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概念專輯

指数 概念專輯

概念專輯(Concept Album)指的是專輯中的樂曲全部圍繞相同主題的音樂專輯。 通常情況下,流行音樂的專輯都是由歌手的樂曲及翻唱樂曲等彼此之間無關係的單獨樂曲構成。而概念專輯的定義則如上文所述,但如何才算是「圍繞相同主題」有模糊地帶,所以概念專輯本身的定義並不嚴謹。一般多認為,世界第一張概念專輯是披頭四的胡椒軍曹寂寞芳心俱樂部樂團(1967年發表)。但如果采用較廣泛定義的話,世界上第一張概念專輯是1930年代後半期Lee Wiley所發行的一張唱片。 * Category:專輯種類.

52 关系: Alesana塞勒姆審巫案相關文化夢劇院 (美國)大眾文化裡的梅菲斯特大聲疾呼平克·弗洛伊德交響金屬伊莫珍·希普伽瑪射線樂團彩繪人生前衛金屬前衛搖滾創世紀樂團回憶之處BIGMAMACharlotte (動畫)火星之音罗杰·沃特斯烈日千陽熱愛人生Driving in the silenceEluveitie萬世沉淪鐵娘子樂團香港 X'mas驚懼之淚超有戲黯黑史詩黃霑黃霑音樂作品列表霧都魔堡樂團舞台 (七級煉獄專輯)舞台 (消歧義)閃靈樂團鄧麗君自我描述句艾倫·卡隆 (貝斯手)電光交響樂團I Want You (She's So Heavy)Kiss合唱團NektarNightmare (七級煉獄專輯)SHORT CIRCUIT IIThe Final Cut李壽全梦醒美国深海 (專輯)戚𡤕戚𡤕 - 俱樂部新世界秩序...憂鬱藍調合唱團30秒上火星 扩展索引 (2 更多) »

Alesana

Alesana (念法為: Alice-Anna)是一個來自美國北卡羅萊那州的搖滾樂團。成立於2004年,這個名稱是來自巴爾的摩一條叫做Aliceanna的街道。目前,他們是唱片公司Epitaph的旗下藝人,發行過一張EP、三張專輯。在專輯《On Frail Wings of Vanity and Wax》的發行後,樂團就開始獲得廣大聽眾的支持,他們的音樂特色在於柔細聲音與強烈聲音的轉換,這些聲音甚至受到古典搖滾樂團的影響,如披頭四。.

新!!: 概念專輯和Alesana · 查看更多 »

塞勒姆審巫案相關文化

從19世紀初至今,塞勒姆審巫案在美國的藝術,文學和大眾媒體等文化層面中廣泛的流傳,並重新演繹。.

新!!: 概念專輯和塞勒姆審巫案相關文化 · 查看更多 »

夢劇院 (美國)

夢劇場(Dream Theater)是美國的前衛金屬樂團,也是當今重金屬音樂界裡最具影響力、最具代表性及開創性的前衛金屬樂團。1985年由、和在波士頓伯克利音樂學院組成名為至尊王權(Majesty)的前身樂團。三人後來休學,全心發展樂團,最終形成了夢劇場。儘管隨後出現了陣容變化,但三位創始成員與和一直保持至2010年,直到麥克·波諾離開樂團。2010年10月,樂團開始挑選繼任鼓手的試音活動,於2011年成為新的正式鼓手。 樂團以其熟練的樂器演奏技術而廣為人知,也贏得許多音樂雜誌和其他媒體的榮譽排名。吉他手約翰·帕特西參與過巡迴演奏會六次,超過其他受邀的樂手。2009年,英國音樂作家在書中將約翰·帕特西評為「百大金屬吉他手」第2名。他還獲得《》雜誌評選為「史上最佳十大速彈吉他手」之一。喬丹·羅德斯獲得許多媒體榮譽,例如英國「」網站評論他是「史上最佳鍵盤手」。離開的創始鼓手麥克·波諾贏得美國《》雜誌26種不同的榮譽,並且以37歲之齡成為史上第二年輕進入的音樂人。他的繼任者麥克·曼基尼也在「」極限比賽中創下五次世界紀錄。2010年8至9月間,約翰·邁恩獲得英國「音樂雷達」網站票選為「史上最佳貝斯手」。夢劇場於2010年獲選進入。 夢劇場最暢銷的專輯是1992年的《》,獲得美國唱片業協會金唱片認證,並在告示牌二百強專輯榜登上第61名Billboard Chart history for Dream Theater can be seen at.

新!!: 概念專輯和夢劇院 (美國) · 查看更多 »

大眾文化裡的梅菲斯特

這份列表是有關於與梅菲斯特這個在《浮士德》出場過的虛構惡魔大眾文化作品。在這些作品裡登場的梅菲斯特大多已沒有原作的影子,彷彿是一般的惡魔人物一樣。 另外由於梅菲斯特有各種的拼法,故會在譯名後的括號保留其英文原名以分辨之。至於中文譯名則基本上統一使用「梅菲斯特」而不使用較長的「梅菲斯特費利斯」。.

新!!: 概念專輯和大眾文化裡的梅菲斯特 · 查看更多 »

大聲疾呼

《大聲疾呼》(Позив 轉寫:Poziv)是塞爾維亞著名流行女歌手Ceca的第十五張專輯,發布日期爲2013年6月17日,曲風爲流行-民謠。 這張專輯推出了兩隻不同雷射唱片版本.

