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油塘站

指数 油塘站

油塘站(Yau Tong Station)是港鐵觀塘綫及將軍澳綫的一個跨月台轉車站,也是將軍澳綫唯一一個位於九龍區的車站,亦是將軍澳綫穿越維多利亞港至香港島前最後一個車站。本站位於香港九龍東觀塘區油塘茶果嶺道旁,由日本熊谷組株式會社承建並於2002年8月4日啟用。車站以黃色為主要色調。油塘站採用明山爆破方式建造,原址為普照書院舊址以南的一處山坡及油塘灣填海地。 油塘站並非像將軍澳支綫其餘新車站般建於新填海區,故承建商因而需要先行重置原先處於工地範圍內的兩間學校,並處理廢物棄置場受污染之土壤,方能展開車站建築工程。 油塘站工程的一大特點,是車站建造工程與房委會房屋發展工程之結合。地鐵受房委會委託,於車站頂層興建購物走廊,並在車站周邊興建地基以便興建油麗邨及大本型商場。.

86 关系: 區傑棠坑口站 (香港)大本型天主教普照中學將軍澳綫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島式疊式月台三家村 (九龍)三角線九龍區小巴路線列表九龍巴士205R線九龍巴士214線九龍巴士216M線九龍市區巴士路線列表康城站 (香港)北角站嘉賢居石硤尾站維多利亞港熊谷組直通运行過海隧道巴士606線過海隧道巴士619線過海隧道巴士694線聖安當女書院衛奕信徑香港2007年5月香港大事記香港已取消小巴路線列表香港地鐵香港第四條過海鐵路香港隧道列表觀塘區觀塘仔灣觀塘綫調景嶺站高俊苑高翔苑高超道高怡邨鯉灣天下鯉魚門鯉魚門廣場鯉魚門站鯉魚門道鯉魚門邨鯉魚門邨公共運輸交匯處鰂魚涌站跨月台轉車站麗港城...茶果嶺茶果嶺、油塘、鯉魚門分區茶果嶺道茶果嶺求子石藍田站藍田站後備行車隧道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Ocean OnePeninsula East换乘站李慧嫻東區海底隧道東九龍綫 (1970年方案)東九龍綫 (2014年方案)機場站 (香港)欣榮街臨時巴士總站油塘油塘中心油塘公共運輸交匯處油塘西油塘邨油美苑及油翠苑油麗商場油麗邨港鐵港鐵市區綫中國製列車港鐵現代化列車港鐵票價調整港鐵車站列表港鐵車站藝術品列表港鐵文化月台幕門易通財新界區專線小巴17線2017年香港8月4日 扩展索引 (36 更多) »

區傑棠

區傑棠(英文名:Abe Au Kit Tong,),1976年加入地鐵任職建築師,是著名港鐵站內毛筆書法大字的原創者。2006年10月23日移居加拿大退休。.

新!!: 油塘站和區傑棠 · 查看更多 »

坑口站 (香港)

坑口站(Hang Hau Station)是香港港鐵將軍澳綫的一個地底車站,位於新界西貢區將軍澳坑口,於2002年8月18日正式啟用,車站以淺藍色為主要色調。坑口站在康城站啟用前是港鐵系統中最東端車站。.

新!!: 油塘站和坑口站 (香港) · 查看更多 »

大本型

大本型(Domain) 是香港九龍東部,觀塘區的一座大型購物商場,位於九龍油塘高超道38號,項目編號:KL34, 大本型鄰近港鐵油塘站,樓高8層,總面積達484,380平方呎,可以供出租樓面面積達247,572平方呎,設有約150間商舖及食肆。商場為《油塘邨重建計劃》(第四期),原本屬於鯉魚門廣場的第二期,由房屋署總建築師(設計及標準策劃)負責總體設計。自香港房屋委員會分拆出售物業並成立領展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後,鯉魚門廣場一期轉售予領展,而尚未興建的二期則計劃與領展合作發展,惟其後房委會決定自行聘請顧問公司世邦魏理仕集團公司作房地產發展顧問及進行招租工作,並以設計與建造合約方式批予中國建築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承建,再由承建商委托凱達環球(Aedas)建築師有限公司作建築設計,斥資15億港元興建。商場落成之後並無使用原稱,以「大本型」「Domain」名稱(其中"Domain"為房屋署內部命名比賽中獲選的名字,並曾以天域為建議中文名字)於2012年9月29日試業,並於同年12月1日正式開幕,成為香港房屋委員會自分拆出售多個大型商場後,目前最大型的購物商場。.

新!!: 油塘站和大本型 · 查看更多 »

天主教普照中學

天主教普照中學(Po Chiu Catholic Secondary School)是位於香港九龍油塘的一所中學。.

新!!: 油塘站和天主教普照中學 · 查看更多 »

將軍澳綫

將軍澳綫(Tseung Kwan O Line)是港鐵營運的鐵路綫之一,連接香港島東區北角的北角站,與新界西貢區將軍澳的寶琳站和康城站之間,屬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由於路線大部份車站位處將軍澳新市鎮,因而得名。 將軍澳綫在路綫圖中以紫色表示,其在2002年和2009年建成的車站月台都延續了港島綫的特色,以由退休港鐵建築師區傑棠題寫的大型毛筆字站名作為牆壁裝飾。.

新!!: 油塘站和將軍澳綫 · 查看更多 »

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

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Junk Bay Chinese Permanent Cemetery)是位於香港新界西貢區西南部魔鬼山和照鏡環山東麓的一個墳場,由華人永遠墳場管理委員會管理。墳場內的先人有土葬,但是多數是火葬的骨灰。 九龍觀塘區的油塘是車輛通往該墳場唯一的出入口。墳場在清明節、重陽節正日,所有車輛由早上5:30到晚上8:00禁止駛入,(即使當日墳場提早開放,車輛亦須於5:30前離開),巴士也不提供服務。掃墓人士都要步行上山。.

新!!: 油塘站和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 · 查看更多 »

島式疊式月台

島式疊式月台為島式月台的一種,亦稱為島疊式月台、疊落島式月台,為兩座以上島式月台分布於上下樓層的月台形式,大部分用於轉乘站(包括採用跨月台轉乘設計者),例如:.

新!!: 油塘站和島式疊式月台 · 查看更多 »

三家村 (九龍)

三家村(Sam Ka Tsuen)是位於香港觀塘區東南部鯉魚門的鄉村,有150年歷史,為九龍十三鄉之一,位於油塘及鯉魚門附近。.

