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汉景帝

指数 汉景帝

汉景帝刘启(),为西漢第六位皇帝(前157年7月14日—前141年3月9日在位),在位16年,享年48岁,其正式諡號為「孝景皇帝」,後世省略「孝」字稱「漢景帝」,景帝後元三年正月甲子(前141年3月9日)崩于未央宮,二月癸酉(3月18日)葬于阳陵(今陕西高陵县西南)。为汉文帝刘恒長子,母竇皇后。他在位期间,主要是削诸侯封地,平定七国之乱,巩固中央集权,勤俭治国,发展生产,他统治时期和他父亲文帝统治时期合称文景之治。景帝以后所有西汉皇帝,新莽时期的更始帝刘玄、所有东汉皇帝,以及三国时蜀汉皇帝刘备、刘禅,都是汉景帝后裔。.

448 关系: 劉偃 (平干王)劉卬劉外劉子張劉寄劉將閭劉不周劉平劉平 (真定王)劉乘劉建德劉德劉德 (河間王)劉利劉商劉商 (泗水王)劉光 (魯王)劉勝 (中山王)劉勃劉勃 (常山王)劉回劉禮劉章劉端 (西漢)劉縯劉焉 (益州牧)劉熊渠劉發劉非劉餘劉髆劉貞 (陸城侯)劉買 (舂陵侯)劉越 (廣川王)劉齊 (廣川王)劉辟光劉辯劉舜劉閎劉閼于劉良 (趙王)劉楊劉榮 (臨江王)劉欽 (南頓縣令)劉武 (梁王)劉歙劉濞劉昌 (中山王)劉昌 (趙王)劉海陽...劉敞 (舂陵侯)劉慶劉景先历城区历代古人像赞历代帝王庙博山炉十三經注疏卢他之卫媪卫子夫卫尉卫绾南宮公主南越国南郡南朝將作大匠、大匠卿列表區姓古文觀止史記人物列表史记右北平郡司馬相如司馬遷启封县启母阙吳國 (漢朝)吴著墓合阳县夏侯玄夏朝夏朝君主列表大司農大理寺大理評事大风歌 (电视剧)大鴻臚大長秋大汉天子太子妃太常太皇太后太祝外戚奉化区奉化縣奉新县姜广涛娄县 (江苏古县份)子虚赋孝武陈皇后孝文竇皇后孝景皇后孝景王皇后孝景薄皇后孔子世家大宗世系孔融孔鲋实事求是宫刑安內攘外寧成審食其封建制度 (中國)山陽郡岑邁上郡上郡之战丞相丁宽帝王紀年中山郡中國后妃中國君主陵墓列表中國皇儲列表中元中国历史中国历代盛世中国叛乱列表中国君主列表中国君主母系列表中国太子配偶列表中国一级行政区中国和亲女性列表中国先秦发明列表中国皇太后列表中国皇帝中国皇帝寿命列表中国皇帝登基年龄列表中国疆域史中国行政区划中華五千年东平国东亚史东瓯国东汉东汉行政区划七国之乱三辅三茅真君九卿平原郡平陽公主 (漢景帝之女)乘氏县废后康王二十等爵五经博士五陵今文经仁宣之治廣陵郡廷尉任丘市任横伍博民张释之张苍张敖張坐張歐开封市开阳县 (西汉)微子後元俞侯国俠客信都郡匈奴历史匈奴单于列表北大漢簡北地郡刘去刘偃刘备刘嫖刘定 (山阳王)刘宪刘寿 (齐王)刘富 (西汉)刘不识刘庆 (六安王)刘弘 (消歧义)刘彭祖刘彭离刘喜 (代王)刘兴 (北海王)刘元 (平干王)刘端刘顺 (东汉)刘驹刘让 (临邑侯)刘贞刘贤 (吴国太子)刘贤 (菑川王)刘贺刘越刘进刘赐 (衡山王)刘雄 (范县县令)刘林 (东汉)刘据刘殷刘毓滨刘戊刘明 (济川王)刘文 (广川王)嵊州市周丘周亚夫周仁周仁 (漢朝)周勃周陽由储君储君配偶唐姬唐兒冯唐 (汉朝)冯毋择军臣单于內史 (官制)內史 (秦漢行政區)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八里安福宮公孫昆邪公孙诡公主 (東亞)公羊姓六博兰山区光武中興削藩政策前136年前140年代前141年前147年前150年前150年代前151年前153年前154年前156年前173年前188年前2世纪前66年前元剧孟四川省皇太子妃皇女石奋石室中学石建石美人 (刘邦)石慶王仲王信 (西漢)王兒姁王遂 (汉朝)王贺王恬啟灌夫礼记祿星秦漢君主諸子女列表秦漢皇后及妃嬪列表程姬程不识窦婴窦广国窦建章丘区籍姓经学羊胜美人心計田叔田禄伯田蚡申屠嘉焦晃白馬之盟隆虑公主 (西汉)韩婴韩安国莊遵避讳道家荆州城墙荆州历史菑川國项羽十八诸侯列表项襄须昌侯国衛文公袁盎西安市西汉西汉行政区划西漢太尉、大司馬列表西漢奉常、太常列表西漢丞相、相國、大司徒列表西漢御史大夫與大司空列表西漢經學傳承列表西漢郎中令、光祿勳列表西漢藩王列表馮敬 (西漢)馆陶公主許負騶寅马邑之谋諸侯相魯恭王诛吕安刘豫章郡財神貢姓鳳凰山漢墓簡牘賈夫人資治通鑑人物列表趙婕妤趙食其黃老治術黄老道齊郡轅固生蜀汉郡尉胡毋生胶东国胶东郡胶西王都尉都昌县 (西汉)郅都舞獅舒城县阳陵赵佗赵周 (汉朝)薄姬邯郸历史邯鄲郡鄧公鄧通鄭當時臧姓臧兒臧荼臨江國金王孫长沙国长沙郡酈寄鉅鹿郡雨水老子 (書)耏申陳郡陶青陈蟜陇西郡柳侯国推恩令捐納李广李蔡李息李沮東萊郡東海郡栗姬栗姓楊士奇樊噲歐姓殷浩毋盐氏永城市江都县江都区汝南郡汲黯汴梁汉宣帝汉书汉光武帝汉节汉阳陵汉邯郸故城汉武大帝汉武帝汉武帝 (电视剧)汉武帝币制改革汉武故事汉朝汉朝宗正、宗伯列表汉朝皇帝世系图汉朝纪年汉昭帝汉文帝河南郡河間郡沛郡泸州市消滅異姓王游姓清河崔氏漠北之战漢唐盛世漢武盛世漢朝公主列表漢朝經濟漢朝行政區劃漢書人物列表濟南郡濟陰郡會稽郡惊蛰成都市春秋 (书)昌邑县 (秦朝)新市縣 (河北)文翁文景之治應奉曲阜市更始帝曹奇曹時晁错景帝智囊23年 扩展索引 (398 更多) »

劉偃 (平干王)

劉偃,西漢皇族,平干頃王。他的父親是漢景帝的第八子趙敬肅王劉彭祖,漢景帝的孫子。 漢武帝以親弟之親子的原故,於征和二年(前91年)九月他封平干王。劉偃繼位11年,於始元六年(前81年)去世,由其子劉元繼任平干王。.

新!!: 汉景帝和劉偃 (平干王) · 查看更多 »

劉卬

劉卬(卬音昂)(?—西元前154年),西漢齊悼惠王劉肥諸子之一.

新!!: 汉景帝和劉卬 · 查看更多 »

劉外

劉外,是汉朝宗室,汉景帝的儿子长沙定王刘发的孙子,汉光武帝刘秀的曾祖父。父亲是舂陵節侯劉買,舂陵侯的爵位由他哥哥劉熊渠继承,他担任实职官鬱林(今广西玉林)太守,生子劉回,劉回生子劉欽。劉欽就是刘秀的父亲。.

新!!: 汉景帝和劉外 · 查看更多 »

劉子張

劉子張,是汉朝宗室,汉景帝的儿子长沙定王刘发的玄孙,舂陵節侯劉買的曾孙,舂陵戴侯劉熊渠的孙子,苍梧太守劉利的儿子。更始帝刘玄的父亲。刘玄的弟弟为人所杀,刘玄结交门客欲报仇。门客犯法,刘玄到平林躲官司。官吏把劉子張逮捕了。刘玄诈死,派人回舂陵报丧,官吏才把劉子張放了,刘玄因此逃匿。.

新!!: 汉景帝和劉子張 · 查看更多 »

劉寄

劉寄(),漢景帝劉啟子,諡為膠東康王。.

新!!: 汉景帝和劉寄 · 查看更多 »

劉將閭

劉將閭,汉朝宗室,西汉齐孝王,在位十年。 其父齐悼惠王刘肥是汉高帝刘邦的长子,开始刘将闾被封为杨虚侯。前165年,其侄齐文王刘则死后,无后。前164年,汉文帝命刘将闾袭位。 前154年,七国之乱爆发,他的兄弟膠西王劉卬、膠東王劉雄渠、菑川王劉賢、濟南王劉辟光都参与叛乱,围攻刘将闾的国都临淄。刘将闾雖然堅守,但有所动摇,与叛乱的兄弟们通使交流。但后来听说朝廷太尉周亚夫已平定吴楚,所以一直没有参加叛乱,還是守城。事后,害怕朝廷追究自己與叛王們連繫的罪過,自鴆而卒。 汉景帝依然赞赏齐王坚守的功劳,谥号孝,命他的儿子刘寿嗣位。.

新!!: 汉景帝和劉將閭 · 查看更多 »

劉不周

刘不害(),又做劉不周,汉景帝孙,河间献王刘德之子。公元前129年,刘德去世,刘不害继承王位,在位四年卒,谥曰共,世稱河間共王。;后代.

新!!: 汉景帝和劉不周 · 查看更多 »

劉平

劉平可以是下列人物:.

新!!: 汉景帝和劉平 · 查看更多 »

劉平 (真定王)

刘平(),西汉宗室,即真定顷王。汉景帝孙,常山宪王刘舜庶子。 刘平之母为刘舜幸姬,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常山王刘勃被废后一个多月,武帝哀其灭国,复封他三万户,为真定王。在位二十五年於征和三年(前90年)病故,他的儿子真定烈王刘偃嗣位。刘偃在位十八年,本始三年(前71年)刘偃的儿子真定孝王刘申嗣位。刘申在位三十三年,建昭元年(前38年)刘申的儿子真定安王刘雍嗣位。在位十六年,阳朔三年(前22年)刘雍的儿子真定共王刘普嗣位。在位十五年,绥和二年(前7年)刘普的儿子真定王刘杨嗣位。王莽篡位,贬劉楊为公,次年,废除。劉楊弟弟临邑侯刘让、妹妹郭主是郭圣通的母亲。.

新!!: 汉景帝和劉平 (真定王) · 查看更多 »

劉乘

劉乘(),西漢孝景帝劉啟13子,諡為清河哀王。.

新!!: 汉景帝和劉乘 · 查看更多 »

劉建德

刘建德(),即长沙剌王。代孝王汉景帝玄孙,长沙定王刘发曾孙,长沙戴王刘庸之孙,西汉宗室,。 其父长沙顷王刘附朐在位十七年,驾薨。刘建德於汉昭帝始元四年(前83年)继承长沙王位。汉宣帝时,刘建德外出狩猎时纵火烧毁民宅九十六家,杀死二人。又因为私怨,指使人诬告内史犯有弃市之罪。有司经过审问查清事实后,上报汉宣帝。汉宣帝批准有司审判,夺刘建德八个县的封邑,长沙国中尉因失职也被罢免。刘建德在位三十四年於甘露四年(前50年)去世,其子炀王刘旦嗣位,在位二年,无后。刘建德另一个儿子刘宗继承长沙王位。.

新!!: 汉景帝和劉建德 · 查看更多 »

劉德

劉德可以是下列人物:.

新!!: 汉景帝和劉德 · 查看更多 »

劉德 (河間王)

劉德,西漢宗室,封河間(今河北河间市一带)王,谥献,是為河间献王。 漢景帝第三子,栗姬第二子。景帝前元二年(前155年3月)受封为河间王,国都乐成(今献县境内)。刘德修学好古,人稱宗室之賢,“广求天下善书”,曾從民間古蹟舊宅,找尋到一些古文經,大力推廣儒术,立《毛诗》、《左传》博士,聘毛苌为博士。 唐代詩人,《楓橋夜泊》作者張繼,稱刘德「漢家宗室獨稱賢,遺事閑中見舊編。.

新!!: 汉景帝和劉德 (河間王) · 查看更多 »

劉利

劉利,是汉朝宗室,汉景帝的儿子长沙定王刘发的曾孙,舂陵節侯劉買的孙子,舂陵戴侯劉熊渠的儿子。父亲是舂陵侯的爵位由他哥哥劉仁继承,他担任实职官苍梧(今广西苍梧)太守,生子劉子張,劉子張就是更始帝刘玄的父亲。劉利至少还有两个孙子刘显和刘赐。.

新!!: 汉景帝和劉利 · 查看更多 »

劉商

劉商可以是下列人物:.

新!!: 汉景帝和劉商 · 查看更多 »

劉商 (泗水王)

刘商(),西汉宗室,即泗水思王。汉景帝孙,常山宪王刘舜少子。 刘商之母为刘舜幸姬,汉武帝元鼎二年(前115年),汉武帝封刘商三万户,为泗水王。次年,常山王刘勃因罪被废,常山国除。刘商在位十二年於太初元年(前104年)病故,他的儿子泗水哀王刘安世嗣位。刘安世在位一年,太初三年(前102年)刘商的儿子泗水戴王刘贺嗣位。刘贺在位二十年,元凤元年(前80年)刘贺的儿子泗水勤王刘综嗣位。在位三十九年,永光三年(前41年)刘综的儿子泗水戾王刘骏嗣位。在位三十一年,元延三年(前10年)刘骏的儿子泗水王刘靖嗣位。王莽篡位,贬刘靖为公,次年,废除泗水国。.

新!!: 汉景帝和劉商 (泗水王) · 查看更多 »

劉光 (魯王)

刘光(),西汉宗室,即鲁安王。汉景帝孙,鲁恭王劉餘之子。 汉武帝元朔元年(前128年)刘光嗣位。开始喜欢音乐车马,晚年嗜财贪啬,惟恐不足于财。在位四十年於征和四年(前89年)病故,他的儿子鲁孝王刘庆忌嗣位。刘庆忌在位三十七年,汉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刘庆忌的儿子鲁頃王刘封嗣位。刘封在位二十八年,汉成帝阳朔二年(前23年)刘封的儿子鲁文王劉晙嗣位。劉晙在位十九年,无子,弟弟刘闵於汉哀帝建平三年(前4年)嗣位。王莽篡位,贬刘闵为公,次年,封列侯,赐姓王。.

新!!: 汉景帝和劉光 (魯王) · 查看更多 »

劉勝 (中山王)

劉勝(),漢景帝第九子。生母賈夫人,同母兄趙敬肃王劉彭祖,漢武帝的異母兄,封中山王,谥号靖,即中山靖王。.

新!!: 汉景帝和劉勝 (中山王) · 查看更多 »

劉勃

刘勃可以指:.

新!!: 汉景帝和劉勃 · 查看更多 »

劉勃 (常山王)

刘勃,西汉宗室,封常山王。汉景帝孙,常山宪王刘舜之子。 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刘勃嗣位常山王。刘舜很多宠姬,他的母亲王后无宠。刘舜病死,刘勃与母亲不侍奉灵柩。他又在父丧时私奸博戏,被他的庶兄刘棁告发,所以即位数月就被汉武帝废黜,全家迁徙房陵,常山国除。刘勃被废后一个多月,武帝哀其灭国,复封刘勃的弟弟劉平三万户,为真定王。.

新!!: 汉景帝和劉勃 (常山王) · 查看更多 »

劉回

劉回,是汉朝宗室,汉景帝的儿子长沙定王刘发的曾孙,汉光武帝刘秀的祖父。在西汉末年担任鉅鹿(今河北巨鹿)都尉,生子劉欽、劉良。劉欽就是刘秀的父亲。.

新!!: 汉景帝和劉回 · 查看更多 »

劉禮

刘礼,汉朝宗室,西汉楚王。 其父楚元王刘交是汉高祖刘邦的弟弟。他开始在朝廷做宗正,封平陆侯。前154年,其侄刘戊与吴王刘濞等掀起七国之乱,被汉景帝平定,刘戊自杀。汉景帝命刘礼继楚王位。一共在位三年。前151年,刘礼去世,谥号文,他儿子刘道嗣位。 史記載劉禮曾出現於【細柳營】的典故。.

新!!: 汉景帝和劉禮 · 查看更多 »

劉章

劉章,可以指:.

新!!: 汉景帝和劉章 · 查看更多 »

劉端 (西漢)

膠西於王劉端(),漢景帝之子,周亞夫平定七國之亂後,封膠西王。史載劉端“為人賊戾,又陽痿,一近婦人,病數月,有所愛幸少年,以為郎。郎与后宮亂,端禽滅之,及殺其子女”。谥号於。死后因无子,国除。.

新!!: 汉景帝和劉端 (西漢) · 查看更多 »

劉縯

劉縯(讀作「引」或「演」,),字伯升,南阳郡蔡阳县(今湖北省枣阳市西南)人,漢朝宗室,漢景帝後裔,遠祖長沙王劉發,父刘钦為縣令,母樊娴都。弟為漢光武帝劉秀,追封齊武王。.

新!!: 汉景帝和劉縯 · 查看更多 »

劉焉 (益州牧)

劉焉(),字君郎(《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云当字君朗),江夏竟陵(今湖北省潜江市)人,東漢末年割据军阀之一,官至陽城侯益州牧。他以州牧身份建立的割据势力为三国时代最早的一批,同时是持续时间较长的,直到214年其子刘璋向刘备投降才终结。.

新!!: 汉景帝和劉焉 (益州牧) · 查看更多 »

劉熊渠

劉熊渠(?-前66年),是汉朝宗室,汉景帝的儿子长沙定王刘发的孙子。父亲是舂陵節侯劉買,元狩三年(前120年)他承袭舂陵侯的爵位。在位55年(漢書王子侯表作56年,但據前後任即位年代計算,只有55年。),他死后,谥号戴,舂陵侯的爵位由长子劉仁继承。他的庶子蒼梧太守劉利是更始帝刘玄的祖父。他的弟弟鬱林太守劉外是汉光武帝刘秀的曾祖父。.

新!!: 汉景帝和劉熊渠 · 查看更多 »

劉發

劉發,漢景帝劉啟六子,諡為長沙定王,東漢皇帝的直系祖先。.

新!!: 汉景帝和劉發 · 查看更多 »

劉非

江都易王劉非(),是漢景帝與程姬的兒子,亦是後來的漢武帝的同父異母兄弟,程姬有三子劉餘、劉非、劉端,他是第二子。汉景帝前二年(前155年)立为汝南王。七国之乱后,改封为江都王。劉非的兒子劉建後來被繼承了江都王的爵位,而且生了後來遠嫁烏孫的細君公主。 劉非不單是漢朝少數得以善終的諸侯,他的陵墓位於今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在西漢時代的規模非常大,實屬罕見。這反映了當時西漢的社會已經很富裕穩定,與文景之前的殺戮連連大大不同。.

新!!: 汉景帝和劉非 · 查看更多 »

劉餘

劉餘,漢朝宗室,漢景帝之子,封魯王,諡號恭,一作共,是為魯恭王或魯共王。是漢末諸侯荊州牧劉表和益州牧劉焉的祖先。.

新!!: 汉景帝和劉餘 · 查看更多 »

劉髆

刘髆(),音「博」,西汉诸侯王,汉武帝第五子,李夫人所生。.

新!!: 汉景帝和劉髆 · 查看更多 »

劉貞 (陸城侯)

劉貞(),一名真《华阳国志校注·卷六·刘先主志》:“贞”,廖本作“真”。据《汉书·王子侯表》,刘胜子刘贞于武帝元朔二年封涿郡陆成县侯(陆成县后还属中山国,见《汉书·地理志》)元鼎五年免。本书及《蜀志·先主传》,元朔二年误为元狩六年,涿郡误为涿县,陆成(县)侯误为陆城亭侯,皆当据《汉书》补正。,汉朝宗室,漢景帝刘启之孫,中山靖王劉勝的儿子。一说为蜀漢皇帝劉備的直系先祖。 元朔二年六月甲午(前127年),汉武帝封刘贞为陆城侯,封地位于涿郡。十五年后的元鼎五年八月(前112年),汉武帝在宗庙中会见诸侯,刘贞因为奉献的助祭黄金缺斤少两,成色不足,被免去爵位,封国撤销,刘贞于是就在涿郡安家。 《汉书·卷十五上·王子侯表第三上》:六月甲午封,十五年,元鼎五年,坐酎金免。 《水经注·卷十一》:又东北,迳博陵县故城南,即古陆成,汉武帝元朔二年,封中山靖王子刘贞为侯国者也。 《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二·先主传第二》:胜子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 《史记·卷三十·平准书第八》:至酎,少府省金,而列侯坐酎金失侯者百馀人。 《史记集解·卷三十·平准书第八》:集解如淳曰:“汉仪注王子为侯,侯岁以户口酎黄金於汉庙,皇帝临受献金以助祭。大祀日饮酎,饮酎受金。金少不如斤两,色恶,王削县,侯免国。” 《华阳国志·卷六·刘先主志》:先主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後也。胜子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因家焉。 《汉书注· 卷五·景帝纪第五》:至武帝時,因八月甞酎會諸侯廟中,出金助祭,所謂酎金也。 《汉书辨疑· 卷四·王子侯表上》;中山县地理志作陆成,古字通。史记作陘城,误。蜀志:先主讳备,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后也。胜子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案亭侯至建武时始有,蜀志衍亭字,遂与此不合,以陆城为涿县亦误。 《汉书补注·卷十五上·王子侯表第三上》:钱大昭曰:蜀志“中山靖王子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案,亭侯至建武时始有。蜀志衍亭字,封年、涿县并误。 《三国志考证·卷六·蜀书》:前汉无乡亭之封,考汉书王子侯表,贞封陆城侯,无亭字。地理志:陆成,中山国县名,贞为中山靖王之后,故封中山国之陆成县侯,成字无土旁。王子侯表陆成侯下注涿字,亦误。” 《三国志考证·卷六·蜀书》:失侯在元鼎五年,始当家陆成,侯徙涿耳。 《三国志集解·卷三十二·蜀书二·先主传第二》官本考证陈浩曰:“汉书王子侯表陆城侯贞元朔二年六月甲午封,元鼎五年坐酎金免。此云元狩六年,恐误。” 《义门读书记·第二十七卷·三国志·蜀志》:元朔二年封,十五年元鼎五年免,盖以始封之明年为元年也。此云元狩六年,少十年矣。恐误。 《三国志注证遗·卷三》:胜子贞,华阳国志作真。寿昌案:汉书王子侯表作贞,与此同,惟表称元朔元年六月甲午封,元鼎五年坐酎金免,此作元狩恐误,当汉武时以酎金 失侯者皆系元鼎五年事。.

新!!: 汉景帝和劉貞 (陸城侯) · 查看更多 »

劉買 (舂陵侯)

劉買(?-前121年),是汉朝宗室,长沙定王刘发的儿子,汉景帝的孙子,东汉光武帝刘秀的高祖父。长沙王的爵位由他哥哥刘庸继承,元朔五年(前124年)六月他被封为舂陵侯。在位4年,他死后,谥号节。他的儿子劉熊渠继承舂陵侯之位,劉熊渠是更始帝刘玄的曾祖父;另一个儿子郁林太守劉外即是汉光武帝刘秀的曾祖父。.

新!!: 汉景帝和劉買 (舂陵侯) · 查看更多 »

劉越 (廣川王)

劉越(),漢景帝劉啟子,母王夫人,汉武帝兄。.

新!!: 汉景帝和劉越 (廣川王) · 查看更多 »

劉齊 (廣川王)

劉齊(),西漢第二任廣川王,廣川惠王劉越之子,漢景帝之孫。死後諡為廣川繆王。.

新!!: 汉景帝和劉齊 (廣川王) · 查看更多 »

劉辟光

劉辟光(?),漢高祖庶長子齊悼惠王劉肥的兒子之一。漢文帝十六年受封濟南王。 漢景帝十一年,參加七國之亂相約吳、楚二國謀反,他們以「誅晁錯,清君側」為藉口叛變,欲奪景帝皇位,景帝在眾臣的壓迫下被迫殺了晁錯,而七國之亂並沒有因此而停止,吳王還自立為帝。景帝無可奈何,只得派太尉周亞夫、大將軍竇嬰率軍鎮壓,濟南王劉辟光兵敗被殺,將濟南納為郡,入於中央。用了三個月的時間,終於平定了七國之亂。.

新!!: 汉景帝和劉辟光 · 查看更多 »

劉辯

劉辯(熹平五年至初平元年正月十二癸丑日,即),中國汉朝皇帝(光熹元年四月十三戊午日至昭宁元年九月初一甲戌日,即公元189年5月15日-189年9月28日在位)。他是东汉王朝第十三位、亦即倒数第二位皇帝,是汉灵帝劉宏与皇后何氏的独生兒子,即是嫡长子。 刘辩在灵帝驾崩后继位为帝,由于年幼,实权掌握在临朝称制的母亲何太后和母舅大将军何进手中。少帝在位时期,东汉政权已经名存实亡,他即位后不久即遭遇以何进为首的外戚集团和以十常侍为首的内廷宦官集团这两大敌对政治集团的火并,被迫出宫,回宫后又受制于以“勤王”为名进京的西北军阀董卓,之後被废为弘农王,成为东汉唯一被废黜的皇帝,其同父异母弟陈留王刘协继位为帝,是为汉献帝。被废黜一年之后,刘辩在董卓胁迫下自尽,时年仅十五岁,其弟献帝追谥他为怀王。 中国古代的史书中称刘辩为皇子辩、少帝和弘农王等,但因为刘辩在位不逾年,一般不把他看作是汉朝正统的皇帝,不单独为他撰写专属于帝王的傳記(即本紀),不过现代史学界也有观点承认他是汉朝皇帝。.

新!!: 汉景帝和劉辯 · 查看更多 »

劉舜

劉舜(),西漢孝景帝劉啟14子,母親為王兒姁,大姨是王皇后。諡為常山憲王。.

新!!: 汉景帝和劉舜 · 查看更多 »

劉閎

怀王刘闳,汉武帝第二子,生母王夫人。元狩六年(前117年)四月二十八日,汉武帝立他为齐王。 册文曰:“惟元狩六年四月乙巳,皇帝使御史大夫张汤庙立子闳为齐王,曰:‘乌呼!小子闳,受兹青社。朕承天序,惟稽古,建尔国家,封于东土,世为汉籓辅。乌呼!念哉,共朕之诏。惟命于不常,人之好德,克明显光;义之不图,俾君子怠。悉尔心,允执其中,天禄永终;厥有愆不臧,乃凶于乃国,而害于尔躬。呜呼!保国乂民,可不敬与!王其戒之!” 刘闳的母亲王夫人被汉武帝宠幸,汉武帝也很喜欢刘闳。刘闳做齐王八年,元封元年(前110年),薨逝,谥号怀,无子,国除。.

新!!: 汉景帝和劉閎 · 查看更多 »

劉閼于

劉閼于,西汉诸侯王。《汉书》作劉閼。 漢景帝第四子,栗姬第三子。景帝前元二年(前155年)受封为临江(后来的南郡)王,国都江陵(今湖北荆州一带)。三年(前154年),病死无子,国除为郡。死后谥号哀,習称“临江哀王”。.

新!!: 汉景帝和劉閼于 · 查看更多 »

劉良 (趙王)

赵孝王刘良(),字次伯,谥号孝。汉荆州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是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叔父,东汉时先后封广阳王、赵王。《后汉书·四宗室四王三侯列传第四》 赵孝王良字次伯,光武之叔父也。平帝时举孝廉,为萧令。光武兄弟少孤,良抚循甚笃。及光武起兵,以事告,良大怒,曰:「汝与伯升志操不同,今家欲危亡,而反共谋如是!」既而不得已,从军至小长安,汉兵大败,良妻及二子皆被害。更始立,以良为国三老,从入关。更始败。良闻光武即位,乃亡奔洛阳。建武二年,封良为广阳王。五年,徙为赵王,始就国。十三年,降为赵公。频岁来朝。十七年,薨于京师。凡六十六年。子节王栩嗣。建武三十年,封栩二子为乡侯。建初二年,复封栩十子为亭侯。.

新!!: 汉景帝和劉良 (趙王) · 查看更多 »

劉楊

劉楊,中国新朝末年东汉初期政治人物。真定王。新末後漢初群雄之一,汉景帝七代孫。父真定共王劉普、弟臨邑侯劉让、从兄劉細、子劉得。劉楊是汉光武帝劉秀皇后郭聖通的舅舅、光武帝的将軍耿純是他的本家外甥。《漢書》諸侯王表第二、《後漢書》光武帝紀作劉楊,《後漢書》劉植传・耿純传作劉揚。.

新!!: 汉景帝和劉楊 · 查看更多 »

劉榮 (臨江王)

臨江閔王劉榮(),是漢景帝長子,母為栗姬。刘荣曾被立为太子,后又被废,封为临江王。.

新!!: 汉景帝和劉榮 (臨江王) · 查看更多 »

劉欽 (南頓縣令)

劉欽(),南陽郡蔡陽(今湖北省棗陽市西南)人,是汉朝宗室,汉景帝的儿子长沙定王刘发的玄孙,汉光武帝刘秀的父亲。在西汉末年担任南顿(今河南项城)县令,娶樊重之女樊娴都,生刘縯、刘仲、刘秀。公元3年劉欽去世,当时刘秀才九岁,被叔父刘良抚养。.

新!!: 汉景帝和劉欽 (南頓縣令) · 查看更多 »

劉武 (梁王)

刘武(),西汉时期的貴族,與馆陶公主、汉景帝同為窦太后所出,汉文帝嫡次子,汉武帝叔父。.

新!!: 汉景帝和劉武 (梁王) · 查看更多 »

劉歙

刘歙(),字经孙,汉荆州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为刘汉宗室,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族父,东汉建立后获封泗水王。《后汉书·卷四十四·宗室四王三侯列传第四》泗水王歙字经孙,光武族父也。歙子终,与光武少相亲爱。汉兵起,始及唐子,终诱杀湖阳尉。更始立,歙从入关,封为元氏王,终为侍中。更始败,歙、终东奔洛阳。建武二年,立歙为泗水王,终为淄川王。十年,歙薨,封小子燀为堂溪侯,奉歙后。终居丧思慕,哭泣二十余日,亦薨。封长子柱为邔侯,以奉终祀,又封终子凤曲阳侯。.

新!!: 汉景帝和劉歙 · 查看更多 »

劉濞

劉濞(濞,注音ㄆ一ˋ,拼音pì;),沛郡丰邑(今徐州丰县)人,漢高帝劉邦之侄,劉邦兄長劉喜之長子。因为参与平定英布叛乱有功,被劉邦封為吳王,在位42年。漢景帝時,發動七國之亂謀反,兵敗后被东瓯国人杀死。.

新!!: 汉景帝和劉濞 · 查看更多 »

劉昌 (中山王)

劉昌,西漢時期第二代中山王。 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長子,汉景帝之孫,生母不詳,由於是長子因而被封為中山王世子。前113年,父亲劉勝過世後繼任中山王,在位期間雖好聲色但也無明顯政績過錯,死後被上諡號哀。 子刘昆侈嗣王。.

新!!: 汉景帝和劉昌 (中山王) · 查看更多 »

劉昌 (趙王)

劉昌(),西汉宗室,即赵顷王。汉景帝孙,赵敬肃王刘彭祖之子。 劉昌开始为武始侯,因刘彭祖的原太子刘丹与其妹及姊奸乱,杀人攻剽,被汉武帝下令废黜。刘彭祖死後,汉武帝以劉昌为人无咎无誉,征和元年(前92年),遣使立他为赵王。劉昌在位十九年於汉昭帝元平元年(前74年)病故,他的儿子赵怀王刘尊嗣位。刘尊在位五年,汉宣帝地节三年(前67年)刘昌的儿子赵哀王刘高嗣位。刘高在位四个月,元康元年(前65年)刘高的儿子赵共王刘充嗣位。在位五十六年,汉成帝元延三年(前10年)刘充的儿子赵王刘隐嗣位。王莽篡位,贬刘隐为公,次年,废除赵国。.