新!!: 概念專輯和大聲疾呼 · 查看更多 »

平克·弗洛伊德

平克·佛洛伊德(Pink Floyd)是一支於倫敦成立的英國搖滾樂團,他們最初以迷幻搖滾與太空摇滚音樂贏得知名度,而後逐漸發展為前衛搖滾樂團,並獲得國際聲譽。平克·佛洛伊德以哲學的歌詞、音速試驗、創新的專輯封面藝術與精緻的現場表演聞名。他們是流行音樂史上最具商業成功與音樂影響力的搖滾樂團之一,在全球坐擁超過2.5億的唱片銷售量,仅美國就有7450萬。平克·弗洛伊德於1996年與2005年分別入主美國摇滚名人堂和英國音樂名人堂。 平克·佛洛伊德於1965年由在學學生席德·巴雷特、尼克·梅森、羅傑·華特斯及理查德·赖特組建。1960年代晚期,樂團在倫敦地下音樂圈的現場演出獲得聲望,並在巴雷特的領導下發表了兩張暢銷單曲以及他們成功的處女專輯《黎明門前的風笛手》(The Piper at the Gates of Dawn,1967)。1967年12月,大衛·吉爾摩作為第五名成員加入;1968年4月,巴雷特因日趨惡化的精神狀態離開了樂隊。華特斯成了團內的首席歌詞作者,並到1970代中期成為樂隊佔主導地位的創作者,構思設計了他們在評論與商業上取得成功的概念專輯《月之暗面》(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1973)、《愿你在此》(Wish You Were Here,1975)、《动物》 (Animals,1977)、搖滾歌劇《迷牆》(The Wall,1979)和《最终樂章》(The Final Cut,1983)。 賴特1979年離開樂隊,隨後華特斯於1985年單飛。吉爾摩與梅森維持著平克·弗洛伊德;賴特重新作為客席樂手加入,而後正式恢復团员地位。三人又製作了兩張專輯,《A Momentary Lapse of Reason》(“喪失理性的一瞬”,1987)與《藩籬之鐘》(The Division Bell,1994),並巡迴演出到1994年。約20年的爭執後,平克·弗洛伊德與華特斯於2005年在Live 8慈善演唱會上復團演出,但吉爾摩與華特斯表明他們沒有任何重組樂隊的計劃。巴雷特與賴特分別於2006和2008年去世。2014年11月,平克·弗洛伊德發表了由1993-1994年期間錄音材料錄製而成的新錄音室專輯《無盡之河》(The Endless River)。.

新!!: 概念專輯和平克·弗洛伊德 · 查看更多 »

交響金屬

交響金屬(Symphonic Metal),亦稱劇院金屬(Opera Metal)是哥德金屬和力量金屬演化出來的另一個支流。交響金屬往往以歌劇女高音作為主音,當然有時亦會採用低沉的男聲作主音。經一雄一雌的主音配合下,就如歌劇美女與野獸一樣。而一部分交響金屬樂團均仿傚美女與野獸的特色。另外,樂團使用了歌劇式/交響樂式的主題,製造出宛如交響樂般的感覺。.

新!!: 概念專輯和交響金屬 · 查看更多 »

伊莫珍·希普

伊莫珍·希普(Imogen Heap) (出生名Imogen Jennifer Heap;)是英国獨立創作女歌手、作曲家及音樂監製,歐洲電音才女,另類電子音樂天后,現有一個女兒,1998年發行處女個人專輯《》,2002年至2003年間曾經和盖伊·西格斯沃思組合成獨立樂隊「」,是樂隊中的主音是及作詞人之一,2004年樂隊解散後開始製作第二張個人專輯《》,並憑著此專輯提名第49屆葛萊美獎最佳新人及最佳電視電影歌曲獎,2009年發行第三張個人專輯Ellipse,並於第52屆葛萊美獎提名最佳流行演奏及獲得最佳非古典專輯策劃獎,她是首位獲得此獎項的女性,第四張個人專輯Sparks將會在2014年8月18日正式推出。.

新!!: 概念專輯和伊莫珍·希普 · 查看更多 »

伽瑪射線樂團

伽瑪射線(Gamma Ray)是德國力量金屬樂團,萬聖節的元老吉他手在1989年退出後,自行成立了伽瑪射線。他是樂團當前的主唱、吉他手以及首席歌曲創作者。伽瑪射線是德國最著名的重金屬樂團之一。歌詞題材以科幻、政治、宗教、陰謀論為主。截至2016年,樂團共發行了11張錄音室專輯、9張迷你專輯、4張現場專輯、4張影像作品、4張精選輯、12張單曲和13支音樂錄影帶。.

新!!: 概念專輯和伽瑪射線樂團 · 查看更多 »

彩繪人生

彩繪人生(Mylo Xyloto)是英國另類搖滾樂隊酷玩樂隊的第五張專輯。於2011年10月24日全球發行。發行公司是EMI。專輯中的首張單曲“Every Teardrop Is a Waterfall”於2011年6月3日發行。第二張單曲“Paradise”於3個月後的9月發行。 這張專輯在17個國家登上專輯排行榜首位。在英國,彩繪人生是酷玩樂隊第五張一上市就登上首位的專輯,在上市後第一個禮拜銷量達208,000 張,並且其合法下載量也達到了83,000次。彩繪人生也是酷玩樂隊第三張一上市就登上美國''Billboard'' 200排行榜首位的專輯,在其上市的第一個禮拜銷量達到447,000 張。“Paradise”和“Every Teardrop Is a Waterfall”獲得了三項格萊美獎提名。.

新!!: 概念專輯和彩繪人生 · 查看更多 »

前衛金屬

前衛金屬(Progressive metal,有時簡寫為Prog Metal)是重金屬音樂的一個分支,融合前衛搖滾與重金屬的音樂風格。前衛金屬結合了強大的、吉他主導的金屬音樂、複雜的編曲結構、奇特的拍子記號、與前衛搖滾中錯綜複雜的樂器演奏。部分前衛金屬樂團也受到了融合爵士樂與西洋古典音樂的影響。如同前衛搖滾的歌曲,前衛金屬歌曲常常比一般的金屬歌曲還要長,並時常結合概念專輯的方式。因此,前衛金屬很少出現在主流電台或節目中。.

