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4 关系: 台灣端午節,台灣民間信仰,奠濟宮,孫恩,小琉球水仙宮,屈原,中国民间信仰,伍子胥,利洋宮,嘉義城隍廟,王勃,禹,笨港水仙宮,田厝水明殿,白馬尊王,草山水道系統,项羽,高雄代天宮,鹽埕三山國王廟,臺南水仙宮,臺灣,金包里慈護宮,艋舺龍山寺,李白,東港東隆宮,板橋保安宮潮和宮,水仙大王,水仙宮,水神,洲美屈原宮,淡水福佑宮,澎湖水仙宮,昭應宮,新竹水仙宮。
台灣端午節
台灣端午節傳統稱呼為五日節或五月節,為農曆五月初五的傳統節慶。台灣人稱為午日節、五日節、午月節、五月節、五月初五。台灣端午節正午時首重祭祀、與午日辟除驅邪等。古代台灣人已有祭祀水仙尊王之慣例;即楚國三閭大夫屈原、伍子胥等聖賢。日治時期臺灣民眾曾經因日本移民過新曆端午節,當時臺北城每屆新曆端午節,即會裝飾日本式的端午節句,而形成日本新曆端午與臺灣舊曆端午兩種風俗。 古代漢人渡海來台時,由於無法適應臺灣土地的瘴癘之氣、多變氣候的風土病,紛紛染疫病或死亡。因此端午藉午日「純陽之氣」祛除瘟疫、避邪驅鬼的習俗格外受到重視,發展出有當地特色的科儀。端午節民間除了會祭祀神佛、祖先與地基主外,更會於河邊、水面有隆重的「祭江」儀式,主要祭祀所有溺於水中的亡魂,並祈求水源豐沛、河流安穩。.
查看 水仙尊王和台灣端午節
台灣民間信仰
臺灣民間信仰是臺灣民間廣為流傳的傳統信仰,包括揉合中國民間信仰儒、釋、道三教合流的漢人移民信仰以及臺灣原住民傳統信仰,前者隨著閩南、粵東移民由華南地區渡過臺灣海峽東來,於臺灣落地生根,逐漸產生具有本土風格的民間信仰,但大體上仍奉祀原有中國民間信仰的神明;後者有些仍保留原始特色,而部分信仰(如阿立祖信仰)則有漢化的情形。.
查看 水仙尊王和台灣民間信仰
奠濟宮
奠濟宮,址在臺灣基隆市仁愛區,是臺灣基隆市市中心的一座廟宇,主奉開漳聖王,建於清光緒元年(1875年),又稱為聖王廟、聖公廟、聖王公廟等。奠濟宮與「基隆城隍廟」、「基隆慶安宮」,合稱為「基隆三大廟」,基隆廟口夜市即以奠濟宮得名,並以奠濟宮為中心向周邊街道發展。「後殿」清甯宮原為道光年間泉州人所建以奉祀水仙王的殿宇,日治時期因故與奠濟宮合併。而奠濟宮歷經整修後,廟中仍存有清同治年間的石柱,另外還有古碑。.
查看 水仙尊王和奠濟宮
孫恩
孫恩(),字灵秀,琅邪郡人,西晉中書令孫秀之後,世奉五斗米道。399年起兵反晉,402年敗死,餘眾由孫恩妹夫盧循領導,世稱「孫恩盧循之亂」。.
查看 水仙尊王和孫恩
小琉球水仙宮
*小琉球水仙宮位於臺灣屏東縣琉球鄉本福村中山路223號,是一座主祀水官聖帝(水仙尊王)的廟宇。.
