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8 关系: 吳元濟,天津府,封言道,康熙帝南巡,张虔钊,北直隶,元凝 (东安王),元祜,元祉,王廷胤,罗绍威,烏重胤,直隶省,饶安县 (东汉),高孝绪,魏博,许世绪,賈敦頤,郑述祖,薛大鼎,邢晏,陸子彰,柏耆,李孚 (北魏),李琼 (沧州),李祐 (唐朝節度使),李重進,棣州,横海军节度使,沧州市,河間路,河间府,渤海郡 (隋朝),清州 (北宋),满城之战,漳河郡,景城郡,景州 (隋朝)。
吳元濟
吴元濟(),中国唐朝沧州清池县(今河北省沧州市东南)人,唐朝後期藩鎮首領。.
查看 沧州 (古代)和吳元濟
天津府
天津府,清朝时设置的的府。在今天津市、河北省沧州市、山东省德州市境。 順治九年(1652年),將天津左衛、右衛併入天津衛,合三衛為一衛。雍正三年(1725年)三月,改天津衛為天津州,隸屬河間府。十月,又改為天津直隸州,轄武清縣,靜海縣,青縣三縣(次年,武清縣還屬通州)。雍正九年(1731年),升天津直隸州為府,轄天津縣、靜海縣,青縣、南皮縣,鹽山縣、慶雲縣,滄州等六縣一州。 《東華錄》記載:丙辰(雍正九年,1731年)二月,吏部議覆直隸總督唐執玉奏:「天津直隸州系水陸通衢,五方雜處,事務繁多,辦理不易,請升州為府」。此奏獲准,並「附廓置天津縣」,「此新設一縣同該州原轄之青縣、靜海二縣及滄州、南皮、鹽山、慶雲一州三縣,統歸新設之府管轄」。.
查看 沧州 (古代)和天津府
封言道
封言道(),字让,唐朝初年宰相封德彝之子,尚唐高祖第十二女淮南公主李澄霞,为驸马都尉。.
查看 沧州 (古代)和封言道
康熙帝南巡
康熙帝南巡,指清朝康熙帝(1654-1722)六次南下巡游视察的历史事件。六次南巡的时间分别是1684年、1689年、1699年、1703年、1705年、1707年。其中两次祭泰山,六次到扬州府,六次祭明孝陵,六次到苏州府,五次到杭州府。.
张虔钊
张虔钊(),辽州榆社县(今山西省榆社县)人,中国五代十国后蜀将领。 以武勇为太原牙校,历事李克用、李存勖。李存勖建立后唐,张虔钊为左右突骑军使。张虔钊唐明宗听说他有将帅才,授为护驾亲军都指挥使,领春州刺史。天成年间,围攻王都,击败契丹,平定州,以功授沧州横海军节度使,后任徐州武宁军节度使。长兴年间,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兼西面马步军都部署。潞王李从珂据凤翔府(今陕西省凤翔县)举兵,张虔钊攻凤翔,士卒哗变,他奔走后蜀。孟知祥称帝,待他甚厚,加官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后晋末年,契丹入兵中原,张虔钊奉命乘进取关中,充北西行营招讨使,率众数万,抵抗侯益。后汉已定中原,张虔钊无功而退,行至兴州,感愤而卒。.
查看 沧州 (古代)和张虔钊
北直隶
北直隶,明朝的地理名词,原稱北平,并设北平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北平等处提刑按察使司和北平等处都指挥使司管理。永乐五年起改称北直隶,为八府、二直隶州统称,與南直隸並稱,是明朝南北两大直辖区之一。.
查看 沧州 (古代)和北直隶
元凝 (东安王)
元凝(),字定兴,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追尊魏景穆帝拓跋晃的曾孙,征虏将军、汾州刺史、章武王元彬之子,北魏宗室、官员。.
元祜
元祜(),一作祐,字保安,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魏太武帝拓跋焘曾孙,长乡县侯拓跋提之子,北魏宗室、官员。.
查看 沧州 (古代)和元祜
元祉
元祉(),字显庆,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追尊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的后裔,使持节、安东将军、武卫将军、齐州刺史元虬之子,北魏宗室、官员。.