新!!: 概念專輯和前衛金屬 · 查看更多 »

前衛搖滾

前衛搖滾(Progressive rock),簡稱為prog,有時被稱為藝術搖滾或古典搖滾或交響搖滾,是在1960年晚期興起的搖滾樂分支之一,它的內涵十分複雜並且吸納眾多其他樂派精神,因此並不能明確地定義出其精確範圍。前衛搖滾最熱門最顛峰的時期是在1970年代的早期,並繼續流傳至今日。前衛搖滾起源自英國,大多數的團體多出現於歐洲大陸,只有少數幾支樂團是來自於美國加拿大的。此種樂風通常結合了爵士樂、古典音樂、民間音樂和世界音樂等元素,不同於美國搖滾是受到節奏藍調以及鄉村音樂的影響。經由多年累積的發展,在前衛搖滾中也出現了例如交響搖滾、藝術搖滾、數學搖滾以及前衛金屬等類型。 前衛搖滾樂手意圖擺脫流行音樂的公式化及束縛,並亟力提升自身的音樂成就另外一種音樂類型,即便時常令人嗅到不小的古典與爵士影響。前衛搖滾最獨特的地方便是「複雜」而不只是技術的出眾,因為在流行音樂中技巧十分出眾但卻演奏單調樂章的樂手亦大有人在。 前衛搖滾並無絕對定義,名團深紅之王的領袖羅伯特·弗利普(Robert Fripp)就十分厭惡這個音樂分類上的術語。而構築出前衛搖滾的作品多集中在1970年代,例如傑思羅土爾(Jethro Tull)、Yes、創世紀合唱團、平克·弗洛伊德、愛默生、雷克與帕瑪、匆促樂團與深紅之王等等,音樂各有不同特色,無法同一而論。這些樂手與樂評家們(如:比爾·馬丁)對自身是否真的屬於前衛搖滾感到疑問(不過在此我們必須要做如此假設,至少是70年代的他們)。同時也有人在爭辯例如富蘭克·察帕(Frank Zappa)、深紫、Phish、電台司令和Tool這類活躍於其他樂種的樂手是否隸屬於前衛搖滾之下。.

新!!: 概念專輯和前衛搖滾 · 查看更多 »

創世紀樂團

創世紀團(Genesis)是英國的前衛搖滾團體,在1967年組成,當時東尼·班克斯、彼得·蓋布瑞爾兩個人都還在切特豪斯学校就讀。創世紀起初是由兩個不同的團體所合併組成的:The Garden Wall(班克斯、蓋布瑞爾)與 Anon(路德佛、菲利普斯)。團名是經由受洗禮所決定的,而他們的經紀人早先是乔纳森·金而後是托尼·斯特拉顿-史密斯(Tony Stratton-Smith)。不論在70、80以及90年代,創世紀皆有著相當成功的表現, 他們在美國銷售了2150萬份美國唱片業協會(RIAA)認證專輯,其全球銷售額估計在1億到1.5億之間。他們的長青歲月只有滾石合唱團以及奇想樂團相堪比擬,2010年樂團被引入搖滾名人堂。 創世紀樂團在1998年宣布無限期停止演出。.

新!!: 概念專輯和創世紀樂團 · 查看更多 »

回憶之處

《回憶之處》(-- :Le Kov)是著名威爾斯獨立流行女歌手關諾的第二張錄音室專輯,也是首張--錄音室專輯,發布日期爲2018年3月2日,曲風爲電音流行。與此同時,此乃是音樂史上,第二張全部是--歌曲的專輯。另外,該專輯推出了一隻雷射唱片版本以及一隻密紋唱片版本 。.

新!!: 概念專輯和回憶之處 · 查看更多 »

BIGMAMA

BIGMAMA是一個日本五人搖滾樂隊,於2001年開始活動、2006年正式出道,唱片公司為RX-RECORDS。.

新!!: 概念專輯和BIGMAMA · 查看更多 »

Charlotte (動畫)

| | 《Charlotte》(,中文译夏洛特)是一部由Key與P.A. Works聯合製作的原創電視動畫,於2015年7月份开始在日本各大獨立電視網和Animax Asia首播,同時北美、中國大陸、澳洲和紐西蘭亦有多個頻道提供網上串流播放。 本劇劇本由麻枝准創作,動畫由淺井義之監製,角色原案則由Na-Ga負責;麻枝同時也擔當了動畫片頭曲、片尾曲以及數首插曲的作曲作詞人。麻枝和Na-Ga同屬視覺小說開發公司Key出身,而本作是Key自2010年的《Angel Beats!》後推出的第二部原創動畫作品,以慶祝Key創社十五週年。本劇同時亦有兩個漫畫系列在ASCII Media Works的《》上連載。 本劇以主角乙坂有宇的成長和人際關係作為焦點,講述了一群擁有不完整特殊能力的青少年在面對眼前殘酷命運時合力抵抗的經歷,劇中多名感情多面且豐富的角色令此劇成為一部帶有喜劇元素的青春故事。 本劇在媒體與觀眾之間的評價兩極。本作的作畫、角色塑造和情節起伏獲得了評論家積極的評價,而負面評價則主要出於故事後期出現的急速轉折以及時間分配上的不均。然而本劇憑著龐大的網絡迴響以及Key社的品牌效應,成為了2015年7月啟播同期動畫中最受歡迎的作品;動畫第一卷的BD影碟銷量名列Oricon公信榜冠軍,持續收看率、劇中角色和主題曲也於各項網上評選中名列前茅。.

新!!: 概念專輯和Charlotte (動畫) · 查看更多 »

火星之音

火星之音(The Mars Volta)是支美国的前卫摇滚乐队,2001年成立于德克薩斯州艾爾帕索。乐队阵容有(吉他手、制作人、指揮)、(歌手、作词人)、(贝斯手)、(键盘手、打击乐)和(鼓手)。火星之音最出名的便是其活力四射的现场表演以及他们的概念專輯。.

新!!: 概念專輯和火星之音 · 查看更多 »

