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江苏巡抚

指数 江苏巡抚

江苏巡抚,為清朝在江苏省設立的一個巡撫職位。 顺治二年置江宁巡抚,驻苏州,辖江宁府、苏州府、松江府、常州府、镇江府。顺治十八年,江南布政使分为左、右两位,分驻江宁府、苏州府。右布政使辖宁、镇、苏、松、常,左布政使辖余下地方。然这两位布政使仍冠以“江南”头衔,所以不可能认为江南分省。康熙五年(1666年)五月,裁鳳廬巡撫,所属庐州、凤阳2府,滁、和2个州归并安徽巡抚管理;淮安府、扬州府2府及徐州隶属江南右布政使司。此时左、右两布政使辖境已经和现在安徽、江苏两省十分接近。康熙六年,左、右布政使分别改为安徽布政使、江苏布政使(这是“安徽”、“江苏”这两个省名出现之始)。康熙二十五年,改称江苏巡抚。两江总督驻扎在江宁府。乾隆二十五年,安徽布政使从江宁府迁往安庆府。同时,江苏布政使一分为二——江宁布政使(驻江宁府 )和江苏布政使(驻苏州府)。江苏省境内形成了一巡抚两布政的格局。不过,从清朝中期开始,巡抚逐步取代了布政使成为一省之长,所以江苏内部分两个布政的情况并不被认为是“分省”,毕竟名义上还有江苏巡抚统辖坐镇。至此江苏、安徽两省官僚体系完全定型,在清代文献中出现频率逐渐高过“江南”的频率,因而坐实了分省的事实。.

65 关系: 劉之潔南京历史吴肇邦吴棠吴淞战役向瑞琨太平天国太仓直隶州奎俊宝山区 (上海市)万寿宫 (苏州)庚申之劫府 (行政区划)应德闳張勳張勳復辟張勳復辟職官張詧張通典嘉定区王韬 (思想家)禁書福泉县 (清朝)程德全章駕時綠野仙蹤 (清朝小說)羅長裿聶緝槼顾琮 (清朝)顾文彬許乃釗高其倬高晉阊门闹花丛邵基 (清朝)邵鐸蔡显鄂济氏苏州市苏州府雍正王朝陈夔龙陆元鼎李鴻章李毓昌松江府株林野史毕沅江宁巡抚...江宁府江蘇省 (清)江苏历史江苏巡抚衙门旧址江苏咨议局江苏省江淮省汪日章 (清朝)清河县 (江苏省)朱理朱葆诚惠徵浙江巡抚慈善慕姓 扩展索引 (15 更多) »

劉之潔

刘之洁()字聿新,直隶沧县小集北头村(今属南皮县)人,清朝及中华民国军事将领。刘习贞,鼎威将军刘之洁,文史精华2011年第A02期.

新!!: 江苏巡抚和劉之潔 · 查看更多 »

南京历史

南京有2500多年的建城史,中国历史上曾有十二个朝代定都于此。南京一名得于明朝,永乐迁都后称应天府为南京。清初,改应天府为江宁府。民国初年,改江宁府为南京府,南京正式成为行政区名。1927年,定名为南京特别市,是为中华民国首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京市行政区划经过多次调整,随着溧水县、高淳县在1983年划入南京市,南京辖区达到目前规模。.

新!!: 江苏巡抚和南京历史 · 查看更多 »

吴肇邦

吳肇邦()祖籍江苏吳縣,入籍廣西臨桂,清朝及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新!!: 江苏巡抚和吴肇邦 · 查看更多 »

吴棠

吴棠(),字仲宣,清代安徽省盱眙县人(今安徽明光市三界镇) ,晚清封疆大吏。.

