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沈阳故宫

指数 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位于沈阳市沈河区明清旧城中心,是后金入关前的沈阳(盛京)皇宫和清朝迁都北京后的盛京行宫(或称奉天行宫) ,始建于1625年,初成于1636年,清朝入关后成为陪都。至乾隆帝时期又有较大规模的改建与增修,占地约6万平方米。1926年以后,其建筑群陆续辟作博物馆(现称沈阳故宫博物院) 。196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确定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7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北京及沈阳的明清皇家宫殿”项目。目前门票为人民币60元。.

目录

  1. 55 关系: 古物陈列所坤宁宫孫佩蒼实胜寺宁寿宫宮殿寶藴樓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中企動力中國世界遺產列表中国传统屋顶东三省总督府东京城三多下马碑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世界遗产列表传国玺徐惠滋北京及瀋陽的明清皇家宮殿國立故宮博物院善燾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的中國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列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表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四庫全書石狮子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新觉罗氏盛京行宮遷都袁耀 (清朝)辽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表辽宁省辽宁省博物馆列表郭沫若雍和宫正月剪头死舅舅武英殿沈阳市沈阳路 (沈阳)沈阳旅游景点沈阳故宫博物馆沈河区清福陵清朝君主列表清朝後宮清朝玉玺滿文老檔文嘉文渊阁... 扩展索引 (5 更多) »

古物陈列所

古物陈列所是1914年至1948年在北京故宫外朝部分区域建立的中国第一家国立博物馆,长期作为国家博物馆发挥作用,也是中国第一家宫廷博物馆、中国第一家艺术博物馆,开创了中国国立博物馆的多项“第一” 段勇,古物陈列所的兴衰及其历史地位述评,故宫博物院院刊2004(5):14-39。.

查看 沈阳故宫和古物陈列所

坤宁宫

坤寧宫是北京故宫内廷后三宫之一。.

查看 沈阳故宫和坤宁宫

孫佩蒼

孫佩蒼(),字雨珊,辽宁辽阳人,中华民国美术史家、收藏家、教育家、政治人物。.

查看 沈阳故宫和孫佩蒼

实胜寺

莲花净土实胜寺,简称实胜寺,又俗称皇寺、黄寺 ,位于中国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皇寺路206号,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

查看 沈阳故宫和实胜寺

宁寿宫

寧壽宮,位于紫禁城内廷外东路、南三所以北。宁寿宫既是该区域的一座殿堂,又是该区的总称。.

查看 沈阳故宫和宁寿宫

宮殿

宮殿通常指君主居住、使用的房屋,可由一座或多座房屋構成。在中文中最初是君主(皇帝、王)所用的建筑物的专称,一般称举行礼仪和办公用的主体建筑物为“殿”,而称生活起居的部分为“宫”。西方国家中,Palace泛指君主、贵族、主教或重要公衆人物所居住的房屋。 在國家首都的主要宮殿是全國的權力中心與象徵,如故宮。宮殿的象徵意義引申為政治或宗教的代號,如克里姆林宮和白宮。宮殿根據各國的環境情況而不同,如歐洲的宮殿不少被設計成城堡、堡壘形式,亞洲的宮殿有些設計成寺廟、塔狀的形式。 中國的宮殿則比較豐富,包括主要行政中心-皇宮,還有、行宮、花園等讓皇帝、皇族、貴族、官員休息或行樂的地方,都是大形的園林建築群。宫殿的范围进一步扩展,就是由诸多宫殿组成的宫城。更一步扩展为皇城。中国传统建筑中,建筑物依照所有者身份遵循严格的等级制度,宫殿的级别是最高的。.

查看 沈阳故宫和宮殿

寶藴樓

宝蕴楼,位于紫禁城西南、武英殿以西,原是古物陈列所的文物库房。现为故宫博物院院史馆。.

