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台灣統治者
台灣統治者有跡可查應自1624年荷蘭殖民算起,期間歷經鄭氏王朝、台灣清治時期、台灣日治時期與中華民國時期。17世紀中期(1638年)時,台灣原住民-巴布拉族與巴布薩族、巴則海族、洪雅族、道卡斯族在台灣中部已成立大肚王國,其統治者稱為「大肚王」,不過目前僅有兩位「大肚王」有跡可查。在17世紀之前,元、明兩朝雖於澎湖群島設置了澎湖寨巡檢司,也有澎湖寨巡檢官職設置(例如首任澎湖寨巡檢陳信惠),不過其僅駐於澎湖群島,並未實際管轄台灣。另外,值得一提的是,19世紀之前,台灣統治者所轄實際領土幾乎都未達台灣全境;即使到19世紀中期,台灣清治時期政府力量仍未涵蓋所有台灣原住民居住的番地。 除此之外,1722年-1769年負責監督台灣行政之巡視台灣監察御史及1874年-1884年,每年冬春兩季駐守於台灣台南辦公的福建巡撫、掌管台灣內政之台灣府知府、台灣布政使、掌管台灣軍事之台灣鎮總兵等等在此均不認定為台灣統治者。而即使照這樣認定標準下,並扣除未派實上任或回任者,從1624年至今的三百八十幾年當中,台灣統治者也超過了160位以上。.
查看 沈起元和台灣統治者
尹士俍
尹士俍(),字子元,號東泉,山東濟寧州人,清朝地方官员,附監出身。 雍正七年(1729年)尹前往台灣擔任台灣府海防補盜同知。雍正九年(1731年)歷任彰化倉庫查盤、赴北路各營汛閱操驗械等職。翌年,台灣中部爆發大甲西社抗清事件,他轉辦軍需,並昇任台灣府淡水撫民同知。雍正十一年(1733年)他因為「辦理軍糈,著有勞績」,經福建巡撫趙國麟舉薦,升任台灣府知府;並於兩年後再升台灣道。乾隆四年(1739年)任滿,調任湖北鄖襄道。他最大功績為在台任職十年,了解台灣民情,並離台前夕,纂成《臺灣志略》,曾為日後台灣地方志書的取材書籍;例如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及范咸《重修臺灣府志》。不過,此書流傳甚少,久不為世人所知,僅北京圖書館藏有乾隆間刊本一部。.
查看 沈起元和尹士俍
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简称山大,各校区分别位于中国山东省济南市、威海市和青岛市,总占地面积8000余亩,是“211工程”,“985工程”建设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学术实力雄厚、办学特色鲜明,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山东大学由原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三校于2000年合并组建,目前拥有在职教职工7493人(不含附属医院),各类全日制学生6万余人。有15个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和贡献能力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
查看 沈起元和山东大学
張嗣昌
張嗣昌,本籍山西浮山。清朝政治人物。 雍正七年接替沈起元任兴化府知府一职,雍正九年由苏本结接任。1732年由漳州知府升任福建分巡台灣道。.
查看 沈起元和張嗣昌
倪象愷
倪象愷(),字赞衡,号方山,四川榮縣人,清朝官員。.
查看 沈起元和倪象愷
王士任
王士任(),字咸一,号莘野,中國清朝官員,山東威海衛人。 王士任爲雍正元年(1723年)癸卯恩科進士。曾任汀州府知府。雍正九年(1731年)接替沈起元擔任台灣府知府。雍正十一年(1733年)升任福建鹽道。乾隆二年(1737年)升布政使,次年升福建巡撫。後因王德纯案牵连,被罢官。.
查看 沈起元和王士任
福建分巡臺灣道
福建分巡臺灣道設置於1727年,前身為福建分巡台灣廈門道,是台灣道的主官正式官職,即台灣清領區最高級別官員。此官職名稱又稱為台道或亦可稱為台灣道、分巡台灣道。 前身台廈道與分巡台灣道最大不同是台廈道道署設於廈門,升格之後的台灣道則直接設署於台南。另外,台灣清治時期的這階段,台灣西部仍為福建省所管轄,主官皆為外地輪調。1767年,張珽任職期間,福建分巡台灣道升格為福建分巡台灣兵備道,張珽亦為首任新職稱之台灣道。 福建分巡台灣道就職位等級來說,屬道員之正四品文官。.
查看 沈起元和福建分巡臺灣道
盧見曾
盧見曾(),字抱孙,号澹园,又号雅雨山人。山东德州人。清朝政治人物。.
查看 沈起元和盧見曾
臺灣府知府
臺灣府知府又名臺灣知府,在台灣清治時期與建省前為台灣清領區之地方父母官,官秩從四品。受上級臺灣道管轄監督,另則制約同知、巡檢、縣丞。清帝國台灣知府衙門在今天台南市赤崁樓旁(今稱「府廟」),台南市又稱作「府城」。 1875年,為了加強防務,台北設府,至此,台灣知府非管轄台灣全境的地方統治者。1885年間台灣行政區劃重新規劃,台灣府升格建省後,台灣府轄區驟地縮小,變成只涵蓋台灣中南部縣份或中部四縣市之建制。台灣知府不再成為清領區最高行政官僚,而是由福建台灣布政使取代。也就是,布政使其實是升格後的台灣知府,而建省後的台灣知府建制與管轄範圍區域已與建省前大相逕庭。事實上,知府升格為布政使,才是台灣西部正式建省的象徵。.
查看 沈起元和臺灣府知府
清史稿
《清史稿》是中華民國北京政府所設清史館纂修的清史未定稿,體例依照之前的正史,分「紀、志、表、傳」四部分。 民国三年(1914年),清史馆设立,此後編修工作歷時十餘年。到1927年,主持纂修工作的清史館馆长趙爾巽見全稿已經初步成形,擔心時局多變及自己時日無多,遂決定将各--以《清史稿》的名稱刊行,以示其為未定本。因匆忙付梓,致使體例不一、繁簡失當。「然此書成稿於遺老之手,刊行於匆促之中,謬誤屢見,用時不免戒慎,唯恐誤入歧途。」由於編修者多為清朝遺老,《清史稿》書中對清朝歌功頌德,貶低辛亥革命。國民政府北伐後,将《清史稿》定為禁書,禁止刊印及發售;後来解禁。 到目前為止,因尚無依中國傳統正史體例編寫的清史,加上《清史稿》本身史料豐富,其價值仍不可忽視。有的將其列入「二十五史」或「二十六史」。.
查看 沈起元和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