新!!: 汉景帝和劉昌 (趙王) · 查看更多 »

劉海陽

刘海阳,西汉宗室,一作刘汝阳。汉景帝玄孙,广川惠王刘越曾孙,广川惠王刘齐之孙,广川戴王刘文之子。 汉宣帝元康二年(前64年)刘汝阳嗣位,在位十五年。刘海阳在室内墙壁上做男女淫秽图画,置酒请诸父姊妹饮酒观画。刘海阳与弟弟刘调等谋杀一家三口人。他的妹妹嫁与别人为妻,而刘海阳却强迫她与自己的幸臣通奸。甘露四年(前50年)有司认定他犯有贼杀不辜、禽兽行,劾举治罪。朝廷废黜了他的广川王位,责令迁徙到房陵居住,废除广川国。元始二年(2年)汉平帝以刘文的儿子刘榆嗣位,改封广德王。.

新!!: 汉景帝和劉海陽 · 查看更多 »

劉敞 (舂陵侯)

舂陵侯刘敞,中国西汉末年人物,汉景帝皇子长沙定王刘发玄孙。.

新!!: 汉景帝和劉敞 (舂陵侯) · 查看更多 »

劉慶

刘庆可以指:.

新!!: 汉景帝和劉慶 · 查看更多 »

劉景先

劉景先(),本名劉齊賢,唐朝官员,在唐高宗晚年和武后(武则天)为唐中宗、唐睿宗摄政期间担任宰相。684年,他为被指谋反的宰相裴炎辩护,得罪武后,被捕遭贬。689年,他再次被捕,自缢而亡。《旧唐书》卷八十一·列传第三十一《新唐书》卷一百零六.

新!!: 汉景帝和劉景先 · 查看更多 »

历城区

历城区是中国山东省济南市的一个市辖区。总面积为1298.57平方公里,2012年人口超过112万,辖13个街道6个镇。2012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69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8.0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97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653元。.

新!!: 汉景帝和历城区 · 查看更多 »

历代古人像赞

《历代古人像赞》是一部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刊刻的赞颂中国历代古人的书籍,书中收录自伏羲至黄庭坚共88幅人物画像。共一卷,不著绘者姓名,由明朝宗室朱天然撰写赞,每人一画一赞,图均为半身像,每图右上角题姓名,左上角题辞,文字均为行楷。本书为现所见刊刻时间最早的版画人物肖像画集。.

新!!: 汉景帝和历代古人像赞 · 查看更多 »

历代帝王庙

历代帝王庙,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131号,是中国明朝、清朝皇家祭祀三皇五帝和历代帝王的场所。.

新!!: 汉景帝和历代帝王庙 · 查看更多 »

博山炉

博山炉,又称博山香炉,是中国古代焚香时使用的一种熏炉。博山炉出现于西汉,盛行于汉魏时期,主要材质为青铜或陶瓷,以炉盖呈山形为特征。.

新!!: 汉景帝和博山炉 · 查看更多 »

十三經注疏

十三经注疏指一套特定的儒家十三經注解,包括《周易注疏》、《尚書注疏》、《毛詩注疏》、《周礼注疏》、《仪礼注疏》、《礼记注疏》、《春秋左传注疏》、《春秋公羊传注疏》、《春秋穀梁傳注疏》、《孝经注疏》、《论语注疏》、《尔雅注疏》、《孟子注疏》;是由漢至唐一千多年中經學的總結性成果。各部注、疏成書最早者在西漢(西元前206年-後8年),最晚者在南宋(1127-1279)。在明朝(1368-1644),十三部經書及其注疏首次一同刻板印刷,并獲得帝王朝廷的肯定,從而使“十三經注疏”成熟、確立為一個整體性概念。程蘇東,再論“十三經”的形成與《十三經注疏》的結集,收入《國學研究(第二十五卷)》,257-299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6.

新!!: 汉景帝和十三經注疏 · 查看更多 »

卢他之

卢他之(),又作卢它父。西汉丰县(今江苏省丰县)人,卢绾之孙。 燕王卢绾叛汉,归附匈奴。卢他之生于匈奴,汉景帝时,卢他之袭封其祖父卢绾的爵位为东胡王。汉景帝中五年(前145年)卢他之归降汉朝,四月被汉景帝封为恶谷侯,一作亚谷侯。卢他之去世,谥号简,後元年(前143年),卢種嗣位。卢種去世,谥号安,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卢贺嗣位。卢偏去世,谥号康,元光六年(前129年),卢贺嗣位。征和二年(前91年)七月,卢贺因为太子刘据之事牵连,夺爵国除。.

新!!: 汉景帝和卢他之 · 查看更多 »

卫媪

卫媪,西汉人,本姓本名不详,卫子夫、卫青生母,霍去病外祖母。.

新!!: 汉景帝和卫媪 · 查看更多 »

卫子夫

孝武思皇后(),衛氏,名字已失考,字子夫,漢代平陽(今山西臨汾)人,漢武帝第二任皇后,衛青的同母異父姐姐,霍去病的姨母,汉宣帝的曾祖母。 衛子夫居皇后位達38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第二长的皇后(第一位是明神宗王皇后)。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有獨立諡號的皇后,自他之後,歷代皇后在丈夫的諡號後也開始有了形容自己的獨立諡號。.

新!!: 汉景帝和卫子夫 · 查看更多 »

卫尉

卫尉,中国古代官名。战国时代开始设置,秦汉相沿,为九卿之一,秩禄中二千石。掌管宫门警卫,汉朝时主管驻守未央宫的南军,北军由中尉主管。汉景帝时一度改称中大夫令。除了軍事性質外還兼掌司法職能,漢代仍有封建遺風,文武分途還不明顯,貴族即便身為軍事職官,對於行政、法律事務亦要有一定的掌握。魏晋南北朝沿置,但宿卫功能逐渐缩减,晋时武库令改隶卫尉则使其职能往兵器制造管理方面演变。北齐设立卫尉寺,卫尉改称卫尉寺卿或卫尉卿,副官称卫尉少卿,隋唐两宋相沿,为九寺之一,掌管仪仗帐幕及兵器管理制造,一直延续到南宋被并入工部。.

新!!: 汉景帝和卫尉 · 查看更多 »

卫绾

卫绾(),西汉政治人物,代国大陵(今山西省文水县)人,汉文帝、汉景帝时期历任中郎将、太子太傅、御史大夫、丞相等职。.

新!!: 汉景帝和卫绾 · 查看更多 »

南宮公主

南宮公主,名不详,生卒不详,是西汉汉景帝与皇后王氏的第二个女儿。她是汉武帝的同母姐。 《史记》中,【外戚世家】载:“王太后長女曰平陽公主,次為南宮公主,次為林慮公主。”【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又记载:“元朔六年(注:前123年),侯申坐尚南宮公主,不敬,國除。” 唐朝司马贞的《史記索隱》对这一段的注释为:“南宮公主,景帝女。初,南宮侯張坐尚之,有罪,後張侯耏申尚之也。”说明南宮公主先嫁给南宮侯張坐,后嫁给耏申。 N Category:漢景帝皇女.

新!!: 汉景帝和南宮公主 · 查看更多 »

南越国

南越国,又称为南越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一十三《南越列传》。或南粤班固:《汉书》卷九十五《西南夷两粤朝鲜传》。,在越南又称为赵朝,是约前204年至前112年《史记》和《汉书》记载的时间为元鼎六年冬,元鼎六年换算成公元纪年应为前111年,但由于汉朝以十月为岁首,冬为一年开始,《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載為「元鼎六年冬十月,行东,将幸缑氏,至左邑桐乡,闻南越破,以为闻喜县。」依《新编中国三千年历日检索表》,元鼎六年冬十月是儒略曆公元前112年11月14日—12月13日。存在于岭南地区的一个国家,国都位于番禺(今广东省广州市),疆域包括今天中国广东、广西的大部分地区,福建的一小部分地区,海南,香港,澳门和越南北部、中部的大部分地区广东百科全书编纂委员会:《广东百科全书》,第101页。王赓武主编:《香港史新编》(上),第28页。肖一亭:《珠海、澳门史前史的重建》,《东南文化》1998年第4期,第108页。。南越国是秦朝将灭亡时,由南海郡尉赵佗起兵兼併桂林郡和象郡后于约前204年建立。前196年,赵佗向西汉皇帝刘邦称臣,南越国成为西汉的一个“外臣”。约前183年,南越国与西汉交恶,赵佗开始称帝,其后,闽越、夜郎、同师等国皆臣属于南越国,南越国的势力影响范围扩张至顶峰。前179年,南越国与西汉修好,赵佗再次向西汉皇帝汉文帝称臣。前113年,南越国第四代君主赵兴因向西汉请求“内属”,而和丞相吕嘉发生争议。吕嘉杀死赵兴,立其兄赵建德为新君主,并与西汉对峙。前112年,西汉君主汉武帝出兵10万发动对南越国的战争,并在同年将南越国灭亡。南越国共存在93年,历经五代君主。 南越国的建立保证了秦末乱世时岭南地区社会秩序的稳定,使岭南免遭战乱之苦。来源于秦朝中原地区的统治者,带来了中原发达的政治制度和先进的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使岭南落后于中原的政治、经济现状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南越国君主推行“和集百越”的政策,促进了中原移民和南越国各土著部族之间的相互融合,并使中原文化和汉字得以传入岭南地区,使岭南文化既保留了自己的特色,又得到了发展。.

新!!: 汉景帝和南越国 · 查看更多 »

南郡

南郡,中国古代的郡,秦昭襄王时设置,位于今湖北省荆州一帶。.

新!!: 汉景帝和南郡 · 查看更多 »

南朝將作大匠、大匠卿列表

將作大匠主管土木之役,漢景帝中六年(前144年)改將作少府置,晉代以來有事則置,無事則省。 梁武帝天監七年(508年)置十二卿,改將作大匠為大匠卿,屬於秋卿,位視太僕卿,官班十。大匠卿主管土木之工,置丞、五官、功曹、主簿等僚佐,統左、右校諸署。南朝陳基本沿襲梁制,大匠卿為第三品,秩中二千石。 下表列出南朝可考的將作大匠、大匠卿。.

新!!: 汉景帝和南朝將作大匠、大匠卿列表 · 查看更多 »

區姓

區姓是中國的一個姓氏,音同“歐”。人口以湖南、江西、福建、广府地区及海南為主,海外亦为主要分佈。歐陽姓、歐姓同出一系,是越王勾践后裔。.

新!!: 汉景帝和區姓 · 查看更多 »

古文觀止

《古文觀止》,是清人吴楚才、吴调侯叔侄两人选编和注释的一部文言散文选集,編選此書的目的是“正蒙養而裨後學”,作為家塾訓蒙讀本,也是清以来最流行的散文选本之一。古文观止成书于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付印问世以来,流传甚广,雅俗共赏,影响非常广泛。书中选编了上启东周下至明代的二百二十二篇散文作品,其中绝大多数为古文,个别为骈文中的经典作品,作品题材涉及史传、策论、游记、书信、笔记等,由于古文观止入选作品题材广泛、代表性强、语言簡潔易明,篇幅短小精髓,言辞优美,因而一经出版便非常流行,成为文言文教学的经典教材,至今在大中華地區中學文言文教材中,仍有很多篇章由此書輯錄。.

新!!: 汉景帝和古文觀止 · 查看更多 »

史記人物列表

没有描述。

新!!: 汉景帝和史記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史记

《史记》最早稱為《太史公書》,由西汉太史令(太史公)司马迁编写的历史书籍。记载了自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年間共二千五百年的历史,是纪传体通史之祖。全书包括本纪 12 卷、世家 30 卷、列传 70 卷、表 10 卷、书 8 卷,共 130 篇(卷),52 万 6500 餘字。该书原稿约在西汉末年消失,目前存世最古的史记残卷是日本京都高山寺藏中国六朝抄本,目前存世最古的完整史记是现藏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北宋“景祐本”《史记集解》(其中有十五卷为别版补配)及日本藏南宋版黄善夫三家注史记。 《太史公書》首创的纪传体撰史方法为後来历代“正史”所传承,与後来的《汉书》、《後汉书》、《三國志》合称“前四史”。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对後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皆产生了深远影响,《太史公書》同时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太史公书》最初無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记》、《太史公传》、《太史記》、《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

新!!: 汉景帝和史记 · 查看更多 »

右北平郡

右北平郡,中國古郡名。戰國時燕國置。秦代郡治在無終縣(今天津蓟县)。西漢移治平剛縣(今內蒙古寧城縣甸子鎮黑城村黑城古城),隸屬于幽州刺史部。王莽時改稱北順。東漢時移治土垠縣(今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東南)。西晉改右北平郡為北平郡。.

新!!: 汉景帝和右北平郡 · 查看更多 »

司馬相如

司馬相如(约),本名犬子,因慕藺相如之人,故更名相如。字长卿,蜀郡(今四川省)成都人,一说为四川蓬安县人。西汉大辞赋家。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上林赋》。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後人稱之為賦聖。他与卓文君的私奔也广为流传。.

新!!: 汉景帝和司馬相如 · 查看更多 »

司馬遷

司馬遷(),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今山西河津)人(一说陝西韓城人),是中國西漢時期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學家。司馬遷所撰写的《史记》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首創的紀傳體撰史方法為後來歷代正史所傳承,被後世尊称爲史遷,又因曾任太史令,故自稱太史公。.

新!!: 汉景帝和司馬遷 · 查看更多 »

--,是中國商朝以前君王稱號;商朝以後,轉為東亞漢字文化圈內多國君王正配的稱號。.

新!!: 汉景帝和后 · 查看更多 »

启封县

启封县,中国古县名。 春秋时期,为郑国辖地。郑庄公(前757年-前701年)时,大将郑邴在此建城。以“启拓封疆”之意名“启封”,即启封城,城池遗址在今河南省开封市开封县。战国时期,启封城属魏国,在都城大梁城的南部。魏王假三年(前225年),秦国将军王贲攻破大梁,魏国灭亡。秦国在此地置启封县,属三川郡。西汉初年,属河南郡。汉景帝(前157年—前141年)时,为避汉景帝讳,改名开封县。.

新!!: 汉景帝和启封县 · 查看更多 »

启母阙

启母阙,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南麓的万岁峰下,为汉代“启母庙”前的神道阙。.

新!!: 汉景帝和启母阙 · 查看更多 »

吳國 (漢朝)

吴国,原称荆国,西汉时期封国。 前201年,刘邦将楚王韩信贬为淮阴侯。楚国一分为二:东阳郡、鄣郡、吴郡为荆国,以从兄刘贾为荆王;薛郡、东海郡、彭城郡为楚国,立弟弟刘交为楚王。前196年,刘贾被英布所击杀。次年,改荆国为吴国,刘邦封二哥刘喜的儿子刘濞为吴王。前154年,吴王刘濞领头挑起吴楚七国之乱,被汉景帝平定,刘濞被杀,吴国国除。 Category:西汉藩国 Category:江苏古代行政区划 Category:前190年代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前150年代废除的行政区划.

新!!: 汉景帝和吳國 (漢朝) · 查看更多 »

吴著墓

吴著墓又被称作"象鼻嘴一号汉墓",是西汉长沙国王吴著的陵墓,遗址在今长沙市岳麓区的王陵公园。其墓葬建于西汉景帝时期,约公元前156年前后。此墓由考古发掘发现,于1978年9月至12月发掘。目前是湖南省发掘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汉朝墓葬。 现只有墓坑仍在,该墓葬采用高规格的“黄肠题凑”葬制。吴著墓的等级虽然高于同时期发掘的马王堆汉墓,但由于没有发掘出有价值的文物,所以知名度远不如马王堆汉墓。.

新!!: 汉景帝和吴著墓 · 查看更多 »

合阳县

合阳县是中国陕西省渭南市所辖的一个县。总面积为1127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为44万人。.

新!!: 汉景帝和合阳县 · 查看更多 »

夏侯玄

夏侯玄(),沛國谯郡(今安徽亳州)人,字泰初,一作太初。三國時代曹魏政治人物,夏侯尚之子,嗣其爵,为夏侯霸的侄子辈。其妻李惠姑被道教尊為女真仙。其母德阳乡主是曹爽父曹真之妹,故与曹爽为表兄弟。另外他是早期的玄学领袖,有《夏侯玄集》,今已佚失。因反對司馬師,被滅族。.

新!!: 汉景帝和夏侯玄 · 查看更多 »

夏朝

夏朝(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是中国传统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中原夏部族世袭制朝代。一般认为夏朝是多个部落联盟或复杂酋邦形式的国家。依據史書記載,夏、商、周三代皆为封建王朝,君主與諸侯分而治之,而夏朝是第一個世襲的氏族封建王朝。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製的礼器,其年代約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器时代初期。 虽然中国传统文献中关于夏朝的记载较多,但由于都成书较晚,且迄今为止又没有发现公认的夏朝存在的直接证据,如夏朝同时期的文字作为自证物,因此近现代历史学界一直有人质疑夏朝存在的真实性。在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发现的二里头遗址具备了属于夏文化的年代和地理位置的基本条件,但由于一直未能出土类似殷墟甲骨卜辞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夏朝的存在性始终无法被证实。许多中外历史学家认为,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遗址的全期或第一、二期,有可能是夏朝都城的遗迹,不過目前仍在尋找確鑿的依據来釐清。 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子启,改變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王位之先河。夏代共传十四朝,十七--,延续约471年,为商朝所灭。夏朝作为中国传统历史的第一个王朝,拥有较高的历史地位,后人常以“华夏”、“诸夏”自称,使之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新!!: 汉景帝和夏朝 · 查看更多 »

夏朝君主列表

没有描述。

新!!: 汉景帝和夏朝君主列表 · 查看更多 »

大司農

大司農為中國古代官名,秦代時有治粟內史,掌理國家財政,至漢景帝時改名大農令,漢武帝時再改為大司農,為漢代九卿之一,其屬官有五個單位,各設一令一丞,其中太倉掌米穀庫儲,均輸掌物資供應,平準掌物使調節,都內管理國庫,籍田皇管皇帝躬耕事宜。此外後來漢武帝新設的鹽鐵專賣也歸大司農管理。曹魏司农王思宏作水碓,免归田里。 魏晉南北朝時,各朝亦多設大司農,以掌管財政事宜,地位重要,北魏時另設了太倉尚書分大司農之權,其後大司農只掌理管布帛和賦稅的單位。隋代以後此官改为司農寺卿。元代有設大司農司,但職掌已較為不同。 清代常雅稱戶部尚書為大司農。.

新!!: 汉景帝和大司農 · 查看更多 »

大理寺

大理寺是中國古代掌管刑獄的中央审理机关。越南古代仿中国,亦设置有大理寺这一机关。.

新!!: 汉景帝和大理寺 · 查看更多 »

大理評事

評事,中國古代官職,大理寺屬官。.

新!!: 汉景帝和大理評事 · 查看更多 »

大风歌 (电视剧)

《大风歌》,是中国内蒙古电影制片厂、海润荣天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海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电视剧。共44集,导演黄健中。吕良伟、王姬、刘牧、张光北、陈炜、李庆祥主演。2011年12月17日在央视八套每天19:00起五集连播。2010年10月6日年代MUCH台台灣首播。.

新!!: 汉景帝和大风歌 (电视剧) · 查看更多 »

大鴻臚

大鴻臚是中國古代官名,秦代時稱典客,漢景帝中六年時改名大行令,至漢武帝太初元年時改名為大鴻臚,為掌理「蠻夷」事務,亦即外交事務的機構,下屬官有行人、譯官、別火三令丞。王莽一度將之改為典樂,魏晉南北朝時此單位有時設置有時廢除,至北魏時尚有此官,隋代以後廢除,改为鴻臚寺卿,但所職掌職務已有所不同,作为鸿胪寺主官的鸿胪寺卿,主要掌朝会仪节等。.

新!!: 汉景帝和大鴻臚 · 查看更多 »

大長秋

大長秋是中国古代内侍职官之一,主要由宦官担任,是负责皇后宫中事务的主要职官。.

新!!: 汉景帝和大長秋 · 查看更多 »

大汉天子

是由中国大陆出品的电视剧,以汉武帝为主角的古裝劇。故事情节、人物关系基本上为虚构。制片方为了避免观众与历史人物对号入座,第一部在北京电视台播出时,特意将人名做了改动,所以第一部的剧中人名有两个版本。除黄晓明、何佳怡等少数演员外,三部演员阵容都不相同。.

新!!: 汉景帝和大汉天子 · 查看更多 »

太子妃

太子妃是东亚国家太子的正室位號,王太子之正室封王太子妃,皇太子之正室封皇太子妃。 在漢字文化圈,由於把太子的居所稱為東宮或春宮,於是東宮、春宮也用作代稱太子,太子妃也有東宮妃、春宮妃的別稱。.

新!!: 汉景帝和太子妃 · 查看更多 »

太常

太常,中国古代官名,掌宗庙礼仪。原名奉常,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改太常;也有认为西汉初年名为太常,汉惠帝改为奉常,汉景帝时恢复旧称。新朝王莽改名秩宗。东汉再次恢复为太常。 太常的主要职责,一是主管祭祀社稷、宗庙和朝会、丧葬等礼仪。祭祀时充当主祭人皇帝的助手。二是主管皇帝的寝庙园陵及其所在的县。由太常管理的诸陵县,被合称为太常郡。太常每月要巡视诸帝陵墓一次。汉代因太常事重职尊,其位列于诸卿之首。西汉时多以列侯任该职。由于该官涉及宗庙和典礼,在其位者动辄见咎。从汉武帝到西汉末,太常因过错而削爵免官的达二十余人。太常之秩为中二千石,有丞,并有太乐、太祝、太宰、太史、太卜、太医等十几个属官。东汉时省去十属官,任太常的人也不必为列侯,并多以名儒如桓荣、丁鸿等担任这一职务。另外,两汉时博士亦属太常。对博士和博士弟子的考核荐举,都由太常主持。所以太常又成为培养、拔擢通经学的官吏人才的一个重要机构(见太学)。 魏晋至明、清,历代太常职掌基本与汉同,改名为太常卿、太常寺卿(太常寺的主管长官)。唯属官博士及太乐、太史、太卜、太医,则先后分出,转属他司。太常遂成专掌祭祀、礼仪之官。.

新!!: 汉景帝和太常 · 查看更多 »

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簡稱太后、太皇,或稱太母,是古代中國皇帝及東亞地區部份時代的君主法定祖母的正式封號。在部分朝代曾出現的太帝太后、皇太太后、帝太太后等,皆為太皇太后的變體。 由於繼承皇位的可能是庶子,或者皇帝在繼位時,其生母、親祖母已去世,所以太后、太皇太后、太帝太后並不一定是皇帝的生母或親(曾)祖母。 一般的情形是,嫡子繼承皇位,只有皇帝的生母被尊為太后,繼而被尊為太皇太后。如果庶子繼位,嫡母、生母同在,則嫡母定被尊為皇太后,而生母也有可能被尊為皇太后,由此,後世可能出現太皇太后非皇帝親生祖母的情况。在旁支入繼的情况下,通常繼任皇帝只能以被繼承者為自己的尊親,不能加尊生母,她們可能只被尊為太妃而已。 總之,能夠被尊為太后、太皇太后、太帝太后,不但要看繼承人和被尊者之間的血緣關係,更要視彼此的法定關係而定。.

新!!: 汉景帝和太皇太后 · 查看更多 »

太祝

太祝為中國古代官名。 太祝之名稱,最早為《周禮》中記載的西周官制,为六卿之一,负责管理天子宗庙事务。但現在一般認為《周禮》的官制僅是戰國時代人的政治理想描寫或戰國時代的官制反映,而並不一定西周時代真正存在的官制,且太祝之名稱並不見於其他目前已知的早期文獻如《尚書》、《詩經》、金文等,故其真實性仍存疑。 其後在秦及漢初沿用此官名,開始真正設立此官,但其地位不如周禮記載的重要,是太常底下的屬官,任務亦為掌管祭祀的官員,漢景帝時一度將太祝改為祠祀。但之後歷代各朝大多都設有此官,其執掌值務亦多類似。 category:礼乐官.

新!!: 汉景帝和太祝 · 查看更多 »

外戚

外戚亦称外家、戚畹,指東亞古代社會中的君主(中國皇帝、日本天皇、越南君主、朝鮮國王、琉球國王等)的母族、妻族,即君主母親或妻娘家的人。.

新!!: 汉景帝和外戚 · 查看更多 »

奉化区

奉化区是中國浙江省宁波市的一个市辖区,位于宁波市区南部,為前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蔣經國故鄉。.

新!!: 汉景帝和奉化区 · 查看更多 »

奉化縣

奉化县,中国旧县名,始建制于唐朝,为今天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的主体。.

新!!: 汉景帝和奉化縣 · 查看更多 »

奉新县

奉新县在江西省西北部,为宜春市下辖的一个县。.

新!!: 汉景帝和奉新县 · 查看更多 »

姜广涛

姜广涛,是中国大陆的一名中文配音演员和配音导演。.

新!!: 汉景帝和姜广涛 · 查看更多 »

娄县 (江苏古县份)

娄县,中国古县名。治所在今江苏省昆山市东北,上海市嘉定区西部亦在娄县境。 娄县秦始置,属会稽郡。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属荆国。高祖十一年(前196年),荆国除,娄县属会稽郡。高祖十二年(前195年),立刘濞为吴王,治荆国旧地,娄县属吴国。景帝四年(前153年),吴国废,立刘非为江都王,治吴国旧地,娄县属江都国 。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江都国废,娄县属会稽郡。新莽时,改娄县为“娄治县”,隶会稽郡。东汉建武十一年(35年),复名娄县,仍属会稽郡。永建四年(129年),分会稽郡置吴郡,娄县属吴郡。三国、晋、宋、南齐娄县属吴郡。梁天监六年(507年),分娄县置信义县,属信义郡,又置信义郡治南沙县(今江苏常熟市西北),以信义县属信义郡;旋裁娄县,并入信义县。.

新!!: 汉景帝和娄县 (江苏古县份) · 查看更多 »

子虚赋

《子虚赋》是中國西汉辭賦家司马相如的漢賦作品,完成於漢景帝在位期間,因为文辞华丽,结构严谨,據說备受汉武帝称道。赋的主要情节由兩個虛擬人物楚国的“子虚”先生和齐国的“乌有”先生的對話所構成,兩人各自夸耀自己国君出猎的情景。成語「子虛烏有」的典故即出自於這個作品。其续作为《上林赋》。.

新!!: 汉景帝和子虚赋 · 查看更多 »

孝武陈皇后

皇--(),汉武帝刘彻第一任皇-后-。陈皇--的名字在史书中没有记载,因志怪小说《汉武故事》及唐代類書《藝文類聚》称其名为阿娇,故后人称其为陈阿娇或陈娇。.

新!!: 汉景帝和孝武陈皇后 · 查看更多 »

孝文竇皇后

竇皇后(前205-前135年),中国西汉時期皇族女性,為汉文帝皇后、漢景帝生母,出身清河郡观津(今河北省衡水市武邑縣審坡鎮)。儘管《史记》和《汉书》均未提及她的名字,但東漢趙歧在《三輔決錄》有提到其名為“猗”《後漢書·卷六十四·吳延史盧趙列傳·趙歧》:「(趙)歧多所述作,著《孟子章句》、《三輔決錄》傳於時。」。另外,唐代司马贞撰写的《史记索隐》中,提到西晋皇甫谧称窦皇后的名字为“猗房”。她掌握政權橫跨景帝、武帝兩代,主張黃老之術,成為西漢初年道家「無為而治」的忠實執行者及維護者。雖然她不如呂太后、衛子夫般為人熟悉,但是她對西漢的政治影響不可少覷。.

新!!: 汉景帝和孝文竇皇后 · 查看更多 »

孝景皇后

孝景皇后可以指:.

新!!: 汉景帝和孝景皇后 · 查看更多 »

孝景王皇后

孝景皇后王氏(),右扶风槐里人,漢景帝劉啟第二任皇后。生修成君金氏、平阳公主、汉武帝刘彻、南宫公主、隆虑公主。 她的事迹主要出自《史记》和《汉书》,但未提及她的名字。唐代司马贞撰写的《史记索隐》中,提到西晋皇甫谧称王皇后的名字为“娡”。《汉武故事》中说其名姝儿。《姓氏書辨證》稱「景帝皇后諱志字阿渝」。.

新!!: 汉景帝和孝景王皇后 · 查看更多 »

孝景薄皇后

薄皇后(),祖籍会稽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為汉景帝劉啟的元配皇后,后被废。.

新!!: 汉景帝和孝景薄皇后 · 查看更多 »

孔子世家大宗世系

孔子世家大宗世系:自少典至孔子父叔梁紇,歷超过五十世。自孔子始,至清末民國初衍聖公孔令貽,孔子世家大宗歷七十六代。第七十七代嫡孫孔德成於1920年襲封三十二代衍聖公,後由國民政府改任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現任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為第七十九代嫡孫孔垂長,2009年就任。.

新!!: 汉景帝和孔子世家大宗世系 · 查看更多 »

孔融

孔融(),字文举,东汉末武術家,鲁国曲阜人,建安七子之一,孔子二十代孙,高祖父孔尚,鉅鹿太守。父孔宙,太山都尉。 由于曾任北海相,亦称孔北海,後因毆打相國曹操,遭處死並株連一家。.

新!!: 汉景帝和孔融 · 查看更多 »

孔鲋

孔鲋,字子鱼,孔子九世孙,魏安僖王之國相孔谦之子,孔腾之兄长。.

新!!: 汉景帝和孔鲋 · 查看更多 »

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原指一种治学态度,始于汉代,流行于清代。后来毛泽东援引实事求是,并给予新的解释,成为毛泽东思想的核心,直到现在实事求是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指导思想。 有不少学校的校训为“实事求是”,如原北洋大学、天津工商学院(津沽大学)(和毛泽东无关)、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和毛泽东有关)、含“实事求是”:河海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石油大学、宁波大学、湖南大学。“求是”,浙江大学,含“求是”:扬州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

新!!: 汉景帝和实事求是 · 查看更多 »

宫刑

宫刑,又称腐刑、阴刑、胥靡之刑、椓刑或宫,中国古代的一种極其残酷的刑罚,受刑者会丧失性能力和生殖能力。.

新!!: 汉景帝和宫刑 · 查看更多 »

安內攘外

安內攘外,全稱為「抗日必先勦匪,攘外必先安內,安內以攘外,剿匪以抗日」是中华民國国民政府主席蔣介石在1931年7月23日(九一八事變前夕),发布的《告全國同胞一致安內攘外》一文提出的政治导向,以保持國家的領土完整與獨立為優先,完成對日抗戰之戰略準備為最終目標。 蔣介石有鑑於中華民國當時所處於的環境情況下,於一二八事變停戰後,1932年6月14日所正式發表當時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的國策,以剿共治標,建設治本,實行先安內後攘外的政策。與中國共產黨的反蔣抗日政策相對立,被中國共產黨形容為「不抵抗政策」。直到1936年12月12日發生西安事變,蔣放棄先安內後攘外政策,被迫與中國共產黨合作抗日。.

新!!: 汉景帝和安內攘外 · 查看更多 »

寧成

宁成,西汉初期大臣,南陽郡穣人。汉景帝时,为济南都尉、迁中尉,执法严厉,被宗室豪强所畏惧。汉武帝时,为内史,因罪入狱。后来逃回家,置家产一千顷,劳役平民数千家。后为关都尉。.

新!!: 汉景帝和寧成 · 查看更多 »

審食其

審食其 (古音:shěn yì jī ,念作「審議機」,),西漢沛人,呂后时左丞相。被淮南王劉長所殺。.

新!!: 汉景帝和審食其 · 查看更多 »

封建制度 (中國)

封建制度是一種政治制度。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宗室成员、王族和功臣分封领地。 「封建」即「封土建國(封邦建國)」,即天子把自己直接管轄的王畿以外的土地,分封給諸侯,並授予他們爵位,诸侯再分封卿大夫,诸侯和卿大夫在自己的领地上有相当的自主权。分封是讓他們建立封國和軍隊,协助统治。 汉语对古代中国的中原王朝,所封之地称为“诸侯”(“诸侯国”、“封国”或“王国”),统治诸侯(王国)的君主称为“诸侯王”、“君”或“王”,也使用“诸侯王”的称谓。同时,汉语对欧洲从中世纪起的君主制国家也称为“王国”,君主称为“国王”,尽管两者有所不同,但从纯粹的土地分封来看两者都是一致的。.

新!!: 汉景帝和封建制度 (中國) · 查看更多 »

山陽郡

山陽郡,或為山陽國、昌邑國,是中國古代郡、國名。西漢置,在今山东省境。.