查看 沈阳故宫和寶藴樓

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發給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供其出入國(边)境和在國(境)外旅行或居留時證明其國籍和身份的旅行證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分为外交護照、公務護照、公务普通护照、普通護照、香港特别行政区护照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护照。普通護照的持有者应拥有中国户籍或者是居住在國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具有中國國籍的香港居民及澳門居民不得申領中華人民共和國普通護照,應申領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護照或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護照。臺灣居民如符合一定条件,可向中華人民共和國相关机构及驻外使领馆申请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 据中国公安部2012年统计,约3800万的中国公民持有普通护照,占当时全国人口的2.82%。公安机关年均签发普通护照的数量由90年代中期的100万本跃升至1000万本,且仍以每年近20%的增长率递增。在2014年,中国签发了1600万本普通护照,居世界第一,高于美国(1400万)和印度(1000万)。截止2016年,约1.2亿中国公民持有普通因私护照。.

查看 沈阳故宫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

中企動力

中企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屬於中國數碼系轉投資公司,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信息化应用中心合作窗口,主營電子商務和企業輔導、MIS等,成立于1999年9月16日,各省市約有70間以上分公司業務點。.

查看 沈阳故宫和中企動力

中國世界遺產列表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85年11月22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缔约国行列以来,截至2017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核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的世界遗产共有52项(包括自然遗产12项,文化遗产36项,双重遗产4项,含跨国项目1项),在数量上名列世界第二位(僅次於意大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世界遗产类别最齐全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与澳大利亚并列,均为4项),其中首都北京拥有7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邬宏,《中国世界遗产全记录》,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 ISBN 7-5438-3534-7。而苏州是至今唯一承办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2004年,第28届)。.

查看 沈阳故宫和中國世界遺產列表

中国传统屋顶

中国傳統屋顶係指中國傳統建築的屋頂,外型多樣,體積龐大,也可以顯示屋主的身份地位。傳統建築之屋頂材料,由內而外依序由三部分組成,由內而外依序為基層,結合層與面層,並加上屋脊裝飾等。.

查看 沈阳故宫和中国传统屋顶

东三省总督府

东三省总督府位于中国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盛京路28号,沈阳故宫与张氏帅府之间,为清朝东三省总督及奉天督军张作霖、东三省保安司令张学良的办公场所,今属沈阳市纺织工业非织造布技术开发中心,尚未对外开放。 该建筑建于1907年,位于原盛京将军府基址之上,最初为东三省总督府,东三省首任总督徐世昌、二任锡良和末任赵尔巽均在此办公,民国时为张作霖奉天督军府和张学良东三省保安总司令部,跨院则作为张作霖马队和机枪卫队的营房,满洲国时期曾作为奉天省政府。 建筑最初由主院和东西两座跨院组成,门前东西大道上昔日立有“东辕门”和“西辕门”两座牌楼(已不存),现存门房和办公楼,办公楼为两层的西式建筑,青砖墙体,人字架木结构,深红色彩钢瓦屋顶。因年久失修长期被列入危房,2004年被列入沈阳市首批不可移动文物,2008年被列入沈阳市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全面修缮。.

查看 沈阳故宫和东三省总督府

东京城

东京城是1622年至1625年间后金的都城。东京城位于明朝辽阳城东,今辽宁省辽阳市太子河区东京陵乡新城村。辽宁省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621年三月,后金汗努尔哈赤攻克明辽阳城。次年二月,将都城从萨尔浒迁往辽阳。但因旧辽阳城面积过大,年久倾塌,防守不易,再加上城中汉人多有反抗,因此决定在城东太子河对岸另建新城。建于1622年(后金天命七年)六月,次年七月完工,起名为东京城。 东京城位于辽阳城东五里,太子河东岸,一面临河,两面临山,城内地势自南向北升高。东京城平面为菱形,周长六里另十步(3814米),南墙长925米,北墙长970米,东墙长924米,西墙长945米。城墙高三丈五尺,底部为石砌基座,上为夯土墙,外包青砖。夯土层内有碎石、石碾、磨盘、碑碣等石料。城有八门,东面北侧为内治门,南为抚近门;南面东为德盛门、西为天佑门;西面南为怀远门,北为外攘门;北面西为地载门,东为福胜门。城门有瓮城,外有护城河。 东京城内有两处汗王宫殿。理政用的“大衙门”位置在西南角高岗上,正对天佑门。宫内有八角殿。寝宫在八角殿以西100米的另一处院落内,坐落在人工夯成的正方形高台上,台高7米,边长16米。推测其平面结构与现沈阳故宫中路内廷地区相仿。 1625年三月,努尔哈赤在东京城八角殿中宣布迁都沈阳,四天后即完成迁都。为了营建沈阳宫殿、修葺沈阳城池,将东京城的宫殿、衙署、城楼、墙砖悉数拆除,砖瓦木料运往沈阳,东京城遂化为废墟。只有天佑门基址和城墙夯土基础遗留至今。 1988年以东京城城址的名称列为第四批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中国国务院将之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遗址)。.