查看 水仙尊王和小琉球水仙宮
屈原
屈原(約前340年-约前278年6月6日),芈姓,屈氏,名平,字原,楚国人(今湖北秭归)是古帝高阳氏的后裔,其自作词曰:“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其先祖屈瑕受楚武王封于屈地,因以屈为氏,名平。屈,昭,景为楚国大姓,官拜左徒,左徒多以贵族近臣任之,左徒任务有四 “议国事”、“出号令”、“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民间广泛流传楚南公的谶语: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一说三姓是屈昭景三姓,一说是楚还有三口人也要反秦。 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且有楚國第一詩人的美称,任三闾大夫,常于楚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上官大夫与屈原共定宪法,嫉妒屈原进谗言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楚怀王)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主张楚国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 楚怀王十六年(前313年),秦国想要攻打齐国,但忧虑齐、楚两国已经缔结了合纵联盟,张仪前往楚国游说楚怀王,许商於一带六百里的土地以换取楚齐断交宣战。屈原与陈轸力劝无果。前312年,楚怀王发现被骗,出兵秦国蓝田一战大败,楚军亡八万人,遂于齐国复合。前311年,张仪再使楚国,贿赂靳尚和郑袖。屈原再坚决反对,被流放与汉北地区,楚齐再断交宣战。秦国攻取召陵,楚三战皆败。楚怀王二十八年(前301年),秦与韩赵卫共攻楚重丘而去;楚怀王二十九年(前300年)秦复攻楚,斩楚军2万;楚怀王三十年(前299年),秦复伐楚,取八城。楚怀王十分害怕并希望和平,秦昭王约楚怀王在武关会面,楚怀王俩儿子楚顷襄王和子兰鼓动怀王赴秦之约。屈原说: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不可信任,不如不去。楚怀王不听昭睢、屈原劝告,结果被秦国扣留于武关,楚人立(郑袖之子)太子横为楚顷襄王。楚顷襄王元年(前299年)秦大破楚军,斩首五万,取析十五城而去。 楚顷襄王三年(前296年)怀王在秦国病逝,秦国把遗体送还楚国,虽然楚怀王反复抛弃屈原,但屈原仍然纪念思念楚怀王。 楚顷襄王六年(前293年)楚顷襄王谋划再与秦国讲和。屈原斥责楚顷襄王和子兰,楚顷襄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被驱除出郢都,被流放于更偏远的江南地区。历时十八年。然而,正是因为流放,使得屈原广泛地接触了底层的人民群众,也接触了丰富生动的楚国民间文化,留下来留下千古不朽绝唱《离骚》。 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秦武安君白起率军攻破了楚国都郢都,楚顷襄王被迫迁都。屈原虽日夜思念郢都,却因被放逐而不能回朝效力祖国而十分痛苦和悲伤从行至长江边,作《怀沙》一赋。怀抱一石,投入汨罗江而死。 早在春秋时期,粽子便已成为端午的应节食物,后人感念这些英雄,赋予了这些古老的习俗-----吃粽子,划龙舟,喝雄黃酒以纪念屈原,伍子胥和曹娥的意义。.
查看 水仙尊王和屈原
中国民间信仰
中国民间信仰是指中国的俗神信仰,也称为民俗宗教、民间宗教、民众宗教或传承信仰(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信仰)。中国的民间信仰的特点是:求世俗功利之事,不強調宗教教义的完備。功利性非常强,求神拜佛,像是人世间委托别人办事,求的一般是,升官发财、好姻缘、身体健康、出入平安、考试过关、考进理想学校、求职成功、等等世俗功利的事,中国民间信仰者一般不知道自己信的是中国民间信仰,信众会自称信佛教或道教,但通常儒佛道三者不分,相信三教合流,相互貫通。.
查看 水仙尊王和中国民间信仰
伍子胥
伍子胥(),名员,字子胥,以字行。春秋时期楚国椒邑(今湖北省监利县黄歇口镇伍杨村)人,后来吴国封他于申,因此又叫申胥。伍子胥先祖伍舉,以正直進諫楚莊王而得名聲,因此其後代於楚國亦有名聲。伍子胥家族因在楚国被迫害,投奔吴国。受吴王阖闾重用,大破楚国,北镇齐晋,南服越人,官拜相国公。吴王夫差继位后,对其“联齐抗越”战略不满,又听信伯否的谗言,最终赐死伍子胥。.
查看 水仙尊王和伍子胥
利洋宮
利洋宮,全稱卯澳利洋宮,是位於臺灣新北市貢寮區卯澳漁港、全臺灣唯一主祀魚籃觀音的觀音廟。.
查看 水仙尊王和利洋宮
嘉義城隍廟
嘉義城隍廟於清治時期在台灣府諸羅縣官府最初創建的城隍廟,也是諸羅城三大古廟之一。當時諸羅縣管轄區域南至新港溪(台南市新市區)、北迄基隆包括宜蘭、花連、台東一帶等,都是諸羅縣城隍爺信仰祭祀範圍內。立廟至此香火鼎盛,所供奉在正殿的城隍爺乃為台灣本土雕刻,神貌呈現細緻莊嚴。該廟宇位於在嘉義市東區民族--吳鳳北路168號,也是見證過嘉義地方歷史以及文化信仰中心,列屬國定古蹟。.
查看 水仙尊王和嘉義城隍廟
王勃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今中国山西河津)人。初唐时代的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
查看 水仙尊王和王勃
禹
禹,远古时期中国神话人物,姒姓,夏-后-氏,传说名文命,後世尊稱为大禹,是黃帝軒轅氏玄孫,因在大禹治水中成功治理洪水之患的故事而广为人知。传说中,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的开创者,定都于安邑(今山西夏县)。禹在尧时被封为夏伯,因又史称伯禹、夏禹。.