罗杰·沃特斯

乔治·罗杰·沃特斯(George Roger Waters;1943年9月6日出生)是一个英国词曲作者、歌手、贝斯手和作曲家。1965年他与鼓手尼克·梅森、键盘手理查德·赖特和兼任吉他手、歌手和词曲作者的西德·巴雷特共同组成了前卫摇滚乐队平克·弗洛伊德。沃特斯最初担任贝斯手,但1968年西德·巴雷特离开后,沃特斯也成为了他们的作词者、共同主唱和概念领袖。 平克·弗洛伊德凭借概念专辑《月之暗面》、《愿你在此》、《动物》和《迷墙》获得了国际性成功。到20世纪80年代初,他们已经成为流行音乐中最受好评和商业成功的团体之一;到2013年,他们已经在全世界取得了超过2.5亿的专辑销量。由于乐队成员之间创作理念的差异,沃特斯于1985年离开乐队并与其余乐队成员在歌曲版权和乐队名称的使用权产生了纠纷。纠纷于1987年以个人形式解决。 沃特斯的个人作品包括录音室专辑《The Pros and Cons of Hitch Hiking》(1984年)、《Radio K.A.O.S.》(1987年)、《欢愉至死》(1992年)和《这是我们真正想要的生活吗?》(2017年)。在2005年,他发行了一部歌剧,翻译自Étienne和Nadine Roda-Gil关于法国大革命的歌剧剧本。 在1990年,沃特斯举办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摇滚音乐会之一的《迷墙 - 柏林现场》,演出参加人数达45万人。作为平克·弗洛伊德的成员之一,他分别在1996年和2005年被选入美国摇滚名人堂和英国音乐名人堂。2005年晚些时候,他与平克·弗洛伊德成员梅森、赖特和吉尔摩在现场八方全球意识活动中重新团聚,这是自1981年以来乐队首次和沃特斯一起出现。1999年以来,他进行了广泛的单人表演;他在2006-2008世界巡演中完整地演出了《月之暗面》,并在2010年开始了迷墙现场巡演,这是史上最畅销的个人现场演出。.

新!!: 概念專輯和罗杰·沃特斯 · 查看更多 »

烈日千陽

《烈日千陽》(A Thousand Suns)是聯合公園的第四張錄音室專輯,在2010年9月8日於美國、加拿大等地上市,並在9月14日於台灣發行。 距離上一張專輯《末日警鐘 毀滅·新生》三年後,本專輯再度延續環保議題,並帶出反戰意識,專輯的靈感來自被稱為美國「原子彈之父」的物理學家羅伯特·奧本海默,在史上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時想起了印度著名史詩薄伽梵歌,引用所說出的一段名句:「If the radiance of a thousand suns were to burst at once into the sky, that would be like the splendor of the Mighty One」,因此這張專輯背後的意識比《末日警鐘 毀滅·新生》更濃厚,是一張更高層次的概念專輯。專輯再度邀請多座葛萊美獎加冕的搖滾宗師瑞克·盧賓(Rick Rubin)擔任製作人,延續上一張的曲風。 專輯中的「The Catalyst」(催化劑)是這張專輯表達反戰意識之代表,同時是特別為美商電藝公司的戰略遊戲《榮譽勳章》所作的主題曲,其後更邀請全球熱愛音樂的高手來製作混音版。「Iridescent」(虹彩光輝)一曲被變形金剛導演麥可·貝選為(變形金剛3)的主題曲,成為聯合公園第三首被用在變形金剛的歌曲。「Blackout」(一片黑暗)一曲也被EA收录在其招牌足球游戏FIFA 11中。.

新!!: 概念專輯和烈日千陽 · 查看更多 »

熱愛人生

《熱愛人生》(Љубав живи 轉寫:Ljubav živi)是塞爾維亞著名流行女歌手Ceca的第十四張專輯,發布日期爲2011年6月17日,曲風融合了獨立搖滾和流行-民謠。 該專輯祇推出了一隻雷射唱片版本.

新!!: 概念專輯和熱愛人生 · 查看更多 »

Driving in the silence

《Driving in the silence》是坂本真绫的第3张概念專輯。2011年11月9日由flying DOG发行。.

新!!: 概念專輯和Driving in the silence · 查看更多 »

Eluveitie

懾魂史詩(伊特拉斯坎語:Eluveitie)是瑞士民謠金屬樂團,2002年由成立於蘇黎世州溫特圖爾。2003年發行試聽帶《》,這是克利格·葛蘭齊的個人錄音室作品,但隨後他招募了多位成員,正式組成懾魂史詩。樂團於2006年6月發行第一張錄音室專輯《》,2007年11月獲得的合約。樂團在2008年2月發行第二張錄音室專輯《》後一舉成名,該專輯登上瑞士百強專輯榜第35名、德國官方排行榜第72名。 懾魂史詩將自己描述為「民謠金屬新浪潮」,樂團的音樂風格融合了旋律死亡金屬與傳統凱爾特音樂的旋律特徵。他們在重金屬音樂當中運用歐洲的傳統民俗樂器,包括曼陀、、、和風笛,以及清腔、和黑腔等歌唱技巧。他們的歌詞包括凱爾特神話,特別是的文化。歌詞上常常使用已滅亡的凱爾特語言 — 高盧語來撰寫。樂團的名字來自義大利曼托瓦一艘公元前三百年古船上銘刻的古義大利文字,以伊特拉斯坎語轉寫成沿用至今的樂團名字,字面意思是「赫爾維蒂人」。.

新!!: 概念專輯和Eluveitie · 查看更多 »

萬世沉淪

萬世沉淪(After Forever)是一支來自荷蘭的交響金屬樂團。樂團同時使用了女高音和死腔,而他們的音樂也受到力量金屬、前衛金屬和哥德金屬的影響。 2009年2月,樂團宣布解散。.

新!!: 概念專輯和萬世沉淪 · 查看更多 »

鐵娘子樂團

鐵娘子(Iron Maiden,或譯為鐵處女)是一個出身於英國東倫敦的重金屬樂團,由原與的貝斯手於1975年成立。截至2015年已發行16張錄音室專輯、11張現場專輯、4張迷你專輯和7張精選輯。 身爲英國重金屬新浪潮的先驅,鐵娘子在80年代早期開始取得商業上的成功。經過多次陣容的調整,該團發行了有多張專輯且獲得英國與美國的白金或黃金唱片認證。其中包括1982年的《》、1983年的《》、1984年的《》、1985年的現場專輯《》、1986年的《》與1988年的《》。自1999年主唱布魯斯·迪金森和吉他手回歸,樂團的人氣復甦。2010年發行專輯《》在28個國家的唱片排行榜奪冠,獲得廣泛好評。2015年9月4日發行第16張錄音室專輯《》。 在缺乏主流或電台支持的情況下,鐵娘子仍成為重金屬樂界最成功與最具影響力的樂團之一,根據英國《觀察家報》在2015年的報告,該樂團在全世界已經累積銷售九千萬張唱片。2002年獲得「艾佛·諾維洛獎」國際成就獎。截至2013年10月,他們在過去35年間完成超過兩千場公開演出。他們是世界上首先擁有私人巡演廣體客機、並由成員擔任機長駕駛的樂團。.