新!!: 汉景帝和山陽郡 · 查看更多 »

岑邁

岑邁,西漢御史大夫。《汉书·百官公卿表》对他没有记载。 汉景帝六年(前151年)汉景帝以岑邁为御史大夫,取代介。次年,由劉舍接替担任御史大夫。汉景帝後二年(前142年),岑邁去世,岑邁被封为陽陵侯,但陽陵侯为傅宽家族所封,当时的陽陵侯是傅宽的曾孙傅偃。 |- |colspan.

新!!: 汉景帝和岑邁 · 查看更多 »

上郡

上郡為戰國時期魏國所置。 秦惠王十年(前328年),魏國獻上郡15縣與秦,為秦初三十六郡之一,郡治膚施縣(在今陕西省榆林市南)。西漢、東漢時沿置,郡治未變。漢靈帝末,因羌胡大擾而遷徙,曹魏時與其他郡縣併為新興郡。隋朝時鄜城郡改名為「上郡」,唐朝以後成為歷史名詞。.

新!!: 汉景帝和上郡 · 查看更多 »

上郡之战

上郡之战是发生于前144年的一次小规模的汉军匈奴遭遇战。 当年六月,匈奴入侵雁门和上郡,李广受汉景帝命前往抵御。在一次单独行动中,李广与部下约百余人突然遇到匈奴上千人的骑兵力量。李广使用疑兵计,知弱而不逃,使得匈奴军队怀疑他埋有伏兵。到晚上,匈奴依然怕伏兵,因此撤退而去,李广得脱。 Category:汉匈战役 Category:西汉战役 Category:陕西历次战争与战役 Category:前2世纪亚洲战役 Category:前140年代中国 Category:前144年.

新!!: 汉景帝和上郡之战 · 查看更多 »

丞相

丞相,是中国古代官名。一般指帝王下面的最高行政官員,輔佐皇帝總理政事的百官之長。古代中国战国、秦朝、漢朝直至明朝初年,是辅佐君主的次高官吏。在漢朝僅次於相邦(後避漢高祖諱,史料均改稱相國)。相與僕射皆為先秦禮儀如射禮酒禮中輔助儀式之人。 中國歷史上設立丞相制度,東周戰國時代的秦武王是為濫觴。丞相制度在中國有長達數千年的歷史。.

新!!: 汉景帝和丞相 · 查看更多 »

丁宽

丁宽,西汉儒学学者。字子襄,梁国(今河南省商丘市)人。 跟随大儒田何学习《易经》,学成东归,田何对門人说:「《易》以東矣。」丁寬至雒陽,從周王孫学习古義,號《周氏傳》。写作《易说》三万言。传授给同郡的田王孙。漢景帝时,吴楚七国之乱,梁孝王刘武任命丁宽为将軍,抵抗吴楚,号称丁将军。田王孫授施讎、孟喜、梁丘賀。《易经》有施、孟、梁丘之學。.

新!!: 汉景帝和丁宽 · 查看更多 »

帝王紀年

帝王紀年,以君主繼立為經緯的歷史紀年系統。中國古代以新君即位之年或次年為元年,每易一君便改元一次或數次,以新元為基礎重新累計年數表年;後來還出現了帝王所立的年號紀年。 中國從商朝未年的西伯昌開始,到漢武帝劉徹使用年號代替,之間都是使用帝王紀年系統進行紀年;而其中自有確切紀年的西周共和元年起計,有朝代西周(末期)、東周(含春秋時代、戰國時代)、秦朝和漢朝至漢武帝的漢朝初期,共701年(前841年-前140年)。講述東周歷史的兩部典籍《春秋》和《戰國策》都是使用帝王紀年。 帝王紀年是信史的重要考察特點之一,夏商周斷代工程就是在確切紀年的共和元年基礎上,上溯之前歷史準確年代的嘗試,共和以前的歷史目前仍無法納入現存連續不斷且確切的歷史時間體系之中。.

新!!: 汉景帝和帝王紀年 · 查看更多 »

中山郡

中山郡,中國古代郡、國名。西漢置中山國,屢改為郡。因其為戰國時中山國之地,故名中山。隋初廢。 秦時其地屬恒山郡(一名常山郡)。漢景帝三年(前154年),分常山郡東部置中山國,封皇子劉勝為中山王。治所在盧奴縣(今河北省定州市)。漢武帝時,以推恩令分封十九個侯國入鄰郡。昭帝、宣帝時又分出三個侯國。宣帝五鳳三年(前55年),國除為中山郡。元帝永光三年(前41年),徙清河王為中山王,復置中山國。成帝建始二年(前31年),中山國除為郡。陽朔二年(前23年),徙信都王為中山王,復置國。綏和元年(前8年),以涿郡五縣益封中山國。王莽時國除。 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封劉茂為中山王,復置中山國。建武十三年(37年)國除為郡,十七年封劉輔為中山王,復置國,領中山、常山兩郡。二十六年,徙中山王輔為沛王,中山國除為郡。三十年(55年),封劉焉為中山王,復置國。桓帝延熹元年(158年),分中山、河间、安平数县置博陵郡。靈帝熹平三年(174年),中山王絕嗣,國除為郡。魏、晉皆置中山國。十六國後燕定都於中山。北魏置中山郡,為定州州治。隋開皇中廢。大業中,以其地置博陵郡。.

新!!: 汉景帝和中山郡 · 查看更多 »

中國后妃

中國后妃有眾多等級,狹義專指皇后与妃嫔,即君主经过正式册封的妻妾,廣義則包括所有君主妻妾。 中国通俗文化中,描绘为“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后宫妃嫔三千”或“佳丽三千”。在中国政治传统和一夫多妻婚姻制度下,除一位皇后(或称王后)外,历代中国君主(皇帝、王)通常拥有人数众多的妃嫔。除此,君主有权与宫女发生性关系,因此她们亦视为准妃嫔。同时,以为君主生育皇子为修辞,使得拥有众多妃嫔成为合乎道德准则的行为。.

新!!: 汉景帝和中國后妃 · 查看更多 »

中國君主陵墓列表

中國君主陵墓列表是中國歷史上所有的君主陵墓的列表。.

新!!: 汉景帝和中國君主陵墓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國皇儲列表

以下的列表列出中国历史上经正式册封的储君,与君主关系中未标明头衔者皆为皇太子,并仅限于君主头衔为皇帝的政权。北魏孝明帝元詡的女儿女帝元氏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性皇储。.

新!!: 汉景帝和中國皇儲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元

汉武帝建立了年号制度。在武帝之父景帝在位時,雖然沒有年号。但是他將其在位的時間(西元前156年至前141年)分為三段,中元(或稱中)就是三个時段中处于中间的一段,共計六年(西元前149年至前144年)。 中元也是汉光武帝刘秀建武中元年号的另外一种写法。 中元也是黄帝纪年法(即中華曆)的簡稱。.

新!!: 汉景帝和中元 · 查看更多 »

中国历史

中國歷史如果從中國第一次成体系甲骨文或陶文的文字出现的商朝中期算起約有3,300年(前1300年算起);從考古学上第一个王朝二里头文化算起約有3,700年;从西周文献中傳說中的夏朝算起约有4,100年(前2070年算起);從孔子所說的、有著三皇五帝的傳說時代算起約有4,700年(前2698年算起);從盤古、上帝、女媧等不確定的神話時代算起約有「五千年」(這也是傳統民間認知上的長度);從標誌著文明萌芽的新石器時代磁山文化算起約有10,000年;從人類開始脫離原始生活的舊石器時代藍田猿人文化算起約有80萬年的歷史。 中国史前時代的傳說有伏羲做八卦,黃帝時代倉頡造文字;而近代考古發現3,350多年前(前1350年)商朝的甲骨文、約3,000年前至4,000年前的陶文、約4,000年前至5,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質的龜骨契刻符號。 從政治和社會形態區分中國歷史,據考古資料顯示,約在早於距今6,000年前的裴李崗文化晚期或者仰韶文化早期時代,中原地區從母系氏族社會過渡到氏族。同時,原始社會平等被打破。而據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夏朝已經開始君王世襲,周朝建立完備的禮制,至東周逐漸解構,秦朝統一各國政治和許多民間分歧的文字和丈量制度,並建立中央集權的專制君權統治。自漢朝起則以文官主治國家直至清朝。清末以降,民主政治、科學、馬克思主義等各種政治思潮流傳,先是革命黨推翻--於1912年成立中華民國。1949年10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中國大陸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而中國國民黨主政的中華民國政府因國共內戰失敗而退守臺灣,維持兩岸分治格局至今。 從經濟形態觀察,中國古代人口主要由自由人構成,私有制、商業活動發達。周朝時商業主要由封建領主階層控制的官商貿易和庶人的自由貿易構成。秦漢以後實行中央集權,人口由士、農、工、商等構成,其中以從事農業的自由民為主體,是一個君權官僚制下的以土地爲主要生產資本的較為自由的商業經濟社會,一些重要的行業譬如油鹽米等由官僚和商人垄断。除了農業,手工業以及商業貿易也有很大的發展。早在漢朝絲綢之路的開通,促進東亞與中亞至歐洲的陸上交通時,國際貿易早已起步;隋唐時大運河的開通促進南北貿易;唐朝的盛世及外交的開放、交通的建設,更使各國文化、物資得以交流;唐朝時出現類似匯兌証券的飛錢,宋代時出現紙幣;元代時更因為全面開通商旅的關卡使得與中亞的商業交流十分繁榮;明朝中葉實行海禁,清代則受到西方國家海上發展的影響,海上國際貿易發展迅猛。中華民國成功實施民主制度,實行自由經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先為公有制的計劃經濟社會,改革開放後逐步向私有制的市場經濟社會轉型,該形態被稱為在宏觀調控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同時1980年代以來工業化發展迅猛,數億人口在短短20多年內從農民轉為城市工商業就業者(目前僅僅被稱為“農民工”的產業工人就達到約2億)。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中国經濟成為全球經濟中越來越重要的組成部分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新!!: 汉景帝和中国历史 · 查看更多 »

中国历代盛世

中国历代盛世,是指在中国歷史上出現過的盛世。受到後世公認的盛世有四次,即周代的「成康之治」,漢代的「文景之治」到「汉武盛世」,唐代從「貞觀之治」到開元、天寶時的盛世,以及清代的「康乾盛世」。此外,還有認同度不高的明代「仁宣之治」。其中汉朝与唐朝之盛世又被合称为漢唐盛世。.

新!!: 汉景帝和中国历代盛世 · 查看更多 »

中国叛乱列表

这是发生在中国的大规模叛乱的列表。.

新!!: 汉景帝和中国叛乱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君主列表

以下按照朝代不同列舉中國君主,也可以參見右表。.

新!!: 汉景帝和中国君主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君主母系列表

中国君主母系列表,以下列表列出中国历史有载之中国君主母系一览:.

新!!: 汉景帝和中国君主母系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太子配偶列表

中国太子配偶列表,列出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太子妻妾。.

新!!: 汉景帝和中国太子配偶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一级行政区

中国的一级行政区,或稱“国家一级行政区”,是指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行政区划,在歷史上曾有不同的稱呼。.

新!!: 汉景帝和中国一级行政区 · 查看更多 »

中国和亲女性列表

中國和亲女性是中國古代与外国、外族君王或王族和亲的女性。和亲女性不一定是皇女,有很多是把宗室之女、具皇族血統的女性甚至異族將領之女等封為公主后与外族和亲,也有些和親女性並沒有被封為公主。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和亲之举不绝于书。中国历代和亲有自愿的也有被迫的。比如汉朝王昭君自愿请命嫁匈奴呼韩邪单于。而汉初汉朝被迫嫁宗室女给匈奴冒顿单于、军臣单于、伊稚斜单于。和亲结果有成功也有失败,例如,王昭君出嫁匈奴成功铸造了当时汉朝与匈奴的友好关系,但汉初嫁给匈奴的汉朝宗室女,却没能阻止匈奴侵犯汉朝。.

新!!: 汉景帝和中国和亲女性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先秦发明列表

在新石器时代之后考古挖掘首先出现在中国的发明,特指是在商朝(前1600年-前1050年)期间或之后者,列于下方。.

新!!: 汉景帝和中国先秦发明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皇太后列表

中国皇太后,本表列出秦始皇统一中國後,历任受封的皇太后。.

新!!: 汉景帝和中国皇太后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皇帝

中国历史上的君主最初被称为--、帝、皇、王、天子等。皇帝称号则始创于秦始皇,他以自己一統海內的功绩为傲,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古往今来的统治者无人能及,宜用新的称号来标志自己的尊贵身份,于是创号“皇帝”,自己称“始皇帝”,规定后世称“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乃至千秋万世;与“皇帝”称号相对应的,秦始皇还创立并推行了一整套中央直接统治地方、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皇帝政治權力的国家机制。这一整套体制在秦朝被民乱和战国诸侯后裔推翻后,被汉朝承袭并加以巩固,并随“皇帝”的称号流传后世。自秦始皇创制“皇帝”称号以来,中国后世王朝的最高君主纷纷以“皇帝”为号;而秦始皇创制的以“皇帝”为最高、最权威统治者的国家体制,也被称为帝制。 对皇帝的尊称历代不同,当面称呼皇帝有“陛下”、“圣上”或“万岁”等尊称,私下提及皇帝则需使用「至尊」、「聖人」、「官家」、「上」等尊称。 中国历史上在同一时期被公认为“皇帝”正统的只能是一个“大一统”政权的君主,该政权必须统治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并取得周围地区名义上的臣服,如此才能被肯定为“正统”。“正统”政权往往被称为“某朝”、“某代”,而不称为“某国”。历史上某些政权统治区域相对较小,其君主也在自己的国内称皇帝,却一般不被二十四史体系认同为真正的“皇帝”,实际仅相当于“国王”,如历史上越南地区的南越国,其开国君主对内称皇帝,对汉称臣。此类政權的称谓仅仅是“某国”,而不能称“某朝代”。在某些大分裂时期,中国没有公认正统的皇帝,如南北朝时与五代十国时期,同时有两个或数个中型王朝并立,这些中型王朝的实力超过了一般的“国”,各自称“皇帝”,并质疑对方的“正统性”,却始终没能实现一统海内的功绩。三國時期時,魏、蜀、吳三国国君也曾相继称帝;然而短暂地并存之后,由西晋完成了统一,成为了继汉朝而来的正统王朝。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正统朝代的标志之一是夏朝大禹制作的九鼎,传至周代,到秦朝末年失传;自秦始皇创制皇帝称号以来,正统朝代的标志则变成了始皇帝传国玉玺,然而该玉玺几经失传、后世所谓重新发现者又多是伪作,故而自晋以后已经基本丧失了其标志性地位。 中国皇帝一直延续到1912年2月12日溥仪退位,至此中国皇帝制结束,共和制建立。中華民國成立後,雖有袁世凯自称中华帝国皇帝、張勳又擁溥儀復辟、日本在中國東北扶植滿洲國之傀儡政權皇帝溥仪,但都以失敗告終。在中國歷史上一共出现了83个王朝,共有559个帝王,包括397个帝和162个王。 历代中国的皇帝中,寿命最长的皇帝为清高宗弘历(乾隆帝),享年89岁;寿命最短的皇帝是东汉殇帝刘隆,2岁即驾崩。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清圣祖玄烨(康熙皇帝),在位近62年;在位时间最短的是金末帝完颜承麟,在位仅半天。 在中国历史上,仅有一位得到普遍承认的女皇帝,是为唐朝时唐太宗宫人、唐高宗皇后,篡唐建「周」(史称武周),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即后世谓“武则天”者,其晚年退位将政权复归于自己的兒子,恢复了唐朝宗室,死后仍以唐高宗皇后的身份合葬于乾陵。唐朝之後雖然有多位太后臨朝聽政,具有皇帝的實權,但僅是有實無名,未再出現真正登基、享有皇帝称号的女帝政权出现。.

新!!: 汉景帝和中国皇帝 · 查看更多 »

中国皇帝寿命列表

在中国历史上有記載的一共出现了83个王朝。历代中国的皇帝中,由于早殇、累于政事或沉溺淫乐,短寿的皇帝很多。活过60岁的皇帝中,一般认为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为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皇帝),享壽87岁(虚岁89)。 活过80岁以上的皇帝还有南越武帝趙佗,享壽103歲、梁武帝萧衍(实岁84或85/虚岁86)、武则天武瞾(实岁81/虚岁82)、宋高宗趙構(实岁80/虚岁81)。活过70岁以上的有11个,60岁及以上的有30个。 以下列表以及本文中所载岁数,如无说明,可能多为虚岁(出生时记为一岁,以后每过一个春节加一岁)。.

新!!: 汉景帝和中国皇帝寿命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皇帝登基年龄列表

下面是中国历史上皇帝登基年龄列表,所列是皇帝年龄可考者,年龄都是虚岁,而非周岁:.

新!!: 汉景帝和中国皇帝登基年龄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疆域史

中国疆域史是關於從古至今中國領土變化過程的歷史。 中国疆域自远古以来不断演进变化,从夏朝起迄中華民国的秋海棠葉形狀,而後中華人民共和國疆域的又有改變。 基於中國的疆域不斷變遷,因此中國的領土主張受到爭論,部分領土是否曾經被中國統治,亦存爭議。.

新!!: 汉景帝和中国疆域史 · 查看更多 »

中国行政区划

中国行政区划,历代多有所变更。而且除了中原王朝外,往往还同时存在着許多边疆民族建立的政权,其行政区划制度各不相同。.

新!!: 汉景帝和中国行政区划 · 查看更多 »

中華五千年

《中華五千年》是一個香港電台廣播節目,一九八三年四月四日開播至二千年停播,一共九百集,為香港電台最長壽的歷史教育廣播劇。.

新!!: 汉景帝和中華五千年 · 查看更多 »

东平国

东平国,汉朝到西晋的诸侯王封国之一,属于兖州刺史部的郡级行政区划。后改为东平郡。 本是梁国的一部分。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别为济东国,以刘彭离为济东王;汉武帝元鼎元年(前116年),为大河郡,汉宣帝甘露二年(前52年),皇子刘宇为东平王,建东平国。下领七县:无盐县、任城县、东平陆县、富城县、章县、亢父县、樊县。 东汉东平国建立于的光武帝建武十五年(39年),首封为光武帝子刘苍。章帝建初九年(84年)四月己卯,分国而立东平怀王刘忠的弟弟刘尚为任城王,另外五个弟弟为列侯。安帝永宁元年,邓太后为东平国增邑五千户。下领七县:无盐县、东平陆县、富成县、章县、寿张县、须昌县、宁阳县。 魏文帝黄初元年因魏代汉而除国,但保留郡制。晋朝时,户六千四百,下领七县:须昌县、寿张县、范县、无盐县、富城县、东平陆县、刚平县。刘宋时,改称东平郡。隋唐时,东平郡改为郓州。.

新!!: 汉景帝和东平国 · 查看更多 »

东亚史

東亞史是指以東亞為整體的歷史,涉及地域包括东亚及周边的东北亚、中亚和东南亚的一部分,这些地区在近代之前以中国为中心,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和封闭的文化圈。东亚史主要包括中国历史(包括中国中原王朝和地方性政权历史)、蒙古地区的历史、日本群岛的历史和朝鲜半岛历史,以及越南北方王朝的歷史,今日一般指中日韓三國。 东亚地区的国家深受中国传统文明的影响,并传播到了朝鲜半岛、日本、台湾和蒙古地区、印度支那等地。在大陆,中国的黄河流域孕育了早期的文明,并在公元前211年出现了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朝鲜半岛的北部长期受到中国的统治和影响。日本在隋唐之际屡次派出留学生前来中国学习传统的文化和政治制度。另外,由于中国的中原王朝为了抵御蒙古高原的少数民族开始大修长城,中原和北方少数民族长期隔离并且冲突频发;匈奴、鲜卑、突厥、契丹、蒙古、女真《後來滿族(滿州)》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尤其显著,其中蒙古族和女真族曾一度统治整个中国。然而由于中华文明根深柢固且汉族人口众多,这些曾经侵入或征服汉地的民族,例如鲜卑、契丹、女真、蒙古等,后来都因程度不同地采用汉族的典章制度,而被认为是完全或部分融入所谓中华民族当中。这些民族交流及融合的历史,但最终扩张了汉民族的文化内涵。 近代以来,东亚国家成为了列强争夺的焦点,唯独日本通过近代化的改革成为世界强国,并不断与其他邻国和地区发生战争。 20世纪以来,民族独立和殖民体系的崩溃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二战以后,欧洲国家相对衰落,世界重心开始向亚太地区转移,东亚又成为世界的重要地区。其中,中国大陆和中華民國、日本、韩国的迅速崛起,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 21世纪以来,东亚地区发展机遇和矛盾并存,地区合作不断深化,另外,南海问题、朝鲜半岛问题、中日矛盾也成为地区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新!!: 汉景帝和东亚史 · 查看更多 »

东瓯国

东瓯(),又称东越、东海,是古代百越部落建立的一个国家,其国土大致在今日浙江省东南的温州至台州中南部一带。其国都为东瓯,国王姓駱氏(一作雒氏),是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的後裔。 东瓯相传是古代越王后裔的封地,越国灭亡之后割据自立。秦灭六国之后,被降为君长。其君长摇率军参加秦末民变,并在楚汉战争中支持汉高祖刘邦,因此在前191年,被西汉册封为东海王,建立东瓯国。前138年,东瓯受到闽越的進攻而举国内附汉朝,被安置在江淮流域的庐江郡(今安徽西部的舒城地区),其故地为闽越所并。 瓯现仍是浙江省温州市的古称,瓯越至今常是温州人的自称。.

新!!: 汉景帝和东瓯国 · 查看更多 »

东汉

东汉(25年-220年)是由刘秀建立的中国古代的一个朝代,与西汉合称兩漢。東漢与西漢之間为新朝,後为東漢所取代。西汉建都长安,東漢建都洛陽,故而得名。東漢是當時世界上的強大國家,而前期六十多年的光武中興和明章之治,亦是中國史上的盛世之一。 由於東漢中後期的帝王普遍壽命不長,而且不少是幼年即位,導致汉和帝以后至汉末近百年间,外戚及宦官轮流执政,成為固定的惡性循環,兩派互相残杀,把东汉朝廷弄得十分腐败。東漢中平六年(189年),外戚大將軍何进遭宦官十常侍所殺,後军阀董卓引兵到雒陽,除十常侍,废少帝刘辩,杀何太后,立汉献帝。长期左右东汉皇室的外戚、宦官一起被消灭,但卻引起了各地諸侯群雄割據的局面,漢廷不再握有實權,漢献帝從此成為傀儡,其后被曹操控制,最後汉室被曹魏取代。 東漢在文化、军事等方面亦有显著成就。著名的有班超出使西域,在西域長駐了三十多年,先後擊破了被匈奴控制的西域諸國,不但令西域諸國一一歸順漢朝,並開拓了東西文化的交流。期間他還派出甘英出使西域的大秦國,雖未有成功,但足跡已達今日波斯灣諸國。 另外,东汉在91年灭北匈奴。南匈奴内附漢朝。216年,南匈奴最后一個呼厨泉单于去邺城拜见曹操,曹操分南匈奴为五部,匈奴汗国不复存在,困扰汉朝数百年的北方外患終告一段落。 同時佛教也在這段期間傳入中國。根據記載,汉哀帝元壽元年(前2年)博士弟子景盧出使大月氏,其王使人口授《浮屠經》。到了東漢永平十年(67年),漢明帝派人去西域,迎來兩位高僧,並且帶來了許多佛像和佛经,用白馬駝迴首都雒陽,皇帝命人修建房屋供其居住,翻譯佛經。也就是現在的白马寺。.

新!!: 汉景帝和东汉 · 查看更多 »

东汉行政区划

东汉行政区划,在汉光武帝时确定,基本沿用西汉行政区划的郡县制为实体、州刺史部为监察的体制,分全国为十三个州刺史部。与西汉的主要区别是正式将司隶校尉部与其余十二州并列,将北方的朔方刺史部并入并州,将南方的交趾刺史部改名为交州。.

新!!: 汉景帝和东汉行政区划 · 查看更多 »

七国之乱

七國之亂又稱作七王之亂,發生於中國西漢初期的公元前154年(漢景帝三年)。當時以被封為吳王的劉濞為中心的七個劉姓宗室諸侯由於不滿朝廷實行削藩政策,削減他們的權力,所以興兵引起之內亂,由竇嬰、周亞夫所平定。 七王為:吳王劉濞、楚王劉戊、膠西王劉卬、膠東王劉雄渠、淄川王劉賢、濟南王劉辟光、趙王劉遂。.

新!!: 汉景帝和七国之乱 · 查看更多 »

三辅

三輔是漢代负责治理京畿長安附近地方行政事务三个長官的合称,清代指北京直隶省。故秦內史,乃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後來三輔一詞便用來指稱長安一帶的地區,例如《三輔黃圖》便是長安地區的地圖。 漢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分内史为左、右内史,与主爵中尉(不久改为主爵都尉)共治長安城中,所辖皆京畿之地,故合称“三輔”。漢書记载:“三輔举不如法令者皆上丞相、御史请之。”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主爵都尉、左、右内史为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轄境相当今陕西中部地区。三輔郡皆有都尉,如諸郡。.

新!!: 汉景帝和三辅 · 查看更多 »

三茅真君

三茅真君乃道教三位仙人,相傳是咸陽人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在漢朝得道,居於江南的茅山。 三茅真君的傳說,源自東晉道士楊羲所撰的《茅君傳》。其記載茅盈幼年學道,通解《道德經》與《周易》,十八歲時往恆山修練,據說得到西王母的點化而得道。當漢景帝時,茅固舉孝廉,曾任執金吾。漢宣帝時,茅衷則為西河太守。茅固、茅衷聽聞兄長得道的消息,隨即辭官,跟從茅盈入海陵山中修練,兩人得到了兄長傳授的長生不死之術,因而得道,又入句曲山傳道濟世,從此句曲山稱為「茅山」。 南朝上清派陶弘景崇奉三茅君,列名《真靈位業圖》。宋代時,茅盈被天子敕封為「司命真應真君」,茅固被封為「定祿妙應真君」,茅衷被封為「保命神應真君」,總稱三茅真君。 三茅真君被後代的茅山派視為祖師,在臺灣,多半奉祀於道觀。.

新!!: 汉景帝和三茅真君 · 查看更多 »

九卿

九卿是秦汉时期的中央政府九个主要的官职,通常也以此来表示整个朝廷。分别是:奉常(汉景帝改太常)、郎中令(汉武帝时改称光禄勋,东汉时复旧)、卫尉、太仆、廷尉、典客(汉改大行令、武帝时又改大鸿胪)、宗正、治粟内史(汉武帝时改大司农)、少府。 魏晋起,九卿职任转轻,政务转由尚书台诸曹办理。梁武帝在天監七年(508年)改置十二卿:.

新!!: 汉景帝和九卿 · 查看更多 »

平原郡

平原郡,中國古代郡、國名。西漢置。原屬濟北國。其地大致在今山東省德州市中部、南部以及惠民縣、陽信縣一帶。唐初廢。.

新!!: 汉景帝和平原郡 · 查看更多 »

平陽公主 (漢景帝之女)

平阳公主(),名不详,生卒不详,汉景帝刘启与皇后王氏之女,汉武帝刘彻之姐。.

新!!: 汉景帝和平陽公主 (漢景帝之女) · 查看更多 »

乘氏县

乘氏县,中国古县名。 西汉置,治所在今山东省巨野县西南。景帝时为侯国。《史记·惠景间侯者年表》:景帝中元五年(前145年),以梁孝王子买为乘氏侯,即此。后为县。属济阴郡,南朝宋废。 Category:汉朝县份 Category:曹魏县份 Category:晋朝县份 Category:刘宋县份 Category:山东古代县份 Category:菏泽行政区划史 Category:巨野县.

新!!: 汉景帝和乘氏县 · 查看更多 »

废后

废后指的是被废黜的王后或皇后。皇后被废黜不外乎是政治原因或个人原因。有些皇后则是在死后才被废黜了皇后头衔。中国亦有皇后两度被废且两度复立。皇帝废黜皇后,可再立新--。但废后通常不会再嫁。.

新!!: 汉景帝和废后 · 查看更多 »

康王

康王可能是指:;谥号.

新!!: 汉景帝和康王 · 查看更多 »

二十等爵

二十等爵,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重要爵位制度,起源於戰國時期的秦國,西漢時中下層爵位的性質由軍功爵轉化為普通的吏民爵,北宋以後徹底消失。.

新!!: 汉景帝和二十等爵 · 查看更多 »

五经博士

五经博士是中国古代的学官名。 先秦即有博士官,掌理文學。秦朝有博士七十人(诸子、诗赋等博士),掌管全國古今史事以及書籍典章。 西汉建元五年(前136年),汉武帝为《易经》和《儀禮》增置博士,与汉文帝、汉景帝时所立的《书经》、《诗经》、《春秋》博士合为五经博士。自此之后,博士专门负责经学的传授。五经博士的设置,使得通晓儒家经典成为做官食禄的主要条件,从而确立了儒学和儒学经典的权威地位。 五经博士开始设置时,人数不详。汉宣帝末年,五经博士有十二人。东汉时期,有十四人。博士弟子員,在汉武帝时为五十人。后世不断增减。至汉末,博士弟子員竟达三万余人。 在百济也設有「五经博士」。.

新!!: 汉景帝和五经博士 · 查看更多 »

五陵

五陵是《汉书》中所指的汉朝皇帝建立在五陵原上的五座陵墓:.

新!!: 汉景帝和五陵 · 查看更多 »

今文经

今文經,乃指以漢代隸書文字所寫的儒家經書。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六经》散落失轶。西漢初年,有秦朝遗儒伏生等人凭借记忆口授《五经》,以汉隶写成,故曰今文经,後延伸出了今文經學。 后漢景帝之子魯恭王劉餘,从孔子之宅壁内发现孔子家族等人,所藏的先秦古文書籍,即称古文经。.

新!!: 汉景帝和今文经 · 查看更多 »

仁宣之治

仁宣之治,是明成祖朱棣死后,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宣宗朱瞻基采取了內閣大學士楊士奇、楊溥、楊榮(三楊)、夏原吉、蹇义的宽松治国和息兵养民的政策,使他们在位的十一年期间(1424年至1435年)成为明代历史上少有的吏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时代。 朱棣去世後,太子朱高熾即帝位,是為仁宗,改元洪熙。仁宗時“停罷採買,平反冤濫,貢賦各隨物資產,陂池與民同利”,他赦免了惠宗時的舊臣和成祖時遭連坐流放邊境的官員家屬,洪熙一朝僅短短一年,仁宗即行去世,其長子朱瞻基即位,是為宣,改元宣德;宣宗御駕親征,平定漢王朱高煦叛亂,安抚赵王,稳定了国内形势。 清修《明史》稱仁宣之治為:“官吏稱職,政治清平,綱紀嚴明,倉庫常滿,百姓安居樂業,遇災多救不為害。此治理是明朝開國六十年后遇到的盛世,民氣得以漸漸舒展,整個王朝也有蒸蒸日上治平的氣象了。”學者谷應泰亦將仁宣之治與周朝的“成康之治”、漢朝的“文景之治”相提並論。.

新!!: 汉景帝和仁宣之治 · 查看更多 »

廣陵郡

廣陵郡,中國古代郡、國名。西漢始置,故址在今淮安市,曹魏设郡,移治淮阴,吴置广陵县于今扬州市。其地在今江蘇省境內長江、淮河之間。隋朝时废,后為江都郡。唐朝以後廢。.

新!!: 汉景帝和廣陵郡 · 查看更多 »

廷尉

廷尉(又稱大理、作士),係中國古官名。於秦朝初置。係掌刑獄。,學典.

新!!: 汉景帝和廷尉 · 查看更多 »

任丘市

任丘市为河北省沧州市下辖县级市。 任丘市位于河北省中部,沧州市西北部,华北平原核心地带,地处京、津、保三角地带,北距北京151公里,东北距天津135公里,西距保定66公里,行政区域面积1012平方公里,人口86.7万。 任丘地处环京津、环渤海经济开放带,是国务院确定的对外开放县市之一,经济较为活跃。2014年度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行榜,任丘位列第50位。 2016年度中国中小城市创新创业百强县市排行榜,任丘位列第91名。.

新!!: 汉景帝和任丘市 · 查看更多 »

任横

任横(),中国西汉末年起事领袖,阳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西南)人。 阳陵是汉景帝的陵墓,汉朝在此处设县。汉平帝元始三年(公元3年),任横等人在阳陵聚众起义,任横自称将军,夺取当地武库兵器,攻打官府,释放囚徒。执政的王莽派大司徒掾率领兵马镇压任横,任横被杀,余众都被处死。.