查看 水仙尊王和禹
笨港水仙宮
港水仙宮,是台灣的一處古蹟廟宇,位於嘉義縣新港鄉,靠近雲林縣。因所在行政區,又稱為新港水仙宮或南港水仙宮。笨港水仙宮供奉水仙王(大禹、伍員、屈原、項羽、魯班)。水仙宮始建於1739年,當時建築十分簡陋。1780年,水仙宮得以擴建。然在1803年,水仙宮被洪水沖毀。之後水仙宮在1814年重建,並在1848年又增建後殿。戰後水仙宮又經歷多次整修。現在的笨港水仙宮是一座三進四殿兩廊式的廟宇。笨港水仙宮也是嘉義縣唯二的國定古蹟。.
查看 水仙尊王和笨港水仙宮
田厝水明殿
厝水明殿位在臺灣臺南市仁德區,是主祀水仙尊王(大禹)的廟宇,也是田厝的--廟。該廟主神原為田厝甘氏家族的守護神,後來才建廟供奉。.
查看 水仙尊王和田厝水明殿
白馬尊王
白馬尊王,又稱白馬三郎,為中國福建的鄉土神祇,尤以福州人最為崇信。白馬尊王,為三位神祇之名,即「異神同名」,因名諱相同常易混淆,一為除鱔妖之「閩越白馬尊王」,另一為「開閩白馬尊王」,亦有附會「白馬尊王」名號的其他地頭神、境主神。.
查看 水仙尊王和白馬尊王
草山水道系統
草山水道系統於2004年4月28日經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台北市古蹟審查委員審議通過指定並經台北市政府公告為第111號市定古蹟,。興建於1928年3月,至1932年3月完工,為日本時代台北市第二套飲用水源工程。計有取水井、導水渠、水管、調整井、水管橋、氣曝室、發電所、貯水池等,共14項主要設施所構成,全長超過十幾公里。部分設施迄今仍持續使用中。.
查看 水仙尊王和草山水道系統
项羽
項羽(),名籍,字羽,以字行,楚国下相(今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人,秦朝末年西楚軍事家,政治家。 楚国名將項燕之孫,七歲後隨叔父項梁遷吳中,秦末民变期间在会稽郡治所吴县(今江苏苏州)起兵反秦 ,被楚後懷王封為魯公。前207年鉅鹿之戰中,項羽統率楚軍五萬大破秦軍五十萬,決定秦朝覆亡之勢,秦三世自降為「秦王」,不再稱「皇帝」。項羽起兵三年,即率領山東六國諸侯滅秦,分封天下,政由羽出,自封「西楚霸王」,統治黃河及長江下游的梁楚九郡,年僅二十五歲。 前206年,漢王劉邦從漢中出兵進攻項羽,展開了歷時四年的楚漢戰爭,期間項羽雖然屢屢大破劉邦,但項羽始終無法有固定的後方補給,糧草殆盡,又未能重用范增、韓信、陳平,最後反被劉邦所滅。前202年,項羽在垓下之战為劉邦指揮諸侯六十萬聯軍所敗,突圍至烏江後,自刎而死。 項羽被譽為中國历史最为勇猛的将领,史學家稱“羽之神勇,千古无二”,亦認為「霸王」一词专指项羽。.
查看 水仙尊王和项羽
高雄代天宮
代天宮,俗稱哈瑪星代天宮、 哈瑪星代天府、哈瑪星大廟,址在高雄市鼓山區鼓波街27號,前身為日治臺灣高雄第一個市府所在地,其建築雄偉莊嚴,內部雕梁畫棟,出自名匠潘麗水大師精心之作,氣勢非凡。昔年的代天宮是臺南北門鄉民在高雄的精神寄託:由「南鯤鯓代天府」分靈的五府千歲、「蚵寮保安宮」的蠔寮池王、清水祖師,如今不僅是社區居民的信仰中心,在廟前的廣場更是居民活動聚集的地方,也是代天宮的一大特色。廣場前的小吃夜市常常吸引許多饕客聞香而來,形成社區的熱鬧景象,也是哈瑪星社區居民信仰中心。廟旁設高雄市代天宮歷史文物館,館內展示國寶彩繪大師潘麗水、書法名家蔡元亨…等名家匠師作品,分為歷史軌跡區、宗教藝術區、文物區,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上午09:00至12:00及下午13:30至17:00(每周一休館)。.