查看 沈阳故宫和东京城

三多

三多(Сандо;),钟木依氏,汉姓张,字六桥,蒙古族,蒙古正白旗人,浙江杭州驻防旗人。清末民初文人、书画家、政治人物。.

查看 沈阳故宫和三多

下马碑

下马碑,别称下马牌,是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的传统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碑牌。多用汉白玉、花崗岩、大理石或木材等石木材料制成。竖立在寺庙、墓陵、宫殿等庄肃建筑群的正门(即南门)左右两侧,提醒路过人员从马骡上或轿子上下来步行通过,以表示对建筑物中的人物或神灵的恭敬。下马碑是一种谕令碑,即碑文等同于帝王口谕的命令,门前有看守兵卒监督,违令者甚至会被斬首惩罚。它也是一种封建社会等级礼仪的象征,来源于儒家思想中的五伦观念。.

查看 沈阳故宫和下马碑

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世界遗产列表

本列表目前包括36个国家的世界遗产。 在列表中,代表文化遗产,代表自然遗产,代表双重遗产。 国家順序参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排列,基本按照国家英文/法文名称的首字母排列;個別国家遗产项目依照列入世界遗产时间排列,但由於官方排列顺序时有变化,所以可能与當前官方顺序不一致。 说明: 依照,世界遗产所在地区共分为五类:.

查看 沈阳故宫和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世界遗产列表

传国玺

傳國璽或傳國玉璽,為中國皇帝的信物,历代正统皇權的象徵。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相傳由和氏壁所雕成(一說是藍田玉),根據記載和現存拓片,玉璽字跡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受命於天,既壽且康」以及「受(昊)天之命,皇帝寿昌」三種說法。.

查看 沈阳故宫和传国玺

徐惠滋

徐惠滋(),山东省蓬莱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 徐惠滋原为中华民国国军士兵。辽沈战役结束后,1948年11月2日,东北人民解放军第2纵队第6师第1团(即第39军第117师第349团)担任师尖刀任务的第一连连长、著名战斗英雄黄达宣(1950年出席全国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为四野选出的候补委员)在沈阳大西门里靠故宫不远处路南1座小楼(“世合公”银行)院里的千余名国军俘虏中挑选出80名年纪轻、有文化、有精气神的“解放战士”编入解放军,其中就有年仅16岁的徐惠滋。徐惠滋随后参加了四野进关南下的平津战役、衡宝战役、广西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参加朝鲜战争全部五次战役。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后历经第349团政治处俱乐部主任、团副参谋长兼作训股长、副科长、副处长、处长、师副参谋长、师参谋长、副师长、师长、第39军军长。1985年,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军事科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等职。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军衔,1994年晋升上将。2005年1月5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查看 沈阳故宫和徐惠滋

北京及瀋陽的明清皇家宮殿

北京及瀋陽的明清皇家宮殿,或簡稱為明清故宮,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登錄的一項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登錄的範圍包括北京故宮博物院(紫禁城)及2004年追加的瀋陽故宮等兩個建築群。.