新!!: 汉景帝和任横 · 查看更多 »

伍博民

伍博民(Raymond Ng Pok Man,),香港男配音員。.

新!!: 汉景帝和伍博民 · 查看更多 »

张释之

張釋之(),字季,西漢南阳堵阳(今河南方城东)人。事漢文帝、漢景帝二朝,曾任廷尉、以執法公正不阿聞名。漢文帝時,彈劾太子劉啟「過司馬門不下車」,劉啟即位,將釋之謫為淮南國相國。後過世。 有一兄張仲、一子張摯。司馬遷著《史記》,將其與馮唐合立〈張釋之馮唐列傳〉;班固《漢書》列入〈張馮汲鄭傳〉。.

新!!: 汉景帝和张释之 · 查看更多 »

张苍

张苍(前253—前152年),阳武(今河南原阳县城东南)人,秦、汉之季的科学家、儒学、阴阳家學者,曾師從荀卿。西汉开国功臣,官至丞相,封北平侯,諡號文。.

新!!: 汉景帝和张苍 · 查看更多 »

张敖

张敖(),汉朝初年的駙馬、异姓王,趙王张耳之子,娶鲁元公主,後繼位為趙王,消滅異姓王風潮中,劉邦以张敖的國相貫高謀反,降张敖为宣平侯。.

新!!: 汉景帝和张敖 · 查看更多 »

張坐

張坐,又作张生,西汉南宫侯,汉朝开国功臣张耳、张敖、张偃的后裔。 《汉书·张耳陈馀列传》以张生为张偃之子,汉文帝七年(前173年),张偃薨,八年後,张欧嗣爵。张欧与张偃之关系不详也,汉景帝中二年(前148年),张欧薨,谥“哀”,是为“南宫哀侯”,其后张生嗣爵。《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纪录张偃、张欧于宣平侯之下。《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南宫侯有张买,之下有张生。诛诸吕时,张买被诛。南宫国转封张偃。張坐为南宫侯十四年,尚汉景帝女南宫公主,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張坐获罪免爵,南宫公主改嫁耏申。.

新!!: 汉景帝和張坐 · 查看更多 »

張歐

張歐,西汉大臣,又名張叔,漢高祖功臣安丘侯張說之子。漢文帝時,以治刑名侍奉太子劉啟。漢景帝時,深受尊重,為九卿太常。漢武帝元狩年間,替代韓安國為御史大夫,治獄謹慎,後來告老,居家而終。.

新!!: 汉景帝和張歐 · 查看更多 »

开封市

開封(英文:Kaifeng)古稱老丘、啟封、大梁、浚儀、汴京、汴梁等,簡稱汴,河南省地級市,地處河南省中東部,西與省會鄭州市毗鄰,東與商丘市相連,南接許昌市和周口市,北隔黃河與新鄉市相望。截至2016年,開封市總面積6266平方公里,下轄5個市轄區、4個縣,常住454.67萬人。 開封迄今已有4100餘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先後有夏朝,戰國時的魏國,五代時期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及北宋相繼在此定都,北宋稱此為東京开封府。開封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軸線從未變動的都城,城摞城遺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少有。北宋首都東京開封府更是當時繼唐朝首都長安後的世界第一大城市。有著“琪樹明霞五鳳樓,夷門自古帝王州”、“汴京富麗天下無”的美譽。開封是清明上河圖的創作地,有“東京夢華”之美譽。 開封是戲曲之鄉,中國第一大地方劇種豫劇發源於此。開封市內五湖四河環繞分佈,素有“北方水城”之稱。開封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菊花名城、中國書法名城,擁有國家5A、4A級旅遊景區8家,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處。中國開封清明文化節 、中國開封菊花文化節吸引著眾多海內外遊客。 開封是河南省新興副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核心發展區城市,鄭州大都市區核心城市。開封自貿區也是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三大片區之一。.

新!!: 汉景帝和开封市 · 查看更多 »

开阳县 (西汉)

开阳县,中国古县名。在今山东省临沂市境。 春秋时期为鄅国地,国君为妘姓,国都在启阳邑。春秋末被鲁国吞并。汉初,于此置启阳县。汉景帝时,为避景帝名讳,改名为开阳县。北魏时,撤销建制。 Category:汉朝县份 Category:曹魏县份 Category:西晋县份 Category:北魏县份 Category:山东古代县份 Category:临沂行政区划史.

新!!: 汉景帝和开阳县 (西汉) · 查看更多 »

微子

宋微子,子姓,名啟,世称微子、微子啟,是殷商宗室貴族,商王帝乙的長子,紂王的庶兄,微子啟相傳為宋姓、鍾姓、墨姓、華姓(花姓)的先祖,為春秋宋國的開國始祖。《論語》中稱微子、箕子、比干為「殷三仁」。.

新!!: 汉景帝和微子 · 查看更多 »

後元

後元,是汉武帝建立了年号制度之前的一种改元后的纪年法。在武帝之前,使用君王纪年,如鲁庄公元年(前693年)、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一些帝王雖然沒有年号,但是他们在重大事件后,重新记录自己的纪年,史书上称之为後元。將之前的纪元称之为前元。.

新!!: 汉景帝和後元 · 查看更多 »

俞侯国

俞侯国,又作郧侯国。西汉置,故城在今山东省平原县西南。属清河郡。吕后四年(前184年)及汉景帝六年(前151年)分别封吕它、栾布为俞侯,即此。元狩六年(前117年)改鄃县。 Category:侯国 Category:山东古代行政区划 Category:德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平原县.

新!!: 汉景帝和俞侯国 · 查看更多 »

俠客

俠客,又稱俠士、遊俠、豪俠,或單稱「俠」,中國傳統社會一類身份特殊的人物,他們通常仗義助人,慷慨好施,時常為人打抱不平,不一定通曉武藝。由於「俠客」,是人們心目中被景仰的對象,也是中國文學的重要主題。.

新!!: 汉景帝和俠客 · 查看更多 »

信都郡

信都郡,中国西汉时设置的郡。 汉景帝五年(前152年)改广川国置,治所在信都县(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辖境相当今河北省武邑、辛集以南,南宫、故城以北,滏阳河以东及山东省德州市等地。中元二年(前148年)复为广川国。建昭二年(前37年),汉元帝封其子刘兴为信都王,改广川郡置信都国。阳朔二年(前23年)国废为郡。建平二年(前5年)复置为国,治信都县(即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辖境相当今河北省枣强、冀州、南宫、武邑等市县区大部,故城北部,景县南部及深州东南部地区。6,5556户,30,4384人。王莽时为新博郡。 东汉永平十五年(72年),改置为乐成国,后为安平国、安平郡、长乐国、长乐郡。隋朝大业三年(607年)及唐朝天宝元年(742年)时又曾改冀州为信都郡。乾元元年(758年),天下郡改为州,信都郡复为冀州。.

新!!: 汉景帝和信都郡 · 查看更多 »

匈奴历史

匈奴是一個古代帝國,由遊牧部落聯盟,在中國戰國時代末期至秦朝之間建立,與漢王朝之間有著長期的衝突與合作關係。領土極盛時的範圍以蒙古高原為中心,東至今大兴安岭。南沿長城與中原王朝相鄰,一度控有河套及鄂爾多斯一帶。 向西以阿爾泰山為界,深入中亞的鹹海甚至里海一帶,北達貝加爾湖周邊。 在中國魏晉南北朝時間衰弱,中亞草原改由突厥控制。.

新!!: 汉景帝和匈奴历史 · 查看更多 »

匈奴单于列表

《汉书·卷九十四上·匈奴傳第六十四上》载,“單于姓攣鞮氏,其國稱之曰「撐犁孤塗單于」。匈奴謂天為「撐犁」,謂子為「孤塗」,單于者,廣大之貌也,言其象天單于然也。置左右賢王,左右谷蠡,左右大將,左右大都尉,左右大當戶,左右骨都侯。匈奴謂賢曰「屠耆」,故常以太子為左屠耆王。自左右賢王以下至當戶,大者萬餘騎,小者數千,凡二十四長,立號曰「萬騎」。其大臣皆世官。呼衍氏,蘭氏,其後有須卜氏,此三姓,其貴種也。諸左王將居東方,直上谷以東,接穢貉、朝鮮;右王將居西方,直上郡以西,接氐、羌;而單于庭直代、雲中。各有分地,逐水草移徙。而左右賢王、左右谷蠡最大國,左右骨都侯輔政。諸二十四長亦各自置千長、百長、什長、裨小王、相、都尉、當戶、且渠之屬。” 下表共計有62位君主,63任單于。.

新!!: 汉景帝和匈奴单于列表 · 查看更多 »

北大漢簡

北大漢簡(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是指2009年初北京大學接受社會捐贈,得到3346枚西漢竹簡,書體為隸書,包含17種抄寫於西漢中期的古書。這些古書或是亡佚已久,或是獨具特色。.

新!!: 汉景帝和北大漢簡 · 查看更多 »

北地郡

北地郡,秦昭襄王三十六年(前271年)滅義渠後所置,為秦初三十六郡之一,郡治義渠縣(在今甘肅慶陽市西南)。西漢時北地郡治馬嶺縣(在今甘肅慶陽市環縣東南的馬嶺鎮)。東漢時由於羌族作亂,北地郡徙池陽(在今陝西泾陽西北)。東漢永建四年(129年),北地郡遷回原地。東漢建安十八年(213年),北地郡改治富平縣(在今寧夏吳忠市西南),至曹魏、西晉時,析馮翊郡僑置,郡治亦名富平縣(今陝西富平)。.

新!!: 汉景帝和北地郡 · 查看更多 »

刘去

劉去(),西漢第三位广川王,广川缪王刘齐子,广川惠王刘越孙,漢景帝曾孙。.

新!!: 汉景帝和刘去 · 查看更多 »

刘偃

刘偃可能指下列人物:.

新!!: 汉景帝和刘偃 · 查看更多 »

刘备

漢昭烈帝劉備(),字玄德,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三國時代蜀漢開國皇帝,諡號昭烈皇帝,三國志、華陽國志等稱為先主,繼其帝位的劉禪則被稱為「後主」,資治通鑑稱劉備父子為漢主。.

新!!: 汉景帝和刘备 · 查看更多 »

刘嫖

馆陶公主刘嫖(),汉文帝和窦皇后之女,汉景帝的同胞姐姐。封馆陶公主,又因为下嫁堂邑侯陈午,而称堂邑长公主。她為汉武帝姑姑,尊稱為竇太主,她的女儿陈氏是汉武帝的第一任皇后。.

新!!: 汉景帝和刘嫖 · 查看更多 »

刘定 (山阳王)

劉定,汉朝宗室,西汉山阳王。其父梁孝王刘武是汉文帝刘恒的第二子,劉定是第四子,哥哥是刘买。刘武去世后,他的五个儿子都被汉景帝封为诸侯王。前144年,劉定封山阳王。前136年,劉定去世,山阳国撤销,谥号哀。.

新!!: 汉景帝和刘定 (山阳王) · 查看更多 »

刘宪

下列人的名字为刘宪:.

新!!: 汉景帝和刘宪 · 查看更多 »

刘寿 (齐王)

劉寿,汉朝宗室,西汉齐懿王。 其祖父齐悼惠王刘肥是汉高帝刘邦的长子,父親為齐孝王刘将闾。 前154年,七國之亂爆發,其父齐孝王刘将闾被叛亂的諸侯們圍攻,只好與他們通使交流,不過将闾没有参加叛乱。朝廷平亂之後,刘将闾害怕被追究責任,服毒自杀。汉景帝依然赞赏刘将闾坚守的功劳,谥号孝,命他的儿子刘寿嗣位,在位二十二年。前132年,刘寿去世,谥号懿,命他的儿子刘次昌嗣位。.

新!!: 汉景帝和刘寿 (齐王) · 查看更多 »

刘富 (西汉)

刘富(),西汉宗室,沛县(今江苏省沛县)人。楚元王刘交之子。 汉景帝元年(前156年)四月封刘富为休侯。他的侄子楚王刘戊淫乱残暴,和吴王刘濞通谋叛乱。刘富使人劝谏刘戊,刘戊不听,刘富害怕而母亲逃奔京师。汉景帝三年(前154年),楚王刘戊与吴王刘濞等起兵叛乱,刘富连坐被免侯,削去属籍。后来朝廷知道他曾经多次劝谏刘戊,于是改封刘富为红侯。因为其母与窦太后有亲,许留京师。汉景帝六年(前151年)去世,谥号庄侯,其后悼侯刘澄即位。汉景帝中元年(前149年)敬侯刘发即位。汉武帝元朔四年(前125年)刘章即位红侯,元朔五年(前124年)刘章无子国除。其子劉辟彊,劉辟彊之子刘德,刘德之子刘向,刘向之子刘歆。.

新!!: 汉景帝和刘富 (西汉) · 查看更多 »

刘不识

劉不识,汉朝宗室,西汉济阴王。其父梁孝王刘武是汉文帝刘恒的第二子,劉不识是第五子。刘武去世后,他的五个儿子都被汉景帝封为诸侯王。前144年,劉不识封济阴王。前143年,劉不识去世,谥号哀,无子,济阴国撤销。.

新!!: 汉景帝和刘不识 · 查看更多 »

刘庆 (六安王)

劉慶(前?年-前?年),漢景帝劉啟的孫子,劉寄第五子,諡為六安共王。.

新!!: 汉景帝和刘庆 (六安王) · 查看更多 »

刘弘 (消歧义)

劉弘可以指:.

新!!: 汉景帝和刘弘 (消歧义) · 查看更多 »

刘彭祖

刘彭祖,西汉景帝第八子,贾夫人所生。.

新!!: 汉景帝和刘彭祖 · 查看更多 »

刘彭离

刘彭离,汉朝宗室,西汉济东王。 其父梁孝王刘武是汉文帝刘恒的第二子,劉彭离是第三子,哥哥是刘买。刘武去世后,他的五个儿子都被汉景帝封为诸侯王。前144年,劉彭离封济东王。刘彭离骄横凶悍,经常在黄昏的时候率领家奴和亡命少年数十人抢劫杀人,夺取财物,并以此为嗜好,被他杀害的人,已发现的就有一百多个,为此,前116年,劉彭离被汉武帝废除王爵、封国,贬逐到上庸,济东国撤销。.

新!!: 汉景帝和刘彭离 · 查看更多 »

刘喜 (代王)

刘喜,字仲,沛郡豐邑中陽里(今江蘇省豐縣)人,汉高祖刘邦二哥,刘太公的次子。原封代王,後因胡人進犯時臨陣脫逃,被降為郃陽侯。後來刘喜的儿子刘濞封为吳王,劉喜又被追尊為王,谥號顷,故稱代顷王、吳顷王。.

新!!: 汉景帝和刘喜 (代王) · 查看更多 »

刘兴 (北海王)

刘兴(),汉景帝后裔,远祖长沙王刘发,父齐武王刘縯。.

新!!: 汉景帝和刘兴 (北海王) · 查看更多 »

刘元 (平干王)

劉元,西汉皇族,平干繆王。他的祖父是汉景帝的第八子赵敬肃王刘彭祖。 漢景帝曾孫。元鳳元年(前80年),继承父亲平干頃王劉偃为平干王。五鳳二年(前56年),因为謁者被殺害而連座,死后封国廢除。.

新!!: 汉景帝和刘元 (平干王) · 查看更多 »

刘端

劉端可以是下列人物:.

新!!: 汉景帝和刘端 · 查看更多 »

刘顺 (东汉)

成武孝侯刘顺,中国新朝末年东汉初期政治人物。字平仲,汉光武帝族兄。父刘庆,舂陵侯刘敞同产弟。 刘顺与光武帝同里闬,少年时关系就非常好。更始帝即位,以刘庆为燕王,刘顺为虎牙将军。更始帝降赤眉,刘庆为乱兵所杀,刘顺投靠光武帝,担任南阳郡太守。建武二年(26年),封成武侯,邑户最大,租入倍於其他宗室。建武八年(32年),派他击破六安变民,于是担任六安郡太守。几年後,光武帝想要征召,当地吏民上书请留。建武十一年(35年)刘顺卒,光武帝派使者迎丧,皇帝亲自临吊。子刘遵嗣爵,因为与诸王私交,降为端氏侯。刘遵卒,子刘弇嗣。刘弇卒,无嗣,端氏侯国除。永平十年(67年),汉明帝到章陵郡,念旧恩,封刘顺侄子三人为乡侯。刘顺叔父刘弘、刘梁。.

新!!: 汉景帝和刘顺 (东汉) · 查看更多 »

刘驹

刘驹,西汉宗室,太上皇刘太公曾孙,代王刘喜之孙,吴王刘濞太子。 汉景帝三年(前154年),吴王刘濞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等六国叛汉,被汉军击败。刘濞逃到东瓯,被东瓯王所杀。刘驹逃亡到闽越,因为怨恨东瓯王杀其父刘濞,常劝闽越攻东瓯。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闽越发兵围攻东瓯,东瓯王向汉武帝求救,汉武帝派严助征发会稽郡的兵马赴救,汉兵未至之前,闽越兵就已经退去。东瓯请求内迁,武帝下令让他们迁居到长江、淮河之间。.

新!!: 汉景帝和刘驹 · 查看更多 »

刘让 (临邑侯)

刘让,中国新朝末年东汉初期政治人物。临邑侯,汉景帝七代孫。父真定共王劉普、兄真定王劉楊、从兄劉細。劉让是汉光武帝劉秀皇后郭聖通的舅舅,光武帝的将軍耿純是他的本家外甥。 更始元年(23年)十二月,河北王郎自稱天子,刘让跟随劉楊歸附王郎。劉秀派驍騎将軍劉植說服劉楊,劉楊、刘让兄弟投降劉秀。劉秀後來娶他们的外甥女郭聖通。刘秀称帝后,劉楊制造谶文说:“赤九之后,瘿杨为主。”建武二年(26年)春,光武帝派遣前将軍耿純持符節,密令他逮捕刘杨。刘让、从兄劉細擁軍一万余人,耿純沉着应对。劉楊带属官到传舍和耿純会面,耿純请劉楊把刘让、劉細都招进屋里。劉楊兄弟进入后,耿純关上了传舍的大門,把劉楊、刘让兄弟全部诛杀,真定平定。.

新!!: 汉景帝和刘让 (临邑侯) · 查看更多 »

刘贞

劉貞可以指:.

新!!: 汉景帝和刘贞 · 查看更多 »

刘贤 (吴国太子)

刘贤是西汉时期吴王刘濞的太子,被刘启(即后来汉景帝)誤殺。卒于文帝十六年(前165年)。.

新!!: 汉景帝和刘贤 (吴国太子) · 查看更多 »

刘贤 (菑川王)

刘贤(),西汉齐王刘肥之子,刘邦之孙。前176年,济北王刘兴居被灭后,刘贤被封为武成侯。前164年,汉文帝分齐国为六国,刘贤被立为菑川王。前154年,晁错建议汉景帝削藩。刘贤同吴王刘濞等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刘贤派兵围临淄,后兵败被杀。 X贤 Category:西汉战争身亡者.

新!!: 汉景帝和刘贤 (菑川王) · 查看更多 »

刘贺

刘贺(),西汉第九位皇帝(前74年7月18日至8月14日在位)。漢武帝孫,原為昌邑王,在漢昭帝駕崩後繼位,在位27日,被權臣霍光以行事乖戾為由廢黜,後改封為海昏侯。.

新!!: 汉景帝和刘贺 · 查看更多 »

刘越

名叫刘越的知名人物有:.

新!!: 汉景帝和刘越 · 查看更多 »

刘进

劉進,漢武帝之孫,太子劉據與史良娣之子,號“史皇孫”,其父在巫蠱之亂中被奸臣迫害,舉兵反抗,兵敗逃亡,後來自殺,劉進也隨之遇害。劉進之子劉詢後來登上帝位,是為漢宣帝。 劉進在正史中可考的妻妾,僅有家人子王翁須(皇孫的妻妾並無號位,皆稱家人子),即漢宣帝生母。史書多稱其為“王夫人”,亦受到牽連死於巫蠱之禍。劉詢繼位後,追谥父親為“悼”,生母為“悼--”。.

新!!: 汉景帝和刘进 · 查看更多 »

刘赐 (衡山王)

劉赐(?–前122年),西汉时期诸侯王,淮南厉王刘长第三子。汉文帝时先被封为阳周侯,后来被封为庐江王,汉景帝时改封为衡山王。汉武帝时,刘赐与淮南王刘安约定谋反,因为家族内部不和事发后自杀。.

新!!: 汉景帝和刘赐 (衡山王) · 查看更多 »

刘雄 (范县县令)

劉雄,生卒年不详,涿郡人,劉備之祖父,曾被举荐为孝廉,官至东郡范县县令,儿子刘弘就是刘备的父亲。按照《三国志》本文,他是中山靖王刘胜、陆城亭侯刘贞的后代。据裴松之注所引《典略》记载,刘备本临邑侯枝属,刘雄或者是常山宪王刘舜六世孙临邑侯刘让的后裔,或者是齐武王刘縯的孙子临邑侯刘复之後。 小说《三国演义》铺排了刘备祖上的谱系,均无史实依据。.

新!!: 汉景帝和刘雄 (范县县令) · 查看更多 »

刘林 (东汉)

劉林,中国西漢時代末期、東漢時代初期政治人物,父親趙繆王劉元。.

新!!: 汉景帝和刘林 (东汉) · 查看更多 »

刘据

劉據(),西汉原皇太子,汉武帝嫡长子,在巫蛊之祸中被奸臣迫害,被诬告之谋反后舉兵反抗,兵敗逃亡,後來自殺。武帝知道太子冤情後,悔恨不已。劉據之孫劉詢後來登上帝位,是為漢宣帝。.

新!!: 汉景帝和刘据 · 查看更多 »

刘殷

劉殷可以是下列人物:.

新!!: 汉景帝和刘殷 · 查看更多 »

刘毓滨

刘毓滨(),1940年出生于哈爾濱。中国演员,国家一級演員。電視代表作品《康熙王朝》的朱国治、《江山风雨情》的周延儒、《貞觀長歌》的房玄齡、《武則天》的長孫無忌、《大明王朝1566》的高拱。.

新!!: 汉景帝和刘毓滨 · 查看更多 »

刘戊

刘戊()西汉楚夷王刘郢客之子,为汉封国楚国之楚王。在位时间为前174年-前153年。因参与七国之乱,兵敗自盡。.

新!!: 汉景帝和刘戊 · 查看更多 »

刘明 (济川王)

劉明,汉朝宗室,西汉济川王。其父梁孝王刘武是汉文帝刘恒的第二子,劉明是第二子,是哥哥刘买继梁王位。刘武去世后,他的五个儿子都被汉景帝封为诸侯王。前144年,劉明封济川王。前138年,劉明杀中傅,汉武帝把他废位,迁至房陵,济川国撤销。.

新!!: 汉景帝和刘明 (济川王) · 查看更多 »

刘文 (广川王)

刘文(),西汉宗室,即广川戴王。汉景帝曾孙,广川惠王刘越之孙,广川惠王刘齐之子。 刘文是广川王刘去之兄。刘去烹煮姬妾之罪自杀国除。四年后,地节四年(前66年),汉宣帝因他为人正直,曾多次劝谏刘去,于是复立他为广川王。在位二年後去世。元康二年(前64年)刘文的儿子刘汝阳嗣位。在位十五年,於甘露四年(前50年)杀人,废除广川国,徙居房陵。元始二年(2年)汉平帝以刘文的儿子刘榆嗣位,改封广德王。刘榆在位四年,居摄元年(6年)广德静王刘榆的儿子刘赤嗣位。三年後,王莽篡位,贬刘赤为公,次年,废除广德国。.

新!!: 汉景帝和刘文 (广川王) · 查看更多 »

嵊州市

嵊州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绍兴市的一个县级市。位于浙江东部,曹娥江上游。汉景帝四年始建县称剡,至今已有2150多年历史。.

新!!: 汉景帝和嵊州市 · 查看更多 »

周丘

周丘(),下邳(今江苏省睢宁县西北)人,西漢人物。 周丘开始酤酒无行,亡命吴国,为吴王宾客。买酒醉饮,酗酒无行,行为不检。汉景帝三年(前154年),吴王刘濞与楚国、赵国等七国举兵反叛,大军尚未渡过淮河时,门下宾客都被封为将、侯、校尉、司马等职。吴王刘濞鄙薄周丘,所以就没封他。周丘进谒吴王,求吴王给他一节符。周丘趁夜驰入下邳,斩杀县令,传告县中豪吏,说明吴国大军将至,先附者有功。于是劝降当地豪吏,一夜之间得三万人。随即率兵北略城邑,攻至城阳国已拥兵十余万。大败城阳中尉军。后来听说吴军大败,率兵回到下邳,没有到达就病死了。.

新!!: 汉景帝和周丘 · 查看更多 »

周亚夫

周亚夫汉朝军事家,沛郡(今江苏丰县)人,是元老絳侯周勃的兒子,在七国之乱中,他统帅汉军,三个月平定叛军。后來因為得罪漢景帝,被廷尉法辦,絕食後吐血,死於詔獄。.

新!!: 汉景帝和周亚夫 · 查看更多 »

周仁

周仁,字子兢,江苏省江宁县人。冶金学家和陶瓷学家。中国第一个民间科学团体中国科学社的创始人之一,曾参与中央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的筹建。中央研究院第一屆(數理科學組)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新!!: 汉景帝和周仁 · 查看更多 »

周仁 (漢朝)

周仁,字文,生卒年不詳,祖先是任城人,由於醫術高明而蒙天子召見。漢景帝當太子的時候他擔任舍人,累積功勞升為太中大夫,後來景帝繼位,任命他做了郎中令。 周仁為人深沉持重,不洩露別人的秘密,常常穿著有補丁的舊衣和能吸附尿液的內褲,故意做不潔淨的事,因而得到景帝的寵幸,得以進入臥內。景帝在後宮和妃嬪嬉戲時,周仁常在旁邊,卻始終不說話。當景帝問他旁人的長處和短處,周仁總是說:「皇上自己可以察覺到。」雖然知道別人的缺點,也不在景帝面前詆毀。景帝曾一再駕臨他的家,當他遷徙到陽陵的時候,景帝賞賜的東西很多,然而他卻常常推辭,不敢接受。諸侯群臣餽贈的財物,他也不接受。 漢武帝即位後,由於周仁是先帝的大臣而受到尊重。後來周仁因病免官,帶著每年二千石的俸祿返鄉養老,他的子孫都做到了大官。 《史記.佞幸列傳》和《漢書.佞幸傳》曾形容周仁獲得的恩寵超過平常,但沒有像其他男寵那麼深厚。.

新!!: 汉景帝和周仁 (漢朝) · 查看更多 »

周勃

周勃(),沛县(今江苏沛县)人,秦末汉初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汉太祖刘邦认为周勃“厚重少文”,可以托付大事,以軍功高,封为绛侯。汉文帝時,拜右丞相。.

新!!: 汉景帝和周勃 · 查看更多 »

周陽由

周陽由(),西汉大臣,本姓赵,后因父亲赵兼(趙姬弟)以淮南王舅父的身份被封为周阳侯,所以改姓周阳。汉文帝、汉景帝时,为郡守。汉武帝时,二千石的官员数他最为残酷骄横,治理郡国,打击豪强。后来为河东郡都尉,和太守胜屠公争权,互相告发。被汉武帝诛杀。.

新!!: 汉景帝和周陽由 · 查看更多 »

储君

储君,君主的法定继承人。根据君主的不同称谓又称皇储、王储或大公储。储君在君主逝世、禅位、逊位后,成为继任君主。是世袭君主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现存的君主制国家中,通常由法律指定继承人。继承人的确立基于長子繼承制或其它。在二元君主制国家中,君主对储君的选择会享有较大的权力。确立继承人有两种常见的方式,一种是继承人出生后,经过正式的册封,获得继承权。另一种,通过法律明确继承顺序,继承人自出生后即获得继承权。 在古代中国,储君一般是指皇帝册立的「皇太子」,简称「太子」。通常被授与的对象是皇帝之子。类似的皇帝继承人封号,依受封者与皇帝的关系不同,还有皇太弟、皇太孙、皇太叔等。“太”者,大也。在中國汉朝时期之前,诸侯王的正式继承人亦称“太子”。汉以后,亲王正式继承人改称“世子”,外姓王或藩屬國王之子,亦同。 歐洲君主國,通常对有继承权的人士进行排序。排在第一位的继承人,如果不是君主的长子(女)或长孙,则被视作推定继承人。推定继承人的继承顺序随着君主的子嗣诞生下降,失去继承机会。君主的长子(女)或长孙(孙女),如是第一位继承人,则被视为正式繼承人(确定继承人),正式继承人的称谓Crown Prince或Crown Princess,漢語中一般譯為「王(皇)儲」或「女王(皇)儲」。同时由于王室间通婚的原因,一些君主会拥有别国排序较后的王位继承权。.

新!!: 汉景帝和储君 · 查看更多 »

储君配偶

储君配偶,由于储君通常为男性,而根据他们的不同称谓,他们的妻子可获得各种正式封号,皇储妃、王储妃、大公储妃是常见的称谓。 在东亚,太子是储君正式的封号,而太子妃、皇太子妃,是皇太子正妻的正式封号。瑞典是欧洲第一个确定男女平等王位继承权的国家,维多利亚公主是欧洲第一位女性储君。公主的丈夫丹尼尔在婚后,根据公主父亲、国王卡尔十六世的旨意,获得“丹尼尔亲王,西约特兰公爵”的爵位。这与国王儿子卡尔王子所获爵位类似,但这不是法定爵位。之前欧洲君主的长女如是第一顺位继承人,则是推定继承人,既使她们最后继承王位,她们的丈夫亦并不会因婚姻而获得某种法定爵位。.

新!!: 汉景帝和储君配偶 · 查看更多 »

唐姬

唐姬可以指:.

新!!: 汉景帝和唐姬 · 查看更多 »

唐兒

唐姬(前?年-前?年),漢景帝劉啟妃嬪。.

新!!: 汉景帝和唐兒 · 查看更多 »

冯唐 (汉朝)

冯唐,西汉代郡(今张家口蔚县)人,西汉人。.

新!!: 汉景帝和冯唐 (汉朝) · 查看更多 »

冯毋择

冯毋择(?-前184年),战国时期韩国上党郡守冯亭的后人,秦始皇时代的将军,先后封为五大夫、卿、武信侯。 前225年,有名叫“学”的十五岁少年假冒“五大夫冯将军毋择”的儿子冯癸,想在南阳郡胡阳县(今南阳市唐河县湖阳镇)诈骗钱粮若干逃亡楚国,被官员识破并判罪。当年冯毋择爵位已升为“卿”,办案官员因在文书中误用“五大夫”称呼冯毋择,受到了“赀一盾”的处罚。 前219年,冯毋择随秦始皇巡游琅琊台,琅琊刻石列出当时随秦始皇东巡秦朝的官员:列侯武城侯王离、列侯通武侯王贲、伦侯建成侯赵亥、伦昌侯武侯成、伦侯武信侯冯毋择、丞相隗状、丞相王绾、卿李斯、卿王戊、五大夫赵婴、五大夫杨樛。 秦二世年间,冯毋择和左丞相李斯之子三川郡守李由镇守雍丘抵抗项羽,曹参在雍丘击杀李由,俘虏冯毋择,到彭城之战前冯毋择归汉高帝妻兄吕泽领导,任职郎中。汉军彭城之战惨败,汉高帝前往砀郡汇合吕泽部队。荥阳之战中,冯毋择力战保卫吕泽离开荥阳。 冯毋择的儿子冯敬,秦朝灭亡后为魏王豹骑将。前205年,汉军率汉军灭西魏,冯敬被俘降汉。冯敬日后在汉文帝时任御史大夫,曾与丞相周勃,太尉灌婴等共同诋毁贾谊。冯敬最后于汉景帝时任雁门太守时与匈奴作战战死。 前188年,汉惠帝去世,当时冯毋择担任郎中令,太后吕雉临朝称制,想要封诸吕为侯,先将与吕泽关系密切的冯毋择封为博成侯做烟幕,以回应反对声音。前184年,冯毋择去世,谥为博成敬候,由他的儿子冯代继任博成侯爵位,冯代后来于180年因诛吕政变被杀,爵位及封国均被废除。.