查看 水仙尊王和高雄代天宮
鹽埕三山國王廟
鹽埕三山國王廟,位於高雄市鹽埕區,創廟迄今已有兩百多年之歷史,為鹽埕庄的信仰中心。又稱「鹽埕廟」。.
查看 水仙尊王和鹽埕三山國王廟
臺南水仙宮
臺南水仙宮位於臺南市中西區,是中華民國直轄市定古蹟,也是昔日臺灣府城七寺八廟之一。廟內主祀水仙尊王,即「一帝兩王二大夫」的大禹、寒奡、項羽、伍子胥和屈原。該廟所在之地過去是臺灣府城五條港之一的南勢港,是三郊的總部所在地,該廟亦由當地商人合資興建。.
查看 水仙尊王和臺南水仙宮
臺灣
臺灣,舊稱福爾摩沙,是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側的島嶼,地處琉球群島與菲律賓群島之間,西隔臺灣海峽與中国大陆相望,周圍從3點鐘方向以順時鐘排序分別為太平洋(菲律賓海)、巴士海峽、南海、臺灣海峽、東海所環繞,為東亞島弧中一島。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為世界第38大島嶼,其中七成為山地與丘陵,平原則主要集中於西部沿海,地形海拔變化大。因北回歸線貫穿,氣候介於熱帶與亞熱帶地帶之間,北回歸線以北為副熱帶季風氣候、以南為熱帶季風氣候,自然景觀與生態系資源相當豐富而多元。全島現今人口約2,331萬人,超過七成集中於西部的五大都會區,其中以行政中心臺北為核心的臺北都會區最大,總人口達700萬。族群構成以漢族、原住民族為兩大民族:原住民族由多個屬於南島民族的部族組成,漢族則依民系及移民年代的不同而分為河洛(閩南)、客家與外省族群,其中河洛為臺灣最大族群。 臺灣自古為原住民族世居之地,台湾原住民在17世紀中葉來自中國大陸的漢人移民潮開始前居於主體民族地位;但隨著漢族不斷移入、持續向內陸開墾、以及與平埔族原住民通婚,漢族遂取代原住民族成為臺灣的最大民族。自有信史記錄以來,歷史上曾經歷大肚王國、荷西時期、明鄭時期、滿清時期、日本時期等多次政權遞嬗,最近一次為1945年10月後由中華民國統治。1949年兩岸分治後,中華民國的有效統治範圍限縮至臺澎金馬與部分南海島礁,臺灣自此實質上成為中華民國的主要領土,並延續至今。 歷經1860年臺灣開港以來至日治時期所打下的現代化基礎、以及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運用美援所進行的一系列的經濟建設,臺灣自1960年代起在經濟與社會發展上突飛猛進,締造舉世聞名的「臺灣奇蹟」,名列亞洲四小龍之一;之後在1990年代躋身已開發國家之列,目前無論人均所得或人類發展指數均具世界先進國家水準。臺灣擁有蓬勃的製造業及尖端科技,在半導體、資訊科技、通訊、電子精密製造等領域執牛耳。貿易方面主要透過高科技產業賺取外匯,經濟發展上以高科技產業與服務業為中心,亦朝向文化產業及觀光業發展。 隨著解嚴以來政治上的自由化與民主化,以泛藍與泛綠為首的政黨政治、統一與獨立議題、以及公民社會的形成,臺灣逐漸捨棄過往戒嚴時代形塑的中國史觀,發展出臺灣主體性與多元文化主義,使得臺灣文化呈現多元並立、兼容並蓄的面貌。.
查看 水仙尊王和臺灣
金包里慈護宮
金包里慈護宮,又稱金山慈護宮,俗稱金山媽祖廟、金山大廟,主祀天上聖母媽祖,位於臺灣新北市金山區(古稱金包里)金包里街10號的一座媽祖廟,創建於1809年。目前與桃園慈護宮締約為姐妹廟。.
查看 水仙尊王和金包里慈護宮
艋舺龍山寺
艋舺龍山寺,也稱萬華龍山寺或臺北龍山寺,簡稱龍山寺,位於臺灣臺北市萬華(此區舊稱艋舺)廣州街211號,是中華民國直轄市定古蹟,也是旅遊宗教勝地。本廟與艋舺清水巖和艋舺青山宮並稱「艋舺三大廟門」,或者把艋舺龍山寺、艋舺清水巖、艋舺青山宮與艋舺新興宮(今西門町天后宮),直接合稱「艋舺四大廟」。本廟與臺灣另外幾座以龍山寺命名的寺廟──淡水龍山寺、鹿港龍山寺、臺南龍山寺、鳳山龍山寺,都是分靈自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的泉安龍山寺。本廟亦與艋舺清水巖和大龍峒保安宮合稱為臺北三大廟門,可見知名度。.