查看 沧州 (古代)和元祉
王廷胤
王廷胤,《旧五代史》作王庭胤,字绍基,五代将领。京兆府万年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定州节度使王处存孙。.
查看 沧州 (古代)和王廷胤
罗绍威
羅紹威()字端已,唐朝末年魏博贵乡县(今河北省大名县)人,祖籍長沙。官至魏博节度使。後梁時,拜其為太師兼中書令。.
查看 沧州 (古代)和罗绍威
烏重胤
乌重胤(),字保君,封张掖郡公,后进为邠国公,谥懿穆。唐朝将领、使相。.
查看 沧州 (古代)和烏重胤
直隶省
隶省(v),为清朝的内地的一个省,改明朝北直隶设,地在今河北省。初称为直隶地方。康熙八年设守道、巡道各一员。雍正二年,设立布政使、按察使二司,乾隆《清会典则例》正式记载为直隶省。.
查看 沧州 (古代)和直隶省
饶安县 (东汉)
饶安县,中国古县名。 东汉灵帝时,改千童县置,治所在今河北省盐山县西南旧县,属勃海郡。北魏熙平二年(517年)后为沧州治。唐朝贞观十二年(638年),徙治今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县南新县。《新唐书·李同捷传》:太和二年(828年),王智兴讨李同捷,其将李君谋以轻兵绝河,“降饶安壁五千兵”,即此。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省入清池县。 Category:东汉县份 Category:曹魏县份 Category:西晋县份 Category:北朝县份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唐朝县份 Category:五代县份 Category:北宋县份 Category:河北古代县份 Category:沧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2世纪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071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高孝绪
孝绪(),名允,字孝绪,以字行,勃海郡蓨县(今河北省衡水市景县)人,北齐宗室、官员。.
查看 沧州 (古代)和高孝绪
魏博
魏博,唐朝地名。“魏博”一词原为魏博节度使简称,代指魏博地区。《元和郡县图志》载魏博节度使所辖州六:魏州、相州、博州、卫州、贝州、澶州。县四十三。治所在魏州(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东北)。所在地区地处河北南部、黄河以北,西依太行,东南靠黄河,南为河南。 明代王夫之言,魏博者,天下强悍之区。认为汉光武自用河北之兵以平寇乱,遂屯兵黎阳,定为永制,而东汉以强。认为其民习于强而以弱为耻。唐藩镇时代,河北藩镇倚魏博之强而存在。黄巢横行天下,却从未侧目河北。 Category:魏姓.
查看 沧州 (古代)和魏博
许世绪
许世绪(),字玄嗣,定州安喜(今河北省定州市)人。唐高祖晋阳起兵功臣之一。弟许洛仁,亦是元从功臣。.
查看 沧州 (古代)和许世绪
賈敦頤
賈敦頤(),曹州冤句县(今山東省菏澤市曹縣)人。唐朝初年地方官员,為政廉潔。 贞观中,历迁沧州刺史。贞观二十三年(649年),转瀛州刺史。永徽五年(654年),累迁洛州刺史,寻卒。與弟賈敦實並有賢名,百姓共立二碑以紀念其兄弟,稱作「棠棣碑」。 唐初,鄭穗本刺瀛州,賈敦頤刺冀州,薛大鼎刺滄州,三人皆有名,因所在地為鼎足之勢,被讚為“鐺腳刺史”。.
查看 沧州 (古代)和賈敦頤
郑述祖
郑述祖(),字恭文,荥阳郡开封县(今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人,出自荥阳郑氏北祖第六房,北魏平南将军、秘书监郑道昭第三子,北魏、东魏、北齐官员。.
