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橋立號防護巡洋艦

指数 橋立號防護巡洋艦

桥立号防护巡洋舰()是旧日本海軍的防护巡洋舰,為松岛级(日方正式名称“松岛型”)三号舰,也是该级唯一一艘由日本本国自行建造的军舰。本舰设计时意图以小吨位舰艇装载大口径火炮,来抗衡当时清朝北洋艦隊的主力舰。本舰作为日本海军重要战力之一参加了甲午戰爭,日俄战争时期则退居二线,执行了辅助任务。服役后期先后用作海防舰和训练船。 本舰得名自京都府丹後國名胜之一的天橋立#幕末以降帝国軍艦写真と史実,p.

19 关系: 嚴島號防護巡洋艦千代田號防護巡洋艦大日本帝國海軍艦艇列表对马海峡海战库页岛之战和泉號防護巡洋艦第三艦隊 (日本海軍)筑波級巡洋戰艦須磨號防護巡洋艦黄海海战 (1894年)蒼藍鋼鐵戰艦松岛级防护巡洋舰松島號防護巡洋艦桥立号桥立号防护巡洋舰橋立號防護巡洋艦澎湖之役 (1895年)有马新一明石號防護巡洋艦

嚴島號防護巡洋艦

严岛号防护巡洋舰()是旧日本海軍的防护巡洋舰,為松岛级(日方正式名称“松岛型”)首舰。本舰设计时意图以小吨位舰艇装载大口径火炮,来抗衡当时清朝北洋艦隊的主力舰。本舰作为日本海军重要战力之一参加了甲午戰爭,日俄战争时期则退居二线,执行了辅助任务。服役后期先后用作海防舰和潜艇母舰,也曾作为训练船用过一段时间。 本舰得名自廣島縣安藝國名胜之一的严岛神社#幕末以降帝国軍艦写真と史実,p.

新!!: 橋立號防護巡洋艦和嚴島號防護巡洋艦 · 查看更多 »

千代田號防護巡洋艦

千代田号防护巡洋舰()是旧日本海軍的防护巡洋舰#達明治21年9月p.12『達第九十九號 英國ニ註文セル巡洋艦ヲ千チ代ヨ田ダト命名セラレ風帆練習艦第一回漕ヲ館タテ山ヤマト改名セラル此旨心得ヘシ 明治二十一年九月廿七日 海軍大臣伯爵西郷從道』(日本海军法令上分类为三等巡洋舰)。 本舰的建造目的,是为了代替之前失踪的畝傍。本舰作为日本联合舰队的其中一员参加了甲午战争与清朝北洋舰队作战,大多从事侦察等辅助任务。后来先后改为海防舰、鱼雷母舰(又称鱼雷艇补给船,水雷母艦)、潜艇母舰(又称潜艇鱼雷补给船,潜水艦母艇)、训练船,最后作为靶舰被击沉。 本舰的舰名来源于江戶城的别称“千代田”(意谓“流传子孙千代的土地”)#幕末以降帝国軍艦写真と史実第17コマ(原本11頁)『千代田形(ちよだがた) 艦種砲艦 二檣「スクーナー」型 艦名考千代は徳川幕府の治所江戸城(現今の宮城)の別稱なり、艦名の下に「形」の字を付したるは其形式(タイプ)を意味するものならん、幕府時代の船舶中、伊豆下田に於て建造せるものに君澤形、長崎に於て建造せるものに長崎形の名のあるを見る、蓋し同指なり。艦歴本艦は外國人の手を假らず本邦人に依て設計建造せられたる最初の蒸汽船なり、文久2年戌年5月起工、同3亥年7月進水、慶應2寅年5月竣工即ち進水より竣工まで約3ヶ年を費したるは、其間機關計畫者和蘭國へ出張の事あり、歸朝後、機關据付を爲したる等、工程に遅延を生ぜしことありしに由る。明治2年5月函館の役に於て官軍に収容せられ爾來帝國軍艦籍に在りて種々の役務に服せしが、明治21年1月除籍せられ、船體は之を千葉縣に交付せり。(要目略)』#幕末以降帝国軍艦写真と史実コマ37(原本46頁)『千代田(ちよだ) 艦種巡洋艦 三檣(戰闘檣あり) 艦名考前掲「千代田形」の項(p.11)参照。艦歴亡失艦畝傍代艦として建造せられたる艦にして明治14年4月11日本邦に到着。明治27・8年戰役從軍:同27年8月威海衛砲撃に、同9月黄海々戰に、同11月大連港及び旅順口占領に從事、同28年2月威海衛總攻撃及同地占領に從事、同3月澎湖島攻略及同島占領に從事、同31年3月三等巡洋艦に列す。同37・8年戰役に從軍(第六戰隊):同37年2月9日仁川沖海戰に参加(艦長大佐村上格一)、同38年5月日本海々戰に参加(艦長大佐依仁親王殿下)、大正元年8月2等海防艦に編入。同3年乃至9年戰役に從軍:大正3年8月青島戰参加(艦長中佐島内桓太)、同8年12月第三艦隊に属し南支那海方面警備、同10年水雷母艦に編入、同11年4月1日軍艦より除籍、特務艦となり、昭和2年2月28日特務艦籍より除かる。―要目― 長308呎/幅43呎/吃水17呎/排水量2,450噸/機關 三聯成汽機2基雙螺旋ベルビル罐12/馬力5,400/速力19/乗組人員350/船材 鋼/兵装 12拇安式速射砲 10/47粍砲 14/備砲 3/發射管 3/起工 明治21-12-4/進水 同23-6-4/竣工 同24-1-1/建造所 英國グラスゴートムソン會社』,继承自幕末炮舰『○海軍省丙第九拾號 海軍一般 今般佛國ヘ新造注文セシ軍艦ヲ畝ウネ傍ビト命名ス此旨爲心得相達候事 海軍卿 川村純義|○海軍省丙第九拾壱號 海軍一般今般横須賀造船所ニ於テ製造スヘキ一等砲艦ヲ愛アタ宕ゴ 巡洋鉄艦ヲ高タカ雄ヲト命名ス此旨爲心得相達候事 海軍卿 川村純義○海軍省丙第九拾貳號 海軍一般 東海鎮守府所轄千代田形艦自今豫備艦ト相定ム此旨相達候事 明治十七年六月五日 海軍卿 川村純義』。此后该名字又多次得到利用,包括太平洋战争时期的日军轻型航空母舰和战后日本海上自衛隊的两艘潜艇救援船。.

