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0 关系: 奚啸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学,废名,京劇現代戲,北京市福田公墓,北京京剧院,刘文典,兴化市,遲金聲,裘盛戎,茨菰,郭楓,里下河派,李锐 (小说家),杜鹃山,棋王 (阿城小说),江苏人,江淮文化,汪姓,汉语人称代词,沈从文,沙家浜,清华学派,文明與愚昧的衝突,无锡教育,散文家,曹乃谦,1997年逝世人物列表,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5月16日。
奚啸伯
奚嘯伯(),滿族,喜塔腊氏,祖父为清末东阁大学士裕德,北京人,中學文化。京劇演員,工生行,政治面貌是中国民主同盟(民主黨派人士)。 奚嘯伯師承言菊朋先生學習京劇表演藝術。曾參加梅蘭芳的劇團,唱二路老生(副生),后自組嘯聲京劇團。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55年起擔任北京京劇四團團長。期間與汪曾祺合作取材自吳敬梓《儒林外史》新編古裝京劇《范進中舉》。1957年反右運動中,被劃為右派,離開北京京劇四團,到石家莊京劇團工作。1959年摘掉右派帽子,變成摘帽右派。 1966年文革開始后,受到迫害。1977年12月10日在河北省石家莊市去世。死后才得到平反。 他開創世稱奚派的京劇生行藝術流派,大弟子歐陽中石。兒子奚延宏工淨行,孫奚中路工生行。 現任中國國家京劇院一團團長的一級演員張建國是奚派傳人。.
查看 汪曾祺和奚啸伯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学是指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大陆夺取政权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后的文学。中国共产党取得政权之后,颁布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其中“文艺必须为政治服务”、“坚持党管文艺不动摇”是典型代表。.
废名
废名(),本名冯文炳,湖北黄梅人。中国现代作家,学者。.
查看 汪曾祺和废名
京劇現代戲
京劇現代戲,指相對於傳統京劇和新編歷史京劇(古裝京劇)的現代京劇(時裝京劇),以京劇表現和刻劃現代人的生活,服裝(行頭)、道具(砌末)都現代化,以符合現在的時代,古裝改為現代的時裝,並致力於打破流派和行當的限制,臉譜也多半改為較生活化的淡粧(自然粧)。.
查看 汪曾祺和京劇現代戲
北京市福田公墓
北京市福田公墓,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福田村东,是北京市属陵园之一。.
查看 汪曾祺和北京市福田公墓
北京京剧院
北京京劇院,直屬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人民政府文化局的公營京劇院團,1979年組建。 前身是1955年末籌組,1956年初成立的北京京劇團,下分北京京劇一團、北京京劇二團、北京京劇三團等幾個京劇團,首任團長(總團長)是馬連良,首任各分團團長(總副團長)是譚富英、張君秋、裘盛戎。 曾在劇院工作的演員和創作人員除了馬連良、譚富英、張君秋、裘盛戎4大頭牌,還有汪曾祺、趙燕俠、譚元壽、馬長禮、李慕良、王瑞芝、汪本貞、何順信、姜鳳山、唐在炘、熊承旭、陸松齡、譚世秀、遲金聲等名家。 現有梅葆玖、李世濟、張克讓、安雲武、燕守平、金惠武、朱紹玉等多位獲評正高級職稱的演員和創作人員。 馬連良團長時代,創作演出了許多新編古裝京劇和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影響很大,新編古裝戲有:《趙氏孤兒》、《官渡之戰》、《海瑞罷官》(吳晗編劇)、《望江亭》、《秦香蓮》、《赤壁之戰》(與當時叫中國京劇院的中國國家京劇院聯演)等;現代戲有:《秋瑾》、《年年有餘》、《杜鵑山》(1964年)、《蘆蕩火種》(《沙家浜》的前身)等。 《望江亭》、《秦香蓮》拍成彩色京劇電影。 與中國京劇院聯演彩色京劇電影《群英會》。 「文化大革命」開始后,樣板戲裡的《沙家浜》一劇由北京京劇團集體創作。 改革開放后上演的吳祖光劇作《三打陶三春》1983年拍成彩色京劇電影。 現任院領導是黨委書記劉勝利和院長李恩傑。 Category:京劇劇團 Category:中國劇團.