查看 沈阳故宫和北京及瀋陽的明清皇家宮殿

國立故宮博物院

國立故宮博物院,簡稱故宮(博物院),俗稱臺灣故宮(博物院)或臺北故宮(博物院),別名中山博物院,為臺灣最具規模的博物館以及八景之一,也是古代中國藝術史與漢學研究機構。館舍坐落在臺北市士林區至善路2段221號和臺灣省嘉義縣太保市故宮大道888號,一年可接待超過614萬人次參訪旅客,曾位列2015年全球參觀人數第六多的藝術博物館。 國立故宮博物院是隸屬於行政院的中央二級機關,故宮院長為特任官,視同部會首長。它的前身是成立於京兆地方(今北京)紫禁城外廷的古物陳列所,1925年10月10日在紫禁城內廷另外組織了故宮博物院,後來因第二次中日戰爭爆發輾轉遷移至南京和四川等地,古物陳列所則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裁撤併入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隨後第二次國共內戰的爆發再度導致時局動盪,1948年11月10日包括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在內的6個機構於是決定遷往臺灣,幾經改組易名,最終由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和國立中央博物院合併為國立故宮博物院,1965年11月12日在臺北現址復院開幕。此後,博物館歷經多次館舍擴建和修繕,並致力打造成為文化創意產業加值應用的虛擬博物館,位於嘉義的南部院區也在2015年12月28日啟用。 國立故宮博物院物典藏近70萬件冊的藝術品和文物,大部分是原先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和國立北平圖書館等機構所藏來自紫禁城、盛京行宮、避暑山莊、頤和園、靜宜園和國子監等處皇家舊藏;另有部分是編列預算購置,接收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歸還文物,以及透過各界捐贈和徵集而來。藏品時間跨度涵蓋新石器時代至今長達8,000年,各類藏品分別交由器物處、書畫處、圖書文獻處和南院處等4個策展部門管理,當中以長篇銘文的青銅器、古代早期的名家書畫、善本古籍和官窯瓷器等蒐藏最具影響力。展廳內是按照文物類別以編年方式系統性地陳設4,000餘件展品,器物類展件相隔半年至2年輪換一次,書畫和圖書文獻類展件則每3個月定期更換。.

查看 沈阳故宫和國立故宮博物院

善燾

宗室善燾(a,,嘉慶二十二年八月二十九日子時-咸豐十一年正月初五日酉時),原名圖山,字溥泉。清朝遠支宗室鑲白旗第三族奕字輩,清朝政治人物。.

查看 沈阳故宫和善燾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的中國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列表

中國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列表列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當中的古建築。皆屬於前三批公布的文物是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4至7批是古建築。.

查看 沈阳故宫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的中國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列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表

1961年至201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了共七批4296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第四批开始,每批同时将一些未被列入的项目合并至现有项目中,共计188项。 国务院公布的第一至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类别和第四至七批类别不统一,其中前三批分为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石窟寺、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石刻及其他、古遗址、古墓葬等六类。从第四批开始,重新划分为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其他等六类。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基础上,国家文物局以新分类为准,对前三批进行了统一归类,同时对第一至七批重新进行了统一编号。本列表按照新分类统一整理。.

查看 沈阳故宫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表

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组织设立的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和《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由省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推荐,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组织评定后产生的旅游景区质量等级。.

查看 沈阳故宫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四庫全書

《四庫全書》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套叢書。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開始編纂,歷時9年成書。共收書3503種,79337卷(據文溯閣本79897卷),36304册,近230萬頁,约8億字。整套書收錄了從先秦到清乾隆前期的眾多古籍,也收入和存目了西洋傳教士參與撰述的著作,包括從西洋傳入中國的數學、天文、儀器及機械等方面的著作。 在編纂《四庫全書》的過程中,有部分書籍由於政治或質疑儒家經典的原因而被列为禁书,称之四库禁书,另一方面亦尋回和修復了不少早已失傳的中國古籍。 整套書分為經、史、子、集四部,44類,其中包括《論語》、《大學》、《孟子》、《中庸》、《周易》、《周禮》、《禮記》、《詩經》、《孝經》、《尚書》、《春秋》、《爾雅》、《説文解字》、《史記》、《資治通鑑》、《孫子兵法》、《國語》、《水經注》、《戰國策》、《本草綱目》、《茶經》等經典著作,還有日本、朝鮮、越南、印度以及歐洲人的一些著作,為後代學者研究中國古代文化提供了較完善的文獻資料。.