新!!: 概念專輯和鐵娘子樂團 · 查看更多 »

香港 X'mas

《香港 X'mas》是黃霑於1989年發表的概念專輯。.

新!!: 概念專輯和香港 X'mas · 查看更多 »

驚懼之淚

驚懼之淚(Tears for Fears)是一個英國樂團,80年代曾經紅遍全球。成員為Roland Orzabal及Curt Smith,共同來自英格蘭一個小城市Bath。他們的曲風受到臉部特寫樂團、Peter Gabriel的影響,偏向新浪潮(new wave),但後來轉趨流行,一般將他們歸類為流行搖滾(pop rock)。.

新!!: 概念專輯和驚懼之淚 · 查看更多 »

超有戲

《好戏登场》()是澳大利亚女歌手希雅的第七张录音室专辑,于2016年1月29日发行。專輯主要由寫給樂壇其他流行女歌手的棄曲組成,因此希雅把專輯命名為《好戏登场》,代表為其他人創作歌曲就像進行角色扮演一樣。 專輯至今發行了4張單曲,首波主打單曲《》在2015年9月24日發行。第二張單曲《》在2016年2月11日發行,並成為希雅生涯至今商業最成功的單曲,打進全球多國排行榜冠軍位置,包括美國告示牌百強單曲榜,成為其首張美國冠軍單曲。豪華版主打單曲《》在2016年9月5日發行,並成功打進全球多國排行榜前5位。第四張單曲《盡情搖擺》在2017年1月6日發行。 專輯整體獲得正面的評價,包括稱讚希雅的嗓音以及認為專輯是一張概念專輯,但同時一些樂評認為歌曲不夠私人化及直接。《好戏登场》首週空降澳洲專輯榜冠軍位置,並以約81,000張的銷售單位(包括約68,000張的實際銷量)空降美國告示牌二百強專輯榜第4位,成為其在當地首週銷量最高的專輯。為宣傳專輯,希雅在2016年9月展開了演唱會「」。《好戏登场》亦獲得格萊美獎最佳流行演唱專輯提名。.

新!!: 概念專輯和超有戲 · 查看更多 »

黯黑史詩

黯黑史詩(Epica)是荷蘭的交響金屬樂團,2002年由前萬世沉淪的吉他手馬可·揚森組成。2003年透過發行首張錄音室專輯《》,2005年發行續作《》,登上第12名。他們在傳動唱片破產後改簽給,並於2007年發行第三張專輯《》,登上荷蘭專輯排行榜第9名。2009年第四張專輯《》獲得更大成功,登上荷蘭專輯排行榜第8名,在許多歐洲鄰國的排行榜上取得成績,獲得相當程度的好評。 黯黑史詩在2012年的第五張專輯《》受到更多音樂評論家歡迎,開始取得國際上的成功,登上美國告示牌二百強專輯榜第105名、日本公信榜第172名。2014年,樂團發行第六張專輯《》後,繼續獲得市場成功,登上告示牌二百強專輯榜第110名,在家鄉荷蘭也拿到第4名。2015年6月,鑒於在國際上成功推廣荷蘭藝術,黯黑史詩獲頒。2016年,樂團發行了第七張專輯《》,登上告示牌二百強專輯榜第139名。 樂團人聲表現以優美的女性清腔搭配殘暴的男性吼腔,交織出歌劇《美女與野獸》、天使與魔鬼般的鮮明衝突感,加上重金屬樂手的侵略性和管弦樂團的恢弘氣勢,呈現十分濃郁的旋律性。樂團的音樂風格以傾向哥德金屬的交響金屬為主幹,兼具一些死亡金屬和旋律死亡金屬的特徵,電吉他演奏上則擁有鞭擊金屬和蠱戮金屬特色的即興重覆段,爵士鼓的打擊過門也有黑金屬的味道。2005年之後,前衛金屬的元素出現,並短暫浮現力量金屬的段落與民謠金屬的旋律。.

新!!: 概念專輯和黯黑史詩 · 查看更多 »

黃霑

黃霑(James Wong Jum-sum;),原名黃湛森,表字亦芹,另有筆名劉杰、陸郎、不文霑、詹嘯、久流、鐵樹等。华人资深作曲家和填詞人,投身樂壇數十載,筆下作品逾千首,於兩岸三地獲獎甚豐;同時身兼廣告人、作家、藝人等多種身份,被視為香港跨媒體的代表人物;並與金庸、倪匡、蔡瀾一起,獲傳媒冠以「香港四大才子」之譽。 2004年11月24日,黃霑因肺癌逝世,終年63歲。.

新!!: 概念專輯和黃霑 · 查看更多 »

黃霑音樂作品列表

本條目介紹黃霑填詞、作曲、參與配樂的作品及已發行的主唱歌曲。.

新!!: 概念專輯和黃霑音樂作品列表 · 查看更多 »

霧都魔堡樂團

霧都魔堡(挪威語:Dimmu Borgir)是挪威交響黑金屬樂團,1993年成立於奧斯陸。樂團的名字取自冰島北部著名景點,在冰島語和古諾爾斯語的意思是「黑霧城市」或是「黑暗堡壘」。該地是一處不規則形狀的熔岩地帶,並且常有濃霧聚攏。霧都魔堡多年來的陣容不斷改變,吉他手、主唱是僅存的創團元老,另一位吉他手則是自2000年後便長期穩定活動的成員Bradley Torreano:.

新!!: 概念專輯和霧都魔堡樂團 · 查看更多 »

舞台 (七級煉獄專輯)

《舞台》(The Stage)是美國重金屬樂團七級煉獄(Avenged Sevenfold)在2016年10月28日發行的錄音室專輯,也是他們的第一張概念專輯、第七張音樂專輯。該專輯由發行,並於發行前在樂團的Facebook頁面上舉辦了一場直播演出。這是樂團與新鼓手入團後一同創作的第一張專輯。Brooks Wackerman於2014年末加入樂團,但直到前鼓手Arin Ilejay在2015年離團時,才传出Wackerman入團的消息。 該專輯是七級煉獄乐队第一張由發行的專輯,也是樂團目前最長的錄音室專輯,共计75分35秒,比他們2005年的作品《City of Evil》多出了大約一分鐘。專輯中也收錄了樂團創作過最長的歌曲《Exist》,時間是15分鐘41秒。.