新!!: 油塘站和三家村 (九龍) · 查看更多 »

三角線

三角線或三角線軌道為鐵路路線的一種形式,為三條鐵路軌道以三角形的形狀交會,並在三個交會點設有轉轍器,或因多條鐵路路線先後交會,或由於列車調頭等特殊目的所興建。.

新!!: 油塘站和三角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區小巴路線列表

本列表為九龍區專線小巴路線的一覽表。;顏色說明.

新!!: 油塘站和九龍區小巴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205R線

九龍市區特別巴士路線205R,由九巴營辦,來往油塘站及,中途不停站。 此路線只會在啟德郵輪碼頭或前啟德機場跑道空地舉辦大型活動時提供服務。.

新!!: 油塘站和九龍巴士205R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214線

九龍巴士214線是香港九龍市區的一條日間巴士路線,來往油塘及長沙灣(甘泉街),途經藍田、寶達邨、安秀道、牛池灣、黃大仙、石硤尾、深水埗和長沙灣。 本線全程行車里數為19.7公里,是現時行車里數最長的九龍市區非循環路線,以及唯一一條取道龍翔道往返東、西九龍的九龍市區日間路線。.

新!!: 油塘站和九龍巴士214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216M線

九龍巴士216M線是香港九龍的一條巴士路線,由藍田站開出,折返點為油塘站(鯉魚門廣場)。 本線兩端點(藍田站及油塘站)為港鐵觀塘綫上兩個相鄰車站,然而本線途經藍田山上多條公共屋邨,為當地居民提供接駁港鐵的服務。.

新!!: 油塘站和九龍巴士216M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市區巴士路線列表

以下為香港專營巴士於九龍區內行走的巴士路線列表,路線分別由九龍巴士丶新世界第一巴士及城巴經營,新巴經營的常規路線只佔兩條,城巴經營的常規路線只佔兩條。.

新!!: 油塘站和九龍市區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康城站 (香港)

康城站(LOHAS Park Station)是港鐵將軍澳綫現時在香港新界東端的一個終點站,是將軍澳綫第二期工程的車站,位於小赤沙將軍澳第86規劃區的康城路。車站服務西貢區南部小赤沙一帶,即港鐵將軍澳車廠旁邊,2009年7月26日啟用,承建商是前田建設工業株式會社。 康城站目前是在港鐵系統中最東的車站(此站開通前則為坑口站)。另外,康城站是兩鐵合併後全香港第一個開通的車站。而且,本站是關站時間最遲的港鐵車站。.

新!!: 油塘站和康城站 (香港) · 查看更多 »

北角站

北角站(North Point Station)是港鐵位於香港東區的鐵路車站,於1985年5月31日啟用,是港島綫及將軍澳綫的地底跨月台轉車站,也是將軍澳綫的西面終點站。車站的港島綫部分由前香港地下鐵路公司委托李景勳建築師事務所設計。.

新!!: 油塘站和北角站 · 查看更多 »

嘉賢居

嘉賢居(The Spectacle)為九龍東油塘的單幢住宅,地址為草園街 8 號,附近為油塘工業區,樓高共37層,由香港小輪和恒基兆業發展(以良輝有限公司為名),恆益物業管理管理,已於2009年11月入伙。示範單位曾設於太子百匯軒。.

新!!: 油塘站和嘉賢居 · 查看更多 »

石硤尾站

石硤尾站(Shek Kip Mei Station)是港鐵觀塘綫的一個車站,隨修正早期系統石硤尾至觀塘段於1979年10月1日啟用,並由前田建設工業株式會社負責興建。.

新!!: 油塘站和石硤尾站 · 查看更多 »

維多利亞港

維多利亞港(簡稱維港;Victoria Harbour)是位於香港的海港,位處香港島與九龍半島之間,為香港市中心重要的地理區塊。由於港闊水深,又屬天然良港,香港亦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 維多利亞港古稱尖沙咀洋面或中門;18世紀西方列強勢力進入中國時,被英國人相中有成為東亞地區優良港口的潛力,後來在鴉片戰爭後從清帝國中奪取香港,以維多利亞港為中心建設香港,並做為基地發展其遠東的海上貿易事業 鵬誠峰:,保護海港協會。事實上,維多利亞港一直影響香港歷史和文化,亦主導香港經濟和旅遊業發展,是香港成為國際大城市的關鍵之一《集體回憶之維多利亞港 — 百年海港的故事》,何耀生,明報出版社,ISBN 978-962-8872-68-8。.

新!!: 油塘站和維多利亞港 · 查看更多 »

熊谷組

谷組(株式会社熊谷組,Kumagai Gumi Co., Ltd.,)是日本的建設公司之一,成立於1898年,本社設在東京新宿區飯田橋站,註冊地則設在福井市。1938年,公司升格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現任社長為桶口靖。 熊谷組曾在日本負責承建多個基礎設施建設工程項目,包括青函隧道(1988年通車)、鍋立山隧道(1995年)、德山水壩(2008年)等,熊谷組在全盛時期,一度是全日本五大承建商之一,但業務在泡沫經濟爆破後,利潤下跌,當時集團裁減了近三分之一的員工。.

新!!: 油塘站和熊谷組 · 查看更多 »

直通运行

通运行或稱直通運--轉、--,是指不同鐵路業者或鐵路線的列车行驶到其他鐵路線上的一种运行方式,多为客运列车所採用。直通运行的方式让乘客得以减少换乘次数、提高客运效率,虽然直通的线路名义上仍然是多条线路,但是個別列车的运营里程会增加。.

新!!: 油塘站和直通运行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606線

過海隧道巴士606線是香港一條來往彩雲(豐盛街)及小西灣(藍灣半島)的過海隧道巴士路線,由九巴及城巴聯合經營,提供牛池灣、九龍灣、觀塘、藍田來往北角東、鰂魚涌、耀東邨、筲箕灣、柴灣及小西灣的過海隧道巴士服務。 本線另設輔助線606A線及606X線,一同取代606線於平日早上繁忙時段的服務。.

新!!: 油塘站和過海隧道巴士606線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619線

過海隧道巴士619線是香港一條行走東區海底隧道的巴士路線,來往觀塘順利邨和中環(港澳碼頭),服務對象以九龍東往返港島北角至灣仔區的乘客為主。另有兩條特別路線619P和619X,同樣由順利邨單--開往中環港澳碼頭,分別駛經東區走廊和秀茂坪道,其他行車路線大致與619線相同。.