新!!: 江苏巡抚和吴棠 · 查看更多 »

吴淞战役

吴淞战役,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发生于中國长江口内吴淞炮台一带的战役。在杭州湾重镇乍浦沦陷后,清政府为了阻止英國军隊北上,并且沿著长江侵入中國大陸,在长江口一侧的吴淞炮台重兵布防。1842年6月16日,英國軍隊进攻吴淞炮台,在激战一日后,最终以英國军隊攻陷吴淞炮台告终。.

新!!: 江苏巡抚和吴淞战役 · 查看更多 »

向瑞琨

向瑞琨(),原名瑞琦,字淑予(一作叔予),湖南省宁乡县泉塘向家段人。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新!!: 江苏巡抚和向瑞琨 · 查看更多 »

太平天国

太平天囯是清朝道光晚年、咸豐至同治初年間建立的政權,创始人为洪秀全和冯云山。洪秀全与少年时代的私塾同学冯云山经过多年传播拜上帝教,于道光三十年(1850年)末至咸豐元年(1851年)初与杨秀清、萧朝贵、曾天养、石达开等人在广西金田村组织团营举事,后建国号“太平天国”,并于咸豐三年(1853年)攻下金陵,號稱天京(今南京),定都於此。同治三年(1864年)天京被湘軍攻破,洪秀全之子兼繼承人幼天王洪天贵福被俘虜。同治十一年四月六日(1872年5月12日),最后一支打着太平天国旗号作战的太平軍部队,翼王石达开餘部李文彩,在贵州败亡。 太平天國之亂是明清战争以来规模最大的战争,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太平军的足迹先后到过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河南、山西、直隶、山东、福建、浙江、贵州、四川、云南、陕西、甘肃诸省,攻克过600余座城市,势力范围遍及十八省。 因清朝推行薙发令,太平天国蓄发、披髮,故太平軍被称作「长毛」,清廷称其为「长毛賊」、「毛賊」、「髮賊」、「髮匪」、「髮逆」等。又因洪秀全籍貫廣東省廣州府花縣(今廣州市花都區),其他的太平军將士亦多起自兩粵(即兩廣的廣東、廣西),故清廷亦称其为「粵匪」、「粵賊」,平定事件後,清廷命令宮廷畫師繪畫《平定粵匪圖》。民國十八年(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就《禁止诬蔑太平天国案》,函请内政部、教育部参考酌办,不久正式訂立规定,“嗣后如有记述太平史实者,禁止沿用『粤贼』诸称,而代以太平军或相应之名称”,从此将“太平天国”、“太平军”等称谓写入正史。.

新!!: 江苏巡抚和太平天国 · 查看更多 »

太仓直隶州

太仓直隶州是清代江苏省的一个直隶州,在今江苏省苏州市、南通市、及上海市境。辛亥革命后,废除。 在明代,太仓州隶属于南直隶苏州府。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太仓州升格为直隶州。同时因人口、赋税繁多,而增设县份:分太仓州北部设镇洋县(同城而治);分嘉定县设宝山县(次年县治定为吴淞所城),因此太仓直隶州下辖镇洋县、嘉定县、宝山县、崇明县四县。辖区范围基本上相当于今日苏州市辖太仓市全境、上海市苏州河以北各区县(除北岸狭长地带属于上海县),及南通市辖启东市南部(当时属崇明县)。 清代考评繁,疲,难《清史稿·卷五十八·志三十三》◎地理五......太仓直隶州:繁,疲,难。隶苏松太道。顺治初,因明制,属苏州府,县一。雍正二年,升直隶州,析州置镇洋县,又割苏州府之嘉定属之,析其地置宝山,同隶州......领县四。北有穿山......镇洋,繁。倚。雍正二年置......

新!!: 江苏巡抚和太仓直隶州 · 查看更多 »

奎俊

奎俊(),字乐峰,瓜尔佳氏,满洲正白旗人,清末高级官员。.