新!!: 橋立號防護巡洋艦和千代田號防護巡洋艦 · 查看更多 »

大日本帝國海軍艦艇列表

大日本帝國海軍艦艇列表是明治維新至太平洋戰爭[大東亞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 ]終結之前期間,大日本帝國海軍擁有、或計劃擁有的艦艇一覽。 另外,屬於陸軍船舶兵擁有的船舶請參考大日本帝国陆军兵器列表 再者,關於艦種類別及等級,基本上為竣工時。於終戰時被廢除的類別則不在此限。另外曾作變更的除特別記述外均會以較最要的作為類別的分類,而航空母艦改造等的重要情況下將會在艦種變更前後都作分類。關於日本海軍艦種類別變遷、大日本帝国海军舰艇条目说明,將會在另一條目記述。.

新!!: 橋立號防護巡洋艦和大日本帝國海軍艦艇列表 · 查看更多 »

对马海峡海战

对马海峡海战(日本海海戦,Цуси́мское морско́е сраже́ние,1905年5月27日—28日),简称对马海战,是1905年日俄战争中大日本帝國與俄罗斯帝国在對馬海峽进行的一场海战,由大日本帝国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指挥的联合舰队对阵俄罗斯帝国海军中将齐诺维·罗杰斯特文斯基指挥的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戰役以日方大获全胜而告终。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中三分之二的舰只被摧毀,几乎全军覆没;而日方仅损失三艘鱼雷艇。这是海战史上损失最为悬殊的海战之一。日本聯合艦隊使用殲滅了俄罗斯帝国第二太平洋艦隊 。.

新!!: 橋立號防護巡洋艦和对马海峡海战 · 查看更多 »

库页岛之战

库页岛之战(樺太作戦 Японское вторжение на Сахалин)是日俄戰爭最後之戰。樸資茅斯條約締結前,日本為了使講和談判有利進行,先行進攻俄國的库页岛。樸資茅斯條約締結後,库页岛的北緯50度線以北歸還俄國,以南割讓成為日本領土。 1905年对马海峡海战后的6月14日,日本方面重新调整编制,第六战队(须磨、千代田、和泉、秋津洲)划入片冈七郎海军少将指挥的第三舰队。为了入侵库页岛(俄方称萨哈林岛、日方称桦太),日军以第三、第四舰队编成为北遣舰队。7月4日09:00,片冈率领北遣舰队主力从大凑出港,护送桦太作战军独立第13师团第一次上陆部队的运输船队前往库页岛。7日日舰抵达登陆场,第六战队负责引导运输船队,并放下小艇协助登陆。此后第六战队在库页岛以及远东州地区进行了一系列的侦察、护卫、火力支援任务。.