新!!: 汉景帝和冯毋择 · 查看更多 »

军臣单于

军臣单于是匈奴單于之一,在位35年(前161年-前126年),老上单于之子。 漢文帝時,軍臣單于派兵入侵漢的上郡及雲中。漢景帝時,兩國恢復和親。漢武帝在前133年放棄對匈奴的和親政策,設計誘使軍臣單于入馬邑,打算以預先佈置的30餘萬漢軍圍捕單于,單于中計,親自率領10萬騎兵南下,可是未入馬邑已經生疑,派兵捕得漢雁門尉史,尉史把漢的計謀說了出來,單于撤退,此後漢匈關係破裂。 前127年,漢攻佔河套地,設朔方郡。漢元朔三年(前126年)冬,軍臣單于死,其弟伊稚斜自立為單于。軍臣單于太子於單逃入漢境投降,漢封他為涉安侯,數月後去世。.

新!!: 汉景帝和军臣单于 · 查看更多 »

內史 (官制)

Category:中國古代官制.

新!!: 汉景帝和內史 (官制) · 查看更多 »

內史 (秦漢行政區)

內史原本為周代官名,秦代時延襲,並掌管治理京畿地區(即京師),後逐漸掌握地方行政,並軟此而成為地方行政區名。秦內史地位相當於西漢時的三輔(即京兆尹、右扶風、左馮翊),治所咸陽。漢初分置為渭南郡、河上郡、中地郡,至高帝九年(前198年)合為內史。漢景帝二年(前155年)分左、右內史。漢武帝時右內史改置京兆尹,左內史改置左馮翊、右扶風。.

新!!: 汉景帝和內史 (秦漢行政區) · 查看更多 »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是中国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文物报社和中国考古学会每个年度举行的在全中国范围内评选当年重大考古发现的一项活动,始于1990年。其评选标准要求符合国家文物局的报批手续,并保证发掘质量,发掘内容要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且为中国考古学科提供新的内容信息及新的认识。.

新!!: 汉景帝和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 查看更多 »

八里安福宮

八里安福宮,又稱將軍爺廟,為全台唯二主祀李廣將軍的廟宇。 奉祀主神為西漢名將-飛將軍李廣,配祀李敢將軍(李廣之子)以及李陵將軍(李廣之孫)。 其三代皆為漢朝知名戰將。 據史記李將軍列傳所記載,李廣將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省天水市)人,先祖乃秦朝名將李信。李廣驍勇善戰,一生與匈奴交戰多年,匈奴人畏其英勇,故稱「飛將軍」。 漢景帝時期,因其建有軍功,被封為上郡太守,深受士兵百姓愛載。  更於唐德宗時期,李廣將軍被列入武廟奉祀,為中國歷代六十四名將之一。 曾於狩獵時射箭穿石一事被廣為流傳,因此也有神射手之稱。相傳李廣將軍神威顯赫,其神箭有驅邪鎮煞之用,於現今屏東縣佳冬鄉賴家村地區有此傳統,故立有「」以驅邪鎮煞之。.

新!!: 汉景帝和八里安福宮 · 查看更多 »

公孫昆邪

公孙昆邪,又作公孙浑邪。西汉北地郡义渠县(今甘肃省庆阳市、泾川县一带)人。 公孙昆邪是义渠人,义渠多定居于陇西郡、北地郡、上郡。汉文帝时公孙昆邪归汉。汉景帝三年(前154年),担任将军从周亚夫攻打吴、楚,平定七国之乱,以功拜为陇西郡太守。次年四月,封平曲侯,官至典属国。汉景帝中四年(前146年)犯法失侯,免为庶人。著书十余篇,《汉书·艺文志》记载有《公孙浑邪》十五篇,属阴阳家。他的儿子(《汉书》作孙子)公孙贺。.

新!!: 汉景帝和公孫昆邪 · 查看更多 »

公孙诡

公孙诡(),西汉文士,齐国(今山东北部)人。吴楚七国之乱后,梁孝王刘武招集天下文士,他和羊胜、邹阳都在梁国游历。公孙诡多奇计,开始见到梁王刘武,受千金之赐,非常得到梁王宠信,官至梁国的中尉,号称“公孙将军”。刘武怨恨袁盎等人阻止汉景帝立他自己为储君,所以刘武与公孙诡、羊胜合谋,刺杀了袁盎等议臣十余人。后来,汉景帝遣使到梁国搜捕,想办他的罪,公孙诡、羊胜被迫自杀。.

新!!: 汉景帝和公孙诡 · 查看更多 »

公主 (東亞)

公主,是東亞漢字文化圈中,中國、朝鮮王朝及越南的女性爵位。公主在不同地區或朝代有不同意思。中國古代通常是皇女位號,只有在部分特殊情況下,非皇女才能破格晉封為公主,和親女性通常会被破例获封公主。唐代和亲公主的身份,除宗室女外,还有驸马女儿、大臣女儿等。在中國典籍中常將公主簡稱為主。公主稱「適」,迎娶公主則稱「尚」。公主通常有封号、封地(常稱作湯沐邑)。 由於中國、越南、朝鮮都以公主為皇女(或王女)的封號,因此公主一詞在漢語、越南語、韓語中代稱皇女或王女,日常用語中除非另有註明,否則公主都是指君主之女。 同屬漢字文化圈的日本和琉球並沒有使用公主封號。日本相應的封號為內親王,但「公主」一詞有時也用作內親王或皇女的唐風別稱或雅稱。如飛鳥時代的穴穗部間人皇女,在《中宮寺天壽國繡帳》被稱為「孔部間人公主」。平安時代曾任齋院的有智子內親王在《大東世語》一書中也被稱為「齋院公主」。而琉球國作為中國的藩屬國,王女的封號為次一級的翁主,並不使用公主封號。.

新!!: 汉景帝和公主 (東亞) · 查看更多 »

公羊姓

公羊姓,為漢字複姓,系出公孫姓,大約分布於河北省清丰縣一帶。.

新!!: 汉景帝和公羊姓 · 查看更多 »

六博

六博,又作六簙,是中国战国到晋朝流行的一种掷采行棋的兩人或四人局戲,以多得籌為勝,行棋模擬貓頭鷹等鳥類在池塘獵魚的行為。.

新!!: 汉景帝和六博 · 查看更多 »

兰山区

兰山区是山东省临沂市下辖区,临沂市政府所在地,在沂河河畔,总面积650平方千米,人口83万,辖3个办事处、8个乡镇、440个村居。古称启阳、开阳。.

新!!: 汉景帝和兰山区 · 查看更多 »

光武中興

王莽篡漢,西漢結束,改國號為新。后王莽改制失败,导致绿林赤眉起义爆发最终肢解新莽政权,汉景帝后裔劉秀趁机恢復漢朝,國號仍為漢,史稱為東漢,刘秀即光武帝。在位期间,农业、手工业都得以从新莽天凤四年(17年)起到东汉建武前期的战争而受到严重破坏背景下的恢復和发展,政局稳定,史称“光武中兴”。 劉秀的六世祖為長沙定王,但是到劉秀這一代已經是一般平民。王莽登基的時代,劉秀曾在長安唸書,因生活貧困,他和同學買一頭驢,替人載物賺錢貼補家用。劉秀的族兄劉玄被綠林「新市兵」的擁戴,公元23年被立為帝,是為更始帝,“概平遣囚徒,除王莽苛政”,“昆阳之战,威震天下”。公元36年公孫述戰死成都,劉秀終於統一中原。至綠林起兵以來,中原鼎沸,內戰頻仍,全國人口減少,东汉初年,户籍大大减少。公元30年刘秀下令裁并郡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建武十五年(39年),光武帝下令“度田”,清丈全国的土地,分配土地给贫苦农民。此舉遭到强烈反对,州郡官吏畏惧豪强地主,不敢“度田”,結果導致“郡国大姓及兵长、群盗处处并起”,河南尹张汲以及“郡守十余人,坐度田不实,皆下狱死”。大司徒欧阳歙也是死於度田。董宣不畏权贵、秉公执法,受到了光武帝的嘉奖。刘秀本人是豪强出身,在東漢出來即有所謂的南阳豪强,所謂“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劉秀一方面力求恢復經濟,通过“度田”,以限制豪强地主,開國功臣刘隆也在此事件中被免官,决不宽容。,劉秀曾對马援說:“吾甚恨前杀守、相多也!”。另一方面又因民變,“青、徐、幽、冀四州尤甚”,最後不得不與豪強妥協,暫止度田。公元26年,刘秀仍在掃除群雄之際,“诸功臣皆增户邑”,之後又下令释放奴婢,光武即位後,多次釋放奴婢,“内外匪懈,百姓宽息”,並減輕田租,興修水利。中元二年(公元57年),全國有“户四百二十七万九千六百三十四,口二千一百万七千八百二十”,户与口增加一倍。在光武帝的苦心经营之下,东汉社会終於出現繁荣,王夫之认为“三代而下,取天下者,唯光武独焉”,史称为“光武中兴”。.

新!!: 汉景帝和光武中興 · 查看更多 »

削藩政策

削藩是封建制度下君主为了鞏固自身權利而收回藩王、藩鎮、诸侯、軍閥等地方政權割据势力手中的部分或全部权力,而著手实施的政策。由于利益冲突,削藩常常引发政治动荡,甚至军事对抗。.

新!!: 汉景帝和削藩政策 · 查看更多 »

前136年

没有描述。

新!!: 汉景帝和前136年 · 查看更多 »

前140年代

前140年代從前149年1月1日開始,於前140年12月31日結束。.

新!!: 汉景帝和前140年代 · 查看更多 »

前141年

没有描述。

新!!: 汉景帝和前141年 · 查看更多 »

前147年

没有描述。

新!!: 汉景帝和前147年 · 查看更多 »

前150年

没有描述。

新!!: 汉景帝和前150年 · 查看更多 »

前150年代

前150年代從前159年1月1日開始,於前150年12月31日結束。.

新!!: 汉景帝和前150年代 · 查看更多 »

前151年

没有描述。

新!!: 汉景帝和前151年 · 查看更多 »

前153年

没有描述。

新!!: 汉景帝和前153年 · 查看更多 »

前154年

没有描述。

新!!: 汉景帝和前154年 · 查看更多 »

前156年

没有描述。

新!!: 汉景帝和前156年 · 查看更多 »

前173年

没有描述。

新!!: 汉景帝和前173年 · 查看更多 »

前188年

没有描述。

新!!: 汉景帝和前188年 · 查看更多 »

前2世纪

前200年至前101年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前2世纪。.

新!!: 汉景帝和前2世纪 · 查看更多 »

前66年

没有描述。

新!!: 汉景帝和前66年 · 查看更多 »

前元

前元是汉武帝建立了年号制度之前的一种改元后,对之前年代的纪年法。在武帝之前,使用君王纪年,如鲁庄公元年(前693年)、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一些帝王雖然沒有年号,但是他们在重大事件后,重新记录自己的纪年,史书上称之为後元。將之前的纪元称之为前元。.

新!!: 汉景帝和前元 · 查看更多 »

剧孟

剧孟,是汉景帝时期的一个侠士。雒阳人。周人以商贾为资,剧孟以任侠显於诸侯。 吴楚七国之乱时,条侯周亚夫为太尉,乘传车将至河南,得剧孟,大喜说:“吴楚造反而不求剧孟,吾知他们成不了大事。”天下骚动,宰相得之,若得一敌国。剧孟行事很像朱家,喜歡六博,他母亲去世的时候,达千乘之多的车前来送葬。剧孟死後,家无余十金之财。.

新!!: 汉景帝和剧孟 · 查看更多 »

四川省

四川省(四川话拼音:Si4cuan1sen3;国际音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省政府中心為成都市。四川简称川或蜀,又因先秦时四川曾分属巴国、蜀国两诸侯国,故别称“巴蜀”。现今巴蜀则主要是指重庆市与四川省。四川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的美譽。.

新!!: 汉景帝和四川省 · 查看更多 »

皇太子妃

皇太子妃,是皇太子正妻的正式封號,也是太子妃的一種。東亞史上有記載的首位皇太子妃是中國西漢汉景帝为太子时之正室薄氏(後為孝景薄皇后),是由祖母薄太后为他选择本家族的女子薄氏为太子妃。 現時東亞僅有日本保留君主制,也是世界上唯一君主稱為皇的國家,現時日本皇太子妃小和田雅子也成為世界上唯一一位皇太子妃。.

新!!: 汉景帝和皇太子妃 · 查看更多 »

皇女

皇女、帝女、王女,是不同头衔的君主女儿的称谓。皇帝與天皇之女稱為皇女。国王的女儿,则称为王女。 皇女或王女,並非位號的一種,和公主、郡主等號不同,不需經過冊封,只要是皇帝、天皇、国王之女皆可稱為皇女和王女。.

新!!: 汉景帝和皇女 · 查看更多 »

石奋

石奋,西汉大臣,赵国人。為人恭谨,举朝不及,遵守禮法,闻名天下。.

新!!: 汉景帝和石奋 · 查看更多 »

石室中学

成都石室中学,创办于汉景帝后元二年(西元前141年),其前身“文翁石室”是中国最早的地方官办学堂,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地方官办学校。 现在,石室中学是省级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拥有两个校區,文廟校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文庙前街93号,北湖校区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龙潭寺。 学校校徽是“石室”二字小篆体组成的钟状的标志,校庆日为11月11日。.

新!!: 汉景帝和石室中学 · 查看更多 »

石建

石建(),西汉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人,中国西汉政治人物,石奋之子。 石建有父风,驯行孝谨,汉景帝时官至二千石。汉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郎中令王臧得罪窦太后被罢免,石建被任为郎中令。他谨言慎行,唯恐做事不逊。每次奏事,屏去旁人才敢尽言。在家事亲至孝,更甚于几个弟弟。石建惊恐:“书‘马’者与尾而五,今乃四,不足一,获谴死矣!”石奋去世后,石建哀伤过度,柱杖才能走路。不到一年,石建也去世了。他的弟弟石庆。.

新!!: 汉景帝和石建 · 查看更多 »

石美人 (刘邦)

石美人,赵国邯郸人,西汉开国皇帝汉高帝刘邦的后宫。.

新!!: 汉景帝和石美人 (刘邦) · 查看更多 »

石慶

石慶(),是西汉大臣。西汉时河内郡温县(今属河南)人,居茂陵。封牧丘侯,谥恬。.

新!!: 汉景帝和石慶 · 查看更多 »

王仲

王仲,右扶风槐里县(治所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县)人,与妻子臧儿,生有一子两女,子名王信,长女王氏,次女王儿姁。长女和次女皆为汉景帝的后妃。长女王氏即王皇后,汉武帝的生母。王仲早逝后,葬于槐里县,其妻臧儿改嫁田氏。后来,外孙汉武帝即位,追尊王仲为共侯,置园邑二百家。.

新!!: 汉景帝和王仲 · 查看更多 »

王信 (西漢)

王信,西汉槐里(治今陕西省兴平市东南)人,一称王长君,孝景王皇后之兄。 母亲臧儿,汉景帝中五年(前145年),以皇后之兄封为盖侯。汉景帝的弟弟梁王刘武怨恨袁盎挫败以自己为储君的事情,阴谋派人刺杀袁盎等十余人。事情败露后,梁王刘武怕自己被问罪,派邹阳至京师长安求王信为自己说情,陈说利害。王信入宫劝说景帝,景帝的姐姐长公主刘嫖也为刘武说情,汉景帝没有治罪刘武。汉武帝元狩三年(前120年)其子刘偃袭爵,元鼎元年(前116年)任太常。王信谥号靖,元鼎五年(前112年)刘偃酎金失侯。 电视剧《汉武大帝》把王信劝景帝的情节,安排到王信的异父弟弟田蚡的头上。.

新!!: 汉景帝和王信 (西漢) · 查看更多 »

王兒姁

王兒姁,右扶风槐里人,中國古代西漢時期皇族女性,為汉景帝刘启的妃嬪。 王兒姁的母亲臧儿是燕王臧荼的孙女,臧儿将长女王氏和次女兒姁都送入当时太子刘启的宫中。王兒姁生子广川王刘越、胶东王刘寄、清河王刘乘、常山王刘舜。 王兒姁比景帝早逝。她的同母哥哥是王信,异父弟弟有田蚡與田胜。在司马迁的《史记》里,她与栗姬、程姬、唐兒及贾夫人并称五宗。.

新!!: 汉景帝和王兒姁 · 查看更多 »

王遂 (汉朝)

王遂,字伯纪,西汉济南郡东平陵县(今山东省章丘市西)人。.

新!!: 汉景帝和王遂 (汉朝) · 查看更多 »

王贺

王贺,字翁孺,西汉济南郡东平陵县(今山东省章丘市西)人。.

新!!: 汉景帝和王贺 · 查看更多 »

王恬啟

王恬啟(),漢朝初年人物,曾任廷尉,因避諱漢景帝「劉啟」,史書常作王恬開。 漢高祖五年(前202年)為郎中令,任職時,從征攻击陈豨。十年,任衛將軍,後轉任廷尉,曾奏請將彭越以謀反之罪滅族,後改任梁國國相,呂后四年(前186年)時受封山都侯,漢文帝三年(前178年)薨,諡号「貞侯」。 王恬啟與周亞夫因為欣賞後來的廷尉張釋之執法公正,就和張釋之結為好友。張釋之因而譽滿天下。.

新!!: 汉景帝和王恬啟 · 查看更多 »

灌夫

夫(),中国汉朝颍川郡颍阴(今河南省许昌市)人,字仲孺。曾任淮陽太守、燕國宰相,因得罪武安侯田蚡,被斬首。.

新!!: 汉景帝和灌夫 · 查看更多 »

礼记

《礼记》,儒学经典之一,所收文章是孔子的学生及戰國时期儒学学者的作品。西汉学者戴德将或稍早于他的刘向收集的130篇综合简化,一共得85篇,称为《大戴礼记》,后来其姪戴圣又将「大戴礼记」简化删除,得46篇,再加上《月令》、《明堂位》和《乐记》,一共49篇,称为《小戴礼记》。「大戴礼记」至隋、唐時期已散逸大半,現僅留傳39篇,而「小戴礼记」則成为今日通行的《礼记》。 汉景帝时魯恭王劉餘初好治宮室而壞孔子宅,得古文經《礼》五十六篇於壞壁之中,礼家将其中与今《仪礼》相同的十七篇录下,得以流传。《奔丧》、《投壶》见于另外三十九篇中,也录下得传。其余篇章,因为藏之秘府,世人难得一见,后来散逸不传,称为“逸《礼》”。 朱熹撰有《朱子家禮》一书,他認為“《禮記》只是解《儀禮》”。阮元在《书东莞陈氏〈学蔀通辩〉后》说:“朱子中年讲理,固已精实,晚年讲礼,尤耐繁难,诚有见乎理必出于礼也。古今所以治天下者礼也,五伦皆礼……且如殷尚白,周尚赤,礼也。使居周而有尚白者,若以非礼折之,则人不能争,以非理折之,则不能无争矣。故理必附乎礼以行,空言理,则可彼可此之邪说起矣。” 《礼记》全書以散文撰成,一些篇章饒具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阐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画,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礼记》不仅是一部描写规章制度的书,也是一部关于仁义道德的教科书。其中最有名篇章,有《大學》、《中庸》、《禮運》(首段)等,并且《大学》与《中庸》被朱熹选入“四书”。《禮運》首段是孔子与子游的对话,又稱為《禮運·大同》篇,大同二字常用作理想境界的代名詞,不少地名亦取用此二字。.

新!!: 汉景帝和礼记 · 查看更多 »

祿星

祿星,或稱子星、跳加官等,為中國神話中的財神,與福星、壽星並稱為「福祿壽」的天神,與壽星皆立於福星之側。.

新!!: 汉景帝和祿星 · 查看更多 »

秦漢君主諸子女列表

此列表列出中國秦朝、漢朝君主所生的子女,包括追封君主之子女。.

新!!: 汉景帝和秦漢君主諸子女列表 · 查看更多 »

秦漢皇后及妃嬪列表

漢皇后及妃嬪列表,以下列表列出在《史記》、《漢書》、《後漢書》及相關史料所載之皇后、妃嬪一覽:.

新!!: 汉景帝和秦漢皇后及妃嬪列表 · 查看更多 »

程姬

程姬(),中國西漢時期皇族女性,為漢景帝妃嬪。 程姬事蹟不詳,只知生子魯恭王劉餘、江都易王劉非、膠西於王劉端。一次景帝召程姬侍寢,程姬以有疾病在身為由而推拖,將侍女唐兒送去,景帝酒醉不知而臨幸了唐兒,使唐兒日後生下長沙王劉發。 漢武帝在位時期,程姬隨子劉餘就國於魯國,成為魯國王太后。.

新!!: 汉景帝和程姬 · 查看更多 »

程不识

程不识,是中國汉朝军事人物,封霸成侯。 在汉景帝时,程不识担任太中大夫,多次出任边郡太守。与匈奴作战时,部队营阵严整,匈奴不敢贸然进攻,与李广并称名将。因为程不识军队纪律严格,李广善待士卒、且军队纪律松散,士兵都喜欢跟随李广,不愿跟随程不识。汉武帝时,程不识为长乐卫尉,元光元年(前134年),以卫尉为车骑将军屯兵雁门郡。 武安侯田蚡娶燕王女為夫人,舉辦婚宴,魏其侯竇嬰與其好友灌夫前去祝賀,由於竇嬰與田蚡私下頗有恩怨,竇嬰在酒席上遭到冷落,灌夫藉機大罵,說程不識一錢不值,此為「一錢不值」成語由來。“生平毁程不识不直一钱,今日长者敬酒,居然跟个妇人一样窃窃私语。”.

新!!: 汉景帝和程不识 · 查看更多 »

窦婴

婴(),西汉清河郡觀津縣(今河北省衡水市武邑縣)人,是汉文帝皇后窦氏堂兄之子,以軍功封魏其侯,後因与武安侯田蚡不和,被以「伪造诏书罪」斩首。.

新!!: 汉景帝和窦婴 · 查看更多 »

窦广国

广国(),字少君。西汉清河郡观津县(今河北省武邑县东南)人,孝文窦皇后的弟弟。 竇廣國在四五岁时,因家境贫困,被人掳走,贩卖到外地,四處成為奴工,後又被转卖了十几户人家,最後到了宜阳(今河南宜阳西)进山挖石炭。一天黄昏,山崖边有一百多人在睡觉,突然山崩,睡在崖边的人都压死了,只有窦广国脱险逃生。不久,他跟随主人到了京師,听说姐姐成為皇后了,竇廣國还记得与姊姊一起採桑叶,从树上摔下来的情景。他把这些事详细地写下来後,託人转交给窦皇后。窦皇后见到了这一封信後,大驚,即刻把窦少君召来,并详细问了其他一些情况,果然是她的亲弟弟。皇后还要窦少君回忆一些过去的情景,少君回忆道:「姊姊离我西去,我记得在驿站分别时,讨来米汤给我洗头,临走时又给我吃了饭才走的。」窦皇后泣不成声,緊握著窦少君的手。 大臣周勃、灌婴等以吕氏之乱为戒,因窦氏兄弟出身寒微,特选有德行的长者作为他们的师傅,所以窦广国兄弟都不敢以富贵骄人。窦氏兄弟与士人同住,由此成为谦让君子,德才兼备,群臣敬服。文帝想要让窦广国做丞相,窦皇后不允。窦氏姊弟所为,朝野赞誉,对形成文景之治起了重要作用。 汉文帝后七年(前157年)汉景帝即位,封窦广国为章武侯。汉景帝六年(前151年),窦广国去世,谥号景,其子窦完继位为恭侯,窦完之后,窦常继位。.

新!!: 汉景帝和窦广国 · 查看更多 »

窦建

建,字长君,清河郡观津县(今河北省武邑县东南)人,孝文窦皇后的兄长。 窦建年少家贫。汉文帝立窦皇后,窦建和弟弟窦广国至长安与窦皇后相认。汉文帝厚赐窦建兄弟田宅金帛,留居长安。绛侯周勃、灌婴因窦氏兄弟出身寒微,特选有节行的长者作为他们的师傅,所以窦建兄弟有退让君子之风,不敢以富贵骄人。窦建未及封侯,便早早去世。汉文帝后七年(前157年)汉景帝即位,封窦建的儿子窦彭祖封南皮侯。.

新!!: 汉景帝和窦建 · 查看更多 »

章丘区

丘区是一個位于中国山东省中北部濟南市的市辖区。章丘位於泰山东北、黄河南岸。人口约106.42万,面积1699平方千米。辖20个乡、镇、办事处。是宋代词人李清照的家鄉。.

新!!: 汉景帝和章丘区 · 查看更多 »

籍姓

籍姓是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275位。在现代他是极罕见的姓氏。.

新!!: 汉景帝和籍姓 · 查看更多 »

经学

經學 (Chinese Classics 或 Chinese Classical Studies) 在中文语境里一般特指研究儒家经典,解释其字面意義、阐明其蕴含义理的學問。经学是中国古代学术的主体,仅《四库全书》经部就收录了经学著作一千七百七十三部、二万零四百二十七卷。经学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史料,是儒家学说的核心组成部分。.

新!!: 汉景帝和经学 · 查看更多 »

羊胜

羊胜(),西汉文士,齐国(今山东北部)人。吴楚七国之乱后,梁孝王刘武招集天下文士,他和公孙诡、邹阳都在梁国游历。刘武怨恨袁盎等人阻止汉景帝立他自己为储君,所以刘武与公孙诡、羊胜合谋,刺杀了袁盎等议臣十余人。后来,汉景帝遣使到梁国搜捕,想办他的罪,公孙诡、羊胜被迫自杀。.

新!!: 汉景帝和羊胜 · 查看更多 »

美人心計

,又名《汉宫美人心计》,是一部2010年首播的中国大陆古装宫廷剧,改编自女作家瞬间倾城的后宫小说《未央·沉浮》。该剧由北京紫骏辉煌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浙江全盛时代影视文化公司、于正工作室和广州电视台联合出品,香港导演吴锦源、梁欣全、陈国华执导,大陆知名电视制片人于正担当编剧并制作,并由林心如、陈键锋、王丽坤、杨幂、何晟铭、罗晋等人领衔主演。全剧从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不久开始,至汉武帝刘彻登基后结束,刻画了汉文帝刘恒皇后——孝文窦皇后的成长史,其中前期主要叙述窦氏在吕后掌权时期悉心辅佐代王刘恒并帮助其夺取帝位的事迹,中期讲述了她当皇后时与文帝宠妃慎夫人的宫廷斗争,后期则讲述她为皇太后时与汉景帝皇后暨汉武帝生母王娡(剧中虚构为慎夫人之女)的后宫博弈。 本剧于2009年7月2日在浙江横店影视城正式开机拍摄,同年9月15日在江苏无锡影视基地杀青关机。2010年3月15日,本剧在上海电视台电视剧频道全国首播,2011年4月4日在安徽、山东、河南、东南、深圳五家卫视(前四家为黄金档,深圳为十点档)上星播出。台湾于2010年5月11日在中视数位台八点档首播,香港于2011年4月18日在无线精选台首播。 本剧的姐妹篇为2011年电视剧《唐宫美人天下》和2012年电视剧《山河恋·美人无泪》(又名《清宫美人无泪》),三剧均由于正制作,合称“美人系列古装三部曲”。.

新!!: 汉景帝和美人心計 · 查看更多 »

田叔

叔,西汉大臣,赵国陉城(今山西曲沃东北)人,田齐宗室後代。好黄老之术,喜击剑任侠,被赵王张敖任用为郎中。赵王谋反被捕,他率领十余人自带刑具,随赵王到长安,後被汉高帝释放,任用为汉中郡太守。汉文帝时免官,汉景帝招办梁孝王刘武刺杀袁盎一案。之后为鲁国相,数年后卒于任上。其子田仁。.

新!!: 汉景帝和田叔 · 查看更多 »

田禄伯

伯,西汉人,吴王刘濞的属下。 汉景帝三年(前154年),吴王刘濞联合楚、赵等七国作乱,举兵西进,田禄伯被任为大将军。田禄伯认为兵屯聚而西,无它奇道,难以成功。建议亲率五万人,配合主力军,沿着江淮而上,攻取淮南国、长沙国,直入武关,分进合击,和吴王兵会关中,以出奇制胜。吴太子刘驹认为授权臣下,分兵而去,前景不测。刘濞于是不许,田禄伯後事不详。.

新!!: 汉景帝和田禄伯 · 查看更多 »

田蚡

蚡(),西漢內史長陵(今陝西咸陽市東北)人,汉武帝的舅舅、大臣,封武安侯。後來與魏其侯窦婴不和,設計殺害灌夫及窦婴,窦婴死後,田蚡亦發瘋而亡。《史記》中說,占卜師分析田蚡是因為窦婴和灌夫兩鬼的靈魂缠身而死亡。.

新!!: 汉景帝和田蚡 · 查看更多 »

申屠嘉

申屠嘉(),西汉初期大臣,西汉时梁(治今安徽砀山)人。 15岁时参军入伍,为材官蹶张,即脚踩踏弓努发射箭的小兵。起初随汉高帝攻打项羽时升为队率(即小队长)。从汉高祖征英布时,申屠嘉已经升为都尉了。汉初,从中央到地方,官员多由大大小小的功臣出任,申屠嘉于孝惠帝时出任淮阳太守。 汉文帝时,凡是跟随过汉高祖刘邦打天下的功臣,职务级别超过2000石的,如果不到关内侯,则一率赐爵关内侯。申屠嘉因此得爵关内侯,食邑五百户。不久迁为为御史大夫。 汉文帝后元二年(前162年)八月,张苍罢相。申屠嘉以御史大夫接任丞相,封故安侯。本来汉文帝想封窦皇后的弟弟窦广国为相。窦广国为有贤能且为人谦虚,是汉文帝理想的丞相人选。但汉文帝怕大臣们有说法,因此只好放弃。于是像以前一样,丞相仍然从高祖时功臣中挑选。但是到汉文帝时期,汉高祖时的功臣大多数衰老或故去,只有申屠嘉尚算年轻。再者御使大夫本来就是副丞相,所以申屠嘉出任丞相。 申屠嘉为人廉洁刚正,门不受私谒。邓通是汉文帝的男宠,有次邓通在朝堂上有怠慢之礼,申屠嘉向皇帝说:“陛下喜欢自己的寵臣,让他富贵就是了。但是朝堂上的礼节不可不严肃!”(「陛下愛幸臣,則冨貴之;至於朝廷之禮,不可以不肅!」)。下朝后,回到丞相府后就下令捉拿邓通,如果他不服从,就斩杀。邓通知道后,非常惊恐,去跑去告诉文帝。文帝亲自为邓通求情,邓通才得以释免。邓通哭著對文帝說:“丞相几杀臣。” 汉景帝时,反对晁错的政见,想诛杀晁错没有得手,吐血而死,谥号节侯。.

新!!: 汉景帝和申屠嘉 · 查看更多 »

焦晃

晃(),中華人民共和國话剧一级演员,出生于北京。.

新!!: 汉景帝和焦晃 · 查看更多 »

白馬之盟

白馬之盟是漢太祖劉邦在位時殺白馬方式,與藩王、功臣等立的盟約,第一條,「國以永存,施及苗裔」。意思是指要國家政權還在,就保障功臣後人的爵位。第二條,「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若無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也就是說,非劉姓宗室成員,不得封諸侯王;沒有立下功勞,就不能封列侯。對於這樣的王侯,天下人可以一同討伐他。 劉邦消滅異姓王之後,只有長沙王吳臣因力量太小而倖免於難,劉邦不願意千辛萬苦的成果,被後代的外戚或權貴毀滅,刻意訂下此約定,希望劉氏江山長存。殺馬立誓,此為古代盟誓的方式之一,要殺牲取血,並用手指蘸血來塗在嘴上,以示恪守盟約。.

新!!: 汉景帝和白馬之盟 · 查看更多 »

蚡,西漢御史大夫。《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他的名字为介。 汉景帝三年(前154年),吴王刘濞以清君侧诛晁错为名,七国之乱爆发,汉景帝杀死御史大夫晁错,随后平定七国之乱。汉景帝四年(前153年),汉景帝以蚡为御史大夫,蚡没有记载姓氏,不确定是否即汉武帝的舅舅、后来担任太尉的田蚡。汉景帝六年(前151年)汉景帝以岑邁为御史大夫,取代蚡。《汉书》记载介之后的御史大夫即桃侯劉舍,中间没有岑邁。 |- |colspan.

新!!: 汉景帝和蚡 · 查看更多 »

隆虑公主 (西汉)

隆慮公主,名不详,生卒不详,是西漢漢景帝与皇后王氏的第三个女儿。她是漢武帝的同母姐妹,因《史記》《漢書》中對其記載“帝姊”,上曰“吾弟”等等自相矛盾,隆慮公主究竟是劉徹的姐姐還是妹妹還未嘗得知。 隆慮公主有一子昭平君,娶漢武帝的女儿夷安公主。隆慮公主病困,向漢武帝以金千斤錢千萬為昭平君豫贖死罪。隆慮公主死後,昭平君殺了公主的保傅。下狱後,廷尉請論。漢武帝垂涕而依法處死昭平君。.