查看 沈阳故宫和四庫全書

石狮子

石狮子是雕刻成狮子形状的石头,是在中国文化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装饰物。受中国文化影響地區的宫殿、寺庙、佛塔、桥梁、府邸、园林、陵墓,以及印钮上都会看到它。 石狮或石狮子一詞在更多时候,是指放在建築物(如宮殿、寺廟、銀行等)大门口两侧的一对狮子造像,而其材質便不單限於石材,亦有以水泥加鋼筋或玻璃纖維製成的獅子,甚或金屬所製,於此意義上都曾統稱為「石獅子」。 中式傳統石獅造型不同於今日所见之狮子,可能是因中國自古不產獅子,雕塑者無從描摹;但也有说法是西域狮与非洲狮体态不同的缘故;或是石獅作用為鎮守化煞視為瑞獸,具誇張神異而踏球含珠不符現實。近代則有寫實造像之石獅子作為大門裝飾。.

查看 沈阳故宫和石狮子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1961年3月4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共180处。1964年10月26日撤销1项(太平天国忠王府),1981年10月16日恢复1项(太平天国忠王府)。.

查看 沈阳故宫和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新觉罗氏

爱新觉罗氏(a),是清朝国姓。清朝皇室以《愛新覺羅宗譜》來記錄宗族成員。.

查看 沈阳故宫和爱新觉罗氏

盛京行宮

#重定向 沈阳故宫.

查看 沈阳故宫和盛京行宮

遷都

遷都是指一個國家把首都或行政中心從某城市遷至另一城市。古代由于政治环境的不稳定、以及迁都成本远低于现代,因此迁都事件比较多见,例如中國歷史上就曾多次遷都。迁都通常基於戰亂、朝代、政权的交替,或者领土的变更與扩大,原首都的某些機能丧失,或是原首都過於擁擠等因素,甚至为了平衡各地发展等原因而迁都。.

查看 沈阳故宫和遷都

袁耀 (清朝)

袁耀(),字昭道,号溺渔者,江苏扬州人,清朝時期人物,畫家。袁江之子。 早年跟父学习,善于山水及楼阁界画。传世作品包括.

查看 沈阳故宫和袁耀 (清朝)

辽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表

本列表是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子列表,列举在辽宁省境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查看 沈阳故宫和辽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表

辽宁省

辽宁省,简称辽,舊稱奉天省,中國的一个省,省會位于沈阳市。是中国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 辽宁省的位置是东北与吉林省接壤,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为邻,西南与河北省毗连,东南以鸭绿江为界河与朝鲜隔江相望,南临黄海和渤海。辽宁在自古以來便是东北地区通往关内、关外的軍事要隘,也是將东北地区聯繫内蒙古通向歐亞國家為交通上所必經之要道。.

查看 沈阳故宫和辽宁省

辽宁省博物馆列表

本列表列出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境内的博物馆。.

查看 沈阳故宫和辽宁省博物馆列表

郭沫若

郭沫若(),幼名文豹,原名開貞,字鼎堂,號尚武,四川省乐山县客家人。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剧作家、诗人,同时,还是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学者、社会活动家,致力于世界和平运动。郭沫若著述颇丰,主编《中国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全集》38卷。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國唯物史观史學的先鋒、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甲骨学四堂之一,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以后,曾任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文联首任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

查看 沈阳故宫和郭沫若

雍和宫

雍和宮位於北京市东城区雍和宫大街,是中国汉族地区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

查看 沈阳故宫和雍和宫

正月剪头死舅舅

正月剪头死舅舅,即农历正月理发,舅舅就会去世,是中国民间没有科学依据的一种封建迷信。这种说法由“正月剪头思旧”误传而来,至今仍在中国民间存在,在农历正月对理发店营业造成影响。.