新!!: 油塘站和過海隧道巴士619線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694線

過海隧道巴士694線是香港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調景嶺站及小西灣邨,由新巴營運,是該公司於1998年9月1日取得港島區巴士專營權後,全新開辦的第一條過海路線。新巴標榜此線為特快線,更宣傳由藍田到西灣河的車程只需8分鐘。.

新!!: 油塘站和過海隧道巴士694線 · 查看更多 »

聖安當女書院

聖安當女書院(St.

新!!: 油塘站和聖安當女書院 · 查看更多 »

衛奕信徑

衛奕信徑(Wilson Trail)是香港一條長途遠足徑,於1996年啟用,全長78公里,共分10段,為香港第二長的遠足徑,僅次於麥理浩徑之後。本徑由香港島南邊的赤柱蜿蜒至新界東北的南涌,越過香港眾多崇山峻嶺,貫穿香港8座郊野公園:大潭郊野公園、大潭郊野公園(鰂魚涌擴建部份)、馬鞍山郊野公園、獅子山郊野公園、金山郊野公園、城門郊野公園、大帽山郊野公園以及八仙嶺郊野公園。衛奕信徑的名稱是為了紀念鍾情於香港山水及遠足活動的第27任香港總督衛奕信而建。 因為定線的問題,衛奕信徑無可避免地需要穿過市區,包括港島東部、九龍東部和大埔。而且因為第二段和第三段被維多利亞港所阻,所以衛奕信徑成為香港唯一一條不連貫的長途遠足徑。此徑起於赤柱赤柱峽道,向北經過港島的數個山峰到達鰂魚涌。之後需在太古站乘港鐵到藍田站。棄油塘站不用的原因是因為衛奕信徑啟用時尚未有該站和須經區議員和運輸署准許,但轉用油塘站則可節省一半路程。於藍田繼續,經啟田道和鯉魚門道到油塘(此段雖長約1.6公里,但因位於市區,所以不設標距柱),越過魔鬼山、五桂山等,轉向西面,到達九龍群山,再從九龍水塘開始往北走到達九龍坑山,向東登上八仙嶺,最後再轉西北方下降至南涌作為終點。 為雷利計劃(香港)青少年發展項目籌款的《雷利衛徑長征》,由2003年起每年10月份舉行,賽道主要依整條衛奕信徑前進,但乘坐港鐵時需於油塘站及鰂魚涌站出入,而非原先的藍田站和太古站。.

新!!: 油塘站和衛奕信徑 · 查看更多 »

香港2007年5月

没有描述。

新!!: 油塘站和香港2007年5月 · 查看更多 »

香港大事記

2006年1月1日以後的新聞事件,請往香港新聞動態條目內瀏覽。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新!!: 油塘站和香港大事記 · 查看更多 »

香港已取消小巴路線列表

以下列出香港已取消的小巴路線。.

新!!: 油塘站和香港已取消小巴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地鐵

香港地鐵(英文:Mass Transit Railway,MTR)曾經是香港兩大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之一,已在2007年12月2日的兩鐵合併中,和九廣鐵路合併成港鐵。自1979年開通至2007年兩鐵合併期間,香港地鐵是由地鐵有限公司(現稱港鐵公司)營運的鐵路系統網絡,有7條路線,全長91.0公里香港年報2006 - ,共53個車站,其中14個為轉車站。.

新!!: 油塘站和香港地鐵 · 查看更多 »

香港第四條過海鐵路

四條過海鐵路是香港一項興建中的工程,為紅磡至金鐘鐵路線的名稱《 》(第3.6段 沙田至中環線),2000年5月,運輸局(第2段),2006年12月29日,立法會秘書處議會事務部1,2001年11月30日,運輸局。預計於2021年啟用。.

新!!: 油塘站和香港第四條過海鐵路 · 查看更多 »

香港隧道列表

没有描述。

新!!: 油塘站和香港隧道列表 · 查看更多 »

觀塘區

觀塘區(Kwun Tong District)是香港九龍東十八個行政區域之一,東面以魔鬼山及安達臣道與西貢區為界,西北以飛鵝山、象山與黃大仙區為界,西面以啟福道與九龍城區為界。面積達1,130公頃。根據2016年香港中期人口統計,觀塘區的人口為648,541人,為香港人口第二多的行政區。觀塘區亦為九龍半島面積最大之行政區。但與此同時,觀塘的貧窮率及貧窮人口均為全香港最高,共有16.1萬貧窮人口,高達10.4萬人活於貧窮線下。.

新!!: 油塘站和觀塘區 · 查看更多 »

觀塘仔灣

觀塘仔灣,又稱油塘灣,是位於香港九龍觀塘區油塘對出的海灣,處於茶果嶺以南、三家村以北,毗鄰茶果嶺道及油塘站。 1990年代末,政府當局計劃在觀塘仔灣一帶填海發展住宅區,而當時規劃的香港地鐵將軍澳線油塘站的選址也考慮到這個因素而配合。然而由於2000年代起多了保育人士反對填海,填海計劃最終擱置。 恒地在油塘灣綜合發展區會興建遊艇中心、海濱長廊、多棟中密度住宅和酒店,當中住宅高度為18至29層,非住宅高度為6及20層,提供6,556個中小型住宅單位。建築面積約9.94公頃,總地積比率最高定於4.5倍,發展商須採用獨特的漸進式建築物高度輪廓,建築物高度向海濱遞降,屆時該區將成為東九龍的高尚住宅區。 2017年9月20日,恒地執行董事黃浩明透露,油塘灣綜合發展計劃共分6期發展,目前已批出首兩期的建築圖則,尚有4期未批出,而現階段正等待政府批出補地價。整個項目地盤逾106.5萬方呎,料總共提供逾6500多伙,單位平均面積約655方呎,主要屬中小型單位,預計可容納人口約1.97萬人,最快可於2020年開始分階段落成。.

新!!: 油塘站和觀塘仔灣 · 查看更多 »

觀塘綫

觀塘綫(Kwun Tong Line)是港鐵營運的鐵路綫之一,連接九龍九龍城區的黃埔站,與新界西貢區的調景嶺站,屬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這條路綫於1979年通車,為前地鐵系統中首條通車的路綫,由於當時東端的總站設於觀塘區的觀塘站,因而得名。.