新!!: 江苏巡抚和奎俊 · 查看更多 »

宝山区 (上海市)

宝山区是上海市北郊的一个市辖区,原为宝山县和吴淞区。位于长江以南,与上海市杨浦区、虹口区、闸北区、普陀区、嘉定区以及江苏省太仓市毗连。区名因明代永乐年间兴筑的的烽堠土山而得名,清雍正三年(1725年)八月,由嘉定县析置,其后境域几经更迭,至1988年宝山县与吴淞区合并成立宝山区至今。到2007年底,常住总人口为1,379,709人,户籍总人口为830,561人。境内有中国最大的钢铁联合生产企业——宝山钢铁集团公司及石洞口发电厂等大型企业。.

新!!: 江苏巡抚和宝山区 (上海市) · 查看更多 »

万寿宫 (苏州)

万寿宫位于苏州市姑苏区民治路98号,是始建于清代的宫殿式建筑,1963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现为苏州市老年大学所在地。.

新!!: 江苏巡抚和万寿宫 (苏州) · 查看更多 »

庚申之劫

庚申之劫一般是指清咸丰十年(1860年),江苏和浙江在太平天国战争中经济文化遭受严重破坏的这一个重要事变。作为主战场的苏南和浙江地区人口从战前的6193.0万减少到战后的3077.9万,损失率达到50.3%。.

新!!: 江苏巡抚和庚申之劫 · 查看更多 »

府 (行政区划)

府是东亚的一种行政区划单位。中国自唐朝至民国初年,设置的二级行政区划单位称作“府”。同属东亚文化圈中的日本和韩国则使用“府”作为一级行政区单位。另外,府亦是泰國的第一級行政區(จังหวัด,changwat)的译名。.

新!!: 江苏巡抚和府 (行政区划) · 查看更多 »

应德闳

应德闳()浙江永康芝英镇人,清朝及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新!!: 江苏巡抚和应德闳 · 查看更多 »

張勳

張勳(),原名张和,字少軒,號松壽老人,中國江西奉新縣赤田村人。清末民初將領,官至江南提督(署兩江總督)、長江巡閱使、定武上將軍。民國六年(1917年)張勳發動政變,擁戴宣統皇帝復辟,自任政務總長(即總理、首相)兼首席議政大臣,史稱張勳復辟。失敗後避居天津租界,北洋政府將他特赦,又任其「全國林墾督辦」,張勳不就,1923年病逝,前清宣統帝谥之為忠武。 張勳在民國建立後仍忠於清室,刻意不剪髮辮,故綽號辮帥,1914年袁世凯曾任命张勋为定武上将军,1915年张勋改所统「武卫前军」为「定武军」,此軍為了表示忠於清朝,都不剪辫子,所以又称为辫子军、辫军。1917年張勳復辟失败后,定武军也解除番號。.

新!!: 江苏巡抚和張勳 · 查看更多 »

張勳復辟

張勳復辟(1917年7月1日 - 1917年7月12日),是指張勳與其舊長官宗社党黨人铁良等清朝遗老一手策划,於民國六年(1917年)7月1日擁護時年12歲的逊位皇帝溥儀在北京復辟的政變,因發生在丁巳年,時人稱之為丁巳復辟,又因張勳所部的定武軍,人稱辮軍,故稱辮軍復辟。前後歷時共十二天,被段祺瑞討伐而失敗,張勳流亡天津。.

新!!: 江苏巡抚和張勳復辟 · 查看更多 »

張勳復辟職官

張勳復辟職官列出1917年張勳復辟时期的中央及地方主要職官。.

新!!: 江苏巡抚和張勳復辟職官 · 查看更多 »

張詧

张詧(),字叔俨,小名长春,号退庵、退翁,江苏南通人,为张謇的三兄,人称张三先生,自称张叔子。中国实业家。.

