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武成 (北周)

指数 武成 (北周)

武成(559年八月—560年十二月)是北周明帝宇文毓的年号,歷時年餘。 武成二年四月北周武帝宇文邕即位沿用。 又《历代建元考》称明帝还有改元武定一事,但不知何据。他书皆言559年称帝后才使用年号,此前无年号。.

目录

  1. 69 关系: 卢光南北朝大定 (西梁)大统 (西魏)天启 (萧庄)天保 (北齐)天嘉宇文广宇文廙宇文俭宇文盛 (越王)宇文賢宇文达宇文通宇文逌宇文护宇文泰宇文憲宇文招巴南区巴縣 (重慶)中国年号列表丰州 (西魏)乾明亳城县延昌 (高昌)建昌 (高昌)侯莫陈琼保定 (北周)周明帝皇建 (北齐)王秉王懋 (北朝)绥化县 (北魏)绛州韦彪 (南北朝)韦瑱達奚寔裴宽 (南北朝)裴侠裴果裴汉裴文举高賓 (北朝)高昌魏昌郡豆盧永恩郝狼皮郝阿保郑道邕... 扩展索引 (19 更多) »

卢光

卢光(),字景仁,小字伯,范阳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北魏太常丞卢静之子,历仕北魏、西魏、北周。.

查看 武成 (北周)和卢光

南北朝

南北朝(420年—589年北朝始於439年北魏滅北涼,統一北中國北方開始,南朝始於420年劉宋建立開始;南北兩朝在589年隋灭陳為止。)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時期,由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劉宋開始,至589年隋滅南陳為止,上承兩晉、五胡十六國、下接隋朝。因為南北兩勢长时间对立,所以稱南北朝。南朝(420年—589年)包含宋、齐、梁、陈等四朝与陈同时存在的西梁一般不算在内。;北朝(439年—581年)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等五朝。 由于军权转移,南朝皇族主要出身于寒門或庶族鄒紀萬(1992年):《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第一章〈魏晉南北朝的政治變遷〉,第71頁。。初期經濟逐渐恢复,但由於戰略錯誤與北朝军力強盛,使得疆界逐次南移。皇帝與宗室為了皇位時常血腥鬥爭。南梁在梁武帝在位期間國力改善,使國力再度強盛,晚年國家糜爛,侯景之乱使南朝实力大减,并四分五裂,獨霸政局的僑姓世族完全崩潰。雖由南陳的陈文帝統一南朝,但國力大跌,包括現在四川在內的西部大片原屬南梁領土被西魏佔領,南陳只能依長江抵禦北朝。北朝承繼五胡十六国,為胡漢融合的新興朝代。北魏皇室為鮮卑族,漢族官員受五胡文化影響,鮮卑皇室也受到漢文化的薰陶,彼此通婚。北魏被北方的柔然牽制,直到較友好的突厥并吞柔然後才全力對付南朝。後期在六镇之乱和农民暴动之后造成实力大衰。北魏分裂成東魏及西魏後,不久分別被北齊及北周取代。北齊主要由六鎮集團組成,初期军力強盛。最後藉由宇文泰开创的北周關隴集團,吞并政治日趋腐败的北齊。此時統一中國的天平已朝向北周傾斜。周武帝去世後,漢人楊堅掌握朝廷,通过授禅北周静帝建立隋朝,经营八年之后,發兵灭南陳統一中國。 北朝戰爭不斷、各阶级對立严重,而南朝經濟持續成長、局势比較穩定,出現元嘉之治與永明之治等治世。中原人口自黃巾之亂和永嘉之乱后就开始南移,为南方帶來大量勞動力與先进的生產技術。江南的繁荣,使得中國的經濟重心南移萬繩楠(1994年):《魏晉南北朝史論稿》第十一章〈南朝時代歷史的變化與發展〉,第266頁。。在文化方面,乱世为思想自由提供沃土肥壤,提出務實求治和無君論等觀點,在文學、藝術、科技等方面,開創出獨到的見解與理論。玄學、佛教與道教都很興盛。其中佛教帶動石窟的發展,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雲岡石窟與龙门石窟名揚後世。对外交流也很兴旺,东到日本和朝鮮半島,西到西域、中亚、西亚(埃兰沙赫尔),南到东南亚與印度。 南北朝初期仍是世族政治,社會階層分為世族、齊民編戶、依附人及奴隸鄒紀萬(1992年):《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第二章魏晉南北朝的社會形態,第101頁。。世族擁有大量不需付稅的依附人從事生產與作戰,影響朝廷的稅收。雖然南朝皇帝仍然需要主流世族的擁護,不過也扶持寒門以平衡政治勢力,並且在南梁時出现了科舉制度的萌芽。南朝世族因為長期安逸而逐漸衰退,在侯景之亂後徹底崩潰。北朝胡人缺乏中原政治的經驗,所以重用漢人世族,引起雙方的文化採借,久之形成文化混合,以北魏孝文帝的漢化運動最盛。混合的過程產生激烈的思想衝突、政治鬥爭或種族衝突,例如六镇之乱、北齊的排漢運動《顏氏家訓》提到:「齊朝有一士大夫,嘗謂吾曰:「我有一兒,年已十七,頗曉書疏,教其鮮卑語及彈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無不寵愛,亦要事也。」。而北周建立關中本位政策,融合鮮卑及漢文化以消除胡漢隔閡《中國文明史第四卷魏晉南北朝上冊》第一章政治發展大勢,第69頁。。在隋朝統一天下後,開創出具開放性和包容性的隋唐帝國。.

查看 武成 (北周)和南北朝

大定 (西梁)

大定(555年正月—562年正月)是西梁政權梁宣帝蕭詧的年号,共计7年餘。.

查看 武成 (北周)和大定 (西梁)

大统 (西魏)

大统(535年正月—551年十二月)是西魏文帝元宝炬的第一個年号,西魏使用这个年号歷時16年餘。元宝炬死后废帝元钦和恭帝元廓都没有自己的年号,因此大统也是西魏唯一的一个年号。 宇文觉取代西魏称帝后,也没有使用年号。直到宇文毓时,从559年八月重新开始使用年号武成。.

查看 武成 (北周)和大统 (西魏)

天启 (萧庄)

天启(558年三月—560年二月)是南朝梁政權永嘉王蕭莊的年号,共计近2年。 《南史》记载梁敬帝蕭方智即将禅让给陳霸先时,王琳为主梁嗣,去请蕭莊即位皇帝。558年二月即位,年号天启。《资治通鉴》载蕭莊即位在三月。.

查看 武成 (北周)和天启 (萧庄)

天保 (北齐)

天保(550年五月—559年十二月)是北齊文宣帝高洋的第一個年号,歷時9年餘。 天保十年十月废帝高殷即位沿用。.