新!!: 油塘站和觀塘綫 · 查看更多 »

調景嶺站

調景嶺站(Tiu Keng Leng Station)是港鐵將軍澳綫及觀塘綫的一個地底跨月台轉車站、觀塘綫的東面終點站,位於新界東西貢區將軍澳調景嶺翠嶺路與景嶺路之間,於2002年8月18日啟用。該站是觀塘綫唯一位於新界的鐵路站。.

新!!: 油塘站和調景嶺站 · 查看更多 »

高俊苑

俊苑(Ko Chun Court)是香港房屋委員會的居屋屋苑之一,位於九龍觀塘區油塘的西部,由於受舊機場高度限制,樓高只能有20-21層高,故採用和諧1A型設計,將屋宇裝備用房全數置於服務核心內(包括:垃圾房、導管及電錶房等),以騰空更多的外牆面積給單位睡房之用,使可售面積增加,從而增加售樓收益,將土地資源運用極大化,以彌補高度限制下所犧牲的可建面積,此屋苑屬居屋第15期甲及第15期乙。毗鄰高怡邨,設有行人天橋連升降機連接。於1995年7月至1996年1月期間落成 。2012年無綫電視劇缺宅男女,亦以該單位,走廊及屋苑噴水池取景.

新!!: 油塘站和高俊苑 · 查看更多 »

高翔苑

翔苑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九龍觀塘區油塘東部,分別於2002年及2004年入伙。由於當時停售居屋,屋苑曾經丟空一段時間。到2005年房屋署將1800個單位出租,其餘1000個單位轉為紀律部隊宿舍。現由翔俊有限公司負責管理。.

新!!: 油塘站和高翔苑 · 查看更多 »

高超道

超道(Ko Chiu Road)為香港一條位於油塘的街道,始於鯉魚門道,終於茶果嶺道。前高超道邨以此街道命名。2017年,為配合港鐵油塘高超道通風樓物業發展項目,道路將進行改善工程。2018年,港鐵宣佈該路段的通風樓物業以招標形式興建社局、購物和休憩設施。.

新!!: 油塘站和高超道 · 查看更多 »

高怡邨

怡邨(Ko Yee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九龍觀塘區油塘東南部,分別於1994年及2000年入伙。全邨共有四座樓宇,其中高志樓及高遠樓為和諧一型設計,惟因落成時受啟德機場高度限制的影響故只有24層高,其中高盛樓及高悅樓由許李嚴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外型呈V字型,也因啟德機場高度限制的關係故只有8層高,低層的長者住屋有兩條通道連接該兩座樓宇。.

新!!: 油塘站和高怡邨 · 查看更多 »

鯉灣天下

鯉灣天下(Canaryside),位於香港九龍油塘崇信街8號,為九龍東的單幢住宅,毗鄰油塘工業區、三家村避風塘及鯉魚門,樓高共35層,發展商為泛海集團,項目提供210伙,建築面積由530方呎至890方呎。物業設有商舖、停車場和近3萬方呎住客會所,設施包括85呎長戶外泳池、羽毛球場、健身室、卡拉 OK室、小型影院、兒童遊樂場等。 2013年1月,鯉灣天下的地下5及6號舖及一樓零售樓層獲飲食集團富臨集團斥1.6億港元洽購,面積逾2萬平方呎,平均呎價逾8,000元,登記買家是中泉發展有限公司,其董事是楊維。.

新!!: 油塘站和鯉灣天下 · 查看更多 »

鯉魚門

鯉魚門(Lei Yue Mun),古稱鹽江口,是香港海峽之一,為香港維多利亞港東面入口,與西面的汲水門相對,分隔香港島筲箕灣和九龍東部油塘。 鯉魚門的名稱除用於海峽本身,但海峽兩岸亦有以「鯉魚門」為名的地方,分別為九龍的魔鬼山及酒灣一帶,以及香港島的阿公岩一帶。但是,儘管仍有人對阿公岩一帶稱為鯉魚門,但香港島的鯉魚門知名度遠遠不及位於九龍東、以海鮮聞名的鯉魚門。 鯉魚門也是整個維多利亞港當中唯一仍未有進行填海的地方。.

新!!: 油塘站和鯉魚門 · 查看更多 »

鯉魚門廣場

鯉魚門廣場(Lei Yue Mun Plaza)位於香港九龍油塘的港鐵油塘站上蓋,名稱源於商場以南約1公里的著名境內海峽鯉魚門,為區內一個大型購物中心,為當區居民提供購物消閒設施。 鯉魚門廣場發展規劃全為香港房屋委員會興建、管理及擁有,原本計劃商場有第一期及第二期。但自房委會分拆出售物業並成立領展房地產信託基金(現稱領展)後,最早落成的商場(原稱鯉魚門廣場一期 / Lei Yue Mun Shopping Centre Phase 1)現為領展持有。而項目其餘部份因為發展及落成年期較後,目前均由房委會管理及擁有,加上房委會建成後將餘下部份的商場另行命名(原鯉魚門廣場二期稱為大本型),故此與原來的鯉魚門廣場已經沒有關係。.

新!!: 油塘站和鯉魚門廣場 · 查看更多 »

鯉魚門站

鯉魚門站是深圳地鐵一個車站,是1号綫續建段(世界之窗站至機場東站)的站點之一。 車站位於中國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六號路的地底,平南鐵路的西側,以東西走向佈置深圳市地鐵公司網站: ,2008年5月14日(於2008年5月16日存取)。鯉魚門站在2011年6月15日連同1號線深大至西鄉各站同時啟用。 鯉魚門站的設置曾經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指,鯉魚門站和深圳地鐵5号綫、11號線前海灣站為同一站,即是1號線、5號線及11號線的轉車站,將來1號線鯉魚門站站名可能作調整;另一種說法則稱鯉魚門站和前海灣站是不同的車站,前者位於後者的東面。深圳市規劃局在2008年4月公佈的站點命名方案,最後證實後者說法方為正確,即鯉魚門站是一個獨立車站。.

新!!: 油塘站和鯉魚門站 · 查看更多 »

鯉魚門道

鯉魚門道(Lei Yue Mun Road)是香港九龍觀塘至油塘的主要幹道,翠屏道至將軍澳道的一小段屬於7號幹線一部份,將軍澳道至啟田道的一段屬於2號幹線一部份。西接觀塘道與翠屏道,東接高超道,連接將軍澳道、東區海底隧道和啟田道等道路,全長約2.5公里,是觀塘區主要道路之一。 值得一提,油塘一段鯉魚門道不能直接通往屬2號幹線的一段鯉魚門道,兩段被藍田迴旋處分隔。如從油塘一段的鯉魚門道直駛,將通往觀塘道。 因為鯉魚門道的盡頭鄰近鯉魚門,鯉魚門道因此得名。.

