相關涉案人許榮洲到案說明,經由檢察官訊問後,許榮洲坦承犯下空軍女童性侵命案。結果,軍方刑求,檢察官刑求,謝姓女童命案的真兇仍逍遙法外,倒是冤案接連兩次。.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江國慶案 · 查看更多 »

江炳興

江炳興(),臺灣臺中大里人,畢業於臺中一中,陸軍軍官學校第33期學生,基督教徒。因參與臺灣獨立運動入獄,後因策畫與其他政治犯共同劫械越獄(許多獄中政治犯與支持者稱為「起義」)、並聯合獄外人士武裝革命推翻國民黨政府而再次遭逮捕,後由總統蔣中正親自批示槍決,是為「泰源事件」。這是1947年二二八事件後第一件已達付諸行動階段的武裝革命,也是臺灣戰後時期繼1958年海軍士官學校校友臺獨案、1958年黃埔軍校臺籍校友臺獨案、1961年「蘇東啟案」等大小案件後再一次計畫以武力號召臺灣獨立的事件。,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2002, 自由時報, 2011-7-4 江炳興被資深臺灣獨立運動人士史明等讚為「革命烈士」、「建國烈士」或「泰源烈士」等。由台灣文史政治學界以紀念為台灣付出、犧牲生命的義人為宗旨的「台灣英雄館」即將其列入。參與白色恐怖受難者口述訪談的黨外文史工作者林世煜則將其譽為「自高中時代就決死志,歷十數年不動搖的人格者。」林世煜,, 想想 Thinking Taiwan, Oct 16, 2012.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江炳興 · 查看更多 »

沈嫄璋

沈嫄璋,化名林小書,人稱沈大姊,生於中國浙江吳興,女記者,臺灣白色恐怖時期因為捲入調查局鬥爭,在牢中被施刑致死。她下體受的繩刑成了2009年電影《風聲》周迅飾演演員受刑的橋段之一。.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沈嫄璋 · 查看更多 »

沈之岳

沈之岳(),生於浙江省仙居縣下閣鄉西陸村。1964年在台灣組建調查局,擔任調查局首任局長,被稱為「調查局之父」。.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沈之岳 · 查看更多 »

沈慶京

--慶京台灣企業家,福建漳州詔安人,威京總部集團主席,是威京集團創辦人-沈-春池(威京老沈)之子,綽號「威京小--」,與雷伯龍(雨田大戶)、邱明宏(榮安邱)、游淮銀(阿不拉)號稱1980年代台灣股市四大天王。他是四大天王中唯一以公司經營為操作目標者,同時也是四大天王中唯一於商場活躍至今的。歷任中國石油化學工業開發(中石化)董事長、中華工程董事長、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常務委員、揚州京華城中城總策劃師,其子-沈-輝庭曾任揚州京華城中城執行董事。 威京總部集團成員包括中石化、中華工程(BES)、中工機械(BESM)、中工保全(CKS Guard)、京華城(Living Mall)、亞太會館(Agora Garden)、中勤人力資源管理顧問公司〔亞洲人才網〕、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台視社教節目《八千-里-路雲和月》贊助單位)、京華文化事業公司(台視社教節目《八千-里-路雲和月》製作單位)、京華國際財務管理顧問公司、京華證券投資信託公司等。.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沈慶京 · 查看更多 »

法務部廉政署

法務部廉政署(簡稱廉政署)是2011年7月20日由法務部政風司改制轉編的肅貪廉政機關,構想源於香港廉政公署及新加坡貪汙調查局,目的在防貪和反貪,在陳水扁與馬英九兩位中華民國總統的競選政見都有提出。廉政署也是全國中央和地方機關政風機構的業務監督及指導機關,並基於「一條鞭」體系掌握全國政風機構人員之派免、調動、陞遷、獎懲及考績。.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法務部廉政署 · 查看更多 »

法務部矯正署臺北看守所

法務部矯正署臺北看守所,簡稱臺北看守所、北所,是中華民國(臺灣)法務部矯正署所屬的看守所之一,位於新北市土城區和板橋區交界俗稱土城看守所。該所負責羈押臺灣臺北地方法院、臺灣新北地方法院、臺灣士林地方法院及臺灣高等法院管轄之刑事案件被告之羈押處所,所內並附設毒品勒戒所。因其收容被告人數為全臺最多,因此被臺灣媒體稱作「天下第一所」。.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法務部矯正署臺北看守所 · 查看更多 »