查看 沧州 (古代)和郑述祖
薛大鼎
薛大鼎(),字重臣,蒲州汾陰(治今山西萬榮西南)人,唐朝初年官员,著名良吏。 出於河東薛氏,祖乃北周太子少傅博平公薛善。父薛粹,隋時任介州長史。605年左右,介入漢王楊諒謀反案,被殺。薛大鼎因年幼得免死罪,淪為“官奴”,流落辰州(今湖南沅陵),而後成為軍人,獲得釋放。 大業十三年(617年),李淵太原起兵,薛大鼎在龍門投歸其幕府,建議李淵先攻隋朝永豐倉(渭水與黃河交界的著名糧倉,今位於陝西省大荔縣)。但李淵諸將決議取河東,故李淵未採納薛說,但用之,命為大將軍府「察非椽」(類似於御史,糾察政風)。 唐朝建立,任為地方官吏,武德四年(521年)任為山南道(即今荊州市)副大使。他在山南道任內,招撫流民、鼓勵耕田,政績頗善。貞觀中,累转鸿胪少卿、滄州刺史。鄭穗本刺瀛州,賈敦頤刺冀州,薛大鼎刺滄州,三人皆有名,因所在地為鼎足之勢,被讚為「鐺腳刺史」。永徽四年(653年),授银青光禄大夫,行荆州大都督府长史。五年(654年)逝世,有二子:薛克构、薛克勤。.
查看 沧州 (古代)和薛大鼎
邢晏
邢晏(),字幼平,河间郡鄚县(今河北省任丘市)人,北魏官员。.
查看 沧州 (古代)和邢晏
陸子彰
子彰,本名士沈。字明远,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北魏、东魏官员。 陸子彰是平原简王陆丽曾孙,钜鹿郡公陆叡的孙子,淮阳男陆希道第四子。陆昕之的妻子常山公主有三女无男,以陆昕之从兄陆希道第四子陆子彰为后。陸子彰之妻为元禧女上庸公主,长于彭城王元勰家,与元子攸友善。魏孝明帝正光年间,袭爵东郡公,官至散骑侍郎。元子攸即位为魏孝庄帝,封陸子彰濮阳王,拜给事黄门侍郎。出为洛州刺史。魏孝静帝天平年间,拜卫将军。为母丁忧去职,元象年间,以本将军除齐州刺史,转任北豫州刺史、徐州刺史,一年历任三州。为州官时,专事聚敛钱财,晚年能改过,并虚己待士。之后历任青州、冀州、沧州等州刺史,守法勤政,受民敬爱。武定八年(550年),为中书监,喜好道术,病重时,不杀生,陸子彰去世后,赠骠骑大将军,谥号文宣。儿子陆卬、陆骏、陆杳、陆骞、陆抟、陆彦师。.
查看 沧州 (古代)和陸子彰
柏耆
柏耆(),唐代魏州人,唐朝官员。大將柏良器之子。善於遊說。 元和四年(809年),成德節度使王士真卒,其子王承宗繼任節度使。裴度派遣柏耆前往恒州進行遊說,王承宗被迫獻出德、棣二州。以功授左拾遺。后转兵部郎中,大和元年(827年),迁谏议大夫,同年,李同捷反叛唐朝政府。 大和二年(828年)四月,橫海節度使李祐攻陷德州(治所在今山东省陵縣),諸道軍逼滄州(在今河北省境),李同捷向李祐請降。諫議大夫柏耆受詔宣慰行營,“好張大聲勢,以威制諸將”,諸將領十分厭惡他。李祐留大将万洪代守沧州,柏耆以三百骑驰入沧州,因事诛杀万洪,將李同捷押往長安。当时李祐正在病中,得知万洪被杀,病情加剧。文宗说:“如果李祐死了,就是柏耆杀的!”四月二十六日,行至將陵縣,柏耆怕王廷湊攔截,將李同捷斬殺,傳首京城。诸将嫉恨柏耆有功,都上表弹劾,柏耆被贬为循州司户参军判官,内官马国亮又奏柏耆于李同捷处取婢女九人,文宗念及前事,又命柏耆长流爱州。五月十八日,李祐病故,讣告至京,柏耆被赐死。《旧唐书》有史臣之语曰:“柏耆恃纵横之算,欲俯拾卿相,忘身蹈利,旋踵而诛,宜哉!”.
查看 沧州 (古代)和柏耆
李孚 (北魏)
李孚(),字仲安,陇西郡狄道县(今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人,出自陇西李氏敦煌房,北魏光禄大夫、敦煌恭侯李茂之子,北魏官员。.