新!!: 油塘站和鯉魚門道 · 查看更多 »

鯉魚門邨

鯉魚門邨(Lei Yue Mun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九龍觀塘區油塘,名稱源於屋邨南面的著名境內海峽鯉魚門及鯉魚門村。鯉魚門邨第1期(鯉生樓、鯉意樓及鯉興樓)及第3期(鯉旺樓)由房屋署總建築師(設計及標準策劃);第2期(鯉隆樓)則由房屋署總建築師(3)設計;其中第3B期(鯉旺樓)則把詳細設計外判了給李景勳•雷煥庭建築師事務所設計,此邨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發展及管理。.

新!!: 油塘站和鯉魚門邨 · 查看更多 »

鯉魚門邨公共運輸交匯處

鯉魚門邨公共運輸交匯處(Lei Yue Mun Estate 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位於九龍觀塘區油塘欣榮街鯉魚門邨鯉旺樓之地下基座、油塘中心第四座對面,是一個供專營巴士使用的坑狀室內公共運輸交匯處,於2016年5月15日啟用。 九巴6P線也以鯉魚門邨為起點,但不在公共運輸交匯處為總站,而是在總站外、油塘中心第四座對面的欣榮街停站。.

新!!: 油塘站和鯉魚門邨公共運輸交匯處 · 查看更多 »

鰂魚涌站

鰂魚涌站(Quarry Bay Station)是港鐵在兩鐵合併前,港鐵及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的前稱分別為地鐵(地下鐵路)及地鐵公司。港島綫與將軍澳綫的轉車站,位於香港島東區鰂魚涌及寶馬山之間的地底,1985年5月31日啟用,承建商是保華建築有限公司。該站亦是最接近東區海底隧道的鐵路車站。鰂魚涌站是現時全港鐵系統中第四深的車站,深度達42米,僅次於香港大學站(深100米)、西營盤站(深80米)和金鐘站(深43米),不過此站兩個不相連的大堂均設於地面,是港島綫唯一將大堂設在地面的車站。.

新!!: 油塘站和鰂魚涌站 · 查看更多 »

跨月台轉車站

跨月台轉車站是一種城市軌道交通系統應用於轉車站內的設計,其目的是在同一個島式月台上讓通勤者從一個路線系統的列車的月台下車後,直接步行到對面另一條路線的月台轉車(在重鐵的原則上這兩個系統的路軌在通勤時是不交匯的,不過可以在興建時刻意遷就)。乘客不需經過樓梯、電動扶梯或電梯走到另一個--轉線,因此能節省車站內的轉乘時間、提高通勤效率。跨月台轉車站還有一個設立原則就是不要求乘客在轉車時經過計算車費的驗票閘門,英國倫敦的斯特拉特福站就是由兩個不同鐵路經營者(東安格利亞國家特快車及倫敦地鐵)允許乘客不經過柵閘就進行轉車的典型例子。 跨月台轉車站的優點是對於換線的乘客而言是較快速而簡單的設計(若撇除直通運行),但缺點是為了配合月台設置,各線的行車軌道有時必須透過立體交叉,才能銜接至車站中不同位置的月台。當採用不在同一平面的叠島式設計,建造時比分離式轉車站減少挖泥數量,也相對減少車站建造面積,從而比分離式轉車站節省兩倍或以上的建築及維護成本。然而可能要在地下隧道的路段遷就跨月台轉車的設計,為遷就乘客的轉車組合令隧道的施工難度稍為增加。在臺北捷運、杭州地鐵等地的工程中,這種因應跨月台轉車設計而生成的立體交叉隧道被暱稱作「麻花」。此外對乘客而言這種設計讓他們轉車來得更直接,不用像分離式轉車站繞幾個大圏子才能轉車,因為同月台兩側是不同的路線,而同一路線另一個方向就是佈置在不同月台上,所以有機會令不熟悉該鐵路系統的乘客產生疑惑而造成搭錯車的可能(如港鐵金鐘站南港島綫月台轉乘其他路綫),因此採用此設計的車站必須要有更明確的轉乘指示,如清晰的指示牌;如果有不同顏色的車身來辨認,效果則更佳。.

新!!: 油塘站和跨月台轉車站 · 查看更多 »

麗港城

-- 麗港城(Laguna City)是香港九龍東觀塘大型私人屋苑之一,鄰近藍田港鐵站(D1出口),自設3個購物商場、2個會所,坐擁70多條途經巴士及小巴線,配套齊全,交通方便;毗鄰廣達30萬平方呎麗港公園、觀塘仔灣海傍及茶果嶺山,背山面海,能眺望維多利亞港及鯉魚門景觀,地理優越。麗港城佔地大約一百萬平方呎,分四期,共設38座,提供8,072個2房及3房住宅單位,由長江實業、蜆殼石油與和記黃埔地產合作發展,由劉榮廣設計。城內共有3條私家街道,包括麗港街(1及4期)、麗港東街(2期)及麗港南街(3期)。.

新!!: 油塘站和麗港城 · 查看更多 »

茶果嶺

茶果嶺(Cha Kwo Ling),亦作茶菓嶺,是香港九龍東部的一個山丘,位於觀塘區油塘附近。此外,茶果嶺亦包括大型屋苑麗港城,和東區海底隧道九龍入口及收費廣場的所在地,而麗港城的 36、37、38座、麗港南街和國際幼稚園所在之地,是禮頓建築把茶果嶺山丘移去後才動土興建。.

新!!: 油塘站和茶果嶺 · 查看更多 »

茶果嶺、油塘、鯉魚門分區

茶果嶺、油塘、鯉魚門分區為香港觀塘區的一個規劃區,佔地約264公頃。.

新!!: 油塘站和茶果嶺、油塘、鯉魚門分區 · 查看更多 »

茶果嶺道

茶果嶺道(Cha Kwo Ling Road)是香港九龍觀塘區的一條道路,以途經的茶果嶺村命名。道路東起鯉魚門的崇信街和欣榮街,經過-晒-草灣及茶果嶺一帶,西面則連接鯉魚門道及偉業街等。.

新!!: 油塘站和茶果嶺道 · 查看更多 »

茶果嶺求子石

茶果嶺求子石是位於香港九龍觀塘區茶果嶺天后廟外的一對天然巨石,因為看起來似一對睾丸,故又稱為「卵石」,相傳有求子得子之效。.