新!!: 江苏巡抚和張詧 · 查看更多 »

張通典

张通典(),字伯纯,湖南省湘乡县景庆乡泉井坳一字墙人。清朝末年维新派人士,中国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新!!: 江苏巡抚和張通典 · 查看更多 »

嘉定区

嘉定区,简称“疁”,是上海市的市轄區,原称嘉定县,位于上海市西北郊。1992年10月11日撤县建区。区境与宝山区、普陀区、长宁区、闵行区、松江区、青浦区和苏州市下辖的昆山、太仓两县级市相接。下辖嘉定镇、新成路、真新3个街道、菊园新区1个类街道以及南翔、马陆、江桥、安亭、徐行、外冈、华亭等8个镇和市级的嘉定工业区。总面积463.55平方公里,至2015年,全区户籍总人口56.13万人。区治设新成路街道。.

新!!: 江苏巡抚和嘉定区 · 查看更多 »

王韬 (思想家)

王韬(),中国改良派思想家、政论家和新闻记者,清道光八年十月四日(1828年11月10日)生于苏州府长洲县甫里村(今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初名王利賓,字蘭瀛;十八歲縣考第一,改名為王瀚,字懶今,字紫詮、蘭卿,號仲弢、天南遁叟、甫里逸民、淞北逸民、歐西富公、弢園老民、蘅華館主、玉鮑生、尊聞閣王,外號「長毛狀元」。.

新!!: 江苏巡抚和王韬 (思想家) · 查看更多 »

禁書

禁書,泛指政府或宗教領袖為了鞏固自身的地位或信眾的信仰,禁止不利己的書籍。他們採取強烈的排他行為,例如焚書或追殺原作者。此外,在書籍的內容觸犯宗教禁忌或文化、道德上的禁忌,或批評時政,亦有可能導致書籍被禁止出版、持有與販賣。甚至随着政治形势的改变,而查禁某些图书。.

新!!: 江苏巡抚和禁書 · 查看更多 »

福泉县 (清朝)

福泉县,是清朝时期江蘇省松江府下辖的一个存时极短的县,雍正时从青浦县分出,乾隆初年撤销,复归青浦县。.

新!!: 江苏巡抚和福泉县 (清朝) · 查看更多 »

程德全

程德全(),字纯如,号雪楼,法名寂照。四川省夔州府云阳县人。清朝末年曾任黑龙江将军,中华民国初期任江苏都督、南京临时政府内务总长。后出家为佛教僧人。.

新!!: 江苏巡抚和程德全 · 查看更多 »

章駕時

驾时()又名锦慎,字笛秋,一字松吾。湖南省湘乡县大坪乡韶峰村人。清朝及中华民国初期军事将领。.

新!!: 江苏巡抚和章駕時 · 查看更多 »

綠野仙蹤 (清朝小說)

《绿野仙踪》,清朝乾隆帝时期李百川的长篇小说。創作於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至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是清中葉一部優秀的長篇小說。陶家鶴在他為《綠野仙蹤》寫的〈序〉中將其與《水滸傳》、《金瓶梅》並舉,鄭振鐸也將《綠野仙蹤》與《紅樓夢》、《儒林外史》並列為清中葉三大小說。.

新!!: 江苏巡抚和綠野仙蹤 (清朝小說) · 查看更多 »

羅長裿

羅長裿(),字退斋,号申田,湖南湘乡人。清朝政治人物。.

新!!: 江苏巡抚和羅長裿 · 查看更多 »

聶緝槼

聶緝槼,字仲芳,湖南衡山人,清末官僚资本家,聶亦峰)之子,曾国藩女婿,官至浙江巡抚,创办私有上海恒丰纺织新局。.

新!!: 江苏巡抚和聶緝槼 · 查看更多 »

顾琮 (清朝)

顾琮(v;1685年 - 1755年),字用方,伊尔根觉罗氏,满洲镶黄旗人。曾任漕运、河道总督。.

新!!: 江苏巡抚和顾琮 (清朝) · 查看更多 »

顾文彬

顾文彬(),字蔚如,号子山,晚号艮盦。清朝元和(今江苏苏州)人。.