李琼 (沧州)
李琼,五代十国军事人物,字隐光,沧州饶安(今河北省沧州市孟村回族自治县)人。 李琼年轻时籍本军为骑兵,李存勗平定河朔,李琼归附。与石敬瑭隶于李嗣源帐下,为小校。后唐同光二年(924年),随李嗣源军出涿州,与契丹作战,他和石敬瑭战败逃回,在渡过刘李河的时候,石敬瑭的马跌倒,李琼用长矛拉起他,把自己的马让给了石敬瑭,于是救了石敬瑭一命。同光四年(926年)李嗣源在魏州起兵,李琼随石敬瑭率领三百骑兵先赴汴州。石敬瑭领陕州任保义军节度使,奏补李琼为云骑指挥使,不久转任侍卫牙队指挥使。长兴年间,改龙武指挥使。 石敬瑭建立后晋,李琼担任护圣都虞候。晋高祖石敬瑭赐给他金帛,但是不封他官爵。李琼闷闷不乐,之后很久担任护圣都指挥使、相州刺史、申州刺史。晋出帝即位,李琼担任棣州刺史。杨光远叛乱,写信招纳李琼,李琼不接受。于是升任洺州团练使、护圣右厢都指挥使。契丹灭后晋,任李琼为威州刺史。李琼走到郑州,被盗贼杀害。.
李祐 (唐朝節度使)
李祐(),唐朝武将。.
李重進
李重进(),沧州(今河北省沧州市)人,生于太原,五代时后周禁军统帅之一,太祖郭威第四姊福庆长公主之子。.
查看 沧州 (古代)和李重進
棣州
棣州,中国古代的州。在今山东省境。 隋朝开皇六年(586年)置,治所在阳信县(今山东阳信县西南)。大业二年(606年)改沧州,次年改为渤海郡。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复为棣州,寻废;贞观十七年(643年)又置。治所在厌次县(今山东省惠民县东南,五代后梁南移十余里,北宋大中祥符中移今惠民县),辖境相当今山东省阳信、惠民、商河等县地。唐朝时,属河南道。北宋时,属河北东路。金朝时,属山东东路。元朝时,属济南路。明朝洪武初年,棣州和厌次县俱废除,洪武六年(1373年)复置州,改名为乐安州。宣德时,又改为武定州。.
查看 沧州 (古代)和棣州
横海军节度使
横海军节度使,又称沧景节度使。 725年设置横海军使,784年,设横海军副大使。唐德宗贞元三年(787年)设置节度使,治所在沧州(今河北省沧州市东南),下辖沧州、景州。819年开始长期管辖沧州、景州、德州、棣州,相当于今天津市马厂减河以南,大运河以东,山东省京沪铁路以东,黄河以北和博兴县北部地区。被程怀直、程怀信、程执恭、李全略割据。821年,德州、棣州另设观察使,撤销景州。822年,改为节度使。827年,增齐州,太和三年(829年)废除,不久恢复,下辖沧州、景州、德州、齐州。太和五年(831年)改为义昌军,撤销景州。868年,齐州归天平军。892年,恢复景州。乾宁五年(898年)合并到幽州。五代复为横海军,宋代废除。.
沧州市
沧州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河北省东部偏南。北界天津市、廊坊市,西北接保定市,西南连衡水市,东南邻山东省德州市、滨州市,东临渤海。地处华北平原东部,地势平坦。南运河、子牙新河流经境内。全市面积1.43万平方公里,人口744.3万。沧州盛产海盐,并拥有丰富石油资源,亦是环渤海经济圈和京津冀城市群的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
查看 沧州 (古代)和沧州市
河間路
河间路,元朝的路。 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改瀛州为河间府,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改为河间路,治所在河间县(今河北省河间市),属中书省直辖。辖境相当今河北白洋淀以东大清河和天津市海河以南,河北省肃宁县、献县、故城县以东,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临邑县、高青县等地区。下辖莫州、沧州、清州、献州、景州等州县。明太祖重新改为河间府。1913年废除河间府。 Category:元朝的路 Category:河北的路 Category:天津的路 Category:山东的路.
查看 沧州 (古代)和河間路
河间府
河间府,北宋、金朝、明朝和清朝的一个府,先后隶属于北宋、金朝河北東路,明朝中书分省、北平行省、北平承宣布政使司、北直隶;清朝直隶省。是京都南下途中第一府。.