查看 沈阳故宫和正月剪头死舅舅

武英殿

武英殿,位于紫禁城的前朝西路,和东路的文华殿基本上对称,興建於明朝紫禁城興建時期。武英殿既是殿本身的名字,也是周邊建筑群的总称。2008年起为故宫博物院书画馆。.

查看 沈阳故宫和武英殿

沈阳市

沈阳市,简称--,旧称奉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省会及最大城市,中国东北地区区域中心城市以及经济、金融、文化、交通、信息和商贸中心,副省级城市,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沈阳经济区核心城市。沈阳位于东北平原南缘,南连辽东半岛,北依长白山麓,位处环渤海经济圈之内,是中国环渤海地区、东北地区连接朝鲜半岛的重要枢纽。沈阳市现辖十区一市两县,总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495平方公里,截至2016年末,常住人口829.2万,按城镇人口计算,是东北地区的最大城市。2017年7月14日,根据国务院批复的《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沈阳由原来的“东北地区中心城市”调整为“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联合国的2016中国人类发展报告,沈阳市教育指数得分达到了中国大陆最高分,是唯一超过0.8的城市。沈阳市的人类发展指数在全国排名第四位。 沈阳历史悠久,是国家第二批歷史文化名城。沈阳地区最早的人类活动遗迹是有7200多年历史的新乐遗址。沈阳于汉代建侯城,经辽金元明历朝增筑,逐渐发展为东北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迁都于此。其继承人清太宗皇太极对沈阳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并将其命名为天眷盛京,简称盛京(z)。清朝入关后,沈阳转型为清朝的陪都直至民国。民国时期,沈阳的城市建设规模曾位居亚洲前列,并发展为当时中国最重要的重工业中心。.

查看 沈阳故宫和沈阳市

沈阳路 (沈阳)

沈阳路为沈阳的一条普通道路,位于沈阳故宫门前。东起抚近门,西到怀远门,为原沈阳故宫皇家禁路。.

查看 沈阳故宫和沈阳路 (沈阳)

沈阳旅游景点

本条目介绍沈阳市的旅游景点。.

查看 沈阳故宫和沈阳旅游景点

沈阳故宫博物馆

#重定向 沈阳故宫.

查看 沈阳故宫和沈阳故宫博物馆

沈河区

沈河区是辽宁省沈阳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得名於其前身瀋陽區及渾河區。該區位于沈阳市的中心,是該市的商贸、金融及文化中心,也是全中国城区中第一个国家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該区人民政府驻盛京路25号。.

查看 沈阳故宫和沈河区

清福陵

福陵(v),俗称东陵,坐落在中国辽宁省沈阳市的东北郊外,为盛京三陵之一,是清朝(后金)的开国皇帝努尔哈赤的陵墓。另有努尔哈赤的后妃叶赫那拉氏、博尔济吉特氏等人葬于此处。整个陵园背靠山峦,气势宏伟,风景优美。1988年,福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2004年,包括福陵在内的盛京三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拓展项目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查看 沈阳故宫和清福陵

清朝君主列表

本表主要列出满洲爱新觉罗氏建立的「後金」及「大清」政权君主,及追尊未实际统治的君主。.

查看 沈阳故宫和清朝君主列表

清朝後宮

清朝後宮,此頁面敘述的是清朝帝王後宮的相關制度。清朝后宫中除皇帝外,还有他的妻妾、儿女、母亲,服务的宦官、宫女以及其他为皇室服务的仆役。.

查看 沈阳故宫和清朝後宮

清朝玉玺

清朝仿明制,大量制作帝王用玺以冲淡无传國玉玺之虚。清朝玉玺使用满汉双文篆书样,左满文,右汉文。清共制二十五方玉玺称清二十五宝。二十五宝平时密藏于紫禁城交泰殿的宝盝中,一宝一盝。宝盝为两重,皆木质,制作精美。宝盝置木几上,外罩绣龙纹的黄缎罩,分列于御座左右。 亦有闻传国玉玺蒙元北遁时携走,明末清初时多尔衮领兵在青海地区决战北元时亦有得传国玉玺,但无确实史料可证。.