查看 武成 (北周)和天保 (北齐)

天嘉

天嘉(560年正月—566年二月)是南朝陳政權,世祖文皇帝陈蒨的年号,共计6年餘。 天嘉元年春正月癸丑,陈蒨下诏:“朕以寡昧,嗣纂洪业,哀茕在疚,治道弗昭,仰惟前德,幽显遐畅,恭己不言,庶几无改。虽宏图懋轨,日月方弘,而清庙廓然,圣灵浸远,感寻永往,瞻言罔极。今四象运周,三元告献,华夷胥洎,玉帛骏奔,思覃遗泽,播之亿兆。其大赦天下。改永定四年为天嘉元年。”.

查看 武成 (北周)和天嘉

宇文广

宇文广(庾信《周故大将军赵公墓志铭》),字--归,北周宗室,宇文导长子,宇文颢孙,宇文泰侄孙,北周闵帝、北周明帝、北周武帝堂侄。 宇文广年轻时方正严肃,爱好文学。初封永昌郡公。北周闵帝登基当年(557年)二月,改封天水郡公,食邑二千户。明帝即位,授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四月,出为都督、秦州刺史。武成元年(559年),进位大将军,九月迁梁州总管、都督兴梁等十九州诸军事,进封蔡国公,食邑万户。他钦佩弱冠之年的柳雄亮的名声,引为记室参军,将府中文书之事都委任他。保定初年,宇文广入朝任小司寇。不久以本官镇蒲州,兼知潼关等六防诸军事。二年(562年),转守蒲城,都督潼关等六防诸军事。闰二月,除授秦州总管、都督秦、渭等十二州诸军事、秦州刺史。《北史》卷五十七《周书》卷五《周书》卷十在秦州任上建造了天水麦积山石窟。 宇文广性格明察,善于安抚,百姓对他又敬畏又悦服。而宇文广叔父晋公宇文护诸子及宇文广的弟弟杞国公宇文亮等人,只顾沉溺于奢靡的衣物、珍玩等玩物之中,甚至逾越制度,唯独宇文广遵守礼法规则,折节待士,得到朝野称赞。宇文广曾侍奉武帝吃饭,发现自己吃的瓜味道鲜美,拿着瓜奉上,武帝为此高兴。四年(564年)十月,进位柱国大将军。《北史》卷十宇文广因宇文护久擅威权,劝他收敛,宇文护不采纳。 五年(565年),宇文广奉诏去甘州迎接嫁入北周的阿史那皇后。 天和三年(568年)三月,宇文广被除授陕州总管、都督陕、虞等八州甘防诸军事、陕州刺史。之前宇文广在秦州任职,嘉奖同和郡守刘璠善政,这时也带着刘璠赴任,七百羌人乐于跟随刘璠。后因病免职。五年(570年)十一月,宇文导被追封豳国公,武帝下诏由宇文广袭爵,合并蔡、豳之封。 宇文广母李氏因宇文广多年患病,忧心成疾而亡。宇文广服母丧期间,愈发病势垂危,终于在袭为豳国公后两天也因哀伤过度而死。世人称李氏为宇文广而病,宇文广为母而亡,慈孝之道在这一门到了极点。武帝亲自素服临丧,百官都来了。宇文广故吏仪同李充信(一作李克信)等上表称赞宇文广。当月,武帝下诏褒扬宇文广,赠本官,加太保、陇右十四州诸军事、秦州刺史,谥文。六年(571年)六月,葬于秦州无疆原,后追封赵国公。所司遵诏旨节俭办理了他的丧事。宇文亮被任为秦州总管,统领宇文广所部。 其子宇文洽嗣爵。北周静帝大定年间,左丞相杨坚辅政,害死了宇文洽等宗室,其封国取消。.

查看 武成 (北周)和宇文广

宇文廙

宇文廙,或作宇文翼(),字--宜,北周宗室,宇文导第三子,宇文颢孙,宇文泰侄孙,北周武帝堂侄。武成初年,封西阳郡公,拜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大都督右宫伯。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天和三年(568年),拜河州刺史,赴任途中染病,七月薨于上邽,谥昭。赠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秦渭河鄯廓五州刺诸军事、秦州刺史。八月,葬于孝公山。无子,以次兄杞国公宇文亮子宇文温为嗣,后宇文亮作乱事败,宇文温因而被诛,国除。.

查看 武成 (北周)和宇文廙

宇文俭

宇文俭(),字侯幼突(墓志作侯纽突),史称谯孝王,周文帝宇文泰的第八子。 武成(559年—560年)初年,封谯国公,食邑万户。天和年间,拜大将军,曾任宁州刺史、宁州总管、同州刺史,迁柱国,为益州总管。建德三年(574年),进爵为谯王。五年(576年),东伐北齐,宇文俭以本官为左一军总管,攻克永固城,进平并州、邺城,拜大冢宰。稽胡反周,宇文俭为行军总管,与齐王宇文宪讨平。有自号天柱的胡人,据守河东,宇文俭攻破,斩首三千级。宣政元年(578年)二月,在洛阳去世。诏赠使持节、上柱国、大冢宰,并、晋、朔、燕、幽、青、齐、冀、赵、沧、瀛、恒、潞、洺、贝十五州刺史。三月葬于雍州泾阳县西乡始义里。 王妃步六孤须蜜多,有墓志。世子宇文-乾-恽嗣。隋朝建立后,降爵为公。大定年间,为隋文帝所害,国除。宇文俭另有次子宇文緷、三子宇文綪和第四子,未详是否与兄长一并遇害。一女嫁显武公叱罗金刚。 1993年,宇文俭墓葬在咸阳被发现。墓志名为《大周使持节上柱国大冢宰谯忠孝王墓志》。.

查看 武成 (北周)和宇文俭

宇文盛 (越王)

宇文盛(),字立久突,越野王,周文帝宇文泰的第十子。 武成(559年—560年)初年,封越国公,食邑万户。天和(566年—572年)年间,进柱国。建德三年(574年),进爵为越王。五年(576年),东伐北齐,宇文盛为后一军总管。次年,攻克高显等数城,平并州,进位上柱国。平邺城,拜相州总管。宣政元年(578年),拜大冢宰。汾州稽胡刘爱逻干反周,宇文盛率诸军讨平。大象元年(579年),迁大前疑,转太保。下诏以丰州武当、安富二郡食邑万户给宇文盛,宇文盛出就国。二年(580年),朝京师。其秋,杨坚诬告其与赵王宇文招谋反,与其子宇文忱、宇文悰、宇文恢、宇文懫、宇文忻等五人被害,国除。.

