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正和 (日本)

指数 正和 (日本)

正和(1312年3月20日至1317年2月3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這個時代的天皇是花園天皇、鎌倉幕府征夷大將軍為守邦親王、執權為北條宗宣、北條熙時、北條基時與北條高時。.

15 关系: 太上天皇列表二條為氏延祐冷泉為相皇庆正和文保日本年號列表應長1312年1313年1314年1315年1316年1317年

太上天皇列表

日本自持統天皇十一年(文武天皇元年)八月初一(697年8月22日),持統天皇讓位給文武天皇,稱「太上天皇」起(皇極天皇曾讓位給其弟孝德天皇,但當時並未出現「太上天皇」此稱號,只是臨時尊她為「皇祖母尊」。另外,後來她亦重祚為齊明天皇),到江戶時代後期光格天皇讓位給仁孝天皇為止,共計曾有59位太上天皇。 下列列表列舉了日本歷代太上天皇的資料。.

新!!: 正和 (日本)和太上天皇列表 · 查看更多 »

二條為氏

二條為氏(,即生於貞應元年,卒於弘安9年9月14日),又稱藤原為氏,日本鎌倉時代中期的公家人物、和歌歌人,歌道流派二條派始祖。他是權大納言藤原為家的長男,御子左家嫡系。母親是宇都宮賴綱之女,同母弟京極為教,異母弟冷泉為相、冷泉為守,有子二條為世。 自嘉祿二年(1226年)正月(日本舊曆)敘爵,歷任左中將、參議、右衛門督、權中納言等職,文永四年(1267年)二月官至正二位權大納言。 作為大覺寺統的近侍官員兼為出色的和歌歌人,二條為氏於當時和歌歌壇具極大影響力。《大日本史》評價他「才思敏捷,能賦險題」。弘安元年(1278年)奉龜山上皇之命編撰《續拾遺和歌集》。此外,他也編撰了以宇都宮歌壇為中心的歌集《新和歌集》。其本人作品收錄於其子孫編撰的家集《大納言為氏卿集》,而被錄入各敕撰和歌集的作品計有232首。 不過,他與兩位弟弟京極為教、冷泉為相關係惡劣:除了在和歌創作上分庭抗禮外,在建治元年(1275年),其父藤原為家逝世後,二條為氏作為長男繼承御子左家,與庶母阿佛尼(冷泉為相生母)因播磨國細川莊領地相爭,阿佛尼上告至鎌倉幕府。訴訟糾纏兩代,至阿佛尼和二條為氏死後,為氏之子二條為世當家時仍未平息。至正和二年(1313年),經鎌倉幕府將軍守邦親王命北條高時等裁決,終判領地歸冷泉為相所有。此事使御子左家分裂為二條、京極、冷泉三家。 弘安八年(1285年),二條為氏落髮出家,法名覺阿,翌年(1286年)65歲時去世。.

新!!: 正和 (日本)和二條為氏 · 查看更多 »

延祐

延祐(元年:1314年 - 末年:1320年)是元朝时元仁宗的年号,共计7年。 延祐七年二月元英宗即位沿用。.

新!!: 正和 (日本)和延祐 · 查看更多 »