新!!: 江苏巡抚和顾文彬 · 查看更多 »

許乃釗

许乃钊(),字贞恒,号信臣,又号恂普,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清朝政治人物。.

新!!: 江苏巡抚和許乃釗 · 查看更多 »

高其倬

其倬(),中國清朝官員,字章之,号芙沼,汉军鑲黄旗人。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進士,改庶吉士,散館授檢討。不久兼任佐领。五迁至内阁学士。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授广西巡抚。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雍正帝即位,擢云贵总督。雍正三年(1725年),升兵部尚書,加太子少傅,調任閩浙總督。雍正八年(1730年),調兩江總督,接替史貽直。一年後复召至京师,隨怡亲王勘定太平峪吉地,進世职三等阿思哈尼哈番。隨署雲貴總督。十一年(1733年)春,回任兩江總督。同年秋,以總督銜兼任江苏巡抚。十二年(1734年)因事降級,即授江苏巡抚。乾隆元年(1736年)召还京师,复授湖北巡抚,調湖南。三年(1738年),擢升工部尚書,又調户部。诣京师經過寶應,病發,卒於舟次。朝廷賜祭葬,謚文良。 繼室夫人為蔡琬,字季玉,蔡毓榮將軍的女兒,尚書蔡珽之妹。.

新!!: 江苏巡抚和高其倬 · 查看更多 »

高晉

晉(v,),清朝大臣,高佳氏,满洲镶黄旗人,字昭德,高斌的侄子。父高述明。 高晋初授泗水县知县。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三月,高晋由安徽巡抚转任南河总督。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以江南河道总督,加太子太傅。乾隆三十年(1765年)三月,高晋任两江总督,仍统理南河事务。三十三年,署,兼摄荆州将军事。三十四年,回任,兼署江苏巡抚。乾隆三十六年(1871年)五月,赴以两江总督授予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乾隆四十年(1775年),是冬,入觐,乾隆帝以高晋年七十,书榜以赐。四十四年(1779年)正月,高晋去世。谥号文端。子书麟、广兴。.

新!!: 江苏巡抚和高晉 · 查看更多 »

阊门

阊门,俗稱吳門,原是吳中(苏州)西北面的一个城门,特别以附近一带曾经繁华盖世的商业区著称。.

新!!: 江苏巡抚和阊门 · 查看更多 »

闹花丛

《闹花丛》,清朝姑苏署名痴情士的性文学长篇话本小说。.

新!!: 江苏巡抚和闹花丛 · 查看更多 »

邵基 (清朝)

邵基,字学阯,号思蓼。清朝政治人物,历康雍乾三朝,曾任江苏巡抚。浙江鄞县人。.

新!!: 江苏巡抚和邵基 (清朝) · 查看更多 »

邵鐸

邵鐸,清朝政治人物,浙江鄞县人。.

新!!: 江苏巡抚和邵鐸 · 查看更多 »

蔡显

蔡显,字景真,号闲渔,江苏省华亭县(今上海市)人,清朝文人。 雍正七年(1729年)中举。在家开馆授徒为业。蔡显一生不得志,著有《闲渔闲闲录》、《宵行杂识》、《红蕉诗话》、《潭上闲渔稿》、《闲渔剩稿》、《老渔尚存草》、《续刻红蕉诗话》等。乾隆年间,东台县举人徐述夔作《紫牡丹诗》,有“夺朱非正色,异种亦称王”之句。蔡显在《闲渔闲闲录》中摘引此句。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三月《闲渔闲闲录》刻成后,分送其门人和亲朋。书中语涉狂悖,且多讦发他人阴私之处。两江总督高晋和江苏巡抚明德对蔡显一案进行了会审。被处死。已故的文人沈德潜也被“夺赠官,罢祠削谥,仆其墓碑”。.