查看 汪曾祺和北京京剧院
刘文典
刘文典(),安徽合肥人, 原籍安徽怀宁。原名文聪,字叔雅。中国国学家,教育家。.
查看 汪曾祺和刘文典
兴化市
兴化市是位于中國江苏省泰州市北部的一个县级市,位于长江、淮河、黄海和京杭大运河之间的里下河地域内,是中国百强县。兴化是商品粮、水产品生产与集散基地,又是一座古老的文化名城和新兴旅游城市。兴化市拥有耕地180万亩,157万人口,非农业人口28.84万人,辖28个镇、6个乡、一个省级开发区。.
查看 汪曾祺和兴化市
遲金聲
遲金聲(),京劇演員,工生行,師承馬連良,以中國國家1級導演的正高級職稱從北京京劇院離休。 新編古裝京劇《三打陶三春》(吳祖光編劇)舞台版是他的導演作品,影響很好,在1983年搬上大銀幕。 他和蕭甲合作執導京劇現代戲《地下聯絡員》(后來的《蘆蕩火種》,樣板戲《沙家浜》的前身,汪曾祺、楊毓珉、薛恩厚、蕭甲編劇,李慕良、陸松齡、唐在炘、熊承旭唱腔音樂設計,徐蘭沅音樂指導)。 他和馬崇仁合作執導《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共有460個劇目。 他和葉少蘭合作執導《楚宮恨》。 Category:中国男演员 Category:京劇演員 Category:中國導演 J金聲.
查看 汪曾祺和遲金聲
裘盛戎
裘盛戎(),京劇演員,工淨行,1915年8月25日在中國北京出生,1971年10月5日在北京去世,他的爸爸裘桂仙工淨行,同時善長京劇胡琴(京胡)藝術。 他出身富連成科班盛字科,曾與楊小樓、梅蘭芳、尚小雲、程硯秋、荀慧生、周信芳、金少山等京劇表演藝術家合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出任北京市京劇二團團長。 北京市京劇一團、北京市京劇二團、北京市京劇三團合併成北京京劇團(北京京劇院的前身)后,與馬連良、譚富英、張君秋、趙燕俠、馬富祿等京劇表演藝術家合作排演了許多新編古裝京劇和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 《群英會》(飾黃蓋)和《秦香蓮》(飾包拯)2部彩色京劇電影紀錄保存了他的舞台藝術。 他的琴師是汪本貞,鼓師是張繼武,張退休后改譚世秀。 他參演的新編古裝京劇除《秦香蓮》和《赤壁之戰》外,還有《赤桑镇》(飾包拯)、《除三害》(飾周處)、《趙氏孤兒》(飾魏絳,李慕良唱腔設計)、《舍命全交》(飾羊角哀)、《官渡之戰》(飾曹操)、《海瑞罷官》(飾徐階)、《林則徐》(飾林則徐)等,現代京劇有《雪花飄》(飾陳大爺,汪曾祺編劇)、《杜鹃山》(飾烏豆,1964年,李慕良唱腔設計,徐兰沅音樂指導)、《海港》(飾高志揚,唐在炘操琴、音樂設計,1968年)、《南方來信》(飾陳老四,越戰題材)等。 文化大革命期間,他受到迫害,1971年離世。 Category:京劇演員 Category:净行演员 Category:裘姓.
查看 汪曾祺和裘盛戎
茨菰
茨菰(学名:),又称葃菇、燕尾草、白地栗等,俗寫做慈姑、慈菇,是泽泻科慈姑屬的一种植物,球莖可食用。原产中国华中、华南等。分佈於歐洲與亞洲、大洋洲、欧洲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阿勒泰等地的溫帶溼地,生长于海拔的地区,一般生长在水塘静水处、沼泽、湖边及缓流溪沟。 参考文献 http://www.cvh.org.cn/lsid/index.php?lsid.
查看 汪曾祺和茨菰
郭楓
郭楓(1933年10月10日-),本名郭少鳴,台灣作家,不參加文學流派或結盟活動的文學工作者。.