查看 沈阳故宫和清朝玉玺

滿文老檔

《滿文老檔》,亦稱《老滿文原檔》、《無圈點檔》,是滿文創制後的第一部滿文文獻,為編年體史書。由額爾德尼、噶蓋、庫爾纏等撰,共40冊。 《滿文老檔》記事起於明萬曆三十五年(清天命前九年,1607年),迄於明崇禎九年(清崇德元年,1636年),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努尔哈赤命额尔德尼和噶盖创制满文,称为“无圈点满文”或“老满文”。《滿文老檔》最早是用無圈點老滿文書寫,夾雜有蒙古文。皇太极命达海对老满文进行改造,称为“加圈点满文”或“新满文”。天聰六年(1632年)後,《滿文老檔》又使用加圈點新滿文,記載著清人入關前努爾哈赤、皇太極兩朝的歷史、經濟、軍事、文化等史料。 《滿文老檔》文法結構簡單,內容生動有趣,開啟了滿族作家文學之先河。《滿文老檔》原稿本37冊,1935年又發現3冊,合計40冊,現存於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依据《满文老档》原本重抄,分老满文本和新满文本两部重抄本,乾隆四十四年自北京移至盛京崇谟阁,现保存於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與辽宁省档案馆。.

查看 沈阳故宫和滿文老檔

文嘉

文嘉(),字休承,号文水,明代畫家,亦善诗、书、篆刻,直隸长洲(今江苏蘇州)人,祖籍湖南衡陽,书画家文徵明次子,曾官和州(今安徽和县)学正。擅画山水,山水笔法得元代倪瓒清脱之意,间仿王蒙皴染,亦颇秀润。兼能花卉。好作诗,精於鉴别古书画,著有《和州詩》、《鈐山堂書畫記》等。.

查看 沈阳故宫和文嘉

文渊阁

文渊阁(a),位于紫禁城外朝东路、文华殿以北,是清朝皇宫藏书楼。.

查看 沈阳故宫和文渊阁

文溯阁

文溯阁位于中国辽宁省沈阳市沈阳故宫之西。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兴建。它是清代为珍藏《四库全书》而建的七大藏书阁之一,也是内廷四阁其中的一座。.

查看 沈阳故宫和文溯阁

敏惠恭和元妃

敏惠恭和元妃(),姓博尔济吉特氏(),名海蘭珠 (a)。谥号敏惠恭和元妃,清太宗皇太极之妃,孝端文皇后的侄女,孝莊文皇后的姐姐。成吉思汗二弟哈撒尔19世孙女。.