查看 武成 (北周)和宇文盛 (越王)

宇文賢

毕剌王宇文贤()《大周故毕国公墓志》,字--阳。周明帝宇文毓的长子,母亲徐妃。《周书》卷一十三《北史》卷五十八 武成二年(560年),明帝为堂兄权臣宇文护所害,遗诏称诸子年幼不堪当国,传位异母弟鲁国公宇文邕。宇文护对御正兼司会中大夫崔猷表态愿意遵从遗诏立宇文邕为帝,崔猷却建议遵从周礼立皇子宇文贤,宇文护表示担心宇文贤年幼不能主天下,崔猷以周公辅成王事相劝,但最终仍未能使宇文贤得立。 保定四年(564年)五月,封毕国公。五年(565年),与皇子鲁国公宇文赟等奉诏以束修之礼受业于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乐逊。建德三年(574年)二月,进爵为毕王。出为华州刺史,四年(575年)九月,迁荆州总管,进位柱国。宣政元年十二月,入为大司空。大象元年(579年)四月,进位上柱国,六月进雍州牧,八月进太师。《北史》卷十二年(580年),周宣帝崩。 宇文贤性强济,有威略。担忧权臣左丞相杨坚倾覆宗社,与五位叔父赵王宇文招、陈王宇文纯、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达、滕王宇文逌合谋杀杨坚,言语泄漏,被别驾杨雄告发。六月,与其子宇文弘义、宇文恭道、宇文树良等被杨坚杀害,国除,仍赠毕国公。杨坚没有治宇文招兄弟五人之罪,诏五人剑履上殿、入朝不趋以安其心。杨雄以功授柱国、雍州牧,仍领相府虞候。 宇文贤曾引皇甫诞为长史、仓曹参军。有一友(王府属官)郑子裕,官至大丞相府仓曹武泉郡太守。.

查看 武成 (北周)和宇文賢

宇文达

宇文达(),字立久突,周文帝宇文泰的第十一子,代奰王。.

查看 武成 (北周)和宇文达

宇文通

冀康公宇文通(),字屈率突,周文帝宇文泰的第十二子。母乌六浑氏。 武成元年(559年),封冀国公,食邑万户。天和五年(570年),拜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等职位。六年(571年)十月,宇文通薨于成都官舍,与其他宗室一样葬于咸阳塬。子宇文绚嗣。谥号康。建德三年(574年),进爵为冀王。大象二年(580年),宇文绚为隋文帝所害,国除。 2001年,出土了《冀国公宇文通墓志》。.

查看 武成 (北周)和宇文通

宇文逌

宇文逌(),字尔固突,滕闻王(一作滕简王),周文帝宇文泰的第十三子。 少好经史,解属文。武成(559年—560年)初年,封滕国公,食邑万户。天和(566年—572年)末年,拜大将军。建德初年,进位柱国。建德三年(574年),进爵为滕王。六年(577年),宇文逌为行军总管,与齐王宇文宪征稽胡。宇文逌破其首领穆友等,斩首八千级。还为河阳总管。宣政元年(578年),进位上柱国。伐南陈,宇文逌为元帅,节度诸军事。大象元年(579年)五月,下诏以荆州新野郡食邑万户给宇文逌,宇文逌出就国。二年(580年),朝京师。冬,与其子怀德公宇文祐、箕国公宇文裕、宇文礼、宇文禧为隋文帝所害(墓志称其病亡),国除,诏赠滕国公。宇文逌所著文章,颇行于世。 宇文逌谥闻,与其他被杨坚所害的四位兄弟一样,都是恶谥。但本人墓志题名、正文所载谥号为“间”,通“简”,《隋书·经籍志》又收有“滕简王集”,且宇文逌一生并无失德之举,文才出众,又是皇帝叔祖父,“简”可能是宇文逌最初的谥号,在杨坚篡位后才改为恶谥。 宇文祐母为宇文逌姬妾马称心。马称心后为隋朝女官。.

查看 武成 (北周)和宇文逌

宇文护

宇文護,小字薩保,代郡武川(今內蒙古武川西)人,鮮卑族,宇文泰长兄宇文颢的儿子,母阎姬。北周權臣,掌握朝廷大权15年。.

查看 武成 (北周)和宇文护

宇文泰

宇文泰(),字黑獭(一作黑泰),代郡武川县(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人,鲜卑宇文部后裔,漢化鮮卑人,北朝西魏權臣,也是北周政權的奠基者,掌權22年。后追尊为文王,庙号太祖,武成元年(559年)追尊为文帝。.

查看 武成 (北周)和宇文泰

宇文憲

宇文憲(),字毗賀突,北周太祖宇文泰第五子(《独孤藏墓志》作第七子,可能有两兄早夭)。.

查看 武成 (北周)和宇文憲

宇文招

宇文招(),字豆卢突,赵僭王(一作赵平王),周文帝宇文泰的第七子。.

查看 武成 (北周)和宇文招

巴南区

巴南区是重庆市的行政區,是主城九区之一。原为巴县,历史悠久,历史上曾经是重庆政府的驻地,著名革命志士邹容就是巴县人,区政府驻地在龙洲湾街道(由鱼洞街道迁来)。.

查看 武成 (北周)和巴南区

巴縣 (重慶)

巴县,中国古旧县名,自设县起为重庆附郭县。初置县时,辖境为今重庆主城区大部及长寿、璧山、涪陵、南川、武隆的部分地区。后辖境逐渐缩小。1994年改为巴南区,为重庆市近郊区县。 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秦灭巴国后,在巴国旧地置江州县,隶于巴郡。南齐永明五年(487年),改江州县为垫江县。北周武成三年(561年)改垫江县为巴县。隋朝时为渝州治所。唐朝贞观十一年(637年),析置隆化县。北宋时,渝州改为恭州,仍为州治。南宋末年,恭州升为重庆府,巴县为重庆府治。元代属重庆路,为路治。明清时期属重庆府,为府治。 辛亥革命后一度由重庆蜀军政府管辖。中华民国时期,属四川省。民国28年,县政府迁至城区外人和乡(今九龙坡区华岩镇),民国30年迁往李家沱马王坪。1950年,属璧山专区,1951年划归重庆市。1952年10月,县治迁往南温泉。1953年,划入江津专区(原璧山专区)。1954年1月,县治迁往鱼洞镇。1959年,巴县再度划入重庆市。 自民国18年重庆建市后,为适应重庆市区扩展,巴县县界曾多次调整。至1994年,县境东西宽73公里,南北长70公里,幅员面积2551.26平方公里,仍三面环绕重庆市区。1994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划出长生桥、迎龙、广阳3个镇给南岸区,划出陈家桥、曾家、西永、土主、青木关、凤凰、虎溪、回龙坝8个镇和中梁乡给沙坪坝区,划出跳蹬镇给大渡口区,划出西彭、铜罐驿、陶家、白市驿、巴福、走马、金凤、含谷8个镇和石板乡给九龙坡区,撤销巴县,设立巴南区,并从九龙坡区划入李家沱、土桥2个街道办事处和花溪、南泉2个镇,区政府驻鱼洞镇。至此,巴南区共辖李家沱、土桥2个街道办事处,鱼洞、鹿角、惠民、木洞、青山、丰盛、双河口、麻柳嘴、二圣、五布、东泉、姜家、天星寺、天赐、接龙、小观、花石、石龙、石滩、一品、安澜、跳石、圣灯山、百节、界石、南彭、公平、花溪、南泉29个镇和清溪、清和、白鹤塘、凉水、双新、和平桥、龙岗、陈家、仁流、南龙、忠兴、石岗12个乡。 Category:北周县份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唐朝县份 Category:五代十国县份 Category:宋朝县份 Category:元朝县份 Category:明朝县份 Category:清朝县份 Category:中华民国四川省县份 Category:已撤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庆县份 Category:561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994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Category:重庆市已撤消的区县.