新!!: 概念專輯和舞台 (七級煉獄專輯) · 查看更多 »

舞台 (消歧義)

舞台是一個用來表演的空間,但亦可以指:.

新!!: 概念專輯和舞台 (消歧義) · 查看更多 »

閃靈樂團

閃靈(ChthoniC)是一支台灣重金屬樂團,1995年成立於台北,曾獲台灣金曲獎與金音創作獎最佳樂團。團長為貝斯手葉湘怡(Doris),創團者是主唱林昶佐(Freddy)。目前主要創作者為主唱Freddy與吉他手小黑。英文團名「ChthoniC」是希臘文「克托尼俄斯」(陰間神祇)之意,漢語音譯為「閃靈」。 閃靈音樂的內容以台灣歷史神話與為背景,旋律編寫融合五聲音階與台灣小調、演歌。自2011年以來,融入二胡的樂器配置以表現悽美之聲成為他們的標誌,另外還運用嗩吶、獵首笛、尺八、箏、三味線等民俗樂器在重金屬音樂之中。目前為國際環球唱片旗下藝人,專輯於台灣、日本、歐美各國、東南亞各國等地區發行。閃靈的國際巡迴演唱會相當頻繁,常在國際搖滾、流行音樂報章雜誌曝光。被英國《衛報》譽為亞洲的黑色安息日。 樂團成員同時也是政治活動家,他們主張台灣獨立和西藏及維吾爾族的人民自決。主唱Freddy(林昶佐)在2010年至2014年擔任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會長,自2016年起代表時代力量政黨擔任第9屆中華民國立法委員。截至2016年,樂團共發行了8張錄音室專輯、10首單曲、1張迷你專輯、4張精選輯、3張現場專輯和5張影像作品,另外還出版了2本書和1本小說。.

新!!: 概念專輯和閃靈樂團 · 查看更多 »

鄧麗君

鄧麗君(),本名鄧麗筠,中華民國流行音樂歌手。1967年發行第一張個人唱片專輯,1970至80年代達事業高峰,在日本樂壇發展大獲成功,名氣回嚮台灣、中國大陸、香港、泰國、馬來西亞等。1990年代初淡出樂壇。生於外省家庭,父親是河北大名縣人,母親是山東人,又因父親是中華民國國軍,鄧麗君畢生致力慰問國軍官兵,故又有「軍中情人」之稱。1995年氣喘發作猝逝於清邁;身後臺灣與香港歌壇分別頒發金針獎及金曲獎特別貢獻獎以紀念「一代巨星」的光榮成就。.

新!!: 概念專輯和鄧麗君 · 查看更多 »

自我描述句

《自我描述句》(Аутограм 轉寫:Autogram)是塞爾維亞著名流行女歌手Ceca的第十六張專輯,發布日期爲2016年7月18日,曲風爲流行-民謠。 這張專輯推出了兩隻不同雷射唱片版本 。而它的銷量於塞爾維亞超過十五萬張。.

新!!: 概念專輯和自我描述句 · 查看更多 »

艾倫·卡隆 (貝斯手)

艾倫‧卡隆(Alain Caron,)是一位法裔加拿大的爵士貝斯手。 卡隆從11歲開始彈貝斯,15歲時開始學習爵士,而後在參加伯克利音樂學院的夏季營隊時,他跟學習即興爵士。 他曾是早期的成員,活躍於1976年至1992年(與吉他手Michel Cusson 和鼓手Paul Brochu)。 1993年,卡隆完成了Le Band 這張概念專輯。 他也為 Leni Stern 和 Gino Vannelli錄音。.

新!!: 概念專輯和艾倫·卡隆 (貝斯手) · 查看更多 »

電光交響樂團

電光交響樂團(Electric Light Orchestra,或簡稱ELO)是1970年由唱作人/傑夫·琳恩和與鼓手在英格蘭伯明罕成立的英國搖滾樂團。他們的音樂特點在於融合了的流行樂、古典樂的改編及未來主義的作品。在伍德1972年離團後,琳恩成為了樂團領導、安排和製作每張專輯,同時編寫幾乎所有的原產物。在樂團早期,琳恩、貝文和鍵盤手是樂團唯幾的固定成員。 ELO是琳恩與伍德希望創造出有著古典色彩的現代搖滾和流行歌曲所組成的,原先作為琳恩、伍德和貝文出身的樂團的分支樂團成立。在1970年至1980年間,ELO發表了一系列前10強的專輯和單曲,其中受迪斯可啟發的《》和科幻主題的概念專輯《》皆達到了英國排行榜榜首。1986年,琳恩失去了樂團的興趣並停止了其運作。貝文組建了自己的樂團,在這之後成為。ELO在接下來的三十年中基本保持閒置狀態,除了2000年至2001年短暫復出以外。2014年,琳恩再次與坦迪一起以傑夫·琳恩的電光交響樂團(Jeff Lynne's ELO)的名意重新組建樂團,重新開始了巡迴演唱會和新錄製工程。 在ELO最初13年錄製和巡演期間,他們在全球銷售了超過5000萬的唱片,獲得了19個CRIA、21個RIAA和38個BPI獎項。在1970年中期,樂團在美國取得了更大的成功。從1972年到1986年,ELO分別在英國單曲排行榜和美國的告示牌百強單曲榜上累積了20首和15首前二十名單曲。2017年,ELO的經典陣容:伍德、琳恩、貝文和坦迪四人被引入搖滾名人堂。.

新!!: 概念專輯和電光交響樂團 · 查看更多 »

I Want You (She's So Heavy)

《I Want You (She's So Heavy)》是由英國搖滾樂團披頭四成員約翰·藍儂創作、收錄於專輯《艾比路》的1969年歌曲。(作品上是以藍儂-麥卡尼「Lennon–McCartney」的名義發表).