新!!: 油塘站和茶果嶺求子石 · 查看更多 »

藍田站

藍田站(Lam Tin Station)是港鐵觀塘綫一個車站,位於九龍觀塘區鯉魚門道以南--的山坡。藍田站於1986年6月7日動工,1989年8月6日未有隨東區海底隧道鐵路部分通車,直至1989年10月1日正式啟用。.

新!!: 油塘站和藍田站 · 查看更多 »

藍田站後備行車隧道

藍田站後備行車隧道是香港港鐵觀塘綫一段不再作日常行車用的路軌。這段路軌原本是觀塘綫藍田站接駁往東區海底隧道的軌道。.

新!!: 油塘站和藍田站後備行車隧道 · 查看更多 »

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

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Public Transport Fare Concession Scheme for the Elderly and Eligible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下稱「本計劃」),俗稱$2搭車或$2搭船,是香港勞工及福利局給予港鐵機場快綫、東鐵綫頭等、以及往來羅湖站、落馬洲站除外(包括輕鐵及港鐵巴士(新界西北))、5間專營巴士公司(九龍巴士、龍運巴士、城巴、新世界第一巴士機場「A」及「NA」線、馬場路線及城巴非專營路線61R及88R除外及新大嶼山巴士機場路線A35、預約及團體租用形式提供的特別服務路線1S、2S、11S、13S、21S及23S除外)、21條指定渡輪航線機場快綫、東鐵綫頭等、以及往來羅湖站、落馬洲站除外(及「綠色」專線小巴路線提供予所有65歲或以上長者,及所有65歲以下,於社會福利署提供的「殘疾程度達100%的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或「傷殘津貼」受助人的合資格殘疾人士之HK$2乘車優惠。長者須使用長者或個人八達通,以及合資格殘疾人士須使用「殘疾人士身分」個人八達通,方可享用此優惠,優惠已於2012年6月28日起陸續推行。 此計劃所指明之殘疾人士優惠有別於香港其他機構同類優惠,後者只需持有殘疾人士登記證即可享用。為避免有關營辦商只提供優惠予特定殘疾人士之舉觸犯《殘疾歧視條例》,香港特區政府特意於2012年5月及2015年1月兩度修訂有關法例作配合。.

新!!: 油塘站和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 · 查看更多 »

Ocean One

Ocean One,位於香港油塘崇信街6號,為九龍東的單幢住宅物業,毗鄰大本型、油塘中心、鯉魚門邨、油塘工業區及三家村避風塘,於2013年2月落成,實際樓高共31層(不設4、13、14、24、34樓),發展商為麗新集團,由許李嚴設計,項目提供124伙,單位建築面積由682方呎至1,507方呎,樓底高10呎10吋,35樓單位更高達12呎2吋。。第一日開售當天剛巧遇上梁振英政府宣佈推出打壓樓市的辣招,樓盤幾經減價推銷下,至2014年5月方全數沽清,一手實用呎價平均大約港幣1萬3千元。.

新!!: 油塘站和Ocean One · 查看更多 »

Peninsula East

Peninsula East,位處於香港九龍油塘崇耀街9號,是會德豐旗下在油塘的首個住宅項目,部分單位可飽覽維港海景及東九龍啟德郵輪碼頭景致。 項目鄰近油塘灣「綜合發展區」及港鐵油塘站,僅一站往來香港島鰂魚涌。 Peninsula East,據發展商指出是喻意項目位處九龍半島的東面。 名字中「Peninsula」與半島酒店(The Peninsula)的名稱相同,而兩者的外型設計相近(兩座大樓排列成「凹」字形)。 屋苑的入口設於崇耀街9號,但東源街3、5、7、9、11號和崇德圍3號也屬Peninsula East的正確地址。 屋苑由兩座45層高的住宅大廈組成(不設4、13、14、24、34及44樓),共提供256個住宅單位。兩座大樓排列成「凹」字形,全部單位可望園林景致,大單位同時享有開揚的維港海景。 每座每層四伙單位,住宅樓底高達3.15米,標準單位面積由約517至1033平方呎,主打兩至四房佈局,當中兩房單位佔約50%,三及四房單位各佔約38%及12%,連天台或連平台的特色單位有12伙,僅佔4.7% Peninsula East 2015年4月開售,在2017年8月入伙。物業基座共8層,地下至2樓設有商舖,2至5樓為停車場,6樓為住客會所,7樓為室內恆溫游泳池,8樓為空中花園。最低的住宅樓層亦比項目前臨的地面也高出43.55米,相當於一般住宅超過15層高的高度。.

新!!: 油塘站和Peninsula East · 查看更多 »

换乘站

换乘站是一個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的專用詞。意思是指一個或多個鐵路車站,供乘客在不同路線之間,在不離開車站付費區及不另行購買車票的情況下,進行跨線乘坐列車的行為。乘客在某個車站下車,無需另行購票,即可由原本乘坐的路線,轉換至另一條路線繼續行程,而車費則按總乘坐里程計算。 需離開車站付費區或另行購買車票,再乘坐其他路線列車的車站稱為-zh-hans:转乘站; zh-hant:轉乘站;-。在一般口頭語下,--與--不作區分。其中,臺灣統稱為--(高雄捷運現階段稱為交會站),香港統稱為--,中國大陸城市(上海除外)統稱為--,而東南亞地區的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則統稱為--。 部分城市的轨道交通,如东京、香港、上海等,有较为特殊的换乘方式,即乘客离开车站付费区但无需另行购票,里程仍连续计算的换乘方式,其中,东京为无条件出站换乘,无论乘客使用智慧卡(PASMO)或单程票均可进行出站换乘;而香港、上海、華盛頓、芝加哥和倫敦等地鐵系統则是有条件出站换乘,只有以有效出入閘的智慧卡在限時内进入邻线闸机被视为连续乘车而不独立计算里程,单程票仍需另行购票。.

新!!: 油塘站和换乘站 · 查看更多 »

李慧嫻

李慧嫻,(Rosanna Li Wei Han),是著名藝術家、雕塑家、香港理工大學副教授。她也是藝術大師亨利·摩爾 和亨利·馬蒂斯風格愛好者、也是小說家亦舒的讀者。香港藝術館及香港文化博物館名譽顧問。 李慧嫻在港鐵油塘站出口的戶外雕塑《行人、閒人》是由六個在吃飯、讀書和購物的雕像組成,其中,一男二女人物雕像坐著,另外一男二女雕像站立。 HK MTR YauTong Arts People-lazing-by 2.JPG|位於油塘站的作品《行人、閒人》 'People passing by, people lazing by' ceramic figures by Rosanna Li (Hong Kong).jpg|《行人、閒人》的特寫 Happy Folks (artist- Rosanna Li) (Hong Kong).jpg|香港藝術館梳士巴利花園藝術廣場「天、地、人 — 香港藝術展覽」李慧嫻《心滿意足II》作品。.