查看 武成 (北周)和巴縣 (重慶)

中国年号列表

中国是历史上最早使用年号纪年的地區。第一个年号出现在西汉汉武帝时期,年号为建元(前140年—前135年)。此前的帝王只有年数,没有年号。此后使用年号的传统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期。 中国皇帝在即位时往往会改元,换一个新的年号重新纪元;明清以前的很多皇帝在位时也常常因为各种原因而改元。明清的皇帝则大部分都只有一个年号,因此也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例如永乐帝、康熙帝。一般改元从下诏的第2年算起,也有一些从本年年中算起。 本列表包括了中国历史地理学范围内,在中国历史上各朝代、地方割据政权、民变政权、少数民族政权所使用的年号。.

查看 武成 (北周)和中国年号列表

丰州 (西魏)

丰州,中国古代的州。 西魏废帝元年(553年),改兴州置,治所在郧乡县(今湖北省郧县),北周武成元年(559年)移治延岑城(今丹江口市西北)。隋朝初年,又改为均州。 Category:西魏的州 Category:北周的州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湖北的州 Category:十堰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53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580年代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武成 (北周)和丰州 (西魏)

乾明

乾明(560年正月—八月)是北齊廢帝高殷的年号,歷時數月。 段長基的《歷代統紀表》卷七認爲西魏君主元欽有乾明元年及二年,但是其他诸书均无记载,都称元欽没有年号。.

查看 武成 (北周)和乾明

亳城县

亳城县,古县名。北周明帝武成元年(559年)改白水县置,治所在今山西省垣曲县东南古城镇。属邵郡。隋朝初年,改属邵州,大业初改为垣县。义宁元年(617年)另置亳城县,治所在今垣曲县上亳村。属邵原郡。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复属邵州,五年(622年)省。 Category:北周县份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山西古代县份 Category:运城行政区划史 Category:垣曲县.

查看 武成 (北周)和亳城县

延昌 (高昌)

延昌(561年—601年)是高昌君主麴乾固的年號,共41年。 该年号由黄文弼根据高昌时期的残纸和《麴氏造寺碑》上的文字,考据出是麴乾固的年号。.

查看 武成 (北周)和延昌 (高昌)

建昌 (高昌)

建昌(555年—560年)是高昌君主麴寶茂的年號,共6年。.

查看 武成 (北周)和建昌 (高昌)

侯莫陈琼

侯莫陈琼(),字世乐。父侯莫陈兴,兄侯莫陈顺、侯莫陈崇,弟侯莫陈凯。 八岁丧父,养母至孝,善事诸兄,内外莫不敬之。以军功封灵丘县男,邑三百户。随北魏孝武帝入关。为西魏权臣宇文泰直荡都督。大统二年(536年),迁尚药典御。三年(537年),拜太子右卫率,进爵为侯。随陇右十州大都督、秦州刺史独孤信征讨叛乱的岷州刺史、赤水蕃王梁仚定。累迁北秦州刺史。十四年(548年),拜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北周孝闵帝登基后,侯莫陈琼进爵武安县公,增邑并前二千户。出为郢州刺史。武成二年(560年),迁金州总管、六州诸军事、金州刺史。保定元年(561年),拜大将军。天和四年(569年),转荆州总管、十四州八防诸军事、荆州刺史。六年(571年)四月进位柱国,进爵周昌郡公。建德二年(573年)五月,拜大宗伯,九月,出为秦州总管。四年(575年)七月,随北周武帝东伐北齐,为后二军总管。不久改封修武郡公。大象二年(580年)六月,加上柱国。后事不详。 Category:侯莫陈姓 Category:西魏武官 Category:北周郡公 Category:北周武官.

查看 武成 (北周)和侯莫陈琼

保定 (北周)

保定(561年正月—565年十二月)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年号,歷時4年餘。.

查看 武成 (北周)和保定 (北周)

周明帝

周明帝宇文毓(,在位:557年-560年)是南北朝时期北周的天王及皇帝。宇文泰庶长子。母亲是夫人姚氏。.

查看 武成 (北周)和周明帝

皇建 (北齐)

皇建(560年八月—561年十一月)是北齊孝昭帝高演的年号,歷時年餘。.

查看 武成 (北周)和皇建 (北齐)

王秉

王秉(生卒年不詳),中国西魏到隋朝的軍人。《北史》为李昞避讳,作“王柬”、“王康”、“王秉”,太原郡祁县。 父亲王思政。549年(大統十五年),王思政在穎川敗降東魏,王秉逃回西魏。嗣父太原公的爵位,官至驃騎大将軍、侍中、開府儀同三司。550年(大統十六年),参加東征,任使持節、大都督,管理父亲旧部兵士。553年(西魏废帝二年),属尉迟迥麾下攻撃蜀地,駐屯天水郡。賜姓拓王氏,任鄜州刺史。560年(武成二年),任匠師中大夫,转任載師中大夫。562年(保定二年),任安州总管。571年(天和六年)为上柱国。575年(建德时年),转任襄州总管。入隋代之后在汴州刺史去世。.