新!!: 汉景帝和隆虑公主 (西汉) · 查看更多 »

韩婴

韓嬰(),涿郡鄚人(今任丘市人)。《史记》和《汉书》记载,汉文帝时曾任博士,汉景帝时官至常山太傅,后人又称他韩太傅。 韩婴是著名的今文经学家,尤以《诗经》研究见长,世称「韩诗」,与辕固生的「齐诗」、申培的「鲁诗」并称“三家诗”。著有《韩诗内传》、《韩诗外传》、《韩说》等。南宋后仅存外传,可能已经过后人修改。清赵怀玉辑有《内传》佚文,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韩诗故》二卷、《韩诗内传》一卷、《韩诗说》一卷。 据说他还对《易经》有研究,著有《周易传韩氏三篇》,但未能流传于世,又一說《子夏易傳》即《韩氏易传》。.

新!!: 汉景帝和韩婴 · 查看更多 »

韩安国

韓安國(),字長孺。西漢大臣,官至御史大夫。曾为梁孝王幕僚,并且是梁孝王身边得力谋士。后来深的深得汉景帝的信任,化解了汉廷中央和梁孝王的关系,汉武帝时,提倡和亲匈奴,西汉北部边疆多年无战事。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因病去世《史记·韩长孺列传》:安国始为御史大夫及护军,后稍斥疏,下迁;而新幸壮将军韂青等有功,益贵。安国既疏远,默默也;将屯又为匈奴所欺,失亡多,甚自愧。幸得罢归,乃益东徙屯,意忽忽不乐。数月,病欧血死。安国以元朔二年中卒。。.

新!!: 汉景帝和韩安国 · 查看更多 »

莊遵

嚴遵,字君平。西漢蜀郡人,道家学者,思想家,亦以善於卜筮聞名。“蜀之八仙”之一。汉成帝时隐居蜀成都,以卜筮为业,“因势导之以善”,史称“蜀人爱敬”。著有《老子注》和《道德真经指归》。 ,写为严遵或严君平。.

新!!: 汉景帝和莊遵 · 查看更多 »

避讳

避讳是中国歷史上,必須回避君主、尊長的「名諱」的一种要求,通常只限於君主、尊長之本名。字號的避讳则较少见。在言谈和书写时,遇到君主尊長的名諱一律要回避,可以用其他字代換,或是刻意將該字缺筆;取名时,不能取他们的名諱中字甚或同音的字;否則,可能觸犯大不敬之罪。陆容《菽园杂记》稱,“民间俗讳各处有之,吴中为甚”。這種要求也曾經適用於漢字文化圈内中国的臨近國家,例如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琉球。.

新!!: 汉景帝和避讳 · 查看更多 »

道家

道家是中国诸子百家中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在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子、庄子为代表。 西汉建立後,漢高祖、漢惠帝、呂后等漢朝領導人,張良、蕭何、曹參、陳平等大臣,都支持以道家思想治国,減少傜役、賦稅,使人民从秦朝苛政中得以休养生息,汉文帝、汉景帝奉行道家的黃老治術達到極致,历史称之为文景之治,「京師之錢累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國家富裕,百姓安樂。 其后,儒家学者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倡「独尊儒术」的政策,并被后世帝王采纳。道家从此成为非主流思想,宋朝以後程朱理學、陸王心學興起,道家思想被混入理學,獨立的道家思想基本上不復存在。 道家虽然并未被官方采纳,但继续在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魏晋玄学,宋明理学都揉合了道家思想发展而成。佛教传入中国后,也受到了道家的影响,中國的禅宗在诸多方面受到了老庄的启发。.

新!!: 汉景帝和道家 · 查看更多 »

荆州城墙

荆州城墙位于中国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的荆州古城,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荆州古城墙与城北的楚纪南故城和城西的八岭山古墓群是荆州古城的三大组成部分。 荆州城墙是中国现存的四座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墙之一,其余三座分别为山西平遥城墙、陕西西安城墙和辽宁兴城城墙,也是保存最为完好的南方城墙。与其它几座古城墙相比,荆州古城墙的特点是规模较大,保存相对完整,被誉为中国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考古发现证实,荆州城墙是中国现存延续时间最长、跨越朝代最多、由土城演变为砖城的唯一古城墙。 荆州城墙最早可追溯至西汉景帝时修筑的土城,其后关羽、吴太守朱然,东晋桓温、梁元帝、南平王高季兴等都曾进行修葺。北宋末年城毁。南宋淳熙年间(1186年)重修,长10.5km。元初(1276年)忽必烈下令拆除。元末明初朱元璋派员重建荆州城。明末(1643年)张献忠将城墙拆毁多半。现存于世的是清顺治三年(1646年)重建的城垣,并重新命名城门:东为寅宾门,东南为公安门,西为安澜门,南为南纪门,大北门为拱极门,小北门为远安门。1970年后又新开3座三孔城门。整座城呈不规则的长方形,东西长3.75千米,南北宽1.2千米,城内面积4.50平方千米,周长11.821千米。城墙高8.83米,顶面宽3~5米,厚10米左右。有城垛4567个,炮台26个,通往城外下水道6条。 2007年荆州城墙与南京城墙、西安城墙和辽宁兴城城墙等一同列入中国申报世界遗产的预备名单。.

新!!: 汉景帝和荆州城墙 · 查看更多 »

荆州历史

荆州是楚文化的发源地,自从楚国建都自此,乃兵家必争之地,多个政权曾在此建立政权。.

新!!: 汉景帝和荆州历史 · 查看更多 »

菑川國

菑川國,一作甾川國,是中國漢代王國,七國之亂中齊地四國之一。西漢初年置,治所在劇縣(今山東省壽光市南),屬青州刺史部。東漢初年省併。後世常將漢代菑川國誤作淄川國,但菑川國轄地與今之淄博市淄川區轄並無重合。.

新!!: 汉景帝和菑川國 · 查看更多 »

项羽十八诸侯列表

项羽十八诸侯列表,前206年,項羽進兵咸陽,殺秦王子嬰,欲稱王關中,楚後懷王不悅,項羽尊懷王為楚義帝,但暗中命英布刺殺之,自稱西楚霸王,分封軍功者十八人,以為諸侯。.

新!!: 汉景帝和项羽十八诸侯列表 · 查看更多 »

项襄

项襄(),即桃安侯劉襄,西汉初期列侯。 项襄是項羽親属,漢二年(前205年)在定陶被穎陰侯灌嬰所俘,以客将的身份随從灌嬰征伐。漢高祖十一年(前196年)担任大謁者,随从刘邦攻打英布,漢高祖十二年(前196年)三月丁巳,被封为桃侯,并被赐姓刘氏,食邑千戶,官至淮南太守。汉惠帝七年(前188年)因为有罪免爵。高后二年(前186年)再封桃侯,在位十六年,汉文帝十年(前170年)薨。其子刘舍,在汉景帝时官至丞相。.

新!!: 汉景帝和项襄 · 查看更多 »

须昌侯国

须昌侯国,西汉时设置的侯国。 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封赵衍为须昌侯,改须昌县为须昌侯国,治所在今山东省东平县西北。汉景帝五年(前152年)国除,仍改为须昌县。 Category:侯国 Category:西汉行政区划 Category:山东古代行政区划 Category:泰安行政区划史 Category:东平县 Category:前190年代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前150年代废除的行政区划.

新!!: 汉景帝和须昌侯国 · 查看更多 »

衛文公

衞文公,姬姓,名启方,又作辟疆,后改名--,是衛國第二十位國君,衞昭伯與宣姜之子,衞戴公之弟,早年避亂躲避到齊國,齊桓公任用他為大臣,衞戴公死後,齊桓公立启方為衛君。 启方即位後減稅少刑,與民共苦。在位二十五年(前659年—前635年)。后世避讳汉景帝改为开方。 有些史料把「衞文公開方」,與「衛公子開方」視為兩人,說齊桓公部下有三奸:易牙、豎刁、衛公子開方,并记载卫公子开方不奔父母丧,因此管仲临终要齐桓公疏远他等三奸,但齐桓公终究还是复用三奸,导致病危时被三奸隔绝音讯而死,且齐孝公死后,公子开方又杀孝公子而立齐昭公。不過,根據《清華簡》,此說為誤。所謂的衛公子開方應該是虛構人物,也認為,這位「衛公子開方」是另外一位佚名的衛國公子,但被誤冠上「開方」之名。.

新!!: 汉景帝和衛文公 · 查看更多 »

袁盎

袁盎,字丝,是西汉时的大臣,楚国人。汉文帝时因为犯颜直谏,被调任陇西都尉,后至吴国做丞相。.

新!!: 汉景帝和袁盎 · 查看更多 »

西安市

西安市,古称長安、京兆、镐京,位於中华人民共和国中部,紧邻中华人民共和国幾何中心,现为国家中心城市、陕西省省會,是陕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医疗、教育中心。西安拥有3000余年的文明史、建城史和1077年的建都史,历史上曾有包括周、秦、汉、隋、唐等在内的共13個中原朝代在此建都,也是汉唐时期丝绸之路的起點。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强盛的统一王朝建都最多的古都,在西安定都的周、秦、汉、唐,代表了中国帝王时期开放、外向、尚武、繁荣的顶峰。从文明曙光的半坡到西周礼乐;从大秦一统到汉唐盛世;西安曾经在两千年的时间跨度中作为中国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被誉为“天然历史博物馆”,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的世界历史名城之一,以及国际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城市,西安目前有两项六处世界文化遗产,数量居于全国前列。2011年,国务院发布《全国主体功能规划》,西安规划为中国唯一的“历史文化基地”。 西安位於關中平原的中部,渭水東南岸,地处中国中心,是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通往西北和西南的门户城市与重要交通枢纽,位於隴海鐵路上,区位显著,交通畅达。在地理环境上,西安北濒渭河,南依秦岭,并有八水环绕。 西安是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之一,丝绸之路经济带、新亚欧大陆桥及黄河流域重要城市,关中城市群的经济、科技、教育、能源、金融、文化、商贸中心,中国大飞机的制造基地之一,是陕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辖11区2县,总面积10108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505平方公里(2013年),常住人口1200万人,户籍人口905.68万人。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将西安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科技研发中心、区域性商贸、物流、会展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以及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2013年国务院批复成立西咸新区,成为中国第七个国家级新区。2017年成立的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管辖的大部分片区位于西安市境内。2018年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支持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成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

新!!: 汉景帝和西安市 · 查看更多 »

西汉

西汉(前206年或前202年-8年、23-25年)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朝代,是汉朝的一部分。前206年刘邦被西楚霸王分封为汉王而建立政權,后经过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刘邦取胜后,前202年最终统一天下,在定陶县 (今属山东省)称帝,定都长安,国号为“汉”。项羽以“巴蜀汉中四十一县”封刘邦,以治所在汉中称“汉王”,称帝后遂以封国名为王朝名。又刘邦都城长安位于刘秀所建汉王朝都城洛陽之西,为加以区别,故史称“西汉”,有时又以都城与刘秀所建汉王朝的相对位置代称为“西京”。而刘邦建立的汉王朝在刘秀所建汉王朝之前,因此历史上又称前者为“前汉”。 西汉建立后,刘邦废秦苛法,实施无为而治。减轻赋稅和徭役,釋放部分奴婢,抑制富商,限制土地兼併,并且獎勵開荒,使汉初经济得到恢复。文帝、景帝时继续重视农业,盐铁等手工业及商业也有发展 中国战略网。 西汉初期分封诸侯王,而后地方诸侯王势力膨胀,最终导致在景帝时出现了「七国之乱」,平叛后诸侯王势力被削弱。 武帝时是西汉的鼎盛时期。国家统一货币,铸五铢钱,严禁私铸钱,铸铁业实行国家专营,实行均输法、平准法,朝廷财政收入大增。在这基础上,武帝采取了积极的对外政策。北方匈奴长期以来是汉朝主要边患,武帝发动了三次战役打击匈奴,使匈奴远徙漠北,保证了河西走廊的安全。又在西北边地屯田,修长城,筑烽燧,并派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中亚的贸易通道。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欧亚大陆文化贸易的交流。武帝还采用儒生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授五经,使经学成为食禄的工具 中华文化信息网。当时又建立藏书库,整理图籍,使文化得到发展。史学家司马迁写下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昭帝、宣帝时,出现外戚专政,豪强势力增强,流民增多。元帝以后,宦官和外戚更加得势,百姓起义不断出现。成帝时太后的外戚王氏控制了政权,王氏兄弟四人和侄王莽相继为大司马大将军。哀帝时,王莽企图用「再受命」的办法来解决危机,结果失势。平帝时,王莽复起,通过一系列手段来为支持自己篡位夺权做准备。平帝病死,孺子刘婴立,王莽见有机可乘,于居摄三年(公元8年)废孺子婴,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新」,西汉亡。西汉一共210年。假如不算少帝、昌邑王(废帝)刘贺等一些在位时间较短且为吕雉等人的傀儡皇帝的话,西汉一共经历了11代皇帝、12代君主(因为孺子婴没有当上皇帝,仅仅当了3年的皇太子)。也有把新朝灭亡后在長安重建漢室的更始帝算作西汉最後一位皇帝,但劉秀建立的東漢並不視其為漢朝皇帝,因此歷史說法存在爭議。 西汉极盛时的疆域东、南到海,西到今巴尔喀什湖、费尔干纳盆地、葱岭一线,西南到今云南、广西以及今越南中部,北接大漠,东北至今朝鲜半岛北部。 西汉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对外贸易繁荣,耕地扩大,冶金和纺织技术先进,现在巩县铁生沟遗址发现的低温炒钢炉在世界冶金技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西汉是中华文化的高峰,通过丝绸之路和各国往来频繁,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西汉定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陵寝遍布关中,文物遗存十分丰富,显示出“汉并天下”的时代风貌。汉朝后华夏族出现了新的自称“汉族”。.

新!!: 汉景帝和西汉 · 查看更多 »

西汉行政区划

西汉行政区划,由于社会文化和民俗等背景和政治形势;不同于秦帝国的郡县二级的建制。而且汉武帝刘彻首创的以州刺史部为监察区的做法,发展到东汉灵帝中平五年(188年),第一次出现了古代中国史上的州郡县三级建制,给后世造成深远影响。.

新!!: 汉景帝和西汉行政区划 · 查看更多 »

西漢太尉、大司馬列表

《漢書·卷十九·百官公卿表第七》載,“太尉,秦官,金印紫綬,掌武事。武帝建元二年省。元狩四年初置大司馬,以冠將軍之號。宣帝地節三年置大司馬,不冠將軍,亦無印綬官屬。成帝綏和元年初賜大司馬金印紫綬,置官屬,禄比丞相,去將軍。哀帝建平二年復去大司馬印綬、官屬,冠將軍如故。元壽二年復賜大司馬印綬,置官屬,去將軍,位在司徒上。有長史,秩千石。”玆据该表立此列表。在位年數不足一年者,按一年計算。.

新!!: 汉景帝和西漢太尉、大司馬列表 · 查看更多 »

西漢奉常、太常列表

《漢書·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七上》載,“奉常,秦官,掌宗廟禮儀,有丞。景帝中六年更名太常。屬官有太樂、太祝、太宰、太史、太卜、太醫六令丞,又均官、都水兩長丞,又諸廟寢園食官令長丞,有廱太宰、太祝令丞,五畤各一尉。又博士及諸陵縣皆屬焉。景帝中六年更名太祝為祠祀,武帝太初元年更曰廟祀,初置太卜。博士,秦官,掌通古今,秩比六百石,員多至數十人。武帝建元五年初置五經博士,宣帝黃龍元年稍增員十二人。元帝永光元年分諸陵邑屬三輔。王莽改太常曰秩宗。”玆据該表立此列表。在位年數不足一年者,按一年計算。.

新!!: 汉景帝和西漢奉常、太常列表 · 查看更多 »

西漢丞相、相國、大司徒列表

《漢書·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七上》載,“相國、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綬,掌丞天子助理萬機。秦有左右,高帝即位,置一丞相,十一年更名相國,綠綬。孝惠、高-后-置左右丞相,文帝一年復置一丞相。有兩長史,秩千石。哀帝元壽二年更名大司徒。武帝元狩五年初置司直,秩比二千石,掌佐丞相舉不法。”玆据該表立此列表。在位年數不足一年者,按一年計算。.

新!!: 汉景帝和西漢丞相、相國、大司徒列表 · 查看更多 »

西漢御史大夫與大司空列表

《漢書·卷十九·百官公卿表第七》載,“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銀印青綬,掌副丞相。有兩丞,秩千石。一曰中丞,在殿中蘭臺,掌圖籍祕書,外督部刺史,內領侍御史員十五人,受公卿奏事,舉劾按章。成帝綏和元年更名大司空,禄比丞相,置長史如中丞,官職如故。哀帝建平二年復為御史大夫,元壽二年復為大司空,御史中丞更名御史長史。侍御史有繡衣直指,出討姦猾,治大獄,武帝所制,不常置。”玆据該表立此列表。在位年數不足一年者,按一年計算。.

新!!: 汉景帝和西漢御史大夫與大司空列表 · 查看更多 »

西漢經學傳承列表

《漢書·卷八十八·儒林傳第五十八》載中國西漢經學重要人物及傳承。玆据此傳撰成下表。籍貫及人名等皆本該傳原文。“皇帝”指與官職對應者;官職采人物的最高官職,待查者暫錄儒林傳所舉官職於此。《史記·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傳第七》亦載有儒家早期傳承情況,讀者可加以參考。.

新!!: 汉景帝和西漢經學傳承列表 · 查看更多 »

西漢郎中令、光祿勳列表

《漢書·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七上》載,“郎中令,秦官,掌宮殿掖門戶,有丞。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光禄勳。屬官有大夫、郎、謁者,皆秦官。又期門、羽林皆屬焉。” 玆据《漢書·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立此列表。.

新!!: 汉景帝和西漢郎中令、光祿勳列表 · 查看更多 »

西漢藩王列表

《漢書·卷十九·百官公卿表第七》載,“諸侯王,高帝初置,金璽盭綬,掌治其國。有太傅輔王,內史治國民,中尉掌武職,丞相統衆官,羣卿大夫都官如漢朝。景帝中五年令諸侯王不得復治國,天子為置吏,改丞相曰相,省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愽士官,大夫、謁者、郎諸官長丞皆損其員。武帝改漢內史為京兆尹,中尉為執金吾,郎中令為光禄勳,故王國如故。損其郎中令,秩千石;改太僕曰僕,秩亦千石。成帝綏和元年省內史,更令相治民,如郡太守,中尉如郡都尉。” 本表列出西漢所有的諸侯王。凡因謀反、犯罪、無後等各種原因而除國者,若此後又立同名國,則另立新表格於其下。凡諡號僅列王號、侯號者,為因謀反、犯罪等原因而無諡號。在位年數不足一年者,按一年計算。.

新!!: 汉景帝和西漢藩王列表 · 查看更多 »

馮敬 (西漢)

冯敬,西漢御史大夫,上党郡人。是秦始皇的武信侯冯无择(馮毋擇,并非是汉朝博成侯冯无择)之子。 汉王三年(前204年)冯敬是魏豹手下骑将,汉王刘邦以韩信为左丞相,与曹参、灌婴一起攻打魏豹。审食其回来后,刘邦问:“魏国大将是谁?”审食其回答:“柏直。”刘邦问:“是口尚乳臭,不能当韩信。骑将是谁?”审食其回答:“冯敬。”刘邦:“是秦将馮毋擇的儿子。虽贤,不能当灌婴。步卒将是谁?”审食其回答:“项它。”刘邦:“不能当曹参。吾无患矣。”汉文帝二年(前178年)冯敬和丞相周勃、太尉灌婴、东阳侯张相如一同说贾谊的坏话。汉文帝三年(前177年)冯敬担任典客。汉文帝六年(前174年)丞相张苍,典客冯敬行御史大夫事,与宗正、廷尉参与处理淮南王刘长谋反事。贾谊上疏《治安策》陈政事:“陛下的大臣,即使有勇敢得像冯敬一样的人,刚刚张开他的口,匕首已经刺进他的胸膛了。(陛下之臣虽有悍如冯敬者,适启其口,匕首已陷其匈矣)”汉文帝七年(前173年)冯敬担任御史大夫。汉文帝十三年(前167年)齐太仓令淳于意之女上书后,文帝拟废除肉刑,冯敬与丞相张苍为之制定具体法令,规定当黥者,髠钳为城旦舂;劓者,笞三百;斩左趾者笞五百。结果犯罪被笞的人多被打死,外有轻刑之名,实际上被处死的人更多。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由申屠嘉接替担任御史大夫。汉景帝後二年(前142年)春,冯敬出任雁门郡太守,与匈奴作战战死。 |- |colspan.

新!!: 汉景帝和馮敬 (西漢) · 查看更多 »

馆陶公主

馆陶公主可以指:.

新!!: 汉景帝和馆陶公主 · 查看更多 »

許負

許負(),西漢初年女相士,河內郡溫縣(今河南省溫縣)人,縣令許望與趙氏所生之女。精通相術,曾為許多王公貴族相面,預言非常靈驗,因此獲漢高祖封為「鳴雌侯」(或作「鳴雌亭侯」),是古代少數的女列侯之一。曾准确预言薄姬必然生下天子。 其外孫郭解,是漢代知名的遊俠。.

新!!: 汉景帝和許負 · 查看更多 »

騶寅

騶寅,漢朝漢景帝年間,閩越王騶郢的第三子,喜乘白馬,號稱「白馬三郎」,尊稱「白馬王」、「白馬尊王」。聽聞東冶附近的鱔溪中有鱔妖危害百姓,三郎即刻前去除怪,卻在搏鬥之中殉難,與鱔妖同歿,鄉民感其功績設廟祭祀,號「射鱔尊王」。於宋時加封「孚佑沖濟廣應王」,故又稱「白馬孚佑王」。.

新!!: 汉景帝和騶寅 · 查看更多 »

马邑之谋

邑之谋,又称马邑之战、马邑之围,是前133年汉朝策划的一场对匈奴的诱敌歼灭战,结果被匈奴识破,没有成功。马邑之谋虽然失败,但结束了汉朝自汉高帝时期以来对匈奴奉行的和亲政策,同时也拉开了汉匈全面战争的序幕。.

新!!: 汉景帝和马邑之谋 · 查看更多 »

諸侯相

諸侯相,亦稱為國相,簡称为相,指中国漢朝、魏晋南北朝時代諸侯王或公侯領地的宰相,漢朝為郡國並行制,疆域內設有郡也設有封國,後諸侯王或列侯是虛位元首,封國內實際執政的其實是國相,國相可分「王國國相」與「侯國國相」兩個等級,王國國相,比照一個郡,與太守相同。「侯國國相」亦稱列侯相,列侯所封的封國也設列侯相,職掌和县的行政長官,如县令或县長相同。.

新!!: 汉景帝和諸侯相 · 查看更多 »

魯恭王

魯恭王可以是下列人物:.

新!!: 汉景帝和魯恭王 · 查看更多 »

诛吕安刘

诛吕安刘是中国西汉建立的第二十三年即汉高后八年(前180年)八月二十六日齐哀王起兵至汉孝文帝元年十月一日汉孝文帝即位的六十六日之间所连续发生的两场政变诛吕政变和安刘政变的总称。 皇太后吕雉驾崩前任命侄子赵王吕禄为上将军,吕王吕产为相国,执掌汉朝军政大权。吕雉同时任命任命宿将灌婴为大将军发兵镇守荥阳,以防东方刘氏诸王起兵篡夺皇位。吕雉驾崩後,吕禄的女婿朱虚侯刘章从妻子处得知岳父立场温和,便密告兄长齐哀王刘襄起兵,刘襄协同叔父楚元王刘交举兵西进,想自立为帝。吕产闻讯想要发兵平乱,但朝中大臣陈平與周勃等人及时介入反呂,将可能发生的全面内战转化为诛吕政变,巧妙的诛杀了吕氏一族。 由于此前汉孝惠帝早亡,吕雉所立皇帝刘弘被質疑並非孝惠帝的親生子,正当性不足,刘襄會同叔父刘交起兵欲争夺皇位。为了解决皇位继承问题,陈平等杀害了刘弘和他的三个兄弟,拥立代王刘恒为皇帝。此后陈平與周勃等人为了稳固皇权做了数种措施,最终安刘,为日后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

新!!: 汉景帝和诛吕安刘 · 查看更多 »

豫章郡

豫章郡, 中国古代的郡。 楚漢之際置。治所在南昌縣(在今江西省南昌市市區)。西漢後期隸屬於揚州刺史部。漢末,孫權釐豫章郡置廬陵郡、彭澤郡、鄱陽郡。西晉後轄境逐漸縮小。隋唐時改豫章郡為洪州,明清时又改为南昌府。.

新!!: 汉景帝和豫章郡 · 查看更多 »

財神

財神是東亞地区信奉的掌管金錢與財富的神明,不同的地區、不同的行業,都會信奉不同的財神。現代的人們常讚美手握大筆金錢的人為「財神爺」,包括構思財政預算案的財務主管、計算薪金的會計、及慷慨解囊的富翁。.

新!!: 汉景帝和財神 · 查看更多 »

貢姓

贡姓是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294位,是现代极罕见的姓氏。.

新!!: 汉景帝和貢姓 · 查看更多 »

鳳凰山漢墓簡牘

鳳凰山漢墓簡牘是指1973-1975年間,在湖北江陵鳳凰山8號、9號、10號、168號、167號漢墓出土的漢代木牘、竹簡、木簡、竹牘、衡柑文字和木楬。有關資料現收錄於李均明、何雙全:《散見簡牘合輯》(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55-82頁。.

新!!: 汉景帝和鳳凰山漢墓簡牘 · 查看更多 »

賈夫人

贾夫人,中國西漢時期皇族女性,為漢景帝妃嬪。 贾夫人事蹟不詳,只知生子赵敬肃王刘彭祖、中山靖王刘胜。在司马迁的《史记》里她与栗姬、程姬、唐兒、王兒姁并称五宗。.

新!!: 汉景帝和賈夫人 · 查看更多 »

資治通鑑人物列表

《資治通鑑》编者是古代中国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书名为宋神宗所定,是一部编年体的史书,共294卷,跨古代中国16个朝代,共1362年。 本列表指本书中包括的传记人物名称及概述,详细请参加具体人物条目。.

新!!: 汉景帝和資治通鑑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趙婕妤

赵婕妤()名不详,西汉武垣县人。汉武帝寵妃,汉昭帝生母。.

新!!: 汉景帝和趙婕妤 · 查看更多 »

趙食其

赵食其,西汉将军,祋祤人,在汉景帝、汉武帝属下。本为主爵都尉,汉武帝第十八年(前123年),随大将军卫青出征匈奴,斩首六百六十级。元狩三年,赐爵关内侯,黄金百斤。进军马邑;前119年,为右将军,与曹襄、李广、公孙贺随卫青,出定襄,迷路当斩,赎为庶人。.

新!!: 汉景帝和趙食其 · 查看更多 »

黃老治術

黃老治術是假託黃老,意即黃帝時期的政治清明,以及崇尚道家老子思想中的清淨儉約,作為西漢初國家的政策方針。.

新!!: 汉景帝和黃老治術 · 查看更多 »

黄老道

老是早期道家思想的一種,後來變為道教的开端。老子之門人,託言黃帝,主張清靜、無為,不擾民,天下安寧而治。 秦始皇以來,濫耗民力,大興土木,並使用酷刑威逼百姓,一統天下不久,山東六國紛起反叛、秦朝迅速滅亡。故漢高祖即位以後,就奉行黄老的道家思想,與民休息。而著名的宰相蕭何、曹參也都力行黃老之術以治國家。後來當政的漢惠帝、呂太后、漢文帝、漢景帝、竇太后這些天子、太后,基本上都是以黃老之術執政的奉行者。 直到漢武帝聽董仲舒之言,獨尊儒術以後,漢代黃老之風才移轉至民間。这个学派的主要著作有陸賈的《新語》、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老子》、《黄帝四经》,汉初淮南王刘安主持编写的《淮南子》等书。.

新!!: 汉景帝和黄老道 · 查看更多 »

齊郡

齊郡,又名齊國,中國古代郡、國名。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滅齊國,於其故地分置齊郡、琅邪郡。漢初劉邦封韓信為齊王,領田氏齊國故地,後徙韓信為楚王,分齊國為七郡。漢高帝六年(前201年)復置齊國,治所在臨菑縣(縣治在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齊都鎮),領七郡七十三縣,其地相當於今山東省北部、中部、膠東半島和東南沿海地區。至武帝時,齊國之地已分為十二郡國,又除齊國為齊郡,屬青州刺史部。西漢後期,齊郡僅轄十二縣,大致相當於今淄博市區東部及青州、臨朐、廣饒一帶,人口五十餘萬。王莽改齊郡為濟南郡。漢光武帝復置齊國。魏晉南北朝諸代,或置齊郡,或置齊國。北魏時齊郡屬青州,另於濟南郡之地置齊州。隋初廢齊郡。隋煬帝改齊州為齊郡,治歷城(在今濟南市城區),臨淄改屬北海郡。唐初改郡為州,廢齊郡,復置齊州。.

新!!: 汉景帝和齊郡 · 查看更多 »

轅固生

辕固(),又名辕固生,西漢齊國耏水(今山東省桓台县田庄镇辕固村)人。官至詩經博士、清河王太傅。 轅固景帝时为《詩經》博士。曾與黃生在景帝面前爭論,黃生說:「商湯、周武王並不是受得天命而獲得天下,而是以下犯上的弒君。」轅固生反駁說:“不是這樣。那夏桀、商紂暴虐迷亂,天下民心都歸於商湯、武王,商湯、武王順應天下民心而誅殺夏桀、商紂,夏桀、商紂的百姓不肯被夏桀、商紂使役,而歸附了商湯、武王,商湯、武王不得已才當上天子,這不是受了天命,又是甚麼?”黃生說:“帽子雖然破,但是一定要戴在頭上;鞋雖然新,但是一定要穿在腳上。為甚麼呢?這是上下有別。夏桀、商紂雖然有失王道,但是他們是在上位的君主;商湯、武王雖然聖明,是居下位的臣子。君主有了過錯,臣下不能以正言糾正過錯,使天子得到尊崇,反而趁著他們犯了過錯殺掉他們,取而代之成為君主,這不是弒君,又是甚麼?”轅固生答道:“若一定要按你的說法,那麼高帝代秦即天子之位,也不對囉?”於是景帝出來打圓場:“食肉不食馬肝,不算不知曉肉的美味(相傳馬肝脂腺有毒,必須剔得很仔細);學者不談湯、武是否受天命而即位,不算愚笨。”止息爭論。此後學者無人敢爭辯湯、武是受天命而立還是篡奪君權的問題。 竇太后崇尚道家黃老之說,喜歡老子的《道德經》,召轅固問對此書的體會。“这不过是部平常人家读的书。”窦太后大怒道:“豈一定要讀『司空城旦书』(刑法之類的书)吗?”(讥讽儒教嚴苛,類似於司空之類的法官,城旦之類的刑罰。)太后憤怒,命辕固到猪圈裏殺猪。汉景帝见辕固生为一文弱书生,恐不敌猪,於是給他一把利刃,辕固下到獸圈內刺殺野豬,正中其心,野豬應手倒地。太后無語,沒理由再治罪,只得作罷。不久,景帝認為轅固廉潔正直,拜為清河王劉乘太傅。後因病免官。 武帝剛即位,又以品德賢良徵召轅固。阿諛逢迎的儒生們嫉妒詆毀轅固,說:「固老。」,於是被罷官遣歸。這時轅固已九十多歲。他被徵召時,薛人公孫弘也被徵召,不敢正視轅固。轅固對他說:「公孫子,務正學以言,無曲學以阿世!」 辕固開創《詩經》的《齊詩》詩派。一些齊人因研究《詩經》而仕途顯貴,都是轅固弟子。.

新!!: 汉景帝和轅固生 · 查看更多 »

蜀汉

蜀漢(221年-263年,自稱季漢)為中国历史上三國時期西南方的一個政權。於221年由昭烈帝稱帝開始,至263年曹魏攻入蜀地,後主投降為終,共經過43年,二帝統治。漢昭烈帝劉備、漢丞相武鄉侯諸葛亮的統治下,政治清明,為蜀漢建國、北伐奠定基礎。 刘备以延续汉代劉氏皇室政权,称国号为“漢”,自稱「季漢」。不過,魏晉政權皆不承認季漢政權承繼漢室、國號為「漢」,而因其主要領土古稱蜀地,而稱之為「蜀」,「蜀」遂成為其俗稱。由於季漢為曹魏所滅亡,晉又取代魏國,所以《三國志》作者陳壽(季漢出身,季漢滅亡後仕西晉)為保持政治正確,以「蜀」稱呼其國號,而不使用正式國號「漢」;資治通鑑稱其為「漢」。後來歷史為區別西漢和東漢,稱劉備政權為「蜀漢」、「季漢」。.