查看 汪曾祺和郭楓
里下河派
里下河派,即里下河文学流派,是中国当代的一个文学流派。对“里下河派”的界定,主要以汪曾祺《大淖记事》获得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为发端,此后在里下河地区逐渐形成的一批题材、风格、审美属性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的文学流派。在里下河派中,既有汪曾祺、毕飞宇这样在当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著名作家,也有费振钟、王干、汪政、吴义勤、何平等国内一流的优秀评论家方阵,这种独特的文学流派现象,在国内文学界并不多见。 里下河派远宗中国杰出的古典作家施耐庵为鼻祖。标志之一是施耐庵文学奖。.
查看 汪曾祺和里下河派
李锐 (小说家)
李锐(),当代小说家。生于北京,祖籍四川自貢。作品《厚土》获得过第八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第十二届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李锐是海外知名中国作家,他的作品被翻译为瑞典文、英文、法文、日文、德文、荷兰文等多种文字出版。.
查看 汪曾祺和李锐 (小说家)
杜鹃山
杜鹃山是中国在20世纪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一个京剧剧目,被列为样板戏(不是最初的八个样板戏)、红色经典之一。.
查看 汪曾祺和杜鹃山
棋王 (阿城小说)
《棋王》是中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作家阿城的首篇中篇小说,原载于《上海文学》1984年第七期,曾获得1983至1984年的中国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棋王》以文革时期上山下乡的“知青”生活为素材,表现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寻理想的精神,普遍被视为八十年代中国寻根文学的代表作。.
江苏人
本文列出的是祖籍江苏或者生于江苏的名人。.
查看 汪曾祺和江苏人
江淮文化
江淮文化是指以今江苏省、安徽省中部为中心形成和发展的一种地域文化。其间居民被称为江淮民系,是使用江淮官话(「江淮方言」、“江淮话”或“淮官”)的汉族民系之一,主要分布于江苏省中部、东北部、西南部;安徽省中部、东南部部分地区;湖北省东部;浙江、江西局部地區。人口大约7000万。由於在中國歷史上的南北對峙時期,江淮地區一直是軍事爭奪的重點,江淮民系具有典型的“南蠻北侉”居中心態。在文化上,江淮文化既不屬於典型的北方文化、也不屬於南方文化,而是一種南北混合的文化類型。江淮官话亦同時具有來自吳語、贛語、中原官話等多種方言的。.
查看 汪曾祺和江淮文化
汪姓
汪姓,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04。汪姓族人自得姓以來,經過2000多年的發展,如今已繁衍到了全國各地,而且是人口眾多。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研究人員杜若甫、袁義達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提供的1982年全國人口0.5Z,隨機抽樣資料,以及1970年在中華民國台灣出版的《台灣地區人口之姓氏分佈》一書進行統計顯示,汪姓人口約佔全國漢族人口0.38%,據此推算全國當有近500萬人姓汪,按人口多少排列為第57大姓。尤以安徽多汪姓,約佔全國漢族汪姓人口的44%;其次為湖北、四川、江蘇、湖南、浙江等省。上述6省汪姓約佔全國漢族汪姓人口的72%。對於洋人而言,“汪”与“王”的发音相近。.
查看 汪曾祺和汪姓
汉语人称代词
漢語人稱代詞是指在漢語中指代人物的特有詞彙,文言文和現代白話文均有其人稱指代的專有詞彙;其中一些詞彙影響到日語口語、甚至只在日語中比較常用,但日語與漢語為不同語系,日文使用的原因是借用大量漢字、古漢詞。.
查看 汪曾祺和汉语人称代词
沈从文
沈從文(),原名沈岳煥,字崇文,後改名沈從文,生于中国湖南省凤凰县。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小说家、散文家和考古学专家。.
查看 汪曾祺和沈从文
沙家浜
沙家浜是中国在20世纪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一齣京剧,被列为样板戏、红色经典之一。.