新!!: 橋立號防護巡洋艦和库页岛之战 · 查看更多 »

和泉號防護巡洋艦

和泉号防护巡洋舰()是旧日本海軍的防护巡洋舰。本舰原本为智利海军向英国订购的军舰埃丝梅拉达号,作为世界上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防护巡洋舰,新建成之时凭借其出众的速度和防护能力显赫一时,开创了一个全新的舰种。 埃丝梅拉达号在进入智利海军服役不久,即作为主要战力之一参加了1891年的。1894年日本为了在甲午战争中应对清朝的北洋水师,而紧急从智利政府手中购得本舰,并改名为“和泉”。当日本海军正式接收本舰时,北洋舰队已经接近崩溃的边缘,因此本舰只在甲午战争后期进行了有限的辅助行动。其后本舰参加了日俄战争,在对马海峡海战中作为侦察舰艇为日本联合舰队提供了重要的情报支援。 本舰的智利名字来源于纪念巡防舰,原西班牙军舰,在期间为智利军队所捕获。日本名字则来源于和泉國,为第二艘使用“和泉”此名的军舰#幕末以降帝国軍艦写真と史実 p.56。(初代和泉则为1868年(明治元年)6月高知藩向外人购入的一艘蒸汽船,制造场所、年月、原名等均不详;1867年7月由久留米藩管理,之后的舰历均欠奉。).

新!!: 橋立號防護巡洋艦和和泉號防護巡洋艦 · 查看更多 »

第三艦隊 (日本海軍)

三艦隊是大日本帝國海軍的部隊之一。跟常設的第一艦隊・第二艦隊不同,只在有需要時編制・解散的特設艦隊,日俄戰争至太平洋戰争間共出現過六次。.

新!!: 橋立號防護巡洋艦和第三艦隊 (日本海軍) · 查看更多 »

筑波級巡洋戰艦

筑波型巡洋戰艦(つくば)是20世紀初期隸屬於大日本帝國海軍的裝甲巡洋艦艦級,同級艦共兩艘,分別為筑波號與生駒號。該級戰艦於1904年至1905年間日俄戰爭時開始建造,而其設計思維很大程度受到日本海軍於該戰爭中的經驗所影響。然而,英國皇家海軍在筑波號巡洋戰艦完工後一年便發展出了戰鬥巡洋艦,導致筑波號與其姊妹艦生駒號因速度較英軍與稍後的德軍艦艇慢、裝甲亦較為薄弱而立刻變得過時。儘管如此,大日本帝國海軍仍於1912年將該級艦改列為巡洋戰艦。 兩艘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均因未能成功獵捕德意志帝國海軍佈署於東亞的東亞分艦隊而未做出太多貢獻。於稍後的戰爭中,兩艘艦均被轉為訓練艦。筑波號於1917年因彈藥庫意外殉爆而毀損,隨後被拆解;其姊妹艦生駒號則依《華盛頓海軍條約》的規定而於1922年被解除武裝,後亦於1924年被解體。.

新!!: 橋立號防護巡洋艦和筑波級巡洋戰艦 · 查看更多 »

須磨號防護巡洋艦

须磨号防护巡洋舰()是旧日本海軍的防护巡洋舰,为(日方正式名称“須磨型防護巡洋艦”)首舰,先后参加了日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本舰的舰名来源于神户市的名胜地須磨地区。.

新!!: 橋立號防護巡洋艦和須磨號防護巡洋艦 · 查看更多 »

黄海海战 (1894年)

海海战是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大鹿岛附近海域进行的决战。亦称大东沟海战。北洋水师在海战中损失惨重,战后丁汝昌命北洋水师退守威海卫,黄海制海权落入日本联合舰队之手,日本帝国陆军得以执行花园口登陆及荣成湾登陆作战。.

新!!: 橋立號防護巡洋艦和黄海海战 (1894年) · 查看更多 »

蒼藍鋼鐵戰艦

《蒼藍鋼鐵戰--艦》(蒼き鋼のアルペジオ)為Ark Performance的日本漫畫作品,2009年9月30日開始於《YOUNG KING OURs》(少年畫報社)上連載,是以近未來的日本、潛艦為舞台的青年向科幻海洋戰記漫畫作品。繁體中文版由長鴻出版社發行。2013年5月29日宣布動畫化,於同年秋季開播。 《Newtype》2014年2月號十大人氣作品排行獲得第2名,動畫大賞2014各部門獲得角色設計獎第三名、劇本獎第五名、機械設計獎第一名、音樂獎(伴奏)第五名、主題曲獎第六名、監督獎第六名、作品獎(電視放送)第二名。.