新!!: 江苏巡抚和蔡显 · 查看更多 »

鄂济氏

鄂济氏为满族姓氏,早期主要世居叶赫、松花江、黑龙江、乌喇、哈达等地,于后金崛起之际相继归附。清朝时期的著名人物有尚书鄂弥达、侍郎岳起等。民国以后,鄂济氏主要以鄂、敖、陈、黄为汉姓。 蒙古八旗、达斡尔族也有此姓。.

新!!: 江苏巡抚和鄂济氏 · 查看更多 »

苏州市

苏州(苏州话:),古称吴,现简称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东南部的一个地级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和太湖平原的中心地带,著名的鱼米之乡、状元之乡、院士之乡、经济重镇、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享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苏州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4000余年,而官方认定的建城史逾2500年,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江南吴文化的发祥地,历史上长期为江南地区一级行政区的首府和经济文化中心。早在东汉中期,就成为仅次于中国首都洛阳的全国第二大城市和世界十大城市之一,明清时期,更成为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当时,苏州是全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世界十大城市之一。但庚申之劫后,工商业衰败,人口锐减,苏州经历了长达一百多年的衰落时期。直到20世纪80年代左右,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和众多开发区的建立,苏州经济开始快速发展,1978-2013年年均经济增长超过14%。据联合国的报告,苏州人口在2000年至2014年年均增长6.5%,在全球超过五百万人口的城市高居首位,也因此被认为是全球最具潜力的新兴城市。 苏州是中国的特大城市之一,江苏省第二大城市,是经国务院批准的享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北翼最重要的经济中心,是江苏省经济最发达、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经济总量长期居全省之冠,是全省的经济中心、工商业中心、对外贸易中心和物流中心,也是全省重要的金融、文化、科教城市及交通枢纽。根据2015年官方发布的各项统计数据,苏州的人类发展指数已达到0.894,相当于世界第18位的以色列。 苏州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0个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之一,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苏州还承办过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

新!!: 江苏巡抚和苏州市 · 查看更多 »

苏州府

苏州府是明、清两代的一个府,在今苏州市、上海市境,辛亥革命后废。.

新!!: 江苏巡抚和苏州府 · 查看更多 »

雍正王朝

《雍正王朝》是中国中央电视台拍摄的一部电视连续剧,全44集。改編自二月河的小說《雍正皇帝》,以清朝雍正帝即位前後的事迹為主軸。 《雍正王朝》是央视晚八点电视剧中收视率至今為止最高的一部。.

新!!: 江苏巡抚和雍正王朝 · 查看更多 »

陈夔龙

陳夔龍(),又名夔鳞,字筱石,號庸庵居士,贵州省贵阳人,清末封疆大員,其文才洋溢,書法、詩文自成一家。著有《夢蕉亭雜記》、《庸庵尚書奏議》、《花近樓詩存》等。.

新!!: 江苏巡抚和陈夔龙 · 查看更多 »

陆元鼎

陆元鼎(),字春江,号少徐,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朝官员。.

新!!: 江苏巡抚和陆元鼎 · 查看更多 »

李鴻章

李鴻章(),字子黻、漸甫,號少荃、儀叟、省心,謚文忠,人稱李中堂、李傅相。清朝安徽合肥人,晚清重臣,建立中國第一支西式海軍北洋水師,因其盡忠輔清,才幹了得而聞名。官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爵位一等肃毅伯,追贈太傅,追晉侯爵。中国近代地方武装淮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历经太平天国、捻军、洋务运动、中法战争、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著作收於《李文忠公全集》。在经济上与英国的大财阀罗斯柴尔德家族有私人来往,李鸿章曾被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授予皇家维多利亚勋章。有研究认为李鸿章属于亲大英帝国的派别牟安世《洋务运动》 上海人民出版社。李鴻章與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并稱「晚清四大名臣」。.

新!!: 江苏巡抚和李鴻章 · 查看更多 »

李毓昌

李毓昌(1772~1808),字皋言,号荣轩,山東即墨人,嘉庆十三年(1808年)戊辰科进士,曾擔任查帳委員到淮安查核賑災款項,被當地的貪官勾結自己的僕役而謀殺,人稱淮安奇案,在《清仁宗實錄》中有提到此案。其案情曲折,有時被列為清末四大奇案之一。.