查看 水仙尊王和艋舺龍山寺
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自言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先世西涼武昭王李嵩之後,與李唐皇室同宗。幼時內遷,寄籍剑南道绵州(今四川省江油昌隆县)。另郭沫若考证李白出生于吉尔吉斯碎叶河上的碎叶城,屬唐安西都護府(今楚河州托克马克市)。有“詩仙”、“詩俠”、“酒仙”、“谪仙人”等称呼,活躍于盛唐,為傑出的浪漫主义詩人。与杜甫合称「李杜」。被賀知章驚呼為「天上謫仙」。 唐文宗御封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張旭的草書稱為「三絕」。 李白的詩歌在唐朝已被選進殷璠編選的《河嶽英靈集》、於敦煌石室發現的《唐寫本唐人選唐詩》、韋莊編選的《又玄集》和韋縠編選的《才調集》。 其作品想像奇特豐富,風格雄奇浪漫,意境獨特,清新俊逸;善於利用誇飾與譬喻等手法、自然優美的詞句,表現出奔放的情感。詩句行云流水,渾然天成。李白诗篇传诵千年,众多诗句已成经典,清趙翼稱:“李杜詩篇萬口傳”(例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等,更被譜入曲)。李白在诗歌的艺术成就被认为是中国浪漫主义詩歌的巅峰。詩作在全唐詩收錄於卷161至卷185。有《李太白集》傳世。 杜甫曾经这样评价过李白的文章:「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2015年3月21日「世界詩歌日」,聯合國郵政發行一套郵票,分別選取英語、西班牙語、漢語、法語、阿拉伯語、俄語6種不同語言的代表性詩歌,於郵票畫面呈現。漢語詩歌選取李白的《靜夜思》。.
查看 水仙尊王和李白
東港東隆宮
東港東隆宮,位於中華民國臺灣省屏東縣東港鎮,是一座道教為主的廟宇,也是南部著名的王爺信仰重鎮與東港的信仰中心,主祀溫府千歲,以其財團法人機構之管理董事會作為管理主體。.
查看 水仙尊王和東港東隆宮
板橋保安宮潮和宮
板橋保安宮潮和宮,位在新北市板橋區江翠里吳鳳路50巷93號,農村公園旁,全稱板橋江子翠保安宮潮和宮。為保安宮與潮和宮兩廟的合稱。樓上則為主祀三官大帝的潮和宮(創廟於1862年),樓下為主祀保生大帝的保安宮(創廟於1897年)。.
水仙大王
#重定向 水仙尊王.
查看 水仙尊王和水仙大王
水仙宮
水仙宮為祭祀水仙尊王的廟宇。而各地的水仙宮有:.
查看 水仙尊王和水仙宮
水神
水神、海神、河川神、湖泊神都可以統稱水神,其稱呼廣泛。.
查看 水仙尊王和水神
洲美屈原宮
洲美屈原宮,簡稱屈原宮,是位於台灣台北市北投區洲美里的水仙尊王廟,以屈原為主祀。.
查看 水仙尊王和洲美屈原宮
淡水福佑宮
淡水福佑宮,俗稱「淡水媽祖廟」,位於臺灣新北市淡水區,主祀天上聖母媽祖。為新北市三級古蹟。淡水福佑宮、淡水清水巖、淡水龍山寺與淡水鄞山寺合稱為「淡水四大廟」。.
查看 水仙尊王和淡水福佑宮
澎湖水仙宮
澎湖水仙宮,又稱臺廈郊會館,係由康熙卅五年(1696年)澎湖水師協右營游擊薛奎倡建。主祀水仙尊王,又祀大禹、伍子胥、屈原等五水仙,在《澎湖廳志.規制》的記載中,另外二水仙係項羽和魯班,或作王勃和李白。.
查看 水仙尊王和澎湖水仙宮
昭應宮
昭應宮,是位於臺灣宜蘭縣宜蘭市新民里的媽祖廟,為三級古蹟,廟內有楊廷理、翟淦、陳蒸這三位清治時期官員的神像。.
查看 水仙尊王和昭應宮
新竹水仙宮
新竹水仙宮位於新竹市北區長和宮的隔壁,是一間供奉水仙尊王的廟宇,為二殿二廊式建築。廟中的神像原是供奉於長和宮的後殿。該廟於1998年12月29日公告為古蹟.
查看 水仙尊王和新竹水仙宮
亦称为 水仙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