新!!: 汉景帝和蜀汉 · 查看更多 »

郡尉

郡尉為中國秦朝官制名稱,為郡之武官,辅助主官郡守,職責為掌管武裝甲卒,其官爵約略於四級不更至七級公大夫之間。另外,郡尉轄下亦有數名有丞作為屬官。 西汉凡人口达二十万的郡,便举用一人为郡尉,禁备盗贼。景帝时,改称郡尉为都尉。.

新!!: 汉景帝和郡尉 · 查看更多 »

胡毋生

胡毋生,《汉书》作胡母生,西汉学者,齐国人,字子都,授《春秋·公羊传》。在汉景帝时,官至博士。董仲舒曾经著书称颂他。他年老回齐国教书,弟子有褚大、嬴公、段仲、吕步舒。.

新!!: 汉景帝和胡毋生 · 查看更多 »

胶东国

胶东国,楚汉之际到西汉时期的封国,胶东国历经多次废立。都城即墨(今山东省平度市东)。.

新!!: 汉景帝和胶东国 · 查看更多 »

胶东郡

胶东郡,中国古代的郡。 秦朝秦始皇二十八年析琅琊郡置,治所在即墨县(今山东省平度市东南)。辖境相当今山东省胶莱河以东地区。汉楚间置国。西汉初复置郡。文帝改为国。景帝三年(前154年)又为郡。四年析置东莱郡,辖境大大缩小。其后时国时郡。东汉建武十三年(37年)以胶东国并入北海国。.

新!!: 汉景帝和胶东郡 · 查看更多 »

胶西王

胶西王,中国古代封爵之一。.

新!!: 汉景帝和胶西王 · 查看更多 »

都尉

都尉,是中国、朝鮮、越南很多官职称号的一部分,各种都尉职权地位差异较大,又分为各地管领军事事务的都尉与中央领特定事务的都尉两类。.

新!!: 汉景帝和都尉 · 查看更多 »

都昌县 (西汉)

都昌县,中国古县名。 汉景帝中元元年(前149年)省都昌侯国置,治所在今山东省昌邑市西南。属北海郡。东汉属北海国。建安初,北海相孔融出屯都昌,即此。南朝宋寄治青州城(今山东省青州市),仍属北海郡。北魏徙治今山东省临朐县东北都昌集。北齐属高阳郡。隋朝时,先属潍州,后属北海郡。唐朝武德六年(623年)省。 Category:汉朝县份 Category:曹魏县份 Category:晋朝县份 Category:刘宋县份 Category:北魏县份 Category:东魏县份 Category:北齐县份 Category:北周县份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唐朝县份 Category:山东古代县份 Category:潍坊行政区划史 Category:前140年代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623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新!!: 汉景帝和都昌县 (西汉) · 查看更多 »

郅都

郅都,生卒年不詳,西汉时期河东郡杨县(今山西省洪洞县东南)人。汉文帝时任郎官,汉景帝时先后任中郎将、济南郡太守、中尉、雁门郡太守。郅都任中尉时执法严格、不避权贵,人称“苍鹰”;任雁门太守时使匈奴闻名丧胆,被誉为“战克之将,国之爪牙”。.

新!!: 汉景帝和郅都 · 查看更多 »

舞獅

舞獅是一種東亞民間傳統表演藝術,於中國大陸、日本、朝鮮半島、台灣、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琉球都能找到。然而,各地獅子的樣貌,皆是對獅子形態宛然不同的藝術詮譯。在台灣稱「弄獅」、在日本稱「獅子舞」。 一般認為,中國獅子的引入發生於中國歷史上的時期(公元1世纪)。天竺、獅子國的外使朝貢,使宮庭的藝術部門有了發揮機會。隨之,模仿真獅的藝術應機而生;可見漢史書《漢書禮樂誌》、唐史書《通典》、《舊唐書‧音樂誌》、《樂府雜錄.龜茲部》都有文字描述。白居易《西涼伎》詩中有提及獅子舞是西涼舞種之一支。 時至明、清,這項表演藝術經常與武術及武館相聯。表演者裝扮成獅子的樣子,在鑼鼓音樂下,作出仿獅子的各種形態動作。中國民俗傳統,認為舞獅可以驅邪辟鬼。故此每逢喜慶節日,例如新張慶典、迎春賽會等,都喜歡打鑼打鼓,舞獅助慶。 日本本島土的獅子舞,據說引入自中國。實際年份尚待考核。朝鮮半島,亦有舞獅,但與中日獅子在技法上又有差異。 舞獅亦跟隨著華人移居海外而聞名世界。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相當盛行舞獅,受到大力推廣。但中国大陆的民间舞狮实际已经日渐减少。英國、美國、澳洲、加拿大的中國城或華人街,每年舞龍、舞獅都是必備的節目。 二十世紀中以前,舞獅經常被連繫上地下組織。社會一般家庭對舞獅等抱持負面態度。但二十世紀中後期,通過諸如香港邵氏電影「南北獅王」、少林小子、黃飛鴻等電影,以及舞獅的國際化而逐漸扭轉其形勢。如今已成不少香港、臺灣學校的傳統文化課程。.

新!!: 汉景帝和舞獅 · 查看更多 »

舒城县

舒城县位于中国安徽省中部,是六安市下辖的一个县。舒城县位于大别山东麓。东邻庐江县,南界桐城市、潜山县,西接岳西县、霍山县,北毗六安市、肥西县。全县总面积2092平方千米。总人口102万人(2013年)。 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距省会合肥市48千米,距合肥市经济开发区36千米。邮编:231300。代码:341523。区号:0564。.

新!!: 汉景帝和舒城县 · 查看更多 »

阳陵

阳陵,可以指:.

新!!: 汉景帝和阳陵 · 查看更多 »

赵佗

赵佗(),恒山郡真定县(今河北省正定县)人,秦朝南海龍川令 ,南越国创建者,是南越国第一代王和皇帝。前204年,赵佗建立南越国。南越国的建立年代,無史籍直接记载,现代的研究文献均以《史记》的相关记载推算而得,所以目前对南越国建国年代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前204年,一说是前203年,一说是前207年在位至前137年,号称“南越武王”或“南越武帝”。.

新!!: 汉景帝和赵佗 · 查看更多 »

赵周 (汉朝)

赵周,西汉丞相。.

新!!: 汉景帝和赵周 (汉朝) · 查看更多 »

薄姬

薄姬(),本名不詳,中國西漢時代皇族女性,為漢高祖劉邦的侍妾,漢文帝的生母。.

新!!: 汉景帝和薄姬 · 查看更多 »

邯郸历史

邯郸历史,是指中国河北邯郸地区的历史。邯郸是中华文明黄河流域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并且拥有三千一百年建城史,一百五十八年的赵国国都史,中国历史上曾有十一个朝代或政权定都于此,有“七朝故都”之称。 邯郸一名最早见于《春秋·谷梁传》:“襄公二十七年:故出奔晋,织絇邯郸,终身不言卫。”曾经引领过先进文化的文明古都—邯郸,独属于一个城市的名字,历经数千年不改,为中华地名文化之特例,神话传说中邯郸西部中皇山就是女娲氏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地方;距今八千年前武安磁山地区就有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春秋战国时期,邯郸作为赵国都城前后经历八代国君;秦统一六国后,设置邯郸郡;西汉时期共享“五都盛名”;两汉交替之际,邯郸遭到刘秀的屠城,再加上常年的战乱,使得邯郸进入了长达一千多年的萧条期。特别是从东汉末年到隋唐之前,此间天下动荡,王朝交替频繁,战乱四起,中原地区长期处在社会动乱之中。邯郸和北方诸多城邑一样,都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中虽有几次出现短暂的复兴,但是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邯郸的发展趋势仍是在衰落过程。 三国时期,邯郸南部的邺城(今临漳县)逐步兴起,袁绍、曹魏等势力先后占据邺城而称霸天下,此时,邯郸先属广平郡,后属魏郡;南北朝时,先后有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在此建都;隋初隋炀帝下令火焚邺城;唐朝建立后,邯郸获得了安定的社会环境,出现了短暂的复兴。邯郸初属洺州,621年改属磁州,627年又属洺州,765年复属磁州。此时邯郸境内的魏州逐渐崛起,改稱大名府,成为“河北重镇”、“畿辅八府之首”,621年,魏州首府大名已成为黄河以北中心城市。安史之乱时,邯郸成为唐军和叛军的争夺的地点,邯郸再一次陷入战火。藩镇割据之下的邯郸城逐步没落;到北宋时,邯郸东部地区的大名县成为北宋“陪都”为北京大名府。 明清时期,邯郸隶属广平府、彰德府;民国初年,邯郸隶属直隶省冀南道,随着京汉铁路通车,邯郸发展迎来了机遇,在几十年内,由古代城市一跃到近代城市,抗战胜利后的邯郸第一次设立了市的行政建制,从此,实现了由近代城市到现代城市的转变;1993年国务院批准,实行地市合并,邯郸地区周围所辖各县划归到邯郸市,称邯郸市。2016年,邯郸市撤销永年县、肥乡县、邯郸县,成立永年区和肥乡区。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邯郸由兴起、到繁盛、再到衰落、再兴起,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的曲折。即便在长达一千多年的萧条期内,邯郸也作为一座城市(县城)一直延续下来,从未中断。悠久的历史,使得邯郸先后孕育出女娲文化、磁山文化、古赵文化、成语典故文化、建安文学文化、北齐石窟文化、梦文化、磁州窑文化、广府太极文化、边区革命文化等主要文化脉系。特别是与邯郸有关的成语达1500余条,被人称为「成语之都」或「成语典故之乡」。.

新!!: 汉景帝和邯郸历史 · 查看更多 »

邯鄲郡

邯鄲郡,中國古郡名,戰國時趙國置。秦滅趙後置趙郡,不久改為邯鄲郡。西漢初年置趙國,其後多次除為邯鄲郡,郡治在邯鄲縣(縣治在今河北省邯鄲市城區西南趙邯鄲故城)。漢景帝五年(前152年),以原邯鄲郡北部置趙國。此後邯鄲郡之名為趙國、趙郡所取代。.

新!!: 汉景帝和邯鄲郡 · 查看更多 »

鄧公

邓公,《汉书》作“邓先”,汉朝城固人,多奇计。.

新!!: 汉景帝和鄧公 · 查看更多 »

鄧通

鄧通,西漢蜀郡人,擅長搖槳划船,後來成為漢文帝的弄臣,因巴結文帝而得到極大的賞賜,成為富豪,卻得罪太子劉啟,太子登基後,將之貶死。.

新!!: 汉景帝和鄧通 · 查看更多 »

鄭當時

鄭當時,字莊,西汉大臣,陳郡人。.

新!!: 汉景帝和鄭當時 · 查看更多 »

臧姓

臧姓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12位。.

新!!: 汉景帝和臧姓 · 查看更多 »

臧兒

臧兒是西漢初燕王臧荼的孙女。汉武帝外祖母。.

新!!: 汉景帝和臧兒 · 查看更多 »

臧荼

臧荼(),秦朝末年西汉初年人,是反秦戰爭中的將領,一度為項羽十八諸侯之一,封燕王,後來歸附漢朝,在消滅異姓王風潮中,被劉邦所殺。.

新!!: 汉景帝和臧荼 · 查看更多 »

臨江國

临江国,楚汉之际到西汉时期封国,临江国都城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

新!!: 汉景帝和臨江國 · 查看更多 »

金王孫

金王孙,汉朝槐里人,汉武帝母亲王氏的前夫。金王孙和王氏生一女金俗。.

新!!: 汉景帝和金王孫 · 查看更多 »

长沙国

長沙國是西漢時期湖南歷史上出現的諸侯封國。公元前202年(汉高祖五年),刘邦正式称帝,建立西汉王朝后,西汉时期在行政区划管理上改秦朝的郡县制为郡县制与封国制并行,即“郡国制”。 西漢長沙國自公元前202年建立至公元7年废除,共存在209年;辖境承袭秦代长沙郡辖境,将秦长沙郡治所“湘县”改名“临湘县”作为国都。汉代开国功臣吴芮被封为第一任长沙王。 公元8年(西汉孺子婴初始元年),王莽篡权建立新朝,西汉所封诸侯王国、侯国全部废除;长沙国改名“填蛮郡”,国都临湘县改名“抚睦县”;公元25年东汉建立,公元26年(建武二年),刘秀遥封西汉末代长沙王刘舜之子刘兴为长沙王,复建“长沙国”,以控制洞庭以南的局势,到公元29年,江夏太守侯登、武陵太守王堂、长沙相韩福、桂阳太守张隆、零陵太守田翕、苍梧太守杜穆、交趾太守锡光等,相率遣使贡献,悉封为列侯,至此,包括长沙在内的湖南全境正式归于东汉;公元37年,刘秀以长沙王刘兴等“皆袭爵为王,不应经义”,将其改封为临湘侯,又将长沙国废除,改为“长沙郡”。历史学上将汉朝长沙国划分为“吴氏长沙国”和“刘氏长沙国”两个时期。 汉朝时期,长沙国为当时的直属朝廷管理的一级行政区,即行政级别与同时期的“郡”相同。但“国”相比“郡”来说,享有很高的自治权,并且国有立王。 汉朝之后,在六朝时期长沙国继续分封。.

新!!: 汉景帝和长沙国 · 查看更多 »

长沙郡

长沙郡,中國秦朝至唐朝時設置的的一個郡。.

新!!: 汉景帝和长沙郡 · 查看更多 »

酈寄

郦寄,字况,陳留郡高陽人,汉朝大臣,伯伯是著名說客酈食其。父親曲周侯酈商是吕后的重臣。.

新!!: 汉景帝和酈寄 · 查看更多 »

鉅鹿郡

鉅鹿郡,或為鉅鹿國,中國古代郡、國名,秦置,秦代设郡县制,三十六郡之一。位於今河北省邢台市.

新!!: 汉景帝和鉅鹿郡 · 查看更多 »

雨水

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二个节气,指太阳到达黄经330°时,在公历每年2月18日-20日之间,表示雨水的增多。.

新!!: 汉景帝和雨水 · 查看更多 »

老子 (書)

《老子》,傳統說法是中国春秋时期末期论述处世哲学的作品,其内容經傳鈔多有不同,无数注解后成为《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文》及《五千言》,為思想家老子的著作,中国春秋戰國時期道家学派奉为创始典籍,有學者認為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崔仲平(2004)前言,第一頁:「老子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哲學家。他寫的《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早的哲學著作。」。。古書多無大題,據學者考證,《老子》作為書名可能始於韓非子〈解老〉、〈喻老〉兩篇或更早之前《呂氏春秋》高誘注云「老子到,喜悅之,請著《上至經》五千言而從之遊也。」馬敘倫先生以為,《上至經》為《上下經》之訛,漢景帝時尊《老子》為經,稱《道德經》可能始於王弼、皇甫謐生活的魏晉時期。 “老子所著言道德之意的上下篇”,據帛書本為上篇《德經》、下篇《道經》,故又稱《德道经》;傳世本為《道經》在前,《德經》在後,也就是《道德经》。《德經》在前是謂先修自身心意;《道經》是謂以身心精進,在體悟道之所傳。至唐代,唐太宗自認是老子李耳之後,並曾令人將《道德經》翻譯為梵文。唐高宗尊《道德經》與《孝經》並為上經。唐玄宗时,更尊此经为《道德真經》。 《老子》一書分章不定,嚴遵《老子道德指歸》,上篇《德經》四十章,下篇《道經》三十二章,凡七十二章。八十一章本最早出自《老子河上公章句》,此種版本上經三十七章,下經四十四章。帛書本、竹簡本有分章符號,但未形成今本「八十一章」格局。北大漢簡本分為77章。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行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新!!: 汉景帝和老子 (書) · 查看更多 »

耏申

耏申,沛县(今江苏省沛县)人,西汉张侯,汉朝开国功臣芒侯耏跖的孙子。 张芒侯耏跖封列侯九年,去世,其子耏昭嗣侯,四年後,有罪免爵,汉景帝三年(前154年),耏申作为故列侯後代率兵击吴楚七国之乱,复封张侯。南宫公主在南宫侯張坐获罪後,嫁给了耏申。汉武帝元朔六年(前123年),耏申因为对南宫公主不敬,免爵国除。一说耏申与父御婢通奸获罪,自杀,国除。.

新!!: 汉景帝和耏申 · 查看更多 »

陳郡

陳郡,中國古郡名,或為楚郡、陳國、淮陽國、淮陽郡。其中心地區在今河南省周口市一帶。.

新!!: 汉景帝和陳郡 · 查看更多 »

陶青

陶青,西汉丞相,第二代开封侯,谥曰夷。汉高祖功臣陶舍之子,汉景帝开始以他为御史大夫。前155年,申屠嘉死後,陶青为丞相、晁错为御史大夫,前150年,汉景帝罢免陶青,以周亚夫为丞相。 T T Q T.

新!!: 汉景帝和陶青 · 查看更多 »

陈蟜

陳蟜(),又写作“陈融”。西汉隆虑侯。馆陶公主刘嫖和堂邑侯陈午之子。汉武帝皇后陈氏的同母兄弟,另有同母兄弟陈须(又名陈季须)。 孝景中五年(前145年),陈蟜以长公主子的身份被封为隆虑侯。封国四千一百二十六户(《汉书》记为“万五千户”)。而他的兄弟陈须直到父亲陈午逝世(前129年),才继承堂邑侯的爵位。 汉武帝元鼎元年(前116年),与陈须在母丧期间,未除服奸和兄弟争财,有禽兽行,按罪当死。兄弟二人皆自杀,国除。.

新!!: 汉景帝和陈蟜 · 查看更多 »

陇西郡

陇西郡,是一个中国古代的郡,其范围历史上有显著变化,秦漢時轄地範圍較大,一度包括今甘肅省南部和東南部的天水、蘭州等地區,是古絲綢之路必經之地,地處渭水上游,地理位置很重要,兵家必爭之地。秦初置三十六郡時,隴西是其中之一,秦漢時郡治在狄道(今甘肅省臨洮縣南),三國時後遷到襄武縣(今甘肅省隴西縣東南),唐時改隴西郡為渭州,隴西郡之名從此消失,郡治襄武縣保留了隴西之名,成為隴西縣。金、元時改名鞏昌府,民國以後改名隴西縣。李白、李淵、李廣均出自隴西郡。.

新!!: 汉景帝和陇西郡 · 查看更多 »

柳侯国

柳侯国,西汉的侯国,属于勃海郡。 柳侯国都在河北省黄骅市东南部羊二庄东南5公里多的古柳县。汉高帝六年(前201年),刘邦封功臣戎赐为柳丘侯。自齐侯戎赐,传定侯戎安国、敬侯戎嘉成、侯戎角。汉景帝后元元年(前143年),戎角有罪,柳丘国除。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元朔四年(前125年)四月封齐孝王刘将闾之子刘阳为康侯,金印紫绶,其食地置为柳侯国。王莽新朝时柳侯国除,改为柳县,东汉建武六年(30年)撤县并入高城县(今盐山县)。.

新!!: 汉景帝和柳侯国 · 查看更多 »

推恩令

推恩令,是汉朝汉武帝时期推行的一个旨在减少诸侯的封地,削弱诸侯王势力范围的一项重要法令。主要内容是将过去诸侯王只能把封地和爵位传给嫡长子的情况,变更为強制诸侯王把土地採用諸子均分制,把封地分成幾個部份傳給各個儿子,分别形成直属于漢廷的更小的王國與侯国,达到分化、削弱诸侯王国势力的效果。.

新!!: 汉景帝和推恩令 · 查看更多 »

捐納

捐納,又稱捐官、捐輸、捐例、貲選、開納,是中國、越南古代政府為彌補財政困難,允許士民向國家捐納錢糧以取得爵位官職的一種方式,屬於賣官的一種形式。另有罪犯贖刑、捐贖的規定。.

新!!: 汉景帝和捐納 · 查看更多 »

李广

李广(),陇西成纪人,西汉时著名武将。.

新!!: 汉景帝和李广 · 查看更多 »

李蔡

李蔡,西汉丞相。陇西郡成纪县人,李广的族弟。 李蔡事奉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以轻车将军从大将军卫青攻打匈奴有功,俘获匈奴的一位王,封为乐安侯,二千户。前121年三月二十一日,公孙弘之後为丞相,元狩五年(前118年),李蔡因以丞相身份侵卖园陵道壖地,坐法自杀。庄青翟为丞相。 北魏李晖仪墓志显示,他可能是陇西李氏的始祖,而非通常所称的李广。.

新!!: 汉景帝和李蔡 · 查看更多 »

李息

李息,西汉将军,郁郅人,在汉景帝、汉武帝属下。.

新!!: 汉景帝和李息 · 查看更多 »

李沮

李沮,西汉将军,云中郡人,在汉景帝、汉武帝属下。汉武帝第十七年(前124年),为强弩将军,与苏建、公孙贺、李蔡、张次公从大将军卫青攻打匈奴,第二年,复为强弩将军,与公孙敖、公孙贺、李广、赵信、蘇建随卫青攻打匈奴。.

新!!: 汉景帝和李沮 · 查看更多 »

東萊郡

東萊郡,中國古郡名。漢景帝時分膠東國而置,其地在今山東烟台、威海一帶。東漢時治所為黃縣(今山東省龍口市),屬青州。曹魏時移治掖縣(今山東省萊州市),劉宋移治曲城縣。北魏時復治掖縣。隋、唐時改東萊郡為萊州。.

新!!: 汉景帝和東萊郡 · 查看更多 »

東海郡

東海郡,一名郯郡、東晦郡,中國古郡名。 秦代始置,郡治在郯縣(今山東省郯城縣)。西漢時其轄境在今山東省臨沂市與江蘇省北部、安徽省天长市一帶,屬徐州刺史部。東漢、三國魏置東海國。西晉復置郡。南北朝時為雙方爭奪之地。東魏置海州。隋初廢,大業中復置郡,治朐山縣。唐天寶元年(742年)改海州為東海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為海州。.

新!!: 汉景帝和東海郡 · 查看更多 »

栗姬

栗姬,漢景帝姬妾之一,齊國人,美貌出眾,她為景帝生下劉榮、劉德、--三個兒子。.

新!!: 汉景帝和栗姬 · 查看更多 »

栗姓

栗姓為中文姓氏之一,未被收入《百家姓》。.

新!!: 汉景帝和栗姓 · 查看更多 »

楊士奇

楊士奇(),名寓,字士奇,以字行,號東里,諡文貞,江西等處行中書省吉安路太和州(今江西省泰和縣)人。明朝內閣首輔、兵部尚書兼華蓋殿大學士,與楊榮、杨溥合稱“三楊”,是仁宣之治的締造者之一。.

新!!: 汉景帝和楊士奇 · 查看更多 »

樊噲

樊噲,汉初将领,屬漢軍,開國功臣,封武陽侯,劉邦麾下最勇猛的戰將。早年以屠宰狗為業,最有名之事跡為曾在鴻門宴時出面營救漢高祖劉邦。.

新!!: 汉景帝和樊噲 · 查看更多 »

歐姓

歐姓是中国的姓氏之一,與欧阳、欧候、区同出於一個源頭。在《百家姓》中排名第361位。是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三十四位姓氏,欧氏在台湾排名七十二位,在粤、湘、川地区影响较大。当今欧姓族群约占全国人口0.09%,总人口约113万。欧姓族群与古代的越族,俚人漢化有密切的關係。.

新!!: 汉景帝和歐姓 · 查看更多 »

殷浩

殷浩,字淵源,陳郡長平(今河南西華東北)人。東晉時期政治人物,因會稽王司馬昱提拔而一度與桓溫於朝中抗衡,但後因北伐失敗而被廢為庶人。.

新!!: 汉景帝和殷浩 · 查看更多 »

毋盐氏

毋盐氏,一作无盐氏。西汉初年长安子钱家,即高利贷者。齐国无盐邑大夫之后,史失其名。 毋盐氏是大商人兼大高利贷主。汉景帝三年(前154年)吴楚七国之乱,汉景帝曾征发许多列侯、封君从军讨伐叛乱。这些列侯、封君为了筹集军旅费用,纷纷向高利贷者筹借钱币。高利贷者多因关东战事未决,成败未卜,不肯出借。只有毋盐氏拿出千金借贷,利率高达十倍。三个月后,七国之乱被迅速平定,他一年之中,获利十倍,毋盐氏因此富显关中。.

新!!: 汉景帝和毋盐氏 · 查看更多 »

永城市

永城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下属的县级市,位于河南省最东部,豫、皖两省接合部,芒砀山耸立于北,浍水环绕于南,东接徐淮,西连梁宋,是河南离出海口最近的城市。 全市总面积2020平方公里,总人口160万人,辖29个乡镇、732个行政村。连续九年跻身中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行列,2017年位居第83位,并入选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位居第39位。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16.47亿元,增长9.3%。境内财政总收入79.7亿元,增长率为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7.43亿元,增长率为8.6%,其中地方级税收26.26亿元,居全省第5位,增长16.3%;支出77.64亿元,居全省第3位,增长4.3%。 相继荣获国家园林城、国家卫生城、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农村新能源革命试点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生态宜居城市、中国幸福感城市、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改革与建设试点县(市)、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宽带中国示范市、中华诗词之乡、中国书法之乡、“千年古县”等荣誉称号。.

新!!: 汉景帝和永城市 · 查看更多 »

江都县

江都县,中国旧县名。 西汉景帝前元四年(前153年)始建江都县,治所在今江苏省扬州市境内。此后,县域历经多次演变。 1940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江都县东境建江都县抗日民主政府,1942年9月江都县分为江都、邗东两县,1943年4月,江、邗两县合并,称江都县;1945年12月,江都县分为江都、樊川两县,1946年4月,江、樊两县合并,仍称江都县;1948年11月,江都县再次再次分为江都、邗东两县,1949年1月,江、邗两县合并,称江都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政后,分出城区和郊区建扬州市。1956年3月江都县析出西境,建邗江县。1994年7月,撤江都县,建江都市。境內有仙女廟,頗靈驗。.

新!!: 汉景帝和江都县 · 查看更多 »

江都区

江都区(江淮官话江都话:/tɕiaŋ tu/)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扬州市的市辖区。.

新!!: 汉景帝和江都区 · 查看更多 »

汝南郡

汝南郡,中國古代郡名,在今河南省、安徽省境。发源于汝南郡的知名郡姓有:汝南袁氏、汝南周氏等。.

新!!: 汉景帝和汝南郡 · 查看更多 »

汲黯

汲黯(?—前112年),西漢濮陽(今濮陽西南)人,字長孺。漢景帝時汲黯為太子洗馬(太子家宦,太子出入时为先导),漢武帝時任中大夫;因常規勸武帝,武帝不耐,調為東海郡太守,繼為主爵都尉,是漢代著名的直諫之臣。.

新!!: 汉景帝和汲黯 · 查看更多 »

汴梁

汴梁指北宋东京汴梁,即「汴京」,现开封市,汴梁多次遭到水灾,现在的开封是在地面6-9米以下北宋东京城遗址上建立的。.

新!!: 汉景帝和汴梁 · 查看更多 »

汉宣帝

漢宣帝劉詢(),原名刘病已,字次卿,即位后改名询,西汉第十位皇帝(前74年9月10日—前48年1月10日在位),其正式諡號為「孝宣皇帝」,後世省略「孝」字稱「漢宣帝」。汉武帝的曾孙,戾太子刘据的长孙,史皇孙刘进的长子,生母為王翁須。.

新!!: 汉景帝和汉宣帝 · 查看更多 »

汉书

-- 《汉书》,又名《前汉书》,中国古代历史著作。东汉班固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沿用《史记》的体例而略有变更,改「书」为「志」,改「列傳」為「傳」,改「本紀」為「紀」,无「世家」。全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记载了上自西汉汉高祖元年(前206年),下至新朝地皇四年(23年),共230年历史。《汉书》语言庄严工整,多用排偶,遣辞造句典雅远奥,与《史记》平暢的口語化文字形成鲜明对照。中国纪史方式自《汉书》以后,都仿照其体例,纂修了纪传体的断代史。 自班彪起即以著《漢書》為己任,經過二十餘年努力,班固完成了《漢書》的主要部分。漢和帝永元元年(89年),班固隨從竇憲出擊匈奴,參預謀議。後因事入獄,永元四年死在獄中。時《漢書》還有八表和《天文志》沒有寫成,漢和帝命班昭(曹大家)入東觀藏書閣補作,馬續協助班昭作了《天文志》。故漢書前後歷經四人之手完成,歷時四十多年。漢書注疏中,最著名者有唐顏師古注、清王先謙補注。.

新!!: 汉景帝和汉书 · 查看更多 »

汉光武帝

漢光武帝劉秀(),字文叔,南陽郡蔡陽縣人(今湖北省襄阳枣阳市),東漢建立者,25年8月5日-57年3月29日在位。廟號世祖,諡號光武皇帝。 劉秀為漢高帝九世孫,漢景帝七世孫,出身於南陽郡的地方豪族。新朝末年國家動蕩,各地寇盜蜂起。地皇三年(22年),劉秀與其兄長劉縯在宛(今河南省南陽市)起兵。25年,在鄗縣(今河北省石家莊市高邑縣)登基稱帝,改元建武,國號為「漢」,史稱東漢。此後,劉秀逐步掃平各方勢力,最終統一中國。劉秀在位三十二年,社會逐漸從新朝末年的動蕩中恢復,故稱「光武中興」。建武中元二年(57年),劉秀逝世於雒陽。 劉秀的軍事才能很高。稱帝之後遣眾將攻伐四方,往往能從前方上報的排兵布陣形勢中發現問題,有時因前方不能及時得到糾正,便為敵人所敗。此外,劉秀待人誠懇簡約,寬厚有信,竇融、馬援等均由此歸心。對外政策方面,引南匈奴內遷入塞,分置諸部於北地、朔方、五原、雲中、定襄、雁門、代郡、西河緣邊八郡,詔單于徙居西河美稷。但此舉也成為東漢朝廷和民眾沈重的經濟負擔,在東漢與北匈奴的戰爭中南匈奴僅起到出兵助攻的作用,談不上替東漢守衛北邊。到了東漢中期由於羌患,使得南匈奴在北邊不斷發起暴亂,對東漢北邊邊防乃至北方內地的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從而成為東漢北邊的一大邊患。.

新!!: 汉景帝和汉光武帝 · 查看更多 »

汉节

代表皇帝身份的信物,多外交使臣為用。漢代除外交使臣以外,凡傳達皇帝命令時,也憑節為信。 由於漢代出使西域頻繁,故通稱「漢節」;亦有稱「胡節」,以其用於通胡之故。由於出使外國或諸侯國之外交官員需持節,故聯稱「使節」,延用至今。 除外交官使用漢節以代表皇帝之外,凡代皇帝行事如分封、鎮壓、簽約、議和第,皆以持節突顯其代表性。漢景帝時,江都易王劉建在叛亂時,除模印國壐外,并「作漢使節二十」,即為一例。(參見漢書卷五十三,景十三王傳) 中國各朝皆有用節之記錄。漢代的節以竹所製,長約八尺(漢代一尺約二十三公分)頂端束有以氂牛尾制的節旄。漢書蘇武傳:「杖漢節牧羊,臥起操持,節旄盡落。」顏色上,在漢初節杖因其朝奉土德,節杖為黃色,後正為火德,更色為紅。而後代也有金質銅身的節杖,然而其原始的意義卻更迭不休。隋唐以後,節的使用已經不若兩漢,漸漸變成皇帝的象徵,其造形亦日趨華麗。北宋時出現的「金節」,是在長竿上置一圓頂,周圍罩黃籠緞布,綴以八層紅絲及繡龍。至明代,金節為塗以朱漆之竹竿,在竿頂置一包金銅質之龍頭鈎,將紅纓節毬掛在鈎上。至清代,仿明朝金節型式,唯限定節毬五個,並以黃紗繡龍為罩籠,綠皮球帽為四角並綴銅鈴。.