冷泉為相

冷泉為相(,即生於弘長三年,卒於嘉曆三年七月十七日),日本鎌倉時代中期和歌歌人,冷泉家的始祖,又稱藤原為相,初名為輔,號冷泉。他是權大納言藤原為家(御子左家嫡系)庶子,其母是妾室阿佛尼,同母弟冷泉為守,異母兄二條為氏、京極為教,有子冷泉為成、冷泉為秀。 其父藤原為家在建治元年(1275年)逝世後,異母兄二條為氏作為長男繼承御子左家,與為相生母阿佛尼因播磨國細川莊領地相爭,當時冷泉為相只有13歲。相爭的原因是起初藤原為家將這幅領地授予長男為氏,然而為氏其後失寵於父親,藤原為家於是將領地轉贈為相,並有文書具結。及藤原為家歿後,二條為氏不服,兩家遂起爭執,阿佛尼上告至鎌倉幕府。訴訟糾纏兩代,至阿佛尼和二條為氏死後,為氏之子二條為世當家時仍未平息。至正和二年(1313年),經鎌倉幕府將軍守邦親王命北條高時等裁決,終判領地歸冷泉為相所有。此事使御子左家分裂為二條、京極、冷泉三家。 自文永二年(1265年)敘位從五位,歷任左少將、右中將、右衛門督、參議等,延慶元年(1308年)敘從三位,文保元年(1317年)六月一日(日本舊曆)晉至正二位權中納言,同年十二月辭任。後來他向花園天皇請求東下,晚年長居關東。 由於鎌倉幕府的久良親王是冷泉為相外孫,所以冷泉為相和鎌倉地方關係密切,並教導當地武士和歌及連歌,對鎌倉連歌的發展有著貢獻,儼然成為關東和歌歌壇的領導者。因為他住在鎌倉藤谷,故被尊稱為藤谷殿。另一方面,他和京都歌道流派仍保持交流,曾參與多次歌合(和歌歌會),包括嘉元元年(1303年)的「嘉元百首」、同年閏四月「伏見院仙洞歌合」和文保三年(1319年)京極派主催的「文保百首」。 此外,他也是私撰集《柳風和歌抄》和《拾遺風體和歌集》的編者。其本人作品收錄於其子孫編撰的家集《藤谷和歌集》和《為相百首》,而被錄入《新後撰和歌集》以降各敕撰和歌集的作品計有65首。 嘉曆3年(1328年)七月十七日卒於鎌倉,享年66歲,墓所位於鎌倉市淨光明寺。.

新!!: 正和 (日本)和冷泉為相 · 查看更多 »

皇庆

皇庆(元年:1312年 - 末年:1313年)是元朝时元仁宗的年号,共2年。.

新!!: 正和 (日本)和皇庆 · 查看更多 »

正和

正和可以指:.

新!!: 正和 (日本)和正和 · 查看更多 »

文保

文保(1317年二月三日至1319年四月二十八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這個時代的天皇是花園天皇與後醍醐天皇、鎌倉幕府征夷大將軍為守邦親王、執權為北條高時。.

新!!: 正和 (日本)和文保 · 查看更多 »

日本年號列表

日本年號是一種日本的紀年法,從大化革新時開始學習中國使用年號制度,不過不同的是並不像中國會一定在更替君主時換年號,後來更換年號的權力甚至掌握在幕府的手上。在古代時,日本年號都是採旧历,一直到明治五年十二月三日(1873年1月1日)改用西方通行的陽曆,成為明治六年一月一日,從此就完全使用陽曆。明治天皇登基時頒布命令,改為一個天皇固定使用一個年號,稱為「一世一元」,也改變了以往遭逢天災人禍或是有人事異動時會更改年號的習慣。此外,在南北朝時代,也曾經發生過兩個政府各自有自己年號的情況,直到統一之後,年號才再次合流。 天皇明仁於1989年即位,年號為平成,該年也就是平成元年。簡單的年份計算法為:明治年加上1867為西元年;大正年加上1911;昭和年加上1925;平成則是加上1988;因此2018年換算成日本年號就是平成30年。.

新!!: 正和 (日本)和日本年號列表 · 查看更多 »

應長

應長(1311年四月二十八日至1312年三月二十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這個時代的天皇是花園天皇、鎌倉幕府征夷大將軍為守邦親王、執權為北條師時與北条宗宣。.

新!!: 正和 (日本)和應長 · 查看更多 »

1312年

没有描述。

新!!: 正和 (日本)和1312年 · 查看更多 »

1313年

没有描述。

新!!: 正和 (日本)和1313年 · 查看更多 »

1314年

没有描述。

新!!: 正和 (日本)和1314年 · 查看更多 »

1315年

没有描述。

新!!: 正和 (日本)和1315年 · 查看更多 »

1316年

没有描述。

新!!: 正和 (日本)和1316年 · 查看更多 »

1317年

没有描述。

新!!: 正和 (日本)和1317年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正和 (花園天皇)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