查看 汪曾祺和沙家浜
清华学派
清华学派是指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全国院系调整前)以清华大学师生为主体形成的一个文史哲学派。由王瑶于1988年提出。该学派的主要学术特点是所谓的“会通”:会通古今,会通中西,会通文理。而维系命脉则是陈寅恪祭王国维文中所写的“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 清华学派始于1925年清华学校研究院的创立。当时由吴宓负责筹备,并先后聘请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和陈寅恪四人为导师,李济为讲师,赵万里和浦江清为助理教授。同年,朱自清也从浙江两江师范学院来到清华中文系任教。 1928到1935年,陆续从外校延揽了大批著名教授,包括文学方面的杨振声、刘文典、俞平伯、黄节、闻一多等;历史学的蒋廷黻、顾颉刚、雷海宗等;哲学方面的张申府、冯友兰等;社会学方面的潘光旦、陈达、吴景超等。他们构成了清华学派的二代中坚。 第三代以清华自身尤其是研究院培养的王力(赵元任弟子)、吴其昌、蒋天枢、刘节(以上为陈寅恪弟子)、贺麟、陈铨(以上为吴宓弟子)、高亨、罗根泽、姜亮夫等为代表。 第四代以30年代清华学生为主力,如文学院“四才子”钱锺书、夏鼐、吴晗、朱湘,“清华四剑客”李长之、林庚、季羡林、吴组缃,以及曹禺、杨绛、杨联陞、费孝通、王瑶、冯契、何炳棣等。 第五代多为联大时期的学生,包括殷海光、王浩、季镇淮、任继愈、朱德熙、李赋宁、许国璋、杨周翰、王佐良、卞之琳、汪曾祺、穆旦、郑敏等。 王瑶所提出的“清华学派”三特征为: 第一,既有国学根底又深切了解西方文化; 第二,既不是卫道士,又不是西方文化的搬运夫; 第三,有一大批中西会通的著作。.
查看 汪曾祺和清华学派
文明與愚昧的衝突
《文明與愚昧的衝突》係季紅真所作當代文學批評集,1986年11月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謝冕作序。內收1982年5月至1985年9月的評論文章17篇,其中〈文明與愚昧的衝突:論新時期小說的基本主題〉係作者碩士論文。 〈文明與愚昧的衝突:論新時期小說的基本主題〉分上下兩篇。上篇對改革開放時期小說主題由表及裡的演進過程做縱向考察,揭示其“從社會政治批判到民族文化的思考”的運行軌跡,把社會政治批判歸納為“政治文化的反叛”、“政治經濟的思考”、“政治歷史的反映”三個階段的演進,把民族文化的思考歸納為“社會倫理的主題”、“社會心理的主題”、“社會風習的主題”三個階段的演進。下篇通過橫向比較,對小說主題演進到對“民族文化的反思”後小說主題意向交錯狀態的研究,把這一狀態概括為“四個基本的意向群落”,即“對變動的現實關係的態度”、“對傳統的態度”、“對歷史的態度”和“對自然的態度”。整篇論文從“大文化”角度入手,力求對改革開放小說的發展做宏觀的整體性把握,發表後受到文學界普遍好評。 該書其餘論文則是對具體作家或某類作品的評論,如張潔、汪曾祺、高曉聲、張承志、張賢亮、阿城等。.
查看 汪曾祺和文明與愚昧的衝突
无锡教育
江南地区一向是尚文重教之地,明清时期有所谓“江南进士甲天下”之称,而无锡在历代科举考试中也曾有“一榜九进士、三科六解元”的盛事。1898年,深受洋务运动思想影响的杨模在无锡城内开设了第一家新式教育小学:埃实学堂。次年8月,吴稚晖、俞复等人又创办了三等学堂,并编辑出版了中国第一套小学教科书:《蒙学读本》。此后,无锡现代教育不断发展,民国以后,更是诞生了在国学界留下浓厚一页的无锡国学专修学校。 当代,据统计,无锡籍的两院院士已达到了84名。.
查看 汪曾祺和无锡教育
散文家
散文家是一種常見的作家形式,因為散文是一種比較隨性、短篇的文章。常為雜誌和報章所採用。 知名的散文家有:.
查看 汪曾祺和散文家
曹乃谦
曹乃谦(),中国作家,山西省应县马峪村人。原名曹乃天,因为应县发音“天”和“谦”相同,便改了。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在海内外拥有广泛的影响,作品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瑞典文等多种文字出版。.
查看 汪曾祺和曹乃谦
1997年逝世人物列表
下面是1997年逝世的知名人士列表。.
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
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是《亚洲周刊》于1999年6月仿效西方的「20世紀百大英文小說」而提出的20世紀中文小說書單。但兩者不同之處在於,「20世紀百大英文小說」只評選長篇小說,而本書單則將短篇小說集涵蓋在內一同評等。.
5月16日
5月16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36天(闰年第137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29天。.
查看 汪曾祺和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