新!!: 汉景帝和汉节 · 查看更多 »

汉阳陵

汉阳陵是西汉汉景帝刘启及其皇后王氏同茔异穴的合葬陵园,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正阳镇张家湾、后沟村北的咸阳原上,是咸阳原西汉诸帝陵中最东的一座,地跨咸阳市渭城区、泾阳县和西安市高陵县三地。景帝驾崩于公元前141年,15年(公元前126年)--王皇-后-薨,方合葬陵内。汉阳陵为2001年第五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在西汉帝陵内),西安考古所曾于1998年发掘了10余条陪葬坑。2004年,西安考古研究所对陵区内的丛葬坑(部分)、陪葬墓园、祭祀建筑等进行了发掘,目前已于原址建立汉阳陵考古陈列馆、帝陵外葬坑保护展示厅等作保护参观之用。.

新!!: 汉景帝和汉阳陵 · 查看更多 »

汉邯郸故城

汉邯郸故城或称汉代邯郸城、汉邯郸城,是位于今河北邯郸市两汉时期赵国首府的主城区。城区面积13.6平方公里,人口有四五十万人,比战国时期赵国国都时期还多。.

新!!: 汉景帝和汉邯郸故城 · 查看更多 »

汉武大帝

《汉武大帝》是中国大陆拍摄的一部以汉代為背景的电视剧,由《雍正王朝》导演胡玫执导,陈宝国、焦晃和归亚蕾主要參與演出,由中国中央电视台和世纪英雄电影投资公司等4家单位联合摄影製作,是中国中央电视台於2005年的开年大戏。《汉武大帝》於2003年開始拍摄,于2005年1月2日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黄金剧场》开播。主题曲由韩磊演唱,香港版本由李克勤演唱。.

新!!: 汉景帝和汉武大帝 · 查看更多 »

汉武帝

漢武帝劉徹(),西汉第七位皇帝,其母为关陇人孝景王皇后,於7岁时被冊立为储君,16岁登基,在位達54年,其正式諡號為「孝武皇帝」,後世省略「孝」字稱「漢武帝」,是清圣祖以前在位最長的中國皇帝。他雄才大略,文治武功都有顯赫建树,和秦始皇被後世並稱為「秦皇漢武」,被历代史学界和政治家们評價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之一。漢武帝的思想積極進取,极具前瞻性,為朝廷以至社会帶了新思維,亲政後進行了多項大刀闊斧的改革,深遠地影響著後世。 對內政策上,漢武帝用人唯才,不問出身,開創了察舉制并兴太学,以致該時期培養及出現了大量名臣良將;他又頒布《推恩令》,和平地削減了诸侯的權力及勢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另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学从此成為中國社會主流思想,另有首开丝绸之路、使用年号、设立刺史、加强内廷权力等开创性举措。 對外政策上,漢武帝一改漢高祖刘邦白登之围後世代朝廷奉行的和親傳統,以強勢態度積極地對付匈奴,發動第二階段漢匈戰爭,先後收復了西漢初年的多處領土,不过终其一世未能解除秦朝以來匈奴於中國西北部的威脅刘运动,西汉王朝对匈奴采取的民族政策,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7年第6期。《汉书·卷六》:匈奴入上谷、五原,杀略吏民。《汉书·卷六》:匈奴入五原、酒泉,杀两都尉。《汉书·卷七》:匈奴入朔方,杀略吏民。《汉书·卷九十四》:(前71年)其冬,单于自将万骑击乌孙,颇得老弱,欲还。会天大雨雪,一日深丈余,人民畜产冻死,还者不能什一。于是丁令乘弱攻其北,乌桓入其东,乌孙击其西。凡三国所杀数万级,马数万匹,牛、羊甚众。又重以饿死,人民死者什三,畜产什五,匈奴大虚弱,诸国羁属者皆瓦解,攻盗不能理。其后汉出三千余骑,为三道,并入匈奴,捕虏得数千人还。匈奴终不敢取当,兹欲乡和亲,而边境少事矣。。 漢武帝又大幅度地开疆拓土,先後在秦朝故土吞灭了东瓯国、南越國、閩越國,并远征异域,消灭衛滿朝鮮及夜郎國等等,继秦朝后再次拓展了中国疆域;同時兩次派遣張騫出使西域,開闢丝绸之路,远征大宛,使汉帝国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远达中亚,將帝國在民生、經濟、文化和軍事上,都推上了空前的高峰,其在位期間被稱為漢武盛世,為漢朝的極盛時期。 而漢武帝晚年穷兵黩武,對人民造成了相當大的負擔。其晚年性情也變得反覆無常,而且迷信多疑,致使了巫蛊之祸的發生,為其普遍整體正面評價留下負面部份。駕崩前兩年,漢武帝在輪台下道《罪己詔》,重拾文景之治時期的與民生息的政策,為後來的昭宣中興奠定基礎。.

新!!: 汉景帝和汉武帝 · 查看更多 »

汉武帝 (电视剧)

《汉武帝》是20世纪90年代,中國出品的一部历史剧,於1998年获得第18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三等奖。.

新!!: 汉景帝和汉武帝 (电视剧) · 查看更多 »

汉武帝币制改革

汉武帝币制改革指中国西汉武帝统治时期进行的币制改革。西汉自建立以来,币制混乱,郡国铸币失控又是汉景帝时期七国之乱发生的原因之一,故汉武帝即位后,为了中央政府在经济管理和政治统治上的需要,便十分重视解决币制问题,先后进行了六次币制改革,基本解决了汉初以来一直未能解决的币制问题,一方面稳定了金融,另一方面将汉高帝下放地方的铸币权重新统一于中央。.

新!!: 汉景帝和汉武帝币制改革 · 查看更多 »

汉武故事

《汉武故事》又名《汉武帝故事》,因此书内容多与《史记》、《汉书》多有矛盾和出入,所以一般被认为是杂史类的志怪小说。此书主要记载汉武帝时期的杂闻佚事,如“金屋藏娇”的故事。陈皇后的阿娇一名亦是出自此书。.

新!!: 汉景帝和汉武故事 · 查看更多 »

汉朝

汉朝(前202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后出现的朝代,在中國歷史上極具有代表性,扮演承先啟後的重要關鍵地位。漢朝分为两个历史时期,西汉(前202年-9年)與东汉(25年-220年),中間王莽篡漢建立新朝(9年-23年)與西漢更始帝時期(23年-25年),西漢與東漢合称兩汉,還有蜀漢;亦有以东汉与西汉的首都代指,合称两京。西汉为汉高帝刘邦所建立,建都长安;东汉为汉光武帝刘秀所建立,建都雒陽。 汉朝是中國歷史上空前强大的帝国,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與公元前一世紀興起於歐洲的羅馬帝國東、西遙相並立。後世多將汉朝和約略同时期在歐洲的羅馬帝國並列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及文明的強大帝國罗兹·墨菲(黄磷 译),《亚洲史》(第四版),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2004年10月,141-154 ISBN 978-7-80700-092-1。在汉武帝期间,汉朝陸續地收復秦朝时失去的今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及宁夏地區,又開疆拓土,在河西走廊,即今甘肃處建立郡县。西汉后期,其疆域除了西藏、東四盟、吉林、黑龍江、青海大部分及蒙古國外,基本上包含現今长城以南、包括遼寧在內的中国疆域。 漢疆域最鼎盛时期,正北至五原郡、朔方郡(今內蒙古包头及巴彦淖尔一带),南至日南郡(今越南广平省),东至临屯郡(今朝鲜江原道一带),西至葱岭(今帕米尔高原),面积廣达600万平方公里。在统治期间,从前58年起的呼韓邪單于至10年的烏珠留若鞮單于,匈奴一度成为汉朝内藩。至公元元年,全国人口约6000万,佔当时世界人口28%,此时印度次大陆人口为4600万,欧洲人口为3500万,北非人口为1400万。 汉朝進一步奠定了汉民族(华夏族)的民族文化,西汉所尊崇的儒家文化成為当时和日后的中原王朝以及東亞地區的社會主流文化。在后世,漢人成为中國人的自稱,而華夏族逐漸被稱為汉族,華夏文字亦被定名為汉字。汉朝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其文治武功空前,影响巨大,至西晋时依旧有义阳蛮张昌,匈奴人刘渊,刘芒荡以汉朝名号造反,直至唐代, “卯金刀”、“刘举”、“刘氏当王”、“刘氏主吉”、“伐武者刘”等一系列宣扬刘氏复兴的金刀之谶都络绎不绝。人们经常把汉朝和之后的唐朝并称汉唐,并以之为中国朝代的代表。 汉朝最早使用年号,建元为首個年号,但实际使用的第一个年号是元鼎,之前的年号系追认。汉初根据五德終始說,定正朔为水德,汉武帝时,又改正朔为土德,直到王莽簒政建立新朝,方--采用劉向和刘歆父子的说法,认为汉属于火德。汉光武帝光复汉室之后,正式承认这一说法,从此确立东汉正朔为火德,东汉及以后的史书如《汉书》及《三國志》等皆采用这种说法,因此汉代亦被称为「炎汉」。又因汉朝皇帝姓刘而称「刘汉」。.

新!!: 汉景帝和汉朝 · 查看更多 »

汉朝宗正、宗伯列表

宗正,是汉朝九卿之一,为中央政府管理皇族相关事务的职官。汉高祖七年二月,汉朝初次设置宗正官,掌管宗室和外戚的属籍,并参与宗室犯罪的审理,皇帝、皇后的废立,参与皇室婚丧仪式。汉平帝元始四年,宗正更名为宗伯,王莽新朝时期改为秩宗,东汉建立后又恢复为宗正。汉朝宗正大多以刘氏宗室出任,楚元王刘交的后裔在西汉多次出任宗正,甚至因此改姓宗政姓。.

新!!: 汉景帝和汉朝宗正、宗伯列表 · 查看更多 »

汉朝皇帝世系图

没有描述。

新!!: 汉景帝和汉朝皇帝世系图 · 查看更多 »

汉朝纪年

汉朝纪年中,汉初纪年,袭前代旧制,以帝王纪年,至汉武帝始用年号。汉初用沿用秦之《顓頊曆》,且仍以汉仍为水德,故以十月为岁首。如汉元年十月仍为甲辰年(前207年),而乙未年(前206年)之十月则为汉二年之首月。汉武帝太初元年,太中大夫公孙卿、壶遂、太史令司马迁上书汉武帝请求重订律历,改正朔,易服色。汉武帝采纳,同年颁行由司马迁等人编著的《太初历》改岁首为正月。.

新!!: 汉景帝和汉朝纪年 · 查看更多 »

汉昭帝

漢昭帝劉弗陵(),西漢第八位皇帝(前87年—前74年在位),其正式諡號為「孝昭皇帝」,後世省略「孝」字稱「漢昭帝」,漢武帝幼子,母親鉤弋夫人。.

新!!: 汉景帝和汉昭帝 · 查看更多 »

汉文帝

漢文帝劉恆(),劉邦第四子,母薄姬,漢惠帝之庶弟。西漢第五位皇帝(前180年11月14日—前157年7月6日在位),在位23年,享年47歲,其正式諡號為「孝文皇帝」,後世省略「孝」字稱「漢文帝」。葬於霸陵(在今陝西省西安市灞桥区白鹿原东北角)。其廟號太宗,謚號孝文皇帝。也是《二十四孝》中親嘗湯藥的主角。.

新!!: 汉景帝和汉文帝 · 查看更多 »

河南郡

河南郡,是中國古代的一個郡級行政區,舊稱三川郡(古土文物作「叁川郡」),又曾改稱河南尹,唐朝以後由洛州、河南府所取代,「河南郡」名稱走入歷史。.

新!!: 汉景帝和河南郡 · 查看更多 »

河間郡

河間郡,或為河間國,中國古代郡、國名。 河間一名在戰國趙國時即見於記載。秦代其地為鉅鹿郡所領。 西漢初年屬張耳趙國。漢高帝分趙國所轄的鉅鹿郡東北部置河間郡,仍為趙國支郡。高帝十二年(前193年)分河間郡西北部數縣屬涿郡。文帝二年(前178年),封趙王遂之弟劉辟疆為河間王,分趙國之河間郡置河間國。文帝十五年(前165年),河間王劉辟疆薨,無嗣,河間國除為郡。同時,分河間郡南部置廣川郡、分其東部置勃海郡。此時河間郡領地不足初置時的三分之一。景帝二年(前155年),封皇子劉德為河間王,復置河間國。元帝建昭元年(前38年),河間國除為郡。成帝建始元年(前32年)復置河間國,國都在樂成縣(縣治在今河北獻縣東)。王莽時國絕。 東漢建武七年(31年),封西漢末河間王劉邵為河間王。建武十三年(37年)省河間國,併其地入信都郡。和帝永元二年(90年),封劉開為河間王,分樂成國、勃海郡、涿郡復置河間國,領十二縣。桓帝延熹元年(158年),分河間國之蠡吾縣、高陽縣與中山國、安平國數縣置博陵郡。獻帝建安中,曹操分河間國、勃海郡置章武郡。 魏置河間郡。西晉置河間國,改樂成縣為樂城縣。北魏置河間郡,後改為國,郡治在武垣縣,屬瀛州。隋開皇初郡廢,置瀛州。大業三年(607年)廢瀛州,復置河間郡,治河間縣(今河北省河間市)。唐武德四年(621年)平竇建德,廢河間郡,置深州。.

新!!: 汉景帝和河間郡 · 查看更多 »

沛郡

沛郡,或沛国,是从西汉开始设立的一个郡级行政区划,辖区范围之后有变化。.

新!!: 汉景帝和沛郡 · 查看更多 »

泸州市

泸州市(四川话拼音:Lu2zou1;国际音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四川省东南部,古称江阳。市境东北临重庆市,西北界内江市、自贡市,西毗宜宾市,西南接云南省昭通市,南邻贵州省毕节市,东达贵州省遵义市。地处川滇黔渝四省市结合部,四川盆地南端,北部为川中丘陵区,南部为大娄山区。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市境北部,于城区与沱江汇合。赤水河为南部与贵州省的界河,并折向北流于合江县注入长江。总面积1.22万平方公里,人口428.52万。泸州是中国著名的“酒城”,出产闻名遐尔的名酒泸州老窖和郎酒,亦特产热带水果桂圆和荔枝。泸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

新!!: 汉景帝和泸州市 · 查看更多 »

消滅異姓王

消灭异姓王,指前203年十二月项羽败亡,次年汉王刘邦称帝后,消除异姓王的战争。从前202年十月至前196年十月,先后解决燕王臧荼、楚王韩信、赵王张敖、代王(原為赵国国相,自立為代國王)陳豨、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异姓王中唯有长沙王吴臣因势小不构成威胁而得以保存。.

新!!: 汉景帝和消滅異姓王 · 查看更多 »

游姓

游姓是華人姓氏之一,於《百家姓》中排401。.

新!!: 汉景帝和游姓 · 查看更多 »

清河崔氏

清河崔氏,是中国中古时代一个以清河郡为郡望的崔姓士族,汉末三国时期开始崛起为山東望族。北魏时,魏孝文帝分定姓族,清河崔氏与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並稱為四姓。在唐朝,清河崔氏有十二名宰相。.

新!!: 汉景帝和清河崔氏 · 查看更多 »

漠北之战

漠北之战是於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元狩四年)发生于戈壁沙漠以北的一次大规模战役,汉朝军队在此役中对匈奴的心脏地带发起了大规模的战略进攻。在卫青与霍去病的率领下,西汉军队最终取得决定性胜利。《汉书》,卷006,卷055,卷094上。《资治通鉴》,卷019.

新!!: 汉景帝和漠北之战 · 查看更多 »

漢唐盛世

漢唐盛世,又稱「强汉盛唐」,是对中国历史上的漢朝和唐朝(两者常被合称为漢唐)期间出现的盛世的统称。漢朝是由漢太祖劉邦建立的,而唐朝則是由唐高祖李淵建立的。漢朝有文景之治、漢武盛世等,而唐朝則有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等。人們常常認為中國在汉朝和唐朝时文治武功及國際聲望較強盛,故将它们两朝出现的盛世统称为汉唐盛世。有學者認為汉代和唐代的政治文化與同時代的歐洲比較,漢唐更勝一籌。.

新!!: 汉景帝和漢唐盛世 · 查看更多 »

漢武盛世

漢武盛世是西漢的全盛時期,漢武帝身為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他的時代所產生的政治思想與規劃,在歷史留下了深刻的影響。漢武帝時代,以漢族為主體、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得到空前的鞏固,漢文化的主流形態基本形成,中國開始以文明和富強的政治實體和文化實體聞名於世。 漢武帝時代是個人才輩出的時代。文學、史學、哲學、政治學、經濟學、軍事學等,在這一時期都有相當程度的發展。當時的西漢帝國以其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的輝煌成就成為東方文明的驕傲,在林立於世界的不同文化體系之中居於領先的地位。漢武帝時代的政治體制、經濟形式和文化格局,對後世皆留下相當重要的歷史影響。 不過有些傳統歷史學家如司馬遷、班固和司馬光均認為,漢武帝力行中央集權、開疆拓土、獨尊儒術、設罝五經博士等政策,雖然在歷史留下不可磨滅的貢獻,不過在位中期之後,由於武帝本人好大喜功、放縱享樂、荒誕迷信、殘暴多疑、窮兵黷武等種種行為,造成西漢國力、社會經濟、人口數量大幅衰退,當時人民承受這些現象的苦果,生活陷於水深火熱,因此他們稱所謂的“漢武盛世”,不過在文治學術方面尤為人稱道,至於武功方面则通常同情於对人民财货与生命付出过度的损失与牺牲。.

新!!: 汉景帝和漢武盛世 · 查看更多 »

漢朝公主列表

漢朝公主列表,以下列表列出在《史記》、《漢書》、《後漢書》及相關史料所載之公主一覽:.

新!!: 汉景帝和漢朝公主列表 · 查看更多 »

漢朝經濟

汉代经济先后经历了繁荣和衰落两个极端的阶段。它通常分为三个时期: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新朝(公元9年-公元23年),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前摄政王王莽建立的新朝,曾短暂地打断了汉朝的漫长统治。随着王莽的垮台,汉朝的首都也从长安向东迁到了雒陽。因此,史学家就将汉朝的这两个时期分别命名为西汉和东汉。 汉朝经济表现为人口的大量增长,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商业和贸易和中央集权制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该时期,货币的铸造水平和流通速度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从而奠定了稳定的货币体系基础。丝绸之路也促进了汉朝和亚欧各国的贸易和贡品往来,许多商品是中国古人之前闻所未闻的。 两汉的首都长安和雒陽,根据人口和面积当时可以位于世界最大城市之列。官方作坊为皇宫制造家具服饰,为老百姓生产商品。政府监督公路和桥梁的修建,从而促进了官方业务及商业的发展。根据汉朝制度,实业家,批发商和商人,无论是小店主还是富商,都可以在国内公共领域,甚至是在军事领域经商。 汉朝初期,农民大部分是自给自足式的,但已经越来越多的依赖商业交换,交换的对象是坐拥大片粮田的富裕地主。许多农民因此身负重债而被迫成为了地主阶层的长工或佃户。汉朝继续尽可能的向贫农施以经济援助,而他们则不得已要和有权有势的贵族、地主、商人竞争。朝廷也不遗余力的通过赋以重税或宏观调控等方式限制权贵势力的发展。汉武帝(公元前141年至公元前87年在位)在位期间,朝廷甚至将盐铁收归国有。然而,这些国家垄断政策在东汉时期均被废止。公元前2世纪,国家对私有经济的不断干预严重削弱了商人阶层的利益。这使得富裕地主的势力不断扩大,也保证了农业主导型经济得以继续发展。这些富裕地主最终主导了商业活动,获得了农民的控制权。原本仰仗农民获取税收、军力、以及公共劳力的朝廷变得风雨飘摇。公元1世纪80年代,在经济和政治双重危机的压力之下,汉朝的权力已经被严重分散。与此同时,大地主的自由和权力也在他们势力范围里日渐膨胀了起来。.

新!!: 汉景帝和漢朝經濟 · 查看更多 »

漢朝行政區劃

漢朝初年,漢高祖劉邦封異姓王七人。但由於對功臣的猜忌,不久又相繼削除,同時大封同姓諸侯,這些王國「大者或五六郡,連城數十,置百官宮觀,僭于天子」。地方王國勢力的強大導致中央政府所實際控制的區域萎縮。吕后時期,增加外戚諸侯王。到文帝時期又紛紛剷除,增加劉氏諸侯王。但是地方王國勢力的膨脹已經對中央政府構成嚴重威脅。漢文帝接受賈誼的建議,用分地的方法削弱諸侯的勢力。漢景帝即位後採納晁錯的建議,直接縮減王國的封地,引發諸侯王的強烈反彈,導致吳楚七國之亂爆發,但未幾就宣告失敗。漢武帝後,採納主父偃的建議,推行推恩令,規定諸侯王位由嫡子即位,而餘子皆分一縣或一鄉的土地。因此王國不斷縮小,漢郡不斷擴大,加上邊郡的開擴,漢朝中央政府對地方的控制力日益加強。同時,政府將大量面積較大郡予以分割。到漢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共有郡國103個,轄縣、侯國、邑、道等縣級政區1587個。 「州」作為行政區劃,在西漢時期萌芽,到東漢宣告形成。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始在郡之上又設十三行部,每部派一刺史,每個行部管轄若干郡(國)。但此時的行部是監察區,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行政區。東漢末年,地方多事。靈帝中平五年(189年),朝廷選重臣出任刺史,稱州牧,掌一州軍民。州從監察區變為行政區。至此,中國地方行政由原本的郡縣兩級制度變為州郡縣三級制。 十三個州部為:'''司隸'''校尉部(治雒陽)、'''徐州'''刺史部(治剡縣)、'''青州'''刺史部(治臨淄)、'''豫州'''刺史部(治譙縣)、'''冀州'''刺史部(治高邑)、'''并州'''刺史部(治晉陽)、'''幽州'''刺史部(治薊縣)、'''兗州'''刺史部(治昌邑)、'''涼州'''刺史部(治隴縣)、'''益州'''刺史部(治雒縣)、'''荊州'''刺史部(治漢壽)、'''揚州'''刺史部(治歷陽)和'''交州'''刺史部(治龍編)。獻帝興平元年(194年),又分涼州置'''雍州'''刺史部。則至漢亡,全國有十四州。.

新!!: 汉景帝和漢朝行政區劃 · 查看更多 »

漢書人物列表

没有描述。

新!!: 汉景帝和漢書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濟南郡

濟南郡,中國古郡名,西漢初年置。高帝時稱博陽郡,為齊國支郡,後改名濟南郡。呂后時分齊國之濟南郡置呂國、濟川國。文帝時置濟南郡。治東平陵縣(故城在今山東省章丘市龍山北)。武帝時析濟南郡置泰山郡,屬青州刺史部。東漢置濟南國,屢除為郡。魏置濟南國。晉置濟南郡,移治歷城。北魏于濟南郡之地置齊州,遂為州治。隋時罷濟南郡,此後至唐,或為齊郡,或為齊州。.

新!!: 汉景帝和濟南郡 · 查看更多 »

濟陰郡

濟陰郡,中国古郡名,治所濟陰县在今山东省定陶县。辖境约当今山东省菏泽、定陶、东明、鄄城等市县地及成武、巨野等县部分地区,北至濮阳地区。.

新!!: 汉景帝和濟陰郡 · 查看更多 »

會稽郡

會稽郡,中國古郡名。秦置,郡治在吳縣(今江蘇蘇州城區),轄春秋時長江以南的吳國、越國故地。漢初曾為韓信楚國、劉賈荊國、劉濞吳國領地。七國之亂後復置會稽郡。西漢末年,會稽郡轄境大致相當於今江蘇南部、上海西部、浙江大部以及福建地區,是當時轄境最為廣闊的一郡。隸屬于揚州刺史部。東漢中期,分會稽郡浙江以北諸縣置吳郡。會稽郡治所移至山陰縣(在今浙江紹興城區),領十五縣。三國吳時分會稽郡置臨海郡(今浙江東南部)、建安郡(今福建)、東陽郡(今浙江衢州、金華一帶)。西晉至南朝末年,會稽郡僅轄今紹興、寧波一帶。隋文帝滅陳,廢會稽郡,置吳州。隋煬帝改吳州為越州,後又改為會稽郡。唐初置越州,玄宗改越州為會稽郡,肅宗時復為越州。.

新!!: 汉景帝和會稽郡 · 查看更多 »

惊蛰

惊蟄 (jīng zhé, ㄐㄧㄥ ㄓㄜˊ),古代中國與現代日本称“启蛰”,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三個節氣,指太陽到達黃經345°時,在公歷每年3月5日或3月6日。 動物昆蟲自入冬以来即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蟄」;到了这时天气转暖,大地春雷,而「驚蟄」即上天以打雷方式驚醒蟄居動物的冬眠。这时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新!!: 汉景帝和惊蛰 · 查看更多 »

成都市

成都市(四川话国际音标:;汉语拼音:),别称“蓉城”、“锦官城”,简称“蓉”,位于四川省中部,地处四川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腹地,为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四川省省会、副省级城市。成都是中国西南地区物流、商贸、金融、科技、文化、教育中心及交通、通信枢纽,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5年常住人口1465.8万,居副省级城市首位。 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成都自古被誉为“天府之国”,是中国开发最早、持续繁荣时间最长的城市之一。据史书记载,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的古蜀国开明王朝九世(前367年)时将都城从广都樊乡(双流)迁往成都,构筑城池,截止2018年已有2385年历史;但依据现实挖掘的金沙遗址看来,成都建城史可以追溯到距今3200年前。成都自古以来就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自建城伊始到现代数千年历史中,除白莲教时期几十年外,均保持着高度繁荣和发达,是全国生活最富庶的地区之一。成都自古为西南重镇,曾是成家、蜀汉、成汉、前蜀、后蜀五个政权的都城,文化遗存丰富,秦汉以来,成都就以农业、手工业兴盛和文化发达著称,历代都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长江流域的重要城市。汉代成都与洛阳等并列为五大都会之一。唐代商贸繁荣,与扬州齐名,称为“扬一益二”。如今,成都所在的成渝经济区是中国西部经济最领先的区域。 成都市于2007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与世界旅游组织命名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2009年,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中心正式授予成都“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称号,成都是亚洲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成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授予成都“美食之都”称号,成为亚洲第一个世界“美食之都”。.

新!!: 汉景帝和成都市 · 查看更多 »

春秋 (书)

《春秋》本指先秦時代各國的編年體史書,但后世不传,現在通常指唯一留存至今的魯國的《春秋》。,流傳至漢朝被尊為五經之一,在四庫全書中屬於經部(十三經之一)。 此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間魯國與眾諸侯國的大事,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春秋》一书的體例宛若各年月的新闻标题彙編,意不在史而在“义”。辜鸿铭之《中國人的精神》(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所陳即此。相反地,《宋史》记载北宋王安石批評《春秋》为“斷爛朝報”(朝廷公報的斷簡殘篇),不過王安石是否真有此說亦有爭議赵伯雄《春秋学史》,页465。.

新!!: 汉景帝和春秋 (书) · 查看更多 »

昌邑县 (秦朝)

昌邑县,山东省古县。在今菏泽市巨野县和济宁市金乡县境内。 始置于秦朝。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设山阳国。建元五年(前136年),为山陽郡。昌邑县为其首县。昌邑故城址在今菏泽市巨野县境内。有梁丘乡,《春秋传》曰“宋、齐会于梁丘”。天汉四年(前97年),更山阳郡为昌邑国。南北朝时,刘宋废除。.

新!!: 汉景帝和昌邑县 (秦朝) · 查看更多 »

新市縣 (河北)

新市縣,中国古代县名,治所在今河北省正定县新城铺镇。 春秋时为鲜虞国的中心区域,西汉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年)设侯国,武帝元光四年(前131年)国除为县。后齐废。隋朝在原新市县地设置新乐县。唐朝初期复县。后又于武德五年(622年)再度废除。.

新!!: 汉景帝和新市縣 (河北) · 查看更多 »

文翁

文翁,名党,字仲翁,西汉官史。庐江郡舒县(今属安徽舒城)人。汉景帝末年为蜀郡守,兴教育、举贤能、修水利,政绩卓著。.

新!!: 汉景帝和文翁 · 查看更多 »

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是指中國汉文帝和汉景帝所统治的时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治世,奠定了其後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將漢朝推上頂峰的基礎。 汉初,社会经济薄弱,朝廷推崇黄老治术,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通常认为文景之治的主角是汉文帝与汉景帝。实际上,竇太后在文景之治时代所起的作用也是举足轻重的。 文帝二年(前178年)和十二年(前168年)分別兩次“除田租稅之半”,即是租率最终減為三十稅一。文帝十三年,還全免田租。同時,對周邊敌对国家也不輕易出兵,維持和平,以免耗損國力。這就是輕徭薄賦的政策。 文帝生活也十分節儉,宮室內車騎衣服沒有增添,衣不曳地,帷帳不施文繡,更下詔禁止郡國貢獻奇珍異物。因此,國家的開支有所節制,貴族官僚不敢奢侈無度,從而減輕了人民的負擔。這就是休養生息的政策。 漢文帝重視農業,曾多次下令勸課農桑,根據戶口比例設置三老、孝悌、力田若干人員,並給予他們賞賜,以鼓勵農民生產。 汉文帝去世,汉景帝即位,初期平定七国之乱。七国之乱以后,景帝开始专心打理朝政,据说景帝十分樸素,仁厚爱民。除了平定七国之乱以外,从来没有大规模用过兵,和匈奴的战争始终控制在一定的规模内,依然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汉文帝之皇后窦太后尊崇道家,因此汉景帝与窦氏宗族都必须学习道家学说。景帝崇尚黃老之說,减少刑罚,减少赋税,兴修水利,提倡農業,要求人心不服的案子进行重审,以免冤狱发生。百姓在和平稳定的环境下创造了大量财富,其间百姓富裕,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天下太平安乐。 随着生产日渐得到恢复和发展,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稳定富裕的景象。史称:「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漢書·食貨志》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同时汉王朝的物质基础大大增强,是中国皇权专制社会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也为后来汉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新!!: 汉景帝和文景之治 · 查看更多 »

應奉

應奉,字世叔,汝南郡南頓縣(今河南省項城)人,東漢司隸校尉,著有《感騷》三十篇,有數萬字。《後漢書·應奉傳》:及黨事起,奉乃慨然以疾自退。追愍屈原,因以自傷,著感騷三十篇。撰有《後序》十二卷。.

新!!: 汉景帝和應奉 · 查看更多 »

曲阜市

曲阜市位于中国山东省南部,是济宁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古称鲁县,是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国都,也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故乡,它与南临的孟子故乡邹城市并称为“孔孟桑梓之邦”。 曲阜是中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孔子、颜回、左丘明、鲁班等名人的故乡,黄帝诞生地,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对中国及日本、韩国、东南亚地区等儒家文化圈具有深远影响,是东方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新!!: 汉景帝和曲阜市 · 查看更多 »

更始帝

漢更始帝刘玄(),字圣公,南阳郡蔡阳县(今湖北省枣阳市西南)人,两汉之际绿林军擁立的皇帝,或被視為西漢的最後一位皇帝。 劉玄原本是西汉宗室,是汉景帝劉啟的後代、汉光武帝刘秀的族兄。祖父為苍梧太守刘利,父刘子张,母何氏。.

新!!: 汉景帝和更始帝 · 查看更多 »

曹奇

曹奇(),西汉平阳侯。他爷爷是相国曹参,父亲是平阳静侯曹窋。汉文帝后元四年(前160年),父亲曹窋去世,曹奇嗣位平阳侯,在位七年。汉景帝前元四年(前153年),曹奇去世,谥简,他儿子曹时、孙子曹襄、曾孙曹宗相继嗣位。 《汉书》记载曹奇在前154年发生的七国之乱中有战功,“平阳侯败三国之师于齐,咸伏其辜,齐王自杀”(《汉书·天文志》),“会汉将栾布、平阳侯等兵至齐,击破三国兵,解围” (《高五王传》)。 Category:西汉军事人物 C Q奇 Category:諡簡.

新!!: 汉景帝和曹奇 · 查看更多 »

曹時

曹時(),又作曹寿,西汉第四代平阳侯。娶汉景帝之女阳信长公主为妻。.

新!!: 汉景帝和曹時 · 查看更多 »

晁错

晁错,《史記》、《漢書》本傳作--錯,潁川(今河南省禹州市)人,西汉初著名政论家。.

新!!: 汉景帝和晁错 · 查看更多 »

景帝

歷史上,東亞古代有多名皇帝的諡號為景帝:.

新!!: 汉景帝和景帝 · 查看更多 »

智囊

智囊或智多星,比喻「足智多谋」。可以是下列意思:.

新!!: 汉景帝和智囊 · 查看更多 »

23年

没有描述。

新!!: 汉景帝和23年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孝景帝劉啟刘启汉景帝刘启漢景帝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