法務部調查局資安鑑識實驗室

法務部調查局資安鑑識實驗室由法務部調查局於2006年建置完成,同年12月26日經中華民國總統陳水扁揭牌啟用,為台灣首座數位鑑識實驗室。2013年11月28日正式通過ISO/IEC 17025國際認證規範,係率先取得全國認證基金會(Taiwan Accreditation Foundation;TAF)認可之具備「資訊重現」能力之鑑識科學實驗室。.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法務部調查局資安鑑識實驗室 · 查看更多 »

法政學群

法政學群是中華民國普通大學學群之一,屬於第一類組,與法律、政治相關的學系都屬於法政學群。.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法政學群 · 查看更多 »

測謊機

測謊機藉着量度和記錄血壓、脈搏、呼吸和皮膚導電反應()等由交感神經引起的生理反應,來判斷正在回答問題的受測者是否說謊。由於此類生理反應是不由自主地產生的,說謊而引起此類生理反應的變化被認為能透露出受測者是否說謊。.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測謊機 · 查看更多 »

會計法第99-1條修正烏龍事件

會計法第99-1條修正烏龍事件是2013年5月31日立法院通過的《會計法》第99條之1修正案引發的爭議事件。立法院該日深夜經朝野黨團協商同意,迅速三讀通過《會計法》第99條之1修正案,將原僅適用於行政首長的特別費報支、核銷除罪化,擴大到民意代表與大專院校職員、研究人員支用政府補助的研究計劃費的報支、核銷。由於修正條文溯及既往部分規定2010年12月31日前,各民意機關支用的業務費等不追究責任,使得修正案通過後,立法委員顏清標用公款喝花酒將獲得除罪,引起各界撻伐。該修正案與早先被提出的類似修正案一樣,被輿論稱為「顏清標條款」。 此外,數個黨團宣稱為替大專院校研究人員除罪「忍痛」支持修正案,然而三讀通過的法條被媒體指出漏了關鍵的「教」字,因此大學教員可能沒有被納入除罪範圍。對於媒體的報導,行政院表示修正案是立法院提案與通過的,拒絕為漏字提請立法院覆議。媒體報導法務部官員表示,在檢方未作成統一解釋前,大學教員仍會依現行法律偵辦。中華民國檢察官協會發表聲明,表示修正案違反憲法與平等原則。律師黃英哲於報紙投書表示,即使沒有漏字,修正後條文仍與為教授除罪的目的有一段難以忽視的距離。 6月5日,台灣團結聯盟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林世嘉以擅自簽署《會計法》修正案宣布辭去黨團總召集人。6月6日,民主進步黨主席蘇貞昌拜會行政院院長江宜樺,江拒絕提出覆議;同日,蘇為該修正案向全國人民道歉。第二天總統馬英九向全國道歉,要求行政院院長轉請立法院覆議。6月13日,由行政院提出的會計法修正案覆議,在立法院臨時會以110票對0票,表決5月31日的決議不予維持。.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會計法第99-1條修正烏龍事件 · 查看更多 »

望天會

望天會是台灣三大犯罪組織之一天道盟旗下分會。.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望天會 · 查看更多 »

情报机构

情報機構(Intelligence Agency),是專司情報蒐集、分析和利用工作,用以支援國家安全、軍事及外交政策的政府部門。情報蒐集手段分為公開或隱蔽,可能包括間諜活動、訊號攔截、密碼分析、與其他機構的合作,以及對公共資訊的評估。這種情報的彙編和傳播被稱為情報分析或。 情報機構可為其國家政府提供以下服務:.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情报机构 · 查看更多 »

新店區

新店區是臺灣新北市所轄管的一個市轄區,位處臺北市的南側,屬於臺北都會區內圈的衛星城市之一,其境內大多屬丘陵地形,北邊大致以新店溪與其支流景美溪與臺北市南緣的文山區為界。新店境內有碧潭風景區,為北臺灣著名觀光景點之一,而由於新店近年有數座大型造鎮社區進行開發,當地已成大臺北南側郊區主要的新興住宅供給地區。.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新店區 · 查看更多 »