新!!: 油塘站和李慧嫻 · 查看更多 »

東區海底隧道

東區海底隧道(Eastern Harbour Crossing),簡稱東隧,為香港第2條過海隧道,穿越維多利亞港,連結香港島的鰂魚涌及九龍東的茶果嶺。東隧是香港首條同時設有行車道路及鐵路(觀塘綫;現時改由將軍澳綫使用)的隧道,也是香港3條過海隧道中最長的一條,是2號幹線的起始段,隧道人員獲授權執行香港法例368章《行車隧道(政府)條例》。.

新!!: 油塘站和東區海底隧道 · 查看更多 »

東九龍綫 (1970年方案)

| 東九龍綫(East Kowloon Line)是香港交通發展史上拖延最長的鐵路項目,最早於1960年代已有此路線發展概念,路線中的部份路段早已分拆為多個鐵路項目,例如九廣鐵路尖沙咀支線(現西鐵綫紅磡至尖東)和馬鞍山鐵路(現稱馬鞍山綫);但路線的核心——東九龍段一直尚未興建,並成為現在的沙田至中環綫鑽石山至紅磡段。直至2012年6月,沙田至中環綫才正式動工。.

新!!: 油塘站和東九龍綫 (1970年方案) · 查看更多 »

東九龍綫 (2014年方案)

東九龍綫(East Kowloon Line)是香港政府於《鐵路發展策略2014》倡議興建的其中一個新鐵路項目,為一條行走於東九龍北部地區的新鐵路線。有關路線的內容與於1970年提出的同名方案大為不同,因此上述項目可以被視為一個全新提出的獨立方案。.

新!!: 油塘站和東九龍綫 (2014年方案) · 查看更多 »

機場站 (香港)

機場站(Airport Station)是港鐵在兩鐵合併前,港鐵及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的前稱分別為地鐵(地下鐵路)及地鐵公司。機場快綫的一個車站,位於赤鱲角香港國際機場的地面運輸中心內,為機場的主要聯外車站,1998年7月6日啟用。機場站在港鐵系統中是處於最西端的車站。.

新!!: 油塘站和機場站 (香港) · 查看更多 »

欣榮街臨時巴士總站

油塘(欣榮街)巴士總站(Yau Tong (Yan Wing Street) Bus Terminus),通稱油塘巴士總站,官方名稱欣榮街臨時巴士總站,位於香港觀塘區油塘欣榮街,鄰近鯉魚門邨、油塘中心、油美苑、鯉魚門廣場、大本型。此站提供來往九龍市區、屯門、北大嶼山及香港國際機場的巴士服務,現已改建為鯉魚門邨公共運輸交匯處,上蓋物業為鯉魚門邨鯉旺樓。此站停用前有8條巴士路線以此站為總站,並有1條巴士路線途經此站。 而在清明節及重陽節服務的14S線,亦標示以油塘為總站,但實際上是在附近的鯉魚門道近油塘邨及高超道停站。.

新!!: 油塘站和欣榮街臨時巴士總站 · 查看更多 »

油塘

油塘(Yau Tong)位於香港九龍觀塘區東南的地區,鯉魚門以西北。現在,油塘北部以公屋和居屋住宅為主,南部臨海位置現主要用作工業發展的地區已經被政府規劃成私人住宅區,但仍有零星的工業大廈存在。 油塘接鄰的三家村,已有150年歷史,油塘區內也設有觀塘魚類批發市場。.

新!!: 油塘站和油塘 · 查看更多 »

油塘中心

油塘中心位於香港九龍觀塘區油塘,是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監管整個發展過程及推售的首兩個「私人機構參建居屋」屋苑之一。;由鷹君集團發展,瑞安建業承建,王董建築師事務有限公司設計。屋苑共有九座九層高的樓宇,共506個單位,全部間格一律為兩房兩廳。在1980年12月23日落成,是香港1982年修例前出售的居屋屋苑之一。油塘中心所有住宅單位已含地價,所以跟一般居屋轉讓做法不同,所有住宅單位毋需另行補地價,便即可在公開市場上自由轉讓。.

新!!: 油塘站和油塘中心 · 查看更多 »

油塘公共運輸交匯處

油塘公共運輸交匯處(Yau Tong 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位於香港九龍觀塘區油塘高超道大本型港鐵層,對面為油塘中心,下方為港鐵觀塘綫及將軍澳綫的行車隧道,為一個室內坑狀公共運輸交匯處,通過大本型商場連接油塘站A2出口,並設有升降機及樓梯連接油塘邨。此總站於2012年7月2日起啟用,以取代2002年啟用的欣榮街臨時巴士總站。 雖然九龍巴士14S線以「油塘」為總站,但實際上並非停靠此站,而是在附近的鯉魚門道近油塘邨及高超道停站。.

新!!: 油塘站和油塘公共運輸交匯處 · 查看更多 »

油塘西

油塘西是香港觀塘區議會下轄的選區,代號J24,成立於2003年,區議員為呂東孩。.

新!!: 油塘站和油塘西 · 查看更多 »

油塘邨

油塘邨是香港公共屋邨,項目編號為KL34RR,位於觀塘區油塘西部,油塘站之上,由房屋署總建築師(設計及標準策劃)設計,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發展,並由創毅物業服務顧問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

新!!: 油塘站和油塘邨 · 查看更多 »

油美苑及油翠苑

油美苑是一個位於香港九龍油塘的「居者有其屋」及紀律部隊員工宿舍的屋苑,屬油塘邨重建計劃的一部分,由香港房屋委員會所管轄。 油美苑中其中4座已經正式改名為油翠苑,已安排於2009年10月出售其中1座。油美苑及油翠苑分別由翔俊有限公司及創毅物業服務顧問有限公司負責管理。.

新!!: 油塘站和油美苑及油翠苑 · 查看更多 »

油麗商場

油麗商場(Yau Lai Shopping Centre)是一個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興建的公共屋邨商場,位於香港觀塘區油塘,毗鄰港鐵油塘站,主要服務油麗邨、油塘邨和油翠苑的居民,於2010年開放使用。油麗商場是房屋署「東九龍太古城」的一部分,連接油塘站上架空購物廊及油塘邨第四期「大本型」。.