新!!: 概念專輯和I Want You (She's So Heavy) · 查看更多 »

Kiss合唱團

接吻樂團(英語:KISS)是美國的搖滾/重金屬樂團,1973年成立於紐約。以其特殊的臉部妝容、舞台服裝、精心製作的現場表演聞名於世,包括口中噴火、砸吉他、吐血、吊鋼絲飛天、空降、冒煙吉他、飛天吉他、爆破煙火、懸浮式鼓座等。該樂團已經經歷了幾次陣容變更,其中保羅·史丹利和吉恩·西蒙斯是僅剩的原創成員。最初和最經典的陣容是(節奏吉他手)、吉恩·西蒙斯(貝斯手)、(主奏吉他手)以及(鼓手),每個成員都有負責歌唱的部分。他們的招牌臉部裝扮和華麗服裝獨具風格,妝容也有個別主題(如惡魔、貓人、太空人、星之子、狐狸),給予世人不可磨滅的強烈印象。由於音樂創作上的意見分歧、樂團面臨首次低潮,艾斯·弗利和彼得·克里斯在1982年離開樂團。 1983年,接吻樂團放棄了因化妝帶來的神祕感,決定以真面目示人,也不穿上以往誇張的戲服,使他們挽回一定程度的聲勢,音樂錄影帶也獲得MTV電視台的定期播放。1991年,第二任鼓手因癌症過世,由繼任。為了回應90年代中期的懷舊風潮,樂團宣布重組原始陣容,同時也恢復招牌妝容和戲服般的舞台服裝。1996年至1997年舉行的巡迴演唱會在票房上大獲成功後,樂團的外觀風格也不再改變。 接吻樂團是,全球唱片銷量累積超過1億張,包括美國唱片業協會的2100萬張認證。接吻樂團也是有史以來活動時間持續最長的搖滾樂表演者之一,曲風介於重金屬和硬式搖滾,對東西方的音樂發展都很具影響力,他們曾受邀在第三十三屆超級盃和2002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上表演。2009年,美國電台VH1評選為「世界百大樂團」第10位。2014年4月10日,入選搖滾名人堂。.

新!!: 概念專輯和Kiss合唱團 · 查看更多 »

Nektar

Nektar是1970年代成軍於德國的英國前衛搖滾樂團。 Nektar,1969年在德國漢堡組成,成員包括了:主唱兼吉他手Roye Albrighton、鍵盤手Allan "Taff" Freeman 、RickenbackerBass手Derek "Mo" Moore、鼓手Ron Howden以及燈光效果師Mick Brockett。歌詞創作則是團體協力構思而成的。 團體早期的專輯像是Journey to the Centre of the Eye、Sounds Like This以及A Tab in the Ocean是晦澀難懂的迷幻搖滾,不過也替他們吸引了一群死忠的歌迷,憑藉著樂迷間的口耳相傳 而持續成長。A Tab in the Ocean是第一張在美國發行的Nektar專輯,由Passport Records發行。 Nektar於美利堅發行的第二張專輯Remember the Future(1974年)讓他們一夕成名。這張概念專輯是關於一個盲眼男童能與外星生物溝通的故事,在旋律編曲上的表現較先前作品成長了許多。於美國擠進了熱門金榜前二十名。緊接著發行專輯 Down to Earth(1975年)同樣是一張有關於馬戲團的概念專輯,同樣在銷售上長紅擠進了四十名以內,包括了Nektar唯一進入Billboard單曲榜的 "Astral Man"。下張專輯Recycled(1976年)風格上接近於Gentle Giant,同時被許多樂迷視為Naktar的顛峰之作。而Nektar首次在主流廠牌發行的唱片 Magic is a Child(1977年)漸與市場走向靠攏,但歌曲的長度縮減與音樂表現趨向中規中矩使原先支持者大失所望,認為太過趨於流俗;而在歌詞上由原先的主題北歐神話或是魔法轉向世俗的事物像是鐵路、卡車司機或是反毒歌曲。總體看來,樂迷都認為這張專輯從發行開始便是一個錯誤,讓Nektar由甫登上不久的高峰迅速跌落下來,即便團體爾後發行了不少合輯與現場演唱專輯。 當Nektar在1990年代重新出現在唱片市場時,Remember the Future的CD重新編曲版本卻出了問題,惹惱了眾家樂迷。這次CD發行的重新編曲完全不同於原先出版的唱片。雖然在接著的發行中已經改善,對尋找Nektar的樂迷來說,尤其在購買二手CD時應該加以注意。 Nektar 在2004年復合,並發行自1970年代以來首張全新音樂專輯 Evolution。目前團體有創團元老Albrighton與Howden,新成員:貝斯手Rany Dembo與鍵盤手Tom Hughes。團體先前所發行的作品如今皆有CD的重新發行版本。 Category:德國樂團 Category:前衛搖滾樂團.

新!!: 概念專輯和Nektar · 查看更多 »

Nightmare (七級煉獄專輯)

《Nightmare》是美國金屬樂團七級煉獄的第五張錄音室專輯,由華納兄弟唱片公司於2010年7月27日發行,製作人是,而混音工程則是由知名混音師於紐約執行。 因鼓手The Rev於2009年過世,此專輯是第一張The Rev沒有參與製作的專輯,但他在生前曾為此張專輯寫了幾首歌,所以這也是最後一張收錄他創作的專輯,也因為這個原因,他的歌聲特別留在此專輯中,以示紀念。 而Mike Portnoy,夢劇場的前任鼓手,參與專輯錄製與巡迴演出直到2010年結束。 這張專輯獲得美國唱片業協會的銷售金認證。.

新!!: 概念專輯和Nightmare (七級煉獄專輯) · 查看更多 »

SHORT CIRCUIT II

《SHORT CIRCUIT II》是於2007年6月22日由日本Visual Art's發售的概念專輯,宣傳口號是「電波()革命音戰士 第II章!!!」,SHORT CIRCUIT的續作。收錄14曲,其中3曲是新作。菊池政治負責人物設計、封面設計、插畫。.