新北市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站點列表

新北市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是新北市的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採無人化自助式服務。原先之NewBike系統由新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建置和營運,2015年4月起停用。取而代之的是由新北市政府交通局提案、捷安特公司負責建置和營運的YouBike系統。 截至2018年6月29日,YouBike微笑單車在新北市19個行政區中共設有495個站點,設點的行政區包括板橋區(75個)、三重區(56個)、新莊區(53個)、中和區(39個)、新店區(34個)、汐止區(31個)、樹林區(30個)、土城區(27個)、永和區(25個)、蘆洲區(24個)、林口區(23個)、淡水區(16個)、鶯歌區(15個)、三峽區(15個)、五股區(13個)、泰山區(11個)、八里區(3個)、瑞芳區(3個)、深坑區(2個)。 此外,YouBike微笑單車也在台北捷運三重站、台北捷運大坪林站及新板特區市民廣場設有服務處,提供會員申請等協助。.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新北市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站點列表 · 查看更多 »

新党历史

新黨历史可以追溯到台灣1980年代。最初為中國國民黨的改革派次級問政團體新國民黨連線,1993年因為反對時任中華民國總統李登輝,退出中國國民黨自立。曾與中華社會民主黨、勞動黨、工黨等統派政黨結盟,1994年12月与中華社民黨合併。目前是台湾第五大黨。.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新党历史 · 查看更多 »

新營區

新營區位於臺灣臺南市,臺南市政府民治市政中心的所在地。為原臺南縣縣治中心,目前為臺南市中的主要城市。亦是北臺南政經、教育、文化、醫療、交通等重要區域中心。區內行政機關和商店林立,鐵路、公路發達、鄰近嘉義高鐵站其交通極為便利。因地理位置處於雲嘉南地區中心,近年成為臺南市政府積極發展的一個城市。未來將陸續投入許多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的重大建設,以及規劃建置臺南捷運黃線、紫線環狀線、棕線三條路線。此區發展前景可期。.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新營區 · 查看更多 »

新黨

新黨是中華民國一個統派政黨,前身為中國國民黨在立法院的改革派次級問政團體新國民黨連線,1993年因反對時任國民黨主席李登輝而退出國民黨自立。1994年新黨以制衡兩大黨為號召,與第三勢力結盟,同年12月與中華社會民主黨合併,於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獲得122萬票,成為當時具有關鍵影響力的第三大黨,並在1996年與民主進步黨結盟,推動二月政改。 2008年不分區立委選舉,新黨在區域立委與國民黨合作,得票升至4%。2012年不分區立委選舉,因親民黨的選票瓜分導致新黨得票腰斬,得票率不足1.5%。2016年不分區立委選舉,新黨獲得510,074票,占總票數的4.18%,回升至第五大黨,雖仍未取得國會席次,但可獲得政黨補助款。新党現有臺北市議員2席。 新党主張清廉制衡、公義均富、族群和諧、國家統一,在中國實現民族統一、民權自主、民生均富的三民主義新中國。.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新黨 · 查看更多 »

文山會

文山會是台灣三大犯罪組織之一天道盟旗下分會。.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文山會 · 查看更多 »

憲兵指揮部刑事鑑識中心

憲兵指揮部刑事鑑識中心(Forensic Science Center)是中華民國國防部憲兵指揮部下轄的單位,設立於1987年7月1日,主要任務在協助軍法、司法審判及檢察機關進行犯罪證物疑物鑑識及重大刑案現場勘查,目前已被法務部列為刑案偵辦證物鑑識囑託機關,並與刑事警察局及法務部調查局並列為中華民國三大刑事鑑驗單位。.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憲兵指揮部刑事鑑識中心 · 查看更多 »

懲治叛亂條例

《懲治叛亂條例》為中華民國政府過去為壓制叛亂國家者所制定的刑事特別法,民國38年(1949年)5月24日由立法院三讀通過、同年6月21日公告施行,全文共13條。該法是當時動員戡亂時期執政的國民黨政府為安定國家政局而制定,但國民黨政府在民國38年從中國大陸退守臺灣並實施戒嚴後,反而成為壓制政治異議者的主要工具。該法在戒嚴解除近四年後的民國80年(1991年)5月22日才廢止。.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懲治叛亂條例 · 查看更多 »