查看 沈阳故宫和敏惠恭和元妃

故宫

北京故宮,即紫禁城,是明清兩朝廿四位皇帝的皇宮。故宮始建于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現存規模最大的宮殿型建築。北京故宫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1987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故宮现为故宫博物院,藏品主要以明、清两代宫廷收藏为基础;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与俄罗斯埃米塔什博物馆、法国羅浮宮、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館并称为世界五大博物馆。 明初定都于南京应天府。建文年间,燕王朱棣自北平起兵,发动靖难之变。永樂元年(1403年),朱棣頒詔改北平为北京。从永乐元年至三年,多次下令从各地迁入人口至北京。永乐五年闰七月,朱棣颁诏开始营建紫禁城。主持营建工程为泰宁候陈珪、工部侍郎吴中、刑部侍郎张思恭、设计师蔡信。著名的工匠如石工陆祥、瓦工杨青等以及大量工匠,在永乐五年五月到达北京。建造紫禁城和改造北京是同时进行的,以原来的元大都城为基础改建。紫禁城工程开始後不久,即受到长陵建设及永乐八年、十一年两次北伐蒙古战役影响而放慢,至永乐十六年六月方才开始重新开工。 永乐十八年(1420年)十二月紫禁城完工。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初一,永乐迁都完成;同年五月遭雷擊,發生大火,前三殿被焚毀。1440年(正統五年),重建前三殿及乾清宮。1459年(天順三年),營建西苑。1557年(嘉靖三十六年),紫禁城大火,前三殿、奉天門、文武樓、午門全部被焚毀,至1561年才全部重建完工。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紫禁城大火,焚毀前三殿、後三宮。復建工程直至天啟七年(1627年)方完工。 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軍攻陷北京,明朝滅亡。未幾,明朝山海關總兵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擊敗李自成;李自成向陝西撤退前焚毀紫禁城,僅武英殿、建極殿、英華殿、南薰殿、四周角樓和皇極門未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古代建筑史》清代卷(孙大章主编),第三章《宫殿》,第一节《北京紫禁城宫殿的复建与改建》。同年清順治帝至北京,以皇极门为常朝场所,以未被焚毁的建极殿为位育宫,作为顺治帝寝宫;摄政王多尔衮在武英殿办公。顺治元年至顺治十四年,重建了午门、天安门、外朝前三殿,将位育宫恢复为建极殿,改名为保和殿;又整修内廷、东路、和西路的建築。康熙六年重建端门。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開始部分重建紫禁城其餘被毀建築。雍正十三年(1735年),清高宗(乾隆帝)即位,此后六十年間對紫禁城大規模增建和改建。嘉慶十八年(1813年),天理教徒林清率教眾攻打紫禁城。光绪十四年(1886年)太和门护军值班室发生火灾,由于救火设施不完善,大火烧了两天,贞度门、太和门、昭德殿被焚。此次损坏直到光绪二十年才修复完毕。 民国元年(1912年)清帝溥仪退位後仍居於宮內。至民國十三年(1924年)十一月五日,黃郛攝政內閣公布修正清室優待條件第五條,廢除皇帝尊號,請廢帝溥儀出宮。政府代表李煜瀛、京師警衛司令鹿鍾麟、警察總監張璧,於六日接管皇宮,封存文物。後經攝政內閣核准,經一年之整理,故宮博物院於民國十四年國慶節(1925年10月10日)正式成立開幕。 2012年单日最高客流量突破十八万人次,全年客流量突破一千五百万人次,可以说是世界上接待游客最繁忙的博物馆。2013年5月18日起,故宫博物院范围内禁绝明火,全体员工、在院合作单位和游客,不管在室内和室外,不分开放区与工作区,一律禁止吸烟、禁用明火。.

查看 沈阳故宫和故宫

故宫 (消歧义)

故宫泛指「以前的宮殿」,可以指:.

查看 沈阳故宫和故宫 (消歧义)

故宫博物院

故宮博物院,簡稱故宮或北京故宮,是位于中国北京市故宫内的博物馆。其前身是明清兩代皇宮紫禁城。民國元年(1912年)清帝溥仪退位後仍居於宮內。至民國十三年(1924年)十一月五日,黃郛攝政內閣公布修正清室優待條件第五條,廢除皇帝尊號,請廢帝溥儀出宮。政府代表李煜瀛、京師警衛司令鹿鍾麟、警察總監張璧,於六日接管皇宮,封存文物。後經攝政內閣核准,經一年之整理,故宮博物院於民國十四年國慶節(1925年10月10日)正式成立開幕。它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佔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始建于明成祖朱棣永乐四年(1406年),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藏品也主要是以明、清两代皇宫及其收藏为基础。故宫博物院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与俄罗斯埃米塔什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法国羅浮宮、英国大英博物館并称为世界五大博物馆。2012年单日最高客流量突破18万人次,全年客流量突破1500万人次,可以说是世界上接待游客最繁忙的博物馆。.

查看 沈阳故宫和故宫博物院

亦称为 大政殿,沈阳故宫博物院。

文溯阁敏惠恭和元妃故宫故宫 (消歧义)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