新!!: 概念專輯和SHORT CIRCUIT II · 查看更多 »

The Final Cut

《The Final Cut》(“最终乐章”)是英国前衛搖滾乐队平克·弗洛伊德的第十二张音乐专辑,由于1983年3月21日在英国发行、哥伦比亚唱片于同年4月2日在美国发行。它是平克·弗洛伊德创始人、吉他手、作曲人罗杰·沃特斯随乐队制作的最后一张专辑,也是唯一一张完全由他独立编曲的专辑。此外,它也是乐队唯一一张没有键盘手理查德·赖特参与制作的专辑。沃特斯一开始想要将《The Final Cut》用作1982年电影《》的。当时马岛战争战火激烈,他便将其改写为概念專輯,想要“背叛”他那在二战期间身亡的父亲。沃特斯演唱了大部分歌曲,主音吉他手大衛·吉爾摩只在一首歌曲中担任了主唱。此外,专辑的封装也是由沃特斯设计,反映出了专辑的战争主题。.

新!!: 概念專輯和The Final Cut · 查看更多 »

李壽全

李壽全(),台灣瑞芳人,為音樂創作者,畢業於逢甲大學經濟系。是校園民歌推動者,也是音樂製作人。.

新!!: 概念專輯和李壽全 · 查看更多 »

梦醒美国

《夢醒美國》(American Life),是美国女歌手瑪丹娜的第9张录音室专辑,由马弗瑞克唱片发行于2003年4月21日。這張專輯空降告示牌專輯榜冠軍,成為瑪丹娜第2張空降冠軍的專輯,這也是她第5張美國冠軍專輯。本專輯內亦收錄了第20集007電影誰與爭鋒(Die Another Day)同名主題曲。.

新!!: 概念專輯和梦醒美国 · 查看更多 »

深海 (專輯)

《深海》,是日本樂團Mr.Children的第5張專輯。1996年6月24日發行。.

新!!: 概念專輯和深海 (專輯) · 查看更多 »

戚𡤕

思媁達孏娜·嫿嬨妠拓棫𡣗(Светлана Ражнатовић,轉寫:Svetlana Ražnatović,藝名:Цеца,轉寫:Ceca ,),是塞爾維亞著名流行女歌手,出生地為前南斯拉夫塞爾維亞托普利卡州的一個名叫日托拉賈的市鎮。她是一名女低音(Alto),擅長塞爾維亞極速-民謠曲風,它融合了塞爾維亞民間音樂,現代流行音樂和舞曲等風格。她夙有"The Icon of "Turbo-folk""的美譽,也是巴爾幹半島最受歡迎的歌手之一。.

新!!: 概念專輯和戚𡤕 · 查看更多 »

戚𡤕 - 俱樂部

《戚𡤕 - 俱樂部》(Ц-клуб 轉寫:C - Klub)是塞爾維亞著名流行女歌手Ceca的第二張混音專輯,發布日期爲2012年6月17日,曲風融合了出神音樂和流行-民謠。 該專輯祇推出了一隻雷射唱片版本.

新!!: 概念專輯和戚𡤕 - 俱樂部 · 查看更多 »

新世界秩序

新世界秩序(New World Order,有時寫作NWO)是一項關於極權主義世界政府的陰謀論。此理論認為,世上有少數權力菁英階級組成的秘密集團、影子政府與其密謀的全球主義議程在幕後操控世界,其最終目的是建立一個威權主義的世界政府,取代現今的主權國家或民族國家體制來統治世界,這項邪惡計畫稱之為「新世界秩序」。藉由一個包羅萬象的政治宣傳來建立新的意識形態,讓人類相信成立新世界秩序政府才是歷史的進步。因此,許多有影響力的歷史和當代人物,被該理論認為是透過許多掩護機構來操縱重要的政治和金融事件,並使全球的金融體系發生系統風險,作為逐步實現統治世界的陰謀。 在1990年代以前,「新世界秩序」陰謀論僅限於兩個美國的反殖民主義:「愛國者運動」與基督教基要主義運動中關於世界末日和敵基督的理論。諸如和般的懷疑論者都觀察到,右派民粹主義主張的反「新世界秩序」、反菁英主義、拒絕現有的政治共識等政治哲學,不僅有許多知識分子接受,而且滲透到流行文化中。在20世紀末,全球壟罩在千禧年主義、人們積極的準備面臨世界末日的預期心理下,這項理論更加盛行於民間。2013年,根據公共政策民調基金會所做的電話調查顯示,有接近三分之一的美國民眾相信有一個隱密的權力菁英團體正在推動一項全球性議程,以及「新世界秩序」陰謀論的真實性。.

新!!: 概念專輯和新世界秩序 · 查看更多 »

憂鬱藍調合唱團

憂鬱藍調合唱團(The Moody Blues)是1964年在英格蘭伯明罕成立的英國搖滾樂團,他們最初以節奏藍調音樂為主,但自從1967年的第二張專輯《Days of Future Passed》開始融合了搖滾和古典音樂,使憂鬱藍調合唱團成為藝術搖滾和前衛搖滾發展的先驅之一。該專輯被認為是「里程碑」和「最成功的概念專輯之一」。 樂團最為人所知的單曲包括〈〉、〈〉、〈〉和〈〉。憂鬱藍調合唱團共獲得了18張白金與金唱片的成績,並在全球賣出7千萬份專輯。2018年,樂團被引入搖滾名人堂。.

新!!: 概念專輯和憂鬱藍調合唱團 · 查看更多 »

30秒上火星

30秒上火星(30 Seconds to Mars)是一支來自美國加州洛杉磯,於1998年創立的的搖滾樂團。自2007年,樂團成員包括身兼演員的傑瑞德·雷托、香農·雷托以及。樂團前成員於2007年離團轉至另一搖滾樂團天使頻道,樂團即找來米勒萨维奇接替他的位置。樂團也曾與兩吉他手以及凯文·德拉克合作過。 截至今日,30秒上火星已發行4張專輯,包括2002年的同名專輯《30秒上火星》、2005年《美麗的謊言》、2009年《全面開戰》以及2013年《愛慾信+夢》。樂團另外也發行了3張迷你專輯。根據2013年5月的統計,30秒上火星的專輯在全球銷售已超過1千萬張。樂團因創作的歌曲多富有充滿靈性的歌詞、多以概念專輯的形式發行及創作許多實驗性的音樂,而常被拿與平克·佛洛伊德、工具樂隊等樂團比較。.

新!!: 概念專輯和30秒上火星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