查看 沧州 (古代)和河间府
渤海郡 (隋朝)
渤海郡,隋朝时设置的郡。 大业三年(607年)以沧州改置,治所在阳信县(今山东省阳信县西南西程子坞)。辖境相当今山东省滨州市、商河县以北,乐陵市及河北省南皮县以东,黄骅市以南,东至海。唐朝时,改置为棣州。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唐朝的郡 Category:山东的郡 Category:河北的郡.
清州 (北宋)
清州,中国北宋时设置的州。 本为幽州芦台军之地,后晋时归契丹。后周平三关,置永安县,属沧州。太平兴国七年(982年),置军,改县曰乾宁隶焉。大观二年(1108年),升乾宁军为州,治所在乾宁县(金朝时改会川县,即河北省青县)。辖境相当今河北省青县及天津市静海县等地。政和三年(1113年),赐郡名曰乾宁郡。崇宁时户六千六百一十九,口一万二千七十八。贡绢。下辖一县:乾宁县,六砦:钓台、独流北、独流东、当城、沙涡、百万。 明朝洪武初年,省会川县入州。洪武八年(1375年)降清州为青县。.
满城之战
满城之战指的是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发生在河北满城的一场战役,结果以宋军重创辽军,击退敌方进攻更以告终。.
查看 沧州 (古代)和满城之战
漳河郡
漳河郡,中国隋朝时设置的郡。 开皇初年置,治所在长芦县(今河北省沧州市西)。辖境相当今河北省沧州市一带。开皇三年(583年)废入沧州。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河北的郡 Category:沧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80年代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583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沧州 (古代)和漳河郡
景城郡
景城郡,中国唐朝时设置的郡。 天宝元年(742年)改沧州置,治所在清池县(今河北省沧州市东南)。辖境相当今天津市海河以南,静海县和河北省青县、泊头市以东,东光县及山东省宁津、乐陵、无棣等市县以北地区。乾元元年(758年)复改为沧州。北宋又改为景城郡,后废。 Category:唐朝的郡 Category:河北的郡 Category:天津的郡 Category:山东的郡 Category:沧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滨州行政区划史.
查看 沧州 (古代)和景城郡
景州 (隋朝)
景州,中国古代的州。 隋朝開皇十六年(596年)。隋文帝於長蘆置景州,領長蘆縣、景城縣等縣。大業二年(606年)正月,隋炀帝省並州、縣,景州逐廢。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又於長蘆置景州,領長蘆縣、平舒縣、魯坡縣、清池縣等,第二年,清池縣入東鹽州,貞觀二年(628年)廢。 贞元二年(786年)置,治所在弓高县(今河北省东光县西北)。又以東光縣、胡蘇縣來屬,長慶元年(821年)廢。辖境相当今河北省东光、阜城、景县、吴桥、宁津等县及山东省德州市。長慶二年(822年),唐穆宗又在弓高設置景州,領五縣:弓高縣、東光縣、臨津縣、南皮縣、景城縣,治均弓高。大和四年(827年)又廢,縣屬滄州。景福元年(892年),復於弓高置景州,管東光縣、安陵縣3縣。天佑五年(908年),州治移於東光,領弓高、東光、南皮、臨津等六縣。 五代,后梁移治东光县(今属河北省)。后周显德二年(955年)废。改景州之名為定遠軍。北宋更定遠軍為永靜軍。金朝初年复置。大安年间,避金章宗完顏景諱,改为观州。元至元二年(1265年)改景州,移治蓨县(今河北省景县)。属河間路,领蓚县、故城縣、阜城縣、东光縣、吴桥縣五县。 明朝洪武元年(1234年),河間路改為河間府,景州屬於河間府。清襲明制,雍正二年(1724年),原屬景州之吳橋縣、東光縣、故城縣直屬河間府,景州改為散州,直屬河間府。民國初期,廢州為縣,景州改為景縣。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五代十国的州 Category:金朝的州 Category:元朝的州 Category:明朝的州 Category:清朝的州 Category:河北的州 Category:山东的州 Category:沧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德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96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913年废除的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