查看 武成 (北周)和王秉

王懋 (北朝)

王懋(),字小興,祖居乐浪(今朝鲜平壤),南北朝西魏將領。 王懋的祖父是北魏伏波将軍王羆,父親西魏太傅、長乐郡公王盟,兄長贈太尉、咸陽郡公王勵。王懋在王盟西征時因年幼而留在山東,到永安才入關與王盟見面和跟隨征戰。西魏大統初年,他獲賜爵安平縣子,授官揚烈將軍,和父親到去柔然迎接魏文帝的悼皇后郁久閭氏而拜授城門校尉。到魏文帝東征,任命王懋為撫軍將軍兼太子左率,留守長安,不久轉任太子右率。之後他曾擔任尚食典御、領左右、武衛將軍,並因功勳進爵安平縣公,增食邑千戶,又遷右衛將軍。王盟去世後,王懋請求辭位服喪制,魏文帝不准許,後來他累遷大都督、散騎常侍、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侍中、左衛將軍、領軍將軍。 王懋個性溫和,小心謹慎,擔任宮殿宿衛十多年都勤勉恭謹,不曾犯錯。魏文帝非常嘉獎。魏廢帝二年(553年),他除授南岐州刺史,進爵安寧郡公,再增邑到二千戶。魏恭帝二年(555年),王懋遷任大將軍、大都督,後拜任小司寇,周明帝武成元年(559年)正月在任內去世,虛歲四十五,諡穆公。兒子王悅嗣爵,官至大將軍、同州刺史,改封濟南郡公。.

查看 武成 (北周)和王懋 (北朝)

绥化县 (北魏)

绥化县,中国古县名。 北魏置,治所在今山西省永济市虞乡镇西北,为绥化郡治。北周省。北周明帝武成二年(560年)复置。保定元年(561年)改为虞乡县。 Category:北魏县份 Category:东魏县份 Category:北齐县份 Category:北周县份 Category:山西古代县份 Category:运城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永济市.

查看 武成 (北周)和绥化县 (北魏)

绛州

绛州,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州。 北周武成二年(560年)改东雍州置,治所在龙头城(今山西省闻喜县东北)。后徙治柏壁城(今山西省新绛县西南),建德六年(577年)又徙治玉壁城(今山西省稷山县西南)。隋朝开皇三年(583年)徙治临汾县(后改为正平县,即今新绛县)。大业三年(607年),改为绛郡。 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复为绛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为绛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为绛州。属辽东道。户八万二千二百四,口五十一万七千三百三十一。下领七县:正平县、太平县、曲沃县、翼城县、绛县、闻喜县、垣县。辖境相当今山西省曲沃、稷山、绛县、新绛、翼城、万荣、河津、襄汾、夏县、垣曲、闻喜等县市地。 金朝兴定二年(1218年)升为晋安府。元朝初年,为绛州行元帅府,河、解二州诸县皆隶焉。后罢元帅府,仍为绛州,隶平阳路(后改晋宁路)。下领七县:正平县、太平县、曲沃县、翼城县、稷山县、绛县、垣曲县。 明朝初年,省正平县入州。属平阳府。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升为绛州直隶州。1912年废州,改本州为新绛县。.

查看 武成 (北周)和绛州

韦彪 (南北朝)

韦彪(),字道亮,京兆郡山北县(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出自京兆韦氏东眷,北魏、西魏、北周官员。 韦彪是韦彧之子。为本州治中、别驾。魏孝庄帝末年,为蓝田太守。后仕西魏。在西魏担任车骑将军、廷尉卿、频阳县开国侯。韦彪于北周武成二年(560年),时年五十九岁。韦彪之妻柳遗兰。韦彪墓志、柳遗兰墓志都出土于长安区韦曲北原,现存长安博物馆。周武帝建德五年(576年)刻。 韦彪墓志长0.54米,宽0.53米,厚0.12米。志文楷书31行,满行31字。 柳遗兰墓志边长0.39米,厚0.10米。志文楷书14行,满行14字。志题“车骑大将军廷尉卿仪同三司频阳县开国侯京兆韦彪妻河东郡南解县柳遗兰之墓志”。.

查看 武成 (北周)和韦彪 (南北朝)

韦瑱

韦瑱(),字世珍,京兆郡杜陵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出自京兆韦氏西眷,北魏、西魏、北周官员,京兆韦氏平齐公房始祖。.

查看 武成 (北周)和韦瑱

達奚寔

達奚寔(),字什伏代,河南洛陽人,南北朝北魏、西魏、北周將領。 達奚寔的高祖父是北魏征西將軍、山陽公,達奚涼州;父親武衛將軍達奚顯相。達奚寔年少就修身有成,懂得辦事,由給事中起家,加冠軍將軍。魏孝武帝初年,他獲授都督鎮守弘農;不久就跟隨西遷長安,封爵臨汾縣伯,食邑六百戶。之後他遷任大行臺郎中鎮手潼關。潼關失守,達奚寔就與大都督陽山武在潼關力戰,令東魏士兵很害怕他。西魏建立,他隨同宇文泰在生擒竇泰、恢復弘農及沙苑都立下功勞,於是增食邑三百戶,加授車騎將軍、左光祿大夫。大統十三年(544年),又授授大行臺郎中、相府掾,轉任從事中郎。達奚寔做事認真,宇文泰格外器重,就遷大都督、持節、通直散騎常侍。魏廢帝二年(553年),除授中外府司馬。 西魏大軍伐蜀,朝廷以達奚寔行南岐州事,兼管軍糧。當時山氐野蠻,不願意供賦役,歷代羈縻都不能制御;他用政策引導,令氐人感到愉悅,都願意賦稅,於是軍糧都充足了。他被徵還朝廷後仍擔任司馬。西魏建六官,拜任蕃部中大夫,加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進爵平陽縣公。北周武成二年(560年),周明帝授達奚寔御正中大夫,治民部,兼任晉公宇文護的司馬。保定元年(561年),他出任文州刺史,在當地去世,虛歲四十九,贈官文康二州刺史,諡恭,子達奚豐嗣爵。.

查看 武成 (北周)和達奚寔

裴宽 (南北朝)

裴宽(),字长宽,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人,出自河东裴氏--五房之一的东眷裴,北魏、西魏、北周官员。.

查看 武成 (北周)和裴宽 (南北朝)

裴侠

裴侠(),原名协,宇文泰给他改名侠,字嵩和,河东郡解县(今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人,出自河东裴氏--五房之一的中眷裴,北魏、西魏、北周官员。.

查看 武成 (北周)和裴侠

裴果

裴果(),字戎昭,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人,出自河东裴氏--五房之一的东眷裴,北魏、西魏、北周官员。.