新!!: 江苏巡抚和李毓昌 · 查看更多 »

松江府

松江府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府,前身为华亭府。在今上海市境内。.

新!!: 江苏巡抚和松江府 · 查看更多 »

株林野史

《株林野史》,清朝署名痴道人的性文学长篇小说。.

新!!: 江苏巡抚和株林野史 · 查看更多 »

毕沅

沅(),字纕蘅,號秋帆,自號靈巖山人。江蘇鎮洋縣(今太倉市)人。清朝狀元、學者、政治人物。.

新!!: 江苏巡抚和毕沅 · 查看更多 »

江宁巡抚

#重定向 江苏巡抚.

新!!: 江苏巡抚和江宁巡抚 · 查看更多 »

江宁府

江宁府是中国古代设立的一个府,在今江苏省境内。治所在上元县、江宁县。南唐时置,元朝时改为集庆路,明朝改称南京应天府,清朝顺治二年(1645),清军攻陷南京,更名为江宁府。辛亥革命后,改为南京府。  .

新!!: 江苏巡抚和江宁府 · 查看更多 »

江蘇省 (清)

江苏省(v),为清朝的内地十八省的一个省。.

新!!: 江苏巡抚和江蘇省 (清) · 查看更多 »

江苏历史

江苏地域是汉族诞生的摇篮之一,江苏北部屬徐州,而南部屬揚州。三千年来,经济文化都处于中国的前列。江苏省会南京号称六朝古都,十朝都會,做過十二個朝代的都城,一直被視為中華正朔。「無錫」作為吳文化的發源地,「蘇州」作為吳文化最為代表城市,名揚海外。而境内的扬州、徐州在历史上也曾经为各割据政权的首都。.

新!!: 江苏巡抚和江苏历史 · 查看更多 »

江苏巡抚衙门旧址

江苏巡抚衙门旧址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沧浪区书院巷20号,为苏州最大的行政官署,现存建筑为同治五年(1866年)重建,中轴线上原有七进建筑,现存大门、仪门、后堂和后楼四进(其中大门和仪门为原物),西侧附设花园,现由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管理使用。 该建筑所在地原为宋代魏了翁所创鹤山书院(元代迁建于此),明代改书院为衙署,宣德五年(1430年)设应天巡抚,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设江苏巡抚,均常驻苏州。明清两代在此办公的历任巡抚共215人,著名者如海瑞、林则徐、汤斌、梁章钜、宋荦、陶澍等。辛亥革命时巡抚程德全在此宣布江苏省脱离清廷独立,并将其改作中华民国军政府江苏都督府。2005年7月至2006年3月曾进行保护性抢修。.

新!!: 江苏巡抚和江苏巡抚衙门旧址 · 查看更多 »

江苏咨议局

江苏咨议局是1909年至1912年间在江苏省设立的咨议局。.

新!!: 江苏巡抚和江苏咨议局 · 查看更多 »

江苏省

江苏,简称苏,是現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东地区的一省,省名为江宁(南京)和苏州的合称,省会为南京市。江苏省地跨长江、淮河南北。 江苏可分為苏南、苏中、苏北三個區域,也可划分为江南、江淮、淮北三个区域,這三個區域在文化、地理、经济各方面都呈现其獨特性。东吴以来,历东晋、南朝、隋、唐、南唐、北宋、南宋,江苏地区经济文化一直比较繁荣,拥有1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明朝中后期、清中期,分别达到巅峰。1927年,当时亚洲最大的城市上海和中华民国首都南京先后设立特别市而脱离江苏省,江苏的地位有所下降。改革开放以后,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迅速。 該省人类发展指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均居中国(大陆)省级行政区第四位,地区生产总值則居全国第二位、世界第六位。江苏与上海、浙江省、安徽省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

新!!: 江苏巡抚和江苏省 · 查看更多 »

江淮省

江淮省(光绪三十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至三十一年三月十七日,1905年1月27日至4月21日),是清朝末期1905年初清政府从江苏省析置江南江淮揚徐海通等處承宣布政使司(江宁布政使司)辖境短暂设立的一个中国一级行政区省份;同年旋废,所辖行政区域并回江苏省。.

