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正曆 (渤海)

指数 正曆 (渤海)

正曆(795年-809年,但有爭議)是渤海国康王大嵩璘的年号,共计15年。.

目录

  1. 17 关系: 大同 (平城天皇)大嵩璘中国年号列表中興 (渤海)应道延曆元和 (唐朝)遣渤海使貞元 (唐朝)龙兴 (南诏)桓檀古記正曆永德 (渤海)永貞 (唐朝)渤海国君主列表渤海遣日使满洲地区君主列表

大同 (平城天皇)

大同(806年五月十八至810年九月十九)是日本的年號之一,指的是延曆之後、弘仁之前。此時的天皇是平安時代之平城天皇與嵯峨天皇。.

查看 正曆 (渤海)和大同 (平城天皇)

大嵩璘

渤海康王(),諱大嵩璘,是渤海国第六代君主,在位期間794年至809年,大欽茂的幼子,改元為正曆。唐朝遣使殷志瞻册封大嵩璘为渤海国王、銀青光禄大夫、检校司空。大嵩璘结束了大钦茂死后的动乱,渤海国又开始正常发展,809年去世,谥號康王。.

查看 正曆 (渤海)和大嵩璘

中国年号列表

中国是历史上最早使用年号纪年的地區。第一个年号出现在西汉汉武帝时期,年号为建元(前140年—前135年)。此前的帝王只有年数,没有年号。此后使用年号的传统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期。 中国皇帝在即位时往往会改元,换一个新的年号重新纪元;明清以前的很多皇帝在位时也常常因为各种原因而改元。明清的皇帝则大部分都只有一个年号,因此也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例如永乐帝、康熙帝。一般改元从下诏的第2年算起,也有一些从本年年中算起。 本列表包括了中国历史地理学范围内,在中国历史上各朝代、地方割据政权、民变政权、少数民族政权所使用的年号。.

查看 正曆 (渤海)和中国年号列表

中興 (渤海)

中興(794年)是渤海国成王大華璵的年号,共计1年。.

查看 正曆 (渤海)和中興 (渤海)

应道

应道(809年)是南诏寻阁劝的年号,共计1年。.

查看 正曆 (渤海)和应道

延曆

延曆(782年八月十九至806年五月十八)是日本的年號之一,指的是天應之後、大同之前。此時的天皇是跨越奈良時代和平安時代兩個時代的桓武天皇,與及平安時代的平城天皇。.

查看 正曆 (渤海)和延曆

元和 (唐朝)

元和(806年正月—820年十二月)是唐憲宗的年號,共计15年。 元和十五年闰正月唐穆宗李恒即位沿用。.

查看 正曆 (渤海)和元和 (唐朝)

遣渤海使

遣渤海使指日本向渤海國派遣的使節。據記載,728年至811年間共派遣十四次(其中一次為途經渤海的遣唐使,另有一次為舵手等的派遣)。.

查看 正曆 (渤海)和遣渤海使

貞元 (唐朝)

貞元(785年正月—805年八月)是唐德宗的年號,共计21年。貞元這年號為唐太宗年號貞觀和唐玄宗年號開元合二為一,成為新年號貞元。.

查看 正曆 (渤海)和貞元 (唐朝)

龙兴 (南诏)

龙兴(810年-816年)是南诏劝龙晟的年号,共计7年。.

查看 正曆 (渤海)和龙兴 (南诏)

桓檀古記

《桓檀古記》是一部有关东北亚及朝鮮半島传说时代的书籍。此书由太白教教徒桂延壽和李沂于日韩合并后第二年的1911年编写,1979年出版印刷,主要描述帝释桓因之子桓雄降临和檀君建立古朝鲜。有人认为此书是以《揆园史话》为基础写成的,据称很多内容与《揆园史话》非常相似。.

查看 正曆 (渤海)和桓檀古記

正曆

正曆可以指:.

查看 正曆 (渤海)和正曆

永德 (渤海)

永德(810年-812年,但有爭議)是渤海国定王大元瑜的年号,共计3年。.

查看 正曆 (渤海)和永德 (渤海)

永貞 (唐朝)

永貞(805年八月-十二月)是唐順宗的年號。.

查看 正曆 (渤海)和永貞 (唐朝)

渤海国君主列表

以下是渤海国及其后续政权的君主列表:.

查看 正曆 (渤海)和渤海国君主列表

渤海遣日使

渤海遣日使,日本稱渤海使,指渤海國派往日本的使節。據記載728年至922年之間共派遣三十六次(辽朝派遣一次)使節。.

查看 正曆 (渤海)和渤海遣日使

满洲地区君主列表

以下按照朝代不同列舉滿洲(中国东北)君主。.

查看 正曆 (渤海)和满洲地区君主列表

亦称为 正历 (大嵩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