查看 武成 (北周)和裴果

裴汉

裴漢(),字仲霄,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人,出自河东裴氏--五房之一的東眷裴《周書·卷三十四·列傳第二十六》:裴寬字長寬,河東聞喜人也。祖德歡,魏中書郎、河內郡守。父靜慮,銀青光祿大夫,贈汾州刺史。……(裴寬)加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寬弟漢。漢字仲霄,操尚弘雅,聰敏好學。嘗見人作百字詩,一覽便誦。魏孝武初,解褐員外散騎侍郎。《北史·卷三十八·列傳第二十六》:寬弟漢,字仲霄。操尚弘雅,聰敏好學,嘗見人作百字詩,一覽便誦。魏孝武初,解褐員外散騎侍郎。」,北魏、西魏及北周官员。 裴漢的祖父裴德歡曾任北魏魏中書郎和河內郡守,父親裴靜慮則是銀青光祿大夫,贈汾州刺史,長兄裴宽官至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他操守高雅,聰明好學,曾經看見別人創作百字詩,看過後就能背誦。魏孝武帝初年,釋褐試中考授員外散騎侍郎。西魏大統五年(539年),裴漢除授大丞相府士曹行參軍,補任墨曹參軍。他擅長文書,見識高明,做事決斷,大丞相府的人說:「太陽下文采最好的是裴漢。」大統十一年(545年),李遠出鎮弘農,啟用他為司馬。李遠很器重他,不久加官安東將軍、銀青光祿大夫、成都上士。北周武成年間轉任司車路下大夫,和工部郭彥、太府高賓等人議論朝政;裴漢每次議論時都很有條理,郭彥和高賓都等敬重他。之後他加官帥都督,在天和年間與司宗孫恕、典祀薛慎等人同為八使,巡視各處風俗。天和五年(570年),朝廷加授裴漢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 裴漢有舊病,身體虛弱,做官不是他的喜好,當時晉公宇文護專權,官員都附和他意圖晉升,但裴漢遵守正道,八年也不曾遷官。他不喝酒,喜歡賓客遊士,良辰美景時節都邀請時下俊彦來出席宴會流連,同時即席作詩,當時的人重視此事。兄長裴宽去世後,裴漢不再賓遊,不再聽曲,每逢祭祀時期都會感到悲痛;他撫養兄弟的子女,感情深厚。裴漢借書一定亲自誊抄,病重時也不曾不讀書。建德元年(572年)他去世,虛歲五十九,贈晉州刺史。.

查看 武成 (北周)和裴汉

裴文举

裴文举(),字道裕,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人,出自河东裴氏--五房之一的中眷裴,西魏、北周官员。.

查看 武成 (北周)和裴文举

高賓 (北朝)

賓(),渤海修縣人,南北朝東魏、西魏及北周官員,隋朝四貴之一高熲的父親。 高賓祖先在北邊任官,後沒入遼左;祖父高暠在北魏太和初年從遼東歸附,官至安定郡守、衛尉卿;父親高季安則曾任撫軍將軍、兗州刺史。 高賓年少聰穎,懂得文武,在東魏擔任龍驤將軍、諫議大夫、立義都督。其後有同事嫉妒他的才能,向高歡誣陷他。他因為害怕就拋下家屬,在大統六年(540年)投奔西魏。宇文泰嘉許他的投誠,授官安東將軍、銀青光祿大夫,不久轉任遷通直散騎常侍、撫軍將軍、大都督。北周周明帝聽聞他的才幹,在郡內賜田園給他。高賓因自己寄居北周,而自己的親屬都在北齊,因此常常懷有疑心,不信他人。在他獲賜的農田內都長滿竹木,又鑿水池環繞農田,有在此終老的想法。朝廷知道他並無異心,就加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散騎常侍,賜姓獨孤氏。 武成元年(559年),朝廷除授高賓御正下大夫,兼小載師,外任為益州總管府長史。保定初年,轉拜計部中大夫,治中外府從事中郎,賜爵武陽縣伯。他從政勤奋,果敢決斷,雖然公事繁忙,但他都能應付。之後他轉太府中大夫、齊公宇文憲府長史。天和二年(557年),任鄀州諸軍事、鄀州刺史,進位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治襄州總管府司錄。到天和六年(571年)於襄州去世,虛歲六十八。兒子高熲輔佐為隋文帝,在開皇年間追贈高賓為禮部尚書、武陽郡公,諡簡。.

查看 武成 (北周)和高賓 (北朝)

高昌

昌(Gaochang; 维吾尔语:قۇچۇ,Qocho),位于今日的新疆吐鲁番市,是古时西域交通枢纽。公元5世纪中叶至7世纪中叶,在这个狭窄的吐鲁番盆地中,曾先后出现四个独立王国,分别是阚氏高昌、张氏高昌、马氏高昌及--,這些都是漢人在西域建立的國家。唐贞观二年(628年),著名高僧玄奘曾途经高昌。贞观十三年(640年),设高昌县。到840年漠北回鶻國崩,一部份回鶻人佔據漢人的高昌國,後為高昌回鶻。 元代文献根据维吾尔语Qara-hoja (قاراهوجئا) 称高昌为火州、合拉火者、哈拉霍州、合拉和州、哈拉火州,。明代文献称高昌为“哈拉和卓”、霍州。 高昌历史文献有二十四史南北朝各書的高昌傳,但記述疏略,如出一轍。《新唐书·高昌傳》、《元史·地理志》有比較詳細的記載。另外羅振玉于1933年在遼東出版的《遼居雜著乙编》中有《增訂高昌--氏年表》及《高昌專錄》各一卷,以考古實物補訂史書頗詳。考古学家,西北史地学家黄文弼亦有關高昌論著《高昌陶集》(1934)、《高昌專集》(1951增订)、《羅布淖尔考古記》(1948)、《吐鲁番考古記》(1954、1958)、《塔里木盆地考古記》(1958)、《新疆考古發掘报告》(1983)、《西北史地論叢》(1981)等。.

查看 武成 (北周)和高昌

魏昌郡

魏昌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西魏以晋昌郡改名,治所在王水口(今陕西省石泉县西泾泽河口)。辖境约今陕西省石泉县一带。北周武成二年(560年),移治东阳川(今陕西省石泉县),保定三年(563年)废。 Category:西魏的郡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陕西的郡 Category:安康行政区划史 Category:石泉县.