2004年興達罷工事件

位於台灣新竹縣的興達股份有限公司由於欠薪、離退辦法與無預警解僱等問題,導致其工會於2004年8月12日至9月3日進行罷工。此次罷工是桃園、新竹及苗栗地區自1989年遠東化纖罷工事件後15年來的首次罷工;而當時興達工會成立還未滿月便站上罷工火線,在工人運動史上亦屬少見。.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2004年興達罷工事件 · 查看更多 »

2007年臺灣

没有描述。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2007年臺灣 · 查看更多 »

2008年10月臺灣

没有描述。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2008年10月臺灣 · 查看更多 »

2008年11月臺灣

没有描述。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2008年11月臺灣 · 查看更多 »

2008年12月臺灣

没有描述。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2008年12月臺灣 · 查看更多 »

2008年2月臺灣

没有描述。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2008年2月臺灣 · 查看更多 »

2008年臺灣

没有描述。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2008年臺灣 · 查看更多 »

2009年5月臺灣

没有描述。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2009年5月臺灣 · 查看更多 »

2009年6月臺灣

没有描述。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2009年6月臺灣 · 查看更多 »

2012年臺灣

没有描述。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2012年臺灣 · 查看更多 »

2013年11月臺灣

没有描述。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2013年11月臺灣 · 查看更多 »

2014年台灣劣質油品事件

2014年台灣劣質油品事件是指臺灣於2014年被發現諸多食用油廠商違法事件。該起事件引起社會輿論對食品安全問題普遍關注,包括查出數起劣質油品事件。,-zh-hans:互联网档案馆;zh-tw:網際網路檔案館; zh-hk:互聯網檔案館; zh-sg:互联网档案馆;-.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2014年台灣劣質油品事件 · 查看更多 »

2014年中華民國直轄市長及縣市長選舉

2014年中華民國直轄市長選舉及2014年中華民國縣市長選舉是2014年中華民國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又稱「103年九合一選舉」)的一部份,於2014年11月29日舉行,包含直轄市自治法施行以來的第6屆直轄市長選舉,以及地方自治實施以來的第17屆縣市長選舉。 本次選舉為首次直轄市長、縣市長同時改選,投票率約為67.59%,在22個直轄市、縣市長席次中,民進黨取得桃園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等4個直轄市及基隆市、宜蘭縣、新竹市、彰化縣及濁水溪以南各縣市與離島之澎湖縣,共計13席;國民黨取得直轄之新北市及新竹縣、苗栗縣、南投縣、臺東縣與離島之連江縣,共計6席;臺北市、花蓮縣、金門縣分別由無黨籍柯文哲(參選後與民進黨協調)、傅崐萁(親民黨背書)、陳福海(親民黨背書)勝出。 本次選舉有十三位現任者爭取連任,除了臺中市市長胡志強、桃園縣縣長吳志揚(參選改制後的桃園市市長)、新竹市市長許明財、金門縣縣長李沃士、連江縣縣長楊綏生連任失敗外,其餘八位地方首長皆順利連任。.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2014年中華民國直轄市長及縣市長選舉 · 查看更多 »

2014年臺北市長選舉爭議事件

2014年臺北市長選舉風波及爭議事件,列舉2014年中華民國地方公職人員選舉中,臺北市市長選舉之連勝文與柯文哲候選人及其競選團隊與支持者的相關事件。.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2014年臺北市長選舉爭議事件 · 查看更多 »

2015年5月臺灣

没有描述。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2015年5月臺灣 · 查看更多 »

2017年12月

没有描述。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2017年12月 · 查看更多 »

2017年12月臺灣

没有描述。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2017年12月臺灣 · 查看更多 »

2017年台鐵工會依法休假事件

2017年台鐵工會依法休假事件,是臺灣鐵路產業工會為了爭取員工勞工休假權、抗議違法排班方式等而於2017年春節期間舉行的工會抗陳會務活動。依法休假的「法」為勞動基準法。抗陳活動自2017年1月27日至同年2月1日,活動主要內容為抗議員工請特休未至臺灣鐵路管理局運務部門服勤。 因抗陳活動期間正值台灣春節重要疏運,引起各媒體矚目,而台鐵面對此活動,則以調班、記過懲處應對。經過各項行政程序後,至2017年11月止,各相關團體或單位並無任何實質檢討作業,僅參加員工201名受記大過懲處。.

新!!: 法務部調查局和2017年台鐵工會依法休假事件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中華民國法務部調查局司法行政部調查局法務部調查局廉政處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