新!!: 江苏巡抚和江淮省 · 查看更多 »

汪日章 (清朝)

汪日章,浙江钱塘人,清朝政治人物。举人出身。 嘉庆十年六月初八,由江苏布政使升任廣西巡撫。嘉庆十一年八月十六(1806年9月27日),调任江苏巡抚。.

新!!: 江苏巡抚和汪日章 (清朝) · 查看更多 »

清河县 (江苏省)

清河县是清代以前江苏省的一个旧县名。 南宋咸淳九年(1273年)以泗州清河口(泗水口)设立清河军(属淮南路),下辖清河县,县境完全位于淮河以北。元朝至元十五年(1278年),废清河军为县,属淮安路管辖。泰定(1324年—1328年)年间,清河县城被黄河冲毁,于是徙治淮河以南的淮阴县故城,因此县境达到淮河以南。 明、清时期,清河县均属于淮安府管辖。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清河县城再次被黄河冲毁,于是江苏巡抚奏请朝廷,割山阳县重镇、河道总督驻地清江浦为清河新县城。1914年,因为与直隶省清河县同名,改名为淮阴县(今淮安市淮阴区)。.

新!!: 江苏巡抚和清河县 (江苏省) · 查看更多 »

朱理

朱理(),字燮臣,號靜齋,安徽省寧國府涇縣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新!!: 江苏巡抚和朱理 · 查看更多 »

朱葆诚

朱葆诚(),男,字一之,江苏昆山玉山镇人。中国清朝至中华民国时期军事将领。.

新!!: 江苏巡抚和朱葆诚 · 查看更多 »

惠徵

惠徵(),叶赫那拉氏德宗本纪一.见:赵尔巽等.清史稿,1928,满洲镶蓝旗人,清朝官员、外戚,慈禧太后之父。冯其利,那根正先世考查,北京档案史料2005年第二期.

新!!: 江苏巡抚和惠徵 · 查看更多 »

浙江巡抚

浙江巡抚,是明清时期中国浙江省的巡抚。明朝稱為巡撫浙江等處地方兼提督軍務。.

新!!: 江苏巡抚和浙江巡抚 · 查看更多 »

慈善

慈善是一種善良意願的社會活動,可能包含布施、救濟貧苦、動物保護甚至環境保護等。 慈善關係「施予者」和「受施者」。在社會上,不問物質回報地,給予有需要的社群幫助、贊助等。是促進人類福利進步的利他關懷,通常透過捐贈金錢、資產或工作活動,由教育或醫療機構捐贈予有需求的人,或公益協助其他社會需求。 中國的慈善最主要的莫過於布施,尤其是饑荒或戰亂時的布施食物,《礼记·檀弓》記載有“嗟来之食”的典故,黔敖所主持的就是一種慈善事業。清朝康熙年間,大學士李光地在饑荒時,设置粥厂煮粥散给饑民吃。江苏巡抚张伯行倡导“担粥法”。陆世仪在《劝施米汤约》文中提出施米汤法,就是家里做饭时,多放点水,把米汤舀出来,再放點雜糧,施舍给没有饭吃的人。光绪中九年(1883)水灾,顺天府尹周家楣奏准在各乡镇及京城六门外设立粥厂。.

新!!: 江苏巡抚和慈善 · 查看更多 »

慕姓

慕姓是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329位。在现代他是极罕见的姓氏。.

新!!: 江苏巡抚和慕姓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