查看 武成 (北周)和魏昌郡

豆盧永恩

豆盧永恩(),昌黎徒何(徒河县,今辽宁省葫芦岛)人,南北朝北魏、西魏、北周將領。 豆盧永恩是前燕慕容氏的庶系後裔,高祖慕容勝在皇始年間歸附北魏,被賜姓豆盧氏。父親北魏柔玄鎮將豆盧長,有威严庄重名聲,北周武成初年以兄長豆盧寧功勳,追贈柱國大將軍、少保、涪陵郡公。 豆盧永恩年少就有见识和器度,為時人稱道。他最初跟隨兄長豆盧寧事奉,後來二人都歸附宇文泰,豆盧永恩被授官殄寇將軍。不久以迎立魏孝武帝之功封爵新興縣伯,食邑五百戶。他每次征討都立下功勞,於是拜授龍驤將軍、中散大夫。西魏大統八年(542年),朝廷除授豆盧永恩直寢、右親信都督,不久轉任都督,加通直散騎常侍。大統十六年(550年),拜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魏廢帝元年(552年),進封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次年(553年)出任成州刺史。魏恭帝元年(554年)進爵龍支縣侯,兩年後(556年)大將軍、安政公史寧隨突厥木杆可汗入吐谷渾,指令他率領五千騎兵鎮守河州及鄯州。周孝閔帝即位,授豆盧永恩鄯州刺史,並改封他爵位為沃野縣公,增食邑一千戶,又轉任隴右總管府長史。武成元年(559年),遷任都督利沙文三州諸軍事、利州刺史;當時文州蠻夷反叛,他率兵打敗叛軍。保定元年(561年),豆盧永恩入朝擔任司會中大夫,次年外任為隴右總管府長史,不久在任內去世,虛歲四十八,贈封少保、幽冀等五州諸軍事、幽州刺史,諡敬,子豆盧通嗣爵。 最初兄長豆盧寧無子,養育豆盧永恩的兒子豆盧勣。後來及豆盧寧生下親子豆盧贊,親屬都請求立豆盧贊為嗣。豆盧寧說:「兄弟的兒子是姪子,我如何選擇。」於是以豆盧勣為世子。.

查看 武成 (北周)和豆盧永恩

郝狼皮

郝狼皮(),又作都狼皮,北齐北周之际山胡首领。延州(今陕西省延安市东南)人。 齐文宣帝天保十年(周明帝武成元年,559年),他和同族郝阿保率领族人归附北齐,自称柱国,以郝阿保为丞相。并和别部刘桑德互相扶持,反抗北周。作为北齐牵制北周的力量。不久,为北周柱国豆卢宁与延州刺史高琳所破。武成二年(560年),郝狼皮等余党再次叛周。周武帝下诏大将军韩杲〔韩果〕讨伐,俘虜斩殺山胡非常多。.

查看 武成 (北周)和郝狼皮

郝阿保

郝阿保(),又作都阿保,北齐北周之际山胡首领。延州(今陕西省延安市东南)人。 齐文宣帝天保十年(周明帝武成元年,559年),他和同族郝狼皮率领族人归附北齐,自称丞相,以郝狼皮为柱国。并和别部刘桑德互为影响。作为北齐牵制北周的力量。不久,为北周柱国豆卢宁所破。.

查看 武成 (北周)和郝阿保

郑道邕

郑道邕(),字孝穆,晚年避周武帝宇文邕讳,以字行,荥阳郡开封县(今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人,出自荥阳郑氏北祖第三房,曹魏将作大匠郑浑十一世孙,北魏颍川濮阳二郡太守、荥阳郡中正郑敬叔的孙子,北魏范阳郡太守郑琼的儿子,北魏、西魏、北周官员。.

查看 武成 (北周)和郑道邕

资中郡

资中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北周武成二年(560年)置,治所在资阳县(今四川省资阳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资阳市。保定五年(565年)移治磐石县(今资中县)。隋朝开皇初年废。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四川的郡 Category:资阳行政区划史 Category:内江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60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580年代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武成 (北周)和资中郡

资阳县

资阳县,中国古旧县名。 北周武成二年(560年)置,治所在今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为资州治。隋朝时,为资阳郡治。唐朝时,复为资州治。南宋淳祐初年废。明朝洪武六年(1373年)复置;十年省入简州,成化元年(1465年)复置。清朝初年,属成都府,雍正五年(1727年)改属资州直隶州。1993年撤销,改设资阳市。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唐朝县份 Category:五代十国县份 Category:宋朝县份 Category:明朝县份 Category:清朝县份 Category:中华民国四川省县份 Category:已撤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县份 Category:资阳行政区划史 Category:雁江区 Category:560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993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武成 (北周)和资阳县

開國

開國(551年至568年)是新羅君主真興王之年號。.

查看 武成 (北周)和開國

蕭撝

蕭撝(),字智遐,南兰陵郡兰陵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追尊梁文帝萧顺之之孙,安成王蕭秀之子。 12岁入国学,广读经書、史書,善作文章。封为永丰县侯。初任給事中,历任太子洗馬、中舍人。東魏使者李諧、盧元明被派遣到南梁,梁武帝命蕭撝兼中書侍郎,受币于賓館。转任黄門侍郎。出为寧遠将軍、宋寧宋興二郡太守,转任轻車将軍、巴西郡梓潼郡太守。 侯景之乱,蕭撝为武陵王蕭紀属下使持節、忠武将軍。转任平北将軍、散騎常侍兼益州刺史軍防事。552年(承聖元年),蕭紀在成都称皇帝,蕭撝为侍中、中書令,封秦郡王。蕭紀率軍東下,蕭撝以尚書令、征西大将軍・都督益梁秦潼安瀘青戎寧華信渠万江新邑楚義十八州諸軍事、益州刺史,留守成都。梁州刺史楊--運守潼州。 553年(承聖2年),西魏大将軍尉迟迥入剑阁,楊--運投降。蕭撝率兵1万人阻止尉迟迥入蜀。尉迟迥包围成都50日,蕭撝投降西魏。554年(魏恭帝元年),蕭撝担任西魏的侍中、驃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封为归善县公。557年(孝閔帝元年),北周建国,进爵黄台郡公。武成年間,周明帝集合文学者、儒学者在麟趾殿校定经書、史書,编纂《世譜》,蕭撝有参与。561年(保定元年),为礼部中大夫。 563年(保定3年),出为上州刺史。567年(天和2年),置露門学,蕭撝与唐瑾、元偉、王褒4人为文学博士。以母亲年老辞任,周武帝准許。其母去世,服丧期满,复职。571年(天和6年),任少保。572年(建德元年),转任少傅。後改封蔡陽郡公。573年(建德2年),蕭撝去世。享年59岁。追赠使持節、大将軍、大都督、少傅、益新始信四州諸軍事、益州刺史。谥号襄。 蕭撝擅长草書隷書,書名次于王褒。精通算数医学。著詩赋杂文数万言。.

查看 武成 (北周)和蕭撝

柳带韦

柳带韦(),字孝孙,河东郡解县(今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人,出自河东柳氏西眷,西魏、北周官员。.

查看 武成 (北周)和柳带韦

柳庆

柳庆,字更兴,河东郡解县(今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人,出自河东柳氏西眷,北魏、西魏、北周官员。.

查看 武成 (北周)和柳庆

李安 (膳部大夫)

李安(),北周时期的官员。 李安原本因为擅长烹调受到宇文护的宠信,被提拔为膳部大夫。周明帝宇文毓天性聪明机智,有见识和度量,宇文护很畏惧他。武成二年(560年)夏四月,宇文护暗中命令李安在加糖的蒸饼中下毒,进献给周明帝,周明帝病危,留下遗言后就去世了。 天和七年三月(572年4月),周武帝宇文邕杀死了宇文护后,召见宫伯长孙览等人,当即下令拘捕宇文护的儿子们以及柱国侯伏侯龙恩、大将军侯伏侯万寿、大将军刘勇、中外府司录尹公正、袁杰、膳部下大夫李安等人,在宫殿中将他们杀死。齐王宇文宪说:“李安出于奴仆,所掌管的不过是厨房事务,既然没参与政治,不到该杀的条件。”周武帝回答说:“你不知道而已,世宗皇帝之死,就是李安干的。”.