新!!: 橋立號防護巡洋艦和蒼藍鋼鐵戰艦 · 查看更多 »

松岛级防护巡洋舰

松岛级防护巡洋舰(日本海军名称“松島型”)是旧日本海軍的一级防护巡洋舰。本级由法国设计师白劳易主持设计,最大的特点是以小船扛大炮的方式,在仅有4100吨的舰体上配备了320毫米口径的大口径火炮,意图据此抗衡当时清朝北洋艦隊的主力舰。由于本级排水量有限,保证火力的代价即为牺牲了防护能力,故有“手持利刃之赤身裸体兵”一称。本级共建成三艘,其中前两艘在法国进行建造。三号舰桥立则为培养日本本国造船能力,而在国内的造船厂进行建造。这也是日本国内首次建造如此规模的大型军舰。 本级各舰建成后作为日本联合舰队的主力参加了甲午战争,但战前日本各界寄予厚望的320毫米火炮完全没能达成设计目标。日后三舰退居二线,在日俄战争中参加了有限的作战行动,战后均改为练习舰。1908年首舰松岛因舰体发生爆炸沉没;而严岛、桥立两舰则一直作为海防舰服役并在各港口度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后严岛、桥立两舰逐渐退出现役。 本级三舰均以日本三景而命名,因此也合称“三景舰”。.

新!!: 橋立號防護巡洋艦和松岛级防护巡洋舰 · 查看更多 »

松島號防護巡洋艦

松島号防护巡洋舰()是旧日本海軍的防护巡洋舰,為松岛级(日方正式名称“松岛型”)命名舰。本舰设计时意图以小吨位舰艇装载大口径火炮,来抗衡当时清朝北洋艦隊的主力舰。甲午戰爭爆发时,本舰作为日本聯合艦隊旗艦参加了多次作战。日俄战争时期本舰退居二线,执行了辅助任务。1908年4月30日凌晨,本舰結束遠洋航海回到日治台灣澎湖馬公港時因彈藥庫自燃而爆炸下沉,350名船員近半數喪生。 本舰得名自宮城縣陸前國名胜松島#幕末以降帝国軍艦写真と史実,p.

新!!: 橋立號防護巡洋艦和松島號防護巡洋艦 · 查看更多 »

桥立号

#重定向 橋立號防護巡洋艦.

新!!: 橋立號防護巡洋艦和桥立号 · 查看更多 »

桥立号防护巡洋舰

#重定向 橋立號防護巡洋艦.

新!!: 橋立號防護巡洋艦和桥立号防护巡洋舰 · 查看更多 »

橋立號防護巡洋艦

桥立号防护巡洋舰()是旧日本海軍的防护巡洋舰,為松岛级(日方正式名称“松岛型”)三号舰,也是该级唯一一艘由日本本国自行建造的军舰。本舰设计时意图以小吨位舰艇装载大口径火炮,来抗衡当时清朝北洋艦隊的主力舰。本舰作为日本海军重要战力之一参加了甲午戰爭,日俄战争时期则退居二线,执行了辅助任务。服役后期先后用作海防舰和训练船。 本舰得名自京都府丹後國名胜之一的天橋立#幕末以降帝国軍艦写真と史実,p.

新!!: 橋立號防護巡洋艦和橋立號防護巡洋艦 · 查看更多 »

澎湖之役 (1895年)

澎湖之役是甲午戰爭末期清朝及大日本帝國和談期間,日本為了控制南中國海及獲得在和談時可要求割讓臺灣之藉口而發動的戰役。1895年,清朝大臣李鴻章與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赤馬關馬關港(今下關港)第二次和談時,日本不願將臺灣澎湖納入停戰範圍,第三次會談時日相伊藤博文才正式將日軍攻打澎湖之事告知李鴻章。 日本在威海衛被攻陷(2月2日)之前,便有攻下澎湖當作海軍基地,殲滅清朝在南中國海的艦隊的打算,於1月13日便下令伊東祐亨準備攻澎。日方於1895年2月初組成進攻澎湖的陸軍混成支隊,但從實際登陸到攻佔澎湖只花了三天的時間。而在後來的臺灣乙未戰爭中,已為日本控制的澎湖便成為日軍集結軍力進攻臺灣本島南部地區的基地。.

新!!: 橋立號防護巡洋艦和澎湖之役 (1895年) · 查看更多 »

有马新一

有马新一(),大日本帝国海军军人,1851年2月26日(嘉永4年1月26日)出生,1909年(明治42年)12月6日逝世。年少时参与戊辰戰爭,新政府成立后加入海军,服役期间参加了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最终军阶为海軍中將。受封正三位、、功二级、男爵。.

新!!: 橋立號防護巡洋艦和有马新一 · 查看更多 »

明石號防護巡洋艦

明石号防护巡洋舰()是旧日本海軍的防护巡洋舰,为(日方正式名称“須磨型防護巡洋艦”)2号舰,先后参加了日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本舰的舰名来源于播磨國明石郡#幕末以降帝国軍艦写真と史実,p.

新!!: 橋立號防護巡洋艦和明石號防護巡洋艦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