新!!: 油塘站和油麗商場 · 查看更多 »

油麗邨

油麗邨(英語:Yau Lai Estate)位於香港觀塘區油塘油塘道9號,東區海底隧道九龍出口側,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的公共屋邨之一。.

新!!: 油塘站和油麗邨 · 查看更多 »

港鐵

港鐵(Mass Transit Railway,縮寫:MTR),原稱香港地鐵,自2007年12月2日與九廣鐵路合併後改名為港鐵為止,是香港最大的鐵路運輸系統,泛指能夠通過一張港鐵單程票通行的10條路綫,廣義上包括一條連接香港國際機場及香港市區的機場快綫、擁有12條路綫的輕鐵系統及昂坪360纜車系統,組織成為貫通香港島、九龍及新界,市區及多座新市鎮,總計93個鐵路站及68個輕鐵站、合共長230.9公里的鐵路網。同時,整個系統亦包括接駁巴士及城際客運服務。 綜合港鐵系統由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簡稱港鐵公司)營運,於2007年12月2日由地鐵及九廣鐵路系統合併而成。其中第一條路綫東鐵綫始建於1906年,於1910年通車,是連接香港及廣東省主要的鐵路運輸;而以地下隧道為主的第二條路綫觀塘綫則於1979年通車,成為香港鐵路發展歷史的里程碑。 於2016年,港鐵累積載客量逾19億人次,當中輕鐵及巴士佔2億2千萬人次,機場快綫為1610萬人次,是全球最繁忙的鐵路系統之一。香港鐵路為國際地鐵聯盟的創會會員之一。而港鐵在香港專營公共交通工具市場整體佔有率不斷上升,由2013年的46.9%,增至2016年的48.4%,當中港鐵在過海交通工具市場的佔有率更達68.4%。.

新!!: 油塘站和港鐵 · 查看更多 »

港鐵市區綫中國製列車

港鐵市區綫中國製列車,英文名稱為C-Train,長客內部型號為DKZ28型,乃港鐵公司所擁有的直流電客運電動列車,於2011年12月7日起投入服務。該款列車可通行於港鐵市區四綫,主力行走於觀塘綫。 .

新!!: 油塘站和港鐵市區綫中國製列車 · 查看更多 »

港鐵現代化列車

港鐵現代化列車(Modernization Train,M-Train),於翻新前稱為都城嘉慕列車(Metro-Cammell Train)或阿爾斯通列車,是前地鐵公司(現港鐵公司)購入的直流通勤型電動列車,軌道面到車廂地板及車頂分別高1100毫米及3700毫米(3910mm連空調機組高度)。該款列車為港鐵眾多客運列車中車齡最高和數量最多的一款列車。目前本列車仍為港鐵主力列車車型,預計直至2023年全數列車將會退役。.

新!!: 油塘站和港鐵現代化列車 · 查看更多 »

港鐵票價調整

港鐵票價調整是指港鐵自2007年兩鐵合併后,於2010年6月起多次基於“可加可減機制”對車票價格進行調整的事件,但每次調整都引來各種爭議。.

新!!: 油塘站和港鐵票價調整 · 查看更多 »

港鐵車站列表

港鐵是指2007年12月2日兩鐵合併而成的香港鐵路運輸系統,當中包括了93座鐵路站及68座輕鐵站。當中,有19座鐵路站是轉乘站。本列表中亦包括2個昂坪360車站以及12座正在規劃中的環保連接系統車站。 本列表列出港鐵的車站,其中包括鐵路車站及昂坪360車站,並按路綫的落成先後排序。輕鐵車站已在香港輕鐵車站列表列出。部份路綫亦有興建中、建議中及計劃中之車站,興建中之車站會展示其公佈的套色,建議中及計劃中之車站則以灰色表示。.

新!!: 油塘站和港鐵車站列表 · 查看更多 »

港鐵車站藝術品列表

港鐵車站藝術品列表列出港鐵通過「港鐵·藝術」計劃,於其中46個車站展出的74件藝術品(截至2018年4月)。1998年,隨著機場快綫及東涌綫通車時首先推出「機場快綫藝術品計劃」,港鐵把不同類型引人注目的藝術品,如雕塑品、懸垂藝術品及馬賽克畫作等融入車站的設計與建築內,該計劃其後擴展至其他路綫。藝術品由來自香港以至世界各地如澳洲、中國內地、日本、馬來西亞、新西蘭、南韓、台灣、英國及美國等地的藝術家創作。.

新!!: 油塘站和港鐵車站藝術品列表 · 查看更多 »

港鐵文化

港鐵文化(習慣稱為地鐵文化)指與香港的前地鐵公司(2007年12月2日前)及現時的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港鐵公司)有關的文化。由於港鐵是香港主要的運輸工具之一,其文化與香港社會息息相關。.

新!!: 油塘站和港鐵文化 · 查看更多 »

月台幕門

月台幕門(platform screen doors, PSDs 或 platform edge doors, PEDs),是指安装在车站月台边缘将行车的轨道区与站台候车区隔开,设有与列车门相对应并可多级控制开關的滑动门的连续屏障。月台幕门高度均大于2米,低于2米的称为月台閘門。.

新!!: 油塘站和月台幕門 · 查看更多 »

易通財

易通財(英文:Electronic Teller Card,縮寫:ETC)是指香港滙豐銀行於1980年4月8日推出的自動櫃員機網絡服務,為香港兩個自動櫃員機網絡其中之一個,不過「易通財」的名稱已經較少被官方文件使用了,現時可被指為滙豐及恒生的自動櫃員機網絡,有時滙豐會稱呼有關網絡為理財易(EasiBanking)。.

新!!: 油塘站和易通財 · 查看更多 »

新界區專線小巴17線

新界區專線小巴17線是香港一條由順亞投資有限公司營辦的綠色專線小巴路線,往來藍田站↔翠林 ,為翠林邨及寶達邨居民提供接駁港鐵觀塘綫服務。.

新!!: 油塘站和新界區專線小巴17線 · 查看更多 »

2017年香港

没有描述。

新!!: 油塘站和2017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8月4日

8月4日是阳历年的第216天(闰年是217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49天。.

新!!: 油塘站和8月4日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油塘地鐵站油塘鐵路站馬游塘站馬溜塘站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