查看 武成 (北周)和李安 (膳部大夫)

李晖 (北朝)

李晖,西魏、北周的大臣,西魏八大柱国之一赵国公李弼次子,娶宇文泰之女义安公主为妻,袭赵国公爵位,后改魏国公。.

查看 武成 (北周)和李晖 (北朝)

武定

武定可以指:.

查看 武成 (北周)和武定

武成

武成在历史上曾三次被作为年号.

查看 武成 (北周)和武成

永定 (南朝陳)

永定(557年十月—559年十二月)是南朝陳政權,高祖武皇帝陈霸先的年号,共计2年餘。 永定三年六月陳文帝陈蒨即位沿用。.

查看 武成 (北周)和永定 (南朝陳)

洪和郡

洪和郡,中国古代的郡。 北魏于吐谷浑地置,治所在洪和城(今甘肃省临潭东南),属河州。辖区约今甘肃省临潭、卓尼等县及临洮县南部。后复入吐谷浑。北周武成元年(559年)破吐谷浑复置,武帝时废。 Category:北魏的郡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甘肃的郡 Category:甘南行政区划史 Category:定西行政区划史 Category:临潭县 Category:卓尼县 Category:临洮县 Category:6世纪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武成 (北周)和洪和郡

明敬皇后 (北周)

孤皇后(),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太保、卫国公独孤信长女,母郭氏,周明帝宇文毓的夫人。 宇文毓登基之前,娶独孤氏为夫人。宇文毓二年正月癸丑(558年2月22日),独孤氏被册立为王后。当年四月甲戌(558年5月14日),独孤氏去世,四月甲申(558年5月24日)葬于昭陵。武成初年,独孤氏被追尊为皇后。周明帝死后,与独孤皇后合葬。.

查看 武成 (北周)和明敬皇后 (北周)

昌乐公主 (北周)

昌乐大长公主(),为南北朝北周文帝宇文泰的姐姐。 昌乐大长公主嫁给了尉遲俟兜,尉遲俟兜死后,昌乐大长公主的儿子尉遲迥、尉迟纲就跟着舅舅宇文泰。后来,宇文泰西入关中建立后,昌乐大长公主带着儿子尉遲迥、尉迟纲留在晋阳。很久之后,才辗转入关。武成元年(559年),昌乐大长公主在长安去世。.

查看 武成 (北周)和昌乐公主 (北周)

流江县

流江县,古县名。北周武成元年(559年 )置,治所在今四川省渠县,属流江郡。元朝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五月省。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唐朝县份 Category:十国县份 Category:宋朝县份 Category:四川古代县份 Category:达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渠县.

查看 武成 (北周)和流江县

流江郡

流江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北周武成元年(559年),改北宕渠郡置,治所在流江县(今四川省渠县)。辖境相当今四川省渠县。隋朝开皇初年,废。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四川的郡 Category:达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渠县 Category:559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580年代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武成 (北周)和流江郡

文帝元皇后

文皇后()元氏,宇文泰的正妻,宇文觉的母亲,北周追尊皇后。北魏追尊武穆皇帝元怀的女儿,出帝元修的妹妹。.

查看 武成 (北周)和文帝元皇后

扶猛

扶猛(),字宗略,上甲黃土人《周書·卷四十四·列傳第三十六》:扶猛字宗略,上甲黃土人也。其種落號白獸蠻,世為渠帥。猛,梁大同中以直後出為持節、厲鋒將軍、青州刺史,轉上庸新城二郡守、南洛北司二州刺史,封宕渠縣男。及侯景作亂,猛乃擁眾自守,未有所從。《北史·卷六十六·列傳第五十四》:扶猛,字宗略,上甲黃土人也。其種落號白獸蠻。猛仕梁,位南洛、北司二州刺史,封宕梁縣男。,南梁、西魏及北周官员。 扶猛祖上世代為白獸蠻渠帥,他在南梁大同年間擔任持節、厲鋒將軍、青州刺史,轉官上庸新城二郡守、南洛北司二州刺史,封宕渠縣男。及後侯景作亂,扶猛聚眾自守,不從屬任何人。西魏大統十七年(551年),大將軍王雄平定魏興,扶猛和部下據險建立碉堡,只遣使偷偷转达馈赠。魏廢帝元年(552年),魏興郡發生叛乱,王雄逐一擊破,扶猛於是投降。宇文泰考慮他世代據守該處,決定加以招納,授官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加散騎常侍,復爵宕渠縣男。割二郡為羅州,任命他為刺史;宇文泰又下令他率令部下千多人跟隨開府賀若敦討伐信州,賀若敦就吩咐他由岔路攻打白帝。往白帝的路途人跡罕至,路途不通,扶猛和部眾攀山越嶺、手抓葛藤;在深達七尺雪地中難以運糧,他獎勵士兵連夜趕路,終於到達白帝城。當地刺史向鎮侯列兵迎戰,扶猛打敗他入城,撫慰民众,無不心悅誠服。 譙淹與西魏軍戰敗,打算乘船沿江東下投靠南梁,扶猛與賀若敦夾擊而打敗他。還師後,扶猛以功進開府儀同三司,不久信州蠻夷造反,他再次跟從賀若敦討平,又率領水軍於汶陽擊破蠻帥文子榮,進爵臨江縣公,增邑一千戶。武成年間,南陳將領侯瑱逼近湘州,他又隨同賀若敦赴救,除授武州刺史,回歸後改任羅州刺史。保定(563年)三年,轉任綏州刺史,跟隨衛公宇文直支援陳將華皎。當時大軍不利,只有扶猛部眾保全。他又從屬田弘攻破漢南諸蠻,前後十多次戰事積下戰功,進大將軍,不久病死。.

查看 武成 (北周)和扶猛

总管

总管,本意全面管理,在中国古代,总管是一种官职。后世又俗稱家族雇佣的管理人,即管家。.

查看 武成 (北周)和总管

亦称为 武定 (宇文毓),武成 (宇文周明帝),武成 (北周明帝),武成 (周)。

资中郡资阳县開國蕭撝柳带韦柳庆李安 (膳部大夫)李晖 (北朝)武定武成永定 (南朝陳)洪和郡明敬皇后 (北周)昌乐公主 (北周)流江县流江郡文帝元皇后扶猛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